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

2024-07-15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通用9篇)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作者:杨样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0期

[摘要]文章从基层干部如何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基层干部 提高 新闻稿件 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92-01

一、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的优势

一是对工作重点、难点的知情。在对工作的重点、难点的准确掌握上,基层干部所具有的优势是专业新闻报道员难以比拟的。大家可能都接待过记者,或者看过记者采访,许多时候,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记者很容易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来。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二是对拟采访对象的知情。不要说媒体的记者,即使是宣传干部,每次到一个地方采访都是匆匆忙忙的。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怕打搅被采访者。但是,采访者大凡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采访得越细,问题问得越清楚越好。

二、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的困难与不足

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主要原因是练得少。二是选择最佳报道切入点不够准确。三是投稿经验不足。报刊媒体栏目设置以及编辑的个人择稿偏好对用稿率有一定的影响。四是兴趣坚持不能持久。初学新闻写作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投稿刊用率都不可能太高,这样对部分抱有较高期望值的人打击较重,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三、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几种捷径

(一)勤奋学习,多动笔写作是写好新闻宣传报道稿件的基础

学习方式很简单,一方面多读书看报,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对资料的理解,从中发现新闻点;另一方面经常走出去,深入一线采访,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闻线索。新闻写作除了要做到手勤(勤写)、腿勤(勤深入基层)、嘴勤(勤问)、脑勤(勤思考)的基本功外,还要及时地把见报稿件和自己的底稿进行仔细研究对比,从标题到内容,看一看编辑做了哪些改动。通过学、写、改反复“修炼”,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在写新闻通讯稿的同时,还要经常看别人刊登在报刊发表的稿件,从中学习汲取,弥补自身不足,再应用到工作中。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二)善于观察和总结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身边不会经常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让我们去报道,我们只能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到与众不同,并且通过总结使它产生被报道的价值。另外要善于抓点。这里的“点”指的是新闻点。每篇新闻报道都应有它值得报道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点上。在写新闻稿时不但要真实描述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要不断地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并且在稿件中要明确点出,一针见血,这样才能避免写出来的稿件流于形势,缺少内涵。要善于充分利用新闻图片。因为新闻图片是会说话的报道,一张交待清楚、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再配几句简短的解说,就是一篇很好的图片新闻,而且图文并茂,很容易得到编辑的青睐和读者的喜爱。

(三)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新闻写作稿件质量的保证

每次下笔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所要写的对象到底是不是新闻,有没有报道的价值,如果不弄清楚这点,就算你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效果不一定好,稿件投出去估计石沉大海的几率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超前思维,时时处处以“无事不新”的眼光,留心观察、细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提高稿件命中率。对于提高稿件质量问题,一方面要在新闻稿件的标题上下工夫。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对于一篇新闻宣传稿件来说,标题犹如“文眼”,至关重要。因此,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文眼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稿件的命中率,因而要仔细推敲,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标题怎样才算好,每个人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三点是最基本的:一是要贴切、醒目、生动。二是要短一些,简洁一些。三是要有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切忌人云亦云。另一方面稿件内容要丰富。一是要找准重点,突出一个“早”字,二是要反映热点,紧扣一个“活”字。三是要对准焦点,力求一个“准”字。四是要抓住特点,突出一个“新”字。总之,只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学习,多写作、多练习,勇于奉献,就能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就能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干出成绩。

(四)激情出动力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 篇2

一、应用一些创新类的理论观点

对于记者而言, 要想写出优秀的采访报道来, 就要发掘新闻独特性跟创新性, 这样才能找出适当的写作视角。除此之外, 还应该营造出一个能够跟读者心理产生共鸣的平台, 这样子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加具有震撼性, 更加地引发读者的思考。

还有一个方面, 就是运用求异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应用, 能够更好地加大记者对事情的思考空间, 对事物具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这样才能找到新的新闻切入点, 更加地对读者具有吸引力。对于题材的筛选方面, 就需要记者找准独特的视角, 能够做到标新立异, 创造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新闻报道。对于写作方面的具体应用, 就要使自己的写作风格有异于他人, 这样才能塑造出自己在写作方面的风格。同时又要注意懂得应用多种写作手法, 如议论、抒情等方式。不过前提是要基于客观事实, 因为新闻的特点就是要具有真实性。另外,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对相关细节的把握, 这样子才能突出该新闻的显著特点。在阐述细节时, 要合理地应用写作手法, 万万不可言过其实, 突出了某些重点, 反而忽略了主要内容, 这样子就会喧宾夺主, 使一篇新闻报道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二、寻找新闻视点的时候, 应该运用到逆向思维

