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发展

2024-06-27

传媒业发展(精选12篇)

传媒业发展 篇1

很长一段时间, 报纸都是主要的媒介, 到了20世纪20年代, 广播的出现分了传统媒介的一杯羹, 但并没有取代报纸的地位。50年代电视机兴起, 人们一度认为报纸将会被电视取代, 直到互联网时代, 人们才认识到, 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并不会让旧媒体灭亡, 而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意味着随着时代的发展, 媒介必将融合, 形成资源整合的平台。

1. 媒介融合的定义及形式

媒介融合是一种新型的概念, 也是一种发展的趋势。最初的媒介融合方式多为将几大类的媒体融合起来, 实际上媒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很多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 让媒介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有着全新的特质, 并且成为社会媒体的核心动力。近些年, 对于媒介融合又有新的定义, 媒介融合被定义为各种媒体之间的联盟, 这种联盟具有可操作性以及文化性。同时媒介融合也是连接新旧媒体的手段, 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媒介融合这种形式是传媒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根据国内外媒介的发展形势, 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 实现媒介融合的条件

2.1 突破各媒介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点, 报纸由于是文字形式的, 对受众的要求比较高;电视则具有图像、声音, 受众面比较广;广播由于其方便性, 在车上应用的比较广, 并且逐渐变得更加小众和专业。网络媒体则发展强势, 弥补了其他媒体的一些缺点,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很难独当一面。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 各媒体必须要突破发展的局限性, 相互之间互相补充, 互相融合, 才能打造更好的传媒发展形势。单独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 只有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才是出路, 也是必须进行的改革路线。各媒介要想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就必须有接纳和融合的心态, 积极吸取不同媒介的优势, 形成丰富的形态, 达到更加完善的程度。

2.2 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在媒介融合方面, 政府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氛围。传统媒介也可以尝试不同的传播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形式, 寻求新的突破。改革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内在, 并且与其他媒体进行广泛的合作, 共享有效的资源, 为媒介融合创造好的空间和条件。要想实现媒介融合必须为其创造出良好的政策氛围, 让媒体有更广阔的区域去实现突破, 在良好的氛围中结合不同的优势, 创造出更好的媒体形式。

2.3 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

媒介融合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新媒介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科技的进步和改革也会引起媒介的发展, 也会产生出很多新形态的媒介形式。目前, 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技术逐渐趋于成熟, 很多传统的传媒方式也都实现了数字化, 甚至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 也逐渐将信息处理成数字化形态。这些新的形式、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都是在为媒介融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引领高端形式的产品诞生, 为传统媒体指引方向, 让新旧媒体更加兼容和强化。科学技术是媒体融合的必要条件, 科学技术的提高才能带动媒体的融合, 强大的技术为媒体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性。

3. 媒介融合的重要性

3.1 实现集约化经营

媒介融合可以让资源得到整合与共享, 有效的节约成本。现在媒体的投入中, 电视媒体的资金消耗最多, 同样一个报道, 电视成本要比纸媒高出三倍以上。电视媒体的成本和产出的性价比不高, 无法预期到成果, 投入和产出无法实现匹配性。如果将媒介进行融合, 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资源整合, 达到现实集约化经营。如果一个媒体不与其他媒体进行合作, 不能发挥整合与协同的作用, 就会固步自封, 信息得不到广泛的应用。将同样的信息制作成不同的媒介产品, 才能将信息反复运用, 降低成本, 并且提高传播的速度, 扩大市场,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传播力量。

3.2 达成优势互补

媒介之间的融合可以形成互补, 让舆论和媒体的力量达到最大化。媒介的融合还可以让不同的媒体吸取不同的经验, 提高传播的效果, 让舆论的力量达到最大。很多报纸都进行过深度报道, 这也是报纸的一种优势, 现在报纸在这一方面也开始借鉴其他媒体的表现形式, 将相关的资料以及人物背景相结合, 为读者呈现更加立体的效果, 让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事件的真相。在电视类节目中, 个性化的语言是其优势和特点, 这样的优势便于传播, 再结合一些其他媒体的优势, 将达到更好的效果。各媒体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 形成组合的效益, 全方位立体报道, 达到媒介融合的强势效果。电视节目的画面非常鲜明, 可以加快观众的认知感, 但报纸等可以反复阅读, 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让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网络则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搜索。如果各种媒介进行融合就可以突破自身的局限性, 优势互补, 增大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达到更好的效果。

3.3 信息传递更快更广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人们看到的信息比听到的信息要多, 如果同时听和看, 就能记住大部分的信息。传统纸媒是平面静态的, 没有视听的感受, 但是纸媒的内容经过电视广播等进行传播就为其赋予了视听的感觉, 让观众更容易记住, 形式更加生动。还有一些偏远的地区如果通过纸媒了解信息, 信息就会滞后, 这时可以通过广播等进行补充, 加强了信息的时效性, 弥补了纸媒传播不及时的问题。现代生活中运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可以随身携带, 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就可以接收信息, 传播比较及时。将这些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融合, 就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让信息传播的更加快速, 范围更加广泛。

3.4 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媒体的爱好也各有不同, 逐渐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网络媒体作为交互式媒体形式, 让受众主动的去寻找感兴趣的内容, 这种主动性的转变, 就是满足大众不同需求的过程。媒介的融合就可以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 不仅能提供大众化的信息, 还可以提供小众精准的需求, 越来越个性化。受众的地位逐渐提高, 这些现象的转变也意味着媒介融合的趋势, 传媒发展的方向势必是媒介的融合。根据受众不同的喜好, 媒介可以为其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 避免大众化和传统的思维, 为受众设置专属定制的信息。对于同样的新闻报道, 可以采用快速简洁的方式, 提供给快节奏生活的受众, 也可以进行详细的报道推送给非常感兴趣的受众, 还可以通过电视媒体, 制作成生动的电视节目, 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事情的详细过程, 所以媒体融合让受众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 更贴合受众的习惯和想法。

结语

终上所述, 媒介融合具有多种优势, 可以整合资源, 节约成本, 增加媒体的综合能力, 让媒体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传播的范围更广, 传播速度更快。提高传播效率, 充分满足受众各种不同的需求, 构建更加强势的媒体联盟。利用这些优势和基础, 打造单一媒体无法企及的程度, 这也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融合这一传媒业发展趋势, 将会带来媒介的全新面貌, 让媒体更加个性化, 更加成熟。

摘要: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 让不同的媒体有一个平台, 可以进行整合资源, 让不同的媒体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同时也可以相互融合。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能够形成互补的关系, 所以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媒介融合的定义及形式入手, 阐明了媒介融合实现的条件以及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 2006.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 2005.

[3]刘雅.媒介融合的传播学视角解读[J].中国记者, 2005.

[4]陈信凌.广播电视通论[J].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5.

[5]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6]林颖.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D].复旦大学, 2014.

[7]曹宇.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传媒业发展 篇2

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及国际比较

1、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媒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全国报纸种数为2111种,总印数为938.9亿印张,千人报纸拥有量为142份,分别是1978年的11.3倍、8.3倍和3.2倍,是1950年的5.5倍、144.4倍和26倍;图书总数为154526种,图书总印张数为406.1亿印张,千人图书拥有量为4944册,分别是1978年的10.3倍、3倍和1.3倍,是1950年的12.7倍、68.8倍和10.1倍;杂志总数为8889种,总印张数为100.9亿印张,千人杂志拥有量为162册,分别是1978年的9.6倍、4.4倍和2.5倍,是1950年的30.1倍、126.1倍和8.1倍;电台总数为301座,发射总功率为49615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3.1和3.6倍,是1950年的6倍和138.5倍;电视台总数为357座,千人电视机拥有量为300台,分别是1978年的11.2和115.4倍。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90年代初进入中国,1993年互联网用户数仅为人,10月,用户人数为62万人,到1月用户人数达到3370万人。

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媒体广告业务,广告营业额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从1982年到,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长幅度为42%,是同期GDP增长幅度的2.6倍。广告营业额占GDP的比重从1982年的不到0.3‰,上升到20的0.8%,人均广告费也由1982年的0.15元增加到2000年的56元,广告从业人员从1982年的1.6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64万人。在广告营业额的构成中,媒体广告占到很大比重。2000年报纸广告为146.47亿元,占20.55%;电视广告为168.91亿元,占23.7%;广播广告15.19亿元,占2.13%;杂志广告11.34亿元,占1.59%。

2、传媒业的国际比较

我国对反映传媒发展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千人日报拥有量、千人收音机拥有量、千人电视机拥有量和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进行了世界几大国的比较。,中国千人日报拥有量为40.4份,日本为578.1份,美国为212.5份,俄罗斯为105份。19,中国千人收音机拥有量为339台,印度为120台,日本为956台,美国为2118台,俄罗斯为418台。2000年,中国千人电视机拥有量为293台,印度为78台,日本为725台,美国为854台。2000年,中国千人互联网用户为17.8人,印度为4.9人,日本为371.1人,美国为338.7人,俄罗斯为21.3人。

笔者还对中国传媒在世界传媒业中所占地位计算了测算和评估。中国的日报总量1995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9.18%,收音机总量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17.2%,电视机总量1997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24%,互联网用户20初已占到世界总量的6.2%。由这些总量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已成为世界的传媒大国。另一方面,笔者用传媒渗透能力指数计算了1995年世界各国的传媒发展水平,结果发现我国的传媒渗透能力指数仅略高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水平的1/6,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2,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5。这说明我国还仅是个传媒弱国。

传媒业发展 篇3

【关键词】出版传媒业;融合发展;新态势

【作者单位】黄先蓉,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刘玲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互联网大潮的裹挟下,出版传媒业走过了2015年。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共同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出版传媒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2015年的出版传媒业融合发展方向以此为指导。2015年末,2016年伊始,我们思考出版传媒业如何在“十三五”规划的元年更好地转型升级并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之前,不妨一起青梅煮酒,回顾一下出版传媒业在2015年的融合情况。

一、产品服务:个性化定制

微信社交平台的风靡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如微店、微信支付、微信公众号等。但大众使用最多的还是朋友圈,因为通过朋友圈可以直播和记录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切。媒介融合背景下,微信的朋友圈与出版传媒业擦出了火花。2015年3月,时代出版传媒打造的全球首个文化生活自出版社交平台“时光流影TIMEFACE”推出“微信时光书”定制服务。用户只需将朋友圈数据导入,便可一键成书[1]。这种个性化定制的出版产品既结合了传统出版传媒企业的平台优势,又满足了广大用户的独特需求,同时得到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并且能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

二、移动阅读与内容生产互相融合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动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进行数字阅读,给移动阅读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2015年,经营移动阅读业务的各企业纷纷求变,转型升级,期望从单一的移动阅读渠道提供者向内容生产者转变。始于2010年的中国移动阅读,在2014年将其手机阅读品牌定名为“和阅读”,时隔一年,又将“和阅读”正式更名为“咪咕阅读”[2],并开始将优秀的作者直接签约旗下,开展内容合作。这显示中国移动开始由单一的阅读渠道服务商向内容生产商转变与拓展。在移动阅读APP常年排名领先的掌阅科技,一改之前的低调作风,在2015年不仅独立推出电子书阅读器、与新华文轩合作销售纸质书,还宣布进军内容生产环节、IP市场。种种动作表明,掌阅科技力图摆脱对内容提供商的过度依赖,积极从单一的数字阅读渠道经营向移动阅读的上游甚至全产业链挺进。苏宁阅读在2015年年初推出1分钱看电子书的活动,不管这是噱头还是对电子书产业的挑战,就目前来看,苏宁阅读与其内容提供商是双赢的。不仅如此,苏宁阅读还与长江传媒旗下长江中文网携手,借助双方平台资源进军国内IP产业。

三、平台建设:热度依旧

继2014年客户端成为媒体融合的新阵地,2015年,平台建设成为出版传媒业融合的新态势,各出版机构纷纷根据自身优势搭建相关平台。有的旨在解决版权保护问题,有的为了电子书销售,有的为了推广阅读,还有的目的是变内容提供为信息服务。

版权保护方面,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5年4月推出“创客IP”平台[3],该平台旨在解决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举证难的问题,其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以法律认可的流程,联合数字认证和司法鉴定等社会公信机构,为创客提供权威、公正的证据保全服务。

