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

2024-08-09

国际传媒(共12篇)

国际传媒 篇1

一、世界传媒业发展现状与最新趋势

(一) 世界传媒业发展基本现状

据统计, 近年来全球传媒行业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传媒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媒产业创造的财富,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英国传媒产业约占GDP的5%, 每年创造近330亿美元的财富。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日本定下“文化立国”的产业方针,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营业额每年均已超过230万亿日元,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韩国政府倡导文化立国, 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推进计划等, 明确提出力争将韩国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从1%提高到5%。作为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 印度电影年产量已经达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年产量的3倍。

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5808亿元, 比2009年增长17.8%;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2%。传媒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重新审视和关注传媒文化的利用和开发, 传媒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从全球传媒业格局来看, 迄今美国仍是全球传媒产业最大的市场, 2009年其收入占全球收入总额的47.9%。2011年美国娱乐和传媒产业 (包括互联网、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电影娱乐、视频游戏和体育) 收入仍位居全球之首, 不过增长速度放慢, 总额为754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的是EMEA (欧洲、中东和非洲) 地区, 总额达到6170亿美元;第三是亚太地区, 2011年亚太地区娱乐和传媒产业的收入总额达4700亿美元;仅次于亚太地区的是拉美地区, 收入总额为680亿美元。

(二) 世界传媒业发展最新趋势

1. 传媒资本运营力度加大

在信息时代, 传媒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 无疑对资本市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通过控股、参股、兼并、重组等手段进行资本运作, 实现垄断经营成为这个行业共同的利益追求, 传媒产业正在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融合, 资本运营成了当今世界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首选渠道。

20世纪末以来, 这种快速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9年, 全球宣布的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3.4万亿美元, 而到了2006年, 这个数字增加到4万亿美元, 这其中传媒集团之间的并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在线 (American On Line简称AOL) 是以互联网业务起家的新媒体, 近年在电子在线商务等领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时代华纳 (Time Warner) 是以传统业务为主的老牌媒体。二者结合之后, 时代华纳从AOL那里得到了全新的依托网络扩张而来的信息传播渠道, 而AOL则从时代华纳那里得到了庞大的编采队伍所提供的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双方原来各自拥有的受众成了共同拥有的受众, 双方原先各自的市场也合二为一, 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垄断性的新优势。

传媒集团并购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使各自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使传媒业的结构得到深度调整。

2. 传媒产业链延伸范围扩大

资本扩张、跨国并购的另一个结果是, 各个传媒机构在维持主业地位的同时, 纷纷涉足更多的经营领域, 分散风险, 增加盈利点, 争夺行业垄断地位。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 传媒产业的运营应该突破单纯的传媒产业链, 把传媒作为资源的整合平台, 在全球范围中竞争。以美国五大传媒集团为例,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除了拥有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以外, 还经营《时代周刊》和《财富》;新闻集团除了拥有福克斯电视网FOX以外, 还拥有《纽约邮报》《电视导报》, 在海外还拥有130家报纸。2010年, 新闻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三大块:电影娱乐 (收入76.31亿美元) , 有线网络节目业务 (收入70.38亿美元) , 报纸与信息业务 (收入60.87亿美元) , 形成了主业突出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3. 传媒技术创新加快

20世纪60年代, 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把人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使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如今, 传媒不仅实现了“人体的延伸”, 并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结合, 从根本上影响了整个信息领域的发展。业务流量的激增、互动模式的出现, 使得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相互促进, 这一变化蕴藏着重要的创新、发展机会, 对未来信息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得益彰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传媒产业的发展很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的传播技术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 大大拓展了原有传媒市场空间, 成就了世界范围内的传媒新格局。受这种时代大背景的影响, 我国传媒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引导下, 我国传统传媒在体制上将进一步变革, 趋于灵活化和市场化, 竞争力将大幅提升。具体表现在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 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 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技术的成功运用。

纵观传媒发展史, 可以发现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往往引发传媒业的重新布局, 推动传媒业的再次发展, 传媒发展史就是一部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史。信息化时代, 科技的发展速度空前加快, 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传媒产业要想在未来获得引领性的位置, 必须要抢滩网络数字新技术, 通过资本运作直接进入新技术领域,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革命的新成果, 为传媒产业的持续发展增加动力。

二、世界传媒新格局下的北京市传媒产业发展对策

在研究国内传媒业及某个传媒机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时, 如果我们具有全球视野, 就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或教训, 甚至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 可以更好更快地抓住机遇, 节约时间和成本, 实现超越式发展。

北京市传媒业对国外传媒界成功经验的借鉴可以是多方面的:有宏观层面的, 如涉及传媒的法律规章、政策制度、管理手段等;有中观层面的, 如传媒机构的发展战略、市场策略等;也有微观层面的, 如新闻采编流程、具体报道的操作等。具体说来, 北京市传媒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大媒体”意识, 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大媒体”是指传媒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象, 而且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信息 (网络) 业都将统合到一种称为“大媒体业”的新产业下。“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方式, 向人们提供包括通信、影视、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 包括上述资讯和娱乐生产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程。

参考国际经验, 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 “大媒体”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无论是在实际运用实体、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作为文化政策指导者的政府层面。这种基于媒体消费者不同功能诉求, 更加“全面”而且“细化”的运作模式, 更能反映“大媒体”环境下各媒体传播功能的特点和受众的细化需求。

目前, 这种把报纸、杂志、电台、广播影视、绘画、博物馆、音舞演出, 以及以数字传媒作为“大媒体”来运作的模式在国内的出现存在一个“滞后期”, 面对“大媒体”时代的来临, 北京市传媒发展如果能将数字化媒体纳入传统媒体 (如报纸) 日常运作中将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考虑。因此, 北京市传统媒体首先要深挖传统媒体功能的内涵, 使其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得到放大;其次要适度收缩其功能的外延, 通过功能的收缩和分拆, 给新闻信息受众和广告主提供更多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 实施传媒整合战略。加强与自身市场不重叠的强势媒体的合作, 使对方的有用的资源“为我所用”。通过观念整合, 打破各个经营实体各自为政的经营观念, 以集团的整体利益为最终目标, 优化配置各种资源;通过结构整合, 推动媒介组织由单一组织向多元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形态演变;通过资源整合, 从广告、印刷、发行、有线网络经营等方面进行资本化运作, 开展同类异质化并购, 把传媒作为资源整合的平台, 围绕传媒相关的领域战略性地整合各种优质资源, 相互依托, 相互支持, 做强做大北京市的传媒产业。

(二) 坚持传媒体制“大改革”, 放松对传媒产业的管制

长期以来, 我国的传媒产业一直被国家和大众赋予喉舌功能, 被认为是传播意识形态, 思想动态的工具。所以, 国家针对传媒行业的政策壁垒十分严密, 准入限制也是异常严格。而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 北京市传媒产业的政治属性尤为凸显。

2013年3月10日,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 方案提出, 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 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是, 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 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 负责著作权管理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同时, 不再保留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

这标志着我国传媒业已经展开了体制大改革的步伐。在国家传媒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 北京市传媒业将迎来全面大发展的良好局面。首先, 从政府对传媒业的管理来看, 通过整合行政资源, 减少机构数量, 减轻部门协调成本, 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 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其次, 从对传媒市场的影响来看, 传媒体制的大改革将掀起传媒企业投融资变革、兼并重组的浪潮。应此机遇, 北京市广电和出版业等行业相关的大型传媒集团应该成为重组的主导者。

(三) 促进传媒产业“大创新”, 优化传媒产业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十七大精神为北京市传媒业创新发展迎接挑战指明了方向, 为北京市各传媒出版单位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北京市传媒业的创新体现在体制机制、发展方式、传播技术创新等几方面。

首先, 体制机制创新要求北京市传媒监管部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对传媒企业的管理。例如建立传媒行业行政审批受理中心, 集中受理行政审批业务, 提高审批效率, 以更好的服务北京市传媒业的发展。

其次, 发展方式创新方面要求北京市各传媒企业应该立足于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战略。跨区域的扩散发展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提速。例如《北京青年报》2009年通过广州地铁沿线各站的“日阅堂”潮流资讯站报摊打开了广州市场, 这种“独立渠道”入市的策略为北青传媒带来了巨大收益。跨媒体创新发展有利于在媒介融合的技术背景下打破媒体间的壁垒。跨媒体发展要求北京市传媒业从传媒产业链的上游入手, 通过对内容生产环节的“全媒体”改造, 来满足媒介融合的需求。例如新华社从一个内容提供商逐渐向产业下游延展, 在网络、手机、电视、电子阅读等领域全面出击, 完成了全媒体改造。跨行业发展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互补效应”, 降低传媒产业随宏观经济起伏的效益波动性, 实现传媒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最后, 传媒技术创新是传媒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技术创新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尤为重要。例如北大方正一直不断的探索报业的技术创新, 从把报纸搬到媒体网站到手机阅读等数字报纸商业模式的探索, 成为传媒业技术创新领域的典范。北京市各传统媒体要凭借自身优势转化为数字内容的提供者, 为各种形式的终端, 如手机、车载电视、电子书阅读器等提供符合其传播规律的优质内容产品, 加大对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研发的力度。■

国际传媒 篇2

恭喜张笑颜同学获得伦敦艺术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大学时尚珠宝专业的有条件录取!也收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录取!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刘婧如同学获得英国兰卡斯特大学FIlm,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的有件录取,同时获得莱斯特大学Mediaand Communication 的有条件录取!英国诺丁汉特伦特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大学的有条件录取!兰卡斯特大学是全英排名第10的高校!

恭喜聂文卓同学获得东安格利亚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UEA)大学Film andTelevision studies有条件录取!同时获得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大学Film and Media Studies的录取!东安格利亚大学是全英排名第14位的名校!

恭喜赖梦楠同学获得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大学Film and Media Studies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张雅熹获得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 ACADMY of ART UNIVERSITY 的Bacher of Fine Arts的录取!

恭喜安梦怡同学获得威斯敏斯特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大学MarketingCommunications专业有条件录取!

恭喜杨子琰获得诺桑比亚Northumbria University大学Mass Communication with Advertising专业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张楠同学获得威斯敏斯特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大学MarketingCommunications专业有条件录取!

恭喜姚舜予同学获得美国俄亥俄OHIO UNIVERSITY大学传媒专业的有条件录取!同时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Communication专业的`录取!华盛顿州立大学在美国公立大学中排名前50位!

恭喜宋安琪同学获得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 ACADMY of ART UNIVERSITY 的Bacher of Fine Arts的offer,同时也收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Communication的录取,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王艺曦同学获得英国诺丁汉特伦特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大学饰品设计专业的有条件录取!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张卓君同学获得英国谢非尔德哈拉姆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杨子焱同学获得英国诺丁汉特伦特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大学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谢迪梵同学获得俄亥俄OHIO UNIVERSITY大学director编导专业录取!

恭喜孙焱同学获得美国俄亥俄OHIO UNIVERSITY大学传媒专业录取!同时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Communication专业的录取!

恭喜杜思远同学获得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切尔西设计学院Chelsea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的有条件录取!

