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2024-05-14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精选11篇)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1

摘要:近年来, 国内的经济与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酒店行业的涉外业务越来越广泛。在此背景下, 酒店对于员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英语听说技能。通过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 试图探讨如何将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英语听说技能结合起来。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 顾名思义, 兼具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既要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 又要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既是高职教育区别于高等本科教育的固有特征, 又是增强高职学生职业竞争能力的有利砝码。基于此, 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时, 除了知识能力, 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素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另外, 通过对酒店类用人单位进行调查问卷, 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不敢用英语主动跟外宾交流。是否能够依据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各大酒店。而入住酒店的外宾通用语言就是英语。出于工作需要, 酒店十分重视员工的英语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有的酒店甚至将员工工资与英语考级挂钩。

除了英语, 酒店还特别重视员工的职业岗位能力, 认为其直接关系到酒店的管理质量和对客服务质量。如果在英语听说教学中, 除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还注意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 就能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可在现有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只局限在基础的英语听说训练, 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更顾及不到学生的职业成长。

听说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学习主动性不强。众所周知, 高职生源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导致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 差别较大。由于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饱受曲折, 不少同学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极其不自信, 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甚至对英语有一定的抗拒心理。这给英语听说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 教师缺乏酒店工作的经验, 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英语老师基本都是英语科班出身, 鲜少有酒店工作经验, 教材是其选择英语听说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而教材有其滞后性, 教学与实践部分脱节, 不能完全满足酒店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酒店工作经验的缺乏也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沿用传统英语的教学方法, 而无法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 创造性地使用更加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3) 在英语听说教学中, 教师没有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教学的效果不佳, 教学实用性不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酒店普遍要求员工既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 又能具备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

三、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途径

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的教学现状,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一) 学生方面

1)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近距离接触酒店的机会。通过在酒店短期的工作, 能使学生们更加熟悉酒店的工作环境, 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英语听说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加强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教师开展听说教学活动。2) 鉴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 特别注意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听说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 需特别关注“两极”的同学, 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3) 教师应严格监管学生的学习过程, 同时, 更应该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如前所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良莠不齐,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没有自信。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遇到挫折之时、取得进步之时、甚至犯错之时都能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支持, 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份关心, 内心充满感激, 并最终将这种感激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 教师方面

1) 为英语教师创造到企业工作的机会。系部应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英语教师下企业, 到酒店的各个部门去工作。通过这种方式, 能使教师获得一线的工作经验, 充分了解酒店工作的流程, 了解酒店方对于学生的要求, 了解学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充实自己的酒店专业知识, 积累教学案例, 更有利于在教学中将工作场景中转化为教学环境, 突出教学的职业化和真实化。2) 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通过下企业等途径, 能够丰富自己的酒店专业知识, 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也无法把自己的收获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因此, 要鼓励教师通过培训、竞赛等方式, 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3) 教师应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由于酒店专业现有的英语听说教材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关注不多, 而如前所述, 酒店方希望学生可以具备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来更新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等, 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把实际职业岗位任务作为教学任务,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成长。

四、结论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不仅可以真正提高学生英语的交际交流和应用的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酒店各个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 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但是, 从另一个方面, 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 创设以学生为主题的情境式教学。

本论文系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涉外酒店员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小莉.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陈梅玉.浅谈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高职酒店英语学习模式的构建[J].高教学刊, 2015.

[3]余昌国.新旅游业态呼唤新型旅游专业人才[N].中国教育报, 201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2

传统的听说能力培养注重的是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而口语交际是一门综合性的活动课程,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语言环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

良好的口语交际不仅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耐心专注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口语交际”对他们的听说读写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3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也随之提高。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与说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从整体看,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顺利地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甚至拿到了六级证书,但这些年社会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满意,尤其是对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使用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有效地交流而感到不满。这表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弱,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学习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面对面交流等多种途径,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听说能力更显得日益重要。这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急切地希望能在大学学习阶段提高听说能力。面对这些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本文依托语言习得的三种假设,探索非英语专业在校生的英语习得过程,从对这一过程的剖析中,找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非英语专业在校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办法。

一语言习得的三种假设

Krashen(1985)提出的习得理论包括五个假设:第一,习得与学得假设。第二,自然顺序假设。第三,监控假设。第四,输入假设。第五,情感过滤假设。Krashen的五个假设紧密联系,形成了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输入假设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习得的知识只能用于监控语言行为;习得语言的顺序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习得语言对情感过滤器不起阻碍作用。Krashen主张人们只要能获得足够的“可理解输入”,并且他们的情感过滤因素低得足以接纳输入时,人们就可以习得第二语言。Krashen的理论提出后,许多追随者试图通过研究找到实证依据,但在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中,有的支持Krashen的理论,有的却与之大相径庭。例如Long(1985)的互动交际理论(Output Hypothesis)。归根结底,这些理论都是探讨第二语言习得中最关键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

1Krashen的输入假设

Krashen的输入假设包括一个论述和两个必然结果:学习者通过理解稍难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输入,按自然顺序逐渐习得第二语言,而输入必须足够。说是习得的结果而非原因,这是通过理解输入自然形成的能力,如果有输入来源并且输入足够,就能自动获得所需的语法知识。Krashen还描述了理解含有新语言素材输入的两种方法:学习者借助情境;教师则提供简单化了的单向输入或双向输入。单向输入包括听讲座或听教师话语,双向输入则主要是相互交谈。Krashen认为双向输入是提供可理解性输入的好方法,因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者当商讨交流中出现问题时,会额外地获取可理解性输入,增加习得机会。

2Long的互动作用假设

Long(1985)提出的互动作用假设也探讨习得过程,强调可理解输入的重要性。但它的讨论重点是会话双方调整会话结构对习得的作用。Long认为在会话过程中,会话双方一旦产生交流困难,他们就会对此进行探讨,及时调整会话结构,直至双方都相互理解,而由此所产生的可理解输入更适合于习得。Long的这种观点,表明了调整会话与习得语言之间的间接关系:调整会话促使输入易于理解;可理解输入促使习得;调整会话促使习得。Long同样认为双向作用比单向作用重要得多,因为在双向互动过程中,会话者可直接提供反馈,表明他是否理解了对方的含义,从而使得习得的机率增大。因此,互动假设不仅考虑到输入而且还有学习者输出在习得中得作用。