电子书销售方面,2015年是电子书馆配业务的元年[4]。4月,北京人天书店开发的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平台上线,填补了国内中文电子书馆配领域的空白。该平台是集版权管理、新书发布和销售、电子书采购和借阅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能协助上游内容提供商在电子书B2B领域中实现盈利,促进生态圈的良性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从2007年起就着手探索大众出版数字化的转型,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其开发的移动数字出版整体业务平台“译文的书”APP于2015年8月上线[5]。该平台是国内第一家由出版社自主研发的销售平台,通过该平台,用户不仅能搜索图书、阅读电子书,还可以了解一些关于“书的事”,如编辑如何策划制作一本新书、书评人如何分享解读一本新书等。

推广阅读方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于2014年筹建的“二十一世纪社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云平台”在2015年12月正式上线[6]。该平台是集阅读、互动于一体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平台和少年儿童阅读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质内容储备,建立了从内容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完整链条,能更好地帮家长指导孩子阅读。

信息服务方面,时代出版的“时代健康”数字服务平台于2015年4月上线[7]。该平台由时代出版旗下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保健与生活》主办,其宗旨在于升级内容资源,提供医药保健资讯阅读及检索、疾病诊询、健康监测和管理、就医指导等信息服务,通过动态搜集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把简单的大众传媒对个人的单向传播,整合为全方位立体化面向个人、家庭、社区、医院、企业等的健康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

四、在线教育:如火如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资本市场的驱动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原本受地域限制较大的教育资源打破固有形式,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享受教育资源,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被称作“在线教育”[8]。在线教育的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模式和习惯。近年来,在线教育的火热,使原本不太关注教育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技术优势在在线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开始发展线上业务,一些老牌教育公司自不必说,BAT巨头亦纷纷布局在线教育。《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优势,加快发展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因此,坐拥优质教育资源的出版传媒集团也发力在线教育。如2015年9月,国内最早进军在线教育领域的传统出版企业中南传媒与全球第一大教育集团——培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质内容、渠道、技术等资源在基础教育教材教辅、数字教育产品及国际教育等方面合作,同时不排除在资本层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在线教育的巨无霸。

nlc202309030445

五、数字教育:稳步推进

国务院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文件。如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201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均提出要加快推进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持续增加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我国数字教育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出版传媒业发展数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以浙江大学出版社和时代出版为例。浙江大学出版社以浙江大学这所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为依托,借助数字营销的4C理论设计出融媒教材“立方书”。该书以“一本教材带走一个课堂”为产品核心,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嵌入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配套手机客户端、PC端平台,实现O2O、移动互联、UGC三位一体,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营造融媒教材即课堂、教学服务和教学环境的氛围[10]。2015年7月,时代出版在集团成立七周年之际推出“时代教育在线V2.0—电子书包应用服务云平台”。该平台利用“云+端”技术集成打造“互联网+教育”,使教师通过教学管理、资源交互、互动教学等方面的深度应用来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为家长提供教学信息服务,使家长参与教学互动,并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11]。

六、经营管理:内部重构与创新经营

为适应出版传媒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一些出版传媒企业主动探索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重构和再造,努力从自身经营管理出发,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如时代出版组建成立我国首家以出版为核心、以产业为主体的跨国少儿文化产业集团——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时代少儿)。时代少儿的出资人为时代传媒,时代少儿拥有2个全资子公司、3个控股子公司和1个跨国参股公司,因而其资产组织形式是创新的,同时在经营管理上也必然寻求突破。时代少儿的组建正是时代出版内部组织结构和内容资源的重构和深度开发。

自2013年开始风靡的众筹出版,不失为传统出版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图书出版经营管理的创新模式,也是“互联网+出版”颇有成效的一种模式。2015年一种不同于众筹平台独立出资运作的生产经营模式引人瞩目。5月,IDG资本向关注出版创新的赞赏公司注资900万元。赞赏平台的主要模式是为作者、出版人和赞赏人的需求提供平台服务,是对传统出版业“互联网+”的补充,可以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对小众优质出版的巨大需求。IDG资本的注入无疑是对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的肯定。

七、资本驱动:方兴未艾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壮大自身的实力,是出版传媒企业纷纷上市、积极拥抱资本市场的初衷。回顾2015年,登陆创业板、借壳上市、登陆A股、挂牌新三板、成立基金公司等,无论国有出版传媒企业还是民营公司,资本市场成为他们转型升级借力的主要阵地。

国有出版传媒企业方面,借助资本驱动的有青岛城市传媒、读者传媒、中信出版集团、中南传媒等。2014年8月,青岛城市传媒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时隔一年,青岛城市传媒于2015年9月登陆上海主板市场,成为全国首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城市出版传媒企业。2015年7月,由于A股市场波动较大而上市搁浅的读者传媒,于12月10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终于使我国“期刊第一股”尘埃落定。12月16日,中信出版集团挂牌新三板,成为首家登陆新三板的国有出版机构。尽管以中信出版集团的“IPO”业绩挂牌新三板有点屈就,但这也是国有出版企业为拥抱资本市场而探索的一条曲径。除上市外,还有出版传媒企业探索资本与文化的融合之路。如中南传媒于2015年11月与潇湘资本成立出版传媒首家基金管理公司——泊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这一举动是中南传媒在“文化+金融”领域的再度布局,加之其设立的首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及公司战略投资部,使其在文化产业的前、中、后期投资模式有全面的覆盖。

民营公司方面,有多家民营书业企业挂牌新三板,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1月,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数字出版第一股”,并在股价几度大起大落后成为新股王,给民营出版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注射一剂强心剂。9月15日,著名民营书业山东世纪天鸿教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协议交易的方式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其主办券商为首创证券。世纪天鸿此次上市是为适应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稳步推进,利用资本市场做出的业务调整。无独有偶,知名财经出版机构蓝狮子于11月26日登陆新三板,在此之前,蓝狮子已向皖新传媒出让45%的股权,加之此次上市,可以看出蓝狮子已经开始将经营重心由传统出版转为自媒体和文化服务平台。除此之外,还有传统出版领域的荣信教育、数字出版领域的北京圣才教育等。

八、“跨”融合:事件频繁

所谓“跨”融合,指出版传媒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融合现象。这种融合正是市场作用和行政推动的结果,也是《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所鼓励的。2015年,出版传媒业的“跨”融合事件频繁,使出版传媒业实现了联动发展,开拓了出版传媒业发展的新领域,也体现了出版传媒业的发展活力。

跨地区融合方面主要是专业出版社在国外进行收购或成立分社。如2015年8月底,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收购澳大利亚童书出版社——新前沿出版社。这一成功案例成为我国少儿出版社进行海外并购的第一次探索,也为我国少儿出版社探索跨国经营开辟了新天地。同月,接力出版社与埃及的大学出版社及埃及智慧宫文化投资(出版)公司创办接力出版社埃及分社。埃及分社的建立是我国少儿出版社首次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分社,为进一步探索和国外出版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nlc202309030445

跨行业融合方面主要是传统出版单位通过与其他行业进行战略合作或主动研发衍生产品,以推动自身跨界发展。2015年5月,安徽出版集团与徽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徽商银行为安徽出版集团提供综合授信和融资服务,并共同开发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10月,安徽出版集团旗下子公司承建的“合肥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运营”项目获得财政部支持,这是安徽出版集团跨界融合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安徽出版集团积极顺应“互联网+文化”发展规律,以文化为内核、以技术研发为支撑,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板块。这一项目获得财政部支持,是国家对安徽出版集团“文化+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11月,读者传媒为配合股票发行,推出双屏智能手机,以占领高端手机市场,实现转型升级[12]。同时,读者传媒还积极培育移动终端阅读产品并推进云图书馆建设。在此之前,读者传媒已研发推出8代电纸书、平板电脑。如果读者传媒既有硬件产品,又有内容平台,加之多年积累的优质内容资源,这将是一种非常完整的商业模式,可以有效推动其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

跨媒体融合方面主要表现在传统出版企业收购影视公司,以此作为转型升级的途径,涉足影视制作行业。2015年5月,中原大地传媒收购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13],对中原大地传媒而言,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业务从传统出版向新媒体影视方面转型,同时能够利用现有版权资源,延长公司价值链,实现转型。但之后由于款项的交付问题,导致收购行动暂停。在出版传媒业,跨媒体融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收购之后,图书出版发行和影视制作两种业务之间如何有效融合发展才是重点,IP之间互通互利机制的形成也更为重要。

跨所有制融合方面主要表现在国有出版资本与民营出版资本的融合。如2015年1月,湖北教育出版社与北京新华君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北京时代华畅文化有限公司,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控股。新的公司以中小学生教育类读物的出版发行为核心业务,此外还积极利用出资公司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拓展教育咨询和培训业务,进而实现产业链的延伸。该公司的成立是地方传统出版企业实现跨所有制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1]中华网财经. 把微信变成书,时光流影让自出版走进生活[EB/OL]. http://finance.china.com/fin/kj/201505/11/634

7909.html,2015-12-24.

[2]一鸣.“和阅读”更名“咪咕阅读”[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10-30.

[3]窦新颖. 原创认证保护平台“创客IP”上线[EB/OL]. http://www.iprchn.com/Index_NewsContent.aspx?newsId.

=84999,2015-12-23.

[4]夜雨. 短兵相接开启馆配电子书元年?[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03-17.

[5]上海热线. 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译文的书”数字阅读APP[EB/OL].http://joy.online.sh.cn/joys/gb/content/2015-08/1

3/content_7507105.htm,2015-12-25.

[6]孙珏. 张秋林:我们布局的是种子工程[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12-18.

[7]胡心宇. 时代出版时代健康在线数字服务平台上线成功[EB/OL]. http://news.cnstock.com/news/sns_bwkx/201504/3403

934.htm,2015-12-25.

[8]武晓琼,邢艳芳. 在线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87.

[9]赵碧君,刘涛. 中南传媒携手培生集团:在线教育市场标杆呼之欲出[EB/OL]. http://stock.cnstock.com/stock/smk_gszbs/201509/3557320.htm,2015-12-16.

[10]立方书,“融媒体”教材出版形态探索[N]. 新华书目报,2015-10-29.

[11]刘向红. 时代出版推出V2.0电子书包应用服务云平台[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07-14.

[12]读者出版传媒推出双屏智能手机[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11-27.

[13]2015出版集团文化销售力的多次元延伸[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11-27.

传媒业发展 篇4

一、美国新闻传媒发展模式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是市场经济体制最完善的国家, 更是新闻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 他们有很多先进的新闻发展和新闻管理模式可供全世界借鉴。美国的新闻集团大力发展国际化战略, 有很多成功模式。一是高度重视新媒体, 采用多元化的跨媒体、跨领域的有机整合。特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争取更多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 在新闻资源, 广告创收, 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升质量与水平, 进而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二是在资产管理上迈出成功步伐。即使用资产重组法, 企业集团资产的拥有者或者控制者, 对企业集团资产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和流动, 使得本新闻集团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成本的最小化, 从而完全实现自我完善和跨越式发展。美国传媒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很多新闻集团在机会合适的时候, 会用较少的资金迅速开拓新的传媒市场, 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领地, 为其驰骋国际传媒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根据市场变化, 不断调整经营战略, 狠抓集约化管理。其核心是, 在各种成本不断刚性上升的背景下, 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 努力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 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 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二、我国媒体现状

首先, 我国媒体发展与我国人口现状不相符。我国的报纸很多, 2010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 939种, 总印数452亿份, 其中有23种报纸的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但是这和我国13亿人口的发展现状并不相符合。

其次, 新媒体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媒体传播生态, 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杂志等日渐式微。业界分析发现, 伴随着新闻传播和信息科技的巨大进步, 新闻从采集、制作、发布到接收等都发生了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 这对新闻媒体特别是大众化报纸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调查显示, 在新兴媒体冲击下, 报纸读者迅速流失、发行量不断减少、广告大幅缩水、各种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逐步升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报纸压缩新闻成本, 如缩版、裁员甚至停产关门等, 这导致新闻报道的质量每况愈下以及新闻宣传水平的低落, 新闻越来越像公关稿、关系稿, 揭露性、调查性、负面性报道愈来愈少。结果是, 报纸逐渐疏离读者, 公信力下降显著。

当然, 在我国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很多官方媒体的发展仍然有着较好趋势, 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但综合全面认真分析目前我国传媒面临的问题, 借鉴西方先进经验, 将有利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我国传媒业应当借鉴的先进经验

报纸如何实现更大更长久的生存?很多专家对此做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而现实和大量事实已经告诉我们, 必须实现数字化转型, 即战略性转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保持新闻品质?如何确立新的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以重新赢回读者?一个基本的原则是, 传媒业应致力于服务公众利益, 而不仅仅是经济回报。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 迟早会走入死胡同。这也是报业、传媒业与一般性企业的根本性区别。这也是我们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注意的重大根本性问题。

