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能力(共12篇)
听说能力 篇1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只注重读、写、译和语法教学的方法,而忽略听说训练,以致于不能充分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抓好并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训练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正确认识听说领先的重要性
1.听说领先法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保证。自从我国英语教学引进听说领先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教改实践,已经成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主导方法。近年来,英语课程标准及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学习英语,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跟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快速提高。因此,实践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课程标准听说要求的保证。
2.英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英语字形、音、义并无直接的联系,这和汉语有着根本性的差异。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只能意会不能用语法规则讲清的习惯用法、句型,也存在一些汉、英思维上的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学英语,如果不能听懂,也就不会读说,文字的形义也就不能牢记。必须多读、多听、多说,才能记住英语的形义。因此,学习英语在初中阶段,听说很重要,重视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把语法书写、交际应用、语言知识、翻译等能力培养融合进去,这样才能学好英语。
二、重视学生听说能力提高的有效尝试
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求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是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那么,实践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呢?
1.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初学英语时,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英语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端,把学生的好奇心初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逐步养成先听后说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和提问。教师要经常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听多了,不仅能听懂,而且也能说几句,好奇心就能得到暂时的满足。因此,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开展听说训练的重要一步。
2.把听说训练和课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教新的课文前,教师应坚持让学生先听录音,再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必须有一般问句,也有特殊问句,内容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样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讲解课文时,教师不仅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而且要力图使自己的语音语调准确规范,富有表现力。学生提问或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要尽可能地使用英语。
3.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组织内外活动小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先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课内活动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回答、对话、表演;课外活动小组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文艺演出、出英语墙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听力课、录音、广播电视等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听说训练。
三、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二者均不可偏废。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排除学生在英语听说中的心理障碍,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教师上课提问时,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面要广,又要有重复面。提问过的学生可以再提问,使学生处在积极的状态下。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对有害羞心理、不敢开口的少数学生,更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开口。
听说能力 篇2
贵阳三十中王保敏
研究内容: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研究对象:初一(2)班、初一(4)班
研究目的:通过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提高本班的英语成绩。
研究步骤:
一.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喜爱程度,并作出类别分析,了解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根本原因:基础差、天生反应差、听不懂老师的课、回家从不听磁带也不开口朗读、对英语没兴趣。而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要求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而学习外语最基本的要从学生的听说入手,这就要求学生每天听大量的英语对话,培养语感,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首先从听入手:
1.在课堂上,我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刚开始有些学生听不懂,我就采用边讲边解释的方法,并加上动作配合。久而久之,学生对我用英语发出的一些指令性动作能作出响应的反应,也能听懂我用英语解释一些常用的句型和短语。
2.在课堂上,加大录音磁带的使用量,采用预听、跟读等形式,将听力训练渗透于每课堂。
3.在英语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英语周报课件进行教学,该课件趣味性强,画面丰富多彩,配上有趣的对话,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里面的对话、课文,寓教于乐。
4.在课后,抽空给学生放一些感兴趣的卡通、动画片,在看的同时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三.在大量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在上每节外语课时,预备铃一响,科代表上讲台领读单词和对话5分钟,让学生尽量开口说外语。
2.每节课,我都要用英语提问复习上一节的对话和短语,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对每个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
3.让学生自由组合,每5个学生一组,每周就课文的内容进行对话表演一次,读表演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调动学生参加表演的积极性。
4.每周让一个学生用英语作值日报告,并根据内容提一些问题,让班上其他同学回答。这样既锻炼了口语,又练习了听力,可谓一举两得。
课堂听说能力的训练 篇3
关键词:解放思想;鲜明;训练
高分教育导致一些教师形成“重读写,轻听说”的思想教学方式,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下面为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听说训练,如何培养学生出口成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全面人才给出一些建议。
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解放学生思想
先前的语文教学较重视教师的讲授,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一节课下来学生很少发言,这样怎么能阐述自己的见解呢?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坐享其成的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影响,对好多事都是采取“少说为佳,言多必失”的态度,以至于在许多时候学生怕说错话而不敢发言,这样也会使课堂缺少活力,更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教学要打破以前的旧观念,要转换角度,让学生在善于聆听的基础上,勤于探讨、敢于发言,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佳学习语言的环境。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让学生简短的谈谈昨天的报纸,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新闻、简讯甚至是有创意的广告,学生畅所欲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取主要内容的能力。此外,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学习习惯,要敢于对所学的内容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采取活泼鲜明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语文听说的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方式应该充分调动学生想说、敢说和爱说的兴趣。选择学生感兴趣和有所关注的课题,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仪器,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教学环境。如在学习《锄禾》时,一边播放农夫辛勤劳动的视频短片,一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从中更要让学生意识到不仅仅是我们需要而学习,而且是我们要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授课,像成语接龙、音乐、诗歌欣赏、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均可。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方式,避免学生厌烦和疲劳
在课堂训练中我们要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训练,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阅读、收音机播放、广播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这些环境下听说并总结大意,一方面增加了学生阅读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训练方式的注意力的提高。
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以日积月累的训练和不断地学习为前提。这需要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多思多想,多读多写。在教学中如果能进行大量活泼生动的听说训练,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理解,促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化的合格性人才。
参考文献:
黄顺清.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0).
