传媒新词

2024-07-21

传媒新词(精选3篇)

传媒新词 篇1

近年来, “熟男、熟女”、“剩男、剩女”、“宅男、宅女”等男女新词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充斥着人们的耳朵, 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用语中大肆蔓延开来, 在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中日渐扩散。这一特殊词群的出现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

男女新词的形成来源

新事物、新思想的大量出现促使汉语新词不断滋生繁衍, 不过由于性质各异, 其生成类型各有不同, 具体包含新造词、复活翻新的旧词、跨域使用的方言词、形式多样的外来词等。作为汉语新兴词库中的一个特殊族群, 男女新词的来源相对简单,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外语借词, 即从汉语以外的其他民族语言中借入的词语。借用外族语词是汉语新词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其中既包括音译词 (如“克隆、酷、粉丝”) 、意译词 (如“电子邮件、病毒、安乐死”) 、半音译半意译词 (如“因特网、黑客、丁克家庭”) , 又包括字母缩略词 (如“ATM、CEO、CPU”) 及日语汉字借形词 (如“整合、写真、人气”) 等。

具体到这些借入的男女新词, 它们大多属于日语汉字借形词, 如“宅男、宅女, 毒男、毒女, 熟男、熟女, 腐男、腐女, 草食男、草食女, 肉食男、肉食女, 干物男、干物女, 败犬男、败犬女, 便当男、便当女”等。而且,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日语词的借入多与日剧的热映、日本漫画的流行或日语书籍的畅销密切相关, 其中人物的原型往往便是词语指称对象的最好诠释。例如“宅男”的借入源于漫画《电车男》以及后来改编的同名电视剧, 所谓“宅男”便是与主人公电车男一样, 痴迷于网络、动漫, 经常足不出户的男子;“干物女”的借入源于漫画《小萤的青春》以及后来改编的电视剧《萤之光》, 所谓“干物女”就是与女主角雨宫萤一样, 工余谢绝应酬、不愿收拾家务、宁可躺在脏乱的家里喝啤酒、看电视、睡大觉的年轻女性;“草食男”的流行则归功于牛久保惠2008年出版的畅销书《“草食男”正在改变日本》, 所谓“草食男”就是温和友善但又缺乏自信、比较被动的男生。

另外, 还有一部分半音译半意译词, 如“阿尔法女、贝塔男、型男、索女”。其中, “阿尔法女”源于美国心理学家Dan Kindlon笔下的Alpha Girl, 用于指称那些表现出色、事业有成的年轻女性精英, 而“贝塔男” (Beta Boy) 则是在此基础上派生而来的, 指性格温和、成就平平、善做家务的年轻男性;“型男、索女”源于年轻人网上潮流社区sinsuo的创立, 所谓“型男、索女”就是解放传统、个性独立、追求自我的青年男女。此外, 还有个别意译词, 如韩语借词“玩具男”。

新造词语, 即在原有构词材料的基础上, 按照汉语固有造词方式创造出来的词。其中又具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比喻造词, 即在词根“男、女”的基础上, 采取以物喻人的手法, 将其与原有指物词素组合, 如“凤凰男、凤凰女, 孔雀男、孔雀女, 砖石男, 草根男, 牛奋男”。其中, “凤凰男”直接取材于俗谚“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 并以凤凰涅槃来比喻那些出生于农村, 经过自己的努力学有所成并定居城市的男性;“孔雀女”则是以孔雀光泽艳丽的外在和养尊处优的生活来比喻那些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城市女孩;“砖石男”、“草根男”则以砖石的昂贵和草根的卑微作喻, 来指代那些有房有车、经济阔绰的男士和生长于基层、缺乏经济实力的男子;“牛奋男”顾名思义, 则是以牛的勤恳执著来比喻现实中传统本分、上进可靠的男士。二是类推仿造, 即在已有词语的基础上, 依据语音相谐、意义相类、意义相反等原则, 仿照原词构成新词, 如“剩女, 经济适用男, 菌男, 霉女, 优质男、优质女, 精致男、精致女”。其中, “剩女”谐音“圣女”、“菌男、霉女”谐音“俊男、美女”, “经济适用男”与“经济适用房”相类, “优质男”与“优质×” (×为指物名词, 如“优质课、优质服务”) 相类, “精致男”与“精致×” (×为指物名词, 如“精致首饰、精致花边”) 相类。三是语法造词, 即排除了修辞的因素, 原有词素按照前偏后正的语法关系组合成词, 如“待业女、拜金女、文科女、理工男、人缘男、白领男”等。

