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模式

2024-10-15

读写模式(精选12篇)

读写模式 篇1

摘要:为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低效的困局, 本文在教学模式上作了一些探索, 提出“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并列举了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读写方法, 可以作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读写,教学模式,课堂

教学模式高效课堂读写结合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老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茫然。语文教学成了低效的代名词, 甚至有人喊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激愤之语。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 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将课本阅读教材与作文教学打通, 教材作为载体, 把教材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指导, 对作文的阅读教学, 并在写作教学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的指导, 对材料特性的基础上, 读和写点给学生有效的参考对象选择要创建的, 以便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运动, 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我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仿写法

1. 仿写范词范句, 锻炼语言运用的能力。

对课文的精美句子、重点词语, 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甚至会背, 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传神, 并从修辞、句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其妙处, 再进行仿写。这样, 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的5段:“, 一层树叶点缀着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添加一些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表现力。“点”不仅准确地写地上的叶子, 荷花是一些零星的场景, 写的绿色叶子和白色的呼吁彼此关闭。优雅地“经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女人的身体。”害羞”, 或不好意思, 是一个情态词的人, 这两个词来形容莲花艳媚, 只是写的花是生活。在我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添加一些文字在上面的句子变成“可能”, “已经盛开”、“芽”、比较, 通过讨论, 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语言精妙。然后引导学生模仿例句的用词方法仿写几个句子, 学生大都写得比较成功。又如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开篇分列的两句:“山如眉黛, 小屋恰如眉梢上痣一点。十分清新, 十分自然,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比喻新颖典雅, 句式跳动活泼。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这类句子进行多次仿写后, 他们的文笔也会逐渐灵动起来。

2. 仿写范段, 提高构段的能力。

文章构段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等。课文中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 是构段仿写的最好范例。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段的仿写, 来帮助学生了解段的构成, 逐步形成段的概念, 提高构段能力。

3. 仿写篇章, 增强布局谋篇的能力。

结构是组成文章的内容结构, 也是这篇文章的想法。文章的内容是通过组织表达, 主题还通过结构需要强调。事实上, 作文的结构不是很复杂, 很难学习, “议论文”为例, 无非一个平行层和总分数。尤其是后两个最常见的。在高中语文课本, 有许多“例子”, 我们可以学习质量。

结构名篇《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在开篇, 就用两个比喻从正面导出中心论点, 接着作者从反面论证, 第二段, 正反论证。第三段作者进一步指出了“思国安, 积德义”的具体做法, 即“十思”。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做到了这“十思”, “宏兹九德”, 天下即可“垂拱而治”。

其行文的结构可简表之如下:

①提出问题 (什么)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正面立论)

②分析问题 (为什么) :重要性 (反面论证) ;必要性 (正反论证)

③解决问题 (“怎么办) ——“十思”。

“层进式”结构一般分三部分, 即“提出问题” (什么) 、“分析问题” (为什么) 和“解决问题” (怎么办) 。可见, 《谏太宗十思疏》堪称“层进式”的典范!

这样的文章, 只要我们认真指导学生, 试图模仿练习, 构图的布局, 它不再是一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什么样的模仿, 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变化、创新、模仿模仿的真实感情表达。写作的模仿, 模仿写作风格, 有利于阅读写转让的顺利实施, 促进学生逐渐过渡的独立运动。

二、改写法

改写法是改变原文表现形式的一种写法。改写法可以改变人称, 如把第一人称写法的文章改写成第二人称, 可把第三人称改写成第二人称;改写法可以改变体裁, 如可以把古诗改写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改写法还可以改变叙述方式, 如把人物对话改为叙述形式。通过对文章的改写, 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因为改写对象是文质兼美课文, 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受到美文潜移默化的影响, 写作水平不知不觉得到提高。如在教《虞美人》一诗时, 我让学生紧紧抓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体会诗人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 奔放倾泻的状态, 不拘一格地将之改写成精美短文。结果学生们既深刻地理解了诗作, 又拓展了自己的思维, 真是一举两得。

三、缩写法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缩写是按照一定的要求, 将原来的一篇文章, 压缩成一篇短文。缩写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 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泛化能力, 也可以通过大量的还原、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来提高我们的能力。这是作文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当我们抓住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而不是重复的叙述;要求的缩写后的短文, 但仍然内容, 完整的句子流利。但不是因为缺乏的话会破坏完整性的内容。

四、续写的方法

续写有“戏剧性”的文章, 如小说、戏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放进去, 想象力, 理性的解释, 沿着“潜在的” (最初的情节、冲突、字符) 。这是作品的主旨、写作风格和搜索, 这两部作品的开放是一个新面貌, 冲破了边界, 阅读和写作, 所以学生的创造性人才发挥创造最深刻的两个。完成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老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趁热打铁。论文:“请根据女主角的性格, 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 写作马蒂尔德听到的真相后, 这条项链是假的情况。合理的和意想不到的创意和忠于原作。

五、悟写法

学习文章, 我们将以参与者的身份和人物在喜悦、悲伤、融入情感, 用心去感受, 这是真正的意义, 理解和把握文本, 将自己的感情结合在文字上, 并将文字写下, 这样你就可以写得精明。因此,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练习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养成“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这将成为拓展练习写作和阅读生活的写作练习, 所以,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学生养成了练习写作的习惯, 你会主动观察社会、关心社会,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坚持不懈, 学生从思想、观察组、选材、材料等方面迅速提高, 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将充满激情, 辐射。发自内心的感觉, 有勇气去解剖, 它的意义远远超越简单的读写。依托教材, 关注社会, 发展思维, 灵感, 班级的“顶”和“风”的时代的“雨”混在一起,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六、巧写法

在写作时, 巧妙地借用课本中的素材, 我们姑且称之为“巧写法”。对于学生来说, 书本是一个巨大的物资仓库, 文字信手拈来, 充实内容, 减少压力, 积累学校的材料, 文字材料, 和美妙看到平原的怪, 往往在一个新的成分, 发展水平, 将有一个新的增长点的研究与实践。那么, 从任何角度来看, 材料的使用, 创造一个好的构图, 应该是高中生的必然追求。如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就灵活地利用了课本中李清照的素材, 把李清照婉约和儿女情长中的“寻寻觅觅”“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与豪迈的“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诗句对比, 如此婉约柔肠百转的词人, 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豪情壮语, 确实是出人意料, 但是词人的所处、所遇, 离乱之世, 家国之恨, 残月当空, 江水滔滔, 一声怒啸“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讽刺当朝者与自己丈夫, 这并不意外, 而是完全在清理之内。意外, 是飘荡在情理玉颜上的一层薄纱, 揭开了它隐隐约约的掩盖, 情理便露出了最意味深长的微笑。作文与经典素材对接, 使文章立意高远, 尽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尽现其个性的气质才华。这种学以致用的写法不可谓不巧。