新闻采访写作是多样性的, 但是所遵循的原则就有要符合事实, 对事实有一个清晰的描述, 另外还要注意到时效性, 要能够做到及时性, 否则这样的报道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采访报道, 应用逆向思维写成的报道往往更加具有真实性跟可靠性, 从某一程度上来说, 更能增强新闻本身的说服性跟信服力。

但是在逆向思维的应用中, 要注意到凡事都应该有个度, 过了度, 新闻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跟价值。按照通常情况而言, 很多的写作论据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很难伪造的, 所以只要采取客观报道的方法, 就能有效地解决很多问题。从某一个记者来说, 新闻的视角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毫不夸张地说, 它是新闻的灵魂, 更是一篇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从细节中去抓住视角, 就能够搭建起一座连接读者跟作者之间的桥梁。从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 就能够发挥出新闻本身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这样的新闻采访写作才会更加地吸引读者, 更好地引起读者跟作者之间的共鸣。

三、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跟触角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 要能够准确并且迅速地判断出某个事件, 是否具有相应的新闻价值, 这就考验到其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跟触角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 这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天才在于积累, 只有平时多了解, 多接触, 才能发现其本身所蕴藏的奥秘。另外, 在自己平时的工作实践中, 笔耕不辍, 不断地钻研, 才能有机会去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写出优秀的新闻采访报道。

素材跟题材, 在新闻采访写作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刚开始接触新闻行业的人士而言, 更要抓住这两者。所谓的素材, 就是被记者所观察到的一些生活现象, 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再融入记者的意识, 最后能够发表的一种原始的新闻材料。这个可以看作是记者个人的一个“笔记本”, 如果要想让自己的这个笔记本, 有充分的内容, 就要在生活中多一双慧眼, 多去观察, 多去理性思维。记者所积累的素材再经过一个选择、删减、提炼的复杂过程, 之后才能成为一个有深度的、有内涵的题材, 这时的素材已经被内化, 使原来普通的材料已经成为了有意义的一部分文字。但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应用一些新颖、有特点的材料, 才能更好地将新闻的主旨烘托出来。对于那些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来说, 此时的它们并不是就毫无用处可言了, 它们可以作为其它新闻的一些背景应用, 从某些其它的方面来突出新闻报道的深度, 或者可以当作新闻记者个人对生活的一种积累。从更长远的计划、发展来看, 能更好地提高记者对新闻素材审阅、整理、应用的整体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3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可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乃当务之急。那么,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粗浅的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加强积累。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积累雄厚的素材,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关于作文与“生活”的名言“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很好的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而这里的生活不应该局限于我们的日常学校和家庭生活,我们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也应该涵盖在生活这个大范围内。而且学生日常观察到的生活应该及时记录,否则很可能在头脑中立即烟消云散,等到要写文章是又觉得“无话可说”,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学生随时准备一本“记录本”,把所见、所闻、所想及时记录,到一定时间进行全班交流,做到“头脑丰富”。比如说五年级下册中的第二篇作文要求写自己的童年趣事,这时如果有我们的法宝——我们的“记录本”和一些童年生活的照片就可以打开我们记忆的闸门,文如泉涌,而不是只有咬笔头的份。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二、激发兴趣。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允许有差异,允许失败,充分信任,热情激励。不要过高的要求每位学生的习作都写成优秀作文,也不要把后进生的作文和优生对比。教师应充分以赏识的心态和赏识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热情鼓励,促使学生找到“作文我能行”的感觉!

