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机理

2024-07-25

风险机理(共10篇)

风险机理 篇1

一、引言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 多种风险不断涌现, 而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运作中众多风险在财务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其无疑是威胁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性危机。因此, 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但目前能够解释财务风险原因且具说服力的规范性理论很少。究其根源, 目前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解释还停留在表层上的因素分析、原因归类、过程描述上, 没有从企业财务风险形成与演化的根源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 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 企业运营离不开大的宏观环境, 企业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出来, 又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营、成长、变化。因此, 研究企业及其财务状况必须研究它的环境及其同环境的相互作用,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也必然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传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机理只是单一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并没有找出导致财务风险的外部条件所在, 显然具有片面性和滞后性, 这正是过去在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中所忽视而恰恰又是急需特别关注的前沿性问题。

基于此, 本文以系统理论为依据, 深入揭示企业财务风险机理和规律, 建立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间的联系, 提出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是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耦合作用的过程, 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机理, 构建耦合度模型, 为企业财务风险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是一个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耦合作用的过程。自适应成长理论认为,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以一种稳定有序的方式进行的。但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种稳定有序的方式被破坏, 系统就处于不适应环境的状态。此时组织必须变革自身以重新适应环境。因此企业成长的过程是自组织不断适应环境的动态协调过程。当这种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打破时, 就会波及企业财务活动, 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外部环境关键是行业环境支持力, 内部条件关键是企业财务竞争力。这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企业财务状况就好, 反之就会恶化。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如图1所示。

(一) 企业财务竞争力

所谓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市场力量, 是与竞争对手抗争, 赢得市场份额, 获取利润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或能力。企业财务竞争力则是竞争力力量体系中一个全新的概念, 它是从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 是从企业财务管理和理财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竞争实力或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贯穿于企业整个动态财务管理体系中, 以长期积累的资源、知识和创新为核心, 是企业的各种财务能力协同整合而产生的综合能力, 是一种专有的、动态发展的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 它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保持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企业财务竞争力与企业财务风险状态具有线性负相关性, 即企业财务竞争力越强, 企业财务风险越小, 因此企业财务竞争力是企业财务风险的直接因素。在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前提下, 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增强会带来企业的发展, 提高效率与效益,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 行业环境支持力

企业的生存环境按其影响范围的大小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行业环境是企业生存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它对企业生存、发展及战略制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宏观环境的变化总是通过影响某些或某个行业而波及具体的企业。

行业环境支持力是指围绕企业发展而变化, 并足以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切行业环境条件的总称。这些外部条件包括行业的政策支持、发展状况、市场氛围、科技水平等, 行业环境支持力是这些条件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行业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 它既为企业运行提供必要条件, 又对企业活动起制约作用, 企业要不断根据所处的行业环境去调整发展战略, 政府也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以促进企业发展。因此, 对企业财务来说, 对环境要有适应力, 同时政府要提供环境支持力以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力取决于企业财务竞争力。企业财务竞争力既定的前提下, 环境支持力越大, 企业成长的环境越好, 企业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速度越快, 即成长潜力越大, 越能转化成企业的竞争力, 则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

三、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关系

由于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之间存在着耦合、互动的关系, 为了深入揭示其耦合机理, 本文以指标选取的主导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分别对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建立指标体系, 并对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之间的耦合进行分析。

(一) 耦合指标体系设计

包括企业财务竞争力指标设计以及行业环境支持力指标设计。

(1) 企业财务竞争力指标设计。企业财务竞争力系统主要取决于其三个关键子系统, 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 盈利能力是基础, 营运能力是动力, 偿债能力是保障, 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 是评价企业财务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如果企业长期处在亏损的境地中, 竞争力是无从谈起的。在盈利能力指标中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销售利润率与成本费用率。

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 企业要以合理的资金占用, 尽可能短的周转时间, 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 创造尽可能多的营业收入, 分析资产管理能力也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在营运能力指标中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资产现金回收率。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是评价企业财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偿还负债则可能导致破产, 企业也会丧失财务竞争力。企业只有适度举债才有利于发展, 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竞争力。在偿债能力指标中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负债率与已获利息倍数。

(2) 行业环境支持力指标设计。行业环境维度的划分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主观派和客观派。主观派即利用复杂性、动态性、丰富性等定性维度, 相应地对于各个维度的衡量多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主观数据搜集;客观派则用关键具体的客观指标来衡量行业环境, 如行业利润率、行业集中度等, 对于这类研究数据多是从统计年鉴上获得行业客观数据。由于行业环境的构成因素众多, 而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关系, 要对所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很困难。因此,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 以影响企业财务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为出发点, 将行业环境支持力系统也分为三个关键子系统, 即行业盈利环境、行业营运环境、行业偿债环境。具体而言, 将行业环境支持力划分为6个指标, 分别为行业资源条件、行业竞争状况、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水平、行业信用水平、行业利率水平。

(二) 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关系分析

耦合是指两个 (或者两个以上) 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从耦合的内涵可以看出:耦合的基本前提是耦合各方必须存在某种关联;耦合的结果是耦合各方的属性会发生变化 (即原有的属性会被缩小和放大) 。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作为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两个子系统, 彼此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带动, 能够产生协同放大的效应, 所以可以认为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

内部因素即企业财务竞争力, 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决定企业的生存也离不开环境支持力, 环境支持力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将为企业成长提供条件。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关联就是企业财务竞争力的三个关键子系统与行业环境支持力的三个主要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关系如图2所示。

行业资源条件影响企业原材料的购进价格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率、行业竞争状况和行业生命周期影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因此, 这三类行业环境合称为行业盈利环境, 它与企业财务盈利能力有必然的联系。

行业信用水平决定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难易程度, 行业技术水平决定企业内部生产效率和周转能力。因此, 这两类行业环境合称为行业营运环境, 它与企业财务营运能力有必然联系。

行业利率水平的大小决定企业偿付利息的压力, 因此, 将其称为行业偿债环境, 它与企业财务偿债能力有必然联系。

四、企业财务风险耦合度模型

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相互耦合协调促进的过程, 就是物理学中所说的耦合协调过程。但如何判断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却是研究的难点。这里可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概念来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 对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度。

(一) 耦合度

耦合度是用来描述系统或要素彼此作用影响的程度。从协同学的角度看, 耦合作用和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种序与结构, 或者说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由协同学可知, 系统在相变点处的内部变量可分为快、慢驰豫变量两类, 慢驰豫变量是决定系统相变进程的根本变量, 即系统的序参量。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 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 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 可以把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之间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度, 其大小反映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强度。

(二) 功效函数

功效函数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 建立最底层的的最优指标集。采用改进的灰色多层次理论来求各子系统的综合指数。将企业财务竞争力子系统和行业环境支持力子系统各分为3个层次, 最高层 (企业财务竞争力指数和行业环境支持力指数) 、中间层 (一级评价指标F (i) , i=1, 2, …, m) 和最底层 (二级评价指标为Fij, j=1, 2, …, n) 。

X (s) 代表第s个被评子系统的综合指数。

设dijs为系统内第s个参评项目对应于F (i) 的二级评价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值, 原始数据以矩阵表示为D (i) = (dijs) n×q;为消除量纲的差异, 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矩阵C (i) = (cijs) n×q。设cij为第j个指标在q个参评项目中的最优值 (高优指标取最大值, 低优指标取最小值) , 于是Cmax (i) =[C1 (i) , C2 (i) , …, Cn (i) ], 即为该系统内的最优指标集。

其次, 确定评判矩阵。以Cmax (i) =[C1 (i) , C2 (i) , …, Cn (i) ]T为参考数据列, Cs (i) =[C1s (i) , C2s (i) , …, Cns (i) ]T为被比较数列, 用公式分别求出第S个项目的第j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的最优指标间的关联系数ξjs (i) (i=1, 2, …, m;j=1, 2, …, n;s=1, 2, …, q) , 得评判矩阵A (i) = (ξjs (i) ) n×q, 式中的分辨系数ρ∈ (0, 1) , 一般取0.5或小于0.5。

第三, 确定最底层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中对最底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层次分析法, 将复杂的多指标问题由高层到低层逐步分解, 由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以求得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该值的大小即为该方案被接受的优先级。本方法主要经由专家对两两评价指标间之相对重要性进行成对比较。若决策状况中有个评价指标, 则决策者共必须进行2=12次的成对比较, 而这些成对比较后的相对重要性容许有某一限度的不一致性存在。

第四, 对中间层作综合评价。对中间层作综合评价, 其中每个二级评价结果为R (i) = (Wi) TA (i) , 将单层次评价结果R (1) , R (2) , …, R (m) 构成矩阵R=[R (1) , R (2) , …, R (m) ]T, 找出其对应的最优指标集, 将其化为评判矩阵A, 再计算出中间层指标的权重系数wi, 然后求出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为Xk=WA=xk。变量xk (本文k=1, 2) 是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数量。

第五, 构造功效函数模型。设变量ui (i=1, 2, …, m) 是企业财务系统的序参量, u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 其值为Xij。Aij, Bij是企业财务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因而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对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

其中uij为变量Xij对企业财务系统的功效贡献大小。按照 (1) 式构造的功效系数具有如下特点:uij反映了各指标达到目标值的满意程度, uij趋近于0为最不满意, uij趋近1为最满意, 所以0≤uij≤1。由于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是处于企业财务系统中两个不同而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 对子系统内各个序参量的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集成方法论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采取几何平均法和线性加权和法在这里采取线性加权和法。本文采取线性加权和法。

其中ui为子系统对总系统有序度的贡献, λij为各个指标的权重, 在本文中具体通过层次分析法予以确定。

(三) 耦合度函数

耦合度的计算要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 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 即:

依据上面的公式, 可以直接得到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度函数:

对 (4) 式而言, 耦合度值介于0和1之间。当C=1时, 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度最大, 说明这两个能力系统之间达到了良性共振耦合, 企业财务系统将趋向新的有序结构,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而当C=0时, 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度最小, 说明这两个能力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 企业财务系统将向无序发展,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依据物理学中耦合阶段的划分, 本文将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的耦合状况划分为四个阶段: (1) 当0

五、结论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观点与协同思想及理论, 深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耦合机理, 得出如下结论: (1)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是一个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共同作用的过程。外部环境是行业环境支持力, 内部条件是企业财务竞争力。企业财务竞争力是企业财务风险的直接因素, 在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前提下, 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增强会带来企业的发展, 提高效率与效益,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行业环境支持力为企业运行提供必要条件, 企业财务竞争力既定的前提下, 环境支持力越大, 企业成长的环境越好, 企业的成长潜力越大, 越能转化成企业的竞争力, 则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 (2) 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具有交互耦合的关系, 共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状况。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企业财务状况就好, 反之就会恶化。 (3) 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行业环境支持力耦合协调程度可以通过耦合度模型来测算, 耦合度大小反映了二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强度, 也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参考文献