听说能力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全新版《听说教程》,听说能力
一、大学生听说能力新要求
教育部2007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把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分为一般, 较高和更高三个层次.
一般要求:能听懂英语授课, 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 能听懂语速较慢 (每分钟130~150词) 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 能掌握大意, 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 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 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 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 表达比较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较高要求:能听懂英语谈话和讲座, 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 (每分钟150~180词) , 能掌握大意, 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 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 能基本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 表达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更高要求: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 掌握大意, 抓住要点。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谈话。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 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话, 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为适应这些新的要求,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从2006年对听力部分进行了大力改革。变化如下:
(一) 英音美音交替朗读;
(二) 语速加快;
(三) 常用的偏难词汇增多;
(四) 对话中的句子加长, 增加了对长句的记忆以及对句子中关键信息的捕捉能力;
(五) 重于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考察, 要求总结或者听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六) 话题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
(七) 短文题材以说明文为主, 内容更加广泛, 涉及到环保、宇航、生物等方面;
(八) 复合式听写体裁范围越来越广。
二、《听说教程》的编写宗旨
全新版《听说教程》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课程要求》为21世纪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教程。该教程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对语篇整体的理解力;提高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分析, 归纳, 判断和推理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达到《课程要求》规定的“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听说教程》的理论基础和编写特点
(一) 理论基础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输入和输出, “听”是输入, “说”是输出, 没有足够的输入, 是不可能有很好的输出。在英语听说课堂语言学习环境中,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听说活动, 将“听”和“说”有机结合起来, 使之相互依存, 互相促进。《听说教程》的编排特点是采用了先说——后听——再说——又听——课外听的教学模式,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这种说听交替、以说带听、以听促说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 促进听说水平的提高。总之, 《听说教程》是在最新的输入与输出理论指导下编写的一套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的教程。它不但与新的《课程要求》全面接轨, 还充分考虑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尽量满足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需求
(二) 选材范围
在材料的选择上, 《听说教程》不但注意到了题材的趣味性, 语言的可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还考虑到了与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相适应, 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一教材信息性强, 知识面广, 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内容涉及语言学习, 校园生活, 今日科技, 文化, 体育, 娱乐, 日常生活及名人轶市事等。该教材还配有歌曲, 谚语, 幽默, 诗歌或电影片段等内容。长时间的听力练习势必造成学生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 那么这些视觉, 听觉上的轻松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 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还可增强文化导入。
(三) 多样化练习
听力练习有三个重要功能:一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所听的材料, 二是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 三是使学生从听力材料中学会或强化一些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 为接下来的口语练习做准备。在练习的设计上, 我们把听说的技巧训练如听大意, 听细节, 听懂言下之意或判断说话人关系等融入各类练习中, 并特别注意与现在流行的考试听力题型如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和雅思考试的题型接轨。考虑到学生对四六级的考试要求, 《听说教程》还在主题单元后面加上了一定数量的类似四六级考试的练习题。
《听说教程》编写以语篇为主线, 着重培养学生想听中心思想后听要点的习惯;口语主题与听力内容紧密相关, 以说, 听, 再说, 又听的教学模式为主, 形成口语作为听的的“warmup activity”, 听是说的“语言输入”有机结合;教材还提供Useful Expressions, Language Focus以及Model Dialogues, 有助于学生开展口语活动。
四、《听说教程》的构成和教法
全教程共六册, 其中一到四册供修读一般要求的学生使用, 五到六册供修读较高要求的学生使用。每册配有教师用书以及相应的录音磁带和多媒体教学光盘。每册有十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设一主题, 主题选自当代生活的重大题材。这样可以将语言学习贯穿在了解, 思考, 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交际法的教学原则。每单元由四部分组成:
Part A微技能训练, 内含两套练习。
(一) Communicative Function该部分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小对话为主并配以“Useful Expressions”, 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在生活中用英语达到交际目的。
(二) Listening Strategy该部分针对学生在听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练习, 以帮助他们掌握多种听力技能如根据口气判断说话者之间的关系, 或听出言外之意等。
Part B听说训练部分。编有一篇和单元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 着重语篇训练, 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内含三个练习;
(一) Pre-listening Task围绕课文话题, 以简单或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开始启发学生思考, 并运用“L a n g u a g e focus”里的句型短语进行小组讨论, 为下一步听说练习热身。
(二) Listening Tasks培养学生整体理解以及摄取特定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能正确领会课文的主要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配以“Word Bank”列出短文中出现的生词, 使学生理解更为通畅。内含两个练习;
1、Listening for general understanding/main idea (听第一遍)
2、Listening for details’specific information (听第二遍)
核对答案后听第三遍, 可做适当分解讲解。并运用教师用书的语言文化介绍进行文化导入。为了增加教程的趣味性, 逢单课编写Leisure Time (轻松一刻) 内含歌曲, 谚语, 幽默, 名人名言或电影片段等。这部分是此教材的一大亮点, 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增加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三) Speaking Tasks重点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
Part C Additional Listening配有与主题有关的对话或短文以及练习。
Part D Home Listening提供一篇课外听力材料, 逢双课增加一篇与综合教程有关单元主题类同的材料, 难度捎大于前几部分, 因为学生可以在课下用足够的时间反复听。
《听说教程》在外语教学新理念的指导思想下, 结合《课程要求》的听说目标, 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庄智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J].外语界, 2006, (6) .
