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听说

2024-08-18

汉语听说(共5篇)

汉语听说 篇1

摘要:作者根据平时的学习, 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学习, 包括对听说法、输入假说、阶段性教学的整理和归纳, 探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听说法,输入假说,语法,阶段性教学

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学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欧美国家的一些学生来说, 汉字像座大山似的, 难以翻越;而对于日本、韩国、泰国的学生, 汉字就比较容易, 书写比较方便, HSK的高级别过级相对比较容易。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学生, 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 就阶段性的教学来说, 初级还是以听说为主, 中级偏重字、词、句的学习, 高级偏重语意理解。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活动, 更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调动、组织、引导。怎样才能提高质量, 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如何运用教学技巧使教学效果最优, 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对外汉语教师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幸运的是, 我辅导了来自不同阶段的学生, 可以接触一些不同阶段的学生会出现的问题, 但是针对性要稍稍欠缺一些。显然, 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但是通过不断学习请教, 大多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下面, 我概括地谈些在教学中遇到的现实情况。

刚来成都的留学生, 对拼音很茫然, 尤其怕汉字。但是, 这难不倒韩国和日本的学生。以拼音为例, 泰国的学生发k-h、q-x这两组音, 就比较困难。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教学生, 告诉学生:[h]的部位比[x]后得多, 发[x]音时声音响并能拖长发;发[h]音时, 声音不响也不能延长。对日本的学生, 强调zhi chi shi r和z c s两组音之间的差别。zh ch sh r是翘舌音, 成阻时, 舌尖向上翘起, 对着上腭前边凹入部分的最前端。如果对着镜子观察, 能从上下门齿窄缝间看见卷起的舌头前半的底面。z c s是平舌音, 舌尖要努力向前平伸, 顶住门齿背后。发音时, 上下门齿不能分离。舌面前音j q x与舌间后音zh ch sh r在部位上很接近, 很多学生不太明白。发舌面前音时, 不妨将舌尖深深地下垂在下齿背后, 舌面隆起, 与硬腭接触, 同时嘴角向左右展开, 上下齿对紧。

光有初步的实践经验, 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汉语语音教学入手, 要针对中外学习者的汉语拼音的差异进行教学。比如, 从听说法开始, 注重习惯的建立, 突出阶段性教学, 提供正确句型或模式, 大量重复, 避免错误, 并提供合适的反馈。下面, 我从输入假说和阶段性教学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克拉申的关于“输入假说”的理论

克拉申 (Krashen) 提出了颇有影响的“输入假说” (input hypothesis) 的理论。他试图用这一假说解释学习者怎样习得语言, 这一假说对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输入是习得一种语言的必要条件。克拉申认为, 对于学习者来说, 只有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才能对他有帮助。以中文和日语为例:我是中国人 (SVO) , わたしはちゅうごくじんです (SVO) 。对于所有类似于“は……です”的句型和中文的“……是……”这个句型都可以互换。那么, 如此类推的话, 学习第二语言就会事半功倍了。值得注意的是, 克拉申强调并不是这些语法规则本身帮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水平, 而是讲授这些规则的过程 (即学生要听懂教师的讲解和记笔记等) , 促使他们吸收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从而提高了语言水平。这个过程, 我理解为一步一步地学习。现在的汉语教材以书面语为主,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补充了很多流行的词汇, 满足留学生的日常交际需要。生动的口语词汇很容易被记住, 但是“生存”的空间比较窄, 时间比较短。所以, 现在的汉语主流教学仍然是规范的书面语。

Krashen认为, 第二语言是习得的 (acquired) , 不是学得的 (learned) , 强调自然的、基于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 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找到内在发展方式。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教日语的日本人, 他是中日混血, 母亲是中国人, 父亲是日本人, 他从小就接触两种语言。在我看来, 他习得两门语言比较轻松, 除了两种语言的语感比较好外, 他语法基础不太好。之后, 他又学了英语, 在语言之间混淆的程度比较严重。比如, 他想用英语表达三千美元:应该说three thousand dollars, 但是他脱口而出的是さんthousand dollars。所以, 我认为, acquired语言也需要用语法知识去规范。留学生来到目地语国家, 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汉语的速度自然不言而喻了。关键的问题是有专业的老师指导, 注重练习、强化训练, 能让留学生从听、说、读、写各方面了解汉语知识。

