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词语》词典

2024-08-17

《汉语新词语》词典(精选8篇)

《汉语新词语》词典 篇1

一、“客”族新词的产生与发展

“客”族新词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黑客”在报刊上的出现[1], 自此, “客”族新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并从网络开始向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扩展, 并最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开来。“客”族新词按其成词的词源理据可分三大类:一是来源于英文词语的译词, 如黑客 (Hacker) 、博客 (Blog/Weblog) 、播 (podcast) 客、闪 (flash) 客、晒 (share) 客等;二是“客”作为类词缀与其他语素组成的新词语, 如从黑客派生而来的红客、蓝客、白客、灰客等, 以及职客、背包客等。

汉语研究界对“客”族新词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也比较丰富, 但主要还是从“客”族新词这一语言现象的描述以及“客”族新词的成词理据角度进行梳理。“客”族新词引起汉语研究界的重视是在2007年前后, 当时“客”族新词刚刚大量的出现, 对于其生命力及发展的前景还很难预料, 因此还不能对“客”族新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最近, 我们利用网络搜索进行收集整理, 发现仅在2012年12月的新闻全文中就出现了白帽客 (网络安全工程师) 、穿越客 (在地铁里进行穿越表演的人) 、账客 (电子记账的人) 、刷客 (帮助淘宝卖家刷好评的人) 等。由此可见, “客”族新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能产性, 应该进一步关注其在新词新语词典中的收释与体例编排。

二、“客”族新词在新词新语词典中的收释

对于新词语词典收词标准的问题, 学术界一直以来予以极大关注, 但是仍未提出确切、具体、可操作的标准, 现在对于这一问题仍处于探讨与摸索的阶段。

于根元在《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中谈到了新词语确定的六个方面:一是时间划界, 以1978年为界;二是新颖度, 以十年为界;三是旧词新义应该说明;四是以进入普通话语言生活为准;五是是否加括号表示不能作为新词语取舍的标准;六是新义、新用法都应包括在新词语之中。[2]

李建国曾把新词语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新词新语、社会通用和进入共同语的新词语、规范化的新词语。[3]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基本可以描画出新词语词典收词的基本标准:一是使用度。具体体现在:新词语使用的范围已经突破专业领域而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运用;新词语使用的范围突破地域限制;新词语为大众所广泛接受。二是成熟度。具体体现在:新词语在出现后没有被淘汰, 而是留在了普通话词汇系统之中;新词语逐渐明确了自身的语义和语用价值, 由不稳定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三是语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新词语语义明确, 表达简练, 符合汉语已有的语法结构;新词语反映新概念、新事物、新现象, 填补汉语已有词汇空白;新词语所反映的语义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已有近义词, 但是本身产生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角度有其存在的价值的应该收录。

基于以上三点标准, 我们认为, “客”族新词中, 黑客、博客、播客、职客等新词语已具有广泛的使用度和较强的成熟度, 利用搜索工具搜索这些新词语出现在2012年1月至11月新闻全文中的篇数分别为:黑客95.2万篇, 博客1亿篇, 播客4520万篇, 职客1170篇。可见这些“客”族新词已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内涵, 且为人们频繁使用。同时, 因这些“客”族新词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新事物、新现象, 且在汉语中很难找到更为贴切、简洁、常用的词语来将其替代, 因此具有较高的语用价值, 理应在新词新语词典中有所收录。

而“客”作为一个类词缀, 有着极强的派生性。从2008年已出现的职客、淘客、背包客到2012年左右出现的刷客、账客、穿越客。这些新词语虽表达不同的语义, 但“客”作为语素, 其意义稳定地表达为“从事某种特殊活动的一类人”。同时“客”作为语素, 其成熟度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商务印书馆与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7年度汉语盘点中, “客”经过包括网络渠道在内的广泛征集, 就已经成为2007年度20个国内流行字之一。而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发现, “客”作为类词缀仅在2012年12月份的新闻中就出现了刷客、账客、穿越客等多个新词语。应该说“客”的新的语素义已经形成, 且表现出极大的能产性与持续性, 在新词语词典中也应有所收录。

三、“客”族新词在新词语词典中的体例编排

新词语词典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编排模式, 即释义+例句的形式。有的新词语词典采用按义类来编排的体例。还有的新词语词典注重对词性和新词语出现时间的标注。

2003年出版的《新华新词语词典》在对新词语进行原有释义之外, 还大胆开设了“知识窗”的版块, 对新词语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拓宽了信息容量, 同时也符合新词语本身的特点。同时, 《新华新词语词典》还重视词条之间的关联性。比如, 黑客、红客、蓝客之间就有相互参照的部分, 这对于理解新词语的意义很有帮助。[4]

就“客”族新词本身而言, 除了具有新词语的共性特点外, 也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从共性而言, 可以采取的形式是: (1) 继承释义+例句的经典形式。 (2) 通过语料库确定新词语的出现时间, 对于具体时间难以把握的, 可给出大体年代, 词语不同义项的出现时间也应给以注明。 (3) 语文义应和百科义分开, 借鉴《新华新词语词典》的知识窗模式, 给出词条的背景知识。