[3]Tomlinson B.Material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197, 200-210.
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研究 篇5
【关键词】 听说能力;英语教学;教学方法研究、探索“提高听说能力”的背景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英语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要。从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高度看,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特别是面对四、六级改革以及社会的新需求,原来的应试教育已暴露出各种弊端,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同时由于某些学校教师对四、六级考试认识不到位,把重点放到了片面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提高,造成普遍的“聋子英语”及“哑巴英语”现象。英语教学费时多,效率低,所以各方面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极为强烈。
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如何提高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英语听说能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在国际交往中,英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一种世界上相对通用的语言。因此,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针对大学英语的改革,研究提高听说能力的方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人才培养角度考虑,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应该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应用能力。英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学生应用语言的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关心的问题。把握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听说能力的探索
3.1 提高听力能力 四、六级改革后,听力部分比例和题量大大提高,听力材料涉及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形式更多样化,这充分反映了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听力是决定英文水平的要件,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交流能力。
听的能力是在听的实践中提高的。任何理论的讲解都是辅助性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1)熟能生巧。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多听、勤听。(2)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精泛结合。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有的材料要仔细听,注意用精听来提高准确率。(3)材料的选取要难易适度,并注意趣味性。(4)注重词汇量的扩大,尤其注意归纳一些词组、习语的用法;了解口语表达特点。(5)重视语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6)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并忽略次要信息。(7)听力提高并非“听力”提高。它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即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8)增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9)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贴近生活的一些资料,既提高学生的听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
3.2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能力的提高也是这次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的。衡量英语口语水平有四大要点:(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2)会话的流利程度;(3)表达当中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
总的来说,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文化导入,创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2)学生要熟练掌握口语,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基本得当的日常用语,以服务于交流目的。(3)以主题为基础的训练法。这可使说和写的训练更为有序,目的更为明确。(4)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会话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的练习中,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提问。(5)注重话题的实用性与趣味性。(6)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7)复述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将听到、看到和读到的内容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进行口语实践。(8)教师还可凭借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像刺激,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因材施教,还应从教材中挖掘和创新,通过不同方式把课内外口语训练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篇6
第一,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开端,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学英语的一开始就逐步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着手,创造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
第二,坚持课前三分钟英语活动。把每节课开始后的三分钟固定为讲英语的时间,让全班同学轮流作简短的值日报告。具体做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值日生报告内容从短小浅易,分阶段逐渐过渡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最初可按如下几个程式进行:
I’m on duty today. Today is Monday. It’s sunny .We are all here….等等。随着句型、词汇的增多,学生还可按当天实际情况增减内容。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引导和鼓励,并有计划的进行巩固所学知识的口语训练及一些交际性训练。
第三,课文教学坚持听说为主。把听说训练同课文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每教新的课文时,坚持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让其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必须有一般疑问句,也有特殊疑问句。内容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样可以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
