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环境

2024-08-04

传媒环境(精选11篇)

传媒环境 篇1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客观环境,并将信息向受众传递。但是,拟态环境并非能全面表征现实环境,在构建拟态环境时往往会存在与现实相悖的情况。因此,针对新闻传媒拟态环境的构建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拟态环境的内涵

拟态环境是传播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扩张是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完成的,其与现实环境存在互动关系,拟态环境反映现实环境,并反作用于现实环境。在拟态环境中,传播媒介是主体,受众为客体,前者将经过加工的内容展示给受众。因此,可将拟态环境界定为,以大众媒介为主体,以传播者为行为个体,将现实信息经选择、加工后向受众传递并在其脑中形成的景象环境,以拓宽其视野、助其了解社会最新状态。

2 新闻传媒拟态环境的构建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新闻的主要目的是反映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所以客观性是新闻媒介的生命线。《南方日报》刊登的假新闻《论证国际数学猜想的90后男孩王骑威:想做敢追梦的“中国高斯”》中,媒体为了让新闻更有卖点,未经深究即过分夸大事实将王骑威一些普通论证变成“轰动世界的成果”,将客观性置之不顾。因此,作为受众了解外部的主要途径,新闻传媒拟态环境的构建应基于现实,以客观公正之视角看待事件;二是平衡性原则。在构建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多方力量彼此的平衡,并基于其现实生活中的比例如实加以反映,力求拟态环境最接近客观环境;三是公益性原则。在新闻传媒构建拟态环境时,应将社会与公众利益即公益性置于首位,不可因个体利益而有损公众利益。例如,媒体连续报道全国多起校车事故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国家重视,国务院迅速颁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保障校车安全运行。在这些事件报道中,媒介能以公众利益为导向,塑造了平衡的拟态环境。因此,新闻传媒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应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心系民族长远利益,积极传播正能量;四是可读性原则。可读性是指新闻应当能够在内容上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并能便于读者阅读。现场感对可读性影响深刻,而现场感又与展现客观环境的具体与准确程度呈正相关。

3 构建新闻传媒拟态环境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拟态环境的作用,必须科学地构建新闻传媒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首先,加强监管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构建的工作力度。新闻传媒拟态环境的构建,离不开外界的监管。一是要发挥政府监管的主导作用。政府职能部门不仅有权直接参与新闻传媒的活动,还是该领域市场监管制度的制定者,所以主要在宏观层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新闻传媒的监管应基于市场与新闻规律展开,对其行为的约束也应严格依法遵规实行,为新闻传媒的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应完善相关立法,落实新闻报道实施责任追究机制,依法打击虚假不实报道。另外,对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政府应转换思维、强化监管力度,营造健康、规范的网络信息环境,保障新媒体能够如实反映客观环境。二是注重新闻传媒行业自律作用的发挥,注重拟态环境构建者自觉约束意识的建立。

其次,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水平。受众是拟态环境的客体,也是构建新闻媒介拟态环境的另一主体,其对于拟态环境的理解能力直接关系到拟态环境的构建。在拟态环境中存在各种虚假、不良信息,所以应将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维持新闻信息的平衡。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受众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根据受众的具体情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更好地提升其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再次,增强新闻信息的有效性。新闻信息有效性的提高,需要避免信息的重复与浪费。作为新闻信息的制作者,新闻传媒工作者应把好各道关卡,对信息进行严格筛选,为受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为了增进新闻信息的有效性,应提高新闻工作者管理新闻信息的能力;同时,在为了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要从新闻生成的各个环节入手,实施严格的管理,切实保障新闻信息的有效性。

最后,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新闻传媒从业者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决定着拟态环境的质量。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最好办法,一方面可以与专门学校联系,为在职人员提供正规教育,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水平;另一方面将大学的专门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实施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并根据学员的职业规划开展培训或提供更多的新的实习机会,为其从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保障。

摘要:拟态环境伴随传播而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环境,并与现实环境存在互动关系。本文首先对拟态环境的內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新闻传媒拟态环境的构建原则,最后,就如何否建新闻传媒拟态环境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新闻传媒,拟态环境,媒介

参考文献

[1]刘海辉.论拟态环境的内涵延伸及其最新特点[J].学理论,2014,5(12):8-9.

[2]陈航.新媒体与“拟态环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6(10):11-12.

[31范海诚.从新闻选择的要素看媒介拟态环境的建构[J].今传媒,2011,6(10):15-16.

[4]沈颖.论拟态环境与把关人[J].新闻天地,2011,5(9):19-20.

传媒环境 篇2

目前相亲节目与过去存在着巨大的不同,《非诚勿扰》等节目更加“快餐化”,也更具冲突性,已经远远脱离了以前以“交友成功率”为收视目标,而是比谁的话题更生猛,谁的嘉宾更出位。这样的交友相亲节目是在男女人数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用极端的方式放大了80后90后城市青年婚恋观和时下剩男剩女社会现象背后深刻的因果关系,呈现他们的价值观与人内心的矛盾,将一些青年人对金钱物质的渴求,以貌取人的心理赤裸裸的表现出来,这样就会有一个戏剧冲突的效果,让观众像一部电视剧一样去欣赏过去,是单纯为交友而交友,节目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但是高收视率和高品质并不完全矛盾,电视台应通过优秀的节目来建立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用智慧去创作,去获得高的收视率,交友相亲节目本身的创意和诉求是很好的,对遭遇“单身危机”的社会来说,应该是一种正面效应,其中,也不乏质量水准较高,社会责任感强的节目,比如上海电视台制播的《精彩老来伴》就给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这个重大的社会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平台,通过节目,让更多人理解“黄昏恋”,让人们用正确、宽容的眼光去看待银发老人的晚年感情需求,同时鼓励老年朋友互相了解交流,积极寻找晚年幸福。

相亲节目应当重塑真情真爱的社会价值,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反之,如果为了收视率,放弃媒体责任和道德底线,用越来越大胆的言论挑战观众的极限、相亲节目即便不被广电总局叫停,也会被观众无情的抛弃。

传媒环境 篇3

关键词:媒介讯息;移动互联网;网络编辑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

“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也创造了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的传媒环境便是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

一.新的传媒环境——移动互联网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以及由运营商提供的更高速的3G、4G网络服务,上网成为一种无时不在的生活状态。智能手机逐渐取代PC成为人们使用最多的硬件之一。以APP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开始侵入我们的每个生活空间,媒介形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具体来说主要是几个方面。

其一,基数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个性化的需求并存。低廉的价格使得凡是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群在学历、收入、年龄上都呈现门槛渐低的态势。这个人群对于手机有非常大的依赖感。人们在拥有智能手机之后,个性化的需求愈加明显,传统“大锅饭”似的内容提供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胃口。

