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介词(通用6篇)
汉语介词 篇1
介词是现代汉语中相对封闭的虚词类, 在句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 以较大规模中介语语料库为支撑, 综合考察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介词系统习得状况的成果还不多。论文在汉语语法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下, 综合利用较大规模的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和中介语语料库, 对现代汉语介词进行系统的习得考察。论文把现代汉语介词分为时间、空间、对象、依据和缘由等五大类进行考察, 梳理各类不同介词的句法、语义规则, 通过中介语语料库统计分析得出五大类不同介词的难度等级和习得顺序, 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
(1) 考察得出中介语中时间介词的难度等级区间顺序从低到高为:当、在1、临、趁、离1>从1、于1>自1、打1、自从。在实际教学中, 基本可按此难度等级安排教学。只是“从1”和“自1”置于动词之后的用法在日常交际中需求较大, 且难度不高, 可单独列出提前教授。时间介词的偏误中最多的是遗漏, 主要因学生对时间介词框架的构成掌握不好所致, 在教学中应加以注意。
(2) 考察得出中介语中空间介词的难度等级区间顺序从低到高为:在2、自2、往、离2>从2、朝1、向1、对着、沿、顺>打2、于2、由1、冲1。在实际教学中, 基本可按此难度等级安排教学。但由于“从2”“于2”等在日常交际中需求较大, 也可适当提前教授。空间介词的偏误以遗漏居多, 也主要因学生对空间介词框架的构成掌握不好所致, 在教学中应加以注意。
(3) 考察得出中介语中对象介词及其不同义项的难度等级区间顺序从低到高为:向3、给1、给2、替、跟1、跟4、跟6、和4、与2、与4>对2、对3、于3、于4、冲2、至于、为1、跟2、跟3、跟5、和1、和2、与1、与3、随、比、由2>对1、朝2、向2、对于、关于、给3、和3、和5、同 (1-4) 、与5。在实际教学中, 基本可按此难度等级安排教学。不过“对1、对2、对3、向2”等在日常交际中的需求较大, 虽然难度较大, 也应采取由浅入深分阶段教学的方式提前教授。对象介词最多的偏误形式是误代, 因对象介词近义用法复杂所致,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理清各对象介词用法之间的区别。
(4) 考察得出中介语中出现的依据介词的难度等级区间顺序从低到高为:按、按照、在3、随着>照、根据、以>据>依、凭、论。在实际教学中, 基本可按此难度等级安排教学。误代是依据介词最典型的偏误, 教学中应注意不同依据介词用法之间的区别。
(5) 考察得出中介语中出现的缘由介词的难度等级区间顺序从低到高为:为了、因为>为2、因>由于。难度等级可直接作为教学安排顺序。缘由介词最多的偏误形式也是误代, 教学中也要特别注意不同缘由介词用法之间的区别。
最后, 论文综合五大类所有介词的难度等级, 得出整个现代汉语介词系统的难度等级顺序, 并进一步框定可列入教学范围的介词数量, 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汉语的介词与日语格助词之比较 篇2
关键词:从 から 比较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和学习汉语的日本人越来越多,日语与汉语之间的对比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日语跟汉语是非亲属语言,但二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可比性,可以通过对日汉非亲属语言的语法比较“寻求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进而归纳语法的类型学特征,揭示语言演变的内部规律和内在机制”(戴庆夏、金海月,2006:20),这种研究能为日汉两种语言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汉语介词“从”与日语补格助词“から”在各自语言中的意义明确,用法也不难,因此在本族语的教学中是不会成为问题的。然而,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情况就不同了。中国人要准确地掌握“から”,日本人要自如地运用“从”,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本文主要从语义功能角度,结合“从”与“から”各自的句法功能,探明两者的异同。
一、语义平面比较
(一)“从”表示的语义角色分类
对现代汉语介词“从”所表示的语义角色,不同的工具书中有不同的归纳和表述。这里根据崔希亮(2004)的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实例“从”字句进行了归类,得出以下类型:
1.表示起点
A.表示空间的起点
(1)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子。
(2)从北京到石家庄有250公里。
(3)各路朋友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奔向这里。
(4)她是从日本来的。
B.表示时间的起点
(5)从1956年他就住在北京。
(6)从我们上次见面,到今天整整一年了 。
(7)从他上大学就没有从父母那里拿过一分钱。
(8)那一顿饭从晚上六点吃到十二点。
C.表示状态变化的起点
(9)在短短几年中,他从一个外行变成了内行。
(10)大豆产量从五十万吨增为一百万吨。
(11)他终于从昏迷状态中醒来。
(12)从胜利走到胜利。
2.表示依据
(13)从展览会的展品看来,这个国家的发展很快。
(14)从说话的声音就听出是老王。
(15)从整体来说,我们离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3.表示来源
(16)这场争斗是从一点小事引起的。
(17)这些是从世界各国收集而来的艺术品。
(18)据说这种习惯从奈良时代开始的。
(1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20)这个星期的值日从你开始。
(21)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
(22)今天从谁开始发言?