第四,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除上述方法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考虑每周开设一节听力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也可要求学生之间试着用英语交流,以锻炼说的能力。
听说能力 篇7
1 利用听说教学法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一定的语法知识、广泛的词汇、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听力理解成功的基石。缺乏相应的语言基础, 学生无法成功听辨听力语篇, 也必然不能成功完成听力理解。
语言基础尤其是语音方面的有关知识, 包括英语的辅音、元音、重音、语调、失去爆破、连读、弱读、同化及技能都应在听说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 否则学生会形成听力障碍, 从而无法获取正确信息。
1.1 语言基础训练
在听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英语发音, 通过训练学生语音的准确性、清晰度、连读、吞音、失去爆破、语调、弱读、口形、感情色彩、浊化、辅音连缀和读音规则来规范其发音、纠正误音。在训练学生听懂基本语言单位如语音、字母、数字、单词、短语、句型、复杂句子结构的基础上, 增强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对英语的反应能力和熟练程度, 提高他们对所听内容的分析、归纳、总结、综合和推断能力, 以培养他们的听力基本技能。同时, 语速是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教师通过加快语速来提高学生英语的流利程度, 以适应英语运用者的语速, 达到交流的目的。
1.2 词汇积累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 一篇满是生词的听力材料是学生理解文章的拦路虎。英语中丰富的习语、熟语及惯用法等, 在以口语为主要形式的听力材料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也会令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增强信心。
1.3 听力技能训练
1.3.1 强调书写训练和听写训练
在听说教学中, 为了避免学生“听得懂写不出”的问题, 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默写、听写、边听边写等来训练学生书写的熟练程度。
1.3.2 注意反应能力和熟练程度训练
学生对数字, 尤其是数字计算和连读的反应都比较迟钝。通过练习读长数字和大数字, 帮助学生分清最容易混淆的数字和不易读清楚的数字。
1.3.3 强化语篇整体理解训练
语篇理解是学生听力理解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听全文, 忽略细节, 分析、归纳大意和复述, 以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推断能力和猜测能力。
1.4 建立网上自学中心
免费开放语音室, 为学生提供听力训练空间。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利用资源自主学习, 如可以在网上欣赏英语歌曲、英语电影、英语口语秀以及了解所有与英语语言文化相关的知识等。同时, 将英语课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参考资料、试题库等展示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浏览, 并提供在线讨论、答疑等。
1.5 建立校园电台网
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 完成校园电台网的建设, 向学生播送VOA、BBC、大学英语听力、英文短文对白、英文电影对白欣赏等节目, 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帮助学生加强英语听力学习,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学。学生既可以按自己的时间、计划安排学习进度, 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 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采取适合自己的手段来训练听说能力。
2 利用听说教学法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一般来说, 衡量口语的标准是: (1) 语法与词汇掌握程度; (2) 语音、语调是否正确, 发音是否清晰; (3) 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4) 互动交际能力; (5) 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6) 话语的组织是否合理; (7) 话语是否影响沟通。针对这些标准,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就要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
2.1 积累词汇
交流最重要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常用句型。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口语话题的同时, 也要提供大量的常用英语词汇、口语短句等。此外, 听新闻、看电影等均可为学生的口语训练与词汇积极提供丰富的素材。
2.2 训练发音
训练准确的发音是说的教学中的主要特点, 因为口语表达与声音的各种要素如语音、语调、音高、连读、失去爆破、吞声、弱读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 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语音的清晰度、语音和失去爆破的技巧性、元音的饱满程度等因素都在影响话语的美感和正确性。可以这么说, 评价一个人的口语水平, 发音的完整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2.3 复述训练法
复述就是在听完磁带后或阅读完一篇文章后,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中的内容。这种方法既训练学生的听力, 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借助磁带的帮助, 复述可以较准确地矫正语音和语调, 使学生体味地道的英语口语, 很好地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2.4 演讲训练法
演讲训练法就是用演讲的形式练习英语口语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 师生从语音、语调、内容设计、体态表情、语言得体和合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互评。经过多次训练, 平时在课堂上不愿开口讲英语的学生在大家的鼓励和配合下, 增强了信心, 消除了紧张情绪, 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2.5 学生带口语法
学生带口语法是学生之间课堂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主要步骤为: (1) 预先选出英语口语水平较高的学生, 并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合理分配口语小组; (2) 课堂上, 教师安排口语操练内容; (3) 教师监督指导。
2.6 模仿和听说结合训练法
听与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听不明白就会给交流带来很大的麻烦。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口头交际并不单指说的能力, 而是指在听者和说者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说, 而应遵循先听后说、听说结合的原则。上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磁带来理解对话, 听后让学生把听到的内容模仿出来。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语音不准、语调不太地道的现象, 鼓励学生模仿语音资料中的口语发音来纠正自己的口形和发音。另外, 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大声快速地模仿朗读一些英文绕口令来训练口腔肌肉和舌头灵活度, 以适合英语的语音发音要求。