其二,泛在性和永久在线的可能性。智能手机的便携和移动性,加上网络覆盖的广域性,让人们随时可以浏览网络世界。今天几乎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能被马上发到微博上,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这就是广域泛在网的作用。另外,智能手机已经做到了可以24小时在线。电脑不可能24小时开机,而使用手机的人群中24小时开机,永久在线以及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其三,强制性和依赖性的并存。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如今手机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人类器官的延伸。今天手机远不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从通信工具,转变为人们社会关系的全部。智能手机的时代,人们被强制携带了手机,只要铃声一响,必须要看手机,提醒度很高,强制力也很强。很多人对智能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阅读、浏览、即时通讯、互动、转发、分享。

正是移动互联网的这些新的特征和变化,对网络编辑的角色产生影响。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编辑的社会角色未发生多大变化,但是其工作角色却大有不同。

二.新的传媒环境对网络编辑角色的影响

如何将自己所编辑的信息凸显出来,并且最大可能的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成为网络编辑最关注的事情。新的传媒环境对网络编辑的角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从单纯的信息提供转变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要求编辑在海量信息的年代具备信息整合的能力。其次,对编辑的策划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内容的生产和推广不仅是一种策划,更是一种营销。网络编辑应该是一个导演,要懂得分镜、文字、动画如何处理,并知道预期效果。再次,对编辑的反应速度,以及编辑内容时效性和真实性有更高的要求。热点事件一触即发,这就要求编辑能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抓热点,并能利用热点来借力打力。最后,要求编辑在内容采编中有把控媒体个性和调性的能力。维护内容的个性和调性,让读者因为你的不同而产生认同,这是用户个性化需求得以实现的路径。

三.网络编辑对新媒体环境的应对策略

许多网络编辑及学者在新媒体的实践中不断摸索,试图探索出应对变化的路径。只有先行摸索与实践,抢先占领市场,才能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网络编辑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练使用多媒体并熟悉各种媒体的特点与要求

网络编辑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以求最小投入最优传播和最佳收益,表现形式涉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漫等,所包括的媒体平台具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论坛、贴吧等,媒体之间还可以进行联动、组合。因此,不熟悉各种媒体的特点就无法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相对优势,使不同媒体对同一内容的传播产生互补“叠加”放大等宣传作用。无论在什么样的媒体平台进行内容生产,都需要了解本平台的特点,以及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要求。

(二)掌握专业化的网络编辑技能

鉴于网络媒体的强大表现能力、即时沟通作用和不同类型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网络编辑必须掌握网络媒体的编辑技能。首先,对于网编人员来说需要懂得SEO的基础知识包括内容的标题的设计、关键词的布局等。其次,对于一名网编来说还是需要懂得一些线上营销的知识,要懂得抓住用户的心理,一步步将访客转换为有粘性的客户。

(三)提高收集与整合信息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得信息大爆炸,编辑对信息进行甄别、判断与优化选择就成了编辑存在的一个首要条件。新媒体时代并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对信息的整合与深度挖掘,网络编辑必须提高收集与整合科技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从海量信息中发掘选题,组织专题,深度挖掘有关内容,及时发布并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国际新闻界,2011.05.

[2]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

环境传播中的大众传媒研究 篇4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新阐释

(一)大众传媒的定义。大众传媒,又称大众媒体,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广泛受众的传播媒体。包括广播, 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网络媒体。它同时具备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及知识产业的共同特征。基于大众传媒的概念,受众人群庞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这也是大众传媒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二)大众传媒的功能。大众传媒具有获取与传递信息、 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和娱乐休闲四个功能。在有关环境新闻的报道中,大众传媒将新闻事实传递给受众,同时接受受众电话来信等方式的信息反馈,这种利用舆论揭露环境问题, 监督政府、企业行为的方式对加快环境保护进程,维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大作用,也体现了大众媒体面向大众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的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责。

二、环境传播中大众媒体的新功能

(一)大众传媒在环境传播中的角色扮演。在环境新闻中,大众传媒作为环境保护监督者、舆论引导者、环保决策推动者以及环境文化价值保护者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大众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作用。以2011年的云南镉污染事件为例,大众媒体如网易、雅虎等通过建立专题网页的形式追踪事件,并报道解决进程及事件后期发展,成功引导舆论,促进问题解决。类似的事件还有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事件,国内媒体在报刊网页上的报道多达104条,众多主流媒体追踪报道,促成地方政府对排污费征收标准实施了改革。

在这一类事件中,大众媒体第一时间将环境问题及解决进程公之于众,以公众利益为准绳,对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从而影响政府决策,促进生态问题的改善;并不断对后续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保证民众的知情权,为政府和民众提供有效的沟通桥梁;同时通过报道进行环保教育,为公众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总体来说,大众媒体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交流、宣传教育的作用。

三、环境传播中的大众传媒新思考

(一)加强大众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监督作用。大众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曝光,能够推动舆论,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对政府及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 保护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加强大众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监督作用对环境危机的解决十分重要,尤其是严重阻碍人类发展的一些问题,大众媒体应不断追踪报道,揭露事件真相, 不应被某些部门团体蒙蔽。

(二)整合媒介传播,提升环境传播能力。由于各种媒介传播方式不同,对事物报道以及采用的报道形式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也会不同。例如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对普通民众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生动,是大众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 电视、网络等媒体适合再现现场过程,具有较强感染力及故事性,引起观众心理共鸣,真切体会到保护环境生态的重要性以及环境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不同媒介的相互配合,更容易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刻不容缓, 要解决环境问题,民众需要正确的舆论向导,政府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而大众媒体则因其特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为民众提供信息来源渠道与信息反馈平台,宣传教育促使民众提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一方面监督政府、 企业,利用舆论促使其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同时, 为了更好发挥自身职能,大众媒体应该不断加强监督力度, 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专业性,并进一步整合多种新媒介,推动环保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基于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新闻报道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愈加明朗,环境问题对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影响,而大众媒体每一次监督追问都关系着公众利益。因此,环境传播中的大众传媒作用值得研究。本文结合事实案例从大众传媒特性、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大众传媒与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关联性。试图理清大众传媒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及解决后的影响,从而论证大众传媒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传媒环境 篇5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 传媒 司法 媒体审判

一、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探析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两个重要标志。在西方社会,新闻媒体甚至被看作是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

理论上,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是紧密相连,又并行不悖的。事实上,多数情况下,它们二者互不冲突。相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比如,独立的司法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全秩序;而新闻媒体也借助舆论监督,对我们社会中的负面现象给予曝光,同样能促进事情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很多时候,司法和新闻媒体携手进行良性互动,还能产生“1+1>2”的合力效果。例如,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法律案件的庭审,法院一般会邀请媒体记者进行旁听,甚至借助电视台进行实时直播。司法和媒体的“联姻”,尤其是媒体正当的舆论监督,有助于促进审判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加透明度和阳光度,预防和减少腐败,提升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