实践证明, 说、读、写是在一起的时候。因为“阅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应用“读”, “读”可以引导“写”, “写”可以促进“阅读”。相信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与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将不断完善, 也将逐步走向成熟, 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读写模式 篇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小学老师更加注重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能力是衡量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学生日后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现状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字词句篇。在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应如何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构思以及章体结构。通过对小学生的引导,灵活地将读写结合的模式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现存问题

(一)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读写相分离

新课程背景下,虽然很多地方都实行了新课改,新课改也初见成效,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模式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古板、缺乏灵活性,不能很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对小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局限性。因此,要实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模式,首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二)以读为主,以写为辅

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读写结合的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重读轻写,以读为主,以写为辅[2]。在阅读教学中很少加入写作部分的内容。老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在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依然以朗读、朗诵为主,小学生写作的机会较少。

(三)阅读课堂中缺少实践性和互动性

在现在的语文阅读课堂当中,主要以朗读课本内容为主,课本内容虽具代表性,但是内容相对单一,知识的丰富性差。在阅读形式上,主要以集体朗读和个人默读为主,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学生老师之间互动较少。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现在大多数小学都开设写作课程,写作课程由语文老师教授完成。通常为在限定的45分钟内,老师给学生一个或者多个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写作并按时提交。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并不能对题目进行足够的思考和发挥,仅能依靠平日积累的素材来完成,写作质量自然不高。教师可以在写作之前,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影像、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活跃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增强对话与情境演练,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

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核心,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老师应利用情境、对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活动当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寻找或者设置不同的情境,或者给学生一段材料,让学生自己发挥,设置情境和对话,进行演练,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说话、阅读、写作的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时期,老师应该利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识字、看图、看书、说话以及写作,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素材积累,建立自己的小素材库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包括素材积累、词语的积累、语言积累、经验积累、认识积累等。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都不足,容易对写作产生反感或者厌恶的心理。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篇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识字认词、解析语句、划分段落、写作文章等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定期安排学生阅读书籍、动漫、电影、图片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学会了描述事物的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读写结合,就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积累素材,为日后提升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四)加强学生读后感想、日常故事的写作,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行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是读后感想写作,学在生阅读完文章后,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用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应加强学生读后感的写作,巩固其对文章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小学生累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手法后,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书写日记,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3]。通过对日记的写作训练,能够使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日记的素材大都来源于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较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老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仿写、叙写、扩写的能力。比如,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范文,指导学生对范文进行仿写、叙写、扩写,学生就会有一定的文章结构,进而更好地进行创作。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没有正确理解学生从模仿到创作的过程,因此,也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方法进行读写教学。

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相互促进的教学机制[4],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只有将读写结合起来,才能同步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读写课堂的实践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才能将读写结合的模式应用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读写联动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90-01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效阅读活动,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不把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篇章知识、文化知识等等信息输入自己的“资料库”里并不断对其内化的话,写作者是不可能写出内容详实感人、意义连贯、结构完整、既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又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地道的英语作文的。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通常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单词、句型结构和语法等基本知识目标上,认为学生们有了基本的语法和词汇就可以形成阅读能力,而且这种教法在以往的教学中也使学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而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面对阅读理解题也都以押宝为主,阅读理解的得分率相当低,尤其是最后一篇阅读和完型。这样,老师们发现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够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都比较困难。更谈不上培养阅读能力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篇难度上升。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中句子的结构复杂、句子长度增加、词汇密度加大。尽管初一初二的时候学生也接触过阅读文章,但是初三教材的语篇还是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二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与语篇难度对学生提出的高要求相比,大多数初中学生还未具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教师使用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方法。

写作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以致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头痛”的现象。新课标与以往教材相比,在写作的形式、内容到作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更加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更加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二是写作题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很强。让学生有话去写,有感而发。三是写作内容更加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语篇层次问题:

写作的语篇层次的问题是指学生的构思和谋篇布局的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

1、如何组织材料。学生在一堆信息材料面前,往往不知所措,无法整合信息,思维混乱,不知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层次,东拉西扯,全文没有一个中心,写作没有重点,也就是说,学生不懂得如何构思和谋篇布局。

2、文不对题。这主要是审题不仔细造成的。有些学生在文章中加入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所占的篇幅过多,这样文章的重心就偏了,主题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偏题。

3、缺乏连贯性。主要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缺乏相应的过渡词来连接,即使是有些老师强调了要使用过渡词来连接,学生也不会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恰当地使用连接词,用了之后反而给人“牵强”的感觉。事实上,这种连贯性表现在文章的层次上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更缺乏上下文的连、结、转、启。

4、汉语思维模式。由于平时缺少训练,在考试中时间紧迫,经常出现“打不开思路”的情况,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汉语思维模式的断断续续的片语。

写作是以阅读为其交际对象的语言实践活动。写是为了读,写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

“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就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把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知识的灌输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其基本教学程序可以表述为:阅读语言材料(内容、形式)→领悟阶段,语篇分析(结构、连贯手段)→吸收阶段,语言实践(语言知识,写作技巧)→转化阶段。也就是说,借助阅读引导学生进入领悟和吸收阶段,通过写作使他们达到转化阶段,进而把阅读中所学的内容、结构、思想、方法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完成这三个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英语写作的特点和技巧,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过去的寫作教学通常是读写分离,基本上是孤立地教授写作文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整体基础和写作思维的经常性锻炼,写作课变成了对语词的重新讲解课,而没有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段落结尾的总体思考、逐次分解和合理安排。而“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具体说就是通过阅读培养语感、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通过写作层次训练培养写作能力。这样既能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又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有充分的写作模拟训练。"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强化了语言本身的整体性,缩短了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距离。具体地说,通过阅读,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沟通,学习写作技巧,获取写作经验,领悟见解,掌握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感悟,并开拓思路,扩大视野。阅读中培养的思维分析、推理习惯和能力以及学到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使得学生把写作变成表达思想的自然愿望,变成顺畅地传达思想、感情、见解的行为,而不再从心理上畏惧写作,把写作看作是被动应付的苦差事,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训练,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模式探析 篇4

