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机理

2024-08-12

升级机理(共6篇)

升级机理 篇1

一、前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当公司的管理者是非资产所有者时, 由于公司的经营者是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财的管理者, 因此他们不会像照看自己钱财一样的警觉, 在这种情况下, 玩忽职守和随意挥霍将非常盛行, 这将在这种公司的管理事务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正因如此, 在出资人“虚位”的国有企业, 更应加强对于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 以确保国家依靠公共投入所形成的国有资产得以保值增值。

目前, 绝大部分的国企考核基本是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基础之上, 根据所处行业及地方特色, 制定各省国资系统的、各行业内部的考核细则。客观而言,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制定至今经两次修订, 考核体系已日臻完善, 能够较科学、全面地反映国企经营成果, 激励约束机制也较为有效, 为维护所有者权益, 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现行国企经营业绩考核机理概述

现行国企负责人的经营业绩, 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 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按照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资产经营的不同水平和主营业务等不同特点, 实行分类考核。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均包含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确定为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 分类指标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色, 针对企业管理“短板”, 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 分类指标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确定。

而具体的计分规则则作了这样的设置: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综合得分= (利润总额指标得分+经济增加值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 ×经营难度系数+奖励分-考核扣分。

其中利润总额指标的基本分为30分,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综合得分=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得分+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 ×经营难度系数+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指标得分-考核扣分。

其中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基本分为20分, 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指标的基本分为20分。

从上述考核原则、考核项目、指标选择、计分规则、基础分值等不难看出国企经营业绩考核的内在运行机理, 就是在关注短期收益的同时关注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注存量的同时关注增量, 其终极目标就是促使国企实现资本保值增值, 为国民经济创造更大价值。

三、现行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突出进步

(一) 采用“对标”原则向考核导入比较机制

考核办法中, 多处采用了“对标”原则, 体现了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的比较竞争机制, 其中最显著的设置有:其一, 在核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时, 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原则, 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周期、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等进行核定, 充分体现了行业内的对标;其二,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利润总额指标和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基准值均是指上年实际完成值和前三年实际完成值平均值中的较低值, 显然指标基准值以企业过去的实际完成数作为对标, 防止企业出现倒退;其三,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中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和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的基准值均采用前一任期实际完成值和前一任期考核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平均值中的较低值, 防止后任坐享前任其成。可以说, “对标”原则的采用促使企业和自己比, 和前任比, 和同行比, 从而激发企业不断超越。

(二) 引入EVA指标使考核更关注可持续发展

EVA, 即经济增加值, 作为企业真实创造的财富衡量标准, 等于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全部资产成本总和后的利润剩余。它最早由美国斯特思·斯图尔特咨询公司提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利润值或回报率的范畴, 而是一个“增量”的范畴。它的采用使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短期利益指标, 而同时得兼顾稳定的持续的价值的创造。EVA指标的引入, 使考核体系更加科学也更国际化, 有利于突出价值增值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国企来说, 是一种全新的价值引导。也传递出国家对于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信号。

四、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升级探讨

现行国企经营业绩考核, 无论是体系结构和指标选择, 还是分值比重和修正因素, 都较为客观周全且用意深远。但实施至今已逾五年, 部分规则和指标有待进一步地升级完善。

(一) 兼顾区别企业类型

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对不同行业予以区别对待, 实行同一行业同一标准, 这是很大的进步, 但同时未能对不同企业类型加以区分, 仍为一大缺陷。对于同一行业内部的所有企业不加区别地一视同仁, 反而引发相对不公平。很显然, 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资源态势的不同以及竞争态势的不同, 其经营难度是不可比拟的。而考核办法中经营难度系数却仅根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人数、经济增加值等因素加权计算, 未能客观反映企业的优劣势, 显然是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可参照本轮国企改革中以央企功能界定分类改革的方法, 将国企分为完全竞争型企业、公益型 (或政策保障型) 企业、竞争为主公益为辅的企业、公益为主竞争为辅的企业四种类型, 并根据不同的类型设置不同的经营难度系数, 在指标取舍和比重设置上加以区别对待。