(一) 紧盯市场发展, 大力发展新媒体。西方特别是美国各大报纸都非常重视建设新媒体, 他们努力加大对新闻网站或综合网站的经济投入, 改版、提质、甚至突破原有的报纸网络版的局限, 以与新兴的网络媒体及电视媒体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比如,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发行量最大、影响力较强的报纸, 该报特别加强了在报纸网络化的速度与投资;而另一个影响力极大的《纽约时报》, 则专门建立了“数字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市场化公司, 它有单独的采编队伍、独立核算、独立经营, 这个公司的经营策略的核心是, 网上网下互助、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个还重点打造市场化很浓的频道, 并通过博客、论坛、聊天系统、视频、活动等, 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点击量与日俱增。

(二) 不断创新拓宽视野, 积极开辟新的盈利增长渠道。报业的发展必须不断追求新的增长点, 对于传媒更是这样。无论任何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 要突破单纯依靠纸质媒体甚至广告创收的单一的盈利模式。现在很多传统报纸找到了新的赢利点, 比如对以前免费的信息进行收费, 开始提供在线付费内容。比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开始收取订阅费, 客户在网上看这张报纸需要支付相关费用。第二个办法是, 通过免费内容增加网站的流量, 以吸引广告, 抢占网络广告市场。我国的新浪, 搜狐等都正在走这条路, 效果明显。

(三) 革新思路和手段, 不断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一是借鉴网站的做法, 推出即时在线供应新闻, 以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新闻需求, 同时实现快捷和丰富的服务。二是借此提供订制服务, 同时与广告连接, 成为一种新的增长平台。三是请市民特别是忠诚的读者来担任媒体的记者, 让记者更客观、更方便、更大量地参与进来,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扩大读者群、增加发行量、恢复报纸公信力的宝贵尝试。这实质上代表了未来全世界数字化报业的一种趋势———回归读者本位, 即按照读者的需求来决定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读者才是媒体的上帝。这是报网融合发展、使报纸能够继续生存于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四是积极学习、研究、把握和引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我国传媒业特别是报业来说, 新兴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引入至关重要。目前流行的云技术, 简单, 便于操作, 容易与报纸形成一体化、流程化、实时化共享阅读, 即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操作, 即可以在一般性智能手机上阅读到一张报纸的全部内容, 而且在排版方式、标题、内容等方面都与看正常的报纸有着一模一样的体验。目前, 光明日报已经成熟地运用了这一模式, 给这个传统的老报纸带来了全新的数字体验, 其读者迅速年轻化, 也为其广告创收带来了难得的效益。

(四) 加强经营管理, 通过综合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 实现综合利益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是所有企业的经营目标, 也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 一般性企业如此, 新闻传媒业也不例外, 因为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更多的新闻传媒独立自主, 不再由财政供养, 他们必须通过经济创收实现自我运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降低生产成本, 这对于传媒企业来讲至关重要。事实证明, 只有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才能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收益。一是实行资本管理, 通过资本化运作, 用较少的资金迅速开拓新的传媒市场。二是跨领域合作开发。目前很多媒体开始对房地产、影视、娱乐、酒店、旅游等行业进行涉足, 比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南方报业集团等, 都在这方面有着成功的探索。我国更多的传媒产业应该紧抓机遇, 学习国外国内先进的跨国传媒集团的跨媒体、跨行业、跨领域经营战略战术, 加强内部管理, 增强综合竞争力, 实现整个传媒产业的又好又快大发展。

总之, 我国传媒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有困难也有希望, 有曲折也有前景, 在我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只要紧紧抓住当前新兴媒体发展的大好机遇, 适时地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先进运营和管理经验, 我国传媒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特别是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和新媒体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快速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 与西方媒体相比较, 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西方特别是美国媒体发展更为快速, 其成功案例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 本文就美国的传媒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以我国传媒业现状和由此带来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我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 篇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 经济 和 政治 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我党在新的 历史 条件下,对世界发展新 规律 所做出的 科学 论断。因此,中央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媒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所必然带来的传媒全球化,也使新闻传媒业必须面对国际传媒的激烈竞争。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传媒业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及国际比较

1、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媒业取得了很大发展。2001年,全国报纸种数为2111种,总印数为938.9亿印张,千人报纸拥有量为142份,分别是1978年的11.3倍、8.3倍和3.2倍,是1950年的5.5倍、144.4倍和26倍;图书总数为154526种,图书总印张数为406.1亿印张,千人图书拥有量为4944册,分别是1978年的10.3倍、3倍和1.3倍,是1950年的12.7倍、68.8倍和10.1倍;杂志总数为8889种,总印张数为100.9亿印张,千人杂志拥有量为162册,分别是1978年的9.6倍、4.4倍和2.5倍,是1950年的30.1倍、126.1倍和8.1倍;电台总数为301座,发射总功率为49615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3.1和3.6倍,是1950年的6倍和138.5倍;电视台总数为357座,千人电视机拥有量为300台,分别是1978年的11.2和115.4倍。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90年代初进入中国,1993年互联网用户数仅为2000人,1997年10月,用户人数为62万人,到2002年1月用户人数达到3370万人。

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媒体广告业务,广告营业额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从1982年到2000年,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长幅度为42%,是同期gdp增长幅度的2.6倍。广告营业额占gdp的比重从1982年的不到0.3‰,上升到2000年的0.8%,人均广告费也由1982年的0.15元增加到2000年的56元,广告从业人员从1982年的1.6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64万人。在广告营业额的构成中,媒体广告占到很大比重。2000年报纸广告为146.47亿元,占20.55%;电视广告为168.91亿元,占23.7%;广播广告15.19亿元,占2.13%;杂志广告11.34亿元,占1.59%。

2、传媒业的国际比较

我国对反映传媒发展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千人日报拥有量、千人收音机拥有量、千人电视机拥有量和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进行了世界几大国的比较。1996年,中国千人日报拥有量为40.4份,日本为578.1份,美国为212.5份,俄罗斯为105份。1997年,中国千人收音机拥有量为339台,印度为120台,日本为956台,美国为2118台,俄罗斯为418台。2000年,中国千人电视机拥有量为293台,印度为78台,日本为725台,美国为854台。2000年,中国千人互联网用户为17.8人,印度为4.9人,日本为371.1人,美国为338.7人,俄罗斯为21.3人。

笔者还对中国传媒在世界传媒业中所占地位 计算 了测算和评估。中国的日报总量1995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9.18%,收音机总量1997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17.2%,电视机总量1997年已占到世界总量的24%,互联网用户2002年初已占到世界总量的6.2%。由这些总量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已成为世界的传媒大国。另一方面,笔者用传媒渗透能力指数计算了1995年世界各国的传媒发展水平,结果发现我国的传媒渗透能力指数仅略高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水平的1/6,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2,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5。这说明我国还仅是个传媒弱国。

在国际传播方面,美联社、合众国际、路透社、法新社每天发出的新闻量占据了整个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5,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据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电影占领了全球50%以上的总放映时间。世界传媒发展很不平衡,“西风压倒了东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新闻舆论和传媒市场,形成了“媒介帝国主义”。

二、我国传媒业的改革

1、改革历程

我国传媒业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1978年以后进行的“事业单位 企业 化管理”改革,国家逐步减少对新闻单位的财政拨款,绝大多数新闻单位通过媒体广告等经营创收实现自收自支。第二次是1996年以后进行的媒体“集团化”改革,广州日报等几十家大型新闻单位组建起传媒集团。“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是传媒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它一方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激发出媒体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各新闻单位按照市场需求,创办了各种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媒体形式,并在内部推行独立核算、承包经营、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集团化”改革,是新闻媒体发展到一定规模,面对社会信息化和传媒全球化的新形势,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有用集团这种组织形式,才能把规模日益庞大、分工逐渐细化、媒体数量不断增加、产业功能更加完备的传媒组织更好地协调和运作起来。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以及信息社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加上新闻单位内部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使传媒业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从1998年起传媒业连续三年保持了25%的增长速度,利税总额已超过烟草业,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四,出现了一批规模达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型传媒集团。

2、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传媒业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改革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坚持党管舆论导向。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取决于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人心、振奋力量,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错误的舆论导向则涣散精神、激化矛盾,造成严重后果。江泽民同志曾精辟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新闻媒体改革的20几年中,我们始终坚持党管舆论导向的原则,使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大局,对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在新闻媒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公共产品(如新闻、天气预报等)。公共产品外部性最强,产生的社会 影响 最大。向广大人民提供公共产品,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新闻媒体进行企业化运作后,所提供的私人物品(如广告、信息服务等)不断增加,而提供私人物品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但我们一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提供公共产品作为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我们在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下进行的媒体改革,保证了新闻媒体党和政府喉舌的性质不变,保证了新闻媒体社会公器的性质不变,即使是媒体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没有使其异化为被经济利益集团操控的工具。

③ 坚持渐进式改革。与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仿,新闻媒体的改革也走了一条渐进式改革的路子。各项改革措施基本上是借鉴国有企业的经验,进程上比国有企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保证了新闻媒体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先易后难、由表及里地推进各项改革,以发展保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新闻媒体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且直接关乎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以稳定大局为根本出发点,避免因局部改革失利而对全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当然,新闻媒体业改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集团化改革目标模式不明确,改革成效不明显。近几年我国陆续组建了几十家传媒集团,数量可谓不少,但绝大多数传媒集团在体制和机制上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是“翻牌集团”。出现大量传媒翻牌集团的原因,是我们缺乏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模式。我们对为什么组建传媒集团、如何组建传媒集团、如何促进传媒集团做大做强等重要问题缺乏深入地 研究,以至于我们拿不出一个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文件,来规范传媒集团的组建和发展。由于没有中央的政策性指导,加上本身固有的“路径依赖”,传媒集团的改革大多只是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基础上修修补补,改革成效不明显。

传媒业发展 篇6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生成三维环境提供交互和沉浸感觉的技术,近年来从概念提出、原型探索、技术积累到产品迭代和产业化发展,VR逐渐从军用市场拓展到消费级市场,并向更多行业领域渗透。

《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V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开始走向大众消费市场,VR产品逐步推广普及,并渗入各个垂直行业应用,实现产业化发展。更多企业、资本涌入VR市场,更多不同层次的设备产品涌现,内容产业和技术支撑更加成熟,用户规模也不断扩大。

资料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中,百度、阿里、腾讯先后宣布进军VR领域。百度视频宣布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广VR频道,聚合优质的VR内容链接,阿里投资VR研发企业Magic Leap,并成立自己的VR实验室。腾讯也公布了Tencent VR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

中国传媒业与体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传媒,体育,融合

1 前言

自19世纪末, 美国传媒鼻祖普利策将体育发展成传媒的重要品牌之后, 体育便与传媒结下了不解之缘。体育比赛所具有的娱乐性成为大众与体育、体育与传媒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体育作为传媒重要的内容来源, 是传媒获得大众市场, 获得市场回报非常重要的内容支撑。反过来, 传媒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 在宣传体育项目, 传播体育文化, 优化体育资源,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 可以说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 西方体育思想、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我国, 开始了中国体育的近代化历程, 传媒与体育的融合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由简至丰, 从单一的报纸传播发展到电子网络传播和印刷传播的竞合时代, 不仅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合作, 应该是一种自然的, 符合逻辑的, 珠联璧合的双赢的合作。

2 我国传媒与体育融合的历程

2.1 报纸、杂志与体育的融合

与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相同, 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始于鸦片战争的爆发,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 我国的体育报道初现端倪。1864年4月18日《上海新报》刊登的一篇名为“第一日跑马单”的文章, 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体育赛事报道。1900年7月6日, 《中西教会报》“刊发的题为”法国, 观赛人众“的文章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关奥运会报道的文字消息。1909年3月1日由中国体操学校徐一冰创办的《体育界》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体育刊物。继《体育界》后, 徐一冰又于1914年创办了《体育杂志》, 南京东南大学体育系创办了《体育季刊》 (1923年改为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会刊) , 至20世纪30年代, 以期刊为代表的我国体育宣传进入到一个兴盛期, 仅公开的出版的刊物就达百余种, 其中影响较大且发行时间较长的就有《体育季刊》、《健力美》、《体育研究与通讯》等10余种。这些刊物以”忧国之赢弱, 造学子于健全“、“提倡体育以复兴民族”和“普及国民体育知识、研究体育学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为宗旨, 内容涵盖了体育教材、运动生理、体育建筑、体育思想、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体育史料、社会体育调查等诸多方面。

