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语感

2024-08-02

听说读写语感(精选11篇)

听说读写语感 篇1

提到语感, 人们普遍认为它是神秘莫测的, 是一种类似于直觉的很难去解释或者量化的东西。它是一种经验和体会, 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对语言的组织和法则反复接触和熟悉后归纳出的自然的、无意识的感觉。很明显, 语感的存在会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呢?

语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语言信息的刺激, 是在接受语言刺激和学习语言材料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语言经验。英语教学过程离不开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 下面就分别围绕在培养学生这四项语言技能的课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语感培养的话题进行讨论。

一、精选听力材料, 课内课外一起抓

要想帮助学生通过听来增强语感, 仅仅依靠听然后回答问题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去感受, 去模仿, 去体会说英语的感觉。比如听完一段对话之后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去重复原句, 然后抛开录音去模仿和表演, 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 在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 从吐字发音的准确、语音语调的到位, 到句子的正确、连贯、流畅, 都是评价的内容, 听力材料就是评判的标准。如果每节课都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这项活动, 一定能够改变听力课机械枯燥的状况, 也为学生感受和培养语感提供了机会。

另外, 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选择标准、权威的听力材料供学生课外去听。所选的材料难度不一定很大, 从对话、短文、小故事开始,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听。同时, 一样可以布置一些表演类的任务作为定期检查的形式。因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输入方式, 只有高品质、高频率的输入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输出, 而语感也就在这进进出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创设情境, 多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以致用”思想的指导下不断给学生创设情境, 提供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比如在会话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的对话表演出来。为了能够准确、流利地开口表达, 学生必然会去理解含义、反复强化, 而这一过程恰恰对培养语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然后教师可以增加难度, 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下一次上课时, 教师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设情境、自选形式, 可对话、可演讲、可辩论, 让学生尽情表现。每个单元都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 让其自由发挥, 鼓励其大胆开口表达, 既激发了学生说的热情,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 在教师不断增加“投入量”的过程中, 在学生积极准备的过程中, 实际的语感能力正悄然提升。

三、多阅读、勤朗读, 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经常会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现代的语言学习研究也表明: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输出提供可能性。一篇文章, 作为语言的载体, 包含了词汇、语法等多方面的语言知识, 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作为教师, 除了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以外, 还应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比如对于教材上的文章, 讲过老师的详细讲解, 对于学生来说一定是音响最深刻的, 所以应该字斟句酌, 理解透彻, 不能任何疑点。课外的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个数目或文章集锦, 让学生在这一范围内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字进行阅读。教师还应鼓励他们读完以后要以一定的形式有所反馈。比如说利用课前几分钟的“daily report”的时间向大家推荐你所阅读的内容, 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或者吧你最喜欢的章节背诵出来与大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信息量增加了, 学习热情被激发了, 对于语言的感受能力和思维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那些苦于自己没有英语语感的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 就是他们很少开口说英语。如果再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 这些学生还不愿意开口读英语。说英语强调的是用英语交流, 指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读英语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不断模仿、反复、强化的环节, 也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抓住一切时机朗读英语。早读课自然不必说了, 毫无疑问, 所有的学生应该大声地、专注地朗读课文, 当一个人所有的感官系统都被调动起来专注于一件事情时, 感知与记忆的能力一定是最强的, 培养语感的效率一定是最高的。课堂上, 教师一样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出声齐读、分组朗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 甚至可以让学生挑战一下背诵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段落。这样做既能缓解单纯讲解的枯燥感, 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举两得。

四、勤写多练, 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写作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 同时又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技能水平。在训练写作能力的时候, 正是检验一个学生语感水平的绝好机会, 因为从遣词造句到语言组织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语言的领悟和感觉来安排。因此也可以说, 多进行写作训练有利于促进和完善学生的语感。

但是很多学生一提到写英语作文就头疼, 总觉得没话可说或者不会表达,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耐心引导, 逐步渗透。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遵守循序渐进地原则。比如, 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 教师在复习课上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出本单元的重要句型和语法点并复习其用法, 然后要求学生们用这些重要句型和语法知识点造句。在确定学生已经基本可以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点后, 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他们感兴趣, 有话可说并且和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有关联的情境或话题, 引导他们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最后, 教师提供一些英语写作常用的格式和结构要求、过渡句、关联词等,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阐述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样一步一步跟着老师走下来, 学生不会感觉难度太大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又能在复习、巩固、纠错、运用等一个个环节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语感。

总之, 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是在语言技能和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得到发展然后又反过来促进语言学习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引路人, 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设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 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而且事半功倍。