3Swain的输出假设

Swain(1985)提出的输出假设是对输入假设与互动作用假设的补充。Swai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固然重要,但要达到本国语言的精确水平,学习者必须有机会有意义地运用语言素材。Swain归纳了输出促进习得的三个功能:第一,触发功能。即学习者在探讨含义的过程中,需要产生精确、连贯、合适的输出,这是需要促使学习者意识到自身的语言问题,并触发其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或获得新知识的认识过程,提高学习效果。Swain称之为“pushed output”。第二,假设验证功能。即语言输出能使学习者有机会验证语言规则的一些假设,并通过意义协商(negotiations of meaning),使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更正确。第三,元语言功能。即输出能使学习者控制和内化语言知识,迫使学习者突破语义层面,向句法层面发展。Swain认为这种被迫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消化输入并将其转化为吸收,能够刺激学习者从简略理解转向准确表达。

以上三种假设都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中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Krashen的输入假设与Long的互动假设强调了外界输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决定性作用。但输入假设强调学习者接触稍难于现有水平的语言时,习得的几率最大;互动假设则强调学习者为解决互动交流产生的问题而做的会话调整最为重要。Swain的输出假设则认为语言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依靠所获得的输入,输出在习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能迫使学习者尽己所能地运用现有语言,从而促进习得。三种假设向我们展示了语言习得的多面性,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

二对我们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启示

语言习得理论的三种假设所揭示的语言学习过程,为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提供了极其关键的理论基石。作为英语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兼收并蓄各种语言学理论,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一些对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具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教学手段。既然语言学习是输入、互动调整与输出的过程,教师就可以从这三者着手,找到最佳结合点,使输入最大化、互动有效化,最终使输出最佳化。以下是三种假设对教学的启示:endprint

1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语言的习得是建立在大量、丰富、真实的可理解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熟悉教材,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大输入力度,使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寻找最佳的交际机会,使之与输入有效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输入转化为真正的吸收,为最终提升听说能力做准备。笔者在教学中常采用的输入方式有:第一,强记式输入。即坚持把朗读与背诵贯穿于英语课的始终,坚持每堂英语课后布置朗读背诵作业,并适时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背诵竞赛形式。比如,口头机械模仿操练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能连续不断地背出最多的句子比赛;穿插进行口头汉译英、英译汉操练;对话表演操练;固定话题的口头说作文操练等。这既可满足学生从中体验成就感的心理需求,还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趣味中完成了输入,提升了听说能力。第二,需求式输入。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对国内外的重大事情及身边所发生的事敏感并给予热情等特点,笔者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及时捕捉语言输入机会,适时输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并引导他们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输入。第三,非语言方式输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图片、幻灯片等,帮助学生理解非语言输入。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可理解输入,笔者利用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全天候向学生提供各种原声听说材料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时间的输入需求。

2根据Long的互动假设,会话双方在会话过程中一旦发生交流困难,他们就会调整会话结构,从而促使输入易于理解

因此作为课堂实践的设计者,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提供学生相互交流、逐渐吸收最初得到的“输入”的机会。一方面还要注意提供学生共同探索会话含义、调整会话结构的机会,使之随着技能的熟练和吸收的内化,使学生逐渐发展自动的语言应用能力。笔者对此采用的教学手段可归纳为:第一,问答式互动。即在教学中针对不同课文的主题、语言风格、作者意图及教学进程设计问题情景并适时提问。提问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性提问及文章内容理解性提问。语言知识性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单词、词组的用法及使用规律;理解性提问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语篇结构、体裁、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比如:课前导入式提问、课内语言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归纳式提问、挖掘式和深层理解类提问。回答问题方式主要有:指定学生回答;要求学生集体回答;学生自愿回答;教师自问自答。问答式互动即可促使学生反思概括,巩固输入知识,又可通过互动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调整式互动,即课堂上的各种交际活动的设计必须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必须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生,也须根据他们不同阶段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要提供学生共同讨论会话含义的机会,要做到让学生能表达、能有话可说、能真正吸收。比如在为学生创造交际语境时,注意培养学生语篇的连续性,并附之以恰到好处的指点,即学生在对话、讨论时,不能各自只顾自己滔滔不绝,而对于对方的谈话似听非听、一知半解。避免会话双方各谈各的。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调整会话结构,更多地获得可理解性输入,以保证交际的真实性,达到让学生真正吸收,完成输入、吸收与输出的互相促进,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根据Swain的输出假设,语言的输入最终要落到输出上

语言的产出不仅能激发更有效的输入,而且给学习者一个验证自己假设的机会,以促进他们构句谋篇的能力。逐渐达到自动化的流利程度。教师作为课堂实践的组织者,要在创造各种输出活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大量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已获得的输入知识的机会,为语言输出提供条件。笔者对此采用的输出活动有以下几点:第一,操练与交际并举的输出活动。笔者从所教语言材料中挑选出常用的词语、句子、段落,或利用实物、录音、投影片,配合手势表情以及语言等创设情景,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实践操练活动。比如:看图叙述、口头作文、角色表演,给出某一两个本单元学过的关键词,让学生顺势叙述出课文或练习中出现的精彩句子,甚至整个段落,并适时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个人简历、兴趣爱好、体育比赛、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指导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式叙述、讨论或自由发言。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能触景生情,产生表达思想的欲望,既能兴致盎然,又学得进、记得住、用的活,使语言学习过程的输入、吸收、输出得到和谐统一。第二,激励发言式输出活动。运用配套的教学管理方法,促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比如:笔者设计了一个平时成绩记录册,把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记录在册,并有相应的分数。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期中、期末成绩构成。这一强制机制使那些语言表达不好怕出丑、不愿动脑积极思考的学生都想方设法参与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语言输出意识,并逐渐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语言习得理论的三种假设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语言学习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把三种假设结合起来共同作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理论基础。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三种假设对我们提升非英语专业在校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启示可归纳为:大学英语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接触语言的机会、相互作用的机会、被迫输出的机会和有利于习得的环境,以保障输入与输出的互动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彼此兼顾,平衡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pord: pergamon Press, 1982.

[2]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 1985.

[3]Long, M. 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nnalsoftheNewYorkAcademyofSciences,1985.

[4]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u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J].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985.

