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2024-07-05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精选12篇)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篇1

教育类型:基础教育 论文类型:综合类/语文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姓 名:杨海军

族 别:汉族

性 别:男

学 校:阜康市第四中学 联系电话:*** 邮 编:831500 单位地址:阜康市第四中学

单位电话:0994——3234121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摘要:汉语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如何提高内初班学生的汉语水平,学校、老师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汉语水平、语言环境、普通话水平;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现状

内初班的招生对象,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生活的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他们身边的小伙伴都是本民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使用母族,在家里与父母、兄弟姐妹的正常交流也都使用母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大部分学生不能熟练的用普通话正常交流,刚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敢用汉语说话,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游戏时都喜欢用本民族语言,并且有时还会把母语带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正常交流都成了问题,这就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注重对内初班七年级新生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才是提高内初班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营造语言环境,加强普通话的训练

1、培养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生源地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用母语进行交流已成为习惯,因此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开口说汉语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说汉语,让他们明白只有多说才能有所提高,在生活中,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住一个宿舍,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学校的一些醒目地方都贴着“请讲普通话”等标语,课堂教学中硬性规定,学生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普通话。学生不敢说,教师就自己或找说得好的学生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利用加操行分、红花台、3分钟演讲比赛、朗读课文、听经典名著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增强他们说普通话的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改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考核方式

以往的教学方式,课堂基本上是一言堂,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说”的机会,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听、说之类的实践训练都忽略了。此外,大多数民族学生在课外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在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说汉语的氛围,学生用汉语交流的习惯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再者,对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考核多是采用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形式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难以得到全面的考核。因此,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汉语实践训练,其汉语学习仍然是只会写,不会说,不会听。今后对民族学生的考核应该增加听、说、读等能力的考核,促使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重视普通话的训练,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这样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3、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创设情景、视听、口语对话等形式,这些都使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善,课堂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课堂上的汉语学习总是有限的,一旦离开了老师,离开了书本,踏进实际生活的交际场合,面对问话或聊天,往往会张口结舌,把自己心里想的说不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多种,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迁就学生,以及课堂交际语境单一是较为突出的因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语速慢下来,使每个音都很到位,这与一般言语交际差别很大,是与现代生活脱节的。由此可见,把汉语学习同日常实践割裂开来,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内,显然是不能学好汉语的。为了能够持久保持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学校经常要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综合能力。比如利用班会时间开展听故事、讲故事比赛、口语大赛、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经典诵读等。具体做法是: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短小的故事,然后由学生模仿;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读经典名著和一些短小诗歌;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社团课“经典诵读”、主动报名小小播音员的培训,每节语文课上3分钟演讲,然后学生自己点评、他评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真正的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喜欢上汉语。

三、加强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前,绝大部分使用其母语进行交流,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应注重从基础抓起

1、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积累词汇。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历经三千年演变而未中断的文字,在漫漫三千年的过程中,汉语积累了丰富的语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不能相比的。针对这一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基础抓起,首先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摘抄好词好句,诗歌、古诗词等,但是单纯的背诵学生会觉得枯燥,不感兴趣,教师就要通过成语接龙,古诗词记忆大比拼、自编成语故事等方式加强积累,让学生在平常的说话与写作中,能够使用更多的词语进行表述,做到熟能生巧,从而达到灵活、准确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说话和写作。

2、加强作文片断教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内初班的学生最怕写作文,因为他们属于半军事化管理,与外界社会接触少,读的书不多,多数学生难以写好作文。其实,内初班的学生生活空间虽然狭小,但是却自有它的特色,有写不尽的内容与主题,只是由于学生对写作有一种畏惧感而不愿写,久而久之,恶性循环造成他们写作能力低下。针对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应采用以下方法,第一,提高写作兴趣,作文点评课要做好充分准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远航的风帆。在教学中,把学生常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观察形态如何,什么颜色,什么声音,有什么作用等。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片断写作。第二,把日常的生活场景在课堂上表演,然后指导学生记录下来,就成为一篇不错的片断作文。比如,选几个学生扮演内初班的老师给学生缝衣服、理发、取钱、取包裹,学生上街购物、丰富多彩的社团课、老师陪着学生看病就医,师生一起返乡在火车上等场景,学生们看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顿时消除畏难情绪,就有了写的兴趣,你一言我一语,下笔有物,描写具体。教师这时就要及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或者自己评价,好的给予表扬表,不足之处指导改正,长期坚持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学生只有有信心了,敢写了,才能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内初班的学生要学好汉语,真是不容易,但是只有学好汉族,才有希望学好其他学科,所以内初班的教师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一点爱心,少一点粗心;多一些技巧,少一份随意性,多一点耐心,少一份急噪,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就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参考文献:

[1] 彭贤荣.《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学术期刊.考试:综合版 2013年(1).[2] 李雪荣、李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浅论》.文学教育.2009年(2).[3] 华增福.《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学术期刊.青海教育.2010(3).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篇2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汉语课堂上, 我们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是课堂的主体, 主导着课堂的一切。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往往没有主动发言的机会, 老师没有给学生创造课堂氛围去开口表达。老师一味的讲,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大部分课堂时间都用在了记笔记上。