从个性而言, “客”族新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下新的体例编排方式: (1) 应将类词缀“客”作为新的语素义项单列出来。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虽然原来就有“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的意思[5], 且在《新华词典》中作为义项单列出, 但是它当时还并不能被看做是一个词缀或类词缀。且在语义上也与“客”族新词中“客”的意义有所区别。“客”族新词是新出现的语法现象。二是“客”族新词中的“客”作为类词缀, 具有极强的能产性, 应该给以重视。同时, 将“客”作为类词缀进行释义后可避免过多的“客”族新词需单列词条的繁琐和重复, 且易于将“客”族新词作为一个语言现象的整体来呈现。 (2) 应该注意词项之间在词源和构词上的相关性。黑客、红客、蓝客、灰客应该相互参照, 博客、播客、维客、职客等基于web2.0技术而产生的“客”族新词应该有所参照。 (3) “客”族新词中有许多外来词, 应该附上英文原词。 (4) 对于翻译方式不一致的“客”族新词应该选择一个最常用的翻译方式, 并在“知识窗”中对其他翻译予以说明。比如“极客”是英文Geek的译词, 其他形式还有奇客、技客。 (5) 对于同一词的不同译法应该在知识窗中予以说明, 词条之间应该有所参照。比如“背包客”和“驴友”都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 表达了不同的使用心理, 因此二者都可单列词条, 二者之间应该有链接。

参考文献

[1]张谊生, 许歆媛.浅析“X客”词族——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新探[J].语言文字应用, 2008 (11) :77-82.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李建国.新词新语研究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 1996 (3) .

[4]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新词语词典 (2003年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汉语新词语》词典 篇2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问题综合评价单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餐馆用语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2、理解新词语构造的基本特点,学会理性分析和使用新词语。

3、明确对新词汇既要有宽容心,又要规范使用的要求。【学习重点】词汇使用的规范性。

【学习难点】归纳新词汇出现的原因,正确对待新词汇的态度。

【学习过程】目标一:通过分析餐馆用语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课堂活动:

看了几部文学作品中对餐馆和就餐时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思考这些用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没有基本的规律可循?

目标二:理解新词语构造的基本特点,学会理性分析和使用新词语。

1、走近新词新语:交流和评比搜集、整理、分类、注解的新词语。a、文化娱乐体育类:

超女、海选、爆炒、动漫、彩信、大腕、写真、人气、搞笑 b、国家政治类:

保先、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十七大、社保、农民工、和谐社会、反恐 c、网络语言:

晒客、博客、菜鸟、网虫、草根网民、熊猫烧香、上网、下载、病毒 d、日常生活类:

美容、瘦身、外卖、料理、按揭、物业、买单、廉租、愿景、磨合 e、科技发展类:

液晶、等离子电视、纳米技术、转基因、蓝牙、背投电视、信息库

2、思考探究:

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目标三:明确对新词汇既要有宽容心,又要规范使用的要求。

案例一:朋友请客,你们会一起去“腐败”:孤独的夜晚,你会一个人在论坛上“潜水”或“抢沙发”;连不上网,你会去请教你身边的“电脑达人”;看不上某一只“菜鸟”,只因为他不够“IN”„„

案例二:重庆市某中学一次语文期末考试中,一位学生在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开头中这样写到:“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我不是美女,没有什么太远大的理想,只喜欢睡觉、吃饭,像我这样子的新手„„)同学平时的周记里也常有:偶、粉、我晕、我狂晕、我倒一类的词或句子。

请就这两个个问题发表看法:

对于新词语的使用,特别是网络语言,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 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合阳中学有效教学工具单——高一

【导练】学以致用:

1、你认为下面词语哪些是新词语,哪些是生造词。追捧、热销、持平、滥肆、爆满、迷你、沸辣、体惦

新词语:

2、举出两个新词语,并就其新词义作一简要解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原指到海 中去游泳打渔,现在很多场合则指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又如。

3、2006年高考安徽卷第18题:“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简析: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理解词语含义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选用的材料很新颖,利用近年来产生的新词“雪藏”一词,这将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生活中出现的词语,并能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1)搁置不用(2)有意隐藏(3)隐没无闻

4、用一个词语更换句中的“腔调”:

(1)这时,希拉里又重新用自由派的腔调猛烈攻击布什政府在堕胎问题上的政策。(《世界新闻报》2005.4.15)

立场、态度(2)身边都是有腔调的男人……是最讲究腔调的,平时只穿全棉衬衫,都要熨好了才穿出来。(《新民晚报》2005.6.10)

品位

(3)追梦五千年,期盼国人充满“中华腔调”(《兰州晚报》2006.11.15)

意蕴、精神

课堂小结:我们的汉语是鲜活的语言,兼收并蓄是她的特长,一切可以用来增强我们汉语表达能力的词语,我们都可以拿来用。为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关注语言,能从新产生的词语中领略当代流行变化,并能正确理解、运用新词语。而对于有些使用范围很有限的网络语言,我们还是要规范的。

《汉语新词语》词典 篇3

关键词 新词语 词条的多元化 编年本词典 研制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虽百废待兴,但语言文字工作仍备受重视: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1950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并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1952年6月11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办的《中国语文》杂志社成立……新中国建立后,新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样样都是新概念,各个都需词语表述。因此,解放之初,人们几乎每日每时都会接触到新词新语,新词语的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较早推出的一部工具书即是《新订新名词辞典》(上海春明出版社1952)。

