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新模式(通用12篇)
听说新模式 篇1
近年来, 南阳理工学院改革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制定了以“一般教学要求为主, 部分向较高要求发展”为原则的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从2004级本科生开始实行分级教学, 在2005级本科生中进行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听说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改革,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宗旨, 以英语学习理论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手段, 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符合我院实际的教学新模式,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
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
(一)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的特点
听说教学新模式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网络辅导的三位一体的体验学习模式。
听说教学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通过掌握和控制学习过程, 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评估自己的学习结果等来体验英语学习。在听说教学初期, 教师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 师生一起制定每单元学习目标并设计教学活动,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说教学新模式通过实施网络教学, 改变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授课局面,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和便利的学习条件, 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地道的英语素材, 交互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二) 新模式的实施情况
我们在2006级本科生中任意选取了4个班作为听说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班和对照班, 文科班和理工科班各两个, 启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实验。
根据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理解,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考虑到我院是新升本科院校,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英语基础差异较大的具体情况, 我们制订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和新英语教学大纲相配套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按照自然班在多媒体语音室进行小班面授教学, 主要训练口语和学习听力技巧。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专门的自主学习室通过大学英语学习系统进行, 同时要求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听说教学内容选用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突出听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新的教学模式中听说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自主学习三个阶段。在这三个教学阶段中, 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 较好地营造了体验式学习氛围,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条件的完善是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形成的重要支撑。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支撑体系主要由投影式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室、调频发射台等组成, 新建了大学英语专用网站, 购置了英语学习软件, 建设了相关的资源库。
新的教学模式下, 我院的教学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教师对学生评估等;终结性评估以期末课程考试为主, 结合口语考试, 主要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进行了全程跟踪考查, 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来分析、总结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一) 形成性评估
1. 学生自我评价
每学期期末我们都要求学生如实填写一份“学生英语能力自评表”, 该表是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一般要求的那个自评表设计的。项目运行一年来, 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 实验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对于每一项指标“不能做到”的人数减少了, 而“基本能够做到”“能够做到”和“能够轻易做到”的人数都程度不同地多于第一次调查的人数。这表明,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听、说两个方面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进步,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我们还在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向实验班学生发放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意见反馈表》, 征求学生对实验班这种教学模式的意见。结果表明, 大多数学生认为基于网络的全方位立体的教学模式使他们能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英语学习和听说训练, 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明显提高, 英语听说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绝大多数学生对实验班这种教学模式持肯定和认可态度, 但也有极少数学生评价一般, 这说明, 尚有部分学生不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2. 来自教师的评价
任课教师普遍认为, 实验班学生热情高涨、学习主动、进步明显。听说课教师由于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增加了兴趣, 找到了自信, 说得踊跃, 听得投入;课上意犹未尽, 课下不忘操练;迟到、请假的少了, 上课打瞌睡、开小差、交头接耳的没有了, 积极发言、自觉完成课内外作业的多了。
(二) 终结性评估
通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在2007年6月和12月听说测试结果, 我们发现, 实验班学生听力成绩和口语成绩提高比较明显, 对照班听说成绩提高不明显;实验班听力成绩和口语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而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
从测试结果看, 实验班学生的听说能力明显比对照班提高得快, 并且经过近一年的学习, 学生发音较以前更纯正, 语速更快, 表达更流利, 内涵更丰富, 这是因为实验班学习环境优于对照班, 实验班是在实验室一人一机学习, 实验室资源库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内容。
我们还看到, 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 这说明教改的效果非常好, 也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长远来看, 他们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
新的听说教学模式的实施表明,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突出了新教材、新教学手段、新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新测评方式对学生听说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英语听说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听和说, 在体验中重新认识自己, 在体验中建立自信, 在体验中养成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习惯, 听说能力明显提高。听说教学新模式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使教学相长, 师生双赢。因此, 该研究成果对我院及同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较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改革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随着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特点,网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7) .
听说新模式 篇2
一、明确话题,呈现目标词汇。
二、词汇训练,巩固强化。
三、听力训练,培养技能
四、对话练习,掌握句型
五、听力训练,提升能力
六、对话操练,循环提升。
七、综合拓展,完整输出。细节说明:
一、明确话题,呈现目标词汇。
创设情境,开门见山,引出话题。引出目标词汇的方式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
1、如果学生在目标词汇的读音、书写及字义的理解上有困难,一般会与图片结合,并配以音标帮助学生记忆词义和读音。
2、如果学生对大部分的目标词汇都可以熟练掌握,则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给出,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旧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学生的难点。
无论何种形式呈现,教师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词汇,如其字形,读音,单复数的变化,同义词等等,要有主有次。
二、词汇训练,强化巩固 巩固的训练又注重读音的,也有注重词义的。
注重读音一般采取师友两人互相读,教师采取点名学友读,可用开火车,一个接一个的读。注重理解,采用词语和图片匹配的方式。
三、听力训练,培养技能
在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
1、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呈现目标句型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或图片中已有的内容,对听力的内容有所预测,同时给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指导。因为生活中的语言都是有情境的,对于所要听的内容,听者都会有一个预测,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抓住尽可能多的信息,为听力扫除障碍。
四、对话练习,掌握句型
1、教师给出对话的支架,即目标句型。
2、教师与一个学生作对话,作为示范。
3、学生之间互相操练
4、两至三组学生表演对话。对话过程中其他学生帮着找出他们对话中可以改进的方面
五、听力训练,提升能力
在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
1、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呈现目标句型
六、对话操练,循环提升。这个环节的对话支架会将上一个对话中的目标句型也呈现出来,达到循环上升的目的。
八、综合拓展,完整输出。
1、选择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对话文章,呈现更为丰富的语言内容。对于所呈现的篇章和对话要有适当的反馈。
2、将本节课的目标词汇、句型及文章里提供的语言融合为一个对话或是报告的输出任务,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后,进行输出。
补充说明:
1、语言的学习是在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因此翻译在这种联系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课堂中的对话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准确翻译。
听说新模式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听说课;教学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011-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03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网络为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建个性化的平台,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基于网络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将听说能力训练和网络相结合,在听说课上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为新的教学注入了活力。毋庸置疑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课教学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改变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1 . 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新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是公共必修课,改革以前是每周2次面授课,进行听说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对英语听说教学的实际应用功能,新模式采取了“基于计算机的网络听力自主学习+课堂口语操练”的教学模式。即:听力训练由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按照教学进度自主学习,课堂上重点操练口语,并适当加入一些新闻内容及多媒体视听课。在这种模式下,听力采取零课时,要求在课前由学生自己完成相关学习。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选择到计算机中心或校园内任何能上网的计算机上进入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即可进行网络学习。教师通过网上自学档案记录、检查、监控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学的重点不再单单是为了做练习,而是着重听力策略、听力技巧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指导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再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归纳出每课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教学重难点的讲解与演示、举例说明等教学基本部分制作成课件,放在校园网上。利用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将信息提供给学生,这样课后学生可以任意调用,反复重现他们所需的资料,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和巩固,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课堂上,教师根据听力内容的主题设计要讨论的话题,通过小组讨论、分组对话或者编排小短剧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在网络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机整合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更多的时间针对一定语境下的话题进行操练,有更直接的语言运用与语言交流的机会。
