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2024-09-23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共12篇)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1

当今世界,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 特别是英语, 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要提高我国全民的英语水平, 基础在于普及英语教育。在教育中我们通常说的“四会”教学即会听、会说、会读、会写, 这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部分。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 就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 即加强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及训练。当然, 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训练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听和说是口语, 读和写是书面语。口语与书面语在表达方式与途径以及词汇、句法、信息密度和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听和读是话语理解和信息输入能力, 说和写是表达思想, 是信息输出技能。

一、听的技能及其培养

一般来说, 听力是识别和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在英语听、说、读、写中, 听力是最难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就必须以记忆, 推理, 判断, 综合, 概括, 想象等能力为基础。简言之, 就是学生要听懂, 会听, 听出效果。方法可归纳为五点:第一、教给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并让他们记住一定规模的词汇量;第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 让学生注意听, 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 其它同学也要注意听;第四、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 也就是英美人的语音、语调;第五、鼓励学生课余收听合适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

二、说的技能及其培养

说是口头表达能力, 是在听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也是写的基础。英语说的技能大致包括语音语调正确、词汇运用合理贴切、语句结构符合表达习惯、言语反应和应变能力敏捷及语言表达简练等因素。

为此,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第一应以听带说, 以说促听, 听说结合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关键环节;第二要改善英语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产生说的愿望和自信, 从而敢于开口、乐于开口。结合课文中学习的情景, 启发学生说的动机;第三要缓解学生的焦虑, 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教师要善于引导;第四应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宽容性和科学性, 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不能立即打断, 进行立即纠正, 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后怕心理。教师应采用鼓励、间接、礼貌、幽默等策略, 尽量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 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

三、读的技能及其培养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 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 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阅读技能包括理解字面意义、能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推理能力、评价和欣赏五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能力。阅读有朗读和默读、精读和泛读。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精读和泛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要理解课文的词句, 比如整句阅读, 利用上下文把握新词和难句的意思;利用词的构成, 猜测词的意思;从词典中查阅新词的意思;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 理解句子的意思等。其次, 要分析文章的结构, 比如找各段的主题句;说出各段的大意或要点;指出文章的转折及转折词;指出文章前后情节的关系。第三, 摘录文章常用的词汇、词组、警句、重要内容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第四, 对读过的材料作评价。对读过一篇文章都应写出简短的评述, 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对文章的看法, 这样, 既练习了写法, 也可以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 还有助于对课文的复习、理解、消化与记忆。最后, 还要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 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四、写的技能及其培养

首先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使他们有话可说, 有感可发, 有情可抒, 有事可叙。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英文写作的主题。学生每天都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 这是他们学习英文写作表达活动的重要前提。第二,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活动时, 也应该进行由易到难的练习, 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英文写作基础知识;另一方面, 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英文写作的艺术和手法。第三, 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坚持用英文写日记是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复习所学内容, 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要参与知识的竞争, 要加强英语交流能力, 我们就要大力发展听、说、读、写训练, 他们的训练方式很多, 但是不管采用哪些方式, 都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结合四种能力。听与读相结合—把输入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变成输出信息;听与写相结合—将听力理解与写作技能结合起来, 即把写作限制在特定情景中, 使写作练习成为综合型交际性语言练习;说与写相结合—口语包含大量类似书面语的结构和措辞,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技能写作准备;读与写相结合—写的过程实际上模仿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模仿作者的遣词造句和篇章结构, 阅读的文章多了, 写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因此, 可以说阅读也是模仿写作的行为。总之,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 只要循序渐进, 进行大量的反复实践练习, 就能提高。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2

浅谈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与口语教学的关系

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培养出的.高级专业人才不仅能够用英语进行书面传递、获取信息,而且能够用英语口头直接交流思想.有关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仅已为广大英语专业学生所普遍认同,社会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 者:王桃花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外语系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H3关键词: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59-01

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即学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能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然而目前看来,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达不清楚、文章表达不通顺,甚至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等现象,所以,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急需培养和提高,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训练。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通过练笔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通过练笔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安排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小记,长期坚持下去,到毕业,几年下来,每个学生就写百余篇。学生通过小记练笔,可以就身边耳闻目睹的某种现象,抒发自己的感想。这些方式方法的采用,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为了避免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人为地割裂开来,教师还要有效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训练,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锻练学生的思维和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也能弥补上面那些方式方法的不足,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适量的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有时一堂课的前面部分学了方法,后面接着进行写作练习,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达到立竿见影之效。写作是各方面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想要写好作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通过这种练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从小段落、小篇章开始练习,久而久之,增加学生对于写作素材及写作技巧的积累,再通过老师精心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通过练笔培养说的能力

说是指口头表达,它是写的基础,是对语文最直接的运用,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有重要帮助。说又具有激励性,每个学生都渴望有机会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然而很多同学由于性格内向,开始时羞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久而久之,学生的就会将语文学习与实践运用割裂开来。为此,笔者每周利用一节早读课时间进行演讲比赛,让小记写得好的同学登台演讲,事后再选登在班报上,演讲的方式恰恰能够有效的锻炼同学们说的能力,在讲台上,同学们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将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酣畅淋漓的展现在全体师生面前。同时汇入班级《优秀小记选》。在激励机制的影响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三、通过练笔提高读的能力