例如,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案”。湖北青年孙志刚,夜晚出门时,因缺少暂住证,被强制带入收容所,在收容所因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最终死亡。在孙志刚死后的一个多月里,家属向几十个部门申诉都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在得知线索后,《南方都市报》介入,通过深度调查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让这一鲜为人知的重大案件披露出来。此后,全国各地主流媒体以及互联网纷纷关注此事,由此引发广东省以及中央领导的批示,相关部门也开始对这一案件进行调查审理。再后来,三名法学博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认为“强制收容的制度”是违反宪法的。在媒体和公众的呼吁下,最终收容制度被废除。从这一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体和舆论的力量相当强大,其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也很明显。

二、新闻媒体影响司法独立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不正当或过度的监督,也可能对司法独立产生不良影响。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对司法独立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与司法两种行业的工作性质有明显差异

尽管新闻也要求客观、公正,但相对于司法的理性来说,新闻的感性特征还是比较强的。从客观层面来说,之所以新闻的感性更强,主要在于记者不是法官。尽管记者也会对事情的真相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但由于新闻报道的截稿时间所限以及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并非都很过硬,所以在调查案件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个人立场,掺杂个人主观情感或者先入为主地认为事实是怎样。加上有些新闻报道在文字和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容易造成误解和误读。这样的新闻报道一旦刊发出来,就很可能让广大受众认为事实就是如此,其实,这里所报道的与现实中的可能产生偏差,甚至相去甚远。而事实上,新闻报道也只能保证相对的客观、公正,而很难做到更高层次或者绝对的客观公正。这是与司法工作一个差别。

2、部分媒体的非正当行为加剧了与司法的冲突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要求媒体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在改革开放以前,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很容易实现目的,因为当时我国的新闻媒体完全归国有,都是事业单位性质,靠国家拨款运行,不从事经济和商业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近年来,国家要求非时政类媒体进行转企改制,从原来的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法人,从以前的国家拨款到自负盈亏。这也额外增加了新闻媒体的经济压力。为了生存,媒体迫切需要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而炒作就是提高关注度的杀手锏。正是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很多媒体特别是商业化媒体不得不采取一些类似的手段。比如,大量报道凶手、暴力、色情等吸引眼球的事件,进行过度渲染和炒作。而在关系司法的领域,在经济利益和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驱动下,媒体也可能会对某些案件的情节过分渲染或妄加评论,甚至是主观恶性的进行炒作。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错误地引导了社会舆论,进而也会对法官判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

3、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增强了新闻舆论的介入能力

在当今的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民意风起云涌,一方面,新闻媒体可能会被互联网上的声音所裹挟和绑架,丧失原有的客观公正的立场,另一方面,媒体的声音经过网络的无限制放大和爆炸性传播,会产生强化和叠加的效果,当媒体报道的内容本身有偏差时,势必会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对司法的独立性和法官的理性判断造成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固然可以反映民意,但它同样可能错误引导甚至制造舆论。当法院处于媒体所激起的公众舆论的包围时,强大的舆论可能会对案件的审判造成巨大压力,使法院的审判丧失公正性和独立性。而媒体报道对司法独立产生消极影响的典型情形便是“媒体审判”。

三、促进传媒与司法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所谓“媒体审判”又称“舆论裁判”,是区别于“法院审判”的一种方式。媒体审判,一词最早出自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具体的是指,“媒体在报道一个尚未开始进行司法程序或者尚未审判的案件时,就已经先利用报道、分析、评论的方式,让受众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未审先判’”。现实中最常见的是,媒体在报道时的措辞,例如,某一案件还未宣判,具体事实还未明朗,媒体就给某人贴上标签说是“罪犯”、“犯罪分子”,甚至用“罪大恶极”“一命偿一命”“从严处理”等极端或主观词汇,相反有时也可能为犯罪嫌疑人进行“无罪辩护”、辩解或要求“从轻处理”等,对司法审判量刑施压。

那如何减少“媒体审判”,以及如何促进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二者关系的协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尽快制定和出台“新闻法”

众所周知,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任何一部专门的“新闻法”,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法”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早已确立和实施。尽管几十年来新闻界一直都在呼吁新闻立法,但相关法律迟迟未能出台,导致新闻界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没有“新闻法”的现实后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被矮化;另一方面就是新闻媒体的话语权被滥用,媒体报道操作手段的不规范甚至不符合法治精神,“媒体审判”就是这样一种行为。在西方,因为有新闻法,“媒体审判”出现得较少,因为媒体一旦干涉司法或影响司法独立,就很容易被起诉和惩处。所以,对新闻进行立法,约束新闻媒体的行为,使之不回归到法治上来,是处理好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一大关键。

2、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素养

现实中,很多对法律案件的失实报道或者过度渲染夸大的行为,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有关。目前,很多媒体的法制记者普遍不是学法学出身,也很少专门对法律进行学习研究,对法律的专业术语不精通,对司法程序不了解,其发表的新闻报道也很容易有失偏颇,造成对舆论的误读和对司法的干预。通过法律培训和法院实践等方式有利于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减少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的冲突。

3、增强司法审判的透明度

之所以说增加透明度能减少媒体与司法的冲突,是因为现实情况下,很多法院往往以司法独立为由,对于案件的审判处理以秘密、非公开的方式进行,甚至还可能出现权力寻租的现象。由于缺乏司法部门给予的权威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媒体为了报道需要只有对某些案件进行较为主观的揣测和判断,这客观上增加“媒体审判”发生的可能性。司法过程更加透明化、阳光化,不仅能减少司法腐败的发生率,也有利于媒体与司法部门的良性互动。都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要促进媒体与司法的和谐关系,司法部门应从自身着手,对日常事务进行公开化、进一步加强推进阳光司法工作,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龚雪娇,《从“媒体审判”看舆论监督与审判权独立》[J].《成都大学学报》,2011(2):32-34

②张艳,《变动中的媒体角色与司法——媒体与司法关系的现实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11-14

③左文盼,《网络时代的司法独立挑战》[J].《法制与社会》,2009(7):172

④向长艳,《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的冲突与平衡》[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1):85-87

⑤游雅琴,《浅析我国“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J].《科技信息》,2011(1):365-410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我国传媒业投资环境与现状 篇6

在迈出改革步伐的近几年中, 我国传媒业发展明显加快, 各类传媒企业的市场身份逐步得到确认, 各种经营和投资行为日渐开放, 使我国传媒业迎来了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在我国开始形成。

2009年,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 文化传媒业更是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地位上来。可以说, 目前我国的文化传媒产业正进入到一个以体制机制变革、技术和模式创新、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当前传媒投资的政策环境:开放是主基调

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传媒企业的管理是传媒行业所面临的主要外部因素, 它直接制约着传媒业的发展模式、路径、条件。顺应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大改革、大发展的整体趋势, 我国的传媒政策也处在一个不断调整的时期当中。归纳起来就是两点:引入竞争机制和向资本市场开放, 即当前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是重塑媒体市场主体, 吸引多方资本的参与, 规范和完善传媒企业的竞争环境;政策调整的重点则是一方面推进国有文化传媒企业的改制, 另一方面大力培育非公有制的文化传媒企业, 鼓励各类型的资本参与文化传媒市场。其中, 风险投资被视作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其进入传媒业得到了国家政策方面的明确肯定与支持。