一、阅读———激发学生灵感的动力之源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习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中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没有阅读的积累,没有语汇的积累,学生枯寂的源头就不能流淌出淙淙溪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善阅读。

例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知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前所遭遇的不幸。教学时在读到丑下鸭被小鸡讥笑,被猎狗追赶的情境时,笔者范读丑小鸭被猎狗追赶的原文,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再次感知丑小鸭的不幸。在读到丑小鸭变成漂亮的白天鹅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发出感叹:“啊,真美!”当学生自己读描写天鹅的样子的文字时,就把握了段落的感情基调。这样,就引导学生在轻松识字、快乐阅读的过程中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仿写———激活学生灵感的重要途径

仿写是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课堂阅读得到延伸。

1.仿句式。主要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是摹仿文中的句子运用的指定关联词进行写话练习,这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2.仿顺序。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等。

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

三、文本———从阅读走向写作的主要载体

课文是写作的根本,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写作的重要载体。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练笔的机会,课文中某些有意不写或一笔带过且给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都是我们练笔的好时机。教师应该面对不同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想象思考的空间,借这些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然后鼓励学生写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三年级课文《小摄影师》中,这个小男孩最后为高尔基照相成功了没有,课文中没有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抓住这个练笔的机会续编故事。

四、引导———延伸阅读的重要方法

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语文阅读教学不但要在课堂上实现,更应该给学生一片阅读的蓝天,让他们在课外感受阅读的快乐。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科学施练,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上绽放。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坚持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学生的能力素养将会显著提高。

摘要:<正>读写结合是一个经由不同主体进行不同思考和不同实践而不断完善、丰富和创新的话题。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两代语文教育大师的真知卓见明确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续。《语文课程标准》也

读写模式 篇5

华南师大附小

江伟英(特级教师)

“有个德国哲学家拒绝使用电灯。晚上风吹蜡烛滚到地上,他趴在地上找蜡烛,妻子把灯打开,他发现其实蜡烛就在他脚边。他捡起蜡烛说:啊,原来灯光有如此妙用,它帮助我找到了烛光。”1我想:如果把灯光看作思维导图之光,烛光看作传统语文教学之光的话,思维导图之光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发展并提升传统语文教学之光。题解:

本文题目中的“图解”的图,指的是思维导图。图解,指的是以思维导图解读语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所表述的内容,解读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认识文章段落间的内在的联系。走进图解新时代,是指语文教学踏入借助思维导图解读相关语文知识的崭新时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师提出建议:“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到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也在认识自我,就能形成兴趣,如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一、重塑新型语文教学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神奇的汉语现象本来就涵意丰富,常常都“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加上语言文学历来就“诗无达话,文无定解”。接受美学家姚斯指出:“一部作品,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听众新的反响,使其从物质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也就是说,一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只是由作者意图或作品结构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要在读者的阅读中实现的。学生的阅读活动,其实也是文学作品本体构成的一部分,是将文章从静态的文字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释放为对美的解读的过程。

1、反思语文教学现状

教师应该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对美的解读和释放的过程中,体验到这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和有“自我肯定”的、自信的体验呢?

现今的语文教学,常常走进一个怪圈:老师常常喋喋不休的讲解、分析,语文课堂上,会的人(老师)”在不断提问;“不会的人(学生)”在争着作出回答。学生总是在被提问,被思考的圈套中,根本没有自主整合读写知识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集团性地会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学的目的,花尽心思去创设条件,把讲课的侧重点定在讲解“重点”、分析“难点”句段,或划分层次,或分析作品的中的人物、情节等2。老师的教学目的也许是想让学生学习每一课都有所收获,殊不知语文课中学习的文章留在学生脑中的认识,却根本没有整体性,没有组织串连性,只有碎片,只有许多离散的知识点。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下达标准答案,而对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表示怀疑。因此,等学生再要读其他作品时,往往不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是由于学生没能从老师的讲解中,没能在这学习的“流水线”上学到读书的方法。就像上海作家叶开所担心的:“孩子能把这些碎片重新粘成成品,便属万幸。最令人担心的是,这条语文教育流水线,会把一个个原本爱读书的孩子,在读教材做习题的过程中,完整地教成废品„„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伤痛。”

2、端正语文教学思想

我们要想挣脱语文教学的“怪圈”,避免语文教育的痛,就首先得重塑语文课堂的教学观,努力营造有趣味、有广阔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空间的语文课堂,让课堂能回归每个学生个体的认知原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逐步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水平。

其实,从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中的两点关键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是需要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的。“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阅读会让学生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的确,每个学生个体的阅读速度或快捷或迟缓,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灵活或机械,认识问题或深刻或显浅,领悟到的境界或高深或肤浅。学生思维整体的内在运动机制各有差异,学 2 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各有差异,不同学生对文本都会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多元的释放。因此语文课堂中,每个学生个体的阅读理解必然是存在差异的。

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认清这一点,因为这一观念可指引我们重塑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深入思考和探索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之路,指引我们思考如何能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发掘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参与赏析语言的艺术,依照个体的实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文学作品过程的自我肯定之感,即自信能自己阅读,能自己获取语文知识之感。

3、树立新型的教学观

我们在实践、思考与探索的漫长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现儿童思想联系不足,少有系统性的特点,尝试回归学生的“认识原点”,遵从学生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与生俱来的喜爱画图记事等吸收知识的特性,借助绘制思维导图的外部动作作为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全方位展开阅读理解和分析,引导其进行系统思考,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深入领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框架,化复杂烦琐的阅读认知过程为简简单单的画图过程,简单得像幼儿时代的“边乐边画”,快乐地固化理解记忆,直观地呈现出语言文字承载的意义和内在的逻辑联系。让孩子更容易、更直观地从思维导图中发现和理解,让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真实展示自我的理解心得,让学生能看着导图与人交流,谈谈学习心得,能形象阐明各自的阅读理解、观点和看法,分享到别人的见解和感悟,得到更多形象有趣的收获。