听说读写语感 篇2

英语组

郭莉婷

很多同学都很迷惑做了很多题可是英语不见长进怎么办?那我想问问他是如何学习英语的?英语的四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你掌握了多少?又是花了多少的时间在这四个方面的呢?我们知道英语的四个基本技能,可是又有多少人在这方面培养下功夫呢?我们很多同学误以为只学语法都做题就够了,可是却忽略的语言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都没有,何谈语法呢? 但是如何针对这四个方面做出努力呢,下面我就逐个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听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听不懂别人说话怎么回应呢?再我看来听比说更为重要。可是我们考试不考听力,有很多同学便认为听力没有用不需要去听。但考试不考听力不等于听力对英语考试就没有用。听力的过程是重复巩固的过程。如果我们是特意针对考试,那我们不需要太复杂的听力(当然了这样针对考试学语言很悲哀)。同学们可以听单词,课文的听力,反复的听直到都听懂为止。这个过程可以复习单词,短语,语句和课文,同时又会增强语感和听力,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听力的时间有很多,去教室的路上,去餐厅的路上,早读,睡前,都是听力的好机会。毕竟听的都是课文的内容,给大家带来的困难和负担也就小了很多。有用又方便,为什么不听呢? 说

我想就我们的同学来说,如果在说和听之间选择,估计很多同学都会默默的选择听。说对我们很多同学来说太陌生,太害怕。害怕犯错,害怕被笑话,无从说起,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同学存在太多的问题了。我们可以早读的时候反复大声的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直到滚瓜烂熟自己可以脱口而出为止。

也可以熟读练习册上自己做过的选择题,这些选择题会涵盖学过的重点单词的用法,短语的辨析,以及语法。

尽量抓住上课发言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以锻炼大家组织英语语言的能力,提高对英语单词,短语,句型使用的灵活。如果可以常常使用新学的单词,那将是很棒的事情!当然了,还可以锻炼大家在公众面前讲话的能力,也是个好事情!

课后,也要尽可能的将上课学的单词,短语,句型运用起来。要常常思考看哪些在生活中可以用。这样说的同时巩固了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就是又一次的记忆加强,我们便很容易记下了单词,短语和句型!

读可能是我们同学做的最多的一个了。但是如果真想要提高英语的话,我们的读实在太少太少了。有的同学连课文也仅仅只是通读一遍。我们翻开考卷,读占了多大的比例!课本和练习册的阅读文章,一个都不能放掉。但除过课本及练习册之外,我们需要很多阅读材料。同学们很多都订了报纸,报纸就是阅读最好的途径。我还是建议大家将报纸上的文章都看完。可能有同学就要大叫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完全有可能。考试一篇阅读理解大家最多需要10分钟。报纸上的文章有长有短,短的也就1分钟就完看了,长的也不过15分钟。建议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想转换脑子的时候,睡前的时候都可以选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既提高英语又增长见识。当然了,大家要注意文章的难度不易过难或者过简单,这些文章很难对大家有帮助。

“听说读写”有效结合 篇3

【关键词】解决问题    听说读写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应用意识,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遇到了些许困惑。

困惑一:学生会“看”图而不会读图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思维为主,他们往往一看到图就会直接到图中数各种相关数据,而忽视了一些文字信息。学生在读懂题意和捕捉有用信息上有困难,理解题意有偏差,很多时候只停留在看的层次,而不是在读题。

困惑二:学生会说结果而不会写算式

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需要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时常见的数量关系,往往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题。而一年级小朋友,不善于从上下文全面分析数量关系,这就出现了部分学生能口答出结果,却不能用一个算式来正确表达。

困惑三:学生光“听”别人说而不会自己说

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有情景,有实物照片或图片,有卡通漫画或对话等。可是课堂中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在说,其余绝大多数孩子在当听众,而且是光用耳朵在听,没有用心听。这样,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师也觉得课上得无味,学生学得也无趣。

在如今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更加关注“解决问题”的教学,着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会读、读懂

读图能力是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基本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能读通、读准、读懂图意。

1.音义结合——读通。一年级学生认识的字不多,而识字是理解题意的基础。当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后认读,如有不易理解的生字和词语要适当解释,再让学生多读几遍。只有把音义结合,读通题目了,学生才能在读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2.轻声慢步——读准。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学生有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非常的重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默读能力还较弱,因此读题时允许轻读、用手指读,但一定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读准并读懂意思。

3.有序指导——会读。一年级小朋友常会受图的内容影响,一看到图就去数图中事物的个数,不能从整体上综合起来读图。指导学生有序的看图非常重要,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收集信息,而且还能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1)有序数图,找准确信息。 (2)先文后图,找已知信息。(3)图文结合,找隐蔽信息。综合找到图中的文字信息,想想你能根据信息求出问题了吗?如果不行,还需要知道什么?从而找出隐蔽信息。

二、敢说、善说

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由于说数量间的关系是比较抽象的,对语言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这给很大一批孩子造成障碍,使得他们不知该如何说。

1.说已知信息。学生在图中或文字中搜集到数学信息,教师要适时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在问题指引下把找到的信息说一说。

2.说问题。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核心,出现上述困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问题意识,这道题要求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信息?让学生把问号和问题紧密联系,逐步感悟到一个完整的题目至少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而且一般说的是同一件事,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3.说数量关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直观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知道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有关情况。

4.说错题。学生做错题目是难免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选一选、辩一辩中理清思维,明白错误原因。

当然,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说的前提,允许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允许学生说错,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说的需求。同时,要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说当中,还要引导学生说完整,说得有条理。

三、要听、会听

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其中听的习惯就是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有助于孩子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更好地帮助学习。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由于说数量间的关系是比较抽象的,对语言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去听,不光耳朵在听,更是用心在倾听,听听“人家是怎么说的?你同意他说的吗?”还要听老师是如何说的?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把别人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四、能写、会写

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在说的基础上,还要会写。写,是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写”不等同于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它应该包括学生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解答问题的完整性等多个方面。

总之,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数学课也要重视,尤其是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只有把听说读写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越学越清晰,为后面两步、三步解决问题教学做好准备,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邵陈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师,2007(9).