全面建设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 篇3

关键词:广播 国际传播 影响力 新媒体

英语 华语 多语种

1941年12月3日,陕北延安窑洞里传出的一组清脆日语电波,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庄严宣告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诞生。70年来,国际台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宣传规模从小到大,传播能力由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台秉承“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的宗旨,坚持开放办台、改革立台、创新强台、人才兴台,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逐步实现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国际知名传媒机构。目前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使用61种语言向全世界累计播出节目3000多小时;在全球拥有70家境外整频率电台,180家合作电台,24家境外节目制作室,40个海外地区总站和记者站,18家环球网络电台,15家广播孔子课堂,4112家听众俱乐部,2010年受众反馈达300余万件,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成为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舆论力量。

回顾国际台70年的发展历程,近十年的巨大变化尤为引人瞩目。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台在中央的指引和支持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前进道路,事业规模和影响力有了整体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媒体形态和业务格局全面转型、传播语种和传播手段抢占先机、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传播效果和舆论影响力务实有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有序。其中,三个方面具有开创性。

一是大力建设海外媒体。国际台通过“自行建台”“经援建台”“委托建台”“租赁办台”“公司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海外城市分台、海外站点、节目制作室、广播孔子课堂等新型国际传播平台。联合地方政府和媒体机构,依托社会资源,共同开展边境外宣。打造了以44个语种无线广播集群和61个语种在线广播集群为平台的台本部环球传播工程,以“北部湾之声”“中亚之声”等系列边境外宣分台及若干节目制作室为平台的边境环球传播工程,以70个整频率电台、10多家节目制作室等为平台的境外环球传播工程。

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媒体。依托国际在线,新增芬兰语、希伯来语等18种语言节目。发展多语种网站、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态。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的开办,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形成了以无线广播为基础,以在线广播为支撑,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语种多、信息量大、受众面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新型传媒构架。

三是大力搭建产业平台。贯通事业和产业两个机制,解放和发展国际传播生产力。组建国广系公司集群,盘活媒体资源,以品牌开发、股份合作、资本运作为主要方式,搭建组织科学、架构合理、体系完善、运行规范的产业平台,为传统机制下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世界主流媒体快速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外宣媒体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国际台根据中央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围绕打造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的战略目标,稳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舆论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明显增强。

整频率落地工程建设方面。根据中央关于要提高落地率,加快覆盖全球步伐,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指示精神,国际台从2006年开始,加快“走出去”步伐,以节目境外落地为主要手段,在世界各地重点国家城市的调频或中波电台实现整频节目播出,有效提升了我国国际广播的整体传播能力。目前,国际台通过“自行建台”“经援建台”“委托建台”“租赁办台”“公司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在世界五大洲拥有70家整频率调频或中波电台、180多家调频和中波合作电台,每天播出落地节目1408小时,直接在海外落地节目语种46种(包括41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3种汉语方言以及维吾尔语),分布于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半数以上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整频率落地的规模化发展。境外调频台的开办,拓展了国际台节目的全球覆盖范围,为当地受众提供了直接、及时、便捷了解中国的渠道,显著提高了国际台节目在当地的落地率和影响力。广大受众盛赞,国际台调频台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发展变化图景,为了解中国和世界提供了难得机会和全新视角。

同时,国际台积极推动边境地区落地。2009年10月,联合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北部湾之声”,开创国家级外宣媒体与地方媒体合作的全新模式。“东北亚之声”、“中亚之声”和“南亚之声”等边境外宣分台,也将陆续开播。

节目本土化制作机构建设方面。国际台稳步推进海外地区总站、境外和边境节目制作室建设。在总结非洲地区总站经验的基础上,已相继建成西欧、北美、中东、亚洲以及拉美等5个地区总站,并启动东欧地区总站和大洋洲地区总站建设筹备工作。国际台全面推进海外节目制作室建设,已有24家海外节目制作室建设方案获总局批准,并通过委托建设、租用和委托制作节目等方式,建成或即将建成18家海外节目制作室,开始节目本土化制作工作。国际台还通过节目委托制作的形式,与海外合作伙伴签署了10个制作室合作协议。

国际台积极推动跨边境地区落地工作,与边境省区合作建设边境节目制作室,2011年5月,与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签署广西“北部湾之声”节目制作室协议,北部湾之声节目制作室已投入使用。积极与黑河、延边、二连浩特、拉萨和乌鲁木齐等地广电机构联系,推动当地边境节目制作室建设。

nlc202309011319

国际台的汉语国际推广和广播孔子课堂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07年12月6日,广播孔子学院正式成立,为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架构。广播孔子学院以实体广播孔子课堂、无线广播、在线广播、新媒体为载体,配合国家汉办主管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以教材研发为中心,为全球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提供媒体传播内容和平台。经国家汉办授权,国际台还以条件成熟的海外听众俱乐部为试点,加快海外广播孔子课堂建设进程,已建和在建的海外广播孔子课堂达15家,通过远程网络视频教学实现汉语教学节目与广播孔子课堂的良好互动。同时,国际台与国家汉办合作,利用多媒体手段,以“用母语学汉语”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发了38个语种《每日汉语》网络课件及有声教材,成为全球语种最多的多媒体汉语教材,开创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以教授汉语为内容的外宣新形式。

英语环球广播工程建设方面。英语环球广播节目在70家整频率海外分台中的35家播出,每天播出时数400余小时,基本实现环球广播。2010年,国际台在原有英语网络环球广播的基础上,通过推出新节目、对现有节目进行改版以及重新调整节目播出单等方式,在中波846兆赫推出以英语资讯服务为主的24小时英语环球频率,成为第5套对内广播频率。国际台通过海外节目制作室的建设,加强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英语节目和素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英语环球广播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地区公共信息的本土化制作和发布,提高了国际在线英语网站和多种新媒体传播能力。

华语环球广播工程建设方面。华语环球广播节目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新西兰奥克兰、美国旧金山和休斯敦等重点城市实现整频率落地,目前已在70家海外整频率电台中的37家播出,在全球重点地区和华人聚居区域实现综合覆盖。国际台加强华语环球广播工程节目建设,倾力打造以汉语普通话为主要播出语言的“中文环球”广播,运用国际通用播出理念进行节目编排,创新制播模式,依托侨乡,组建了潮州、温州、梅州等方言节目制作室,实现了方言节目制播前移,24小时不间断整点新闻发布,新闻纵深报道的华语广播旗舰频率已初具规模,成为国际台华语广播的精品节目。目前,华语环球广播已发展为拥有5种语言(普通话、广州话、客家话、闽南话、潮州话),利用音、视、网、刊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对外传播的综合性母语节目制播平台,在向海外华人华侨传播故土乡音、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多语种环球广播工程建设方面。国际台推进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及其他小语种广播节目整频率落地项目,打造多语种环球广播工程平台。目前,国际台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匈牙利语、希腊语、俄语、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普什图语、印尼语、蒙古语等20多个语种已经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希腊雅典、意大利米兰和罗马、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马其顿斯科普里、墨西哥提华纳、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柬埔寨暹粒、中非班吉和肯尼亚蒙巴萨等城市以及芬兰、亚美尼亚、立陶宛等国家实现整频率播出,另有20多种非通用语参与了海外节目落地。积极推进在吉尔吉斯斯坦和毛里塔尼亚的俄语和阿拉伯语节目整频率落地,并通过与新疆和广西等边境广电单位合作,推动俄语、越南语、泰语等语种节目在中亚和北部湾等地区跨边境覆盖。

新媒体业务工程建设方面。国际台以国际在线为平台和载体,积极拓展语种规模,扩大母语覆盖范围。2010年,国际在线新增爱沙尼亚语、立陶宛语2个语种网站,成为拥有61种语言的多语种网络媒体平台,继续保持全球语种最多的媒体网络平台地位,可使用受众母语覆盖全球98%以上的网民,访问者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台着力加强多语种网站特色内容建设,打造国际化系列品牌栏目。2010年,联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方向”电台,推出“中土文化旅游网”,李长春同志与土耳其执政党副主席侯赛因·切利克共同见证网站开通,被誉为“信息时代的新丝绸之路”。启动多语种“中国-东盟网”,泰国公主诗琳通出席仪式并题词“网通四海”。开办“华影在线”网站,开创了低成本、广覆盖的中国电影外宣新模式。与微软公司合作CRI网络广播电视Windows 7 Media Center项目,点击量稳居微软全球16家合作伙伴前三名,探索出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新媒体合作的新渠道。2011年推出“中国名城网”特色网站,打造国际在线中外旅游文化交流平台,整合国家旅游局、文化部、地方政府、海内外媒体等各方资源,从“外眼看中国”的独特视角,深入挖掘中国名城文化精髓,通过PC、电视、移动等多个终端,以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全球网友展示一个富有内涵的“中国城市”立体形象。国际台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步伐快速稳健。

2007年,手机广播电视顺利上线。2009年7月,移动国际在线中英文版正式运行。2010年,国际台在CMMB平台上打造了全新的移动媒体业务——富媒体广播,向用户提供权威国内外资讯、流行欧美音乐、热点互动话题。2011年,国际台正式启动西班牙语、法语移动国际在线业务,移动媒体集群建设向多种外语方向迈出实质步伐。经过近几年开拓与布局,国际台已形成以国际在线为基础,以网络广播电视、环球网络电台、手机广播电视为依托的新媒体业务格局。

201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的成功开办,以及CIBN互联网电视和天地视频网站的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国际台新媒体业务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开启了以新媒体化为方向、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时代。

国际传播技术支撑系统建设方面。国际台的对外传播中心技术大楼工程建设经发改委审核立项,并获国务院批准,正在准备具体设计方案。媒资共享和交换平台基本搭建完成,并将根据英语、华语和多语种环球广播业务的发展情况逐步完善。各环球广播节目制播技术系统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升级改造,多语种环球新闻采编系统和资源发布系统的建设等项目的方案和规划已经完成,并将组织专家论证和实施。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国际台传播力的增强,为舆论影响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国际台实施系列多语种、多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形成了综合规模化效应,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自信地走向了世界,传播效果更为务实有效。2006至2007年,为配合“中俄国家年”外交活动,国际台联合国内外媒体策划实施了“中俄友谊之旅·俄罗斯行”“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等活动,开创了中俄两国媒体合作的成功典范,塑造了良好国家形象,得到中俄两国元首、媒体和受众的高度赞赏和积极评价。2007年的“中国-东盟合作之旅”大型广播电视联合采访活动,创造了中国媒体对东南亚国家单次联合采访时间最长、国家最多、参与媒体最多、记者人数最多、发稿数量最多等多项记录。2009年,国际台配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报道,组织200多位中外记者对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广西、云南等8个边境省区进行专题采访,通过对象国媒体的联合播出,很好地宣传了中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边境发展、经贸合作和国家形象,受到周边国家受众的广泛关注。2010年,国际台组织实施的“情动俄罗斯”、《你好,中国》、“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中国城市榜”等大型自主策划活动,在受众中掀起了关注中国的热潮。国际台还多次组织中外记者多语种联合采访组,分赴我国各地采访,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舆论的欢迎和关注。

总体来看,国际台的自主策划活动,数量多、规模大、立意新、效果好,有效实现了外宣策略由“零散被动型”向“规模主动型”的转变,渐成宣传创新的重要亮点和品牌。国际台注重加强和改进宣传报道,着力影响有影响力的海外受众,影响有影响力的境外主流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重大国际事件舆论走向。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和主题报道,受众反馈连创新高。2009年新疆“7·5”事件报道中,国际台组织的“中土网络对话”活动为扭转国际舆论被动局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秉承“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理念,国际台大力实施母语传播、区域传播、精准传播、互动传播、移动传播、本土传播,在世界传媒舞台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华丽亮相,明显提升了中国媒体的国际舆论话语权。