我认为, 根据教学相长的原则, 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很多有效的教学法。比如从实践上来看, 北美传统教学理念有如下特点:听说领先, 先准确后流利, 注重操练与纠错的重要性;基本态度:虚心学习, 谨慎采纳, 珍视经验。a.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指导;b.突出成人学习的特点;c.区分不同背景;d.坚持听说领先;e.坚持语感的培养;f.强调规范, 不求“地道”;g.低年级教学以3P法为基本方法, 高年级以讨论为基本方式。在方法与教材方面:要求具有汉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学素养, 要对学习者母语与文化有相当了解;任何教育都是有规范性的 (prescriptive) , 而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描写性的 (descriptive) 。在实践中, 要注意以下环节: (1) 问答:成分替换; (2) 肯/否:翻译; (3) 合唱:情景图表; (4) 句型转换:综合活动。提问时, 要联系课文内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提问要带出目标句型的回答。平时要注意训练步骤, 老师要注意穿着;小课不造句, 学生不会的问题不追问, 设定语境训练句型, 一般不用当天的生词, 训练课不解释语法, 不能省略、遗漏应该完成的内容……这些, 都是常年工作在汉语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积累的经验, 对我的汉语教学有指导意义。

二、关于语法教学

这是学生感觉比较吃力的一项。关于语法,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法, 是将语法和语义、语用并列。而广义的语法, 则不仅包括狭义的语法, 还包括语义和语用。当代语言学对语法的定义是:“对语言的一般描述, 主要是对其组织原则的理论描述。”事实上对于句型的操练, 各种语言都有运用, 主要还是需要语感, 就是多听, 多练。

汉语教学, 应始终围绕着以下几个原则和方法进行讨论:第一, 以培养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这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使留学生能够用汉语与他人进行交际, 能够听懂读懂别人说出写出的汉语, 能够使用汉语和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二, 关注留学生课堂教学情况, 正确处理个别教学实习与留学生其他学习活动的关系。第三, 展开语言对比, 凸现汉语特点, 正确处理语法教学中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关系。第四, 精讲多练, 处理好实习生讲解和留学生操练的关系, 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了方向,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总之, 语言教学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很容易使课堂死气沉沉, 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老师除了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外, 更要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从初级、中级到高级, 多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学习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 尊重他们的习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若这样, 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都可以克服。

参考文献

[1]胡有清, 钱厚生.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杨晓黎.对外汉语实习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9.

汉语听说 篇2

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运用课文的重要句型交流(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读音教学。

2、课文理解,朗读与对话。

3、重点句型、词语的用法。教学难点

重点句型和词语的理解,课文的理解。教学方法

1、跟读法

2、图片法 所需课时:4课时

课前准备:PPT,一件大一点儿的衣服,一件小一点儿的衣服,一张信用卡,一些现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询问学生“昨天睡得好不好?”复习“助词得”。

展示世界杯图片,询问学生“他们正在干什么?”动作展示“踢”,问学生“你们国家踢得怎么样?”“巴西踢得好不好?”“你们想去巴西看足球比赛吗?”“我们班谁会踢足球?”“你会踢足球吗?”“我想学习踢足球。”复习“助词得”“副词正在/在”“要/会/想”的用法。

(二)新课预热

师:好的,我们开始学习第15课—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指着15课题目,请学生读,然后领读2遍“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老师今天的衣服怎么样?长吗? 生:不长。师:短吗? 生:不短。

师:对,不长不短,很合适。

领读2遍“我的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在PPT上展示这句话。师拿出一件大一点儿的红色衣服,问:这件衣服我穿怎么样? 生:有点儿大。

师:对,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老师领读2遍“这件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在PPT上展示这句话。拿出小一点儿的一件衣服,有黄色和红色,问:这件小一点儿,有两种颜色,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

生:黄色/红色。

领读2遍“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在PPT 上展示这句话。

拿出一张信用卡,再拿出现金,问:一楼的商店用“信用卡”还是“现金”? 生:现金。

师: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 生:不可以。

领读2遍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在PPT上展示这五句话。看PPT,师:什么时候说这些话?生:买衣服。

(三)新课教学:

1、生字词教学:

