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兴趣(共5篇)
读写兴趣 篇1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普遍规律。“学理如筑塔, 学文如聚沙”, 正因为如此, 在语文教学上, 我始终信奉一句话:“一课一得, 得得相连”, 这样训练下去,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都会得到提高。课后作业中的复述、讲故事、读抄和小练笔、收集资料、综合性作业等都是积累、运用的好形式, 我始终把这些作业贯穿于阅读教学的读写中。多年来的教学积累, 我也收获颇丰。针对每一篇课文的学习, 我都会抓住每篇文章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写作训练。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意见。
一、撰写解说词
解说词是一种颇具特色的电视语言, 它因不同的展示内容而使用风格迥异的特色语言:历史题材记录巨片的凝重、深沉;歌舞晚会的幽默、轻松、机智;风景名胜的动情、优美;人物专访的朴素、平实……我经常组织学生收看一些电视节目, 一方面要求了解有关的社会知识、风土人情, 另一方面则要求注意这档节目解说词的语言风格, 并进行记录, 比较赏析, 体会语言特色。
学习《长城》一课时, 在学习了长城的外貌、建筑结构后, 可引导学生为长城写解说语;学习了《西湖的绿》后, 可做一名出色的导游, 带领学生畅游美丽的西湖。“你知道吗?我们现在就站在了黄山著名的景观‘仙桃石’的面前……”这是学习了《黄山奇石》后, 我饶有兴趣地带领学生游览黄山时写的解说词。“我们现在来到了我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 你看她奔腾而来, 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黄河, 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的集中体现。”而这是学生在为《黄河魂》做精彩的解说。
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 而且能锻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课文的内涵, 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
二、设计广告词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最喜爱的电视广告”评选活动, 让学生在交流赏析中体味广告语言的独特魅力, 了解广告语言的简洁、富有创意、切中商品特色等特殊要求, 然后开展广告语设计活动。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粲然开放, 设计出的广告语也异彩纷呈。
如《葡萄沟》这篇文章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夸一夸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可是, 该如何夸呢?如果单纯让学生说, 那就不会有读的训练、写的训练, 课堂艺术也就会黯然失色。有句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我看到电视上许多旅游城市的广告都充满了艺术性、欣赏性, 我便萌发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为葡萄沟设计广告的想法。这样, 既能训练写, 又能增加美感, 能做到读写结合。
因此, 我在教学设计中, 设计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每人为葡萄沟写一篇广告词, 看谁写的广告最能“吸引最多的游客”, 最能“博得更多游客的喜爱”。写广告, 学生十分感兴趣, 却又十分的为难, 因为他们无从下笔。在上课之前, 我先让学生在网上或看书查阅有关葡萄沟的资料, 并学习电视上关于对各旅游城市的广告设计, 收集好资料, 做好准备, 课堂上再为葡萄沟作宣传, 写广告。课堂上, 学生的热情高涨, 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写的广告词相当不错。如王剑昆同学写道:“吃土鲁番葡萄, 享甜美生活!”甄子锐写道:“哪里的葡萄最香甜, 数我们新疆土鲁番!”夏楠同学则用《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作介绍, 制造悬念吸引游客;还有的学生写道:“哪里的人儿最热情, 请到新疆吐鲁番。”
独特的广告语设计活动, 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创造性使用语言文字的机会, 很好地释放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升了语言的艺术性。
三、赏析古诗, 回归意境
古诗的美, 古诗的意境, 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体会出来。可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中呢?在学习古诗《绝句》时, 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做“文化餐”。在读懂古诗的前提下, 为每一句古诗做一道菜, 把诗中的景物用食品表现出来。学生们对这项作业充满兴趣, “文化餐”做得十分精彩, 龙姿汝同学巧妙地用橙子做成两只黄鹂, 雷博文同学用黄瓜皮做成大树, 姜琬荻同学别出心裁用茄皮做小船, 宋培源同学用白糖做成雪山……学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样古诗被读懂了, 学生也学会欣赏了。最后, 学生把制作过程用小练笔呈现出来, 并整理成册。读着学生们一篇篇美妙的文章, 我都陶醉了, 诗美、景美、文美。
四、特殊批语, 激发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往往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比如学习了《新型玻璃》之后, 我要求学生推销新型玻璃, 看谁能成功地推销出自己的玻璃, 并且我要“订购”。对此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第二天, 收上作文后, 我发现学生的水平真是不可低估:“你想在家里超前使用我们公司刚刚设计出的天然美景玻璃吗?请快拨打我们的订购热线xxx”“我作为高级玻璃首席设计师, 郑重向大家推荐‘防尘静音玻璃’”……我高兴地在许多习作后, 写上“订购”。当看到学生津津乐道地向别人叙说自己的“货”被“订购”时, 我知道, 他们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了。一句小小的批语, 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 仅靠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把这项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在玩中、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我们相信, 只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听说读写就能得到全方位的训练, 我们的学生也就能真正学会语文。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读写能力 篇2
