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发展研究(通用12篇)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1
摘要:我国传媒业与体育的融合经历了报纸、杂志, 广播、纪录片, 电视, 互联网四个阶段, 从最初的单一的报纸传播发展到电子网络传播和印刷传播的竞合时代。在融合过程中, 两者形成了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关系。传媒的介入, 促进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而体育为传媒吸引大量的观众提供了保证, 为媒体带来巨大商机和利益。
关键词:传媒,体育,融合
1 前言
自19世纪末, 美国传媒鼻祖普利策将体育发展成传媒的重要品牌之后, 体育便与传媒结下了不解之缘。体育比赛所具有的娱乐性成为大众与体育、体育与传媒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体育作为传媒重要的内容来源, 是传媒获得大众市场, 获得市场回报非常重要的内容支撑。反过来, 传媒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 在宣传体育项目, 传播体育文化, 优化体育资源,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 可以说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 西方体育思想、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我国, 开始了中国体育的近代化历程, 传媒与体育的融合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由简至丰, 从单一的报纸传播发展到电子网络传播和印刷传播的竞合时代, 不仅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合作, 应该是一种自然的, 符合逻辑的, 珠联璧合的双赢的合作。
2 我国传媒与体育融合的历程
2.1 报纸、杂志与体育的融合
与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相同, 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始于鸦片战争的爆发,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 我国的体育报道初现端倪。1864年4月18日《上海新报》刊登的一篇名为“第一日跑马单”的文章, 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体育赛事报道。1900年7月6日, 《中西教会报》“刊发的题为”法国, 观赛人众“的文章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关奥运会报道的文字消息。1909年3月1日由中国体操学校徐一冰创办的《体育界》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体育刊物。继《体育界》后, 徐一冰又于1914年创办了《体育杂志》, 南京东南大学体育系创办了《体育季刊》 (1923年改为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会刊) , 至20世纪30年代, 以期刊为代表的我国体育宣传进入到一个兴盛期, 仅公开的出版的刊物就达百余种, 其中影响较大且发行时间较长的就有《体育季刊》、《健力美》、《体育研究与通讯》等10余种。这些刊物以”忧国之赢弱, 造学子于健全“、“提倡体育以复兴民族”和“普及国民体育知识、研究体育学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为宗旨, 内容涵盖了体育教材、运动生理、体育建筑、体育思想、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体育史料、社会体育调查等诸多方面。
20世纪初, 随着近代体育, 特别是竞技运动在我国的逐步开展, 上海、广州、香港、天津等城市出版的报纸相继刊登体育方面的新闻, 其中《时事新报》、《新闻报》、《中国日报》、《大公报》、等报纸专门开辟了体育专栏, 经常刊登体育消息和评论。《申报》和天《大公报》, 更是独树一帜, 经常刊登体育与竞赛方面的消息, 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期间, 详细刊登有关比赛的消息。特别是在1932年第10届、1936年第11届、1948年第14届奥运会期间, 两报均以较大的篇幅对奥运盛况和赛事进行报道, 同时配发我国运动员和比赛的图片, 体育新闻成为报纸的重头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 传媒和体育的融合在新的政治环境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贯彻落实党的体育方针与政策, 宣传与普及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健康,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型综合性报纸都在建国之初就开辟体育专栏, 对体育运动发展的最新消息进行及时报道。1950年新中国第一本体育杂志《新体育》创刊, 毛泽东亲自题写刊号, 揭开了新中国体育传媒事业的新纪元。1957年外文版《中国体育》创刊。1958年9月1日, 我国历史上第一份全国性体育专业报纸《体育报》创刊 (1988年7月1日改名《中国体育报》) 。《体育报》和《新体育》一报一刊的创办, 标志着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进入到专业化阶段。
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 我国的体育传媒事业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创办体育报刊、杂志。既有国家机关、各单项运动协会、体育协会、科研单位、体育院校主办的, 又有新闻单位或地方体育机构主办的。这些杂志和报刊的内容, 有综合性的、专项性的, 有以国内报道为主的, 以介绍世界体育为主的, 有侧重于体育明星情况介绍的, 有侧重健身养性的。形式有日报、周报、双周报、月刊、双月刊、季刊等。报刊每期发行份数多在几十万和100万份以上。截至1999年, 我国共有体育期刊136种, 大众期刊71种。这些报刊拥有众多的读者, 每期发行总量达1000多万份。
2.2 广播电台、电影纪录片与体育的融合
我国的广播体育传播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0年4月, 旧中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 上海亚美广播电台与浙江广播电台合作, 及时传播了本届运动会比赛的消息, 这是我国最早利用广播媒介进行体育赛事的传播。1936年8月, 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召开,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每天在19:00-19:20转播世界运动会消息, 这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奥运专题广播。新中国的体育广播始于1950年, 50年年底, 苏联体育代表团访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其在北京进行的友谊赛进行了实况转播, 开启了新中国体育实况转播的先河。1951年11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 12月1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了“广播体操”的音乐。每天千百万人随着广播乐曲做操, 成为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新鲜事。据不完全统计, 当时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北京、天津、上海等40座人民广播电台播送“广播体操”节目。这些节目每天占用52个波长, 总计1205分钟。1955年4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新中国广播史上第一个体育节目———“体育谈话” (1958更名为“体育运动”) , 1956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辟了“体育爱好者”专题节目。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广播媒介和体育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广播体育赛事的传播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推出的《体育天地》成为国内广播界最早的主持人形式的体育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体操”、“体育谈话”、“体育天地”节目, 不仅拉近了广播电台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对增强人民体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电视普及之前, 电影纪录片也是宣传和报道体育运动的重要媒体。有关新中国第1届、第2届全军运动会的电影纪录片是新中国较早的体育纪录片。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拍摄的大型体育纪录片《青春万岁》以及其后有关第2、第3届全运会的纪录片, 都以不同的形式对我国的体育运动加以宣传, 对人民群众以及青少年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
2.3 电视转播与体育的融合
我国的电视转播与体育的融合相对较晚,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 (后改名中国中央电视台) , 开启了电视传播体育的萌芽。受物质和技术条件限制, 当时电视台的体育转播主要以播报体育新闻为主, 后期又开设了定期的体育专栏节目“体育爱好者”。同期, 上海等地方电视台也定期或不定期地播出一些电视体育节目。1958-1964年, 中央电视台相继对八一队篮球队和北京篮球队的表演赛、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和“三大球”比赛、26届世乒赛进行实况转播, 初步实现了电视与体育的融合。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80年代后, 随着家庭电视的逐步普及, 中央电视台开始大规模的体育赛事转播, 标志我国的电视体育传播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体育电视的影响力逐渐超过报纸。时至今日, 我国31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台80%以上有体育专题节目, 通过电视观看体育新闻、赛事, 掌握运动技能已成为大众休闲和间接体育消费的主流, 数以千万计的体育迷痴迷于电视, 观看体育节目。电视与体育的融合, 不仅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更是吸引了广大广告商的眼球, 广告商争先恐后地赞助体育节目, 以期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2.4 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
我国的互联网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 1986年8月25日, 我国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 从北京发给ALEPH的斯坦伯格 (Jack Steinberger) 的电子邮件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1989年8月“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立项建设, 1994年4月, 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 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 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1995年, 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互联网进入百姓之家, 2000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至此, 网络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 网络媒体逐渐在体育赛事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网络与体育的融合起源于新浪网的前身—“利方在线”, 1997年“利方在线”的srsnet体育沙龙首次采用网上视频、音频技术对世界杯亚洲预选赛进行了报道, 此后又推出“竞技风暴”栏目, 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 新浪网首次向国外派出网络体育记者, 每天发回大量报道, 日均有200多篇原创文章。其报道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传统传媒难以望其项背的, 创下中文网站点击率之最, 同时也奠定了网络传媒与体育融合的典范。
2001年, 雅虎中国率先推出针对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宣传活动, 2005年11月, 搜狐网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类别赞助商。此后新浪、腾讯、网易三家门户网站成立了奥运报道联盟。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奥运宣传网站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当属新华网和人民网, 前者设有9个频道, 46个栏目, 后者设有5大板块, 31个栏目对奥运赛事进行报道。2002年世界杯期间, 仅新浪网日浏览量就超过1亿, 24h内网民评论就达4万余条。据《通讯信息报》与第三方的调查显示, 73.8%的网民在世界杯期间通过网络观看世界杯。今天, 上网浏览体育信息和观看体育赛事更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网络媒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优势在与体育的融合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3 传媒与体育的相互作用
传媒和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依赖。纵观传媒业与体育发展的融合历程, 不难看出, 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合作, 应该是一种顺乎自然、符合逻辑、珠联璧合的双赢合作。传媒的介入, 促进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观赏性体育、职业体育依赖媒体而生存。对于媒体而言, 体育为传媒吸引大量的观众提供了保证, 为媒体带来巨大商机和收入。
3.1 媒体对体育的影响
一是媒体的介入使得人们观看体育变得更加容易, 更加有趣, 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有关体育赛事非常翔实和丰富的信息, 从而提升了体育的受欢迎程度;二是媒体的宣传为即将和正在举行的体育赛事营造热烈气氛, 提升了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三是免费为国家和地方体育组织、俱乐部、球队进行宣传, 使大众及时了解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 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趋势和动态, 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四是反映球员个性, 促进球迷对球队和球员的忠诚, 增强观众对体育情感依恋, 培养人们的国家和家乡荣誉感;五是促进体育比赛规程的改变;六是丰富大众的健康休闲娱乐方式, 帮助人们从日常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出来;七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激活体育产业链, 为体育发展注入资金。
3.2 体育对媒体的影响
一是体育为媒体吸引大量观众提供了保证, 体育报道所带来的收入成为媒体主要的收入来源;二是体育运动, 特别是职业体育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媒体报道方式和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三是体育成为媒体吸引广告商的法宝, 为媒体赢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四是体育报道提升了大众对媒体的关注度, 提升了媒体的收视率。
4 小结
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经历了从无到有, 由简至丰, 从单一的报纸传播发展到电子网络传播和印刷传播的竞合时代。在漫长的融合发展过程中, 两者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媒体通过体育报道赢得了大众的关注度, 体育依赖媒体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纳德B.伍兹著, 田慧译.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1.
[2]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
[3]肖鸿波.申报77年体育报道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1, 28.
[4]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5.
[5]魏伟.1923-1949年我国体育广播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7) .
[6]杜小安, 罗宏, 张以.新闻传媒对体育运动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 2008 (5) .
[7]郭一鹤.传播学视域下中国大众体育期刊发展特征分析[J].广州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 (5) .
