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2024-10-01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精选10篇)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篇1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永顺一中“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于2006年10月被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立项号为9—49号,2007年4月2日在专家指导下开题。本课题在州教科院及县教科所的指导下,加上学校的大力支持,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得以顺利实施。至今实验研究已将近有一年,现对一年来的研究情况作简单的阶段总结及汇报。

一、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

1、在州县专家的牵头和指导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选了由11人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这批成员都是一线教学精英,这样就为得到更详细的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提供有力的保障。由田飞彪担任主持人,在校教科室的帮助下,做好了填表、立项、申报等工作,撰写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

2、确定实验班级和对比班,根据本校实际,研究实验在2006年本校高一年级的六个平行班中进行。

3、明确实验动因,学习相关理论。

为了使教师明确实验动因,本课题全体成员详细地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这样就增强了全体成员的责任感。县教研所及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传 达了州县教科院的指示和要求,学习实验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认真讨论了实验方案,增强了教师的信心和决心,明确了责任。

(二)实验研究阶段

1、学校大力支持,为实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为保证实验工作顺利实施,学校从物质上、理论上给了课题组极大的支持。在办公经费相当紧张下,学校为课题研究人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U盘等材料,并多次组织老师到外地学习。校教科室主任多次深入课题对本课题研究进行督促与指导,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

2、认真实践,努力创新

课题组教师根据制定的研究方案的要求,目前做了以下详细的工作:A、收集了高一年级实验班和对比班所有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及兴趣。B.还专门组织了几次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并细致地做好分析图,基本摸清了他们当时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及听力现状。C.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学生和本校的实际编写了初级听说校本教材,并利用该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听说教学。

(三)落实各实验阶段工作小结

1、课题组成员每半月开一次总结会,结合自己实践阐述自己的研究经验或教训。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转化成论文。

2、整理实验资料、归类、建档。

二、实验研究的阶段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探索,课题组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1、完成了校本教材《高中英语听说训练》。

2、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能力提到增强。

3、撰写大量的论文及教学心得。

4、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到一起,借助学校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滚动式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如利用闭路电视、EYBBO系统、多媒体设备、现代语音室定期开展活动,创建英语沙龙,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影视大片、组织排演英语话剧、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收听英语广播(BBC、VOA)等。使听说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特别是实现很多同学从“哑巴英语”到人人敢开口的转化。

三、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1.高中阶段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直接交往日渐频繁,英语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培养一些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又有很强的听说及口语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迫在眉睫。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高中学生读得懂含某种语法结构的句子,笔头练习还过得去,考试成绩也优良,但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现自己听不懂别人说的英语,开不了口。这是我们所称的“高分低能”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在教学实践 中没能很好地遵循英语教学的原则,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的结果。

2.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情的一项开拓性实证研究。本课题通过对本地区少数民族高中生听说能力的现实情况,自身个性发展的心理学习及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中获取有用的听说教育方式和手段,可供同类兄弟学校借鉴。

四、实验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第一阶段告一段落,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有:

1、由于本课题组的绝大多数教师是初次接触课题的研究,缺乏经验和方法,虽然干劲十足,但还是走了不少弯路。

2、受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收集到的可供研究参考的资料还不多,视野还是很狭窄,直接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深度广度。

3、由于高中英语教学工作量大,用来实验时间和精力有限。

4、建议学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仅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在时间上给以充分的保障。

永顺一中 英语课题组

2008.01.12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篇2

一、我省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低下的原因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省份, 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 人口近200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少数民族人口按城乡比例划分, 人口居住在城市和县镇的占27.3%;居住在农村的占72.7%。从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多分布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因此听说能力与来自城镇的学生之间存在差距。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具体原因, 分析如下:

(一) 师资力量薄弱

因为学生多数来自农村, 那里师资力量薄弱。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少数是本科生, 多数是专科生, 也有一些英语教师是高中毕业或是中师毕业, 教师整体水平不是很高, 因此学生的英语起点不是很高。有些刚入校的学生反映英语四十八个音标读不全。追其原因, 初中刚学音标时, 老师只是反复地领读单词, 没有教音标的读音和书写。

(二)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一味地以考试为中心, 教师侧重于学生的笔试能力, 把大量时间花在单词读写、句子分析、语法练习和阅读理解上而忽略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差。课堂上不注重设置英语语境, 抽象地进行语言学习, 造成学生兴趣低下, 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滞后, 基本的教学设施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几乎没有, 或者只是摆设。

(三) 缺乏语言学习的环境

真正的外语语言环境很少, 跟英语本族语人交流的机会微乎其微。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学生几乎从不订阅英语报刊杂志, 学校也无力配备英语杂志和课外阅读书籍。收音机收不到短波, 电视也只能看到中文节目。

