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4-10-04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共8篇)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篇1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企 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

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企,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构筑坚实的法律“防火墙”,依法规避和防范经营风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建立法律服务机构,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设立诸如企业法律顾问室之类专门的法律咨询、服务、管理机构,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保障依法治企的有效途径。设立法律顾问室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聘请专职律师做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在企业投资、融资、分立、合并、合同签订等过程中由律师全过程参与。这样做的优点是律师有较为丰富的法律知识,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的法律咨询服务,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现象,缺点是聘请律师费用较高,并且,律师不是企业员工,有可能为多家企业担任法律顾问,不可能时时处处为本企业提供服务。另一种方式是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由考取企业执业法律顾问资格的企业员工担任本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

二、健章立制,强化管理,完善法律防护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无章可循,就会管理混乱,甚至会走入绝境。曾经风云一时的春都企业集团,原是火腿生产企业的龙头老大,但是由于没有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内部管理混乱,结果一步步地走向衰亡。因此,要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实现依法治企,必须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要建立财务管理、物资采购、设备管理、安全环保等全方位的规章制度,形成上下结合、纵横连锁的制度体系,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标准,使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决策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之相抵触,否则将无效。其次要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既不能只考虑企业的利益,不顾及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只强调员工的利益而损坏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构筑起依法治企的防护屏障。

三、遵章守纪,依法经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

企业的法律行为表现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因此,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置于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遵纪守法,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依法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是实现依法治企的最基本的要求。

一是要依法管理经济合同。合同管理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合同签约前,要对签约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诚信程度等进行详尽的考察,防止出现合同诈骗现象。合同签订时要逐条逐句地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论证,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当陷入被动局面。合同签订后,要全面适当履行,不能履行的也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承担违约责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依法加强对外宣传。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企业经常要对产品、业务等进行宣传,在宣传过程中也要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既不能夸大其词,诱骗消费者,也不能为宣传自己而诋毁、损害其他企业的形象。

三是要依法处理突发事件。近几年来,由于企业改制、改革等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再加上有些人不懂得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或者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一有问题就在企业门前静坐、聚集,甚至冲击企业办公场所,与领导发生争执和冲突。出现这些情况后,工作人员更要冷静思考,慎重行事,从法律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力求通过解释、劝说等方式解决问题,解释劝说无效后,应通过公安机关采取必要的措施。决不能仅凭领导的指令,靠一时的冲动,以粗暴手段对付粗暴手段,用违法行为阻止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因处理方法不当,造成矛盾升级,引发严重后果的事件屡见不鲜。

四是要依法处理经济纠纷。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经济纠纷。出现经济纠纷后,可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大小确定聘请律师或者是由本企业的法律顾问参与诉讼,并由有关部门搜集整理较为完备的资料做好应诉的准备,而决不能推诿扯皮或置之不理。从前,有的企业在接到法院传票后漠然置之,不去应诉,结果造成法院缺席判决,丧失了胜诉权。

五是要依法对待行政处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时会受到行政处罚,出现这些问题后,要依法应对,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而不能抛开法律程序托关系、求人情,企图法外“摆平”,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甚至会陷于有理无处诉、有冤无处申的境地。

六是要依法完善经营规则。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也日臻完善,不懂得游戏规则,就会违规,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杜绝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构筑法律防护体系,依法规避经营风险,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浅尝辄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依法治企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十社区管理中心)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篇2

关键词:新常态,依法治国,改革开放

一、新常态下法治发展新要求。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全面持续地提高要素生产率, 也就是更多的依靠质量的提升促进发展;对此也必然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一) 我国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并基本适应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所以在国家治理、经济社会关系调解过程中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的运用法律手段。伴随着三十多年持续并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 以宪法为统帅, 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多层次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 内容含盖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这对于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历史, 法治长期不受重视的国家而言是重大的历史性的进步。进入新常态后, 更应趁势而行, 把更多的本应由法律手段来解决的国家和社会事务尤其是经济社会关系的调解, 纳入法治的轨道。

(二) 新常态下的发展目标和机制是以发展质量为导向, 全面持续地提高生产率, 更多地依靠创新, 而这些都要求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无疑就是要求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关系协调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性办法干预过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政府不守法, 群众不信法。进而政府被上访、告状和冲突性强的群体事件所困扰, 而老百姓也习惯于有事找政府, 而不是去找法院, 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治理成本。通过有效的法治建设, 使社会各方面信法、尊法、守法、用法, 将会成为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 只有在社会领域进一步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创造性, 才能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而具有普适性的法律制度, 其价值之一就在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尤其是完善社会保障、扩大就业、促进人员流动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二、新常态下改革开放与法治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要求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而法律本身具有稳定性、滞后性, 那么, 该如何处理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呢?