然而,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汉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为目标,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于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应该以学生为汉语课堂的主体,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指导真正的提高汉语能力。

1)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用的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要贴近交流实际, 真实可用, 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2) 因材施教, 熟悉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3) 汉语课堂要氛围轻松, 让学生感觉有意思, 鼓励学生多说多问,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排除学生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4) 组织与汉语学习内容相关的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习汉语知识。打破以往“重知识讲解, 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

二、必须针对民族学生语言特点进行教学

中国是个大家庭, 56个名族使用的语言多达80多种, 分为:汉藏、阿尔仄、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不同语系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 常常受到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影响, 有时甚至将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带到汉语学习中来, 这样将大大降低汉语学习的效果。

现将新疆地区的语言特点总结如下:1) 字的前鼻音和后鼻音区分不清。如“是”, 说是“寺”。“沙”, 说成“撒”;2) 喜欢用叠字。比如两个新疆人聊天:“中午吃萨饭?”“中午吃粉汤, 现炸的油香, 油油的, 香香的”;3) 新疆人说话喜欢带“子”字。骑车子, 皮牙子, 男娃子, 女娃子...

以上新疆地方语言的特点和汉语有着很大的出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 我们教师必须将这些民族语言特点逐步总结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 将学生汉语表达中夹杂着的这些民族语言特点剔除出去, 让他们学到纯正的汉语文化。

三、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学习的关系

经研究表明, 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母语的水平越高, 接收其他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因此,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前应该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这时候, 有的老师便会问道:少数民族语言要学习多长时间?汉语从何时学起?二者如何衔接?如:民汉结对子, 每天一句话用汉语表达, 从点滴学习, 日积月累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还要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必强求一致。

四、克服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对母语的依赖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 当学生遇到困难, 不知如何用汉语去表达时, 他们会无意识的回归本民族语言。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要采取一点的奖励措施, 让学生在汉语课堂上坚持使用汉语, 如果能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回答问题等, 我们就给予一定的加分, 分数积累到一定级别将给予奖励。这样一来, 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促使他们努力使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久而久之, 汉语的使用能力将大大提高, 直至表达自然。这种措施将有效的克服学生对本名族语言的依赖性。

五、汉语教师要以身作则, 规范自己的语言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榜样作用, 我们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印象, 因此在汉语教学中, 教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语言习惯, 给学生以表率。我们汉语老师在说汉语时难免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尤其是生僻字的发音, 以及本民族语言习惯的阻碍, 因此, 难免会出错, 但在课堂上, 我们要十分注意严于律己, 不仅要发音标准, 语法也不能出错, 如果出现错误, 也要第一时间向学生澄清, 及时纠正过来。

六、总结

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 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起着交际的作用。少数民族学生要想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必须具备良好的汉语能力。可见, 汉语课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教师必须肩负起此重任, 为社会的发展培育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摘要: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 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无论是在社会交际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中, 汉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是必须的事情。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浅析了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关键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1]佐丽呼马.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王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焦虑及其消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3]兰兰.内高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07.

[4]李新惠.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篇3

关键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26-01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是我们少数民族的第二语言,汉语在社会交际和信息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语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运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今后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呢?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我认为;

一、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汉语深感兴趣爱好学习,才能学的好。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加强趣味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从学生特点和需要出发,学习的内容应是真实而实用的,“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激励学生,信任学生,从他们内部产生行动,增强自信,促进自身转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他们有一种乐学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

许多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方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讲母语成为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效果,学习习惯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倾向,当违背习惯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情绪表现。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让他们摆脱那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真正的成为学习的注入。在汉语课堂中,尝到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探索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营的提高,采用听、读、说、写、玩、演唱等形式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激发兴趣,培养汉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学好汉语的自信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正确的听、说、读、写并运用汉语。

三、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

学习汉语的目的是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大多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着会读,会写,能听懂但不会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来的问题,对这种问题作为老师首先让学生用所学的汉语知识进行口头回话,用课文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会话训练,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朋友之间合作学习,学过的进行巩固,多跟汉族同学交朋友,提高表达能力。其次,老师用汉授课,要求学生用汉语提问,回答问题,学习时要大胆发言,不要怕说错,不应该害羞,尤其是我们民族学生有这样的看法;“如果我说错了,周围的人,同学都会嘲笑我”以前我们班有这样的同学,有一次回答问题时他把话说错了,说完同学们都给他纠正,但他特别害羞再次没有举手发言,通过几次的谈话,沟通他慢慢开始发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如果你决心学习一种语言,就应该克服各种困难,为自己的学习创造语言环境,要去灵活运用。

四、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一要靠学生的自身努力,二要靠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在课堂上说学生理解的汉语,例如;”昨天的作业你们都做完了吗?今天上新课,大家看黑板。”等等。要提高学生汉语能力,就必须全校师生来创造一个较好的语言环境,不管在上课或课余时间,全校师生都有一律使用普通话交流,会多少就讲多少,不懂就问,这样就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熏陶,潜移默化,不断培养说汉语的习惯,习惯成为自然,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地提高。