(二)“から”表示的语义角色分类
根据《现代日语语法大全》,对日语补格助词“から”所表示的语义类型进行了归纳,得出以下类型:
1.表示起点
A.表示空间的起点
(23)高い台の端から、身をおどらせて、美しい形で水中に突入する。(他们从高台的边缘腾身而起,姿态优美地跃入水中。)
(24)日本自身の国情に合わせて,複数の欧米諸国から自由にモデルを選択することができた。(日本能够结合本国国情从多个欧美国家中自由地选择模式。)
(25)そのホテルに娘の学校から電話が入ってきた。(有一天,女儿的学校把电话打到了宾馆。)
B.表示时间的起点
(26)次の日から娘はパン屋で働き始めた。(第二天,女儿便开始在面包店工作了。)
(27)ところで、座敷の形式は、すでに中世から発達していた。(说起来,日本式房间的形式,在中世纪就已经发展起来了。)
(28)たしかに、江戸時代から、江戸(東京)は世界では唯一の百万都市だった。(的确,从江户时代开始,江户[东京]就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人口百万的城市了。)
C.表示状态变化的起点
(29)人は、おぼれて死ぬ動物から、浮かんできる動物に変わるのである。(人可以从一种溺水而亡的动物变为浮出水面而生的动物。)
(30)そこで、瞬間に、ある場面から、次の場面に移す装置として、回り舞台が発明されました。(于是,就发明了可以在瞬间从一个场景转换为另一个场景的装置——旋转舞台。)
(31)私は、画一的な傾向から拡散していく方向をとる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います。(我认为可能会从单一倾向向着扩散的方向发展。)
2.表示依据
(32)実験の結果から推理する。(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推理。)
(33)地理的、風土的条件からして当然のことだったといえましょう。(从地理和风土条件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
(34)僕の日本認識は、この匂いから始まったのだ。(我对日本的认识就是从那种味道开始的。)
3.表示来源
(35)物質が分子から成りたっており、分子はまたいくらかの原子から成りたっている。(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构成的。)
(36)沿岸では海水から淡水をつくる。(在沿海地区则用海水制成淡水。)
(37)子供は母親から脳細胞を受けつぎ、父親から感性を受けつぐと闻いた。(听说孩子是从母亲那里继承脑细胞,从父亲那里继承感性。)
4.表示被动句的施动者
(38)子供たちはマス·コミから良かれ悪しかれ非常に大きな影響を受けている。(孩子们正在受到大众传媒或好或坏的非常大的影响。)
(39)彼は皆から会長に選ばれた。(他被大家选为会长了。)
(40)その本は「すごい劣等生」という題で湖南文芸出版から出版された。(书名译为《了不起的劣等生》,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5.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41)幹事から各委員に申し送りしました。(由干事想各位委员传达了。)
(42)朗読は君から始めたまえ。(从你开始朗读。)
(43)まず、わたしからやってみましょう。(首先由我来试试看。)
6.表示数量的最低限度
(44)靴下は500円からします。(一双袜子起码要500日元以上。)
(45)病後の養生のために家へ帰って、もう三ヶ月からなる。(为了病后修养,回家至少有三个月了。)
(46)この川は深いところは5メートからある。(这条河深处不少于5米。)
(三)小结
语义类型汉语“从”的语义类型日语“から”的语义类型
起点++
依据++
来源++
动作、行为的主体++
被动句的施动者—+
数量的最低限度—+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日语“から”的语义类型比汉语“从”的语义类型要大。)
二、句法平面比较
在句法结构中引出句法成分是介词和补格助词的基本句法功能,也是虚词各种其他语法功能的基础。本节主要分析介词“从”和补格助词“から”的分布和语法特点。
(一)“从”的句法特征
根据前人的研究,介词一般不能作谓语动词,不能作谓语中心语,介词与其介引的对象所构成的介词短语也不能单独作谓语。这是典型介词的基本性质。基于该性质也可以看到介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它一般不能分布在谓语中心的位置上。但从句法结构来看,介词的分布位置还是比较丰富的。假设一个句子的基本句法结构为“NP+VP”,而介词短语为“PP”,则带介词短语的抽象句至少有三种基本类型(陈昌来,2002:97):
A.NP+PP+VP
B.PP+NP+VP
C.NP+VP+PP
A式是含介词短语的基本格式,凡是介词都应该进入这一格式。当然介词“从”也同样如此。如:
(47)小王从北京回来了。
(48)那一顿饭从晚上六点吃到十二点。
而B式中的“PP”往往是引出“NP+VP”的时间、空间范围等,语义成分是说话的起点,话题或背景(陈昌来,2002:102)的。因此,作为能引出说话起点的“从”来讲,也可以进入这一格式。如:
(49)从1956年他就住在北京。
(50)从全校的范围来看,这所学校也算比较大。
大多数介词不能进入C式,因为介词位于动词后是要受到限制的,既有意义限制,也有形式的限制。由于介词“从”不可以用于动词后,所以就不能进入这一格式。
介词“从”的分布规律列表:
介词 句式A式B式C式
从++—
根据研究,介词短语的基本句法功能是作状语,其次是部分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陈昌来,2002:121)。而介词“从”构成的短语只能作状语(包括句首状语),在句法功能上具有修饰性功能。
(二)“から”的句法特征
补格助词“から”一般接在名词性词语后面,构成补语短语。如:
(51)猿も木から落ちる。(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
(52)風から肺炎になりました。(因感冒引起了肺炎。)
有时,该短语跟格助词“から”或提示助词或断定助动词连用分别作定语,主语和谓语(战宪斌,2000:324)。如:
(53)あのやまからは群馬県です。(从那座山起是群马县。)
(54)花子からの手紙はさっき着いた。(花子的来信刚刚收到。)
(55)夏休みは七月の下旬からです。(暑假是从七月下旬开始。)
(三)小结
句法功能汉语“从”的句法功能日语“から”的句法功能