[8]王瑜.我国体育赛事传播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解析[J].新闻界.2013 (5) .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2
主要结论
全国媒体广告收入增长放缓
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20,中国传媒业启动了空前的结构重组
传媒市场将在某种程度上开放,传媒业将会从各个方面感受到市场环境的变化
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形式单一等问题,中国传媒业将面临着来自国际传媒集团的挑战,同时受到国家政策一定的保护
对于中国传媒业而言,它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并且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广告业将平稳发展
投资机会
建议大力投入专业电视节目的制作,包括娱乐、财经、IT、体育等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吸纳其它媒体资产,如报纸、杂志、刊物、网站等。这样就有可能在短时期完成媒体业务的大整合,在电视、报纸、杂志等领域进入广告市场,迅速实现传媒产业的战略目标。上市公司应特别关注歌华有线、中视传媒、东方明珠、强生控股等业务拓展空间大或有业绩支撑的公司
主要数据
-年1-9月报纸媒体广告收入前十名(亿元)排名金额名称 金额名称 2001年1-9月金额名称
1 9.3 广州日报 13.02 广州日报 10.5 广州日报
2 6.29 新民晚报 8.48 北京青年报 7.4 北京青年报
3 5.89 深圳特区报7.62 新民晚报 7.2 新民晚报
4 5.62 羊城晚报 7.03 深圳特区报 6.2 北京晚报
5 5.19 北京青年报6.44 北京晚报 5.7 上海证券报
6 4.97 北京晚报 6.43 羊城晚报 4.3 深圳特区报
7 3.66 今晚报 5.00 今晚报 4.04 羊城晚报
8 3.27 计算机世界3.85 成都商报 4.03 成都商报
9 3.24 精品购物指南3.37 解放日报 3.9962 今晚报
10 2.85 解放日报 3.29 深圳商报 3.9961扬子晚报
传媒行业运行综述
一行业传媒行业运行综述
一行业运行回顾
全国媒体广告收入增长放缓
从1990-20我国广告市场总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7%,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强,但是广告市场收入增长速度在不断放慢。2001年的广告市场收入将延续这种下降走势。根据慧聪媒体监测公司提供的媒体广告监测数据,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是负增长,报刊媒体广告收入增长速度也由上年同期的33%大幅下降为9%。
在整个广告市场增速放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跌幅将居前列,而报刊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速度也将比上年大幅下降。网络媒体广告收入和户外媒体广告则继续保持了升势,但由于它们在整个媒体广告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难以挽回总体颓势。根据AC尼尔森国际媒介公司的预测,如果综合考虑各媒体广告价格的实际折扣幅度,今年全国市场整体广告收入将有可能出现低增长甚至零增长。来自上市公司的数据也表明,2001年是广告业经营调整的一年。电广传媒2001年上半年广告业务收入与利润与年同期比均呈下降趋势;东方明珠来自东方电视台的广告收益也略微下降。
入关前的政策与结构调整
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7号文),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积极推进媒体集团化改革,组建跨地区、多媒体大型新闻集团的目标,对比较敏感的传媒业融资问题、媒体与外资合作、跨媒体发展等问题都做了积极、具体的回应,显示中国政府深化传媒业改革、培育传媒航母的决心。
今后,媒体可以通过正常的融资渠道融资,报业、出版、广电集团的经营部门经批准可以股份公司形式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发行集团、电视集团可以进一步吸收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国内新闻出版广电影视媒体选择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国外知名媒体集团进行合作。这表明媒体对外融资政策已经松动,媒体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已获支持,它不仅将推动资本市场和传媒的紧密结合,而且会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传媒业的组织架构、治理结构、运做流程、人才布局等,积极推动中国传媒的产业化进程。
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2001年,中国传媒业启动了空前的结构重组。中央电视台频频与境外媒体展开从股权到项目层次的紧密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是宣布与香港电视广播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央视持股40%),双方将以平衡持股方式在英属处女群岛(BVI)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开拓全球华过电视广播公司的海外卫星平台及其它网络发行中央电视台节目;而后旗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香港凤凰卫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紧接着CCTV旗下上市公司中视传媒(600088)宣布出资港币1900万元与凤凰卫视合作制作以南北极地区及连贯两地之间所途经的路线为题材的一系列电视节目,该节目将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同时播出。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的成立整合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中央级广播电视、电影及广电网络公司的资源和力量。
据悉,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后,将形成拥有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互联网站、报刊出版、影视艺术、科技开发、广告经营、物业管理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其固定资产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收入也将过百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传媒航母。
据了解,集团建立后,将组建节目开
发总公司、艺术演出公司、广告总公司、物业开发总公司、报刊出版公司、国际合作公司等6个新的公司。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开发、演出及广告经营将由集团统一策划、经营。此外,集团还将通过向地方电台、电视台提供节目或合作办台、办节目,扩大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利用率和落地入户率。同时,集团将通过组建传输网络公司,对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整合,形成全国联网。但中央集团与地方集团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根据WTO有关协定,中国并没有承诺开放广播电视,将严禁外资进入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网及电影制片厂。但中国将允许每年以分帐形式进口20部外国电影,允许外资参与改选、建设和经营电影院,允许引进境外广播影视节目,允许中外合作制作广播影视节目,允许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在内地三星级或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的涉外宾馆、常住外国人的公寓以及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等单位落地。
各地广电厅纷纷进行台网分离、组建广电集团、下属经营部门企业化改制工作,并积极寻找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口;报业方面,报业集团的组建已蔚然成风,近日又有整合城市若干核心报刊而成的湖南日报集团和杭州日报集团相继挂牌。
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中视传媒与凤凰卫视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项目合作,继成都商报借壳四川电器(现名搏瑞投资600880)、赛迪传媒控股ST港澳(现名赛迪传媒0504)后,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划转将成为ST黄河科(600831)的新控股股东,江西赣南果业股份有限公司(0829)也发布公告,新华通讯社所属全资企业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将通过受让法人股的形式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些买壳上市的传媒集团通过重组减债、资产置换等形式将广告、有线电视网络等新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基本面获得根本改观,后续业绩增长也有了坚实基础。
民间传媒公司也不甘寂寞。它们不仅热衷于在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广告代理、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大撒金钱,而且在积极筹划通过多种方式上市。如他们中的活跃分子唐龙传媒公司、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上市做准备。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传媒资本大举进入将不可避免,中国的传媒还没有完成产业化就要面临市场重新洗牌,挑战是空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媒业在2001年加速产业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重组。
二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78年至2000年的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形式单一、过多地依赖行政或行业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市场化要求不断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的传媒业结构,这便是当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传媒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低
以四大媒体中最强大的电视媒体为例,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2、国际化程度低
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美国是影视业国际化经营老手。根据1995年CNN财务报表公布的数字,CNN当年国际贸易收入4.45亿美元,占年度总收入的13%。按此比例,我国最大电视企业,中央电视台43亿总收入中,应有5.6亿元来自国外,但实际不到1亿元。说明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
3、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
我国现行的传媒业政策和法规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
4、产品数量多、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有一个详细统计,中国国内生产电视剧为499部,共5625集。但从质量上看,很多国内拍摄的电视剧粗制滥造,题材雷同,大约只有四分之一获准在电视媒体播放,剩下的都成了“废品”,资金的浪费极其惊人。
5、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
中国传媒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所需要的是懂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和希望。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多数传媒从业人员对传媒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传媒业缺乏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人才仍是传媒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WTO的日益临近,国外的文化商人们已经全副武装瞄准中国精英人才了,他们甚至做好了精英人物的档案,随时准备用高薪买进智慧,为在中国传媒业最大限度获利做准备。
7、融资渠道单一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民营传媒集团;特征;定位;发展对策
作为特殊的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而民营传媒集团以其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运营模式,在我国传媒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虽然是一个传媒大国,但是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对我国民营传媒集团特征及发展对策展开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中国民营传媒集团的概述
1.1 中国民营传媒集团的界定
所谓中国民营传媒集团,是指在我国境内,以市场为主导,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建立在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由合资或个人独资所构成的传媒经营组织。民营传媒集团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受到资本和规模的限制较多,目前主要分为民营书业、民营广告公司、民营网络传媒和民营娱乐传媒集团这几类。
1.2 中国民营传媒集团的特征
相较于国有传媒集团,民营传媒集团的市场适应能力更强且运营方式更为完善。具体说来,中国民营传媒集团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民营传媒集团具有明确的产权。相较于国有传媒集团,民营传媒集团的产权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的产权是经济主体进行资源组合和利用的前提,因此产权明确的民营传媒集团能够成为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并且依法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换言之,明确的产权有助于民营传媒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资本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推进不同性质资本间的兼并、收购和相互参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其次,中国民营传媒集团具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民营传媒集团虽然不像国有传媒集团那样拥有国家的财政支持,但是凭借其出色的市场适应力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民营传媒集团具有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如民间资本、银行融资、外资和证券融资等,这为民营传媒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再次,中国民营传媒集团具有完善的公司化治理结构。作为传媒组织系统内部控制能力和外部适应能力的物化形式,治理机构对传媒机构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公司化治理机构是一种经实践证明的成熟治理模式,民营传媒集团所具有的公司化治理结构使得其良好的组织设计和卓越的管理能力能够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有助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最后,中国民营传媒集团具有双重属性的产品。相较于其他一般性企业的产品,中国民营传媒集团的产品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具有文化属性,而另一方面又必须为了盈利而具备经济属性。
2.中国民营传媒集团的发展对策
受到政策壁垒和市场壁垒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民营传媒集团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限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民营传媒集团必须不断拓宽业务范围,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加强品牌的塑造,并且重视对服务内容的建设,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2.1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在新的传媒业环境中,我国民营传媒集团无论是组织形态还是组合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很多民营传媒集团同时涉及多个行业的业务,并且资本雄厚的民营传媒集团纷纷通过参股、兼并和收购的方式来实施组织扩展,以此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在新时期,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我国民营传媒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说来:(1)我国民营传媒集团要实施横向多元经营战略,即向自身主导产品相近的行业或产品发展,如热门电视剧的制作商将其情节和人物形象开发成网络游戏或玩偶,从而对媒体资源进行多层级和全方位的开发,以此来降低组织成本和整合内部生产的竞争环节。(2)我国民营传媒集团要实施纵向多元经营战略,即民营传媒集团所拥有的资产要涵盖同一类型媒介产品的不同阶段,包括制造、发现、销售和播放等阶段,从而来降低交易成本。(3)我国民营传媒集团要实施跨行业多元经营战略,即围绕自身的核心资源来拓宽盈利渠道(如迪斯尼集团同时涉足主题公园、电视、电影和手表、家居用品和箱包等多个产业),突破过度依靠广告收入的单点盈利模式,从而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
2.2 利用资本运营来筹集资金
我国民营传媒集团要想获得发展上的突破,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重要性,利用资本运用来筹集大量资金,加速自身的扩张:(1)随着传媒经营成本和投资成本的大幅增加,我国民营传媒集团仅仅依靠内部积累是难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足够资金,因此需要向企业内部和外部,采取直接或间接地方式筹集资金。(2)作为高投入和高产出的行业,传媒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民营传媒集团在执行收购兼并时,必须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进行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的整合,确保企业的活力。
2.3 通过提高服务内容来奠定发展基础
對于我国民营传媒集团而言,其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种类对于经济利润的获取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其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充分借鉴西方民营传媒集团“内容为王”的经营理念,通过提高服务内容来奠定自身的发展基础。一方面,我国民营传媒集团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敏锐地察觉市场产品或服务的缺口,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或者是对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加工来填补市场需求空白,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要根据观众审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身的节目进行升级或者改版,以此来吸引大量的观众;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传媒集团要重视对服务内容的营销,在自身对产品进行升级或改造后,要及时地进行包装和宣传,并通过价格策略、时间策略和组合策略等营销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
2.4 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自身品牌的塑造
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消费者不可能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对每一样信息进行识别,也无法对同类服务或产品进行一一比对后再进行综合选择,此时具有高识别度的企业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美国时代华纳旗下的各个子公司,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品牌特色,在消费者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我国民营传媒集团也要通过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的塑造来打造企业品牌,并且构建完善的企业品牌推广体系。
3.小结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民营传媒集团要面临来自国外传媒集团和国内国有传媒集团的激烈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一部分民营传媒集团生存下来,而另外一部分民营传媒集团则惨遭淘汰,但不可否认地是,民营传媒集团是我国传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媒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形势下,我国民营传媒集团不断进行经营战略和发展对策的模式,探寻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从而使自身成长为多方面发展和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冀小飞.民营电视发展现状研究[D].四川大学,2007.