(四) 错过最佳的语言学习时机

儿童阶段是一个人进行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 这个时期的儿童的语言学习在速度、质量上远远优于成人。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学习敏感期。6岁前的儿童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儿童习得语言速度最快、效果最佳。错过此时期至12岁左右为半母语时期, 效果大减, 但仍比进入中学后的半大人期较佳。这是因为人的发音器官, 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发展一样, 在青春期前都处于发展状态, 具有相当大的弹性。一旦过了青春期, 发展便渐趋稳定, 弹性逐渐减小。因此, 孩子越小开始训练就越容易拥有纯正的口语。可是由于民族地区的条件限制, 很多学生初中后才开始学习英语, 错过了他们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 使先天优势得不到发挥。

二、提高听力和口语的策略

我省少数民族高职学生英语教育起点低, 入校后约有一年半的时间学习英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头等大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也明确提出了“应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 即高职英语教学要建立在高职学院特点的基础上, 以语言应用目标, 以学生需要为中心,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对教材、教法进行全面改革, 从而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英语教学。

(一) 提高听力策略

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精泛结合。

先是选择难度适中、长度200字左右的一段听力材料, 然后跟录音逐句听写, 可以反复听, 听懂基本内容为止, 听完后先不对答案, 自己根据所学语法、词汇和对文章的理解补全句子, 这时再对照答案修改自己所写的内容, 最后再听一遍。每天做大约半个小时训练。做过这样练习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开始觉得很难听懂的东西写了一遍再听发现居然很容易。坚持做这样的练习, 大约两个月左右就可以让听力水平有很大提升。

在精听的同时, 每天还要做泛听的练习。也就是每天坚持收听广播里的VOA和BBC等英文电台节目, 或者也可以听英文歌曲、看英文原声电影, 总之任何感兴趣的英文视听内容都可以作为听力练习的材料。这属于“磨”耳朵过程, 也就是让自己的耳朵习惯英语的语流、语速和语调。泛听要天天进行练习, 坚持不懈。

(二)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1.端正学习的动机。

高职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薄弱, 所以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教师应该强调英语对于以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比如如果学生想出国当汉语教师, 英语就是最基本的条件。即使不想出国, 那么找工作时, 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也会具有优先录用权。总之要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哲学讲外因是外部条件, 内因是根本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只有学习动机明确了, 学生才会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在这个时候开展教学,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树立自信心。

很多学生用英语交谈时, 缺乏自信心, 总是担心自己英语水平差, 交谈时出错。这一方面是由于害羞的性格, 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卑的心理。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刚刚学习一门语言, 不完美的地方一定存在的, 因为毕竟在学习一种新的知识。用英语交流时, 首先要放下包袱, 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羞怯和自卑的心理。要给自己多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 不断地锻炼自己, 逐步建立自信心, 经过多次尝试后, 相信英语水平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3.侧重语言输入。

学生要熟练应用外语交流, 就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和句子。记得有人曾说过学习英语的三个“一”工程, 即;一万单词量、一千个常用句子、一百篇文章。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进行有效的输出, 也就是头脑中建构了英语的思维模式, 才能流畅地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背诵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背诵一些生活化的英文短句和常用的单词。这样一年多积累下来后, 学生头脑中就储存了很多英文材料, 可以为课堂或是生活交流做充分的准备。

4.设置情景多加实践, 开展教学。

语言是有生命的, 任何语言都有它发生的情境。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课文中或是生活中的情境, 让学生用英语表演。让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 模仿其中人物的对白、语音、动作、语气, 来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学生对剧中的角色能够产生深刻体验, 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这样不仅巩固了新语言知识, 还复习了以前学习的语言。久而久之, 经常用的单词、句子都能很熟练地掌握。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

平时还可以教学生学习英文歌曲。在每节课开始或是结束时候学习一段歌曲, 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可以给学生进行熏陶。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在音乐的氛围中人感觉很轻松愉悦、头脑注意力集中。英美的歌曲中有很多传唱至今、经久不衰的优秀歌曲, 学生在哼唱这些曲目的时候, 无形中记住了歌词, 而这些歌词都是英文句子。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歌曲, 又掌握了语言;既陶冶了情操, 又学习了知识。

5.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指的是课后学生练习听说语言的各种形式。由于课堂上的时间很有限, 把听说练习大量地放在课堂上进行也是很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表达的机会。像讲英语故事、朗读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表演话剧或者猜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除此, 教师还可组织英语沙龙及英语角,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练习他们的口头表达, 尽快地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如要从根本上改进英语教学, 必须有效利用课外活动, 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提高表达能力。

6.重视文化的学习。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是社会符号系统的一部分, 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在系统”。作为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是思维的直接实现, 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 语言也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和思维方式。因此,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信息的代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挖掘语言中细微的文化背景, 尤其是注意挖掘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方面。同时要阐述差异的根源,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避免交际中的使用错误。

三、结束语

提高民族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任重而道远, 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推陈出新, 寻求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来开展教学, 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输送大批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庆新.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 2006, (10) .