[2]戴华炳.新课程下“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06(6).

听说读写语感 篇4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加强语言的拓展与训练,让语文源于生活,再走向生活。因此,教学工作中必须将听说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汲取知识,在说写过程中让学生表达自我。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将听说与读写并重。

一、以读带说

当前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的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思路。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就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张以读带说,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话;可以就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就文章的写作技巧,甚至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并结合时事展开辩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运用中,丰富和发展语言。

二、以读促写

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大量的句式、大量的段篇,下笔时才能辞直义畅,奔驰放达。近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语言积累和语文阅读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书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也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不少人对阅读的理解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课外的阅读才叫阅读。其实,博览群书固然是一方面,课堂的教材也是很好的材料。很显然,写作能力的培养仅靠作文课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语文课堂上挖掘教材的无限潜能,通过精读、研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结构布局、作者的思想脉络、语言的风格韵味。不断地创设实践机会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内外互相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三、写中求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求读的真实的心理写照。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会调动起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有时绞尽脑汁地回忆自己曾有印象的名篇名句、好词佳句。因此,把写中求读的积极性与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从写作中找差距,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又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求读,仿效范文来进行写作。

以“听说”带“读写” 篇5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初中语文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了实现由片面的应试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轨,语文教学要在听说训练中育人,要以“听”“说”训练带动“读”“写”训练。那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呢?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要寓教于乐,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每天坚持课前几分钟的听说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每堂课前的预备铃开始,按学生座位表的顺序,由一位学生上讲台说出自己受益最深的一条名言警句,并把它写到黑板上来,再带领同学读,然后简要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或者要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童话、寓言,甚至还可以讲笑话给同学们听。学生对这些活动非常热心,认真做准备,所下的功夫不亚于一次口试,因为这是锻炼胆量、展示才能的好机会,哪个学生舍得放弃?记得我班有个叫罗剑的同学,平时说话一紧张,就严重口吃,常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后来,每当轮到他时,他总是把讲稿背得滚瓜烂熟,并主动找擅长表达的同学帮忙,经过长期训练,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读讲的名言警句、童话、寓言、笑话等内容广泛,不拘一格,它们分散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要搜集它们,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通过这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养成了他们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同时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当然,通过这些活动,除了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可以从同学们那些充满哲理的名言警句或童话、寓言中,体会人生的哲理,寻找生活的目标,以此来鞕策自己,塑造自我,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记得有一个同学说:“我最喜欢列宁的‘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这句名言,因为诚实是做人的准则,是一种美德。作为中学生,一定要讲真话,要诚实做人。”他的话音刚落,整個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听说”到“读写” 篇6

“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我认为,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读写能力, 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感情, 唯有如此, 课堂才会有生命和生活的情趣。因此, 教学中, 我们教师力求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 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 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 并且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这样, 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又提高了他们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在朗诵过程中, 有的同学还配以优美的钢琴曲或古筝曲, 使人陶醉其中, 感悟人生的奥秘, 领悟人生的真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贯串“以读带讲, 边读边讲”的方法, 即一边对原文进行适时的默读、品读、分角色读等, 一边复述、解说、分析。带领学生一同在美的语言中徜徉。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体会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方式的运用、表现手法的应用、谋篇布局技巧等内容, 从而领略文中的美好情韵, 发展美好情感, 培养健康心态, 完善健全人格。通过听、读、析, “美文”的语言魅力, 充分发挥了出来, 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语感, 提高了理解、品味和分析鉴赏能力。

其实我们前期所做的一切, 最后都落在“写”上。听、说、读的训练就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具体联系到阅读, 我们不难理解:阅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 是间接的认识生活, 是吸收;写作是直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是表达。在阅读训练中教给学生观察、认识、反映生活的立场、观点、方法, 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提高观察认识、反映生活的能力, 并逐步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围绕“以读带写, 以读促写”这一中心,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 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生活中汲取材料

要从生活中汲取材料就离不开勤观察。当然, 由于初中学生受年龄、生活、观察水平等的局限, 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有意识地去观察, 因此需要老师加以指导。例如观察升旗可从人物的神情、动作及当时的氛围等方面着手。观察人物可从远景、近景方面, 或从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着手, 又或从正面与侧面去观察。

当然, 仅仅靠观察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让学生养成勤记的习惯。为此, 我要求学生将观察所得及时记下来, 作为写作的素材库。