[2]何如.我国传媒业投资经营发展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
[3]詹成大.论民营资本进入我国传媒业的影响研究.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
中国出版传媒并购发展研究 篇4
外国出版传媒在很早以前就采用了适应市场的运营方式,所以并购的历史长、体制成熟。研究外国出版传媒业的并购历史,对于我国的传媒业并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传媒业共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
(一)第一次并购浪潮(1898~1904)
第一次并购浪潮起源于19世纪末期,在1898~1902年达到顶峰,又在20世纪初结束。这次并购活动的特点是行业上多为传统工业,而且规模较大、范围较广,从而形成了很多的行业垄断。报业作为传统传媒的代表参与了这次资本主义世界的并购浪潮,并产生了最早的新闻传媒集团。报业的初始报社纷纷展开并购,建立新闻传媒集团,控制新闻传媒业。这次并购浪潮在1904年结束,结束的原因是1904年美国股票市场崩盘,导致企业缺乏并购的融资来源,进而平息了第一次并购浪潮。
(二)第二次并购浪潮(1916~1929)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不同于第一次为了垄断而并购,第二次并购是已经垄断的大公司主导的、为了形成寡头而进行的并购。在这次并购中,企业逐渐注重经营和盈利,被并购公司也从被动兼并转变为主动出售。企业并购体制逐渐成熟。许多企业进行跨行业合并,从而产生了综合性企业,加剧了市场上的竞争。
在第二次并购浪潮中,报团实力大大加强,大型报社顺势尝试跨行业的经营。其中赫斯特报的拥有者赫斯特将报团逐渐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媒体报纸、杂志、特写辛迪加、无线广播以及电影等,在1935年拥有26家日报。通过一系列并购,报业的垄断格局也逐渐形成。
(三)第三次并购浪潮(1965~1969)
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二战战后时期。这次并购浪潮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1967~1969年达到高潮,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这次并购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产生了一批更大、更全面的大型垄断公司。本次并购浪潮期间形成了大量的综合型企业,但这些并购并没有明显地加重行业的垄断。
在这次并购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迅速,不断地挤压着传统纸媒的利润。另一方面,美国通讯委员会(FCC)对传媒业的管制也不断加强,制定了一系列的反垄断政策,比如:媒体不能相互持有股权;一家公司在一个市场只能拥有一个电视台;一家公司只能运营一个电视网,等等。
在这次并购浪潮中,除新媒体发展外,另一大现象是并购逐渐走出国界,放眼全球,出现了多个跨国并购的成功案例。1935年,加拿大人汤姆森进入英国传媒界经营电视业,吞并了肯姆斯莱报团形成“汤姆森集团”。1966年,该集团购入严重亏损的《泰晤士报》,轰动一时。20世纪60年代,斯克里普斯霍华德、赫斯特和纽豪斯成为美国最大的三家报业集团。
(四)第四次并购浪潮(1984~1989)
第四次并购浪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于1988~1989年达到高潮。在这次并购浪潮中,出现了弱者并购强者的杠杆并购形式。并购企业的范围逐渐扩大,目标也立足全球,放眼世界,发生了更多的跨国并购案。
在这次并购浪潮中,出现了大量的新并购方法,呈现了新的特征。投资银行的作用日益呈现,给并购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开始出现了垃圾债券。而且这次并购更具有策略性,单纯的无关兼并减少。并购活动逐渐规范并更加积极地进行资金的运筹。得益于债券资金的使用,小公司并购大公司日趋简易。并购活动的国际性日益增强,西方发达国家相互兼并,跨国大型企业的兼并案频频出现。同时,政府的政策行业管制逐渐宽松,促使并购活动进一步增加。这次并购浪潮的规模之大,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风起云涌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中,传媒业随之进入加速并购发展期。从澳大利亚走出来的默多克疯狂发展,在收购了都市传媒的6个大型电视台后成了美国第四大电视网络公司。德国的贝塔斯曼也趁机进军美国,控制了美国22%的纸皮书市场。1989年,时代公司以151亿美元并购了华纳公司,组建了时代华纳公司。
(五)第五次并购浪潮(近期)
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次并购浪潮的政治背景是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方国家进入战后最长的扩张期,政府的管制进一步放宽。在这次并购浪潮中,强强联合所占比例比较多,并购金额巨大。而且不同于以往,跨行业并购逐渐减少,垄断行为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这次并购极大地冲击了市场结构,大企业的优势日益明显,刺激更多的企业参与并购。
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中国也占有了一席之地。过去几年,中国企业的并购数量一直以70%的速度增长。2004年,联想公司更是通过兼并IBM的个人电脑部分,跻身世界500强之列。
在这次并购浪潮中,传媒业也丝毫不逊色。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公司成功合并,一度轰动了世界。在这次并购浪潮中,传媒业的世界格局大体形成。第五次并购浪潮至今仍然持续,并购行为也更加成熟。
二、并购活动的类型
由于国外传媒业的并购活动要比我国成熟很多,所以了解外国传媒大业的常见并购经营方式十分有益于中国传媒并购活动的开展。经过分析,外国传媒业的并购经营有以下几种目的。
(一)以并购的方式获得新部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综合型企业的优势逐渐体现,传媒企业也要随着自己的需求建立新的部门,获得新的能力。传媒企业获得新部门,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直接创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运营能力,并购其他企业来获得新的部门。自己创建虽然花费的资金少,但是从零起步,风险较高,时间较长,容易错过好的时间窗口。并购获得可以直接获取原公司的市场资源和品牌资源,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时间,但是前期需要的资金较多,还要对新公司进行整改合并,难度也很大。从国外传媒业的经历来看,绝大多数传媒集团都采用了并购而没有通过自己直接创建的方式获得新部门。
(二)以并购的方式完善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给一个公司提供了发展方向。公司战略是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属宏观管理范畴,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很多公司的并购活动,都是服从公司战略的指导。
(三)干预行业资源,扩大经营规模
扩大经营规模常常是传媒企业实施并购活动的重要原因。在企业实现扩张之时,并购其他企业要比自身扩张要好很多。一般来说,如果合并后的新公司的总体实力高于原公司的实力总和,即可算作产生了“1+1﹥2”的效果,即协同效益。产生协同效益也是扩张型并购的主要目标。
公司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并购的目的会有所不同。若企业规模尚小,尚处于成长期,进行企业并购多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若企业是已经初具规模的传媒巨头,其并购活动就会更多地考虑协同效应。
三、并购模式
并购活动中,被并购的目标公司类型也是购买方需要考虑的重点。根据被并购的企业类型不同,国外的传媒业并购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几种。
(一)横向并购模式
所谓横向并购,指的是处于同行业中的公司之间的并购。一般二者之间多具有竞争关系。在传媒业中,横向并购一般体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同类媒体的并购,另一种是综合型集团之间的并购。进行横向并购的效果包括使经济更成规模、消除竞争、拓展市场、增强实力。在行业初期,并购多为横向并购模式。因横向并购可产生规模经济、消除行业竞争,故横向并购是各国反垄断的重点。如果并购的各方在合并后实力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其并购意向就会使政府非常的恐慌,并试图以反垄断为由破坏掉他们的合作。不过从近期各国的政策来看,政府对于横向并购的敏感度正在逐渐降低。
(二)纵向并购
纵向并购指的是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进行合并。纵向并购在传媒业中体现多为出版企业并购印刷、发行公司,或电视制作公司并购电视台。与横向并购不同,纵向并购多追求效率的提高,而非实力的直接增强。纵向并购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可以将上下游企业归入控制,以求生产、交易和代理成本的降低,和时间、企划的协作,将市场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传媒企业的纵向并购,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稳定性。电影电视制作企业如果可以控制发行、播放渠道,无疑会让自己如虎添翼。另外,纵向并购还可以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避免政府部门的反垄断审查。
(三)混合并购
混合并购,就是既不并购自己的竞争对手,又不并购自己上下游企业的并购方式。传媒行业的混合并购一般是指媒体企业实施超出自己系统范围的兼并,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这种方式实施兼并,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还可以降低风险,增强稳定性。传媒行业通过混合并购整合资源,促进新媒体的融合,还可平衡营收。
(四)影响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因素
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并购模式,就不能获得足够好的效果。一般来讲,影响企业选择其并购模式有以下原因:企业的产权、企业的发展战略、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
在众多企业中,业主制与合伙制自然人的产权制度往往更倾向于扩大经营规模、获得更大利益,故实现并购活动较多。除产权制度的影响外,企业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并购活动的重要原因。传媒企业发展初期,多规模不大,规模较弱,故多采用横向并购的方式整合业界。而当企业已经获得一定发展时,就会转而选择纵向并购的方式,打通供给、产出、发售之间的隔阂,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延续自己的市场活力。
企业并购活动的进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制定的发展战略。传媒企业也是如此。发展战略多基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一旦确定便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企业的并购有很多也是服从企业发展战略的结果。如果说传媒企业并购的内因包括发展战略、发展阶段,那么市场结构及政府管制政策就是企业并购的外因。市场的自由度、政府的扶植与管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并购的实施。
四、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展望
在我国传媒业发展初期,曾走过一些弯路,迷信了苏联的意识形态为先的理论,忽视了传媒业的市场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传媒业的发展也逐渐和世界接轨,传媒企业并购案也逐渐规范起来。
中国传媒企业通过并购发展,一大优势就是政府政策的扶植。早在2001年,政府就开始着重促进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在2003年发行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屮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中,明确指出国有发行集团、转制为企业的科技类报刊和出版单位,在国有投资主体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国内其他社会资本投资;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申请上市。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我国的传媒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
五、结语
我国传媒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期间,有进步也有不足,有优势也有挑战。但是我国的传媒企业毕竟起步很晚,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外国传媒业的并购,从而制定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策略。相信通过对外国企业的透彻分析和对本国的摸索,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前途必将更加美好。
摘要:传媒业在现今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业的繁荣,不仅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向,还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我国的传媒业在初期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意识形态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性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传媒业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发展至今已小成气候。然而,我国的传媒业因发展过晚,不如西方传媒业经营经验丰富。所以,本文在分析外国传媒业并购历史及并购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传媒业并购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媒业,国外传媒业,并购,跨界
参考文献
[1]王菲.中国出版传媒并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3]张梅燕.从大并购到大融合:中国传媒业发展趋势[J].开放导报,2016(02):64-69.