(二) 兼顾企业发展周期

尽管成长和发展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任何企业都有其发展的周期。不同发展周期的国企负责人, 其工作重心和历史使命是截然不同的。而企业的上升期、高潮期、平稳期、低潮期的经营业绩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兼顾企业的发展周期, 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 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行考核办法仅在核定目标值时, 提到了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周期, 但怎么结合、如何考量, 均只有原则性意见, 而没有具体的实际操作办法。而对于企业的发展周期如何兼顾和考量的问题, 则没有提及。事实上, 对于国企业绩考核而言, 兼顾企业发展周期远比兼顾行业发展周期要重要得多。

(三) 动态设置资本成本率

现行考核办法对于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原则上定为5.5%, 承担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定为4.1%, 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 上浮0.5个百分点, 资产成本率确定后, 三年保持不变。对于该项设置, 笔者认为有两点不妥:其一, 由于国企所处行业不同, 经营环境和承担的风险千差万别, 垄断型企业和竞争型企业、资源型企业和非资源型企业, 其资本成本率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采用统一的资本成本率不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其二, 5.5%的资本成本率基本与2010年度的六个月至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5.56%齐平, 相较于考核办法出台时间而言, 维持三年不变是合理的。但是, 当存贷利率处于持续上升通道或者持续下降通道的时候, 维持资本成本率三年不变就显得僵化了。当这一状况出现时, 参照考核当年六个月至一年期平均银行贷款利率与2010年度该档次的银行贷款利率比值, 对资本成本率加以动态调整, 恐不失为一种科学而有效的设置。

(四) 完善EVA指标修正项

长期以来, 国企为了经营业绩漂亮, 往往过度追求短期效益, 忽视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而热衷非主业投资, 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 导致盲目并购、重复建设、投资低效等现象, 不仅挤占了主业发展的资本资源, 还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削弱国企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其中, 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单就考核体系而言, 不正确的或者严格来说是留有自由发挥空间或想象力的指标促使企业为了当年或次年在考核上的有利局面而盲目扩张和投入。原因在于, 现行经济增加值的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认定在考虑研究开发费用的同时仅考虑了非正常性收益调整项, 而非正常性收益调整项仅仅包括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等几项内容。却忽视了折旧和摊销。我国国企目前普遍采用直线折旧法进行折旧, 这就为人为操控净利润进而操控经济增加值预留了空间,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重复建设等行为操控净利润, 另一方面当当期折旧结束之后, 又会使净利润不正常地增加, 从而掩盖真实的经营利润。因此, 需要修正EVA指标, 将折旧和摊销予以剔除或进行同标准对比后修正净利润。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企业新增投入会导致占用资金量增大, 结果是EVA缩水, 企业必将不愿在这种项目上加以投入, 企业将进入低成本维持经营的怪圈, 企业的成长会受到限制。

完善国企经营业绩考核是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内容, 也是国企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国有企业的考核, 将有助于克服当前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滋长的逐利冲动对国企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相信配合国企改革的步伐, 持续深入完善考核体系, 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国企科学健康发展的目标终将实现。

摘要:国企经营业绩考核的内在运行机理就是在关注短期收益的同时关注企业的持续发展, 促使国企实现保值增值。现行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在“对标”原则的采用、EVA考核的导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但也存在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本文从企业发展周期、企业类型、资本成本率、EVA指标修正项等方面入手, 对现行考核办法提出升级建议。

关键词: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升级

参考文献

[1]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1/25/content_19298479.htm

[2]赵治钢.EVA业绩考核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3]骆勇辉.关于将EVA纳入广东省属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2012, 3:79.

[4]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升级机理 篇2

服装业全球价值链实际的范围较广, 包括成衣设计、面料的研发、制造、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当今服装产业全球分工形式一般是发达国家通过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占领着产品设计、研发、营销、品牌管理等高附加值的上下游生产环节, 将增值少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各地的生产商, 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低并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 如中国、印度、墨西哥、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浙江省服装业的发展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是全国范围内生产、出口的大省。在近些年, 尽管面临着来自自身与外界的挑战, 但服装产业通过努力的发展, 不仅大大地推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一、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在有关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中, 有一部分学者对OEM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Hobday在分析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的发展时, 即提出了一个后发国家或地区的学习模型, 也同样指出, 通过代工业务, 可以提升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 从而为像高附加值的产业延伸提供基础。纳谢德·福布斯提出, 新型工业化国家在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时, OEM为ODM, OBM进行资本积累是完全必要的, 为先发国家代工是后发国家的一种优势。因此, 普遍来说, 企业从OEM-ODM-OBM的升级路径是被认可的。但同时, OEM走到一定阶段时, 必须进行升级。