从1952年至今,六十余年过去了,有关新词语的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粗略估算,仅专门的新词语工具书即出版有一二百部之多。再看五十余年间历次修订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更可明了:对新词语的搜集、整理等工作,中国科学院(1977年5月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可以说一刻也未停歇,即使是“文化大革命”那十年亦是如此。1960年《现汉》试印本出版,其后的每个版本,都或多或少地将一些新词语收录进去,反映出该词典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如2002年的《现汉》增补本,有1200余个新词语被增收其中,如“按揭、宽带、蓝牙、双赢、疯牛病、实名制、转基因、纳米技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与时俱进、邓小平理论、可持续发展、CEO、WTO”等,令人耳目一新。2012年的《现汉》第六版,更有3000多个新词语被增收其中,如“宅、北漂、给力、捷运、雷人、山寨、团购、微博、限行、摇号、潜规则、情人节、云计算、pm2.5”等,格外引人瞩目。六十年来新词语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当然不仅仅表现在工具书的收条上,更表现在对新词语所进行的研究上。检视六十年来新词语研究所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将对未来新词语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深有裨益。

一、词条收录由对政治条目的过分关注向各类词语的全方位收录发展

《新订新名词辞典》收条目5500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政治性的条目,例如“第三国际、减租减息、法越三八协定、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等,甚至有不少是政治性的“事件”,例如“意尔斯事件、柯佛海峡事件、波兰九一事件、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苏联事件”。这不奇怪,一个新的政权建立起来,各族各界群众对这个政权还不甚了解,对建立这个政权的政党的政治主张和与其政治主张息息相关的一些事件也还不十分熟悉,因此新政权利用工具书将其政治主张在群众中加以宣传,乃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一个时代较多出现过分政治化的词语,只能说那个特殊时代社会发展还不够平衡和健全。一部新词语工具书,对那一时代产生出来的词语只能忠实地加以记录。从所收词语本身来看,政治性的词条词目往往过长,词感也不强,与我们通常所见的普通词语相比,相去甚远。像《新订新名词辞典》这样较多收录政治性条目的工具书,在那个比较特殊的年代,当然并非仅此一例,《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一书,所收的近400个新词也有不少是政治性的。这样的情况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巅峰状态,从周荐主编的《“文化大革命”词语辞典》(韩国大邱:中文出版社1997)所收条目看,那一时代所造出的新词语更无一不是政治性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中国政治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文化生活愈趋丰富,反映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新词语逐渐常态化,这些词语也很快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词语,逐渐成为了新词语研究和新词语词典关注的主流。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政治性词语的数量逐渐递减,到21世纪初编纂的编年本《2006汉语新词语》时,纯粹政治性的词语几乎难觅踪迹了。应该说,新词语词条所反映的对象由类别单一向全方位发展这样的现象,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是新词语产生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为新词语研究走向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新词语词典的编纂由以若干年为一时段向年度性逐渐过渡

新词语的搜集和整理,最初常见的是以若干年为一时段进行的,新词语工具书的编纂,最初一般也是以若干年为一个单位进行的,而这个若干年的时间长度,短则至少二三十年,长则可达四五十年。例如,闵家骥等的《汉语新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林伦伦等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花城出版社2000),所收词条的时间跨度,有的长达二十余年;李行健等主编的《新词新语词典》(语文出版社1989),亢世勇等的《新词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收条时间更长,有的跨度甚至达到四十年。近年出版的沈孟璎《新中国60年新词新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2),收条时限超过半个世纪。宋子然等正在编纂的《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收条时限更长达一个世纪。或许正是因为新词语词典编纂时段长短可以不拘,并无硬性的要求,所以不少人都曾编纂新词语词典,八仙过海,乐此不疲。仅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新词语词典,较为著名的就有闵家骥等的《汉语新词新义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宋子然主编的《汉语新词新语年编(1995—1996)》(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王均熙的《汉语新词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诸丞亮等主编的《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新义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李达仁等主编的《汉语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于根元主编的《现代汉语新词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周洪波主编的《精选汉语新词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1世纪的头几年又有不少新词语词典问世,举其要者即有:林伦伦等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花城出版社2000),姚汉铭的《新词新语词典》(未来出版社2000),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的《新华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曲伟等主编的《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沈孟璎的《新词新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王均熙的《新世纪汉语新词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邹嘉彦等的《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这还不包括编年本新词语词典。我们注意到,上述词典中不乏学者们的精心结撰之作,融入了学者们对新词语研究的成果;但也毋庸讳言,个别的较为粗疏,更使人难以容忍的是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出版的现象。有的作者编纂的新词语工具书,出版不久旋即拿来改编一下再度出版。至于不同的作者编纂的新词语工具书所收词条的重复现象,更是常见,陶炼(2002)《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一文对此有评述,此处不赘,读者可自参阅。倘无利益驱动,如此重复劳动,反复进入市场,智者谁为?这样的做法对作者的精力和社会财力来说都不啻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于书包一再减负却减不下来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花钱买回来的东西却有着相当大的重复率,问题不容小觑。