二、从阅读中汲取精华

一个人的一生十分短暂, 想要亲身经历各种生活是不可能的。因此,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极少部分亲身经历过的事可作为写作素材外, 大部分材料还是来自于学生广泛的阅读。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热爱生活, 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因此, 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 使“读”、“写”有机结合, 同步进行。例如:讲读某一篇课文时精心研读某一个片段, 同堂练习学生写作, 这样可以为整篇作文奠定好基础。

三、拓展学生写作空间,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在平日教学中, 我比较注重自由作文, 力求尽可能给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以有兴趣的作文过程, 并有所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针对日常生活发现写作的触发点, 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学校班级的事, 关注自己的成长, 特别是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变化。

写出文章后, 我鼓励学生们在课前演讲中演讲自己的习作, 另外我还设计了“班报”及“作文园地”, 将优秀之作抄写粘贴, 让学生们去读、去评、去借鉴, 使他们从阅读自己或同学的作品中获得一种美感, 一种成就感, 从而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又是写作的原动力, 由于我们的教学形式多样, 故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多数学生由原来的害怕作文, 无话可说, 发展至喜欢作文、“文思泉涌”, 并有不少学生在各种征文、比赛中获奖。此外,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听说读写”话英语 篇7

一、 Listening(听)

1.减 轻 心 理 压 力 ,激 发 兴 趣 ,讲 究 课 堂 教学 效 率 。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获取大量的知识,因而,老师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在课堂的45分钟内学到最多的知识,这就要做好while-listening。课堂教学多样化,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和氛围。学生在听力之前,应当减轻心理压力,放松心态。英语听力是比较难的,是许多学生害怕的,特别是农村孩子。一些语言知识,如连读、失去爆破音、语调等技巧除要弄清楚外,还要掌握一些生词和词组的读音,这样才能做到确实掌握并加以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趣味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听材料并摄取一些内容。完成相应问题后,学生对所听的一些新的句式要加以运用,进行听说复习,做好post-listening。教师可采用role play等角色扮演形式 , 如 :JB(Ⅱ)L58,Favourite food, 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人 , 让他们用所听的句式进行情境对话,这样听说结合效果较好,可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自娱自乐。

2.利 用 多 种 语 境创 造 语言 环境 ,进行听 的 实 践活动 。

学生可以在课间、课后、课外活动时间利用听力的传媒手段,训练听的能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安排各种活动,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比如:利用电教多媒体观看原版英语节目、收听英语广播(BBC,VOA)、英语歌曲演唱大赛等多种形式。

3.强 化 听 力 训 练 。

在强化听力训练开始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暗示倾听的重点。学生必须学会在短时间内有目的地听,抓主要信息,排除次要信息。培养学生善于捕捉有用的时间、数据、人名、地点、事件等信息,这样可以增强听的自信心。

二、 Speaking(说)

内容要丰富有趣,切合学生的实际。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愿说、爱说、有话可说。如:在单元“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中,现在的学生对吃很在行,对食物种类也很了解,一讲到吃,他们就打开了话匣,议论纷纷。比如:早餐吃什么? (蛋、牛奶、面包等),午餐(meat/fish/rice/vegetable… ),这些都是他们关心、兴趣的话题。 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导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口说话,过程要从易到难,稳步推进。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必须从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由说一两句英语到成段英语,最后成篇文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阶段的训练目标,适时加以总结、检验,不断肯定成绩,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特别是性格较内向、胆怯怕羞的学生,更要鼓励表扬他们开口说。例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教师可创设情境,用动作示范表演。一边 拿着粉笔 在黑板上 写字 ,一边说 : “I’m writingnow.”站着说 : “I’m standing. I’m not sitting.”指着坐着的学生们说:“You are sitting. You are not standing.”然后利用多媒体幻想灯片上的内容自问自答:“What’s he/she doing? ”“He/She is jumping/cooking/swimming...”“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dancing/singing/shouting...”重复数遍让学生听懂并模仿 , 然后学生可以反复训练,直到熟练掌握。另外,也可以通过比赛、汇报、评比等方式,把学生自评与教师评分相结合,给学生表现适当打分,并把它作为学科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各有收获,这样学生会更乐意接受训练,最终达到说的目的。

三、 Reading(读)

1.朗 读方式 要 多 样 化 。

朗读在英语学习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里我只说明读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比如:individually reading (个人朗读)、double reading(双人朗读)、group reading(团体朗读)。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 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face-to-face(面对面 )交流 ,将取得不同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对学好英语有很大帮助,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树立起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英语,在快乐中学习英语、享受英语。英语是一门优美的语言,通过读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阅 读 英 语原 著 的 重要 性 。

阅读英语原著对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 我们可以从简易读物开始,逐渐提高难度,不要急于求成。简易读本看懂了,就会提高英语阅读信心和兴趣,产生学英语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就会阅读更多的英文书籍,在不知不觉中英语水平就会提高。另外,英语阅读不是每篇文章都要仔细阅读、每个单词都要理解,这样容易产生疲劳、厌倦。英语阅读可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精读,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泛读,这样就有一份好心情,对英语就有兴趣。

四、 Writing(写)

