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通用8篇)
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篇1
国务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http://.cn2010年11月09日04:30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意见要求,高度重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意见强调,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坚决克服政府立法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倾向。
意见指出,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系统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决策对各方面的影响,认真权衡利弊得失。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意见还明确提出,严格行政问责。对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导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事件或者严重违法行政案件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直至行政首长的责任,督促和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篇2
一、着力提升诚信指数
“人无信不立, 业无信难兴, 政无信必颓。”这一古训昭示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公信力是政府立身之本”的道理, 而诚信是产生公信力的基础, 公信力则关系到乡镇政府的执政力。因此, 乡镇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 塑造亲民诚信, 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 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首先, 乡镇党委、政府要强化诚信宣传教育, 细化各类岗位工作职责, 使工作人员牢记责任, 认真履职尽责;第二, 要教育引导政府公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公务人员的服务对象是人民, 为人民服务时态度和蔼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因此, 政府工作人员要做到和蔼可亲, 热情服务;第三, 要树立依法行政理念, 深入规范和完善乡镇政府行政工作流程, 工作人员应该“循规蹈矩”, 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 真正做到依法履职, 热情服务。
二、健全完善乡镇政府诚信监督和制约机制
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中, 要保障农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同时, 防止权力滥用错用。
笔者认为, 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探索施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制衡机制, 畅通诉求上达渠道, 让农村群众充分表达诉求, 真正解决村民在乡村组织决策中的缺位问题。当前, 通化地区一些县市施行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就是有益的探索。一个行政村建立了议决机构, 村委会就成为执行机构。村里的重大事项由议决机构决定后, 交由村委会执行, 如此行事,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背离民意, 遏制腐败问题的出现, 使村级组织科学执政、民主理政, 保障民生, 推进发展。
三、大力实施村务公开制度
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 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因此, 乡镇政府要完善权力公开机制, 明确权力的幅度和依据, 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载体和时间, 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笔者调查了解到, 农村群众最希望政府能取信于民, 而取信于民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公开政府施政信息, 真正实施政务公开。近两年, 梅河口市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全省首创了“农村电子政务公开信息网”, 农村群众只要家中接入了互联网, 足不出户就能在网站上了解到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情况以及强农惠农政策等信息。全市19个乡镇政府都建成了便民政务大厅, 明确公示办事程序, 设立了开放式、一站式办事窗口, 安装了立式触摸屏, 群众可以随时查阅各类信息。303个村通过落实“三项制度”“四个会议”, 实现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结合村级公共事务, 制定完善了《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农村低保户的申请程序》等配套制度17项, 303个行政村统一制作了流程图16个, 村干部按图行使权力, 村民按图进行监督。这个市实施政务信息公开, 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也赢得群众的好评, 值得各地借鉴。
四、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廉政不做贪官, 勤政不当懒官, 仕政不为庸官。”这是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从政基准, 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工作人员的素质, 是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果的晴雨表。提升乡镇政府诚信度, 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思想认识, 强化职业道德, 使他们转变权力观念, 在为民服务中获得荣誉感。要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 如果工作能力不足, 公信力就无从谈起。当前, 乡镇一级政府干部队伍出现“断层”, 人才储备不足, 因此要大力引进人才, 在公务员选拔、录用、考核、晋升上, 把机会“授予”那些真正有能力、品质好的人。
五、以发展经济提升公信力
乡镇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只有以发展为中心, 把发展经济作为富民强乡的第一要务, 才能提高公信力。因此, 要发挥区域优势, 突出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要根据市场需求, 引导企业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质量。要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群众眼里, 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就是能够让农民增加收入, 能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因此, 乡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 提高服务能力。要尊重并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 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改革, 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综上所述,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乡镇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民与乡镇政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摩擦和对抗加大, 乡镇政府要确立前卫管理思路, 构建和谐官民关系, 建立服务型政府, 促进乡镇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摘要: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 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 只有具备良好的公信力, 其权威才能得到农民认可, 行政行为才能得到农民配合, 政策措施才能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才能在最广大的农村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文章结合调研成果, 提出了提高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篇3
关 键 词:政府公信力;行政执法行为;依法行政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2)09-0020-04
收稿日期:2012-03-28
作者简介:黄仕红(1963—),男,四川南部人,成都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宋小娥(1968—),女,四川南部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保障,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基于此,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政府公信力的涵义及其价值功能
公信力一词来源于英文Accountability,最初普遍运用在大众传播中,主要是指公众对媒体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来自于媒体必须自觉地维护公众利益,要“为公众的利益、方便和需要服务。”公信力是媒体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因此,普遍意义上的公信力就是某个组织在社会上被接受和信任的程度。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的诚信力、威信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政府获得社会及人民信任和支持的一种能力。它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行为的客观效果。政府的行为所带来的客观效果是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即政府做了什么,这些做法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客观效果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二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主观感知。公众的认识程度、主观感知也是体现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也许在最初公众并不能认知政府行为的正确性, 但只要能收到很好的客观效果并得到公众的充分理解,最终也会得到公众的认同。实际上,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质量和法治精神。政府公信力的价值与功能主要包括:
第一,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合法性的根源。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府公信力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对政府合法性的确认,合法性与政治现象相生相伴,它是指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协议或契约。笔者认为,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就是某种信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包括国家权力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其更为实质的内容是,国家政权在大众中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忠诚,从而使人们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因此,政府公信力集中体现了政治合法性的实质内容。