3 利用情景教学法训练学生听说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感知景象, 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情景, 进行启迪性的发问, 让学生观察、思考, 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在讲读时, 抓住图文相通之处, 深入情景, 理解课文, 领会感情, 把课文内容与情景融为一体, 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 启发学生想象, 使之逐步加深对内容的领会、理解。比如, 在情景教学中, 经常设计一些场景: (1) 日常问候; (2) 互相介绍朋友; (3) 表达对别人的关心; (4) 向别人感谢和道歉; (5) 向别人介绍饭菜; (6) 邀请别人; (7) 帮助别人; (8) 生病和看望患者; (9) 预订房间、车票、机票; (10) 投诉; (11) 描述风景; (12) 约会; (13) 打电话和发传真等。通过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 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英语交流, 而且可以了解人际沟通常识, 领悟语言运用的准确度和贴切性。
情景教学可以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实物、模型、图画、多媒体创设不同的情景, 拓宽语言的运用渠道。
情景英语能使说话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绪, 如高兴、伤心、吃惊、害怕、痛苦、绝望等, 使课堂教学凸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特点。
3.1 情景中的讨论训练法
讨论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来完成教学任务, 并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讨论是指教师给出感性材料如故事、电影剧本、图画、电视节目等, 然后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看法、发表意见或自编自演情景小品。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和互相学习会加深自己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和理解, 以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2 模拟情景演练法
模拟情景即教师设计、创造一定的情景。看图说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上无法表达的情景可以用图画来表示。学生先看图, 后讨论。教师则可以将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供学生练习时使用。除了看图说话外, 也可以设计一些假定性情景来进行练习。例如:可以设计打电话一类的情景, 由5人组成一组进行练习。各小组可以分头练习, 然后再进行交流。教师可以给各小组布置不同的电话内容, 也可以让各小组中的各个成员交换角色, 使人人有不同的锻炼机会。
3.3 图片联想训练法
图片联想即看图说话或讲故事。教师可利用一些图片或照片来训练学生的口语, 其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及英语水平。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课前小讨论、讲故事、图片讨论、问答活动、情景表演、双人口语练习或描述等。其涉及面可以包括教育、科技、卫生、环境、运动、衣、食、住、行、购物等。
3.4 动画模拟训练
动画模拟训练即运用多种电教手段, 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 课堂变成了社会的缩影,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勇于开口、乐于开口, 在模拟情景中建构新的语言能力, 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5 模拟情景语言训练
在网上建立英语学习与训练中心, 设计在线课堂、英语论坛、英语诊所、英语演练场等内容, 为学生提供网络化教学资源, 使学生能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渠道训练听说能力。
3.6 开辟第二课堂
建立英语口语活动中心, 进行英语模仿比赛或短剧比赛等。为学生创造模拟真实生活情景的英语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以促进其沟通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听说结合,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篇8
一、竞猜活动, 引导听说, 激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 “听”和“说”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分开教授, 划清界限, 那么英语听说教学效果会不断下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竞猜活动, 利用吸引学生的竞猜活动, 诱发学生“听”的兴趣;然后, 再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说”, 强化竞猜活动效果, 有机地引导学生听说。例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3 中的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时, 教师设计竞猜活动, 引导学生听说,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以人和动物的感觉贯穿整个单元,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从单词blind、deaf等引出人的视觉、听觉等, 教师进行了竞猜活动。如:“A person who can not hear is what? ”只有认真听的学生, 才能顺利猜出对应的单词。紧接着, 为了让学生“说”, 教师顺着以上竞猜活动, 设计相关问题Q:“How do the deaf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于是积极地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起来, 从而达到带动学生“说”的目的。
二、原声电影, 听说结合, 培养能力
英语原声电影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当然,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是简单地播放电影, 带领学生看电影。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原声电影, 将听说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1. 观看电影, 引导“听”
英语原声电影, 不仅语言表达地道, 各种语音、语调等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可以将英语原声电影引进高中英语课堂, 带领学生一起观看电影, 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听”。教师在引导学生“听”时, 不必拘泥于一字一句, 而应侧重听对话大意内容, 再引导学生利用同义转述出来。例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中的Unit4 “Films and film events”这一单元时, 教师精选最新最热门的3D电影《变形金刚:绝迹重生》 (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 引导学生听电影对白,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主要截取电影中接近片尾的部分, 引导学生听出人物对话, 听出重点内容。在这个环节, 学生要听出对白难点所在。播放完毕后,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听到的内容, 但教师不评价“对”“错”。在播放第二遍时, 教师播放电影脚本, 引导学生查看脚本中对白, 并大声朗读、记忆。通过这个方式, 强化对学生“听”的训练。
2. 口语训练, 侧重“说”
英语电影中的口语非常地道, 并且贴近生活实际。在“听”的阶段结束后, 教师还必须利用英语原声电影, 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将侧重点转移到“说”上面。第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电影中的人物对话, 包括语音、语调、语气等的模仿。以电影《变形金刚:绝迹重生》为例,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模仿擎天柱 (Optimus Prime) 、大黄蜂 (Bumblebee) 、泰莎·伊格 (Tessa Yeager) 、肖恩·戴森 (Shane Dyson) 等角色的对话。第二, 为了调动学生深层次的“说”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选取电影中的部分情节和场景, 引导学生融入情景去配音。这个活动有趣, 非常具有吸引力, 在播放到对应的场景时, 教师消掉声音, 而让学生完成这一配音工作, 让学生体验融入场景表达的乐趣。通过这样的配音练习, 学生不仅学会更多地道的表达, “说”的能力也得到质的提升。