1.加 强 英语写作 的 策略 。

加强英语写作的策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审题,看清要求。2明确内容,把握要点。3语言地道,表达恰当。书面表达比汉语译成英语有更大灵活性, 学生在做题时不必拘泥于对原材料的硬译,可以灵活处理,变难为易。也就是说,一句话正说不行,反过来说,如果还不行,另换一种形式。比如:把“她考试不及格”这句话译成英语。如果不知道“考试不及格”可用fail in the exam,可以换成not pass the exam,或者not do well in the exam。总之 ,要灵活使用简单句 ,会使用简单的并列句和复合句,以及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一些常用句型。4仔细检查,认真修改。5熟练掌握英语中的五个基本句型,尽量避免汉语式英语病句。

2.善 于 积 累 。

提高写作能力, 必须在日常学习中时时注意英语表达的习惯和搭配,大量地阅读、背诵和记忆,积累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型,并勤于动手,这样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古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英语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胸中有墨水,才能下笔如有神。

总之,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听说读写应该全面联系起来,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环节,而忽视另一环节。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水到渠成。学英语要找到科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如此才能事半功倍。要抱着享受的、愉悦的心态激发学习英语的自信力,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一份好心情,开心愉快地学习,永不气馁。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要学好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信心外,还要有愉快的心情学习,抱着享受的态度学习,这样才有可能学会,不论听、说、读、写都应如此。

小学数学中的“听说读写” 篇8

说起“听说读写”, 很多人都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几步。殊不知, 这样的几个步骤, 也可以被运用到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具体怎么进行呢, 笔者试就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听讲课, 听发言

听讲课, 顾名思义, 就是让学生集中精神和注意力, 专心听老师讲课, 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 找到自己听不懂的地方, 做出标记, 课下再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要注意与在课下预习教材时所发现的疑难问题相对应, 是否是同样的问题, 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听发言, 意思是说, 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课, 还要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和发言。同知识基础、同年龄段的学生之间, 进行思想的交流, 更容易有共同语言和共鸣。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回答中了解别人学习、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再经过老师的点评, 更容易激发思考的火花, 理清思路, 学会总结和反思, 使学习更上一层楼。

听是目的, 但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配合。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不懂得听讲的办法, 经常我行我素, 不太顾及老师和同学的想法。这时, 教师可以用故事引入、创设情境等办法, 结合一定的实物教学用具及书中的图表等, 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参与, 在互动中提高听的效果。我还经常采用的一个办法是, 将学生分成好几个小组, 展开比坐姿、比听讲的比赛, 对于做得好的小组给予口头或实际的表扬和奖励, 在班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模范, 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这样做, 使追求先进和模范成为班级的优良传统, 集中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协作力, 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习惯, 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二、说思路, 说体会

数学课由于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的培养, 所以一向轻言而重思、轻说而重练。我在教学中反其道而行之, 在坚持严谨思考和理性判断的情况下, 更鼓励学生多讲

数学课是一门逻辑学和推理学交织的学科, 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轻表达, 重思考;轻语言, 重演练。其实这样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在学生能够理性思考和判断的情况下, 可以鼓励学生多说所讲, 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也是包括数学在内的其他科目的重要任务, 有利于培养学生均衡发展, 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做题前首先要有思路, 这个过程往往是静默的头脑活动。说思路, 也即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对某一道题目的想法和思路说出来, 哪怕是错误思路, 也要让学生鼓足勇气说出来。教师指出错误产生的原因, 分析正确的解题思路, 并借机进行数学概念和原理的解释、阐发。同时,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 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洞察他们的思维误区和漏洞, 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计划。

说体会, 即鼓励学生在预习课本, 研读教材, 听老师讲课后, 说说自己听讲和学习的体会, 说出心中的疑惑和难点, 教师进行回答, 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阅读辅导资料和做题的体会, 课外读物的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数学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这种先头脑思考, 后口头表达的方式, 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读教材, 读资料

阅读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不会阅读, 就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 一些调查表明, 能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意思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时候, 学生在做题时, 只是泛泛地阅读题目, 并没有根据老师的要求仔细、认真地读题, 从而导致误读、误解题意, 做题准确率大大下降。因此,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读教材, 就是让学生通过细读教材, 熟悉规范的数学语言, 理解数学专有名词和概念的含意, 产生对数学语言和数学名词的熟悉感和认同感。通常来说, 读教材最少要三遍———课前、课堂、课后。课前读教材是为了熟悉教材内容, 找出疑难点;课堂上读教材是要跟随老师的讲课节奏阅读相关条目, 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 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目的;课后读教材, 是为了巩固前边两个阶段所学内容, 能够对教

读资料是指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数学课外读物, 例如各种数学阅读系列丛书, 数学报刊杂志等。通过广泛地阅读这些课外读物, 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体会身边的数学现象和信息, 感受数学的价值, 了解数学发展的前沿动态等多种情况。这些阅读达到一定的积累程度, 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四、写笔记, 写想法

说完了“听、说、读”, 还有最后一关的“写”。“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和形式, 是对“听、说、读”的深化和检验。