主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从“から”构成的短语的句法功能来看,“から”构成的短语的分布位置比“从”构成的短语要丰富。这是因为收到汉语和日语各自语言的特性,即日语语序相对自由,而汉语恰恰是受到本质特性的制约的。)
三、结语
本文着眼于汉语介词“从”与日语补格助词“から”的两种功能,即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并把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构成了介词“从”与日语补格助词“から”的较全面的认识。比较研究对于对第二语言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人们渐渐认识到,要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先了解其特点,要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目的语的特点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这样才有助于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希亮.汉语介词与事件结构[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
[2]陈昌来.介词与介词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戴庆夏,金海月.有关非亲属语言语法比较的一些方法论问题
[J].世界汉语教学,2006,(4).
[4]战宪斌.现代日语语法大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现代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述评 篇3
20世纪90年代, 随着语法化理论的引入, 介词语法化研究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介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数量越来越多。虽然也有评述介词研究成果的论文出现, 如万莹的《现代汉语介词二十年》 (2008) 、史冬青的《汉语介词研究评述》 (2007) 、李瑞的《近年来现代汉语介词研究综论》 (2005) 等, 但专门对现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文章还不多见。我们试图在对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现代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分析这些成果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并预测了介词研究的发展趋势, 希望对以后的介词研究有所帮助。
一、现代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国外语法化理论的引入, 运用这种新理论对介词进行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多, 我们就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介绍。
金昌吉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论文《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 (1996) 中就探讨了动词向介词虚化的原因及过程。在阐明动词向介词虚化的原因时, 他说“徐通锵先生认为‘结构的不平衡性是变异之源’, 据此, 他提出‘结构→有序状态的变异→结构’这个公式对语言系统进行动态的分析。我们认为, 用这一理论来观照动词向介词的虚化问题, 可以解释许多过去难以解释的问题”。也就是说, 金昌吉先生同意徐通锵先生的观点, 认为“结构的不平衡性”是动词向介词虚化的原因。随后他还解释了“把”字句、“被”字句和“比”字句出现的原因, 并提出了认识虚化现象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即系统性、持续性、限定性、同一语义范围内的优选原则、词义渗透、虚化链、分离和类变。在谈到虚化的过程时, 他认为动词虚化的过程也就是词义由实到虚的过程, 这一过程“以意义为依据, 以句法地位为途径”, 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中间有许多相关的环节。一般来说, 动词向介词的虚化过程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X (动→介虚化过程中的词语) +NP之后出现另一个V (p) 。这是X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2) 某些实在义素消失, X与另一个V (p) 之间的相互制约减少。 (3) 义素的进一步失落, NP范围的扩大。 (4) 句法位置的基本固定化。这些观点在他的专著《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中也有体现。
陈昌来这方面的成果有专著《介词与介引功能》 (2002) 和一些论文。他在论文《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 (2002) 中认为, 句法结构位置是诱发动词虚化为介词的基本前提, 即虚化为介词的动词首先得能充当连动句的第一个动词, 或者是充当连动句的第二个动词, 否则, 动词没有虚化为介词的基础或前提。他还认为实现这种虚化还需要动词词义泛化以至弱化、虚化。
刘丹青的主要成果有专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 (2004) 和论文《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 (2001) 等。他指出大多数介词还处在由实词向虚词的语法化进程中, 完全虚词性的介词很少, 动词虚化为介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赋元动词是介词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是“连动句的句法环境”是汉语前置词来历的主流。他认为动词向介词语法化具有单向性、渐进性和叠加性。
