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2024-05-12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精选8篇)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篇1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所看到、想到和听到的表达出来。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作文水平的提高比起中学生来更有难度。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思维活动,写作的过程往往是建立在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和想象之上。因此,如果要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就得让他们写起作文来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基于这些原因,在平时的写作中,老师和家长都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动的、有趣的写作材料,在文章之外下足功夫。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课外多读书、多观察、多交流,广泛涉猎历史、科技、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会产生描述、书写的强烈愿望。二是多参与一些活动,在学校,可让一个组的学生把自己最近在课外书籍中读到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断背诵给其他学生听,并每天评出一位优胜者,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在家里,家长也可以这样来激励学生,为了能够获得好评,他们会积极准备、认真背诵,一学期下来,不仅自己读了不少书,积累了不少词句和文章片断,而且从其他同学的背诵中获取了大量有益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于这一点,我们班的同学,我让他们每人准备了一本摘抄本,而且让家长每天都能签字,写上孩子在家看了多长时间的书、看的什么书。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一些硬性的作业,针对现在的素质教育,孩子的阅读量对他们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作用,而让家长每天签字,更是希望在这个阶段里能帮助学生养成这样一个每天坚持阅读、坚持摘抄的好习惯。对此,也希望各位家长能配合,共同做好这一点!

学习在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去学、去记、去运用。那么,作文兴趣如何培养?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写感兴趣的事,安排一些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的题目,如记自己的同学、家庭成员等。其次,对于老师来说,要经常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感觉有话可写,还要安排相当数量的口头作文。如可以利用讲故事,指导学生把故事讲得流利、清晰;或者组织学生续故事,让某一个学生讲故事的开头,其他学生把这个故事连下去,这样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有差别,故事的结局就自然不同;或者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班上的某一位同学,然后不指名地用口语或文字描述其特征,叫另一个同学猜他是谁,猜对了,说明这位同学的描写是准确的。

针对这一点,各位家长也可以如法炮制,这样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作文兴趣将会大大提高,作文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如何将学生积累的材料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任务所在。一方面应该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列份提纲。如选择中心思想,然后选择那些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再安排和组织这些材料。编写提纲再写作文可以使学生做到胸有成竹,写起来也得心应手,所以是一个写作的好习惯。一方面平时讲解课文时,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作文的一般方法,知道如何确定中心思想、如何选材、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有了较好的写作指导,学生在完成习作时,就能较为全面地写出该事物的特点,基本上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进行细致、认真的修改。它包括中心思想的修改、文章结构的修改以及语言文字的修改等诸多方面。形式要力求多样,可以采取集体修改的方法,与学生讨论分析文章的目的和要求;可以讲评学生作文,从不足之处得出写作应当注意的经验;也可以组织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这样的修改,不仅文章的质量会明显提高,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以及参与度也会明显增强。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篇2

(一) 培养认识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 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教材中的典型课文为例, 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 进而掌握规律, 发展思维, 提高认识能力。如《翠鸟》一课, 作者先写“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下面分别按头、背、腹羽毛的颜色描述。类似这样总起分述的文章是很多的。在教学中, 可以训练学生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掌握了规律, 再迁移到作文中, 学生就会围绕事物进行有条理地表达了。

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读学写, 以读促写, 实现读写迁移。奇妙的自然景象, 丰富多彩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等, 都是学生写作文的源泉, 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注意周围的人、物、景, 留心事物发展的过程、特点, 从身边事物中搜集作文素材, 及时记录见闻和感受, 即使每次三言两语, 日积月累也会成为作文的好素材。

(二)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

同一素材,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 也会得出不同或者相反的立意来。在小学生的作文中, 常常出现路旁被撞倒的自行车、公共场所未关的水龙头……很多学生把它们作为自己学雷锋、做好事的素材。实际上, 只要教师稍加引导, 或者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 凡事问个为什么, 就不难得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立意:自行车为什么随便摆放, 撞倒自行车的人哪里去了?自来水为什么没关?人们为什么对流淌的水龙头视而不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多向思维。