第二,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众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庞大系统。首先,政府信用的范围广、内容复杂。因此,政府信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具广泛性、深远性,一旦信用流失,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高得多。其次,政府信用是其他信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政府作为社会公众观念与行为的引导者,作为国家管理的实体,其活动和形象对于全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符号意义,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效仿。正如孔子说的那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总之,在社会体系中,政府作为行政权力组织,其行为和形象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就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在现代公共生活和社会信用体系中也必然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对社会系统信任以及社会生活的良序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公众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是自觉,对政府的要求就越高,政府信用就会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第三,政府公信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一种依靠秩序、规则、信用维系其存在与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市场中各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既要严格依法进行,也要严格依信用规则进行。但市场竞争中信用规则的确立、维系单靠竞争者的自身行为往往是无济于事的,因而必须依赖于政府和政府公信力。一是政府要为市场竞争制定“游戏规则”或“信用规则”。二是市场“游戏规则”或“信用规则”的遵守与履行离不开政府。三是政府公信力是市场经济信用的表率与楷模。政府作为“信用规则”的制定者,如果自己不恪守誠实信用原则,将会对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产生负面影响。换言之,在一个政府信用缺失的社会,不可能建立起诚信的市场经济,没有政府信用的规范引导作用,市场经济不可能得到良性运行与发展。[1]
二、执法行为不规范影响政府公信力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需要“执行”的。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是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行政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公信力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但不可否认,由于认识与理念上的偏差,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的行政执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偏离法治轨道的一些不规范的执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不规范的执法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暴力执法”。近年来,有关暴力执法的新闻不时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上,公安、工商、城管等行政执法机关的某些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把管理当作管人,重处罚、轻服务,特别是在一些涉及群众基本生存、生活保障如拆迁、征地等问题上,其实施的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暴力执法行为的频繁发生,社会负面影响较大:一是侵害了相对人的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既与我国依法行政的目标背道而驰,也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悖;二是破坏了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加剧了执法机关、执法人员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是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暴力执法行为很可能传播到网络上,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暴力执法的危害极大,消除暴力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2]
第二,“运动执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看到“专项治理”、“集中整治”、“××战役”、“特别行动”、“百日行动”、“专项行动”等词汇见诸报端。其中,一些执法行为实际上是少数行政执法机关以“公共利益”为名,在群众不理解、不知情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突击式运动执法”。所谓运动式执法,是指由公权力机构为实现特定目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特定时间、空间进行飓风式大检查、大整顿的行政执法活动。虽然运动式执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资源推动某一方面的工作,客观上也会取得一定效果,有时甚至会取得明显效果,比如为了迎接卫生城市检查,突击整治环境,把小商小贩赶走,使路面变得宽敞整洁,但结果通常是检查组前脚走,后脚又情形如故。由于运动式执法多为突击式执法,因此,不仅极易违背执法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而且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此循环,既增加了行政执法的成本,降低了政府及执法机关的威信,也弱化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威慑力,令依法办事成为反常,而违法犯法成为经常。
第三,“趋利执法”。行政执法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种规范化、正当化的法律活动,就其本身来说不应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3](p236)但在我国,目前的行政执法趋利行为已成为某些行政执法机关的一大痼疾和顽症。所谓行政执法趋利化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忽视或轻视相对人、社会公共利益而运用行政权力谋求或追求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不恰当利益的执法行为。行政执法的趋利化,颠倒了处罚与教育的关系,破坏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影响了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和公正性,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容易产生行政权力腐败问题,如“不给好处就重罚,给了好处就不罚”等腐败现象。
第四,“任意执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政府组织和调整社会生活的功能和权限范围不断扩大,行政机关享有的自由裁量权也随之增加。行政权力扩张的表现是行政机关拥有行政自由裁量权,它的存在是提高行政效率之必需。在现代法治社会,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目的,即为了实施法律。但在我国,行政执法违反法定目的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最为典型的是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具体体现为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实施执法行为时背离法的精神和公正、公平、过罚相当的原则,随意进行处罚,存在不平等对待、责罚不相当等问题。
第五,“机械执法”。行政执法不仅是一项社会管理工作,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执法是一项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必须统筹考虑具体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执法的导向作用,反对只讲法律效果不讲社会效果的机械、单纯执法和只讲社会效果而不讲法律效果的执法行为。作为行政执法者应当把准确理解法律作为正确执法的前提。但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对依法行政理解得比较片面,有的机械地依法律条文进行执法,忽视法律原则和精神的指导;有的认为依法行政仅要求行政行为合法,甚至狭隘地将依法行政理解为“行政行为不违法”等。
三、规范执法行为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行政执法的实质是一种行政活动,行政执法人员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执法权力,任何不规范的执法行为都可能降低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使公众对建立法治社会失去信心。因此,应该规范执法行为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一,在深化执法理念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执法行为的失范,主要在于执法理念的错位。因此,要通过富有成效的形式,促使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执法部门的领导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执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为“法治必须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而不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4](p92) 具体而言,所有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阳光执法”理念,把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以便于群众监督;必须牢固树立“有限执法”理念,既要履行好法定职责,又要按照政府职能向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杜绝滥用执法权力的现象;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执法,把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树立良好的执法者形象。
第二,在提高执法能力上下功夫。“法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秩序”。[5](p3)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是靠人来维持的。行政执法人员是政府公信力的主要载体,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每个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行为的认知及评价。执法人员要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不仅要树立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公正执法的办事能力。针对目前执法队伍的实际状况,相关部门不仅要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而且要努力提高其执法专业素质,保证执法者能够领会法治精神、正确适用法律。“法律是一种规则。它明晰社会制度,明晰人世秩序。司法官的职责就是信守规则,领悟规则,从法律规则的真谛出发,去处理案件。”[6]执法者要做到公正执法,仅有党性、民心是不够的,还须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以及相当的法律知识。惟其如此,才可达到“辨法析理、奖罚皆服”的境界,避免或减少当事人对执法公正的无端猜疑和不必要的申诉上访,降低执法成本,节省执法资源,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第三,在强化执法监督上下功夫。孟德斯鸠在《法的精神》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线的地方才休止。”[7](p154)由于行政执法权力同样有被滥用的危险,因而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要形成一个以各級党组织和人大监督为核心的上下、左右、内外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府行使职权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听取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形式对政府行使权力给予监督。