重塑新型语文教学观,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语文教学,能很快地调动学生的追求完美的心理,克服人生来就对思维过程走向深入所存在的排斥心理,克服思维惰性。在应用思维导图这种学习策略的语文课上,能成功避免现存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只会模仿提问,只会机械学习,不会独立理解思考的弊端,很好地转变上述的怪现象为:课堂中,以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以教师的教推动学生的学;改变用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为应用有趣的直观的思维导图来组织学习,使课堂上出现不会的学生不断发问,会的学生积极汇报,用心交流,答疑解惑,课堂中人人积极思维,学习气氛活跃。这样,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过程在无意识中轻松地走向纵深,同时提高学生反省认知过程的主动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阅读,自发地由了解课文内容,到逐渐意识到文章写作的逻辑性(层次性、首尾照应、详略安排等),逐步展开联想,体会文章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关注文章作者观察的角度、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各种读写感悟和积累不断相互 3 作用,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主动认知,最终主动整合理解和感悟到的读写知识,推进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让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轻松记忆文章的内容,提高交流的效率,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发展自学能力,逐步加强鉴赏和分析能力。

二、认清学语文的原动力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凡是那些没有让儿童每天都发现周围世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地方,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熄灭。„„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的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应该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1]

1、认清学语文的原动力

要认清:“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苏霍姆林斯基)学生能够自主调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本源力量,正是带动学生亲身参与掌握语文知识的原动力。我们可以用“教摘桃子”来打个比方,我们首先可以教给学生怎样可以弹跳起来的方法,示范怎样用工具可以摘到桃子。然后,让他们自己跳起来,自己实用工具获取桃子。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全过程,亲自收获学习的成就感,并从这过程中认识自我,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而老师只需从旁观察和适时地指点一下。

如果语文课堂遵循着这样的教学方向,就能以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来展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亲身努力,运用学生自己能驾轻就熟的方式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搭建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理解。

“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布鲁纳)语文课堂当中的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其实也是一个过程,一种生活,学习语文应如过日子,顺其自然才是真,让学生学语文能乐在其中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正如培根所说:“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语文最回归自然的解读,就是用思维导图这种感性直观的手段,用写意的或写实的图标与关键词,帮助学生呈现思考和理解的全过程,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不再停留在反复被动地读书,空对空地对话的形式;能不再停留在肤浅的、虚空的层面进行课堂交流。学生慢慢地能进入无师教而自能学的境界;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幸福感。

2、感悟过程的千差万别

阅读思维导图是学生自学过程中主观努力程度的体现。综观不同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所画的阅读思维导图构图模式都不同,这反映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过程是千差万别的。看学生阅读思维导图连线或多或少,色彩或浓或淡,关键词多种多样,图标的形状千变万化,便可得知学生阅读取向的个性化;看连接线条数量的多少,便知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浅程度不同。

每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都存在差异,但学生所画的阅读思维导图记录着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思考过程,反映了学生阅读过程中,依据自身的理解水平,调动已有的知识展开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的深度与广度,以展开的图式呈现着自己对文章的接受程度。

3、认清图解语文的过程

画思维导图解读课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把理解过、思考过的东西一次又一次深化,把复杂的关系直观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平面的东西立体化,无形的东西有形化的思维再加工过程。当学生用心读文章,并随心所欲描绘自己读到的、理解到的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思维导图,来表征自己的思考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各人画出的思维导图大有区别,这是因为各人素养的不同、积淀的不同,所理解到的总是有所不同。创建思维导图是在用创造性的构图记录大脑不同的思维过程,是辅助人的大脑接收、保持、分析、综合和输出的动态过程。

学生所画的阅读思维导图千姿百态,但各有千秋,它们以图式存在,充分体现对学生个性化感悟的尊重,直观展现了每个学生个体阅读理解上的差异性。有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思维导图是对于文本内容的个性化理解的呈现,它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不同角度的图式解读,具文本意义再生和意义深化的可能。思维导图所能带出的阅读审美和写作构思是内在的,是通过图文,直抵内心的。

思维导图的绘画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的主观感悟过程,是学生在不停地和文本对话,不停地追问,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深究,不停地用图式语言作记录的过程,这会让学生获得一种个人终极意义的质疑和品读。这对于学生乐于亲身参与掌握语文知识的情感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原动力的形成和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

三、图像文化的推波助澜

在全球化巨浪的推动和冲击下,在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与文化扩张中,文化景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新的图象时代已经到来。图像文化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继图腾时代、文字时代之后的第三个时代。

1、图像认知的乐趣

图像的形象性、直观性和通俗性,带来了人们阅读交流的便捷。图像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进入到了家庭和个人生活之中,并且与个人的精神生活相关。

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有效集中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经验和智慧,它以文字方式全方位和非线性地反映着人类历史文化。应该说,在图像时代的今天,借助思维导图,以绘图的方式来解读、交流、了解和吸收经典文学中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历史文化,这比起仅仅通过读文字,用语言解读语言的方式来的更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因而也更有乐趣,它能使时代快餐文化中的表层化的阅读逐步化为深层次的阅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选择借助思维导图帮助轻松读懂文字作品,这样的阅读可以涉及到作品全方位的、非线性的一切一切,这样的阅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索,让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

2、生动可感的图式

思维导图把学生的阅读联想、想象、理解与推理转译成令人一见即知的图式。让文本深层次的内容,还包含有些“读者心中有,作者心中未必无”的内容,都能够化为思维导图的内容,直观地显现了出来。又让学生个人不能理解的部分,通过交流各自的思维导图,师生间、生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挖掘原作品的深层结构,完善思维导图,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由平面变为立体,变为多维度的网络。让学生主动展开创造性的阅读想象,积极思索作品的意蕴,主动以图的形式联想文学中的联想,夸张文学中的夸张,虚构文学中的虚假,使文本成为一种可直观展示的家常图式。把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讲究诵读,感悟,涵泳,体味,积累等体现中国人的感性思维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变为更生动形象可感的图式,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潜心阅读、想象、思考和揣摩的积极性。

四、图解语文的崭新时代

人左脑的循序思考与右脑的整体思考的差异可以这么样形容:左脑就像千言万语,右脑就像一张图画。而俗话说:一张图画,胜过千言万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考模式,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成为全脑型人才。

1、想象力有助知识整合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想象、体会和感悟转变为思维导图,这其实是在借助思维导图记录和展示每个学生的实际阅读过程的理解、联想和想象。思维导图延长了语言的功能,使阅读思考开始走向更广远的范围。让学生拥有了可调动已有经验去与所学课文本身建立链接的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的引领,学生拥有了独立走进文本途径,从宏观感受走向作者表达的细腻,感受和体验作家作品所传达的独特情感、经验和认识为反映独特情绪和思考所运用的写作方式和表现手法。

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对所接触到的读写知识进行整理和重组,最终灵活运用于写自己的写作中,以记叙自己的生活阅历,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其实这就是一个读写知识整合的过程。