2. 选材上的创造性。

培养选材上的创造性体现在所选取的材料新颖、独特, 不落俗套等。学校每年进行春游、秋游, 游完之后要求学生写作文, 你写、他也写, 见闻有限, 难免千篇一律。要想克服这个毛病,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新角度, 在选材上创新, 坚持人取我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 写出“人人胸中皆有, 人人笔下俱无”的独到之处来,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3. 在谋篇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柳青说:初学写作的人, 一定要培养独创的精神。所以在作文技巧方面,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我们提倡借鉴, 但要讲求实效, 要限制。中高年级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放手大胆让学生自己构思, 让他们从自己的实践中探索规律, 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形成一套自己所特有的风格。

(三) 指导学生自评自改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因此,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评自改, 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课前要引导学生依据作文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 分析本次习作具体要求, 列出条目, 抄在作文本上, 以备自评时参考。教师还要浏览学生作文初稿, 确定评改重点, 根据评改重点, 设计一两篇“病例文”和一些优秀的片断, 以备指导评改时使用。

1. 简要总评:

教师对全班作文作简要总评, 指出“作文目标”中的哪些做得好, 哪些有问题, 使学生明确评改重点, 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改。

2. 逐条引评:

引导学生依据“作文目标”, 对重点条目逐条讨论, 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 学会评改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引评过程中, 应注意依据“作文目标”顺序评改, 这样可使评改少走弯路, 有利于学生掌握评改方法, 形成评改能力。还应根据目标一条一条地评, 引导学生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去评价自己的作文, 将问题各个击破。

3. 综合评价:

首先指导学生综合评价未修改前的“病例文”, 按照“作文目标”的顺序, 先说优点, 再说缺点, 使学生学会综合评价的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 给自己的作文作出“综合评价”。这样, 学生从整体上清楚了自己作文的得失, 也就能全面而有重点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4. 互改交流:

自改后, 小组内或自愿结对子交换评改, 并让学生谈一下修改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

当然,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教师还要对自评自改后仍有问题的作文, 进行必要的“师评”指点, 并要求在“师评”后再进行自改、互改。教师的批语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作用, 就如路标之于跋涉者、灯塔之于航海人。所以, 教师在下批语时应注意:一要人文并重, 文如其人。学生的作文是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对此, 批语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批评意见要中肯, 语气要和善、真诚, 不能“只顾学生作的文, 而忘了作文的学生”。二要多就少改。每篇作文要择其主要优缺点, 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 肯定大成绩, 解决大问题, 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会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迎刃而解。三要恰当表扬。表扬学生作文的优点和进步之处, 批语要精当准确、符合实际, 真正起到鼓动学生作文热情、培养作文兴趣的作用。如果表扬过了头, 无限拔高, 容易使学生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水平 篇3

一、常见难症

许多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提起笔来,胸中纵有思绪万千,下笔却只有片言只语,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原因主要是语言积累太少,生活积累不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是习作的基础,只有语言和生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写出有肉、情真意切的文章。

二、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常言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中道理:文章源丰富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基本途径,即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才能为写好习作打下基础。

三、抓课堂教学

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挑万选出来的佳作,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方面,无不独具匠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学生尽可能地熟读、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有一定感悟的基础上,将熟读成诵。每读一篇,自主积累语言。如此曰积月累,内化吸取,在学生自己习作时,那些适宜的篇章结构、生动的语言词汇就会蹦跳出来。

四、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

为他们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经常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读及背诵比赛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致,在学生中形成阅读书籍的良好风气。

五、注意生活积累

要写出有血有肉、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只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去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

酸甜苦辣、人间百味。

六、对素材进行不断思考、提炼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篇4

2010级汉语言本科专业 冯玉意

摘要: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更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关键词:积累

坚持

鼓励

面批

笔者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数年,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阅读量较小,目前学生作文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现状:

学生作文普遍缺少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作文众口一词、千率一篇,缺乏新意。写人一个模、写事一个过程、写景一个风景、状物一个样„„完全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学生无话可说,无病呻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十分严重,事例虚假、空洞无物。作文字、词、句、段、标点符号问题百出。错别字层出不穷,词不达意,全文一大段,从头到尾,中间全是逗号,只有结尾才能看到一个句号。而且书写不工整,本面不洁,甚至一塌糊涂。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农村学生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 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笔者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七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可算是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从前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自认为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后来经过摸索探究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在农村作文教学中的经验与思路。