[2]卢贵子, 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3]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教育部高校教育厅.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刘润清.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篇3

要学得一门外语,获得大量运用该语言的机会是根本前提。然而,民族地区,由于多地处边贫山区,经济教育落后,使得当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得不到与汉族地区学生相同的许多有利学习条件。民族地区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步子慢,当地少有或没有现代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到访者更少。英语对当地经济建设的作用尚不突出,也尚未形成学习英语的社会风尚。学生走出教室后就再也感受不到英语的气息,更谈不上有任何学用英语的机会或条件。再看学生生活的环境。学生无论在家、在社会,还是在学校,汉语已成为主要交流工具,用本民族语交流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用英语的比例几乎是零。这说明当地学生全然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真实机会。

虽然多数民族学生上进心强,勤奋学习,但在初中学习中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民族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卑自我封闭是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这一障碍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环境的影响,这些地区的汉族学生,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这严重制约了英语教学,因此,只有找到科学的方法,从素质教育入手,认真总结,认真分析,抓住关键,才能解决问题。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讲,任何一种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它是口语的记录。毫无疑问,听与说是第一性的,是不可分割的。听而不说或只说不听,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说不通的。在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首先应是听说教学。小学——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应大些”。听说读写的顺序是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同时对考试、考察的要求是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并制定了听力考试的具体量化标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书面、轻口头、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从而忽视了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英语考试一直是笔试一统天下的指挥下,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许多英语教师教学就是为了考试而教,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将英语教学当作是纯粹的知识传授,完全忽视了听说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由于这些原因,学生对英语不重视,即使有部分学生成绩比较好,通常也只是“高分低能”。

加强学生的听说和口语表达能力,杜绝“哑巴”英语现象的发生,就成了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了,还有助于其读写能力的提高,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小学——初中英语教学中,我觉得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在加強听说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实施英语组织教学

新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鼓励他们多听、敢说、大声朗读,以克服他们怕羞、畏难、不敢开口的心理。对于学生口语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我的态度是“流利第一、基本正确”即可,一般不当场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采取过后纠正或暗示的办法,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积极性。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以及结合教材坚持每日做值日报告,也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效办法。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就给以鼓励的眼神,让其在鼓励下能大胆的回答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以“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为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用学生学过的英语知识介绍将要学习的新语言,学生开始听的有些吃力,我就辅之以表情、动作等,帮助他们理解;用演示图片、实物等方法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如在教“take…to”和“bring…to”两个短语的区别时,我举了这样2个列子:“ Nancy,take my radio to my office,please.”“Boys and girls,bring your family photo to the classroom this evening,ok?”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在组织“现在进行时”的操练时,既可借助动作,也可借助简笔画进行教学,效果较好。我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做不同的动作,比如,扫地,读书等等,让下面的学生用进行时描述这些动作。这样,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学生说的勇气,提高他们说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师生之间基本可以达到配合默契的程度。与此同时,每节课前,我都要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上讲台作值日汇报。

报告内容有浅入深,如初一年级学生摄取的语言信息量少,他们除了完成日常的报告内容外,还可请别人回答问题及讲一些简单的故事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具,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活跃、主动地学习,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二、发挥新教材优势,做好口语训练

新课程英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等。但是民族地区学生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却听不懂内容。为此,听力训练可配置一定的情景,并在教学中主要介绍文化背景,这样,在听时思想就不会转不过弯了。

听的训练包括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两项。前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听懂;后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觉察出他在语音、语调上的特点,会听也就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本,辅之以课外拓展和补充。让学生坚持经常听、反复听,进而达到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的目的。

学生接受系统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听力一样,说的能力同属于口语能力。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口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教学手段,口语训练又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对话、游戏及认真唱好英语歌曲,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媒体引入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录音能提供标准的语音、语调,便于学生正确模仿,对培养听说能力极为有利。通过听录音,可以给同学们提供模仿标准语音、语调的机会,潜移默化的使他们掌握了地道的英语,培养了学说流利的口语和良好的语感。学生在看了一段录像或电影后,教师可把声音去掉,让学生借助画面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改革更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现代化,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 篇4

刚刚开始练习呢~我会推荐你学这套《走遍美国》,画质可能不太好,不过真的是由浅入深,从日常入手,不需要每天花多少时间来看~早上可以用它叫你起床,路上可以随意瞄两眼,睡前可以听着入睡。听的时候要尽量自己分辨单词语句,如果不确定就打开视频看看字幕,确认一下自己听的是否正确;听到哪句感兴趣就跟着模仿口音发音,里面的小故事简短精炼有趣,至少日常生活工作基本都有覆盖。慢慢学下来还可以培养英语思维。

基本的英语思维养成的同时也应该相应补充些语法知识,语法需要花时间消化和记忆,学习的同时最好搭配着习题,才能更好地掌握。

英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应用交流,找个外国语友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有很多国外交友的网站,比如Facebook等,交流得多了,偶尔用Skype聊聊天也是不错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篇5

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读写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从听说入手,这不仅有助于打好语音基础,还能引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在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使学生打好语音基础,必须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传授语句重音、节奏、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既为学生提供了语境,又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培养其感知力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来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当他们不明白时,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体语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

只要坚持,学生就能逐步地接受,慢慢地学会运用,这对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听录音