我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 篇5
④ 缺乏优胜劣汰机制,媒体兼并、联合、重组存在很多障碍。我国有一万多家报刊社,几千家电视台、电台,除少数媒体有较好的效益外,有很大一批数量只是靠行政拨款在低水平上勉强维持。在我国媒体都是事业单位,除因宣传违规而被撤消刊号,即使负债累累也不会倒闭或破产。我国传媒业缺乏应有退出机制,使媒体的兼并、联合、重组存在很多障碍,在实践中的行政撮合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无法通过优胜劣汰、有生有死的市场法则进行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这也是传媒集团难以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⑤ 传媒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我国传媒业已形成了近1000亿的资产,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部门对这么大的一笔资产进行监管。在大多数地方,媒体资产的所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都归媒体单位所有,也有些地方(如上海)媒体资产由宣传部直接支配。传媒资产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建立。一方面,传媒集团管理者的经济收入与经营业绩不直接挂钩,影响了其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他们的经营行为也缺乏应有的监督,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行为。
⑥ 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在国际传播上力量很弱。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强大、日益开放的.大国,在国际舆论上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宣工作主要由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少数几个中央级媒体承担,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但在国际上的声音依然很弱。现在有一些地方(如广东、上海等)的传媒集团已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但地方媒体只把眼光放在国内或本地区,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这不但限制了它们自身的发展空间,也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传播上的力量。
三、我国传媒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案设想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传媒加紧抢占国内市场,传媒业面临很大挑战。另一方面,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传播力量,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传媒业面临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笔者认为,我国的传媒改革还应继续坚持党管舆论、社会效益第一和渐进式改革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大原则的前提下,加快束缚传媒业发展的体制弊端的改革步伐。针对传媒业现存的问题,笔者提出下一步改革和发展战略方案的一些初步设想。
1、确定集团化改革目标模式。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传媒集团化改革宜采用“一团两制”的模式,实行采编经营“两分开”,宣传部门还是事业性质,保留报社、电视台、电台等事业法人资格和编制,是舆论宣传的主体。经营部门剥离出来成立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母子公司体制,是市场运作的主体。事业单位是企业公司的主要出资人,享有资产收益权、重要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按照现有法律框架,建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明确党委与公司董事会的权、责、利划分,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2、改革传媒业宏观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调整传媒业的宏观管理体制,突破条块分开限制,促进媒体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要打破条条分割,首先要把广播电视局与广电集团分离,进一步再把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局合并。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组建跨媒体、跨行业的传媒集团。另一方面要打破块块分割,削弱地方对新闻媒体的属地管辖权,组建跨地区的新闻管理机构,鼓励传媒集团实行跨地区发展。
3、打破传媒业的行业壁垒。放宽传媒业的准入条件,突破机关报(台)一统天下和传媒行业寡头垄断的局面,允许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参与媒体经营运作。一种方式是允许企业、社团及个人参股传媒集团的经营性公司,另一种方式允许创办有别于机关报(台)的公共媒体,公共媒体由企业、社团及个人提供资金,不对某一机关负责,而是对宪法和法律负责,表达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舆论呼声。公共媒体的创立有利于打破机关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对引入外部竞争、促进传媒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国出版传媒业融资体系发展探析 篇6
关键词:出版;传媒;融资
当前我国出版传媒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出版传媒业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殊行业之一,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在推进市场化变革的进程中,出版传媒企业纷纷通过融资来吸纳市场资源,积极寻求在文化产业经济浪潮中发展壮大。但是,目前我国出版传媒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跨媒体、跨行业经营不显著,大多数传统出版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转制改企工作,但历史遗留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惯性仍将长期存在,这些都决定了出版传媒企业融资活动发展的曲折性。
一、当前我国出版传媒业融资体系的构成
1. 财政融资
財政融资是指政府通过提供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信息平台、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提供融资渠道,并通过融资支持政策释放利好信号来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出版传媒业。例如,2012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出版传媒企业上市;加强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出版传媒集团信贷融资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制定支持出版传媒集团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自主品牌等无形资产出资、质押贷款等有关政策,都将有利于我国出版传媒业财政融资渠道的发展。
2. 上市融资
上市融资包括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直接上市就是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进入资本市场。出版传媒企业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满足证券监管部门对公开发行股票的要求,即可申请发行股票并挂牌交易,成为上市公司。出版传媒、皖新传媒的上市即为直接上市。间接上市是通过“借壳”“参股”等方式上市融资。所谓“借壳上市”,就是出版传媒企业通过其下属子公司以股权转让的方式控股上市公司,即先“买壳”或“借壳”,然后将出版传媒产业的经营性优质资产或者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从而获得上市资格,如时代出版、新华传媒。“参股”方式的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参股“福建南纸”,江西教育出版社参与“晨鸣纸业”的新股配售等。①一般来说,出版传媒企业选择间接上市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更简单,上市条件也更灵活,在审计和法律审核方面的要求也更宽松。因此,目前我国新闻出版类相关上市企业绝大多数采用这种方式。
我国出版传媒企业近年通过上市融资的情况如表1所示。
3. 银行融资
由于对出版传媒业市场前景看好和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银行业近年来加大了对出版传媒类企业的信贷力度,银行贷款成为了产业中最重要、最普及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模式。(1)政府牵头的统一授信模式。政府和银行签订一定额度的信贷协议,银行会针对符合信贷标准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这种授信相对来说降低了银行的坏账风险,建立了银行和政府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支持性政策的贯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会通过提供贴息或资金支持减少企业贷款的成本。如2012年11月6日原新闻出版总署和交通银行签署《支持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交通银行将在3年间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提供5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2)银行统一授信模式。银行统一授信主要针对实力雄厚、信用较好的企业提供一定时间内的信贷额度支持。如2012年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向中文传媒及其下属公司提供等值人民币3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3)项目授信模式。即针对企业现有的项目提供信贷,这样可以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测验,并能在项目开展时进行实时效益监控,信贷风险相对较低。
4.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指项目主体按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期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融资行为。偿还期限由公司在发行时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决定,可以是短期,也可以是长期,短期债券的利率较低,长期债券的利率相对较高。债券融资利息低、风险可控,其实质是债务融资,不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目前我国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热情逐渐高涨,但参与债券市场融资的意识还普遍不强。近年来我国出版传媒业债券融资情况可见表2。
5. 风险融资
风险融资可帮助成长前景好、市场风险高但现阶段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出版传媒企业融资并改善经营管理。我国中小型出版传媒企业在经过产业利好政策的引导后,其风险融资环境正在改善,实践案例开始增加。但市场仍存在明显的产业风险投资偏好。据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传媒娱乐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04~2010年中国传媒娱乐投资主要分布在户外媒体、影视制作与发行、广告创意与代理、动漫等4个细分行业,分别占总投资的37%、22%、15%、12%,相比之下包括出版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业投资仅占6%。目前尽管国家进一步开放出版业市场,但风险投资方极少介入传统出版业市场,而是开始关注新兴的数字出版市场,尤其是内容平台运营商环节。
二、我国出版传媒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1.多元的融资结构缺乏有效联动
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已初步建立了包括财政融资、上市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风险融资等在内的多元融资体系。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企业有序融资顺序应该首先选择内部融资,再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从融资成本来看,目前我国的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所以出版传媒企业更偏好股权融资。但我国现行资本证券市场设置的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多适合于具有较大比重固定资产的工商业企业,中小出版传媒企业很难符合上市条件,财政融资和银行融资等融资模式也都倾向于大型的实力雄厚的出版传媒企业,行业、产业内融资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融资结构并没有发挥出联动效应,对于大部分出版传媒企业来说,能够资以利用的融资方式仍是单一的。
nlc202309042102
2. 业务分离难拓展融资面
我国出版传媒产业长期存在着业务相分离的现象,即采编部分从事传播内容的采集和编辑工作,事关舆论导向和文化安全,体现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发行、印刷、广告等经营部分体现媒体的产业属性,从而人为地割裂了产业链条,直接导致了募集资金使用权与占有权的背离,使得投资者不知道资金的去向,从根本上导致了出版传媒企业融资吸引力的减弱。尽管行业主管部门和证监会推动出版传媒企业上市的力度不断加强,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注重上市公司资产的完整性以及人员、财务、机构、业务体系的独立性。从实际情况来看,行业政策暂不允许上市公司运营采编业务。对上市公司而言,如果采编业务长期游离于产业链之外,容易造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比例过高或者无法保持独立性等问题,不仅不符合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也会对企业的经营性业务带来一定风险,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3.融资环境仍需完善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出版传媒等文化企业获取金融支持的最大障碍在于无形资产的核定与评估。出版传媒企业主要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这样的无形资产作为资产存在的表现形式,难以评估质押,在财务报表上无法明确反映,资产负债表不直接反映品牌、客户资源与受众资源的价值,这使得资金供给方有关债权充分保障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缺乏严格、可信的公示机制,他人难以知悉融资企业版权的移转情况及真实的归属情况,使得融资企业在利益驱使的情况下“一物二卖”的情况时有发生,加重了银行的投资风险,而且也给融资行业的有序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此外,适合出版传媒业的融资中介及风险评估、收益预测等指标体系也不完善,难以客观量化产业的投资风险,无法承担分散风险、共享收益的服务机制,也导致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缺乏足够的缓冲地带,对注资出版传媒业顾虑重重。
二、出版传媒业融资体系的完善途径
1. 建立适合出版传媒产业的银行融资机制
借贷资金是出版传媒产业融资的主渠道,我国社会资金的90%集中于银行,建立适合的银行借贷机制对于出版传媒产业融资至关重要。出版传媒产业银行融资难主要是因为传统银行信贷认为文化企业缺乏固定资产,同时银行也未根据出版传媒业自身的特点创设新的信贷品种。建立适合出版传媒产业的银行融资机制,首先要建立出版传媒产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为金融机构分担借贷风险。无形资产是出版传媒企业的最大财富,也是其向银行贷款的基础,合理评估无形资产价值是出版传媒企业和银行的共同需要,政府应当组织协调并尽快构建相对独立的文化产权评估机构、评估程序及风险预警机制。其次,应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信贷,探索将版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经过评估的出版传媒经营项目、销售合同等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的途径和方式,并进一步鼓励银行探索信用贷款、联保联贷等方式。第三,尝试建立中小型出版传媒产业融资担保基金。出版传媒产业融资担保基金是指政府为中小型出版传媒企业融资进行担保而设立的专项资金。政府融资担保基金的设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银行的商业风险,解决中小型出版传媒企业的融资困难。②
2. 建立有效的政府融资支持体系
建立与完善政府融资支持体系,首先应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的同时,大力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努力构建一种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商业与企业赞助、个人捐赠及彩票债券募集等为补充的出版传媒产业投融资基金,以对出版传媒产业的发展与运营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其次,灵活运用各种税收减免政策,或者直接有针对性地减免中小型出版传媒企业的税收,或者对一些支持中小型出版传媒企业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等进行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型出版传媒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最后,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吸引民间资本共同设立针对包括出版传媒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政策性银行。这类银行的运营模式、管理理念将给其他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授信方面提供借鉴。
3. 尝试推动出版传媒企业的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的重大金融创新。这一类融资的案例在影视制作行业运用得很多,如2002年,梦工厂将拍摄的包括《角斗士》《怪物史莱克》《拯救大兵瑞恩》《美国丽人》等在内的37部电影打包,发行了10亿美元的证券。③出版传媒企业的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出版传媒企业所经营的文化项目或者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这一类无形资产打包,以资产证券的形式进行出售。参考美国的做法,要确保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建立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机构),目的是帮助出版传媒企业实现证券化的无形资产在结构上与其他资产相隔离。在此过程中,SPV以证券销售收入偿付证券发起机构资产出售的款额,保险或银行等机构为SPV做保险、担保和抵押等金融服务。SPV将经过信用评级后的证券交予证券承销商,采用公开发售或私募的方式进行发售。最后,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通过托付机构偿付给投资者,作为投资者所持证券的权益。
4. 推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进入出版传媒产业
风险投资(简称VC)和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投资风险,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曾一度借力于其發达的VC和PE业。亚马逊、雅虎、eBay、谷歌等互联网企业都曾在创业初期受益于VC或PE基金资助。虽然近几年我国VC和PE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还存在着项目选择短视、管理能力滞后、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包括出版传媒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依然十分有限。此外,产权结构不明晰也导致我国出版传媒产业的价值链被人为地分割,难以保证投资者利益的顺利实现,更加使得此类资本裹足不前。因此,政府应当从政策上清除此类资本进入出版传媒业的阻碍,积极鼓励我国VC和PE业投资出版传媒产业及引入国外优质的VC和PE公司投资我国出版传媒业。
(聂静,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
﹡本文系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化营销研究”(课题编号13YS149)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韩冰曦.我国出版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
② 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 对策,2012(4).