(1)认读

老师领读生词,一个3遍。之后,请学生依次认读,纠正发音。重复多次请学生读。

(2)讲解

a.件、条:一件衣服。两件衣服。一条裙子/裤子。衬衫、裙子、裤子、衣服、镜子:看图片。

颜色、白色、黄色、红色:看图片,看班里学生的衣服颜色。白衬衫,黄裙子,红裤子。

不过:拿出一件有点儿大的衣服,说,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有点儿大。

汉语有点儿难,不过________。

有点儿:有点儿+adj.长、短、大、小:用手势。

合适、价格:衣服不大不小很合适。这件衣服不贵,价格合适。可以:上课可以睡觉吗?“不可以。”“下面的商店可以刷信用卡吗?”“不可以”。

穿:今天他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打折:100块钱。打八折。刷:动作展示。

顾客:我去买东西,就是顾客。不用:不用谢。

b.请学生朗读第21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并且纠正发音。c.完成P216页的第一、二、三、四题听力练习。

2、扩展练习

1.这件衣服

短。

天气

这条裤子

这儿的顾客

图书馆离这儿

2.我试试

这条裙子,可以吗?

试试

这件衣服

看看

这本小说 用用

你的电脑

听听

音乐

试试

这条裤子

3.这条

有点儿

小,有没有

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

小 这条裤子

短 这条裙子

长 这件衬衫

便宜 这双鞋

4.你

要黄的 还是

要红的?

要大的要小的 要便宜的要贵的 买苹果

买香蕉

喝茶

吃饼干

去图书馆

回家

3、课文教学

课文

(一)(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

(3)讲解练习“不过”和“有点儿、一点儿” a.不过:…….,不过……。

“不过”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对前分句加以限制或修正。这件颜色很好看,不过有点儿长。这个菜很好吃,不过_________。汉语很难,不过_____________。这个商店很小,不过_________。

我喜欢吃上网,不过我不喜欢上网玩儿游戏。我喜欢中国菜,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我常常去图书馆,不过_________________。图书馆人很多,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

b.有点儿和一点儿: 有点儿+Adj.Adj.+一点儿 “有点儿+Adj.”“Adj.+一点儿”都表示程度不深,但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意思都不同。“有点儿”用在形容词前面,作状语,用来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而且多表达不如意,“一点儿”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

有点儿 表示不喜欢,不适合自己的意思

一点儿 表示比较。如:

这个菜有点儿辣,我不吃。

写汉字有点儿难,说汉语容易点一点儿。这条裤子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有点儿贵,我想要便宜一点儿的。

这个饭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裤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买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房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_______________。

这条裙子________________,我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P221第四

(二)题(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衬衫

颜色

不过

有点儿

一点儿

试试

镜子

合适

价格

逛逛

b.以李娜的口吻复述课文

(一)P220。

课文

(二)(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3)讲解练习“还是”

还是用于选择问句。S+VO1还是VO2? 你上听力课还是上口语课? 你是学生还是老师? 你喜欢米饭还是饺子? S+V1O1V2O2? 你去银行还是回教室? 你回宿舍还是去教室?

S+状语1+V还是+状语2+V? 你坐飞机去还是坐火车去? 他今天来还是明天来?

完成P220练习第四

(一)题。(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试试

可以

有点儿

一点儿

不大不小

不想要

三种

怎么样

皮肤

漂亮

两百八

打折

刷信用卡

别的 裤子

不用了 b.以马丽的口吻复述课文

(二)P220。

(如果时间充足)综合练习:1.两人一组,评价自己的衣服。

2.两人一组,以“买衣服”为主题,进行对话。

完成P217和P218第五六七八题听力练习。

(四)课堂总结 1.重要句子: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2.重要词语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词和课文

汉语听说 篇3

关键词:美国;汉语教材;研究;中学;文章

一、两部教材的基本情况

二、两部教材的扩展分析

1.关于《中文听说读写》的扩展研读。关于《中文听说读写》的单独并且专门分析的文章很少,目前能检索到是编者刘月华在国际汉语讨论会上的《关于中文教材课文的一些思考》,其中简要分析了《中文听说读写》的课文内容、语言、文化、文体的一些特点。其余的有几篇都是将《中文听说读写》与其他汉语教材对比分析的研究,再有就是王若江《美国与澳大利亚两部汉语教材的对比与分析—中文听说读写和汉语的考察报告》分析了美国大学汉语教学与中学汉语教学的异同,提出“汉语与文化”在美国高中开设的相当于大学水平的中文课程教材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刁文豪《汉语为外语环境下的教材研究—基于美国环境的教材分析》将《中文听说读写》作为能够代表美国本土教材的样本,与有些美国学校使用的大陆编写的《新实用汉语课本》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美国本土汉语教材的经验,也提出中国国内所编写的教材的不足。权艺仙《从新西兰所使用的四套汉语教材的考察看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对新西兰主流教学机构使用的四套针对欧美学生编写的汉语教材,其中包括《中文听说读写》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总体看来,当前学界对《中文听说读写》分析较少,本文选择《中文听说读写》的内容进行研究,正是希望能够对海外汉语教材的细化研究进行一些探索,为实际的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关于《汉语》的扩展。华文教材《汉语》每课的展开方式:学句子--读课文--生词表--写汉字--玩游戏。在教学设计思路方面,《汉语》课本的语音、词语和汉字的教学是从属于句子教学的,它把句子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而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需要考虑的问题又比单纯的一般教材多出一个层次。普通教材所要遵循的那些编写原则,例如系统性、科学性、积累性等,需要贯彻落实。同时,第二语言教学又有自己独特的编写要求,教材编写要符合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特点,要按照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安排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和进行任务分配,除了那些基本的原则,还要注意如区分语体的编写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增强趣味性的原则,注意重现率原则、练习方式和课型设计特点的原则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第二语言教材的通用原则。