要改善和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各职能部门、上级执法部门对下级执法部门的行政监督。要完善重大具体行为备案、行政执法检查和行政赔偿等制度,用制度监督权力。当然,行政执法也必须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要不断完善投诉、举报、信访的受理、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机制。为了确保公正、文明执法,必须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要强化司法对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功能,督促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行为,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四,在改善執法环境上下功夫。改善行政执法环境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步伐的重要前提,是提高行政执法质量,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的关键。因此,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与改善行政执法环境是分不开的,行政执法环境的好坏是行政执法质量的最终体现。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各级行政机关尤其是主要领导务必把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定期听取汇报,掌握执法情况,研究并解决重大执法问题,为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人、财、物保障。二是落实经费保障。通过改革现行的财会制度,规制预算外资金,切断执法者罚没款与执法单位及个人利益之间的纽带,切实解决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办案中存在的利益驱动问题,使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三是强化安全保障。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遭遇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建立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制度,加大对威胁行政执法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使行政执法人员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地提高行政执法活动的效能。[8]
【参考文献】
[1]舒小庆.政府公信力:价值、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途径[J].南昌大学学报,2008,(06).
[2]王青斌.论执法保障与行政执法能力的提高[J].行政法学研究,2012,(01).
[3]杨解君.走向法治的缺失言说:法理、行政法的思考[M].法律出版社,2001.
[4]高鸿钧.法治:理念与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奥地利)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6]刘佑生.司法三境界[J].方圆法治,2006,(6月下半月刊).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
[8]黄仕红.浅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02).
(责任编辑:高 静)
Standardizing the Ac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mprov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Huang Shihong,Song Xiaoe
Abstract:Improv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ng a satisfying service-oriented and the rule of law government.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Law enforcement norms directly relate to the government’s image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Standardizing the ac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building of the rule of law.Improv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deepening enforcement philosophy,improving the law enforcement capabilities,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ver law enforcement and creating a law enforcement environment etc.
提高政府执行力 增强政府公信力 篇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告诉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要论述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增强政府公信力,首先要站在法制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只有依法治国才是我们治国理政与长治久安的出路与归宿。
一、政府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其联系
执行力概念最早由美国资深的企业家保罗?托马斯和企业管理学家大卫?伯恩提出的,他们认为执行力在企业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一个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成功与否,可以说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具体到基层政府,执行力就是拥有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处理危机的能力、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廉洁自律的能力。而政府公信力,即是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也是政府对公众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历来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公信力弱的政府,不能取得公众的足够信任,必定有令难行,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执行力;而执行力弱的政府,一切规划和政策都难以落实,也就没有多少公信力可言。
国政治生活中的痼疾。
(三)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主要体现在:公务接待、公务旅行、拖沓推诿现象较严重,效率低下。运用行政资源走后门、拉关系、投机钻营现象普遍。机构众多、人员臃肿。追求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办公用品高档化。效率低下影响了政府形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产生行政成本积累现象。
(四)缺乏民主与法治精神。由于缺失民主与法治这两个“轮子”导致我国整个行政机构乃至行政体制改革举步维艰,也导致我国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急剧下降。没有民主、假民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行为产生了民众信仰危机和认同危机,并将进一步削弱政府合法性基础,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地方政府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的表现在行政运行的各个方面,轻者表现为假执行或不执行和敌对情绪,重者甚至演化为暴力冲突,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效率和形象及社会安定。
三、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重要性和必要性
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足导致的社会动荡和进步停滞,古今中外皆有例可证。当前,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和表现都是多方面的,例如政府运行不够公开透明,公众权益得不到保障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尚有欠缺,有的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行政行为和决策缺少法治化,一些政府
以,加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对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让政府切实履行公共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努力提高政府及其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政府的宗旨和目标。
(四)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是建设和谐政民关系的需要。优良的政民关系是人民信任政府,政府服务人民的和谐政民关系,和谐的政民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而和谐政民关系来源于政府的公信力。政府的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行为得到人民信任,才能得到人民支持,得到人民支持才能形成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形成和谐的政民关系,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政府执行力的途径
结合我国实际和参考国外政府提升其执行力与公信力的做法,现阶段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政策的合法、合理性和执行人员的素质、态度是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前提。地方政府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职权和制定政策。其次,制定的政策要充分尊重民意和民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再次,政策的执行人员要具备耐
其次,推进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法制化,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一方面要完善实体法,另一方面更要抓紧制定行政程序法,实现政府工作程序法制化,通过行政程序实现行政公平。接着,就是通过执法责任制,责任考核制,提高政府执行力。
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篇5
摘 要: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本文对我国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意义以及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行政执行力 政府公信力 对策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第一次把“政府执行力”概念写进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中,它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综合治理的范畴。而在2006年9月份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进一步指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执行力弱,政令不畅,有令难行,甚至有令不行,政策落实就可能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也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这充分说明了中央领导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问题的高度重视。当前,提高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的现状分析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执行的能力和效能,是各级政府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决策政令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实践能力。其一,行政执行力要求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决定。其二,它要求下级政府及官员真正明确上级政府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