三、演讲比赛, 促进听说, 提高能力
听说结合, 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了将二者有机结合, 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来实现。在演讲比赛过程中, 要求参赛人员做好演讲准备 (做好“说”的准备) ;同时, 对于非参赛人员, 教师要求学生围绕参赛人员的演讲内容, 现场提问与其演讲主题相关的内容, 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让演讲效果更好。这样一来, 教师就能将听说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例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1中的Unit 4 “The next step”时, 教师设计以“the next step”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取得很好的互动效果。演讲比赛以自动报名形式举行, 根据演讲主题, 学生自主撰稿。当然, 未参赛的学生并未无所事事, 而应为演讲比赛时的提问做好准备工作。为了促进学生“听”他人的演讲, 教师还可以以随机请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来, 提问的学生不仅认真“听”, 还得到“说”的机会, 从而促进提高与发展。
谈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篇9
英语教育过程使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和谐合作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否成功, 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 培养技能、能力的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激励、指导, 推动学生学习的成功。在此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是内因, 教师是外因。内因起决定因素, 外因只能促进内因尽快发展。在一定条件下, 外因也能转化为决定因素, 起决定作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教最终是为了不教, 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学会学习和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听和说是英语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环节, 两者密不可分。听是理解、吸收信息的过程;说是传递、表达信息的过程, 听领先于说。
听的语言心理过程是: (1) 感知语音, 听者在一连串连续的音流中依赖稍纵即逝的声音记忆, 初步辨别, 区别语音, 并切分为语句片段。 (2) 辨别语句, 运用语言规则, 将听到的语言切分, 组合成不同的层次, 将辨认出的句子片段迅速地, 不断地同其他片段建立内在联系, 形成短时的记忆, 完成语句的辨认。 (3) 判断分析理解意义, 判断说话的类型, 推断说话人的目的, 为了确切理解信息, 听者还要回忆与特定情景和主体相关的背景知识, 个人经验, 并与当前信息相联系。另外, 听的人还要弄清话语的表面意思的引申意义, 作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4) 重构意义, 语言材料的贮存并不是以听者最初感知到的方式进行的, 而是以更加简炼的、结构化的方式重新编码构成的。听话者所听到的语音信息, 只有经再现和重构运用才能进入长时记忆。培养学生英语听的能力应该经历以下阶段:
1.模仿、重复和及时反馈。在教学中, 老师播放某个语句或某一对话让学生仔细听, 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模仿, 重在训练准确、地道的语音语调。有时课堂中的听力活动可能是对老师某个话语的回应, 如:日常用语:How are you today?发出指令:Take out your workbook.要求解释说明:What is the problem?等等。这类口语, 没有学生的心理加工过程, 因而体现在交际的课堂里不应占很大的比重。但它却是必须的, 是培养学生听力的第一步。
2.精听, 侧重地听其中的组成部分。如重音, 语调, 单词以及某些语法结构。老师有时可以多次重复一个句子或较长的一段话让学生反复听, 加深学生的印象, 并让学生集中注意于某个方面。
3.泛听, 全面培养学生口语的能力。它既可以是一段较长的广播词、讲座、报告, 也可以是一小段谈话, 其目的是让学生得出整体大意。
4.选择性听。在一长段文章中, 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听某些信息上。其目的不是获得总体意思, 而是找到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信息。
5.综合性听。这往往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交谈、角色表演以及其它活动之中, 它常常和说等技能交织在一起,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听。
说是一种主动、积极的交际行为。学生从学会发音, 模仿到运用语言连贯地表达思想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说”有多种所样的说, 是有一定层次和类型的。
1.模仿, 即对语音、语词、和句型结构、语法要点的重复和仿说。这对于学生形成准确、地道的语音语调, 掌握典型的语言结构很为重要。模仿的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上, 它不是真正意义性的交际, 而仅仅是为交际准备。因此, 模仿不宜太多, 否则, 学生会很厌倦这种形式。
2.即时反馈, 主要指师生这间一问一答, 可用日常用语, 也可用简单的问题回答, 内容可以简单, 没有必要扩展成对话。这种问答具有真实性和意义性。
3.操练, 这应该作为英语课堂里出现较多的口语训练形式。操练分不同的层次, 开始时往往是机械性的,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 操练应具有意义性, 最后向交际性过渡。操练应多采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pair work及group work, 以扩大操练的面和量。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篇10
课前:
值日生报告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口语、锻炼听力的机会, 每堂课前5分钟可安排一或两名学生做值日生报告, 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起到“热身”作用。为了让学生有个很好的适应过程, 值日报告的形式我做了这样的安排, 如:初一第一学期,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同学作自我介绍。第二学期, 由两个学生就一些家常的话题共同编对话来进行表演。初二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句型的基础上, 进行限时两分钟互相问答, 比比谁在限时内的问答句子最多。初三学生词汇量已经比较丰富了, 因此可进行英语讲故事或演讲。要求每次学生在进行表演之前, 就自己所展示的内容给其他同学提出问题, 以便学生听的目的性更强, 达到最终目的。
课堂:
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最大障碍是没有语言环境, 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为他们创设这种环境, 而课堂就是个极其重要的阵地。上课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汉语, 多说英语。在开始阶段可放慢速度, 而且重复所述内容, 用不同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 然后逐步加深, 循序渐进。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Go for it, 它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 (A部分) 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听说教学阶段, 听前活动准备要充分, 从语境中切入课文。利用多媒体从网上下载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设置与课文有关的情景, 包括图片、录像、录音、有关话题、引导性的问题等, 引出课文中的生词、句型及内容。听中活动要求学生不看书, 听录音磁带, 包括泛听和精听。