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能力

2024-05-08

教师专业能力(通用12篇)

教师专业能力 篇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大发展的时代,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 高技能人才成为稀缺资源, 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工业化的瓶颈。为工业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这是高职院校肩负的社会职责。因此, 高职院校打造师资队伍, 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是时代的需要。

一、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调研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一线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根据高职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 高职教师应该有职业背景, 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能力等, 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既要专业理论知识过硬, 更要职业能力过硬。但目前, 高职院校师资状况不容乐观, 多数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足70%, 致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困难重重, 师资能力水平已严重制约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二、调研分析

1.调研模式

本课题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针对广大的高职学生和教师群体, 省内外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行业企业专家, 调研内容包含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综合能力三个方面的40个问题。

2.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1) 学生对高职院校教师综合水平的评价。

调研问题:①本专业教师对专业背景、就业前景、目前市场上的薪酬水平等介绍, 你是否满意?②你对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满意?③你对所选专业的课程安排是否满意?④你对所学专业教师动手操作技能和教学效果是否满意?⑤你对本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总体评价?⑥你对本专业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工作任务设计是否满意?⑦你对本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的授课水平的总体评价?⑧你所在专业教师课程成绩考核评价是否为科学合理公正的总体评价?⑨你对本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的技能水平的总体评价?⑩你对自己目前所获得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满意吗?

问卷选项分5种:A.很满意 B.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从学生问卷统计图可以看出, 选择A和B的比例较高, 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较高, 广大高职教师应该对自身的综合水平有自信心。学生对问题1和2有非常不满意的选择, 说明高职院校每年均需要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从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教师本人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

调研问题:①高职院校教师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能力;②高职院校教师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专业开发能力;③高职院校教师对岗位职业性的分析能力;④高职院校教师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能力;⑤高职院校教师学习情境、工作任务的设计能力;⑥高职院校教师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能力;⑦高职院校教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能力;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能力;⑨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⑩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问卷选项分5种:A.很强 B.强 C.一般 D.不强 E.很弱

从教师问卷统计图可以看出, 选择C“一般”的比例很高, 最高的一项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 说明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还处于非强势的地位, 亟待加强。选择E“很弱”的比例很低, 说明广大高职教师在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认识上, 既觉得自己不强, 但也觉得自己不弱。基于这种自我认识, 教师群体容易出现自我满足, 不思进取的状况。这就说明师资队伍建设中, 需要适度的压力来激发教师的潜能, 需要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水平。

(3) 管理人员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

管理人员问卷与教师问卷的调研问题相同, 选项也相同。此项想调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者之间的认识差异度。

从以上统计图可以看出, 认识最接近的是图5选项C“一般”;认识差异最大的是图7选项E“很弱”。这说明, 在职业能力水平“一般”这个层次上, 两者达成了共识, 但在某些方面“很弱”上存在很大的分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管理层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上困难重重的问题, 管理层觉得需要改革提高的项目, 教师却觉得可以了, 没有必要改, 改革是多事。因为教师不愿意配合, 甚至抵触或敷衍, 致使改革成效不显著。

这就说明, 管理层需要从思想上提高教师的认识, 让他们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要派他们出去进修、培训、参观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要持续不断地向他们灌输先进的思想和做法。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上一头热一头冷的现状。

(4) 行业企业专家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

调研问题:①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②高职院校教师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水平;③高职院校教师动手操作的水平;④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水平;⑤高职院校教师为企业员工开展不同项目和不同层次的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的水平;⑥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水平;⑦高职院校教师对行业新技术的认知水平;⑧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岗位的认知水平;⑨高职院校教师实训基地建设及设计安装的水平;⑩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水平。

问卷选项分5种:A.很高 B.高 C.一般 D.不高 E.很弱

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 行业企业专家对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还是作了充分的肯定, 他们认为强的项目有“高职院校教师实训基地建设及设计安装的水平”“高职院校教师为企业员工开展不同项目和不同层次的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的水平”以及“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这些正是高职院校体现社会服务职责的保障。他们认为最弱的一项是“高职院校教师动手操作的水平”, 这正是高职教师所欠缺的技能, 也正是高职院校“双师”建设的突破口。

三、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1.认清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 找准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

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职业基本素质、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职业基本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应用教学媒体的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包含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所承载的动手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包含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专业开发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等。而本课题研究中, 视职业通用能力为专业能力, 视职业特定能力为职业能力, 从调研结果上看,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尚可, 职业能力有差距, 因此,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应该是努力实现师资队伍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化。

2.抓住实现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的社会实践关键环节

从图8可以看出, 行业企业专家对高职教师的评价最弱的一项是“高职院校教师动手操作的水平”, 这是目前高职师资水平的软肋所在, 针对这种情况, 只有制定相应政策, 实施相关制度, 强化社会实践这个环节, 让老师在社会实践中, 既增强动手能力, 又了解行业企业一线的情况, 认知新技术、新岗位、新工作任务, 从而改革高职教育教学理念, 完成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换。

3.搭建保障教师社会实践的平台

(1) 深化多元合作机制,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校企深度合作, 引企入校, 探索“校中厂”。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0年5月与四川德恩机械有限公司合作, 引入德恩机械加工第4车间, 建立融生产和教学为一体的“校中厂”, 实现了企业与学院在教学空间、岗位人员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融合;2010年与成都夏尔数码、好亦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 在学院按企业标准共建博腾广告有限公司和好亦同、申通物流经营部等经营性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岗位用于实习, 教师也有了社会实践的场所。

(2) 推行集团化办学,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合作、实现共赢”的指导思想, 将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高等职业教育, 吸收多方力量, 整合各方资源, 以高职专业为主线, 通过校际、校企间的资源联合实现集团成员间的资源共享。

4.让教师在“融于岗位、工学结合、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高职业能力

融于岗位要求构建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三对接”, 即课程设置对接职业岗位、教学目标对接岗位能力、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实境育人要求创建真实的面向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 工学结合, 实施项目 (任务) 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式,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经过社会实践, 高职教师的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专业开发能力,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能力, 学习情境、工作任务的设计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能力等均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可以实现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化。

5.强化教师的职业资格取证

作为动手技能的保障, 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双师”教师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只有了解行业标准, 掌握岗位技能, 明确职业要求, 才能指导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证书甚至技师证书, 使专任教师中取证比例逐步达到80%以上。

6.制定系列的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促使教师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

科学合理的师资职业能力测评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提高, 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如学院可制定教师教学改革能力测评指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测评指标等,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达到师资能力提高的目标。

综上所述,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师资能力水平是关键。师资的职业能力上去了,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才有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使团队具有一定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 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在师资队伍打造上, 需要政策支撑、资金保障、平台搭建、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齐头并进,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福堂.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调查问卷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2]秦传江, 徐益.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J].教学与职业, 2009 (14) .