写的内容很广泛。课堂记笔记, 课下完成作业, 写读后感, 写学习体会等, 都可以被纳入写的范畴。课堂笔记, 是学生们最基本的一项学习活动, 课堂上, 通过听讲把老师讲课的精髓以笔记的形式记述下来, 一方面进行了记录, 以备日后不时地查看;另一方面, 可以记下自己不懂的地方, 锻炼了思维和动笔能力。

课后作业是老师布置给学生每天完成, 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经过不间断的, 持续的书写作业, 学生可以不断地巩固所学知识, 间接提高了书面表达的能力。写读后感对于小学生来说, 或许有些困难, 但也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可以定期让学生阅读课本中“读一读”系列的内容, 课外读物以及报刊杂志的数学知识, 把阅读文章的内容梗概、自己的想法体会等写下来, 即使是一两句话, 只要言之有物, 也是值得记录的。写不在于多, 也不在于精, 在于坚持, 只有日积月累, 持续不断, 才能培养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同时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到, “听说读写”贯穿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也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说”是基础, 为“读写”做好后续的准备;“读写”是手段, 巩固、验证“听说”的效果, 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互为表里, 共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抓听说读写,促课堂效率 篇9

一、养成听的习惯

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 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作为一名教师, 深知听课的专注程度决定了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多少.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听课习惯的养成.

(一) 听老师说

当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 眼睛要以最快的速度巡视教室, 在发现哪名学生做一些小动作或者走神时, 就给以提醒.“我看到了你, 我也希望你能看到我”, 及时地表扬周围一些在认真听的学生, 通过语调高低快慢的变化或者轻轻地走到旁边进行一些暗示, 让学生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的是教师的坚持.

(二) 听同学说

教师会通过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听, 而对别的同学的发言, 学生会因为发言同学的声音小, 或者表达不够清楚, 而不愿听.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榜样作用, 认真倾听.并且在别的同学发言时提出要求, “听听同学是怎么说的?”“你听懂了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二、加强说的训练

说, 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语言训练, 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思维的过程, 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发现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 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

(一) 让学生有话想说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如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统计》, 师: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动物运动会, 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你想知道什么?在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 只看见教室里小手林立.“我想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我想知道森林运动会有哪些项目?”……

(二) 让学生有话敢说

在数学课堂中有的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 还有更多的学生坐在一边静静倾听, 若教师长久忽视, 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只带耳朵, 不带脑子.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让大家说起来.在问题比较简单时, 就让平时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说, 并对他们的发言进行鼓励和肯定.当教师提出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时, 就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让学生和自己的同伴们交流, 说自己的想法, 理自己的思维.学生有了在小组中的一次试说后, 就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勇敢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了.

(三) 让学生有话会说

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说的结果, 至于学生说的是否完整, 说的是否合乎逻辑, 却不太注意.如:在巩固三位数加法的验算时, 让学生说说加法的验算方法时, 学生会说成把两个数倒过来, 这时教师就在黑板上演示将数倒过来写, 当教师刚写完一个数字, 下面的学生就一起叫起来“不是这样, 不是这样的.”“那是怎样的呢?这句话应该怎样说?”如何让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述, 这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在自己的教学时就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注意用词的准确、精确, 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训练.

三、培养读的能力

现代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更要使学生“会学”.“会学”的基础就是会“读”.结合平时的观察我们会发现, 有的学生进行作业练习的时候根本就不读题, 拿到题目, 结合平时的经验拿笔就开始做.如:请在下列数中圈出接近600的数:398, 603, 592, 798, 502, 691.有的学生圈出了603或592, 这和以前学过的圈出最接近600的数的解题概念产生了混淆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读一读这两题的要求,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加上“最”和不加“最”有什么变化, 加强学生读题能力的训练.一般情况下, 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中的文字多一些, 因此教师会重视学生读题能力, 也会通过读一些题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学生以下的读.

(一) 读算式

当我们看到算式的时候, 总把它当做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题, 不需要学生去读, 只需要学生能作出正确的得数就行, 然而有时却总是事与愿违, 学生会把加看成减或除等等.让学生报得数时有的学生要读半天, 当数位多时学生更是读得吃力.这些让我觉得读算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在教学中我更加注重学生对算式的读, 特别是在一些计算练习中, 如读一读, 找规律;读一读, 比一比, 我就会让学生多读几遍算式, 每遍提出不同的读的要求, 第一遍读对算式, 第二遍读有什么发现, 第三遍边读边体会自己或别人的发现

(二) 读课本

教材是中心, 教材的编写浸透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 他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既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也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这一阅读材料, 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组织.每当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会花上一节课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通读教材, 让孩子们找找数学书上有哪些要学习的内容, 有哪些自己喜欢的内容, 有哪些有趣的内容, 有哪些自己觉得想去探究的……一节新课上完, 就让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看一看, 和同桌说一说, 让学生感受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一个单元的内容学完后, 让学生也拿起书读一读, 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注重写的方法

教师一般会非常关注学生解题的结果, 至于学生书写的要求和格式一般会忽略, 其实学生的书写也是学生思维再次整理的时候.对于初次接触的书写内容, 教师应该进行示范书写, 比如竖式的书写, 第一次学习写答等等, 让学生在脑中形成清晰的解答思路.对于解决实践问题的解题,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书写过程写出来以后, 让学生看着写的说一说, 想想你写的和说的是否一致.数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完整性, 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体现在书写上就是看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是一拿到笔就写, 还是在写前就有一个安排, 这是书写的细节, 正所谓细节决定一切.