浅谈少数民族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 篇4

摘要: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点介绍如何学好汉语。

关键词:语言学习关键期 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除本民族的语言之外,掌握汉语,不仅可以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到最新信息,引导人们参与到社会中,而学语言的关键期是从小学抓起。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特点。如汉字,字数多、笔画多,如果单靠机械记忆只能事半功倍。如何采用好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就要采取适当的技巧,注意每个字的组合特征,对以前学过的字和生字加以比较,通过联想记忆法就能很容易记下来,并且还能过目不忘,不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少数民族小学生可以从一个字的组合,扩大到几个字的组合,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而且记起来很方便。汉字由几个字组合的占90%,为了便于记忆,也可以采用顺口溜的方法记汉字,例如“坐”这个字的顺口溜是:工人排排坐土山。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背诵,并且对小学生来讲,这种记字顺口溜,更容易理解、背诵。

在掌握和认识了一定的汉字外,还要理解每个字组合成词的含义。少数民族小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但对其内容不理解。例如:笑与容的组合,笑容:是指情感的体验,是内心得到满足的结果,它 反映到人的面貌上。“容”指的是容貌,一个人的表情。这样一来,笑容,是人的表情外露。举一反三,通过多字的组合,掌握和理解更多词汇的含义。

汉语还有一种用成语就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成语是几个字的组合。最常见的成语多数是用四个字组合而成的。对成语的理解和翻译,少数民族小学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分析,这样一来,成语就变成了另一种意思。例如:胸有成竹,如果逐字理解,就变成了“胸中有竹子”,但这和本意是风马牛不相及,而这句成语的含义是:对某种事情的认识,了解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心中有数。“刻舟求剑”,被某些学生理解为在船上刻字,然后向船请求要剑。但是,本意是比喻某些人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等等。所以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成语时,不能逐字理解。有的成语从寓言或者是典故中而来,例如杞人忧天,五十步笑百步等等,采用讲故事的手法对理解成语也有一定的帮助,而小学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这样更能立理解成语。在翻译句子时,少数民族小学生一般是根据自己母语的语序翻译句子,这样势必造成语法上的错误。汉语的主谓宾搭配和母语的主谓宾搭配截然不同。少数民族小学生常讲的“我学校去了”,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的人能理解他们讲的是什么意思,因为彝语的动词是放在句子末尾,而在汉语中动词在宾语的前面。还有的句子不能直译,如果直接逐字译出来,不是词不达意,就是一个令人发笑的句子。这种直译法不仅在语法上是个错误,而且也是个笑话。少数民族小学生基本上都用本民族的语序翻译汉语, 2 如果要纠正这些错误,必须让他们多看汉语书籍,掌握汉语语序,对翻译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汉字的笔画繁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少数民族小学生在写字时不注意笔画的顺序,只要能把字写对就可以了,这样,字体不工整,速度慢。针对这种情况,在抄写汉字的过程中,注意每个写字的结构和笔顺,背会笔划顺序,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里后外,先上车后走车等等,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汉语的读法是非常重要的,常见某写小学生汉字写得工整,但一讲起话来,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用一种声调讲话。怎样分清汉语中的声调,是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又一大困难。从我执教多年来看,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会写,不会读,或者是发音错误等等,对交流思想起着阻碍的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对学习语言失去兴趣。在课堂上采用多读方法,课外多听,多说,多读,在脑海里形成这个字的读音。通过以上方法,逐渐克服只能懂但说不出来的毛病。在量词的应用上,少数民族小学生也错误百出,而在彝语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就能表达出事物的多少。而汉语,在人、动物或事物之前都必须有量词搭配,对象不同所用的量词也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匹马、一头牛、一件事,这里个、匹、头、件即是量词,用来表达事物的多少,一匹马不能说成一头马,一个人不能说成一件人。而彝语中只有名词和数词加后缀ma的音结合就能完整表达事物的多少。如:人的前面加上确定的数字数词加后缀ma就可以了,所以少数民族小学生在翻译上往往只用一种 3 量词,例如: “一匹马”译成“一个马”“一头牛”译成“一个牛”等等。因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习惯,影响了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在名词前用什么样的量词,采取机械记忆和联想记忆法,可以正确掌握量词的运用,减少语法上的错误。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不仅让小学生多识字,理解含义,多读多写,还要采取课外作业的方法。例如,对一件事的看法,对自然景色的描述,用汉语记录下来,每天坚持用汉语记日记,加上课外阅读,对提高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帮助。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篇5

一、研究理由

上了小学美术和中学美术的我,深切的感受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很喜欢画画,一年级学生画的画远超出我的想象,画面丰富有趣,用色大胆,色彩鲜艳!然而初中学生对于美术的喜爱程度远低于一年级的学生,上第一节美术课时,我问:同学上美术课已经很久了,那老师想问同学们,你理解的什么是美术?美术就是画画吗?学生们的答案让我很吃惊:嗯,我们终于上了六年没上的美术课,我统计了一下,一个班有10个同学左右。上了一段时间的美术课下来,讲课让他们描述的时候,都非常好,也很有创意,可一到画画的时候,表现不出来自己所想的,所描述的,手上技能跟不上。