关键词:读写结合;训练;写作热情
读写结合是語文教学中的一条普遍规律。“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上,我始终信奉一句话:“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这样训练下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都会得到提高。课后作业中的复述、讲故事、读抄和小练笔、收集资料、综合性作业等都是积累、运用的好形式,我始终把这些作业贯穿于阅读教学的读写中。多年来的教学积累,我也收获颇丰。针对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我都会抓住每篇文章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写作训练。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意见。
一、撰写解说词
解说词是一种颇具特色的电视语言,它因不同的展示内容而使用风格迥异的特色语言:历史题材记录巨片的凝重、深沉;歌舞晚会的幽默、轻松、机智;风景名胜的动情、优美;人物专访的朴素、平实……我经常组织学生收看一些电视节目,一方面要求了解有关的社会知识、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则要求注意这档节目解说词的语言风格,并进行记录,比较赏析,体会语言特色。
学习《长城》一课时,在学习了长城的外貌、建筑结构后,可引导学生为长城写解说语;学习了《西湖的绿》后,可做一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畅游美丽的西湖。“你知道吗?我们现在就站在了黄山著名的景观‘仙桃石’的面前……”这是学习了《黄山奇石》后,我饶有兴趣地带领学生游览黄山时写的解说词。“我们现在来到了我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你看她奔腾而来,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的集中体现。”而这是学生在为《黄河魂》做精彩的解说。
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能锻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课文的内涵,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
二、设计广告词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最喜爱的电视广告”评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赏析中体味广告语言的独特魅力,了解广告语言的简洁、富有创意、切中商品特色等特殊要求,然后开展广告语设计活动。学生创造灵感的火花粲然开放,设计出的广告语也异彩纷呈。
如《葡萄沟》这篇文章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夸一夸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可是,该如何夸呢?如果单纯让学生说,那就不会有读的训练、写的训练,课堂艺术也就会黯然失色。有句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我看到电视上许多旅游城市的广告都充满了艺术性、欣赏性,我便萌发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为葡萄沟设计广告的想法。这样,既能训练写,又能增加美感,能做到读写结合。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每人为葡萄沟写一篇广告词,看谁写的广告最能“吸引最多的游客”,最能“博得更多游客的喜爱”。写广告,学生十分感兴趣,却又十分的为难,因为他们无从下笔。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在网上或看书查阅有关葡萄沟的资料,并学习电视上关于对各旅游城市的广告设计,收集好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再为葡萄沟作宣传,写广告。课堂上,学生的热情高涨,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写的广告词相当不错。如王剑昆同学写道:“吃土鲁番葡萄,享甜美生活!”甄子锐写道:“哪里的葡萄最香甜,数我们新疆土鲁番!”夏楠同学则用《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作介绍,制造悬念吸引游客;还有的学生写道:“哪里的人儿最热情,请到新疆吐鲁番。”
独特的广告语设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创造性使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很好地释放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了语言的艺术性。
三、赏析古诗,回归意境
古诗的美,古诗的意境,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体会出来。可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中呢?在学习古诗《绝句》时,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做“文化餐”。在读懂古诗的前提下,为每一句古诗做一道菜,把诗中的景物用食品表现出来。学生们对这项作业充满兴趣,“文化餐”做得十分精彩,龙姿汝同学巧妙地用橙子做成两只黄鹂,雷博文同学用黄瓜皮做成大树,姜琬荻同学别出心裁用茄皮做小船,宋培源同学用白糖做成雪山……学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样古诗被读懂了,学生也学会欣赏了。最后,学生把制作过程用小练笔呈现出来,并整理成册。读着学生们一篇篇美妙的文章,我都陶醉了,诗美、景美、文美。