1、每月我组织学生办作文小报,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日记出成手抄报,自我激励,人手一份,各具特色,从设计、作文选材到排版,都须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2、全班进行编写个性化作文集,收集本班的优秀作文,加上老师或学生的点评,编成集,每学期编1本。力争每个学生至少有一篇编入班级个性化作文集中。

3、相互传阅作文小报、《个性化作文》以及作文本上的作文,让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阅读他人习作的兴趣,吸收他人的营养,自主学习,不断进步。

三、教会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做好指导:

首先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再次组织学生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以免造成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的现象。

其次指导学生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最后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四、注重评价。

学生的进步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这时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是例行公事地在总评时写上“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想象丰富”等类似的苍白无力的评语,对于学生而言,则一点收获也没有。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作文中一兩个形象的词语,一两句鲜活的句子,给予表扬和肯定。与其写一些毫无用处的评语,还不如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在进步非常快!”、 “写得棒极了,如果多看课外书,会有更大的提高!”、“看到你写的作文,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评价,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就对写作充满了信心。而且可以尝试“当面”评价,当面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把好的学生作文当作范文来讲评也是对学生一种很好的评价。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4

关键词:作文提高兴趣阅读练习评改

摘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广泛阅读精美文章,积累素材;再多加练习,掌握各种写作方法,老师多采用鼓励方法,采取多种评改方式; 在作文课上,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们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嘴咬笔杆、有的不停翻作文书„„我们语文教师会发住这样的感慨:教语文难,教作文更难。可是又不能放弃作文教学。我们都知道,在120分的语文试卷中,作文占50分,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那作文教学自然也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果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就会直接导致语文考试的失败。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根据我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首先,精心选择或设计题目,激发写作兴趣。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由此可见,好的作文题目能让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我认为好的题目应有如下特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热点、具有趣味性等;其次,融入生活,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这就要求老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登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拔河、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等。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若有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了。多鼓励,少批评,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提出一些稍高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偶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写作文,喜欢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储备,腹中空空,怎能写好作文呢?大诗人杜甫曾说:“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大量阅读。首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这些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我们应让学生多读多记,比要时背下来。积累东西多了,写作时语言就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可要想写好作文,仅有课内的文章还不够,还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吸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大量阅读名著,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展知识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渐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还有,学生还要阅读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文章。作者与学生是同龄人,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和感受,他们阅读时,就会产生极大地兴趣,并产生共鸣;也会让他们思考;别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是不是也能呢?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动力,激发写作兴趣。这样即学习了写作方法,又积累了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同学们坚持阅读,积累素材,作文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三、多重练习,熟能生巧

人们常说“眼高手低”。看别人的创作总觉得不怎么样,可自己动起手来也写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只有多练习写作,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首先仿写,模仿是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让学生从范文中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其次是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写作写真情实感。作家叶文玲说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模仿和借鉴,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生活、感受生活,根据生活中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记得有一次作文课,那天天气很冷,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在课堂上,我问大家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老天像疯了一样,差一点把我刮到沟里去;有的说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手像红萝卜,连书包都提不住;有的说,风刮的都睁不开眼睛,连嘴里都是沙子:有的说,风刮在电线上,呜呜作响,鬼哭狼嚎似的„„这时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说写一篇短文《上学路上》。结果都写得丰富多彩,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看来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写得得心应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就是自由作文,自由选材、自由立意、尽情发挥,形式不拘一格。如果将每日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及自己的心里感悟记下来,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个随时可用的素材宝库。学生若能坚持下来,写好作文可谓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四、老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相结合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节,它是学生写作情况的反馈。及时批改,方法恰当的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老师能够在作文点评中找到好的方法,就能使学生爱作文,不怕作文。那不仅是学生的收获,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最大收获。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导致教师筋疲力尽,学生一看批语了事,收获甚微。我在作文教学中,多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老师批改,老师只批不改,在作文中用符号标示出错别字、病句、使用不当的词语、标点等,并划出优美词句,学生根据批示自己修改,并把修改的内容填写在“作文批改报告单”上,报告单内容包括:作文题目、评改方式、错别字(正、误)、不当词(正、误)、病句(修改前、修改后)、优美词语、优美语句等;二是小组互改,一般分为四人一组,一人朗读,其余三人听,把文中不当的地方标示出来,最后由一人执笔写上评语。每组还要至少评出一篇优秀作文,在课堂上朗读。全班同学共同学习他们的优点,最后再让同学们根据批示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填写作文批改报告单。这样同学们在不断的修改中,不断完善、提高写作水平。还有,老师的点评,应多用鼓励的口吻,激励学生热爱写作。在评讲课上,教师应以鼓励的方式、语气、心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分别挑出优秀作文和后进生代表的作文。在班上朗读,然后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出文中优美的词语,描绘生动的句子,若找不出就看文章的结构或立意,总之,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出要以表扬的东西来,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从而热爱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 篇5

