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2024-05-14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通用10篇)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1

校长,作为学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优良品质。校长的品行、学识、才能,校长的办学理念、思路和理论、政策、业务管理水平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治校方略、办学水平以及教育质量都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往往影响着学校工作的全局。校长的能力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前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决定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否科学,教育教学秩序是否良好,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是否稳步提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校长的管理能力是否出众。

周密的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能力是每个管理者必备的素质,有效的组织能力是校长综合素质的突出体现,学校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校长的组织能力有关。虽然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上级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但是校长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条件。协调工作包括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一是协调好与领导班子集体的关系,当好班长;二是协调好与副职的关系,充分调动学校每位领导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三是协调好学校各处室的关系,使各处室有机配合,形成合力;四是协调好与教师的关系,争取教师的尊重和支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五是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争取上级对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六是协调好与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系,争取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统揽全局的能力

“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治理好一所学校,校长一定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统揽全局的能力,能够处理好各种棘手的问题。校长要培养统揽全局的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熟悉国情,了解世情,明确办学方向;二要熟悉校情,了解市情,明确办学目标;三要熟悉干部,了解师生,明确办学思路;四要学会“弹钢琴”,既能够统揽学校全局的工作,又善于抓主要矛盾;五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着眼全局做好学校工作。

果断决策的能力

决策是一个单位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一件事到底要不要做,要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都需要果断地做出决策,决策晚了或者错了,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作为一个校长,就应该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校长的决策能力是衡量其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指标。思前顾后,不敢改革,不敢创新,就不可能发展;发生问题不敢果断处理,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位治校能力强的校长必然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必然是善于决策,敢于决策的。当然敢于决策,不是个人独断专行,而是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一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法规为决策依据;二是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研,摸清情况,以符合学校实际为决策根据;三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听取领导班子每位成员的意见,以集体的意见做出决策。

过硬的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而不是指某一种单一的能力,因此要想当一个好校长,就必须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校长必须具有较高的哲学水平,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人、看事要准,要一针见血,要知人善任,用人之长。不管是多么复杂的事情,校长要有抓住本质、提纲挈领的功夫。校长还要有较强的政策水平,不能犯政策性、方向性的错误,所制订的制度要有依据,合情、合理、合法,程序到位,尽可能做到无懈可击。校长要有宏观指导能力,要当好指挥员,决策前谨慎,决策后大胆,目标要明确,要有前瞻性,工作思路要清晰,部署要及时,要讲原则、讲效率、讲方法。

校长的影响力是无形的,因此,校长必须注重自身的人格品质,以自身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带领全校师生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2

沟通协调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在许多单位的面试中,这是必须考的内容,我们提供了一套标准的题库提供大家自测:

考察沟通协调能力的面试题

在面试中,面试官可以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应聘者的沟通协调能力进行考察,分别是: (1) 语言表达条理清晰,用语准确,重点突出; (2) 积极倾听,尊重他人,正确理解他人的感受、观点和看法能力; (3) 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技巧说服他人,影响他人观点或行为能力; (4) 能够理解和容忍他人的行为,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5) 建立并维持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的能力。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3

在班级管理上,安排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考虑问题要周密,使各项工作井井有条,井然有序。要善于把学校教育要求同本班的实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部分。要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要善于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理。的能力和精神,使学生发挥班级主人翁的作用。

善于寓教育于管理之中,是所有优秀班主任的共有特征。例如,丹东市优秀班主任王振生老师通过发电影票这样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先人后己、互助友爱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过去班级里发电影票都是采取抽票办法,抽到好票的高高兴兴,抽到不好的票垂头丧气。王老师觉得这种办法不好,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在他接任班主任后第一次发电影票时,就改变了抽票的办法。他先是启发学生“除了抽票这个办法,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比如,怎样才能照顾一下眼睛不好的同学,……”教室里静了一会儿。他又进一步启发说“如果我们不用抽票这个办法,有哪位同学能自愿要座位不好的票呢?”过了一会儿,一位男同学怯生生地举起手来说“老师,我可以要座位不好的票,我的眼睛没有毛病”。他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接着便是“我要”“我要”的喊声。喊声平息下来后,王老师把电影票交给文娱委员,她先把一张最不好的票留给自己,然后发给同学们。发光票后,王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过去抽票,抽到不好的票垂头丧气,而这次发票,领到不好的票却高高兴兴,这是为什么?”让每个同学写一篇心得体会。从那以后,每逢发电影票,同学们总是互相谦让,争着要座位不好的票,先人后己、互助友爱的风气在班上逐渐形成。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思想教育,变“管”为“育”,使每项管理活动都成为教育机会,这是班主任的一种必备能力。

班主任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骨干力量的挑选和培养,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等方面。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把自己最主要的精力放到组织班集体上。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之后,集体自身就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学生的成长,就可以置于集体的共同约束、陶冶和进步之中。组织班集体关键在于能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引导集体向新的目标前进。