若干年一时段的新词语工具书,反映出来的自然只能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概貌,这种反映也并不及时。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新词语面貌的是按年度来编纂的新词语工具书。编纂编年本新词语词典,这在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是早已开展了的工作,而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吕叔湘先生(1984)《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的号召下,才开始关注——先是1986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了“新词新语新用法”编写组,在《语文建设》杂志连载“新词新语新用法”的一些样条,又在《世界汉语教学》杂志连载“新词新语新用法研究”的若干词条,主观意图是突出语言应用,做些辨析、比较、预测;之后是于根元、刘一玲先后主编的编年本《汉语新词语》陆续出版[1],算是正式填补了我国此项工作的空白。可惜的是,由国家语言文字主管部门主导的这一工作,在当时只进行了四年旋告中断,十数年之后才由国家语委立项,由周荐、侯敏、杨尔弘等继续做下去[2]。编年本的新词语搜集、整理和出版,受人力、经费等各种因素制约较大,因此有可能出现一年一度的编年本和若干年一时段的时段本折中的类型,例如宋子然等主编的《汉语新词新语年编》,虽称“年编”,但是有的并非以年度为单位,已出版的五卷中,1995—1996年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001—2002年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是以年度为单位的,而1997—2000年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003—2005年卷(巴蜀书社2006)、2006—2008年卷(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09)却又是跨年度的;王均熙编著的《汉语新词词典(2005—2010)》(学林出版社2011)主要收录2005—2009年之间产生的汉语新词新义,也是将四五年的材料裒辑在一起的。

三、新词语研究手段的更新——电脑、网络、网站、评选和监测

早期的新词语搜集和整理工作,跟语言研究的其他门类一样,是靠查阅报刊、抄写例句、记录卡片来进行的。我国新词语的研究,真正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还是最近十来年的事。《2006汉语新词语》采取的方法是先手工查找再机器筛选;自《2007汉语新词语》开始,采取的方法是两个科研团队,一个侧重手工查找,一个侧重机器识别,之后再汇总进行机器筛选。两个团队的工作,殊途应该同归,筛选出的词语本应有较大的重合率,但实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说明新词语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还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更新,纸版的工具书似乎已有落伍之势,因为即使是年度新词语词典也仍需一个编纂出版周期,这个周期至少也要一年以上;而电子版的工具书则可实现词条的随时增添,内容的随时更新,这是纸版工具书无法比拟的。当然纸版和电子版工具书各有利弊。目前看来电子版的最大问题还是如何防伪,如何防止盗版现象的发生。

新词语的研究,借助网络技术,更是当今社会必备的技术条件之一。这一点台湾和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台湾国语推行委员会专门所建立的“语文网站”(http:∥140.111.1.192),持续不断地推出“新词语料汇编”; 香港教育学院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也开始公布“LIVAC泛华地区中文新词榜”,入围的新词除涵盖政治、经济方面外,民生、文体等方面的新词,尤其引人注目。这样的工作,无论对新词语的研究还是传播而言,无疑都颇有助益。

进入21世纪后,新词语的研究气氛愈加活跃,研究手段也愈加出新。其中,利用网络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对新词语的产生过程、传播途径、意义作用、社会功能等进行监测,并请社会大众对词条加以评选,是一条崭新的研究路径。2007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平面、有声、网络三个媒体分中心首次合作发布了“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流行语与新词语存在着相当的重合度,这一点我们已做过研究[3]。对流行语进行搜集整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做新词语的搜集整理工作。2007年的十大流行语是“十七大、嫦娥一号、民生、香港回归十周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廉租房、奥运火炬手、基民、中日关系、全球气候变化”,2008年十大流行语是“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三聚氰胺、改革开放30周年、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2009年的十大流行语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落实科学发展观、甲流、奥巴马、气候变化、全运会、G20峰会、灾后恢复重建、打黑、新医改方案”,2010年的十大流行语是“地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高铁、低碳、微博、货币战、嫦娥二号、‘十二五规划、给力”,2011年的十大流行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十二五开局、文化强国、食品安全、交会对接、日本大地震、欧债危机、利比亚局势、乔布斯、德班气候大会”,所反映的均为各年度当年的社会热点现象和问题。2006年起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开始对新词语进行监测,2007年起每年出版汉语新词语编年本。2011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从新词语中选取使用率最高的十条新词语作为“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发布,并成为“汉语盘点”活动的一部分。201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是“伤不起、起云剂、虎妈、政务微博、北京精神、走转改、微电影、加名税、淘宝体、云电视”,它们是当年度的新词语,所反映的也正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现象。“十大流行语”也好,“十大新词语”也罢,虽都只是模范型的词语样本,但这样的筛选和发布对于使新词语进一步赢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和关注,至少在目前来看是颇有成效的。