齐春红、邱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了动词向介词的虚化。代表性的成果是《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和介宾短语的入句位置》 (2003) 。他们认为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人们越来越重视背景信息, 为了表达新信息, 就必然创造一些介词, 这就是现代汉语中介词大量产生的认知基础。
张旺熹在论文《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 (2004) 中“重点描述了汉语衍生为基本介词的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并认为, 非终结动词在句法语义上都要求后续或追加动词短语, 形成连动结构或兼语结构, 以满足句子语义完形的要求。而当一个句子同时出现多个动词短语时, 受语言结构主从关系原则的制约, 非终结动词短语就要发生语义降级, 可以说, 汉语介词可能是一部分非终结动词在连动结构或兼语结构中由语义降级而产生的句法后果”。
除了上述成果以外, 关于介词语法化的成果还有:傅雨贤等人的专著《现代汉语介词研究》 (1997) ;张谊生的专著《现代汉语虚词》 (2002) 等。论文有:马贝加的《介词“向”的产生及发展》 (1991) 、《介词“沿”的产生》 (1992) 、《介词“同”的产生》 (1993) 、《介词“就”的产生及其意义》 (1997) 、《介词“经”的产生与发展》 (1999) 、《对象介词“将”的产生》 (2000) 、《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 (2003)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的《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1995) ;李琳莹的《介词“对于”的意义和用法考察》 (1999) ;陈安平的《介词“问”的产生》 (2001) ;陈勇的《上古汉语“从”的虚化及发展》 (2005) ;陶振伟的《“到”的语法化》 (2006) , 《“拿”的语法化》 (2006) ;何洪峰、苏俊波的《“拿”字语法化考察》 (2005) ;邵宜的《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2005) ;刘永耕的《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 (2005) ;孙福婷的《动介的非完全语法化状态》 (2006) ;肖任飞、陈青松的《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分析》 (2006) ;周芍、邵敬敏的《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 (2006) ;黄敬轩的《汉语介词“就”的语法化历程》 (2007) ;刘祥友的《“向”的介词化过程》 (2007) ;林运运的《“把”语法化过程及其机制》 (2007) ;郑宏的《介词“将”的产生》 (2008) ;刘瑞红的《介词“自”和“从”历时比较简析》 (2008) ;范志飞的《“和”类虚词的语法化》 (2008) 等等。还有很多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论文也以此为研究的对象, 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对介词语法化研究成果的介绍难免以偏概全, 也会存在疏漏之处, 但大体上可以反映出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语言学界对介词语法化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
这些年来对介词语法化进行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 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总的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语言理论结合汉语实际进行研究。
借鉴国外的语言理论或语法体系研究汉语语法其实从汉语语法学建立之初就开始了。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之作《马氏文通》 (1898) 就是模仿西方的语法理论体系写成的, 比如它模仿西方语法名词、代词的“格”而为汉语设立了“次”, 认为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一一对应等。又如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 (1924) , 它的体系主要来自英国《纳氏英文法》等。但这些成果的不足是抹杀了汉语的很多特点, 没有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而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研究汉语介词语法化的成果同样是借鉴了国外的语法化理论, 但并没有照搬照抄, 这些成果是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汉语中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的特点进行的研究, 借鉴先进的语言理论不仅促进了汉语介词研究的深化, 而且也解释了汉语研究中各种界限的划分难以“一刀切”的原因。
(二) 研究成果不断深化, 研究思路不断拓宽。