1.明确传媒业投资的地位

早在2001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17号文件, 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深化文化传媒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并明确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改革, 控制总量, 合理布局, 盘活存量资产, 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集约经营, 形成规模优势”作为改革的主线, 以“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 把集团做大做强”作为改革重点, 而该文件最大的亮点则是明确认可了其他国有资本对传媒业的合法投资者地位, 为传媒业引入投资者开了第一个绿灯。

2.放宽传媒业投资的范围

作为我国文化传媒业的另一个主管部门, 国家文化部也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两个文件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对文化传媒业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作用, 并要求各地文化主管部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投资的项目。”“在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 已逐步放宽准入的基础上, 进一步降低门槛, 搞好服务,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2005年4月, 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商务部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 12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传媒业开放的领域和范围, 对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种资本投资文化传媒业明确了具体领域、范围和方式。

3. 明确投融资形式和退出方式

2008年以后, 我国传媒业的改革再次提速, 国家共出台了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内的十多个有关传媒业税收优惠、投融资、转企改制等方面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其中以2008年出台的“114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和2009年出台的《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最为重要。其中, “114号文”对文化传媒企业的投融资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不但提出了将会“经批准设立国有或国有绝对控股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作为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 表明我国国有的、专门投资于文化传媒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将很快面世, 而且第一次清楚的表述将“通过公司制改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 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 鼓励文化企业“进行并购和重组”, “鼓励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 此规定被业界视为从政策层面为风险资本投资传媒产业后的退出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明确的表述。

4. 鼓励风险资本等多样化的金融手段进入传媒业

2010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意在推动对文化传媒业的金融服务的发展, 拓展投融资渠道, 文中首次明确“适当放宽准入条件, 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表明风险投资作为推动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明确肯定、支持和鼓励, 对风险投资加大对传媒业的投资规模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传媒市场环境:逐步得以释放的市场属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虽然我国传媒业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然比较明显, 但伴随着我国传媒业的改革, 媒体产业的市场属性开始逐渐被释放出来, 文化传媒产品开始剥离其政治色彩,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投资、交易、竞争等市场行为日渐普遍, 市场氛围不断活跃。

2005年底, 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鼓励传媒竞争和并购, 指出:我国传媒业将“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 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

事实上, 在该《意见》下发之前, 我国各地已经陆续成立了一些以电视台、报社为龙头的新闻传媒集团、报业集团、影视集团和出版集团, 作为市场主体代表国有资本进入传媒市场。随着鼓励竞争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 原来铁板一块的传统媒体之间不但有了竞争, 而且还日渐激烈起来。报纸、杂志、电视之间为争抢读者和观众使出浑身解数, 媒体经营活动被摆到了与采编和内容制作同等重要的高度, 媒体竞争的规则和方式被不断确立和更新, 虽然行政指令依然是指导国有媒体的重要手段, 但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域、跨行业的并购、整合开始出现, 总而言之, 随之而来的则是我国报业、电视业的爆发式增长, 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

在另一领域, 随着传媒行业政策限制的不断放松和非公有资本的进入, 近年来我国传媒行业更是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特别是分众传媒、新浪、百度、开心网等一大批脱胎于资本市场的互联网传媒企业的诞生, 不但打破了国有资本在传媒行业中固有的统治地位, 催生出了全新的媒体种类, 更是在企业的整个成长历程中始终将资本运作为发展的核心。以软银、IDG等为代表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 以及我国各级政府设立的高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等风险资本进入我国传媒行业并发展壮大, 也正是伴随着这些非公有制传媒企业的发展进行的。

传媒环境 篇7

一、大传媒环境中期刊编辑的类型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出版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大传媒环境下出版业对期刊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 市场需求推动编辑人才向多元化发向发展。目前, 我国的期刊编辑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复合型编辑

各行各业发展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复合型编辑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而且还要具有本专业之外与出版发行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复合型编辑人才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文化素养高, 市场眼光敏锐;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知识储备多, 视野涉猎广泛;三是对现代出版理念具有独到的见解, 能够与时俱进;四是对编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2. 应用型编辑

应用型编辑在编辑队伍中占有较大比例。这部分编辑一般都有较为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 熟悉编辑出版的业务和规律, 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期刊编辑的工作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从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审稿加工、阅读校样, 到宣传推荐、与读者沟通, 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很繁琐, 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出版发行质量。所以, 实践经验在期刊编辑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成熟的应用型编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要懂政治、讲政治, 始终保持旺盛的政治热情, 不断学习法律法规, 掌握有关的方针政策。其次, 要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 要有政治敏感性, 对编辑过程中涉及的政治原则问题, 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 要善于随时发现和消除稿件中的政治错误和常识性错误, 杜绝导致期刊造成不良影响的任何失误。总之, 应用型人才重在应用, 关键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评判应用型编辑水平的重要标准。

3. 创新型编辑

在大传媒环境中, 创新型编辑正逐渐成为期刊出版单位的中坚力量。这是由新闻出版行业的性质决定的。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文化产业, 优秀的、高质量的出版物是它的重要产品。在市场经济下, 要挖掘市场需求, 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面, 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新媒体不断涌现, 快餐文化让更多的读者逐渐对传统的出版物失去了兴趣。期刊要吸引读者, 首先要有新意, 要努力打造新颖独特、个性鲜明的品牌精品。创新型编辑的特点就是具有开拓精神, 能够在技能和理念上承担文化创新的使命。

二、大传媒环境中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行业和岗位不同, 对人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就期刊出版业来说, 大传媒环境中编辑人才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1. 信息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出版传播业务的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接受信息、编制信息的过程中, 编辑人员随时都会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影响力。在大传媒时代, 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不断对期刊编辑提出新的挑战, 编辑工作者如果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 是不可能编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的。因此, 新形势下的期刊编辑应该掌握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包括音频视频编辑、多媒体动画、数码杂志等。熟练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后, 编辑工作会事半功倍。

2. 服务能力

在大传媒环境下, 具备服务意识对编辑工作者非常重要。在互联网时代, 社交网络日益发达, 自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人人都可以成为编辑。网络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 也会因其传播的不确定性而造成消息失真。从某种意义上说, 时代又赋予了期刊编辑新的使命和责任, 那就是对网络信息进行补充和论证, 不要让错误的信息误导公众, 要本着服务大众的宗旨, 发布真知识、新技术, 传播正能量。

3. 沟通协调能力

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是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在大传媒环境下, 社会的公共话语平台正在逐渐建立, 人们的话语表达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对期刊编辑来说, 引导读者相互了解、包容, 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 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公共话语环境。例如, 在编辑重大新闻题材的时候, 单靠一种媒体是很难完成的, 这时候编辑人员就要主动与其他媒体进行沟通, 做好分工与合作, 共同完成选题策划工作。