[5]Storch, N.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Esl. Pair work [J]. Language learning, 2002,52(1).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4

关键词:日语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现状,提高

随着复合型、实践型,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下, 各高校日语专业都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通过对日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并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提高大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研究对象为通化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学生, 1-3年级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248份, 收回有效问卷240份。从各年级随机抽取30名学生和2名英语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随后笔者对各项数据及资料逐一进行整理与归纳。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整体而言, 日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理想, 原因归根于以下几点:学生由于受母语和日语以及环境的影响, 英语听说能力是提高最慢。日语专业学生大一开始上大学英语课, 平时注重英语语法的学习, 而忽视对自己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 随着学日语加深, 学生的口语越来越差, 渐渐地自然就听不懂了。虽然很多大学生都能了解英语听说能力对于他们今后工作的重要性, 也急于要提高听说能力。但是大学英语课堂仍然是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主, 每次想要练习的时候, 不是听不懂就是说不出完整的英语句子, 严重地挫伤了学生们想培养听说能力的自信心。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通化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例

1.1 学生方面:

(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调查统计, 日语专业生源大部分是吉林省农村地区, 也包括西部, 南方的学生。日语专业的学生高考时的英语成绩普遍偏低。无法达到大学英语所要求的听说能力。 (2)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音是口语的基础, 它直接关系到口头交流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的目的, 或达到目的的过程是否顺畅。许多学生了解语音的重要性, 对语音学习还是比较重视。但是学习和练习语音的确是一件苦差事。学生觉得语音练习枯燥乏味, 对此也不愿意多练。即自己并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欲望。 (3)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虽然学好英语的愿望强烈, 但学习方法不当, 只是背词汇、看语法、忙于应付四六级考试, 学习没有计划性。英语听说能力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薄弱和退化的具体表现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绝大多数学生不清楚什么是自主学习和如何进行, 学习英语比较被动。

1.2 教学环境方面:

(1) 教学硬件设施有待提高。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对现有教学条件不满意, 希望能在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 英语听力课能到语言实验室上, 英语课堂实现图文并茂, 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 (2) 增加与老师互动的机会。调查中, 个别学习好、性格外向的学生经常发言, 其他同学上课都是敷衍了事, 学英语就是考试前集中复习背答案, 严重影响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希望老师能侧重英语听说能力, 并能对学生的听说方面所面临问题及时反馈和指导。 (3) 英语课程设置单一。我校日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实行两学年及四学期的必修课制度, 每学期60学时, 不分精读、听力课, 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侧重语法词汇讲解, 不太重视听说能力。9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比较认可, 18%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另外, 除了四学期的基础必修课之外, 希望学校能够开设英语相关选修课, 聘请外教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讲座, 同时增加课外活动, 与生活实际接轨, 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4) 评价机制不合理。评价为测试为主。目前我校采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形成性评价和测定学习结果的综结性测试来进行评价。主要是以考察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 这种考试对听说能力无法测定, 并语法薄弱的学生形成的压力不能忽视, 同时也抹杀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提高日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因素

基于上述造成日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学生们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

(1) 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教学工具单调, 听说练习很少, 学习环境不是很丰富。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多为学生播放原版的英语听力材料和影像, 一方面学生可以多听听标准的语音语调,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 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练习英语听说能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习英语听说能力的积极性。 (2) 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加强语言技能训练。有效地听力理解取决于学生对语音, 词汇, 语法和语用等各方面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学生对外语听力理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练习听力的过程中不要背负心理包袱;调用自己储备的知识, 培养学生对下文将要听到的信息进行大胆、果断的推测和判断的能力。 (3) 口语教学要循序渐进。日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包括语音教学、教师指导下的口头表达和学生自主表达。在实践中, 这三个方面是互为依托。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水平,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所侧重。包括模仿跟读、在对话的框架内根据教学重点进行替换练习、角色扮演、与个人或现实生活相联系。尽量减少口语练习的枯燥性, 增加趣味性, 使学生能长久地坚持口语练习, 直至形成良好的习惯。 (4)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听说能力优先的理念下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合适的元认知策略指导自己的练习,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5)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元认知是弗拉维尔 (Flavel)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 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概括起来,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十分可行的。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主动过程。具体来说,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听力活动中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对听力过程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预测、集中注意力和反思等策略可明显改善听说能力, 听力成功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听说动机。学生们使用元认知策略, 可以帮助他们决定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策略、或改变策略, 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听力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结束语

高校日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听说能力提高有待完善的问题还有很多, 对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 并让学生通过有效策略和方法提高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施渝, 吕嫒玲.培养听力元认知意识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育, 2008 (4) .[1]施渝, 吕嫒玲.培养听力元认知意识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育, 2008 (4) .

[2]马君岩.浅谈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7) .[2]马君岩.浅谈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7) .

[3]王艳霞.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因素[J].剑南文学, 2012. (11) .[3]王艳霞.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因素[J].剑南文学, 2012. (11) .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篇5

大家都知道,语言的学习需要语言环境,只有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语言的学习才会又快又标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校园内的标语由英语代替。如Welcome to our school(欢迎来到我们的学校)。Pretect the trees and flowers(爱护花草树木),等等,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氛围中。

2.每天安排学生收听英语节目。如每天播报英语早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用英语来播报,这样既让他们置身于英语中去,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坚持课前3分钟的Free Talk

每天Free 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们自拟话题,谈及了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和小故事等。

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

三、坚持使用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教师坚持用英语讲课,这势必会使课堂成为一个英语世界,构成良好的语言环境,大大地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在坚持用英语授课的同时,辅以贴近生活的实例、具体形象的实物和丰富恰当的表情、动作,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对你说的语言好奇,试着模仿发言,从而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信心。当然适当的汉语辅助也是必要的。

四、创设趣味、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为了实现培养学生交际功能这一目的,首先,教师应把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作交际过程,避免教材既定的机械操练,在熟悉教材基础上,大胆创设类似的情景对话,制造信息沟,使学生有强烈的交际需要、欲望。其次,要避免组织形式的单调性,经常尝试新的交际形式,使口语的实践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施展其能。当然,还要避免课堂一味追求情景化的失控现象,应有张有弛。

五、有效借鉴“互助互动”模式,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与生共同参与的创造过程,而已在语数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的“互助互动”教学模式,也正是在教师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与英语课堂教学原则、方法有着明显的吻合之处,因此有效地借鉴“互助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取之长处引入英语课堂,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学生大量开口说的机会,提高了后进生说的能力;“互助互动”教学模式中的灵活、主动、以生为主的小组讨论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敢说、愿说,放心去说。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教师只有认真做好课堂与课外的指导工作,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英语人才。