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起坞中心小学 陈静

如果用“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来形容小学语文中的写作教学,我想教师们都会有同感。但辛苦归辛苦,写作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了大多数语文教师时常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写好文章的前提是要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对于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写好习作更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积累。要想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普通话能力的训练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学生,其语言以本民族语言为主,汉语为辅。只有到了上学前班的时候才真正地接触到普通话,他们识字少,不会用普通话交流。上学后使用普通话也仅限于上课的40分钟与老师对话,平时与同学、家长都是用方言交流,有些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用方言来写。于是,学生组的词往往是前后两个语素颠倒的,在写作时,这就自然造成了语句的不通顺。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先是练习说普通话。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让他们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是让他们不仅上课时要讲普通话,下课时也要讲,凡在校园内都要讲普通话。这样,语言的运用就较为规范,为习作打下了基础。

二、严抓“字、词、句”的教学

文章由字、词、句、段、篇构成,在这里,最小的单位是字。记牢字要从低年级抓起,要从音、形、义三方面入手。

在少数民族地区,高年级的学生错别字特别多,这与低年级时生字掌握得不牢不无关系。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把生字教学抓好。要想让学生记住每一个字,这就要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去剖析。记住音,才会读;记往形,才会写;记住义,才会用。在记牢字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词语的积累。这里所说的词语,并不仅仅局限于二字词。积累词语应从词义入手,只有懂得了词义,并且深入地剖析词义,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一个词。

在积累字、词、句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多练习造句。一篇文章必然要经过遣词、构句、谋段、成篇的过程。句子介乎于词和段之间,其地位极其重要。首先,句子的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习作的成败。因此,笔者认为:在每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都应该让学生用几个新词来构句,然后再加以点拨指导,使其能灵活自如地造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阅读教学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让我们觉得,不应该割裂写作教学与课文教学,应该把写作教学与课文讲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课文来作为指导学生动手写作的范例,把课文作为写作的素材和评讲的范文,使课文内容成为作文教学的有效资源,以课文指导、带动写作教学,提高写作教学的成效。

课文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写作技巧。学生从课文中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写作素材,因为学生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词汇、语言、段落、篇章的积累。富兰克林曾说“空袋子难以直立。”入选教材的文章委婉隽永、字字珠玑,词汇、句子、内容、结构都可以很好地充实学生的“袋子”。只要教师合理运用、巧妙开发课文资源,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代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代着名作家郑振铎,逝世后捐献给北京图书馆的藏书就有九万多册!古今中外,凡是能够把文章写好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的。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写文章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呼之欲出。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每天5分钟的时间,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给学生听,或是让学生上台分享他们读的课外书中的一些故事和体会,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室去找相关的书来看,并安排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进行“每天一读,每月一比”活动。

五、用好工具书

工具书的使用和阅读课外书是密不可分的。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学过查字典,但课本上的字、词、句,教师都要在课堂上讲解,这就让学生有了依赖心理。除极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外,大部分农村少数民族学生是极少使用字典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当遇到不明白的字词时,让学生自己解决。

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描写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这和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细致与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平时,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中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再经过缜密的思考,把观察到的东西用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写下来,这就成了一篇很好的习作了。

七、优化评价,自主修改,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作文的讲评和修改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忽视这一点。对学生而言,他们的作文无非是写给老师欣赏的,所以老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得到老师赞赏的学生写作文越写越好,反之越来越差,到了最后甚至连写作的信心都没有了的原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少指责和批评。这样,学生对写作就有了成就感,写作兴趣就会变得更浓了。

有人说文章不是写成的,而是改成的。海明威在写完《老人与海》之后,老是觉得不满意,竟阅读了数百遍,改动了一百二十遍之后才定稿。所以,教师应教育学生作文写好后要多读几遍,觉得写的不好的地方要多修改,让他们在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评作文,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然,要想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功的。它要靠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从基础做起,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6

一、鼓励——创作不竭的动力

美国教育学家巴士卡里雅博士宣称:“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他的妙方就是赞扬和鼓励。作文教学同样需要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有渴望得到肯定和赞扬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挖掘出他们不竭的创作动力。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他们苦心经营的结果,他们劳动的付出都渴望得到承认,因此要善待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讲评中,要针对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从字的书写、词语的运用、语言讲究、行文布局、表达技法、写作态度甚至一点微小的进步中找出闪光点,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巧妙的运用评语激励学生或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赞扬,会极大的点燃学生的写作愿望,他们就会投入更大的写作热情,尽量去写好每一篇作文。