4. 创新能力

对于期刊编辑来说,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 编辑人员掌握的信息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可是呈现给读者的作品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版面上传播最有价值的文化产品, 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整合提高能力。因此, 编辑人员一定要具有创新意识, 要加强业务能力培训,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大传媒环境中期刊编辑人才培养途径

新时期, 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编辑人才。从企业到学校, 到社会, 都应该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只有建立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 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在大传媒环境下培养编辑人才,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提高编辑队伍素质

目前, 我国的新闻出版业整体上还没有对外国企业开放, 但近年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外出版企业正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我国的出版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给我国新闻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与国外出版企业的竞争中, 迫使我国企业提高自身实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要做强做大, 走向世界, 必须要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期刊发展壮大的前提, 没有人才支撑期刊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 出版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通过公开招聘, 吸纳优秀人才, 通过进修、培训, 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建构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评价体系

现代新闻出版业要求编辑工作者具备综合素质, 具有全局意识。这样就对编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期刊出版单位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编辑人才, 急需既熟悉出版业务常识, 又懂得经营管理的编辑人员。企业、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应该共同建构编辑人才的培训体系, 要在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有针对性地提高编辑人员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出版编辑人才进行绩效评价, 督促编辑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传统的绩效评估制度人为因素较多, 缺乏公正性。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编辑人才评价体系, 通过对编辑人才进行客观公正的业绩考评, 促进编辑人才之间的良性竞争, 进而实现对编辑人才更好的培养。

3. 建立学习型编辑部,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俗话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建立学习型的编辑部, 可以激发编辑人员的学习热情, 培养更优秀的编辑人才。另外, 出版企业的文化环境对编辑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有利于编辑工作者发挥自己的才能, 可以给编辑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有利于编辑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编辑人才是期刊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大传媒环境下培养编辑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大传媒环境中编辑人才三种类型, 包括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大传媒环境中编辑人才应具备技能素质、开放服务素质、协调配合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可以通过树立人才理念和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建构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学习型编辑组织和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等途径, 在大传媒环境中培养编辑人才。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深入融合, 大传媒环境已经形成。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编辑人才是摆在期刊出版单位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传媒环境中编辑人才的类型, 研究了期刊编辑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传媒,环境,编辑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鹏.论多维度审视编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编辑, 2010, (2) :27-32, 48.

[2]聂远征.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编辑人才培养[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21-123.

[3]程绍沛.也谈编辑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 2011, (4) :77-78.

[4]李明非.创新编辑人才培养机制[J].编辑学刊, 2012, (1) :72-75.

[5]肖芒.现代编辑的教育理念与方略——创新型编辑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 (1) :110-114.

[6]常凌翀.大传媒时代编辑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01-104.

传媒环境 篇8

1 网络传媒环境对企业文化的主要影响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销售与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企业特点的文化现象。它包含了管理意识、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心理状态、企业风貌、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许多方面,是企业的精神、素质、行为、人际关系等与文化相关的一系列现象的综合反映。[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一个企业的员工具有的共同价值理念,决定了这个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员工能对某个事物形成一种具有共识性的较为一致的评判,会引导职工形成一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为之而去奋斗。一种完美的企业文化表现在,不论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会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科学而严谨的态度去制定企业的生产发展目标,企业的全体员工会在生产发展目标的引领下,自觉地认真努力地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在网络传媒环境下,网络技术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构筑起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高效工具,营造了一种全球化的网络营销环境,企业内部的资源通过企业文化的网络化而进行重新整合,可为企业降低经营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网络传媒环境下的企业网络营销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诚信化,网络虚拟化及高度个性化。[2]在全新的网络传媒环境下,企业将会逐渐实施以高速网络所支持的文化信息流作为其运行基础,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企业管理的网络化也对企业文化带来了新的变革。因此,对企业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网络传媒环境下企业文化的信任度应比较高。

在网络环境下,如果企业不具备高质量和低成本,就不可能在全球经济中竞争。而没有“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企业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和低成本。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形成与客户、供应商、同行企业以及有关的组织与个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正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能创造出更佳的生产效益、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市场价值、更高的产品利润。而这一切,建立在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而言,能为企业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每个人工作认真,诚实正直,富有敬业精神,有责任心,重信誉而好名声,尊重他人而讲求信用。企业如果拥有了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员工的自我约束才会成为现实。企业文化对企业外部而言,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与同行企业的关系,也必然形成一种诚实、公平、互利互惠,取得彼此的充分信任,成为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并全力取得顾客的信任,为现代企业步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尽管不能杜绝一些不利于企业的谣言诋毁,但这些谣言对具有高度信任度的企业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1.2 网络传媒环境下的企业文化是开放合作型的。

近20年的国际化的网络经营实践,已使不少企业明白,完全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死活的对抗性竞争的时代已经结束,以往较长时期的势均力敌的争斗中,只会使企业自身的财力人力趋于枯竭,难以创造出适应市场发展上的竞争优势。很多跨国公司均认识到,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合作,在合作中求得发展,获得竞争优势。所以,现在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战略联盟。这种新型的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弥补单个企业在战略资源上的缺乏,共享各自价值链上某些优势环节,共同创造竞争优势,赢得市场。而且,伙伴或联盟成员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共同积累,形成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企业正努力地形成一种对外开放合作的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同昔日的竞争对手合作,结成战略伙伴,共同从事研究与开发,合作生产、联合营销等等。

1.3 网络传媒环境下企业文化应该是学习型的。

学习型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富有浓厚的学习气氛,每个成员善于学习,他们学得越多,就越能创新,创造出最佳工作业绩。学习型文化有四个特点:一是“终身学习”,企业员工只有终身学习,才能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身投入学习,强调全体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强调自主学习。三是善于学习,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越强,进步越快,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生存与竞争能力越强。所以,学习型文化将是网络条件下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企业,是由不同技能人员组成的协作体。通过全体成员能力互补,激发各自的潜力而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具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员工,能够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共同完成工作,创造突出的工作业绩。

2 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企业文化网站的建设不足。在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网络化管理建设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网站只是注重产品介绍和网络营销,网络上没有多少企业文化理念,没有利用好网络环境来宣传企业文化,更没有形成企业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面。其次,有的企业目前未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尤为突出,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没有提出自己企业的文化理念。第三,企业文化网络建设中不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形成一种学习向上的文化氛围,存在着文化空洞化、口号化,得不到企业员工和全社会的认同。第四,企业文化网络化建设不够规范,没有多少法律的约束,导致一些错误、消极,甚至具有破坏性、颠覆性的信息在企业网络中的微博、BBS、QQ、企业网络论坛等传播渠道中频频出现,扰乱网络秩序,对企业和社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五,企业文化网络化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些企业只顾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企业应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第六,企业文化在网络化建设中,尚不重视人本化的管理,只是片面强调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不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忽略了职工各个方面的客观需求。第七,企业在建立网络文化中不注重协作与团队精神的建设,由于网络虚拟环境的限制,团队成员在实际中接触减少,如果企业文化网络建设中不能有效解决团队协作问题,企业团队精神的建设就会显得薄弱。