③ 陈波,王凡.西方三国文化企业融资模式及其经验借鉴[J].武汉大学学 报,2013 (1).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7
1 我国传媒管理价值判断
1.1 国家层面的价值判断
判断传媒管理的价值, 是传媒管理者对传媒行业进行管理时应该坚持的思想原则, 是传统宏观管理的一种观念和理论。在宏观层面要坚持下列价值标准。首先, 新闻职业的判断标准要客观与唯一, 就是公正、自由、准确、真实的表达。其次, 要遵守法定职业责权的判断标准。言论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而非随意自由, 根据法律规定赋予传媒界以权利与责任。最后, 以政策导向及国家调控的标准进行判断。此标准彰显出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意志, 并通过出台政策来实现, 其内容包括:外交、文化、政治、经济、人才培养等政策性指导。
1.2 行业层面的价值判断
首先, 扩展行业组织, 体现自身作用。传媒行业协会应发挥出协调行业之间、政府与行业间关系的作用, 出版、电视、广播、期刊、报业等行会能提出政策要求与国家政府进行协商。其次, 规范传媒行业的行为, 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行业自律是行业协调的内在机制, 通过规范行业章程和企业公约, 如行业自律公约、廉洁自律公约、道德公约等, 约束传媒企业的行为。最后, 推动国内外传媒行业间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新闻属于世界共享资源, 在保障著作权的基础上可以共享, 以增强国际间的合作。
1.3 企业层面的价值判断
传媒企业是组织与制作传播内容的社会组织, 其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随着我国确立国家治理体系, 企业法人的权利与责任也逐步明确, 当传媒企业增强自主权时, 也应该履行其承担的管理机制与责任。要制定特殊管理股, 使传媒企业在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成为市场主体。建立人才机制与人事管理机制, 完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 以提高企业的活力。
2 我国传媒发展创新研究
2.1 创新管理与体制机制
创新并非只是新鲜创意或奇思妙想, 而是将想法转变成提高社会价值的力量。所以, 机制与体制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电文传媒、中视传媒、东方明珠等媒体秉持“资本壮大传媒”的思想, 成功实现上市。既展示传媒创新管理和机制体制的精神, 也展示出我国传媒企业向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其意义在于既完成资本市场与传媒企业的对接, 也借助上市的形式实现和市场对接, 建立起创新机制体制的倒逼机制, 使传媒企业实现了公司化规范, 同时建立起影视制作、娱乐互动、新闻传媒等产业以及文化投资平台的格局。
2.2 创新商业平台与商业模式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下, 传媒产业的属性获得更多关注, 其重点是创新商业平台与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传媒企业注意到传媒市场中商务人群, 运用线上与线下的途径, 实现传统平台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并模式, 在广告、内容、发行等方面建立起云媒体的模式, 提高传播质量与效率。借助全新商业模式创建C2B商业模式、开发SBS平台、整合优势资源进行战略投资, 获得很大成就。在创新全媒营运及打造社会平台方面, 传媒企业建立企业QQ群和社会QQ群、微博、户外屏流媒体、网络视频、广播、网站、报纸等传播平台, 适应潮流发展的趋势, 对传媒管理进行创新。
2.3 延伸产业链条
传播学专家将我们身处的时代命名为“泛媒体”时代, 其传媒领域既突破四大传统媒体的概念, 也模糊了非媒体与媒体的原有界限, 所有可以传播信息的物、事、人都是媒体, 即“无所不在的媒体”。此理念为传媒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广阔空间, 也是传媒创新发展的重要渠道。例如:报业集团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中报业发展的优势, 优化报纸投递队伍, 借助实体连锁与商务平台, 从报纸发行的单一业务向着旧报回收、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商务速递、代理发行等业务发展。不但实施多层次发展策略, 也增强同城配送的服务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传媒产业发生较大变化。只有在企业、行业、政府等方面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管理共识、价值判断, 才能完善与健全机制与制度。通过创新的三种途径, 为传媒产业发展指出明确方向, 推动传媒产业向传媒集团发展, 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其是具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能让全社会受益。
摘要: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人们强化对新闻多样性和质量的需求。应从国家、行业、企业等3个层面分析传媒管理的价值判断。以新闻专业性为基本原则,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控。随着传媒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新闻传媒界面临重大演变, 需要在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促进传媒行业升级成为高端文化产业。
关键词:传媒管理,价值判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兵.创新促进发展技术改变传媒[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1) :43-45.
[2]李思屈.中国传媒创新的方向与路径[J].今传媒, 2012 (11) :10-13.
[3]崔保国.大传媒时代的“变”与“势”——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J].传媒, 2013 (5) :13-17.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8
1.1 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 社会主流观念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越来越“趋于中心化”。利用先进技术, 缓解人们精神上无聊的经济便应运而生。“无聊经济”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释放压力、打发时间的最佳选项。“无聊经济”伴随着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而成为众多高智商者所追寻的商业机遇。人人网、开心网等藉以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免费网络社交和网络游戏开发进入空前的爆炸时代;电梯、超市里的传媒广告、酒店大厅、发廊, 甚至连烟酒店都随处可见的娱乐杂志, 无聊经济正在以光速传播、更新、泛滥。
1.2 定义
一般来说, 无聊经济主要是指:第一, 是以计算机游戏、社交为主的主动无聊经济;第二, 是以电梯广告、车内广告为主的被动无聊经济。这两种无聊经济的划分是以消费者在“无聊”时间时的消费意愿为标尺。被动无聊经济或者主动无聊经济都是基于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的结果。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基于产业经济的“集体化”、“精英化”观念逐渐被“个体化”、“草根化”所替代。无聊经济的产生不无原因, 当社会财富积聚到一定阶段后, 人们有基础去消费无聊经济;其次由于竞争激烈化, 人们为摆脱紧张、焦躁的状态而主动搜寻压力缓解方式, 于是便产生主动无聊经济;或随着生产力提高, 人们在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里, 面对无聊和广告时不得不选择广告时的被动无聊。
2 高校传媒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校园文化传媒的发展情况, 笔者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 对南京市的十五所高校展开调查, 重点调查高校校园媒体的类型、各类校园媒体的接触度和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考虑到人流量及各年级分布均匀, 我们选择午饭时间在高校食堂门口随机抽取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派发2000份问卷, 收回1984份, 最终有效问卷1960份。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了录入, 并且制作图表对数据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图一所示, 收回的1960份有效问卷, 其中大一521份, 大二348份, 大三617份, 大四474份, 各年级人员数据的均匀分布显示了调查结果是客观且具有足够可信度的。下面是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
2.1 高校传媒的多样化发展
2.1.1 校园电视传媒已经渐入成熟
目前, 在全国的大学校园食堂中, 挂在墙壁、柱子上的电视机随处可见, 并随机播放着广告、宣传片、电影等。但是, 随着大量传媒公司的不断融资, 校园电视传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很难再进行渗透。
2.1.2 校园灯箱广告传媒正在席卷高校
在大学校园的道路旁, 在教学楼下的草地旁, 校园灯箱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这种传媒方式不仅可以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 同时也为夜间通行的同学们提供了照明。
2.1.3 大型喷绘海报展板纷纷进入校园
海报展板的传媒方式主要是通过绚烂的色彩制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然后用喷绘海报的形式在大铁架或大展板上展出, 来吸引在校大学生的眼球, 最终达到校园宣传的目的。但是由于需求量少、供应商多, 大多数企业就回避了该项产业。
2.2 高校媒体的受众特征
(1) 受众的高同质性。学生、教师是高校传媒的主要受众, 而大学生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讲都是受众群体中绝对的主体。大学生们有相近的年龄、教育背景以及相似的经历, 不仅如此, 大学生群体对新奇的东西抱有非常高的好奇心, 因此成为了社会中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这种高同质性能使企业的广告更具针对性, 能更有效地锁定目标受众。
(2) 半封闭半开放性。首先在区域上, 校园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和范围具有一定的区域封闭性, 但涉及一些校外事件时又会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其次在经济上, 大部分的校园媒体运作都依靠校内资金或者自筹经费。从整体上来看, 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其特殊的宣传政策与规定, 与此同时又在受到市场经济影响的情况下, 两者相互妥协而导致形成了一种半开放半封闭的媒体运营环境。
(3) 受众的群体性。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种群体意识, 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严重的从众思想及行为, 尤其是消费方面。同学间有意识的互相模仿以及信息的高度共享为校园传媒带来了极大的广告效益, 但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无聊经济下的高校传媒
“无聊”从心理学上分为主动无聊和被动无聊。主动无聊是人们主动选择的一种状态, 它是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工作之后, 主动地希望寻求一种可以完全放松的状态, 这时如果有外界信息对他们的状态进行干预, 他们将会产生反感心理。而被动无聊则恰恰相反, 它是人们主观上不希望, 但现实环境等因素却让他们感觉到很无聊。
根据实际调查, 广大师生是极其反感小广告“牛皮癣”的, 一方面这些小广告没有相应的利用价值, 另一方面破坏了环境的整体美观。如在杂志、海报、布告栏上进行宣传会相对正规一些, 但在实际操作中, 又会受到校方的诸多干预。
如图二所示, 大学生对于身边的校园公示栏都存在好奇心理, 正是抓住了学生生活中无聊性的特点, 吸引学生的目光, 达到预期的效果。
新兴媒体的“无聊价值”在于选择了人们“无干扰、无防范、无竞争”的“无聊时间”;在“受众无防备、无抵触”的“无聊空间”进行信息的传播, 使得人们接受信息的排斥心理小得多, 在等候的这个时段、这个地点, 人们处于一种无准备的状态, 当这个无思想准备的等待时刻突然出现一个信息刺激源, 那这个信息就会被他们所注意。
3 无聊经济下高校传媒出现的问题
图三显示校园媒体存在的不足, 其中40.01%的人认为不足之处在于内容过于单一, 34.76%的人认为高校媒体的时效性不强, 更新速度过慢, 6.2%认为媒体的宣传力度不足, 缺失了无聊信息的效果。剩下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校园媒体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校园媒体的主要形式即校报。下面主要以接触度相对较高的校园媒体为例进行分析。
3.1 时效性不强, 更新速度慢
校园媒体中接触度相对较高的户外广告以及报刊杂志等信息量小、周期较长、更新速度慢造成了校园媒体时效性不强。
3.2 内容单一
对于报刊杂志和通讯媒体来说, 在选择报道内容方面, 一般重复较多。对于通讯媒体来说, 必然存在的就是广告, 而这些是大学生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而另外一种校园媒体———校园报刊的版面较少, 而且在第一版上充斥的基本都是枯燥乏味的会议新闻、活动新闻等连记者、编辑自己都不愿细读的内容。
3.3 宣传力度不强
网络媒体在当今信息时代发展迅猛, 宣传效果拔尖, 在宣传媒体界拥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但是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弊端, 尤为严重的就是信息量大的问题。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导致受众主动性增强, 很容易避开对广告的接触, 这些原因使得网络媒体上的广告很难真正地打动学生。
除了网络宣传方式, 报刊杂志也是一种宣传方式。
由于采编人员自身不足, 在新闻的选择和采编上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而且报刊内部人员的更替过度频繁, 这也导致了报纸质量的不稳定, 而这种不稳定性最终导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宣传效果。
3.4 管理体制不完善
首先是通讯媒体, 即手机媒体, 这是目前管理体制最不完善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来不及形成完善的管理方式, 甚至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通讯媒体信息的管理, 这使得手机媒体就像一个杂物箱, 让大学生们很难在一堆没有用的信息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 管理不力导致广告等信息的泛滥, 造成部分负面影响。
除了通讯媒体, 报刊杂志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由于校园报刊多直属于学校的某部门或院系, 而且校园报刊无法像市场报一样搞报业经营, 更不能靠卖报来回收成本, 因此经费就只能来源于直属机关的划拨。而基本上, 在当下的环境中, 这样的报刊享有的自由权是少之又少, 而这样的报刊定位就是直属机关决定的, 所以很多时候, 这样的报刊起到的作用就只有宣传功能。而在满足学生受众需求以及践行新闻理念这方面无疑被弱化了。
3.5 负面影响的产生
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大肆泛滥于校园, 其所形成的广告文化犹如一股强力冲击波, 不可避免地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倡导的积极、正面的主旋律产生着巨大冲击。
无聊的商业广告使高校育人环境复杂化。一方面, 高校商业广告影响受众的文化心理, 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的同时, 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无聊经济下的高校商业广告提供现代生活信息, 引导人们进行生活方式变革的同时, 也会诱发人们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
4 无聊经济下高校传媒的发展策略
校园文化的多元性使校园文化生机勃勃, 校园里的校容校貌是校园物质文化, 人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启迪。从无聊经济出发, 首先高校传媒为企业在校园的宣传搭建平台, 更好地起到宣传效果;其次为师生提供各类所需信息、技术以及资金支持。同时, 将虚拟与现实相融合, 突破传统广告传媒的限制, 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通过手机等现代传播方式传达给大学生, 积极利用无聊时间创造价值。根据无聊经济下高校传媒出现的问题, 笔者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建立完整的管理条例
应加强高校媒体管理制度, 使其与校园文化环境相融合, 让大学生们“享受”到无聊经济带来的福利。高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对高校传媒进行系统管理, 同时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条例, 对高校传媒和高校学生的成长教育环境进行引导, 使其进一步相协调, 如成立校园文化管理中心, 对商业广告进行审批, 放到手机报上或者进行消息推送。同时,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应该增加经费的预算, 增加校园媒体的自由权。而这些, 只有在高校传媒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下才能实现。
4.2 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形式
高校媒体的宣传形式也可更为多样化一些, 可以与高校学生生活相结合。可以装饰一些新颖美观的宣传栏, 不但为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对校园进行了点缀。
不仅可以在校园公共设备处进行宣传, 网络也是一个极好的宣传媒介。利用Wi-Fi这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 我们可以在特定范围内向学生提供能够在互联网接入的Wi-Fi无线电信号, 学生连接该信号将进入手机报页面, 通过手机报向学生传递校园相关信息。同时, 我们还可以在手机报上植入各类广告信息。
客户端作为手机报的拓展形式, 突破了Wi-Fi覆盖范围的限制, 用户体验更加便捷舒适, 顾客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或者电脑登陆客户端, 阅读手机报上的内容。
4.3 形成完善的媒体机制
宣传形式多样化的同时, 解决时效性差、内容单一的问题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完善校园传媒机制:第一, 要确保有效的资金支持运转, 即得到学校的支持;第二, 要有足够的采编人员;第三, 缩短平均更新周期, 确保信息源、增大信息量, 以满足大众需求, 增加“访问量”。完善的校园传媒机制会增强相对应的宣传效果, 从而顺利地为无聊经济铺路。
4.4 选择适宜的宣传地点
对于纸质的信息, 可以将校园中一切有利用价值的、容易被忽视但却有较高关注率的角落当做其承载媒介。因为这些角落不引人注目的位置特性, 宣传信息相当于变废为宝, 不令人反感。
对于手机报, 可在无聊时间长且人流密集的地方覆盖Wi-Fi, 比如食堂、校车停靠地点、洗手间等, 为同学们在无聊时间里提供一种消遣的方式, 同时也为手机报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4.5 提供便利的服务平台
最后, 可以在手机报客户端中提供一定的校园服务, 从而将被动无聊经济逐步转化为主动无聊经济, 比如创建学生实践平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平台。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之余, 通过校园网络提出自己的问题, 向其他同学老师进行求助咨询。这不仅可以促进校园信息的广泛传播, 更有益于校园同学之间建立信赖, 互相帮助, 促进校园和谐气氛的培养。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无聊经济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手机等为高校学生无聊学习生活填补了时间, 这也不断促进着无聊经济的壮大。从网络媒体的迅速膨胀到手机网络媒体的发展, 3G技术的不断更新, 无聊生活下的这种高校媒体迅速崛起。但是高校传媒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 高校媒体必须体现高校文化生活, 有效服务于高校学生, 丰富高校学生无聊的校园生活, 只有沿着规范、积极、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才能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 “无聊经济”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释放压力、打发时间的最佳选项。在高校中, 类似于商业广告、计算机游戏广告、手机传媒、纸质宣传、人人网、开心网等无聊经济正在迅速传播, 本文主要研究在无聊经济的背景下, 高校传媒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无聊经济,高校传媒,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彭湃, 张璋.高校商业广告:市场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05) :169.