不断提高交往协调能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班主任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影响。要协调,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交往,班主任要善于同有关部门,同各种有关人员交往。于是,交往协调能力就成了班主任不可缺少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努力做到:一要主动与科任教师,互通情况,研究问题,确定方向,讨论措施,制定计划。二是经常诚恳地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热情地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使师生增加感情,沟通思想,配合工作。四是科任老师个人或家庭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协调科任教师方面,很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对学生的尊师教育,让学生尊敬每一位科任教师,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市孙国瑞老师。过去他的班中有部分学生不尊敬老师,上课随便说话,甚至顶撞老师,一些任课教师因此大动肝火。为了转变这种情况孙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老师是怎样教育我们的”为题,分别调查各科老师的工作情况。在调查中,同学们了解到:有的老师为上好一节课,经常备课到深夜,有的老师家里放着有病的孩子顾不得管,到学校辅导同学上晚自习,有的老师把病假条锁在抽屉里,坚持为学生上课……。学生们深有感触地说“为教育我们,老师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呀!过去我们不认真听课,还顶撞老师,真是太不懂事了”。元旦前夕,他们召开了一次“感谢您,辛勤的园丁”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团支部书记代表全班同学向老师献词,同学代表宣读给任课老师的慰问信,向老师们赠送小礼品。参加会的老师们都激动地讲了话,整个班会自始至终沉浸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增进了学生对科任老师的尊敬之情。同学们自觉、主动地为老师做好事,刻苦学习,尊敬科任老师的良好班风逐步形成。科任老师对班级工作也开始关心和支持,从而推动了班级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和社会,家庭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必须善于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班主任要和家长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各方面情况,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各种情况,以便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很多,其中最重要一项就是“家访”。班主任要掌握家访的“艺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善于科学地选择时间,方式,方法。有位班主任曾对一名学生先后进行两次家访,由于做法不同,取得的效果也完全不同。第一次家访,学生不在家,班主任把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全告诉了家长,结果,学生挨了家长一顿狠揍,学生对老师极为不满,产生了对立情绪。第二次家访,班主任当着学生和家长的面表扬了该生的进步,又向家长指出,打孩子是不对的,并承认自己上次家访只讲孩子的缺点也是片面的。该生深受感动,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帮助。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4

一、协调能力的认知

协调是指领导者运用自己的权力, 威信以及各种方法, 技巧, 使领导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各种关系, 各种层次, 各个环节, 各个因素整合起来, 行动一致, 形成组织活力, 社会合力, 达到组织目标, 取得组织绩效。这样一种管理过程称其为协调。领导者善不善于协调会使同样的组织权力产生不同的权力效应。比如被管理界称之为创造管理史上奇迹的艾柯卡, 艾柯卡一生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 原来艾柯卡是给福特公司做行政总裁, 30年把福特公司搞得是蒸蒸日上, 后来去了风雨飘摇的克莱斯勒, 艾柯卡受命于危难之际, 经过五年经心协调使一个快衰败的企业起死回生, 又回到了世界500强的企业阵营当中。柯卡总结自己一生成功的管理哲学了一句核心话, 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来说协调才能就是一切。

沟通是指人和人之间传达思想转移信息的过程, 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人与人交往的一座桥梁, 通过这个桥梁分享感情和知识, 消除误会, 增进了解。协调沟通在现代管理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管理学原理》是由哈罗德.孔茨等人写的。他认为, 协调已经成为管理的本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把协调沟通看作是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职能, 甚至是管理的本质和目的。

二、组织目标的协调

领导的第一要职就是决断, 明确正确的组织目标。关于决策和决断的问题, 从管理学角度讲, 从组织的角度叫决策, 而组织的决策, 往往会落实在每一位实际工作中领导者的身上, 那就是决断。

毛泽东一生用他丰富的领导实践, 用本土化的经验, 丰富了管理的实践, 理论。在毛泽东选集当中, 提出了领导者有两个重要的职能角色, 第一个叫出主意, 第二个是用干部。在尼克松的《领袖》中, 他提出领导的第一要职就是决断, 明确正确的组织目标。无论是毛泽东说的出主意, 还是尼克松说的决断, 明确正确的目标, 从组织角度讲叫决策, 从领导个人角度讲就叫决断, 拍板定案。决断就是管理者、领导者要立足于现有的资源、条件、情况, 对未来事物、方案的一种抉择, 价值选择。目标的决断是对领导综合素质的挑战和考验。因为对目标的决断是对整个领导者的胆实、经验、能力、素质、心理、智慧的一种综合挑战, 因为现在决策目标的模糊性、决策主体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决策结果的多样性, 都会给决策带来巨大的挑战。这是第一个职能。

第二个就是执行。为了使目标落到实处要协调目标对组织目标进行协调的第二关, 怎么样执行, 所以操作执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执行也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叫执行力, 实际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能力、途径。美国通用电器总裁叫杰克·韦尔奇说了一句话, 一个不懂得执行的管理者是最糟糕的管理者, 他有可能把组织带入歧途, 他说的话很深刻, 因为我们有了好的组织目标, 为什么会半途而废, 为什么会偏东离西, 为什么会偏离目标, 那就是执行出问题了。

决断和执行是组织目标协调的最重要的两个职能, 也是对领导者综合素质的一种要求。

三、人际资源的协调

人际资源的协调, 是领导者把组织当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进行整合的管理过程和管理能力。人际资源的协调, 包括下行协调、上行协调和平行协调。这里重点谈下行协调和上行协调。就是对下级资源的协调整合, 对上级领导资源的整合。

(一) 下行协调

作为领导者, 首先讲下行协调。组织目标定了, 怎么去协调组织目标, 是靠管理者带领下属去实现组织目标, 叫下行协调。

1. 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约翰曾经说过, 在在人和人之间, 组织结构中, 关系结构中, 不是通过把非凡的人集合在一起, 这个组织就是有效的, 而是通过使平凡的人干不平凡的事业, 这个组织才是有效能的。第一、调动积极性的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强调人本化管理, 以人为本, 来开发人才资源;第二点是善于激励管理, 是调动下属积极性的一种动力、根源。

