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

2024-08-1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精选8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 篇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法治教育创新,要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创新到教育环境净化,切实推进制度保障。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国家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新篇章。《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1]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所创新。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法治教育不是指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法律教育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法律习惯、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高校传统法治教育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

教育对象法律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中学阶段虽然也有法律知识学习,但多数是碎片式、应试型的,而且即使经过大学阶段的法律课程学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常识的掌握并不乐观,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不强,比如对“当你遇到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时如何处理”进行调查,52%的学生表示如果情况不严重就自认倒霉不愿意继续追究损害者的责任,而在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维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育载体缺乏独立性,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众所周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后,《法律基础》课程被取消,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这门课程中,法律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2013年新教材修订之后,实体法内容大大缩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法治教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现实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对课程并不重视,法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

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方式比较单一。一方面,受师资不足的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合班上课,课堂大,人数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多是理论讲授,多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传统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受时代影响深刻,传统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在上述局限存在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若要实现真正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调查的问题中,您觉得当前做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选三项)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如下三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遵守制度的守法公民;有利于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避免无端损害他人权益;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救助。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提高人们对高校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推动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大学生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高校决策机构只有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反映出他们的合理要求,该项决策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力基础。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相信学校会严格按制度规定依法治校,因此,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各种校内外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稳定、和谐和法治校园建设。

(三)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个方面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和进程的知识与智慧群体,作为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他们注定是未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塑造者、实际控制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少年懂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权利、解决纠纷,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支撑。当年轻的大学生们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自觉将法治教育的理念外化为行动时,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首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整个社会不再有法治教育的空白地带,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法治变为国民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2]这就需要国家对法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法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法治教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并使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效衔接。高校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明确定位,根据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新的法治教育模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还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和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创新相联系,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它的重任。要坚持把高校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持续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一)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民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管子?任法》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整个社会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全体民众的法治观念。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如此说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的法治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理念具有客观性、根本性、全局性、深刻性等特征,因此,理念更新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全民法治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正是从偏重静态的制度建设到强调动态治理过程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息时代”,必须进行理念更新,应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为目标,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二)队伍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队伍建设是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根本。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教师队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高校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提供更多机会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干部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同伴有更多的了解,与同伴交流也更多了亲近感和认同感,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应坚持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化、规范化,让真正有才能、立场坚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切实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三)制度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加强教育过程实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内容优化是基础,必须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教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接受,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教育方式的多样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利用新技术媒体,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和知识拓展,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放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平等对话,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及时引导,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推进教育环境净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法治教育环境改善首先源自高校本身,要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保证学校事务依法管理;但是说到底,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推进整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净化,只有全社会都遵守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高校法治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4.10.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2]郭文婧,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明网-时评频道,2014.10.25,http://guancha.gmw.cn/2014-10/25/content_13647253.htm.课题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微博时代”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329008)

作者简介:

靖国华(1978-),女,河北邯郸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与法律教育、中国对外关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 篇2

关键词:新常态,依法治国,改革开放

一、新常态下法治发展新要求。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全面持续地提高要素生产率, 也就是更多的依靠质量的提升促进发展;对此也必然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一) 我国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并基本适应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所以在国家治理、经济社会关系调解过程中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的运用法律手段。伴随着三十多年持续并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 以宪法为统帅, 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多层次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 内容含盖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这对于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历史, 法治长期不受重视的国家而言是重大的历史性的进步。进入新常态后, 更应趁势而行, 把更多的本应由法律手段来解决的国家和社会事务尤其是经济社会关系的调解, 纳入法治的轨道。

(二) 新常态下的发展目标和机制是以发展质量为导向, 全面持续地提高生产率, 更多地依靠创新, 而这些都要求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无疑就是要求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关系协调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性办法干预过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政府不守法, 群众不信法。进而政府被上访、告状和冲突性强的群体事件所困扰, 而老百姓也习惯于有事找政府, 而不是去找法院, 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治理成本。通过有效的法治建设, 使社会各方面信法、尊法、守法、用法, 将会成为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 只有在社会领域进一步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创造性, 才能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而具有普适性的法律制度, 其价值之一就在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尤其是完善社会保障、扩大就业、促进人员流动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二、新常态下改革开放与法治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要求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而法律本身具有稳定性、滞后性, 那么, 该如何处理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呢?