经过实践,从对学生进行的跟踪调查来看,82.7%的学生对这种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融指导式教学和主题式教学为一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较满意,认为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真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新模式以人为本,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原因在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他们没有传统课堂上的紧张心理,回答问题也从容不迫,上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口语表达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且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授课内容很具实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强,学生说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经过一年的教学,在全校进行的口语考试中,95%的学生能正确、流畅地朗读相当于教材难度的短文;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能就日常话题进行交谈;能在有所准备后参与一般性话题的讨论。98%的学生口语成绩较第一学期有进步,48.1%的学生口语成绩达到良好以上,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 . 新模式存在的不足
改变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课教学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试点过程中由于学习心态、目的和自学能力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弱。在一年的英语学习中,只有约50%的学生坚持上机自主学习,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另外50%的学生没有完整的上机记录。新模式如果忽视了这个环节,学生的听力能力必然会大打折扣,课堂口语训练必然也不顺利。由此表明,计算机不能作为唯一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的监督和指导才是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必要手段。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为完美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培养目标。
(2)学生对学习环境不适应。由于多年的传统课堂的学习经历,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强,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自觉性差,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自主学习教室由于缺乏教师的监督和监控而放弃听力训练的现象屡有发生。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监管乏力,往往感到鞭长莫及,无法一一顾及。所以,自主学习对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进度,更为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而对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来说,听力自主学习则流于形式,其水平也只能是原地踏步,得不到提高。
(3)教学资源短缺和单一。网络平台上只有和课本相同的网络课程,没有其他的如音频、视频、动画等丰富的音像资料,用于学生学习的资源很短缺。因此,自主学习仍然局限在教师控制内容下的学习。
3 . 新模式问题对策
3 . 1 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众所周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的听说课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导学作用更加关键。针对学生在网络模式下自主式英语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差的情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学习者实际需要的先导课内容,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转变语言学习观念,正确认识自主学习。为此,教师应在入学阶段集中安排学生网络学习。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的重难点,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目标并指导学生实施步骤, 甚至具体的学习方法,将单纯的听说训练转变为听说学习方法培训、课外自学指导、答疑解惑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只有这样较为理想的网络自主学习氛围才能得以创造。由于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促进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因此,与传统模式相比,新模式将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师生之间的交互关系更为紧密、频繁。而教师的工作更重了,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
3 . 2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大学阶段的学习完全不同于高中的应试教育。大学刚入学阶段,新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模式还不了解,以致感到陌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解决陌生期网络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元认知能力,自主学习研究的权威Zimmerman(1989: 329-339)强调自主学习是一个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并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发展。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针对性地引导他们了解和使用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同时可以通过讲座、辩论、小组讨论以及阅读文献等方式鼓励学生了解、掌握并有效使用策略。此外,教师还可以用显性的策略培训给学生提供有关学习策略的信息,积极创造条件将策略培训融入到听说课教学当中,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实践。此外,培养学生在自主听力过程中语言理解方面的认知策略也同等重要,如:自我监控、选择要点、详细描述、记忆、切分话语、归纳、推理、判断等认知策略,并提供大量机会练习应用新的策略,使学习者尽快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此,方能降低学生在自主听力过程中的障碍,减少焦虑感,更能增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3 . 3 强化自我评估的作用
大学英语网络学习中完善的评估体系是学习效果的保障。在网络学习的评估机制中,除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录评定成绩外,学生的自我评估也不可或缺。所谓自我评估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语言认知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并据此改进学习计划,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自我评估能为其确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习者监控自身的学习发展过程。通过不断收集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学习者可以对自己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作出判断,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同时,自我评估可提高学生网上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 . 4 加大网络建设力度
在网络建设方面,需要学校配备先进的网络设备,提供丰富的语言网络资源。另外,计算机网络资源也可以成为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的一个主要平台,为英语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查找知识和学习内容来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英语网络课堂的有机整合下,可以弥补教学资源短缺的不足。
4 . 结束语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听说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试点结果表明,虽然目前听说课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笔者依然相信,培养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真正将计算机网络与英语课程整合起来,使大学英语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最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陈坚林、谷忠志.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陈奕强、凌征华、高飞.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马坤、李万军.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1+2+1模式的构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3).
齐登红、王保云.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4(6):59-62.
听说新模式 篇4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新模式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80年代, 而在我国教育界也只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系统地传播介绍。至于外语教学界, 涉及则更晚一些。建构主义一词主要指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人类的建构物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认识前提是:知识不是一种存在于每一个人之外的客观外部的现实。相反, 人类的知识是人类的建构物。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 (J.Piaget) 、科恩伯格 (O.Kernberg) 、斯滕伯格 (R.J.Sternberg) 、卡茨 (D.Katz) 和维果斯基 (Vogotsgy) 。尽管不同研究者分析角度不同, 但都有一个相同观点, 即主张学习者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是通过自我与环境间的互动而生成的。这一点是多维立体化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此模式正是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 结合其特点和需要, 以多媒体课堂教学和网络为载体, 因材施教, 鼓励和激发学生自我知识建构的更新与完善。皮亚杰 (J.Piaget, 1954) 认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事物的认识。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基础上, 科恩伯格 (O.Kernberg, 1976) 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强调认知过程的动态性。与皮亚杰和科恩伯格有所不同, 斯滕伯格 (R.J.Sternberg, 1977) 和卡茨 (D.Katz, 1960) 则更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维果斯基 (Vogotsgy, 1978) 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 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依据建构主义思想, 在多维立体化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的设计中, 特别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建构性和内在性。学习是一个心理的积极主动操作的过程, 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架构的过程。知识不能仅通过传授而获得, 而是学习者与外在环境、条件相互调适、不断同化然后再依照自己诉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获得的。因此, 在此模式的构建中, 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听说, 依托课堂教学和多媒体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静态和动态的听说语料信息, 同时提供控制和创设学习情境的机会,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建构。
二、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新模式的建构
构建英语听说教学全过程的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 包括针对“重阅读写作, 轻听说实践”的问题, 创建语言技能均衡发展的立体化、个性化课程体系;针对“重课堂传授形式, 轻网络自主学习”问题, 创建“教—学—练—考—评”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过程体系;针对“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的问题, 创建立体化任务型教学方法体系;针对“重终结性评估, 轻形成性评价”问题, 创建阶段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立体化、量规化评估体系等, 以构建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听说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模式。
三、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设计
在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新模式设计和规划过程中, 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 (包括课堂活动) 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教师成为学习者认知的指导者, 在一种和谐、平等、积极向上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 培养学生听说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1. 教学规划
Schunk认为“建构主义在获得与强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人同环境的相互作用”。 (Schunk 1996) 通过教学实践, 我们也的确发现外语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化的动态实践运用中获得的, 课堂教师的传授、讲解、操练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基于此认识, 我们在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中, 通过“听说课程与多媒体载体、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听说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实现了以“实践应用促进听说教学, 以网络自主学习促进能力提高”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强调语言应用能力和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重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承担的的社会角色, 将教学情境与真实生活相结合, 使学生在情境任务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后能够正确地迁移到真实的生活中, 从而真正实现听说学习的目的。