四、特殊批语,激发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往往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比如学习了《新型玻璃》之后,我要求学生推销新型玻璃,看谁能成功地推销出自己的玻璃,并且我要“订购”。对此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第二天,收上作文后,我发现学生的水平真是不可低估:“你想在家里超前使用我们公司刚刚设计出的天然美景玻璃吗?请快拨打我们的订购热线xxx”“我作为高级玻璃首席设计师,郑重向大家推荐‘防尘静音玻璃’”……我高兴地在许多习作后,写上“订购”。当看到学生津津乐道地向别人叙说自己的“货”被“订购”时,我知道,他们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了。一句小小的批语,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仅靠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这项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玩中、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我们相信,只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听说读写就能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我们的学生也就能真正学会语文。
作者简介:
读写兴趣 篇3
一、以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激发学生表达和求知的欲望
在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的实际内容或者是语文教材中的主题活动来进行课外活动内容的安排, 进而将生活实践知识与语文教学知识相结合, 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实践与探索。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自身对于写作素材等会有逐步的积累, 进而为了对素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 学生会主动地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 并尝试写作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模式下学生求知和表达的欲望被激发出来, 进而语文读写兴趣也能被有效地培养。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进行读写尝试
在课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改变原有的机械化教学模式, 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以激励学生自主地组织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在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为了有效地将课程内容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并做好相关的规划与总结, 学生会自动地发挥其主人翁精神, 积极地去查阅资料, 并进行汇总写作。在这种课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 学生能够对读写技能的有效性进行把握, 进而使其提升读写技能的需求也得到提升。
三、借助课外活动本身, 开展读写教育, 优化读写教学的开展模式
教师在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读写兴趣时, 可以从课外活动本身着手, 以优化语文读写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对语文读写技能的学习产生强大的兴趣。因此在课外活动安排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尝试指导学生以读书交流或者写作竞赛等方式组织一次课外学习交流活动, 让学生将自己之前的课外实践收获表达出来, 与班级同学进行分享, 进而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教育的机械化状态。这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完善会使学生课程学习的懈怠感逐渐消失, 对在活动中提升自己、表现自己的期望越来越强, 进而其在读写技巧学习课堂上的主动性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语文读写技能的提升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学习效果的发挥有着显著的作用, 而课外活动的组织对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又有着显著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要对课外活动的利用方式做有效的探究, 以从学生素材的积累、学生主动性的激发、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完善等方面不断地进行优化, 进而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 为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摘要: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是语文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体现, 也是语文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标志。而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自律性和学习方法还有待完善, 读写技能的锻炼还需要学生自身的自主化支持,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等语文课程内容拓展的方式,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 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对以课外活动激发读写兴趣的尝试进行探究, 以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读写技能,学习兴趣,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读写兴趣 篇4
一、读中求悟,积累材料,丰富语言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指导学生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 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爱读书。 小学生知识面和生活的接触面都比较狭窄,如果将阅读范围只限于语文课本知识,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平时不积累,作文又以何素材描述? 为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收营养,拓宽课外知识,增强语言能力,丰富写作素材,丰厚思想内涵。
1.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读