(上接第144页)50家企业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出,企业对学生操作技能满意的仅为16%,不太满意的则占84%。

4.自我控制能力的差距

企业为保证其正常生产秩序,往往制定有相应的纪律。而在企业中,有的学生置单位纪律于不顾,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以至最后有学生被用人单位开除。这些现象,都与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养成良好的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有关。因此,如果忽视了学生自制力的养成,任其自由散漫,进入社会后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校企文化对接是职业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职业学校大多因为种种原因,加之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关注不够。因此,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缺少品牌学校。职业教育是以招生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如何做到“出口畅,进口旺”,除了学校要苦练内功,提高办学质量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树立学校的外部形象。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树立良好形象,有助于家长对学校产生信赖感,也有助于企业对学校的认同,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而广泛就业,又如同无声的广告,对招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联动效应。同时有利于塑造学校形象,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职业学校要引入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必须依靠学校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而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又必然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学校形象的塑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必将使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文化积淀不够深厚的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得到提升。

四、校企对接是中职校园文化现实状况的需要

就目前重庆中职教育发展现状看,类别繁多,有教委直接办的,有行业办、区县政府办的、有企业自己办、还有私人或团体办的。此种发展模式是否恰当,此处笔者不想过多评价,仅就办学宗旨和理念而言,对以区县政府举办的职教中心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重庆各区县都建有自己的职教中心,因被纳入对地方政府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所以有的领导不求实际,不遵循重庆区域职教发展统筹规划,盲目上马,采取建设追求规模、师资追求数量、生源实施保护、教育管理延续“职教普教化”体制等,追求教育功利色彩,政绩化、商业化气息较浓,严重脱离了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职业教育规律。

从2000年以来,重庆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曾经一度达近600多所职业学校,正面看是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但我认为,这种迅速仅仅体现在表面现象或者说是体现在政绩层面上,并没有真正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存在的问题至今还未得到根治。单从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彰显职教特色的普遍性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脱离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没有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高要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而当今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上照抄普通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体现出自己作为职业学校的特点。

二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将自己融入社会大文化建设:多元、多彩,多变的社会文化,早已渗入到校园中,想堵也堵不住,但学校总是按照传统思维,尽最大可能构筑起封闭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抵御社会文化中的消极的有害的东西渗入。正是在这以一面围墙阻隔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观念,也通过制度文化的形式,隔绝学生同社会的诸多联系。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6

1 语音及语音教学现状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四方面的属性。A.C.Gimson认为学会讲一门语言需学会语法的50-90%和词汇的1%, “但语音知识却必须近乎100%的掌握。”[1]语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语音语调是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首要技能之一[2], 但多数学生大学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语音知识。

目前的语音教学, 以孤立的音素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并未将语音学习放置于语境之中, 不利于学习不同语境下发音的变化, 这就给语音语调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在教学方式上, 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以带读、跟读等机械操练为主。随着多媒体的运用, 教学的形象性有了提高, 特别是有关发音器官的学习确实生动了许多,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多数教师运用多媒体仍然用于孤立的语音教学, 并未通过语调表现出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表意功能。在学生方面, 则觉得语音学习枯燥乏味,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即便不是荡然无存, 也是相去甚远。

2 英语听说能力

英语听的能力是指听者将通过听觉器官接收语音信号并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能力。目前, 大部分学校英语专业的听力课堂教学是先听录音, 然后测试, 之后是教师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容易觉得枯燥, 学生易厌倦从而导致学习兴趣和热情降低,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还有一个问题是, 难以对学生理解的信息进行衡量, 因而也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反馈。学生没听明白的内容, 并非几个选择题所能完全测试出来的。此外, 听力训练的系统性也得不到保证, 往往是低年级练得多, 高年级少, 听的能力往往不进反退。

英语说的能力是指说者将想要表达的信息通过发音器官转化为可以理解的英语口头语言的能力。口语教学来说, 多数学校以外教为主要师资力量。外教教学一般比中国老师要活泼, 如外教采用表演, 猜谜等形式与学生对话, 但是一些学校在外教管理上相对较松, 不同外教的水平、风格相差较大, 教学水平并不稳定。部分外教没有针对中国学生的背景进行教学设计, 口语的考核方面, 也没有严格执行既定的标准, 这就导致一些学生课外口语练习动力不足。笔者在对英语专业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访谈中发现, 一些学生对说的能力的期望与实际水平不相符, 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 不少同学表达了失望之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 交际教学法引入了教学, 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惯性思维下仍然不尽如人意。

3 语音教学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

语音是口语和听力的基础。语音掌握不好, 可能造成听力理解障碍, 口语表达也容易造成不知所云的状况。就听说能力来说, 英语水平低的学习者有时要通过一个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而对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来说, 则不必经过翻译过程, 直接用英语便可以理解或表达。有研究者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认为“基础语音知识讲授和训练有助于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3]。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 有的学生将汉语中的以字为单位的习惯带进英语听力和口语中。任何一门口头语言, 语音不准确都会对相互交流产生不利影响。不光是单词读音、重音不准确会引起交流双方对意思领会上的误会, 由意群决定的重音组合模式不同也会造成信息误读。学好语音不但能够提高听说技能, 对于记忆单词和识别单词、培养语感等一系列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都有好处, 学生词汇量增加和语感增强反过来对提高听说技能也带来正面影响, 这对成人学生特别有帮助。

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 笔者对语音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方面是母语的影响。对于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英语中有些英语音素是汉语中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由于负迁移的作用, 汉语中这些类似但并不相同的语素会对英语听说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开始学习英语的阶段, 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用汉语在英语语词上进行读音标注。这些拼读在形成习惯后会对英语听说能力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不同地方的方言, 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方言对英语口语和听力也会造成一些影响。发音的本质是发音器官在反复练习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汉语与英语语素中相似性在发音器官方面的体现是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 但其中的细微区别则需要通过刺激分化练习。汉语以音节为主的语音时空观与英语以重音为主的语音时空观不但是两种文化思想的差异, 对英语学习老师为说, 对于英语非重读音节短促模糊的处理方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仍然企图把每个单词都同等处理, 不习惯于“轻重有别”的处理方式。英语中有些英语音素和爆破现象在汉语中是完全没有的, 这也给中国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造成障碍。汉语中没有的英语语音, 若学生没有受到正确的发音训练, 则往往形成独特的发音, 从发音器官上看, 其发音部位的控制没有形成合适的条件反射。特别是不同方言地区的学生, 会形成不能发某些特定音的情形。这是汉语对英语学习影响的一种变形。