如何处理好改革开放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 是长时间以来引人关注、并有较多讨论和争论的重要问题。

(一) 修改相关法律保障改革开放顺利前行。

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举措, 可能与现有但已与时代要求不符的法律条文相抵触。为使改革能够顺利前行, 需要率先“修法”, 放宽原有不合理的法律限制, 把“不能”、“不许”改为“可以”、“允许”, 有的条文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例如, 在近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试验中, 就由有关立法机构审议暂停实施部分法律条文。这类法律调整主要为改革中的“破”创造条件。

(二) 法律调整要为改革开放中的探索试验留下足够空间。

我们所需要的法律, 应当是融合情理、符合实际的、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正能量”的法律, 但这种法律并不是现成的, 往往也无法照搬, 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试错”, 反复比较、鉴别, 还可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耐力试验”, 才适宜上升到法律层面。

近年来, 有些人开始质疑“摸着石头过河”, 为什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还要“摸着石头过河”?那是因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我们面临的问题、矛盾都有所不同, 所要过的“河”是不一样的。面对的“河”今非昔比, “河”底下的那些石头也不一样了, 不“摸”是过不了“河”的。

推动改革深入, 必须给地方、基层足够大的空间, 放手让他们去试, 错了就改, 有一个科学、高操作性的试错、纠错的机制, 通过反复的打磨这样好东西才能脱颖而出。尽管时代向前发展, 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种方法依然有效, 而且应当与时俱进地得到发扬和推广。

(三) 利用法律的普适性、强制力促进重要改革开放举措的推开和落地。

对于理论和实践上都趋于成熟, 尤其是经过认真试验、筛选, 各方基本达成共识的改革开放举措, 应当转换为法律, 加快在全国范围推广。有些举措被认为还应“试一试”、“看一看”、“品一品”, 则可以先以低层次立法的方式推出。

(四) 下决心加力度提高权力机构的社会法律公信力。

权力机构法律公信力不足, 是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 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无法可依”问题并不常见, 矛盾主要表现在“有法不依”, 尤其是表现在我们的权力机构有时不能依法行事, 甚至带头与法律背道而驰, 尚未完全摆脱人治的思维。权力机构不守法的后果, 是老百姓对法律没有信心, “不信法”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鹏, 王学伟.浅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J].中国-东盟博览, 2012 (12) .

[2]陈晨.法治下的改革开放[J].人民论坛, 2014 (35) .

[3]朱森源.经济新常态需要法治[N].江苏法制报, 2014-12-13.

浅谈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篇3

关键词:法治;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并且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被认为是中国在法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里我们就结合《决定》的内容和对法治的理解,着重分析探究在新的历史时期,法治为何成为国家治理的新常态,以及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为何法治成为国家治理新常态

早在春秋初期,管子就提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以法治国”的提倡,并且此后,“法为治具”也成为历代的传统性认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全会的重要主题。从古代的“以法治国”到今天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能成为国家治理的新常态,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

第一改革共识需要法治凝聚。新一轮改革影响面大,触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只有寻求最大公约数,形成广泛的共识,凝聚强大的合力,改革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实现预期目标。我们知道,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国内理论界思想界非常活跃,对于未来中国的路怎么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左右之争更是激烈,那么如何凝聚改革共识,统一大家思想呢?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國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时,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因为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法治与现代民主又是紧密相连、共为一体的,

第二,改革本身需要法治引领和规范。因为改革中的利益平衡、关系调节和行为规范需要法治。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利益妥协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是一种行为规范。同时改革也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依法治国要求改革不能突破法律界限,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所以有人说:“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2]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法治

首先法治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治理模式。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很多,比如神治、人治、法治等,但人类社会治理实践证明法治是目前最优的治理方式,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目前还找不到比他更好的治理模式。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指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3]著名法学大家罗克斯·庞德认为:对人类内在本性的控制,即实行社会控制,有三种主要手段:法律、道德和宗教。[4]但是从16世纪以来,法律已成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工具。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也认为:合法性统治包括三种历史类型:“卡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型)”、“传统型”与“法理型”统制。并指出,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的合法统治最优模式是“法理型”统治。[5]邓小平同志也多次不断强调“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6]

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核心要素是法治。有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标准: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民主化;三是法治;四是效率;五是协调。“依法治国”的战略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密切相连的,两者其实都是在强调公共管理与国家治理的理性化,这不仅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而且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

二、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在明晰了法治已成为国家治理的新常态后,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那在新的时期,我们又该如何践行这个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让宪法真正成为权威。这可以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

之所以为要让宪法要成为真正的权威,其根源在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用宪法来治理国家,用宪法来执政,怎能不先明确宪法权威?可以说,树立宪法权威,关乎依法治国的全局。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们要大力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将宪法权威和监督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

2.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国家的法律法规靠谁实施?各级政府。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是谁?也是各级政府。一个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是不是合法适当,不仅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和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也关系到国家依法治国方略能不能妥善落实。因此,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

3.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7]只有当法治成为一种全民意识,人人心中有法,人人心中尚法,人人行动守法,那么法治中国,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法治中国,铿锵骊歌。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为新时期的法制建设谱好篇章,吹起号角,亿万中华儿女,让我们踏歌而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聚力拼搏。

参考文献:

[1]《管子·明法解》.

[2]11月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在广西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上的讲话.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4]罗克斯·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5]马克斯·韦伯《西方社会学理论》.