多听录音是听说练习初始时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录音的内容可多种多样,可以听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也可以是单词和词组,还可以是对话短文等。

如,在教新单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

听再模仿,在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养成认真听的习惯,只有听得懂,才能会说英语。

这样日复一日,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三、模仿单词、课文等

模仿是在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正的同时记忆知识。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有句名言:“什么也比不上从模仿下手更重要。”在英语听说练习中,让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反复跟读,尽可能模仿,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然后与磁带进行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异同,循环模仿。

这种训练虽然是相对机械、单调的训练方式,但是对学生来说却十分必要。

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并让学生进行打分,对于语音标准的学生进行奖励。

表演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有乐于表演,才能够主动地去说英语。

四、让学生通过看课文的插图、实物、卡片等,指导学生叙述插图,这是提供口语练习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

利用多种活动,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说英语的机会,从说英语到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的能力,这样也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放开,让学生在课堂中得以翱翔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作种子,我力求自己成为一个集阳光、水、肥于一体的老师,只要给学生提供好的外部条件,培养学生敢说的精神,学生自身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力量,学生只有自己产生求知欲望,才会努力再努力,一路向上,再向上。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篇6

作者简介:杨瑞红,女,生于 1969年10月,198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理专业,2003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2003年被评定为中学一级教师。工作至今,一直承担的是高中地理教学任务并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于2001、2003、2007、2008、2009年被评为校级先进教师。1990年被评为市级先进教师。平时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多次获奖。通讯地址:云南省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 邮政编码:678600

联系方式:手机:***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篇7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 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要落实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上。教师应转变观念, 高中英语教学应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前提和基础, 重视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活动的实施者、应用者和受益者。英语教师要把练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学生自由的创造一个和谐无压的环境, 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 不可在课堂上一直滔滔不绝的讲解知识, 不给学生自由练习英语的机会。教师可以采取趣味性的形式调动学生练习英语的积极性。

Free talk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提出的话题, 让学生站起来对话, 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畅所欲言, 或者以比赛、分组汇报的方式进行。如在学习第一篇课文《Ann, s bes friend》时, 教师设置话题“my best friend”让学生站起来描述一下自己的好朋友。三分钟演讲就是教师选择一名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演讲一分钟, 成绩差的同学复述课文即可, 成绩优秀的同学自由发挥拓展。如在学习第三单元的speaking时, 设置演讲主题”we should realiz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让学生上台演讲。所谓课本剧表演就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让学生在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如在学习《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这篇文章时, 让学生结合课文和曼德拉的生平创造一个英语短剧, 并进行表演。

二、拓宽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听说形式内容和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学生和教师在训练时提不起兴趣, 听说教学质量很低。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 精选符合学生心理倾向和学习习惯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听说练习, 如小组表演、舞台剧、英语演讲比赛等。也可以进行课前十分钟演讲, 题目和内容让学生自行决定, 在学生演讲后, 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大家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一些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走入课堂, 应用于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设备, 调动学生练习听说的积极性, 提高听说能力。丰富多彩且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训练中来, 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

学唱英语歌曲和观看英语电影是提高学生听力的有效途径。学习高中第十一单元The sounds of the world中的listening, 可以让学生欣赏几首不同曲风、易于理解的歌曲, 要求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 随后针对不同的曲风让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 教师并适时的进行提问。如在学习第十二单元reading, happy potter时, 学生对影片happy potter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播放精彩电影片段,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形式,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和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注重词块教学, 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词块就是就是在语言中经常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成串的语言结构。它一般由多个词组成, 具备词汇和语法的双向功能。词块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它把词块作为最小单位进行英语听说教学, 避免了母语的影响和文化差异带来的语用失误, 能够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 使听说训练过程变得省时省力。英语教师应重视语块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听前温习旧词块、听填词块、听后模仿朗读、听后复述五个方面进行练习, 力求在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的同时,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流利性,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词块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强化学生的词块意识,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词块, 并进行讲解, 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词块。

如在听前温习旧词块阶段

T: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Chian?

C h i a n:l o c a t i o n, a r e a, i m p o r t a n t c i t i e s, population, be famous for

S1:Chian is located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Pacifi Ocean

S2:It is the forth country in the world.

S3:It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篇8

英语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大。怎样提高阅读能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呢?我觉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积累基本词汇,打好英语阅读基础。

1、一定的词汇量是阅读的前提。词汇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元,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要求考生掌握3000到4000个单词,六级考试要求考生掌握5000到6000个词汇,可见,词汇量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高中生掌握3000左右的词汇量,阅读一般英语文章是没多大问题的。

2、以记课本单词为基准。有的学生把凡是阅读文章里的生单词都记录下来,有的甚至背字典,我觉得这都不可取,建议以课本单词为主,特别是初中的单词,因为它们是整个英语词汇里最常用的单词,也是在阅读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

3、记忆时要讲究技巧。根据心理学规律,第一天记过的东西,第二天重复记忆可记住70%,如果第二天不重复,而是到第三天再去重复则会忘掉70%。所以第二天是很关键的。另外,记忆的时候要专心,嘴里读,心里记,眼里看,耳朵听,甚至顺便造个句子,那记忆就更牢固。