四、未来研究走向的预期

新词语的搜集和整理,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这是不言而喻的。从新词语研究所需的观察面上看,潮语、网络语言等已经有人做出了很好的研究。以往学者们对新词语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大陆这个主流社区,未来似乎还可腾出精力来更多地关注一下非主流社区,例如相对于大陆社区来说稍显狭小的港澳台社区,因为不少新词语恰恰是先在港澳台产生出来,而后才为内地引进的。港澳社区的新词语有港澳学者做过研究,产出了成果,如邓景滨1996年的博士学位论文《港澳新词语研究》,以一个港澳人的视角,依据多年来搜集的3400多个港澳新词语,从来源、结构、词形、词义、影响及规范诸方面探讨了港澳新词语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人们对港澳新词的整体认识。澳门社区也有单独进行新词语研究的必要,《澳门特有词语辞典》的编纂和研究已在澳门启动。台湾社区的新词语研究,有台湾学者做过,如许斐绚1999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当代国语新词探微》。比较而言,从事台湾新词语研究更多的是大陆学者,例如苏新春《台湾新词语及其研究特点》(《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董欣胜、林天送《台湾国语新词语一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将两岸四地不同社区的新词语拿来进行对比研究,是学者们持续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成果如:原新梅《台湾的字母词语及其与大陆的差异》(《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45卷第6期),邓瑷敏《新时期中国两岸三地新词语发展现象浅析》(《语言新观察》2008年第6期),俞允海《大陆和港台新词语语差研究》(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语文教学论坛”2011—07—12),赵聪《大陆和台湾新词语差异的认知考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如上所说,大陆的新词语研究也在蓬勃发展,例如汤志祥的《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刘晓梅2003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邵宜《近年的新词语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刘长征《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新词语监测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鲁文莉《网络语言新词语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王显志、王一川《浑沌学视阈下的新词语研究》(《科技视界》2012年第29期)。大陆之外,其他社区的学者也在关注大陆的新词语问题,例如台湾金慧兰2007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新词研究》,香港李谷城的《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新词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某种意义上说,异地的学者对新词语进行研究,他们对新词语的敏感度,是本地学者无法比拟的。学者们将不同地区的新词语拿来进行对照研究,也有助于使研究在比照中得到深化。未来新词语的研究,可考虑更多地采取两岸四地学者联手协同攻关的方式。

新词语研究除了要继续关注传统媒体(从信息来源上看:官方媒体、大众媒体;从传播方式上看:立体媒体、平面媒体)之外,一些自媒体,也要给予关注。这是因为,比起传统媒体来,自媒体更是年轻一代喜欢发表议论,经常发表意见的处所。关注自媒体,对于我们了解青年一代的新词语创造、使用、传播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以更开放的思维面对新词语,恐怕是未来需要我们着力考虑的问题。从新词语查找、筛选,工具书编纂的手段上看,走电子化、网络化的道路当是方向。而由国家层面组建研究队伍,则意味着有了经费的投入和保障,可避免小作坊式的经营和分散多头经营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有利于打造过硬的产品——品牌辞书。“中国梦”,要经我们全体辞书人之手具化为中国的“辞书强国”梦。而“辞书强国”梦的实现,要从大家自身做起,现刻做起,一点一滴做起。新词语工具书虽只是辞书中不起眼的一个小门类,但它的研制,未尝不可作为我们“辞书强国”这座大厦的一撮砂、一粒石子。

附 注

[1]这就是于根元主编的《1991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和《1992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刘一玲主编的《1993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和《1994汉语新词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这就是周荐主编的《2006汉语新词语》(商务印书馆2007),侯敏、周荐主编的《2007汉语新词语》(商务印书馆2008),《2008汉语新词语》(商务印书馆2009),《2009汉语新词语》(商务印书馆2010),《2010汉语新词语》(商务印书馆2011),以及侯敏、杨尔弘主编的《2011汉语新词语》(商务印书馆2012)。

[3]参看夏中华《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学林出版社2007)周荐“序”。

参考文献

1.江蓝生.《现代汉语词典》与吕叔湘先生的辞书学思想.辞书研究,2004(6).

2.李宇明.关于辞书现代化的思考.语文研究,2006(3).

3.陶炼.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辞书研究,2002(4).

4.王铁琨.中国辞书的“强国梦”还有多远.中华读书报,2006—10—18.

5.张志毅.我国离“辞书强国”究竟有多远.人民网,2010—10—14.

6.周荐.双字组合与词典收条.中国语文,1999(4).

7.周荐.新词语的认定及其为词典收录等问题.江苏大学学报,2007(3).

8.周荐,杨世铁.汉语辞书研究三十年回顾.辞书研究,2009(5).

9.周荐,杨世铁.汉语辞书研究的热点展望.辞书研究,2010(3).

(澳门理工学院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澳门 999078)

《汉语新词语》词典 篇4

关键词:新理念,《新词语大词典》,实,编纂,修订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辞书古国、辞书大国, 但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中国辞书现代化的步伐还相当迟缓, 缺乏宏观的战略谋划和领跑世界的辞书编纂实践, 缺乏享誉世界的精品辞书和影响世界的辞书研究成就 (李宇明、庞洋, 2006) 。

在《理念演绎辞书》中, 张志毅先生论述了当代11种新理念演绎出的11种新辞书。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种先进理念—多维理念, 演绎多维词典, 结合由亢世勇先生主编的《新词语大词典》 (以下简称《新大》) 进行论述, 探索在理论指导下的新词语大词典的编纂实践效果。《新大》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现年词语信息 (电子) 词典》的开发和应用” (01CYY002) 成果之一, 是汉语新词语辞书中的集大成者, 能够切实顺应时代发展, 充分利用当代辞书编纂新理念, 演绎编纂新辞书。同样, 理论指导实践, 这些先进理论对于我们今后的新词语词典的编纂和修订起到了高屋建瓴和指引方向的作用。