[6]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学案 篇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课程内容】

一3.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一3.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判一定的法律制裁。

三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三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一、梳理知识 构建网络

1.依法治国的地位:__________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11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依法治国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国家。P11

13.依法治国的领导:______________。P11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P131)

4.依法治国的主体:_____________。P111(在我国,________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P12

55.依法治国的标准和依据:___________。P141

(1)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_______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_________,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P106-107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P106-107

(3)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_______制定,靠__________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_______的特征。P1

54(3)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___________意志和利益的体现。P154

6.依法治国的客体:管理国家事务,管理______文化事业,管理_______事务。P11

17.依法治国的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__________,公民要严格___________。P111

二、例题训练 提升能力

【单项选择题】

1.(2013•青岛中考)2012年全市开展的“食安青岛”整治活动,共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000余起,全市立案侦办涉及食品安全犯罪案件9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0余人。这说明

A.加大执法力度可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C.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我们党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的执法工作

2.(2013•青岛中考)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中

1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会议突出强调了宪法的最高统帅地位,这是因为

①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②我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③我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3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审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的原则。这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落实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②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说明法律只对高级官员进行严厉制裁④说明我国坚决落实违法必究的治国要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案例分析题】

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判决,认定***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案整个庭审过程公开、透明、依法,经得起事实、证据和法律的检验。

请依据该案例并结合相关知识,自主设计2个问题。

一、梳理知识 构建网络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民主政治角度: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_________的基本要求。P11

13.市场经济角度: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客观需要。只有实行法治,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经济活动中的种种弊端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遏制。P111

4.文化角度(或社会文明角度):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依法治国是社会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P111

5.社会和谐角度:国家运用法律维护社会______、保持社会______,是人们的最高利益,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P11

16.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__________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P11

17.公民生活角度: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P55-56

8.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私有财产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消费者权、监督权。

二、例题训练 提升能力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法报告称:2013年各级法院审结传销、走私、洗钱、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内幕交易、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5万件,判处罪犯6.9万人。2014年要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惩昆明“3〃01”暴力恐怖袭击群众等一切暴力恐怖犯罪,严惩严重

危害社会治安犯罪,严惩破坏军事设施等犯罪,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依据材料,运用依法治国方面的知识,谈谈人民法院采取上述举措的重要意义。(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梳理知识 构建网络

1.加强法制建设P111-11

2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2)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_______;

(3)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3)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____。

2.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P11

2(1)法律监督的主体:在我国,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_____都有权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2)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通过_________实现司法公正。

(3)法律监督的重要性:____________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实行_______的重要手段。

(4)在我国,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形式:提出批评建议、________、________等。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_______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___________,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_________和办事效率。

3.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1)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____________的时代里,就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格公民,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P111(2)我们要增强公民意识,学会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做出应有的贡献。(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要依法行使______,自觉履行_______。P55(4)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P5

5二、例题训练 提升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青岛中考)2011年青岛市市长公开电话(12345)受理各类问题近40万件,按期回复率达98.6%,共为群众协调办理实事16万余件,大批市民意见建议被纳入政府工作决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②有利于政府加强廉政建设③有利于促进政府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④市民只能通过热线电话行使批评建议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②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④法律是由人民制定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二)材料分析:反腐倡廉 法治中国

材料一: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引导群众积极举报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违规行为,反映党员干部存在的隐形“四风”问题,及时公开曝光,加大震慑力度。

材料二:廉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问题在于:廉政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法律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只有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1.材料一中,中央纪委监察部采取的举措便于公民行使哪一项重要权利?(1分)

2.依据材料二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篇5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这个总目标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我们党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法律制度模式和法治体系。提出这个总目标,就是要明确宣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坚持我国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明确这一根本性问题,有利于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任务,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法治上的共识,排除和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规划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决定》针对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迫切要求,从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等方面对法治体系建设提出目标要求,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方面对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

(三)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我们党对法治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十年**”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适应这一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征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重申了这一方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执政确立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在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目标的提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不仅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创性,是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体现了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国家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就是考虑这个总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衔接,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就像两个轮子一样协同驱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动力和保障。

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

《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容作了科学阐释。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解决好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核心要义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

(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个法治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要看到,法律体系形成后,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法律规范不协调、不好用的问题。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包括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以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目前,法律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地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破坏法治的问题还很严重,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意见还很大。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具有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无论是党的执政权,还是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都具有权力的天然属性,那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确保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一是,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是,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三是,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四是,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信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同时,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政兴国。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目前,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与国家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亟须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手抓科学制定,一手抓坚决执行,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三)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将“一个共同推进”和“一个一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的基本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们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二是党领导立法,三是党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四是党确保宪法法律实施。依法行政是法治状态下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具有内涵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成效的相关性,必须彼此协调、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依法治国必须着眼全局、全面部署,努力确保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之齐头并进。