政府公信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了公众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政府信用指的是政府认真遵守并有效的履行法定职责及其对公众的承诺而赢得公众信任的状况。政府公信力是构成解释和促进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现象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如孔子所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政府的公信力影响深远,只有一个诚信的政府,才是一个有效的、有权威、有能力的政府。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的各级政府建设在行政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方面取得了
一定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有些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信守承诺,公然违约(如肆意拖欠工程款),甚至还有些地方政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为了所谓的政绩,为了完成所谓的经济指标,伪造数字,欺骗群众等一系列行为,引发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降低了行政执行力的效力,严重的影响了各级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应有形象和威信,阻碍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和行政执行力低下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严重滞后。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一些地方政府还是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但政府职能尚未及时转变,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是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深化改革涉及面较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度,行政效率不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突出,致使政府缺乏亲和度和感召力。
三是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多头执法、执法扰民,以及执法监督不力的问题,致使有的地方政府缺乏权威性。由于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明确,一些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违法行政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使公务员责任意识淡化。上述情况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而且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基础。
四是滥用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有的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落实必然流于形式,也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其主要表现是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地方保护,不顾大局;照抄照搬,唯上唯书;弄虚作假,欺骗上级,等等。
二、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意义
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是政府信用度和生命力的体现。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变量,良好的公信力有助于降低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政府的公
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是政务环境的核心,是有效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在山西省政府全体会议上指出:“没有执行力的政府,是软弱涣散、难有作为的政府;没有公信力的政府,是失去诚信、人民唾弃的政府;没有良好服务的政府,是不称职、不合格的政府。”这一富有深刻哲理和简洁明了的警句,道出了公信力和执行力对政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政府竭力追求的目标。随着世界范围的公共行政改革不断推进,改革都把提高行政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力求通过提高行政执行力有效解决政府效能问题,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解决政府诚信及与公民的关系问题。
二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就是要有效地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
三是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是行政权力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政府效能的迫切要求。公众的信任是政府力量的源泉。政府的良性运作,有赖于政府和公众之间基于信任的相互合作。一个信用度高的政府,更能通畅行政,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制定的制度和政策更易于为公众认可和遵循,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的信用度和公信力。
四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是解决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自身存在问题,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的迫切需要。必须求真务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从根本上解决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状况。
三、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对策思考
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是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承担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坐言立行,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进行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强弱,则是党的执政能力高低的具体体现。公信力就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和权威,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历来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公信力弱的政府,不能取得公众的足够信任,必定有令难行,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执行力;而执行力弱的政府,一切规划和政策都难以落实,也就没有多少公信力可言。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转变行政观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保证。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
二是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激活政府执行力的源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政府信用建设,为社会信用建设起到表率作用。
三是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优化工作流程。政府能否依法行政,是老百姓观察政府可信度的重要标准。不依法行政的政府是无公信力可言的。高效、规范的政府工作流程是提高政府执行水平的保证。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政府执行的力度。要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
四是通过政务公开化、公正化、透明化,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大力推行公示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坚持高效便民,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坚持双向互动,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要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这是增强政府执行力的前提。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制定重要经济社会决策事项公示
办法,对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政府与公众对政府有关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
五是努力提高全体公务员的素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加强对公务员的行政监督。要推行公共服务承诺制,建立政府信用评价机制,实施连续性的政府信用民意调查,将诚信记录作为公务员考核、任免的依据。加强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公务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强化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诚信道德意识,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大力推进勤政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旗帜鲜明地反对、惩治和预防腐败,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风建设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六是加强监督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与问责。要建立健全纵横连锁的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执纪、执法专门机构的监督,加强公众监督,防止政府执行不作为行为。问责制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和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从严执纪,实施问责和责任追究。问责制有利于提高机关干部的责任心,从而改善他们为公众服务的态度,提高他们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要提高政府执行力,就要重塑执行理念,重视执行效率,增加执行透明度,完善责任制度,强化执行监督等。政府执行力产生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有利于保证政府执行力,做好政府法制工作是基础,更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强有力措施保障。
参考文献:
[1]龚培兴,陈洪生.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
[2]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兰州学刊.2003(6).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邹东升.政府诚信缺失与重建探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唐铁汉.努力提高行政执行力.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6]谢庆奎,陶庆.政府执行力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07(11).