70年的历史积淀,70年的如歌岁月,谱写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绚丽的华彩乐章。当前,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在新时期的征程中扬帆远航。未来五年,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打造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中央关于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给国际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可能。国际台将准确把握机遇,做出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完成环球广播电台集群、海外城市分台集群、边境外宣分台集群、对内外宣广播频率集群、外宣电视媒体业务集群、多语种外宣平面媒体集群、海外合作电台集群、多语种外宣网站集群、多语种外宣网络电台集群、多语种外宣网络电视台集群、多语种外宣移动媒体集群、全球节目制作室集群、全球记者站集群、外宣专业人才集群、外籍人才集群、海外孔子课堂集群、海外听众俱乐部集群、国广系外宣公司集群等十八大业务集群的建设,着力打造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继续谱写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辉煌篇章。

(作者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

试析美国传媒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篇4

著名传播学者喻国明论述道, 所谓影响力 (Influence) 是指“文化活动者以一种所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 影响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控制能力, 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传媒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 因此, 其影响力的发生势必建立在收受者关注、接触的基础上, 因此, 传媒影响力从内涵上看, 是由“吸引注意 (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 ”+“引起合目的性的变化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 ”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

喻国明先生同时还指出, “当一个社会的‘传媒生态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格局下, 传媒的物质技术属性对于其影响力的发挥是一个基本恒定的常量;而传媒的社会能动属性对于其影响力的发挥则是一个因传媒不同而异的变量。所谓的传媒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其社会能动属性的发挥状况。传媒在市场竞争中的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能动性在多大程度上为推动人们正确地判断形势、优化地做出行为决策打上多少自己作为资讯渠道的烙印”。那么, 是什么样的传媒生态环境使美国传媒具有如此惊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美国拥有一个数量庞大、相对富裕、比较成熟和口味多样的受众群体, 这个庞大的国内市场为美国的传媒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并提供了强大的后盾。美国的人口基数较大, 而且受教育程度高, 人均媒介消费量大, 这就构成了美国本国庞大的传媒消费市场。此外, 尤为重要的因素是, 美国的传媒受众极为多样化。美国的人种、民族、语种的多样性, 决定了美国媒介受众构成以及欣赏口味和消费习惯的多样性。美国的传媒产品要适应全球传媒市场的多样性, 必须首先满足美国国内受众市场的多样性;美国的传媒产品在国内站稳了脚跟, 也就占领了全球传媒市场的半壁江山。

正是在本土市场这一巨大坚实的市场上, 美国的电影业才能在各种传播新技术新媒介不断涌现的激烈竞争中, 不断领先采用新技术, 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 美国传媒行业最终随着美国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站到了国际传媒界的技术先锋地位。而也正是技术上无可撼动。

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其传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在经济上无可匹敌的霸主地位使得美国向全球输出产品、技术和资本的同时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把相应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带到世界各地, 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为美国国土外的人们所接受甚至推崇。而美国传媒制作的新闻、电视节目、电影等等传媒产品也不外乎美国生产的众多产品中的一种。

此外, 美国还具有独特的语言优势。英语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语言, 虽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不及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数量大, 但是一则英语的覆盖范围要广大的多, 囊括了遍及各大洲的英联邦国家;一则非英语国家的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会在学校教育中接受英语教育, 英语成为他们第一外语的不二选择。比如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 孩子们从小在学校里接受的外语教育就是英语教育。语言的相同就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文化的差异, 从而使美国传媒生产出的产品在文化认同感上取得了天然的优势。

美国文化对全球舆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巨大影响不仅仅依靠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新闻传播, 还依赖于它长期以来在全球可以营造起来的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可以想象, 单一的美国文化形态, 如美国式的新闻报道、美国式的电视剧、好莱坞式的电影等很难在各国、各民族有深厚根基和浓厚环境氛围的本土文化中存活。为此, 美国传媒界、美国商界和美国政界长期以来实际上千方百计地在全球营造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环境, 以利于美国文化的广泛传播。这种美国文化群落, 就是将各种直接或间接传递美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相关文化产业, 逐步移植到世界各地, 形成一个各种美国文化形态在对象国共生共荣的群体, 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美国文化在对象国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这种美国文化群落除了有每日每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等大众传媒直接传递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传媒产业外, 还有以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为代表的美国饮食文化产业, 以迪斯尼乐园为代表的美国休闲娱乐文化产业, 以李维斯牛仔服为代表的美国服饰文化产业、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美国体育文化产业, 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都让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环境得以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安家落户。

麦克卢汉曾经有过一个惊世骇俗的命题:“媒介即信息。”他所要强调的是, 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最大意义, 主要不是它作为载体所承载的具体信息, 而是它本身作为“人体的延长”所带来的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方式的改变以及由于这种改变而带来的对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显然, 麦克卢汉这里所强调的主要是媒介的物质技术形态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力”。事实上, 传媒的社会能动属性则是通过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和有机化的信息呈现与解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关注视野、议题设置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 这便是传媒在一定的物质技术属性的基础上对于人们的社会活动所发生的能动的“影响力”。一般来说, 人们在利用任何一种媒介获知信息时, 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要打上其所依赖的媒介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渠道烙印”。这种“渠道烙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传媒的物质技术属性 (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作为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在传播资讯时所打上的各自的物质技术烙印, 并由此产生的对于人们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是传媒的社会能动属性 (如, 传媒通过其对于资讯的选择、处理、解读及整合分析等等在传播资讯时所打上的各自的社会能动性的烙印, 并由此产生的对于人们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

国际传媒 篇5

国际本科合作项目

全方案介绍

版权: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继续教育处 原载网址:

美、英、澳国际本科合作项目全方案介绍

一、关于项目

 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海外合作平台,与海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具有国际

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 采用国内+国外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学生首先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全日制学习一年

(1+3模式)或者两年(2+2+1模式),完成国内课程且雅思成绩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

海外合作大学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本科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 采用中外教双语授课方式,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掌握海外学习技能,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为赴海外大学顺利获得学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 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有两百多名学生由此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升入美国旧金山艺

术学院、澳洲莫纳什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 本项目属于计划外招生项目。

项目优势:

 独家传媒、艺术与设计领域海外名校学分认证项目

 免预科和转学分合作,节省一年时间和十几万费用

 全面突破英语瓶颈,弥补专业不足,全方位能力培养

 避免低龄学生无准备留学的各种弊病,确保留学成功

二、关于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媒体与传播专业

传媒产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传媒产业在当今信息高度密集、高速更新的时代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对具有国际背景的传媒人才的渴

求更甚于以往。

国内课程设置

第一学年:雅思英语强化I雅思英语强化 计算机基础 学术英语 海外学习技巧 大众传媒

理论 传播学概论 媒体应用写作

第二学年:学术英语 媒介经营管理 广告学 媒体与道德规范 公共关系 西方文化及独立生

活能力培养新闻采访与写作视觉传播 电视节目创作

未来专业方向包括:

1.BA(Hons)Mass Communication 大众传媒

2.BA(Hons)Media production媒体制作

3.BA(Hons)Journalism新闻学

4.BA(Hons)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广告与营销传媒

5.BA(Hons)Advertising, Public Relation and Media广告,公共关系与媒体

6.BA(Hons)Media Management 媒体管理

7.BA(Hons)Film and Media电影与媒体

8.BSc(Hons)Photographic Journalism摄影记者

9.BA(Hons)Media & Popular Culture媒体与流行文化

10.BA(Hons)Multimedia Public Relations多媒体公共关系

11.Dual BA(Hons)Media,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and Marketing媒体,传媒与文化

和市场营销

海外合作大学:更多海外大学介绍请参见项目网站。

美国:

1.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地理位置好,在费城中心。大众传播、电影专业全美排名前20位。

2.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

– 全美综合排名124位,传媒专业排名稳居全美前10位。(可转学分)

3.中央密歇根大学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其新闻专业得到了教育与大众传媒认证委员会的认证,全美只有109所大学获得该认

证。(可转学分)

4.加州州立圣马科斯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Marcos

– 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美国传媒产业中心洛杉矶很近,学费相对便宜。(可转学分)

英国:

1.威斯敏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 被称为伦敦市中心的传媒帝国,传媒专业全英领先。

2.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全英传媒专业排名第八位,被誉为“BBC的摇篮”,实习机会多。(可免预科和转学

分)

3.基尔大学 Keele University

–每年学费不到一万英镑,可获得传媒学和营销学双学位。本项目学生可申请每年

1000-2000英镑奖学金。(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4.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是英国第一所开设传媒学位的大学。(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澳大利亚:

1.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洲八大名校之一,全球排名第33位。(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2.悉尼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大众传媒硕士专业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世界顶尖100所艺术和社科类大学之一。

(可免预科)

3.伊迪斯*科文大学 Edith Cowan University

--传媒专业位于全澳前列,誉为澳洲影视人才的摇篮。(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4.迪肯 Deakin University

– 位于墨尔本,地理位置优越,传媒专业学生起薪居全澳领先地位。(可免预科和转学

分)

三、关于Art and Design 艺术与设计专业

中国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对高端艺术设计人才需求剧增。

无论是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动漫游戏设计领域,留在国外或是回国发展,就业前景都非

常令人看好。

申请赴英、澳高校就读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申请时需提供10-15幅作品作为入学的重要

参考。要记住:你的作品要能体现你的创造力而不仅仅是技术才能。

国内两年课程安排

第一学年:雅思英语强化I雅思英语强化 计算机基础 学术英语 海外学习技巧 设计简史

色彩构成基础素描基础

第二学年:学术英语 2-D设计平面设计基础数学媒体设计 动画概论 西方文化及独立生

活能力培养 图像传播学 广告策划与整合传播 网页设计

未来专业方向包括:

1.BA(Hons)film and screen media production影视制作

2.BA(Hons)Animation andDesign动漫设计

3.BA(Hons)Computer Games Design游戏设计

4.BA(Hons)Digital Media production数字媒体制作

5.BA(Hons)Film and Visual Effects电影和视觉效果

6.BA(Hons)Creative Digital Media创意数字媒体

7.BA(Hons)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

8.BA(Hons)AdvertisingDesign广告设计

9.BA(Hons)Furniture and Product Design家具与产品设计

10.BA(Hons)Interior Design室内设计

11.BA(Hons)Fashion Product and Promotion时装产品设计与推广

12.BA(Hons)Interactive Media Design交互式媒体设计

13.BA(Hons)Photography摄影

海外大学:更多海外大学介绍请参见项目网站。

美国:

1.旧金山艺术大学 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美国官方认可的规模最大的艺术设计大学,以动画设计、平面设计专业著名。(可转

学分)

2.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 of Cicinnati

– 全美综合排名120位,其艺术学院位居全美前10位。

3.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 综合排名130,电影、艺术专业排名美国前20位。

4.旧金山州立大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 影视制作、数字媒体专业是该校的强势专业之一。(可转学分)

英国:

1.伦敦艺术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 由6所世界闻名的艺术、设计、服装、传媒等学院组成,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学

院之一。(可免预科)

2.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拥有最古老的艺术设计学院,在服装设计领域与中央圣马丁齐名。(可免预科和转

学分)

3.提赛德大学Teesside University

--游戏课程、动漫课程享誉国际,3D World课程世界排名前20位。(可免预科和转

学分)

4.考文垂Coventry University

--汽车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专业在全英第一位。(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澳大利亚