[1]于晓红、张立:《基于行业环境因素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财会通讯》 (综合·中) 2009年第11期。

[2]陆正华、钟燕华:《行业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分析》, 《财会通讯》 (综合·下) 2009年第11期。

[3]郝生宾、于渤:《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管理能力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预测》2008年第6期。

[4]于晓宇、谢富纪、彭鹏:《知识管理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机理研究》, 《情报科学》2007年第2期。

[5]冯娟:《基于行业比较的风险投资企业综合评价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风险机理 篇2

产业关联型是指由生产的纵向和横向关联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这种类型既有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同产业企业,又有直接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生产互补品、配套品或具有专业化服务性的辅助企业。尽管这类风险企业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但往往以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少数几个企业为主导,其余企业或为其提供互补品或配套品生产,或为聚集区内所有企业作专业化服务。如计算机产业发展就须电子、软件、材料行业的强力支持,一旦它们都得到专业化发展,计算机产业的规模经营才得以实现。

3.2 资源共享型

资源共享型是指企业受益于某一区域特有的公共资源而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企业最初选址要考虑范围经济性,导致范围经济的共享资源包括产品原料体系、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等。许多同类或不同类的风险企业都有许多共享资源,这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3.3 知识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是指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形成的具有科技含量较高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就是杰出代表。这种类型的企业集群有别于传统企业:一是所要求的科技含量较高,绝大多数都是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受技术创新、吸收和应用的影响比较大,受技术商业化程度的影响较高;三是风险企业的成长严重受技术生命周期和发展方向的影响;四是企业经营的高附加值和高风险并存。

3.4 外力驱动型

外力驱动型是指在外生环境驱动下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外生环境各种各样,形成的集群方式也形态各异。世界上的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风险企业都属于由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行政部署形成的风险企业群,它们的集群起初并不是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而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行政部署驱动起了很大作用;还有一类是基于投资来源国或地区与投资东道国或地区的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和文化而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如我国港澳地区的风险投资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台湾投资集中于福建,日本投资则集中在辽东地区;再有一类是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的风险企业群。像日本筑波的.风险企业就是典型实例。不管集群属于哪种形态,维持和决定集群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风险企业的产业链,外生条件并不能长久地维系。

4 我国风险投资的集群现状分析

4.1 相互依存的风险企业网络体系并未真正形成

我国的风险企业大多是通过依靠提供土地、行政命令和优惠政策等措施而形成的空间集群。这种集群模式使得许多风险企业大都是因为外部的优越条件嵌入的,而不是依赖内在价值链自然衍生而形成的,这样企业间就难以形成依靠各自核心竞争能力相联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最终导致企业集群“先天不足”,价值链整合力度不够、结构单一、企业关联度低、缺乏协同效应和植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地区政策差距日益缩小,这种空间上的聚集就表现出很大脆弱性,当某一区域的土地成本、劳动力价格等区位优势及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这一区域内的一些风险企业就可能会向其他政策更优惠的地方流动。

4.2 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

风险投资是一种现代新型投资方式,涉及诸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实践性极强,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直接决定着风险投资的成败。而我国目前现状是,虽有大量科研成果,但缺乏既有技术、管理,又有金融等专门经验的人才对其商业化前景的准确评估,致使现在大部分风险投资基金不敢投出去。而科技人员虽然有创业热情,创新能力也较强,但他们由于缺乏管理和融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不能把科技成果真正产业化。外资和民间资本虽然有进行风险投资的意向,但由于相互缺乏信任,也很难找到可靠的代理人。所有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我国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复合型人才造成的。

4.3 风险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短暂的高新技术风险产业来说,一个创新产品比较容易达到成熟阶段。当达到成熟阶段时,产品的利润就降低,竞争加剧。此时,企业要继续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一般有差别化竞争和低成本竞争。低成本竞争可能会因其他风险企业更低的成本而使得该企业被淘汰,而采取差别化竞争的企业则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以引进国外成熟的高新技术为主是导致我国风险企业竞争力不够强大、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4.4 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

国际经验表明,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等多渠道的民间资本,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则着重通过制度安排来扶持风险投资。而我国目前风险投资规模较为狭小,资本来源过于单一,大部分靠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直接投入获得。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资金运用的垄断性、来源有限性以及与风险投资本质的相悖性,政府的过度参与必将极大制约民间风险资本的发展。

4.5 风险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风险资本从筹措、投入到退出都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它是以消除投融资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为目的,提供资金供求双方的匹配、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的平台。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一些中介机构,但大多数独立性较差、地方行政色彩浓厚、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一般中介机构都挂靠在行政机关、事业和企业主管部门等,很难保证人员、资金与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势必影响执业过程中的公正性。此外,由于各类中介机构缺乏必要的行业自律管理和法规规范,导致中介机构降低职业职守,违规违法现象严重,从而削弱了其在社会上的中介地位。同时,在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业务的法律地位和准则明显不足,相关法律尚未制定;各个中介机构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执业标准体系,各地中介机构都按自行标准开展业务,形成了法度不一、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导致中介机构缺乏信用认知性。

5 对策与建议

(1)各级地方政府应从产业组织的战略高度,选择合适的行业,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引导风险企业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政府应尊重集群的内生性规律,要注重某一区域内主导风险企业的培养,发挥它们的“羊群效应”,通过其产业环节的支解,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小企业,进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产业技术链,从而推动整个风险企业集群化的成长和网络体系的形成。

(2)风险投资产业集群的成功,人才无疑是第一大要素。为此,要通过实践,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人才;要有计划地把国内有一定风险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员送到国外发达国家培训;要聘用在国外从事风险投资的华人专家回国工作;尽快建立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约束机制。

(3)疏通民间资本转化为风险投资的渠道,实现由单一的政府投入型向多元化投入型发展的转换。为此,我国在目前法律体系的现状条件下,要尽快制定《风险投资法》,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运作与收益分配提供法律依据。

(4)完善风险投资的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培育中性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对各机构进行分工与协作,发挥其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加强中介机构的自律建设。完善中介机构的外部法制环境,尽快出台和完善《证券发行和交易法》和《投资顾问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加强从事中介机构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加快各种信息服务业的建设步伐,形成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风险投资中介运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中国风险投资形成、发展的战略思考[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2 刘曼红.风险投资的第三要素——人、人、人(中)[J].中国科技信息,2000(20)

3 孟薇,钱省三.印度软件产业研究[J].科研管理,2005(1)

4 王建优.产业集群的特征、成因和类型[J].当代财经,2003(1)

风险机理 篇3

摘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影响创业决策的三个关键认知因素——机会感知、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认知观的创业风险决策模型。设计了机会感知、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的度量问卷,对武汉市多个创业园区进行调研,利用SPSS13.0和LISREL8.30软件对所收集的样本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可靠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关键词:机会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偏好;机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6.001

创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各个国家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创业;在我国,当前的全民创业正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创业活动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创业研究的早期,学者常常将创业者和其他群体进行差异比较,把创业活动的发生归结于创业者的个性特质[1]。以创业者个性特质为主线来解读创业行为,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成效,以至许多学者也由此对特质研究提出了质疑与批评,认为个性特质无法对未来的创业行为做出预测[2],而创业者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行为研究,而不是静态的特质研究[3]。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创业者的认知能力,并试图探索认知因素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也拟在此问题上进行研究,探索机会感知、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等认知因素的形成机理及度量。

一、创业者机会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及其形成机理

从创业研究的历程来看,一些经典的创业文献认为感知等认知因素在创业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4],其中影响创业风险决策的关键认知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会感知。创业机会就是通过创业来实现资源增值的一种可能性,是影响创业决策的重要因素。Stevenson等[5]认为,发现和选择正确的机会是一个成功创业者的重要能力之一。Venkataraman[6]认为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发现和开发创业机会。可见,发现机会,感知到机会的存在是创业决策的前提,对创业机会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但当前关于创业机会的研究,在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Saravath和Nicholas[7]认为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识别机会的信息是完备的,并在个体间随机分布;Shane和Venkataraman[8]认为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机会的信息不是随机分布的,高创业警觉性的人更容易发现创业机会。另外,Ardichvili和Cardozob[9]认为机会的一些要素可以被认知,但是机会是创造的,不是被发现的。Hench 和 Sanberg[10]认为机会是创造构想存在于创业者的意识中。可见,当前关于创业机会的主要分歧集中在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创造的,创业机会的信息是否完备和随机分布。虽然对于创业机会尚有分歧,但是大家都认同机会感知的存在。

机会感知是创业者对能把握并确保创业机会盈利的可能性的主观评价,是创业机会在创业者思维意识中的主观反映。这种意识反映一是包括机会感觉的过程:意识到存在的潜在机会,即发现未开发的市场需求或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11],这种意识是客观机会的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它的形成有赖于创业者的能力,包括警觉性、知识存量、先前经验等;二是包括机会知觉的过程:对意识到的潜在机会的必要评价,这种评价是创业者的主观评价,主要是权衡意识到的机会的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能力的匹配程度,这一过程是客观机会的整体属性的主观反映。

第二,风险感知。创业活动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风险是创业决策时创业者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创业决策中,风险感知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采取冒险行为是由于他们感知到风险较弱[12]。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风险感知的忽略会明显妨碍认知因素在创业领域的解释力[6]。采取冒险行为的个人与没有采取该行为的人相比,是由于冒险的人感知到的风险较低。因此,即便个人的风险倾向不高,但由于其感知到的风险较低,采取风险行为的可能性则较高;而他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进行冒险。可见,风险感知是创业风险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是创业风险在创业者思维意识中的主观反映,是创业者在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创业风险在创业者的思维意识里形成的总体烙印及其烙印深度。这种烙印及其深度是创业风险感知过程中形成的。创业风险感知过程包括风险感觉的过程:感觉到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等,这种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创业者的类似经验和知识存量等;它还包括风险知觉的过程:对感觉到的这些不确定性发生后果的意识反映,是对感觉到的不确定性的一种加工过程,分析不确定性发生后的严重性。所以,风险感知受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严重性双因素影响。

第三,风险偏好。创业决策往往带有风险性,不同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创业风险决策。但对这种影响关系的研究尚无统一见解,一些学者认为风险倾向是通过风险感知来影响决策的[6],高风险倾向的个人,感知到特定情形的风险要低于风险倾向低的人,风险感知则被认为影响到风险选择[1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创业者的风险倾向是直接作用于创业决策,并不是通过风险感知来影响创业决策[14]。虽然当前在风险倾向方面学者的意见存在分歧,但是共同的观点认为:风险倾向是在决策情形下,对已感知到风险的行为偏好,可以有效地将个人对机会的态度概念化,是创业决策者的稳定的风险态度。风险偏好是不同的人对风险的不同态度,通常把决策者面对风险的态度分为风险喜好、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三种类型[15]。

因此,可以认为,机会感知、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等都是影响创业风险决策的重要认知因素,这些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着创业风险决策,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见图1。