一般而言, 在进行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的规划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进行全面、立体、动态的组合设计。Simons等人 (2002) 曾提出过, 互动式教学设计应考虑五方面的因素:提供一个鼓励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环境;学习环境是一个合作式的学习空间;发展一个易于使用的机制让学习者表达其概念;使用一种记录方式收集学习者的行为模式;提供一个可以分析学习过程的方式, 给教学者回馈。依据上述原则, 在进行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设计上, 我们既要给学生创立一个贴近真实生活的富含信息资料的学习环境, 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思想并和其他同伴协同合作, 还要收集记录学生的行为模式进行回馈分析。总体来讲, 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多元立体化的活动来建立一个富含学习资源与认知工具的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重组原有知识结构, 积极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 教师角色定位
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新模式对听说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该模式彻底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创新教学、大胆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组织者, 又是观察者, 更是启发者。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 不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知识的传授, 不能再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而是要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创设灵活多变、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上, 放在启发学生利用充分的学习资源, 协作学习, 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上。在多维立体化听说环境中, 教师依据学生的发散式、多元化习得活动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与吸收。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如学生的知识储备、潜在能力、可能的兴趣、对课程的期待及学习方式的偏好等并因材施教。因此, 在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新模式中, 教师的活动更为精致化, 能够真正地促进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3. 学生角色设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他们在教师提供的丰富信息材料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背景下, 由源自内心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动机驱动, 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 在有一定自由选择度的空间里寻找志同道合的协作学习的伙伴, 共同思考、共同提高。可以说, 在这种学生为绝对中心的学习模式中, 学生是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和控制学习过程、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成立学习团队, 相互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启发建议下, 不断自省地调整知识结构并相互反馈改进, 从而成为主动的知识构建者, 提高学习成效。
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和谐的师生间、生生间合作的多元互动合作关系, 特别是努力推动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密无间的生生关系之上,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获得自主探索并建构自己知识新体系的机会。在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勉励、共同探求知识、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并和教师的积极沟通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了亲近感, 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强了信任感, 形成了良好正态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4. 教学方法
多维立体化听说教学实施“情境创设—主题研究—语言输出”的立体式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通过积极自主的体验式、合作式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架构。其基本结构是:教师提出情境, 形成假设;师生、学生合作收集资料, 分析整理;验证假设, 形成解释;组织结论, 展示交流;评价结果, 反思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研究学习方案。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一个个学习单元———项目, 每个项目围绕着一系列启发式的问题而展开, 学生会以合作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交流讨论, 直至问题解决。实践表明,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 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值得提出的是基于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使听说学习呈现出多地点、非定时、立体化、自主式和个性化的特点。
四、结论
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多维立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激发了教师教学的创造力与学生学习的热情。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实现动态、立体、完整的学习活动, 使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教学新模式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内在的知识建构和完善能力, 进而充分地提升了教学效率与质量。此外, 还要调整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生生合作关系, 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Piaget, J.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M].New York:Basic Books, 1954.
[2]Kernberg, O.Object-relations theory and clinical psy-choanalysis[M].New York:Jason Aronson, 1976.
[3]Sternberg, R.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The componential analysis of humanabilities[M].Oxford, England:Lawrence Erlbaum, 1977.
[4]Katz, D.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60, 24 (2) :163-204.
[5]Vygotsky, L..Mind and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processe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Simons, R., Linden, J., &Duffy, T.New Learning:Three ways to learn in a new balance[J].New learning, 2002, (1) :20.
依托网络 创建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篇5
创建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摘要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是依托校园网或局域网,利用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时空的限制,推动英语学习往自主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网络多媒体;交互;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1-0033-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的大力推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沟通也越来越频繁,一些国际化的大企业也选择中国作为新的发展平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让培养出的英语人才实现用英语同他人展开无障碍交流,成为时下英语教学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结合新的英语教学课程标准,探索新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环境下实施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实施网络多媒体交互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媒体技术在学校内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室内都安装了现代网络多媒体设备,这是开展网络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前提。在学校内随着电子阅览室数量的增加,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不断增加。二是教师都经过了专门的多媒体技术培训,具备了操作和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三是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听说免费资料,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网络在线免费资料,用于课外学习。四是当前的英语教材也配备了相关的光盘与视频材料,作为英语教学的补充材料。以上这些都为全面开展网络多媒体听说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条件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构建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重组英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设计简明和谐
1)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重组英语教学资源。英语课程资源包含教材、辅助学习材料以及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能通过不同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去学习英语,切实感受并体验英语,科学地运用英语。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使用好教材,还需要涉及其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音频、视频材料,报纸杂志、网站资源等。教师与学生一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能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让英语课堂更加具有多样性与时代感,还能把学生的生活资源有机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开展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2)多媒体课件设计简明和谐。一般来讲,多媒体课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开头、主体与结尾。具体来说,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简单,便于进行操作,界面美观,并且画面的布局协调、构图科学。另外,还需要确保英语教材的信息能实现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最后,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还要体现艺术性与技术性,能准确、生动传达教材信息。
教师角色定位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促进者在网络多媒体交互训练下,教师应将角色定位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计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任务,还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赋予学生更大的进行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收集英语信息,培养分析研究、归纳与总结以及知识迁移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发展成集英语学习的引导者、协作者、促进者及资源提供者于一身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建构的过程中也要达到让学生能主动参与互动交流的目的。教师需要按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客观条件,比如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年龄、学习反馈等因素,对英语教学过程进行适当调整,让网络多媒体教学能更加富有针对性。教师也需要考虑该如何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互动性方面的功能,有效利用网络多媒体来创建情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实践中能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英语教师创建的英语情境应能全面激发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这才是确保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创建网络多媒体下的听说交际互动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建网络多媒体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听说教学互动模式。当前的英语教学法不只是向学生传达知识,培养一种习惯,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包含英语语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解释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就显得更为容易。因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通过该系统实现人机对话,进入非线性学习模式内,增强听说交际效果。另外,网络多媒体教学具备参与力强、表现力强、关注听说等方面的优势,让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方式、内容、次序等方面进行自主选择,实现个性化学习。