[2]杨敏丽.手机广告基本商业营销模式探析[J].当代经济, 2008, (12) :64-65.
[3]张爱菊.校园广告的特征与管理[J].新闻爱好者, 2010, (07) :174-175.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9
1 中国新媒体发展
目前“新媒体”一词可指代的范围相当广, 内涵也很丰富, 尚未有确切的定义。而市场对新媒体的普遍认知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基于数字信息技术, 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 不断地向移动化平台拓展。《2011年传媒行业蓝皮书》指出, 目前涌现的新传媒形式主要有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户外媒体和楼宇电视等。网络电视IPTV, 它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 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 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是“实时通信+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移动工具”的结合体, 代表着受众真正的分散化、小众化、个性化, 具有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户外媒体呈几何级增长, 户外媒体指的是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 (框架媒介) 、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等针对特定受众、并可以相互有机整合的媒体。楼宇电视正成为增速最快的新媒体, 楼宇电视也称之为楼宇液晶电视, 安置于消费能力较高的白领聚集的甲级智能化办公楼宇, 以及人流量密集的中高档知名商厦的电梯轿箱内或电梯等候厅按钮上方。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信息家电, 服务更智能更全面, 以及设计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新业务, 以点播为基础的数字电视, 在未来将实现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实现股票交易、信息查询、网上冲浪等将成为可能, 数字电视的服务已经涉及传统媒体, 其独特的服务也已经超越了传统电视媒体功能。
2 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的迅速成长, 对传统媒体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去年美国已有105家报纸停刊, 英国有近80家报纸停刊。而最具说服力的是成立于1889年的世界顶级报纸《华尔街日报》, 被默多克新闻集团收购的价格仅为50亿美元;而成立于1995年的雅虎网站, 微软出价446亿美元收购仍被拒绝。新兴媒体的崛起与能量, 由此可见一斑。今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加快壮大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家打造文化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 新媒体企业将受益最大,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及技术创新, 新媒体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而传统媒体在迎接新媒体挑战的同时, 也将在重组转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机遇。
新媒体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双重优势。新媒体的及时性、参与性、互动性、信息的海量, 使得传播更为迅猛, 这种扩散能力使得新媒体成为很多重大事件传播的初始和形成渠道。毫无疑问, 随着数字技术, 通讯技术的发展, 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户外视频等新媒体样式相继出现, 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新媒体所营造的语境之中。新媒体一方面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改变着传媒的格局与生态。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创造着新的社会生活景观。而在今后的一个时期, 新媒体的影响力还会加速提升。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市场保有量着巨大的冲击。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 新媒体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全国人民过除夕的必备大餐, 在以前人们只能通过电视来收看,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来收看, 较大的冲击了电视的收视率。由于新媒体的便利性, 及时性也使得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等视觉盛宴选择通过新媒体渠道向观众呈现。新媒体作为人类传播技术的又一次改革和创新, 不仅仅创作着新的媒介景观, 同时, 也使曾经风光无限的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而直接的冲击和挑战。
3 基于新媒体的电视传媒宏观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 传统媒体的发展面对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 电视媒体在制定新媒体发展战略时, 首先要全面了解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才能制定出最优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 分析电视媒体的外部宏观环境, 从而为新形势下电视媒体制定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3.1 政治环境分析
以广播、报纸和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中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政治宣传的主阵地,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体制的原因, 电视传媒一直是政府直接领导管辖, 行政干预氛围浓厚, 新形势下这种体制严重的束缚了电视传媒在信息时代的传播能力。新形势下, 为了促进电视传媒的发展, 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大对传统传媒的投入和建设, 特别是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推进三网融合, 进一步促进电视传媒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 促进电视媒体转型发展, 适应当前新形势, 为社会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提出在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转型, 电视传媒要结合新技术适应新环境, 实现新发展。今年, 中国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 其中重要的主题是做好电视媒体的转型和发展。从宏观政治环境看, 国家很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电视媒体的如何借用新技术, 实现新发展, 国家也给了很多好政策, 鼓励电视媒体和新媒体一起发展, 协同发展。
3.2 经济环境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 信息化、全球化、城市化浪潮叠加袭来, 电视媒体在这些浪潮下既有挑战, 也迎来机遇。电视媒体发展的早期是行政手段, 改革开放后, 实行产业化市场化后, 电视媒体收入来源多元化, 收入得到保障, 为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 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 使得人们对社会文化需要越来越多, 也要越来越丰富,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要给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3.3 社会环境分析
长期以来, 电视媒体作为全国主要媒体, 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很大, 人们对电视媒体的依赖程度还非常高, 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然而, 由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是一种大的趋势和潮流, 新媒体功能很好的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 新媒体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便捷、更经济和更个性化的服务。传统的电视媒体还有较强的社会需求,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数字化发展, 新媒体必将占有更大是市场。
3.4 技术环境分析
在技术上, 电视媒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新媒体是将传统电视媒体的技术同现代科技相结合, 产生了众多方式的新媒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 这些新媒体的方式谁将最终成为赢家, 还不得而知。因而相对传统的电视媒体, 新媒体技术还有待完善, 还处在较大的技术风险。
4 基于新媒体电视传媒发展战略
新形势下, 电视媒体必须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扬长避短, 积极参与新媒体的合作与竞争。上文对电视媒体宏观环境进行总体分析, 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产业链、媒体融合、人才和品牌等方面进行分析。
4.1 电视媒体产业链战略分析
由于新趋势的发展, 电视媒体为了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已经开始了转型发展, 同新媒体进行合作, 或者直接进军新媒体。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自身的产业链, 如何定位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对电视媒体来说非常重要。电视媒体要同新媒体竞争, 就必须利用自己的品牌、渠道、资金等优势, 战略产业链上游, 牢牢控制发展的主动权, 合作的主导权。
4.2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战略分析
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作为新事物得到发展和扩张, 这告诉我们, 电视媒体想要在未来取得进步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潮流, 就必须同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利用自己的优势, 不断的改进技术和商业模式, 融合新媒体的功能, 努力让新媒体为己服务, 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此电视媒体应将内容、渠道和品牌作为突破口, 融合新媒体的技术和功能, 创造出一种融合新媒体的多媒体内容和形式, 增强竞争力, 取得竞争优势。
4.3 人才战略分析
电视媒体代表的传统媒体在用人上, 由于长期的体制原因, 存在人员多, 素质不高,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的局面。然而新形势下, 电视媒体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 想要同新媒体进行竞争, 就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引进不同专业人才, 同时要做好员工的薪酬、官员激励, 以及处理好新老员工差异问题。以人为本, 激励老员工, 引进和流程新员工, 引入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机制,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才能实现电视媒体的转型发展。
4.4 电视媒体的品牌战略分析
在现代社会以品牌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已经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 建立并维护一个公众认可的电视媒体品牌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电视媒体应先入为主, 树立自己符合时代发展的品牌形象, 将自己打造成公众认可的媒体, 取得同新媒体竞争的主动权。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迅速发展对电视媒体产生了重要影响, 电视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 进行转型发展, 做好同新媒体的合作与竞争。电视媒体要综合分析当前形势, 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针, 把握发展的先导权和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曾楚宏, 朱仁宏, 李孔岳, 等.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模式分类及其演化规律.财经科学, 2008 (06) .
[2]曹鹏.“注意力经济”何以破产?——媒介赢利模式剖析.传媒, 2001 (12) .
[3]李心芹, 李仕明, 兰永, 等.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04) .
[4]李岚.电视传媒产业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战略分析.电视研究, 2005 (06) .
[5]杨书卷.新媒体催动传统电视业的变革.电视研究, 2007 (03) .
[6]樊士德.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6) .
[7]王永连.论电视频道的组合竞争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 (03) .