2、理解过程的图式呈现

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过程的图式化的呈现。学生在不断接触和绘制作者的写作构思的图式——阅读思维导图的同时,也逐步学会触类旁通,获得独立解决同类“写作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写作的自信程度和构思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帮助学生主动理解、感知和灵活地、创造性地调用各种写作手法,使学生学会在写作前就能通过思维导图来规划自己的写作主题,安排自己的作文内容和写作思路,从整体上布局谋篇,丰富写作的内容。

指导学生从画思维导图引导阅读,紧紧围绕单元专题学习课文,到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逐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再通过仿写精彩句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考和勤练笔的习惯,让学生在画阅读思维导图中自导阅读,再通过画写作思维导图自导写作,逐步积淀人物刻画的写作功底。这样多阅读,常仿写,学生自然进入了描写人物“彼妍我峭,惟妙惟肖”的境界,此时再要求学生在单元的写人习作中,着力写好人物,以事表人,7 刻画出人物特点,甚至穿插一点环境衬托描写、场面衬托描写等情景的渲染,构思一波三折的情节等要求,学生都觉得不难做到了。

此时的写作训练,可谓是水到渠成„„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整合能力,就是要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更主动地认识、理解和记忆各类题材文章的关键要素,归纳出同类文章的共同点,从而接收和把握不同种类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色,以便在学生自己的写作中更自觉地进行思维导向,以优化选材的角度,优化文章的构思,提高写作的水平。

3、图解语文的崭新感受

学生在阅读中图解文本,感作者所感的经历和体验日积月累,有助于学生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语感。在平时的语文读写训练中,坚持以引导思维作为培养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切入点,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读写思考的指引,在阅读中,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技巧,启迪学生大胆发现,激发学生学习、探求和吸收读写知识的热情,提高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成为爱动脑筋的、能静心、耐心阅读的小读者;在写作中,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一闪而过的灵感不会溜走,让每一朵闪现的思想火花都能燃起熊熊的烈火,这就是图解语文的崭新感受。

构建图解语文教学模式,走进图解语文的新时代,语文课堂就是学习共同体对话、讨论,发挥个人智慧穿越语文知识原野的平台,是激发学生求知、研读,带给学生成功的愉悦的地方,是充满自然、清新、健康和个人魅力的世界。图解语文就是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手脑并用,遵循内心的引导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并以思维导图发挥和展示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图解语文的课堂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由此全面推进学生阅读写作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2、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

3、江伟英,图解语文[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10.6。

注释:

1、故事来源网址:http:///content/6549

读写模式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培养目标,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作用,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阅读提升写作水平,以写作增强阅读能力,实现学生整体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相关概述

语文是人文学科重要的基础。而阅读和写作则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就是运用这一作用效果,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为写作积累素材,提升自身写作水平,在写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写作手法的了解,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等的理解,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整体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一)灵活运用教材设计读写训练

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教材中的文章往往运用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文学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后,仿照文本内容进行写作。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以《我的母亲》为题,仿写文章文本内容。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会更加认真地阅读教材文章,深入挖掘作者写作手法,有助于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会仔细回想作者的写作情感,并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文扩写实现对教材的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续写这一故事。学生在续写过程中,会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阅读,深入研究文章内涵,并在阅读中对相关材料产生兴趣,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写作思路有重要意义。同时,文章中的经典语段一般都是人物活动或生活的片段。作者在这些部分往往会留有一定的想象余地,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背景、内容以及作者情感的了解,利用自身想象力,对这些空白进行填补写作,以实现对文章的全面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二)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

教材中的文章十分有限。学生在被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后,教材中的文章将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以便更好地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留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为学生提供与本节课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好的阅读网站或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每天从阅读的文章中摘抄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五个词语和三个句子,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实现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共同提升。另外,很多初中生对平常阅读的文章并不感兴趣,阅读效果不佳,但是普遍喜欢阅读小说。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小说,并在阅读后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刚阅读过喜欢的内容,会迫切地希望表达自身感受,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也可以定期为学生安排与教学内容并不相关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是自己查找写作资料。而学生通过上网或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能够实现阅读量的增加,十分有利于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收集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读导写,以写促读,通过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和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实现写作素材的大量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李畅.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2(2):39-40.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篇7

一、基本框架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精读句段, 深入感悟学后综训, 尝试运用升华情感, 文意兼得。

二、操作程序

(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此环节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预习, 让学生充分读书, 查阅资料, 完成预习要求。低、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1. 课前预习。一般要求是: (1) 借助汉语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和课文; (2)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3) 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鼓励学生查阅与课文人物或内容、事件有关的资料) 其中第 (3) (4) 条属于中高年级课前应该完成的要求, 低年级不做要求。

2. 交流预习, 质疑问难。 (1) 交流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预习”中的其他要求。 (2) 交流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情况。 (3) 让学生依据预习情况质疑问难。对学生的质疑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解答, 重点问题应在后面的环节解决。这一环节, 教师不但能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情况, 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 精读语句, 深入感悟

“深入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和重要词句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而要达到这一要求, 学生必须抓住关键词汇、重点句子和段落深入思考, 体会文章要义, 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1. 抓住文眼, 披文入情。文眼即对表达文章中心起到“牵一词 (句) 而动全文作用”的词句。教学中, 教师要训练学生抓住“文眼”, 激起疑问, 披文入情。如教学《搭石》一文, 可以抓住“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把手, 细读“人们摆放搭石、调整搭石、紧走搭石、礼让敬老”等一幕幕淳朴的乡间情景, 领悟到看得见的具体的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让“美”从语言文字的土壤中慢慢地生长起来。

2. 品读词句, 深入理解。 (1) 舍词激趣。教学中, 教师可以故意丢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字词,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照, 关注这些词语的重要性, 促使学生情动辞发, 在会话中体验语言文字的精妙。 (2) 比较揣摩。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课文中有些词语用得精妙传神, 耐人寻味, 可以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推敲、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挖掘其蕴含意义。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引导学生探讨“冒”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哪个词用在这儿最传神。 (3) 想象填补。教师要篇中寻机, 关注文章的跳脱处、关注内容的省略处、关注人物描写的隐匿处……寻找语言的生长点, 以实现读写互促。如《触摸春天》一文, 精读“每当盲女孩安静在花丛中流连”这句话时, 可引导学生想象:盲女孩会听到……闻到……摸到……想到……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 一位热爱生活的盲女孩形象立刻出现在我们眼前。