教师专业能力 篇2

第二、结识业内的经验丰富人士。不求他人能够每天帮忙,这样别人也会烦,但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虚心请教,别人也不一定会拒绝回答的。

第三、报名许多线下的实体学校,培训学校一般在于成本高,课时紧,所以很少有在职的人愿意去培训,一般都是有钱加上没工作的人才会选用,要不然就是短期加强班。像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在各省份校区找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就可以报名学习。这个班是共青团支持,跟全国高校合作的,所以值得认可的。

论“老教师”专业能力的突破 篇3

一、“老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深入推动了学术界对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学者们从教师的角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等方面对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虽然其各自的角度不同,但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个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新课改的理念,笔者认为“老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具体包括:

(1)教育基础能力,即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最基本能力。它是“老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指导学生发展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即“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它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点,主要有设计教学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以及课堂管理能力与教育机智。

(3)教育创新能力,即“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和创新技能(如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

(4)我发展能力,即“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专业知识,进而提升专业素养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自主发展:“老教师”专业能力突破的内在动力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路径不外乎两条:内控路径与外控路径。但要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仅依靠外部力量的驱动是不够的,教师必须从内部动机入手,寻求一种自律、自主的自我发展。因此,面对新课改的诸多挑战,“老教师”该何去何从的问题似乎不难回答:要改变被边缘化的地位,适应新课改,“老教师”必须具有一种自主发展的意向,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

(一)重塑专业自我,激发教育情感

当前,“老教师”正处于职业发展的稳定期或消退期,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他们身上的教育激情渐渐消退,自我角色模糊,职业倦怠突出,专业自我的缺失正成为“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绊脚石”。凯尔科特曼提出: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2]良好的专业自我可以使教师认同自我角色,明确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以正确的职业动机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同时可以使教师对教育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美好期待。因此,面对课改的种种挑战和自身的教育困境,“老教师”有必要重塑专业自我以激发教育情感,实现自我的蜕变。

1.“老教师”要树立积极的专业自我意识

专业自我意识集中反映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现状的认知、体验和期待,它不仅是“老教师”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摆脱当前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首先,“老教师”要对“自我”有一个清晰认知,摆正自己在新课改中的专业地位和专业角色,明确自己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知道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其次,“老教师”要客观评价“自我”发展,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新课改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同时充分认可自己的优势经验和个人价值,以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再次,“老教师”要学会体验教育教学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从中感受与学生交往的愉悦、与同事共事的快乐,在点点滴滴的教育事件中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最后,“老教师”要善于“自我”监控,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和利用各种机遇,谋求新的发展。

2. “老教师”要制订自我职业发展规划

对于因生理衰老所导致的适应力、竞争力下降的客观事实,“老教师”要勇敢面对和接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教师”只能停滞不前。发展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共同的诉求,“老教师”也要设计属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蓝图,为专业自主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框架。一般而言,“老教师”制订职业发展规划有以下步骤:第一,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分析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第二,通过分析自身和环境因素,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比如有些“老教师”不会制作课件,他们可以确定一个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目标,有些“老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而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们可以确定一个学习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第三,制订可行的行动方案,包括时间规划、可利用资源(如学校图书馆、网络设施、有经验的教师、教育培训等)、具体实施对策(如自己阅读书籍、请教他人等)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如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

(二)优化知识结构,加深教育理解

新课改立足于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课程知识观上冲破了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束缚,倡导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寻求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课程内容上摆脱了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弊端,建构起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增强了课程的时代元素;在课程类型上打破了过于追求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分科课程,加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突出课程的综合化。但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老化的知识结构使“老教师”难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物质储备,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老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其对教育的理解,从而用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1. 优化知识结构的四个要求

“老教师”的知识结构的优化一要做到“专”,即“老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和技能技巧,尤其要能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吃透新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新内容。二要做到“博”,即“老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知识、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等,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三要做到“新”,即“老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往往反映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及研究成果。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关注,一方面可以帮助“老教师”拓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从容面对学生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老教师”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地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四要做到“特”,即“老教师”要关注实践层面的知识,善于从教学中总结经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理解和教学方式。

2. 优化知识结构的具体途径

一位好教师一定是喜欢读书的教师。但是,当前具有阅读习惯的“老教师”大多选择了功利性的阅读,平时只读教学参考用书、教学案例、教学技巧方面的书籍,很少关注经典名著、教育理论著作,结果在教学中的简单模仿、照搬照用层出不穷,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事实上,经典名著和教育理论著作往往以作者的真知灼见,深刻剖析教育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蕴涵着深邃的教育思想,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强的启发和指导作用。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可以接受到伟大思想的熏陶,还有助于“老教师”成为有智慧的人。此外,“老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讲座、与同事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积淀底蕴,丰富学养,并将汲取的知识转化为教育永久的动力。

(三)积累实践智慧,提炼专业技能

教学情境的多变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以及教学对象的多样性,需要“老教师”付出相当的教育热情,更需要他们拥有敏锐的实践智慧。它是“老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基石,实践智慧的本质是践行,“老教师”获取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教学反思。

1. 教学反思要求“老教师”学会追问

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老教师”秉承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师道尊严”的信念,在教育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教什么”“怎么教”的教育经验。依靠这些经验,“老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课堂教学。在长期单调、重复的教学工作中,“老教师”的疑惑越来越多。比如。有些“老教师”感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不好管理;有些“老教师”觉得课改后的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教起来困难;有些“老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学生认可;等等。究其原因,关键是其缺乏对经验的深入反思。反思以经验为内容,但绝不仅仅是经验本身,系统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其教育行为、教育决策及由此产生的教育结果进行追问的过程,它可以使教师从例行的教育行为中解放出来,并主动审慎地行动,可以使教师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寻求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因此,要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提升专业能力,“老教师”必须要养成“追问”的习惯,经常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在教学前,“老教师”可以追问“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水平是什么样的”“我的教学设计与新课改的理念一致吗”“我设计教学方案的依据有哪些”“我的教案是否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我是否吃透了教材内容”等;在教学中,“老教师”可以试着追问“我的教学流程顺畅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吗”“我的课堂实施过程具有生成的因素与可能吗”“我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反应并给以相应的反馈吗”“我能灵活有效地驾驭整个课堂吗”“我是否兼顾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等;在教学后,“老教师”要追问“我是否达到了既定教学目标”“我的教学中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为什么会这样”“我有哪些教学困惑”“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育理论是否能相互印证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我怎样调整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等。