缩略词, 即由原来音节较长的词组缩略成词。如:“超女、超男, 普相女、普相男, 三高女, 三不女”。其中, “超女”即“超级女生”, “普相女”即“普通长相的女性”, “三高女”指“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的女性”, “三不女”指“感情上不善良、不等待、不言败, 生活上不逛街、不盲目、不攀比的女性”。

综观男女新词的全局, 可以看到, 它们基本上呈现“男女平衡对称”的趋势, 也就是说, 有“×男”即有“×女”, 有“×女”亦有“×男”。然而, 从起源上看, 这种对称式格局并不是在新词出现伊始就有的, 而是在语言发展的对称性原则作用下, 通过由此及彼的类推逐渐形成的, 如由“宅男”类推出现“宅女”, 由“熟女”类推产生“熟男”。当然, 对称性是语言发展的共性, 不论是先有还是后出, 词语的来源仍是一定的。

男女新词的使用特点

男女新词的大批涌现, 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表达, 也愉悦了人们的感官心理。然而, 作为“新词”, 它们还是与以往的“美女”、“俊男”存在很大不同。

首先, 这些男女新词目前仍处在由传媒用语向日常用语过渡的阶段。无论是外来词“宅男、熟女”, 还是新造词“凤凰男、孔雀女”, 这些男女新词现今使用最频繁的场合是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用语中, 尤其是在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中,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 它们虽然不乏用例, 但却仅仅局限于青年男女, 尤其是那些经常接触网络、关注时代潮流的80后、90后的口中或笔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这些词语仅仅是看到、听到, 却基本未曾写到、说到。从词汇性质的角度来看, 这就意味着, 这些男女新词目前仍处在汉语词汇系统的边缘地带, 在经历一定时期的使用和发展后, 它们或者被淘汰、或者有幸成为一般词汇乃至基本词汇。

其次, 大部分男女新词的意义范围往往没有严格的界限, 灵活随机。例如“宅男”源于“御宅族”, 本指热衷动漫的年轻男士, 但由于汉语里“宅”有“家”的意义, 于是借入后被加入新的意义元素, 转而表示整日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 经常足不出户的男子。不过, 在实际应用中它的意义并没有严格界定, 有时暗含“不善与人相处、只顾幻想”的贬义, 有时又有“不常出门、喜欢在家读书学习”的褒义, 究竟什么样才是“宅男”似乎成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类似者又如“熟女”, 它本是从日本娱乐界流传过来的词语, 指年过30岁、容颜渐逝的单身女子, 但由于汉语里“熟”表“成熟”, 于是借入后被赋予新义, 指那些举止优雅、独立自信的成熟美女, 然而“熟女”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答案似乎又是众口不一的。除此之外, 诸如“型男、索女、普相女、精致男、简单女、经济男”等, 也都没有较为明确的称述对象。

最后, 伴随着男女新词的不断滋生蔓延, “男、女”逐渐由词根过渡到词缀, 一组新的词语模“×男、×女”已经形成。综观汉语新词的现状, 我们不难看到, 一些原本意义固定、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都在广泛参与构词的过程中由词根摇身变为词缀, 而附加式 (加缀式) 造词法也随之成为新词生成的一条重要渠道。例如“零”, “零距离、零事故、零首付、零排放、零消费”;“超”, “超负荷、超压力、超现实、超能量、超完美”;“领”, “白领、蓝领、粉领、金领、黑领”;“热”, “股票热、考研热、游戏热、炒房热”等。于是, 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下, 加之实际语用中人们求变、求异、求简的主观心理, “男、女”也逐渐呈现词缀化倾向。与此同时, 日语借词 (如“熟女”) 与缩略词 (如“超女”) 的流行或风靡更从形式上推波助澜, 加速了“男、女”词缀化的进程。如果说在早期的“美女、俊男、靓女”中“男、女”词缀已初步展示了自己表意简洁有力的优势, 那么在后来涌现的“剩男、剩女、凤凰男、孔雀女、精致男、优质女、经济男、简单女”等大批词语中, “男、女”词缀已大显身手, 将其强大的构词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历数眼前的这些“待业女、魅力女、优质女、文科女、师范女、理工男、精英男、海归男、别墅男、香水男、变态男”, 我们已经深刻感到一股男女新词的热浪正迅速掀起, 一组新的词语模“×男、×女”正以人始料未及之势批量创造出新的男女词语。