通过梳理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 研究成果不断深化。前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探讨介词的来源和研究介词的语法化过程, 如《介词“向”的产生及发展》 (1991) 、《介词“沿”的产生》 (1992) 、《介词“同”的产生》 (1993) 、《介词“就”的产生及其意义》 (1997) 、《介词“经”的产生与发展》 (1999) 、《对象介词“将”的产生》 (2000) 、《介词“对于”的意义和用法考察》 (1999) 、《介词“问”的产生》 (2001) 等。研究介词的语法化原因和机制的成果也有, 但比较而言较少。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不仅研究介词语法化的过程而且进一步剖析介词语法化的原因和机制, 如《实词虚化的机制》 (1998) 、《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 (2002) 、《汉语动词介词化动因考察》 (2005) 、《“把”语法化过程及其机制》 (2007) 等。因此, 研究成果不断深化。
研究介词语法化的思路也越来越宽。不但注重介词的个体研究, 而且研究某一部经典著作中出现的所有介词, 如《〈韩非子〉介词研究》、《〈国语〉介词研究》、《〈西游记〉介词研究》等, 还有介词框架的研究, 如《介词框架“除了……以外”考察》、《“在N的V下”介词框架考察》、《汉语介词框架“PP”上研究》、《介词框架“在X前”的考察》等。
(三) 个体介词语法化研究充分, 对动介兼类的原因有了新认识。
在我们检索到的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关于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中, 探讨某个介词语法化的成果最多, 如我们前面介绍的《介词“向”的产生及发展》 (1991) 、《介词“沿”的产生》 (1992) 、《介词“同”的产生》 (1993) 、《介词“就”的产生及其意义》 (1997) 、《介词“经”的产生与发展》 (1999) 、《对象介词“将”的产生》 (2000) 、《介词“对于”的意义和用法考察》 (1999) 、《介词“问”的产生》 (2001) 、《“通过”的语法化和语义研究》 (2006) 、《汉语介词“就”的语法化历程》 (2007) 、《“向”的介词化过程》 (2007) 、《“把”语法化过程及其机制》 (2007) 、《介词“将”的产生》 (2008) 、《介词“自”和“从”历时比较简析》 (2008) 、《“被”字的语法化及被字式的发展》 (2008) 等。所以说对汉语个体介词的研究比较充分。
汉语中引进语法化理论以后, 学者们对动介兼类的原因有了新认识。陈昌来先生在《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中说“现代汉语介词除了少数古已有之的传统介词和个别受外语影响而产生的介词外, 多数是在近现代汉语中从动词虚化而来的。……正是这一事实, 使得现代汉语的介词跟动词纠缠不清, 因为虚化是一种过程, 过程中充满竞争。有的词虚化过程比较彻底, 完全失去了动词意义和功能, 成为典型的介词;有的还没有失去动词性, 或者说, 有时表现为动词功能, 有时表现为介词功能, 相当一部分词是属于动介兼类词”。
当然, 在对介词语法化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历时研究, 忽略共时平面的描写
有关介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是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介词语法化的过程或机制, 而对共时平面的描写比较少。既然语法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那么介词的语法化就不可能是突变的, 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应该有其发展变化的痕迹, 所以, 我们既要理清其语法化的历时过程, 也要在共时平面探究其逐渐虚化的轨迹, 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是比较全面的。
(二) 研究“动介非完全语法化状态”的成果较少
孙福婷认为“动介非完全语法化状态”是指虚化程度不太高, 动词用法占主流, 介词用法还没有被广泛关注, 正处于动词向介词虚化的过程当中的一种状态。我们的现有成果中研究“动介非完全语法化状态”的成果还不多, 像孙福婷的《动介的非完全语法化状态》 (2006) 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们认为只有搞清楚了非完全语法化的原因才能进一步印证我们目前得出的介词语法化的原因和机制的科学性, 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应该深化。
(三) 介词语法化的对比研究有待加强
在介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中, 我们应该加强对比研究, 如汉语介词语法化与印欧语中某一种语言介词的语法化进行对比研究, 也可以是汉语介词的语法化与汉语副词或连词的语法化进行对比等, 从而揭示其共性和区别, 有利于发现汉语介词语法化特有的规律。
三、现代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介词语法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
1.汉语介词是一个封闭的类, 其数量是有限的, 所以, 可以做到对每一个有语法化现象的介词进行研究。因此, 我们认为个体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将继续加强。
2.随着国外新的语言学理论的引进, 介词语法化的研究角度也将不断增多。目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动词向介词虚化的成果已经出现, 这类研究成果还将不断出现。
3.研究内容也会越来越广, 如对介词框架以及介词语法化以后对句式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可能将会受到关注。
介词是汉语中一种很重要的虚词, 对介词的语法化研究将进一步推动介词的研究进程, 并促进对其他虚词的语法化研究, 从而带动对整个汉语虚词的研究。因此, 介词语法化研究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金昌吉《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 《汉语学习》1996年第2期
[2]陈昌来《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万莹《现代汉语介词研究二十年》, 《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6期