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数是从OEM, ODM, OBM的升级路径出发, 对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高提出了各种建议。但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最适宜的升级路径选择应该有所不同, 下面从浙江服装业的成长历程开始剖析, 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 为不同类型的企业长短期目标提出不同的升级建议。

二、浙江服装企业的现状以及升级策略

(一) 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现状

1.多数已经进入OEM阶段。由于浙江的服装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而自有品牌的建设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代工贴牌的形式相对稳定, 因此, 大多数的企业都自有生产设备, 即为跨国生产, 设计指示来自于负责营销和品牌的外国公司, 缺乏对销售的控制, 自身品牌意识不强。从服装业的上游产业纺织业来看, 1997年到2009年, 纺织机械及零件的进口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上游产业设备经历了进口组装, 到近些年自有设备的过程。这为下游产业服装业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基础。

2.部分企业开始探索OBM道路。全球价值链中最有利可图的阶段是OBM, 即自有品牌制造, 它要求企业兼备一定的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浙江省内发展较好的服装企业已经开始进行OBM的尝试与探索,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雅戈尔以年薪50万美元请来了“巴黎时尚工作室”的创始人、MID (大卖场营销) 理论的创始人奥博利·马帝, 以雅戈尔总裁品牌顾问的身份, 3年期间以量身订做的方式, 从品牌宣传、卖场设计、产品开发等各方面规划品牌的国际发展路线。

(二) 浙江服装企业升级的可行性

浙江的服装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民营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具备着国有企业所没有的优势。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紧密相关性, 外国东道国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政治纠纷, 普遍对中国的国有企业高度警惕, 美国国会拒绝接受国有持股20%的企业。民营企业在收购外国名牌的时候就具备了很强的优势。

此外浙江服装企业集群优势明显, 是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集群产值比重相当高。服装制造业的集群产值占行业比重高达94.5%, 主要集中在平湖市、萧山区、诸暨市、义乌市、鄞州区。

在长期代工的积累下, 浙江服装企业普遍都具备了一定的设备、管理等软硬件基础, 资本积累也已达到一定标准。同时, 服装企业已经大范围地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涉足毛纺原料、水洗、印染、织造、辅料加工等环节, 完成了对上游业务的整合。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东南亚、拉美、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的浪潮, 中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只是单纯靠成本竞争的纺织服务企业必然会遭遇严峻挑战, 一些全球采购商更愿意去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国家采购、设厂。因此, 寻找服装企业的升级是可行的, 但也是必须的。

(三) 浙江服装企业升级的策略

在选择服装企业的升级策略时, 应该充分注重现有的优势与劣势, 基于长期与短期提出不同的战略方针, 同时, 还应该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发展潜力, 如技术水平、市场规模以及资金能力等。

纺织服装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有四步:一是简单的进口产品的拼装制造 (OEA) ;二是原始设备制造 (OEM) , 即为承担营销及品牌经营的跨国采购商提供产品;三自行设计制造 (ODM) , 自行设计产品, 以外国的品牌销售;四为OBM, 即自有品牌制造, 生产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

1.有丰富加工制造基础的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本身具备有丰富加工制造的民营纺织服装企业, 可以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出发, 与跨国公司合作, 进行资源共享, 从中掌握先进技术,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从最初的原始设备制造环节出发, 扩展设计职能, 最后实现OBM的生产模式。浙江的民营纺织服装业除了在成衣的制造环节加大投入, 增强设计元素, 也可以从上游产品, 即服装面料出发, 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 减少对国外面料的进口依赖, 并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 逐步提高自身的研发意识与创新能力, 向行业的高端环节渗透。

2.有广泛市场的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与运营。已经具备了广泛市场的企业, 可以从纺织服装业的下游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 借鉴“三角生产”的模式, 将劳动力密集型的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 如拉美、非洲等国家。将自身的能力集中在对物流、营销、品牌环节的掌控, 从最初的为发达国家代工生产, 与世界级的大型零售商建立联系后, 逐渐创立全球性的采购网络, 作为欧美地区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间商, 实现产业升级。在后期加强营销, 通过创建品牌和收购发达国家的品牌,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实现OBM的目标。

升级机理 篇3

1 技术融合过程分析

设企业现有技术为A0,对外引进技术为A1,其中A1>A0(表示引进的技术比企业现有技术先进),经过消化吸收,两技术融合后的技术为A2(t),吸收能力系数为p,技术融合模型可表示为