[8]李金宝.开发电视产业的价值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06) .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10
在当今社会, 大众传媒与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媒体对某一事物的大力宣传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人们对这一事物的认同。大众媒体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将篮球运动赛事信息传送给观众, 像报纸、杂志、书籍、电视、手机等等都被称作大众媒介。其中篮球运动的教学、电视媒介的讲座表演等都是通过电视这类的媒介进行播出的, 不仅能够让观众更直观的欣赏到篮球的要领, 细节, 同时也加快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因此, 本文研究体育传媒对观众参与篮球运动的影响及发展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传媒的概念
体育传媒是大众传媒的一个分支, 是与体育活动分不开的、它是使人们了解体育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 传播的媒介主要有电视、网络、报纸等等, 传递的内容主要是和体育有关的, 比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等, 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体育传媒越来越朝着专业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体育赛事的重视, 体育传媒行业快速发展开来, 其在向人们传递体育信息的同时, 也以更加专业化的态势与体育相关的市场经济中来, 形成了自身的产业链。随着互联网、电视等媒介对体育的传播, 使得人们和体育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 而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随着对体育赛事的传播获取了一定的广告利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体育传媒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的作用。当前我们国家正逐步降低对体育传媒的控制, 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在资金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力度, 使得体育传播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 在内容上也越来越朝着丰富性发展。同时我国体育传媒为了适应国家的潮流以及全球化的深入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改革, 正逐步以多样化、多元化的态势面向社会大众。
第二体育传媒的传播渠道多。自2008年我国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后, 体育传媒在我国越来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对此面对这一广阔的市场,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参与进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化, 随着人们对体育赛事的热衷, 已经不能满足于平面媒体对体育赛事的报道, 因为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赛事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各种各样的体育传媒开始盛开起来, 使得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得到了一定的扩展, 同时也对对我国的体育传媒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自建国以来, 关于体育类的图书截至当前够有三千五百多种, 发行册数近六亿多本。另外随着我国对体育传播的信息不仅仅在局限于图书周刊, 越来越多的纸质报刊开始开辟体育报道栏目, 随后各大电视台也开始开设专门的体育频道,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再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体育传媒更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三、体育传媒与篮球运动的关系
体育传媒和篮球运动之间的联系很深, 就篮球而言, 其实人的一种运动, 同时人们在打篮球的时候大都会和他人进行交流, 形成了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但是在与特定的传媒相结合之前, 篮球信息的传播范围是十分小的, 不能起到一种广泛传播的效果, 篮球运动是经济社会条件下人们追求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体现, 要想被人们所接收必须依靠各种媒介的传播。而另一方面, 媒体也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 将关注点放在篮球比赛的竞技性、观赏性等方面, 将篮球运动的这种魅力体现出来, 而不是只关注篮球运动的娱乐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促进体育媒体的进步。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体育传媒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加大体育传媒的传播面、增强视频的现场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体育传媒和篮球运动的结合势必会促进体育传媒的大力发展。
四、体育传媒对篮球运动产生的影响
1. 体育传媒的作用
体育传媒通过各种媒介对体育信息进行传播, 让人们在看到之后有一定的信息认知能力, 激发出其情感体验, 进而对其行为意向也起到改变, 让大众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 并积极的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来。当前体育传媒传播的体育赛事日趋精彩, 既满足了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同时也对大众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冰壶、网球等这些具有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都是通过体育传媒的报道才让大众对其有所接受。又如体育传媒对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排球、乒乓球锦标赛等赛事的直播或者是转播, 不仅给体育运动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平台, 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着迷于体育, 激发了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由于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很多青少年都十分积极的参与到各类体育运动中来, 进而在体育传媒的影响之下为体育行业做出贡献。另外体育传媒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意识, 让其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的体魄也是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来, 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体育传统对篮球运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1) 过度市场化、商业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体育传媒的传播, 比如电视节目的安排, 很多篮球比赛在时间和赛程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让运动员们中场休息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观众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体育赛事的传播上。这些过度商业化的篮球比赛在过去的时间是不经常看到的, 但是随着篮球运动的商业化的普及和发展, 很多商人发现了这一商机, 众多体育传媒开始被推向了市场, 逐步变得商业化。
(2) 过度朝着娱乐化方向发展。当前体育传媒可谓是竞争激烈, 要想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下功夫吸引读者。例如一些体育传媒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 大暴某位篮球明星的绯闻等等, 有人认为这种娱乐性质的体育报道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但是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但是不管怎样, 当前的体育传媒关于体育娱乐性的报道已经远远超过了了对体育赛事的报道, 违背了体育传媒的原则和精神, 如果对篮球明星的私生活给予过多的关注, 不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正常训练和比赛, 同时也会让真正的爱好篮球运动的人感到反感, 最后本末倒置, 丢失了观众的认可和信赖而得不偿失。
(3) 过分强调篮球运动中的性别差异。由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 让男女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地位, 后来随着女权主义的倡导, 人们逐渐认可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维中还是存在男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的想法, 这种思想在体育领域也是存在的。虽然在女子篮球比赛中, 女性同袍运动员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在一些男人们的心中, 女性所取得的成绩是不足以被认可的。例如体育传媒对NBA联盟转播的比赛远远多于WNBA的篮球赛事这就是一个不置可否的例子, 女性篮球运动员或者是赛事几乎很少出现在体育传媒的头版或者是头条节目当中。这种带有男女差异的体育传媒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众对女性在社会中真正价值的理解, 不利于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体育传媒的发展虽然给爱好体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观赏和了解体育信息的平台, 让人们能够随时观看自己喜欢的体育赛事或者节目,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体育传媒最初的职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给给篮球运动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我们只有运用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负面影响, 才能让篮球以及体育传媒自身得到快速发展。
2. 建议
(1) 提高体育传媒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体育传媒和其他的传媒一样, 承担着对体育运动进行舆论导向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我国体育传媒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体育传媒从业人员应该时刻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 把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当作自己工作的动力, 避免体育传媒的过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 使篮球运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完善相关方面的监管.监督机制。在体育传媒日趋盛行的今天, 为了避免其朝着娱乐化和商业化方向过度发展, 体育传媒的实质是对体育赛事进行报道而对受众起到影响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来抑制体育传媒的市场化、娱乐化的行为, 比如建立体育传媒监督机制、体育传媒问责制度等等, 对一些庸俗的体育报道进行批评, 精华篮球运动的传播, 促进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快速发展。
(3) 运用人文精神节制体育传媒的过度异化。奥林匹克中的精神是一切体育运动追求的最终目标, 篮球运动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 只有清除了一点, 体育传媒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体育传媒在传播中, 要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 通过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运动员们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与传媒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探究体院传媒对篮球运动的影响, 分析了体育传媒的相关理论、篮球运动的价值, 以及体育传媒对篮球运动的影响, 最后就体育传媒对篮球运动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体育传媒,篮球运动,影响
参考文献
[1]郑东.受众心里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11-12.
[2]张亲梁.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2年:33-3.
[3]李光辉.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5.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传媒业;哲学思考
【作者单位】何少华,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媒体融合”一词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目前,其含义大体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包含一切与之相关的要素,如技术、内容、文化、体制等;狭义上指不同的媒体形态融为一体,从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媒体。
“互联网+”时代,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融合之路走得异常艰难。究其根本,传媒业融合发展的“痛点”是转变思想观念。因此,从哲学层面上对传媒业融合发展进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从更为宏大的视野来厘清为何融合、如何融合,从而让我们避免恐惧焦虑、等待观望、浮躁盲目的心态,发挥意识能动性,积极自信、从容理性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一、传媒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1.融合发展是“两个一百年” 的目标和两个“巩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梦想,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在两个“巩固”的前提下不断壮大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传媒业融合发展既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年出版图书品种世界第一、日报发行量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世界第二、印刷业总产值世界第三,是名副其实的传媒业大国。但与世界发达的传媒业强国相比,我们无论发展规模、发展格局,还是发展方式、发展质量,都还有较大差距。要实现强国目标,必须让更多传媒企业成为国际一流企业,让更多优质出版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影响主流人群,让更多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正因如此,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的传媒业,必须要加快融合发展,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提升主流舆论在网络上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这不仅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必然选择、维护文化安全的战略举措,更是传媒业应尽的历史责任。
恩格斯指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从而制约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是基础和前提,但它只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忽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最终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新媒体崛起之前,传统媒体是主流媒体,它垄断了信息、舆论、价值观的生产与传播。“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崛起打破了由传统媒体主宰的生产、传播以及市场逻辑,逐渐掏空了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联网以其更加丰富的商业模式攻城略地,抢占传统媒体市场份额。《2015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已达6.49亿;微信用户数量不断上涨; 网络视频用户数量高速增长,于2014年12月已达4.33亿。中国报业的“断崖式”下滑一年比一年令人心惊,2014年报纸发行量比2013年减少了近1/4。2014年互联网首次超过电视成为第一大广告媒体,网络广告收入规模超过1500亿元;互联网与移动增值市场份额不但一举超过传统媒体市场份额总和,领先优势达到10.3%,并且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原先聚集在传统媒体上的受众注意力被无处不在的新媒体大量分散,特别是年轻受众注意力偏好的大面积转移,使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边缘化,其影响力江河日下。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因其连通和开放的特性,网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日益尖锐复杂。如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与以党报、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有时存在较大的分歧。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一定国家的一定社会阶级的主要情感和思想状况”,是“当时流行的信仰、观念、思想方式以及那满足一定审美要求的方法”,它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阶级占据主要地位或支配地位的情感、思想、审美倾向,也是在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但代表着社会群体的共同“心声”[1]。社会越是分化,就越是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思想越是多样,就越是需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文化越是多元,就越是需要共同的价值取向。从这种意义上说,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互联网+”时代加快推进传媒业融合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铸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了。
2.融合发展是适应社会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世界经济整体呈现周期性下行态势,很多国家面临严重的社会和生态危机;不仅中国,全世界的国家现在都处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经济新常态是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新常态下,传媒业面临着传统的体制机制束缚带来的生存危机、“互联网+”带来的竞争危机、行业不景气带来的发展危机。面对危机,传统媒体无法充分整合内部资源,无法将优势资源高效转化为新的生产力,选择通过融合发展摆脱自身的困境,适应社会经济新常态是必然的。
nlc202309011257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要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传媒业的普遍联系。如果将传媒业置于全球经济背景下,放在与全国所有行业的普遍联系中,我们就会发现,虽然新兴媒体的崛起让传统媒体原有市场受到挤压,但正是因为有了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内容才有了更多的传播途径,从而提升其资源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媒介融合,事实上给传媒经济走向范围经济、集成经济创造了条件。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语境中,国际话语权缺失,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产业及产品的结构性矛盾和科技创新滞后,是传媒业的突出问题。与其他行业相比,出版传媒业是一个较小的行业,产业链短,长期以来存在经营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不断弱化,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缺陷。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出版传媒业以往只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自循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出版传媒业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出版传媒企业兼并、收购、重组加速;国际出版传媒业格局出现新变化;出版传媒企业对国际出版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激烈。因此,传媒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必须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当中,加入整个社会经济循环的大圈子,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做大做强。
3.融合发展是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必然趋势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回顾传媒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技术发展推动着传媒业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了“数与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变化,就是网络技术加速发展的结果。媒体传播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如果在技术上没有保障,融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媒体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动态过程。当前,互联网传播已出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未来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将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平台,各种信息传播介质的边界更加模糊,传播内容更加海量化、碎片化,传播形态更加多样化、立体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产力带来生产关系的改革和突破,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等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新技术驱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人能阻止趋势,当下中国媒体想拒斥这一场媒体新变已毫无可能。