如何处理好改革开放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 是长时间以来引人关注、并有较多讨论和争论的重要问题。

(一) 修改相关法律保障改革开放顺利前行。

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举措, 可能与现有但已与时代要求不符的法律条文相抵触。为使改革能够顺利前行, 需要率先“修法”, 放宽原有不合理的法律限制, 把“不能”、“不许”改为“可以”、“允许”, 有的条文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例如, 在近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试验中, 就由有关立法机构审议暂停实施部分法律条文。这类法律调整主要为改革中的“破”创造条件。

(二) 法律调整要为改革开放中的探索试验留下足够空间。

我们所需要的法律, 应当是融合情理、符合实际的、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正能量”的法律, 但这种法律并不是现成的, 往往也无法照搬, 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试错”, 反复比较、鉴别, 还可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耐力试验”, 才适宜上升到法律层面。

近年来, 有些人开始质疑“摸着石头过河”, 为什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还要“摸着石头过河”?那是因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我们面临的问题、矛盾都有所不同, 所要过的“河”是不一样的。面对的“河”今非昔比, “河”底下的那些石头也不一样了, 不“摸”是过不了“河”的。

推动改革深入, 必须给地方、基层足够大的空间, 放手让他们去试, 错了就改, 有一个科学、高操作性的试错、纠错的机制, 通过反复的打磨这样好东西才能脱颖而出。尽管时代向前发展, 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种方法依然有效, 而且应当与时俱进地得到发扬和推广。

(三) 利用法律的普适性、强制力促进重要改革开放举措的推开和落地。

对于理论和实践上都趋于成熟, 尤其是经过认真试验、筛选, 各方基本达成共识的改革开放举措, 应当转换为法律, 加快在全国范围推广。有些举措被认为还应“试一试”、“看一看”、“品一品”, 则可以先以低层次立法的方式推出。

(四) 下决心加力度提高权力机构的社会法律公信力。

权力机构法律公信力不足, 是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 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无法可依”问题并不常见, 矛盾主要表现在“有法不依”, 尤其是表现在我们的权力机构有时不能依法行事, 甚至带头与法律背道而驰, 尚未完全摆脱人治的思维。权力机构不守法的后果, 是老百姓对法律没有信心, “不信法”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鹏, 王学伟.浅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J].中国-东盟博览, 2012 (12) .

[2]陈晨.法治下的改革开放[J].人民论坛, 2014 (35) .

[3]朱森源.经济新常态需要法治[N].江苏法制报, 2014-12-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 篇3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国家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新篇章。《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1]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所创新。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法治教育不是指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法律教育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法律习惯、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高校传统法治教育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

教育对象法律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中学阶段虽然也有法律知识学习,但多数是碎片式、应试型的,而且即使经过大学阶段的法律课程学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常识的掌握并不乐观,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不强,比如对“当你遇到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时如何处理”进行调查,52%的学生表示如果情况不严重就自认倒霉不愿意继续追究损害者的责任,而在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维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育载体缺乏独立性,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众所周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后,《法律基础》课程被取消,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这门课程中,法律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2013年新教材修订之后,实体法内容大大缩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法治教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现实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对课程并不重视,法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

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方式比较单一。一方面,受师资不足的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合班上课,课堂大,人数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多是理论讲授,多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传统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受时代影响深刻,传统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在上述局限存在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若要实现真正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调查的问题中,您觉得当前做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选三项)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如下三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遵守制度的守法公民;有利于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避免无端损害他人权益;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救助。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提高人们对高校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推动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大学生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高校决策机构只有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反映出他们的合理要求,该项决策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力基础。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相信学校会严格按制度规定依法治校,因此,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各种校内外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稳定、和谐和法治校园建设。

(三)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个方面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和进程的知识与智慧群体,作为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他们注定是未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塑造者、实际控制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少年懂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权利、解决纠纷,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支撑。当年轻的大学生们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自觉将法治教育的理念外化为行动时,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首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整个社会不再有法治教育的空白地带,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法治变为国民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2]这就需要国家对法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法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法治教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并使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效衔接。高校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明确定位,根据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新的法治教育模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还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和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创新相联系,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它的重任。要坚持把高校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持续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一)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民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管子·任法》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整个社会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全体民众的法治观念。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如此说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的法治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理念具有客观性、根本性、全局性、深刻性等特征,因此,理念更新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全民法治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正是从偏重静态的制度建设到强调动态治理过程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息时代”,必须进行理念更新,应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为目标,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二)队伍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队伍建设是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根本。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教师队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高校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提供更多机会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干部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同伴有更多的了解,与同伴交流也更多了亲近感和认同感,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应坚持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化、规范化,让真正有才能、立场坚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切实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三)制度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加强教育过程实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内容优化是基础,必须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教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接受,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教育方式的多样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利用新技术媒体,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和知识拓展,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放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平等对话,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及时引导,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推进教育环境净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法治教育环境改善首先源自高校本身,要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保证学校事务依法管理;但是说到底,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推进整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净化,只有全社会都遵守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高校法治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4.10.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