3 企业文化在网络环境下良性发展的路径探索

3.1 企业的网络化管理中应该重视在网络上建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努力传播先进的企业文化、倡导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提升员工的道德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提供较多较好的企业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抵制和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开创企业文化与社会环境双赢的良好局面。[3]

3.2 大力加强员工的企业网络文化教育和网络道德伦理宣传,首先要建设一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企业文化网络传播队伍。通过网络文化教育使员工处理好通讯自由与企业责任、个人隐私与企业监督的相互关系,共同建设并搞好企业文化网络化建设。

3.3 加强企业文化网络化建设的规范化管理,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和监督。网络法律及国家政策是保护网络安全、预防犯罪倾向的有效措施,应加大对企业网络运行平台的监控力度,采用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信息过滤等先进技术来对反动、消极、腐蚀人们灵魂的破坏性信息、与企业精神背道而驰的信息予以鉴别和堵截。政府还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把网络作为发展空间,让网络成为企业文化创新、文化共享的平台。各个企业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时应承担起维护网络环境洁净、维护网络秩序正常以及履行起网络监督的重任,通过企业来实施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因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以道德规范、专业精神和社会良知来作为支撑的。

3.4 网络传媒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所以企业文化网络化建设首先要重视职工的潜力的发掘,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一定要注重企业人性化的管理,给企业职工建设一个充分发挥主动性的网络空间。

3.5 要注重企业文化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氛围培养。网络经济下的技术是高科技的技术,对个人及企业的整体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网络文化注重学习氛围的培养,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逐步形成学习型企业,使企业员工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能在技术方面不断地提高技能,发展创新。

3.6 企业文化网络化建设中要强调团队精神。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分工会越来越细化,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越来越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网络化建设更应该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尽量克服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不紧密配合等不足,企业网络文化建设应提供更多的团队交流平台。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目前,企业文化的网络化的建设,仅靠企业本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特别需要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力量来支持,从而创造出使企业放心、安全、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网络文化能够健康地、快速地发展,促使企业网络文化能够真正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 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本文针对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研讨和分析了网络传媒环境对企业文化的信任度、开放合作、学习气氛、团队精神产生的主要影响, 在此基础上, 对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并从六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传媒环境,企业文化,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玉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01期.

[2]崔建军.浅析加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J].经营管理者, 2013年09期.

传媒环境 篇9

关键词:传媒素养,通讯员,策略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网世界,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使移动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人们就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在这样一个新闻零距离的状态下,以往由通讯员向有关新闻媒体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再由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再刊登新闻信息,或者由通讯员撰写通讯报道,再发给新闻媒体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需要,采用这样的模式往往使“新闻”变成了“旧闻”。

1 通讯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整体政治意识很强,但创新能力不足

笔者在与部分通讯员交谈中发现,他们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都有所了解,对本部门的行业情况也很熟悉,但对当前世界的变化趋势,传统新闻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融合,新近发生的、新闻业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知道的并不多,因此难以采写出既符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又能结合热点新闻的稿件。

1.2 熟悉新闻素材,但采写经验不足

通讯员在采访本部门、本行业有关新闻事件和人员时,对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之道都十分熟悉。因此,他们采写的稿件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但是据笔者了解,很多通讯员并不是从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大部分“半路出家”甚至是兼职搞新闻报道,他们当中也少有人专门到新闻类院校进修学习,因此他们采写的稿件质量有待提高,且能采用发表的较少。

1.3 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但新闻敏感性较低

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事情,这些事情范围有大有小,性质有轻有重,数量有多有少,看待这些事情是否具有新闻性就必须依靠敏锐的“嗅觉”,这就是新闻敏感性。由于通讯员新闻敏感性普遍较低,有些时候对发生在身边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线索,往往视而不见,更多的时候只是从网络上搜索一些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简单地重复别人的新闻信息,这就导致一些非常好的新闻素材白白流失。

2 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高通讯员传媒素养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新媒体意识

首先,要严肃对待新闻写作,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采写新闻报道,同时挤出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其次,要经常和跑口记者或编辑沟通,对当前报道的重点做到心里有数;最后,通讯员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思维,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立足省市高度,拓展视野,不断采写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2.2 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媒介素养

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学习当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思路,熟悉网络时代新媒体海量化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途径和应对策略,掌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同的传播规律,并遵循二者共同的信息传播基本规律,包括新媒体对大众媒介本质、媒介技术和媒介组织机构的影响,如何使用新媒体来更加快捷的进行新闻采写和报道,从而有效提升对媒介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其次,要增强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讯员新闻稿件被编辑采用的数量多少,是最能体现通讯员新闻素养高低的标尺,因此通讯员平时要多跑、多听、多看,善于概括和总结报道经验,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或者参观报社、广播电视台等,直接与专业的新闻记者交流采访经验与写作技能,与编辑策划近期新闻重点、交流稿件的选题、行文结构等,从实践层面了解、熟悉信息采编流程及相关环节的技能技巧要求,综合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最后,了解和掌握不同新闻体裁的写法,不断提高稿件质量。新闻体裁多种多样,有消息、通讯、特写、述评等,现在还出现了微博、微信等,通讯员在新闻写作中不要局限于一种体裁,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每种体裁的功能和用途,练习各种各样的新闻体裁写法,这样不仅能合理利用新闻资源,更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无形中也提高新闻稿件被采用率。

2.3 要具备传播伦理意识,牢牢守住言论底线

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通讯员要牢牢把握住职业道德底线,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应该以自己的职业良知和媒介公信力确保新闻的客观公正。

3 结语

当今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诞生让信息传播与接收之间几乎达到了一种无缝链接的状态,通讯员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认识、接纳并融合进新媒体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国栋.通讯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J].青年记者,2011(17).