二、张扬个性——拓宽写作天地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习作练习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智慧,让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突破常规,寻求变异,拓展思路,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只有把张扬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因此要通过创新和谐的教学情景,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还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写作天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做好“攻心”工作,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握时机,向学生介绍各行各业富有创新意识而取得成就的人和事;结合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是否需要创造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讨论,让学生感受善于创新的人生价值。尤其是结合文学史上典型的实例,让学生在创新与因袭的比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最为适用。因为理论灌输,难以收到实例剖析的效果。比如,我曾向学生提供这样一例,诗人郑仲贤写过一首送别的绝句:“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得离恨过江南。”画舸送别,把愁和恨搬上了船,连人带恨一起载过江南,郑诗可谓“意新而语工”。之后,李清照写了一首《武陵春》,下片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似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深得创新之妙,一反前人之說。同样借船载愁,郑仲贤之愁载得动,李清照之愁载不动,不断创新,令人称道。我让学生背下这三首诗词,记住这个例子,让他们在写作中,发现生活的亮点,发现人生的价值,追求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有效地发挥。

三、加深思想认识,点拨技法

作文教学不仅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怎么写既是一个技巧的问题,又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茅盾曾说,我们的文学的贫乏主要是思想的贫乏。怎样提升学生思想,是一个现实而又古老的问题。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学点辨证法,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全面地辨证地看问题,提升他们的自信力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成功感,先做人后作文。其次,进行语言训练。作文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言是作者可能使用的唯一工具,成败利钝全在乎此。”思想认识深刻了,再加上技巧的润色,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对课内、课外精品文的评析、鉴赏,精心点拨各篇制胜之法,让学生在讨论、练习中悟出写作的技巧。这样,既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汲取写作知识的精华;从范文中探索到成功的奥秘,从而悟出“怎样写”的真谛来;还可以避免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使优秀范文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当为两全其美之法。

四、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要求他们每学年多些阅读历代名著名篇,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还有当今一大批优秀作品,指导他们去寻觅,向他们摧荐,让他们从中吸取文学营养,促进写作技巧,使他们懂得厚积而薄发的重要性——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总之,由于本人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鼓励学生、拓宽思维、点拨技巧、引导阅读等一些策略,因此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并且带动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如此,但作文教学的奥妙是无穷的,还有待于继续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篇7

很多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总习惯于命一个或几个类似的题,然后找到一到两篇范文,从范文的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分析一遍,然后就要求学生去写,结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有些甚至套用范文中的某些语段。这样不仅使学生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更严重地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老师一布置作文,有些学生就赶紧翻出《作文精选》《优秀作文选》等书“借鉴”,甚至开学考试也是背10—20篇范文,长久下去,造成了缺乏悟性、思维僵化等严重后果,这怎么能够写出语句优美、立意新颖的作文?作文水平又怎么会提高呢?

在这里,我有几点小看法,各位同仁不妨试试。

一、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把眼光集中到几个45分钟的课堂上,试图通过课堂上知识点的讲解、范文的引导,使学生写出 “像样”的文章来,而忽视了大千世界,因而学生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没有人情味。如果老师注意传递一些新信息,那自然就不同了。从范围上讲,大到国际重大事件、异国风情、国内的重变革,小到自己生活的城市或乡村,如工厂、学校的变迁等等;从内容上讲,可以是科技发展,也可以是教育改革,还可以是社会上或身边发生的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事。这样的信息,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的好习惯,激发了他们学习写作的兴趣。

二、加强背诵,丰富学生的写作范例,提高写作能力

明代黄宗羲说过:“作文虽不贵模仿,然要使古今体式完备于胸中,始不为大题目所压倒。”写作教学的一条捷径就是仿写,只有学话说、学样写,才会在模仿中创新、从模仿中提高。而要仿写,首先要有样子,要有范例,这些样子和范例,只能通过诵读古今经典文章去储蓄。如学生诵读了鲁迅的《一件小事》,大多数学生都会模仿该文开头结尾的方法。学生背诵的范文多了,心中各种体载的范式也就多了。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发愁了。