 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世界最顶尖的100所艺术和社科类大学中排名第29位;(可免预科)

 格里菲斯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

—拥有昆士兰洲最古老的艺术学院;(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 斯威本大学 Swinburne University

--多媒体动画专业全澳最好,课程以实践为导向。(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位于墨尔本,地理位置好,数字媒体专业受推崇。(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四、关于Finance and Marketing 金融与营销专业

金融与营销领域专业一直是中国学生留学的首选专业,该领域以其就业前景好,就业范围广

而备受学生青睐。

国内课程设置:

第一学年:雅思英语强化I雅思英语强化 II计算机基础 学术英语 海外学习技巧 经济数

学-微积分 商学精要 微观经济学

第二学年:学术英语 财务会计 市场营销 商务统计 宏观经济学 西方社会文化以及独立生

活能力 管理会计 管理学 金融学

未来专业方向包括:

1.BA(hons)International Accounting国际会计

2.BA(Hons)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3.BA(Hons)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经济和管理

4.BA(hons)Business wit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

5.BA(hons)Business with Marketing市场营销

6.BA(hons)in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物流管理

7.BA(hons)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dvertising营销传播和广告

8.Bachelor of Hotel, Tourism Business 酒店和旅游管理

9.Bachelor ofEvent and Sportmanagement 赛事和体育管理

海外大学

美国: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美国西海岸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全美排名第41位。

 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 Miami University,Oxford

--美国30所“公立常春藤大学”之一,商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

 俄勒冈大学Oregon University

--商学院被评为俄勒冈州第一,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公立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绿湾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msin at Green Bay

– 性价比最高的美国四大公立大学之一。(可转学分)

英国  苏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

– 英国顶尖大学之一,2011年《TIMES》排名全英21位。(可免预科)

 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Kent

– 该大学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在英国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11年《TIMES》排名39

位。(可免预科)

 基尔大学 Keele University

—— 12所“英国常春藤联盟UK Ivy League“的成员之一,双学位课程的先驱。(可

免预科和转学分)

 斯旺西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 英国老牌传统型大学,查尔斯王子为荣誉校长,生活费用低。(可免预科和转学

分)

澳大利亚:

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洲八大名校之一,全球大学排名第33位。(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

– 该校会计专业强,公认为澳洲专业排名第一。(可免预科)

 格里菲斯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

—— 该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被公认为澳洲最好。(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 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 课程更新快,毕业生普遍技能名列澳洲第一。(可免预科和转学分)

报名条件:

 应届高三毕业生

 应届高二毕业生(留学前须提供高中毕业证)

 有英语基础,有意出国深造

报名资料:

 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国际合作项目 申请表》

 高中毕业证书、身份证、高考成绩单复印件

 1寸彩色照片2张

 入学测试费200元

录取及交费流程:

预约测试时间 – 来校测试 – 通知录取结果 – 交纳学费

五、关于报名与录取

六、关于国内学费: 学费:48000元/学年

 学杂费:3000元/学年。据实代收,包括学生教材、资料、体检、保险等费用。

全球设计嘉年华,国际传媒荣光夜 篇6

P国际性荣耀盛典

P多维度交流盛会

P第八届(2010)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获奖名单、第八届(2010)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入围名单

P传媒奖亮点之一:礼“珍”情意重——限量版手帕献礼传媒奖

P传媒奖亮点之二:快递未来

P传媒奖亮点之三:压轴大戏——2010现代装饰杂志秀

P传媒奖亮点之四:会场掠影

国际性荣耀盛典

《现代装饰》作为中国设计界资深专业传媒,独立策划并主办国际传媒奖,其专业评选、新颖模式和高端规格,在国内各大设计类奖项中独树一帜,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它尤为注重对于创新意识和潜力人才的挖掘与表彰;它独具传媒优势,庆典策划亮点纷呈,集合各大传播渠道全方位报道盛况;它具有国际规格,面向全球甄选,只为最好的作品与设计师颁奖;它规模盛大,不仅是颁奖典礼更是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的国际性平台。经过8年的运作,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已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设计奖项之一,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设计盛会之一。

尊贵嘉宾高度评价

本届传媒奖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各大设计、出版协会及相关领导的亲切关心与鼎力支持。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思平先生、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尹昌龙先生、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深装集团董事长汪家玉先生、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劳智权先生、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黄白先生、信息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田万良先生、设计委员会秘书长田德昌先生、行业发展部主任王本明先生,以及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会长、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曹宇先生等亲临颁奖典礼,为获奖者授予荣誉,让庆典更添荣耀。尤其是陈思平副主席,他在致辞中这样评价传媒奖“实现了国际和国内的对接,也实现了我们立足于深圳、面向于全国、走向世界的设计目标”。尹昌龙副局长也高度肯定了传媒奖“国际化、高端化”的赛事规格。

充满荣耀与机遇的国际舞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交流合作、兼容并蓄成为设计界的未来趋势。传媒奖组委会以包容的心态、广阔的视野举办此次国际性设计盛会,无论是活动策划,还是赛事评选都体现了全球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广邀各国设计师、地产公司代表、酒店管理高层、各大知名杂志主编,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具有无限可能的国际交流平台。对于任何与会者来说,参与传媒奖,意味着荣誉,更意味着机遇。

至6月启动以来,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丹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荷兰等国家和地区近4000幅投稿作品,基本囊括2010年度全球最具创意的设计精品。强大的评委阵容,包括著名学者吴家骅、美国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香港著名设计师梁景华、台湾著名建筑学教授刘育东、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靓、《现代装饰》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叶子星、《现代装饰》杂志社副总编辑、《现代装饰》及《现代装饰·家居》主编熊晓丽,他们分别从学术界、建筑界、室内设计界、地产界和传媒界的标准,全方位考量作品品质。18个奖项分别由13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摘得,获奖及入围名单直观可见此次竞争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其中最具份量的两项大奖实至名归,年度最具影响力设计师是广州新电视塔的设计者——马克·海默尔,年度最具影响力设计团队则由美国HBA酒店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获得。传媒奖专业严谨的评选标准和开放自信的态度可见一斑。

此外,本届组委会大胆突破设计类颁奖晚会的局限,引荐各类嘉宾,精心安排席位,搭配开颁奖嘉宾组合,实现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的零阻碍互动。在理论界与实践派之间搭建桥梁,促成西班牙Mi5建筑事务所与吴家骅教授的合作约谈;在地产商与设计师之间铺垫道路,多个国内一线地产公司在会场找到心仪设计师,达成合作意向;在国际设计力量与中国市场之间打开沟通窗口,许多参会的国外设计公司是首次来到中国,他们通过《现代装饰》、《现代装饰·家居》和传媒奖了解了中国的设计现状和需求,纷纷表达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在传媒奖的平台上真正实现了以媒体的公信力、渗透力推动设计的创造力向设计影响力的转化。

除“现代装饰”旗下重头报道之外,当晚各知名媒体社长、总编辑、主编纷纷上台为获奖者颁奖,装饰榜网、新浪网、腾讯网进行网络实播。深圳电视台、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电视报刊, ID+C、世界建筑导报、公司金融、凤凰生活、新财富等专业杂志、新浪房产、搜狐焦点、搜房家居、央视网、腾讯网等网络媒体都派出了采访队伍。国内外设计名师的集体现身,引发了一场媒体大战,会场中随处可见各大赢家被长枪短炮包围,分享获奖感言、畅谈设计理念、交流行业看法。各类型媒体力量的整合,充分彰显了传播优势。

创意诚意凝结的年度庆典

现代装饰杂志社全体同仁为此次庆典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以“怀旧与未来”为主题,呈献给多年来无私支持本刊的读者、作者朋友们一场精彩难忘的嘉年华盛会。各处环节都隐藏着惊喜,以杂志的多种形态演化出签到板、展示板和采访板,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纷纷以它们为背景拍照留念;“快递未来”行为艺术环节,引导大家穿越了时光的旅程;邀请全球四大著名设计师联袂钜献《现代装饰》25周年限量版环保手帕礼物;最后的压轴节目,由本刊主创人员身着江南布衣走秀展示2010年度杂志,更引发了全场的喝彩!所有与会嘉宾都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有梦想、有热情、有朝气的年轻团队,这场庆典凝结了最诚挚的理想与努力。(具体内容见后页详细报道)

多维度交流盛会

当晚传媒奖会场内外人头攒动,既有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海外新朋,也有多年来热情参与的故友;既有功成名就的名师大家,也有暂露头角的潜力新秀。他们从全球各地赶来,怀揣着对于中国设计和广阔市场的好奇而来,怀抱着试与世界比肩的豪情而来,饱含着感恩和祝福而来。来自日本的原田夫妇说着英语,配合手势努力地与刚结识的朋友交谈;两位法国友人获奖之后难掩激动,以法式热吻吓坏了女记者;台湾的吴奉文、戴绮芬夫妇已是传媒奖常客,他们发现来自台湾的同行越来越多;福州的张慧勇与东莞的陈锐两位设计师因为搭档开奖而结识……一张张飞扬的脸庞,一双双含笑的眼神,一次次温暖的拥抱。增进了解成为共同的心声。现将部分精彩言论刊出,以飨读者。

祝福、感恩、建议

Nacho Polo(年度家居空间大奖获奖者,评委点评:强烈的设计感,黑白的对比应用到位,设计者创造出的轻快的居住空间令人神往。):非常感谢《现代装饰》给我的这个奖,这是我今年获得的第三个奖,也是我第一次获得的来自中国的奖项,所以真的很开心。《现代装饰》为读者们所选取的案例都非常有趣、独特又有品位,我非常喜欢!再次感谢你们给我的这个奖!

Masahiro Harada & Mao Harada(年度家居空间大奖获奖者,评委点评:藉由木质材料的组构来反映在日本传统房舍的布局方式,相当有趣。)我们的“树屋”能在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且获得《现代装饰》传媒奖的“年度家居空间大奖”,真的感到很荣幸,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关注我们的人。

在这本杂志中,我们可以把握到中国设计界的一些发展趋势,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只是我们觉得在排版上,如果可以再稍多一些空白处,应该会更好。因为适当的空白可以有效地提升杂志所传达的信息价值。

吴奉文、戴绮芬(年度家居空间大奖获奖者,评委点评:流畅的动线,层次丰富的空间带出悠闲自在的气质。):

我们十分荣幸也非常兴奋!能够有机会连续三次参加传媒奖。当我们看到入围名单,马上就排除既定行程安排机票酒店。和前两次一样抱着志在参加的热血心情来共襄盛举!

谢谢现代装饰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与鼓励!因为有你们的肯定这三年来我们获益良多!也要感谢“穿越永恒”新婚屋主对我们的信任与喜爱,我们才能发挥无限创意,型塑一场跨越国界穿越永恒的美好居所。更感谢评委们在众多杰出作品中能发现我们在空间里酿造的生命力与感动,说真的我们能获得“年度家居空间大奖”除了幸运还是幸运!这个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荣耀与肯定!我们也会秉持这份对设计的热情、原创精神和对环境友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更多美好的空间。我们发现今年现代装饰家居里多了很多国际设计师的案例,他们的作品总是有不同的视野和诠释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另外现在每期都会有一个特别的专题让设计师们互相讨论,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很好,提供大家互相交流的机会,也拉近了读者与设计师的距离。

刘卫军(年度样板空间大奖获奖者,评委点评:空间营造细致,色彩控制得当,设计主题明确。):

非常感动,很享受这次获奖的感觉!首先,感谢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在过去的八年里,让我在专业信息的引导中有目标地成熟,虽然是一段漫长的路程,但今天我还是做到了!非常激动,希望能给身边支持我的人和同行朋友更好的鼓舞!