读与说、写是分不开的,它是说的基础,写的前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借鉴他人作品中的优秀之处,学会通过阅读来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语言表达,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和社科常识,为说和写积累丰富的素材。为了能写出优秀的小记并在演讲竞赛中获奖,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必然要翻阅报纸杂志,多方查找材料,认真阅读,细细品味,这样,就无形中促进了读的训练,特别是促进了默读能力的提高。写出一篇文章之后,演讲时要想流畅地脱稿讲给大家听,说必须熟读成诵,这就锻炼了朗读的能力。由此可见,读与说、写能力的训练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于兴趣爱好向其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四、通过练笔,提高听的能力

听是一个不断地吸收、分析、理解外界事物,进行积极思考思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记忆、推理、判断、综合、概括、想像等能力为基础,如果这些能力不强,听的效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一言以蔽之,就是学生要听懂、会听、听出效果。每次小记演讲比赛时,一个同学在前面讲,其余同学认真听、用心记,理清条理,掌握要求,听后再用恰当的语言对所听到的信息归纳概括,重新表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台上一人讲,台下几十人听,这几十个同学从听中得到益处,久而久之,同学们的知识面得以拓宽,语文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在演讲活动举办初期,同学们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或是与周围同学窃窃私语的情况,我针对这一现象,对演讲活动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首先让同学在台上演讲,之后根据演讲的内容向台下听的同学提出相关问题,回答准确的同学有加分奖励。这样一来,同学们个个听得认真、讲的起劲,在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尚。实践证明,学生练笔写小记,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大有益处。

总之,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作为一名处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也应认真总结自己的做法,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努力探索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形成科学有序的训练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指导学生练笔写小记的方式,促进学生经常练习写作,在演讲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材料,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结合具体情况加以改进,以更好的服务于语文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付孟坪.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听说读写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3(02):187-188.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4

一、趣味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语言的学习过程如果只是单纯地任凭老师一个劲地灌输单词、句型的过程,相信很多学生要不了多久肯定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不枯燥,这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在基础日语入门阶段,我们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可以选择在有网络、展台、投影仪等各种现代化设备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在讲授发音的阶段就给学生观看各种各样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比如在教学生“さくら”这个词时,可以用投影仪给学生观看樱花的照片,并适当补充“花見”这个新词及讲解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甚至可以在课间十分钟适时播放「さくら」这首有名的日本歌曲及动感十足的郭富城演唱的《浪漫樱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教学生鼻音和弹舌音的发音及区别时,可以边给学生看奈良的风景图片边教学生“奈良(なら)”的发音。比如讲解什么是“語呂合わせ”时通过举例“「四」と「死」は語呂合わせになる”然后要求学生举类似的例子,如果学生一时想不起来可以适当提示,可以提问:人数を表す時、中国語で「九人」という言葉の読み方は「きゅうにん」ですか、「くにん」ですか。学生一般都会反应过来:「くにん」と「苦人」は語呂合わせになりますから、人数を表す時、一般的には、「九人」を「きゅうにん」と読んだほうがいいです。

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日语专业有很多都是以喜欢日本的歌曲、动漫为契机的,为了让更多的初学者对日语产生兴趣,在入门阶段就可以适当给他们播放一些旋律为很多中国人所熟悉的日语歌曲如「花」「幸せ」以及日语动漫「ドラエモン」等,试验证明很多初学者以此为契机开始热衷于日语的学习。

目前我所在学校日语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基础日语阶段普遍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日语》(1—4册),每课后面都有一个发展练习,有很多话题都是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比如关于如果去无人岛只允许带有限的几样物品的讨论,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包括查字典、写简短的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分组用日语展开讨论,然后由学生推荐的小组代表用日语发表。

二、综合实践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注意听,可以经常在学生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提问,比如:「きしゃはきしゃできしゃした。」その三つの「きしゃ」を漢字で書いてみてください(请试着写出上面三个“きしゃ”的汉字),通过这种有意识训练学生听力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比如在讲解“鳴く”这个词时会同时提问“鳴る”“泣く”“吠える”分别是什么意思,用法有什么区别并要求学生立刻翻译相关的短语;在讲解句型时可以要求学生轮流朗读例句并把它翻译成中文,或者由教师说中文,请学生立即把它翻译成日语,或者要求学生用该句型造句,其中让学生自己造句并经教师点评、修改能够让教师即时掌握学生理解、运用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巩固所学句型,为听、说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能够让教师及时帮学生纠正语音语调的错误,对于性格特别内向、胆子很小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还能成为教师检验学生课前是否预习过的一种方式,能够督促学生课后积极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机会。当然教师的示范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个别较难断句、语调不好把握的长句子,教师有必要事先示范。课堂上的分组朗读到齐读,反复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至关重要。很多学生表示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诵读比课外自己反复花时间去朗读效率要高得多。因此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对于提高学生读的能力至关重要。