网络多媒体下的听说教学互动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将英语学习促进、英语语言环境缔造以及学生潜能的挖掘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互动式教学的主导人员。学生仍然是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最佳的英语听说训练模式是采取合作学习性质的小组活动。采用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提升英语教学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教师在分组互助模式下要指导学生采取双向互动模式,做到师生互相问答,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双向互动,多维度交流,实现英语学习的有效“会话”,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意义建构。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认知心理学指出,学习是两者相互发生作用的积极过程。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学习者既是语言学习的接受者,还是学习主体。学习者的积极投入将可以决定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方式。特别是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实行分组学习后,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知识主动建构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英语课堂教学将紧密围绕学生去获取和应用知识来实施。英语课堂学习只是学生开展英语学习的一个有效环节,但不是英语学习的唯一场所,学生要真正掌握好英语,只依靠课堂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课外英语学习中,借助网络多媒体辅助听说教学,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从英语学习任务的特点出发,采用适合的学习策略,优化英语学习策略,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利用网络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分析与归纳,掌握英语语言规律,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识别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研究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锻炼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英语学习水平。结语
总之,实施网络多媒体交互训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网络多媒体交互训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建设,可以重组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资源,注意多媒体课件设计应做到简明和谐。另外,还需要创建网络多媒体下的听说交际互动模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应将角色定位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促进者,让学生能自觉加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幅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推动英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探索 篇6
关键词:高职英语 听说教学 文化背景 多媒体教学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已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国际竞争的武器。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外语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教育部对高职教学大纲有了新的规定,对高职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提出,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教学理念的更新必将引起教学模式的改革。在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并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学生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并且认知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心理的变化有关。乔姆斯基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焦虑感越大,成功率越小”。在传统的听说课上,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熟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如果说者自卑、缺乏自信、怕出错,就很难在别人面前响亮地回答问题,流畅地陈述观点;同样,如果听者精神紧张,顾虑重重,担心听不懂,那么也一定不会收到理想的听觉效果。因此,在听说教学中首先要解除学生心理上的负担,以放松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听说学习中去,这是改进听说教学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教师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进行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拉近人际距离,加强互信、互助的氛围,从而帮助学生甩掉心理上的包袱,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只有这样,进行听说技巧的训练才能成为可能。没有情感的作用,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潜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调动起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情绪上倾向于接受教师的引导与课型安排;并通过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适时的勉励和表扬,善意的指点和纠错,赞许、期待、鼓励的眼神等,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情感是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根本因素。要使学生愿意并自觉地接受教师授课的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需要一种情感上的沟通。如果教师对此注意不够,传授的知识就可能被抑制、抵触的心理屏障挡回。情感与人格魅力在听说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会喜欢哪位教师所授的课。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赖,才能在教学中有一种号召力,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对这门课感兴趣,积极投入教学。不怕麻烦,设法使学生对听说训练产生兴趣并重视培养和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及内在动力,促使学生对外语听说学习保持一种持久而浓厚的稳定兴趣。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成就感对学生的内在动机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教师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去让学生获取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在这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听说活动的指导者、策划者、陪练者、翻译者。
二、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还会遇到非语言障碍。非语言障碍,指的是听说内容常常与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事件、社会风俗等背景知识有关。这方面知识的缺乏会使听说变得难以理解,影响交流和沟通。非语言障碍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表层语言障碍和深层语言障碍。不同语言当中对词汇的特指和泛指是不一样的。英语中“a rest room”,“a yellow dog”,从表层语言看,是“a room for rest”,“a yellow color dog”。事实上,在英语里,它们的意思是“toilet”和“cowardly”。而深层语言障碍则是指不同的文化标准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理念。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了解,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作用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因此不了解文化,就无法正确了解并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特别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如王宗炎先生说:我们应该把言语不通变为声人心通,应该尽量消除误会。具备一定文化背景知识,对所听的对话和短文材料会有熟悉感,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甚至能弥补语言基础上的不足。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听说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和运用能力的提高,要注意培养学生逐步了解和熟悉该语言的文化,逐步消除跨国文化冲击,开拓视野,提高跨国文化素养。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听说新模式 篇7
近年来,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扩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 与其他国家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来往, 其中也包括了与日本之间的往来。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的日语学习者从1970年的5%增长到2009年的38%[1], 学习者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而且中日两国的留学生数量也有一定的增长。在我国, 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并掀起了一股“日语热潮”, 成为继英语之后占据第二的外语。现阶段我国大学的日语教育多数集中于语言方面的讲授, 很少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多数是单方面的授课, 形成了现在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此外, 再加上现而今很多高校只顾本学校的利益而忽略本校实际情况盲目地招收日语专业的新生, 造成数量上的庞大质量上的狭小的情况发生,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利于为社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的日语专业人才。
1、大学日语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
现而今,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日语专业, 潜藏在大学日语学习中的矛盾日益显现, 这些矛盾主要是体现在日语教育的听说方面上, 且主要是体现在三大方面:学校、学生、日语教师, 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1.1 学校方面存在的弊端
学校方面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日语课程制度上、教学基础设备上以及日语师资力量上三方面:
1.1.1 日语听说课程体制的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 大学当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听说课程体系, 没有按照听说技能培养的规律来设计相关的课程。比如说在听说教材上, 很多大学的日语听说教材版本比较落后, 没有根据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脚步及时地更新听说教材;或者是对听说课程不够重视, 被安排的听说课程课时较少, 没有独立的日语听说课程[2], 往往是与教师的教授日语课程联系在一起, 学生的听说课时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大学里的日语听说课程一般都是采取的大班级授课方式, 日语专业的所有学生被要求一起进行听说课程的教授, 庞大的学生数量使得教师采用了听录音机材料然后核对答案的授课程序。
1.1.2 教学基础设备的落后
除了听说课程体系方面的漏洞, 大学日语课程制度的不完善还体现在教学设备上。有的大学日语听说课程教学设备比较落后, 没有引进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3], 依旧沿袭古老的讲台式的授课方式, 这样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地学习日语以及阻碍了学生对日语的理解, 进而会打击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1.1.3 师资力量上的弊端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外, 大学日语课程的教授在学校方面出现的问题还体现在师资力量上。有的学校为了节省资金而没有聘请专业的日语教师, 或者是聘请的教师自身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抑或是聘请的日语教师与招收的学生不成比例, 日语系的学生过多而日语教师过少, 这样会增加日语教师的压力, 进而会增加日语教师的辞职概率, 进一步减少了学校的日语教师数量, 陷入到无限的恶性循环当中去。不管是听说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弊端还是在教学设备上以及师资力量上存在不足, 这些问题都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进而不利于学生学好日语, 更不利于为国家培养日语方面的人才。
1.2 学生方面存在的弊端
1.2.1 日语被遗忘的速度过快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程学习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咎于学生。日语不同于国语, 国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被运用到, 但是日语仅仅是在课堂上才会被运用到, 而且时间一长, 若是不经常使用, 那么日语就很快会被遗忘, 对于那个时候来说, 日语就等同于白学了。造成日语被快速地遗忘还有一个因素, 那就是学生的日语基础过于薄弱[4], 包括听说方面的基础。现行的大学日语教学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忽略了对日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日语听说方面的训练减少, 致使学生产生学校对日语的听说教程不重视的思想, 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日语的动力减小, 不能够主动地对自身的日语听说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训练。
1.2.2 交流过少
很多的学生不重视平常日语的交流, 或是羞于交流, 这种现象主要是出现在初学者身上, 由于害怕被笑或是性格的内向, 导致了害羞甚至是恐惧的心理的出现[5]。还有的学生在发音方面存在很大的错误, 但是他们不能够及时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或是已经形成了这种日语拼读的习惯, 以至于很难再纠正过来,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和积极性。
1.2.3 思想上存在错误的认识
在大学中学生学习日语方面还存在一种现象。大学里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学习,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要靠自己, 很多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艰辛与残酷之后在大学就慢慢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慢慢产生了惰性, 逃课成为家常便饭, 对于日语的学习也只是敷衍了事, 更不用说对日语进行听说能力上的培训了。更有甚者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国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思想意识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文化是不分国界的, 是属于全世界的, 吸取文化中的精华有利于本国文化体制的改革, 进而提高国民的素养。可是, 随着近年来中日两国之间关系的逐渐紧张, 很多学生对于日本的文化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 认为学习日本的文化就是等同于卖国, 思想方面存在极大的偏激。
1.3 日语教师方面存在的弊端
学生在日语听说技能上存在的问题除了学校和学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外日语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也应当负担起相应的责任。现而今的大学日语教师自身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思想上存在偏差