2.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国家要求国家权力由宪法和法律赋予,依照法律的程序规定行使,并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治国家必然是民主的国家、依法而治的国家。法治政府是依法设立,职权由法律赋予且依法行使,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政府。能否建成法治政府,决定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法治社会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纠纷,社会治理依法进行。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是法治建设的三大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一体建设。

(四)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努力方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包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离开了哪一句都不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则为我们绘制出路线图,指明了具体路径。只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决定》给出了精辟的答案,那就是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十六字方针,是对原来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的发展和提升,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和主要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讲,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三、始终坚持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并阐述了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个原则的提出,回答了社会普遍关心的涉及依法治国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遵循。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问题。《决定》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问题。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目标。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问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公民都不得受到歧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问题。道德和法律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做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基础问题。法治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需求,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推动法治实践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篇6

---在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于 云 彩(2012年8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回顾2011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情况,总结交流法治工商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部署下一阶段法治工商建设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执法,法治工商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紧紧围绕《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抓住“依法行政”这一主线,突出“法治工商”这一目标,在健全决策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法治工商建设稳步推进,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在《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两个文件下发后,省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研究提出落实意见。省局成立了由李金冬局长任组长的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法治工商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要求全系统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法治湖南和法治工商建设工作。各市州工商局和县(市、区)工商局(分局)也相继成立了法治工商建设或者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省局和各市县局坚持把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工商建设列入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专题讨论依法行政中的重大事项。株洲市局党组两个月召开一次办案汇报分析会,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各级高度重视,确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有力推动了法治工商建设。

(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健全。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按照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要求和省政府《湖南行政程序规定》的规定,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领导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把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作为重大决策的必

经程序。全系统按照“扩大听证范围,提高听证质量”的要求,试行和积极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举行了多次行政决策听证会。省局举行了《湖南省“十二五”广告规划》和《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主体违法行为公示办法》两次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长沙市局等单位也相继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促进了行政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行政执法行为有效规范。

1、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去年全省工商系统全面启动了新版执法证换发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换发执法证的要求和程序,严格发证资格审查,认真组织复习参考,完成了全系统17246名执法人员执法证申领和持证人员信息录入总局网站等工作。

2、全面梳理执法依据。经过全面清理,梳理出工商部门主要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343件,其中法律63件,行政法规120件,地方性法规19件,部门规章115件,政府规章26件。各级还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修订依法行政的有关制度,如自治州局在完善原有45项依法行政制度的基础上,新制定《罚没物资处理实施办法》等6项制度,保证行政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严格执法程序。认真贯彻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按照法定

程序行使权力,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指导等行政执法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和时限程序化。省局全面梳理和制定了各种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流程图,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执法,保障了执法程序合法。

4、进一步落实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各地认真执行《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及其《参考标准》,在实施行政处罚行为时,办案机构对照标准认真裁量处罚范围和幅度;案件核审机构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作为核审的重要内容,严格把关,对行使不当的坚决不予通过核审,做到行政处罚宽严适当,确保公正执法。

5、全面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经过试行到推行,目前已经全面使用,从证据采信、依据选择、处罚裁量等全面说理,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6、广泛开展案例查评活动。各地工商机关积极主动开展执法案例评选活动,将行政执法案例每月或每季进行一次检查和评析,评选出优秀案例作为示范案例推广并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评析并予以警示,有效地促进了案件查办质量的提高。

(三)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1、服务理念和方式进一步转变。全系统认真落实《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积极组织学习、宣传和培训,切实转

变政府服务理念,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工作。各级工商机关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工商机关服务的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将行政指导融入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业务之中,多指导、少处罚,优服务、实帮扶,成为工商机关服务企业、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一大亮点,2、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工商系统把12315作为第一品牌,着重抓好12315社会服务平台建设,12315四级受理平台建设贯通,实现了12315进商场(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扎实推进消费纠纷调解。去年全省12315机构共受理消费者咨询14.6万个,申诉2.3万件,举报5344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400.3万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3、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成效明显。通过降低门槛、放宽领域、优化服务等措施促进全民创业。截止去年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4.7万户,比上年增长11.8%;注册资本141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企业29.84万户,比上年增长11.7%;个体工商户153.67万户,比上年增长11.7%;农民专业合作社会 1.19万户,比上年增长60.4%。同时着力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大力推行网上年检、网上登记、延时服务、“朝九晚五”等便民措施,服务市场主体,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执法监督机制有效运行。

1、执法监督制度体系有效建立。目前,全省工商系统建立了以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为主要依据,以案件核审制度、案件听证制度、案件复议制度、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检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执法监督制度体系,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层级监督方式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一是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各级工商机关法制机构严格履行审查职责,严格审查标准,对本级机关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时,严格实行规范性文件报备制度。省局受理市州工商局报备的规范性文件17件,从源头上解决因规范性文件不合法而导致的执法违法问题。二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去年全省工商系统审结行政复议案件75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和矛盾纠纷。三是坚持开展执法检查、执法质量考评和依法行政考核,不断完善考核内容,执法检查不断制度化、经常化。四是及时处理申诉和投诉案件,妥善处理执法中的遗留问题,去年全系统共受理申诉投诉案件25件,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诉求。五是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实行权责统一,强化执法风险意识,针对各种具体行政行为,查找风险防范点。认真落实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重大案件和重大事项备案制度,确保上级机关全面掌握下级机关依法行政的基本情