基础日语课堂上不应仅仅简单地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了就完事了,还应当包含教师指导学生对句子层次进行分析、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向学生说明措辞方面的注意事项等。比如针对一个一句话就有一段的长句子,很多学生不知道理解从哪里下手,这时可以教学生试着抓句子的主干,找到了句子的主干至于其他的定语、状语等的理解起来都不是难事了。这种方法同样可以渗透到写作当中,可以教学生试着把一个主谓短句慢慢地扩充成一个很长的句子。隔一段时间就专门抽两节课出来对学生进行写作考察,先给个题目限定学生30分钟之内完成写作,然后要求学生相互交换作文稿并修改对方的稿子,第二节课时教师随机抽取几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能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一些漏洞,便于查漏补缺。试验证明,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多次反复训练普遍掌握了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段落分明、层次分明、表述清晰,个别学生甚至开始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学生来说,在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最难的可能就是译了,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对于基础日语授课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我认为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渗透,让学生对翻译有个大致的认识,并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一些进行翻译练习的机会非常重要。这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事先搜集大量的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不能知难而退,要敢于开口进行口译练习也要敢于动笔进行笔译练习。比如老师看到某学生缺席问一学生:“〇〇さんはなぜ欠席ですか。”学生也许是害羞或是出于怕出错心理,于是用中文回答:“○○有事到103办公室去了,待会回来。”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即席翻译,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简单的口译。当然对于用中文回答老师提问的学生,授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当众难堪,要鼓励这样的学生多开口勤练习,课堂上多对其进行理论指导,包括引导学生课后多看日文书籍、资料,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课内课外都勤查字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日语演讲比赛等。

三、结语

总之,基础日语教学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是摆在基础日语授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培养新型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日语专业人才,基础日语授课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教学与研究, 2005, (S1) .

[2]周茜.浅谈大学二年级日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J].内肛科技, 2007, (2) .

[3]于春英.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新探索[J].科教文汇, 2008, (3) .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5

【摘 要】几十年来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和学以致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师往往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却忽视了语文听说读写的内核,甚至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所以虽然语文教师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学生也做了很多努力,语文能力却总是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本文试图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论述回归语文教学本真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效率 听说读写 语文教学 本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9-0090-02 语文教育大师张志公先生曾尖锐地指出:“多年来,我们语文学科,自觉或不自觉的可以说变化不大,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学生大学毕业了,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没有。需要写,写不好;说呢,结结巴巴,说不好。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要写写不来,要说说不来……今天的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七八年、十几年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第二,做到学用兼顾,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句自古名言,可是我们在语文课上没有做到。学语文,需要写,就能写;需要说,就能说。简而言之,我们要在这两个方面有突破性的办法,一是在效率上有所突破,二是在致用上有所突破。”张志公先生的一番话,可谓切中了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时弊,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不自觉的背离语文教学的本真,往往抓住了表象,却忽视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内核。听读说写是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所要求的四个基本方面,也是当代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易忽视的四个方面。就其作用和特点来说,四个方面既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互相替代,同时又有严密的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听读说写的关系,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十分必要。

在听读说写四个方面中,读是大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读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读来获得感悟,接受思想教育和感情熏陶。不同形式的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和创造能力。范围广泛、不拘一格的诵读可以给写提供丰富的素材,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读这一环节应该是狠抓不放、持之以恒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裨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古人也曾留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等格言。从古至今,“读”一直就是用得最多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法。为什么被我们不屑一顾的旧式私塾教育,《四书》《五经》一气贯通的背诵,即死记硬背,反而培养出了许多学识扎实、才华横溢的人?而今我们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几百篇课文,听了几千节语文课,仍然是胸无点墨,腹中空空。这其间可能有许多个人的特殊原因,然而关键点恐怕还是语文功底浅。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些,让学生多读多背,多体会多积累,胸中存下几百篇课文的底子,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从教师的角度讲,不读熟课文,就无法制订教学计划,也就无法上课;即使上课,也只能是无的放矢,乱说一通,学生会听得莫名其妙,教者应传授的知识传授不出来,学生应提高的能力无法提高,更谈不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无从谈起了。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法中,主张“读读议议,讲讲练练”,首先提到的就是“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思有路,寻路识斯真。”就是说,作者写一篇文章,他都有一定的思路,读者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能读懂文章的内容,明白文章的要旨。不读,怎么找到“路”?找不到“路”,怎么“识斯真?”读一篇课文的目的就是要“识斯真”,看来语文教学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是行不通的。听,其实也是读,是读的另一种形式。读接触的是无声的语言,听接触的是有声的语言。读的对象是直观的书面语,听的对象是抽象的口头语。读是通过视觉接收文字符号,送入大脑储存;听是借助听觉接收声音,送入大脑储存。两者殊途同归,最后的目的是相同的。听和读结合得好,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而对中学生来说,在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识的听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里的听、学校里的听、听报告、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听集体讨论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提升能力,可以减轻目读的负担,可以和目读互相调节、互相补充,有利于增加知识的广度,为写作实践提供更多的范例。读得多了,听得多了,知识的积累自然就多了,能力也就相应发展了,即所谓“见多识广”。

通过写作可以发展需要,使听读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从语文课的任务来说,小学注重的是读书识字。根据其特点,在三四年级才有简单的作文练习,到五六年级才有初步成篇的作文。到了初中一年级,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读的范围扩大了,对读物的内容的领会也比以前深刻了。从知识的积累和模仿、想象、表达能力的提高来看,是开始练习写比较复杂的作文的时候了。但是,依然需要认真的引导,使学生从以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读写结合的方面来,逐步养成在老师指导下独立作文的能力。中学的写作训练主要以记叙、说明、议论为主;按其难度大小是先记叙文,再说明文,后议论文。中学的写作训练就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中学的语文教材读的内容也基本是按照这个顺序安排的。不难看出,读和写是相互结合、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掌握这些内容,学习其写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