二、新课程标准的形式

在倡导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是不能被忽略的。现在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式。美术课程本身就是动手实践很强的一门课程。它注重培养学生“感知美、认识美、表现美”的能力。我个人认为,学生要做到感知美、认识美,就需要教师去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而要想让学生表现出美就要在以上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表现能力。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意愿表现出美,也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具体措施

初中阶段的学生“眼高手低”已成为他们绘画中的空出矛盾,学生在绘画方面自信不够。所以在这一学段里,教师一定要利用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总之,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按学生美术能力发展阶段过程中的规律和特征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为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作为从事教育工作不久的老师,应该从教材入手,先吃透教材。

1、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会变的颜色》一课时,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学生们自己动手,调出了不同颜色混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知道了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而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2、以情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初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后的“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

3、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那他们就能更好的去感知美和认识美。

(二)、给予学生动手参与的能力

教学是教与学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进行创造。从而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式。

l、加强技法训练

美术课对技法的要求很高,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进行创作的基础。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蜡笔水彩的造型、勾线、上色;手工课的折纸、裁剪、粘贴,„„因此,技法训练既要扣紧每节课的重点,又要胸有全局,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2、拓展想象空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智力。

演示法 演示法具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展示各种实物、教具,教学知识进行示范性教学,使学生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把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演示法传授给学生,特别是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比如很多学生直观想表达的东西,却绘画不出来。通过演示法,在黑板上演示错误的表达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纠正;或者通过问题较多的学生作品实例,让其他学生观察,纠错,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让学生有明确的记忆,然后通过正确的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同时,还应该通过演示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选择创作途径。(1)、观察比较法。中高段学生的观察力比低段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自觉地、自主地观察事物、分析异同。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创作就水到渠成。如五年级的《牵牛花》一课,先让学生看看生活中的牵牛花,再看看画家笔下的牵牛花,进行比较,感知画面的处理、提炼,创作作品。(2)、玩做结合法。学生天性爱玩,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如:《画熊猫》一课,让学生先用二年级学过的撕纸拼贴做做玩玩,再画下来。《下雪了》一课可选择一个下雪天,让学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寓教于乐。在游戏之余,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创作便得心应手、各具其态。

(三)、创造条件,提供动手参与机会

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

l、课堂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2、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 “教”中参与。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影响较多,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6

关键词:作文提高兴趣阅读练习评改

摘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广泛阅读精美文章,积累素材;再多加练习,掌握各种写作方法,老师多采用鼓励方法,采取多种评改方式; 在作文课上,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们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嘴咬笔杆、有的不停翻作文书„„我们语文教师会发住这样的感慨:教语文难,教作文更难。可是又不能放弃作文教学。我们都知道,在120分的语文试卷中,作文占50分,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那作文教学自然也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果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就会直接导致语文考试的失败。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根据我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首先,精心选择或设计题目,激发写作兴趣。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由此可见,好的作文题目能让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我认为好的题目应有如下特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热点、具有趣味性等;其次,融入生活,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这就要求老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登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拔河、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等。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若有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了。多鼓励,少批评,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提出一些稍高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偶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写作文,喜欢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储备,腹中空空,怎能写好作文呢?大诗人杜甫曾说:“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大量阅读。首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这些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我们应让学生多读多记,比要时背下来。积累东西多了,写作时语言就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可要想写好作文,仅有课内的文章还不够,还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吸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大量阅读名著,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展知识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渐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还有,学生还要阅读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文章。作者与学生是同龄人,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和感受,他们阅读时,就会产生极大地兴趣,并产生共鸣;也会让他们思考;别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是不是也能呢?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动力,激发写作兴趣。这样即学习了写作方法,又积累了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同学们坚持阅读,积累素材,作文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三、多重练习,熟能生巧