很多大学教师认为关于日语的学习只要在课堂上进行就足够, 不需要专门的听说教程, 且对于日语的教授不上心, 完全不顾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只管自己学期任务的完成率。同时, 很多日语教师将在大学中的日语授课看作是一个临时的工作, 只是机械地进行日语授课, 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学生对于日语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们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1.3.2 能力上存在不足
由于很多大学过分地追求利益, 导致在招聘日语教师的工作上出现了纰漏, 放松了对日语教师的要求, 致使招聘到的日语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大学的日语教师是将日语的学习当做是一种副业, 对自身的要求不高, 因此自身的日语水平存在很大的问题, 能力上存在不足, 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不能够以专业的知识给予回答。
1.3.3 教学方式上出现问题
很多大学中的日语教师依旧是沿袭着传统的授课方式, 采用的是简单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 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日语方面的知识, 不注重日语的听说能力的培训, 更不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更有甚者, 上完日语课程后就直接走人, 完全不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和课后延伸活动。或者仅仅是部分地遵照教材象征性地实行交流, 很多活动都缺乏具体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日语教师在教学上的缺陷易使日语的教学陷入沉闷、枯燥的境地中[6], 互动与交流的缺乏不易于学生的快乐学习。
2、改善大学日语教育听说技能训练模式的措施
2.1 学校方面需做出的努力
学校应该不断地完善日语课程的听说体制, 完善的听说体制不仅仅有利于学生日语课程的学习更是促进日语课程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首先要创造性地使用最新教材[7], 与时俱进, 与时代保持一致的节奏, 紧密结合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 对于听说的日语题材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根据每个班级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听说训练课题。适度地增加日语的听说能力的训练, 增加听说训练的课时, 缩小日语听说能力训练的班级。其次是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 好的教学设备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日语的听说能力的培训。同时要及时更新资源库的资料, 让学生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分享最新的有关日语方面的资源。第三, 要加强对日语教师招聘的程序, 严格把关, 不仅仅是要注重日语教师的日语水平还要关注日语教师的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第四, 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日语角”, 多多地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此外, 还应该将日语学习的听说能力课程独立出来, 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 并制定相关的成绩检测制度, 加大听说能力在日语学习中的比例, 注重发现每一位学生学习日语的优势, 将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自我肯定内化为全面学习日语的动力。
2.2 学生方面应做出的改变
学生应该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尽最大的可能提高日语的听说能力。首先要转变观念, 观念发生了改变才能够转变行为上的做法。要树立正确的日语学习观, 客观地对待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不能放松在大学里的学习, 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追求“活到老, 学到老”的境界。第二, 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日语学习的要求, 树立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并明确地坚持和实施到底, 对于实现了的近期目标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 对于没有完成的近期目标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进, 弄清楚失败的具体原因并及时调整心态和方法。第三, 要勇于犯错误, 克服自身的羞怯心和恐惧, 将日语大声地朗读出来, 同时要增加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平时应多看一些有关于日语方面的影像并跟着适量的学习。第四, 加强自身的日语基础, 对于日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听讲, 还要充分地拓展课外资源, 提高自身的日语学习水平和加大日语听说能力的培训。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日语交流, 而且限定只能用日语交流, 提高日语的使用率。
2.3 教师方面能做出的调整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在日语的教授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语教师各方面的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日语课程的学习。第一, 日语教师应该摈弃落后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学习的需求, 现阶段更注重的是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互动, 日语教师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 在讲述日本的民间文化时, 可以插入相关的日本的民间故事, 比方说可以讲述日本国花樱花的民间故事, 讲述日本人为什么要将樱花视为国花的原因。第二, 日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给予学生更多地视觉上和感官上的刺激, 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同时要较多地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室的资料, 依托于多媒体以及资源室资料的使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8]。第三, 日语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 “干一行爱一行”, 将日语教学视为一种职业并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更加的注重对学生日语听说能力的培训。第四, 日语教师应该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及教育来提高自身的日语水平和教学素养,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 要有长远的目光, 仅仅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调整。
除此之外, 大学日语教育听说技能的训练还应该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 国家要重视对大学里的日语课程学习, 改进当前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 适当地放松中国人留学日本以及日本留学中国等的条件, 扩大与日本之间的交流。
3、结语
大学日语教育听说技能训练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不仅仅需要国家的帮助, 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都做出相应的努力, 只有经过多方面地团结努力, 才能够更好地完善大学日语教育听说技能训练模式, 才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萍, 孟瑾, 大学日语教育听说技能训练模式探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25)
[2]木村宗男, 日本语教授法—研究与实践[J], 日本凡人社, 2010, 21 (16)
[3]顾佳琪, 从文化角度看高校俄语教育[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5 (46)
[4]张爱, 日语听说技能培养的实证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0, 4 (65)
[5]朱文霞, 英语教学听说写互动技能训练模式初探[J], 武警学院学报, 2012, 22 (12)
[6]郭晓明, 关于大学日语教育质量问题的实证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4
[7]张晓希, 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和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2, 18 (31)
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 篇8
一、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
1.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存在着对英语听说课程不重视的现象。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同普通高校一样, 也分为英语读写教材和英语听说教材, 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和教学考察过程中, 由于教学难度较高, 学生的表现难以考察等, 所以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英语听说课程都不重视, 在上课的过程中只将注意力放在促使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之上, 而不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有些英语教师甚至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故意舍弃掉了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 改为让学生进行自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自己对于听说课程也不重视, 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变得十分艰难, 甚至变得只看得懂英语, 但是既听不懂也讲不出来英语, 更谈不上对英语的实际应用。
2.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不能够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我们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教学课程, 就是为了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获得有效地提高, 从而促进其日后的发展。但是, 通过我们对一些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进行调查发现, 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专业应用差距较大, 不仅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没有效果, 而且还影响同学们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兴趣。很多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与现实严重脱节, 只按照英语听说教材上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 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和专业情况对其进行相应地改变, 这导致学生认为英语听说课程对其没有实际的意义, 因而不愿意进行英语听说课程的学习, 英语听说能力也就难以获得有效地提高。
3.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形式陈旧, 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英语听说课程一般采取的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听说互动或者运用专业的多媒体教师来辅助进行听说练习, 在这两种形式的听说课程的开展过程中, 都呈现出学生听得多, 说得少的现象, 学生的能力不能够获得有效地提高。而且, 英语听说课程本来就是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开展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热情, 没有办法将学生吸引到英语讨论的过程之中, 所以, 就造成了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只有听, 没有说的尴尬状况。基于此, 我们需要探讨出新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形式以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促进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1.以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为教学模式改革目标。我们在高职院校推进英语听说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而非是单为了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因此, 我们在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听说课程改革中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通过加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力度来达到促使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目的, 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逐步提高。
2.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进行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 一定要坚持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只有如此, 才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认识, 从而不断地促进自己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高职院校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为中心, 所以对于公共英语课都不十分重视, 对于此种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进行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将英语听说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结合, 提升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将专业英语引进英语听说课程, 让学生以专业英语为内容进行听说能力训练, 促进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举多得。
3.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兴趣是最大的老师, 所以, 我们开展英语听说课教学改革, 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来开展。首先,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听说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热点话题讨论、让学生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并用英语复述主要情节、让学生就一个话题进行分为正反方辩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促使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其次,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室来吸引学生, 促进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兴趣的提升。通过多媒体教室的运用, 能够充分地将英语的听、说、读和写能力结合起来, 并且能够将英语听、说、读和写过程与有趣的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结合起来, 即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又便于学生进行模仿, 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的优势, 将英语听说内容制作成有趣的视频和动画, 充分地融入到听说教学之中, 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迅速提高。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而且还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所以, 我们必须就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从而探索出相应的改革模式, 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质量的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听说新模式 篇9