况,及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3、法制机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去年全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4189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9950件。一般程序案件报法制机构核审案件19950件,占100%。在已核审的案件中,被变更或者撤销306件,占1.5%。实际举行听证会案件163件,通过听证程序被变更或者撤销8件,占4.9%。实行案件核审和听证制度,法制机构从案件事实、证据、程序、法律依据、处罚裁量等方面全面审查把关,加强对办案机构行政执法案件的监督,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预防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发生。

(五)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1、坚持抓好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提升。建立和落实各级工商机关领导学法用法制度,坚持抓好领导带头学法用法,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党组学习中心组每年都安排1-2次法律法规专题学习或讲座培训。省局将这一指标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以检查学习笔记、学习心得、考试试卷等方式进行考核,推动这一工作常态化。常德市局坚持“凡提必考”,把干部学法考试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必经程序,岳阳、益阳、湘潭等市局坚持把干部学习业务及法规的情况作为干部评先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的提升。

2、重点抓好执法人员监管执法能力的提高。各级工商

机关结合队伍实际,采取组织调训、专题讲座、以案说法、网络培训和答疑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学习,重点突出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的培训,全系统广大干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此外,各市州按照国家总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县级局班子成员和工商所正副所长,参加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举办的岗位履职必备基本知识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3、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和创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活动。全系统通过普法宣传“六进”活动,运用现代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工商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提高自身法律水平的同时,优化了依法行政的法律环境。省局组织全系统积极开展创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活动,把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作为创建考核重要指标,去年全系统有28个单位被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评为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省局获依法办事示范窗口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全省工商系统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落实,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监管方式和机制创新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全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认清新形势,落实新任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工商建设

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暨法治工商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工商”这一总体目标,突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主责,坚持执法为民,把依法行政作为工商部门的履职准则,努力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努力取得建设法治工商的新成绩。

(一)全面领会省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

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冬同志作了题为《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为“四化两型”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报告,明确提出了2012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任务。要求全省工商系统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准确把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给工商部门带来的新考验与新挑战,勇于承担市场监管的重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监管执法上来,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把监管执法作为工商部门的首要任务。这既是新形势下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工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工商的新要求。全系统必须全面深刻地领会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工商部门履职的准则,坚持把执法为民作为工商部门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正确的监管执法理念,切实解决讲服务就放松监管、抓监管就乱罚款乱作为问题,在监管执法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

(二)围绕正确履职建章立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一是制度建设要突出履职重点。要紧紧围绕正确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主责安排好建章立制项目,做好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局重点清理和废止了一批不适应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工作需要的规范性文件,到目前为止,省局已明确宣布废止的规范性文件有《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规范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规范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办案程序暂行规定》、《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内设机构办案职责分工》和《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优化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分解行政执法职

权的通知》等九个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行政处罚的若干规定(试行)》,市州局要认真组织学习、正确贯彻实施,深入领会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推动监管与执法工作规范化,维护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要健全立法立规机制。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要搞好调查研究,在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出台制度不能忽视法定权限、法定条件和程序。在制定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时,不要把监管执法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立起来,限制或者约束削弱工商机关监管市场和行政执法职能。要坚持“开门立法”,完善公众参与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机制,引进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的形式,拓宽听取意见的渠道,采取听证、座谈、专家咨询(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行政相对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切实提高规章制度建设的质量和实效。

三是要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各级工商机关法制机构要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严格审查标准,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零失误”和“零差错”。要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登记制度,落实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三统一”工作。要严格执行备案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工作。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高工商行政执法公信力和执行力。

监管执法是工商部门的首要任务,因此,各级工商部门必须更加注重规范监管执法行为,从规范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行为等多个方面严格规范。

一是以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为抓手,从严规范执法主体。各级工商机关和工商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严格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工商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强化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的管理,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梳理行政执法依据,依法明确行政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二是以完善和落实程序性规定为抓手,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各级工商机关要不断强化程序意识,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按程序执法。要狠抓各项程序性规定的落实,进一步规范立案、调查取证、核审、告知、听证、集体决定等行政处罚程序,规范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告等行政许可程序。要严格立销案制度,完善对监督检查、自由裁量权行使,涉案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通过严格履行程序,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

三是以落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为抓手,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扎实做好工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要针对移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规范移送的程序、方式、文书等相关事项,认真研究解决移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以罚代刑,切实防范职务风险。

四是以落实《行政强制法》和规范自由裁量权为抓手,着力规范执法行为。去年6月30日通过的《行政强制法》是我国行政法领域又一部重要法律,各级工商机关要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和深入学习这部法律,对实施行政强制的依据以及对象、条件、种类、程序等进行梳理,严格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执行。要认真贯彻《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及其《参考标准》,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说明裁量的依据和理由,特别是对突破《参考标准》裁量的理由,防止处罚的随意性。同时,要将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的要求,落实到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工作中。