设A2(0)=A0,解得:A2=A1+(A0-A1)e-pt。

由模型分析可知:技术融合的效果取决于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p、企业现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的差距(A0-A1),技术差距越小,新旧技术的关联度越大。因此,(A0-A1)称之为技术关联度。吸收能力越强,吸收转化新技术所需时间越短,一般来说,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企业,消化吸收能力强。新旧技术之间的水平差距越小,吸收转化新技术所需时间就越短。比如技术创新产生的新兴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由于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和强的技术渗透性,通过部门之间的技术联系(投入-产出关系)发生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扩散,与其关联性较强的其他产业(机械、石油化工、钢铁等产业)的融合,提高了这些关联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4,5]。不同产业的技术关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融合的效果,当引进技术和企业自有技术没有相关性或关联太小,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又不高的情况下,技术融合的效果往往不太明显,在现实企业中,主要表现为引进设备的闲置,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越强,自有技术和引进技术的差距越小,技术融合的效果越好。

2 技术融合的效应分析

通过对技术融合的过程分析可知,技术融合能够改变企业原有的技术状态,打破既定的市场、组织状态以及竞争模式,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技术融合是对既定的生产方式的打破,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效应称之为技术融合的经济效应。在技术融合过程中,必定存在着首先发生融合的某些强势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技术融合过程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特征,获得了更高的技术水平,生产出了功能更强和特征相异的产品。由模仿行为经济学可知,其他企业为了达到与这些先动企业相同的技术、组织和业务状况,必然纷纷模仿这些先动企业的行为,通过技术融合,逐渐达到先动企业的水平[6]。这种效应称之为技术融合的企业效应。技术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扩散和吸收导致的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不同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性或功能,满足消费者相同或相似的需要,形成替代竞争关系,使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导致不同产业之间产业融合现象的产生,即产业融合效应。下文将首先分析技术融合的经济效应,然后再分析由于经济效应而引起产业结构升级的企业效应和产业效应,进而揭示出技术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

2.1 技术融合的经济效应

技术融合对一个企业来说,重大的意义在于,对已有技术进行改造,使得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通过与这些相关产业的原有技术相融合而产生的新技术,为相关产业创造了新的技术升级机会。[5]通过技术融合实现工艺创新或中间投入产品质量和功能的改进,从而使得企业在现有的生产体系能够率先生产出质量更好,价格更低,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如果企业在原有的生产体系下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i=AL1-αi(Xij)α,

式中,0<α<1,Yi是某产业i企业的产出,Li是i企业的劳动投入,Xij是i企业第j种中间投入品(机器设备)。

假设1:技术融合产生的融合型产品,作为该企业的中间投入品是对是对前期产品功能的改进。

假设2:设备更新后,原产业的劳动、资本投入数量不变,唯一改变的是用新设备代替老设备。现分析一下企业设备更新后产出数量的增长情况。

设产品的质量等级为q,q>1,质量序列为1、q、q2、qk,k越大,表明技术融合程度越高,融合型产品质量越好。如果在i企业的中间投入品质量已达到qk,则中间投入可表示为

Xij=qkXij,

具有质量改进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较技术融合前,原产业产量增加了n Aqkα倍,即i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实现技术融合后,在改进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也改进了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增加了产量。在同样投入的情况下产量的增加,也就意味着产品成本减少,此时同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就会模仿i企业的行为,进行技术融合,通过产业内企业的技术、组织和业务的学习过程,经过一定的时间,该产业内的多数企业获得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获得了产业结构升级。

2.2 技术融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企业效应

通过引进技术实现技术融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使得企业在新的技术体系下能够生产出附加值更高,价格更低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假设某产业的一个企业首先通过引进技术和自有技术融合获得较好的效果,使得在新的生产体系下获得较大的利润。由模仿行为经济学可知,其他企业为了达到与这些先动企业相同的技术、组织和业务状况,必然纷纷模仿这些先动企业的行为,通过技术融合,逐渐达到先动企业的水平。