另一方面, 英语中相似的语音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例如pat和pet的类似, 再如发音类似的长元音和短元音, 如/i/和/i:/。这种情况在连读时学生更难以辨别。有些语音现象是英语中所没有的, 如爆破音及失去爆破现象。英语中连读现象, 词与词之间没有停顿空隙以及同化现象。英语中部分单词存在弱读现象, 英语母语者在说话时通过把元音弱化处理, 包括在强度和时间上两方面的弱化以达到突出重点的作用。语调也是英语学习者的一大困惑。英语中的降调和升调一般来说并不构成特别大的障碍, 但是英语中还有混合调如降升调。通过语调, 字面意思可能会表达一些暗示甚至相反的信息。英语意群所造成的语调组合变化也对学习者造成困难, 如:“ (I want my) (bag) ”与“ (I want) (my bag) ”。前者说明要的是包, (可能“我”还有别的东西, 但要的是包) , 后者则要说明我的包 (可能还有朋友们的包) 。

4 加强语音教学, 促进英语听说能力提高

“地球村”时代的商业、科技、服务等交流呈现国际化加快的趋势。如何有效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 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 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听、说能力的基础是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也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语音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条件和学生基础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4.1 走出语音教学无关紧要的误区, 配备良好的师资设备

虽然语音在中学已经学过, 但在大学, 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非常需要系统学习语音理论。英语教师本身不但要有精深的语音理论知识, 自身要能“字正腔圆”, 对语音, 特别是学生发音错误有敏锐的判断力, 能运用科学的语音理论和自身实践来纠正学生的错误。特别是能因材施教, 对学生发音错误的共性与特性进行区分, 将大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在英语课堂上其行为举止有“外国味”。有的学校以外教来进行语音教学或听力口语教学。这些形式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也有着良好的语境条件。如是外教, 则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中国学生的特点, 如果是本土老师, 不妨“洋一点”。一位学识渊博、语音纯正又有责任感的教师可以引得学生的钦佩, 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枯燥的语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音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

学校的教学设备也要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对传统语音室的利用虽然有利于语音教学, 但学生的主动性容易受到束缚。如果采用互动教学软件, 配以相应的计算机硬件, 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学生可以实时记录自己的发音, 比对自己发音与标准发音的区别, 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明确改进方向。互动室的教学设备也更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4.2 做好发音部位的教学, 对抗汉语干扰

成人学生学好语音必须掌握发音部位, 特别是舌位的变化, 学会观察正确的口形, 感受自己的口形, 校正自己的口形, 将其与舌位变化统一起来。教师对学生要有训练质量上的要求, 也要有数量上的要求, 以形成正确的发音器官条件反射。同时要进行对比教学, 将造成干扰的汉语语音发音与相应英语语音发音进行对比, 使学生形成抗干扰意识, 自觉地抵抗来自汉语的干扰。对于一些地方院校, 则可以根据学生招生特点, 若有必要针对方言发音进行校正教学的, 则可以设计相应方案。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尤其重要, 具体教学方法上, 可以让学生自己将发音录制下来与正确发音进行比对, 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互帮互教等。

4.3 将语音教学融入语境之中

语音教学中的语调及与意群相关的教学, 反映的是语音对语言信息表达的影响。将语音教学结合进语境教学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实战演练”。具体教学方式一是精听。精听, 即反复仔细地听录音。通过精心琢磨每个音正确的发音及与自己理解的差异, 提高辨音能力。通过听逐句地听, 甚至逐词地听, 对音节停顿、连读、弱化、失去爆破、同化、重读情况细心体悟, 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找到规律。二是泛听。泛听即从总体意思表达方面领会材料内容, 主要是培养语感。语感强的学习者自然地进行语言表达, 不必拘泥于语法规则的束缚, 不考虑语法而不会犯语法错误。三是模仿。通过让学生将自己模仿的读音录制下来, 与原资料对比以发现其差异, 最大限度的模仿原始材料的读音, 包括语音语调。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不可简单视为跟读。

4.4 以就业为导向,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与实践相联系。语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听说能力, 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若学校能提供走出国门进入英语生活环境自不必说, 若条件不足, 也可采用英语夏令营, 英语语音竞赛、演讲比赛、节目或游戏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英语角, 但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低年级的学生参与得多, 高年级的则较少, 原因可能与高年级的学生感觉在英语角所获不多有关。因此,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高年级学生的需求, 为学生建立实习基地, 如让学生参与导游活动等。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直面就业, 可以引导他们参与考口译资格证等形式, 一方面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语音纯正、听说能力强在就业中的优势,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5 面对学生语音基础的差异, 可以进行分组教学

将基础差不多的或者有共性问题的学生分在一组, 组内学生类似, 组间学生差异大。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教师重在有指导性的讲解, 增强学生对语音的领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先进行听音和辨音, 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音, 并组织讨论发音原理, 特别是进行音位反馈练习。训练一段时间后, 换另一种分组方式, 将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在一组, 每组都有发音好的, 中等的与较差的, 组内同学之间应组织帮扶学习, 强者帮助弱者。这种分组学习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 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合作性,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最终达到共同提高。

4.6 在相关课程学习中渗透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不仅仅对于听说能力提升有意义, 也对其他专业课有影响。因为任何英语专业课都免不了要产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活动。反过来, 其他专业课对语音教学也有影响。因此, 有必要在其他相关课堂学习中, 渗透语音教学的理念。这就要求各专业课老师都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充分意识到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中运用相应教学手段促进语音能力和听说能力的提高。

摘要:全球化和网络时代显示出了英语日益重要的沟通作用, 听说能力则是英语沟通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语音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听得懂, 是否能被人听懂, 可以说是听说能力的关键性教学环节。笔者从第二外语学习者的角度, 分析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因素和音教学中的困难, 并从实际教学层面提出提高语音教学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语音教学,英语专业大学生,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Ausubel D P.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8.