[7]颜晓峰.诚信与文明.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8]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篇6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大意义
《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行政许可行为的专门法律。《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等六项基本原则以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本身的规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对整个政府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对于促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同样承担法律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确立了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优先、市场优先、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对于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途径。规范许可行为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加速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
第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措。《行政许可法》从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出发,严格控制行政许可设定权,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这有利于减少和限制不必要的行政许可事项,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为各类经济主体及其经济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行政许可法》从行政许可的设定、条件、期限、收费和实施主体,作出了明确规定,目的就是要革除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一切人为的障碍,降低行政机关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创造宽松的环境,促进商品流通和服务市场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第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行政许可法》强化了监督制约,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权力滥用和权钱交易。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深刻理解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第一,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行政许可法》的有关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内容。要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并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要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认真开展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工作。要严格对照《行政许可法》,对现有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确需保留又符合规定的,按规定程序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并全面清理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确保按时完成清理任务。
第三,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做到职权法定,防止多头执法,积极探索和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综合执法的试点及推广工作,减少行政执法层次。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保证行政权力的依法有效行使。
第四,抓紧建立行政许可配套制度,保证《行政许可法》实施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务于今年7月1日前建立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制度,建立健全受理、审查、听取行政许可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意见、听证、招标、拍卖、考试、检验检测检疫、登记等实施行政许可的具体工作程序制度,建立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相对集中许可权制度和行政许可的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各项配套制度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切合实际,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确保《行政许可法》全面贯彻实施。
第五,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要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检查,把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和行政应诉等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坚持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三、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
第一,行政许可设定要于法有据。实施《行政许可法》,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行政许可过多过滥的现状,进一步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消除市场分割、地区保护和行业垄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加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
第二,行政许可管理要公开透明。《行政许可法》规定,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标准、程序、期限、收费都要公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外,也应当公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重大利益的,可以要求举行听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消除政府特权思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坚决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现象。
第三,行政许可服务要便民快捷。行政机关必须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防止多头审批、重复审批,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和提高行政效能。
第四,行政许(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可权要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违法、越权以及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同时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原则上不得收费,以确保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勤政廉政,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篇7
关键词: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一、完善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要性
统计是反映国情的基础工具与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政府各个部门实行科学决策的关键工作。党和政府各部门需要高度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依据来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决策;各行业企业也需要依靠政府统计数据来调整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社会公众在消费、投资等方面也需要政府统计数据作为重要参考。因此如果政府统计数据出现误差,会影响到党和政府、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
二、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概念
公信力,就是获得公众认可以及信任的一种能力。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涵义是指从事政府统计工作的部门通过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向社会提供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的统计服务,最终获得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部门以及统计数据的认可和信任的能力。公信力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它们通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总结和归纳起来的。公信力能充分的体现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权威,以及自身给公众造成的影响力等等。政府的统计公信力是建立在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部门的认识和信用体现的基础上。
三、目前政府统计的现状
(一)统计数据形成的透明度不够。最近几年,政府的统计数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政府的统计数据存在着透明度不够的问题。例如:社会公众不知道统计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对统计指标也只是听过一点,部分公众甚至认为政府的统计工作是一项神秘的工作。因为政府统计工作的透明度不够造成了统计的数据在质量方面遭到了质疑,这主要是因为数据处理的方法、数据的来源、数据的覆盖面积等方面不被公众所了解造成的。
(二)政府统计数据失真。从当前政府统计的数据来看,存在着数据失真的情况。政府统计数据失真不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统计公信力。当社会公众发现按政府统计出来的数据跟自身的估计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距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继续探究核实,一旦确定政府统计数据失真时,就必然会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怀疑,甚至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算以后政府公布的是准确的数据,公众也不愿意去相信了,所以我们的统计部门必须严把统计数据关,从源头做起,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统计指标。
(三)统计信息的公共服务不到位。作为政府部门的宗旨就是要实现为民服务,也就是要给公众提供充足的服务和产品,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要。政府的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公众提供优秀的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数据越来越跟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关注的话题是不外乎是就业、收入、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更加重视利用统计信息为生产经营服务,甚至个人的炒股、炒汇、买卖基金等理财活动和民事诉讼都离不开统计数据。
四、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服务型政府本质上要求党政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各级政府和官员要牢固树立“权利本位、社会本位、民生本位”的思想,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具体情况和切实需求,最大限度体现“人民的政府为人民”的原则,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尽可能多地提供覆盖面广、层次性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维护民众权益赢得民心。最后,创新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加强政府绩效管理,规范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和公务消费,努力降低政府行政的运行成本,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推进政务公开,实现向阳光政府的转变。列宁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群众知道发生的一切,让他们能独立评判一切,并根据自己的决定从事一切的时候,这时国家才真正有了力量。”《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规层面上把政府决策、行政信息公开作为强制性的职责和义务确定下来。通过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监督,让权力在透明环境中产生、运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暗箱操作,让竞争者公平、公正地竞争。法律界有言“正义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唯有让公众“看得见”,以公开保证公正,以透明确保清明,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打造阳光政府出发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才能加强公民与政府的互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对此,政府应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有效沟通, 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三)提高施政水平,扩大公众参与。打造高效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公民对政府的信赖程度。 扩大公众参与,实现向民主政府的转变。只有让民众积极参与政治,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到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才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引导公民的利益诉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对等产生的分歧,获取公众对政策制定者的心理认同。