1. 高职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影响,听说分离,忽视了听说结合的实际运用。
1.1 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大多数的高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听说相互结合。他们认为学生听不懂和说不清这两方面的问题,只要各自解决就能达到掌握的效果。普遍采用的方法将听说分离,单独进行灌输。如果学生听不懂,辨不清单词,老师就反复放音;当学生说不清,读不准语音时,教师就一味要求学生模仿。他们忽视了听和说的相互结合和辅助,在听说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1.2 教师队伍整体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高职教师大多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没有时间进行教征的阶段,一般可从学生熟悉的、可理解的材料入手,并逐渐从熟悉的形式向不熟悉的形式延伸。教师可针对不同的现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了语言材料后,接下来便是通过明确公开的讨论把学生潜意识的、零星的语法信息提升为有意识的、系统的认识。不少学生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些隐约知道却又讲不清楚的地方。语法课上的讨论就是要在“从熟悉向不熟悉延伸”的过程中,设法把这些似懂非懂的东西变成讲得清、道得明的东西。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不是记住语法规则,而是为了应用到交际中,因此发现了语法规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练习。语法练习的作用是巩固并强化刚刚发现的语法知识。一般练习可分成两步:口头练习和综合练习。总而言之,语法教学在外语专业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如果针对不同的语言形式,适当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积极发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变提供语法为发现语法,并且把语法练习融合到一定的语境中,使形式、意义和使用有机地联系起来,那么语法教学将会有助于他们掌握语法规律,提高语言交流的质量。
学方法和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修和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少高职教师自身语音、语调和文化背景知识有很大欠缺。另外,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教学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风格。在教学中,大部分高职教师偏重于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的通过率,为“考”而教,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职院校基本都已经配备了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语音教室等教学设施大大丰富了听说教学手段的选择。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高职教师不能够充分地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仅局限于投影或放录音,这与传统课堂使用录音机进行听说教学区别不大,在这种枯燥的英语学习语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限制,学生学习语言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听说水平自然难以提高。
1.4 基础知识薄弱。
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听力和口语更是糟糕。高职新生入学时,大多数学生只能用英语进行三五句话的简单交流,甚至听不懂英语光盘和教学短片的内容;大部分的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几乎不敢开口讲英语,也听不懂别人讲英语。而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匮乏,也使得高职学生在进行听说学习时困难重重。
1.5 学生焦虑心理严重。
严重的焦虑感是高职学生在进行听说学习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焦虑指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外语的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担忧、恐惧等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与自信心问题紧密相连。[2]究其原因,这种焦虑感源于他们对听说的担忧和恐惧,他们时刻担心自己听不明白、说不清楚,这种焦虑严重影响听说学习的正常进行。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缺乏自信,加上英语基础知识的欠缺,使得他们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在进行听说学习之前就开始紧张、担心,而这种紧张、担心又加重了焦虑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听说水平难以提高。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部指出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英语教学
笔者希望本文介绍的有关教学方法能够为广大英语专业语法教师的语法教学和科研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戴炜栋,任庆梅.语法教学的新视角:外显意识增强式任务模式[J].外语界,2006,(1).
[3]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4]杜小红.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语法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5).
[5]赵美娟.关于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J].外语界,1999,
[6]张云辉,李尚一.主要外语刊物语法教学文章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8,(5).
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
《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黄青颖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受到严重的冲击。我们只有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学情;课堂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努力创设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科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教学手段多样化,合理使用各类教学工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高职听说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听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教材及教学目的等情况下,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听力能力,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2. 高职听说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2.1 转换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除了掌握词汇和语法等的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听要寓于说,说是听的发展。听说课的教学方法应该以交际交流为主,边听边说,师生积极互动。高职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由主体转变为主导地位;教学任务从“讲好一堂课”转变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组织交际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听说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多样性灵活的教学,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生动的听说学习氛围。
2.2 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听说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多媒体会使教学更形象、有感染力。抽象、枯燥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知识通过多媒体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使动画与视听相结合;通过对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的刺激,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变得多渠道、多元化。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结合互联网相关的视听音像材料,如:原版影片、背景知识、人物传记、英语国家历史地理概况、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简介等,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师生或学生之间的问题、会话、讨论,或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某一主题或专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等来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进行学习,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就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多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带来了丰富的、第一手的规范的语言视听材料,不仅能拓宽语言教学的广度和挖掘语言教学的深度、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良好的语音习惯。多媒体的有效使用使英语教学不再单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使得交流与反馈同步进行。
2.3 培养高职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听说水平的提高不仅与听说技巧和熟练程度有关,更与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训练,确保高职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加强词汇学习,指导学生用科学、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积累词汇。同时,提醒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这样,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了,包括听说在
《电子技术》是一门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实践性、操作性、社会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课程,是职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可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学习基本的生产劳动技术,培养良好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观念。这门课程对于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或初中级电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复习、新课内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的结构链,如果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且每一环节很少变化,将会束缚教师的创造力和学生的思维。我从教学实际出内的综合能力自然也会大大提高。
2.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尽量降低高职学生的焦虑感,从而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在对传统的听力教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减少公开测试,采用小组讨论、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教学检测。在平常教学的环境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自主学习,并且可以通过激励学生多参加英语的课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看英文的原版音乐、电影等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听的机会,同时更能培养学生对于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2.5 培养正确的听说学习策略。
有目的、有方法的听说训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训练,使学生提高基本技能是提高听说能力的核心。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用来促进学习的特殊见解与具体行为步骤,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高职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记忆、认知、补偿、情感等策略,训练学生高效记录有效信息和猜测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3]在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输入大量有效的语言信息,从而让学生在自然、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在听说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听说学习中的得失。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要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自我计划、监控和评价。通过不断地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总结分析,使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更加合理、高效,并从中领悟出学习规律,获取和发展新的元认知知识,以更好地进行听、说训练。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国际间交流变得频繁,也对高职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有较高的英语沟通能力。因此,听说教学已显得越来越重要。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只有做到听和说相互结合,并充分依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在实践中改进,才能使得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Rivers,W.M.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London,1981.