《现代装饰》这本刊物发展至今让我对它充满敬意与情愫,因为它是根植于我们深圳本土并富有国际化视角的一本关于室内设计的专业刊物,它记载着我们过去一路走来辛酸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承载着一篇篇令设计师感慨而具荣耀的设计作品。其编撰已不是我在意的问题,我希望的是现代装饰能凝聚着深圳所有设计师的精神和创造力,开启并延续更光芒的未来。

杨铭斌(年度样板空间大奖、年度最具潜力设计师大奖获奖者,评委点评:空间沉稳的灰白色调组合,体现了设计者对于空间质感的品味。):能获取这奖项,首先感谢现代装饰的肯定与鼓励,提供国际传媒奖这个平台让国内与国外设计师的交流机会。感谢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并给予很大的空间让作品得以实现。

Wolfgang Kaeppner & Julie Mathias(年度原创家具设计大奖获奖者,评委点评:童年主题性强烈,大胆满足成人内心未完成的异想,结合对比与矛盾的概念,赋予生硬物品全新的生命力。):能够成为传媒奖的获奖者之一,我们感到很荣幸。同时也要向《现代装饰·家居》、各位评委以及所有这个盛会的参与者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坚信,除了纯粹的功能体验,设计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我们的作品主要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原型记忆以及人体感官等。我们也试图找寻处于诱惑与不安、吸引与反感之间的一种状态,以破坏与维护、天真与暴力为主题来讲述现代与远古、熟悉与颠覆的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这个奖项也能更加鼓励我们为跨越设计的界线而努力。我们非常喜欢杂志中展示的一些艺术作品和家居装饰品。我们希望《现代装饰·家居》能更加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同时也不能忽略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本土设计。

赖亚楠(年度原创家具设计大奖获奖者,评委点评:作品融合了自然、和谐、美感的特性;设计者运用了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家具与人的互动关系。):

得奖自然是开心的事,但更加令我高兴的是大家对中国原创家具设计的关注和认可。最初我们创建DOMO nature 这个家具原创设计品牌的初衷就是希望引导大家在一定层面上去关注中国设计,而不是中国制造。希望我们不断研发出品的系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的好评,让大家感受到中国设计的实力。

我个人认为本次传媒奖的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引发对设计的关注和尊重。我一直认为媒体正确的导向是社会健康发展的良性因素之一。传媒作为公众信息的发声人,其社会作用非常重大,必须尊重设计对社会的责任、尊重设计对生活的理解、尊重设计师对消费者的引导、尊重设计对“美”的追求!

Alfio Di Bella(年度杰出设计师,年度家居空间大奖入围者):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很喜欢你们主办单位的用心、专业和公正的态度。因为你们会对很多的作品进行深入的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很大,作品都风格迥异,各具代表性。组委会的工作是十分严谨和细致的。在过去的从业经验当中,我赢得的奖项和荣誉也很多,但我从来没想象过,我为自己的家所做的非常个性化的设计,能够入围奖项,我个人感到由衷的高兴。Dream House别墅的设计,更多的是自得其乐的设计享受,当它被选登载你们杂志,并获得这么多的关注和荣誉的时候,我所体会到的快乐,是很特别的。由衷地感谢你们。

你们的杂志办得很好,非常恭喜你们刚刚举办的25周年庆典,十分成功。我经常阅读《现代装饰·家居》,觉得它介绍给了读者很多国内国际的设计项目,反映了不同的潮流,给予读者大量的信息和参考。说实在话,我不认为你们需要作过大的改变、或者太过于受其他杂志或媒体的影响,你们最好能保持自己的特色、继续以目前的方式和办刊思路,给读者更多阅读体验和享受。

陈岳夫(年度杰出设计师,年度家居空间设计大奖入围者):在这么多的同行角逐下能获得此殊荣,真的是感到万分的荣幸。我也相信那么多的优秀设计师都是为美化生活空间尽一份自己的所能,相信每一个努力的设计师都是年度杰出设计师。

现代装饰贵刊我在阅读的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每次的专题都会有不同地区设计师的意见与讨论,这在了解内地各地区的想法与做法上可以有深入的了解,可以让读者广为了解各地设计师在做法及想法上的一种参考与学习。

胡来顺(年度最具潜力设计师,年度家居空间大奖入围者):

得知入围后,心情是非常雀跃的,有种努力被看见的感觉!尤其是能在这么多优秀的设计师角逐中得了奖,心中的喜悦真是无法言喻!感谢评审团给予我的肯定,让我未来能更Enjoy在设计中。贵杂志内容相当丰富多元,其中各国设计师的作品,每每让我们有惊艳之感,激发了更多创意与想法。

朱子璇(年度最具潜力设计师):很荣幸也很意外得了这个奖,个人认为这是在我设计道路上的莫大鼓舞,有幸于大赛上欣赏到很多国内外优秀设计大师的作品,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各位优秀大师的距离还非常遥远,也坚信通过这次的接触我能以更快的速度在设计之路上往前迈步走。

Joel Escalona(年度原创家具设计大奖入围者):很高兴能获得这份荣誉,它告诉我们,我们一直坚持的方向的是正确的。我们工作不是为了获得奖赏,但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我们的设计需要来自公众更多的关注,像《现代装饰·家居》和国际传媒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和我们的作品能由此而被人们了解,请继续做更好的杂志。

周建志(年度家居空间设计大奖入围者):和贵刊合作刊登二次,其实相当愉快。贵公司在居家方面的文案撰写上很用心,能够针对读者想吸收的信息做探讨,希望未来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并为读者带来更多丰富的居家装修信息。

样板、商业;家居、生活

Masahiro Harada & Mao Harada:“设计”并不是说时时刻刻都要强调其装饰性或者说风格。我们认为一个设计之所以好,是因为它针对某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设计一个建筑,我们就要考虑与其相关的生活方式、结构、材料、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作为建筑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不断发现新的合理的解决方案以适应这种变化。

吴奉文、戴绮芬:以人为本,我们认为家居空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居住在空间里的委托者,如何让空间符合委托者的期待是我们最主要的课题,当接手一个新的委托案例时,我们将会深入了解业主,并与业主讨论对于委托设计的居住空间有着怎样的梦想与期待。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为他(她)量身订作的美好居住空间,空间与人和谐的对话也由此展开。

刘卫军:在一个样板空间中,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信息和气息,因为样板空间是带着一种商业使命的,它是具有商业展示价值的,信息的传播就是一种前瞻的预示,为商业提供未来与模拟生活场景的认知。如空间形式、色彩、材料及功能区域的运用等。气息则是一种空间文化主题的表述,它具有强烈丰满的触动性,令生活态度具有艺术性、感染力和视觉冲击。

Alfio Di Bella:当一位建筑师在为客户设计家居空间的时候,首先他要花的时间是去充分了解客户,建筑师有时就像一位心理学家。通常我和我的客户都聊得很多、也聊得很深,我会把客户作为朋友,体验到另一个人生态度。当然,住宅有它本身的条件、区位、环境和空间的可塑性,我在充分消化所有基础资料数据之后,开始量体裁衣。所以建筑师有时也像一位时装设计师。他在根据他的客户的气质、要求和条件,研究布料、色彩和流行,最后给他们真正想要的那件天使羽衣。每一件作品,都对应一个特定的需求。

谈到我的家,我担任双重角色,我的客户是我的太太、孩子和我自己。而他们也是这个家的设计师,因为我会尽量让他们参与这份创造自己的家居空间的快乐。我的太太参与了很多后期软装饰的工作,她对颜色和质感有相当好的品位和相当高的要求,近乎挑剔和苛刻,她喜欢并享受控制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她是我们梦想之家的完善者。所以今天你们的认可和荣誉,也同样属于她。

陈岳夫:家居空间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符合业主家中每一个份子最方便的生活空间及机能,然后给予业主最好的建议及美学上的展现。让业主在往后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生活上的方便与美学的乐趣。

朱子璇:我觉得样板空间设计过程中在了解甲方的商业需求及市场地位的同时,对居家功能的了解及优化是比较重要的。

周建志:每个家庭成员重视的空间可能不同,像太太也许就会注重厨房的机能性,先生可以在意书房的功能等等。不过大体来说,我们通常会把精神花在公共空间,因为公共空间是全家人共享的空间,除了使用频率高之外,如果有客人来也是会在公共空间,因此无论在风格、建材或设计功能上,我们都相当注重。

差异、沟通、分享

Nacho Polo:我认为在西班牙没有关于装饰设计的传统,而且我不喜欢追逐潮流。我觉得当一种设计成为潮流时,也就离它的消亡不远了。我更喜欢独具个性的设计,而不是随大流的设计。西班牙是一个传统的国家,近年在设计行业的发展很快,但仅仅是有一点传统而已,它没有对于装饰和建筑设计的冒险精神!在这一点上,它是不能与中国相比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的大部分工作在美国而不是在西班牙。

Masahiro Harada & Mao Harada:我们觉得近年来日本建筑的趋势是一个能将材料的纹理和层次处理得当的三维设计才能成为主流,它要远远超过那些有着错杂色彩的二维图案。其实人们更倾向于那些能使内心平静,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作品,而非有强烈刺激效果的设计。我们感觉建筑设计能被众多的希望信任着,就是一种成功的标志。另外,一个建筑能产生瞬间价值,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才是更有必要的。这个现代建筑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相当具有普遍性的。

戴绮芬:知道近年来内地陈设艺术很流行,很开心能跟大家分享我的空间美学经验,以我们承接的整体风格设计案来说,空间美学其实是与空间的机能性、动线的灵活度相辅相成的。硬件到软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美学的角度来掌控空间风格的完整性,在材质选用、颜色配置、线条表现及光源表情的定义之外,我希望作品能呈现出简约质朴的自然质感,所以细节的安排就会是非常关键的,空间里的视觉、触觉和心灵感受都是构成美学的重要因素,除了基本的软装配置之外,我在空间里所设定的美学元素不仅有装饰性的效果也会成为与业主的紧密互动,也许是一盏灯、一座精油烛台、一盆植栽……这些都会成为业主未来生活的一部分,让空间变得简约并充满人文厚度与质感。

刘卫军:身处深圳,让我体会到了行业发展的迅速与设计师创作中的平静与从容,对我来说既是件充满兴奋的事,又令我难以安心。因为它标志着行业新趋势的来临,设计界新的要求、新的责任、新的思维等等。专业秩序在不断地形成,所以今年让人有种储备迎战的状态。尽管如此,我还是带领着团队充满激情地完成了——“俊逸庄园”。它让我实现了拥有两万多平方米中国庄园的梦想,而且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整体,如投资、整体规划、建筑、园林、室内设计等。这将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和喜悦。

Wolfgang Kaeppner & Julie Mathias:在伦敦,设计风格与体系已经在众多国际化的设计师的努力下稳固地确立下来,被称为“伦敦设计”。我们在中国的设计工作还是一张白纸,在这里,我们可以摆脱一些陈旧的东西,也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让我们试验和发展自己的设计语言。我们近期在中国的合作对我们的工作以及个人的专业水平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当地的能工巧匠交流,我们会花数周的时间在他们的工厂或工作室与他们近距离接触。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时常会被他们发自内心的工作激情和对我们作品的理解震撼到。