20世纪初, 随着近代体育, 特别是竞技运动在我国的逐步开展, 上海、广州、香港、天津等城市出版的报纸相继刊登体育方面的新闻, 其中《时事新报》、《新闻报》、《中国日报》、《大公报》、等报纸专门开辟了体育专栏, 经常刊登体育消息和评论。《申报》和天《大公报》, 更是独树一帜, 经常刊登体育与竞赛方面的消息, 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期间, 详细刊登有关比赛的消息。特别是在1932年第10届、1936年第11届、1948年第14届奥运会期间, 两报均以较大的篇幅对奥运盛况和赛事进行报道, 同时配发我国运动员和比赛的图片, 体育新闻成为报纸的重头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 传媒和体育的融合在新的政治环境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贯彻落实党的体育方针与政策, 宣传与普及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健康,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型综合性报纸都在建国之初就开辟体育专栏, 对体育运动发展的最新消息进行及时报道。1950年新中国第一本体育杂志《新体育》创刊, 毛泽东亲自题写刊号, 揭开了新中国体育传媒事业的新纪元。1957年外文版《中国体育》创刊。1958年9月1日, 我国历史上第一份全国性体育专业报纸《体育报》创刊 (1988年7月1日改名《中国体育报》) 。《体育报》和《新体育》一报一刊的创办, 标志着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进入到专业化阶段。

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 我国的体育传媒事业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创办体育报刊、杂志。既有国家机关、各单项运动协会、体育协会、科研单位、体育院校主办的, 又有新闻单位或地方体育机构主办的。这些杂志和报刊的内容, 有综合性的、专项性的, 有以国内报道为主的, 以介绍世界体育为主的, 有侧重于体育明星情况介绍的, 有侧重健身养性的。形式有日报、周报、双周报、月刊、双月刊、季刊等。报刊每期发行份数多在几十万和100万份以上。截至1999年, 我国共有体育期刊136种, 大众期刊71种。这些报刊拥有众多的读者, 每期发行总量达1000多万份。

2.2 广播电台、电影纪录片与体育的融合

我国的广播体育传播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0年4月, 旧中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 上海亚美广播电台与浙江广播电台合作, 及时传播了本届运动会比赛的消息, 这是我国最早利用广播媒介进行体育赛事的传播。1936年8月, 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召开,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每天在19:00-19:20转播世界运动会消息, 这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奥运专题广播。新中国的体育广播始于1950年, 50年年底, 苏联体育代表团访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其在北京进行的友谊赛进行了实况转播, 开启了新中国体育实况转播的先河。1951年11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 12月1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了“广播体操”的音乐。每天千百万人随着广播乐曲做操, 成为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新鲜事。据不完全统计, 当时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北京、天津、上海等40座人民广播电台播送“广播体操”节目。这些节目每天占用52个波长, 总计1205分钟。1955年4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新中国广播史上第一个体育节目———“体育谈话” (1958更名为“体育运动”) , 1956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辟了“体育爱好者”专题节目。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广播媒介和体育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广播体育赛事的传播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推出的《体育天地》成为国内广播界最早的主持人形式的体育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体操”、“体育谈话”、“体育天地”节目, 不仅拉近了广播电台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对增强人民体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电视普及之前, 电影纪录片也是宣传和报道体育运动的重要媒体。有关新中国第1届、第2届全军运动会的电影纪录片是新中国较早的体育纪录片。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拍摄的大型体育纪录片《青春万岁》以及其后有关第2、第3届全运会的纪录片, 都以不同的形式对我国的体育运动加以宣传, 对人民群众以及青少年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

2.3 电视转播与体育的融合

我国的电视转播与体育的融合相对较晚,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 (后改名中国中央电视台) , 开启了电视传播体育的萌芽。受物质和技术条件限制, 当时电视台的体育转播主要以播报体育新闻为主, 后期又开设了定期的体育专栏节目“体育爱好者”。同期, 上海等地方电视台也定期或不定期地播出一些电视体育节目。1958-1964年, 中央电视台相继对八一队篮球队和北京篮球队的表演赛、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和“三大球”比赛、26届世乒赛进行实况转播, 初步实现了电视与体育的融合。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80年代后, 随着家庭电视的逐步普及, 中央电视台开始大规模的体育赛事转播, 标志我国的电视体育传播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体育电视的影响力逐渐超过报纸。时至今日, 我国31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台80%以上有体育专题节目, 通过电视观看体育新闻、赛事, 掌握运动技能已成为大众休闲和间接体育消费的主流, 数以千万计的体育迷痴迷于电视, 观看体育节目。电视与体育的融合, 不仅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更是吸引了广大广告商的眼球, 广告商争先恐后地赞助体育节目, 以期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2.4 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

我国的互联网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 1986年8月25日, 我国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 从北京发给ALEPH的斯坦伯格 (Jack Steinberger) 的电子邮件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1989年8月“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立项建设, 1994年4月, 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 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 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1995年, 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互联网进入百姓之家, 2000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至此, 网络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 网络媒体逐渐在体育赛事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网络与体育的融合起源于新浪网的前身—“利方在线”, 1997年“利方在线”的srsnet体育沙龙首次采用网上视频、音频技术对世界杯亚洲预选赛进行了报道, 此后又推出“竞技风暴”栏目, 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 新浪网首次向国外派出网络体育记者, 每天发回大量报道, 日均有200多篇原创文章。其报道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传统传媒难以望其项背的, 创下中文网站点击率之最, 同时也奠定了网络传媒与体育融合的典范。

2001年, 雅虎中国率先推出针对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宣传活动, 2005年11月, 搜狐网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类别赞助商。此后新浪、腾讯、网易三家门户网站成立了奥运报道联盟。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奥运宣传网站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当属新华网和人民网, 前者设有9个频道, 46个栏目, 后者设有5大板块, 31个栏目对奥运赛事进行报道。2002年世界杯期间, 仅新浪网日浏览量就超过1亿, 24h内网民评论就达4万余条。据《通讯信息报》与第三方的调查显示, 73.8%的网民在世界杯期间通过网络观看世界杯。今天, 上网浏览体育信息和观看体育赛事更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网络媒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优势在与体育的融合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3 传媒与体育的相互作用

传媒和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依赖。纵观传媒业与体育发展的融合历程, 不难看出, 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合作, 应该是一种顺乎自然、符合逻辑、珠联璧合的双赢合作。传媒的介入, 促进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观赏性体育、职业体育依赖媒体而生存。对于媒体而言, 体育为传媒吸引大量的观众提供了保证, 为媒体带来巨大商机和收入。

3.1 媒体对体育的影响

一是媒体的介入使得人们观看体育变得更加容易, 更加有趣, 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有关体育赛事非常翔实和丰富的信息, 从而提升了体育的受欢迎程度;二是媒体的宣传为即将和正在举行的体育赛事营造热烈气氛, 提升了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三是免费为国家和地方体育组织、俱乐部、球队进行宣传, 使大众及时了解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 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趋势和动态, 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四是反映球员个性, 促进球迷对球队和球员的忠诚, 增强观众对体育情感依恋, 培养人们的国家和家乡荣誉感;五是促进体育比赛规程的改变;六是丰富大众的健康休闲娱乐方式, 帮助人们从日常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出来;七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激活体育产业链, 为体育发展注入资金。

3.2 体育对媒体的影响

一是体育为媒体吸引大量观众提供了保证, 体育报道所带来的收入成为媒体主要的收入来源;二是体育运动, 特别是职业体育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媒体报道方式和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三是体育成为媒体吸引广告商的法宝, 为媒体赢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四是体育报道提升了大众对媒体的关注度, 提升了媒体的收视率。

4 小结

我国传媒与体育的融合经历了从无到有, 由简至丰, 从单一的报纸传播发展到电子网络传播和印刷传播的竞合时代。在漫长的融合发展过程中, 两者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媒体通过体育报道赢得了大众的关注度, 体育依赖媒体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纳德B.伍兹著, 田慧译.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1.

[2]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

[3]肖鸿波.申报77年体育报道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1, 28.

[4]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5.

[5]魏伟.1923-1949年我国体育广播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7) .

[6]杜小安, 罗宏, 张以.新闻传媒对体育运动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 2008 (5) .

[7]郭一鹤.传播学视域下中国大众体育期刊发展特征分析[J].广州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 (5) .

现阶段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策略 篇8

一、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战术问题

战略解决“在哪儿做”和“做什么”,即做正确的事。而战术解决“如何做”,即把事情做正确。诚然,战略问题的解决要比战术问题更为重要。当下面临的选择非常多,不知道哪个才是关键因素。如果在顶层设计层面出现问题,那么恐怕再努力,也会离目标渐行渐远。就像诺基亚的没落,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就消失了。其实从诺基亚自身的角度来说,它真的没做错什么,问题在于今天的社会对价值及有效性的评价,不是以技术逻辑为准绳,而是以产品逻辑为依据,考虑人的需要、发展、欲望的满足,这恰恰是今后的一个主旋律。

在互联网条件之下,越来越强调市场洞察、用户洞察,这成了资源配置最重要的参照系。所有的宣传、服务、内容、影响力,如果不以用户体验为基础,任何政治目标、文化目标和商业目标都无法实现。所以用户洞察、市场洞察是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支撑点,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首先要解决用户洞察和市场洞察问题,选择最有把握的发展方向。就像系纽扣,第一个纽扣系对了,接下来哪怕动作慢一点,也是在向着正确的方向逼近和靠拢。但如果第一个纽扣系错了位置,就算动作再麻利,到头来也要推倒重来,南辕北辙。这就是战略问题的重要性,做正确的事,要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顶层设计比精细化操作更重要。

二、互联网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社会的操作系统

接入国际互联网22年以来,传统媒介对互联网始终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在形式上没有落后于网络发展的任何一步。互联网诞生了,传统媒介就大量办网站;手机媒体出现了,纷纷创办APP客户端等。但总体上来说,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比例,有时甚至南辕北辙。当投入产生的效益非常有限,甚至成为耗时资源的无底洞式投入,就值得去反思,是不是出发点错了,对互联网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问题。

过去,我们仅仅把互联网看成是一个渠道,一种传播手段,一个传播工具。在既有的影响力逻辑、价值逻辑、管理逻辑的基础之上,借助互联网,延伸我们的影响力、价值及管理,互联网成为锦上添花的工具。这就是认识、把握互联网的最初形态,而这种认识显然是肤浅的,非常表面化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对互联网的应用逻辑上出现很大偏差。

今天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和把握,最大的进步就是从“+互联网”模式,转变成“互联网+”模式。虽然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已经两年了,但解读“互联网+”的文章,95%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错在仍然用“+互联网”的模式,理解互联网的意义和价值。认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物流,互联网+教育,这就是“互联网+”。实则不然,这还是把互联网当成是工具、手段、渠道、连接方式而已。互联网是当下社会的基础,市场的基础。传播领域的现实是互联网重新构造之后的社会现实和市场现实,这就叫“互联网+”。站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展开工作及价值的链条,就是互联网+。

对于互联网的认识,我们更多关注它的传播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其本身,对社会构造的影响,缺少足够的认识。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即信息”,指出一个新媒介出现,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它作为一个渠道传播了什么,而在于它自身就是对社会基因重组的力量。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在控制论的奠基之作《控制与社会》中提到,人和人组成社会是透过信息和信息的传播来实现的。因此信息和信息的传播就是社会可以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有什么样的传播形态,就有什么的样社会构造方式,而传播形态任何革命性的改变,都会导致社会结构,社会资源聚集分配,和社会连接方式规则的深刻革命性改变。

三、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现实与市场现实

(一)互联网时代: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能量被激活

1.个人操控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2009年微博诞生之后,互联网把个人激活了,个人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主体。就算是不知名的小人物,只要上传到网络上的内容能够得到较多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迎合,就能在层层转发中形成核裂变的传播效应。覆盖范围和产生的影响,甚至不低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调查证实,70%左右的社会焦点、社会议题的建立,不是党和政府推动的,而是草根通过网络加以设置的。