二、融合发展中技术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传媒业是以内容创新和技术支撑为依托的产业,技术进步是引起变革的基本动因。印刷术带来出版物制作方式的革命,电子出版带来出版物载体的革命。数字出版不仅继承了传统出版的形态与功能,而且为用户设计了全新的应用方式,使用户以全新的方式生产、交易、消费内容产品。
由于在新旧媒介发展问题上“二元对立”式非此即彼的思维惯性,人们很易将“技术”与“内容”对立起来,“技术决定论”和“内容为王”观点的对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从哲学普遍联系原理来看,它们应是传媒业联系紧密、互为条件、发展变化的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同一内容,由于条件不同,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内容。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来表现,旧内容也可以利用新形式来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这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在融合发展的实践中,用运动、发展的观点来看,二者都会被重新组织和赋予新的意义,呈现出新的价值,最终相对统一。
相比传统媒体的产品,新媒体中技术对内容的影响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好的技术带来好的表现形式、好的用户体验,决定着内容产品的传播面。一个内容产品选择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未来能走多远。
从新媒体的发展过程来看,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但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改变只不过是通过技术手段让媒体原有的传播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目标更精准,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就新媒体而言,它缺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非技术条件,也缺少传统新闻媒介的专一性,对新闻信息的要求流于表面,缺乏可信度和冲击力。从技术决定论的视角观之,推动移动阅读市场发展的动力,似乎始终是来自于移动阅读终端的一次次技术进步。然而,从非技术逻辑来看,技术本无生命,内容却有灵魂[2]。
“互联网+”时代,当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的标配时,互联网技术已经难以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反而是传统的东西成为竞争的门槛。就像20年前会使用计算机是核心竞争力,但现在人人都会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下,你独有的优势才能称为优势。“众声喧嚣”的自媒体时代,呼唤优质、权威、客观的内容。 传统出版的最大优势在于出版单位对选题的精心策划和对内容的细心打磨。报纸、电视以大数据为指针,进行有深度、有价值、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播报和调查性报道,才是大数据新闻时代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是技术无法替代的。
可见,新媒体的优势在于观念和技术,内容是其短板,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矛盾;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观念和技术是其短板,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矛盾,尤其在当下,观念更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正因如此,融合发展过程中,技术建设必须与内容建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新技术引领融合发展,并驱动技术自身转型升级。新技术的应用将释放出难以想象的生产力。
技术唯有与内容融合,才能更好地释放和创新媒介的价值,满足受众的需求。当然,用户需求的满足并不是简单地迎合用户的阅读兴趣,而是独立思考、言之有物的内容创造[2]。如2013年美国《纽约时报》的《雪崩》革新式报道,该报道引入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方式,在以传统的文本、照片呈现新闻内容的同时,加入声音、视频元素,以铺陈故事发展的方式表现新闻,因而引起轰动。不仅操作记者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纽约时报公司还通过报纸、网站、iPad、单行本等产品形式,获取了相应的商业回报。在电子书方面,有的作品直接制作成APP应用程序。如几米首本电子书《走向春天的下午》,它运用多媒体技术研发制作,整合音乐、旁白、游戏及触控交互式阅读等多项数字设计,成为富媒体电子书的代表作。由此可知,技术俨然已是内容的一部分,内容与技术已融为一体,内容与形式实现了高度统一。
nlc202309011257
三、体制的创新与机制的灵活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总体上看,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不够,各类资源被不同地域、不同门类、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分割。很多媒体没有创新体制机制,有的把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附属物,新闻产品先用于传统媒体再用于新媒体传播;有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环节没有融合,你是你、我是我,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有的甚至另起炉灶分家单干,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了竞争关系,其结果是传统媒体越来越难做,新兴媒体又没影响力,做不好。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旧媒体融合的初级阶段已经来临,能否进一步深度融合与出版业体制与机制的完善和突破息息相关。”[3]媒体演变的趋势,归根到底还是内容消费方式的演变。比如,我们的主流媒体在海外的传播一定绕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不是技术能解决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版传媒企业现有的内容生产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不能有所突破,那么,真正的融合发展很难实现。这不仅是出版传媒企业能否走向世界更大平台的问题,而且连其自身发展都可能会因此受到制约。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推进融合发展,必须创新和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打破体制机制的界限,形成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方面的集约化整合,建立互兼、互容、共用、共通的数据库大型资源平台,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深度融合;但是也应认识到,中国的传媒业面临的是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环境,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产业发展、市场规则及资本意志之间的关系是传媒业转型成功的关键[4]。我们必须强调,不论媒体融合如何推进,党管媒体原则不能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只是传播渠道和内容呈现方式不同,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是一致的,不能以推动融合发展为借口打擦边球,不能突破管理规定,要一视同仁地加强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管理。
传统媒体要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必须把融合发展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要探索既与“互联网+”时代相配套又充分考虑意识形态领域特殊性的激励机制,确保互联网媒体人才队伍的优化和稳定。这些体制机制上的探索,归根到底就是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前提下,探索新媒体项目市场化、公司化的运作方式,对核心团队实行激励约束相容的机制,融合发展。
四、人才的培养与人才的创新性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劳动者),也必将对出版传媒业的转型升级、新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推动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普遍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熟悉传统媒体的人多,熟悉新兴媒体的人少,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二是人才引进难。媒体融合具有创新性,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媒体缺乏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政策,难以引进合适的创新型人才。三是人才培养跟不上。传统媒体很少举办媒体融合发展相关培训。
转型关键看人才,传统媒体在融合实践中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改革人才工作机制,把各类人才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在媒体内部统一调配使用,实现合理分工。二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多种形式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有必要可重点在新媒体、新技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实施并购,通过这一方式“走捷径”直接获得技术专利、获得中高级科技人才,从而极大地提升出版单位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三是要加强培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与方法。”因此,我们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加大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的力度,培养具有全媒体理念和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在此要强调的一点是,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从而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编辑的数字化转型是出版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其核心在于编辑自身意识的转变。”[5]教育培训除了加强编辑的互联网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编辑的创新意识。因为未来的内容产品更多是包含了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和融入了交互合作元素阅读界面的“富媒体”电子出版物,这对编辑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数字时代的编辑一方面要秉持并深度开掘传统出版积累的一系列科学理念与做法,另一方面应“提升‘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提高对‘数’的敏感力、提高对创意产品的认识和制作传播的能力”[6],从而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在新的平台上把握主动权。
五、传媒业融合发展的曲折性
传统媒体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决战期、融合发展的攻坚期。有一种很可怕的观点是,传统媒体体内没有新媒体的基因,因而无法转型成功。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和基本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具体途径和道路则是螺旋式的或波浪起伏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当前,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西方媒体融合发展起步较早,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国际传播领域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改变;二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变化必将使传统媒体面临全方位的冲击。必须承认,到今天为止,传统媒体所办的新媒体与位于第一方阵的互联网企业相比,无论在用户数、影响力还是在市值、体量方面的差距还是巨大的,市场上用户规模过亿、日活量过千万的“平台级”新媒体至今都不为主流媒体集团所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媒体融合仍在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还处于探索之中。如爱思唯尔1962年开始做电子版数据库,其数据服务平台十年磨一剑,到第十一年才开始收支平衡,然后才慢慢赢利。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互联网+”时代最终给传统媒体带来的,不是必然衰亡,而是凤凰涅槃,是在危机后重生。传统的新闻出版媒体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我们只要在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抓住一切机遇,切实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就一定能在新的传媒格局中赢得主动。
[1]严国红. 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J]. 甘肃理论学刊,2012(4):78.
[2]徐媛. 4G时代基于移动阅读终端的数字内容创新探析[J]. 中国编辑,2015(2):72-74.
[3]付国乐,黄睿. 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我国出版业转型与升级[J]. 出版科学,2015(3):80.
[4]吴信训,喻国明,胡泳等. 从上海报业新动向看中国传媒业转型与政媒关系[J]. 国际新闻界,2014(2):58-68.
[5]张晨,汪立亮.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J].出版广角,2014(5):50-51.
[6]郭立群,李建新. 数字时代编辑需要提升的三种能力[J]. 出版科学,2014(5):28-30.
传媒业发展研究 篇12
关键词:问题,新视听,视角,电视传媒,发展方向,对策
一、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的问题
在新视听视角下, 电视传媒的发展方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探讨:
1. 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的问题有资源和网络的不完善
目前, 我国电视传媒的网络是宏观管理体制、发展方法共同建立的, 所谓的发展方法是四级办广电, 而宏观管理的体制则是将电视传媒条和块的形式, 以块为主, 以条为辅的进行分级管理, 导致了电视传媒的网络也被分成分散的条块形式, 从而, 导致了电视传媒的资源在不断的浪费, 而且电视传媒的网络发展一直都处在偏小的情况下, 也就无法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经济发展。
2. 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的问题有缺少专业的人才
由于, 从事电视传媒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人数不多, 其中有才华也就几个而已, 而且在专业学校中也很少有开设有关电视传媒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专业, 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电视传媒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专业课程, 这样的形式, 根本无法达到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的需求, 因此, 一直以来电视传媒的工作人员中, 技术人员的人数一直都比行政管理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要多很多, 所以, 电视传媒也会经常录取一些其它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 但是, 往往他们的工作都是不如人意的, 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电视传媒中所需要管理的知识, 从而也就导致了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的管理模式一直很不完善。
3. 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的问题有缺少企业化管理遏制了电视传媒的发展
如果电视传媒所播放的节目观众不太满意, 甚至也没有多少观众会看, 但是, 只要领导能够满意这个节目, 那么, 这个电视传媒的节目也照样可以继续播放, 不用承受被淘汰的风险。由于, 电视传媒没有真正的法人财产权, 在行动的时候, 要兼顾很多权责, 不可以独断独行, 因此, 当电视传媒出现亏损的时候, 自然也就不用自己承担, 而是由国家来承担的。如果电视传媒实行企业化的管理, 那么所有损益都是由自己承担, 但是要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是必须改变原来的各种形式, 所以, 导致了电视传媒的录取人数越来越少, 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遏制了电视传媒的发展。
二、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方向的对策研究
在新视听视角下, 电视传媒的发展方向的对策研究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研究:不断的提高电视传媒节目的质量, 和不断的提高电视传媒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力度, 以及不断的增强培养电视传媒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人才。
1. 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方向的对策有不断的提高节目质量
(1) 将电视传媒的电视节目专业化。在新视听视角下, 如果有效的将电视传媒的电视节目专业化, 那么, 则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视传媒的知名度, 一旦发生什么重大事件的话, 所有电视传媒都在争相报道, 此时, 只有知名度较高的电视传媒, 才能让观众备受注目。
(2) 将电视传媒的电视节目公司化。在新视听视角下, 电视传媒多制作一些娱乐节目, 不仅可以脱颖而出, 甚至还可以为自己打出一个品牌形象。从而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视传媒的收益, 还可以有效的催动电视传媒的发展。
2. 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方向的对策有不断的提高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力度
在新视听视角下, 电视传媒如果可以有效的提高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力度, 那么, 则可以不断的提高电视传媒的市场经济实力, 甚至可以参与到国际的竞争中去, 从而, 为电视传媒带来更好、更大的发展。当然, 在电视传媒与资本市场合作的同时, 必须坚持在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的范围内, 并且坚守道德素质而进行实施, 例如:电视传媒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发展现状, 然后利用一些市场和资本 (例如:信贷市场、股票、金融租凭、企业债券等) 的方式, 来获取更多的发展方向。只有不断的提高电视传媒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力度, 才可以为电视传媒带来更好的、更大的、更有力度的发展, 从而不断的提高电视传媒的收益。
3. 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方向的对策有不断的增强管理人才的培养
上面第一大点中我们探讨了在新视听视角下, 电视传媒渴望获得相关的管理人才的急切, 所以, 应不断的通过实践、社会、学校等各种方式, 进行增强有关电视传媒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 在专业学校中, 应开设有关电视传媒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专业。只有培养出电视传媒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人才, 并且选拔出最顶尖的优秀人才, 成为一支创新、大规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才能为电视传媒的发展带来福祉, 也为电视传媒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带来了可靠的、优秀的人力资源。
三、总结
综上所述, 目前, 在学术界, 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 在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不断的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不断的提高电视传媒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力度, 以及不断的增强电视传媒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 才能有效地为电视传媒带来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保证, 才可以有效地为自己打出一个品牌的形象, 从而, 有效地为电视传媒带来更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金云丹.电视传媒如何应对视听新媒体的挑战[J].管理观察, 2010, (12) [1]金云丹.电视传媒如何应对视听新媒体的挑战[J].管理观察, 2010, (12)
[2]王文超.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 2008, (2) [2]王文超.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 2008, (2)
[3]李龙珠.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0) [3]李龙珠.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0)
【传媒业发展研究】推荐阅读:
传媒业发展06-27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07-02
传媒经济发展09-11
传媒融合发展的趋势05-08
现代传媒与政治发展08-16
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09-12
中国传媒事业的发展07-22
传媒技术学院发展规划06-19
网络传媒公信力研究07-23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