男女新词的文化透视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交际工具, 同时也是社会的镜像、文化的符号。作为汉语新生词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这些男女新词的出现记录了当今社会的变迁, 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 男女新词的不断涌现折射出现代人语言表达中推陈出新、追求时尚、追求简洁的主观心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现有的表达方式, 对传统的语言规范也渐生厌倦, 于是在一种解放思想、解放语言的文化背景下, 他们开始追求多样化的、有别于以往的全新表达。其中, 年轻一代自主开放、崇尚创新, 更喜欢用新鲜怪异、紧跟时代潮流的词语来展示自己的个性、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 汉语里自古便有“言简意赅”的优良传统,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 人们更加注重用简洁的形式来表达复杂的内容, 用快捷的方式来获取与己相关的信息。于是, 在多重文化心理的交叉作用下, 男女新词应运而生。较之于原来的“的男人”、“的女人”, “×男”、“×女”的出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表意生动形象又干脆利落, 不仅迎合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追求新奇别致、不愿落入俗套的心理, 也适应了现代人日益紧凑的生活节拍。

其次, 形形色色的男女新词反映出多元化社会下人们新旧交织的“男女观念”。新词新语归根结底是根植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的, 作为当代汉语发展中的产物, 男女新词既体现出传统观念在新时期的传承, 又体现出本土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与革新。例如:“剩男、剩女”无疑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重述了“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普相女”也含蓄地道出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女性相貌的偏重和苛求;“凤凰男、牛奋男、草根男”则以物喻人, 生动刻画出传统社会男性勤奋上进、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阿尔法女、贝塔男”则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展现出新时期男女平等, 女性社会地位日渐提高甚至超出男性的现实, “精致男、香水男”则一改过去对男性粗犷、豪放的审美标准, 开始关注他们温柔、细腻的一面, 而“经济适用男、简单方便女”又以戏谑的口吻传达了现代人经济基础和性格品行兼顾的择偶标准。

最后, 男女新词中日语借词的大量存在体现出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国的日渐风行。近些年来, 日本文化迅速崛起, 在动画、音乐、美食、广告、时装等全球时尚领域, 日本的印记可谓无处不在。在中国, 以动漫、音乐为代表的日本流行文化也正以与日俱增的强大力量影响着城市流行文化, 并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欢和追捧, 哈日风潮虽然规模不大, 但却旷日持久。例如, 以都市平凡男女的生活情感为题材的日本电视剧、日本流行小说在中国均有数量庞大的坚定粉丝, 兼采东西音乐之长、独具特色的日本流行音乐在中国市场上也愈来愈兴盛, 而题材多样、内容形式都堪称完美的日本动漫更是席卷整个中国, 成为青少年一代乐此不疲的感官盛宴。以“宅男、宅女、草食男、肉食女、干物女、便当男”为代表的日语词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荧屏动画走进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融入年轻一代的言语表达。

总之, 男女新词的不断涌现是汉语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同时也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使人们在平淡无奇的工作之余有了几分别样的乐趣。

传媒新词英译谬误透析 篇2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 大众媒体大量涌现新词新语新义 (neologism) , 大众媒体不仅是新词语的“通道”、“舞台”, 更是催生新词语的“梦工厂”。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新词, 对外宣传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将它们翻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 以便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现状并不乐观, 存在的问题不少。正如医生寻找病因有助于防病治病, 本文研究误解错译的原因, 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减少谬误的发生。

2. 传媒新词误译原因

2.1“对号入座”和“中式英译”

传媒新词英译过于拘泥原文字句, 机械地从字面“对号入座” (word for word) 。这样的“中式英语” (Chinglish) 很省事, 汉英词典中就有汉字英译。于是有表中误译:

以“豆腐渣”工程为例, 译者逐字译成“beancurd residue project”, 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把“豆腐渣”比喻形象加以转换。所谓“豆腐渣”工程, 是偷工减料建成的、质量低劣得犹如“豆腐渣”, 与英语中“jerrybuilt”构成对应词 (equivalent) 。当然, 这并不是唯一正确、可行的译文。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中, 借助“直译+意译”的方法, 把“豆腐渣”工程译为“beancurd projects,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这种“保形取义”诠释, 基本做到与原文形象喻义相似, 转化比较成功, 值得借鉴推敲。又如, 与“文明”搭配的新词今年不断涌现, “文明单位”“文明经商”“文明礼貌月”“文明生产”等, 其文明单位modelestablishment文明经商tradeinaccordancewithbusinessethics文明礼貌月civicvirtuesmonth文明生产carryproductionsinlinewithrulesandregulation中的“文明”并非简单译为“civilization”或“civilized”, 而应酌情诠释。见下表:钉子户nailhousehood Recalcitrant豆腐渣工程beancurdresidueprojectjerrybuiltproject