[2]程东元.外语教学额、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听说新模式 篇10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 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 (motivational theory) 主要研究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道奇 (Deutsch, M, 1949) 曾界定了三种目标结构: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和个体性结构。从动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 “合作性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 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因此, 要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 小组成员必须帮助他们的成员做任何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 而且, 或许更为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同伴们去尽最大的努力”。
2. 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 (developmental theory) 主要是皮亚杰学派的观点。它从认知角度出发来强调合作学习对完成任务效果的影响。即在小组目标过程中是否每个小组成员都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维果斯基 (Vygotsky) 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 除了成人指导之外, 儿童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 也可以提高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因此, 他认为合作活动比个体活动更为优越, 可以加速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皮
筅山西太原师范学院李俊兰
亚杰学派的其他研究者也强调这一观点的重要性。他们认为, 在学校中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在学习任务方面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学习内容, 解决认知冲突, 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3.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4. 语言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 二语习得有两种获得语言能力、内化目的语的方式, 一种是通过习得, 另一种是通过学习。“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获得语言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已习得了语言规则, 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而运用这种语言。“学习”是一种有意识地得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不会导致习得, 只能用于监控、审查并校正已“习得”的语言知识。学习者只有多使用目的语进行练习, 才能促进语言习得。合作性学习的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参与到真正意义上交流的机会, 从而能够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卡甘认为:“从本质上讲,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 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2至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 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相支持的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 有五个基本要素: (1) 积极的相互依赖 (Positive interdependece) ———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对于小组的成功, 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整体的任务,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其特殊的贡献。 (2) 小组及每个成员之间的责任感 (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完成情况, 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 (3) 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 (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 ———学生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 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 (4) 小组合作技能 (Small Group Skills) ———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 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 小组的自我评估 (Group processing) ———各小组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 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
三、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 合作学习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手段, 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加强听力训练, 能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学生在传统的听力教学课上, 往往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充满焦虑感, 缺乏自信心, 无法集中注意力, 学习的欲望被抑制, 这种焦虑对语言学习形成了较大的情感障碍。根据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情感因素会影响语言的习得, 情感过滤程度低的环境, 有助于语言的习得。为了创造一种有利于听力习得的低情感过滤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改变竞争型的课堂活动方式, 多采用合作型的小组活动形式。教师在设计听力活动时, 难度应层次化, 照顾听力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先泛听后精听, 小组进行讨论, 缩小组员间的信息差。通过改变课堂组织结构, 教师引导,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学生在民主、合作、轻松的氛围中, 完成听力任务。这样, 学生的焦虑感降低了, 还可以促进各成员的积极自我形象, 增强学习信心, 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口语学习不同于书面学习, 它更依赖集体行为, 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法, 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这也是合作学习最明显优于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地方, 合作学习中的学生说的机会是传统外语课堂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教师的绝大部分讲话时间让给了学生, 小组活动时, 有多少小组就有多少个学生同时在讲话,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开展口语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变, 通过不断变换合作伙伴和练习方式, 增加学生的新鲜感, 对语言活动保持兴趣, 并愿意在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教师应用合作学习策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准确把握合作学习问题的切入点
一个好的合作学习问题是合作学习赖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必须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 将教学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的。讨论问题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
2. 采用异质分组提高学习效率
采用“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所谓“异质”, 就是把学习成绩、性别、能力甚至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 以便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这种互补首先是小组成员之间因为在学习上各有所长, 所以彼此容易吸引, 便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 实现能力互补;其次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包容、接受, 能够实现感情互补。由于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各小组之间能够在同一水平公平竞争。教师应注意协调小组内部分工, 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学生承担角色, 扩大学生交往的范围, 给学生创造锻炼合作能力的机会。
3. 确立教师在合作学习组织实施中的角色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对教学过程给予了重新界定, 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为学生构建适宜合作学习的环境并参与其中, 将学生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 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4. 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评价应侧重于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个人贡献等方面, 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体现对学生参与的鼓励和肯定。合理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运用自评、互评和师评, 真正激发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共同提高。
听说新模式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方法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英语听说课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
1.教师没有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给予必要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两类问题,一是听不懂,二是说不清,只要有针对性的各个突破,就能够达到提高英语听说能够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听说分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听不懂,说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没有得到切实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绝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存在知识面单一和陈旧的问题,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课本和教参,没有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上课模式没有得到创新,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没有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现阶段,我们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信息社会,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那么就难以满足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难以做到活跃气氛,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更不用说教学效果的达成了。
3.教学方法落后,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现阶段,我国社会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从实际上来说,应试教育的弊端依然还影响着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演着“独角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述,忽略了自身主动性的发挥。
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设备落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施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但是,绝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由于部分教师不会用或是不习惯运用多媒体教学,因此,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就无法吸引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
5.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对于那些正处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其英语成绩相对比较薄弱,听说能力较差。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并没有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有的教师甚至还置之不理,没有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安抚和关怀,长此以往,学生就对学英语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丧失兴趣。
二、高校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1.教师应转变授课理念,重视英语实践。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听和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听和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英语的听应当蕴含在说当中,说是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做到将“听”与“说”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作为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师,应做到积极主动的研究业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要积极鼓励教师研究相关项目,并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出国深造。
3.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首先,实现交际型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应以本单元的内容为主要教学依据,为学生提供一些简短对话,来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简短的对话都必须与实际的交际场景有所联系。根据对话和语境的不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以此为话题开展讨论,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积极拓展课外教学活动形式。通过课外指导,教师可以将课外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拓展。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常见的活动包括组织英语竞赛、观看录像片等。课外活动的多样化能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增加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
再次,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力度。计算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英语教学充满活力,并富有艺术性。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内容丰富的课件,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除此之外,计算机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讲解和板书的时间,增加了学生课堂听说实践的机会。
最后,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的意识到,只有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进行听说练习,才能够实现自身英语能力提高,才能够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3.
[2]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戴劲.影视字幕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5,(3):18-22.
[4]Brett,P.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use of multimedia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System,1997,25(1).