[2]罗靖.英语专业教学中主意教学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7

关键词:英语语音:体验式

1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体验式英语教学在国外的发展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夸美纽斯、卢梭、约翰·杜威 (John Dewey) 、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 和皮亚杰 (Piaget) 等人都是这一模式的先驱人物。美国人大卫·库伯 (David Kolb) 在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体验学习模式, 这是体验式英语教学发展的根本。依据库伯的理论, 想解决“book learning”的问题, 理论运用于实践是必须的。据此, 他把体验式学习过程分为了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 包括具体体验, 反思性观察, 抽象概念化和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停下来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反思;第三个阶段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也就是抽象概念化的过程;到了最后阶段, 学习者要主动去实践、去验证这些概念 (Sugarman, 1985;http://baike.so.com) 。

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 但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甚少, 研究者们把注意集中在了学习者身上以及对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 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国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教育学、外语教学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 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2英语专业语音课程的授课模式改革

语言是交际工具, 口语交际中英语语音至关重要地影响语言的整体水平。英语语音教学的关键在于听说能力的培养, 语音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自由的能力。目前, 我院英语专业的语音课程仍旧以“讲授”为主, 学生的“体验”非常的少。以语音因素教学为主的传统的语音教学正是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不高的症结所在, 因此想要提高英语语音水平以期达到达意、得体、优雅地进行口语交际的目的, 就必须对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改革。

体验式教学强调了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 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中发现语言的使用规则并应用到实际的交流中去。此外, 体验式教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掌握语言文化知识。

3体验式教学初探

在2015级英语专业3个班级中进行“体验式改革”的初次尝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24次课时) , 采用了10次体验式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在上述的实践材料中, 朗读和背诵英美诗歌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课下听说以及模仿英语语音和美国语音的技能, 如元音的长度、节奏、连读、失爆和语调等;剧本片段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考查学生句子重音和语调, 帮助学生用语调理论指导实践, 提升朗诵和口语水准。以上的内容既是教学实践又是教学内容, 需要学生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规律, 体验“有效的口语交际”, 切实提高听说能力。

在一个学期语音课程的体验式改革结束后笔者进行了调查问卷, 了解学生就“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后, 英语语音学习和对语音课教学以及过程性评价的认识。

问卷调查设置了选择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共发放和收回问卷96份, 上述统计表显示的是开放性问题 (单选题) , 就语音学习和语音对听说的重要性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语音知识非常重要。就过程性评价而言, 仅有29.2%的学生完全赞同现有的评价模式, 对于取消期末考试, 过程性的进行评价学生赞同的比例非常高。在开放性的问题中, 学生对于英语语音的学习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比较统一的观点就是多听多读多模仿, 这与语音课堂的实践内容是完全符合的。此外对于语音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学生多数认为老师应该加强辅导, 增加听说视频等。

从统计结果基本可以看出, 学生在语音学习中对于实践语音知识是非常赞同的, 对于经由实践得到期末的成绩这样的过程性评价非常赞同。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改进, 在进行语音课堂的体验式改革中, 笔者认为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这项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受益匪浅。在分析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所收集的大量反馈意见中, 还发现在一些细微的教学模式和细节方面以及教学计划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继续探索。比如目前我校英语专业的语音课程课时仅有一学期共计48学时, 相对综合英语等其他课程较少, 而对于目标语言的掌握, 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 目前的课时量远远不能保证学生收到行之有效的效果。因此, 在下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 如何有效增加语音实践在有限的时间增加更多的“体验”是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整个语音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如果不要求学生在以前语音实践的基础上重复背诵或朗读, 有的学生在实践中往往就不会认真地思考或者应用到下次实践中。同时在语音实践中的不断评价或许一部分学生的语音能力和信心会受到挫伤。故针对以上问题, 如何调动学生互评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也是下阶段项目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avid A Kolb.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New Jersey:PrenticeHall.

[2]http://baike.so.com/doc/6582040-6795808.html.

[3]曹佳璠.新媒体环境下体验式学习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 2014 (30) .

[4]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杨燕.浅析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面临的尴尬[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6) .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8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高职学生,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听说技能

高职教育兼顾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双重属性,既要完成对学生们职业能力的培养,又要完成学生们大专学历教育。职业岗位能力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们职业竞争能力的砝码,同时职业岗位能力也是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本科教育的固有特点。为此,高职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不仅应重视对学生们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应重视对学生们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通过对酒店用人单位的了解,大部分员工在工作中,害怕运用英语与外宾进行交流,因此,根据毕业生岗位需要,培养学生们英语听说技能,对提升学生们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能力都起到积极效果。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听说的教学现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方向多数会选择酒店,然而入住酒店的外宾,所通用的语言基本都是英语,因此,酒店对于员工的英语能力格外重视,尤其是对英语听说能力。但是就目前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来说,对学生们进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仅是局限在最基础的英语听说练习,并没有对学生们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师在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将职业岗位能力与对学生们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导致教学实用性不强、效果不佳。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多数酒店都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英语听说交际能力。

(二)在教学中因缺乏酒店管理的工作经验,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较为落后。教学内容基本来自于教材,由于教材内容相对落后,满足不了学生们毕业后的工作需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多都出身于英语科班,缺少关于酒店的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运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不能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运用适合酒店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三)学生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并且对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时,由于受到了诸多挫折,因此对自身的英语水平没有信心,加之学生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对英语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为英语听说教学带来了极大影响。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听说课程的改革

(一)课程设置。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酒店走访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英语听说课程的设置上,应全面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开发。按照毕业生的岗位、职业成长规律划分,从而体现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化、系统化。对于酒店管理型专业人才来说,其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及员工的职业发展趋势,要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英语语言教学模式,并将课程分别设置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从而分别对应酒店基层岗位、基层管理岗位、二级部门管理岗位。根据基础课程《综合英语》及《英语听说》进行强化训练,重点是增加学生们的词汇量,并加强学生们对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而后再创设《酒店英语》课程,在要求学生们进行书面表达、口头运用的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两千词汇,并且还应确保学生们能听得懂有关酒店业务的对话、报告等。英语听说课程特点分别有两种:第一,将教学环境真实化、职业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放在工作的场景中,将酒店实际岗位任务当作是教学任务。第二,注重英语听说技能项目完整性、结构合理性。

(二)课程改革。

1.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校比较重视对学生们应用技能的培养,彰显了人才实际动手能力。为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们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并执行工学结合或校企合作等方式,是一项有益的探究,即对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学校与酒店进行合作。通过实践了解,执行工学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学生们熟悉酒店的工作环境,并且还加强学生们的英语职业素养、英语应用技能、专业技能等,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2.情景模拟教学实践。目前,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而是将学生们引入酒店开展真实的模拟工作,并将酒店的工作流程及内容当作是教学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从而进行模拟教学。同时教学方式也随之加以改变,大多以情境性、讨论型、互动型为主,以多媒体技术作为媒介。教师根据视频了解酒店具体工作场景后,再带领学生们进行有关酒店英语表达方式、词汇和句式等学习,而后模拟酒店具体工作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部分学生扮演酒店工作人员,部分学生扮演外国客人等。唯有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对酒店工作岗位职责及分工等有充分的体验,并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此同时,也能提升学生们的主观能效性。