图1中,风险偏好通过影响创业者的信息取舍,导致实现认知偏差,至而认知偏差影响风险感知[16]和机会感知;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作为创业决策的依据,直接影响创业决策;而在创业决策过程中,风险偏好影响决策的评价和选择,至而影响创业决策。

二、创业者机会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的度量

(一)度量问卷设计

机会感知、风险感知以及风险偏好作为重要的认知因素,影响着创业决策,其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关系需更深入的定量研究,本文拟在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度量问卷。见表1。

其中,在机会感知方面。Timmons[17]总结概括了一个评价创业机会的框架,其中涉及八大类53项指标。本文拟定依据机会感知的机理,将Timmons的53项指标进行归纳,设计相关问卷。见表1中的1-6题。

在风险感知方面。Willians[18-19]研究了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一套关于风险感知问卷,本文拟定依据风险感知的机理,在其基础之上设计相关问卷。见表1中的7-11题。

在风险偏好方面。Hsee和Weber认为,人们的风险偏好预测取决于他们的原型知识和对风险的即时情感反应[20],并设计了基于风险偏好指数(RPI)计算的风险偏好水平问卷。本文拟定依据风险偏好的机理和中国国情设计问卷。见表2。

本文借助做“武汉市全民创业工作评价研究”的机会,在武汉市多个创业园区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获取了7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0份。基于调研结果,本文对附件中的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可靠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

(二)度量指标的探索性分析

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利用SPSS13.0对调研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法,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法,以因子截取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抽取公因子,其分析结果如下:

1.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在对机会感知、风险感知进行探索性分析之前,进行了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如下:机会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的测度指标的KMO值为0.791,大于0.7,Bartlett's球形检验的P值都为0,皆小于0.001,这说明机会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的测度问卷中存在大量显著相关关系,可以对它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2.特征值及总体方差解释能力。

限定特征值大于1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后,本文所设计的问卷可以提炼的3个因子,且其对应的特征值分别为4.863、2.586和1.004,它们对总方差的解释能力累积达70.450%。

3.因子载荷量。

探索性因子分析时,经过6次旋转迭代,可得探索性分析结果。见表3。

表3表明,问题X1、X2、X3、X4、X5、X6反映了机会感知,其与机会感知之间的的因子负荷量分别为0.756、0.563、0.788、0.842、0.795、0.845,问题X7、X8、X9、X10、X11反映了风险感知,其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因子负荷量分别为0.742、0.881、0.781、0.686、0.883,问题X12反映了风险偏好,而且与风险偏好之间的因子负荷量为0.779。所有因子负荷都大于0.5,满足探索性分析要求。 (三)度量指标的可靠性分析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由于风险偏好是单维度指标,所以其不便进行可靠性分析,在此只借助SPSS13.0软件对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进行可靠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5可知,机会感知、风险感知等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86、0.875,皆大于0.7的标准,由此可见机会感知、风险感知等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比较高,具有很好的信度。而且各问题的CTICе刀即笥0.5的标准,因此没有指标(问题)需要被删除。

(四)度量指标的验证性分析

在进行验证性分析时,仅需要对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等多维度指标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中采用LISREL8.30软件,以验证潜在变量机会感知、风险感知与对应测度题项之间因子载荷的显著性为判断标准,其验证性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6可知,所有的因子载荷的t值都大于2.0,即因子载荷显著,这说明本文设计的问卷能有效测度创业者的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利用SPSS13.0软件处理得到因子协方差矩阵以及模型的拟合指数,见表6。

从表6可知,机会感知、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是相关的,且机会感知与风险感知负相关;机会感知与风险偏好负相关;风险感知与风险正相关。

三、结论

机会感知、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是影响创业风险决策的三个重要心理因素,为了解三者对创业风险决策的影响关系,本文探究了三者的形成机理,并基于此设计了测度问卷,并对问卷的调研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可靠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1.通过探索性分析,可知本文设计的问卷可提炼出三个因子:机会感知、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围绕机会感知、风险感知的相应问题的调研样本,进行可靠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都证实了设计的这些问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性,这说明:设计的问卷能有效地测度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

2.风险偏好、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三者具有相关性,其中,风险偏好与机会感知之间具有负相关性;风险偏好与风险感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风险感知与机会感知之间具有副相关性。因此,有理由相信风险偏好影响创业者的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

[参考文献]

[1]Robinson P B,Stimpson D V,Huerfner J C,Hunt H K.An attitude approach to the predi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4):13-32.

[2]Gartner W B.Some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traits and characteristics[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1989(14):27-37.

[3]Bird B J.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for inten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3):442-353

[4]马昆妹,胡培.基于风险感知的创业决策研究[J].软科学,2008,9(22):104-107

[5]Daniel Kahneman,Dan Lovallo.Timid Choices and Bold Forecasts: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Risk-taking[J].Management Science,1993,39(l):17-31.

[6]Sitkin,Sim B,Pablo,Amy L.Reconceptuali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risk behavi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2,17(1):9-38.

[7]Saras D. Sarasvathy,Nicholas Dew S.Ramakrishna Velamuri,Sankaran Venkataraman.Three view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M]∥Zoltan J.Acs and David B.Audretsch eds.Handbook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Springer,2003:141-160.

[8]Shane S,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9]Ardichvili A,Cardozo R,Ray S.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1):105-123.

[10]Hench T J,Sandberg W R.“As the Fog Cleared,Something Changed”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s a dynamic,self-organizing process[Z].Paper presented at the Babson-Kauffma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Babson College,Wellesley,Mass,2000(6):8-10.

[11]Kirzner I.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an Austrian approach[J].J.Econ.Lit,1997(35):60-85.

[12]Daniel Kahneman,Dan Lovallo.Timid choices and bold forecasts: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risk-taking[J].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17-31.

[13]By Leslie E.Palich,D.Ray Bagby.Using cognitive theory to explain entrepreneurial risk-taking: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wisdom[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5,10(6): 425-430.

[14]Lopes L L.Between hope and fear:The psychology of risk[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7(20):255-295.

[15]李怀祖,决策理论导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6]Busenitz LW,Barney J B.Biases and Heuristics i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Difference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Managers in Large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2(1):9-30.

[17]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5the dition[M].McGraw-Hill,1999.

[18]Williams S,Voon Y W.The effects of mood on m-anagerial risk perceptions:exploring affect and the dimensions of risk[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3):268-87.

[19]Williams S,Zainuba M,Jackson R.Affective influences on risk perceptions and risk intention[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3,8(2):126-137.

[20]Hsee C K,Weber E U.A fundamental predication error:Self-others discrepancies in risk prefer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7,126(1):45-53.

探析我国企业会计风险传导机理 篇4

一、企业会计风险的传导特性

从风险传导的角度来看, 企业部门的风险, 基本可以分为:泡沫破灭型传导;结构崩溃型传导;链反应型传导;企业风险的途径式传导;要素稀缺式风险传导;海啸波传导型。分类的依据是风险传导的不同表现形式, 企业会计风险和企业整体风险在特性上既具有区别有具有联系。

1. 企业会计风险和企业整体风险的区别

企业风险包括企业会计风险, 它们给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带来是无法确定的影响,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 再由内部员工操作, 其风险造成的不良后果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都受到波及。

2. 企业会计风险和整体风险的区别

首先, 计量的是不一样的基础, 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基础, 计量的整体决策活动, 包括不只是记录历史信息, 并特别注意的真实状态对未来的影响, 重点是预测, 第二是范围不同, 企业会计风险以企业为重点研究对象, 是微观的风险;企业整体风险是宏观经济的风险。第三, 不同的传导途径。企业风险的基础是企业相关价值链条、利益链条, 业务流程链条的传导路径, 而会计风险并通过实际操作的会计处理进行会计核算传导路径, 伴随着信息的传递链条, 不难看出其路径依赖是会计风险最显着的特征。

二、构成企业会计风险转移的主要因素

公司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各种元素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联动效应非常显着, 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体运作, 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防止会计风险, 前期准备工作必须首先进行, 否则会由于会计风险的转移, 不明朗因素进一步增加不利影响, 最后无法挽回损失。

1. 传导会计风险的根由

传导会计风险的根由是会计风险传导中的一个主要风险, 当各种风险经过特定的工作流程或激发事件后, 它会形成传导的风险源。通过会计风险传导分类分析, 容易发现会计风险传导的构成通常由会计人员的操作和道德风险、会计信息的使用风险、选择会计法规的风险。聚集到风险的主要来源因素是会计信息的传递, 这是一个潜在的力量而形成的会计风险。

2. 传导会计风险的节点

主要依靠信息传递而实施会计风险转移, 其传导节点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中, 接收信息和提供信息方的交汇点, 一旦超出该范围内的节点具有较大强度, 超长所能承受的, 风险源便立刻向下一个节点传导, 从而进一步加剧风险, 风险源传导的风险薄弱时, 传导节点可以发挥更好的控制风险作用。

3. 传导会计风险的载体

传导阻体与传导会计风险的载体是相互背离的, 使传导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从而出现存在利益相关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工作效果很难相符的“风险承载物”, 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有可能是内部制度的缺漏, 也可能是风险事件。而传导阻体是降低风险传导的速度或强度的风险阻截物。要注意其与风险的传导节点不一样, 风险阻体则表现为主观能动性, 而会计风险传导中客观存在的是传导节点。

三、传导企业会计风险的渠道

现阶段有关防范会计风险的文献, 主要是关注在规范管理制的建立, 包括人员监督、内部控制等。

1. 完善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制度

执行企业会计风险传导关键是从源头上避免会计风险传导。首先,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内部会计制度涵盖了会计控制制度、会计系统制度, 是内部管理的一个部分,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 可以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完善的内部会计系统, 以提高效率会计信息的使用。会计制度的建立, 除了满足传统的传导节点的要求外, 是密切相关与会计风险传导节点的制度建设, 必须明确会计人员岗位交接工作, 可以实现各岗位间相互促进、互相监督, 使会计传导减少风险。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须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 账簿、报表和凭证的处理程序也应该明确, 财务管理相互之间制衡, 完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对会计信息应全面分析, 这样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

还有, 对会计法规的建设要积极加强与完善, 对传导会计风险的制度缺失影响及时消除, 在法律上对会计风险传导的防范提供依据。逐渐提高风险判断标准, 使规范会计工作的作用有效发挥, 对粉饰和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发生加以有效预防。

2. 风险意识逐渐加强

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步加强, 从整体素质的培训开始, 包括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继续加强其业务质量的同时, 通过会计从业门槛的提高、延长继续教育时间和其他措施, 促进会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形成终身教育, 对其风险判断能力要努力培养, 以避免因为风险管理的专业素质较低受到影响。同时, 会计人员的专业操守继续加强, 并提高其遵纪守法的意识, 坚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开展会计工作, 从根本上使会计风险传导降低风险。

3. 构建风险传导评价管理模型

会计工作将涉及各方面的业务活动, 因此, 会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否执行到位,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 在实践中, 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会计理论研究如何综合应用,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眼下在构建理论模型上, 在定量研究会计风险集中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适当的管理会计风险传导的理论模型, 它必须实现与理论模型合适的指标体系, 这是一个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 这样的设计过程中, 选择的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传导必须综合分析, 全面研究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形势下, 用创新思维, 加上风险管理的理论, 与企业会计发展的特点相结合, 对企业会计风险传导机理进行研究, 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在理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会计风险传导,传导机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徐亚.市场经济视角下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新探[J].财会研究, 2010 (19) .[1]徐亚.市场经济视角下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新探[J].财会研究, 2010 (19) .