三、要求学生务必扩大阅读量

仅仅重视并有兴趣还不行,不进行大量阅读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求学生加强阅读是非常必要的。电视电脑网络占去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建议学校即时开设阅读课,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同时学校要按时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演讲比赛、作文评比等有意义的活动,藉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生活积累

据了解,有些班级有些理科老师轻视语文的学习,向学生灌输语文无用论的荒谬观点,培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禁止学生收看新闻联播。针对学生生活积累、社会阅历方面的贫乏,老师应该彻底摒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落后僵化思维,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日新月异的社会,关注错综复杂的生活。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到农村、厂矿企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平时也要做有心人,对身边的人和事多加关注,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五、创设想像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作文课上,教师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精心地创设一种适合想像的氛围。虽然想像力与生俱来,但也是需要通过训练培养得到提高。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特定的训练,完全有可能开掘和提高学生的想像力,比如情境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可采用听音乐的方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阿炳的《二泉映月》,还有《高山流水》等,让学生捕捉一个个音符,让一个个音符撞击学生的心灵,然后让他们描写音乐中的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感知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可以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六、努力消除学生写作中的功利色彩

要求学生不应该为写作而写作,写作不仅仅是训练、考试的需要,更是礼赞生命、抒写生活的需要。要引导学生慢慢领悟写作是抒发内心感情的需要,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写作欲望。只要学生觉得不是要我写而是我要写时,写作境界就大大提高了。

七、搭建教学平台,进行作文讲评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8

一、中学生写作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的原因

(1)学生写作兴趣缺乏。多数同学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平时又不写日记,所以积累的材料很少,一到写作文时脑中空空如也。

(2)學生的阅读量太低。有很多中学生根本没读过几本有价值的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平时忙于考试,写作业。再就是好多学生受到电视、网络、媒体等的影响,课外时间忙于上网看电视。虽然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些媒体却不能代替阅读,大量的阅读才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好方式,这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才是至关重要。

(3)不会积累素材。好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说明平时看的书太少,或者是阅读的同时没有做好读书笔记,应准备一个日记本,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下来,遇到优美的句子随时记下来,锻炼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4)不常写作文。不管是谁,不管他的写作水平再高,如果不常写文章,他的能力都不会得到长进,有些同学只是在考试时,上作文课时必须写作文时才东拼西凑来完成。对中学生来讲,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越是差,越是不写,越是不写,写作能力就越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的一大因素。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未对所有教师传统的作文观念产生影响,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刻。首先,学校领导和语文教师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使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教师一直对写作教学不太重视,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写作教学计划,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问题,只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单调呆板,却忽视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二、有效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使学生从“要我写”转换为“我要写”。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排除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才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其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创作的精神源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我们要在作文课上通过激发习作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写”转换为“我要写”,让学生把习作当作一种趣事,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生活的单一、枯燥,接触社会的机会少,没有生活体验,自认为没有东西可写。这样就使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学生越怕写作就更为困难。艺术来源于生活,当然生活更是写作的源泉。针对这一问题,要让学生贴近生活、亲近自然,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审视社会的种种现象、体察各行各业实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培养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

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在写作中要善于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实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习与运用结合。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真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阅读中借鉴文章写法,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创造。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光靠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那就要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中的书籍。

(三)教师要因材施教,并注重作文的批改和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才能有效地提高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还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俗话说“要想火车快,全凭车头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会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是中学语文老师的最基本的责任,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与阅读、思考、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紧密联系。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写好作文的捷径。引导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最后老师再总结归纳。适当指导,正确评价,启发领悟才是最正确有效的。再适当面批、逐一点化启悟,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写作水平 篇9

【关键词】小学作文 写作 积极思维

一、源于生活的作文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目的的,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開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得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激发创新兴趣,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

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同时,它也要受到心理因素如情感、欲望的制约。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思维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想象,勇于创新和实践,把活动推向更高的层次。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活动中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在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主体,既可以是活动的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而教师只是活动的创设者,只起着对活动的促进和辅导作用。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活动中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阅读训练必不可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四、注重平时的积累,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优秀作品进行积累。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不够,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道理,自己的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料,每周抽出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感悟,使学生在广袤瑰丽的作文海洋里搜集作文素材、学习多种写作上的技巧。 我指导学生搜集材料,把佳作选出来,每人选一篇,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交流,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

五、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六、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上一篇:销售行业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项目部开展“五先五最”活动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