赖亚楠: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国际化的认知和理念已经非常普遍。我们都会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西方设计师们已将很多的关注点转向东方。而且其作品所呈现的面貌也越来越多的传达出东方情愫。作为中国本土的设计师们则将之前投向西方的视线渐渐的移向我们自己营养丰富、文化深厚的国度内。所以在这样的趋势下,我认为产品价值关键在于本身的诉说欲望和折射出的设计观和文化观。

中国的家具设计还在起步,还处在只认识“设计”这俩个字的写法而不认识其真正意义的阶段。尤其是中国家具设计还根本达不到产业化,只是某些设计师的非职业化的个人行为。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家具设计之路尽管很艰辛,但会越走越好,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陈岳夫:我到日本后才念了室内设计,所以在设计的概念上应该就是在日本养成,甚至工作上的要求也几乎是近似日式的思考,所谓的日式风格、禅风对我影响比较大,还有收纳空间的运用也影响了我在设计上的考虑。这一年来我在台北设计了几个风格要求完全不同的居家设计,这让我在设计手法上有了许多的挑战与变化。另外就是参与了世博台北馆的工程计划,让我见识到中国在追求设计进步上的庞大需求。还有就是我到各地旅行中所观察到的各个城市成长的快速与美学的进步,这些对我在生活及设计工作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国际传媒 篇7

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本届大会联合城市相关部门、权威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共同评选出多个年度优秀奖项。

二连浩特市获得年度推介旅游城市奖;菠菜传媒、海汇传媒获得年度优秀传媒公司奖;贵州茅台镇酒业、瀚亚资本、重庆学平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年度优秀品牌奖;康成益健、出行+数据财经新媒体获得年度优秀项目奖。此外, 一些为传媒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也获颁个人奖项, 妇女发展基金会般若慈善基金发起人蒋清昀获评传媒年年度形象大使;学平大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彭学平获得年度杰出人物奖;来自弘扬华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陈华恋获得年度杰出贡献奖;著名服装设计师寒冰冰获得年度民族风尚人物奖。

看点一:城市形象评价备受关注

近三十年, 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居民切实感受到进步带来的方便与实惠。但是, 城市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生态恶化和“千城一面”等不良后果。如何在新时期建设中通过促进文化创意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城市建设, 并使中国一部分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尽早加入世界知名城市之列, 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业内权威专家,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宋文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大学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宋立民在大会的“2017城市形象评价·规划与设计论坛”中, 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

他们表示, 未来将通过借鉴美国与英国城市评价的方法, 结合中国特色, 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从地理空间的物质性与文化历史的非物质性两个角度评价城市, 从生态景观、文化传承、旅游资源、城市特色等多维度诠释城市形象, 并全面启动2017城市形象评价, 规划与设计。

看点二:助力县城发展新格局

“助力2017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构建国际媒体跨界合作新平台”。本届传媒年大会隆重推出以“聚焦多彩县域, 关注世界经济”为主题的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

同时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与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共同签署2017“一带一路”县域经济纪录片展播战略合作。

2015年, 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强调, 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力发展战略。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的开通正是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践行。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于此时上线旨在报道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展现县域文化、民族风采, 为中国县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努力打造成一个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县域发展信息服务平台。

看点三:创业扶植计划推进

2017中国县域大学生创业扶植计划和美满“校园科学护眼进社区”E人E贴项目, 并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

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 要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 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 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这份《意见》的提出无疑也为帮助县域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帮助。

国际在线县域经济频道联合康成益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发挥国际传媒年大会在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桥梁作用, 将联合各级教育部门、各大高校、地方企业单位以及其他更方面的社会力量, 共同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中国县域大学生创业扶植计划, 为县域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

启动仪式上,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作为首都高校大学生代表, 与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宣读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宣言。

看点四:大会推介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个性丰足, 特色物产丰富, 风土人情丰盛, 这些特色民族风情尤其需要从闭塞的信息中升腾出来, 将民族文化从滞后的环境中挖掘出来, 促进和推动少数民族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三届中国国际传媒年大会与寒冰冰艺术工作室推出“多彩中国2017民族服饰展”, 通过大会使现场的各国驻华使节及驻华机构代表了解中国民族特色文化, 将民族文化展现给世界。

国际传媒 篇8

第二类公众是次要公众。中国政府国际公关的次要公众是指那些与中国的关系不是处于决定意义或是一直与中国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国家的民众。包括欧盟各个国家的公众,中国现在和欧盟已经建立了相当成熟的双边关系,但是,随着中国出口的迅速增长,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增加也引起了欧盟对中国要实行保护主义,所以对于这样的不和谐声音,我们也必须加以重视。东盟中各个国家的民众也是中国的次要公众,尤其是东盟中的华人、华侨,我们必须有效利用海外的华人、华侨资源,争取世界上的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大陆产生认同感。还有比较重要的次要公众是印度公众和俄罗斯公众,这两个大国现在和中国的关系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但是这两个国家的民众,尤其是印度的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很少,这样也不利于这两个国家和中国的交往。最后的次要公众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一直在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广大的第三世界人民也是我们的次要公众。

三、中国政府开展国际公关的手段

中国政府开展国际公关的手段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针对外国公众的,对外国公众产生直接影响和作用的手段;二是间接作用于外国公众的,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手段,其中包括国内传媒和国际传媒。

其实,在直接公共关系中也必须要通过媒体的力量来完成,但是,实施直接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另一国的民众,媒体主要是起到协助的作用,直接公共关系手段有:舆情调查、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展览会和展销会、大型国际会议和大型活动、对外援助等。

(一)直接公共关系

1.舆情调查。全面调查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态度倾向是开展公共关系的第一步。我们可以通过外国媒体、中国国内媒体驻外机构、中国各驻外大使馆来进行对中国及中国发展所持态度和对 中国了解程度的调查,这是了解中国目前公共关系状态的有效的方法。

2.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文化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中国和其他国家要多举行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比如中国和法国之间举行的“中法文化年”就取得了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效果。另外,世界上许多国家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这主要是很多国家的投资者把目光放到了中国,把到中国来工作视为自己的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学习汉语。所以,我们应该多加强对外汉语交流和吸收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这样可以通过教育的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公众对中国增加了解和产生好感。

3.展览会和展销会。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我们可以通过在其他国家举办展销会或是参加大型国际展销会的形式,使外国的公众对中国的商品进而对中国的了解更全面,还可以通过在国外举行介绍中国独特文化的展览会的形式让外国公众体验到中国独特的文化、分享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发展。比如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上的《走进中国》展览会以衣、 食、住、行、娱等方面介绍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中国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申办举行一些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大型国际会议和大型活动,以展示现代化中国的全新形象。我们已经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展示了我们的国家和举办城市的形象。

5.对外援助活动。尽管我国现在还不是很富裕,但是我们一直致力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对外援助活动是增强外国民众对中国好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一些发生天灾人祸和极不发达国家的援助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体现。不过,我们在选取对外援助对象时要遵循最大化原则,选好对象。

(二)媒体关系

1.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是通过媒体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国信息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请中央各部轮流出席介绍中国的金融、教育、环境、宗教、市场等等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使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有个全面的了解。另外,我们还必须赢得国外大型媒体的报道倾向——对中国保持中立或是支持的态度,避免他们的错误言论对对象国的公众产生误导。

2.国际电视、广播和对外网络。国际电视、广播,是专门以外国观众及听众为对象的传播方式, 是媒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比如第四套中文国际频道和英语频道是非常重要的对外传播的渠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中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每天使用38种外语及汉语普通话和四种方言向全世界广播270小时。我们必须利用好中央电视台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国家的对外宣传服务。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对外网络来向外国公众发布信息,这是一种最新的、最快捷的传播信息的方式。

3.国家形象广告。重点的是发挥和利用外国媒体和驻外媒体的作用,推出各种不同语言版本的中国形象广告,一切以目标对象国公众的需要、爱好、兴趣和情感为依据,尽量让他们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客观和深入的了解。

4.积极邀请和安排其他国家的知名记者访问中国。为了推动国际公众对中国能更深一步了解,中国官方机构可以出面组织邀请国外有影响的媒体的记者到中国来参观访问,通过他们的视角将中国的国际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国际传媒 篇9

我国传媒业国际竞争力的“双重不适应”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 传媒业具有“产业”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 这双重属性要求其进行外向拓展。从产业属性角度看, 占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可以为传媒业获取更为丰厚的利润回报, 这是传媒业外向拓展的内在驱动力;从意识形态属性看, 提高传媒业国际竞争力, 掌控国际舆论主导权, 可以为所在国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这是传媒业外向拓展的外在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 我国传媒业在这两方面的开发上并不理想, “双重不适应”的问题突出。

首先, 我国传媒业的国际舆论引导能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在国际上, 我们的舆论还没有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相称的影响力、公信力和说服力。”他认为, 中国必须培养跟自己的实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大型媒体, “要不然这么大个国家, 没有舆论主导权, 长期下去, 中国在世界上也就是一个没有精神创造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国家” (3) 。

程曼丽教授认为, 要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 大众传媒需要同时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所谓传播力, “是指大众传媒将信息向外扩散的能力”;所谓影响力, “是指一个国家所传信息 (内容) 被人们接收并接受, 进而改变或扭转其态度和行为, 产生对传播主体国有利的舆论氛围的力量”。她认为, 传播力显示的仅仅是一国媒体信号或信息可以抵达的范围, 并不表明信号所及范围内受众接收或接受信息的情况, 而后者正是影响力的范畴 (4) 。随着媒体“走出去”工程的实施, 我国媒体“上星”、“落地”的范围稳步扩大, 传播力得到较大提升, 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是研究如何提高对外传播技巧, 切实增强媒体的影响力, 培育适应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我国国际地位的舆论引导能力。

其次, 我国传媒业的国际运营能力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多年来一直保持对外贸易顺差。但中国的出口商品中服装、玩具等低端产品居多, 高科技产品相对较少, 文化产品所占的比例更低。总体来看, 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规模远远小于进口, 呈现明显的“逆差”。

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如此, 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传媒业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与国外传媒业巨头相比, 我国传媒业的经营能力还十分弱小,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 我国的传媒业也必须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应有的经济竞争力, 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国际市场的开拓与运营能力, 必须开创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必须建立几个世界一流的传媒集团。唯有如此, 才能使传媒业的实力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 强有力地助推我国经济的发展。

提高我国传媒业国际竞争力的改革发展思路

从宏观上看, 传媒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为传媒业做大做强扫清障碍, 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扶持措施, 积极引导传媒业开拓国际市场。从目前的传媒管理方式来看, 由于传媒业的区域化和行业化分割以及一些政策的制约, 我国传媒业无法按照新闻传播规律进行跨区域、跨媒介发展, 无法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 传媒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内部管理机制, 投融资面临很多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传媒业的发展壮大。只有传媒业管理部门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才能消除对传媒业的束缚, 使之有实力、有能力去面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另外, 由于我国传媒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经验、资金等都比较欠缺, 因而传媒管理部门有必要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引导并扶持传媒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从中观上看, 传媒集团要意识到自身担负的责任, 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必须承认, 我国传媒集团从总体实力上与国际传媒巨头还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难度也非常大,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自卑自馁, 不能因此而放弃占领国际市场的努力。面对在国际市场上舆论引导能力和经营创收能力的双重不适应, 我国传媒业必须知耻而后勇, 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直面困难与挑战, 勇敢地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 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找到自己的市场。这既符合媒体自身的发展需要, 同时也符合国家利益。