2. 教学反思要求“老教师”懂得做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教育界普遍认可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在教学反思中,“老教师”需要运用多种视角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审视、对比和批判,在辨识自己的创新之处、探寻实践经验背后的理论支撑基础上作出教育决策并付诸行动。[3]要做到这一点,“老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然而,受传统师范教育模式的影响,“老教师”对“三字一话”、备课、上课等教学技能驾轻就熟,可对教育研究知之甚少。而且,很多“老教师”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好书、上好课,搞研究那是专家们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事实上,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本身就要求他们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研究的过程。同时,身处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老教师”能敏感、及时地捕捉到教学问题与需求,从教学现场获取更多的一手资料,能够在课堂中对教育对策进行检验,从而建构起适合教育情境的教学理论。换句话说,“老教师”具有开展教育研究的优势和可能。他们应树立“研究意识”,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以“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运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去分析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尝试着把研究的过程与结果以研究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大家共享的教育财富。当然,碍于“老教师”的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去学习每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并达到熟练化的程度是不太现实的,教育日志、教育案例以及教育叙事等研究方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更有助于发挥其研究优势。另外,单凭“老教师”个人的力量,开展完整的教育研究也是有困难的,“老教师”应当主动寻求专门研究者的指导,或者与同事合作,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逐步提高个人的教育研究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墨,罗曼.老教师适应新课改,难在哪儿?[N]. 中国教育报,2010-02-24(3).

[2] 唐志强.教师管理的新视角:关注教师专业自我[J]. 教育评论,2010(3).

教师专业能力 篇4

一、高职教师能力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校合并、升格上来的, 因为普教的学科体系与高职的行动体系教育侧重点不同 (如图1) , 在学科体系下教学已成习惯的师资在高职行动体系的教学中显得很不适应, 大部分教师固守原有学科模式, 使得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推行存在较大阻力。

在行动体系下,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教师要扮演的是技能传授者的角色。作为技能传授者, 高职教师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有过硬的职业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专业社会实践经验和技能等严重不足, 体现在能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数量太少, 特别缺乏技师及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型教师人才, 造成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的技能教学任务不能落实, 实训教学往往只停留在一般性技能训练。另外, 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弱, 联系行业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职业能力也不足;课程改革中基于工作过程对学科体系内容解构和对行动体系内容重构等工作推进较难, 进度缓慢, 效果不明显。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高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高职教师综合能力构建分析

(一)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 因此, 其与学科体系不同, 更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三个对接”:育人理念与企业用人理念的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对接 (实境育人) ;评价标准与企业质量标准的对接。强调“三个零距离”:专业设计与市场需求零距离, 瞄准市场设专业, 依托行业建专业, 校企合作强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零距离, 课程更加注重应用型、实践性和开放性;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零距离, 建车间式课堂, 办工厂化学校, 学做合一, 产学并举,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三个淡化”: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淡化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训室的界限;淡化专业课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

因此,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而言, 首先要求具备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技能, 行动体系下的能力也要求具有。如:根据1992年9月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 (试行稿) 》和1994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 (试行) 》的文件要求, 师范生要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理论指导下, 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掌握从事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形成独立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 即掌握五大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及教学研究技能。根据2004年12月德国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向公众颁布的全联邦性的《教师教育标准》的界定, 教师的理论知识主要来自对科学理论与方法的规范学习, 包括来自师范教育、教师培训等阶段的系统学习。教师在专业发展历程中应具有三种不同知识:理论知识、职业知识和教学行为知识, 从能力的组成上, 应该具备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成分等能力;从能力涉及的内容范围上, 应该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能力。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自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举办公立全日制高职教育, 随着学校从中专升格为大专, 中职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向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在这期间, 经历了师资队伍从学科体系到行动体系的转型, 这种转型, 伴随着不适应和阵痛。根据我院的师资建设经验, 我们对高职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内涵分析, 并归纳分类形成了综合能力结构图 (见图2) 。

(二) 高职教师的综合能力构成

从图2上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职业基本素质、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

1. 职业基本素质

职业基本素质是从事高职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其中, 专业知识作为理论知识是前提, 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能动手的凭证是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保证。

2. 职业通用能力

职业通用能力是从事高职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二, 教学能力领域定位教师是教学的专业人员, 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技能都应该首先具备;教育能力领域强调教师要从事教育工作, 教书还要育人;评价能力领域更重视教师能科学、合理地从事课程考核评价;创新能力领域中强调教师能通过科研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应用教学媒体更是高职教师必备的技能, 以上5个能力属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普适能力。

3. 职业特定能力

职业特定能力是从事高职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三, 这种能力是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所决定的,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是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可以说就业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要取得高的就业率, 高等职业教育就不能闭门办学, 要随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根据新产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 配套开发新专业。因此, 高职教师就必须具备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专业开发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以上5个能力属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特定能力。

本文中所指的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分别是指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

三、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的研究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换需要一座“桥梁”, 这就是“专业社会实践” (见图3)

(一) 转化理念

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以合作为主线”的办学理念;从教育与地方经济结合、专业与产业集群结合、产学研结合“三个结合”的视野, 深化多元合作机制, 创新办学体制,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 转化模式

1. 职教集团模式

根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合作、实现共赢”的集团化办学指导思想, 将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高等职业教育, 吸收多方力量, 整合各方资源, 以高职专业为主线, 通过校际、校企间的资源联合实现集团成员间的资源共享, 提供师资专业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 教师能了解企业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 从而进行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和针对性的科研工作, 在实践中锻炼教师的职业能力,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 项目实施模式

采用“项目制”, 让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工作, 在参与项目建设中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 转化途径

1. 以“教育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理念, 促使高职教师认识到高职教育的“地方性”, 通过市场调研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促使教师在专业社会实践中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 做到“专业设计与市场需求零距离, 瞄准市场设专业”, 训练高职教师在新专业的开设、老专业的调整方面, 敏锐地感知市场、预知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

2. 以“专业设置与产业集群建设相结合”的理念, 促使高职教师认识到专业群开发和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必要性, 在专业社会实践中体验“专业对应产业、课程对应岗位、内容对应工作过程”。通过教育教学系列改革, 训练高职教师在职业教学情境设计,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评价标准与企业质量标准对接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3. 以“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 通过科研绩点考核的方式, 促使高职教师在专业社会实践中,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用性的科研课题研究, 提升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能力。