[2]管素娟.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8) .[2]管素娟.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8) .

风险机理 篇5

摘要: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是其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阐述了小微企业营销风险的概念,然后根据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生存环境,运用风险演化理论,分析小微企业营销风险类型、研究其营销风险演化机理,最后提出相应防范策略。

关键词: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演化机理;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2605

收稿日期:2013-08-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5137411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9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ZH077);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煤矿风险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12A00913)

作者简介:何叶荣(1971-),女,安徽霍邱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方向。

Marketing risk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protective

strategie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HE Ye-rong1,2,LI Ling2

(1.Schoo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Aust,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38, China)

Abstract:Marketing risk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usiness risks i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ing risk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then,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alyses the types of their marketing risks with risk evolution theory,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marketing risk evolution and finally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strategies.

Key words: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marketing risk; evolution mechanism; preventive strategies

一、研究现状

营销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营销管理理论的结合,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美国,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主要针对金融与保险市场,如 (Miehaels,1996)《Technical Risk Management》[1],(Smithson et al,1995)《Managing Financial Risk) [2]。(Waring & Glendon,1998)《Managing Risk》[3], (Dherty,2000)《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Hazard or Physical Risk Management) [4]及 (Financial RiskManagement) [5]。分别从技术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安全风险及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有所涉及。国外研究企业营销风险的理论成果多数是新产品开发风险、广告风险、价格风险等具体单项风险的研究,系统企业营销风险研究较少。

我国学者对营销风险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营销风险预警的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如佘廉(1999)《企业营销预警管理》是关于营销风险管理方面最早的书籍,系统阐述了营销风险预警的原理和方法[6];2.营销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与营销风险管理实务的研究,如张云起(2000)以影响营销风险的重要风险因素为评价对象,构建评价体系,针对评价结果确定营销风险等级,对企业营销风险实施不同方式的预警和控制[7] ;3.营销安全研究,如李蔚(2002)从营销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对营销风险的防范问题[8] 。

国外对风险演化的研究是从演化经济学领域进行的,风险演化是借鉴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和概念。国内学者杨峰(2005)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对集群风险的内生和外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从技术风险和制度风险进行分析,认为在集群演化过程中存在创新能力风险和技术风险,而制度风险主要是制度路径依赖风险[9] 。

综上文献可以看出,虽然对营销风险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大多比较陈旧;营销风险的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还存一些问题,对模型的可信度验证不够;对企业因营销风险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微观营销风险的识别和度量层次,对风险的多因素演化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营销风险内涵、演化机理的研究还没有。

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为小微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其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活跃劳动力市场、增加就业途径、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近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用工成本持续上升、融资越来越困难及小微企业自身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微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如融资风险、生产风险、市场营销风险等。且风险随着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不断演化升级,给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危机。由于篇幅有限,在本文中重点研究小微企业营销风险的演化机理及防范策略。

二、研究过程

(一)相关概念

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是指小微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营销环境、消费者需求、竞争状况、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营销战略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营销策略不当等各种风险,如宏观环境风险、营销策略风险、竞争风险、营销管理风险及企业自身风险等。

营销风险演化是指营销风险在对企业造成影响的过程中会发生的各种变化,导致原来甲风险演化成乙风险,乙风险演化成丙风险,且风险演化的方向是多方位的,既有纵深演化,也有横向演化,还有同时向各方网络状演化,对企业及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比如,由于原材料涨价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企业成本风险,成本提高会引起价格风险,价格上涨会引起部分消费者流失,从而引起竞争风险和客户风险;这些风险相互传递并相互作用,最终可能会引起企业资金短缺,进而演化成企业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等[10]。

营销风险因子是指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些不确定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营销风险源。

营销风险载体是指能承载或携带营销风险因子的物质因素和各种潜在效应,包括资金载体、信息载体、产品载体、促销人员载体等。

营销风险接受体是指受到营销风险影响和辐射的相关产品、服务、业务流程、职能部门、相关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

营销风险演化路径是指营销风险因子从营销风险源出发,依附于营销风险载体,沿着特定的渠道向风险接受体靠近,该渠道即为营销风险演化路径。

营销风险演化诱因是指促使营销风险源中的风险因子在载体的承载下,沿着风险演化路径向风险接受体运动的驱动力。在没有风险诱因的情况下,风险因子表现为无规则缓慢运动或相对静止状态。风险诱因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风险因子向风险接受体运动的速度,且不同的风险诱因会使风险因子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如原材料质量问题(风险诱因)会使风险向产品质量风险方向运动,即导致产品质量风险;促销人员服务态度不好(风险诱因)会使风险向客户关系风险方向运动,即客户关系风险,从而导致客户流失,销售绩效下降[11]。

(二)小微企业风险源分析

导致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有很多内部和外部不确定因素,这里从宏观营销环境变化、营销策略、市场竞争和营销组织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宏观环境风险。宏观环境风险是企业控制不了但又要面对的风险,主要有包括人口、政策法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风险。只有对宏观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对宏观环境风险发生的特点、方式及影响度进行预测,才能尽可能减少宏观环境风险对企业营销绩效的影响。目前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呈现出市场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上下游分化严重。上游企业垄断着能源、信息、物流等资源;下游企业则竞争过度,成本高收益低。自2011年10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两次以小微企业为专题研究扶持与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也先后出台多项扶助措施(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用工政策和土地政策等)。但是,政策的力度还不够,小微企业仍然面临严峻的宏观营销环境风险。

2.营销策略风险。指由于小微企业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策略的制定不当及执行力度不够而引起的风险。

产品风险。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而导致的产品销量不够、市场份额下降、利润低的风险。小微企业在刚进入市场时,由于对市场状况的不清楚,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不够准确,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产品风险不断演化升级。

价格风险。由于小微企业采取的价格策略不当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在资源和市场两大约束条件的影响下,小微企业对价格没有自主权,其经济规模与经济范围都不能与大企业抗衡,不能控制自身产品的价格。大型企业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进行地区差别定价,以高价格地区的盈利来填补低价格地区的损失,小微企业实力微薄,在面对价格风险时,所受冲击较大。

渠道风险。在供应链环节中由于小微企业的响应速度慢、信息不畅通、渠道管理不规范等原因而引起的风险。渠道风险是目前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促销风险。小微企业在开展促销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促销行为、促销策略不当,促销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因素导致促销绩效下降引起的风险。如人员推销风险、广告风险、销售促进风险及公共关系风险等。

3.市场竞争风险。由于市场中各种竞争对小微企业的营销绩效造成的风险。包括顾客风险、替代品风险、供应商风险、竞争对手风险和潜在入侵者风险等。小微企业的顾客忠诚度比大企业要低的多,因此小微企业的顾客风险也比大企业的顾客风险要高,小微企业的顾客风险主要存在于顾客与企业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比如顾客流失、顾客投诉、顾客违约及顾客欠款等,从而对小微企业的营销造成很大的影响;替代品风险是由于其他企业生产的相似产品在外观、功能、技术、成本及服务等比本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多的优势,不仅得到了顾客的喜爱,更能迅速地抢占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引起本企业的营销风险;供应商风险主要由供应商的违约行为所导致的,比如: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供应商供应了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运输或物流成本的增加、供应商没及时供货等,进而引起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下降、生产产品供不应求等一系列风险;竞争对手风险主要是由于竞争对手在产品、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成本控制与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提高或改进,进而对该小微企业的营销造成风险。

4.营销组织风险。小微企业多数是自主创业,家族企业居多,其管理人员大都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但缺乏应有的营销知识,由于缺乏相关的营销理论指导,就有可能造成营销战略决策的失误和偏差,这是引起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演化的内在因素。营销组织管理风险主要有营销组织结构风险,营销人员风险,营销组织制度风险。小微企业营销组织结构较单一,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从而导致风险的产生和演化;营销人员风险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对营销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营销人员本身素质较低、责任心差等因素导致的风险;同时,由于小微企业营销组织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造成对营销人员激励不足、组织冲突加剧导致了营销组织管理风险。

(三)风险演化诱因分析

1.小微企业本身的“营销近视证”。

目前,很多小微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追逐短期利润,缺乏远景规划,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会采取一系列营销策略。有些策略可以与其他企业实现共赢、共同发展,有的措施则是通过降低别的企业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增长,这就导致了营销风险的演化。“营销近视证”是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演化的助推器。

2.“风险的牛鞭效应”。

小微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上下游企业间交流的不通畅,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从而造成信息扭曲,且这种扭曲会沿着营销价值链逐渐放大,这种“牛鞭效应”的营销信息偏差增加了营销活动各环节的无效率工作,使营销风险在各个价值链中演化升级。

3.“响应滞后”效应。

相关营销信息从源头到终端之间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响应滞后,这将会导致营销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之后,做出的反应已经不适合营销信息发出时的要求了,造成营销行为总是比市场需求慢一些,导致营销风险的产生。比如,市场需求信息随着时间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小微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反应速度较慢,当市场调研部门对需求信息的调研出现“响应滞后”时,会把过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在不断的“响应滞后”过程中依次传递给营销决策部门和生产部门,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能已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了。

4.营销道德风险。一些小微企业的经营者为了提高绩效获得高利润,有时候会向消费者夸大产品功能,甚至提供虚假的公司资质给供应商及经销商,采取一些违规甚至违法的手段竞争,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营销道德严重失范,这些行为必然导致营销风险的演化升级,影响价值链相关群体的利益。

(四)风险演化过程分析

小微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当风险源中的风险因子与各种风险载体结合并受到风险诱因的激发,形成风险流并沿着风险演化的各种路径蔓延并感染风险接受体,在演化的过程中,风险流一般会经过一个或多个隐性的风险墙,如果风险演化形成的风险波超过风险墙,则风险会溢出风险墙,感染风险接受体并对风险接受体造成影响,如果风险演化中形成的风险波低于风险墙,风险流无法通过风险墙,继续停留在风险路径中或回流到风险主体中,不会对风险接受体产生影响。当然风险流在风险路径中还会受到风险诱因的激发,仍会使风险继续演化升级,穿越风险墙并影响接受体;未穿过风险墙的风险回流到风险主体,如果控制得当则会将风险弱化,若未加以控制或控制不当可能还会进一步演化。如图1所示,初始时刻在某一点的风险在风险诱因作用下,沿着营销系统中的各种利益链演化并扩散到生产经营中的一系列点和面,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蒙受损失。风险除了在企业内部演化外,还会在企业间演化。因为企业间的利益是相关的,构成利益链的各企业之间风险必然也具有相关性,一个企业内的风险必然会对相关企业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一个企业间风险演化流。同时,在营销风险演化过程中,还会发生一系列性质的变化,比如,在供应链环节中,供应商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生产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出现,产品质量不好销售不出去,进一步引起促销风险,既使销售出去也会频繁出现故障,导致售后服务风险及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演化为人员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也就是说营销风险在在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质变。营销风险在演化过程中发生质变的原因在于营销系统内有很多相互影响的因素,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就是营销风险产生演化的根源。