2.个人湮没的信息需求与偏好被激活。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传播的基本主体从机构降解到个人。过去所谓造大兵船、人海战术都不起作用了。比如说创办APP,如果不按照互联网传播机制去执行,数量再多也没用。网民可以视而不见,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于互联网所建构规则的遵循、认识和把握,有时要比资源的掌握更为重要。没有资源的互联网上,利用关系网络的某些特性,可以造就一个巨大的事实。就像优步打车,没有一辆车,也打造了一个影响巨大的产业。这就是互联网赋予人的功能和价值,或者说权利的聚集方式,在于关系资源的调动和使用,即关系赋权,跟行政赋权、市场赋权不同。

3.个人闲置的微资源被激活。能够善于调动激活网络关系资源,就能打造互联网影响力。网红、大V的崛起,无非就是善于把握社会情绪、社会关系,这就是关系赋权,互联网赋权。在互联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字——“微”,微内容,微传播,微电影,微视频,微创新,微价值,这些“微”就是互联网对个人的激活。比如说将个人吃饭的体验上传到大众点评,就会成为网络上一个庞大群体进行同类决策的依据。互联网可以把个体的专业知识、时间、精力、关系等资源,通过一种方式连接起来,并且连接成本几乎为零。这就造就了各种各样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服务,当然也激活了个人的权利意识、主动性、创造性。

(二)低维手段无法有效地管理和运营高维媒介

1.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据空间物理学家解释,人类目前发现的共有11维空间,在我们生活的四维空间之外,还有7度空间有待去进一步认知。每一个空间维度的增加,都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相关的景观和规则。比如说零维是一个点,一维就是一条线,有了前后;二维就是一个面,有东西南北;三维是立体空间,有上下左右;四维在立体空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有了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五维空间则存在于每秒30万公里的临界速度之上。一旦进入五维空间之后,所看到的世界跟现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四维空间里一去不复返的时间这个维度会变成物质性的存在,可以从任何一个时间门进入现实空间。既可以从过去进入,也可以从现在进入,也可以从未来进入。但四维空间的人去认识五维空间的状态,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用低维度的方式去管理高维度的事物,通常是不行的。

2.机构管理的模式无法管理个人。传播在社会生活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信息的社会性传播有三方面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决定社会的景观。研究表明,个人头脑当中关于世界的信息,90%以上是由媒介中转而来的。第二个作用是议程设置。选择控制、比例控制、角度控制,会造成社会焦点的聚集。第三个作用是影响社会舆论导向。叙述事实,表达问题时,判断事物的尺度、标准,能够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解读。党和政府对于新闻界的管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对社会信息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那么,互联网跟传统媒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就是传播形态的基本元素不同。互联网出现以前,所有的社会性传播都是以机构作为传播主体实现的。换句话说,离开报社、出版社、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机构主体,任何个人的传播都是无法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因此,过去掌握传播机构就等于控制整个社会传播。

互联网出现之后,党和政府依然用管机构的方式管理网络。政府为网站颁发信息许可证,迄今为止,已经给网站颁发了150个新闻许可证,有新闻许可证网站才能传播、发布新闻。不然就算拿到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信息,也不能违规传播。而拥有新闻牌照的网站,一定要按照与政府之间的约定执行。违反了规范,就要受到处罚,甚至是吊销新闻牌照。这就是政府对机构管理的严密方式,可以说张弛有度。但在互联网这个权利领域里,政府的影响力已经相当的边缘化了,就是因为还在用着传统的机构管理运作方式管理互联网。因而出现投入诸多资源,效果却非常有限的情况。

四、传统媒体的最大困境:渠道失灵与用户流失

互联网改变了社会传播的渠道构造,决定个人社会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渠道是手机,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媒体。CNNIC在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在移动互联网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和平台的上网活动,迅速填充着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大量分割了原本投放在其他媒介形式上的时间。手机成了人们联系社会最基本的、中介性的媒介。

(一)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中断与失灵

在社会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靠社会关系渠道来传播,造成了过去物理渠道的中断或失灵,这就是传统媒体所面临的价值被解构的最大问题。内容当然也需要专业化的投入,但对于互联网来说,“微”是巨大的需求空间。分众化的内容生产,个性化的内容传播,恰恰是内容方面的着力点,不但要精通公共生产,还熟悉分众生产、个性化生产。

其实,互联网传播下,要求记者做全媒体记者的口号是存在误区的。的确内容不能决定一切,但是并不是说做内容的人,又去做客户端,做平台,做用户洞察,就能成为全能媒介。互联网的规则不是竞争,而是连接、合作、整合。谁具有连接、开放的意识,善于整合资源,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英雄。所有依托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企业,如优步打车、维基百科,都是采用开放的方式,设定规则将资源有效聚合。

做微传播、分众传播,跟做公众传播、宣传性传播不同。2010年,根据《纽约时报》的数据显示,人员支出费用是27%左右。而《南方周末》大概占到18%左右,《北京青年报》16%左右,《人民日报》11%,《北京日报》仅9%,大量的资金投在渠道上。但微电影、微视频在渠道方面几乎不花钱,大量资金用在剧本、主创人员及拍摄上,这是跟公共生产完全不同的一种生产模型。微电影的生产,分众的生产,从形式、内容到价值链,都跟传统的内容生产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传媒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不是打碎自己,成为半精英,而是要打开自己,在开放连接的整合中,实现跨界整合之下产业形态的创新。

(二)“入口级平台”的寡头式独占

总体上来说,传统媒介的困境就是两大核心支撑点被互联网解构了,一个是渠道,一个是内容生产的变现能力。互联网环境下,渠道更加多样化,而传统媒体单一渠道的价值在降解。渠道多到如此程度的时候,不在于认识一种渠道有什么特性,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统筹渠道,这才是关键。由于渠道多样性,内容变成泛供应的状态,传统媒体内容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内容直接变现的能力降低了。例如,传统媒介中内容品质较高的《纽约时报》,在内容变现方面也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用户流失,流量消失。《纽约时报》13年前就开始进入新媒体环节,做了传统媒介能做的一切努力,但影响力仍然在下降。自2015年入驻facebook平台,经营状况、影响力才有所改善。

美国新闻资讯的流量分配中,facebook占43%,twitter占38%,这两个平台所占有的流量总和超过81%。其他所有的客户端、网络的媒体,在争夺新闻资讯流量方面只有18%的份额。我国也有类似情况,同一时间段的网上流量,BAT 3家占有率超过51%,而其他所有网站的占有率之和没有过半。2015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也入驻facebook平台。截至目前,全球100余家重要媒体在上面落户,facebook成为全世界重要资讯的集散地。

五、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发展的行动路线图

现在有一类内容是可以直接变现的,就是高质量的财经资讯能够决定1秒钟之内,投入产出机会的把握。其他的想直接变现难而又难,并不是内容没有价值,没有影响力,只是价值变现的过程变长了。过去好的内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把旁边的渠道资源卖了,如一个版面,一个时段,变成广告的回报,很直接。但现在时间可能要相对长一点,需要有更多资源进入,更多智力和设计的投入。

罗振宇,做读书APP罗辑思维就是看准了市场。今天的社会不仅仅靠敏感,还需要有系统的知识做支撑。但是创业者们很忙,没时间去读必要的书,我来帮你读书,罗振宇就做这个节目。他虽不是一个全能专家,但他很擅长表达,将抽象、枯燥的学理性知识表达得通俗易懂。一个好的节目,卖给电视台或者视频网站,赚制作费,或者广告分成,这在过去是传统媒介挣钱的方式,但收益非常有限。

罗振宇尝试另外一种价值实现方式。通过内容吸引受众,然后将受众变成粉丝。用价值认同的方式,与受众达成共识,情感一致,价值观一致。变成粉丝之后,就不是用内容价值来衡量,而是用情感关系去维护。其实,用于关系认同、价值共振的粉丝宣传,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宣传方式有诸多相似之处。罗辑思维就采用这种方式,每天早上6点半,60秒的晨课霸占受众的头脑。继而回复关键词,可在挤公共汽车、坐地铁的时候阅读文章。加之各种线上线下的情感活动,关联活动,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一旦真正成为粉丝,消除防范,所有内容都能产生共振,产生认同,亦步亦趋不加思考。粉丝效应初具模型,再凭借书这个价值承载物,粉丝经济就形成了。

罗振宇去年卖了50多本书,最少的一本书卖了8000多册,有两三本卖了5万本以下,其他的都在5万本以上,多的能达到100万本,利润至少是70%。净利润是任何一个出版社都无法企及的,总利润与大型出版社相比一点也不逊色。这就是内容变现的一种新模式。很多人说现在内容卖不了钱,其实不是内容卖不出去,而是变现方式发生了转变。内容和价值实现的模式要创新,需要投入更多的智慧、资源、环节,创造价值变现的方式。当然价值变现并不一定都变成钱,还有政治诉求、文化诉求等。

六、解决渠道失灵、流量流失的关键之举

要实现价值变现的创新和新模式的运营,可能要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做一个入口级平台,还是垂直信息服务系统?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是有误区的。因为过去的媒体既是入口,也是垂直服务的一个体系,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但是互联网时代,分工更加明显,两者你必须选其一。

在大众化的市场,能做信息市场入口的只有少数媒体。《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时做的广告,说《人民日报》是一个宝库,能不能发现宝藏由你的水平决定。《人民日报》上有很多特别重要的一些资讯,只是你不太会挖掘而已。令计划事件出来的当天晚上,将“令计划”输入到《人民日报》全面数据库当中,令计划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起伏波折便呈现出来,什么时候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哪个时间段开始突然发迹,什么时候红得发紫,哪一周突然直线式的下降为0,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就是巨大的情报价值。

《人民日报》做新闻客户端,以APP为流量入口,其实不具优势。据调查,目前我们可以下载的APP超过100万个,真正能下载到手机上的平均23个,但一周之内至少被点开一次的仅有7个。再加上《人民日报》无法迎合人民各种文化需求。这一方面,比不过腾讯、新浪等商业网站。但作为中国行政体系之内的最高媒介,《人民日报》的资源调用能力非常强。如果能调用各种各样的内部信息,再加上智库机构和连接,为社会管理者、行政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提供各种各样的智库服务,或者有针对性的定制服务,当然会发展得很好。同时,还可以依托庞大的数据库,做定向型入口,而不是大众化的泛大众化的入口。

(一)硬连接:与入口级平台合作对接、功能互补

对于地方媒介也一样,不是不可以做APP,但一定跟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的APP不同,要有定向的服务资源和内容。如果在泛众化的平台上,进行泛化服务,一定不如这些入口平台。目前能够做入口平台的有三类,一类是微信、微博、淘宝之类,能借助某项满足受众基本需要的功能,积累大量用户。第二类是技术主导性,如今日头条、百度搜索引擎等。今日头条在新闻资讯导流方面已经占到30%左右的份额,百度目前虽遭遇各种各样的质疑,但国家并没有否定排名,也没有把搜索服务当做广告管理。百度每天60亿次的搜索请求,无疑是进入国际互联网的一个入口。第三类是手机的硬件厂商,如小米、华为等。因为所有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要经过内置的上网平台,这个平台也是可以被利用的。因此,传统媒介想获得流量,可以和这些入口级平台合作。但如果规模比较小,或者条件不成熟,则选择适合的,如跟金融互联网,甚至跟小米、中兴手机厂商合作等。

其实还有一类硬件入口,就是各大城市的楼宇电视和公交移动电视等环境媒介。这类媒介的特性是强制性接触,提供与当下生活圈相关联的信息。比如说某电视台有个频道平时收视率很低,但公交移动电视播放信息,说晚上9点请了大牌人物访谈。也许平时你不会去看,这个时候可能会专门去看一下。这就成了指导人民文化生活、消费生活、业余生活的橱窗。对于楼宇视频公司来说,信息获取较为困难,但对媒体来说易如反掌。借助这个窗口,连接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对人民注意力流量的把握,比报纸、电视要高。如果能兼并部分楼宇视频公司、公交移动视频公司,或者进行资本合作,就掌握了一个重要入口。可以做文化、政治、商业植入。

地方媒体可以做垂直的信息服务系统。因为跟腾讯、百度、新浪相比,没有流量优势,入口优势,但是具有第三方公信力、权威度、号召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地方媒体对当地水土的认知,比任何一个外来的媒体都要更加细致灵敏。如果地方媒体能够很好地使用商业资源、社会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与之进行商业对接,提供平台、结点服务。在对接过程中形成文化、商业、政治增殖,那么地方媒体作为结点,平台的支持者,分享其中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就是价值变现。