传媒环境 篇10

本期承接上周讨论的焦点,继续讨论哪只个股有望成为传媒板块的龙头。

在股市实战交易中,对热点的把握和对龙头股的研判往往是短线交易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今年的多次热点形成和炒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龙头股对板块的带动作用,而实战中,根据热点板块的影响力的大小和范围可形成单龙头和多龙头的局面。如前期的热点页岩板块的山东墨龙和宝莫股份,地热板块的大冷股份和常发股份,南海板块的海南瑞泽和海峡股份,3D打印的光韵达等都是相关热点中的龙头个股。

上周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件的刺激带动下,传媒板块表现活跃,其中受益最多、表现最好的是新华传媒,但在实际热点的炒作过程中,基本面受益最大和最好的个股有时表现或阶段性表现并不是最好的,并不能成为板块龙头,这主要是游资或市场炒作资金在选择炒作标的时往往还要选择考虑目标股盘子大小、股价及已介入主力等因素来决定选择哪只股票作为龙头和双龙头来进行炒作。传媒板块由于十八大即将召开和在十八大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有望推出或讨论的可能性较大,未来有持续活跃的可能。

笔者上周曾重点跟大家讨论了传媒股中莫言概念最大受益股新华传媒,但从本周的表现看另一只莫言概念受益股及三季报业绩良好的传媒股皖新传媒表现强于全部传媒股,大有后来居上成为龙头的迹象。皖新传媒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出版物发行企业,拥有覆盖安徽省全省的图书音像等出版物的分销、零售终端网络和物流体系。公司主要从事出版物发行、音像出版、数字广告、多媒体及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等。近期公司全力推动数字传媒出版和教育平台,收入出现持续增长,公司同时介入房地产开发,具备多重概念。最重要的是该股流通盘只有2.14亿,股价启动时也只有11元左右,对喜欢持续拉升炒作的游资来说是较理想的标的,跟新华传媒相比其最大优势是盘子小,新华传媒的流通盘有10.4亿,盘子略显大了些。

二级市场,皖新传媒,前期走势独立围绕11.5元附近盘整多时,近日放量上涨,未来不排除在十八大前继续上涨可能,可逢震荡或洗盘重点关注。另一只龙头潜力股新华传媒在本周大盘持续上涨背景下,却调整震荡,洗盘迹象明显,投资者仍可考虑逢低介入,未来上涨可能性较大。

本周中小板指数基本跟随大盘盘出下降通道,未来仍可看高一线,四季报预增成长股仍可重点配置;创业板指数正在突破箱体中轴720点附近,未来有进一步向箱体上沿750点突破的可能,选择成长绩优股持有仍是最好的策略。

笔者认为,券商、节能环保、移动互联网及部分电子信息是最值得配置的行业板块之一,小盘个股方面,西部证券、碧水源、华策影视、百视通值得中长线关注。

传媒环境 篇11

一、现阶段我国电视舆论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

舆论监督, 通常是指新闻媒介代表公众对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的活动和社会中的某些不良现象或行为进行监督。在我国, 舆论监督是公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实质即所代行的主要是公民所享有的法律权利中的表达权利和政治权利中的反对权利, 所维护的则是所有的公民权利。”[1]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有利于聚合公众对监督对象的意见、评价和态度, 对监督对象形成社会压力, 督促其沿着法制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方向运行。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舆论监督”一词, 此后, 舆论监督逐渐成为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等相提并论的重要监督形式。

众所周知, 电视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信息形象直观、富有现场感等优势,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上具有特别突出的效果。借助视听双通道传播的优势, 电视媒体能够通过大量采集事实画面和同期声, 把论点和倾向性融进对新闻事件的展示里, 把思辨性融进形象性, 使其舆论监督报道内容极具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20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电视新闻改革步伐的推进, 电视舆论监督迅速成长起来。此后的十多年中, 我国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一度获得了生动而深刻的体现, 不仅舆论监督节目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且其社会影响也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的相继开播, 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焦点”类、“调查”类栏目的崛起, 让人们见证了电视舆论监督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 近年来我国电视舆论监督的状况却令人很不乐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舆论监督节目存在严重的制播难问题

眼下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之中, 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既有的社会矛盾也有不少呈不断激化趋势, 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不时发生, 这就特别需要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 担负好社会“瞭望哨”角色。“社会的健康发展, 需要各种各样的保障条件。经常性的、健康的、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 是诸多保障条件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项条件。”[2]电视媒体因其信息符号的形象、直观, 对社会黑幕的曝光会给人们以强大的视听冲击力, 引发强烈的社会舆情反应, 进而会对有关部门构成巨大的舆论压力。所以, 电视舆论监督在不少地方被视为“洪水猛兽”,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通常以“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大局”、“会给当地政绩抹黑”等等借口予以封堵。在这种社会语境下, 舆论监督节目制播难成为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各地方电视台早些年开办的诸多舆论监督栏目, 大多热闹一阵后便偃旗息鼓了, 主要也是这个原因。

(二) 舆论监督节目的社会公信力与公众认同感下降

舆论监督的对象通常是各级权力组织和各类利益团体。然而, 由于现行新闻体制使然, 舆论监督所指向的对象只能是行政层级相对较低的下级部门、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加之, 不少媒体对舆论监督风险还存在种种实实在在的顾虑。由此, “打苍蝇不打老虎”就成为了我国新闻界舆论监督中的一种常态。各地电视台的舆论监督节目, 一般只限于“拍苍蝇”而罕有“打老虎”之举。即便是《焦点访谈》这样“规格”的栏目, 亦如此。随着这些年来人们对电视舆论监督节目新鲜感的丧失以及网络舆论监督日趋走强的情况下, 电视舆论监督的这种内在缺陷越来越为民众所诟病。“舆论监督应该是监督一切权力, 而监督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3]可以肯定, 如果电视舆论监督只盯着低层级的机构及人员, 却对高层级机构及其人员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 其社会公信力与公众认同感自然会下降。

(三) 舆论监督节目的监督力度有限, 监督效果不佳

在我国, 新闻舆论监督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而缺乏与权力部门相抗衡的力量;同时, 由于集权体制的影响, 政策约束、权力控制、领导更迭等诸多因素也随时会影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和监督功能的正常实现。“尽管舆论监督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得到强调,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往往随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化。”[4]这种特殊的社会语境, 使得我国舆论监督多为事后监督, 没有履行好其应有的社会“预警”与“守望”职能。这种打“死老虎”的局面, 虽然有助于电视媒体避免涉入不必要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中, 但势必会大大影响其舆论监督的力度, 弱化其舆论监督应有的社会效果。特别是随着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在舆论监督上更多地走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 打“活老虎”, 电视舆论监督的力度与效果更加相形见绌。

二、电视舆论监督的有效开展需要良好的外部配套环境

当前, 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滞后、社会民主的不充分以及社会上一些利益团体对法律和道德的公然蔑视和践踏, 使得电视舆论监督的整体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要使舆论监督机制正常而持续地运行与发展, 就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 这个社会环境就是民主, 这个社会条件就是法制。”[5]因此, 加强电视舆论监督需要从构建良好的外部配套环境抓起。

(一) 建章立制, 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健康的制度环境

从发展的角度看, 确保新闻舆论监督的正常实现, 必须立足于建章立制, 建立和完善与舆论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舆论监督的支持和保护, 使舆论监督变为法定的权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对新闻舆论监督实现规范化管理, 最重要的是加快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 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实行依法管理。”[6]诚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至今, 我国已经陆续有一些涉及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决议出台。但是, 这些法律、法规、决议, 与目前舆论监督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至今仍处于一种缺乏明确法律保障的状态, 这使得舆论监督在遭到权力对抗时显得极其苍白无力。例如, 2008年发生的“辽宁西丰警方进京抓记者”事件、2010年发生的“《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遭浙江丽水警方通辑”事件等, 都是典型案例。所以, 尽早建章立制, 从法律层面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与权限确立制度框架, 以保证新闻工作者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时不会受到外部权力和利益因素的肆意干扰和破坏, 特别重要。只有这样, 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整个新闻界的舆论监督之路才能走得坚实而长远。