[2]郭文婧,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明网-时评频道,2014.10.25,http://guancha.gmw.cn/2014-10/25/content_13647253.htm.

课题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微博时代”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329008)

作者简介:

依法治国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篇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观念是依法行政的基础。要牢固树立法律观念,用法律思维指导行政工作。机关工作人员做任何工作或处理任何事物都要以法律为依据,都要想一想符不符合法律要求,有没有按法律规定程序办理。同时,要充分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意识是行动的向导,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没有系统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何谈依法行政。立法,就要科学立法,在《宪法》的范围内对行政工作涉及到的重点工作事项、重要工作环节规定制定法律法规,以此制约、规范行政运行。已经有的法律法规,要在行政工作中贯彻执行。立法工作要克服长官意志、临时动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以及部门倾向化、争权诿责现象。要坚持民主科学论证,充分符合国情、地区情、民情,具有可操作性。

懂法是依法行政的条件。有了法律法规,还必须学懂,做到融会贯通,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条件。如果对法律一知半解,甚至法盲,怎么依法行政呢?要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真懂真用,必须虚心学习、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学懂学透,做到了如指掌、运用自如。机关工作人员要做学法懂法的带头人,营造起良好的社会氛围。

依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依法行政才能避免办错事,走错路,犯错误。依法行政就是要坚持以法律为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处事,在办事的时候认真对照相关法律法规,符合规定要求就立即办,按规定办。不符合的,就不能办。要按规矩,走程序,如果破坏程序或简化不该简化的程序,也是违法的具体表现,要做好防范;依法行政就是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依法行政就是要依照法律程序或制度规定做好重大问题的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依法行政就是要牢固树立为民理念,将法治与德治有效结合起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政就是要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好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依法行政就是要排除各种违法干扰,确保依法到位。

守法是依法行政的根本。对于公务人员来说,要依法行政,守法是根本。要做到守法,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严于律己,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不设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力,不以权谋私,不滥用职权,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

谋。同时,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把普法教育纳入本单位的工作中,开展普遍性的普法教育活动。新闻媒体、宣传教育部门要加强普法教育工作,提高普法实效。要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帮助广大群众强化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守法氛围,人人养成懂法、守法、不违法的习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单位 姓名

前段时间,我通过在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在线平台,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观看并学习了《徐守盛书记在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内容》等视频。通过学习,我感到收获颇大,对法治湖南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对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下参训的学习体会。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预示着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将建立起来一个新的体系——“法治体系”。

自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要在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来,我党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法律体系的建设,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如期实现;此次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未来要形成“法治体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法治体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应包含多方面内容:排在第一位的是党的依法执政,然后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会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义在于充分保障公民权利、提升公共决策绩效、建设和谐社会、维持国家长治久安。中共十八大报告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将从“国本”法律观回归“人本”法律观。这一法律观将使中国法治在价值理念上发生重大变化。自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法治工作有两项基本成就:一是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中国仅用三十几年时间就走过了他国三百年走过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无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二是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其成就可与经济相媲美。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法律的实施特别是法律准确、有效、全面、统一的实施就成为法治建设新的主要矛盾。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已进入攻坚时期,因此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湖南省委颁布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标志着湖南从打造法治政府到法治湖南的跨越。《纲要》的实施,将为转型期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比拟的作用,对人民群众保护其最需要的公平正义和维护其自身权益具有深刻的意义。“程序合法就是最大的公平正义”温总理在一次调研时这样说到。从法律人的角度讲,程序正义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好方法。从这一方面来看,湖南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9年《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出台,开始了湖南建设法治政府的大胆尝试。这也是中国首部规范地方政府行政程序的规章,为全国性的《行政程序法》立法提供了前期经验。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里和各市州和各部门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法治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以及工作制度,并对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从报刊到电视打造宣传“法治湖南”的专门阵地;分阶段全面开展“法治湖南”的学习培训;加强基层的基础工作建设,在各地扎实开展各类法治创建活动。