听第一次获取课文中的一般信息, 听第二次获取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的检查学生理解能力的题型有难、易之分, 其中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对错题、搭配题、改错题、问答题等 (开放型问题逐渐增多) 。听后活动在学生操练语言句型前概括要点, 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操练。其形式包括朗读、默读、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学生还须进行一些听说操练, 应采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做些有趣的英语游戏, 如发命令做动作、听读短文判断句子正误、传话游戏等, 通过师生互动的这些游戏, 不但活跃了英语课堂, 而且达到了听说训练的目的。学唱英语歌对训练节奏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另外, 教师可以把课堂当舞台, 自己当导演, 学生当演员, 本着“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练为主线”的原则, 把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改编成短剧让学生登台表演。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 又活跃了课堂。
广泛运用Pairwork。在一节听说课上, 最基础最重要的Pairwork句型操练, 至少要占三分之一时间, 甚至更多, 最好能做到让全班所有学生都有站起来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尤其对于平时不爱开口的英语学习后进生, 更要给予适当的倾斜。事实上, Go for it英语教材的听力材料, 早已设计了大量的Pairwork素材, 让学生在Section A的教学环节中, 进行最大限度的操练。
课后:
加强朗读背诵。“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在朗读与背诵的过程中, 要动员听觉、视觉和发音器官同时参与, 长期坚持, 不仅能使学生克服胆小怕开口的心理, 还会帮助学生形成英语语感, 把握语速、语流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掌握说英语的技巧。
优化听说训练 发展语言能力 篇11
关键词 优化;听说;训练;语言;能力
人,作为社会中的人,离不开入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这种活动当然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媒体进行,但在所有工具和媒体中重中之重是语言交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轻视了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训练,以致很多学生在大庭广众前说不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各方面的交际活动,不利于提高人的素质。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优化学生的听说训练。
一、听说训练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坚持相关原则
进行听说训练,必须让训练的主体明确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教师除说理外,可举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白能听会说的意义。只有让学生明白训练的目的、任务,才能使他们积极参与,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情绪状态,以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应及时激发、培养学生的听说训练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持之以恒、主动配合教师进行有效的训练。小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强,训练过程须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使学生的兴趣能长时间维持。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训练初期往往不愿开口或语无伦次,这更需教师多鼓励,让他们充分体味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训练。即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的同时,应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听说训练不是一堂课就能完成的,它贯穿了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听说训练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听说训练过程,分阶段进行实施,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的听说训练一般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听明白一段话、一件简单的事,培养认真听说的习惯,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第二阶段能昕懂和复述简单的故事,能清析表达一件事的发展过程;第三阶段能听懂别人所说的话,理解其含义,能形象生动地口述见闻,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应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不能仅让少数优秀学生进行听说表演,这会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听说训练须让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参与,使每個学生都成为听说训练的主体。
二、听说训练应以课堂训练为主,课外实践为辅
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必须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听说题材,在课堂内开展听课文的录音、续讲课文、补充课文、即兴表演、描述画面、畅谈感想等活动,使学生的听说训练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外应组织学生参加有计划的听说训练活动,强化口头表达训练。每学期定期开展讲故事、答辩会、小记者采访活动、主持校园广播等活动,丰富学生听说的实践经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乐于接受教师严格的听说训练。
三、听说训练应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
(1)仿真法:教师本人通过有表情的讲说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和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体会说话的节奏、表情等,并模仿角色进行训练,这样使学生说话准确,用词恰当、表情丰富。(2)辨正误法:教师在课堂中设计辨析读音、词句正误的训练,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克服表达时语言不准、用词不当、语句不完整的常见错误。(3)看、听、说有机结合法: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屏幕上的彩色图画,生动曲音响效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机地把看、听、说训练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也更佳。(4)说、写结合法: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素材,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要求学生口头表达出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形成文字,把说写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听说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听说训练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题材,教学中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揭示其中的语言文字的相互联系。实际训练的思考题须浅入深出,逐步进行深入,使学生曲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听说训练应注意学生的不同个性