为了避免“中式英译”, 应透彻理解原文, 对原文阐释或“微调”。当然, 并不是“文明”不能用“civilization”来译, 问题是如何搭配。现列举江泽民讲话中的“文明”数例:

* (1997年东亚首脑非正式会晤讲话) 一切进步成果all fruits of human progress and civilization

* (1999年剑桥大学演讲) 世界一切先进成果fruits of advanced world civilization

* (1999年瑞士工商界人士聚会讲话) 先进成果advanced results of civilization

从以上分析和例证不难看出, “对号入座”和“中式英译”不仅会导致译文生硬晦涩, 使英语读者敬而远之, 而且会影响对外传播效果。

2.2 忽视语言习惯

汉语新闻习惯用修饰词加重语气, 如果在英译中忽视这种习惯而逐字逐句地翻译修饰词, 就会强调过头, 效果相反, 削弱原文力量。例如: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要继续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地保持社会稳定。我们要继续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译1】We will continue to unswervingly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We will continue to unswervingly press ahea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We will continue to unswervingly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We will continue to unswervingly carry out the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译2】We will unswervingly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s ahea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pursue the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译1】违反英语表达习惯, 把四个“坚定不移”全译成“unswervingly”, 不仅不能加强语气, 反而弱化并显得累赘;相反, 【译2】言简意赅, 只用一个副词修饰四个动词,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3 不辨原文词义

不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 其基本功在于词语理解和表达, 传媒新词英译也不例外。然而, 译者出错往往是对原文词义没有理解到位。比如城市住宅中“新村”如何翻译?有人译成“new village”, 稍作分析就发现“new”不妥, 因为“新村”是习惯统称, 既指新启用的住宅区, 又指老居民点, 而“new”把范围缩小, 还是去掉为佳, 不妨译为“residentia quarters”。词“义”是从“用”中发展起来, “用”扩大了, “义”范围也随之变宽。具体翻译时, 汉英两个词, “义”和“用”相左, 是常见现象, 笔者建议词汇学习要“义”“用”相联系, 而不应该重“义”轻“用”。因为“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words.”词本无义, 义随人意。

2.4 不分译文语域

语域 (register) 指语气随场景不同而区分的变体, 是指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有一定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 (侯维瑞, 1988:9) 。近年来流行的“傍大款”、“煲电话粥”和“当托儿”都进入了传媒新词库, 对这些口语味浓郁的新词如何翻译值得推敲。若分别译成“find a very rich man”, “chat for a long time on the phone”, “act as a speaker or an agent”, 虽然有基本意思, 但口语色彩荡然无存。其实, 美国俚语或口语中“find a sugar daddy”, “shoot/fan the breeze on the phone”, “ac as a shill”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要在语域上做到恰如其分, 只有让输出语风格在输入语文化中找到某个立足点, 翻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初涉译事者来说, 最保险的是使用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的语言或口头语、书面语都能兼用的语言。

2.5 回译不到位

所谓“回译不到位”是指把本是“舶来品”的汉语“送回娘家”时, 改变了原来的模样, 结果“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或是不甚地道。例如“过劳死”译成“death from overwork”, 其实, 它源于日语“karoshi”, 指过早死亡的工作狂 (workaholic) , 而“korashi”已融入英语词汇, 常见于现代英语报刊, 所以不妨直译为“korashi”。再如“国际性大都市”本是外来语, 有固定表达“cosmopolis”, 可是有些外宣刊物译成“international city”, 结果给人的印象是这个城市没有归属国, 就像国际水域 (international waters) 一样。又如国际流行“讨债公司”在我国也流行起来, 有新闻机构却译成“company of demanding the payment of a debt”。殊不知, 英语原文是“debtrecovery firm”。由此可见, 回译的关键是要善于识别“舶来品”, 懂得如何还原。译者翻译素养和经验对于回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2.6 政治词汇不够慎译