图1风险演化作用图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创造良好的宏观营销环境

政府要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运用财税、金融、市场监管等手段,要细致、详实并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改革财、税体制,从根本上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让利于小微企业,增强其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切实发挥政府的政策功能和导向作用,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其经营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要改革金融体制,构建小微企业和大企业平等使用信贷资源的融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建立中小金融机构,控制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初创小微企业扩大专项资金规模,使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切实得到解决。第三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营造民企与国企间对生产要素的平等使用权、市场竞争公平参与权、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宏观环境,健全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小微企业升级助力,鼓励小微企业创新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二)创新营销运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1.寻找市场空白点。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小微企业不要跟实力强大的大企业对抗,应充分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寻找市场空白点。发挥靠近市场前沿的优势,在竞争变化快的领域活动;利用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涉足大企业尚未进入的领域;集中力量参与那些大企业不愿从事的批量小、品种多、微利零销的领域。

2.突出特色。根据小微自身的资源状况,采取相应的手段,强化自己的经营特色。比如,技术上要拥有某项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或多年研究出来的专项精良技术;在市场上,首先抢占特定的目标市场,培养客户满意度打造客户的忠诚度;在产品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争取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等取胜。

3.借风扬帆。小微企业无力创新时,可以以大企业为龙头,为之供应零配件或从事某一道工序的加工,从中积累生产经验,增强产品研发能力,积蓄足够的能量,逐步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的研发能力,获得高效发展。

4.差异化策略。面对当今人们越来越突出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市场,消费品生产已从规模化、大批量生产转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大企业的规模化、大批量生产虽然对社会化生产的需求能够满足,但难以满足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而小微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行业类别多样,它们又具有靠近市场、贴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敏捷的经营优势,能满足一些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分散的、零星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三)建立健全营销风险防范与处理机构,强化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小微企业营销风险随时都可能演化,因此建立营销风险防范与处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

1.在营销部门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中心。建立一套动态营销风险预警系统,随时对风险进行监测,并对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及时与其他部门的风险管理中心协调和沟通,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控制到最低,早期切断风险路径或消风除险诱因,降低或消除风险演化的可能性,及时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使企业营销风险及时得到控制。

2.定期收集营销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

随时收集企业营销相关信息,包括宏观环境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产品信息及市场需求信息等,这些信息是小微企业进行营销决策的依据。有充分、准确的信息才能增强市场预测的准确性,降低市场竞争风险,控制产品及价格等各种风险。

3.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健全高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小微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绩效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和评估,同时建立一套与绩效考核目标相一致的薪酬体系与员工激励机制,以此提高营销人员工作积极性,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晋升、奖惩的依据。既能提高营销绩效又能将人员流失风险降到最低。

4.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增强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

进行亲情营销、柔性营销,加强与客户的感情联系,针对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处理,维系好与老客户、大客户的关系,积极开发新客户,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防范市场竞争风险。

5.树立营销风险文化意识观念,强化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营销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疏导,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观,定期对员工进行风险处理演练,提高其对营销风险的处理及应对能力。

四、结论

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营销风险演化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杜绝风险,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从控制风险源、切断风险路径、减少风险载体、消除风险诱因,将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并阻止其演化。针对小微企业目前的营销风险及演化状况,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防范,增强小微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风险演化概率。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小微企业的市场营销风险及其演化将越来越复杂,关于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演化机理及防范策略的研究,基于篇幅的限制,对小微企业营销风险预警机控制方法的研究及风险演化的测度与评价将在以后的论文中逐一论述。以全方位加强小微企业的营销风险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小微企业的营销绩效。

参考文献:

[1]Michaels J V. Technicial risk management[M].NJ: Prentice-Hall,1996.

[2]Smithson C W,et al.Managing financial risk-aguide to derivative products,financial engineering,and value maximization[M].Chicago:Irwin,1995.

[3]Waring A ,Glendon A I.Managing risk[M].Lont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8.

[4]Williams Jr,et al.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8th.ed[M].NewYork:Irwin/McGraw Hill,1998.

[5]Jean-Philippe Bouchaud.Marc Potters.Book Reviews: Theory of Financial Risks: From Statistical Mechanics to Risk Manage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6]高风彦,佘廉.企业营销组织的风险模糊评价与预警管理[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2):112-114.

[7]张云起.营销风险等级评价及预警控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1):347-355.

[8]李蔚.企业营销营销安全及其预警体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9]杨峰,杨文选,李卫锋.产业集群风险:一个演化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师,2005(5):58-61.

[10]邓明然,夏品.企业风险传导及其载体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0(l):20-23.

[11]沈俊.企业风险传导条件、类型及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6):23-26.

风险机理 篇6

1 高薪引智风险分析

高薪引智指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面向社会招聘国内外知名、在本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享有盛誉的学科( 术) 带头人,从而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由于人性本身的特点,高校招聘途径单一,人才质量评价方法简单,招聘成本投入过高,以及人才流失都给高校造成了有形和潜在的损失与危险,为高薪引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及风险。

1. 1 招聘途径单一引起的风险

高层次人才招聘是根据学校人才规划,采用科学的方法面向社会吸引具备相应条件的人才,并通过科学地挑选予以录用的活动过程。目前,高校开放、全面、系统、主动的引进机制尚未形成,人才发现和评价机制也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依靠在公开招聘中求职者主动联系、亲友推荐、网络招聘等“坐等上门”的传统方式,而通过海外宣讲、猎头公司、行业智库等方式吸纳人才的高校还只是少数。据一项调查显示,江苏省仅有1. 6% 的重点科技人才是通过“猎头公司”、0. 5% 的人通过“中介评价与推荐”找到现职工作,可见,这种新型的招聘方式还未被广泛使用[1]。

1. 2 人才质量评价方法简单引起的风险

高层次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科的竞争优势,优秀并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能有力推动学科发展,整合团队实力。由于选拔的优秀人才能够认同学校的发展战略并能迅速融入学校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师资队伍,减少人才的流失,否则就会出现“饥不择食”、“招了女婿气跑儿子”等现象,给学校带来更大的损失。由于很多高校并没有采用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方法,而是仅仅依靠人才的学历背景、论文发表级别与数量以及短暂的招聘程序等有限的信息就对人才质量进行评判,导致极高的招聘风险。

1. 3 招聘成本投入过高引起的风险

由于网络招聘覆盖面广、性价比高等优势,高校普遍采用网络招聘的方式,但相关专业人才招聘网站的费用普遍较高,根据网站影响力的大小、广告位置的不同,高校每年单是在网络招聘上的花费就在几万至十几万不等。通过参加招聘会、组织面试试讲、外调等产生的费用也普遍较高。近年来,随着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视,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到国外知名高校招聘的方式也被陆续采用。据估计,美国每甄选一名雇员的花费高达5 美元,并且职位越高,花费越大[2]。高成本不一定带来高回报,如果引进的人才错误,不仅不能收回高额的招聘成本,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连续并且持久的负面效应。

1. 4 人才流失引起的风险

人才流动的风险非常复杂,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薪资差距、学科分布、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原因都会对人才流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个体对组织的认同和投入程度的不同,即组织的承诺度,对人才流失程度也会产生影响[3]。国内一项针对高校教师的人才流失专项研究表明,与低收入的教师相比,收入较高的教授、副教授的流失意图更强; 来校工作时间越长流失意图越强; 学校内部相对弱势学科的流失意图较强; 男性的流失意图高于女性; 组织承诺度越低流失意图越强[3]。由于高校专任教师并没有采用8 h工作制,存在很强的流动性和日常监管的缺失。在实际人才引进过程中,应聘人员出于对新单位水土不服等顾虑,往往采用“打擦边球”的试探性方式,在与现有单位继续保持关系的情况下,采用在新单位和原单位各工作半年的隐蔽过渡状态。还有的应聘人员有数次跳槽的经历,对新单位提出代为支付原单位违约金,并在保证科研设备及经费的基础上,另外提供住房补贴和安家费的要求,这样频繁流动的应聘人员都存在进一步流失的风险。可见,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对流出单位和用人单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

2 高薪引智风险的形成机理

由于人性复杂性特征和机会主义倾向,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典型的“小数条件”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高校在人才引进管理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诱发了高薪引智的风险。

2. 1 人性的复杂性特征和机会主义倾向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具有能动性、动态性、流动性的特征[4]。“有限理性”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由于高层次人才的个性化特征,其更注重责任感、成就感的获得,具有很强的自我实现的内在诉求和归属感。随着对学校的贡献不断增长,期望也越来越多,当学术行政地位、福利待遇、晋升等期望无法得到满足,公平感不断缺失等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人性上能动性和流动性特征的“不可压榨性”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流失意图,最终采取流失行为。

机会主义是关于经济活动中行为主体的一个基本假定,表现为行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追逐自利的目标,同时使用策略性行为,包括提供虚假的信息、非真实的承诺、隐瞒实际情况等[4]。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户口、档案、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是高层次人才在流动过程中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基础上才会对学术环境、学科发展、团队情况做进一步考虑。另外,在交易过程中受人性驱使,应聘人员在提供信息时更倾向于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强调或夸大成绩和优点,回避或淡化缺陷与矛盾,甚至出现造假行为。这样引进来的人才不仅不能带动学科发展和提高团队学术水平,还会因待遇的不同,导致团队的凝聚力下降及产生矛盾等不利影响。

2. 2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典型的“小数条件”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交易活动中,如果交易双方均存在很多的交易对手,也就是说存在大量的买方和卖方,即“大数条件”,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概率较小。反之,如果交易一方面临的选择不多,交易的另一方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机会主义倾向,即“小数条件”[4]。高校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过程中,由于高层次人才的稀缺性和高校招聘途径单一、招聘成本有限等特点,使得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呈现典型的“小数条件”,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一方掌握了与交易有关的更多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这些信息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即信息的不对称性。高校在招聘高层次人才过程中,要想清楚了解人才的各方面信息,是十分困难的。高层次人才会尽量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这就意味着高校高薪引智风险的增加,一方面,信息的搜寻、甄别成本增加。除了基本信息、科研获奖项目、专著专利的核实较易获得外,人才个性、品德等方面的信息获得就十分困难,而要获得这方面的信息需要与人才原单位甚至是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进行核实。高校在这方面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时甚至得不偿失。在对引进人员进行调研过程中,原单位有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能留住人才,也许会提供并不全面的信息,甚至故意对人才进行“抹黑”。反之,为了能够尽快淘汰单位并不满意的人,也许会提供过于美化的信息,加速此类人员的流出。另一方面,监督成本、仲裁诉讼成本以及防范成本增加。同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即使通过契约化管理,也不一定对高校有利,有时甚至是有害,比如在与高层次人才签订协议后,若发生毁约行为或虚假信息败露,高校即便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了损失,但也浪费了时间成本。