建设法治国家,大都是从立法,行政,司法方面讲依法治国的,而作为领导核心的各级党委如可发挥领导作用则所涉不多,然而《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用浓墨重彩讲了党委如何依法执政,这样就抓住了法治湖南建设的龙头。可以这样说,《纲要》在党委政府扩大决策民主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转型期湖南”的多元化矛盾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局把“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纳入首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责任目标,并认真抓好落实。及时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由局首要负责人任组长,确定法制宣传员,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彻底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按照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要求,做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每年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促进全局的普法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我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有关 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自身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化,运用每周一例会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等必学教材。二是结合本职工作,大力开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维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三是积极组织危险化学品企业与非煤矿山负责人、安全维护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维护 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法律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全力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和《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案件查处行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行政处罚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决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坚决纠正滥用职权和违法行政的行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合理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执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行 严格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执法过错责任。

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结合中央,湖南省及我们单位开展依法建设的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认识。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持学习成果,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下三点:

1、进一步增强普法学习,真实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上下功夫,用法律法规武装自己的头脑。

2、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及宣传力度,坚持一手抓规范维护,一手抓依法查处,严格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 篇6

理论研讨会论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十八大对依法治国的最新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是我们党执政方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发展和转变。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把依法执政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一起作为我党执政党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和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1

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国家政权机关中的骨干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这就意味着,我国能否实行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及其广大党政干部能否做到依法执政。当前,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二、要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作为执政党执政为民的职责 执政党要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首先必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因为:只有将人民的正当的利益、要求、愿望和诉求权利化,才能使执政为民转变成公权力机关具体的法定职责,才能使人民的正当要求、愿望和诉求转变成一种具有法律程序保护的请求权,才能使为人民服务走上公开、透明、公平、可持续之路,才能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治的保障和司法的救济。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一要在“广泛”上做文章:不仅要保护人民私法上的权利,而且要保护人民公法上的权利;不仅要承认国民的法定权利,而且要承认国民的基本人权与正当利益;不仅要不断扩大人民的政治权利,而且要不断扩大国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权利;不仅要强化对自由权的保护,而且要强化对平等权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当代人的权利,而且要保护子孙后代的权利。二要在“保证”上下功夫:一要为权利的行使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二要使每项权利相应的义务或职责具有对应支持;三要有效防止权利遭受公共权力的侵害;四要切实保障权利的平等行使;五要健全权利受损的救济机制。

三、要把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依法治吏,基本要求是合理限制权力,防止和纠正权力被滥用。而要合理限制权力,防止和纠正权力被滥用,从依法执政的角度讲,就必须强化法律监督,督促和保障公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并通过对其职务犯罪行为的追究,促使各项公务活动按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标准和程序实施。

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任何法治形态的基本要义;公共权力具有二重性,唯有法律方能使其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破坏法治的最大危险在一般情况下都来自公共权力;只有约束好公共权力,国民的权利和自由才可能安全实现。有效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要科学配置权力,使决策

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规范权力的运行,为权力的运行设定明确的范围、条件、程序和界限;要防止权力的滥用,为权力的行使设定正当目的及合理基准与要求;要严格对权力的监督,使违法或不正当行使权力的行为得以及时有效纠正;要健全权益恢复机制,使受公共权力侵害的私益得到及时赔偿或补偿。

四、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执政党对六十多年执政经验教训的总结。三者的有机统一,不仅反映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律,而且体现了政党与国家和人民之关系的基本准则。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应当通过宪政路径吸纳、整合、表达民意,并通过立法程序将党的意志和政策变成国家意志和法律;要使党的领导融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之中,并通过权力机关的立法权、人事选举罢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实现党对国家的领导;要使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与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权力运行方式协调、统一起来,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

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改革、发展、解纷、维稳中的棘手问题

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公意的规范表达,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党的各种政策的有机整合。因此,宪法和法律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循的准则。法治是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推动发展,也不论是化解矛盾还是维护稳定,都不得以任何借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都应当以法治思维进行谋划和决策,都必须以法治方式进行决断和处理。要按照法定的权限举事,不得超越或变相超越本机关或本职位的职权范围,不得随意扩大自己的职权范围,即使目的正当也不得在法外行使权力;要按照法定的条件处事,不得曲解法定的条件行使职权,也不得随意变更法定的条件行使职权,更不得无视法定的条件行使职权;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事,不得任意减损或增加法定的步骤和方式,不得随意颠倒法定程序的顺序,不得无视法律的形式或标准,不得随