传媒新词英译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是政治词汇和短语翻译。中国政治词汇很多, 由于中外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差异, 翻译难以恰当处理。如果翻译不够谨慎, 或过于粗糙, 则会使外国读者难以理解, 引起歧义, 甚至导致政治事故。比如“海峡两岸”应译为“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或“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中国大陆”译为“the Chinese mainland”或“China’s mainland”, 绝非“Mainland China”。否则, 后果很严重。又如“使领导班子年轻化”, 若稍不谨慎译为“make the leadership members younger”, 乍一看, 好像很“忠实”原文, 稍加琢磨就会发现它不合逻辑, 会闹笑话。怎么可能把原来干部的实际年龄变得年轻呢?应该根据语境灵活表达“把更年轻的人或更多年轻人选入干部队伍”, 改译“to bring younger people into the ranks of cadres”或“bring younger cadres to the leading posts”。

传媒新词英译还涉及译者政治立场, 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其中的“回归”如何英译?曾有国内某英语媒体误译成“handover”, 一不小心译者的立场已处于英国方面了, 即英国主动交出香港, 这显然有悖中国政府始终不懈地解决香港问题的尝试和努力, 鉴于此, 宜译为“the return of Hong Kong”或“the reversion of Hong Kong”。再如“福娃”最初译名“Friendlies”, 译界名家指出诸多不妥:第一“Friendly”在词义上既可指“友好的人”, 又可指“友谊赛”;第二“Friendly”在发音上和“friendless” (没有朋友的) 接近, 易误解;第三Friendlies=Friend (朋友) +lies (谎言) , 会产生歧义。事实上, “福娃”原型和头饰设计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元素, 也表达了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鉴于此, 就应该选择一个有中国味的名字, 最终敲定的“Fuwa”受到了欢迎赞许。这个命名很成功, 不仅拼音简单易懂好念, 还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格。

3. 结语

本文探讨了传媒新词英译几种典型谬误现象产生原因及如何避免和减少这些现象。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现象非一早一夕能成, 还需译者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尤其是通晓汉英能力, 拓宽知识面。此外, 译者还要树立“内外有别”观点, 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鲜明的政治立场。概言之, 传媒新词英译者语言造诣越深, 知识面越广, 政治修养越高, 其英译谬误就越少。

摘要:文章通过实例探讨了传媒新词英译中典型的几种谬误现象及传媒新词误译的原因, 提出了减少这些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传媒新词,英译,谬误现象,产生原因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Taber Charle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New York: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82.

[2]陈忠诚.语篇翻译从谈续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3]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传媒新词 篇3

“季”的这个用法最初是通过翻译而使用的。“季”相当于英语里的“season”。美剧所谓的季, 就是指播出季节。美国商业电视以每年9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这段时间为一个播出季节, 因其收视率最高而成为全年电视播出的重中之重。在播出季节, 你不会看到老节目, 电视屏幕完全被新的剧集所占据。例如:Prison Break (Season 4) 翻译为“《越狱》 (第四季) ”。 (1)

“季”原本是名词, 《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一共有六个义项, 其中前两个义项就是名词的用法:1.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一季三个月。2.季节。而翻译过来的“季”则是借用名词而成为量词的一种新的用法。例如:《英雄》第三季, 《老友记》第八季第六集, 《绝望的主妇》第六季。

其实, 以前的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往往喜欢用量词“部”, 一般分为几“部”, 而现在“季”用得很频繁, 似乎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语了。究其原因, “季”借用名词作为量词, 这不是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借用, 其中存在着人类的认知基础。作为名词的“季”和作为量词的“季”在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这种联系是通过家族相似关系与之相连, 形成一个意义链条, 链上相邻的节点之间因语义扩展的关系而共有某些属性。这种语义扩展关系往往是通过隐喻完成的。

语言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由于两个事物在特征上存在某一相似之处, 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 (Metaphor) 。“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a”, 其字源“meta”的意思是“超越”、“在……之后”, 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或“转换”, 合起来表达就是“转换之后的含义”。隐喻是以“相似” (likeness) 和“联想” (association) 为基础的, 也即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相似之处。

Lakoff等人打破传统, 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他们指出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 它代表了语言的常态, 在日常语言中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最有生命力、最有效的正是那些确立已久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 不费力气便自动冒出来的无意识的东西。因此, 最重要的隐喻是那些通过长期形成的规约而潜移默化地进入日常语言的无意识的隐喻。隐喻不光是个语言的问题, 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也就是说, 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 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 (2)