写是书面形式,说是口头形式;写是无声的说,说是有声的写。要把获得的知识利用起来,把读获得的信息输送出去,只能通过说和写两种形式。运用哪种形式,可根据需要来选择。说和听结合,是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说和写结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听读说写是密切结合、相互并存的。听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听读的再发展。就“双基”教学来看,听读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说写是基本技能的训练。两个方面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丰富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每个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将这四个方面合理安排,有机结合,既要把每个方面都抓好,又要使四个方面配合好,切不可轻视或偏废某一方面。只要把握好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环环紧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就可以期待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的那一天。参考文献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9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14

小学是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打得牢固,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非常重视英语学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却发现,很多学生都在很努力地学习英语,每天都拿出不短的时间看英语书,背英语单词、句子,听录音、朗读,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呢?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做起。

一、引导学生多听多读,培养学生听读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单词语文教师都会进行示范朗读。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听,并观察教师在朗读单词、课文时口型有怎样的变化:是大还是小?是扁还是圆?发出的气流有怎样的区别:是缓还是急?是长还是短?然后教师进行领读,注意学生的口型变化是否正确,对学生出现的发音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之后抽查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和其他学生听,对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发音,立即指出并帮助该学生改正。

在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多听、多看英语音频和视频,跟着其中的人物学习英语的发音,规范自己的音调、语调等,避免形成中国式英语发音的习惯,使学生从小就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语。

二、引导学生多说,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中国的英语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培养出的学生只会看英语,不会说英语;只会做英语试题,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运用,是为了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因此必须摒弃以往的哑巴英语式教学,切实把说英语提升到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说英语,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呢?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对于回答实在有困难的学生,也不能轻易允许他们用中文,而应该给予适当的提示,慢慢地鼓励、引导他们,帮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直到能够用英语回答为止,对他们的回答提出表扬。在课前,教师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自我展示,形式自选、话题自选,自由度越大,学生越能通过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展示,也越容易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总之,教师要适当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养成开口就说英语的习惯。

其次,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歌曲大比拼、英语情景剧表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中来,帮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多写,培养学生学习写英语的习惯

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因此,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会说,更要学会写。通过写能够更深刻地记忆单词和句型,通过写可以和远在异地的外国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把英语是写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书写,一个是能力书写。基本书写是指,对字母、单词、句型等的书写,它们的书写形式、书写格式、书写规范等,是最基本的内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着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力书写是指,学生运用英语写作作文、文章的能力,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是英语作文的书写。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写,培养学生写英语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抓好基本书写,教给学生英语书写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抓好基本书写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能力书写。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作文题目,使他们从简单作文写起。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7

一、要学好英语, 就要注意训练听的能力

英语考试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听力测试, 这是我们这一学科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同的地方。 在英语听力测试中, 播放一段段的录音, 然后让学生根据录音的内容, 回答试卷上提出的问题。 这项测试内容在中考考试中一般占30分左右, 3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在中考中, 英语和其他学科一样, 占120分, 那么30分就是其中的四分之一, 如果听力测试不过关, 即使后边的题目全部做对, 也就是拿到90分, 按百分制85分优秀的话, 120分的试卷, 90分根本称不上优秀, 只能算是刚刚勉强及格。 因此, 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听的训练。那么,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注重课前预习时听录音。 目前义务教育教科书都配有录音带, 作为配套资料发给学生。 学生家庭里几乎都可以找到录音机,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都可以把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先听一遍两遍, 在听的时候, 我们要求学生对照课本的内容, 进行默读, 以纠正自己的读音。 这样在听的过程中, 还可以练习读的能力。

注重课堂教学时听录音。 我们在课上教学时一般会给学生放录音, 我们先给学生完整地放一遍录音, 然后根据教学的情况, 分成几个段落一段段地放录音, 在放完第一段录音后, 我们带着学生分析第一段涉及的语法问题, 以及碰到的新的单词, 然后通过一遍遍地放录音, 加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和某一个单词的用法。

二、要学好英语, 就要注意训练读的能力

在英语中考测试卷中, 阅读理解的试题占了65分, 一般都会提供几篇小短文供学生阅读, 然后设计一些理解类的选择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结近些年来学生答卷的情况看, 大家在这种类型的试题上丢分的特别多, 这说明这项基本技能非常重要。 因此, 要学好英语, 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这项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能力, 我的做法是每天都要拿出十几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做阅读理解的题目, 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后边的试题。 在这里,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 在阅读时并非所有的单词都是我们认识的, 怎么办? 实际上, 在英语阅读的测试题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陌生的词汇,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上下文的连贯理解, 从而对这些新的词汇进行猜测, 而这正是我们阅读理解类试题的出题目的之一。 由已知到未知, 这正是我们阅读理解能力的精髓所在。 所以在选择这类题目时, 我非常看重这方面的训练。

三、要学好英语, 就要注意训练写的能力

写作是英语学科中考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6年英语写作分值由10分提升到15分, 这一变化意味着写作在考试中的比重上升了, 得到我们更多的重视。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靠一时半会是绝对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

首先,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程度。 要想在英语写作中出彩, 那么, 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才行, 这一工作的完成必须在平时完成, 注重日积月累, 万不可希望一蹴而就。 我就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要掌握3到5个单词, 能够熟练书写才行。 不要小看这每天的3到5个的单词, 想想一个学期下来, 我们能掌握多少个单词, 一个学年下来呢, 三年下来呢, 那可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了, 只有有了这么大的词汇量, 在写作时我们才可能做到文思如泉涌。 否则, 遇到一个问题, 我们都不能在脑海里找到合适的单词来描绘它, 那我们的写作成就又怎么会高呢?