2. 正确处理一把手和副手的关系

首先是全面了解副职, 支持副职的工作。一要对副职的能力、经验、精力、学识, 甚至他的管理风格、个性、家庭都要有所熟知。二是沟通。达到相互理解、谅解。三是提醒。比如副职有什么缺点, 有什么不足或者听到什么反映, 及时提个醒, 引起他的注意, 免得出现大的失误。四是不在背后对副职论长道短, 以免伤感情, 可以直接开诚布公的讨论。其次是防止一把手综合症。第一个是表现越俎代庖;第二个是过分认真。最后就是要注意因人制宜, 化干戈。强调领导要有洞察力, 要发现矛盾什么时候起来的, 因何起来的, 为什么起来的?要及时泄洪、排沙, 雨过才能天晴。

(二) 上行协调

上行协调主要是和上级一种沟通协调的关系, 上级领导和你是组织关系、工作关系、同事关系。

1. 要当好下属

对工作负责, 追求卓越。准确领会上级工作的意图。调整工作思路, 配合领导工作。爽快地接受指令, 诚恳地接受指正。事先请示, 事后报告。最后一点, 当意见不同时, 采取老板定律, 这是一个组织原则。

2. 怎么样处理正职和副职的关系问题

首先是摆正角色位置。在工作中副职是多数, 正职是少数, 作为副职是参谋助手, 他的功能是辅佐、辅助, 所以要摆正角色位置。其次是发挥副职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维护作用;二是在班子的维护制定和决策执行方面, 要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三是因为都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 大多数要经过副职这个阶段, 这时候, 要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熟悉情况。

四、领导者的自我协调

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变来临之前, 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个组织, 只有储备了能力, 才能把握发展的机遇, 机会是留给有能力、储备的人准备的。党的十六大提出, 每一位管理者应该从五个方面来储备自己的能力。第一个是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二个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三个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第四点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第五个是总揽全局的能力。要站得高, 看得远, 不要近利主义。

沟通与协调能力(2011参考) 篇5

1.从心理学的角度讲,(A)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的主观特征(A)心理状态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2.人民个体或群体向政府表达意愿的制度不包括(A)(A)信息公开制度

(B)请愿制度

(C)信访制度

(D)申诉制度

3.结构指团体的组织关系和团体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下列哪些不是因为结构而成为冲突的潜在因素的(B)

(A)组织中的各团体的目标越多

(B)对信息的过滤出现偏差

(C)人员流动率越高的团体

(D)成员的工作的专门化

4.人的心理活动大体分为(C)个过程(A)一

(B)二

(C)三

(D)四

5.关于信息沟通说法不正确的是(D)(A)是实施领导的基本条件

(B)是统一下属意志不可缺少的领导艺术

(C)基本要素有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媒介和方式

(D)是人们之间传达、反馈思想、观念以及情报、信息的过程

6.马克思主义者的应有本色是(C)(A)严于律己

(B)言传和身教相结合(C)急公好义,克己奉公

(D)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7.调节行动和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的结果是(A)(A)能力

(B)性格

(C)反应

(D)表现

8.突出发展自己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给领导协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B)(A)直接补短法

(B)间接补短法

(C)全面提高法

(D)层级递进提高法 9.在工作中和关系不太好的人要(B)(A)寄希望于对方向你伸出援手

(B)要考虑与对方合作

(C)主动帮助他们

(D)各做各的事情

10.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服从等反应是(D)(A)求援——帮助

(B)同意——温和

(C)帮助——接受

(D)管理——服从

11.在管理学上,同各位下属都保持同样适当的距离,称为(D)(A)一视同仁

(B)公事以外才是朋友的原则

(C)平衡关系

(D)等距离原则

12.下列哪些不是领导目标的特点(A)(A)目标协调

(B)目标是一种有效激励

(C)目标促进管理

(D)目标指明方向

13.将领导协调划分为领导职能协调、组织同环境协调、组织机制协调、领导班子内部协调、人际关系协调是按照(D)划分的(A)领导协调的实质

(B)协调过程

(C)协调的目的性

(D)协调的内容

14.在协调与上级关系的过程中,做法不正确的是(C)(A)“管理自己的上司”

(B)获得上级的信任和支持

(C)猥琐迎合、曲意奉承

(D)事关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问题,就不应一味地“协调”

15.消除可能引发冲突的各种因素并创造使冲突难以产生的条件,特别是要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气候且及早发现冲突的苗头,避免冲突激化,或把冲突限制在不甚有害的范围内是(C)(A)限制破坏性冲突的能力

(B)利用建设性冲突的能力

(C)处理冲突的能力

(D)预防、限制和避免破坏性冲突的能力

16.定性分析主要是区别(B)(A)性格差异分析

(B)协调能力差异分析

(C)造诣差异分析

(D)能力构成的差异分析

17.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不包括(D)(A)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B)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C)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D)环境污染和环境发展不和谐事件

18.林肯当上美国总统的原因是(C)(A)依靠自己的才华

(B)依靠别人的同情

(C)依靠自己对群众的信任(D)依靠自己的家庭

19.个体对具有两个同时存在并为之吸引又相互排斥的目标,限于环境或事实的条件而无法兼得的情况下必须选择其中之一而放弃另一对象(目标)时所产生的冲突是(C)(A)组织冲突

(B)回避型冲突

(C)双趋向型冲突

(D)趋避型冲突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方法(C)(A)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B)耐心说服与严格纪律相结合的方法

(C)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生活相结合的方法

(D)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21.让冲突者明白是非,以团体利益为重,让冲突者个人或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全局利益的做法是(C)