已出版的60多部新词语词典, 规模不一, 内容也各具特色, 但总的来说主要包括词目、注音、词性、释义、例句、出处、关联语汇、知识窗、英文翻译、插图及按语。下面对部分新词语词典是否包括上述内容进行综合考察。若所对应的词典有此项内容, 标记为“+”, 若所对应的词典没有此项内容, 标记为“-”。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多维理论, 结合图表所示, 可以清晰地看出:

三维的新词语词典 (词目 + 注音 + 释义) 的词典数量为0。

四维的新词语词典 (词目 + 注音十释义十例证) 有16个。

五维的新词语词典 (词目 + 注音 + 释义 + 例证 + 语法标注) 有2个。

六维的新词语词典 (词目 + 注音 + 释义 + 例证十语法标注十语用 (修辞) 标注) 的数量为0。

七维的新词语词典 (词目 + 注音 + 释义 + 例证 + 语法标注 +语用 (修辞) 标注十文化标注) 的数量为0。

分析可见, 大部分的新词语词典多集中在四维上, 即大部分新词语词典都会标注词目、注音、释义、例证。

五维的新词语词典只有两本, 分别是:《汉语新词新义词典》 (闵家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新词语大词典》 (亢世勇, 刘海润,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目前所搜集到的新词语词典多数未进行词性标注, 只有两本填补了这一空白, 是一大创新与进步。

相比较《新大》,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 (1997-2000) (宋子然,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还附有按语。按语的内容一是对该词语的词性、结构、用法、色彩加以分析说明和辨识;二是介绍该词语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补充某些相关的资料。按语或长或短, 视情况而定。此外, 《新华新词语词典》 (周洪波, 商务印书馆, 2003) 颇具特色。这本词典独辟蹊径, 颇有新意地增加了英语翻译、知识窗和关联语汇、插图这几项内容, 方便读者了解、查询和使用新词语, 有助于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新词的理解, 扩大了词典信息量, 对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也代表了新词语词典的发展趋向, 新词语词典的内容必将越来越充实、丰富。

理念演绎辞书, 理念领跑辞书, 理念提升辞书。否则, 辞书只能在低层次上循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先哲的理念演绎出不朽的辞书, 现代大师的理念演绎出样板辞书, 当代新理念正在演绎新辞书。《新大》在多维理念演绎多维词典方面将全新理念与词典编纂巧妙结合了起来,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对理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在理论高度指引下进行下一步的新词语大词典修订已指日可见。

参考文献

[1]王铁琨.新词语的判定标准与新词新语词典编纂的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 1992 (4) .

[2]朱景松.汉语规范化的成功实践[J].语言文字应用, l995 (4) .

《汉语新词语》词典 篇5

本刊讯(记者韩阳)7月15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经过多年的修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的共同努力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式出版。该词典迄今已印刷400多次,发行5000万册,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国家辞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多个奖项。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副局长郭义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贺红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长王艳,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王涛,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以及语言学界、教育界、文化界、出版界的代表近百人出席了座谈会。

据出版方商务印书馆介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修订工作跨越7年时间,增加单字600多个,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3000多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000多条。如新增“产权证、二手房、廉租房、两限房、高铁、团购、微博、北漂、愤青、宅男、宅女、闪婚、傍大款、冷暴力”等词语,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语言实际的新变化。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主持人江蓝生介绍,综合考虑引导社会的使用和语言自身的规范等因素,并非“见新就收”。《现代汉语词典》至今经历了5次修订,而新词新义新用法的变化,备受读者关注。江蓝生介绍,此次修订,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度大,是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修订。在新增词语方面,涉及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就此次收入的新词、新义、新用法来说,主要依据通用性和生命力原则,通用性是指在社会上使用面广,地位比较稳固,已经为主流媒体所认可;生命力是长时间使用,经久不衰,有的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合乎语法,表现力强,且能在词义和用法上填补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某种空缺,使表达更加丰富多彩的。江蓝生表示,收入新词需综合考虑引导社会的使用和语言自身的规范等因素,并非“见新就收”。如收入“宅男”“宅女”没有收入“剩男”“剩女”,收入“泡吧”但没有收入“泡妞”,收入“裸婚”没有收入“裸奔”等。像“哈韩、哈日、犀利哥、虎妈、狼爸”等,目前以不收为宜。就新用法来说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收入“雷”的动词用法“使震惊”,但没有收入“超”“巨”的副词用法,如“超可爱”“巨有才”。

据出版方介绍,作为规范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收录新词语所取的态度,既是积极的,又是慎重的。所谓积极,是说对于那些反映新的事物、新的思想观念的,有影响、有生命力的新词,要及时收进词典,以满足读者查考的需要。所谓慎重,是说《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词语不同于某些新词词典,它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是普遍性和稳定性两条。使词典既能满足查考需要,又能起到指导语言正确使用的规范作用。