现假设某一产业内有企业K1,K2,K3,…其中K0为产业内的先动企业,它首先与其他产业技术发生融合,形成了新的融合型技术。生产出功能更全,附加值更高的融合型产品,形成了与传统产业产品的差异性,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和满足程度。在受到利益动机的驱使下,其它企业(如K1)就会纷纷模仿先行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行为,这样K0就成为技术融合过程的示范人,而K1就成为了模仿人。在下一个阶段,K1又会作为示范人,K2作为模仿人,这个过程持续下去的结果是,该产业内其他企业发生技术融合,导致整个产业的生产和业务过程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原有产业的技术体系发生改变。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发展。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设K0为首先发生技术融合的产业,即示范企业。K1,K2,K3,…为后动的模仿企业,S为模仿扩散率,以后动企业与先动企业的数目来反映。那么,在资源的自由流动性条件下,技术融合过程在企业之间的扩散结果为

K0=K0,

K1=SK0,

K2=SK1,

K3=SK2。

通过模仿扩散过程得到融合的总厂商数为

通过后动企业对先动企业的模仿和投资的扩散,最终融合的厂商数或产量为先动企业的倍,表现为凯恩斯的乘数。因而,通过产业内企业的技术、组织和业务的学习过程,经过一定的时间,该产业内的多数企业获得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获得了产业结构升级。

2.3 技术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效应

在以传统工业化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7]产业之间的运行遵守同质性原则,即是指一种产品由一个产业来生产,诸多产品与诸多产业处于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中。这个原则的建立,有两个限制性的假定:一是没有替代技术,即一种产品只能由一个产业来生产,不允许有几个产业来生产;二是不存在联合性生产,即一种产品不允许由几个产业联合生产。由于在没有替代技术和不存在联合性生产的条件下,提供同一产品或服务所依赖的活动平台及配套条件是基本相同的。而且,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只是发生在同一产业内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因此,从上述两个限制性假定中还可以进一步引伸出另外两个限制性假定:一是不存在相同的运作条件,即一种产品只能在一个特定的产业平台及环境中生产;二是不存在交叉的市场关系,即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处于非竞争关系。然而,由于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以及模仿行为的存在使得技术融合效应能够在同一产业内部迅速扩散,促进该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同一产业内部的竞争的同时,技术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扩散和吸收导致的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不同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性或功能,满足消费者相同或相似的需要,形成了替代竞争关系,使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导致不同产业之间产业融合现象的产生。由于技术融合而出现的产业融合打破了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现象及产业运行的同质性原则,改变了以往的市场竞争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产业融合。由于信息产业高成长性、高关联性和强渗透性的特点,使得信息技术能够不断地在信息产业内部和外部的企业之间扩散,这促进了信息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融合和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的融合[8,9]。

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产业融合的结果是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和各个部门的不断流动和重新配置,不断从生产率上升速率较慢、创新能力较差的产业或部门流向上升速率较快、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或部门。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演进,使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3 结语

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10]技术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在于,通过技术融合,能够使得企业现有技术水平较以前相比有更大的进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利益驱动下,其他企业纷纷模仿这些先动企业的行为,通过技术融合,逐渐达到先动企业的水平。当产业内所有企业都模仿先行企业的行为时,导致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处在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产业结构不断软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加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使得产业之间有着共同的技术基础,使得传统产业的边界模糊或消失,出现了同一产业内部的融合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对先行企业模仿的企业效应和产业融合的产业效应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推动着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演进。

参考文献

[1]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界,2001(5):70-78.

[2]张晖明,丁娟.论技术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复旦学报,2004(3):81-85.

[3]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2):37-42.

[4]赵俊杰,黄军.英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技术融合[J].中国科技论坛,2003(2):88-91.

[5]王夏.当代高技术发展的交叉融合趋势[J].中国科技产业,2003(12):21-24.

[6]任寿根.模仿行为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2(1):64-71.

[7]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J].产业经济研究,2003(1):1-10.

[8]陈晓涛.技术扩散对产业融合演进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40-43.

[9]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4(1):12-17.