(A)交换立场

(B)折中调和

(C)晓以大义

(D)给冲突双方留台阶

22.维持领导活动和集团的生命力的保障是(B)(A)“短、平、快”原则

(B)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有机统一

(C)努力达到近期目标

(D)立足于现实状况

23.“欲交易,必先交友”是(A)的表现(A)阿拉伯商人

(B)土耳其商人

(C)北欧商人

(D)爱尔兰商人

24.领导者职业道德核心是(A)(A)公正原则

(B)平等原则

(C)民主原则

(D)信任原则

25.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一是(C)(A)地区差异

(B)民族冲突

(C)人民内部矛盾(D)人民基本需求

26.高团队绩效的根本保证是(D)(A)激发中低水平的恶性冲突

B)解决冲突

(C)避免冲突

(D)激发良性冲突

27.不是严于律己做法的是哪一项(A)(A)听到别人的评论,要及时澄清验证

(B)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C)多看别人的长处并以客观的态度给人以评价

(D)多倾听别人的意见

28.跨文化沟通的精髓是(C)A)开展文化交流

(B)了解对方国情

(C)具体沟通对象具体分析

(D)向对方宣传本国文化

29.下列哪些不是领导者的协调能力的特点(B)(A)本质上的创造性

(B)遗传性

(C)组合的差异性

(D)内容的综合性

30.传统企业组织的原则是(B)(A)责任大于权力

(B)强调命令的统一性

(C)加强调教育和个人认知上的优势

(D)年龄、经验让位于科技

(二)多选题

1.在领导系统的营运中,可供选择的协调手段和协调途径有(ABCD)(A)经济手段

(B)管理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是由(ABCD)组成的(A)决策能力

(B)指挥能力

(C)组织能力

(D)控制能力

3.日常中跟领导相处的模式有(ABCD)(A)说得对,就办;说得不对,就顶

(B)信任我,就干得欢;冷落我,就泄气(C)喜欢什么,就奉献什么

(D)吩咐干什么,就干什么 4.领导者要警惕的现象有(BCD)(A)承认和接受冲突(B)粉饰严重的分歧以维持表面的和谐与合作

(C)一遇分歧就坚持要把它平息

(D)周围的人都有唯唯诺诺的倾向

5.根据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可将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划分为(ABD)(A)目标完全一致的志同道合型

(B)目标基本一致的友好共事型

(C)目标不一致的根本分离型

(D)目标不一致的貌合神离型

6.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阀系统具体做法有(BD)

(A)发挥理顺关系、处理矛盾等保障社会安全运行的积极作用

(B)建立兴趣社团,构建国家与社会、精英与民众之间以及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中介机制和传导沟通机制

(C)通过建立各种社团组织,确立公民政治

(D)进一步加强、引导、规范社会中间组织建设

7.恰当、巧妙的拒绝上级,是(CD)(A)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卑不亢的体现(B)特殊情况拒绝上司并非一定是坏事

(C)能有效维护个人的尊严

(D)有助于提高你在上级心目中的地位

8.由信仰和行为习惯不同而导致的沟通障碍有(ABCD)(A)饮食习俗

(B)宗教问题

(C)交往模式

(D)文化底蕴

9.与下级沟通的技巧有(ABD)(A)让下级知道你关心他们

(B)给予能干的下属关心和肯定

(C)充分依靠下属

(D)让每个人都受到重视

10.关于建立感情说法正确的是(BC)(A)关心体贴就是建立感情的重要方法

(B)我们所说的“感情”,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同志式感情

(C)要使思想协调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D)建立像朋友似的感情

11.领导协调素养与能力基础包括(ABCD)(A)性格基础

(B)一般能力基础

(C)实践基础

(D)心理生理基础

12.组织是由(AD)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整体(A)若干个相互制约的元素

(B)若干个相互制约的子系统

(C)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

(D)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元素 13.构成领导协调必须具备的要素有(ABCD)(A)领导者

(B)协调对象

(C)协调手段

(D)协调目标

14.冲突源包括(ABD)(A)沟通

(B)结构

(C)方式

(D)个人因素

15.思想协调在工作任务领导协调中具有的重要意义有(BCD)(A)思想协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B)思想协调是实施激励

(C)思想协调是解决问题增强凝聚力

(D)思想协调是积极的平衡

16.对沟通的影响的因素有(ABC)(A)语言因素对沟通的影响

(B)非语言因素对沟通的影响

(C)信仰与行为习惯对沟通的影响

(D)文化对沟通的影响

17.组织内的工作群体之间常因(ABCD)而造成群体间的不团结和工作中的不协调(A)任务不清

(B)职责不明

(C)互相牵制

(D)扯皮

18.在领导工作中学会“弹钢琴”需要注意的方面(ABCD)A)着眼目标,控制全局

(B)把握方向,协调全局

(C)高瞻远瞩,规划全局

(D)要立足整体,统览全局

19.下列哪些是社会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中的人际关系(BC(A)朋友关系

(B)顾主关系

(C)师徒关系

(D)夫妻关系

20.涉及气质问题的方面有()(A)工种分配

(B)恋爱婚姻

(C)处世交友

(D)选择职业

(三)判断题

一个聪明有魄力的下级,在上级遇到棘手的事情时应该站出来为上级作牺牲

是 2.语言和非语言是人们赖以沟通的两个重要因素

否 3.专业技术人员与直接管理人员(部门经理或车间主任)之间的冲突是人际冲突

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性的,是对两人(或多人)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性连接。5.解决被领导者的思想问题,要完全靠思想教育

否 6.只要道理讲得对,就能打动人心

7.不同渠道产生的领导者,在扮演领导角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 是 8.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就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9.一个组织的沟通情况如何,同领导者的沟通的核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有直接关系 10.上级和下级达到融为一体的程度,往往是最融洽的关系