(二) 在全社会倡行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民主风气

实践证明, 放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手脚, 能更有效地预防和制约权力腐败行为的发生, 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会得到更为坚实的保障。“舆论监督就是当社会出现偏失、产生不平衡的时候, 代表公众表达一种倾向性的意见。这种倾向性的意见试图以公众的名义阻止社会出现重大的偏失, 使社会尽可能地趋向于全面的平衡。”[7]然而, 在我国, 社会各阶层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每每不同。权力部门限制舆论监督, 地方保护主义阻挠舆论监督, 人情关系干预舆论监督等情况时常发生。“新闻媒体要顺利开展舆论监督, 需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条件,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8]因此, 电视舆论监督要有效开展, 除了需要建章立制予以保障外, 在全社会倡行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民主风气, 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 成为每一位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社会意识时, 电视舆论监督才能“生命之树常青”。

(三) 电视媒体内部要充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舆论监督能够及时曝光社会黑幕、揭露社会丑恶, 对监督对象形成舆论压力, 督促其调整或纠正自身的行为或做法, 从而产生纠错效应;同时, 它还能够通过对正确价值取向的弘扬, 对消极腐败现象的鞭挞和斥责, 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所以, 舆论监督是电视作为负责任的社会主流媒体必须坚守的一块阵地。然而, 舆论监督报道不同于许多短平快的消息, 需要深入的采访和大量的调查, 花费的时间多、精力大, 而且采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需要更大的智慧、毅力和勇气来解决。因此, 电视媒体内部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 吸引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采编人员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同时, 保证用重要的节目时段来刊播舆论监督节目, 形成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适应新传媒环境, 创新电视舆论监督工作思路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 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崛起, 人们迎来了一个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信息获取手段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新传媒时代。电视作为重要的新闻信息发布平台及公众获取外界信息主渠道的地位, 虽被冲淡, 但依然不可小觑。在新的传媒环境下, 加强和改进电视舆论监督, 必须创新电视舆论监督工作思路。

(一) 多方面入手, 拓展电视舆论监督的运作空间

现阶段, 在我国, 新闻舆论监督进行的好坏, 既取决于高层党政领导的态度和看法, 也受限于社会各阶层的关心和支持, 还涉及到新闻媒体的主动争取、善于运作等诸多方面。因此, 有必要采取多种策略, 多方入手, 拓展电视舆论监督的运作空间。

首先, 以建设性思路开展舆论监督, 力争高层党政部门的支持。我国现阶段权力高度集中又缺乏有效制衡的政治体制, 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的“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领导人的开明程度。因此, 在舆论监督上力争高层党政部门的支持, 十分重要。长期以来, 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其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能一直为高层党政领导所“器重”。所以, 在舆论监督实践中, 可以以舆论引导的现实要求作为舆论监督活动的准绳, 做到既批露事实, 又留有余地, 助推问题的合理合法解决。以这种建设性的方式开展舆论监督, 比较容易得到高层党政部门的支持, 显然会获得更宽松的运作空间。

其次, 注重同行策应、协同作战, 形成监督合力。现下, 在不少地方, 抵制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做法。因此, 在目前传媒无法摆脱各级地方权力部门制约的情况下, 媒体同行之间在舆论监督中如果能够相互策应、协同作战, 往往可以有效冲破一些权力部门、利益集团的干扰和阻挠, 提高舆论监督成效。例如, 在近年来的华南虎事件、天价烟事件、罗彩霞事件等多起事件的报道中, 电视媒体虽然未能成为新闻的首发媒体, 但积极策应和跟进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 做好拓展报道, 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依然为自己赢得了好口碑。

(二) 立足自身优势, 提升电视舆论监督的品质和水准

传播技术的进步, 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和传播平台的丰富与杂多, 使得人们面临的信息环境也越来越显得纷繁和杂乱。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不同, 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拥有严肃的新闻报道理念, 规范、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 以及严格的把关程序, 这些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其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进而给自己带来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另外, 电视媒体具有社会注意力聚集度高、影响人群广泛和新闻报道更生动、直观的优势。在舆论监督工作中, 电视媒体要利用好自身的这种优势, 本着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原则, 把握好舆论导向, 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 提高其舆论监督的社会声誉。同时, 要以培育和建设品牌栏目为依托, 打造电视新闻舆论监督高地。这就需要将相关电视栏目办精办细, 办出特色和品位。在舆论监督中, 则既要敢于聚焦重大新闻事件, 关注显要社会问题, 以彰显舆论监督力度;又要善于反映带有普遍意义的民情民瘼, 以体现电视媒体服务公共利益的本质。

(三) 借力新媒体构建融媒时代的电视舆论监督新平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网络媒体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媒体和表达对各类社会事务的看法与观点的重要传播平台。这其中, 利用网络媒体实施舆论监督, 越来越引人瞩目。例如, 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等, 都体现出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大影响。相形之下, 电视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却困境重重。众所周知, 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 有着繁琐的审稿、审片流程, 这固然有利于保证其舆论监督报道的权威性品格,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效性。同时, 严格的审片程序, 也让诸多持论尖锐、内容敏感的节目难以面世。这无疑意味着在诸多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上, 电视媒体将缺失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 借力网络等新媒体构建融媒时代的电视舆论监督新平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电视媒体要积极借助网络、手机传递信息迅速快捷、自由度大及方便沟通的优势, 让广大民众参与进来, 提供舆论监督线索、表达看法和主张, 进而合理合法地涉足事前监督、“打活老虎”,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 要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 将网络、手机作为自己的信息扩展平台, 以延伸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覆盖人群, 进而提升和强化其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呈多发态势。人们迫切期待新闻媒体能够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有效维护公众利益, 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可是, 理应是舆论监督主力军的电视媒体, 却未能有相应的出色表现, 不仅舆论监督节目越办越少, 而且舆论监督力度不断下挫, 舆论监督影响力日渐萎缩。面对这种形势, 加强和改进电视舆论监督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构建良好的外部配套环境, 助推电视舆论监督有效开展, 同时, 适应新传媒环境, 创新电视舆论监督工作思路。

关键词:电视媒体,舆论监督,思考

参考文献

[1]展江.新世纪的舆论监督[J].青年记者, 2007 (6) 上:25.

[2]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36.

[3]邵培仁.媒介舆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228.

[4]胡黎明.“焦点现象”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224.

[5]何梓华, 成美.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00.

[6]郑保卫.新闻舆论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J].今传媒, 2010 (8) :111.

[7]王梅芳.舆论与舆论监督:正义、公正与制衡[J].武汉大学学报, 2004 (3) :355.

上一篇: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下一篇:德育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