从微观上看, 传媒从业人员特别是对外传播人员要努力探讨符合受众需求的表达方式, 增强传播的有效性和吸引力。由于对外传播的复杂性和相对落后的传播理念, 我们的对外传播效果不佳, 国际受众对我国媒体的认同度和信任度不高, 更没有形成被国外广泛认可的权威媒体。要改变这一局面, 就需要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者认真学习国际传媒集团的传播理念与技巧, 运用国际新闻界共同遵循的新闻理念和操作手法, 对受众进行准确定位, 针对不同受众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进行分类传播, 实现对外传播的“内外有别”、“外外有别”。通过“内知国情的文化功底, 外知世界的战略眼光, 运用自如的外文水平和精湛独到的传播艺术” (5) , 切实有效地吸引海外受众, 引导国际舆论。

抓住机遇, 提高我国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来看,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 都存在着提升我国传媒业国际竞争力的良好机遇。从国际上看,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西方传媒业造成严重影响, 一些传媒集团宣布破产或进行重组, 这种调整“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之前的文化市场资本格局, 既是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文化市场参与资本整合的有利时机, 也为中国文化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6) 。同时,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一些国际传媒集团纷纷进行裁员, 这为我国传媒业提供了吸收海外人才的宝贵机遇, 适时聘用那些具有国际操作经验的从业人员, 可以帮助我国传媒熟悉西方新闻理念和操作技巧, 提高我国传媒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帮助我国传媒业开展国际经营。另外, 在一些传媒倒闭或重组的大背景下, 我国传媒业可以考虑大胆进行资本运作, 收购或直接投资国外媒体。这种资本运作既可以与国外传媒集团合作, 也可以由我国实力雄厚的传媒集团独立运作。

从国内看, 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 传媒业也从中获益。2009年4月,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单位跨地区、跨部门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出版传媒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 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 到境外兴办报纸、期刊、出版社、印刷厂等实体, 以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 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为我国传媒业做大做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政策机遇。

在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国际事务中, 承办的大型活动也越来越多, 这使得中国更多地成为重大新闻的产生源, 国际传媒需要到中国来进行新闻采集和报道工作。这也为我国传媒业摆脱长期以来在国际传播中的边缘地位、向国际舆论的中心领域迈进创造了条件。我国传媒业应充分利用自己在国内的各种优势资源, 尽最大努力做好发生在国内并且为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事件的报道工作, 改变国际受众对我国传媒业的刻板印象, 提高认同度, 树立权威性, 进而提升我国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

注释

1 周志懿:《积极推动中国报刊走出去》, 《传媒》, 2006 (11) 。

2 (4) 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 《对外大传播》, 2006 (10) 。

3 覃爱玲:《专访柳斌杰:新闻出版改革下一步》, 《南方周末》, 2008年12月4日。

4 (5) 严文斌:《文化软实力与跨文化传播》,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9-05/22/content_11418114_2.htm

国际传媒 篇10

一、对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的认识

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为例, 经走访调查了解到, 多数学生的思想素质状况总体呈健康、稳定状态。然而, 由于传媒院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特殊性、社会交往的局限性及以往教育引导的片面性, 致使部分学生存在着重现实、求实惠等不良倾向。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2011级学生中, 文化课的学习上重修的比率较高, 其中播音专业的又比新闻专业的高;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 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深入思考;有些学生认为“两课”教学可有可无, 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有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恋爱问题。总而言之, “崇尚远大理想, 但缺乏理性思考;注重专业学习, 但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忍受不了寂寞;认同纪律约束的必要性, 但主观要求与行为放纵相矛盾, 经常表现出不自觉的与纪律约束相对抗;自我意识突出, 思想上依靠集体与言行上推崇个体相矛盾;文化基础薄弱, 思考问题缺乏深度;思想活跃, 敢说敢为, 富有创造性, 但过于理想化, 易脱离现实;情感丰富, 但遇事缺乏冷静, 情绪化行为突出;崇尚真知, 追求个性, 但在是非问题面前缺乏辨别力, 易盲目模仿;社会活动能力强, 参与活动机会多, 但又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易感’人群, 随意性和散漫现象时常在学习生活中发生”是当前传媒类专业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1]

二、对传媒类专业学生个性特征的认识

(一) 专业情结浓厚, 但文化基础薄弱

传媒类专业学生大多认为“没有传媒就没有生命”, [2]因此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的学习上。传媒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要参加较多的传媒实践活动, 因而在对待专业技能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 学生往往更注重专业技能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在校期间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 这就势必导致传媒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 知识面狭窄。所以, 文化课基础薄弱成为传媒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督促传媒类专业学生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扩宽其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当前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 学业负担重导致了心理压力大

由于专业和就读院校的特殊性, 学生除交纳高额学费外, 他们还要考虑额外的费用支出。如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有出国计划的要考虑出国费用, 新闻采编的学生在设计作品和作业时所需的专业用具及各种专业所需的耗材价格比其他专业学生高出许多。另外, 由于专业的需要他们必须较早地接触社会, 自身渴望自立与如何适应社会以及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从而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 而这种不良情绪直接影响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 个体竞争观念趋于突出, 集体观念趋于弱化

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更能体会到“丛林法则”, 更早知道竞争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而对自己酷爱的这一传媒领域的学习更加自觉和勤奋。另一方面, 在个体竞争观念区域突出的同时, 原本在传媒院校氛围中就缺乏的集体主义观念就更趋于弱化。传媒教育特有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于教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 很多时候以个人的兴趣、喜好为出发点, 以自我为中心。

(四) 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传媒专业的部分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 少数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常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而现阶段学校还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媒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存在的突出问题, 值得学生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

三、结合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实际,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 理顺管理体制

对传媒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还需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 而对我们现在最基础的工作是和专业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 在学生工作方面协商一致。

对传媒院校的学生来说, 严格的日常行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二者相互发挥作用, 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才。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平时我们的思想教育倾向于“管”, 由于传媒类专业和学生本身的特性, 不能单纯的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 思想教育应该倾向于“放”。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 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心态, 注重因人而异, 切忌“一刀切”。在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了解学生思维方式, 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 经常与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 特别是一些比较特殊的个体, 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有病史的同学等, 建立比较详细的档案, 对这些同学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尤其以应用为主。思想工作不能局限于一个方法, 一个模式, 应该努力做到区分对象, 层次, 因时, 因地, 因人而异, 避免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研究学生个体的特点在传媒类学生的思想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 丰富教育内涵

传媒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它用具体的手段表达抽象的思维, 再现感性的真实生活, 它是最具有实践性特征的, 传媒类专业学生注重感性和直观的效果。因此,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更注重“以情动人”, “情感化人”。

由于学费昂贵, 必备的专业硬件开销大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传媒类专业学生对现实反应更强烈, 易产生思想偏差, 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偏激思想, 导致心理失衡, 从而出现学习、生活、就业方面的心理困惑。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习惯, 在有良好心理疏导能力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 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作好宣传和研究, 使工作规范、细致、深入。

根据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增设文学, 美学, 社会学, 哲学等课程。另外, 还应该组织各类人文讲座,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 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传媒类学生具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 他们更愿意参加复杂的学生社团活动。我们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 适当放开, 才能让学生活动更符合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有利于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不同类型专业还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一些展示成果的专业性活动, 像新闻系新生辩论赛就可以团结新生的凝聚力, 媒介管理系素质拓展活动, 国际传播系外语文化节则一定程度上激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传媒类专业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立足于发现、研究分析、解决新问题, 使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为传媒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建超.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

国际传媒 篇11

简洁而轻松的开播仪式,让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的团队以及合作伙伴们共同品尝着收获后的喜悦。然而对于从事影视传媒国际化业务的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拓展海外业务仍是一条路漫漫而需上下求索的道路。稍作庆祝之后,他们还将继续奔向国际市场,寻求合作。

打造传媒行业的“走出去”先锋

作为江苏广电的新兴业务,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同时也是这个行业的先锋。

2007年江苏广电成立海外拓展部进行影视内容海外销售的尝试,到注册成立独立运作的二级法人——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全面拓展影视传媒国际化业务。经过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团队八年的努力,先后为江苏广电集团赢得了数次“全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影视内容海外出口范围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国有影视机构中的海外出口规模仅次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省级广电中位居第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十分重视海外业务的发展,2014年卜宇台长首次提出了江苏广电的国际化战略,并提出国际公司要在做好影视内容国际版权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国际合拍、海外媒体运营等方面进行拓展。

江苏广电国际事务部主任兼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仇园园告诉记者,“以前国际业务对江苏广电而言属于种子型业务,在培育初期台里给了不少政策支持。发展到现阶段,国际业务是江苏广电要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台里将投入更多资源来支持,我们也会更多考虑如何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来加快发展速度”。

传媒国际化从版权贸易起步

如今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在十年前仇园园刚刚回国时,是难以想象的。

2004年,从英国学成归来的仇园园,怀揣着传媒国际化的梦想回到江苏广电。但那个时候,江苏台还处于腾飞的起步阶段,拓展国际业务的条件并不成熟,只能暂时先从新闻外宣做起。直到2007年,江苏广电成立海外拓展部,仇园园才开始真正踏上实践自己梦想的道路。这第一步,国际版权贸易,走得并不容易。当时新成立的部门,只有一个员工。从那时起,仇园园和她的团队走遍各个国际电视节展会,一点一滴地累积资源。

“我们第一次去法国参加电视节展,基本什么都不知道。我和同事两个人马不停蹄地见客户、推荐我们的好节目。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在包里揣两个面包,饿了拿出来啃两口,渴了就喝两口随身带的矿泉水。等到晚上回到酒店,我躺在床上,整整一个小时,一动都动不了,根本没法坐起来;这种拼命工作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整个节展结束。”

“但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我们知道,梦想从来不会等你。”回忆起几乎十年前的第一次戛纳电视节展,仇园园几乎笑着说完了这段经历。“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是从零起步,真是什么都没有;如果不花费超出常人几倍甚至更多的精力,你没法赶上别人!”