利用晨读和自习课的时间开展读书比赛、 优秀诗文朗诵比赛和背诵比赛、课外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渐爱上书籍。
2.制定阅读推荐书目
例如,古典四大名著和冰心、严文井、叶圣陶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 还有一部分孩子们的喜欢———杨红樱、 秦文君、曹文轩等的校园小说系列。 阅读的内容要包含文学作品,而且包含科普、科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
3.坚持写摘记和读书笔记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我们让学生随时做好摘录笔记, 写出新的感想, 这样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写作材料与日俱增,学生再也不会对作文“ 望而止步”“ 无米下锅”了,因而才能激发学生写作文浓厚的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二、善于观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 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写作愿望。 赞可夫说:“ 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激活,奇异的自然现象, 映入学生的脑海, 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 激起学生的感情。 ”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素材,抒写真情实感。
三、学用结合,多写片段、日记,乐于书面表达
1.注重课堂学习中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学习语文,不仅要积累词语,还要学会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 合适地用一个词,完整地写一句话,正确地表达一个意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很不容易。 由此,我们想到老方法———造句,口头造句和书面造句。 如果能坚持每课一练或每天用所学的几个词造句或坚持写一段话。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2.布置“合口味”的作业,培养兴趣
茅盾说:“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 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假如我们平时能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乐趣,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如,结合学生书包过重事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建议,学生在寓学于乐中学会了写建议书;集体活动( 扫雪、国旗下的讲话、少年艺术节、主题班会) 后写过程、感受;参加限制名额的活动时写自己为什么想参加、有什么优势。
3.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阅读有这样一句话:“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 ”“ 阅读是学生感知世界,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我人格的重要手段。 ”勤练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 1) 利用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所谓“ 扩想”,就是对教材语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扩展。 例如,学生学习古诗时,先理解每句诗意,然后把每句意思连起来理解全诗意思中的扩想训练,丰富诗中的细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把古诗扩写成一个故事,使内容更趋具体化。
( 2) 利用续想激发起学生的联翩浮想
有些课文的末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能激发起学生的浮想联翩。 如,《 凡卡》《 永生的眼睛》 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就诱发学生开展“ 接续想象”,这样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
( 3) 利用童话故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教师可结合富于幻想、拟人手法的童话故事特征,注重写作手法的指导,让学生写出自己眼里的大千世界,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 4) 多写读后感
读写兴趣 篇5
一、文本导学, 积累写作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是最好的作文范文。阅读课文的教学, 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还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笔者在平时的阅读课文教学中, 将文本的写作方法的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 并将它作为教学重点环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的课文。在单元分析中, 笔者将“文本导学”这一教学观点融入教学设计中。每课教学中都将“文本导学”设计成一个教学环节, 《山中访友》一课中作者将山中的景物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 加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同时借用联想等写作方法, 在描写山中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也就是写景习作中常提到的“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找到这些修辞方法, 然后设计问题:为什么作者将山中的景物看作他的朋友呢?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也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也领悟了什么叫写景抒情, 随后我让进行课堂小练笔, 学习作者写作中运用的拟人手法, 将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化作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有了前面的铺垫, 学生自然有话可写, 一段段精彩的描写从学生的笔尖滑出:“早上, 太阳从睡梦中醒来, 为天空拉上了一道红色的天幕。