三、两部教材的借鉴之处

1.《中文听说读写》的借鉴之处及启示。《中文听说读写》使用对象明确,针对性强。海外汉语教学环境中,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与国内的学习者不同,并且多数地区的学制、学时和国内差异较大,一般不能达到国内水平,这些都影响了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我们不能直接参照国内的各种标准大纲,应在语法和词汇的数量和难度方面重新作出调整,尽量根据学生的兴趣求、时代的特点来选择课文和词汇。因此面向海外的汉语教材应该放慢节奏,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有适当的进阶,能够挑战学生的智力水平,让学生增长知识。

2.《汉语》的编写的借鉴之处及启示。教材的首要编写原则是定向,要结合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为即将编写的教材合理定位,确定其规模与容量。就是要考虑并详细列出实现教材定向要求的具体实施方案。

《汉语》教材,是以句子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大部分教材先出课文再给词语的做法,而《汉语》是从“句子”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替换来记住句子的句式,以便结合句型学习生词,再进入课文。认知原则,教材设计和编写原则要考虑好学习者在习得过程的认知因素。《汉语》在教学内容安排中考虑到了儿童认知能力中的记忆力强的特点。在内容安排上注意增强其无意记忆力,具体策略就是安排好词语的重现率。重现率这一点是很重的,它能表明一个词语的重要性。

教材设计和编写应恰当的安排文化知识点。 编写教材也要注重实用性原则,首先能让学生感到“学了有用”,所以所教的词语和句子都能使学生在他们每天的生活中使用,所教的词汇和语法都有使用价值。

四、关于两部教材的教学

首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安排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选择有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活动场景,设计出具体的、可行的任务,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其次是适当借助英语为媒介语进行教学。初级汉语教学中,多数学生汉语基础较差,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英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汉语基本知识。最后是引导讨论,刺激说话。讨论是指围绕某一问题、情况、作品等通过口语的方式交换看法或进行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结语

《中文听说读写》与《汉语》在美国是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这两部教材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这两部教材的各方面不仅限于AP汉语的编写,为我国教材和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也提供了一些编写原则的依据。此外《中文听说读写》研究的文章都是与其他教材进行比较而得出一系列的结论,但是关于澳大利亚出版的《汉语》这本教材几乎是空白的,只能借鉴华文教材《汉语》来研究,因此我们应该对《汉语》这本教材进行研究甚至深入研究,挖掘它的可取之处,更好地为编写各类教材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若江.美国与澳大利亚两部汉语教材的对比与分析-《中文听说读写》和《汉语》的考察报告[J].语言文字运用,2006.

[2]李敏.《中文听说读写》的优缺点及其对国内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J].现代语文,2009.

[3]吴晓燕.论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教学策略-以《中文听说读写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

[4]陈绂.2006五个“C”和AP汉语与文明化课教材的编写[J].语言文字运用,2006(4).

[5]李蕾.中文听说读写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分析[J].现代语文,2009.

[6]王慧.华文教材《汉语》和《中文》词汇衔接性对比[D].暨南大学,2014.