(四) 转化保障

1. 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师资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深刻认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制订和完善有利于教师队伍职业能力转化的政策和制度, 如师资技能培训制度、师资专业社会实践制度等, 要求教师具有专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 必须到行业、生产第一线实习、锻炼。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的环境,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

2. 平台提供

通过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及运行或教师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师资继续教育的平台。让教师在职业氛围的实践中提升职业能力。

3. 经费支持

实施项目经费制度, 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管理等设立项目经费, 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 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在改革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五) 转化实践———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乐山硅材料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牵头组建“乐山硅材料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理事长单位, 合作共建的有旅游职教集团、机械类和电子应用类职教集团, 正在研究加入华西医疗集团。

学院遵循“深化改革, 调整结构, 提升内涵, 狠抓建设”的方针,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出台了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 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授培养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 (试行) 》及补充规定、《学术和专业带头人认定管理办法》、《骨干教师认定管理办法》, 《学院名师、教坛新秀评选表彰办法》《关于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 《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工程》, 《学院专家培养工程》《教师出国培训管理办法》, 《专业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实施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和培养实施办法》、《教师培训进修实施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政策。已有300多名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或派送到企业顶岗锻炼, 取得双师素质, 目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面向社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和能工巧匠10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 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学院兼职教师达到30%。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高职院校要树立高职教育理念, 搭建校企业合作的平台, 通过项目实施的形式, 在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和项目经费上配套跟进, 确保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斌艳.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依据及内涵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 2.

[2]范方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7.

[3]秦传江.徐益.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9, 14.

教师专业知识能力证明材料 篇5

兹有我单位赵留辉,男。该同志自2000年在我校任现职以来,一直担任体育课教学工作,完成过七年级至九年级循环教学工作,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具备本专业学科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的理论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能够顺利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能够独立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学生测试等各项工作任务。该同志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灵活;课堂语言准确,重点突出;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所教学科能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利用优质资源进行授课,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注重学生的课外的实践,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尉氏县洧川镇中心学校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1.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新方法,接受新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

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于洪区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发展现状的需要

本区体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所有教师的大多数,他们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是教学经验少,教学能力欠缺,中老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固有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很难更新,专业能力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因此,全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科研书籍和报刊等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掌握已有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状况,搜集相关研究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掌控研究方向。

2.调查法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对于洪区小学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态度和想法

以及对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需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和有实效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阶段,针对于洪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活动,边实践,边总结,以行动促研究,不断摸索经验和规律。

三、研究过程

1.研究的准备阶段:发放问卷,了解需求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通过向全区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等形式,了解全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现状,以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体育教师对于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容、方法和培训形式的需求。

2.研究的实施阶段

(1)提高学科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水平

①提倡和鼓励教师以刊物为师,除了订阅像《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之类的书籍或杂志,还要通过网络自主研修、体育教师QQ群题库、撰写学习笔记等形式积累理论知识,汲取营养,支撑实践。

②借助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的平台,聘请省市级名师亲自对全区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教授方法的指导,培训后及时组织各类技能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2)提高备课和上课能力,跟踪指导

这个研究层面依托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建立研究的意识,形成研究氛围,提高教师备课和上课能力。不同层次的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和提升水平,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帮助教师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例如,开展新教师多轮磨课,上公开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老教师上好常规课,使所有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以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教学技能培训比赛、课堂教学大赛等形式开展教学研究。

另外,还要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市级以上的研修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通过学习心得交流和上模仿课等形式向全区教师汇报学习成果,在自己提升的同时,把好的东西带给所有教师,使全区教师都受益,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从而促进全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总结阶段

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撰写相关论文。

四、结论

通过实践研究,全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也在不同层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找到了提升本区教师专业技能的方法,探索出了适合本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1.形成一个模式

一个模式指的是“131”研训模式,即“1”指每个研究阶段都有一个主题;“3”指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项技能、教学能力三个内容;“1”指一个宗旨,即全员提升的基础上加强梯队建设,打造本区精英教师,带动全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有不同层次的提升。

2.采用两个方式

两个方式即请进来和走出去。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聘请各级名师专家来到本区给体育教师以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同时定期派教师到沈阳市内或外地体育教学比较优秀的学校或地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提升。

3.运用三种手段

三种手段即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大赛推进。通过专家理论和实践指导,各种研训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级各类竞赛的组织,帮助体育教师实现理论知识、专项技能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晋.体育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J].体育教学,2013(1).

[3]王卫东.教师专业发展探新:若干理念的阐述与辨析[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4]周卫.了解教师新需求,践行师陪新理念[J].中国教育报,2013.

[5]于素梅.区域教研贵在有效创新:参与浙江省五城区体育教研活动有感[J].中国学校体育,2014(8).

教师专业能力 篇7

一、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 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文本阅读不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出结论的个人独白, 而是教材编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多重组合的问答对话。成功的对话不会始终按照任何一方的意愿进行, 更不会全部到达预先设定的目标, 它必然由双方的对话本身呈现意义或真理。

这样, 很多教师以前那种唯教学参考书是从的解读文本的做法, 显然无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因为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建立了一套凌驾于文本之上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该体系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僵化, 直接造成了解读文本政治化、概念化、唯一化的后果。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就是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理科夫就只是专制主义自觉而忠实的维护者, 《项链》的作者就是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于是就形成了教学过程的固定模式:每篇课文都是按照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几个环节进行。这样的语文教学忽视了文本自身的开放性和对教材解读的多元性特点。教师因缺乏多元文本解读的理论和方法, 而只能用教学参考书中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无形中隔离了文本与学生, 课堂上本应出现的“多重对话”局面, 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如果说“老一套”做法已不适应课改, 那么课改后, 因倡导个性化阅读, 教学中又兴起了臆说、戏说之风:对文本过度阐释, 把文本当成引子, 天南海北地无限链接等所谓解读, 同样也是有害的。