人们常说“眼高手低”。看别人的创作总觉得不怎么样,可自己动起手来也写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只有多练习写作,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首先仿写,模仿是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让学生从范文中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其次是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写作写真情实感。作家叶文玲说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模仿和借鉴,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生活、感受生活,根据生活中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记得有一次作文课,那天天气很冷,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在课堂上,我问大家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老天像疯了一样,差一点把我刮到沟里去;有的说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手像红萝卜,连书包都提不住;有的说,风刮的都睁不开眼睛,连嘴里都是沙子:有的说,风刮在电线上,呜呜作响,鬼哭狼嚎似的„„这时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说写一篇短文《上学路上》。结果都写得丰富多彩,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看来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写得得心应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就是自由作文,自由选材、自由立意、尽情发挥,形式不拘一格。如果将每日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及自己的心里感悟记下来,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个随时可用的素材宝库。学生若能坚持下来,写好作文可谓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四、老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相结合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节,它是学生写作情况的反馈。及时批改,方法恰当的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老师能够在作文点评中找到好的方法,就能使学生爱作文,不怕作文。那不仅是学生的收获,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最大收获。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导致教师筋疲力尽,学生一看批语了事,收获甚微。我在作文教学中,多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老师批改,老师只批不改,在作文中用符号标示出错别字、病句、使用不当的词语、标点等,并划出优美词句,学生根据批示自己修改,并把修改的内容填写在“作文批改报告单”上,报告单内容包括:作文题目、评改方式、错别字(正、误)、不当词(正、误)、病句(修改前、修改后)、优美词语、优美语句等;二是小组互改,一般分为四人一组,一人朗读,其余三人听,把文中不当的地方标示出来,最后由一人执笔写上评语。每组还要至少评出一篇优秀作文,在课堂上朗读。全班同学共同学习他们的优点,最后再让同学们根据批示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填写作文批改报告单。这样同学们在不断的修改中,不断完善、提高写作水平。还有,老师的点评,应多用鼓励的口吻,激励学生热爱写作。在评讲课上,教师应以鼓励的方式、语气、心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分别挑出优秀作文和后进生代表的作文。在班上朗读,然后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出文中优美的词语,描绘生动的句子,若找不出就看文章的结构或立意,总之,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出要以表扬的东西来,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从而热爱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篇7

一、增加专业汉语课程的趣味性

纵观历年的专业汉语课授课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 教材多年不变, 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有些老教师以历年的讲义为基础照本宣科, 课堂上进行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放眼望去学生低头不语。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 专业汉语教师要逐渐探索、积极增加其课程的趣味性, 让学生把头抬起来、把手举起来、把嘴张开来。我们不能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趣的课堂内容会让学生的大脑得到刺激, 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个新的认识, 一改以往的抵触心理,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

例如, 在讲述特殊句式时, 我们让几个学生分别代表不同的句式, 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 让他们亲身去感受这个句式的着重点在哪里?与其他句式有何不同?从而让学生将这些特殊句式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合理安排专业汉语课的授课时间

据心理专家分析, 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最佳时间段是上午6时——11时, 中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为25分钟左右。专业汉语课十分需要记忆和理解, 然而学校安排课程表时很少考虑到专业汉语课的特殊性, 往往将其安排在下午, 这样错过了学生学习专业汉语的最佳时期, 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汉语课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对专业汉语课的兴趣, 我们必须重视专业汉语课的特殊性, 将其安排在上午学生精力充沛的时间段, 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精神抖擞地去完成专业汉语课的学习, 这也是学生对专业汉语课产生兴趣的基础。

三、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

作为专业汉语课教师, 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 发掘学生自身的良好品质, 不要以分数高低来错误地评价学生。挖掘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特长等, 引导他们深入地了解汉语言文化, 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汉语课的兴趣。尊重学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成为自尊、自信、自强的个体, 这样学生会自觉地要求自己学好这位教师的课程。可见,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是培养学生学习本科课程兴趣的基石。

例如, 我专业的学生王强, 性格内向、不善言语, 在课堂上经常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忽视。自我接手这个班级的专业汉语课程, 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他虽不善于表达自己, 但文笔很优美, 写的散文让我很是惊喜, 这是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做到的。于是我给王强机会, 让他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 并及时给予肯定, 私下里对其进行鼓励。这样一来, 王强逐渐改变上课的状态, 不仅愿意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 还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受到其他同学赞许的目光。从而王强对专业汉语课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由此可见,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是教学活动之根本,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策略。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激发学生对专业汉语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应该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抓起。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学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同时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 才能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的魅力, 吸引学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个人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 学校也要重视教师再学习的事宜, 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保障教师接受培训的权益。然而现状却令人堪忧:

首先,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上课缺乏责任心, 自顾讲授着课程内容, 不和学生互动, 无视学生的感受, 上课来下课走, 学生有疑问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 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 不能很好地阐述给学生;有甚者, 在校外兼职, 心思完全不在校内, 从根本上丧失了职业道德。

其次, 学校忽略了对一线教师的培训再教育, 没有从制度上、资金上对其加以重视和保障。面对这样的现状, 无论是教师个人, 还是学校组织, 必须要对其重视起来,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育局面, 激发学生对专业汉语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 专业汉语课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门既重要又有难度的课程, 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从而更好地吸收其中的知识营养, 我们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 去提高学生对专业汉语课的学习兴趣, 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 为今后的学习深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摘要:专业汉语课是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必修课, 然而它的学习难度让少数民族学生望而生畏, 从而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专业汉语课教师, 我们必须从不同角度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 对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专业汉语课的兴趣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少数名族学生,专业汉语课,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涂阳军.论学习兴趣的养成:对西方近二十年来学习兴趣研究的反思[J].江苏高教, 2013 (1) .

[2]曾文君.语文学习兴趣研究及对策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 2002.

[3]段作章, 田业茹.学习兴趣的发生学探析[J].教育科学, 2012 (3) .