隐喻是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 隐喻又是人类认知的工具。Lakoff&Johnson (1980) 总结出了一种最常见的隐喻类型, 即“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 (3) , 它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自然是不同的, 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 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4)

那么, 之所以量词“季”普遍使用, 正是因为季节的概念和量词“季”所指称的概念是有着规律的对应关系的, 或者说有某种相似性。

时间上的延续性是“季”的首要认知基础

“季”的本义表示“四季”的意思, 而四季从时间上来讲具有连贯性,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周而复始, 一季三个月。而一些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划分为不同的“季”, 正表明了各个“季”之间有着四季一样的连贯性, 各个“季”并不是孤立的, 彼此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因此时间上的延续性是“季”的首要认知基础。

美国商业电视播出季节一般有时间要求, 一年才播一季。国内引进了“季”的概念, 但时间上显得灵活多了。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节目每一“季”的播出时间差不多在三个月左右, 大概就是一个季节的时间。不仅如此, 除了时间上的连贯性以外, 剧情、节目设置上也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一个电视剧、一个栏目就是一个系统, 而每一“季”的剧情或节目都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这各个部分彼此之间是要注意情节的连贯、前后的照应。正像四季一样,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 经历了夏天、秋天, 再过完了冬天才叫完整的一年, 电视剧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 (有的称之为“完美季”) 才是完整的剧情。

除了电视媒体, 网络媒体中也经常出现“季”的量词用法。例如:经过艰苦奋战, 农场已收获了第一季水稻。

网络上流行一种叫“开心农场”的游戏, 在这个虚拟的农场里, 同样也有播种与收获的乐趣。不同的作物生长周期不同, 短的有一季、两季, 长的可达六季、七季。但不论长短, 每季的生长都是连续的, 没有第一季的收获, 就没有第二、第三季的耕种。前一季是后一季的基础, 前后相继, 才能取得整个作物的收获。

个体的独立性是“季”的第二位的认知基础

“四季”是各有各的季节特色的。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 构成了整个季节的变化, 也体现了各自的季节特色。而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划分为不同的“季”, 也显示了各个“季”有其独立的主题、特色。

在推出了“季”这个概念以后, 由于美国观众习惯连续剧在一次相对较短的观看过程中看到剧情结束, 但又可以留一个可以令人想象的空间, 所以每“季”的结束一般是一个故事段落的结束。国内电视也是如此。如《挑战麦克风》各季在节目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动, 各季的模式都有一定的变化。媒体只有在节目的灵活性上大做文章, 才能使得节目看点多多, 悬念十足。如果各季的内容形式都差不多, 千篇一律的话, 也就不能吸引受众, 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划分为不同的“季”。

另外, 电视节目上一“季”播放完到下一“季”的开播之间可能有一段暂停时间, 因为节目往往是现编现策划现拍的。这样, 整个节目的完成时间可能跨度会比较长。像美国有些电视剧在十年间共拍了十季, 历时相当长。利用每一段暂停的时间, 媒体要总结上一“季”的经验教训, 并对下一“季”的节目进行策划编排, 从主题到形式、从语言到风格都要作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节目在大主题不变的情况下, 各季之间独具特色, 彼此独立。从做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讲, 从第一季的收视率可以预见整个收视率趋势。第一季播放成功的话, 看过的观众就不会流失, 会选择继续看下去, 而另外肯定还会有很多观众会在朋友的介绍和推荐下在中途加入其中。所以第二、第三季的观众群体可能再度被拓展。这既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 也表明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因此个体的独立性是“季”的第二位的认知基础。

空间上的容量性是“季”的第三位的认知基础

一年有四季, 一季有三个月, “季”的范畴大于“月”的范畴。同样, 电视节目各“季”也是一个较大的范畴, 在这个大范畴下又分为不同的“集”、“期”等。美国一部系列剧因为每周只播出一集, 除去非播出季节的四个多月, 一季的电视剧基本保持在25集左右。国内电视剧则显得非常灵活, 一般一季少到几集, 多到几十集。集与集之间也是有前后的连贯性的, 它们彼此衔接, 前后呼应。如《丑女无敌》第一季共40集、第二季共68集、第三季共40集……电视娱乐节目每一季包含许多“期”, 各期节目可以相对独立, 但各期在形式上往往大体相同。“季”好比一个大的容器, 这个容器所装载的容量可大可小。不管是“集”还是“期”都共存于“季”这个容器中, 使得这个容器充实而丰盈。因此空间上的容量性则是“季”的第三位的认知基础。