3. 品析赏读, 揣摩写法。品析赏读是一种提高性阅读, 这一环节可以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 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 从修辞炼句、结构布局、表现方法等方面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与写作特色, 提高鉴赏能力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可根据作者的精辟观点, 联系生活, 感悟生活的真谛, 提升思想境界。

(三) 学后综训, 尝试运用

1. 仿文摹写。学习完一篇课文后, 学生可以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 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仿句、仿段、仿篇等形式训练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2. 拓展练笔。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 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后, 就可以适时拓展练笔。练笔的形式很多, 有补白类的, 如补充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扩写类的;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类等。

3.续写练笔。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一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的课文继续续写下去。如学习了课文《狼和小羊》后, 可以引导学生续写《当狼扑向小羊》;学习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 可以续写《乌鸦受骗后》;学习了《半截蜡烛》, 可让学生续写德国军官走后母子三人的故事……这样的练笔可以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高度统一。

4. 推荐阅读。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如学习了《负荆请罪》一文,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学习了课文《海伦·凯勒》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四) 升华情感, 文意兼得

“用心于无墨处”, 巧妙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处, 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学生会兴趣浓厚, 在练习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让理解更透彻、更深入。如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一起读课文, 那声音真好听!”在这里,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 采用支架的形式做一次扩写训练。如“大家一起读课文, 那声音真好听!像_____________”,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尽情说、大胆写, 发展自己的语言。这样把“写”安排在阅读教学之后, 不仅检验学生是否把课文读懂了, 而且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将学生读文后积蓄在内心的情感得以渲泄与释放, 从而有感而发, 写出真情实感, 圆满实现了“文意兼得”的目标。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篇8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作用和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理解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 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确, 阅读和写作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也是该教育阶段的难点, 对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 读写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牢记基础知识, 而且有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都尚未成熟,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所欠缺, 在语文教学中将读写有机结合, 能够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文章或者材料中提到的问题, 使其能够轻松掌握一些良好的读写技能。其次, 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大力推广和应用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和写作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譬如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等等。而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仍然较小, 在写作和阅读过程中考虑有所欠缺, 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还能使其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准确, 更重要的是能够适当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帮助。

二、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分析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人们对于处于基层教育的教师素质有了更好的要求, 作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 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 是符合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众多教师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视为形式, 并未运用到实践, 且在思想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系统学习的初级阶段, 且好玩好动的天性使得他们阅读时注意力分散, 且用于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 学生在阅读方面缺乏积极性, 也无科学指导, 最终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无素材, 无感想, 阅读、写作效率严重降低。

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探讨

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小学语文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要求, 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来实现新型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技能的多方面发展, 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改革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理念, 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成功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

首先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将多媒体教学引入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观赏所写内容的相关材料, 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度, 另一方面教师不对所写题目进行硬性规定,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所观所想进行自由发挥, 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并挖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潜能。除此之外为鼓励学生读写的积极性, 可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放于黑板上, 或举报优秀作文比赛。

读写结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 课上学习课文或读一段文章, 常常念了开头或题目, 让学生自己设想文章会写什么, 或让他们给课文加、换结尾,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天课前安排一些时间, 让学生把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说一说,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让他们为画配文, 或给某种物品配说明, 写童话, 编剧本。

读写模式 篇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 2003) 指出, 高中阶段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1]。这句话道出了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目前,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地位较之前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致使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写作处于较低的水平。多年的教学让笔者感觉到, 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得到实际性的提高, 教师必须要重视写作教学, 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写作课教学方法, 让写作课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员。

2 教学案例

2.1 教材选择和编写意图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必修Book 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 教学环节包括reading和writing两个部分[2], 其中Reading部分为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Writing部分为A Great Person Lin Qiaozhi。阅读部分讲述了英国动物学家简·古道尔的生平, 以及她在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对简·古道尔这一伟大女性的了解以及对课文中四个含有语法现象的亮点句子进行学习与模仿, 并最终完成关于另一位伟大的女性林巧稚的写作任务。

读写课中的“读”属于语言的输入部分, 它对“写”的生成至关重要, 因而“读什么?”“怎么读?”成了教师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笔者着重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和重点句型的学习, 来指导学生的写作。通过阅读, 学生能总结出文章的写作结构, 掌握描述伟人的基本写作模式。对于重点句型的学习, 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从而为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 笔者的学生均为福建人, 将林巧稚作为写作主人公最合适。林巧稚是厦门鼓浪屿人, 是全世界女性的骄傲, 作为福建人更能感受到这份荣耀。深入了解林巧稚的事迹并向她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 (尤其是女学生) 的自豪感、自信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和社会观。

2.2 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Goals

1) Read a passage about Jane Goodall for her achievements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whole passage.

2) Read the passage for some key sentences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3) Write a passage about another great woman—Lin Qiaozhi.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一目了然。此举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Well begun, half done.) 。

step2:reading

Task1:read for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figure out the framework of the whole passage.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应通过寻找主题句, 总结主旨大意来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 此法对于学生写作同类文章时的谋篇布局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本环节的学习, 学生明白描写一个伟人需包括基本情况介绍, 成就以及自己对伟人的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段落划分的角度来看, 三段式是最合适的选择。

Task2:read for four key sentence structures

让学生根据中文意思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英语句子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句子结构。

1) 她发现的一个重要的事情是黑猩猩猎食动物。

2) 我们一行人准备按照简研究黑猩猩的方法去森林里拜访它们。

3) 在大部分时间里, 黑猩猩或互相喂食, 或彼此擦身, 这在他们的家族里是表达爱的方式。

4) 她母亲头几个月来帮过她的忙, 这才使得她得以开始自己的计划。

Related English sentence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One important thing she discovered was that chimps hunt and eat meat.

句式特点:划线部分使用了表语从句;斜体部分使用了定语从句。

教师说明:复合句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往往是写作的得分点。

教师总结:建议多种复合句混合使用。

2) Following Jane’s way of studying chimps, our group are all going to visit them in the forest.

句式特点:划线部分使用了分词短语做状语

教师说明:这是一种变换句式的好方法, 因为分词作状语可以与状语从句相互转换, 从而使句子表达多样化。

eg1.Because it is surrounded by many tall trees, the palace can’t be seen very clearly.

Surrounded by many tall trees, the palace can’t be seen very clearly.

eg2.When she heard the news, she burst out laughing.

Hearing the news, she burst out laughing.

eg3.It rained all day, so that it completely ruined our holiday.