二、选择一般英语文章阅读,扩大英语知识面。

见多才能识广。这句话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是可以派上用场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选择一些英语短文作为阅读训练内容,日积月累,就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1、选取与自己阅读水平相当的材料。阅读材料太简单,没有思考的余地,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出材料后的习题,达不到训练效果。材料太难,生词太多,就会产生枯燥厌烦情绪,很难坚持下去。所以,选择合适自己阅读水平的阅读材料很重要。

2、以同样的兴趣阅读每一篇文章。高考考试大纲指出“阅读理解的选材原则是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所以,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以自己的喜好选择,要广泛阅读。

三、研究试题题型,掌握阅读方法。

高考中英语题基本只有三种,即猜测词义题、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平时在阅读时训练一种阅读方法是很重要的。

1、先看题干,后阅读。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尤其重要,还有对于阅读材料为科普文章时也是如此。有人曾经用这样的方法给学生做训练,一段时间训练后,即使不阅读材料,学生也居然能把题做对40%。再加上阅读理解后再去解题,成功率当然是更高了。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养成一种这样的阅读习惯,到了考试的时候会节省很多时间。

2、迅速给做题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定位。猜测词义题也是一种细节题,也必须是先将有关信息定位,再根据上下文、语义、定义及解释等来猜测词义,得出正确选项。

3、按题目的顺序做题。很多人主张先做细节题后做主旨大意题。但是根据多年经验,我发现阅读材料后的习题都是按阅读材料情节发展的顺序设计的。所以,除了那种可能百思不得其解的题可以跳过,没有必要随意挑着问题做,而且每个选项都要看。

4、主旨大意题要重视开头和结尾,加深理解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主旨大意题旨在测试考生对所读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的掌握能力。这种题难度比较大。在学生认为阅读难度较大的说明、论证或是科普文章中,主题句往往是段落的开段句。也有归纳或是推理性的文章,主题句多在段尾处。这样的阅读方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倍重视。

以上三个方面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但贵在持之以恒,熟能生巧。学生应该多实践,多读多思考,不断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整体理解能力,从而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必须了解阅读理解题的测试题型

1.直接解答题。只要理解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即可找到答案。这种问题是考查学生捕捉和回忆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的能力。

2.字句理解题。这类题通过同义转换方式考查学生对短文中一些关键字句的理解。考生必须理解题意, 从短文中找到相关字句, 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才能排除干扰, 选对答案。

3.推理判断题。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字里行间抓住隐含在文中的信息, 从而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如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质、处事态度、行为动机等。

4.计算题。这类题要求考生记住文章中的若干个数据, 理清各数据间的关系, 通过简单的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数量值, 进而选定答案。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并不等于具备了阅读能力。只有掌握并运用一系列正确的阅读方法, 才能将习得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有个性心理特征的阅读技能。“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 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

应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1.有效地抓好课堂阅读教学———精读。精读是

学生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 是教学和泛读的基础,是教和学的手段。精读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并研讨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教师要对课文中的词、短语和语言现象进行有重点地、深入细致地、分析性地讲解。要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课文内容及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 要讲练结合, 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 使学生掌握其用法, 以提高运用语言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 意在形成能力。在每教一篇新课文时,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10~20 分钟)快速阅读, 接着做课文理解题, 以测验学生阅读理解情况, 然后评议答案, 这是泛读。

2.提高速度。高考阅读要求的速度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因此, 必须对学生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章的阅读, 即使未能完成也必须停下, 并要求他们复述文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要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相应缩短规定的阅读时间。

3.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泛读,以培养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 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发展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不管课堂教学效果有多高, 没有课外阅读的配合, 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效的。现在的阅读理解题在选材上非常注重蕴含时代气息, 具有可读性, 但同时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背景知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只有正确理解该语言所属的社会及其文化, 才能真正运用好这种语言。所以,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性, 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阅读的特点。阅读是默读, 不可以出声。朗读和阅读是两种技能, 朗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在朗读一篇未学过的新材料时, 由于注意力集中在语音、语调上, 往往对朗读的内容, 尤其是长篇文章, 不完全理解。因此, 朗读不能提高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阅读时不读出声音来,开始训练阅读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嘴唇不要动, 必须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 不出声默读, 以免分散注意力而降低阅读速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就能用正确的方法阅读了。

2.要克服回视的习惯。有时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句或不太熟悉的词, 读过一遍不能理解句意, 需要回视, 这是允许的。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出于不放心, 虽然读懂了但还要返回来再读一读, 这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是一种不好的阅读习惯。针对这种习惯, 笔者采用了下面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纠正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他们阅读的时候, 要他们用右手食指指着正在阅读的那一行, 从左向右移动,眼睛随着手指移动而移动, 而不要停顿或回视。