意违背法律的期间规定和时间要求;要按照证据规则定事,对事件进行定性必须满足法定的事实要件,认定事实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所运用的证据材料必须合法客观并与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要按照正当合理原则办事,不得受不应当考虑的因素的干扰或拒绝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不得违反比例原则及合目的性、合正义性之原则;不得滥用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权以及实体或程序的自由裁量权。

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要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创造体制条件,并设置高度正当的司法程序

司法的性质、功能和使命,要求司法主体必须具有中立性。司法不中立便无法获得当事人的认同和接受;而司法的中立必须以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并有足够的能力抗拒任何形式的干扰为条件。在中国,对司法的干扰,不仅来自“金钱”和“权力”,而且来自“人情”和“关系”,这种国情和现实,使中国的司法所面临的干扰风险非常之大。因此,需要建立坚固的体制障碍和制度隔离,使任何干扰都无法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实质性的消极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然而,独立性并不是公正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要实现公正,除了司法人员的优良素质和高度自律之外,还必须通过设立具有高度正当性的程序,通过赋予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充分的程序权利,通过科学、有效且符合司法规律的管理,通过有效而理性的层级监督和外部监督等等,以确保事实认定的客观性、法律适用的正确性以及当事人的可接受性。

总之,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下有力推动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一定能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取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成效,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中国创造出与经济建设奇迹相媲美的法治建设奇迹。

参考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

平南县委党校张福金甘石明吴梅贤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 篇7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章程建设

1. 引言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再次将依法治国放在重要地位,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高校中的具体体现。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我国很多高校面临着改革, 依法治校的方针已经逐步在校园中实施开来。依法治校是促进高校改革的措施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中, 由于传统思想的阻碍, 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 依法治校的内涵

依法治校, 即高校的整体工作要在法律的指导下进行, 用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学校, 高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本校的实情制定一整套具有法律效力的高校规章制度, 来规范师生的行为, 以加强校园的法治建设, 促进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依法治校拟营造一个具有法律氛围的校园, 形成一种自我管理和依法办学的工作机制, 使管理者和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以法律为准绳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目标。

3. 依法治校的发展现状

(1) 高校的法律意识淡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很多高校注重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忽视了法制教育, 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不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我国向来以人治为主导, 高校中的行政化加大了人的权利, 很多部门工作起来不用法律来表达诉求, 不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单纯的以人的思想为主导, 丧失了法律的权威性。当与学校或老师发生纠纷时, 很少学生会通过法律来解决, 很多人心存顾虑, 怕影响自己的学业, 维权途径不便严重影响了师生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

(2) 高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依法治校的前提是高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 当前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特别是针对高校行政部门的法律规章严重滞后。即使有某些规章制度也体现出权利的色彩, 强调行政部门的权利, 忽视法律在行政工作中的权威性。还有很多高校的规章制度制定的规则不完善, 没有从高校实际工作出发, 反映不了学校的真正需求, 导致在实际工作中, 高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的规范师生的行为, 其中会出现漏洞、管理真空的地方, 使高校的规章制度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3) 监管机制不健全。当前, 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利导致腐败, 绝对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在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 人们对于金钱的欲望却在一步步加大。高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的规范师生的行为, 在高校整体工作中, 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 对于在招生、基建、后勤等领域的腐败现象得不到严厉的监管, 使得很多职务犯罪时有发生, 现存的监管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 不能起到应用的监管作用。

4.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有效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 现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有效途径。

(1) 加强宣传, 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依法治校的实行包含两个条件, 一个是制度条件, 一个是思想条件。要想依法治校能够顺利的推进, 首先应该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在高校管理中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特别是高校的管理者, 应该带头学习法律知识, 洁身自好, 提高法律意识, 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为全校师生做出好的榜样。定期对教职工进行法律培训, 以克服利益至上的不良倾向。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 增加法律课程的设置, 在校园生活中, 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 自觉的遵守法律, 提高法律素养, 并懂得积极的拿起法律武器解决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法律法规, 在日常行政事务中强调法律的作用, 使高校的工作透明化、公平化、法律化。在高校的整体工作中树立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 使依法治校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 完善高校相关的法律制度。高校应该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规章制度, 比如招生制度、后勤保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等, 使高校的全部工作都有法可依。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 要注重其实效性和合理性, 要经过立项、起草、审查、听证和发布等程序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当前很多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是实际严格执行却少之又少。一个制度的成败在于其是否具有实际的执行力, 所以, 高校的规章制度应该做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社会在不断进步, 高校的规章制度应该与时俱进, 不能一成不变, 不能不有所变通, 要及时的进行修正, 在相关规章制度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下, 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来解决, 以适应高校的发展。