否 11.在跨文化交流时要学习、研究合作伙伴的文化,才能有效沟通 12.对黏液质的人要特别严肃认真,否则他就不在乎

13.遇到不合作的同事,也要采取冷静和克制的办法,不要让自己也成为不合作的人

14.冲突的过程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是否确信与目标相联系的合作或竞争占有支配地位

15.敏感性间接影响主体认识事物的速度和深度 16.协调手段是领导协调的中介和桥梁

17.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注意力不应放在揭露阴暗面和落后面上

是 18.几乎所有的冲突都是从轻度的意见分歧或误解到彻底的冲突,形成一个梯度

19.考虑国家、集体利益的时候,可以忽视职工的个人利益。

否 20.神经系统的天赋特性对人的协调能力影响不大 21.广义的领导是指名词意义上的领导者个人或集团

22.知识的掌握并不直接地就绝对地等于能力的发展,因而“无知无能,多知多能”的说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是 23.相互交往中表现为敌对、封锁、相互利用是属于分离型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24.领导者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去抓中心工作,要根据各个不同的具体情况去提出一定时期内的中心任务

25.“快、稳、化、活、公、清”,快就是及早稳定群众情绪

26.心理学上所说的“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普遍的比较稳定的心理过程的特点

27.完全讲不同语言的人,在沟通时要通过翻译就能正常沟通了

否 28.有人类的共同劳动,就必然产生指挥、协调等领导活动

29.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是目前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30.在下级和上级发生一般意见分歧时,只要是正确的,下级要做到既坚持原则,敢于提意见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6

一、充分认识提高领导干部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利益相关性矛盾凸显, 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的趋势, 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利益摩擦愈来愈突出;群体性矛盾增多;矛盾对抗性增强;党群、干群矛盾突出;处理化解矛盾的难度增大等等, 许多问题就出在沟通协调方面没能跟上。沟通与协调是可寓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于一体, “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方式和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之一。因此, 提高领导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对于理顺情绪、化解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因素, 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是履行领导职能, 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领导干部不仅肩负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责任, 还肩负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责任;不仅肩负着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责任, 还肩负着向群众宣传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的责任等。制定政策需要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整合力量需要加强思想沟通、统一认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需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疏通思想、理顺情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做宣传教育工作, 化解群众的不满, 增强人民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感;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更需要领导干部尊重知识、关爱人才、营造鼓励人才创业的环境。提高领导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是领导干部履行领导职能, 提高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

(三)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是增强单位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主动进行沟通协调, 相关各方互通信息、交流情况, 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彼此的立场、观点, 协调相关的政策、措施, 从而在工作中更加紧密地呼应、合作和配合, 促进班子的团结和各部门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 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主动地与职工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 可以使领导者了解职工的需要, 关心职工的实际情况, 在决策中就会考虑职工的要求, 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可以拉进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距离, 加深沟通双方之间的信任度, 体现出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情感尊重, 有助于消除冲突, 消除误解和情感上的隔阂, 使一个单位有和谐的组织氛围, 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儿往一处使”, 提高团队士气, 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

(一) 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 树立服务观念, 强化领导干部的职业形象和政务礼仪意识, 是树立威信, 提高协调沟通能力的思想基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我们的服务能力如何, 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们必须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思想深处和实际工作中。

2. 提高政策理论业务水平, 是提高协调沟通能力的关键。

理论使人深刻, 政策使人清醒。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理论政策素养, 才能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 从而提高出谋献策的层次和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不做出格的事, 不说出规的话, 在事关原则性的问题上, 毫不含糊, 敢于坚持真理, 才能使人敬佩。

3. 打造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

只有具备比较高的业务工作能力, 才能更好地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努力学习, 认真提升自己的“五种能力”, 即调查研究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行政执行力, 这是提高协调沟通能力的重要保障。

4. 着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心态。

在实际工作中要求真务实, 政治立场坚定, 作风正派, 同事之间要相互尊重、以诚相见, 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胸怀坦荡, 不斤斤计较, 不制造矛盾, 不说长道短, 不搞小团体, 不拉帮结派。

(二) 沟通协调应遵循的原则

1. 正确导向原则。

所谓正确导向, 重点是把握两点:其一, 目标导向必须正确。领导协调的目的, 是为了化解矛盾冲突, 促进团结与合作, 追求系统“增序效应”与“功能放大效应”, 实现组织群体目标或领导既定目标;其二, 行为导向必须正确。领导协调, 应坚持用政策、法律作为协调的“底线”, 处理好协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不能把领导协调与“和稀泥”、做“老好人”画等号, 或者利用协调搞自己的小圈子、搞小团伙, 更不能讲“哥们义气”,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搞无原则的妥协、忍让。

2. 统筹兼顾原则。

领导协调, 实质上就是调整和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和矛盾, 因而应该注意搞好统筹兼顾, 防止顾此失彼。把握这个原则, 重点应树立“三种观念”、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树立整体效益观,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树立根本利益观, 正确处理中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树立重点效益观, 正确处理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

3. 求同存异原则。

领导协调之所以要坚持这个原则, 是因为:一是矛盾双方总有共同点, 这是求同的客观基础;二是矛盾双方可以从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周恩来同志说过:“团结是在矛盾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 相互之间有时是有矛盾的, 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 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三是求同必须以存异为前提, 没有存异就无所谓求同。遇事商量的目的是取得共识, 主要的着眼点应该是寻找双方相同的地方, 扩大相同的地方, 逐步解决“不同”的认识和问题。

4. 公正合理原则。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7

工作稳定、考研加分等是吸引大学生应聘村官的主要原因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 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国家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这一政策的。工作稳定, 有“三险”, 并且考公务员、研究生可按规定享受特殊待遇是吸引大学生应聘村官的主要原因。