因此,入口级平台提供流量,地方媒体借助对社会资源的掌握进行内容变现,将资源通过价值变现的逻辑整合在一起。流量跟价值变现对接,产生价值实现的模式。如果有这种意识,激活过去所积累的资源,可能焕发出意想不到的巨大价值。《北京青年报》在创办北京网之初,流量一直在低位数上运行。但接入MSN的第一天北京网的流量提高了100多倍,这个流量在他们的服务器上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冲击。

对于一个入口级平台来说,流量是赋予资源。乔布斯的巨大贡献在于,他设立了开放式的APP苹果商店,让所有符合规则的组织、机构、个人都可以提供APP。因为苹果团队设计的再好,也满足不了老百姓千变万化的需求。苹果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当中,构造了一种新的引领模式和价值形成模式。目前,腾讯跟京东合作,百度也在做糯米网,但是它们对于自己流量的使用率不足5%,还有巨大的资源需要跟地方媒介来合作。这恰是合作变现的大好时机。当然在合作的时候,要注意权益要求。在未来的合作当中,对数据资源的掌控是最主要的,任何谈判当中,数据资源至少是分享。

(二)软接连:使内容服务产品具有嵌入社会关系渠道的能力

不跟传统高大上的平台企业合作,地方媒体的内容能不能具有传统社会关系的能力,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任务产生应该有接入到人们社会关系渠道当中的能力,内容产品应该从过去的两要素模式升级为四要素模式。过去是内容、形式两要素,决定产品有没有价值。但是仅仅有价值,不能保证在今天的社会筛选中实现价值变现,还需要有魅力的因素。而决定魅力的两个因素是关系要素和场景要素,对内容穿透社会关系渠道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渠道短缺时所进行的生产,强调理性传播,逻辑性的传播。但全媒体传播时代,互联网打造了一种全景式的传播格局,拥有人际传播的属性。

在社会性传播里,情感关系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内容制造当中,忽略情感关系成分对于社会表达、社会沟通、社会舆论引导当中的重要性,并没有把它的重要性提升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这就是我们内容生产最大的问题,在情感关系确认方面有重大的缺陷。VR技术的三个特点,全景、互动、构建想象力。它是一种沉浸式的传播,提供的不是理性信息。就像在电视机前看足球比赛,其实比在现场看得清楚得多,为什么很多人还要到现场去,因为在现场有卷入感。这种卷入感不是理性信息,而是环境信息和关系信息、感性信息、情绪信息的激发,这就是VR的技术。

有人说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就是为了使抽象的数据更加清楚明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其实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是为了使一个抽象的理性信息,转化成具有情感和情绪冲击力的表达。所以,互联网所创造出来的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VR技术、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都在弥补传播中非理性、非逻辑信息缺失的遗憾。

传媒业发展 篇9

一、浙江广电传媒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文化积淀深厚, 新闻事业起步较早, 广电传媒产业发达。1928年10月, 浙江省广播无线电台建成播音, 使浙江成为我国最早创办电台的5个省市之一。浙江电视台于1960年10月1日开播, 是继北京、上海、哈尔滨电视台之后播出电视节目的4个省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兴媒体飞速发展, 已成为实力比较雄厚的文化产业, 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逐年高位增长, 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目前, 省内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83家, 相继成立了浙江广电集团、杭州文广集团、宁波广电集团等3个广电传媒集团, 共办广播电视节目217套。通过“村村通”工程建设, 目前99.6%的乡镇、98%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城市有线电视的入户率接近100%, 农村超过了60%, 全省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263万户, 有线电视城乡入户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 浙江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规模与经济实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上半年, 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为72.32亿元, 同比增长25.28%,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互联网络与浙江广电传媒业的转型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三网融合的稳步推进, 浙江广电传媒业应积极顺应与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产业链渗透与合作的发展规律, 通过构建广电媒体的网络传播新主体, 开展与网络媒体的全方位合作, 积极应对三网融合下的技术与业务升级, 把握受众需求变化的新特点等举措, 实现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一) 构建广电媒体的网络传播新主体

广电媒体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传播新主体, 将有助于开辟新的受众市场, 形成在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目前, 浙江省内的网络媒体有70余家, 初步形成了以浙江在线为龙头, 以杭州网、宁波网、温州网为骨干, 整合省市县优势资源的网络新闻传播格局。虽然省市级广播电视机构也都陆续开通了网站, 但现有网络媒体的发展多以纸质媒体为主导, 广电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仍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 广电媒体的内容资源呈现方式对网络带宽和主流媒体技术等硬性指标要求较高, 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不具优势, 在受众培育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要扭转这一局面, 在技术瓶颈不断被突破的条件下, 广电媒体应以网络电视台的建设为契机, 构建以视听内容为主导的信息门户, 提供网络资讯服务。在这方面, 央视网、凤凰网和金鹰网等新媒体的经验值得借鉴。可喜的是, 浙江广电集团以其雄厚的内容、技术、人才资源为依托, 于2009年10月开通了综合视频门户网站———新蓝网 (www.cztv.com) 。网站立足“民生、娱乐、互动”三大主题, 涵盖全方位的新闻资讯、影视作品、娱乐互动、应用服务、分享社区等内容, 充分满足广大网友的多元化、个性化诉求, 成为浙江广电传媒在网络媒体领域的开拓先锋。

(二) 开展与网络媒体的全方位合作

进军网络新媒体, 实施全媒体运作的模式, 适用于品牌号召力强大, 资金实力雄厚的省级广电媒体。对于更多的市、县级广电媒体而言, 则可以寻求与优势网络媒体的合作, 借势、借力发展。首先, 是内容上的合作。传统媒体具有海量的“存量资源”, 而网络媒体拥有快速及时、鲜活互动的“流量资源”, 在“内容为主”的传媒竞争中, 双方的内容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其次, 是品牌的合作。一直以来, 广电媒体都是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主流媒体, 而网络媒体在年轻受众中拥有良好的认知基础与接触习惯, 新旧媒体的联合, 可以有效地利用双方的品牌优势, 在对方市场提高彼此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再者, 是渠道的合作。可以通过互设频道的方式, 实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相互介入, 模糊媒介形态之间的界限, 为各自发展营造更大的市场空间。最后, 双方还可以在广告市场的开拓、战略投资的资金投入、传媒人才的交流与培养方面展开合作, 实现各自在非产权变化前提下的多媒体发展战略。

(三) 积极应对三网融合下的技术升级

技术升级是广电传媒业积极应对三网融合, 实现业务转型与创新发展的物质前提。一方面, 应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整转与双向改造。虽然浙江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起步较早, 在第一批36个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城市中, 浙江就有6个城市入围。但是, 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明显减缓, 和兄弟省份相比出现了“掉队现象”。如2008年全省的数字电视用户为300万户规模, 而处于同一梯队的江苏省数字电视用户却已达到450万户。因此, 加大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 为广电媒体向三网融合的平稳过渡创造条件。另一方面, 整合网络, 构建以华数为主体的数字电视统一发展模式。广电网络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规模化经济效应显著的产业。数字设备标准统一性越好, 网络规模越大, 成本越低, 规模经济效应就越明显。当前, 我省的市级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由华数、中广有线和宁波、台州两家市级有线网络公司经营, 在各自强大的地方利益支持下, 形成了“三国四方”的割裂格局;加之不少县级网络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现象, 不利于广电网络的规模化运营。鉴于此, 可以华数为整合主体, 充分利用“杭州模式”的先进经验, 对全省的有线电视网络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 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互联互通, 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性能完善的有线广电传输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基础网络。

(四) 积极探索基于广电网络的业务升级

针对三网融合的业务升级, 首先要鼓励有实力和资源的广电媒体成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 投入更大精力来开发设计适合全媒体、多终端渠道使用的内容, 在加大内容创造的基础上, 生产适合手机、电脑等终端需求的特制内容。而且, 在内容集成上创新思路, 对原有的精品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用, 或者是对国内、外制作机构的优质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网络公司组建专门的互动内容运营企业, 进军内容领域。目前, 华数成立了融提供网络运营内容和技术解决方案于一体的企业———华夏视联, 率先在杭州全面成功地开展交互数字电视业务和数字电视信息应用服务, 并致力于通过为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提供“新通信、新传媒、新信息化应用”的整合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 使各地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实现面向“三网融合”的发展架构和商业运营。在三网融合全面铺开之前, 应加大对华夏视联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为浙江广电传媒业在未来传媒市场的角逐培育行业的“领头羊”企业。

(五) 把握受众需求变化的新特点

广电媒体要摆脱传统的单一线性内容生产模式, 充分把握受众需求变化的新特点, 做到内容生产有的放矢, 业务投放精准有效。首先, 要注重对碎片化需求的挖掘。与广电媒体针对主流大众提供主流信息资讯的方式不同, 互联网空间下的碎片化需求同样值得关注, 正如长尾理论所揭示的, 位于尾端的长序列分布的非规模化需求累计起来的市场规模巨大。在互联网自助式服务的媒介接触方式下, 只要为受众制作了碎片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差异内容, 就可以通过非线性的点播方式等得到满足, 而且提供此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其次, 要注重内容的互动性编排。传统媒体是点对面的单一传播方式, 互动性较小, 主要是靠内容的兴趣度来吸引受众。在互联网的媒介消费环境下,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点对点, 甚至是面对面的传播, 相互间的信息反馈便捷、及时, 在话语空间相对宽泛的情况下, 多编排具有话题性和互动性的内容, 可以激发受众的参与积极性与阅读忠诚度。再次, 要注重对“浅阅读”的深层次引导。面对互联网时代不断膨胀的海量信息, 受众偏好于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的“浅阅读”。加之互联网技术下的文本可以图像、声音、文字等一切传播符号于一体, 媒体也习惯于满足读图时代受众的快餐式文化与信息消费。但是,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信息内容的质量底下, 粗制滥造者众多, 同质化现象严重。鉴于此, 广电媒体应当充分发挥其人才与资源优势, 编排高层次的文化精品, 引导受众的阅读习惯, 形成差异化的“深阅读”。

三、推动浙江广电传媒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推进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制度创新

广电媒体涉足互联网业务的范围广泛, 不仅可以自建或共建新闻网站, 也可以针对三网融合的开发和提供增值互动业务, 为新媒体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内容等。可以说, 互联网为传统广电传媒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相应地, 广电媒体应当创造性地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 鼓励下属部门与员工致力于新业务的开发与拓展, 以新的机制来激发传媒企业的产业化的思维与市场化的运作。首先, 可以尝试推行内部培育开发的政策, 以设立天使基金的方式, 扶持内部相关部门和节目制作团队组建专业化公司, 研发面向新媒体的增值业务与内容。其次, 可以实施“引进来”的计划, 在一定范围内, 允许以投资入股的方式, 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获取资金和管理经验上的支持, 帮助企业以较快的速度适应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再次, 还可以实施“走出去”的计划, 主动与技术优势明显的网络科技类公司、门户网站等合作, 进军除广播电视内容之外的新媒体业务领域。甚至是通过借壳上市或者入主上市公司, 注入互联网业务的方式, 拓展业务开发的投融资渠道, 形成与歌华有线、广电网络、电广传媒、中信国安等外省广电网络类上市公司相抗衡的竞争实力。

(二) 加大对内容产业的扶持力度

从目前浙江省内三大有线数字电视内容平台的建设情况来看, 虽然从内容的数量、质量和互动娱乐性上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但还是以转播类广播电视节目、视频点播节目和公共信息服务类内容为主导, 较之三网融合下的综合信息平台的业务和内容要求, 尚有较大差距。因此, 应当加大对广电媒体内容整合与制作领域的扶持, 试验性地研发内容产品, 为将来的正式融合与内容上线做好准备。广电传媒要在内容产业上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甚至是占领电信网络的内容市场, 除了调动系统内部的资源之外, 要重视与社会制作力量的合作。浙江的民营文化企业数量众多, 制作力量雄厚。广电传媒企业应当未雨绸缪, 与实力强劲的社会制作公司缔结战略联盟, 为其发展提供渠道支持, 共同致力于三网融合、3G、CMMB等数字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内容开发。

(三) 培养高素质的传媒创意与技术人才

广电媒体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需要高素质的传媒创意人才与信息技术人才为支撑。鉴于当前全国互联网传播专业人才的普遍不足, 尤其是针对新媒体和三网融合配套性人才缺乏的现状, 浙江广电行业应采取多种培养方式, 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传媒队伍。如设立专门的人才培训基金, 鼓励和支持广电专业人才到国外进修和深造;以浙江传媒学院等传媒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 探索新时期创新性传媒人才的培养机制, 建立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技术开发、网络传播等一系列新兴学科与专业门类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资助与支持, 为产业实践提供国际经验与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型传媒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多出人才, 多出成果, 为浙江广电传媒产业在网络时代的领先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四) 扩大网络的覆盖面, 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传媒业发展 篇10