3.选材要恰当。要使学生对阅读有兴趣, 无论是为了求知识、消遣, 或者是为了获取信息, 选材都非常重要。首先, 难易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生读起来没有兴趣;过深过难, 虽然读了, 但不能理解其内容, 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也会使学生丧失兴趣和信心。难易程度以阅读后理解的正确率达到70%~80%为恰当。其次, 材料内容应当多样化。故事、寓言、英雄人物传记、浅易的科幻故事、历史、地理知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学生生活等, 都是中学生喜欢的题材, 高年级可以选读经过改写的文学作品。这类阅读材料,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大量适合他们语言水平的课外阅读材料, 不仅可以复习许多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 而且还可以运用构词法的知识扩大词汇量。单词、句型熟了, 反过来会促进新课的学习。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 篇9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王小娇

业:学科教学生物 指导教师:龚大洁(教授)民族地区高中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生物学探究实验教学的研究

—以舟曲一中为例

一、选题依据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现代化社会对高科学素养创新人才的求,20世纪末,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此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框架和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重新定位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后,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1]。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穿整个生物教学过程。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科学探究为目的的实验被称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环节与科学探究相似: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探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当前教学的重要方式和任务之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可由新课改前后实验教学的地位变化看出,新课改之后,实验教学的地位从辅助角色转变为生物教学的中心。课改以前,生物教学注重生物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验主要起到验证强化生物学知识的作用;新课改之后,实验教学逐渐成为生物教学的重心,期望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发现科学知识。可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理论知识构成的体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2001年制定的《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生物教学的课程理念是要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在能力目标部分开宗明义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实践能力。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开放的探究学习。开展探究实验是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2]。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之一。进行探究性实验应以改进、设计实验为切入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往往是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和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3]。新的人教版的生物教科书中实验部分与旧版教材相比具有以下三个不同点:第一是实验数量多,基本上每章都有相关实验。第二是实验类型多,教材中的实验类型有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模拟制作等;其中,探究实验比例上升。第三是实验和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与旧教材中实验放在教材的最后不同的是新教材中实验分散在各章节中,实验和知识内容联系紧密。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突出探究性实验的地位,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育中最有效地使学生获得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当今生物教学中必需的教学方式。

舟曲县受泥石流的影响,一方面新课改实行的前两年舟曲一中的学生一直在外借读,从2014年春季学期才开始新课程教学方式,大多数教师对课本上的探究性实验都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师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水平很薄弱;另一方面新舟中学的建立使学校的生源受到影响,近两年录取的学生基础很差。而课改的趋势和课标上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因此,探索出适合该地区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是必需的,也是迫切的。

然而面对实验室配备严重不足,实验仪器陈旧落后等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舟曲县自然地理复杂,生态环境和气候特殊,为多种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舟曲一中网络资源方便快捷。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实验。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找出当地适合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资源,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出率。

2.调查教师实施探究实验时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提高教师的探究实验教学水平。

3.高效的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探究水平。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有以下几个:

1.有利于课程教材改革的顺利实施。许多学者认为新教材改革中高中生物教材的变化是最大的,其变化主要集中在实验的类型和数量的增加,新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增多了,因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对整个课程教材改革起着关键作用。

2.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合作能力。探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能使学生由依赖教师向自主学习转变,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学生一定会发现很多问题,产生很多疑惑,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交流合作去解决,进而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舟曲县一中属于名族地区的高中,其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其他民族地区的高中学校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对课程资源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来源的问题,并且主要是将课程资源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而融合在课程各个部分中加以研究。例如,泰勒1949 年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编写的书中提到:“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4]资源;加强校外课程研究;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托斯顿.胡森(Torsten

Husen)和纳维尔.博斯特尔斯维特(T.Neville Postlethwaite)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组织、课程评价等四个角度来描述课程资源,即“寻求目标、选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及在制订评估方案过程中的多种可以利用的资源”[5]。国外学者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的是把教师与学生当作课程资源,而忽略了其他因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课程资源的内容也不断地丰富,越来越多的有形的、无形的条件和因素成为了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资源就是其中之一。美国的《丰富教学模式》提到,当真正的、现实的问题与学习内容和过程相结合时,学习便更有意义、更有趣[6]。美国还编写了相应社区或地区的“资源目录” [7]。据相关研究表明:美国教师利用最多的校外教育资源为: 学校周边环境、池塘、农田、河流、森林、国家公园、自然路径等[8]。日本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学习时间”,目的是想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并且详细列举了各种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利用途径及形式[9]。荷兰的中等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真实的教育学”,即“在纯粹的正式的工作环境中建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多地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有意义地镶嵌在社会生活中;其实现是建立在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上的[10]。澳大利亚将旅游地、公园、保护区都当成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这些活动基地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地域,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建立不同的学生兴趣小组,例如,河流守望小组、废旧回收小组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管理过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1]。俄罗斯的博物馆对中小学是开绿灯的,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学校甚至可以将课堂教学挪到博物馆中进行,同时会利用歌剧院、少年宫、名人故居、图书馆、电影院、科技馆等开展教学[12]。从上述情况来看,国外对于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各有侧重点:有些侧重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些侧重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些侧重于学生适应未来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国内研究进展