(四)完善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构建统计数据发布标准。针对当前统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强化统计工作的事先论证,从数据的获得性与不受干扰性等方面来验证管理制度是否合理。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产生质疑并不是由于数据质量问题,而是在发布数据时方式不当造成。因此今后在发布数据时要注意同时提供数据的来源、方法与使用范围。
(五)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统计服务质量。要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信力,离不开对公众的统计服务。所以政府统计部门应该进一步改进的提高对社会公众的统计服务功能。通过建立月度统计数据公布制度等手段增加统计信息发布内容和频率,主要农产品价格、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和主要食品价格等统计信息,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价格统计信息发布频率。通过本区域的政府网、信息报、统计内网、统计年鉴、统计资料等多种载体向社会公众传播统计数据和知识。
【参考文献】
[1]孙继伟.统计公信力与为社会公众服务意识[J].统计研究2010(11)
[2]凌素芳,陈兴和.提高统计数据公信力之思考[M].统计与管理,2011
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篇8
一、基本要求和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围绕我省 “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创新管理方式,增强透明度,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经过不懈努力,在《纲要》确定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健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等目标任务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提高,努力形成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调整政府机构设置,进一步依法理顺部门职能分工,科学划分执法权限,确定和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管理职责。
规范省、州(地、市)、县(市)、乡(镇)各级政府的管理权限,理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将工作重心转向研究制订政策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检查等方面,把微观管理事项下放到州(地、市)、县。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进程,使乡(镇)机构的职能、体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需要。(省编办、财政厅、监察厅、人事厅)
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行政职能争议协调机制,明确协调程序和办法,及时协调各部门在管理职权方面的矛盾和争议。(省编办、人事厅、省政府法制办)
2、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权范围,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以政企、政事、政资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为重点,行政机关所属的检测、检验、检疫机构以及中介机构要与行政机关彻底分离,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省编办、人事厅、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制订相关政策规定,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落实投资主体的自主权和风险承担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省发改委、省经委、省国资委)
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处能力,依法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面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消除各种就业歧视。健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体制。(劳动保障厅、教育厅、民政厅、司法厅、国土资源厅)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依法制止教育乱收费,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教育厅、监察厅、省发改委、财政厅)
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建设,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逐步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率。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卫生厅)
3、健全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制度。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强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国库集中统一收付制度改革力度,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构建范围清晰、分配科学、支出高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公共预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财政厅)
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将收费主体、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向社会公示。(财政厅、省发改委)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实行“收支脱钩”,将行政经费包括执法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制定财政资金绩效考核办法,加快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财政厅、省发改委、监察厅)
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按照“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方便基层、方便群众”的原则,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完善行政许可审批的听证、告知和服务承诺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实行行政许可目录管理。探索完善统一、联合、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的途径,逐步开展网上受理、审批工作,提高许可审批透明度和时效性。加强行政许可审批的后续监管,制定《青海省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实行行政许可审批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查处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等问题。(省政府法制办、监察厅、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强化政府的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省政府各部门)
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社会合作进行社会管理的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和人民群众在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作用。(省经委、建设厅、水利厅、交通厅、司法厅、民政厅)
5、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依法公开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从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完善制度和措施入手,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创新政务公开的形式;深化投资、政府采购、医疗卫生、教育、流通等领域的政务公开工作,增强工作透明度;推进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改进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省政府法制办、监察厅、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建设,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分析、处理、共享的运行机制,逐步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省、州(地、市)、县(市)政府及其部门网络互联,形成政府与政府、政府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省政府办公厅、监察厅、财政厅、省政府法制办)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村务公开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制度,认真做好国家和省关于农村工作、涉及和惠及农(牧)民各项政策及执行情况的公开工作。(民政厅、农牧厅)
6、加强政府诚信制度建设。
履行法定职责,兑现政府承诺,建设统一、高效、规范的政府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体系,创建“信用青海”。发展和规范社会信用中介机构,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征集、失信约束和守信激励机制,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商务厅、省发改委、省经委、省工商局、省工商联)
(二)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监督制度
7、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重大决策要经政府或部门集体讨论决定。完善各级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政府及其部门行政首长的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明确必须集体讨论决定和分工决策的事项,提高行政机关特别是各级行政首长的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和水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职责分工,合理划分、严格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限,使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部门的决策事项明确,决策权限清晰。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按照完善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监督、落实决策责任的要求,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法律论证、社会公示、听证和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省政府办公厅、监察厅)
8、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的公开制度。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进一步界定行政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公开的具体范围,建立行政决策公开和供公众查阅的渠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要将规范性文件、重要行政决定、重大建设项目、土地利用、资源开发、政府采购、公务员选拔任用等事项在政府公报、政府信息网站以及新闻媒体上公开。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界定听取意见的决策事项范围,创新民主决策形式,完善听取意见的具体方式、途径,建立对各种利益诉求的分析机制和重大决策事项的调研制度,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除情况紧急外,在作出行政决策前必须经过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及合法性审查的环节,确保各方面意见在行政决策中得到全面、正确的反映,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引发行政争议。
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公示、合法性论证和听取意见制度,对重大宏观政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安排,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性事项和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决策前必须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论证,对涉及草原、森林、土地等,社会影响面大、与人民群众利益特别是与农牧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决策前应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或信箱、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省政府各部门)