It rained all day, completing ruining our holiday.

eg4.Since I haven’t met him, I cannot tell you what he is like.

Not having met him, I cannot tell you what he is like[3].

教师总结:建议使用分词作状语, 并恰当地与状语从句相结合, 使句式表达多样化。

3) Most of the time, chimps either feed or clean each other as a way of showing love in their family.

句式特点:划线部分使用了介词短语作状语。

教师说明:介词及其短语的妙用可以简化句子, 使文章表达简洁明了, 意思通俗易懂, 同时也可以使句子表达多样化, 是写作的一大亮点。

eg1.We set off early so that we could enjoy the sunrise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for the purpose of enjoying…

eg2.We aren’t going because we can’t afford it.

for the reason that we can’t afford it.

eg3.Gulangyu, which is 1.87 square kilometers, is an attractive island.

with an area of 1.87 square kilometers

教师总结:建议恰当地使用介词及其短语。

4) Only (after her mother came to help her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 was she allowed to begin her project.

句式特点:本句话使用了only+状语+倒装结构。

教师说明:倒装结构以及强调结构一直被认为是英文写作的得分点。因此正确使用必然会给文章增色添彩。教师应尽早教授此知识, 并鼓励学生恰当使用。

eg1.Gulangyu is so beautiful that millions of tourists go there to enjoy the charming scenery every year.

So beautiful is Gulangyu that millions of tourists go there to enjoy the charming scenery every year.

eg2.Hard work and determination has made her a success.

It is hard work and determination that has made her a success.

教师总结:建议在恰当出使用倒装结构和强调结构。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非常重要的内容, 所花的时间较长。笔者认为: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还是要从句子表达入手。其实,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其语法掌握程度的一个体现, 若能将课文句子学习与写作相结合, 便能达到一石二鸟, 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教师必须要选择好句子, 并确保这些语言现象能恰当地运用于本单元的写作。

step3:Writing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课堂完成, 需使用到上面讲的四种句式。

【例子】假设你是李华, 你们班级将举行一场主题为“我最钦佩的名人”的演讲比赛。请根据下列提示, 用英语写一篇120词左右的演讲稿, 为演讲比赛做准备。开头与结尾已经给出, 不计入总词数。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afternoon!I’m very glad to stand here and give you a short speech.Today my topic is“Great Woman—Lin Qiaozhi”.I hope you will like it.

Lin Qiaozhi (1901-1983) , a world-famous specialist in women’s diseases, was born in Gulangyu, Xiamen.

________

That’s all.Thank you!

写作材料:

林巧稚 (1901~1983) 是世界闻名的妇科专家。她出生于厦门鼓浪屿。1921年, 她考入北京协和医学堂, 1929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实现了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

林巧稚把一生都献给了医疗事业, 为了事业选择独身。她热心慷慨, 经常免费为穷人看病。她一生成功地接生了约五万名婴儿。

她的事迹向我们证明: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重要的是勤奋与决心, 而非运气。

参考词汇:北京协和医学堂th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3 结束语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重视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并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读写课是目前被大多数教师采用且颇有效果的方法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择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多彩, 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并学习大量的知识。然而, 读写课是把“读”与“写”相结合, “读”的目的是为了“写”, 因此,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对阅读材料进行取舍,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写作。笔者认为, 从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学习重点词句入手, 加强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是可以逐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4 (必修模块) 第二版[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读写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篇10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提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各个高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建设自主学习平台,努力实现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然而各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差别,培养模式和目标都不尽相同,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硬件设施的投资情况也很大的差别,单一模式的的改革内容和改革目标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教材陈旧,与实际脱节、应试色彩浓重,教学模式依旧过于传统,有的学生甚至将大学英语课“最不令人满意的课程”。

2014年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研制工作,指南要求“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融合,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实现有效的教学;课程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构建多元、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读写立体化教学是改变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的培养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和评估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自主的个性化学习。

1 分级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入学阶段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校可自主确定教学起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多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大学第一年要延续高中的通用英语课程,巩固语言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增加跨文化类的通识教育内容,提供中西文化对比,不同视角下的文化碰撞的丰富的影像资料和语言阅读材料,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际文化的理解能力。这也与四六级等大规模英语测试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点相吻合,实现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学二年级依旧设置通用英语课程,增加专门用途英语,以满足学生日后的学术学习需求,和职场工作需求。

分级教学目标。就是将大学英语课打造成学生喜欢的、满足学生兴趣、专业、职业需求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课程。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它的种种弊端,大部分教师已有所了解。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需要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的设计。

教师可在课前提供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以跨文化阅读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教师在每个章节前布置任务,学生需要观看中西文化对比的慕课课程相应的章节,了解基本知识点,比较西方习俗与中华文化的异同。英文授课锻炼的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学生可以自行控制学习进度,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阅读英文讲稿或和小组同学进行沟通,小组的每位同学负责一个小的话题,准备课堂陈述,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课前的自主学习。

课堂上,通对跨文化阅读教材的不同课文进行仔细阅读和快速阅读的技巧性练习,同时常采用协作式、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对跨文化阅读课文进行讨论。对于同一篇课文,既可以用来丰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文化知识,增加跨文化意识,同时也要就语篇知识、语法、词汇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对于不同学生要给予不同类型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对于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应采取讲解、师生互动交流、多元教学等手段,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后,教师要结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课堂教材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讨论的话题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对视频和文字阅读的输入进行整合,通过各互动、反馈环节,语料基本上成为可理解行输入,而且已有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已进行了口头的输出,所以教师在此时要趁热打铁,布置批判思维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书面语言的输出并不是语言学习的结果,而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时的写作练习不仅有利于夯实输入的语料信息,加速语言内化的过程,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语言学习效果。

3 多元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方式促进自主学习意识和策略提升

在学期初,要向学生介绍网上课程,以及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和网络使用技术;告知授课进度计划和网络资源的地址,在团队中安排专门教师负责监控网上学习进展和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上的任课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情况加以记录评价,与课后自主学习平台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一并计入学生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以往的自主学习平台的学习任务往往与课堂授课内容结合松散,部分学生常常是一个月才上网自主学习一次,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多元的教学管理方式,变课后自主学习为课前课后都自主的学习方式,弥补了课时减少的不足,有效的评价方式也必然促使学生,在课前一定会自主,否则没有完成课堂上的陈述任务或就课文相关话题进行互动讨论,更无法完成课后的自主学习。

此外,课程大多是以每一个单元的话题而组织起来的,学生在每次上课以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梳理文章中的知识点,基础不同的同学往往梳理出的重难点往往有所不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不再依赖老师总结的等待心理,有助于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实现主动地学习、自助学习、个性化学习。

4 结语

学习者是否能最终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自主学习者,而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初始阶段,及时的帮助和督导是必不可少的。

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和学习模式的多样化是是信息化时代的大势所趋,教师由课堂的讲授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让学生把知识的学习放在课下,在课堂进行输入、输出互动,内化语言知识,课后巩固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以学生为中心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必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主流趋势,以满足不同学生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的需求。

摘要:大学英语读写课的改革运用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方法 、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实现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大学英语读写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8.