[4]汤允凤.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09.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水平 篇8

关键词:民族学生 口语训练 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H0

在新疆,少数民族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一名教汉语的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我校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农牧区,由于缺乏说汉语的语言环境,汉语水平有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学生会把母语习惯带到课堂上,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会话能力是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我尝试用以下的方法交替进行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汉语普通话做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在社会交际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提高少数民族学好汉语水平,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提高少数民族学好汉语水平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1、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习惯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域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讲母语已成为习惯,因此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开口说汉语是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汉语文的一些初步知识,会用一些拗口的汉语进行交际,但是说不了两句又用母语来进行交际了。在教学工作中,笔者除了鼓励学生敢于说汉语外,还在课堂教学中硬性规定学生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汉语,学生不会说,教师就先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利用鼓掌等激励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他们说汉语的勇气和信心。

2、坚持课前3-5分钟自由交谈,可让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对近期校园事件的看法、学校班级情况,或自己觉得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经历等,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汉语的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反应和运用能力。这一过程应由浅入深,题目要求从初一到初三不同。为了培养学生的连贯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定期给学生布置话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第二天课前轮流汇报。

3、课余时间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就所观察到的事物、现象,要求学生用汉语阐述,教师纠正,再由学生表述。经常进行这种即景反应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反应迅速,既"有话说"又"说得好",汉语文水平就会自然得到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从而心情轻松愉快,并勇于实践,对提高自己的汉语言能力更有信心。

4、角色扮演 。“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理念,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准则。为此,在进行汉语文教学时,我常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指定一篇课文作为表演的剧本,让他们自己选定导演、演员,自定道具,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在全班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极大地烘托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尽情的表演,过足明星瘾。同时,变讲堂为学堂,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亲身的体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创造性,并得到情感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步完成了知识与能力要求。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篇9

唐文娟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

1、积累词汇

我们都知道没有词汇,我们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无法与别人正确交流。丰富的词汇有助于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吸引读者。因此,我们要注意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我们要设立一个词汇积累本,在平时的模块学习和复习中,在阅读训练和完型填空练习中,专门收集词组,短语,句型和特别的句子;并且要牢固掌握他们的用法,平时经常拿出来高声朗读,以防因时间长了而忘记以往所学。这样,我们需要用时才能够随时从记忆中抽调出来,也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了。在积累词汇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写作题材和词的用途,把词组分门别类地收集。例如,表示教育类的词组:graduate from„, department of„university;at college, major in, receive a doctor’s degree, get higher education,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表示因果总结归纳的词组:as a result/consequence, consequently, generally speaking,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n short, all in all, in conclusion, in brief;常见的固定句型:As we all know that„, I hold the point that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Another thing we can’t forget is that„, I can’t agree more„,Everything has two sides./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这样,有利于我们学习和记忆,为基础写作积累丰富的词汇,为培养英语遣词、造句和谋篇的能力奠定基础。

2、掌握句子结构

英语书面表达能够最真实地 反映出一个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如果要写好一篇五个句子的短文,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培训;学生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写作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学生的写作训练应该从句子的写作入手,然后才到语篇。英语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和固定搭配短语以及自己的句子结构。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子都是这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和变化。因此,要牢记这五种基本句型并不断地练习运用。掌握了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可以减少象“There are many

students very like the book.”这种中国式英语的出现。当然,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五种句子:

1)S+V

2)S+V+O

3)S+V+O+O

4)S+V+P

5)S+V+O+C

为了熟练掌握句子结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训练1)经常分析划分句子成分2)扩充和合并句子 3)翻译句子。在此,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长短句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灵活运用各种句式结构。如倒装句、强调句、主从复合句、分词作状语等,这样能够增加文章的亮点,节奏和韵律美。

3、背诵范文和行文模式

经典的语言模式则存在于范文中,背诵范文不仅可以加强语句记忆,积累语言材料,而且可以定型语式句式,语套模式和行文模式。语言的具体句子和语篇是无限的,而其结构模式则是有限的。掌握一种行文模式就意味着具有生成无数语篇的能力。语言模式和行文模式就如同数学公式一样,非常重要。掌握了行文模式,学生写作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具有逻辑性,行文连贯,而且可以加快学生答题的速度,避免了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写作任务。例如在训练学生写求职信时,我们可以给出求职信行文模式:

•身份

•写信目的,申请何事?