升级机理 篇4

关键词:企业创业,集群升级,协同效应,企业升级

产业集群凭借着其独特竞争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显得十分重要。以浙江省为例, 截至2011年底, 42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实现销售收入22446.5亿元, 出口交货值4376亿元, 利润1149.9亿元, 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41.3%、39.9%和37.3%, 分别比2008年增长59%、41%和44%, 年均增长16.7%、12.1%和13.0%。然而至今为止, 产业集群面临着国内要素供给条件恶化 (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环保意识增强) , 国外发达市场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压力。因此, 依靠前期的高要素投入、高能耗的发展路径以及低成本战略越来越难以为继。为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集群是由企业组成的, 其升级归根到底是通过集群企业升级实现的, 企业通过创业可以改变工艺流程、产品、功能或者所在价值链, 进而实现企业升级[1]。焦点企业通过自身率先创业, 可以带动产业集群实现整体升级[2]。但是企业创业究竟如何助推集群整体升级, 以及不存在焦点企业的集群中, 产业集群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问题, 至今仍缺少系统研究。在分析集群相关活动影响时, 由于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以及复杂的相互关系, 一部分学者开始运用复杂系统相关理论来分析集群活动。通过对多个集群的特征进行分析, 得出产业集群具有复杂系统的无标度、小世界等特征[3];谭劲松通过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得出集群演进的过程类似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4]。但目前复杂系统理论主要应用于集群网络特征的描述以及集群生成过程, 很少有人尝试运用复杂系统相关理论对集群企业创业行为, 即如何从个体行为转变成集群升级的过程进行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公司创业以及协同学相关理论进行简单分析, 在此基础上得出集群竞争优势是通过集群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协同效应而实现的。集群企业创业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也是通过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而实现, 我们结合建德低压电器集群创业案例对此进行了验证。其次, 根据市场型与中卫型两种不同集群结构特征, 结合案例研究分析了中卫型集群取得协同效应途径;针对市场型产业集群的研究空白, 本文通过对安吉竹工机械集群的深度访谈, 总结其途径, 并对比不同途径的优劣点。最后探讨本研究的局限性, 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集群升级与协同效应

1.1 集群优势与协同效应

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组织之间的中间状态, 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马歇尔最先从三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信息的快速传播、交流, 熟练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 内部分工提高机械使用效率[5]。随着集群的发展, 波特、克鲁格曼等学者不断补充和完善其相关理论。谭劲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认为集群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知识外溢, 弹性专精, 网络结构和竞争优势[6]。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取得外部经济或者集聚效应, 是通过彼此之间相互协作得到比企业单独从事经营活动更高的绩效。例如, 企业之间由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基础的邻近性, 便于信息的传播, 以使集群内部企业可以更全面、快速的掌握市场信息。

Corning在分析复杂系统的演化时, 把协同效应定义为“自然或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要素或者人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形成的联合效应[7]。由此而知, 集群的集聚效应集群内部的子系统 (企业) 在集群整体层面形成的协同效应。李辉根据集群的特征, 通过分工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竞争协同四方面论证了集群降低成本, 促进创新的作用机理[8], 进一步证实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内部的协同。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1: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集群内企业活动的协同效应。

1.2 集群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

集群企业创业 (尤其是基于创新的创业:based-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BIE) 是企业动态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创业可以获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 而知识和能力都是企业竞争力构成的重要要素。戴维奇以浙江产业集群为样本, 证明了集群企业创业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集群企业创业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自身的升级。

集群升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进而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增值[9]。根据复杂系统演化的协同学理论, 系统内部个体的行为只有变成局部集体行为, 最后才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演化, 即系统向着取得更多协同效应的方向进行演化[7,10]。根据这个理论分析, 集群升级过程就是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创业活动表现为局部集体行为, 并取得新协同效应的过程。单个企业创业实现自身的升级之后, 如果无法在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则意味着产业集群只实现部分升级, 并没有促进产业集群整体升级。集群内部企业的创业行为只有表现为局部集体行为, 才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 进而引导更多的企业朝方向采取创业行为, 才可以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2a:集群企业创业行为如果不能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将无法促进集群整体升级。

结论2b:集群企业创业行为的协同效应有助于集群实现整体升级。

1.3 集群升级基本模型

依据结论1和结论2及企业创业的相关理论, 可以得出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的简单关系模型, 如图1所示。

1.4 案例论证———建德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建德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 产品包括万用插座、胶枪、其它低压电器产品及其配套产品, 与东莞、慈溪并列成为国内三大万用插座生产基地之一。2011年底, 规模以上企业19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3.5亿元, 其依靠高要素投入、高污染的发展路径和低成本战略, 与当前大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相似, 因此从总体上说, 建德低压电器产业集群比较有代表性。笔者于2012年12月在建德进行调研, 并访谈了建德市低压电器行业协会会长。