读写模式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读写技能 整合教学

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分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二者的联系性,这就会使得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低下。针对这种情况,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英语课程设置和学生自身实际将读写技能相互整合,从而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中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以牛津版高中英语教学为例,从三方面对读写技能的整合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分析。

一、针对学生兴趣引入阅读文章

由于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教师应该整合读写技能教学,在开展教学时注重对教学顺序和节奏的把握,使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得到真正的发挥。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首先针对学生兴趣引入阅读文章。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技巧和自己的课前准备材料将和该阅读相关的话题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根据这一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整合教学模式的作用。

比如在进行牛津版高中英语高一(下册)Unit 2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交谈旅游的话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很多学生对于世界名胜古迹都十分感兴趣,他们不仅从书本中阅读过这些古迹的浩瀚,同时还从各类影视作品中领略过这些景物的壮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下手,不妨引入金字塔的内容,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文章的阅读。该部分内容为:As is known to us, the Great Pyramid is on the bank of the River Nile. Believe it or not! It has over 2.3 million blocks of stone.教师引入这一段内容,可以使学生激发学生对于世界旅游的兴趣,从而更加迫切地阅读教材中的文章。

二、深入分析文章,加深学生感受

学生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教师应该针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加深对文章的感受。由于学生只是通读了文章而已,他们还不一定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教师应该适当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简单地说一说自己的读后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于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在表达自己感受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见闻,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比如在进行牛津版高中英语高一(下册)Unit 2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会提到各国的生活方式给他们留下的印象。通过阅读文章的核心文章,学生可以懂得世界的距离被信息时代拉近。教师在分析文章时可以说:More and more people tend to spend their holidays abroad because they would like to see something special. If you have chance to go abroad, which country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holiday?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可以加深他们对于文章的感受。

三、根据阅读文章进行写作

教师在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之后,应该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进行写作实践。当然,因为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对文章有了一个较好的把握,他们再进行写作时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此外,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已经让学生就该话题展开了讨论,并且还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样会使得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从而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加分明。

比如在进行该单元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以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为题,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经历或者打算。通过阅读和旅游相关的文章,学生会学习到很多和旅游相关的词汇以及表达方式,这样就会使他们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在写作时,会下意识地运用阅读文章的语句。

综上所述,就传统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经常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分开,使得英语课堂的成效甚微。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整合读写技能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兴趣引入阅读文章;其次,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文章,加深学生感受;最后,教师需要根据阅读文章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整合教学模式的作用,使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写作实践丰富自己的阅读技巧。

【参考文献】

[1] 季春艳. 读写结合——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J]. 文理导航(中旬),2011(5):48-48.

读写模式 篇12

一、在读写教学的读环节, 强调理解式阅读

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会强调内容性阅读, 而不强调理解性阅读。内容性阅读是指学生读文章的字、词、句, 只要把文章的内容全部读懂了, 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然而, 学生如果只完成内容性的阅读, 就没有把书本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所谓的理解性阅读, 是指从理解的角度去学习这篇文章, 学生要能够判评文章中的内容, 或者赞同, 或者对文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学生使用理解性阅读, 既能够学习文章中所有的知识, 还能够在阅读与思考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比如以一名学生学习英语商务信函为例, 学生学习的片断如下:

In the past years, our top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admirer of your products—plastic houseware.Your products have long been a popular feature ofthe modern design world and its bright and attractivecolors have strong appeal. Your quality and pricesare both satisfactory all the time and we hope youcould keep the strong points in the rapidly developingarea.

如果学生只专注于内容性阅读, 只能够学会英语商务信函的字、词、句。如果学生能从理解性的角度去学习商务英语, 就会发现英语商务信函有以下几个特点:1. 简短性。英语商务信函并非英语商务交谈, 它强调的是单刀直入, 直接切入事情的中心;2. 精准性。商务信函不能出现理解性的岐义, 所以对于商品的描述, 它们通常有一套专业的描述词汇;3. 陈述性。商务信函不需要花俏的描述方式, 它要求能够客观地描述一件事情。学生只有从理解性的角度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才能为之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在读写教学的写环节, 强调拓展式写作

部分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时, 会让学生以仿写、改写的方式进行写作, 虽然这些写作方式能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可是也限制了他们学习的范围。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完成英语阅读任务以后, 拓展阅读类似的文章, 再进行写作训练。

以这名教师引导学生写作为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商务英语内容的作文, 可是写作的内容不能雷同, 一名学生的习作片断如下:

A new project called Asterix which has just start-ed this Aug originated from the management of Nor-folk area of our company. Asterix range refer to plas-tic kitchenware which is a strange field for us butnot for you.

这名学生阅读的英语材料与商品的质量有关, 它谈到的是商品的质量非常好。而学生的习作则是以商务的项目为主。学生只有拓展了英语学习范围以后, 才能写出这样的英语作文。

教师引导学生习作时, 可以要求学生从对内容理解的角度、从英语内容发挥的角度、从英语拓展的角度等去写文章。这种读写模式, 要求字生突破模仿写作的限制, 而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原创写作。

三、在读写教学的交流环节, 强调交流思考

部分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 不注意引导学生交流, 实际上英语交流的过程是让学生再阅读、再学习、再反思的一个重要过程。

比如以该次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评英语作文, 要求学生相互纠正别人作文的英语错误、说明自己的想法等。A学生得到了B学生的评价, 评价的片断为:

你的作文中“We’ll arrange the production at onceand try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quantity to shipthem earlier.”这一句 , 其中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quantity虽然有“提高产量”的意思, 但并不是标准的商务英语的用法, 如果改为“We’ll step up production toship them earlier.”会更准确。

如果英语教师能在交流的环节促使学生一边交流、一边思考, 学生就可以通过再阅读学习更多英语知识。

总结:

上一篇: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下一篇:日常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