其次, 英语写作要注重平时的范文练习。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 我们总结了一些英语写作中的话题, 就这些话题我们教师整理了一些范文, 这些范文都是十分精彩的, 我们要求学生就某个话题务必掌握几篇范文。 掌握这些范文的方法是理解和背诵, 将这些范文熟练掌握就可以为写作提供一个基本的模式可供参考。 这样在遇到同类型的英语写作题目时, 就不会感到紧张。 毕竟, 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话题, 在脑海里有这些范文的印记, 这样一想就会放松。

再次, 英语写作还涉及一个书写的问题。 学生他的书写工整、整洁的话, 这在考试时是会占到一定的便宜的。 试想, 哪一个老师不喜欢书写工整的卷面。 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就要求学生把自己书写当做一回事, 通过平时的不断强化, 训练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争取在卷面这一块不要丢分。 看看衡水中学一些学生的英语写作范文, 我们不得不惊叹, 那都像是印刷体。 我把他们的范文印了一些, 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每天练习一篇, 通过每天的练习, 不断增强自己的卷面意识, 以求考试时有干净的卷面, 获取好的印象分, 从而为获取一个好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要学好英语, 还要注意训练说的能力

在中考的试卷中没有直接考查学生说英语能力的试题, 但这项基本技能却是最为重要的。 为什么呢? 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当然主要是用来与人进行交流用的。 如果学了多年的英语, 我们仍然不能运用它与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那这门语言性的学科岂不是白学?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8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550人。覆盖全校五个教学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 选择这几个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考虑到他们入学时的英语成绩较好, 学习动机明确, 能较好地配合教师的指导。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和访谈作为研究工具, 辅以课堂观察。问卷的设计根据课题组成员根据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 形成问卷初稿后, 征求了专家、教授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修改形成了对入学时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水平的调查问卷。同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 在课后对学生采取了个别和集体相结合的访谈形式, 深入了解五大技能出现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设计的实验研究, 探究提高听说读写译技能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 实验持续二个学期。选取的班级均由课程组成员授课。

1. 研究初期。

通过问卷调查了对2014级新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并通过入学摸底考试了解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现状,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确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具体表现为学生能较好地使用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 认为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并重, 且希望老师对五项技能的提高给予指导。

对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学生们在问卷中对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估距大纲中的一般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仅有17%的学生能基本听懂英语谈话和讲座, 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21%的学生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 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18%的学生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 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 并基本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17%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按四六级要求写出相应数字的英文文章, 并能对原版英文读物和电影写出读后感和观后感。28%的学生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 且译文通顺达意, 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

2. 研究中期。

研究课堂教学应该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课堂师生和生生交互活动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以及课堂正式教学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三个方面。因此, 将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提高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 进而使学生尽快具备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听说读写译五位一体循环教学法势在必行。听、说、读、写、译各有侧重, 又相辅相成。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要探讨提高本科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如下。

复习旧课, 即导入环节。上课开始前, 将上次课所学生词尤其是四六级词汇写到卡片上, 让同学们两人一组, 以“你演我猜”的形式猜出单词。这既督促了学生们的单词记忆, 又增大了学生们词汇量的积累。同时, 利用上节课布置的预习内容, 让学生们用英语讲述本节课涉及的背景知识, 其余同学可针对此内容提问和回答。

讲授新知。教师通过背景知识和话题的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入新课文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完成新知识讲授, 为语言操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操练。本环节为具体课堂活动的实施环节。学生课本每单元为独立的教学材料, 因此教师针对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先提出设置的问题, 然后播放课文录音, 听完录音后回答问题, 练习了学生的听、记、忆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在讲授课文过程中, 就课文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由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主题发言。在阅读材料过程中,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 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分析与概括相结合, 分析文章结构, 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写出简要的总结, 并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与风格。

强化提升。经过前几个环节的训练, 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已经打牢, 进入到巩固练习阶段。此环节采用课内加课外双轨并行的方法强化学习内容, 提升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课内利用配套的同步练习加强五项技能的强化训练, 题型涉及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课外采用活动作为补充, 丰富课余生活。如开设英语沙龙, 邀请外籍教师加入活动, 每月选择一个主题研讨;布置学生每天定时收听BBC广播, 每周对所听内容进行交流;每月观看一部英文原声电影, 并写出影评等。

3. 研究后期。

经过两个学期的训练, 在研究后期采用与入学摸底考试题型和难易度相近的试卷进行测试, 检验结果。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部分学生,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三、研究结果

结合研究前期的调查和两个学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及课外活动的开设, 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显著提高, 对比数据结果见表1 (试卷满分为100分, 其中:听力30分, 阅读40分, 翻译15分, 写作15分)