•个人特长

•盼望回信,获得机会

I am 姓名, male/female, at the age of„ , who 个人身份具体信息.I am writing to apply to work as sth and I believe I can do a good job for „ I am not only good at特长, but also特长.Besides,特长, which is useful for 申请职位.Please consider my request,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4、勤于动笔,熟能生巧

光谈写作而不去动笔,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七级语言技能目标规定了高中毕业生在书面表达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

1)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描述;

2)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例如信函和一般通知;

3)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

4)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例如申请表等;

5)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编短句。

基础写作属于内容控制性的写作。对照课准,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各种体裁的写作训练,设计出不同的文体练习,总结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规律,不同的题材,我们要给出行文模式,然后反复写,使之熟练。在训练写作时,我们应该定量限时,形成一种快速完成任务的习惯,改掉学生写作时那种拖泥带水的坏习惯。俗语说得好熟能生巧,因此,我们要坚持勤写多练,每星期固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经常处于英语思维状态,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得体流畅。

提高民族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篇10

提高民族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四川省美姑县美姑中学 李建英

【摘 要】提高民族中学生作文水平,应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多观察,积累语言和材料,发挥联想,并利用现有的场所,最大限度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诉,提高写作艺术。

【关键词】提高 作文 方法

写作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不可缺少的手段,人们传递信念,交流感情,议论,描述,说明各种事物等,都需要借助文字来完成。所以,中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彝族集聚区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结了一些指导写作的经验,对提高民族地区学生作文水平效果较为显著。

一、加强口语训练,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美姑县是属于彝族聚居区,学生平时使用的语言是彝语。我们的学生99%来自乡下,他们刚进校连汉语都表达不清,与老师的交流都困难,写作能力更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加强口语训练,培养他们汉语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才不是空谈。教育前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通习课文、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浮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我深有感触,说话和写作文都同样跟思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说话可以使人注意思维的准确、严密、迅速、活跃等,写文章时就能在这方面收到效果。我常用口头方式训练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代表性的一篇口头作文,再指导写作文。口语表达能顺畅,作文语言才能通顺。

二、降低写作要求,培养写作兴趣

新教学目标要求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会写优美的记叙文,而且要会写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可对于我们美姑这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有一半的学生能把记叙文写清楚就是一个奇迹了。说出来,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我们的教学现状,因此我们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大纲要求,而应针对实际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少批评多鼓励,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没有写作兴趣。根据各阶段的写作要求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常以“新闻报告”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同学们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物表达出来。让学生说一段话或讲述一件小事,在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至归纳概括能力等方面,无疑都是一个锻炼、提高的过程。起初,学生羞红着脸小声说或不敢说,教师就带头示范。他们渐渐懂得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后来,他们都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争先恐后地将观察到的有意义的事物表述出来。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写作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多数学生提到作文就发愁,觉得没话可说,没事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做好饭,有米是先决条件。同样,要想写好文章,收集好素材是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首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调动感官,把大千世界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有趣的动植物,四季更替……一一搜集并记录下来,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抒自己之情,以备作文时用。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其次要让学生从好书中积累名人名言,摘抄美词佳句,作文时为我所用。

四、模仿借鉴国论文下载中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是按不同时代、生活来进行单元编写的,我们可以在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每学期作文不少于七次的前提下,将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模仿范文进行写作。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借助教材范文进行模仿写作,使学生多了一根支撑的“拐杖”,在模仿中逐步加深对范文的思考与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顺畅地用自己的嘴说出来,使学生看得见,够得着,同时也体会到文章的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通过模仿起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写作才会走上创新之路。一旦时机成熟,内容适中,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

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篇11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词汇的基础上,汉语也不例外。学习词汇是为表达与交流打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而在写作时他们也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使学生词不离句,强化写作训练的基础。词汇是写作的基本构成单位,所以词汇的学习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因此,词汇教学已成为整个汉语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如何在双语教学中搞好词汇教学,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好汉语词汇,已成为广大汉语教师积极探索的目标。那么首先应当提高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汉语词汇的方法;并且积极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从心里愿学、乐学。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对于学习的最好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应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高度重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遵循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针对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采用最佳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为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而不断努力钻研,从而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来看,他们的知识几乎完全是靠兴趣获取的。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想方设法创设情景,创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利用课前五分钟采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像小幽默故事、实事新闻、情景对话等;也可以利用生动的课件等导入新课,那课堂气氛将会非常活跃,学生对随后的教学内容也当然会感到兴趣盎然。如果教師每节课都能精心的设计这样的小亮点,能够使学生对每一堂汉语课都有一种渴望。

其次就是现在随着更多的少数民族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他们也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了一条适合发展的求学之路;比如:买各类相关书籍在提高阅读量的同时就是在增加孩子们的词汇量的积累。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逐渐开始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懂得只有学好汉语,才能了解、接受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其他相关的信息。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相互学生、交流,完成激励、唤醒、鼓舞的过程,学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1、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不仅要讲究“教法”,更要重视“学法”。教师要强调学生自学,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起着引导、指导作用。对于每一课的词汇,在老师讲解之前,首先要求学生自学,做到读会、写会,让后通过猜测、查找等方式,弄懂词语的意思。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虽说现在的教材对所学课程的词语都有相应的解释,而大多数学生一般不太注重对词语解释内容的学习,就是机械师似的学习词语。那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已有的词组、例句强化词语的搭配和造句训练,对于出错的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同时还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2、学习态度。然后就是端正学习态度。要想出色的完成一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态度。一个人对他所做的事情所持的态度对这件事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着各方面的不良因素影响着他们学好这门课程。比如,学生自身条件、语言环境、文化的不同等,但是想要学好汉语首先还是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这门课程,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它。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比如,不理解文章内容的大意,不会翻译解释,声调不标准等,这些困难往往会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也就对学习汉语失去了兴趣,所以更需要学生要拥有良好的态度面对困难,可以通过向老师求知、和同学们讨论等方式来解决困难。