汉语听说 篇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美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 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 来华留学的美国学生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美国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为了更好地满足汉语教学的需要, 让“汉语热”更健康长久地持续下去, 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和学者致力于编写和开发符合美国教育国情、适合美国学生特点的汉语教材。现阶段, 在美国使用的汉语教材基本是由美国本土的汉语教学专家编写的, 国内编写的汉语教材鲜有使用。其原因在于, 美国学校的学制安排、教学环境, 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都与国内的汉语教学情况相差甚远。当美国学生面对一本国内的汉语教材时, 从外观到内容, 常常会有明显的不适应感。有些国内使用广泛, 评价良好的汉语教材到了美国却不受欢迎, 显得“水土不服”。

为了解决教材适应性和针对性的问题, 赵金铭教授提出, 我们的教材编写要走一条“我编—中外合编—我编”的道路, 通过与外方合作, 形成优势互补。赵教授说:“我方在汉语本体系统、教学法原则、文化因素蕴涵及背景知识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外方在语言对比、文化对比、学习心理及学习过程方面提供咨询。待合编教材取得相当经验后,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已进入成熟期时, 我们的教材最终还是以我编为主。”想要实现这一目标, 编写出能满足学习者需求、受欢迎的汉语教材, 我们首先要了解教材使用者的需求。

《中文听说读写》是美国大学和高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汉语教材之一。该教材是由海峡两岸的两位著名汉语教育专家姚道中、刘月华教授编写的, 1997年由美国Cheng&Tsui Company出版。该教材专门为美国学生编写, 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以美国为对象的国别化教材。该教材出版后, 很快开始在美国大学和高中广泛使用, 其影响面涉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一些欧洲国家。2005年该书在修改了部分练习后出版了第二版。2008年出版的第三版对课文内容、场景等都做了较大的改动。该教材在美国使用十余年, 使用率最高, 可以说是一套在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汉语教材。通过美国师生对该教材优劣的评价, 可以让我们较清楚地看到美国师生对汉语教材的实际需求。

二调查与分析

1. 美国师生对《中文听说读写》评价的途径

途径一:电子问卷调查。使用http://www.surveymonkey.com网站, 设计了调查问卷, 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在美的中文教师, 并由这些教师将问卷发送给学生。师生在线完成问卷并成功提交后, Surveymonkey网站自动进行初步的统计和计算, 然后我们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此次调查共有8名教师和32名学生提交了有效回馈, 这些师生来自于13所不同的学校, 包括高中和大学。

途径二:收集网评。通过搜索互联网上有关《中文听说读写》的评价, 进一步补充研究素材。此次我们共搜集到英文网评26则, 共21页。网评的发布者包括汉语教师3人, 学生19人。

另外, 笔者于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任教一年, 亲自使用过《中文听说读写》这套教材, 包括Level1 Part1、Level1Part2和Level2三本教材及其配套的练习册和汉字练习册。在使用过程中明显感到该教材与以往使用过的国内的汉语教材存在很大差别。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也广泛了解了他们使用该教材的感受。

我们将多方面调查获得的信息汇总分析, 发现了三种有趣现象:第一, 学生给出的评价比教师高。第二, 来过中国的学生给出的评价比没来过的学生高。第三, 有个人辅导的学生给出的评价比在学校班级里学习的学生高。

我们认为, 这三种现象其实说明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区别性。在教师看来, 好教材既要能“教好”学生, 也要上课时“好教”, 对学生来说, 只有教材“好学”, 才能最终“学好”汉语。

2. 教师与学生对教材的不同需求

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教师对该教材的满意度为61.25%。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评价不高的原因:一是缺少教学辅助材料, 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用起来不方便。二是没有充分体现“交际”性, 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三是教学内容过多, 难以完成教学计划。

第一, 教师对教材的需求是方便、有效、可操作, 学生对教材的需求是准确、真实、有趣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教材是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托, 因此教师要引导好每一节课, 理想的教材不仅要提供课文、生词表和语法点解释, 还需要充足的练习和丰富教学辅助资料。

Question 4:Do you prepar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for each or some lessons?If yes, what kind of materials?Why do you need to prepare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问题四:你是否为课堂教学准备其他补充材料?如果是, 请说出是哪种材料?)

所有老师的回答都是“Yes”。为了增加对学生的语言输入, 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准备了照片、报纸、录像、歌曲等真实材料 (Authentic materials) , 还制作了图表、字卡、PPT等多种多样的教辅材料。有一位老师制作了分类生词表, 比如“运动类”学生可以多次看到“打”“球”;“国别和语言类”可以看到重复的“国”“语”, 强化了学生对这些常用汉字的记忆, 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在知道词意、但不知道语音的情况下不能查找生词的问题。这些材料来自于各种渠道, 有电视、网络、其他教材, 也有书报杂志。整个准备过程花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与精力。这是教师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是教材没有很好地体现“交际”的编写原则。一位来自科罗拉多大学, 网名叫Prince Roy的汉语教师在评论中写道:

Despite the author’s claims to the contrary, “Integrated Chinese”remains very much in the old tradition of grammar based, Pattern drill, translation, and audio-lingual style of texts.…The main textbook has nothing communicative in it, save for the dialogues.