三、培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途径

(一)教师方面。

1.为教师创设到企业工作的机会。高职院校应为教师创设到酒店各个部门工作的机会,从中积累工作经验和教学案例,同时掌握酒店对于学生们的需求及酒店工作流程,不仅能突出教学的真实化、职业化,也能在教学中很好地将工作场景转换为教学环境。

2.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对学生们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两者相结合,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或课程评价等,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实际职业岗位任务当作是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们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

(二)学生方面。

1.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加强监督,从而帮助学生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听说习惯。

2.为学生增加接触酒店的机会。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为学生们创设大量与酒店接触机会,学生们通过在酒店短期工作,不仅能使学生们体会到英语听说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也能使学生们熟悉酒店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并且也有效激发学生们对于英语听说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来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们的英语听说技能,为学生们在酒店各个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们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交流能力,为学生们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教师也应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将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并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情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伟鹏,杨眉,胡阿利.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技能培养[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1

[2]杨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5,9

[3]徐昊.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15,14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9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同国外的联系日益密切, 英语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日趋重要, 国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也给予不断重视。但是,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陷, 尤其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更多。因此, 提高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必须提上日程。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 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太低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对参加高考的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的考试水平要求不高, 学生入学英语成绩都不高。在总分150分的情况下, 专科和三本院校招收的艺术类学生的入学成绩平均分都在四五十分左右, 有的还存在二三十分的现象, 这给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 学生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

艺术类专业学生本身缺少对文化课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 无紧迫感, 逃避学习, 懈怠心理强, 对学习成绩好坏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具体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有的同学上课不带课本或者课上睡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不作预习, 课堂上不主动积极思考只被动接受知识, 课下不自主摸索学习, 处于老师不教就不知道去学的状态。上课出勤率低, 老师上课“费时低效”就是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3) 公共课成绩差不影响专业学习的发展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或者学习音乐或者学习美术。学生专业专长的提高和长进, 比如弹得一手好钢琴和画好画作和英语学习没有必然的关系, 加之艺考本身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也不高, 所以大多学生英语水平不高。

2. 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对比

(1) 水平较低, 层次较差

因为艺术类学生高考时文化课成绩要求偏低, 所以考生英语偏差, 底子薄, 基础较弱。其他专业考生文化课要求高, 英语基础较好, 学习比较积极。

(2) 学习态度欠端正

因为基础差, 学习缺乏兴趣, 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而其他专业的学生, 尤其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要自觉和积极得多, 且成绩也相对较好。

3.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优点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音乐, 弹奏乐器、唱歌、跳舞、绘画, 锻炼开发的是右半球大脑, 学生通常思维活跃, 擅长口头表达, 具有语言优势。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1.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Holec认为,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会越高, 学习效果也会越好。

2. 更新大学英语教材

针对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生层次低、水平差的现状, 从2010级开始, 艺术类专业学生由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 换成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基础教程》及配套的《大学英语实用视听说教程》, 都包括书面教材和网略教学光盘。教材中增加了听力练习和情景对话的分量和内容。

3. 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要求, 需要对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例如, 艺术类专业学生新的教材强调听力和口语的练习, 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式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具体可采用两人互问互答 (pair work) 、小组讨论 (group discussion) 、角色表演 (role play) 、辩论式 (debate) 、案例研究式 (casestudy) 等等, 来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的练习。

5. 充分利用语音室和多媒体

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语音室等先进高科技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授课时能充分利用音频资料, 视频资料和网络资源等多种手段, 对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提高听力能力, 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 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方向, 有利于改变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在基础英语课程基础上开设的选修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供机会, 可以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比如开设《英语交际口语》《经典英文电影欣赏》和《英语原版电影配音》等选修课, 或者聘请外教开设英语视听说等选修课程。

四、结束语

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和重要指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原大纲提出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改为“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改为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 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定苏.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桂诗春.我国外语教学的新思考[J].外国语, 2004, (14) .

[3]HolecHenry.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4]范捷平, 李媛.论柏林模式与外语学科改革[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1) :26.

放开思维,培养“听说能力” 篇10

关键词:口语 交际 思维 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由于胆小,不敢开口说英语,怕说错后别人嘲笑。还有一些说了,但发音不准确,说话时吞吞吐吐的,逐渐地就会失去说英语的兴趣。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们平时没有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而且还要考虑所说句子是否正确,因而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课堂上发言的人很少,学生缺少自信,没有足够的勇气把英语学好。另外,我们的英语学习缺少英语交际的氛围。一个星期三节英语课,其他的时间我们都是用母语来交谈。

那么要让英语溶入孩子们的心,该如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培养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十分必要

听说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听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英语学习的成败。学生听说能力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所以,教师首先应努力创设一个语言环境进行听说训练。我认为一方面要尽力多鼓励学生,努力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里,一方面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说英语的气氛。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气氛,使学生不再感到紧张,让他们愿意开口并愿意无拘束地发表他们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首要条件。学生开始说时,老师切忌学生一开口就挑错,使学生畏首畏尾,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索性不再开口。教师应该鼓励为主,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表述评价时,一个“Good”就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勇气倍增。其实,对于教师来说,“Good”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激发学生的说话能力

上英语课必须用英语教学,我们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听不懂,只要用直观的教具、正确的表情、手势、体态语言、声音等更多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长时间的训练,就会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上课中,我尽量精讲、多练,用游戏、唱歌等形式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而让学生多与录像机、录音机等媒体学习,用录音机放录音的方法,学生认真的听几遍对话录音,锻炼同学们的听力,然后请同学起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些什么口语?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哪一部分你没有听清楚?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学生在有了良好的听音习惯和能力之后,就有说英语的欲望,他们就会尽力而大胆地去说、去感受说英语的乐趣。

三、发展学生说的能力

1.语音是听说的基础

语音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能正确的掌握语音,就相当于学好一门语言已迈出了一大步。介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教师更应重视的是教学的形式要有情趣、生动,富有表演性,让他们乐于接受。