(四)加强监管执法指导,严格执法监督。

一是上级工商机关要加强业务指导。上级工商机关要积极指导和支持下级机关依法行政,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调动

下级机关监管执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及时掌握和了解下级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和突出问题。既要从制度层面加以研究解决、增强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又要从执行层面上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帮助下级机关解决执法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今后,对于下级机关在依法行政工作中遇到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时,上级机关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属于实体法律的问题由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属于程序法律的问题由法制部门负责。解决过去经常发生的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久拖不复甚至不予回复,基层执法办案无所适从的问题。

二是加强法制机构日常监督。各级工商机关法制机构要做好案件的核审、听证、申诉投诉案件处理、行政执法质量考评等工作,加强执法办案监督检查,为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当好参谋、把好关。要重视法制机构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不仅在人员数量配备要达到省局规定的标准,在素质上也要严格要求,确保与繁重的法制工作任务相适应。省政府今年首次将法制机构队伍建设纳入了依法行政考核范围,省局也将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检查力度,纳入今年依法行政考核体系。

三是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要全面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调查取证、事实认定、审理决定、监督指导等各环

节工作。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通过调解、和解等实现结案方式的多样化,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效率。要加大行政复议指导监督力度,通过实行重大案件请示报告、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典型案例评析、重大案件报备制度等制度和工作方式,指导和监督解决下级工商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疑难问题和突出问题。通过复议案件的审理,促进工商机关正确实施行政行为,提高执法办案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是认真搞好“十大典型案件”评选工作。省局决定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十大典型案件评选活动,是对全省工商系统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各级工商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大典型案件评选工作,把评选活动作为加强监管执法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抓好落实。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篇7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一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此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超期羁押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羁押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羁押概念

羁押是指办案机关将依法逮捕、拘留的人员关押在看守所或其他规定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持续状态。

(二)羁押目的

羁押直接使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受限制。羁押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羁押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

1. 预防再犯的需要

部分行为者偶然的机会犯罪,一旦犯罪以后,神情焦虑,投案自首,而有的则可能犯罪后,在谋划下一次犯罪。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预防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羁押那些具有再犯可能性的嫌疑人显得十分必要。

2. 诉讼程序保障的需要

程序正常进行必须要有诉讼主体的参与,犯罪嫌疑人被锁定后,将面临着法律的严惩,能够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被告人比例不高,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程序能够顺利进行,我们有必要对那些想逃避法律制裁的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防止无人接受审判或者无人被执行刑罚,使司法机关的审判法动顺利进行。

3. 查明案件的需要

人在实施了犯罪以后都有逃避刑罚惩罚的想法,他们可能会通过毁灭、掩藏证据或伪造证据,或干扰证人、被害人或与同案犯相互串供等手段,干扰阻挠司法机关调查取证,从而无从定罪处罚。

二、我国羁押领域存在的问题

我国羁押相关制度和观念较为滞后,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尊重与保护不足,这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不符。在我国,羁押还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也没有严格的司法审查程序,羁押的条件、决定程序、最长羁押期限等都没有单独规定。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直被羁押至判决生效,后转为刑罚的执行,羁押期限进行折抵。超期羁押、羁押期限不独立、羁押决定机关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超期羁押问题

超期羁押是指办案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后,超过法律规定的办案期限后,案件调查取证未达到法定要求或者定罪标准,尔后既没有按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变更为非羁押措施,又未依法办理延长羁押期限的相关手续却继续进行羁押的状态。这里超期羁押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是依法能够申请延长羁押期限,但办案机关未主动办理延长期限手续,另一种是指办案机关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长期限,不能再以任何理由进行申请延长。

(二)羁押期限依附于办案期限

在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中,羁押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并没有进行专门的区分。我国强制措施中的拘留、逮捕是羁押的开端,羁押是拘留、逮捕的后续必然状态,羁押依附于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因此羁押期限依附于刑事拘留和逮捕两种刑事强制措施的期限。

正是由于羁押期限依附于办案期限,羁押期限会随着诉讼各阶段的进行而自动延续。侦查阶段存在逮捕后羁押期超期问题,但是当案件进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后,法律并没有专门规定羁押期限问题,此时的羁押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问题。总之,在诉讼活动终结前,不论诉讼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向前推进,羁押期限都会随着办案期限的延长而延长,这明确违背了比例原则,因此羁押的正当性,就需要重新进行评判。

(三)羁押期限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

侦查阶段羁押期限是滞延长及重新计算均由侦查部门自行决定,无需其他单位审查批准。拘留后以及拘留后的羁押期间由公安机关根据案情自行确定,而无需向任何其他中立机构申请批准。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可从案件情况出发,依法定理由可以延长对嫌疑人的羁押期间。

侦查机关基本上从办案需要出发来决定是否需要延长羁押期,并未考虑犯罪嫌疑人处于长期羁押状态下是否合理。对超期拘留,未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对未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没有立即释放等,违反这些羁押期限规定的违法行为,如何追责都由侦查部门自行处理,缺乏公正监督,增加了司法腐败的空间,被羁押人的救济机制不畅通。