(与编者所说恰恰相反, 《中文听说读写》基本上保持着以往的传统形式, 以语法为纲, 句型操练、翻译、听说型的课文。除了对话以外, 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与交际无关。)

另一位网名为Rachel的汉语教师, 已经使用《中文听说读写》这套教材达十年之久, 表示完全同意Prince Roy的观点。

Question 7:What kind of support would you like to see from a textbook?

(问题七:你希望从教材中得到哪方面的支持?)

有三位老师回答交际活动或练习。从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缺少了交际练习, 汉语课堂就会变成背生词、背课文、背句型的机械练习, 毫无兴趣可言。因此为了让汉语课堂更有吸引力, 老师不得不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活动、游戏。可见缺乏交际性是影响教师对该教材满意度的另一原因。

第三个原因则是超大的内容量让教师面临无法按期完成教学计划的压力。在美国的大学里, 每位老师需要在开学前提交课程的教学提纲。提纲中要明确说明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一般来说, 在大学中文课平均每周四学时, 每学时50分钟。一学期要学完一本书。Level1 Part1是入门班的教材, 第二版的该书共有11课, 每课平均有5~8个语法点, 35~70个生词, 另外还有10~20个补充生词。教师要在一个星期完成一课的教学内容, 为了赶进度, 只能是顾此失彼, 根本无法做到听说读写多项技能的综合训练。而学生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 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课堂上的汉字听写测验和语法点的学习上, 做练习册也是草草了事, 只为混个作业成绩。这样一个学期下来, 教师和学生都觉得很累, 可是教学结果却不令人满意。学生反映为了应付每次上课的听写考试, 他们花一两个小时记汉字,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 他们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说汉语”。

综上所述, 教师对教材的需求可以概括为方便、有效、可操作;而学生对教材更注重的是准确、真实、有趣味。

一般来说, 学生并不具备鉴别教材内容准确性的能力,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发音、词义和语法结构, 除了老师的讲解, 还要依赖教材中的解释。对于《中文听说读写》教材中的英文注释部分, 学生表示满意, 认为英文注释基本准确, 对学习很有帮助。关于注释中学术用语的使用, 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 学习者大都不具备充足的语言学知识, 所以教材中不该过多使用学术用语, 如教师Prince Roy认为, 在教材中, 把汉语d的发音方法描写为“tongue tip alveolar unspirated plosive” (舌尖齿后不送气塞音) , 不具备语音学知识的学生不能、也没有兴趣弄懂它的意思。然而另一位学生Micheal却表示, 虽然这样的解释不容易理解, 但这样准确的解释的确帮助他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 使他可以准确地分辨x和sh这对美国学生常常混淆的发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比教师更依赖教材的准确性。

第二, 学生十分在意教材中的读音、词语和句子是不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真正使用的。学生们希望通过学习教材, 可具备准确的汉语发音, 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 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用汉语进行交流。《中文听说读写》教材配套的练习册、汉字练习册和录音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对发音、词汇、句式和汉字学习的需求, 学生的满意度很高。尤其是那些在学习过该教材以后来到中国的学生, 他们普遍认为该书的词汇非常实用, 曾经在佛罗里达大学学习汉语, 网名为John Pasde的学生写道:

This book teaches great real vocab.…Every vocabulary word in this book is useful.You may not realize…before coming to China, because again and again I’d learn a“new word”in some real life context in China only to later discover that is was in this textbook all along.

(这本书教你真正的词汇, 书里的每个词都很有用。来中国以前, 你可能意识不到。我来中国后, 很多次我都以为我在生活中学了一个新词, 后来才发现那个词在书里早就出现过了。)