生物学是一门从近代由从西方传入我国的自然学科,我国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目前,生物学实验越来越受重视,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实验题目所占分数由 1981 年的 7%达到 8%,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分数也超过了总分的 30%[13]。这几年,这个比例在逐年上升。

近几年来,国内的生物学探究实验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生物学探究实验的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这类调查主要是从相应的调查学校的专业生物教师的满员与缺失,专职的生物实验员的相应聘用情况,生物实验室的相关建设,比如:生物实验设备的相应配备状况,生物实验经费的支出以及学校生物园的开设等情况来进行调查与分析。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进行实施的改革方案与措施[14]。

2.对于生物学探究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不同的老师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许多教师都对于具体问题具体提出了很多学习和可以用来借鉴的教学方法,甚至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实验教学模式。例如,利用几种形式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模拟实验、分段实验、独立实验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则要求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科学的组织教学以及有效的实施教学引导[15][16]。

3.相关理论对生物学探究实验教育教学指导的研究。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对实验教学的指导。建构主义理论给生物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启示,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采用了多种措施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实施了开放性的、探索性的实验教学;突出了合作学习的设计,实施了分组合作的实验,完善了实验的考核方法,建立了多重评价体系等等[17]。

4.对生物学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的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是近几年才有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教师在生物实验教育教学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从而进行探究性的实验。这是一些研究者所研究的方向。并且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缩短行为与观念差距的主导因素,任何外部条件对教师的影响,都取决于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意识,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科学的教学理念是支撑教育改革的灵魂:专业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联手是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支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18]。

5.对于生物学探究实验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生物实验教育教学评价是对照以实验教学为目标的评价标准,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实验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以促进学生综合整体发展的过程[19]。实验教育教学评价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反馈性手段,支配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的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策略,科学合理的实验评价能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实验教学评价理念的更新,评价内容的发展,必将带来实验教学模式的改变,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20][ 21]。

6.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案例,以及相关实验的改进。成功的实验教育教学案例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借鉴,尤其是在探究性的中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中学实验教学设计,如何进行科学性的引导实验达到一个怎么样的目的,才算是成功的案例;在实验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和材料,从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来看,能够更有效率的达到预期效果[22][23]。

目前对生物探究性实验课程资源的研究非常少,对于生物探究性实验的研究也只是通过对实验进行优化和改进,如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物产特点选择实验材料、优化实验过程、改进实验方法等方面。在优化改进实验方面研究比较多的是罗益群。罗益群从优化实验材料、实验设备试剂替换和共享、优化实验方法、整合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开发利用和自制模型、教具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体会①。罗益群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课程资源的优化研究,发现优化实验资源有利于促进生物实验的开设,利于改善实验室的建设,可促进生物探究性实验的进行,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目的是使教材中所列实验能联系学生、接近社会和贴近生活,促进实验成功率,希望实验现象更明显,操作更便捷②。陈永群认为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有利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并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是实际操作中也发现这套教科书中的个别实验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经过摸索,陈永群本人试着对必修中的几个实验做了改进和拓展,主要体现在对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材料等方面的改进③。有关利用当地资源开展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还没有见报道。因此,在舟曲一中进行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四、本课题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舟曲县一中高二四个理科平行班学生和舟曲一中全部10名生物教师

①②罗益群.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生物学教学.2010(09):36 罗益群.开发课程资源 优化生物实验-----以武冈市第一中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11 ③ 陈永群.高中生物新教材实验改进与创新[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1):9

(二)总体思路

首先,对舟曲一中生物探究性实验实施情况及实验室物力资源(主要包括实验室数量配比、实验室中实验仪器和药品配置、实验器材使用情况)和人力资源(高中生物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实验资源观念掌握情况、生物实验人力资源素质)进行调查。其次,调查学生的探究实验水平。再次,调查当地的生物资源并利用当地资源改进探究性实验教学。最后调查改进以后的实验教学效果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归纳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总结近年来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从文献中寻找一些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

2.访谈法: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的要求为依据,编写问卷,调査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生物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实验资源观念掌握情况、生物实验人力资源素质。

(2)实验室数量配比、实验室中实验仪器和药品配置、实验器材使用情况。(3)当地可利用的生物资源。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当地生物资源改进实验教学。3.测验调査法:编制《高中生生物探究性实验能力测试题》。经多次预测后,选取理科班的学生进行测验,调査学生在生物试题中探究性实验能力的表现情况,分析学生探究性实验能力的不足,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4.问卷调查法:编制《探究性实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改进后的的教学效果。5.数理统计分析法:用SPSS等相关分析软件,对问卷和测验数据进行分析。

五、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4.6—2014.9)查阅相关文献、书籍,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4.10—2014.3)对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调查,提出相应措施进行教学。测验教学成果,进行数据分析。

(三)撰写论文阶段(2015.3—2015.9)整理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四)修改论文(2015.10—2016.2)修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

(五)论文盲审、答辩(2016.3—2016.7)