[4]李瑞《近年来现代汉语介词研究综论》,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5]史冬青《汉语介词研究评述》, 《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7]吴金花《汉语动词介词化动因考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8]周芍、邵敬敏《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 《语文研究》2006年第1期
[9]齐春红、邱渊《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和介宾短语的入句位置》, 《云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10]张旺熹《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 《汉语学习》2004年第2期
[11]陈昌来《介词和介引功能》,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汉语介词 篇4
关键词:哈萨克族;高中教学;汉语介词偏误分析
一、高中汉语教学中介词偏误产生的原因
哈萨克族学习高中汉语时,之所以经常出现介词偏误的问题,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民族文化的差异。近年来,虽然汉语教学在新疆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也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
步,但哈萨克族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仍然感觉最难把握的是介词、虚词等词语,主要还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和语言语法方面的差异;(2)教学机制的不足。近年来,虽然汉语教学在新疆越来越受重视,尤其在对哈萨克族学生的教学中,还有一些扶持性的政策,但是课时不足、日常语言氛围单一、课后训练少、高中语文教学力量不足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机制中加以改善。
二、避免高中汉语教学中介词偏误产生的办法
汉语介词的种类有很多,有表示时间方向的,有表示目的、方式、原因等方面的,的确是不好充分掌握,更何况是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学生,更要多下一番工夫。
1.增加课时,加强日常训练
想方设法增加哈萨克族高中汉语的课时,不但是增加教学课时,而且还要增加一些训练性课时,比如,早晚自习等,通过强化训练解决介词偏误产生的问题。
2.增加力量,强化高语师资
哈萨克族高中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始终是一个影响
汉语教学较大的问题,所以,无论分配、还是支边、或是培训,都要想方设法地增强高中汉语的教学力量,力量增强了,介词偏误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3.增加交流,重视语言实践
促进哈萨克族与汉族两个民族之间学生和各行各业人员的交流,增加经商、旅游、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活动。民族之间和谐相处,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当地人们汉语交流的语言环境的有效生成,为此介词的使用误区也很容易被常用者解决。
少数民族汉语学习是一项大的工程,需要千千万万个汉语教师去不懈努力,对于哈萨克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更是要加大力
度,尤其要在介词教学上寻求更多的有效路径,不断促使哈萨克族学生汉语言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昱,武金峰,托乎塔别克,等.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介词偏误分析[J].伊利师风学院学报,2006(04).
[2]杨洪建,晁正蓉.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否定结构的偏误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05).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托里县第一
中学)
对外汉语中的介词“在”和“于” 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介词,“在”,“于”
一、问题的提出
(1) 我于河北大学学习一年多了。 (错误) (2) 我在河北大学学习一年多了。 (正确) (3) 我学习于河北大学。 (错误) (4) 我学习在河北大学。 (错误) (5) 我就读于河北大学。 (正确) (6) 我就读在河北大学。 (正确)
前两个句子是介词短语作状语时, 介词的误用。例 (3) 和例 (4) 是介词短语做补语时, 介词短语与其所补充修饰的谓语动词之间的搭配不当。后两个是对例句 (3) 和例句 (4) 的纠正。
二、对介词“在”和介词“于”的句法功能分析
1、介词短语作状语
介词“在”引导的介词短语作状语, 一是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 其主要结构形式是{在+时间词语}+动词/动词短语;一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处所, 这一处所既可以是说明动作发生的处所, 也可以是强调动作持续的处所。具体的说, 意义为表示某种动作在某个地点发生或者某个状态在某个地点存在。其结构形式是{在+处所词语}+动词/动词短语, 基于上述意义这里的介词短语所修饰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持续动作又可以是短暂的动作。例如:
(7) 共产党还在一九三六年八月就提出了民主共和国这个问题。 (毛泽东) (8)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柳, 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朱自清) (9) 我在他身边坐下。
由介词“于”引导的介词短语作状语除了可以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之外, 还可以表示行为动作所关涉的对象和要发生的范围。例如:
(10) 不顾亲戚的坚留和劝说毅然决然的于下午六时左右下了船。 (表时间, 朱自清) (11) 岂但乡下人之于雷锋塔, 日日偷挖中华民国柱石的奴才们, 现在不知有多少。 (表对象, 鲁迅) (12) 在人事工作之外, 他还兼着离退休干部的工作。 (表范围)
2、介词短语作补语
介词“在”引导的介词短语作补语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到的时间或处所, 其结构形式:为动词+{在+时间词语/处所词语}。按照时间的顺序, 首先发生动作之后才发生时间和处所, 所以动作在前, 时间和处所在后补充限定动作。示例如下:
(13)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新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 (表时间, 秦牧) (14) 南迁的大雁降落在黄土高原上。 (表地点)
而介词“于”引导介词短语作补语, 除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外, 还可以表示范围、表示来源、表示对象、表示被动等多种意义。而这些意义是介词“在”所完全不具备的, 因此, 不容易被混淆, 在这里我们就不再探讨。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补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结构形式跟介词“在”的用法基本相同。“动词/动词短语+{ (于) +时间词语/处所词语}”, 例如: (15) 诗作于一七四二年格雷二十五岁时成于一七五零。 (表时间, 朱自清) (16) [雷锋塔]破破烂烂的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 (表地点。鲁迅)
三、难点分析 (偏误分析)
1、关于“在/于+处所”作状语
示例 (1) (2) 为介词短语作状语的例子的偏误例句。例句 (1) 是蒙古留学生作文中的句子。在句中同样的位置, 用介词“在”替换掉介词“于”即为例子 (2) 句子就正确了。追究其原因如下:尽管词语“在”和“于”都可以引导介词短语作状语, 但不同的是介词“在”可以和时间或处所名词结合组成介词短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 而介词“于”只可以加时间词语限制修饰动作发生的时间而不能加处所名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处所。例如: (17) [我军]于适当的时机, 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 (或团) 。 (表时间, 毛泽东)
2、关于“在/于+处所”作补语
由上文叙述可以得知, 介词“在”和介词“于”都可以加处所词语作补语,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 例句 (3) (4) 是符合语法规范的, 其实不然。例 (4) 是留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 众多学者都将其归结是状语的位置错误。值得一提的是在“在+处所词语”作补语时他们所补修饰的前面的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多为短暂性的, 强调动作发生行为变化的动词。例如: (18) 永远的惭愧和感谢留在我心里。
但例 (3) 和例 (4) 的偏误并不是在于“在/于+河北大学”不能作补语, 而是因为他们与前面的谓语动“学习”搭配不当。这就涉及到下面的问题。
3、介词“在/于”在固定短语中的应用
示例 (3) (4) 所要表达的“在....学习”的这一意义, 如果以处所做补语, 无论用介词“在”还是“于”都是与前面的动词“学习”不协调的。这是因为有固定短语“就读在、就读于”的存在。固定短语之前的这种固定的搭配是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类似的还有“出生在/于、坐落在/于、生长在/于”等。例如: (19) (他) 一九零一年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叫小官分的村庄里。 (杨朔) (20) 我生长于浙江之东, 就是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 (鲁迅)
4、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
介词“于”是文言词, 多用于书面语, 而介词“在”既可用于书面语又可用语口语。
浅议汉语中一些动词的介词化现象 篇6
汉语里的介词几乎全是由动词变来的。所以, 我国语法学界曾经有一种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没有介词, 所谓介词实际上都是动词 (吕叔湘, 1979:33) 。那么, 什么是介词呢?在汉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有一些常用作动词的词出现了介词用法。
但是, 动词的介词化并不是现代汉语的独特现象, 而是在古汉语里已经有了。现代汉语的动词介词化现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而是有历史渊源的。一个词语演化的方式常常是新用法不断出现, 旧用法长期保存, 结果形成一个词在某一时期的用法, 实际上代表的是不同时期用法的年轮 (Hopper和Traugott, 1993) 。
因此, 现代汉语在介词用法上保持着古汉语不同时期用法的痕迹。《古代汉语词典》 (1998年第1版) 对“沿”的解释是:
沿: ①顺流而下。郭璞《江赋》:“泝洄~流, 或渔或商。”引:顺着。陆机《辯亡论下》:“而巴汉舟师, ~江东下。”②遵循, 承袭。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追远尊戚, ~情之所隆。”《后汉书·曹褒传》:“五帝不相~乐, 三王不相袭礼。” ③边沿。《儒林外史》十四回:“望着湖~上连接着几个酒店。”