时尚传媒总裁刘江新书问世《诗意的时尚》尽显二十载诗情意趣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7月11日,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最新诗集《诗意的时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健一公馆举行,众多来自文化、艺术、企业等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刘江先生好友一起品味他“情怀为尚”的诗意创作、志存高远的人生理念,见证了他对时尚事业始终如一的诚挚热爱。著名钢琴家赵胤胤、艺术家曾梵志、策展人柳之升、作家海岩、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小雨、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等出席了此次雅集。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刘江先生早在20年前就曾推出过他个人的处女作《时间深处的爱》,其诗歌语言清新、朴实、感情真挚,将奇妙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寓于平凡的生活场景之中,让人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20年光阴,此间刘江白手起家,艰难创业,历经风风雨雨,打造出一个时尚传媒帝国的同时,始终坚持诗歌的创作。

新作《诗意的时尚》集结了他在这20年间创作的百余首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折射出刘江对自然、对生活、对于时尚事业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如果说20年前刘江的诗是以爱为主题的“爱之诗”,那么此后经年创作则主要是以“爱时尚”为主题的“时尚之诗”。整本文集仍沿袭以往灵动语言风格,在文辞表达上有意规避使用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意象,看似平实却又充满了巨大的张力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汉语新词语研究 篇6

一、新词语的产生

(一) 新词语产生的几个原因

(1) 网络发展的影响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 可谓“海纳百川”, 成为人们言论自由的平台。基于以上原因, 成为了网友们发挥想象力的平台, 他们在微博、贴吧上畅所欲言, 有即兴的发挥, 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现实的宣泄, 这些成为了新词语产生的肥沃土壤。人们不满足于固有语言模式的限制, 开始不断创新, 在抒发思想的同时吸引人们的眼球。

正式由于以上原因, 网络新词语层出不穷:因为谐音, “同学”被网友昵称为“童鞋”, 它已经不是那双儿童穿的鞋了, 这样的创新, 为大家在交流中创造了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同样是谐音, 一些外国词语也被网友开发成了新词语, 比如“压力山大”, 这也许是人们工作压力时的一句调侃, 不经意间蹿红网络, 更有网友改成“鸭梨山大”, 这样的创意读起来说口, 幽默感十足。

(2) 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 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导致了我国物价急剧上升, 人们在感叹之余, 突发奇想, 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词语, 这些词语诙谐幽默地反应了物价上涨这一现状。

同样是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了稳步提升, 人们开始享受生活, 出现了“SPA”、“自驾游”、“驴友”等新鲜词汇, 反映了人们在更高水平生活中, 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

(3) 外来新词的影响

由于外国文化的传播以及汉语本身的局限, 外来词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英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多一门外语, 所以大部分外来词都出自英语。的这些词语或音译 (例如fans音译成“粉丝”, twitter译成“推特”) , 半音译 (如microblog译成“微博”, LOHAS译成“乐活族”) , 直接借用 (如WCG, 即世界电子竞技大赛。OKC, 即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俄克拉荷马雷霆队) 。

(二) 新词语的构词法

由于构词方法丰富多样, 本文仅选择新词语常见的几种构词法作为研究对象。

1.比喻构词法

新词语里, 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不在少数,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喻体修饰本体中心词

如“狼爸”, 在中心词前面加了一“狼”字作为修饰, 让人不寒而栗。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有些父亲不惜使用近乎残酷的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 为的就是让孩子早日成才。

(2) 已喻体直接指代本体, 让原来的词语拥有新的含义。“领头羊”原来指的是羊群中, 经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脱颖而出的, 是羊群中威望的象征。而现如今则表示自己行业的领军者。

“黑马”原来指在赛马场上本来不被看好的马, 却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现在, 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例如, 2012年11月9日网易体育的一篇文章, 标题为《拜仁VS法兰克福前瞻:领头羊大战黑马进攻大对决》。其中,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第一名拜仁慕尼黑, 被称作“领头羊”, “黑马”则指的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 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兰克福。

(3) 喻体作为中心词

这样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 例如“族”原意指民族, 后来比作某一类人群, 如“上班族”、“啃老族”。

类似的还有“体坛”、“歌坛”, “旅游热”“考研热”等等。

2.借代构词法

即用借代这种修辞手法构成的新词语, 借特征标记来代指本体的事物或人物。

例如“挂靴”代指足球运动员退出足坛, 不在参加正式比赛;“大脑”代指在团队中运筹帷幄, 统领全局的人物。

3.谐音构词法

汉语的谐音现象很多, 谐音就是利用词语之间读音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构成新的词语。

在电脑中运用拼音输入法, 不经意间造成了谐音词大量出现, 成为谐音造词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童鞋”、“妹纸”, “肿么了”、“杯具”这样的打字错误不经意间起到了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在一时间广为流传。

4.减缩造词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新鲜事物不断出现, 人们已经趋向于更为快捷的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微博、微小说、微电影以一种更为简洁、更为直接的形式出现, 旨在用更少的文字传达更多的信息。同样, 语言也开始变得更加简单、明确。

身材高挑、家境富裕、长相帅气的男性被赋予了一个简单化的称号:高富帅。由此衍生出了白富美、富二代。“硕士生导师”简称为“硕导”, “调制解调器”简化成了一个字“猫”, 这样的减缩造词, 无疑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快节奏和高效率。