六、论文框架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当前舟曲县一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1.3.1.实验室物力资源的调查分析 1.3.2.学校生物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 1.3.2.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4.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1.5.研究的目的意义 1.6.研究方法和步骤 2.探究性实验教学相关理论 2.1.概念的界定 2.2.理论依据 3.研究方法和步骤 3.1.研究方法 3.2.研究步骤 4.结果分析

4.1.学生探究能力的结果分析 4.2.教师探究实验教学情况结果分析 4.3.改进探究性实验教学后的教学效果分析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七、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2] 董菲.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中学探究实验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115-117. [3] 戴佳朋.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12:139-140. [4]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6 [5]T.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70 [6]兰祖利.里斯著,华华、戴耘、包容译.丰富教学模式—本关于优质教育的指导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7]王静.美国中学环境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启示[D].硕士毕业论文.2003:17-18 [8]叶云屹.生物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5:18

[9]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 [10]汪文静.荷兰中等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J].外国教育资料,2000,(1):41-45

[11]张学广.国际环境教育可持续未来—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国际会议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0:59-61

[12] 殷世东.美、俄、法三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开设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l):60-62 [13] 高迪.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4] 胡灵敏.如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218.[15] 夏薛梅.建构主义理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启示[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6):117-119.[16] 刘淑贤.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7] 黄飞跃.课改实验区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调查与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5,10.[18] 陈继贞,张祥沛等.生物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8.[19] 丁邦平.国际基础科学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4~5 [20] 胡奇志.英美两国理科课程改革的一些特点及启示 [J].比较教育研究

,2001(9):12~13 [21] 陈育红.从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谈评价机制改革的必要性[R].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2009,6:1157-1160.[22] 方金艳.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改进[J).生物学教学, 2010,35(3):48.[23] Reeve, J., Bolt, E., & Cai, Y.(1999).Autonomy-supportive teachers: How they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篇10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听说能力的要求,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从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要达到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初中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才能让自己赶上时代变化的脚步。

二、初中生听说能力薄弱的表现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经常发现有学生说出以下的一些句子,如,I very like English.I by bike to school. Mum asks meopen the door. I thirteen years old. I from China.等等。不符合说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表达不得体。很多学生其实想表达,但是在表达的时候缺乏一定词汇量,导致词不能连成句。而在课堂上,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想到要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到会话环节就埋着头,完全不跟上老师的节奏。

三、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创造英文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语言环境的缺乏,严重影响语言输入量的摄取,并制约着英语学习活动和效果,因此,创建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帮助极大。(1)模块教学,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是十分必要的。(2) 观看英语影片。观看英语影片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且有趣的一个环节,在英语影片中,单词、句法将是以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形式被同学们的大脑接受。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各种不同的场景,体会英语词句的地道用法,也丰富学生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3)学唱英文歌。笔者发现初中的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非常深,英语课堂可利用这一点,通过教授英文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学习环境。因为有音乐和节奏的支持,学生很容易记住歌曲中的词句,反复吟唱,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达到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4)创设英语角。在校内创设英语角可谓是一个创造英语语言环境的好方法。要求来英语角的人必须使用英语交流。每隔一段时间,邀请一个或者几个外国友人参与到校内英语角来,鼓励学生放心地使用简单的词汇、句子和他们谈天说地,纠正自己不准确的发音,学习地道而自然的发音。(5)情景剧、朗诵等课外表演。初中生活泼好动,有创新,喜欢新鲜事物。有表演天赋、有表现欲的同学大有人在。开展情景剧、朗诵等表演,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运用英语的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2.小班教学。众所周知,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将很难在课堂上顾及全班同学,课堂上的口语练习犹如蜻蜒点水,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自然难以提高。若是以小班教学的形式,每个学生在每堂课的时间里都可以得到操练的机会,每节课都开口说英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展示和表达所学语言。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会有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及操练活动的空间,给他们创造出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成功带来的欢乐,对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3.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全班协调发展。笔者在班级的英语教学中,建立了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设置热点话题:家庭与朋友、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邀请、电话、购物、节目、旅游、上网、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让学生利用课后的自主学习时间根据话题内容进行交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4.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1)运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比如:课堂提问可不断变换方式,除了“教师问,学生答”之外,还可采取“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或“讨论式问答”等形式实施课堂口语听说活动。(2)运用各种媒介辅助教学。比如: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尤其是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教授,增强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英语口语要流利首先要在语音上下工夫。教师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口语中使用频率高,范围广,用法活跃、表达生动、内涵丰富的常用词,就能熟练地套用多种句型,轻松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基础知识过了关,就能大大增强他们的信心,扫除他们不敢开口的心理障碍。势必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主动地开口说英语。

总之,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英语听说能力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已势在必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教师应根据教学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找出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联系紧密,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作用。加强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英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笔者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令人堪忧:学生有话不敢说、不会说、不愿说,更不能自如地与外国人交流。针对当前出现的初中生听说能力薄弱的现状,本文将从初中生听说表达能力薄弱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上一篇:科室建设纪实下一篇:高级职称水平能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