义项①为动词, 引申用法是介词。义项②为动词。义项③为名词。“沿”在古汉语中的这些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都有所保留, 但是分布不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004年第1版) 的解释是:
沿1 ①动词。 (文) 顺流而下。→ (表示引申为) ②按照老样子继续下去:~用∣~袭︱相~至今︱~革。→ ③介词。表示顺着 (一定的路线) , 后面可以加“着”:~河边走︱~路有不少摊贩︱~着正确方向前进。
沿2 ①名词。边沿:炕~︱前~阵地。→②动词。镶边:~鞋口︱大红的衣服, ~一道蓝边。
可见, 汉语的介词用法是从动词用法中引申出来的, 并且在现代汉语中分布更广。笔者用“沿”作为检索词, 对现代汉语语料库The Lancaster Corpus of Mandarin Chinese (LCMC) 检索所得的61个例子中, 属于介词用法的有34例, 所占比例为55.74%。可见“沿”的介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很广。
其它几个介词也可以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找到动词用法和介词用法并存的现象。比如“顺 (着) ”也是从动词引申而来的介词, 用以引进动作所依从的路线或凭借的情势、机会。
但是“顺”与“沿”又有所不同。后者可用于表示抽象意义的途径, 前者不能。例如:沿着改革的方向前进!由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分析了两者在语用上的区别:“沿”所指的“路线”“途径”可以是比喻意义或抽象意义;“顺”不能这样用。比如沿革、沿例、沿袭、沿用等。但是我们发现在某些汉语词中“顺 (着) ”也有用于抽象意义的情况, 表达带有主观性的移情意义, 比如“顺心、顺意”。但这种用法大多出现在熟语中。
二、介词化所反映的语法化趋势
一般来讲, 语言的虚化或语法化具有单向性, 也就是常常是实词虚化, 却很少有相反的虚词实化情况出现。从变化的观点看, 形式不会突然从一种范畴转变为另一范畴, 而是经历一系列细微过渡。大多数语言学家都认为语言在演变上遵循相似的顺序关系:实义项>语法词>附着形式>屈折词缀。右端的每一项比左端相邻项语法性更明确, 词汇性更弱。英语中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运动动词经过重新分析变成一个将来时助动词 (已经发现在许多语言中都存在) , 例如, 在I am going to need a sweater (我需要一件羊毛衫) 中, 这表明了一个普遍原则, 即单向性原则, 它主张演变:
较少语法的>较多语法的
它表明语言演变的一般顺序是由语法成分较少的语言演变为语法成分较多的语言。这对语法化极为重要 (梁银峰译:Hopper, P. J. & E. C. Traugott, 2008: 7-21) 。汉语动词引申为介词是由实义项演变为语法词的阶段。但是一般不会出现由介词演变为实词的过程。
现代英语中的某些动词也有类似的演变趋势。比如, concerning, considering, including, excluding, regarding等这些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都出现了介词化现象:
2) a. He is very active, considering his age.就他的年龄而言, 他是够活跃的。
b.We’ve received a letter concerning your complaint.我们已经收到了一封关于你投诉的信件。
c.The total sum is £57.50, including postage and packing.总金额是57.50英镑, 包括邮费及包装费在内。
d.The band played many songs, including some of my favorites.乐队演奏了几首歌曲, 包括几首我最喜爱的。
e.Sales up to and including last month amounted to£10, 000.销售额截止上月底达到10000英镑。
f.The lunch costs£5 per person, excluding drinks.午餐每人5英镑, 不含饮料。
g.She said nothing regarding your request.她对你的要求只字未提。
三、结论
赵元任 (1979:331) 指出汉语介词无论从分类上或是在历史上, 都有一种过渡的性质。这就造成对于一个词的介词身份会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比如对于“沿 (着) 、顺 (着) ”是介词的事实, 有的学者明确承认这一点 (赵元任, 1979;吕叔湘, 1999;齐沪扬, 1998) , 有的学者在谈到介词时却没有列入这几个词 (朱德熙, 1982) 。总之, 语言中的动词介词化问题反映着语言发展变化的趋势, 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们将继续就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摘要:现代汉语的动词介词化现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而是有历史渊源的。简要论述了汉语中存在的动词的介词化现象。介词化表明了语言演变的一般顺序是由语法成分较少的语言演变为语法成分较多的语言。
关键词:动词,介词化,语言演化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Hopper, Paul, J.&Elizabeth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UP, 1993.
[3]吕叔湘.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4]Hopper, Paul, J.&Elizabeth Traugott.梁银峰译.语法化学说 (第二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5]赵元任.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6]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