一.听和读 1.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想建造结实美观的大楼,砖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而要作一篇真实吸引人的文章,必须要有大量的词汇。“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

首先,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学生手上平均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为此,班级中可增设 “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益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图书角里的 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

在农村电视也应该算作是孩子获取词汇的有利工具,这就要引导学生不光是为看电视而看电视,在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包括电视剧,我们可以将电视人物的语言中精彩的词汇有选择的记录下来,为我作文所用。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2.两耳多闻窗外事

首先,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绘声绘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而到了高年级后期,还增加了带有评议性质的“今日新闻之我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老师参与其中,事半功倍。学生对于新闻的搜集不免有着方方面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搜集渠道单一;新闻素材有些大而不着边际,有些小而索然无味。要克服这些不足,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参与其中。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与学生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展题 材的做法,已经小有硕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这让笔者尤感欣慰。

平时我还将学校订阅的《固原日报》《小龙人报》带到班级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他们关注新闻的兴趣。

3.课余多读圣贤书

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本人对此非常赞同。那么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呢,这就要发挥例文的强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一套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例文作文教学法,现用一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人二三事”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找了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在课堂上读给同学,对每篇例文条分缕析,层层驳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人物选事,最后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类结构类型。由以上例文的讲解指导,从而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这种例文作文教学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创造性,而它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初、中期却非常有效,它可以运用在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上手,但这种方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以上几点训练了学生听和读的能力。关键我们谈的是写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 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平时,我将自己过去发表过的的作文读给大家,让他们学习我的经验,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情感表达。同时也鼓励大家,有我这么优秀的语文老师,同学们还怕写不好作文吗?关键大家要敢写敢说,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都会说话,把要说的话写出来不就是作文吗。说白了,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和读是为写和说服务的。只要大家平时多积累,作文时自然是左右逢源,相反,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好比是没有打上墨水的钢笔,有天大的本事你也写不出字来。

二.说和写 1.写日记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更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 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2.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教师利用每天10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笔者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三、作文批改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 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交互评改的方法让学学生自改作文,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作文水平 篇5

4月26日,“百千万工程”深入石界河乡冬青树村开展工作。县公安局张局长在石界河派出所所长张喜成及全所公安干警的陪同下,深入走访群众,主动听取群众意见,深入群众中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采集基础信息,努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自觉接受群众评议,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冬青树村支部书记的组织下,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在村委会办公室召开了会议。会中,张局长讲解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并举出了我们周边发生的治安案件,分析了这些治安案件的社会危害性,并要求广大村组干部、党员能带头配合好这次活动,结合县委提出的“一专三员”工作机制,结合村信息员,乡观察员努力排查各类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事及时与乡派出所干警联系,做好治安管理工作。

张局长强调,这次活动是为了全面推进平安西峡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确保治安大局的稳定,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全国第七届农运会的成功举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次活动从2012年4月份开始至8月份结束,公安机关将组织公安干警走千家,进万户,听民声,送服务,立足本职、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献计提议,为建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贡献一份力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篇6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作文是孩子们的一大难题,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如临大敌,无从下手。我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注重模仿,缺少创新;关注数量,忽视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我粗浅的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一、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首先,我对班级的学生每周布置一篇周记,文体不限。在周记中,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乃至各种感受、体会、心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尽情地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由的诉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坚持下来,那将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的周记应体现“真实”、“有趣”和“自然”的原则,为作文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

为了达到每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我还有意识地对写作内容和范围增加一些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将写作角度、写作目标和写作素材进行归类。如配合记叙文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些纪实系列、美景系列、感悟系列的文章,让学生掌握不同题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配合说明文教学,可以安排名胜古迹、家乡风貌、居室特点等多种写作角度让学生练笔;还可以配合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安排名人名事、警句摘抄、时事评论等角度和题材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的内容、崭新的角度、灵活的形式,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无障碍表达”的愉快。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把周记视为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倾诉对象和一方独抒心灵的情感田园,并且在这块充满乐趣的园地里,放飞天性,在获得创作灵感的过程中培养起写作兴趣。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我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例如,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先给学生讲“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交给学生怎样进行观察,观察后怎样记录,进行积累等等。之后,我没有立即让学生动笔写,而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了两个有趣的活动,一个是“拔河比赛”,一个是“贴鼻子”游戏。拔河比赛时,学生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他们的热情北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很专注地观察比赛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在“贴鼻子”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平时被称作调皮鬼的同学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异常欢快的气氛中我启发学生:你们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写作,大部分作文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三、进行仿写训练,体验写作的兴趣