羁押不仅依附于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有时甚至完全服从于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的需要。特别是在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立法并没有单独规定羁押期限问题,只是规定了审理期限。在审理过程中直至判决生效时,犯罪嫌疑人大多数被“理所当然”的一直处于羁押状态。这两个阶段耗比较长,并没有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考虑继续羁押的合理性问题。办案期限的延长同时引起了羁押期限的延长。

三、我国羁押制度改革的方向

(一)建立独立的羁押制度,使羁押期限和办案期限分离

纵观世界法治国家,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大多数国家都将羁押设计为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不过两者之间有所区别,各自侧重点不同,大陆法系国家侧重羁押对于侦查工作的意义,同时对羁押期限进行强制性规定,明确规定起诉前的最长羁押期限,以此来限制和规范羁押期限。英美法系国家则强调羁押的作用是保证被追诉者在审判时能顺利到庭,通过广泛采用保释制度对羁押措施进行严格限制。

我国羁押期限和办案期限未分离,羁押期限依附于办案期限,要彻底解决这一困局,需要建立独立的羁押制度。一旦羁押不可避免,羁押的期限问题就应当慎重,要确定合理的羁押期限,必须要体现羁押的目的以及应遵行的原则。羁押是对人身自由的一种限制,羁押制度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国家刑事追诉机关开展侦查、起诉活动,不能大量牺牲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来配合司法机关对案件的查处,而应该为了尽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司法机关应该尽快开展案件侦查,从而固定证据,依法提起公诉。

审理期限的长短应尊重自由心证原则,法治国家立法普遍未对法官的审理行为作出时间性的强制规定。自由心证原则强调法官通过审理活动对案件事实进行感知,形成内心确信,并据此作出判决,这一过程是无法用具体的时间衡量。诉讼期间并非越短越好,案件发生后,矛盾处于最尖锐的时期,一定的办案期限,有利于缓和矛盾,使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冷静思考后做出理性判断,不至于进一步使矛盾激化,这样更心平气和的接受和认同判决结果,最终使双方的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二)严格羁押审查制度

1. 严格羁押审查程序

羁押作为一种比较严厉的强制措施,使嫌疑人、被告人受到长时间关押,人身自由长期受到限制。羁押虽然不是一种刑罚,但是却限制了个人人身自由,针对已决犯尚有完善的庭审程序,那么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应该具有更严格的法定程序。羁押的对象不是经过依法审判的罪犯,而是因为涉嫌某种犯罪而应追究到刑事责任的嫌疑人、被告人。在一个法治社会里,任何一个人的人身自由都不应该受到任意剥夺,羁押程序应当受到较之刑罚更为严密或相当程度的限制与审查。

羁押期限的确定、延长都应当经过严格的司法审查程序以及审慎使用,羁押首先应当要有法定理由、相应的证据标准、公正严格的司法裁判程序以及适当的羁押期限及救济途径。法治国家应当确立司法程序决定是否羁押以及羁押的期限。通过相关的立法完善救济途径,明确司法机关违反期限规定应承担的后果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遭遇超期羁押时的救济手段。

2. 羁押的适用问题由法院裁决

羁押使嫌疑人、被告人在有罪判决确定前即被剥夺人身自由,因此是否羁押必须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羁押多久更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决断。是否羁押,以及羁押多久,应当建立由中立司法机主持进行的司法审查机制,使羁押的授权、审查和救济变成升格为一种司法行为。羁押期限的长短,不再由办案机关根据案件需要自行决定,而是通过法官司法裁判的方式对羁押期限进行裁决,羁押期限是否需要延长及延长多少都应该严格控制在了必要的限度内,在此法律规定限度内,由专门的法官进行裁量决定。

目前,定罪权和量刑权都是属于法院的专属司法权,羁押与监禁刑有着相似之处,所以羁押的决定权更应被纳入司法权的范围,归属于法院专属行使。立法可以规定羁押的法定理由和证据标准,但无法规定个案的明确羁押期限。至于被告人究竟应被羁押多长,应当由法官根据正当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同时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综合因素加以自由裁量。

四、完善我国羁押制度的意义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超期羁押现象仍然存在,表明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不足,对未决犯的人权保护还远远不够,羁押刑事程序设计水平不高,在羁押制度方面的设计存在缺陷。以羁押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完善我国羁押制度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摘要: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司法改革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羁押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司法措施,同时在侦查阶段广泛采用,羁押问题由一个普通的司法问题上升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问题引起关注。本文试图从羁押的目的出发,分析羁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的分离是解决长期羁押和超期羁押的基本路径,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羁押制度进行分析思考。

关键词:羁押期限,办案期限,超期羁押人权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剑波.羁押期限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1).

[2]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李昌盛.羁押期限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5:32.

[4]陈卫东,刘计划,程雷.法国刑事诉讼法改革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欧洲考察报告之一[J].人民检察,2004(10).