第三, 美国学生对教材的趣味性的要求远远超过中国学生对英语教材的要求。据该书的编者刘月华教授介绍, 与其他教材先确定语法点, 再根据语法点来编课文的做法不同, 该教材先编课文, 用有趣的课文来激发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兴趣。《中文听说读写》的课文内容具有连贯性, 在Level1Part1和Part2中有王朋 (男) 和李友 (女) 两个人物贯穿其中, 这种设计使教材具有一定的故事性, 有不少学生说, 他们之所以坚持学下来, 就是想知道王朋和李友的故事的结局。在第二版教材Level2中, 这两个人物消失了, 很多学生大失所望。因此在第三版改版后, 重续了这两个人物的故事, 并让他们来到了中国。这一修改使教材更具可读性。另外, 课文中常常穿插进小笑话, 也大大增加了趣味性。然而可能是大学课堂的紧张气氛让学生无心去体会这些乐趣, 而那些有个人辅导老师或者自学的学生则有更充裕的时间反复揣摩其中的妙处, 这也许是这部分学生比大学里的学生更加青睐这套教材的原因之一。

三启示

通过调查分析美国师生对《中文听说读写》的评价, 我们了解了美国师生对汉语教材的实际需求, 也为我们编写国别化教材提供了几点启示:

1. 以培养学生汉语交际技能为目的的汉语教学, 必须要使用以“交际原则”编写的教材

这已经是汉语教学界的共识。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在教材中充分体现交际性。国外有一种看法, 认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大多使用的是听说法。与世界上“普遍教授语言”英、法、德、西诸语言比较, 我们的教材太落后。赵金铭教授认为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反映目前汉语教材的实际情况。虽然《中文听说读写》的编者主张, 这是一本以话题为中心的交际型教材, 但却没有得到使用者的认可, 原因就在于, 这种交际不能只体现在课文题目上, 而要体现在教材的每个部分上。为了增加教材的交际性, 我们认为, 在课文选材上, 可以尝试选取一些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 增加学生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换获取信息的需求, 让学生“说起来”;在练习形式上, 句型操练、正误判断和翻译等本身不具有较强的交际性的练习, 在教材中出现的比重应适当减少;增加图片、表格等材料, 提供真实的情景或具体的交际任务, 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演讲、辩论、表演等活动,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2. 教材的内容容量适中, 难易适度

与来华留学的美国学生不同, 在美国学习汉语的大学生和中学生都有一定的课业压力。部分学生选修汉语, 的确是出于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爱好, 这样的学生在强烈的学习欲望的促使下, 可以每天花几个小时学习汉语。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汉语课只是众多选修课程之一,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学生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听写测验和完成作业上。因此如果教材中的词汇数量太大, 内容太多, 就会让师生感到疲于奔命, 顾此失彼。另一方面, 美国学生又十分看重课程是否具有“挑战性”, 太简单的内容学起来没兴趣, 太难的内容又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是非常值得斟酌的。总体来说, 教材内容要尽量做到少而精。

3. 趣味性是吸引美国学生的关键所在

我们常说要“刻苦学习”, 可是这对美国学生来说, 似乎不太适用。美国学生常常都是从兴趣出发, 学与不学可能都是一时兴起。如果要吸引并留住学生, 教材一定要有十足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美国学生喜欢挑战, 困难难不住学生, 但无聊却会赶走学生。而且美国学生的兴趣十分广泛, 对新奇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因此我们的教材内容选材应该广泛、新颖、轻松、活泼。另外美国学生思想比较成熟, 视野开阔, 喜欢关注政治、文化。即使是入门班的学生, 除了点菜、换钱以外, 学生希望可以了解一些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的最新情况, 这些内容可以作为补充材料出现在教材中, 供师生选用。

除此之外, 汉字的介入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语”和“文”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从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 87.5%的学生表示, 希望在作业中多练习汉字。而且从汉语交际的实际需求来说, 掌握汉字也是必需的。关键是汉字量的控制。如果教材中可以提示哪些汉字要求认读, 哪些要求认读和书写, 就能帮助师生的教与学更加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评估一本教材的优劣, 我们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我们认为这里的使用者不仅包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那么要编写出好的教材, 首先就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 粗浅地调查分析了美国汉语教材使用者的需求, 希望以此能为美国国别化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但此次调查涉及的范围小, 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 可能连引玉之砖都算不上。谨借此寻找与同行交流之机。

摘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是编写汉语教材必须做好的前期工作之一, 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又是评价汉语教材优劣的主要依据之一, 因此认真研究师生对教材的需求是汉语教材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文听说读写》是目前在美国大学和中学使用范围最广的汉语教材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收集网评的方式, 初步调查了美国师生对《中文听说读写》的评价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美国汉语教师和学生对于汉语教材的区别性需求。希望此文能为汉语教材, 尤其是以美国为对象的汉语国别化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文听说读写》,教材,评价,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慧宏.谈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访刘月华教授[J].美中社会与文化, 2009 (19)