激趣整合 沟通听说读写 篇10

【片段】游戏导入,读句认字

1.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游戏,我给大家看一些字,十秒钟内看谁记得多。

出示《画》中四行诗句打散的字。

十秒钟后,指名回答:“你记住了哪几个字?”

生回答,有的说三五个字,有的说七八个字。

2. 师:老师再请大家看另一张图,还是十秒钟,看看这回你记住了几个字。

出示诗歌《画》:

指名回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把整首诗记下来。

3. 同时出示两图。

师: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图就是这首诗中的字打乱的。两图的字完全一样。

师:一样的内容,为什么后面的马上就记住了?

小结:不要单个地学字,要学会把字读成词,把词读成句,还要学得有条理有顺序,这样就会很快地学到许多知识。

【赏析:把课文内容巧妙地融入联想记忆心理游戏中,一方面是对课文的再熟悉,另一方面,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语文的规律。好的教育形式本身就是一个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就是一个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磁场”。学生在两次游戏对比中清晰感受到连词成句的好处。这样的感悟对学生后续学习字词极有启发。基础教育不只要学生学知识,更是要把得出结论的过程作为演练场所,去解决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片段】多形式读,训练语感

多形式读诗:

一指读(正音)。

二分男女读:指导读五绝诗句的技巧——注意每读两个字稍微停一下。

三师生赛读:思考哪两行要读得轻一点,融入对诗句内容的初步感悟。

四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出诗人愉快欣赏的感情。

五齐读。

【赏析:连续五次的朗读加指导,让学生们把诗读得通顺流利,为下面的加深理解作了铺垫。因为“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教学中以师述生接的形式,适当描述,画龙点睛,是对熟读之后的一种引导、提高。】

【片段】师生对话,接读诗句

师:来个比赛,看谁最厉害,能马上猜出老师现在说的是哪行诗句。

师:远远看过去那座山是青葱碧绿,是那样美——

生齐:远看山有色。

师: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

生齐:近听水无声。

师:春天已经过去了,别处的花儿早谢了,可是这里的花儿仍旧开放着——

生齐:春去花还在。

师:小鸟在树上站着,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惊慌、不害怕——

生齐:人来鸟不惊。

师:孩子们接得真好。现在你们读一行诗句,我来接说意思,看看我们谁说得更好。

生读诗句,师接说诗意。

【赏析:学习“语文”,就是为了“习得”语言。首先得多读多背,课文中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本环节运用了引读的方式,把朗读指导与理解诗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活泼,学生兴趣盎然。】

【片段】听记训练,描述图意

出示《画》图,指导在听记训练中描述图意。

师(指图):这篇课文按顺序写了山、水、花、鸟。观察要像这样按顺序,从远到近,把图上的内容说清楚。

师: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最牢。老师说一遍,你认真听,然后你把自己当作老师也这样说一说。

师指图描述,生听记:远处是一座绿色的山,近处的溪水从山上流下来。春天过去了,花儿开得非常漂亮,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有人来了也不怕。

师:每个小朋友先这样自己说一说,再说给同桌听。

生自由看图说话,然后同桌互说。

师:说话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像这样从远到近,就能把意思说清楚。

【赏析:技能的掌握离不开模仿和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训练和迁移。本环节通过听记并描述图意,看图互说,沟通听说读写,从老师的示范到学生的模仿、训练和迁移,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听力训练与口头表达训练。】

【片段】巧揭谜底,趣读古诗

师:孩子们,这四行诗其实是一个谜语。齐读全诗,猜猜谜底是什么呢?

生齐读后回答:谜底是画!

师:对,孩子们,这是一幅中国画。中国画主要画山水花鸟,就像这幅画中所展示的。

师边画简笔画边叙述:因为是画,所以跟生活中真正的景色不太一样。

课件出示山水花鸟实景。

师描述:远远看过去山迷迷茫茫一片,看不清颜色,所以——

生齐接:远看山无色。

师:听,水声哗哗,水声轰轰,水声隆隆,那是瀑布从山上奔流而下的声音——

生:近听水有声。

师:百花齐放的春天过去了,美丽的花儿都谢了——

生:春去花已谢。

师:轻轻靠近,那枝头上的小鸟受了惊吓,扑扑地飞走了——

生:人来鸟惊飞。

古诗趣读。

出示两诗对比,同桌互相轮读。

【赏析:这里的简笔画,一是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师生接话的活动中来;二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诗的意思。而出示改写前后的诗句,进行对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趣读中,展开想象,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片段】指导写字,及时反馈