(3) 建立健全高校法律法规的监管机制。规章制度归根结底还是要人来执行, 严格的监管机制是保证高校规章制度切实实施的前提, 是维护高校规章制度尊严的必要手段。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 从上到下, 通过各种形式监督起来。教育执法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力, 具有坚不可摧的政治立场, 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 运用监管的武器将不法行为及时反映出来, 以保证高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形成覆盖范围大的监督网络。

参考文献

[1]唐赟.依法治校视角下我国高校规章的合法性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 2015, (2) :9-12.

[2]马俊波.依法治校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3 (4) :64-65.

[3]王慧.试论高校法治文化及其建设进路——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 2014, 14 (3) :24-27.

[4]罗丽华.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与展望[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7 (3) :121-125.

浅谈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篇8

关键词:法治;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并且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被认为是中国在法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里我们就结合《决定》的内容和对法治的理解,着重分析探究在新的历史时期,法治为何成为国家治理的新常态,以及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为何法治成为国家治理新常态

早在春秋初期,管子就提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以法治国”的提倡,并且此后,“法为治具”也成为历代的传统性认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全会的重要主题。从古代的“以法治国”到今天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能成为国家治理的新常态,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

第一改革共识需要法治凝聚。新一轮改革影响面大,触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只有寻求最大公约数,形成广泛的共识,凝聚强大的合力,改革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实现预期目标。我们知道,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国内理论界思想界非常活跃,对于未来中国的路怎么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左右之争更是激烈,那么如何凝聚改革共识,统一大家思想呢?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國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时,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因为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法治与现代民主又是紧密相连、共为一体的,

第二,改革本身需要法治引领和规范。因为改革中的利益平衡、关系调节和行为规范需要法治。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利益妥协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是一种行为规范。同时改革也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依法治国要求改革不能突破法律界限,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所以有人说:“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2]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法治

首先法治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治理模式。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很多,比如神治、人治、法治等,但人类社会治理实践证明法治是目前最优的治理方式,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目前还找不到比他更好的治理模式。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指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3]著名法学大家罗克斯·庞德认为:对人类内在本性的控制,即实行社会控制,有三种主要手段:法律、道德和宗教。[4]但是从16世纪以来,法律已成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工具。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也认为:合法性统治包括三种历史类型:“卡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型)”、“传统型”与“法理型”统制。并指出,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的合法统治最优模式是“法理型”统治。[5]邓小平同志也多次不断强调“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6]

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核心要素是法治。有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标准: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民主化;三是法治;四是效率;五是协调。“依法治国”的战略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密切相连的,两者其实都是在强调公共管理与国家治理的理性化,这不仅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而且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

二、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在明晰了法治已成为国家治理的新常态后,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那在新的时期,我们又该如何践行这个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让宪法真正成为权威。这可以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

之所以为要让宪法要成为真正的权威,其根源在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用宪法来治理国家,用宪法来执政,怎能不先明确宪法权威?可以说,树立宪法权威,关乎依法治国的全局。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们要大力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将宪法权威和监督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

2.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国家的法律法规靠谁实施?各级政府。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是谁?也是各级政府。一个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是不是合法适当,不仅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和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也关系到国家依法治国方略能不能妥善落实。因此,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

3.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7]只有当法治成为一种全民意识,人人心中有法,人人心中尚法,人人行动守法,那么法治中国,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法治中国,铿锵骊歌。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为新时期的法制建设谱好篇章,吹起号角,亿万中华儿女,让我们踏歌而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聚力拼搏。

参考文献:

[1]《管子·明法解》.

[2]11月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在广西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上的讲话.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4]罗克斯·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5]马克斯·韦伯《西方社会学理论》.

[6]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上一篇:实施五心工程惠泽广大群众下一篇:珠宝设计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