不仅电视节目如此, 其他概念、领域也有类似的隐喻。例如:

(1) 在第一季的课程中, 我修了奈特、休兹及李兰德等教授的课。

(2) “战上海系列投资论坛第一季”———暨2009年投资机会及展望高端投资论坛。

(3) 超健康达人大赛第一季。

(4) 春节选购第一季:别让奸商榨取压岁钱。

(5) 福清车展第一季:3款中级“T”车型推荐。

(6) 米兰第二季公寓售完。

我们是通过“季节”这个来源 (source) 范畴去构想“课程”这个目标 (target) 范畴, 即前一个范畴提供了一个结构模式, 我们可据以建构 (或称范畴化) 后一范畴。 (5) 我们拿“季节”这个来源概念比喻“课程”这个目标概念, 是因为“季节”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与“课程”挂钩。就看例 (1) , 时间上的延续性:课程分不同的阶段进行讲授, 第一季的课程修完, 还要修第二季、第三季等, 只有全部都修完才算完成所有课程。个体的独立性:每一季的课程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季的课程应该是基础, 从深度来说, 也应该是相对容易些的, 后边第二季、第三季的课程可以逐步地加深, 它们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 有承接关系, 又是彼此独立的, 有各自的讲授内容和特色。空间上的容量性:每一季的课程不止一门, 包含了许多门。如奈特教授、休兹教授、李兰德教授各讲授一门。可见, “课程”概念和“季节”概念也是有种种相似之处的。这些相似点正是隐喻的基础。

同样, 上例中的“论坛”、“比赛”、“车展”等都是分阶段、分系列举办的, 第一阶段称为“第一季”, 第二阶段称为“第二季”……季与季之间有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 如车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各季又有各自独立的主题和特色, 如每一季的论坛都有一个主题;每季都包含有一定的容量, 如比赛一般都分为很多“场次”。通过联想, 这些概念也具有同季节概念相似的上述三个特征。

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 远非随意的, 而是深刻反映了汉民族的范畴化特征。 (6) 用“季节”这个来源范畴去构想“电视剧”、“综艺节目”、“课程”、“比赛”、“车展”、“房产销售”等这些目标范畴, 其设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严格的规律, 因为语言和现实之间有一个人类认知作为中介。由于这个中介的作用, 不同的事物之间彼此可以建立一定的联系。作为量词的“季”在时间、空间和个体自身这几个向度上展开。而以往用于书籍、影片等的“部”则单调了一些, 没有这样丰富的内涵。与显得呆板的“部”相比较, “季”所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大容量的动态变化的感受, 其使用更生动、更活泼、更具动态, 既适应传媒的要求, 也符合受众的口味。

正因为如此, “季”作量词的用法也有成为规范的可能。传媒新词“季”是原有词语所产生的新义项。这个新的义项是一种隐喻。当然, 这个新赋予的含义是否能成为规范, 这还有待于人们的“约定俗成”, 在长期的语言交际中得到检验。但从认知的隐喻观来讲, “季”作量词的新用法成为规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因为受众很容易接受旧词的隐喻义。

对于传媒中出现的新词新语, 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季”借用名词作量词, 也是一种语言实践, 既然能在大众中风靡, 说明它是有一定生命力的。每一种语言的形成、演变到定型、规范, 都有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 在于从实践中吸取营养。 (7) 因此, “季”的这个新用法完全有可能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众传媒的语言与文字规范化研究” (07SJB740008) 的资助]

摘要:“季”借用名词作为量词, 这不是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借用, 其中存在着人类的认知基础。作为名词的“季”和作为量词的“季”在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季节的概念和量词“季”所指称的概念是有着规律的对应关系的, 或者说有某种相似性。这种语义扩展关系往往是通过隐喻完成的。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季”作量词的三个认知基础:时间上的延续性、个体的独立性和空间上的容量性。与显得呆板的“部”相比较, “季”所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大容量的动态变化的感受, 其使用更生动、更活泼、更具动态, 既适应传媒的要求, 也符合受众的口味。从认知的隐喻观来讲, “季”作量词的新用法成为规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关键词:季,量词,认知,隐喻,延续性,独立性,容量性,可能规范

参考文献

[1]本文用例来自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CCL语料库检索系统 (网络版) 。

[2][4][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上一篇:海洋仪器下一篇:创业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