结合问卷调查和数据结果的显示, 学生们听说读写译的技能由《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不足一般要求达到了接近较高要求。即52%的学生能基本听懂英语谈话和讲座, 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49%的学生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 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52%的学生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 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 并基本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45%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按四六级要求写出相应数字的英文文章, 并能对原版英文读物和电影写出读后感和观后感。48%的学生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 且译文通顺达意, 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本学院校一年级学生进行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证研究, 结合每单元一个主题的学习内容, 进行了听说读写译五位一体技能的循环训练, 使语言材料得到多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循环反复, 知识和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 更新了课堂教学模式, 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增强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和自信心, 找出了既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课业负担, 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既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又能建立教师和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符合当今社会对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华维芬.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9.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 篇9

1. 听力训练

在我国, 汉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英语是一门外语, 我国没有讲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困难重重, 障碍多多。因此, 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减少障碍, 课堂上尽量少讲、不讲汉语, 应使用基本的课堂用语, 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 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 努力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每一课文结束后应安排一个听写练习, 听写材料可以选教参书提供的围绕课文内容的短文。每周应安排一个听力练习, 主要训练听要点、听细节、听发音相似词的差别、听信息、听特定的词。

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听力材料如会话、记叙文、传记、电话留言、市场报道、新闻报道等。实践证明, 只有定期的用英语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听觉, 才能使学习者形成“稳定的语感”。

2. 口语训练

为了使学生达到准确、规范、自如、流利的口语表达, 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对学生的不同心态, 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大胆开口“说”, 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组成“英语学习兴趣小组”, 互相督促, 互相支持, 养成多讲多练的好习惯。每节课前几分钟, 应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 用日常交际语交流天气、身体状况、学习状况、校内外近日发生的事或就一定的课题展开讨论。课题可以围绕课文主人公、课文作者生平或课文中某一观点进行。

每一课授后, 要求学生口头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不是背诵) 。采用对话时, 学生既要学会陈述, 又要学会提问, 先让同桌同学相互对话, 教师监督, 再让两三对同学示范对话, 最后与全班一道纠正发现的错误, 特别是发音, 从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3. 阅读训练

大量阅读, 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 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 没有足够的阅读量, 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时要首先注意内容的广泛性, 高考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导、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 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如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 交代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前后因果关系等。新闻标题、电视语言则多使用省略句, 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会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在阅读中, 要慎重选材, 选材要适合学生程度,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在实践中, 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 (1) 快速的浏览能力; (2) 巧妙的猜词能力; (3) 独立的分析能力; (4) 准确的捕捉主题句的能力; (5) 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 就如虎添翼, 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每天“读透”一篇阅读理解, “读透”就是不放过一个单词和句子;每周“熟背”一篇作文或完形填空;每天朗读“30分钟”, 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4. 写作训练

“写”是语言的发展, 是对“听、说、读”的巩固和提高。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 严格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一是抓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 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 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 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英语教学大纲规定, 学生到高三阶段时要求能掌握三千左右的常用词, 掌握住这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 短文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 也达到了大纲上的要求。

二是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 达到交际目的, 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以少出错误, 事实上, 历年高考书面表达所给的参考答案, 都是以简单句为主。有一年我市统考中, 在书面表达题提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原定于星期四举行的篮球比赛推迟至星期六举行。”许多考生用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翻译, 结果出现了结构、时态和主谓不一致等五花八门的错误, 而另有一些考生, 记住了初中第三册的一个基本词组“have a match”用三个简单句表达“We decided to have a basketball match on Thursday .But now we have to put it off.We'll have it on Saturday.”虽然表达不尽理想, 但基本意思传达了出来, 且无大错。

三是抓各种体裁的写作。目前中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相对低弱, 这是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所造成的。为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加强各种体裁的短文写作很有必要。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 离开了大量的练习是难以提高能力的。中学课文有记叙文 (包括日记) 、说明文和应用文 (如书信、便条、通知) 等, 综观近几年高考题, 写作体裁至少出现了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因此, 比较全面地进行各种体裁的练习是写作训练的有效方法。

5. 结论

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通过强化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 增加学习兴趣, 建立学习信心, 而且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应该从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出发, 侧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言知识, 进行大量的语言基本功训练, 把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彩梅.英语教学中的教与学[J].考试周刊, 2010.5.

[2]张祎.如何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09.2.

注重习惯养成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篇10

一、注重课内和课外结合, 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要依据教材设计专项练习。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主题明确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练习内容, 而“口语交际”就是针对学生听说能力的专项练习。听到、听清、听透;说出、说清、说好。这既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也是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具体标准。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 有赖于教师的独创性设计和能动性发挥。

我一般每周完成一个主题内容的练习, 一个学期就能进行二十次左右的听说专项练习。以八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主题“献给母亲的歌”为例。本次活动目标是是让学生多角度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 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练习和提高听说能力。我把这一主题分为:A、道不尽的母爱B、剪不断的脐带C、多角度看母爱D、报得三春晖四个子题目, 每周完成一个练习。如进行“道不尽的母爱”练习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搜集描写母亲的诗歌、小说、散文, 查找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检索展现母亲形象的歌曲、绘画、电影, 整理有关母亲的格言、俗语然后在课上用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等形式进行交流。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捕捉、学会以诚恳的“注意”表示对交际方的尊重, 并能结合表达者的身体语言准确理解其意图和观念, 自信勇敢地进行表达, 真诚地面对聆听者。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话题集中, 逐渐形成熟练的言语技能和良好的言语习惯。