音标是语音的重要因素,音标教学分别通过听、模仿、练说、使用等一套递进式的教学方法。先听清基本发音,再模仿发音,老师再示范讲解其口形,指导正确的发音方法,再让学生相互练说,互补不足,让他们自己来当老师学拼音标词,可以满足他们的一种成就感,这样对快速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有莫大的帮助。

2.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大胆开口

小学生是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既喜欢表现自己,又特别怕出错,特别是当着很多人的面。如果叫学生在全班同学、全校,以致社会面前张口说一门从未接触过的外语,他们很想说,但心里又很怕说错,所以一直难开金口。这个时候,老师要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时机,鼓励他们大胆起来用他们那流利的口语对话。

3.给全体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在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大胆地用英语口语对话,不怕说错、不怕笑,取消那种畏惧心理。在学习、生活中,学生见了老师都有礼貌地问好,但用英语说时,就……,这个时候,我主动地说:“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通过老师一系列的引导,他就豪不惧色地说出来。进行这样长久的训练后,形成一种说英语的风气,再见面时他们就主动用英语向你问好,你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四、家庭密切配合,提高学习效果

英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英语,还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多说外语。一周三节英语课,每节课40多分钟,真正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作为教师,更应积极创设一切机会为学生英语会话提供条件:开设英语角,与家长对话,与哥哥姐姐对话。如适当布置相关的家庭听说作业,用磁带录下来(向父母介绍自己的老师,教父母今天学到的内容等等)。

总之,说是英语学习中的关键,是紧张而又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互动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的环境中,使学生从敢于开口、易于开口到乐于开口,自然不知不觉地练习,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安凤岐,梁承锋.《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4.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 篇11

1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现状

为了解医学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 更好地剖析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动机, 找出相应的培养方法, 调查组分别对广西中医药大学2009—2012级在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桂林医学院2009—2012级在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及右江民族医学院2010—2012级在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34道题, 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学习动机调查, 1~13题, 其中1~12题为选择题, 13题为主观简答题;第二板块是学习途径调查, 其中14~33题为选择题, 34题为主观简答题。共发放问卷688份, 收回有效问卷552份, 无效问卷136份, 问卷有效率为80.2%。笔者对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1.1 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

3所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问卷提供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10个动机, 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的有效累计百分比排在前4位的是:想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 (Q10) , 想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与国际友人的交流 (Q9) , 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获得其他英语类证书 (Q4) , 十分喜欢英语 (Q3) 。有效累计百分比分别为:90.6%、83.1%、76.9%和69.8%, 与3所学校单独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

绝大多数学生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想要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属内部学习动机。例如, 想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 (Q10) , 想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与国际友人的交流 (Q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使其主动采取学习行动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证书型学习动机所占比例排在第三。与内部型动机相比较, 证书型动机相对被动, 学生往往为了通过考试、取得学位或找到好工作而努力学习, 这与我国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现实有一定关系。学生习惯性地为了通过考试而努力学习, 获得证书。同时, 社会竞争激烈, 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更为现实, 而目的性过强的学习动机不利于长久保持学习动力, 会影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持久和科学发展。

1.2 动机具有差异性

性别差异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Brannon认为男女的行动和习惯不同, 性别是一个关键因素。但是, 在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 性别差异并不明显, 这是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 男女生比例相差较大, 很多班级只有几名男生, 甚至没有, 所以性别不是影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1.3 多数学生有出国留学和工作的动机

想要出国学习和工作的学生占受访者的51.5%。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美国到2020年需要100万名护士, 在美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23.0%~30.0%的护士来自国外。涉外护理专业面对国际护理人才需求, 只有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以市场为导向, 与时俱进, 参与国际竞争, 拓展发展空间, 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1]。

2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培养途径

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后, 我们将调查问卷中能力培养途径按照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的百分比进行累计与排序, 得出影响听说能力培养的3个重要因素。

2.1 高素质复合型教师是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关键

有88.2%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听说能力培养过程中兼具护理知识与高水平英语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教师非常重要;认为教师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占77.9%;对教师上课的口语表达总是非常关注的学生占75.0%;希望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英语教学的占73.8%;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动机有明显影响的占68.1%。这说明, 学生在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方面特别依赖教师, 教师专业英语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较大影响。可是, 目前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很多院校把专职英语教师作为首选, 但英语教师对护理专业了解不多, 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深入, 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以给出专业或权威的解答。所以,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 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2]。

2.2 良好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调查发现, 认为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占82.2%;认为与国外护理院校专业课程对接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占78.4%;平时主要通过看外国电影或模仿录音来锻炼自己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占63.8%。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学习氛围比较轻松愉快, 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3]。因此, 如何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是我们应该继续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 课堂上师生首先要相互尊重, 其次要增加趣味学习环节, 可通过播放英文歌曲或电影促进学生学习;课堂之外可以通过开展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3 课程设置有待调整和改进

仅有39.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涉外护理专业学制的设置科学, 32.5%的学生选择不确定, 27.9%的学生选择不合理。这说明学校对该专业学制的设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有36.8%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关英语听说课程的教材选择很合理, 而28.4%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34.8%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如此高的不合理、不确定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材选择确实存在问题。有33.8%的学生认为学校英语听说课程及学时设置很合理, 31.0%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35.2%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这说明学校在对该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学时、课程、教材、学制设置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和课程设置, 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 学习终归以学习者为主体, 除了学校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科学的课程设置外, 更重要的是靠学习者自身。

3 小结

(1) 学生应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 学会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有利环境,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自身发展, 随着护理教育理念的改变, 培养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的护理人才, 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的首要任务。目前国外大多数护理院校已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目标之一[3]。

(2) 学校不仅要完善课程设置、教材配备、学时安排, 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还应当尊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选择, 科学、有效地安排学时、课程以及教材, 加大培养兼具护理知识与高水平英语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教师的力度。

(3) 教师可以适当按学生需要和实际需求进行教学, 如在建立和完善护理实训基地过程中, 增加相关语言实验室或语言实训内容等。

(4) 加快与国际护理院校在相关课程方面的对接。如建立选送模式, 订单培养, 与合作院校建立护理交换生制度或建立培训基地等。让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国外护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而且能够充分理解运用并将之带回国内, 以促进我国涉外护理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银华, 陈燕, 易霞.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现状与建设构想[J].护理研究, 2011 (2) :400-402.

[2]骆玉辉, 刘殿刚.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1) :78-79.

上一篇:媒体存在下一篇: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