3、学习策略。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讲究策略,因此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学习策略。学习汉语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且应该从听开始,学生最初的语言体验就是听与说。这些语言活动是课堂中学习汉语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这些能力同读、写技能的关系。

从学习角度上讲,由于教师未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且学生只是单纯地听并不发表看法,那就更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学生想用汉语表达首先要有意识地听,用所学到词语尽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其实,各个方面都与教师素质及对汉语文化背景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学习语言最基础的是学习文化背景,尤其是汉语这样一门历史悠久的文化,其底韵内涵之深,其概括力,语言弹性,包容性之大更增加了其学习上的难度,因此对教师及其相应教学措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汉语语言的实践性也必须结合起各种教学手段表现出来,这样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汉语词汇的学习与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求好的学习方法。我相信,只要学生肯下功夫,日积月累,水滴穿石,一定能掌握更多的汉语词汇,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最终达到“民汉兼通”的学习目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12

一、作文的积累方面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过程中, 如果没有一定素材的积累, 写作就只能放弃。材料不够, 捉襟见肘, 硬着头皮做下去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那么, 如何积累呢?

一种是平常的收集和积累, 就是注重大量的阅读和背诵的积累。我们提倡名著阅读, 且要求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对优秀的诗、文、曲进行重点记忆背诵, 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领会经典诗文的内涵, 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文储备,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种是论题确定以后, 有针对性地搜集和积累资料。如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我们就可以搜集到很多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自然中充满着等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 幼苗出土需要等待, 花蕾绽放需要等待, 果实成熟需要等待, 孩子长大需要等待, 冬去春来需要等待……人生更是一种等待,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等待;“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是等待。年轻的海伦·凯特在守候着三天的光明, 唯美的海子在期待着“春暖花开”, 鲍尔吉·原野在寂寞里等待着詹姆斯·拉斯特的琴声, 贝克特笔下的人们在等待着能带来好运的戈多……甚至, 每一个人在出生之后便开始等待着那永远不会落空的生命的圆寂。

二、作文的构思或者酝酿方面

这是在写作中被谈论得最多, 划分得最具体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分为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人物孕育、情节提炼、结构安排等具体的过程。

如写“等待”这篇话题作文, 就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围绕话题, 拓展材料。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精辟地表达了人所处的位置、角度不同, 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写文章也是如此, 所选的角度不同, 构思也就不同。

2.围绕话题, 超越时空构思。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创造需要想象, 作文也不能缺少想象。想象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 使表达的内容更含蓄、更生动, 且更有可读性。围绕着“等待”这个话题, 我们就可以产生很多构想:“等待自由”、“等待蜕变”、“用心等待”……等待是一种幸福, 等待是一种希望, 等待是一种无奈, 等待是一种辛酸。等待本身就充满着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 它是一种姿态。或许, 等待的人是甜蜜的, 一切都像童话般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三、作文的情感体验方面

不是生活中缺少美, 而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是生活中没有感动, 而是一颗麻木的心无法感受感动。丰富的情感体验, 需要学生学会捕捉人生中的感动, 捕捉人生中的真情与美丽。面对同样的一处风景, 有人欣赏, 有人视而不见, 甚至有人觉得碍眼。对于为了孩子付出心血的父母, 孟郊们能从衣服的一针一线中发现母亲深沉的爱, 而有人却不能从日复一日地接送、夜夜的陪读中发现母亲的苦心。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漠视者冰结心城, 四海枯竭, 丛山荒芜。”在欣赏者的眼里, 有生命的地方, 就会有真挚美好的情感。只要心中有爱, 只要以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只要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 只要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 精彩人生的真情与美丽便能尽现眼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拍肩的动作、一个远方的电话等, 都能使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细致微妙的关怀, 体味到人生的美好。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 教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 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 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 一次亲近自然的经历, 一次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 都能让你体验到幸福的滋味。因此, 如果学生能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下这些生活的片段, 他们的文章就会有思想。

最后是教师批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我们评价学生习作时要尊重学生主体独立的体验与感受,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把好修改关。记得鲁迅有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 写好作文后必须反复修改。那么, 依据哪些理论修改呢?一是看文章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富有真情实感;是否构思新颖。二是看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呼应。

总之, 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掘人的潜能, 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 实行多样化的原则, 使青少年一代获得丰富的文化教育素养, 保证其个性的自由发展, 获得多方面的才能。作文教学更应顺应这一要求, 要在开启学生智慧, 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 表现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体现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形成并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因此, 积累、构思、情感体验能让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 自由选择能够承载其思想内涵, 抒发其内心独特感受, 展露其文学才华的方式进行写作,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苏联) 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说我的文学经验[A].三十年间[C].苏联作家出版社, 1959.

上一篇:关于诚信的经典小故事有哪些下一篇:跟过去说再见你好2022经典文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