二、语文教师具有普通读者和语文教师的双重身份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常常忘记自己普通读者的身份。备课时不是先深入接触文本, 努力积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与文本和作家相遇、相知、相融合的初始体验及个人对文本的独到见解, 而是忙于查找各种资料, 整理相关结论。这样的文本阅读, 缺少教师个人的真正参与, 缺少教师直接的阅读体验, 更缺少作为教学决策的依据和资源, 势必影响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 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处理和指导, 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工作中, 我们经常忽视自己普通读者的身份;生活中, 我们又时常忘记自己语文教师的身份。繁重琐碎的工作,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使我们疏于读书。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读书生活, 就难以增厚自己的文化积累和对话经验, 无法形成优秀的阅读品质, 自然无法找到课内与课外相通的道路, 也不能真正挖掘出每个文本“这一篇”最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我们教授《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时, 都会讲文眼, 讲结构上的首尾照应, 讲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写景的特点, 还有精彩的比喻,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 似乎该讲的都讲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而其实, 我们一直只注意了散文的一般特征, 忽略了具体篇目特有的个性特征, 两篇散文都还应该有更“核心”的价值隐藏着。若要找出每个文本的独特性, 即最有语文价值的部分, 离不开教师本人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 而这个能力确实又离不开教师多次深入文本, 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以及丰富的阅读储备。

三、语文课本自身的独特性

语文课本与其他课本不同, 它的文本属于“原生态社会化文本”, 任何一篇课文都不是某位作家专门为语文教材、为学生学习语文而写的。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 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 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 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要把这些内容全都搬到语文课堂上既不可能, 更没必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依据课程的要求、教材的结构、每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和学生的需要, 选择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有价值的部分作为目标, 明确最值得教的内容, 把这些内容组合成合理的教学过程, 分解成学生认知发现的步骤, 把学习文本的过程转化成学生学习的过程。

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讲“拿来”这种思想的深刻性、“理性对待外来文化”这一观点的理智性、作者说理的形象性、极具鲁迅杂文特点的个性表达, 破立结合的写法、犀利的语言风格等, 但到底最应该讲什么, 如何取舍, 怎么处理“了解和把握”的东西, 却考验着一个语文教师处理文本的智慧。确定最终教什么, 离不开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拿过来一篇课文, 我们要把这篇课文可以讲授的内容罗列出来, 然后“做减法”, 锁定最有核心价值的部分,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才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

四、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

高中生思想敏锐,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发展, 但认识问题还容易片面和表面, 往往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在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上, 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对家长、老师表现出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求知欲旺盛, 外界的新鲜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当今的多元文化信息时代, 心智仍不成熟的高中生还不可能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深入的了解、客观的把握及准确的判断和甄别。

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 语文教学要顺利展开对话, 难度很大。学生受自身认知结构和阅读经验的制约, 不易发现文本提出的问题或作者意图, 更毋庸说置入自己的问题了。很多时候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文本, 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 以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教师应千方百计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提供与文本相关的材料, 指出学生阅读中的盲点, 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经验。

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不同视角与经验,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碰撞之后, 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不是教师的独断, 也不是学生的盲从;而是建立在相应的文本解读能力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 对文本进行独立的解读,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才有可能驾驭学生对文本的各种理解,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总之, 文本解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基本的专业能力, 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就是在不断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摘要: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 文本解读是基本的专业能力, 这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是一项基本功。之所以强调这种能力, 是基于课标的需要, 基于教学的需要, 基于课本的特点,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文本解读,专业基本功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师专业能力 篇8

一、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情况

1.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竞聘任职基本条件

(1)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 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 胜任本职工作,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

(4) 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业绩和任职年限。

(5) 服从工作安排, 具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身体条件。

2. 竞聘方法

岗位竞聘实行按照岗位采取量化赋分的办法。按照量化赋分对竞聘人员排序, 根据分数由高到低进入相应级别的岗位。

3. 量化赋分排序方法

量化赋分包括基础赋分、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科研成果赋分、教学课时赋分四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对全部竞聘人员排序, 然后算出竞聘者每个项目的相对分, 汇总竞聘者四个项目的综合分。

量化赋分满分100分。计算公式为:量化综合赋分值=基础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科研成果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教学课时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

按照量化赋分对竞聘人员排序, 根据分数由高到低进入相应级别的岗位。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 量化赋分项目

量化赋分包括基础赋分、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科研成果赋分、教学课时赋分四个项目, 每个项目又有具体内容。

基础赋分项目包括学历学位赋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高校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一致赋分、获得现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限赋分、年度考核赋分、综合荣誉奖赋分、辅导员赋分。

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项目包括教学成果奖赋分、教学名师赋分、特色专业建设赋分、精品课程建设赋分、教学团队建设赋分、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赋分、教改项目赋分。

科研成果赋分项目包括论文类、项目类、科研奖励类、专利类、教材著作类。

教学课时包括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

2.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经过分析, 可以看出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下列素质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较高教学能力。

(3) 具有一定科研能力。

(4) 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 注重师德培养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认真学习、拥护和执行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发挥道德示范和行为引领作用, 以教师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

2.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 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与科技创新等,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主持或参与本专业教研与教改项目, 进行教学教改研究以及专业教学体系的开发。

(2) 带项目或课程到国内相关院校学习, 学习先进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念, 探索工学结合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模式。

(3) 到企业进行培训或顶岗实习,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4) 进行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

3. 提高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科研团队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1) 加强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激发科研兴趣, 增强科研意识,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教师提供攻读硕士、博士的机会, 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通过举办科研讲座, 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 加大科研奖励的力度等, 营建良好的科研氛围,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大力引进或培养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营造学术气氛, 以学校到系部建立完整的科研机构, 带动教师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3) 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领域作为切入点。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培训员工、与企业共同合作研发新技术。

(4) 加强科研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科研申报、立项、监管、评价制度, 严格规范科研行为, 保证科研质量。

四、结语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教师能力的主要标准, 注重师德培养, 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 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与科技创新,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科研团队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总之, 通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向隅.高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8) .

[2]陶加煜, 刘繁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江西化工, 2011 (4) .

[3]曹建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4]刘东菊, 吴玫, 秦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12 (1) .