高尔基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茅盾先生说得更明确:“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每个单元的课文讲授工作完成之后,我通常会要求学生模仿本单元某篇课文或某段落的写作手法和行文风格,完成一篇仿写文的写作,至于模仿哪篇文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有的学生在学过《背影》一课后写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在学过《谈骨气》之后,交上来一篇抒发志向、抱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有的学生则在学过《故乡》之后,用饱含温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和一位老友久别重逢的场面„„这样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体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同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把学过的写法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每当看到自己仿写的内容被当做范文朗读,学生便会从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实践表明,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仿写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仿写中应鼓励学生不要过多受原文的限制,而应在原文的启发下力求突破和创新,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抒发真情实感,拓宽思维界域,这样才会把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读者,就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仅仅是“阅”了、“读”了,甚至是背下来,但不进行思考,这样的阅读,谈不上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就不能把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阅读之后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阅读和讨论也是心灵净化的一部分内容。讨论可以使孩子更明晰是非、善恶,感受好的品格,更深刻地理解生活。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开展阅读之后的讨论。教师一开始导向性过于明确,孩子很快就会选择沉默。教师和家长可以和孩子就书中的角色、情节、书本如何向我们展示新的观念为题展开讨论。学习欣赏其中的精华,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3)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我们还应关注他们在阅读生活中的积累。当我发现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作品写下他们有感触的心得,学会将所阅读过的内容剪剪、贴贴,做一份周报时,我总是赞赏他们的成功,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教师应重视家校间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零散、短暂的时间,可要求他们随手拿一张报纸;当他们有完整的时间时,可要求他们端起一本书静静地打发时光。书应该在家中无所不在。父母与其规定孩子每天应花多少时间看书,还不如关心孩子们所看故事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告诉你故事讲到哪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成就感。不要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该去看书,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书与电视是个矛盾,也不要奖励看完书的孩子,应让阅读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篇7

一、教会学生观察, 积累写作素材。

现在学生写作文最难的就是无内容可写, 或不知从何写起。其实, 学生的生活天地是广阔的, 学生的校内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如果有必要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就会解决没有内容可写的难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其一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确定不同的观察方法, 其二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对此进行观察, 也就是为学生在写作时的立意奠定基础。一般来说, 观察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 按一定顺序观察。

如写《我的学校》, 此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便于观察。首先要求学生从学校的远景开始进行观察, 再由整体到部分, 整体部分可粗略写, 涉及的具体部分则仔细观察, 细致描写, 这样学生写起来自然言之有序重点突出了。写人的文章, 提前布置作文题目, 使学生能选择出自己写作的对象, 除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 还要抓住具体事例中人物的神态进行认真观察, 并由其神态刻画其内心世界, 这样写起文章来就言之有物了。

(二) 结合环境, 观察积累材料。

为丰富写作素材, 可让学生结合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夏天到了, 天气变化极快, 可让学生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天气情况, 观察人物的神情变化;秋天到了, 可组织学生远看金色的田野, 多彩的果园, 近看果实的形状、颜色, 观察庄园人的动作、神态, 进而推及丰收的喜悦心理……总之, 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宝库, 可丰富贴近生活的素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 精心创设情境进行观察。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丰富写作素材, 可有目的地组织活动。如《记一次大扫除》, 可提前确定观察要点: (1) 大扫除前的环境及扫除准备活动。 (2) 大扫除中的整个场面。 (3) 大扫除的过程。 (4) 大扫除中最突出的人物。 (5) 大扫除后的情况。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既有场面描写, 又有精彩的片段描写;既重点突出, 又条理性强, 拓宽了学生思路, 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阅读, 有效促进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可使学生“理论”、“实践”双丰收, 从而全面提高阅读写作能力。阅读的过程对学生是完成“认识”和“语言”两个转化的过程。通过阅读, 可将作者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阅读是内化吸收, 为学生作文的表达提供了认识、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的借鉴。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常有一些学生总为自己找不到好的范文而发愁, 其实每一篇课文都是最好的范文, 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指导, 在这方面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 根据教材特点进行作文指导。