出示本课生字词,多形式拼读。指导写字。

1. 出示“人、火、文、六”。

师:观察一下,这几个字都有什么笔画。

生:撇和捺。

师:写字时要注意先撇后捺。“六”字的最后一笔要注意,是点。

2. 范写。

生齐书空四个字。

3. 指名四生上台分别写四个字,评讲。

4. 猜字游戏。

师:好,我们来玩一个猜字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另一人背上用指头分别写这四个字,被写的猜猜同桌写的是哪个字。完了再互换做。

5. 生写生字。

【赏析:本环节重在指导“先撇后捺”,通过引导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再示范书空,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指名上台分别写四个生字,意在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订正。在猜字游戏中巩固四个生字。这样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素养 篇11

一、听的能力培养

(1)培养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礼习惯,应让他们懂得在倾听时,尊重他人,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注意听他人把话说完。上课时,训练学生在老师讲课时,眼睛看着老师,不随便插嘴,有话举手;在学校集会时,不东张西望,眼睛看着讲话的人,思考和记住他人的讲话;其他场所,要关注他人的讲话,不要乱插嘴,经常检查评比、总结,表彰表现好的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创设倾听气氛。课堂倾听气氛决定教学质量。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使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加拿大教师安妮·福莱斯特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教学艺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所以经常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带入课堂,编排课本剧,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延长倾听时间。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经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因此,我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延长学生听讲时间。一方面,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讲课思路上。教学设计的思路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学生们跟着我一步步地思考、分析直至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我通过各种方法去提示、去点拨、去强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使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我还经常利用“精彩文段”“听辨错误法”“传话法”,来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提高提高倾听质量。

(4)理好听记关系。上课时一定要以听为主,以笔记为辅。要边听边记忆,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中做好笔记。如粗记几个词、详记几句话、画几个符号标记等。教育学生不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不假思索地记录下来,不要为记而记,只要便于课后复习总结即可。我还经常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倾听记录,因而学生的倾听能力提高得很快。

二、说的能力培养

(1)学习说话要求。在说话教学中,我认真训练课本上的说话内容,尤其是口语交际内容,训练学生敢说话、说好话。开始先让学生看看优秀说话视频,学习别人说话的语音、语速、表情;再让学生将说话的内容在纸上写好,让学生照着纸上说;最后,训练学生脱稿说、即兴说。

(2)提供说话机会。组织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主题论坛、课前一分钟谈话等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活动,千方百计地给学生以讲话的机会。教育学生利用课内课外、台上台下的一切机会,积极锻炼自己,刻苦训练口语,多与陌生人交往,多与家长交往,多与老师及自己感到尊畏的人交谈,采访校长、村长、镇长,等等。

(3)训练说话技能。经常训练学生说话,重视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表达的技巧。譬如怎样使发音准确清晰;怎样掌握语调语速,怎样使说话内容有条有理,恰当使用修辞方法;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和对象来调整说话的内容;怎样运用手势、表情、体态等增强话语表现力等,使人百听不厌,声声入耳。训练学生说话像演讲,像朗诵,节奏感强,娓娓动听。

三、读的能力培养

(1)培养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的确,书籍在影响一个人的程度上,力量是无穷的。为此,我积极鼓励学生读书,喜欢读书,一有时间就读书,并推荐语言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激发阅读的兴趣的读物,让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有一种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感觉。还注意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譬如,喜爱文学的可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好奇心强、对理科知识兴趣浓厚的可多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的可多推荐一些名人传记。采用多种方法培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拓宽阅读范围。我经常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既有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也有准确易懂、逻辑性强的说明文。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人文历史、新闻报道等。这样,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其阅读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3)传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开始应“初读”,读通、读连贯,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然后要“精读”,细读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还要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最后要“通读”,注意语速、语调、语气,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高要求地读通全文。对于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拿到一本书应先看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精读”“速读”结合,读完之后,要把内容串起来融会贯通。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以“导读”为主。文章中有些深奥的地方,隐含在文字中的含义,给学生以指点,三言两语,帮助他们领悟。经常组织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多交流,多争论。

(4)保证阅读时间。学校课程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此外,每天中午安排15—30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有时把文章打印成单页发给学生,以便随身携带,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从而使学生善读、会读。

四、写的能力培养

(1)指导作前观察。福楼拜曾经对莫泊桑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可见观察的重要。我指导学生写作时,非常重视观察,写真实内容。每个星期的作文课,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带学生走出课堂,细致观察,有时观察校园花草,有时观察野外风光。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题材,写出真实内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2)帮助作前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韩愈曾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我强调学生读书时要对精彩片段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作文时灵活运用,应笔而生,有如涌泉。譬如,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有几篇就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燕子》中对燕子的描写,《天鹅的故事》中的破冰姿态场面的描写,《少年王冕》中的雨后荷花美景的描写等,只要阅读积累,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此外,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各种有益的宣传、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这些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自然就会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3)训练多说多写。在写作训练时,我指导学生说练结合,既要说得好,又要写得好。我经常教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一个小作文训练题,有时当堂完成,有时课后完成。比如,有时写出作文的提纲,有时写出作文的片段;有的是续写部分,有的改写文章等。还经常强调写日记,可以对时事发表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是有关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片断,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逐渐多写,好写。

上一篇:应用有力下一篇:腹股沟疝/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