教师专业能力 篇9

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对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客观地讲,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 更多情形下, 高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 往往有“铜匠的担子———敲到哪响到哪”的现象存在。而要改变这一现状, 让体育教师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而且沿着这条途径走下去, 能够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种评价的意识, 那就可以促进体育教师在备课时有一种自我评价的意识, 比如说学生在完成俯背运动时手能伸到哪个位置, 男生与女生的区别等。事实上, 在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中, 笔者发现自己预设到了大部分问题, 但也有部分现象在预料之外, 如有学生提出上体育课做徒手操是在浪费时间。针对学生的这一疑问, 笔者及时指出:运动前的徒手操看似简单, 看似作用不明显, 事实上却能活动到全身涉及运动的大部分关节等, 在剧烈运动之前进行这一运动, 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在于动作到位、力度适中、速度适中。

后来有个学生跟我谈到这个教学细节, 说不是笔者课堂上的这番话, 其可能还对徒手操有不同的看法, 正是这番解释之后, 他才在后面的体育课上认真做好徒手操……反思下来, 这段话实际上正是一段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 也让自己对体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即学生所产生的问题往往来自于教师预设不到的细节, 这个时候就必须瞄准体育教学的目标进行引导, 而这正是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以评价提升专业能力的策略性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也是一个需要讲究策略的工作。这种策略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几个因素的关注与评价上。

其一, 对教学目标的综合性评价。一节体育课往往有着一些具体的目标, 这些目标容易为教师所关注, 但往往缺少更为综合的评价。即将这一节课的教学放到整个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是整个高中三年的体育学习中去看, 其应当起到什么作用, 有没有实际起到作用等。如在篮球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传球能力, 教师会设计四角传球之类的活动, 然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事实上, 如果将评价的视角放得更广一些, 将评价的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我们就会去思考类似这样的问题:在传球过程中设计侧身的弧线跑有什么好处?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在传接球的提前量的判断上学生可以获得哪些方面的能力?力量与落点的控制可以迁移到哪些方面?从这些方面去评价学生, 可以提升自己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掌控能力。

其二, 对学生体育活动状态的观察与评价。体育课堂上的活动状态非常重要, 活动状态往往直接决定运动的结果, 因为状态直接影响学生动作的完成。关注并评价学生的体育活动状态, 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应有内容。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 课堂上应当从学生的活动情况去判断学生的活动状态, 并进而判断自身给学生设计的运动负荷等。比如说, 在上面提到的篮球传球训练中, 如果只用一种方式进行重复训练, 肯定是没有效果的。一节课上可以设计至少两种训练方式, 即除了四角传球之外, 还可通过一些比赛之类的活动, 来分散学生在运动技术的注意力, 但又不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

其三, 对自身教学方法的反思与评价。教与学是体育课堂上的两个共同存在的方面, 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训练, 也要关注自身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 良好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付出更多的运动量但却感觉不到累, 反而感觉有所收获, 差的教学方法则相反。因此, 教师评价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当, 只要从学生下课时的状态就可以得出。如果学生状态不佳, 那教师就要做好调查、分析工作, 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促进专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当然, 要想让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对专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课堂观察与判断要准确, 尤其是后者, 要防止自己所作判断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形发生, 而这在观察的起步阶段很容易发生, 学生的实际感受要尽量通过调查从学生处获得;二是教学措施要及时到位。根据笔者的实践, 对学生的情况得到了准确的反馈之后, 最为重要的就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以发挥师生教与学的互相促进作用。

关于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的发展研究 篇10

教师职业成为专业已是共识。作为一个“专业”, 其中“专”指的是“专长”“专门”的学问, 也就是指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其指向学什么的问题;“业”即为“职业”“业力”, 也就是指教师能做什么的问题。既然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 如何促进专业的发展,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其专业性, 是需要厘清的基本问题。但学校教育实践中, 教师表现得不像专业人员, 很难发现其具有诸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毕业的相同专业学生, 面对同一科目教学时, 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目前教师专业化程度与水平不高的基本事实。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何使教师专业教育更像一种“专业教育”, 研究与实践者提出的途径与方法众多, 而说法不一。但不可否认,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 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测评犹如一块试金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

虽然, 我们意识到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研究,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然而, 当我们反观目前的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时, 将会发现, 教师发展的职前评价更强调以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代替教师专业能力的测评, 个别院校尽管也探索了对教师教育专业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测评, 但更多局限于普通话、三笔字等技能性测评, 在这种评价机制下, 对教师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作用有限。教师职后专业能力测评, 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奖惩性评价制度, 对教师的评价是以量化形式做出的终结性、功利性评价。在年度考核或教师评优时, 对师德、教学工作量、教学业绩、科研活动和成果、出勤率等方面, 凭借评价者主观感觉或量化积分进行测评, 在这种评价机制下, 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这既不利于教师提高专业能力, 也不利于激励教师对其专业潜能的开发和激发,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真正地起到促进作用。[1]本文试图对教师专业能力及测评进行讨论, 以期为教师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教师专业能力

(一) 教师专业能力所指

能力, 《汉语大辞典》解释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 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能力是包括知识、行为、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自我感知等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整合体” (Diez 1993) 。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从某种意义上讲, 可以把能力视为人才培养即学习的目标。据此, 我们认为教师专业能力是胜任教师这一职业所具有的知识、行为、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自我感知等的统一体。教师专业能力是通过职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职后参加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 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表现出来的, 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的成效和质量。教师专业能力关系到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是甄别教师是否成为专业人员的重要标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培养起来的教师专业能力是呈螺旋式上升发展的[2]。

(二) 教师专业能力构成

对教师教育专业能力进行测评, 首先要确定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构成。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讨论, 国内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主张和表述, 露丝 (Lucia) 和雷普辛格 (Lepsinger) 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与特性”[3]。派瑞 (Parry) 对教师专业能力总结为“知识、态度情感或技能”[4]。马克莱甘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工作任务;工作努力成效;产品;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5]。叶澜教授认为“理解与交往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素[6]。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学计划与准备;教学反馈与评价;课堂控制与调节;教学反思”为教师专业的基本能力[7]。2012年,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将教师专业能力提炼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种能力[8]。以上各位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主张, 从不同层面、不同层次提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 例如叶澜教授就是从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宏观层面提出的, 林崇德教授更强调课堂教学实践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从多层面、多层次, 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 结合教师教学、育人、个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炼。

教师专业能力是可以通过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获得的。专业学习更强调专业知识的习得, 重视教师职前的正式地、系统地学习, 以及职后的非系统学习, 如短期培训, 基于各种资源的问题解决式学习等。教师专业能力真正提高还需专业实践, 其目的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内化, 最终形成教师的专业基本素质与能力, 这种“基本”, 强调的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的“底线”, 可以理解为, 没有达到这些要求的, 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因此, 我们这里讨论的教师专业能力实际上指的是教师专业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这种基本素质与能力表现为: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基本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

专业情意指的是对教师专业的理解、热爱以及投入的热情, 也包含教育理念, 如教育价值观、现代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教师专业情意具有内隐的特点, 主要通过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境表现出来。

对教师专业知识的界定, 不同学者的表述差异较大, 结合大多数学者的理解, 我们认为, 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专业知识、一般文化原理类知识、教学实践类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大类, 显性知识容易编码, 可以通过“传授”获得;隐性知识不容易编码, 需要通过“顿悟”, 在实践场中逐渐积累。