案例1:集群企业创业没有促进集群升级。

建德市勇华电器有限公司 (后更名为勇华公司) 在原先低压电器的产业基础上, 10年前进入自行车脚蹬业务。到目前为止自行车脚蹬业务销售额已经突破1.5亿元。通过发展自行车脚蹬业务, 勇华公司成功的掌握了新知识, 并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 实现企业自身的升级 (价值链升级) 。但是其进入自行车脚蹬业务, 并没有对集群整体形成较大影响, 或者可以与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行为结合形成新的局部集体行为, 进而获得新的协同效应。由此可以看出, 集群企业创业可以促进集群企业自身的升级, 但是如果无法与其他企业的行为相联合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将无法实现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案例2:集群企业创业通过协同效应促进集群升级。

2008年6月, 杭州欧亚电器工具有限公司率先推出了电视、电脑等主控节能插座系列, 获得英国政府30%的节能补贴;在建德市其他大规模低压电器企业普遍亏损的时候, 保持了逆市增长, 2009年销售额比2008年增加了19.4%, 实现企业自身的升级。由于节能插座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引起集群企业 (如建德市飞龙电器有限公司、建德市勇华电器有限公司) 纷纷对其模仿学习, 推出了自己的主控节能插座系列。集群内部在节能插座的原料采购、销售等方面形成新的协同效应;同时, 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产品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迫使企业不断改进节能插座, 提高产品性能, 进而在市场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集群企业通过自身创业率先实现企业自身升级, 然后通过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促进集群实现整体升级。

2 集群类型与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集群内部多个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结果。因此, 集群内部的网络结构作为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交易、学习的渠道, 会影响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可获得资源以及行为[11], 进而影响企业形成的协同效应以及方式。根据主流研究, 按网络结构类型, 把集群分为中卫型 (卫星式) 或市场型 (原子型) 。

2.1 中卫型集群与协同效应

中卫型集群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运行, 其他大量外围企业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环节配套, 往往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较高, 形成以“核心企业———关联企业”为主要联系的网络结构[8,12], 因此, 核心企业在整个网络中起决定性作用, 对其他关联企业的影响力相对较大。

当集群内部核心企业进行创业行为时, 往往对其关联企业有强大影响力, 带动关联企业进行创业, 进而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我们称这类一个企业率先创业, 并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带动其他企业创业, 取得协同效应的方式为联动协同。此处理论分析与先前学者进行相关产业集群升级案例分析 (如浙江乐清工业电器集群升级[2]) 相一致。因此, 得出中卫型集群可以通过联动协同实现集群转型升级。

2.2 市场型集群与协同效应

市场型集群一般由中小企业构成, 集群内部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规模相差不大、技术水平接近, 企业之间关系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 各企业独立性、自主性很强, 对其他企业的控制力也很弱, 多通过行业协会、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平台进行联系磋商[8,12], 因此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相对较弱。

由于集群内部网络关系相对较弱, 因此出现上述联动协同的可能性较小。此时集群内部形成协同效应往往需要依靠政府或者市场的力量才能实现。但是具体如何实现目前并没有成熟的理论或案例分析可供借鉴, 为此, 作者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市场型产业集群———安吉竹工机械集群进行深入分析。

3 调研对象及内容

3.1 安吉竹工机械集群的背景

1993年, 通过对进口竹工机械设备进行研究, 赤坞农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本地竹工机械, 随后, 响铃、天赋、金马等竹工机械制造企业先后产生, 截至2012年末, 集群内部共有26家企业。虽然集群内部实现了初步的分工, 但是集群内部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例如, 集群内部德迈、吉泰、天友、灵峰、金通、上峰、青达竹木刀具等10余家企业同时生产拉丝机、刨竹机、开片机等。企业之间规模相差不大, 销售收入多在1 000万元左右, 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较弱, 企业之间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进行协调、沟通。根据其特征, 可以得出安吉竹工机械集群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型产业集群。

3.2 访谈对象及内容

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之间的相关关系, 笔者于2013年3月在安吉竹工机械集群进行初步调研;并根据初步访谈内容, 4月又对集群部分企业进行再次访谈, 以更全面的了解相关信息。访谈对象主要包相关政府人员、行业协会及多家集群企业, 采用多主体访谈可以确保获得信息的效度与信度, 以及完整度。

3.3 访谈结果

在访谈的企业中, 多数有创业行为, 但是整体上促进集群转型升级的创业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A重竹机械技术的开发;B生产木工机械。下面将结合上述两个方面以及天工机械创业对比来进行内部机理分析。