(一) 世界传媒业发展基本现状

据统计, 近年来全球传媒行业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传媒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媒产业创造的财富,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英国传媒产业约占GDP的5%, 每年创造近330亿美元的财富。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日本定下“文化立国”的产业方针,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营业额每年均已超过230万亿日元,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韩国政府倡导文化立国, 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推进计划等, 明确提出力争将韩国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从1%提高到5%。作为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 印度电影年产量已经达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年产量的3倍。

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5808亿元, 比2009年增长17.8%;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2%。传媒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重新审视和关注传媒文化的利用和开发, 传媒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从全球传媒业格局来看, 迄今美国仍是全球传媒产业最大的市场, 2009年其收入占全球收入总额的47.9%。2011年美国娱乐和传媒产业 (包括互联网、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电影娱乐、视频游戏和体育) 收入仍位居全球之首, 不过增长速度放慢, 总额为754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的是EMEA (欧洲、中东和非洲) 地区, 总额达到6170亿美元;第三是亚太地区, 2011年亚太地区娱乐和传媒产业的收入总额达4700亿美元;仅次于亚太地区的是拉美地区, 收入总额为680亿美元。

(二) 世界传媒业发展最新趋势

1. 传媒资本运营力度加大

在信息时代, 传媒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 无疑对资本市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通过控股、参股、兼并、重组等手段进行资本运作, 实现垄断经营成为这个行业共同的利益追求, 传媒产业正在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融合, 资本运营成了当今世界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首选渠道。

20世纪末以来, 这种快速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9年, 全球宣布的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3.4万亿美元, 而到了2006年, 这个数字增加到4万亿美元, 这其中传媒集团之间的并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在线 (American On Line简称AOL) 是以互联网业务起家的新媒体, 近年在电子在线商务等领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时代华纳 (Time Warner) 是以传统业务为主的老牌媒体。二者结合之后, 时代华纳从AOL那里得到了全新的依托网络扩张而来的信息传播渠道, 而AOL则从时代华纳那里得到了庞大的编采队伍所提供的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双方原来各自拥有的受众成了共同拥有的受众, 双方原先各自的市场也合二为一, 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垄断性的新优势。

传媒集团并购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使各自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使传媒业的结构得到深度调整。

2. 传媒产业链延伸范围扩大

资本扩张、跨国并购的另一个结果是, 各个传媒机构在维持主业地位的同时, 纷纷涉足更多的经营领域, 分散风险, 增加盈利点, 争夺行业垄断地位。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 传媒产业的运营应该突破单纯的传媒产业链, 把传媒作为资源的整合平台, 在全球范围中竞争。以美国五大传媒集团为例,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除了拥有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以外, 还经营《时代周刊》和《财富》;新闻集团除了拥有福克斯电视网FOX以外, 还拥有《纽约邮报》《电视导报》, 在海外还拥有130家报纸。2010年, 新闻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三大块:电影娱乐 (收入76.31亿美元) , 有线网络节目业务 (收入70.38亿美元) , 报纸与信息业务 (收入60.87亿美元) , 形成了主业突出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3. 传媒技术创新加快

20世纪60年代, 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把人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使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如今, 传媒不仅实现了“人体的延伸”, 并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结合, 从根本上影响了整个信息领域的发展。业务流量的激增、互动模式的出现, 使得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相互促进, 这一变化蕴藏着重要的创新、发展机会, 对未来信息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得益彰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传媒产业的发展很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的传播技术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 大大拓展了原有传媒市场空间, 成就了世界范围内的传媒新格局。受这种时代大背景的影响, 我国传媒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引导下, 我国传统传媒在体制上将进一步变革, 趋于灵活化和市场化, 竞争力将大幅提升。具体表现在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 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 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技术的成功运用。

纵观传媒发展史, 可以发现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往往引发传媒业的重新布局, 推动传媒业的再次发展, 传媒发展史就是一部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史。信息化时代, 科技的发展速度空前加快, 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传媒产业要想在未来获得引领性的位置, 必须要抢滩网络数字新技术, 通过资本运作直接进入新技术领域,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革命的新成果, 为传媒产业的持续发展增加动力。

二、世界传媒新格局下的北京市传媒产业发展对策

在研究国内传媒业及某个传媒机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时, 如果我们具有全球视野, 就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或教训, 甚至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 可以更好更快地抓住机遇, 节约时间和成本, 实现超越式发展。

北京市传媒业对国外传媒界成功经验的借鉴可以是多方面的:有宏观层面的, 如涉及传媒的法律规章、政策制度、管理手段等;有中观层面的, 如传媒机构的发展战略、市场策略等;也有微观层面的, 如新闻采编流程、具体报道的操作等。具体说来, 北京市传媒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大媒体”意识, 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大媒体”是指传媒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象, 而且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信息 (网络) 业都将统合到一种称为“大媒体业”的新产业下。“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方式, 向人们提供包括通信、影视、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 包括上述资讯和娱乐生产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程。

参考国际经验, 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 “大媒体”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无论是在实际运用实体、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作为文化政策指导者的政府层面。这种基于媒体消费者不同功能诉求, 更加“全面”而且“细化”的运作模式, 更能反映“大媒体”环境下各媒体传播功能的特点和受众的细化需求。

目前, 这种把报纸、杂志、电台、广播影视、绘画、博物馆、音舞演出, 以及以数字传媒作为“大媒体”来运作的模式在国内的出现存在一个“滞后期”, 面对“大媒体”时代的来临, 北京市传媒发展如果能将数字化媒体纳入传统媒体 (如报纸) 日常运作中将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考虑。因此, 北京市传统媒体首先要深挖传统媒体功能的内涵, 使其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得到放大;其次要适度收缩其功能的外延, 通过功能的收缩和分拆, 给新闻信息受众和广告主提供更多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 实施传媒整合战略。加强与自身市场不重叠的强势媒体的合作, 使对方的有用的资源“为我所用”。通过观念整合, 打破各个经营实体各自为政的经营观念, 以集团的整体利益为最终目标, 优化配置各种资源;通过结构整合, 推动媒介组织由单一组织向多元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形态演变;通过资源整合, 从广告、印刷、发行、有线网络经营等方面进行资本化运作, 开展同类异质化并购, 把传媒作为资源整合的平台, 围绕传媒相关的领域战略性地整合各种优质资源, 相互依托, 相互支持, 做强做大北京市的传媒产业。

(二) 坚持传媒体制“大改革”, 放松对传媒产业的管制

长期以来, 我国的传媒产业一直被国家和大众赋予喉舌功能, 被认为是传播意识形态, 思想动态的工具。所以, 国家针对传媒行业的政策壁垒十分严密, 准入限制也是异常严格。而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 北京市传媒产业的政治属性尤为凸显。

2013年3月10日,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 方案提出, 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 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是, 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 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 负责著作权管理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同时, 不再保留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

这标志着我国传媒业已经展开了体制大改革的步伐。在国家传媒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 北京市传媒业将迎来全面大发展的良好局面。首先, 从政府对传媒业的管理来看, 通过整合行政资源, 减少机构数量, 减轻部门协调成本, 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 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其次, 从对传媒市场的影响来看, 传媒体制的大改革将掀起传媒企业投融资变革、兼并重组的浪潮。应此机遇, 北京市广电和出版业等行业相关的大型传媒集团应该成为重组的主导者。

(三) 促进传媒产业“大创新”, 优化传媒产业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十七大精神为北京市传媒业创新发展迎接挑战指明了方向, 为北京市各传媒出版单位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北京市传媒业的创新体现在体制机制、发展方式、传播技术创新等几方面。

首先, 体制机制创新要求北京市传媒监管部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对传媒企业的管理。例如建立传媒行业行政审批受理中心, 集中受理行政审批业务, 提高审批效率, 以更好的服务北京市传媒业的发展。

其次, 发展方式创新方面要求北京市各传媒企业应该立足于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战略。跨区域的扩散发展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提速。例如《北京青年报》2009年通过广州地铁沿线各站的“日阅堂”潮流资讯站报摊打开了广州市场, 这种“独立渠道”入市的策略为北青传媒带来了巨大收益。跨媒体创新发展有利于在媒介融合的技术背景下打破媒体间的壁垒。跨媒体发展要求北京市传媒业从传媒产业链的上游入手, 通过对内容生产环节的“全媒体”改造, 来满足媒介融合的需求。例如新华社从一个内容提供商逐渐向产业下游延展, 在网络、手机、电视、电子阅读等领域全面出击, 完成了全媒体改造。跨行业发展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互补效应”, 降低传媒产业随宏观经济起伏的效益波动性, 实现传媒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聚焦亚洲时尚传媒合作发展 篇11

论坛主题设定为亚洲时尚传媒联盟合作发展,不过大家在发言中不由自主地就把话题滑向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困惑和出路,或许这也正是亚洲时尚传媒保持自身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网络愈发普及的今天,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网络媒体同样面临新的挑战,那就是自媒体的蓬勃兴起,使部分品牌已经开始尝试绕过媒体,去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联系和沟通。

作为亚洲时尚传媒联盟的主力品牌,盛妆亚洲未来的发展需要亚洲时尚传媒联盟(多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保持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强强联合,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合作,才有可能将其品牌影响力提升到更高阶段。

论坛的尾声,在亚洲时尚传媒联盟秘书长张丰的建议下,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琴被任命为盛妆亚洲下一个5年的轮值主席。“新官上任”的王晓琴在随后的即兴演说中风趣地说:“我们今天举办活动的地产项目是成都售价最高的别墅项目之一,是地产项目的高地,所以我希望这次论坛也能开启成都时尚乃至亚洲时尚新的高地。我们会竭尽全力,将具有成都特色的时尚文化传递出去……在接下来的5年,欢迎大家每一年都来成都,来发现成都新的变化,我们将带给大家更多新的惊喜。”

王晓琴(中国)

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成都时尚的未来值得期待

我谨代表本届盛典主办方成都传媒集团、承办方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欢迎大家参加米兰柏羽·盛妆亚洲2013年度颁奖盛典之亚洲时尚传媒联盟合作发展论坛。今天,来自亚洲多国和地区的媒体人聚在这里,为成都时尚、亚洲时尚发展倾尽心力,这样的会谈不可多得。成都愿意与朋友们一起努力。推动亚洲时尚在世界时尚领域获取更多的话语权。

时尚事件是打造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和地区影响力必不可少的砝码。我们有可能在某些行业有出类拔萃的时尚人物,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媒体平台来进行展示,没有足够有影响力的时尚事件来吸引人们的关注,那么区域时尚就很难在大众传播中形成话题。

亚洲时尚产业整体发展大多起步晚,但最近的10年发展相对迅速,尤其以早期发展起来的日、韩时尚服饰产业,和近10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旅游、时尚、服饰等诸多产业为代表。

从时尚的角度来说,成都近年在中国西部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快速上升,已经有人不断用“中国时尚一线”来描述成都。2013年3月,由成都零售商协会和成都高校共同调研的《国际著名商品品牌入驻成都情况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指出,目前成都已引进各级各类国际品牌共199个,占总数252个的79%,一、二、三级品牌销售点达712个。化妆品类品牌引进率最高,达88.6%,珠宝首饰类品牌引进率最低,为60.9%。2010年至2012年3年时间是“品牌引入暴发期”。

不管是品牌覆盖率还是市场销售业绩,成都时尚市场的表现都相当不俗。《福布斯》杂志2012年就已经宣称,成都的奢侈品牌销售额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成为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城市。

此番米兰柏羽·盛妆亚洲2013年度颁奖盛典与成都合作,旨在打造成都作为亚洲时尚零号高地。成都从来不缺爱美的人,也不缺休闲舒适的消费文化,两者都是时尚发展的沃土,因此成都时尚未来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米兰柏羽·盛妆亚洲2013年度颁奖盛典这样的评选落户成都,也许可以为成都,为成都的时尚媒体以及爱美群体。带来一股热风。让大家自信而优雅地亮出自己的审美主张。

陈曦(中国)