有55.61%的在校大学生认为, 大学生到基层将会对农村有很大帮助, 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但也有40.11%的人认为, 选择村官道路只是大学生在当前巨大就业压力下的一种应对途径。“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多一条就业途径的同时还能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是前者选择会考虑做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原因, 而“政府保障力度不足、村官的再次就业存在问题且自身缺乏经验”等, 则是后一部分人主要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自己能否长期扎根农村本身就不太确定, 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能否带领村民致富也因此成为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其本身担当村官的最大担忧。这也是在校大学生认为“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作用一般”的重要原因。

问卷中有关大学生担任村官的专业背景, 有39.57%的人认为农业技术是最重要的。但对村民做调查问卷显示, 一些村民明确表示需要经济方面的人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在了解当代农村发展方面上的欠缺。关于服务期满是否会继续留任这个问题, 半数以上的人表示不清楚, 其原因很复杂, 包括国家待遇和自身方面等综合因素。

当地政府领导最看重协调沟通能力

大学生当村官, 到基层以后, 最先接触到的就应该是当地政府的领导。针对当地政府人员的调查问卷显示, 国家有关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很到位, 而且有关政府部门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据了解, 工作在这些政府人员身边的大学生村官, 主要从事文字、民事协调、信访、城建、协助主要干部进行行政管理和社会调查及党建工作。同时, 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 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政府部门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 如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和团省委联合实施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 给予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 对他们进行实用计划培训, 以及一线领导对他们实行一对一帮扶等。

当地的相关领导认为, 当地除了需要具有较高的协调沟通能力 (75%)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 (70.83%) 和懂得实用技术, 解决生产问题 (70.83%) 的大学生村官外, 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资源、能赢得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有市场经济意识、能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也是不可缺少的。

当然, 一些大学生村官的个人素养和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地政府人员希望大学生村官能进一步深入群众, 发现群众的需求, 少参与机关活动, 多接触群众。同时, 希望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多地利用所学知识创新创业, 能熟练地掌握农村政策, 学习农村工作方法。

八成以上大学生村官认为自身有待提高

由于湖北省在2008年首次选聘大学生当村官, 所以, 调查对象中的大学生做村官的时间都是一年。在一年的村官工作中, 87.5%的大学生村官感觉自己在做村官这方面存在缺陷, 比如多数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在党群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认为除了资金短缺, 难以发展项目外, 自身能力水平有欠缺, 社会经验不足, 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上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调查了解到, 当地政府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相关培训, 如农村土地政策、党员轮流定期培训、上岗培训、农村业务知识培训、村级事务管理等。在培训的同时, 当地政府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如襄樊市成立了“饶治河”创业基金等, 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除了国家及上述相关政策, 大学生村官还期待政府在经济上关注三农问题的前提下, 进一步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待遇,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在政治待遇上、考试制度上多向在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倾斜。

调查分析认为, 大学生村官目前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自身思想认识不到位。在缺乏运行良好的政策的引导下, 大学生往往很难放下架子到农村工作, 大多数人会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 把到农村工作当做跳板、机会, 一旦认为时机成熟, 就积极跳离农村, 缺少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决心和勇气。

二是大学生村官对自身的工作了解不够。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 即使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 由于一直忙于学业, 对农村的事情也知之不多, 了解甚少。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工作上的认识不足。不能充分理解国家制定大学生当村官这项政策的真正含义, 从而不能将自身的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 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三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大学生年轻、有文化、有激情, 但是想在农村大显身手,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学毕业生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 创业又缺少资金, 想要改变现状, 难度非常大。对于一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来说, 对村里的工作环境、行为习惯、民风民情等一无所知, 而农村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 与村干部和村民的沟通存在障碍, 融入群众难。

四是专业结构不优。大学生村官中, 大多数人毕业于文史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 农学专业的人很少。调查报告显示, 在所调查的人当中, 所学非所用现象非常突出, 农村急需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大学生村官在学校里学到的相关知识太少, 农民期待他们能在农业技术、农村信息和农产品推销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而多数大学生村官却不具备这些能力。

当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缺乏了解

大学生当村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带动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为“三农”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缺乏了解。有18%的村民只是了解国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 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上是不是有大学生村官, 更不知道落实情况怎么样。

调查报告分析认为, 究其原因, 一些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安排不合理。按要求, 大学生几乎每天都应该深入一线与农民朋友打交道, 首先是调查研究, 摸清农村情况, 熟悉辖区内的村民, 然后才是传授先进的知识, 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致富, 同时学习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但调查走访的各村反映, 由于一些大学生村官文字能力强, 能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 经常被“借调”在办公室里做打字员、记录员, 甚至是书记、村长的“秘书”等, 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大, 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在少数。很多当地的农民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来了大学生村官, 甚至没有见过大学生村官人长得什么样子。

但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依然给农村带来了变化, 接受调查的村民认为, 主要体现在村容村貌改善、社会风气优化、生产技术革新等方面。

而村民寄望最高的是大学生村官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调查报告分析认为, 这就需要村官工作着力于此点, 并在此基础上严把技术关、法律关、管理关, 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大学生村官的到来, 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但美中不足的是, 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身所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 对于村民的具体情况也有待于加强了解, 应注重发挥所长, 尽最大努力做最顺应民意的实事。

浅析常见的沟通能力障碍和技巧 篇8

关键词:沟通,障碍,沟通技巧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 是指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 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 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管理上有个著名的50%理论, 即管理者50%以上的时间用在沟通上, 如开会、谈判、指示、评估, 可是工作中50%以上的障碍都是在沟通中产生的。