听说训练过程需要学生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但不同学生的表现不同,有的会抢着说,这类学生思维敏捷、腿子大,但思考往往不成熟,教师需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提醒他们周密思考;对不敢说的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多鼓励,御造合适机会,让他们多参与,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经一段时间训练后,必能大胆发言。最后,学生在训练中会出觋失误,应正确引导,耐心帮助。
3.听说训练要正确把握“梯度”
在学生听说训练时,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然后培养学生敢说的胆量,最后培养学生说话技巧,即做到:说得真实、说得准确、说得有序、说得有理、说得有色。这样的训练要整体安排,梯度适当。
4.听说训练应及对总结,及时反馈
培养交际意识, 侧重听说能力 篇12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尤其是对于成人初学者, 要从开始培养起交际意识, 侧重于听说技能的训练。因此, 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 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 在此基础上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 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 从而真正促进英语学习。
一、“听”开始于“说”之前
要学会一种语言, 听应该开始于说之前。只有身临其境, 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 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听, 大量地接触英语语言之后, 便可以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此时学生不是被迫说话, 而是因为他们已有大量的语言储备, 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流成了他们的愿望, 这是也是培养交际意识的一个途径。
所以,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听的训练, 使其不但听见, 而且听懂。教师在课上做到: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同时用表情和身体语言, 以及身边所有可用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听内容和意图。 例如, 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解、操练, 并利用实物、图片、投影、录音等直观手段, 给学生以启发, 使他们在视觉、听觉方面得到统一, 帮助他们理解, 使他们自然而然获取信息, 储备“说”的愿望和能力。
二、培养“说”的能力
会话必须是思想、信息、感情的有意义的口头交流。会话绝不是对单音、词汇、短语、句子的一种组合游戏或简单重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说”的练习完全被教师控制, 成为了跟读、背诵或者单调的句型练习, 对话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不熟悉, 如此一来, 学生没有交际的愿望和意识。
对于初学者而言, 跟读、背诵、句型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 课堂教学完全可以从这些控制性的联系逐渐过渡到自由会话。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表达思想, 与同学自由会话。这一点, 从初学者开始就可以实行, 无论什么语言项目, 都可以从有控制的操练过渡到自由运用, 因为无论训练怎样的口语项目都可以, 也应该与“交际”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教学中, 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 即努力创造说的氛围, 消除学生怕说错、怕说不好的顾虑, 保护好他们的说话欲望, 这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是重要的一步。其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本着以教带学, 以讲带练的主旨,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进行巩固练习;以表扬鼓励为主, 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 并且做到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如两两对话、情景表演、课堂游戏等。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充分地练习, 才更有安全感、更具信心。如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卡壳”了, 教师用适当的词汇或表情提示, 使学生得以继续的进行。对学生的错误, 在其发言后再予以纠正, 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绪, 也避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掌握了课文主要句型后, 通过两两对话、情景表演他们已经可以进行交际, 并且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交际意识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非语言知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起着很大作用, 也是英语课不可缺少的内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惯, 才能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 才能根据你所在的场合和你所面对的人进行得体的交际。事实上, 英语本族人和以英语为工具的中国人交际时更注意的是交际的内容, 而不是语言形式。不得体、不恰当的英语比语法语音方面的错误更难被英语本族人所接受。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 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了解说话人的身分的高低, 说话者之间交情的深浅与语体的关系。如注意尊重西方人的隐私权;中、西方各种手势表达的不同意, 西方人的喜好、禁忌、主要节日及庆祝方式等。不仅为了使学生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更重要的是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 以便他们能更准确、地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和听说能力, 应该从初学英语开始, 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丰富的语言材料, 创设不同情景, 增强他们的交际意识;以先进的视听手段, 促进他们的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令学生融入语境当中, 培养其运用语言的交际意识和能力。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着重于词汇语法的讲授, 侧重培养读写能力, 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本文针对成年初学者的英语教学, 探索了如何培养交际意识, 认为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以听促说, 并融入社会文化因素, 令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
关键词:交际意识,听说能力,社会文化,成年初学者
参考文献
[1]Michael McCarthy.Spoken Language&Applied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Phil Benson.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董国英.培养英语交际策略意识,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J].科教文汇, 2007.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