专业基本能力体现为专业知识的外显, 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基础。其包括:人际沟通、组织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能力、说服能力、讲解能力、情境应变力、实践执行力、学习指导力等[9], 教师为了完成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需要多种单项能力的参与, 教育实践中, 缺少任何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 都将直接影响教师能力的综合体现与发挥。专业能力的体现, 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教师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仅仅通过单项性训练便可目标达成, 单项性训练只能为教师专业基本能力的综合提升提供可能。

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表现为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友爱、诚实、公正公平、谦虚、热情、理解、耐心、平和、合作、感召力等[10]。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乃至教育家的重要基础。

三教师专业能力测评

(一) 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研究基础

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研究的前提假设是, 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可以测评。尽管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结果的可信度遭到不少质疑, 但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 国内外学者坚持不懈, 探寻测评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发展性。

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简称NBPTS) 研发与实施的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 是世界上第一部优秀教师标准与认证体系。从1987年NBPTS成立以后, 就着手考虑认证评价的开发问题, 经过多年的认真努力的实践, NBPTS的认证评价从开始的试验阶段逐步走向成熟[11]。NBPTS评价设计的理论基础之父舒尔曼指出:“在过去, 教师评价由基本技能测试、学科内容测试以及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组成, 看某些常见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到体现, 是对教学的轻视。”NBPTS认为“理想的教学评价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测试模式, 让参加评价教师在指定的某段时间内完成评价。”[12]

20世纪90年代, 我国提出了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非师范专业学生, 通过教育理论课程考试、教学技能综合测试等, 经审批后, 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 通过在校学习规定的教师教育课程, 提交学历证书、普通话相应等级证书等, 经个人申请、审查合格后, 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非师范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认证测试全面推广, 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为了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制度, 严格教师职业准入, 保障教师队伍质量, 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 2013年, 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通知。该通知从“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与形式、考试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要求, 测试分笔试与面试两部分, 2013年起, 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 通知强调了“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 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同时, 部分高校也加强了对教师职前专业能力的测试研究与实践, 如某师范大学成立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13]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 (普通话、钢笔字与粉笔字) 、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ICT能力、观摩教学) 、教育能力 (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 、教研与自我发展能力 (学习共同体、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创新能力 (教育实验、教育产品开发、教育论坛) 等进行测试, 且试行了教师专业能力等级证书制度, 为国家高素质教师能力培训与培养提供了引领和示范。部分发达地区也对在职教师专业能力测试进行了有益尝试,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 山东某地对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力认定包括:教师价值观、教师职业倾向、教师人格特质、教师工作冲突解决能力、教师个人性格及相关因素判定, 与人格、教师行为风格、教师工作动力、教师逻辑推理能力与工作情商、教师职业发展能力等进行专项测评, 对教师专业能力作出综合评价[14]。

(二) 教师专业能力测评遵循的原则

基于对教师专业能力构成及各要素特点的讨论, 结合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研究的基础与NBPTS早期的评价设计实践总结的三条重要经验[15], “第一, 最初的任务设计必须包括详细清晰的评分标准的设计;第二, 复杂的标准领域不一定要通过操作繁杂的评估方式来得到最好的测量;第三, 并非标准中所有的内容在认证评价的测量中都要体现出来。”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测评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相结合原则

所谓量的评价, 指的是通过相对科学的指标 (标准) 进行评判, 且评判结果无争议或争议相对较小。例如教师需具备的大部分专业知识, 以及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的测评可采用量的评价。对有些知识或能力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而且评价准则较难制定, 不容易准确与客观地测评, 采用质的评价较合适。质的评价是建立在质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所谓质的研究, 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6]。对教师教育实践等隐性知识的测评、教师个人品质与特质的测评, 需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情境进行, 且表现为隐蔽和不稳定的特点, 采用质的评价更客观。

2隐性能力显性化原则

因教师专业能力表现得异常复杂, 很多能力具有隐蔽性, 需要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教师完成一项具体工作需要多种知识、多项能力的参与, 无论如何, 可以通过具体的教育情境或教育案例, 调动或激发教师的隐性能力, 使其外显, 以方便测评。例如, 通过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预设, 对教育随机事件的处理等, 来测试教师的专业能力。

3长期测评短期化原则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套非常科学的系统对人的各方面素质、能力结构进行测评。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测评具有长期性特点。另外,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言传身教) , 学生的变化多大程度是教师的作用, 目前很难测评。尽管在教师职前教育或职后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对教师进行长时间观察测评很难做到, 但测评时, 可以通过转变方式, 达到变长期测评为短期测评的目的。如, 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教师说课+课后反思”进行。

4便于操作与管理原则

教师能力测评的影响因素非常多, 实践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重要的是提炼出教师的专业基本素质与能力, 而且这些能力评价的指标要相对具体, 测评的方式方法可操作, 便于进行测评实施与管理。NBPTS提出APPLE标准:“管理上的可行性、专业领域的可接受性、公众方面的可信任性、法律方面的可辩护性、经济方面的可负担性”[17]可为教师专业能力测评提供参考。

(三) 教师专业能力测评建议

1加快教师专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测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细化, 尤其对不易测评的专业情意、具有隐性特点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个性品质与人格特质等方面, 需要更细化的评价指标, 尽量消除因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影响测评结果的准确性。教师专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可采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18]来构建。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 其主要过程是请多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通过访谈的形式, 讲述其过去的工作中所经历的关键情境, 引导其对关键性事件中表现出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描述, 达到提取某一专业能力的关键性指标。

2加强电子学档在教师专业能力测评中的应用

新课程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篇11

一、在职业规划中提升自我

教师职业发展的原动力在教师本身。所以,教师要有“终身从教”的思想和意识,要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要对自己的职业人生有一个基本的定位,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视野有多远,事业就有多宽”,有了明确的职业计划和目标并不断朝着目标前进,把每天每小时的工作化为实现这个理想和目标的一个个小的环节,教师才能有所成就。

二、在不断学习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到:“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他不是把真理当成说教,而是跟学生一起讨论。向学生提供他们思考的问题,请他们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双方的思想能水乳交融。”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必须有一桶水,唯有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启迪他人的智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这是由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三、在研究中逐步凸显个性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具有知识的人不一定就能胜任教学,这只是掌握的材料,材料多固然好,但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来合理运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擅教乐教者授之以“渔”,擅学乐学者何愁无“鱼”。教师一定要进行教学研究,大量吸收中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立足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四、在网络中促进自己专业成长