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选择其 篇8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体系;合理执政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85-01

一、中国的法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范体系及存在的问题。97年前,中国已有大量的立法工作,97年后,为了实现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我国不断地制定和修改法律,目前正在施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法律284件,行政法规719件,地方性法规9614件,司法解释461件,规章11985件[1],总计23063件。从数量、内容和程序上分析,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数量过多,内容有重复规定的、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就程序而言,有些文件的出台还是违法的。

(二)法治实施体系及存在的问题。法治实施体系是从动态的层面确保法律实施,包括三个方面,守法、执法和司法。守法主体是所有人,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201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案件1565.1万件,审结、执结1379.7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0.09%和6.56%。这是记者从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获悉的。[2]从案件的数量可知,普法任重道远。执法主体是行政机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官本位思想,认为行政人员是上层的代表,行政人员具有优越感,也许会滥用权利。前不久,上海的交警拖曳案[3]中,司机构成犯罪,当然,交警在执法过程中也有不够友善的一面。司法主体是检察机关和法院,近年来,司法缺乏公信力。

(三)法治监督体系及存在的问题。法治监督是立法、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不力,为什么中国的监督体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呢?首先,从行政机关和公民的关系上看,公、检、法是国家机关,国家机关之间,为了互相配合工作,减少工作量,使多方都获得效益,那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罪别人不如装作没看见。其次,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很多是国家机关的高层领导,为了互惠互利,也不愿意相互找茬。最后,是否会履行监督职责取决于是否能够通过自己履行责任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就涉及到财政独立的问题了。

(四)法治保障体系及存在的问题。法治保障体系应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保障守法的人通过其行为获得其应得的利益及给予受害者救济途径和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保障违法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应其身份、地位及经济实力等发生改变。然而,公民权利没有得到保障的,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制裁的案件屡见不鲜。

二、完善法治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法的制定:科学立法。法治规范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遵循科学立法的原则,首先应解决立法主体的问题,制定法律的主体必须是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的人组成的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已有上位法进行解读,或者说在法律的起草团队里面加入大量的专业人士,起草者负责制定法条,其他的人负责检查法条是否有与上位法冲突的地方。其次,对于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问题,我认为应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全国的法院对于此法律的适用情况,以此判断法律是否良好,是否需要修改等。最后,制定新法前,应该运用大数据了解市场上新出现的纠纷类型,现行法律是否很好解决这个纠纷,没有或者没能很好解决,就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法律规范,同时应该具有前瞻性,是法律在较长时间内引导社会的发展。

(二)法的实施:全民守法、合理执法、公正司法。良好的法律普遍的遵守是每一个法律人的理想,法治的目标之一也是全民守法。我国的普法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三十年,仍将继续,普法是公民树立法治意识一个重要途径,应从少到老进行引导,在小学的教育之中,应该涉及事物的法律评价,不能仅仅运用道德的东西,对于青年人,老年人,也必须有相关的宣传。中国高校的法学教育,近年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法学学生逐年递增,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精英人才,但是法律的意识还是增强了的。合理执法是指行政人员执法过程中,时刻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和信赖保护三项基本原则,合理原则是最难把握的,因此合理执法是解决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的矛盾的较好方法。合理执法的前提是执法主体从内心里面认可合理执法,对自己的身份没有优越性。因此在选拔执法人员时,对道德的要求比较高,其次,在实习期间,培训的内容必须涉及到执政遵守的原则。最后,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合理行政的行政人员给予鼓励,对于不合理行政的行政人员给予处分。

公正司法对司法过程中追求公平正义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与和谐第一、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已不同,这是司法的一大进步,司法只有保证公平正义,才可被公民信仰。在选聘司法的主体时,严格要求道德品质及专业素养,不能因为有关系而选用,没有关系则不选用。

(三)完善的法治监督及法治保障的制度。法治监督和法治保障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与国家基本制度的顶层设计有关,笔者仅从完善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从财政上分离,司法系统的财政收入独立出来,一方面,司法系统自己获得的收益,由自己计划分配,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司法系统的财政支出,保证固定合理的数额,直接给予司法系统的财政处。其次,人员分离,司法人员就存粹是司法人员,不再是人大代表,也不可同时兼任有利害关系的多种职业。最后,建立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保障司法系统与人大代表的充分交流沟通。人大代表在立法的时候,必须邀请司法系统的人员、社会组织的人员,使得法治监督有效实施,监督的主体不再顾虑双方的厉害关系,不再为共同体的利益而相互包庇。

完善法治保障体制,应该鼓励第三方社会组织的成立,第三方社会组织会对此受害人给予关爱。

参考文献:

[1]中国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数据库,网址:http://www.chinalawindex.cn/#

[2]李娜:《2014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1565万件》,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网址:

http://www.cssn.cn/fx/fx_fxxf/201501/t20150127_1493604.shtml

[3]钱亦蕉:《本期话题:上海交警被违章司机拖曳致死》,网站:新民周刊,网址:

http://www.xinminweekly.com.cn/News/Content/5295

作者简介:胡素文(第一作者)上海政法学院2014级法理学研究生。

上一篇:采购中标通知书样本下一篇:初中生新学期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