《成都女报》执行总编辑

期待更密切的时尚合作

《成都女报》创刊于2009年3月2日,立足成都,以国际化的新闻视野,从女性关注城市社会的角度出发,融入女性故事、便捷的时尚消费,以及生活品位和文化消费,提供新式优雅的生活。近年来,我们参与执行和主办了很多大型时尚活动,如2009-2010年的国际小姐世界大会总决赛;从2010年开始的连续4届“十人倾城”活动;2012年8月《成都女报》号召发起的全城辣妈第一集群——成都辣妈学院,激活学员近千人。目前,《成都女报》已与多个一线快消品牌、大型卖场、酒店及珠宝品牌等建立了战略合作。

我认为,要提升一个城市在时尚领域的影响力,通常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其一是时尚事件,只有高关受注度的时尚事件,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城市的时尚话题:其二是产业聚集区,一个城市时尚产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有稳定的产业聚集区作为支撑:其三是时尚地标,就是拿得出手的商业街区,和其他能够吸引时尚人群聚集的场所:其四是时尚人物,这个时尚人物不一定是明星大腕,有的普通人在时尚方面的表现也惊为天人:其五是时尚媒体,信息是需要传播的。时尚潮流和资讯多渠道快捷传播,是活跃城市时尚氛围的重要手段。对于成都时尚来说,米兰柏羽·盛妆亚洲2013年度颁奖盛典的到来恰逢其时,期待今后更加深入密切的合作。

卞向阳(中国)

著名时尚评论家

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

时尚话语权的形成需要时间

传播的媒介对时尚至关重要。十五世纪欧洲通过时尚玩偶传播资讯,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才有现在广为人知的媒体形态。而目前依托互联网形成的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已经改变了传统传播格局。

对于时尚发展来说,国际化和本土化永远是最纠结的问题。事实上即便在欧洲,也有不健康的时尚。我们的媒体在关注世界时尚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本土时尚和人们的时尚需求。这是一个文化安全的问题。事实上世界上一些时尚大都市如纽约,其时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模仿学习巴黎到形成自己风格的典型。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亚洲区域国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也会在世界时尚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nlc202309041257

孙建(中国)

环球财经执行副总裁

新媒体时代的警钟和机遇

现在时尚奢侈品牌的消费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局限在少数族群,很多白领一族也加入到时尚奢侈品牌的消费队伍中。因此,越来越多的时尚奢侈品牌开始放下身段,通过新的传播渠道如微博、微信等,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比如Burberry、GUCCI等做得就很不错,很多设计师也开始做一些大众品牌的设计。

新媒体和时尚奢侈品牌看起来没有什么共性,一个追求个性化,针对少数消费能力强的群体,一个则是尽量接触更多的受众。但是时尚奢侈品牌开始通过新媒体打造自己的社交体系、营销体系、电商体系,是因为新媒体的到达率和新媒体开放的交流方式,是制造品牌溢价的快捷方式。实际上品牌已经开始越过媒体,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和沟通。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警钟——当然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机遇。

Lee Ka Man(中国香港)

She.com总编辑

相信网络的力量

很高兴因为米兰柏羽·盛妆亚洲2013年度颁奖盛典来到成都,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在香港地区,很多传媒都有自己的网站,也有很多品牌都开始在网站上做广告。我在网站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刚做的时候,没有品牌会相信在线广告,但是过去几年开始不断有品牌广告出现的网络上,而且逐年增多。现在你再看,会发现很多人已经不怎么用电脑上网,而是用手机获取资讯,上社交媒体。所以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开始做线上广告,这是传媒发展的趋势,所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把广告投放到网络上。

Wickremesinghe Ranian Niraj(斯里兰卡)

TNL Radio Network CEO

时尚与时尚媒体一起发展

时尚话题在斯里兰卡是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我们的媒体还会紧盯亚洲其它国家媒体的关注点——我们跟中国媒体就一直保持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米兰柏羽·盛妆亚洲2013年度颁奖盛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带领亚洲时尚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带领亚洲时尚媒体走向世界。

索江(中国)

澳视传媒运营总监

期待更多文化交流

澳视传媒一直致力于华语文化的海外推广,建立中澳文化交流合作。米兰柏羽·盛妆亚洲2013年度颁奖盛典这个平台,把亚洲时尚媒体和时尚人士聚集起来,是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流沟通很好的平台。我们也希望与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建立更多联系,以期更多深入的文化交流。

传媒业发展 篇12

关键词:文化强市,新闻传媒业,四新战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紧随着举国科学发展的步伐, 乘着建设文化强国的东风,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直辖市, 在重庆直辖15周年之际召开的中共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上, 鲜明提出了重庆要建设文化强市。

中外文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新闻传媒业的勃兴和壮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新闻传媒业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开路人和急先锋, 是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重庆新闻传媒业承担着传播重庆重要的新闻资讯, 同时向国内和全世界传播重庆的声音, 还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并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因此, 在第四次党代会上, 提出要加强现代传播体系建设, 壮大发展文化产业。

重庆的传媒资讯业从直辖以来的发展看,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其发展水平、发展规模与重庆所处的区域格局、重庆的经济发展和直辖市地位还不相适应,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 但在文化方面与长江下游文化中心上海、长江中游文化中心长沙的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传媒业的发展观念不新, 一些传媒特别是大部分区县信息传媒还停留在宣传服务的浅层次上, 信息的传播功能和传媒的产业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重庆文化传媒企业传媒产业总产值不高, 2011年重庆四大国有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68.37亿元, 利润达2.51亿[1], 而2011年仅湖南出版集团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一个集团营业总收入58.57亿元, 实现利润8.06亿元[2]。反思其主要因素一是重庆文化传媒中支柱企业少, 二是传媒产业物质基础比较薄弱、集团化资本运作和规模经营能力不强;三是重庆的传媒业在新区域、新领域方面拓展极其不够;四是信息传播载体单一、信息传播渠道狭窄、信息传播业态老化。

再以上海为例, 上海的定位是全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但是上海很清楚, 并不是因集中了全国众多的经济和金融机构, 它就是经济和金融中心。其实上海最为显著的特征应该是经济和金融的传媒资讯业中心, 所以上海出台一系列措施着力发展传媒资讯业, 如新华社与上海市政府早在2008年就共同搭建了金融信息平台。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认为“上海要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关于经济和金融等各方面的声音”。正是在这样的倾力强推下, 其以财经金融资讯为主的各类媒体 (如《第一财经》、上海证券报、东方卫视的《波士堂》等财经栏目) 正在崛起, 并且已经形成了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媒介以及媒体集团, 无疑, 经济和金融的媒体、经济和金融的传媒资讯等一整套的相关辅助机构是经济金融中心的重要建设部分。

借鉴上海的情况, 为了将重庆打造成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强市, 必须振兴重庆传媒资讯业的发展, 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将重庆打造成长江上游信息传播中心。

1. 实行新闻传媒与新信息、新技术的融合战略。

电子信息技术对文化艺术及传媒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通讯卫星、数字媒体、电子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影响媒体的变革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

应该说, 信息技术与新闻传媒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可就重庆而言, 在传媒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 与传媒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产业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近年来, 重庆市信息产业增加值每年以高于GDP三倍的速度增长, 通信服务业对全市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3],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扶持, 重庆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重庆传统的资讯传媒产业与东部有差距, 但是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技术与产业上, 重庆与东部、中部几乎处在同一个发展水平上, 可以说新媒体技术为重庆传媒资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性的机遇, 因此利用并且发展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技术, 打造新媒体资讯产业非常关键。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是传统的传媒资讯产业, 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登上新的台阶, 并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比如传统的报业如何实现真正盈利性的报网互动等;一个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传媒资讯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 新兴传媒资讯产业一开始就要建立在充分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体制, 抓住重庆列入“三网融合”的第二批试点单位的契机, 发展三位一体的新传媒技术。

2010年4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双方将共建长江上游新闻出版中心, 第二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正式落户北部新区。基地以“园中园”方式在北部新区高新园设立, 将在署、市合作框架下, 实行管理主体、运营 (服务) 主体、发展主体、行业监管主体四位一体运作机制。基地将重点打造十大产业:数字图书、数字报刊、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网络游戏动漫、数字音乐、数字教育、跨媒体复合出版。

2. 实行新闻传媒与新区域、新领域的融合战略。

湖南新闻传媒业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基础上又提出拓展新区域, 抢占新领域, 扩大增量、开辟蓝海, 以新闻传媒为先行抢占文化产业的高地, 在拓展发展区域方面, 湖南传媒集团除向国内的区域发展外, 还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比如, 湖南广电成功开拓了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市场;湖南出版向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地输出了多种外向型图书;湖南动漫产品走进了亚、欧、美三大洲的36个国家和地区。在抢占新领域方面, 湖南新闻出版业已实现纸、磁、光、电、网多媒体发展, 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成为“报网融合”发展的盈利者, 将旗下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网站等整合构建一个覆盖报纸、网络、杂志、手机、网络电视、户外广告等多形态互动营销的全媒体信息服务型平台。

对重庆而言, 要拓展新闻传媒发展新区域, 一是要结合重庆地域实际, 向区县拓展, 向规模要发展。由于行政体制上的关系, 重庆有40个区县, 绝大部分区县都拥有报纸和电视台, 但由于无正式刊号、频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市场化发展程度极低。因此, 重庆四大国有文化集团要通过市场、资本、业务多种形式与区县合作, 向深度和广度开拓。

在发展新领域方面, 要按照优势优先的原则, 壮大做强优势产业, 促进我市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向立体式、集约型方向发展。在发展新产业方面, 重庆要加速发展新兴产业, 当前特别要抓好数字电视的推广和新介质媒体的发展。此外, 要积极承接印刷复制业等产业转移。

3. 实行新闻传媒与新渠道、新业态的融合战略。

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已经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了验证。奥运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推动了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化, 无论何时, 身处何地, 都能够选择到合适的渠道以自己的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之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运作, 网络新渠道催生了网络报纸、网络杂志等新业态的网络媒体, 手机新渠道催生了手机报新业态的手机媒体。除了这些渠道之外, 我们要善于利用早已出现的两种最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数字标牌和微博客。

数字化时代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在当今时代, 数字标牌 (Digital Signage) 能即时传达信息, 也能即时更换信息, 因此已经被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公共部门机构, 并正在此领域迅速增长。当世界进入web2.0应用时代, 微博客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网络生活更为丰富多彩。微博客不只是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 它还开辟了信息传播和企业营销的新的网络阵地, 而且它对突发事件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速度优势, 一些传统媒体已在寻求与之融合的发展之道[4]。

在新业态方面, 要抢占信息传播的话语权, 新闻传媒要开辟的全市党报发行网、有线电视网、图书连锁网和电视零售网、手机传播网、互联网及网吧连锁网等六大网络, 借助新的网络渠道, 实现优化的配置和整合。

4. 实行新闻传媒与新支柱、新资本的融合战略。

传媒资讯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 其产业竞争必须经过三个阶段, 即产品竞争阶段、品牌竞争阶段和资本竞争阶段[5]。目前重庆的传媒资讯业尚处在产品竞争阶段, 其传媒资讯产品并没有形成品牌竞争优势, 如重庆报业市场只是几大都市报的产品竞争, 而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品牌优势的原因。然而即使某一传媒资讯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而没有资本力量的介入, 不进入资本市场, 其仍然难以形成跨越式的发展。

上市是媒体资本运作一个重要途径。在湖南, 随着电广传媒在全国的率先上市, 到2010年, 湖南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达到4家, 居全国第二位, 特别是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 成为我国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重庆第四次党代会提出, 要将“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这对包括新闻传媒业在内的文化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重庆新闻传媒业应深入思考, 如何利用好民营资本与新闻传媒业的经营性部分进行充分的融合发展。

过去, 由于重庆文化事业低层次均衡发展, 县县点火, 乡乡冒烟, 形成“小而全”的格局, 资金不足, 技术落后, 企业规模小, 将很难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抗衡。所以, 对于重庆来说, 当前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 形成以城市大型产业集团为骨干, 区县、乡镇中小型文化企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要加快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步伐, 通过整合城乡优势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企业, 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新闻出版、图书发行、文博展览业、文化娱乐业, 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利益共同体吸引众多单位包括区县乡镇甚至文化大户加盟, 采用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各种形式, 形成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 并积极推动和深化文化传媒企业上市融资。惟有做大做强了, 才会反哺内容生产, 反哺信息传播, 为打造文化强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庆渝陈扬.2012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重庆出版社, 2012-09

[2]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上海证券报, 2012-04-10

[3]丁小光等.以信息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信息协会, 2005-03-01

[4]王淑华.微博客时代的媒体应对.新闻实践, 2009 (11)

上一篇:路桥集团论文下一篇:化工污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