9、健全行政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和评价制度,收集、整理和评价社会意见,并向决策机关反馈。加强对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提高行政决策执行力。对重大决策事项的执行情况要定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健全决策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决策责任追究。(监察厅、省政府督查室)
(三)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0、科学合理地制定政府立法项目计划。
编制和调整政府立法项目,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以及促进实现我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社会反映迫切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条件成熟、注重实效的原则和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立法项目,编制立法项目计划。正确把握立法时机,按照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的要求,正确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使立法进程与改革进程相适应,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对立法计划加以调整和优化。推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的办法,让专家学者、人民群众参与提出立法项目,使立法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严格依法规范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依法制发规范性文件。(省政府法制办)
11、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
不断完善立法调研、公众参与和咨询论证制度,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立法起草工作机制。拓宽立法民主渠道,完善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对关系企业、投资者、人民群众尤其是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草案,都应采取公示、座谈、论证、听证或通过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草案等方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尤其是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使立法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体现民情,均衡各种利益冲突。建立和完善立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机制,坚决克服部门利益倾向、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防止部门权力利益化和部门利益法定化,提高立法质量。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内容应当具体、明确,逻辑严谨,语言规范、简洁、准确,具有可操作性。(省政府法制办)
12、完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废止和定期清理制度。
根据国家立法进程,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意见,及时清理现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的检查、效能评估制度,逐步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效能评估工作,评估结果要及时报送上级行政机关。(省政府法制办)
(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行政执法机构应当依法设置,执法权限取得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根据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完善制度措施,保障公正执法。按照下移执法重心,减少行政执法层级的要求,合理划分并逐步理顺同一系统上下级执法部门之间的行政执法职责和执法权限,建立分工合理、协调运作的行政执法新机制。依法界定不同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职权,整合行政执法资源,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机构承担,必须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政执法机构承担的职能,应当明确规定主要管理部门和协助管理部门。除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执法有明确的层级管理权限规定外,实施直接面向社会公众的具体行政执法行为应由县级行政执法部门承担,省级机关重点做好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和重大问题的协调指导。(省编办、监察厅、人事厅、省政府法制办)
继续推行西宁市、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探索扩大和延伸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领域,逐步开展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省编办、省政府法制办)
14、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开展行政执法主体清理工作,明确行政执法责任主体。梳理行政机关执法依据和执法责任,对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包括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权的组织)的执法依据要分类排序、列明目录,做到分类清晰、编排科学,及时向社会公布。(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人事厅)
行政执法职能部门要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配置,将法定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不同层级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之间的职权要相互衔接,做到执法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按照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在分解执法职权的基础上,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具体执法责任的种类和内容。(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各有关执法部门)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考评奖励、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的考评奖励机制和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完善投诉举报机制,保证行政执法高效、协调运转。(监察厅、省编办、人事厅、省政府法制办)
15、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
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实现行政执法的主体、权限法定化,行为规范化,文书格式化。推行案件处理流程管理,依法规范行政执法公开、告知、听证、说明理由、回避等程序,保证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明确案件受理、调查、告知、申辩、决定等具体环节,保证在法定时限内完成行政执法行为。实行行政执法调查、审核、决定相分离制度,完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保证行政执法的公正性。(省政府法制办、监察厅、省政府各有关执法部门)
规范行政机关对企业的行政执法行为,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必须有法律依据。推行行政机关联合监督检查制度,对企业进行检查应当制定检查计划,并应严格依照计划实施。除法律、法规、规章有特别规定或查办案件的需要外,对能够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无违法不良记录、信用良好的企业,行政机关不再安排例行检查;对上级行政机关已经做出监督检查安排的,下级行政机关一律不得重复做出安排。加强对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特别是对县级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的规范,改进行政执法方式,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行政执法争议和矛盾调处机制,及时协调行政执法机关在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和矛盾。(监察厅、省编办、省经委、人事厅、省政府法制办)
16、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做好行政执法主体清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法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权。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培训考核和持证执法制度。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未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禁止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承担行政执法工作,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省政府法制办、人事厅、监察厅、省编办)
17、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等执法案卷,适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不合格案卷进行纠错,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应采取组织专家评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等多种形式对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等执法案卷进行评查,评查结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内容。(省政府法制办、人事厅、监察厅)
18、完善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制机构应着眼于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把依法行政纳入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并与奖惩和晋职晋级挂钩,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建设。
人事部门应把依法行政知识列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资格考试、任职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县级以上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要会同人事等部门,以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加强专业法律知识的培训。(司法厅、人事厅、省政府法制办)
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实施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的观念和意识,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氛围。(司法厅)
19、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发挥法制机构作用。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切实加强法制机构建设,配备具有相应法律素质的工作人员,解决法制机构在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法制机构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法制机构要明确职责,认真抓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制度建设、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推动落实、跟踪研究、情况交流等具体工作,积极履行在本级政府或本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省编办、省政府法制办)
(五)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20、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积极配合人大代表视察和调查活动。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其通报政府工作情况,并征求和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政协委员的提案。(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21、自觉接受人民法院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对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司法监督。
推行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要积极出庭应诉、答辩。对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判决或裁定,应自觉履行。对司法机关提出的司法建议,应当积极对待,认真处理。(省政府各有关部门、省政府法制办)
22、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切实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检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究和各负其责,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防止因发布文件不当引发行政争议。建立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集体审议通过和公布生效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事前审查工作,规范性文件在提交会议讨论前,应由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得在规范性文件中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规范性文件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做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也不得限制其权利。上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对与上位法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要按照法定程序责令纠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探索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处理机制。(省政府法制办)