二、常见的沟通障碍

1、心理障碍

现实中的沟通活动常为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左右, 有些心理状态会对社会沟通造成障碍。人们的认知如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都会影响人际交往。

人总是带着某种情感状态参加沟通活动的。在某些情感状态下, 人们容易吸收外界的信息。而在另一些情感状态下, 信息就很难输送进去。如果不能有效驾驭情感, 就会有碍正常的沟通。

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如沟通双方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不同, 就很难达成一致的沟通。

2、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指语言表达不清、使用不当, 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或产生歧义。有时即使是同样的字眼, 对不同的人而言, 也有不同的含义。有一个笑话说, 主人请客吃饭, 眼看约定的时间已过, 只来了几个人, 不禁焦急的说:“该来的没有来”, 已到的几位客人一听, 扭头就走了两位。主人意识到他们误解了他的话, 又难过地说:“不该走的走了”, 结果剩下的客人也都气呼呼地走了。

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双方在思维模式、认识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差异, 进而产生沟通障碍。

3、物理方面的障碍

物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指沟通现场的环境、气氛等方面的某些要素可能会减弱或隔断信息的发送或接收, 如传递的空间距离、沟通媒体的运行故障等。

三、常见的沟通技巧

1、正确引导异性学生之间的交往

在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交往中, 异性交往占有很大比例。而正常的异性交往既有利于大学生的情绪稳定和心理补偿, 又有利于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格完善。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能正确去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是异性交往正常化的必要前提条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保持与异性同学的正常接触,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从而与异性同学建立起自然、和谐、纯真的友谊关系。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以及模拟情景等活动,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使自己的人格结构得到完善, 培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而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培养出理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另一方面, 可以提高学生的良好认知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环境, 善于清晰剖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进而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赞美别人、如何鼓励别人和如何宽容别人, 最终引导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3、加强情感教育,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在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恋人关系是最敏感的几种关系。注重实施和加强情感教育工作,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营造出和谐、友好、信任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各项良好的条件。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是引导大学生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化的重要要求, 针对此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的特点, 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现自己的个性, 充分发挥出各类教育载体的引导功能, 积极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文体活动, 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使他们通过在不同的舞台获得成功体验, 不断增强自信心。

四、总结

总之,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能力, 而且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度,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发展团队协作精神, 是学生步入社会、适应将来工作环境的必备核心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实际的教学环节, 适度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训练,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掌握交往和沟通的知识和技能, 并能在实际中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晶, 贾晓明.大学生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认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 (6) .

[2]刘朝晖, 温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2) .

[3]陈莺.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培养[J].神州, 2012 (5) .

[4]袁爱华.提高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策略[J].才智, 2005 (2) .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9

沟通, 是指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 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 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管理上有个著名的50%理论, 即管理者50%以上的时间用在沟通上, 如开会、谈判、指示、评估, 可是工作中50%以上的障碍都是在沟通中产生的。

二、沟通常见的障碍

1、语言文化障碍

语言障碍是指语言表达不清、使用不当, 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或产生歧义。有时即使是同样的字眼, 对不同的人而言, 也有不同的含义。有一个笑话说, 主人请客吃饭, 眼看约定的时间已过, 只来了几个人, 不禁焦急的说:“该来的没有来”, 已到的几位客人一听, 扭头就走了两位。主人意识到他们误解了他的话, 又难过地说:“不该走的走了”, 结果剩下的客人也都气呼呼地走了。

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双方在思维模式、认识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差异, 进而产生沟通障碍。

2、心理障碍

现实中的沟通活动常为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左右, 有些心理状态会对社会沟通造成障碍。人们的认知如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都会影响人际交往。

人总是带着某种情感状态参加沟通活动的。在某些情感状态下, 人们容易吸收外界的信息。而在另一些情感状态下, 信息就很难输送进去。如果不能有效驾驭情感, 就会有碍正常的沟通。

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如沟通双方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不同, 就很难达成一致的沟通。

3、物理方面的障碍

物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指沟通现场的环境、气氛等方面的某些要素可能会减弱或隔断信息的发送或接收, 如传递的空间距离、沟通媒体的运行故障等。

三、有效沟通的技巧

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以及模拟情景等活动,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使自己的人格结构得到完善, 培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而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培养出理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另一方面, 可以提高学生的良好认知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环境, 善于清晰剖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进而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赞美别人、如何鼓励别人和如何宽容别人, 最终引导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2、加强情感教育,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在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恋人关系是最敏感的几种关系。注重实施和加强情感教育工作,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营造出和谐、友好、信任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各项良好的条件。

3、正确引导异性学生之间的交往

在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交往中, 异性交往占有很大比例。而正常的异性交往既有利于大学生的情绪稳定和心理补偿, 又有利于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格完善。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能正确去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是异性交往正常化的必要前提条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保持与异性同学的正常接触,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从而与异性同学建立起自然、和谐、纯真的友谊关系。

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是引导大学生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化的重要要求, 针对此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的特点, 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现自己的个性, 充分发挥出各类教育载体的引导功能, 积极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文体活动, 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使他们通过在不同的舞台获得成功体验, 不断增强自信心。

四、总结

总之,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能力, 而且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度,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发展团队协作精神, 是学生步入社会、适应将来工作环境的必备核心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实际的教学环节, 适度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训练,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掌握交往和沟通的知识和技能, 并能在实际中有效运用。

摘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和中介, 是学生间交往或职场成功的润滑剂。对于职场新人来说, 只有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 才能建立起牢固、长久的人际关系, 进而在同学间的交往或职场中左右逢源、如虎添翼, 最终取得成功。在现代社会中, 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 同时也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进行协作。本文通过对沟通定义的解析, 对常见的沟通障碍的分析, 最终提出有效沟通的技巧。