二、新词语的特点

1.融入了时代的特征

社会在变化, 语言也必然因为社会而变化。社会在进步, 语言就在进步, 新词语丰富了语言体系, 展现了时代的特征。

遵循着新旧事物交替的规律, 语言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过去的旧词语, 或消失, 或被时代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与此同时, 新词语也在不断涌现, 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者更为重要的角色, 它们展现出了当今社会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生活。

2.大量运用词缀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词缀的定义, 即“不单用, 但是活动能力较强, 结合面较宽, 又看向性, 即只位于别的语素之前, 或别的语速之后, 或两个语素之间。这是所谓‘前缀’, ‘后缀’, ‘中缀’, 可以统称为‘词缀’。”

在前缀中, 最常见的莫过于“被”了。近几年来, “被”往往出现在形容词或是不及物动词的前面,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违反语法的现象, 但是他们却迅速在网络蔓延,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被捐款”、“被就业”、“被自杀”等等, 这些新生词语以一种幽默诙谐不正常的方式, 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种种不正常的现象。

后缀更是大量出现, 比如“族” (如汉堡族、密码族) 、“男” (如戳车男、咆哮哥) 、“女” (如炫证女、拜金女) 、“门” (如发言门、订金门) ,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词语, 这些词语总数站到了新词语的近五分之一。

这些词语就像是同一条藤上结出的瓜, 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读起来朗朗上口。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并得到了广泛传播。三、新词语最“给力”

要说近些年来传播最广泛、影响最深渊的新词语, 非“给力”莫属。

2010年初, “给力”开始崭露头角, 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可以说, 街头巷尾、网站报刊, 无处不在。

“给力”的来源。关于“给力”的来源, 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由方言演变而来, 另说来源于漫画配音。目前最普遍说法是来源于日本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里的一句台词“不给力啊师父”, 这里“不给力”指的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令人遗憾的意思。这句话被认为是“给力”的来源。

“给力”的解释。给力的字面意思是“给予力量”, 现在指“棒、牛、厉害”的意思, 并在不同环境下产生新的含义。有创意的网友还想出了它的英文翻译:gelivable, 反之“不给力”就是ungelivable, “给力”这个词语影响力可见一斑。结语

新词语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是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符号。新词语的产生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供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使其更加规范、更加得体, 流传更加深远。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汉语新词语如雨后春笋, 大量出现在我们面前。本文从新词语的产生、特点等方面对新词语进行简要研究, 探索新词语产生的模式, 引导人们正确运用新词语。

关键词:汉语,新词语,产生特点

参考文献

[1]曹国军.当代汉语新词语的八大特点[J].阅读与写作.2005 (02)

[2]栗臻.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1)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篇7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 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 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既形象又生动。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1.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

2. 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

3. 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

4. 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 “踢皮球” “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专称代指通称。

2. 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

3. 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

4.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

5.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

四、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这类新词语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 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1. 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 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 1) 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 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

( 2) 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

( 3) 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

汉语中的新词语 篇8

新词语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的:

第一,利用原有的构词材料,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律创造新词新语。例如“蚁族”“房奴”“蜗居”“秒杀”“拼爹”“杯具”“宅男”“经适男”“X二代”“油菜花”(有才华)“钓鱼执法”等。这是词汇新陈代谢的一条主要途径。

第二,从外语中“借”来新词。这类词叫做外来词,又叫借词。外来词指音义都来自外语的词,其中包括音义的完全借用,也就是词的意义和声音形式都是来自外语的词,例如,“基因”(gene)“伊妹儿”(e-mail)“纳米”(nanometer)“血拼”(shopping)“丁克”(dink)等。有时为了便于理解,人们还利用汉语中固有的构词材料加上外来词构成新词。例如“打的”(比较英语的“taxi”)、我型我show、婚纱show、氧吧(比较英语中的“bar”)、蛋黄派(比较英语中的“pie”)等。

第三,从方言、网络和某种行业或科学技术部门的特殊用语中借来。例如,“靓”“买单”从广东方言中借来,“货色”“垃圾”“瘪三”从江浙方言中借来,“奔头”“草包”从东北方言中借来,“二流子”从陕北方言中借来。又例如,“两会”“打黑”“N连跳”等来自时政领域,“低碳”“豆你玩”“蒜你狠”“楼脆脆”来自经济领域,“低碳”“减排”来自环保领域。这些新词语现在已逐渐为一般人所运用。借用自网络的新词语更是层出不穷,例如,“围脖”(微博客)、“神马”(什么)、“给力”(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鸭梨”(压力)、“雷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等。

第四,从古汉语词汇中借用。古汉语中有些词在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沿用下来,只保留在古文献里,后来由于交际的需要,它又被人们采用,有了新的意义,从而被改造成现代汉语词汇中的词,即所谓“旧瓶装新酒”。例如“囧”这个词早就有了,本义为“光明”,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网络社群间流行开来,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又如,“槑”(méi),古同“梅”,后在网络语言中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这些急剧增加的新词语,有的经过约定俗成,固定下来,被收录到词典条目中;有的则像流星一样,刚刚闪了一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上一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下一篇: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