每学一篇课文, 都要强调读写结合, 以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为范例, 有侧重地讲解写作知识, 有重点地让学生练口、练笔, 启发学生由“读”到“写”之间架起一座知识迁移的桥梁。如学习课文后, 结合课文特点, 给学生分析课文之所以写得好的原因, 并布置随堂练笔。这样的作文训练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只要在阅读教学中时刻注意挖掘课文的写作特点做到读写结合, 就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综合体裁相同的课文指导写作。

读写结合, 还可在学完一册书后, 综合体裁相同的文章, 归纳此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方法, 指导写作。如写《园丁赞》一文, 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 列表填写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特点、选取的材料及写作手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 使学生总结出写人叙事的规律。这样, 师生共同梳理材料, 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写作方法, 形成了写作能力。

三、实施多样化教学,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实践证明,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主动地去追求, 去做, 小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教师要抓住激发兴趣这一环节不放,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好作文教学, 一是寓教于乐, 让学生体验各种有趣的小活动, 在欢乐中仔细观察, 掌握材料;二是开展作文比赛, 让学生在竞争的心态下作文;三是看图作文, 图画中生动的形象, 能把学生引入某种境界之中, 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四是讲故事写故事。通过以上形式的教学,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四、让学生学会修改,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篇8

一、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写作乐趣

传统作文教学中,习惯于教师命题学生硬写,结果学生毫无兴趣和欲望,致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恐惧之感。实践证明,兴趣是写作入门的阶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借助电教媒体,文体活动等方式,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灵感,诱发学生热情,形成最佳心理冲动,以达到抒情言志,一吐为快的效果。

如:在《记一次比赛》的作文训练时,我提前选了一节体育课,让学生进行一次有趣的接力比赛。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并引导学生把比赛进行时的井然秩序,活跃气氛,以及运动员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灵活敏捷的动作,拉拉队的热情鼓励等都记录下来。由于每个学生亲临赛场或直接参赛,学生不仅有了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有了写作的素材和“标本”,学生的作文就自然“言之有物,记之有趣”了。

二、丰富课堂活动,充实写作“营养”

作文是集观察、思考、联想、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兴趣而乐于观察,因观察而有所发现,因发现而自然联想,因联想而产生新意,这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志向所托。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感情。既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又能捕捉到生活素材,从而充实学生写作“营养”。因此,我经常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如手工制作、踢毽子、拔河、养花等,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然后,针对活动内容和过程,拟定作文题目或让学生自拟题目,要求把活动经过及心理活动具体而真实地写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发。不再对作文怀有恐惧、厌恶之感,就能带着愉快的心情写出富有情趣的作文。

如:我让学生每人养一棵植物(以花为主),定期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并进行记录,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写成文章。这样学生不仅能写出植物的生长特征,还能重点地写出它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三、拥抱大自然,陶冶写作“情趣”

大自然是我们获取写作素材的源泉。我根据现有条件,抓住一切时机,有计划地组织春游、夏赏、秋恋及参观、访问等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投身到广阔的大自然的怀抱,充分感受和体验绚丽多姿的自然情趣,不断引发学生美好的想象和真挚的感情,如在写《观日出》、《夕阳红》、《春的联想》等作文时,许多同学思路敏捷,内容分呈,联想丰富,回忆自然,感情充沛。

四、坚持鼓励性批语,激励学生欲望

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及时进行批改,在批改时,批语要以鼓励为主,不管什么体裁,不论篇幅长短,只要能找到优点,就要对学生在鼓励的基础上,提出希望,使学生乐于接受,这样能进一步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

作文评改时,除以教师评改为主,还鼓励学生互评互改。在互改时,让他看到比自己写的好的作文,就学习别人的好处,学习别人文中的优美词句;对不如自己的,要找出他的毛病所在并帮其修改。这样也逐步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在班内上作文欣赏课,让那些作文比较出色或有某些好的段落及词句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在欣赏的同时,小作者受到了鼓舞,其他同学也受到了启发和激励,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上一篇:教科研中期汇报下一篇:定稿(宣传片):引领前进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