经过多年的国际版权贸易实践,仇园园深深体会到,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海外销售存在着较大的跨文化传播的挑战,“把已有的中文节目换个配音、上个字幕,并不能很快地提升国际市场对国内影视产品的接受度。想要有所提升,需要在起步阶段就要做好国际化,从内容的创意、制作、发行等各方面都要面向国际市场。例如我们制作的英文版《非诚勿扰》连续三年在澳大利亚主流电视台SBS周末黄金时间播出,反响巨大。今年4月,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代表江苏广电总台与北欧Nice娱乐集团在戛纳春季电视节MIPTV现场签订了《超级战队》模式预售协议,并将联合制作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四国的版本。这是中国原创节目模式首次与北欧传媒集团“觸电”,更是中国原创节目模式首次在海外节目模式市场受到如此热捧。这档节目模式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正是因为在前期节目创意和模式创作的初始阶段,以及后期的国际营销推广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国际化元素。”

“国际公司在国际业务上,除了继续做大我们的国际版权业务外,现在重点拓展的主要是两大方面:国际合拍和海外媒体运营。”正是因为有了长期在市场的摸爬滚打和深入思考,仇园园对国际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明确的方向。

国际内容合作来自于一种机缘

在英国学习期间,仇园园最大的感受是思维和观念的转变。

2003年,作为英国政府志奋领奖学金的获得者,仇园园远赴英国斯特灵大学攻读传媒管理专业研究生。在英国著名的跨国传媒集团培生集团战略投资和规划部实习期间,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国际合拍和资本运作。当时,企鹅电视正和美国公共广播网进行《郑和下西洋》国际合拍的洽谈。正是这样的机缘,触发了仇园园希望拓展国际内容合作的念头。而彼时,她的身份还是江苏广电的一名英语节目主持人兼制片人。

在英国求学期间,正逢英国综艺节目鼎盛时期,仇园园接触到了大量的新节目模式,这让她大开眼界。“可以说江苏广电做海外版权的引进,我是第一个。”仇园园坦言。当年红极一时的《谁敢来唱歌》(Who Dares Sing),正是在她的协助之下,由江苏卫视从英国ITV购入,这同时也是江苏卫视首次引进海外原创节目模式。“在英国期间我也注意到了大量的真人秀节目,虽然当时并不清楚这种类型的节目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但凭直觉,我觉得真人秀在中国,必将大放异彩。”彼时,在国内的综艺节目仍处在“泛综艺”的阶段。“我当时就用录像带一盘盘录下来,趁着放假回国时带给台内的同事仔细研究,好几次都是因为录像带太重,我扔掉了一些自己的行李。同时,我也查阅了非常多相关资料,并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无疑,这些辛辛苦苦背回来的录像带没有白费,这为当时江苏台诸多一线的节目制作者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目前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首先选择了从纪录片领域入手拓展合拍业务,目前公司和英国lion TV制作公司合拍的以徐州小兵马俑为主题的《国王之谷》纪录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将在今年秋天在英国第四频道、法国ARTE频道等海外媒体播出。公司还正在拓展电视节目、影视剧等方面国际合拍。

搭建国际化媒体平台

当媒体渠道日益发达的时候,内容显得尤为珍贵。而统领内容的创意是未来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对节目市场的这种判断,2013年,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分别在英国和美国成立分公司,进行影视内容的研发与国际合作。“我们正在英国搭建的研发中心,对总台未来五到十年内容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卜宇台长要求我们不仅做娱乐节目的创意合作,还希望有新闻节目、纪录片、电影等影视内容的国际合作。而美国分公司的定位是打造成为娱乐产业的商业化运营平台。”仇园园说。

如今,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的国际版图,已经延伸至欧美、亚洲、非洲。这条海外发展之路,对疲于国内竞争的业内人士而言,无异于开启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提供了国际化思维的传媒发展模式。

国际传媒管理思维打造国际化团队

在英国求学期间,仇园园通过在培生集团的实习经历,了解到国际传媒集团如何通过资本运作一步步壮大的过程,以及开展新业务的流程和标准。更重要的是,学习传媒管理的经历让她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改变,给她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面对市场挑战,如何打造一支国际化团队,是摆在国际公司面前的一道挑战。

回国后,仇园园在开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国际化的传媒管理思维,吸纳了拥有多语种背景的海外归国人员。目前版权贸易团队中90%都是留学经历,涉及语种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俄罗斯语等,同时涵盖了语言、传媒、工程、管理、金融等多种专业背景。“我们的团队就是一个联合国!”仇园园笑称。

国际市场的拓展,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更是一场耐力和毅力的较量。面对未来更大的挑战,仇园园说:“我们的团队永远保持着随时归零的心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蔡俊)

国际传媒 篇12

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他还强调,传统媒体要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五方面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目标和着力点.极大地振奋了传媒业的精神,引起传媒人热烈、积极而自觉的学习、思考和探索。今天借此机会,我把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年来努力建设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集团的实践和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广电媒体升级版的含义

任何事物都是在继承和否定不断交替的过程中发展的。继承的是事物存在的合理性、规律性部分,否定的是事物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制约性、落后性部分,而且这种发展一定是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性相关联的。因此,探讨打造广电媒体“升级版”问题,就有必要对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尤其是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才能了解继承什么、否定什么,才能了解广电媒体需要升什么样的级。

如果把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粗略划分一下的话,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可以称1.0版。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是,在载体上基本上是以广播为主,电视极其不发达;在传播的内容上主要服务于“阶级斗争”,文化供求单调;在社会的关联度上,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低下,通信技术很不发达,主要是语音系统也就是电话,信息传播缓慢甚至艰难。

从1983年到目前可称为2.0版。1983年3月31日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提出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自此全国广播电视得到了迅速的普及,特别是电视媒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中央到县一级政府都办起了广播电视媒体,广播电视内容空前丰富。在此期间,我们国家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广播电视和通讯技术进入了数字和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而广泛,同时绝大多数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

从现在到今后的二三十年,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升级到3.0版。那时候,就国家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国民的整体素质极大提高,网络新技术特别是4G、5G等移动技术不断升级普及,依托于此的自媒体空前发达,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和传播的平台,也就可能成为媒体,因而传统媒体垄断地位的优势必将被打破。因此,从国家级的广电媒体到基层的广电媒体必须随顺时代的进步,及时、自觉地来一场革新和变革,通过这场革新和变革进入到更高的阶段,即应该成为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媒体,也即3.0版。

3.0版的广电媒体大体有六个特征:第一,坚守媒体本质,传播核心价值,这是广电播出机构作为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也是其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的基础;第二,内容包罗万象,既能满足普遍需求,也能提供个性服务,这是适应海量信息时代的主动型受众差异化需要的必然趋势;第三,多终端发布,多渠道传播,单一型媒体将被综合平台型媒体取代,这是顺应数字技术、移动网络技术、云平台等高新技术发展并将其作为技术支撑的必然选择;第四,媒体只论品牌,不问来处,这是打破区域、级别等计划经济时代惯性思维而产生的人为阻碍,建立现代社会大型媒体集团的必由之路;第五,效能放大,收益多元,2,0版的广电媒体收益主要是广告,占到了媒体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而未来广告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收益来自于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第六,影响极为扩展,影响力成为核心,随着广播电视媒体3.0时代的到来,全媒体、集团化的实现,媒体的覆盖面、影响面必然远远大于2.0时代。但是也要十分清醒地看到,影响不等于影响力。看到了、听到了仅仅是表面的影响,这不是全部,看到了、听到了、记住了并且还能以此左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这才是真正的影响力,因此,如何打造影响力,打造什么样的影响力将是3.0版广电媒体的核心之所在。

二面临的问题

要实现广电媒体的革新升级,我们还面临一些困境或者难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从宏观方面看,前瞻性的理论准备不够,系统、行业还缺乏顶层设计。目前大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是致命的问题。如果一个行业没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整体规划,整个行业发展将会是左右摇摆、走走停停,甚至是走一步退三步,这方面在2.0时代我们应该有深切的感受;第二,从微观来讲,有主动改革精神的媒体,但大多数媒体现在还是处于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状态,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强,第三.从外部客观环境看.机制、体制、人才等问题,一直也是制约发展的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

三国际台的探索

如果说国际台近些年来在全媒体发展、打造媒体集团方面有所行动和探索.主要动因是“穷则思变”。

大家知道,国际台是长期从事对外宣传的单一的广播媒体,媒体规模很小,资源相对薄弱。在全球化、“地球村”的大背景下,面对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竞争的时候,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取得国际舆论斗争的话语权、主动权,再靠单一手段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作为国家级的外宣媒体,“墙内开花墙外香”,国人不知道你,你也是没有影响力的,我们更意识到在信息网络时代,不充分运用现代的传播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就不能掌控未来,就无从谈起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2005年国际台提出了“多媒体融合,全媒体发展”的发展理念,2010年又提出了“建设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集团”战略目标,这个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8月份我们联合中国移动等集团公司在兰州召开了“4G时代的广电媒体发展论坛”,邀请了广电媒体业界、移动通信界和新媒体等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在移动网络时代广电媒体究竟该如何发展的话题,引起业界高度重视。

在实践中,国际台目前已经形成了六大业务板块或者说六大业务集群。一是传统的也是核心的广播业务集群。国际台的广播除了对内有三套调频广播之外,还建立了周边的边境广播,与广西电台合作了北部湾之声,在海南建立了南海之声,在海外有100个完整频率的电台。二是电视业务集群。主要是数字电视和新媒体的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其中国际台的手机电视在同行中走得比较靠前。三是平面媒体集群。我们出版了37种语言的报纸、杂志在许多国家公开发行。四是多语种网络集群。除了原有的国际在线之外,前年收购了中华网(china.com),并计划把china.com打造成多语种的国家级外宣的门户网站,这得到了上级领导机关的肯定和支持。五是多语种影视译制业务板块。去年将中国优秀的10部电视剧、52部电影译制成英语、法语、斯瓦西里语、豪萨语、阿拉伯语等八种语言,推广发行到非洲许多国家的主流媒体播出,总局还授予了国际台“国家多语种影视译制基地”的称号。六是产业集群,通过国际台的全资公司,控股了一家上市企业,并用该企业作为融资的平台和渠道,对新媒体等可经营性资源进行统一开发、推广。

四计划和打算

要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新型媒体集团,首先是要有思想观念的升级。对此,在兰州会议上,王庚年台长提出了六个融合:一是观念的融合。要有互联网思维,即平等,开放、协作、分享、共赢的观念;二是品牌融合,建立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联合经营的媒体平台;三是平台融合,要建立立体的、开放的、互联的云平台;四是用户融合,要建立统一的用户数据库,进行深度多元的挖掘、开发、服务;五是机构的融合,这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谁吃掉谁,而是机构的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统一规划,联合运作;六是资本的融合,货币是最好的衡量价值的标尺,通过资本融合可以突破行业壁垒,使媒体产权高度融合,同时还可以扩大传媒的规模。

其次在策略上,要围绕主业,打造平台,聚合内容,服务用户,拓展产业链,创造最大的效益。围绕主业不容置疑,国际台就是做国际传播的,媒体融合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媒体融合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外宣、外交、外贸的大战略。要打造开放型的平台,除原有的媒体资源外,我们还计划把中华网的概念做大,构建起“中华云平台”。聚合内容,在媒体的3.0时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情况下,如果要自己去做所有的内容显然不经济也不现实,因此把平台和渠道搭建好,要为大家所用,自己则要依托别人没有的优势资源,做一些有特点的、个性化、有需求的内容产品,并强化互动性。四是加强推广营销和整合营销。要把节目变成产品,就要改变过去我播你看的“一次性消费”的线性播出方式,加强向受众、用户的推广和营销,以形成多次传播新的消费模式,拉长产业链,创造最大的价值。

第三关于措施,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要进一步强化战略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和拓展业务面,实行综合开发。二是打通纵向和横向渠道,迅速形成规模。要以开放的心态跟同行业、跨行业合作,特别是在新媒体领域,只要有优势的资源,我们都愿意合作。三是以用户为导向,以内容产品研发作为核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时代也是传播的分众化的时代,一定把受众变为用户并更加重视用户,包括用户的体验、用户的感受、用户的需求,同时要把节目变为产品,加强产品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研发,兼顾其产业和产业链价值。

最后,希望行业主管部门给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尤其是在融合过程中多设路标,少设路障。管理部门主要的功能和职责是管好导向,守住底线,加强行业的规划和指引。要对新技术的出现欢欣鼓舞,对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切技术应用手段应该积极扶持,并让它真正转化成生产力,否则将会捆住自己的手脚而放任不懂规矩或不守规矩的人“野蛮生长”。

上一篇:纺织品进出口下一篇:思维能力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