然后, 一个红亮亮的圆点跳上了舞台, 一瞬间, 半个太阳涌了出来。犹如半个红球在大圆盘里滚动。又过了一会儿, 它充满活力地出来了, 放射出万丈光芒, 正在叫醒我呢!风姑娘轻轻走过, 中间夹着一丝丝花香, 我带着好心情, 探访知己。”又如教学《索溪峪的“野”》这课时, 学生发现在描写索溪峪的景色时, 作者以“野”字贯穿全文, 主要选取了索溪峪的山、水、野物、人。学生又从这课的学习中掌握了从景物的几个方面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描写的方法。于是有学生在《小草眼中的世界》中这样描写到“我是一株小草, 一株绿油油、直挺挺, 但不起眼的小草。我的家在公园的一角, 那里有与我一样的兄弟姐妹。在我们的眼中, 世界是这样的……”作文中学生将植物、动物和人类分三方面进行描写, 并分别给每个方面拟了“神奇的植物世界”“奇妙的动物家庭”“人的功劳不可埋没”三个小标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提炼出自己需要的写作方法, 举一反三, 自然变得有话可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长进, 甚至有很多学生有写作的欲望。
二、加强阅读, 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和写作的紧密关系, 唐代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诗句, 早已为我们阐明。小学生知识面窄, 加之生活阅历浅薄, 这也是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 内容空洞、贫乏的根源之一。以往我经常要求学生在家多阅读, 多看课外书。学生书买了一大堆, 往往都是随手翻翻, 便扔在一旁不在过问。家长也没有重视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 只知道抱怨孩子不爱看书, 却未深想其中的原因。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我发现课间有很多学生都在翻阅漫画书或是畅销小说。原来学生不是不爱阅读, 只是他们爱看的书家里没有。针对这些现象, 我决定来次改革, 将每周五的语文课定为班级阅读课。让他们尽情地阅读, 不需要他们作读书笔记, 不需要写读后感, 也不要求阅读量, 更不规定他们阅读的范围。这种没有负担的阅读, 学生很喜欢, 每次课堂上都十分安静, 学生们都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久而久之, 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词句, 每次批阅学生的作文总会有很多精彩的词句让我忍不住地读了又读, 细细品味。学生将“被动阅读”变为“兴趣阅读”, 写作素材也随之大量积累起来了。学生们将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句, 变成自己笔下一段段精彩的文字。例如, 为了抒发自己对美景的感受, 学生这样写道:“在巴厘岛最有名的就是大海。我们来到海边, 金色的沙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暖暖的沙砾包裹着我的脚。站在沙的圣滩上, 夹杂着鱼腥味的海风拂面而来。这时, 我醉了, 醉在了沙砾里, 醉在了海水里。闭上眼睛, 面对大海, 张开双臂, 感受着海的拥抱, 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大海的生机。”看到这里, 我仿佛也站在海边, 感受丝丝海风吹拂面庞, 让我忍不住赞叹学生的细致观察和用心感受。每当看到这样精彩的文字, 我是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总不忘和其他老师分享分享。
三、鼓励写作, 提高写作能力
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只有多进行写作训练。但以往学生一提到写作就感到惧怕, 更别谈写作兴趣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是鼓励学生几句, 读几篇范文就可以的。兴趣需要培养, 只有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源头, 才能对症下药。本学期笔者大胆尝试一种新的奖励制度——LE币奖励制。“LE”是笔者所教的六二班的拼音的声母的大写所写, 也有快乐的意思。“币”即货币的意思, LE币就是在班级中流通的虚拟货币。学生在学习、纪律、活动等各方面获得了成绩, 积极参与活动, 都可以获得LE币,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LE币就可以换取数额不等的奖品。写作文得稿费就是其中一项奖励制度, 只要学生写作文, 都可以获得稿费。
久而久之, 不需要我的任何言语鼓励, 学生都慢慢地爱上作文了。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 原来无论我如何强调, 总有学生达不到字数, 很多学生就凑字数, 应付了事。而现在学生们一篇作文能写七八百字, 甚至上千字, 而且言之有物、详略得当, 称得上精品。比如班上的刘若涵同学的作文《我爱小溪流》中是这样描述她对于《小溪流》书刊的爱不释手的:“每次我心爱的《小溪流》拿到我手, 我便丢下手中的事情, 如同一条离开了水的鱼终于重回河水妈妈的怀抱, 在其中遨游;书刊中的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就是我的精神食粮。记得《窃读记》中的有这样一个情节: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 不错。……’走到三阳春的门口, 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样地挤满了顾客, 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 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 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这种急迫的想看书的心情不正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吗……”这篇作文也入选了2011年“金味杯”《小溪流作文比赛的优秀作品选集》中, 这是何等的荣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榜样, 很多学生深受启发, 只要有作文比赛, 都跃跃欲试, 想一展身手。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对于写作不再认为是难事, 而是乐事。他们从阅读中激发灵感, 从写作中找到兴趣。
【读写兴趣】推荐阅读:
兴趣是读写教学的钥匙10-24
六年级语文读写兴趣组的工作总结11-29
读写模式10-15
读写任务05-15
读写模块05-20
读写链接06-09
读写关系08-06
读写迁移08-25
读写双赢08-31
读写活动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