网络是教师培训成本低却又最实在的教师培训基地。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到网上教研,提倡移动式、个性化的教案,教师的文章、随笔,可上传到学校教育课程网,在学校平台上共享。特别是在教育博客中。教师能对教育日常活动进行理性思考,在叙述教学故事的过程中“沉淀”教学思想。同时,教育博客也是教师自我学习,与他人心灵互动的平台,教师在此去感受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

五、在课堂教学中发展

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既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也对教师教学提出要求。教师要从深处人手,更新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理念;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从高处人手,着手创新,在教学中体现课改导向的新维度;要从实处人手,着重探索教学模式,体现课堂要素的新配置。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适应课程改革,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力求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教育局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能力提升 篇12

一、教师能力提升目标的确定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会计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能否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因此, 会计教师能力提升应紧紧围绕教师自身应具备知识结构和技能特点去设计, 即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形知识与默会知识掌握上, 侧重于实践知识、默会知识的掌握与提高;在“先生”与“师傅”的角色训练上, 更突出“师傅”角色的培养训练, 重视强化实践技能的掌握, 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置于能力提升的核心地位。

二、能力提升的具体方面

(一) 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及相关财税知识的更新。

随着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核算制度在企业的实施, 使得教师对新准则、新制度内容的掌握尤为必要。新准则、新制度内容极为丰富, 从会计理念到具体操作都有很大的变化与升华, 同时对特殊的经济业务做出的会计职业判断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新准则在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收入的确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等方面, 要求会计人员能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如实地进行会计处理,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更相关有用的信息。因此, 加强对新制度、新准则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教师能对新制度、新准则的背景、具体内容、如何操进行详细理解与把握。加强职业判断的实践训练, 对于任何一项会计处理, 学会分析、判断、综合和总结,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和训练, 才会形成、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同时,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与会计、财务密切相关的知识也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 如新的《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的实施。这些法律、法规都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会计核算内容, 影响会计处理方式。会计教师只有及时通过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认真领会其基本内容及精神实质, 才能适应会计发展变化, 并将之灵活地应用于教学中, 会计的教学内容才不会落伍。

(二) 资本市场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涉猎。

不论是会计核算还是财务管理, 都要涉及到资本市场、金融学及法学方面的内容, 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法学等, 同时很多会计新领域都是会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法学等交叉研究的结果, 如质量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法务会计、环境会计等。企业的经济业务又都与这些学科有关, 而从调查结果来看, 会计教师对这些内容的掌握较为欠缺。因此, 应加强资本市场运作原理、经济学相关理论、证券、期货交易知识, 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西方会计学的动态等方面的培训, 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利的关联知识的支撑。

(三) 信息技术的掌握。

现代企业的日常会计处理越来越依赖于财务软件系统或ERP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角色发生了变化, 会计人员不仅要能运用会计信息系统, 熟练掌握IT控制技能, 而且还应在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网络的发展, 使得经济交易及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到网上理财等都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 使会计人员的知识面临严重冲击。会计教师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会计软件、ERP系统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还应掌握PowerPoint、FrontPage、Excel、Authorware、Flash等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 积累一定的自行设计、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经验;能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教学;为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教师应能运用网络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网络互动教学, 广泛开展网上教学交流, 会计实训可以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训等现代技术手段,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四) 企业相关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的实际运用。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教师应了解企业的基本知识, 如企业设立、生产工艺流程、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税收政策、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等;掌握具体会计实务操作基本技能, 包括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编制、登记账簿、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会计凭证装订、会计电算化操作等实际会计实务岗位操作, 针对企业实际进行会计报表分析, 熟悉、了解现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和利润预算, 掌握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及应准备的各种资料;能根据企业规模大小、业务流程的不同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因此, 教师应当加强会计实务操作的训练, 以提高实务技能水平。

(五) 师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及职业教育理念的创新。

师德, 是教师的灵魂。古人云:“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失去道德指引的才能, 犹如没有航灯的夜船, 人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对会计教师而言, 由于既是“先生”, 又是“师傅”, 因此其自身的品格、知识、能力、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目前, 职业院校会计教师绝大多数不是师范院校毕业, 没有或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 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了解甚少。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应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培训。由于会计职业特点, 对会计教师还应特别注重会计诚实守信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 使之在教学中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以说, 师德教育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教师后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

创新职业教育理念要求会计教师由过去单纯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转变, 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学习过程, 教师应以授课为辅, 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力求做到会计理论教学融于会计实践, 动脑融于动手, 做人融于做事, 由“学有所用”转为“教有所用”, 实现“所学”与“所用”的零距离, 通过教学, 达到锻炼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使教师充分发挥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

三、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 个人努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欲使教师自己的这条“渠”能常清, 就必须靠企业实践、自学、与他人相互交流学习等这样的“源头”、“活水”。图书馆、教研活动、学生聚会等都应视为是教师吸收新知识、新技能的“源头”和“活水”。会计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 将图书馆视为自学的沃土, 在备课的闲暇时间, 应经常到图书馆浏览、借阅相关的报刊、专业杂志, 掌握某一方面理论知识或技能;可以借助院内教研活动, 善用自己身边的人力资源, 多思考、多提问, 多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请教, 不断积累, 不断提高。

(二) 院校培养。

学院应重视会计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科学制定后续培训制度, 规范会计教师后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层次会计教师后续教育的时间, 并将其作为对教师考核、职称评定、晋升、岗位变动、利益分配的依据之一。考虑到外出培训经费及与教学时间冲突等问题, 也可以选择将培训师资请到本校来进行授课, 从而保证后续教育落到实处。同时, 学院也要根据专业教师的实际教学状况有计划地将教师分期、分批送到公司、企业、银行等财务部门进行顶岗锻炼, 掌握不同会计岗位的操作技能, 深入车间、班组, 了解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生产特点、成本核算方法、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 掌握会计核算的最原始资料, 并且要把这种实习锻炼作为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 能力的提升来自学习, 源于积累, 会计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把学习视为一种需要, 视为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必备内容, 这样就能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为职业教育作出贡献, 实现自己的价值。

摘要:提高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能力, 既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 也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本文从能力提升目标、具体要求及提升的路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会计,能力提升,会计实务操作

参考文献

[1]吴水澎, 陈汉文, 谢德仁.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2]李晓莉.面向21世纪会计后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商场现代化, 2005.1.

上一篇:我国电视剧探究下一篇:课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