要巧妙安排听说训练时机, 我一般是在课前5分钟, 展开演讲、朗诵诗歌、说悟周记、新闻报道、讲故事等口语表达练习。在阅读教学中, 结合课文创设情境, 留给学生质疑、讨论、答疑的时间和机会,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我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听说交际实践, 寻求和父母、同学、老师和谐共处的秘诀, 养成良好言语习惯。

要开展活动激发听说兴趣。我会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走进街道、社区进行访谈调查, 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激励学生不怕“碰壁”, 大胆实践, 解放“嘴”。在活动中培养倾听表达兴趣, 从而提高自己, 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 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注重周记写作指导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现在中学生缺少读书和写字的时间, 没有良好读写的习惯。我觉得让初中学生写周记, 可以在轻松倾吐酸甜苦辣中感悟生活真谛, 在自由述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既可养成良好读写习惯、提高读写能力, 又可培养人文情怀、积淀语文素养。

要预设好周记题目。我一般是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列出“认识自我”、“认识自然”、“感受风土人情”、“珍爱生命”、“品味生活”、“关爱社会”6大主题内容。如“认识自我”主题下面有:“这就是我”、“可笑的昨天”、“成长的烦恼”、“我眼中的世界”、“我的家庭”、“我的初中生活”、“我长大了”、“为自己喝彩”8个子题目, 学生每周可从中选择一个子题目连写, 这样就构成了由6大主题, 48个子题目构成的周记导练计划。教师还可根据时事热点、学生动态、教学实际等情况, 临时变动部分题目。

要做好科学指导。对于6大主题的内容程序安排, 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如开学第一个月, 七年级学生可结合每周的“口语交际”练习内容, 围绕“认识自我”主题选择子题目。而九年级学生则可选择“品味生活”主题展开练习。这样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选择练习主题, 就避免了练习的盲目性、重复性。

要采取灵活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人、事、物入手, 先学会观察, 再逐步感悟, 力争做到“言之有悟, 情之有据”。周记内容可完全是自己的创作, 也可以是查阅的资料, 或是引用、摘抄。可以写一篇与本次周记主题有关的读后感。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 不仅激发了学生练习写作的兴趣, 还促使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

要注重读写结合。每周的“口语交际”活动内容, 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已经完成的周记作品, 可以作为每天课前五分钟的演讲内容, 从而使听说与读写活动巧妙结合, 相得益彰, 互相促进。

要注重情感引导。写周记学生可能开始时学生热情很高, 但中途会出现松懈、厌烦情绪, 这时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周记内容暴露出的情绪、心理问题, 对人生、生活的感悟问题要做耐心引导。要看到学生及作品的闪光点, 敞开心扉, 以真诚的心去倾听、去碰撞、去解惑, 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诤友。如有的学生因受到委屈而心存怨恨时, 则批上“带着仇恨前行, 路上布满荆棘;以宽容之心纳人, 天空万里无云。”有的学生出现早恋的苦恼, 则批上:“春花开在冬季, 只会过早凋零, 忍过严冬, 姹紫嫣红。”如此种种可长可短的支言片语如缕缕阳光驱散着学生心灵的雾霭, 引领他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要坚持合理评讲。及时评讲, 对写作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提出要求。选出本月优秀周记在班里展示, 每学期在校报上刊出“优秀周记作品集”, 通过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逐渐养成自觉读书写作的习惯。

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诗人在沙漠中遇到了一小片绿洲,但饥渴难耐的他无法找到水源。望着这渺无人烟的沙漠,诗人想:要是在青山中该多好啊,有飞泻的瀑布,潺潺的流水;明媚的春光下,枝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叶上的露珠”,诗人想到这里,精神为之一震。于是,半夜里他就千方百计在树叶上收集露水。当他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对他能徒步穿越死亡地带感到不可思议,诗人笑着告诉大家,是“想象”救了他。

生活需要想象,语文学习也同样离不开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显然,想象是知识的延续,难怪有人把想象力比作“点金术”。十几岁的初中学生,大多有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然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借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如何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实践和体会。

首先是“听”。一些教师对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往往只停留在让学生利用课文磁带或音频纠正读音、停顿、语气方面,其实我们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边“听”边锻炼想象力,以“听”带“想”,以“想”促“听”。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时,由于课文语言清新明快,语言明白晓畅,几乎没有生僻字、费解词、难懂句;我在课前有意不布置课文预习任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听朗读带边联系实际,展开想象,脑海中浮想出各种画面:当“嫩嫩的春草、各色的春花、清香的春风、轻细的春雨”这一幅幅图画在头脑中浮现后,再翻开课本细细品味,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就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是“说”。“说”这一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和想象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平常教学时只通过讲故事、复述课文等单纯培养“说”的这一能力训练。我们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边说边想,一举两得。例如学习了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后,我便适时开启学生想象之门,大胆想象当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碰见了席加洛夫将军的哥哥时的情景,并请几组同学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活灵活现的对话,入木三分的举止都是他们想象的结晶:有的同学活脱的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拍完马屁后得意洋洋的丑态,有的同学表现了他见到将军哥哥时的唯唯诺诺的情形,有的同学展示了他被训斥时噤若寒蝉的可怜虫形象。这些表演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小说主旨的体悟,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教材中的彩图、插页也应成为点燃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学习《松鼠》这一课文时,我让学生看着文章的插图或彩图,结合文章内容,想象松鼠的吃食、过水等方面的内容,而后凭借想象说出松鼠各方面的特点。这样就有机的把说的训练和想象力的培养结合了起来。