2. 3 高校在人才引进管理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是一项科学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作,管理不当也可能产生风险。人的有限理性在高校人才引进管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学院到学校行政部门也许尽了最大的努力想把引进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做好,但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要想发现所有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准确决策是不可能的,列举所有可能的方案并预测方案后果也不现实,这种有限理性就使人才引进工作存在风险。二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具有衰减性,并因个人的好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等主观原因,工作技术的现代化水平等客观原因,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很多障碍,使工作的有限理性成为必然。

由于高校受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加之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各级政府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同等现状,导致不同高校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薪资及福利待遇,如江苏省为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江苏省创业创新人才项目”、“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姑苏领军人才项目”等鼓励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仅“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就规定为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特聘教授分别提供每人100 万元和50 万元的省级科研经费,特聘教授除享受聘任学校按照国家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外,还享受由省政府提供的每人每年12 万元的人民币奖金。相比较而言,许多西部省份政府鼓励个人的资金力度相差甚远。同样,不同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待遇也不尽相同,这些都给高校高薪引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3 高薪引智风险的规避策略

3. 1 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建立人才梯队的风险降低策略

近些年,高校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性文件,鼓励人才的引进,相较而言,高校对人才引进后的培养和发展制度却略显不足。对原有的核心人才,特别是暂时还没有重大成果,仍处于成长阶段的人才来说,也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现代的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除了对教学、科研能力的培训外,还要兼顾不同人员的个人发展和价值观等综合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素质培养。可以建立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层次的三维培训体系。培训对象包括新员工培训、管理者即行政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即教学科研人员三个层次; 培训过程包括识别需求、确定重点、设计计划、实施计划、监督实施、评估效果等[5]; 培训层次包括基本业务培训、业务提升培训、未来管理者领导力培训等内容。这三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培训体系[6]。通过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为关键性岗位配备得力的助手或培养后备人才,防范关键性人员流失风险给学科、团队带来的影响。

3. 2 建立弹性绩效考评体系,采用约束激励机制的风险防范策略

高校为了防范人才引进风险,采用最广泛也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与引进人才签订合同、协议等法律文本的形式,设立工作岗位的考核目标,明确双方的权、责、利,以及违约责任。现代高校管理普遍采取科层管理制度,这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虽然最初提高了办学效率和效益,却与高校学术自治的本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与冲突。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用人方式方法,采取终身聘任和早期淘汰结合、客观业绩评价和同行专家主观评价结合、延期支付和动态激励结合的三结合方式等更多弹性指标和专业创新指标,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更有利于培养人才的忠诚度,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7]。

3. 3 延伸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引入科学管理手段的风险回避策略

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职能不应仅停留在劳资关系、招聘甄选、奖惩申诉、培训与绩效评估等方面,还急需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延伸。第一,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目前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全方位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可能。通过平台的建立,提供一系列招聘、培训、薪资、档案管理等专业服务,回避甚至杜绝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带来的风险。第二,增加职位分析与评估职能。引入科学的职位分析与评估系统,改变目前评价和选拔主要依赖于人为判断、偏向主观的直觉式选人策略,如被英国大多数高校采纳的英国高等教育职业分析( Higher Education Role Analysisi,简称HERA) ,该系统通过计算机填写和统计得出评估结果,为人才引进和薪资水平结构地确定提供科学基础[5],采用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手段进行风险回避。第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来源于传统人事行政管理中培养起来的管理者,而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经历和工作背景的比较少,对其工作职责的定位也停留在具体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和解决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需要直接参与学校的战略决策,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眼界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能,对此项工作科学、系统的开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加强对师资队伍培训的同时,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进行更专业、更系统的培训,同时加大专业人士的聘用数量,全面提升高校抗风险能力和水平。

3. 4 丰富多种人才引用方式,实施人才外包制的风险转移策略

高校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力度,纷纷建立专门的人才引进专用账户,即便如此,高校资金短缺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各高校纷纷采用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柔性人才引进方式,既节约了资金,也避免了由于该类人才流失给学校带来的损失。目前在美国非常盛行的“捐赠讲席”制度,由于其一举多得的优势,值得国内高校借鉴。该制度首先可以为捐赠者带来回报,其通过对“捐赠讲席”的捐赠,可以获得社会认知度和形象美誉度的提升; 其次,高校通过捐赠基金聘请杰出学者成为讲席教授,节约了学校的人才引进资金; 最后,学者通过获得阶段性或永久性的讲席教授席位,带来个人的声望和领导力地提升[8]。当然,这种一举多得的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杰出学者的方法,由于涉及到基金保值增值、财务核算、严格使用限定等,是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长期性和规范性操作规则前提下建立的,因此对国内高校来讲,真正实行起来还受许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限制。

高校教师的外包配置策略是高校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教学科研岗位,而把党政管理、教辅人员以及实验人员交由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组织或人员代理的资源配置模式。目前,江苏省大部分高校采用此种资源配置模式,并呈现外包范围逐渐扩大到自身不具优势的非核心专业教师的态势。高校通过将此类岗位转移给其他组织完成,实现人力资源风险转移给承包组织的目的,使得高校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层次人才层面。另外,高校在拟引进人员、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等方面的违约风险,通过保证金的形式进行管理,也属于风险转移的例子。

摘要:自2003年12月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之后,高校陆续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校战略,对人才的高薪引进加剧了高校间人才的抢夺。由于人性复杂性特征和机会主义倾向,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典型的“小数条件”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为高薪引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及风险。通过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建立人才梯队、弹性绩效考评体系、延伸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丰富多种人才引用方式等手段,实施高薪引智风险规避策略。

关键词:高校,高薪引智,风险机理,规避策略,人才强校

参考文献

[1]赵曙明,李乾文,张戌凡.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培养与政策环境研究:基于江苏省625份问卷的实证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49(3):49-57,158-159.

[2]赵艺.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重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116,64.

[3]杨威,杨芳侠.高校引进人才流失意图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H高校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2):102-110,112.

[4]李冰,李维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袁庆林,林新奇.英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12(10):79-87,120.

[6]张智光.管理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7]冯承强,吴伟,陈万明.高校科研型人力资源的道德风险与规避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0(6):74-77.

风险机理 篇7

近年来, 随着政府审计范围和内容的扩大、审计职责的不断深化, 其中蕴藏的风险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仅就对中央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结果公告来看, 对违规率较高和违规率较低的部门, 出具的审计意见基本相同, 这无疑加剧了政府审计风险。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 预防功能是政府审计的目的, 而抵御功能是其重点, 如果不能纠正审计揭示出的问题, 就无法产生威慑作用, 审计的预防功能也无从谈起。因此, 防范政府审计风险、降低审计目标达成的不确定性, 是实现国家良治亟待解决的问题。

预算执行作为实现预算收支任务的关键步骤, 也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2014年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 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然而从近年来的审计署结果公告中不难发现, 预算执行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预算编制不科学完整、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滞留下拨款项、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等, 这些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当前我国政府审计存在风险。

二、政府审计风险总体框架

(一) 政府审计目标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要求代理人完成某种事项或达到一定的目标, 赋予其一定资源以及管理和使用该资源的权利, 并要求代理人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反馈和报告, 从而形成一种契约关系, 即委托代理关系。由信息经济学可知,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以及环境不确定等因素易造成代理人偏离委托人的目标, 按照代理人有意或无意产生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而在国家审计中, 委托人的目标与国家治理的目标密切相关, 也决定了政府审计的最终目标。不同国家, 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 其治理形态不同, 政府审计目标也有差异。也就是说,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政府审计的产生, 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韦伯认为: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国家设立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 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 实现管理分权, 维持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发挥其应有职能。在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 政府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强化行政监督以及优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其“免疫系统”的作用, 即预防、揭示和抵御。

(二) 政府审计风险的总体框架

国家审计需要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状况真实、合法和效益等进行鉴证和公允的评价, 确定其与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标准的吻合程度。但由于机会主义是客观存在且无法彻底消除的, 代理人的行为可能与委托人的意愿相违背, 这就产生了可能导致政府审计终极目标无法达成的风险, 可以归纳为审计计划风险、审计实施风险和审计成果应用风险三大类。

其中, 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开展的起点, 其编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影响到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将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的风险分为未审计风险和审计主题风险;审计实施风险是指政府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既定审计目标的偏移。在政府审计的实施过程中, 审计机关收集审计证据, 归纳整理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定性, 在此基础上对被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发表审计意见, 并提出审计建议,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审计意见风险、审计定性风险以及审计建议风险;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价值体现, 审计成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审计项目的成败, 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和审计效果的优劣。当前我国审计成果的应用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充分重视、审计成果转换意识不强等, 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审计处理处罚风险和审计结果公告风险。

三、预算执行审计风险产生机理

(一) 预算执行审计效果达成情况现状

随着我国预算改革以及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出管理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预算体系和财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也得到完善。但是我国全口径预算的推行和实施的效果并不那么理想, 制度保障不力、配套的改革措施跟不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缺陷依然存在。预算执行审计效果的达成情况不尽人意, 本文对近几年若干省市预算执行审计中查处的违规金额的分类汇总, 整理数据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各省市政府信息公开网。

从以上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预算执行审计中屡审屡犯的现象始终存在, 有些问题还呈现逐年加重趋势。违规变更调整预算、专项资金预算不规范、资产管理不合理以及违规招标等问题较为普遍, 且年年审, 年年犯, 预算执行审计效果差强人意。

(二) 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1. 审计覆盖率分析

审计是委托人应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机制, 审计覆盖率的高低对审计效果的达成也有直接影响。覆盖率高, 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的概率加大, 故意违规的投机心理便会受到抑制, 审计的威慑作用也就越能够得到更大发挥。覆盖率的高低对审计结论的执行率和审计建议的采纳率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审计覆盖率较高时, 被审计单位若不采纳审计建议、不对问题进行整改, 在下一次审计时便会面临较高的被查处的风险。因此, 在较高的审计覆盖率下, 代理人更可能采纳审计建议, 积极整改问题, 有助于审计终极目标的实现。