汉语听说 篇5

和田县第二中学 李静

摘要:在汉语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训练中 ,听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 ,听是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最直接的语言活动。要学会说 ,首先必须掌握听的技能。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 ,听的能力的提高会促进 学生记忆汉语单词和短语 ,加强 学生的语感 ,增强汉语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 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汉语学习的总体水平。因此 ,研究提高汉语听力教学的有效策略对汉语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听的技能

听的能力

汉语思维

交际目的教师主导

语言氛围 语言背景

在汉语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训练中 ,听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 ,听是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最直接的语言活动。要学会说 ,首先必须掌握听的技能。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 ,听的能力的提高会促进 学生记忆汉语单词和短语 ,加强 学生的语感 ,增强汉语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 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汉语学习的总体水平。因此 ,研究提高汉语听力教学的有效策略对汉语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中学汉语教学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民族学生获得汉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汉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听、说、读、写是我们汉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交际技能,“说”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本形式,作为一种输入和输出性的技能活动,在汉语这种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呢?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1)听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听的训练包括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两项。在培养听的能力——听力上,要加强听的练习,注意听的效果。最基本的办法是多听。多听,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用汉语教学,而且充分利用录音机,广播等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尽可能的接触汉语语音,以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和发音的准确性,并及时纠正发音错误,为说好汉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让学生注意相互之间要多进行汉语对话,自动参与进行各种角色的扮演或自由表达等方式,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必须构建学生的主体活动。汉语语听力课的教学应以学生独立听为主 ,并以 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 教师则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系统、科学和合理地安排好进度 ,对现有的统编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删减或补充 ,使教材能符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汉语听力课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人群中之一员” ,他只对学生在学习和交际中所能尽的努力表示兴趣 ,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教师应充分利用

现有的教材(包括音像教材和电本化设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从而使听力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 , 教师还应注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从教学过程来看 , 教师是主体 ,教材和学生都是客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既要熟悉教学内容 ,又要认识和了解所教对象 ,这样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汉语听力课的教授过程中 , 教师应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 ,尽可能做到省时高效。调查资料显示 , 学生最佳听课时间是前 30 分钟。教师应把最难的教学任务安排在这段时间内教授 ,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为避免学生疲劳 ,听力课中间可穿插进行听幽默小故事或汉语歌曲。教师在听力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合理使用教材 ,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水平相当 ,生词量不可过多 ,而且尽可能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和体裁;要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 ,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适时的辅导。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进行评价 ,看其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听力课中定期地进行小测验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小测验 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才能对每个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以交际为目的的技能训练。语言的主要作用就是交际 ,在培养学生汉语听的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汉语听力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听培养学生的口语语法能力 ,让学生学会领会语言的场景、内含意义和倾向性 ,并懂得如何去反应。因此 ,在汉语听力课中 ,应进行听前、听后的语言基础训练 ,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连贯思维理解主题意思的能力 ,抓关键词的能力 ,理解说话者意图的能力 ,以及理解和领会说话者的态度和倾向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而达到汉语听力课的教学目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更是如此。语言背景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 学生原有的知识面是一个因素 ,会不会抓关键词和主题句也是一个因素 ,能否用汉语进行思维或思维速度能否跟上说话者的语速又是一个因素。因此 , 汉语听力课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和训练 学生的听力技能 ,总之,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二、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汉语新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口语交际”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重视“培养学生听、表达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标要求学生说话做到:在内容叙述上注重完整性、条理性;在描绘上,做到生动而形象;在口头表达上,力求清晰而流畅。说话与听读写思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说”的能力加强了,“听读写思”的能力才会提高,说的能力属于口语能力。口语训练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的重要方法。

1)要在说的练习中培养说的能力。要求学生多说汉语,还要经常说.在课堂上教师尽量使用汉语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要

求学生也像教师一样在说汉语时要手势、动作、表情辅助语言表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的兴趣。

2)通过组织汉语角及课外活动来开展说的练习,提高说的能力。课外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汉语朗诵比赛、汉语晚会、汉语短剧等活动,创设多种形式的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这是练习口语、锻炼交际能力的的好机会,汉语角也是学生锻炼听说能力的好场所。总之,为了提高中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实现学习汉语的交际应用,就要求我们汉语教师在课堂上以及在课下都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创设出听说汉语的语言氛围,提高他们的汉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汉语教学大纲

课改教法指导

上一篇:江西崇义下一篇:市场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