关键词:沟通,障碍,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王晶晶, 贾晓明.《大学生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认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 (6)

[2]刘朝晖, 温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8 (12)

[3]陈莺.《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培养》.《神州》.2012 (5)

[4]袁爱华.《提高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策略》.《才智》.2005 (2)

协调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论文 篇10

一、高职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形成的屏障

(一) 义务教育过程“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早期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即以开始, 尚未入学的小小孩童即在家长的意志支配下走读英语班, 或在幼儿园学习简单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到了小学和初高中阶段, 英语学习是一门课程的内容, 从学习词汇到英语语法, 再到力争取得这门课程的良好考试成绩, 为自己能够被英语课程考核和参加高考时能够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学生和老师一同为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而努力, 这就使得高职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所习得的英语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卷面英语”, 形成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应这种教学目的下的, 因而,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无法开口, 这里有羞于表达的因素, 更有表达思路跟不上、使用词句不会推敲、使用语言极易失误的缘故。可以说, 学生欠缺的正是运用英语进行流畅和得体的交际能力, 而欠缺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由来已久的学校教育模式之使然。

(二) 高职教学缺乏真实语境的影响

无论何种语言都是用来说的, 在说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形成语用习惯, 英语学习自然概莫例外。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怎样, 所学习的英语语言能否满足于“会说和说好”的需要。但是,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学生获得“说”的机会很少, 这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班级人数众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说的多, 课堂中所创设的情景是在教师“说课”情况下形成的,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出耳朵听和出手记, 很少有锻炼口语的机会, 即便教师给其提供锻炼口语的机会, 但谁都怕表达不好丢丑, 所以, 也不情愿利用这样的口语锻炼机会。限制在从书本到卷面的英语学习和考核模式导致学生语用能力偏低。

二、高职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对策

(一) 将语用学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囿于对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 还要包含和强调语用学知识的讲授, 对学生打下学习语用知识与学习语音和语法知识同等重要的概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积极拓宽专业性知识, 厚积中西文化底蕴, 掌握相关的语用学理论知识, 以自己丰厚的英语语用水平向学生进行文化输入, 以教师的流畅得体够用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和御用能力。教师要善于掌控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 创设与课堂所要讲授的语言知识相对应的交际场景, 培养和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英语口语的习惯来表达思想。教师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要给予鼓励和赞许的态度, 决不能因为学生的表达不准确而批评他们, 伤害他们敢于表达的积极性。学生的口语表达有问题在所难免, 唯有学生敢于开口表达才能发现问题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 将英语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贯通讲解和实践

英语学习对已经深受母语文化影响的学生说来, 会产生诸多障碍, 而最突出的障碍是文化习惯, 或称之为文化定势。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 在某些方面又呈现对立之势, 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来理解和表达英语难免会失误, 甚至会南辕北辙。所以, 学习英语, 掌握英语的语用能力必须摆脱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外乎两个渠道, 一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的渠道, 二是通过自学的渠道。教师的讲授具体体现于课堂教学中,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授课内容向学生介绍欧美文化, 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从中发现异同点。教师的讲授方法不能局限于口头讲授, 辅以多媒体技术, 通过播放英美影视作品和西方人生活的实时报道的短片, 以生活化、场景化、直观化的欧美风土人情来形象和鲜活西方文化的特点。学生的自学也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学生推荐应阅读的欧美文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推荐应该观赏的影视作品和相关生活与实时报道短片。教师更应该定期举办学生理解和认识东西方文化的有益活动, 让学生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烂熟于心。只有能够认清东西方文化差异, 学生在英语语用能力上才能尽量避免失误和做到不失误, 感觉都自己的口语表达可以适应于现场口语表达能力的学生自然不会在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际中的困难, 也才能够激发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思维和形成这方面的相应交际能力。

(三) 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要加强

语言和语用能力的养成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 多说多练才能说得好, 也即表达得好。所以, 必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英语语用能力, 而这一点, 恰恰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所欠缺的。首先是资助学习意识的欠缺。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主观意识要明确、要积极。学校学习实践必定有限, 教师的讲授也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认真消化理解。作为高职学生应该端正英语学习动机, 认清当今时代掌握跨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能够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语用能力的锻炼。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及其便利和畅通, 学习的方式和渠道也变得多样化起来, 高职学生的自学不再仅仅限于传统方式, 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介查阅和搜集英语资料来主动学习, 观看英文影片提高听力;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平台和老师、同学及所有有意共同锻炼英语语用能力者进行沟通交流, 例如建立公共邮箱存放经过教师精心筛选后的英语资料, 学生上网时可以自行下载;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中建立英语学习群回答学生在课上没来得及问的问题, 或者在群里组织英语话题讨论让学生参与, 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评述;还可以到学校设立的英语角去锻炼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学校聘的外教更是学生们可积极请教的老师。种种可以被学生利用来自主学习和训练英语口语能力的机会都不要放过,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来确保其利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结语

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适应, 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为学生传递英语言文化和创设英语言交际的语境, 更需要学生的有意识锻炼, 特别是能够针对自己在语用能力方面的不足而有意识地自学和自主锻炼。切不可以为只要学好英语课程, 能够在考试的卷面打出及格的成绩就可以了, 须知, 学习和掌握英语是用来满足交际活动所需的, 所以, 具有适用的语用能力才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建达.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04) .

[2]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李红梅.解决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心理问题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02) .

[4]任丽菲.关于“90后”大学英语学习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神州, 2013 (09) .

[5]陈琴.论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11) .

上一篇: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下一篇:单塔单索面斜拉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