2. 审计主题分析

我们知道审计是对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获取证据并发表意见的过程, 将这里的特定事项分为四个审计主题, 即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和制度。在预算执行审计中, 更多关注的是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合规性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对于非财务信息 (即绩效信息) 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相对关注较少。本文利用前人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提及绩效审计数”这一数据, 李秀楷 (2015) 对审计公告中提及“影响效益”、“关注效益不足”等与绩效直接相关的概念进行计数, 统计出审计署及北京市审计局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相关数据。

与中央层面相比, 地方审计部门在绩效信息的关注和绩效审计方法运用上相对多一些, 2014年地方审计部门提到绩效概念的公告达到35%左右。但是从总体来看, 我国预算执行审计对绩效信息的关注还很欠缺, 与发达国家高于80%的水平相差还较大。

3. 审计意见分析

审计意见是审计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 对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中有些审计评价缺乏事实依据, 如“审批环境不够优化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等评价并没有提及事实依据及具体分析。审计意见笼统模糊, 针对微观问题较多从宏观方面提炼问题较少, 不利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4. 审计定性分析

审计定性应该从审计证据充分原则、审计证据明确原则、审计证据公开原则出发。目前我国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中体现出审计定性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审计定性模棱两可, 对较为相近的违规问题区分不清晰, 审计报告中常见“基本符合”等模糊字眼;再就是审计机关遇到有些问题该定性不定性, 本着“保守处理”原则, 对涉及到领导个人的违规违纪问题更是不敢定性;三是已有定性不准确, 由于法律法规规定模糊或者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等因素, 导致对许多问题的审计定性不准确, 如大事化小、小题大做、滥用自由裁量权等。

5. 审计处理处罚执行率分析

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 审计发现的许多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处理, 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处理处罚建议也不一定都被采纳, 审计处理处罚难的问题一直存在。法律法规规定不够明确、处理处罚的程序和力度不统一不恰当、处理处罚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够规范是当前处理处罚执行率低的重要原因。

6. 审计结果公告分析

目前, 中央层面的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披露相对全面, 相对地方层面的审计部门来说其透明度建设更完善。地方审计结果公告没有统一的公开披露标准, 做到及时公开公告的地方部门少, 公告的审计结果数量也有限, 资料不全。甚至个别省市某些年份的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中通篇没有披露任何数字, 公告信息残缺、质量差、形式化表达严重。

(三) 降低政府审计风险的建议

1.科学编制审计计划, 扩大审计覆盖率。

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关键, 在制定计划之前, 应当明确审计的时间、范围、目标、主题、工作定额标准和人力资源等, 建立审计项目库, 以适应中长期计划需求。在编制审计计划时, 应由独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编制管理, 以强化编制程序和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 在拟定审计计划后, 应当对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自下而上多方征求意见, 最后形成全面完整的计划草案。

此外, 在选择审计对象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遵循风险导向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抓住重点, 选择重要性强、涉及金额数目大、以往审计中出现频繁的事项作为重点审计对象, 实现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 采用周期性的循环审计, 将某些长期得不到审计的审计事项纳入审计计划当中, 提高审计覆盖率, 避免出现审计盲点。

2.合理选择审计标准, 规范自由裁量权。

审计标准的选择往往涉及审计意见的出具和审计定性的判断, 进而影响到审计处理处罚。在审计标准的选取上, 首先要遵循相关性、时效性和地域性特征, 了解被审计单位和特定事项相关情况, 确定职业判断适用的标准。对于存在多个适用标准的情况, 应当采用权威性和公认程度高的标准, 即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后法优于先法。此外, 审计人员也应避免简单机械地适用法条, 以免出现规则悖反, 将大量“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定性为违规, 违背法律立意初衷。

审计需要审计人员的判断, 审计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 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通过细化违规分类、制定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实施岗位轮换制等措施来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运行, 保障当事人权利。

3.强化质量控制, 提升审计人员职业化水平。

审计质量控制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对此, 审计机关应当针对审计项目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采用岗位轮换、回避制度、责任追究等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设置质量控制点, 通过三级复核制度强化监督。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审计风险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审计机关应当在提高审计人员准入门槛的同时, 加强后续教育培训, 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会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对相关法规细则能够理解掌握, 从而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胜任能力。

4.提高审计结果公告透明度, 及时公开信息。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向社会传达审计成果的重要手段, 审计机关在进行公告时应当着重注意三点。一是规范不同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告格式, 在公开范围、内容、书面表达方式等方面按照统一标准公布, 使其便于社会公众阅读和理解;二是要平衡好保密原则和信息公开透明之间的关系, 做到可以公开的内容尽量公开, 涉嫌保密的部分选择性公开;三是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对公开的方式、内容、时间等做出详细的硬性规定, 使得各地审计机关在进行公告时做到有据可依。

摘要:审计风险是既定审计目标的偏离, 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政府审计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由此带来诸多风险。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成果应用三个方面分析政府审计过程中风险的成因, 并对近年来各省市预算执行审计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风险,预算执行,审计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贺, 郑石桥.审计覆盖率和审计效果:基于威慑理论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地方审计机关数据[J].江苏社会科学, 2015, (05) :80-86.

[2]郑石桥.审计目标、审计意见和审计期望差距:基于审计主题[J].会计之友, 2015, (05) :126-130.

[3]李秀楷.我国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

[4]南京市审计局课题组, 储永宏.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产生及其规制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 (01) :20-24.

[5]郑石桥.行为审计标准论:违规行为审计标准选择的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会计之友, 2016, (15) :128-132.

风险机理 篇8

一、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医院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因而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投资核算方面

目前,不少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和更新时,缺乏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评价,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导致盲目购置、更新固定资产或投资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慢、投资效果差,造成资金浪费。

(三)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医院内部制度往往不够完善或不够健全,突出表现在:资产管理制度滞后,浪费严重;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款项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医院资本性投资膨胀,营运资金供应困难;资产负债比例过高,偿债能力持续减弱。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医院筹资风险

医院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医院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财务杠杆效应、再融资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导致医院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医院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

(二)医院经营风险

医院经营风险是指在医院的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医院资金运动的迟滞。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医疗设备采购风险、医疗设备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医院采购风险是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

(三)医院合同风险

在合同法上,广义的风险是指各种非正常的损失,既包括可归责于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又包括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合同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项是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指货物发生损坏或灭失时买方是还应支付货款的风险。

(四)实物资产的风险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原有实物资产的贬值,应对资产进行定期评估,按现值进行管理。其次购买进口设备也有价值风险。医院以市场价格购进医疗用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销售却以国家统一价格补偿,这种信息不对称的购销方式,也是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

三、医院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

医院应该加强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对于一些合理的必要的支出要严格执行预算,对于一些效益比较差的盲目投资等支出要严格控制预算规模,医院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的方式每年对医院的成本费用开支项目进行分析,确定其合理性,然后根据未来医院的发展制定科学的预算,既要考虑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各科室的利益,又要考虑到医院的承受能力,通过严格科学的预算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医院财务风险。

(二)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借入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同,产生效益的时间和水平也不相同。首先,应重视对长期投资的分析。一般说来,决策投入前应对其可能实现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以及由此展开的医疗业务占有的市场份额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实现较大的产出。其次,应对短期财务资源的决策进行分析。如在对医院购入材料的价格走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对医院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逐月分析资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以衡量短期经营状况,纠正出现的问题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经营资金利用率。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1.应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定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以此保障资金支出有预算可依,避免盲目投资。2.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服务运营成本。3.加强投资管理,在资本性设备购置之前,应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益,最大限度地防范资本性投资带来的风险。4.对医院资金结构、负债状况和财务杠杆效应等进行系统分析评价,优化资本结构,准确地把握负债的量与度。

(四)规范债务管理控制

医院举债规模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医院举债规模涉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涉及举债医院的发展方向、医院规模、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医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医院应立足自身条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建立贷款监督机制,加强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加强贷款管理与财务分析。

(五)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成立财务处风险防范小组。风险防范小组成员一般由财务审核、账务处理、票据管理和门急诊、出入院处组长等各个岗位的人员组成。风险防范小组要引入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对目前习以为常的财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四、结束语

风险机理 篇9

一、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流程

1、支付方式

目前,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主要有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形式: (1) 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 通过集中支付账户体系, 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2) 财政授权支付。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明确银行、项目、时间、支付方式、资金额度等, 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 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集中支付账户体系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2、支付程序

(1) 财政直接支付程序。

预算单位根据核准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 向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提出申请, 支付执行机构按照批准的计划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 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 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 通过全国银行清算系统进行资金划转。

(2)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预算单位根据批准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 向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 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 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 自行开具支付令。

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风险机理分析

下面将分析国库集中支付操作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

1、支付方式存在的风险

目前,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主要有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形式。这两种支付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风险。

(1) 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 方便快捷。但可能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 收款人、收款账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 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 (2) 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 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 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 给预算单位套取或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 由于预算单位和基层代理银行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 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这也为预算单位、代理银行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

2、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就账户体系管理而言, 新制度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有限, 预算单位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可以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 而财政性资金以外的资金若通过零余额账户, 则账户势必会有余额, 若不通过零余额账户, 则零余额账户势必与经费存款账户并存, 这样就面临着与规范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不相符的制度风险。就集中支付规范而言, 对于财政部门与代理银行、清算银行之间传递的支付清算重要凭据其传递、保管等未作统一规范的管理要求。今后, 随着支付信息化进程的日渐加快, 财政性资金代理支付和清算划款的传递方式将逐步向电子化过渡, 而现行管理制度在电子化支付凭证、电子印鉴安全性认证等方面尚存空白, 使得支付信息化管理面临一定的制度风险。

三、国库集中支付方式风险控制

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大多是由于操作不规范、不严格, 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1、完善财政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

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 财政部门必须采取措施, 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同时, 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是通过网络系统对代理银行与人民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进行及时监控, 防止代理银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三是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四是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应各负其责, 适应新形势下监督检查的方法, 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2、建立内控制度, 健全监督机制

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财政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 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通过建立健全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各自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制衡机制, 形成集中支付相关单位内控制度严密, 单位之间外部监督相互制衡的风险防范体系, 从而保证集中支付资金零风险高效支付、规范运行, 彰显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成效。

3、完善国库管理制度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的新情况、新问题, 应以防范支付风险为切人点, 前瞻性考虑业务发展需求, 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其一, 修订并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和清算办法, 进一步明确改革后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 规范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妥善解决零余额账户与经费存款账户并存等“双轨制”问题, 完善集中支付相关凭证的使用和管理, 并抓紧做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上升为支付条例等工作。其二, 出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管理办法, 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 规范现金管理, 控制现金流量, 减少现金风险。其三, 完善国库支付信息系统配套管理制度, 统一制定适用于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有效防范集中支付技术层面的风险。其四,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代理集中支付考核激励机制, 调动代理银行规范支付的积极性, 强化风险防范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继伟, 《浅议集中支付制度》, 管理观察, 2008.8

[2]、龙玥,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的原则及实施流程》, 经济论坛, 2009.2

[3]、刘忠勋, 《国库集中支付风险与控制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 2008.9