23、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
行政机关要切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案件承办责任制度、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重大复议决定备案制度、复议诉讼赔偿案件通报制度和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力争把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规范行政复议程序,探索改进符合行政复议工作特点的机制、审理方式,逐步建立行政复议案件公开审查制度,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和效率。行政机关要增强运用协商、调解的办法解决行政争议的意识,强化调解职能,充分发挥行政调解手段的优势。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建立与信访工作相结合的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救济作用。(省政府法制办、省信访局、人事厅)
24、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和补偿制度。
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原则,认真履行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职责,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建立行政赔偿程序中的听证、协商、和解制度,完善和规范行政赔偿的程序,明确行政补偿范围、标准和程序,依法保证赔偿、补偿费用财政支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得赔偿或补偿。建立错案赔偿后的个人追偿制度,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执法过错造成错案的,行政机关在赔偿后向有过错的人员追偿。(财政厅、监察厅)
25、创新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制度。
完善行政执法层级监督机制,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部门、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案件的监督、指导工作。加强对规范行政机关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和行政应诉统计分析制度。(省政府法制办、监察厅)
26、加强专门监督。
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依法开展专门监督,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监督,认真履行监督决定。(监察厅、审计厅)
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效能、廉洁勤政、执纪执法情况的行政监察,要按照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监察厅)
重点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政府投资管理、重点建设项目、社会保障资金、社会捐赠资、国有企业及税收征管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重大决策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依法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审计厅)
27、完善社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制度。
建立完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投诉、申诉、举报制度,重视媒体舆论监督,探索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有效途径。监察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应开设投诉、举报电话或网址、信箱,制订工作程序,受理投诉、举报,对人民群众反映、举报的问题和新闻媒体反映、曝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及时做出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监察厅、省政府各有关执法部门)
(六)建立高效便捷的突发事件防范机制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解机制
28、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构筑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控制与处理、物资保障等应急体系。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分级分类制订和完善各种专项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保障制度。建立实行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省政府办公厅)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动员和发挥县、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创建“平安青海”。(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29、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考评、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镇)政府应当建立完善信访预警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实行行政机关负责人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的制度,健全重大信访案件督查、督办制度,完善复查、复核制度。加强对行政纠纷的经常性排查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和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企业改制、库区移民、城市管理、环境污染等容易引发行政争议的领域进行系统的排查梳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省政府办公厅、省信访局)
建立健全依法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制度,对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仲裁等法律程序解决的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告知信访人申请复议、仲裁和提起诉讼的权利,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形成信访、司法、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信访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依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不及时处理信访事项,导致信访群体事件发生的,依法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建立信访反馈与政策研究联动机制,对信访工作中发现的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应及时完善和调整相关政策。(省信访局、司法厅、监察厅、省政府法制办)
30、加强调解工作。
建立和完善纠纷排查、行政裁决、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途径。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县级以上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和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推进本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队伍、业务和制度建设,支持村(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鼓励组建行业性、区域性调解委员会,借助社团组织、社会机构的力量,发挥其在解决民间纠纷、民间矛盾中的作用,逐步形成人民调解工作网络。积极构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信访、劳动仲裁以及诉讼调解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民调解工作新格局。(司法厅)
对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调处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职能,及时调处解决争议和纠纷。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和民间调解等手段化解因草原、森林、土地、资源使用纠纷产生的矛盾。(司法厅、民政厅、省信访局)
31、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政策、措施的调研、起草、制定工作,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依法报批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机制。制定《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省民委)
三、保障措施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32、加强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成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检查考评和督促落实。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本地区、本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纲要》和本意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负总责。要明确和落实行政首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3、明确工作任务,按计划分步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纲要》的要求和本意见确定的任务,依照各自的法定职权和职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定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切实把本意见所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做到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三落实”。省政府各部门认为有关事项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的,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和任务要求,提出立法项目建议。立法条件尚不成熟或者通过内部规范可以解决的,按照工作轻重缓急和进程,逐年逐步完善制度。省依法行政工作机构,每年都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及依法行政的进程,提出当年依法行政的目标任务。省、州(地、市)、县(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根据全省目标任务,确定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制订具体标准和保障措施,逐年下达,抓好落实。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工作,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的责任,其他责任单位要主动配合,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34、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
建立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评估制度,把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评比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机构要对各地、各部门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实施进度、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督查和指导。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检查指导,依据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对组织不认真、工作不落实、违法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和部门,要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追究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5、落实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荐阅读:
政府办公厅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09-20
依法推进07-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05-12
推进依法治校主要措施06-11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纪要07-25
依法推进高校宗教工作探析06-0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08-19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0-04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07-29
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