听说新模式 篇12
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长于语言知识的传授, 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计算机得到广泛的运用, 社会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要求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同时要求各高校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 改进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新模式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 利用计算机以及多媒体创建一个生态的教育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高等职业院校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探索, 其中多媒体视听说课程就应运而生。该课程改掉过去传统语言输入方式 (语言输入和文本) 的操作模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 向学生输入大量的图像+声音+文本的信息, 以期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 我们看到很多老师上试听说课还是回到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结构基本上是warming up, watching the video clips, blank filling, group work, presentation。这样的课尽管内容不同, 形式都一样, 又回到了学生被动地学英语知识这一传统的轨道, 学生除了英语听力有些提高, 其运用能力, 交际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 (束定芳2010:29) 。因此, 这种授课模式明显地背离了我们开设这门课的初衷。
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 国内很多学者也做过很多探讨。其中刘曦 (2008) 认为:建构主义将教学过程看做是设计者, 媒体以及情景之间的动态性、创造性的交互活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学习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与媒体发生交互作用, 媒体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另外, 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媒体之间以及情景之间对话的终结。教学者可以借助媒体让学生创建产品, 借以推动学生与设计产品之间有意义的, 有效的交互活动的产生。这种观点与目前在高校中得到大家推崇的CDIO的教学模式非常切合。本文将探讨如何将该模式引入高等职业院校多媒体视听说教学中。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和要求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和运作 (Operate) ,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 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CDIO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 做人通过做事体现, 做事通过做人保证, 并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 从而使培养出的工程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正直、富有责任感。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将教室不再看成是一个老师传授英语知识的场所, 而是一个生产实践的场所。多媒体视听说课程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文化知识的积累, 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设计和建造的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较强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2 实施办法
2.1 实施原则
鉴于CDIO所涉及的内容太多, 本文将着重从几个目标来谈谈将此教学理念运用于媒体视听说课堂的建构。1) 首先是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明确的是多媒体视听说课程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听力、交际口语的实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是, 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造力, 而并不是为了通过某种测试。因此我们的教学成果呈现方式可能和原来的有差异, 不一定是考卷的方式, 可能是一种产品, 如课件、视屏资料, 甚至是一出英语短剧或是一首英语诗歌。2) 一体化的教学计划:在实施此教学模式之前, 教师要思考用什么方案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效融合。3) 设计-实现经验。教师还要思考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中。4) 实践场所有所改变。从传统的教室延伸到了以学生方便、易于交流的课堂外。5) 将CDIO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视听说课, 更重要的是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换成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和学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教师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决策水平,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方法上的指导。7) 对学生的考核转变为动态的考核。教师不再单纯用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 学生设计出的产品成了一个尺度。
2.2 具体操作步骤
(1) 课前准备。首先, 在学期开始时, 教师就先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兴趣点确定主题, 再根据主题来选择我们需要的材料, 即产品的原料。这些新原料包含了与学生日常生活或未来事业发展相关的大量文化信息。2010年第一学期重点确定的主题有:学校生活;恋爱与婚姻;文化差异;娱乐;职场;旅游。围绕这几个主题收集较为丰富的视频资料 (含少量的音频材料) 。这些资料的特点是:1) 时效性和趣味性较强;2) 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如:新闻播报、人物专访、广告、及英文歌曲、电影剪辑、客座讲演等, 尽量让学生接触到风格多变, 贴近生活的英语表达形式。3) 多数材料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教师尽量利用这些音像资料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文化信息。我们知道,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不了解文化, 不熟悉英美国家的习俗, 我们就不能运用好英语进行交际。换句话说, 如果学生对英美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细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些文化常识。
其次, 向学生适当地宣讲这一新教学模式, 其目的是让他们认可并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即参加到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中。
(2) 课堂、课外一体化教学。多媒体视听说教学主要把握两个环节:一、输入。二、输出。根据CDIO实施原则 (二) , 在多媒体视听说课程中, 我们可以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通常建议采用的组织原理是:学科相互支撑, 并必须在工科课程计划中允许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得到有机的融合 (顾配华2010:80) 。基于此, 在多媒体视听说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对话。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参加该课程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以及对未来课程学习有用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播放难度适合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大致了解其学习的主要内容, 获取外国文化知识, 这属于可理解性输入范畴。但我们知道“对国外文化知识的占有并不能保证对国外文化的理解, 其取决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 (项成东2003:97) 。该研究者认为, 关键性的一步在于内化学生的文化能力 (cultural capacity) , 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文化环境。通过生-生对话, 师生对话, 激发学生创设文化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不同授课主题, 构思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设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所涉及的活动有:仿说、同声传译、概述、编故事、角色扮演、演讲、谈感受、解决问题、学唱英语歌、学拍视频、制作课件等, 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 学生设计、实践并运作老师的想法, 通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写报告等一系列的输出活动, 将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内化, 全面提高交际能力和文化素质。
如果我们确定了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学校生活”, 在播放了相关内容的视频后, 教师可让一部分对此话题感兴趣同学自由组成团队-项目组, 可以选择并在课下完成自己喜欢的项目, 课堂上用不同的输出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有的小组选择做视频 (视频上所有的信息都用英文呈现) ;有的小组围绕一个校园生活的方面用英语展开辩论等, 还有些小组的同学表演形式多样的英语短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达到以听促说, 以动促听的良性循环。在老师的鼓励指导下, 学生们在获得英语知识的同时, 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发挥。其中负责做视频的小组是这样反思自己这段经历的:“通过这次视频的拍摄及制作, 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收获了很多:大家一块儿出去, 就像野餐一样, 尽情的享受其中的乐趣;让我们学会了仔细观察生活, 观察周围的事物;也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拓展了知识面, 增长了见识, 又锻炼了我们自己。”
(3) 综合立体的学习评价。CDIO大纲上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考核转变为动态。多媒体视听说课程的特殊性, 使我们具备了转变传统评价方式的条件。教师可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个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 对学生的评价加入了自我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等其他方式。教师不再单纯用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 评价方式多样化、立体化。除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外, 学生完成项目成果成了一个考量尺度, 同时, 还增加了口试、课堂表现、学习日志等作为学生学习的证据。评价方式改变旨在向学生传达信息:即学生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 是否还有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 是否具有关注当前社会问题的能力, 是否具有审美鉴赏能力, 是否具有提高遵循指示、指令和计划能力等等, 这些也成了教师关注的内容。通过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徐辉2005) 。
3 结语
在前文提到,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开设多媒体视听说课程是为了适应此需要。但是现代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技术保证,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更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 在教法上要勇于开拓和创新。
在许多高校推广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 给我们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本文尝试着将该模式引入多媒体视听说课程, 探讨了具体的操作方法。通过讨论, 我们看到将CDIO与大学多媒体视听说结合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转换, 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学生其他方面能力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摘要:探讨如何将当今在高校受到广泛关注的CDIO教学模式引入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多媒体视听说课堂, 全面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现。
关键词:CDIO,多媒体视听说,产品设计,输入,输出
参考文献
[1]Edward F.Crawley.顾佩华, 陆小华, 沈小华, 译.Rethinking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A].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我们教什么, 怎么教?[J].外语界, 2010.29.
[4]项成东.文化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3) :97.
【听说新模式】推荐阅读:
听说教学模式07-28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模式06-30
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模式初探07-02
听说一体07-17
听说设计05-16
汉语听说08-18
听说能力09-06
听说教学10-09
听说教学05-28
听说能力分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