风险机理 篇10

产业链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 实现国家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然而, 我国由于历史发展所限, 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加工制造业占据了极大比例, 导致我国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创新能力缺乏, 极大地限制了我国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 一些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总体上来看, 产业链创新仍然存在巨大上升空间。而且, 创新就会有风险, 相比于微观层次下的企业创新, 作为中观层面的产业链创新, 其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多, 一旦产业创新失败或者低效, 不仅为链上单个节点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而且风险会通过特定的传导机制积累、放大甚至突变, 进而危及到整个产业链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极具威胁性和破坏性。因此, 如何把握产业链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及其传导机理, 较好的防范风险发生, 抵御风险侵害, 提高产业链创新成功率, 成为了阻碍我国产业链创新发展的难题。

针对以上情况, 本文在分析产业链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类别基础上, 研究了产业链创新风险传导所依赖的一般路径和介质, 对其传导机理做了深入研究, 并针对其传导规律提出了相关防范建议。

1 产业链创新风险来源

风险具有耦合性, 创新失败不是单一风险项触发所致, 而是在多个风险的共同耦合作用下导致的。产业链创新过程中, 风险的来源并不只有一个, 在产业链内外部环境中, 存在多个风险因子, 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链创新的成功与否, 这些风险因子主要有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产权风险四大类, 除此之外还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自然风险等外部因素。

(1) 技术风险。技术是促成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持, 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是技术风险的主要成因, 加上当前科技发展速度日新月异, 产品更新换代快, 因而产品的寿命极短, 一旦被其他产品在短期内超越, 带来的损失往往是极大的。

(2) 财务风险。产业创新中, 起带头作用的产业链内部价值链上游企业在研发过程中, 围绕新产品或新服务的研发, 往往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其中尤以研发费用最为庞大, 而且新产品研发周期长, 市场变化快, 获取资金支持的渠道少, 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 研发进程就会受到阻碍。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难以确定;二是新产品或服务被市场接受的时间难以确定;三是创新产品或服务扩散的速度难以确定。新产品或新服务逐渐被市场接受之后, 会以一定的速率在市场中扩散, 而这决定了新产品的销量, 但是这个速率是难以预测出的。

(4) 产权风险。当前创新模式已逐渐从封闭式创新转变为开放式创新, 与其他创新模式相比, 开放式创新的各参与成员之间是一种更为松散的组织关系, 而且产业创新内部企业之间既是合作关系, 也是竞争关系, 内部企业之间在交换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 本企业的核心知识有可能暴露给对方, 此外, 在利益分配上也可能存在争议, 这使得企业之间都不愿将自己的核心资源与其他企业共享, 从而也降低了创新成功的几率。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风险之外, 产业创新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 由于宏观调控、法律、政策上的突变, 也会对产业链创新的进程起到阻碍作用。

2 产业链创新风险传导路径、介质

产业链创新风险在传导过程中, 资金、价格、技术等介质沿着内部创新利益链在节点企业间传播, 其中, 创新利益链是风险传导的最主要路径, 风险在传播时会首先选择在创新利益关联度最大的节点企业间传播, 而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由于在创新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不同, 因而创新利益关联程度也不同, 呈现出由强到弱的递减规律, 最终产业链创新风险的传导会按照创新利益关联度从强到弱在产业链上企业之间扩散传播。程国平 (2009) 认为, 因为传导网络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风险在传递时往往首先向企业关联度最大、抗风险能力弱、风险承受力差的企业传导和扩散, 称为企业风险传导的最小阻力和定律。

风险流量、风险后果和风险相互作用度严重影响着产业链创新风险的传递, 当风险传导阀值超过临界值时, 风险开始扩散和传递到下一个节点企业, 否则风险被企业内部消化掉, 风险传导终止。产业链创新风险在传导路径选择上也符合这一规律, 风险传导的最小阻力和定律与创新利益关联度递减性一起决定了风险的最终传播途径。这些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产业链上游企业内部部门间的传导、上中下游节点企业之间的传导、相关产业链之间的传导。

2.1 上游节点企业内部部门间的风险传导

产业链上游核心企业一般在产业链创新中起带头作用, 一旦创新失败, 风险会最先在创新企业内部传导, 该传导主要在节点企业内部之间。由于企业内部资源共享, 单个节点企业创新失败带来的损失会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传染并迅速扩散, 如果风险产生的风险流量、风险后果和风险相互作用度在企业可控范围内, 而且企业制定的风险控制机制运作正常, 就可以将风险在企业内部消化, 阻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一旦风险强度突破了企业可承受范围或是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反应滞后, 风险将顺着创新利益链首先传递到利益相关度最高的企业, 最终按照创新利益关联度递减性传播到整条产业链。

2.2 上中下游节点企业之间的风险传导

产业链上中下游节点企业之间依靠利益链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风险在单个企业内部不断积累, 突破阀值之后会顺着利益链迅速传播到相关企业, 扩大风险传播的面。在这一传导过程中, 由于链上企业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 风险的传导也会通过媒介企业直接或间接传导, 呈现出:企业A风险———企业B风险, 或者企业A风险———中介企业———企业B风险的状态, 产业链上企业数目众多, 彼此之间交叉传导, 最终形成一张巨大的风险网。

2.3 相关产业链之间的风险传导

产业链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 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的不断发展, 资源在整个市场优化配置的结果下, 不同产业链之间也由于资金、技术的配置关系变得紧密起来, 这也使得风险在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传递更加容易,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正是最好的明证。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资源在市场中寻求最优配置的过程中, 使得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更加紧密。产业链创新风险源起于单个企业内部, 进而向链上其他企业传导, 最终在相关产业链之间传播, 由点及面, 不断扩大。

3 产业链创新风险的传导机理

由于风险渗透率、风险惯性、风险流密度以及风险驱动力强度在风险传导过程中作用的程度不同, 产业链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传导方式, 叶厚元 (2010) 根据风险的传导强度和风险传导是否符合线性特征, 对风险传导类型进行了划分, 并使用不同的传导模型来描述, 如稳定传导模型、高强度高频率传导模型等, 而且在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下, 风险在未来的传导方向迥异, 而风险耦合发生与否, 也最终决定着风险是单一风险传导还是多种风险同时传导,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产业链创新风险最终呈现出不同的传导方式。但是无论哪种传导方式, 都必须具备风险发出者、风险助推器、风险传导载体和风险接受者四个基本要素才能进行 (程国平, 2009) 。

风险最初产生在风险源企业中, 这些企业多为上游核心企业, 风险首先在上游核心企业内部各部门间传导, 一旦企业抗风险能力弱或者当风险强度和风险量破风险阀值, 风险溢出原企业并借助风险载体, 同时某种风险助推剂会扩大原风险的强度, 在一定的传递时间内, 加速推动风险传播到与原企业创新关联度最密切企业, 被传染企业的风险表现形式和风险大小由于时间和强度的积累程度, 可能发生改变, 也有可能保持原状, 产生传导结果的不确定, 因而被传染企业可能面临如下结果:一是原企业风险得到转移, 风险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二是风险转移后, 风险传导空间更大, 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 波及到外部相关产业链;三是由于风险接受者抗风险能力强, 应对措施积极有效, 及时阻断风险继续传导, 并在企业内部将风险消化掉, 风险传导终止。然而产业链节点企业众多, 各节点企业情形各异, 从而加大了产业链创新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即使风险传导在基本要素和传导机理上有共性, 但是产业链可能存在多个风险发出者和风险接受者, 最终直接影响了产业链创新风险的表现形式, 使其呈现出不同的传导机理。

4 产业链创新风险防范建议

创新风险是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产业链创新牵涉的节点企业众多, 单个节点企业只有把握了产业链创新风险的特征、传导规律, 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 降低节点企业风险, 才能将产业链创新总体风险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的提高产业链创新所带来的收益。

4.1 加强对参与各方的风险意识培训, 端正对待风险态度

创新主体采取什么样的风险态度严重影响着创新主体后期应对风险的能力、对风险的防范程度, 最终影响着风险事件爆发带来的损失大小。因此, 在创新前, 应当组织专家团队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风险情况在创新参与企业中进行宣传培训, 帮助参与企业认清本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和风险大小, 强化创新参与企业的风险意识, 树立正确的风险态度, 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产业链创新参与者的风险意识。

4.2 完善产业链创新参与企业合作契约制度

在“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之下, 按企业参与程度和创新贡献程度, 划分普通成员与核心成员, 参与成员间签订创新合作合同, 以法律形式将各参与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确定下来, 明确各自的权责范围, 同时在核心成员与普通成员之间采用研发分包合同, 将整个创新分解为小块, 确保每位成员按最高质量完成, 以保证创新整体成果的质量。同时根据各参与创新成员的贡献, 事前约定利益分配方式, 避免创新后期因为利益分配不当引起创新失败。

4.3 优化创新成员组织结构,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产业链创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链上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发组织发起, 组织上和管理上较为松散, 但是风险在传导的过程中, 有其固有的传导路径和规律, 在其传导过程层中, 会经历不同的路径和过程, 因此, 需要对各成员组织进行管理上的优化, 建立由技术、信息、文化、制度和激励等组成的创新平台, 在培育和提升单个企业的价值创新能力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增强节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4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产业链在创新之前, 需要集合各参与主体, 遴选出最优秀的人才, 组成专家团队, 根据节点企业经营状况、结合所在产业链创新特点, 建立与之配套的风险预警系统。当风险不可避免的发生后, 需要第一时间启动风险预警系统, 确认风险发生及风险类型、大小, 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积极应对风险。

4.5 创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提高人才创新成功率。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是吸收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创新参与各方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实际, 在服务创新整体的大前提下, 制定与本企业相适应的激励措施和培训方案, 最大限度激发创新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人才创新技能, 塑造“多面手”型的复合人才。在留住优秀老员工的同时, 还要及时引进新人, 为企业补充新的血液, 形成年龄梯队, 保证企业创新的可持续性, 为产业链创新整体服务。

5 结论

产业链创新风险作为产业链风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导途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探究了产业链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几大风险类型, 给出了产业链创新风险在传导过程中所共有的介质和路径, 以及传导过程。研究表明, 无论是衰退产业还是新兴产业, 风险在传导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借助资金、价格和技术等介质, 依托创新利益链由点及面传导到整条产业链甚至相关产业链, 造成巨大破坏。根据不同产业的创新风险特点, 制定出有效地防范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确保创新顺利完成, 提高产业链创新的成功率, 同时完善产业链创新风险管理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凤, 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罗积争, 吴解生.产业创新:从企业创新到国家创新之间的桥梁[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4) :111-114.

[3]陈小洪.产业链创新:有关认识、案例讨论和建议[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8, (20) .

[4]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张秀岩.产业创新风险要素分析[J].人民论坛, 2010, (08) :174-175.

[6]沈俊.企业风险传导条件、类型及路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06, (6) :28-3.

上一篇:司法公信力下一篇:建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