再次是“读”。学习古诗词,尤其是一些明白如话、能激起读者遐想的律诗、绝句,教师应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握诗歌形象,品悟诗歌意境。如学习“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这首出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我完全不去担心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而去逐字逐句分析,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一再朗读,反复吟咏,读一句想一句,把诗人所描绘的干净的房舍、成畦的花木、护田的绿水、排挞的青山构成的图画在脑海中自然浮现出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牢牢记住了诗歌内容,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情趣,还使他们领悟了作者那种怡然自得的心境。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最后是“写”。续写文章是锻炼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含蓄隽永。教师教学时若能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大胆且符合文意的想象续写下去,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挖掘主题,还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欲望。鲁迅的《故乡》的结尾提到“我”的“希望”和三个“不愿意”,可以让学生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想象“我”、“闰土”、“杨二嫂”二十年后再相聚的生活情景,也可以设想二十年后水生回到故乡时的见闻和感受。这些想象的续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除了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外,还应该通过写作,运用已经感知过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改进,通过想象创造新形象。如:布置习作《30年后的小汽车》,学生们便能极尽想象之能事:有的想象出了太阳能汽车,有的“创造”出了带翅膀的小汽车,有的想出了折叠式汽车,不一而足,我们教师收获的是出乎意料的欣喜和赞叹。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篇12

一、听的技能及其培养

在语言学习中, 听是吸收和巩固语言及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现实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 学生疏于练习, 在听的过程中, 把握不住材料中心, 对听力望而却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平时的教与学都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 培养学生的听力,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 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

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 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 学生在课堂上应回答问题时, 也尽量使用英语, 从而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人, 尽可能多地参与说的过程。

2. 每天安排一个听写练习, 听写的内容可以是课堂上大家熟悉的句子、短文。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便可进一步强化声音的练习。

3. 每周应安排一次集中的听力练习, 主要训练学生听要点、听细节、听发音相似词的差别、听信息、听特定的词。

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听力材料, 如会话、记叙文、传记、电话留言、市场报道、新闻报道等。进行听力练习时, 教师先要介绍语境,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一遍之后, 学生讨论答案, 分析会话主体和内容, 加强对材料的把握, 然后教师公布答案, 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遍听力, 如此这般, 学生对材料着入点把握的能力便会有所提升。

二、说的技能及其培养

说是四个环节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而导致这种“忽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应试考试缺省;二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怕犯错误或语音不标准而引发别人的嘲笑。事实上, 懂得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学习的目的。所以, 语言的学习不能单单以考试为目的, 应将语言作为交际的一种工具, 而在交际过程中, 说便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在说的过程中, 犯错误是必然的, 但学生不应怕犯错, 不应怕别人笑话。课堂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交流, 创设一种浓重的语言氛围, 使学生建立说英语的自信心。有了这种自信心, 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应主动创造使学生开展口语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 学生应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较复杂的意思, 设法将交谈持续下去。为了使自己说得有信心、有兴趣, 在活动之前可做些必要的准备, 从平日听读的材料中吸取营养, 充分利用课本中有用的句型, 尽可能提高说话的质量, 从而建立说话自信。对学生的表达, 教师应尽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并鼓励学生自行纠正错误, 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

三、读的技能及其培养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 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 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阅读技能包括理解字面意义、能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推理能力、评价和欣赏五个方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1. 充分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课本上的课文是经过科学筛选出来的, 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所以我比较注重充分利用课文。在教授课文时, 首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然后评议答案, 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本篇文章的总体把握程度。然后, 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并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最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找出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及有用的词组、短语或句型, 大家相互交流, 老师再做总结, 最后圈定公认的有效句式。这样便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初意愿。

2. 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也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 不仅能使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点, 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发展学生的智力, 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课外阅读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作简要的概括和讲解, 使其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路。

四、写的技能及其培养

写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难的一种, 也是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因此, 要加强写的练习。高中的写已经不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 而是要在此基础上逐渐琢磨组句成段、连段成文, 而且还要考虑篇章结构, 使文章一气呵成, 层次分明。因此, 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学生, 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酝酿和收集资料——理清思路——拟定提纲——起草——修改——定稿。在写作过程中, 需注意语言结构合理、用词恰当、表达通顺、拼法正确、书写工整。

1. 熟练掌握课文当中的语言点, 由此延伸练习热点话题的句子, 使知识活学活用。

2.活用固定句式。不同类型的作文往往模式类似, 因此,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写作模式, 比如, As the chart shows;Faced with such a situation, what should we do?It’s high time that we should take necessary measures to do something.这些句式在话题类作文中基本上是万能的, 只需稍作改动, 补全句子即可。3.注重文章段落分配。对不同类型的作文, 段落分配多少有些不同, 但总体上以三段式作文为佳, 分别以提出问题 (或介绍图片内容等等) 、不同观点、我的观点为每一段落的中心, 使文章层次分明, 赏心悦目。

上一篇:全封闭组合电器下一篇:环境污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