4 案例对比分析

4.1 天工机械———油漆机产品研发创业案例

天工机械于2002年开始对油漆机的进行生产研究, 使企业实现了从竹子加工前端机械向后端表面处理机械的转型升级, 提升企业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从原先的平均5%~10%, 提升为平均20%~30%, 并使企业销售额得到增长, 但是其创业之后并没有在集群内部引起较大的反应。从对吉泰机械、德迈机械的访谈中, 可以看出, 大部分企业仍然从事先前产品的生产, 也就是与并没有带动集群其他企业形成局部集体行为, 产生新的协同效应, 进而实现集群的整体升级。像这样的创业例子集群内部还有很多, 譬如:德迈机械于投资电动车的生产业务, 建林机械进行自动焊接机的生产等等, 都没有带动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创业行为, 产生新的协同效应, 促进集群的整体升级。

以上案例再次证明了结论2a, 企业创业如果不能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则无法实现集群的整体升级。

4.2 安吉响铃机械———重竹研发创业案例

安吉响铃机械有限公司, 一直是集群内部规模较大、技术相对领先的企业, 于95年开始进行重竹产品的生产技术研发, 经过7年, 累计投入大量资金, 获得初步成功, 但是后期由于资金受限, 而把专利卖给雅风。重竹机械可以提高竹材利用率、加工效率, 减少操作员工数量;在市场中比较受欢迎, 单台机械设备价格高、利润率较高, 相对于原先的竹地板加工机械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因此集群内不少企业先后对相关技术进行模仿, 生产重竹加工机械, 实现自身的升级。到目前为止, 集群内部多家企业 (华奔机械、宇康机械、华丰机械等) 生产重组竹冷压和热压设备, 不完全模仿可以促进相关企业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 进而产品品质得到不断提升、生产流程不断得到优化[13]。截至2012年重竹机械的销售额占集群内部年总销售额的3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 安吉响铃机械通过自身创业影响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活动, 进而使集群企业产生新的协同效应, 进而实现集群的升级。

以上案例再次证明了结论2b, 集群企业创业行为的协同效应有助于集群实现整体升级。

响铃机械在重竹研发过程中, 投入太多资金而使自身资金链断裂, 最终把技术专利卖给雅风竹制品有限公司。截至笔者调研时, 响铃机械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后续技术研究主要由当时雅风竹制品有限公司的机械部进行研制, 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才完成基本技术的研发。到2004年, 才研发出相对成熟的加工机械设备。

4.3 协同创业———涉足木工机械领域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当前集群内部多家企业都在生产木工机械产品, 如天工机械在原先竹板油漆机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多元化, 生产木材油漆机, 德迈机械在原先竹材砂光机的基础之上, 生产木材砂光机等等。集群内部多家企业都向木工机械转型的创业过程中, 实现了集群整体采购和销售的外部经济;同时, 新技能、新知识可以快速在集群内部实现传递, 即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截至到2012年, 木工机械占集群内部年销售收入的20%以上。而且木工机械整体利润率要比竹工机械高, 市场容量比竹工机械市场大, 因此集群整体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价值链。由此可见, 通过集群内部创业协同实现集群的转型升级。

4.4 案例总结

通过4.1、4.2和4.3的相关案例对比, 我们可以再次证明:集群企业创业有助于企业自身实现升级, 但是能否促进集群内部升级, 关键取决于能否影响集群内部其他企业或者与其他企业的创业行为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从总体上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的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关系模型。

4.1与4.2案例同样为集群企业进行的相关创业, 两者都可以促进集群企业升级, 为什么4.1案例却没有在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优势?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所访谈的多家企业总经理认为, 天工的油漆机械没有对自身业务产生威胁, 并且油漆机市场相对来说较小, 所以就没有对天工的油漆机械采取相应的行动;当然对于那些获得较低利润率的创业行为, 企业更没有模仿的动力。因此得知, 如果想通过单个企业创业带动集群内部集体行动, 进而实现集群升级, 则这个创业行为应该具有三个特征:与其他企业现有业务产生竞争;新创业行为所带来的市场应该足够大;新的创业行为利润率较高。

根据上述三个条件对建德低压电器集群进行分析, 就可以清楚的揭示为什么欧亚电器的创业行为促进集群整体升级, 而勇华公司的创业行为却止步于自身企业的升级, 也再次证实总结出的三个判断特征的有效性。

结合4.2和4.3案例, 可以看出市场型集群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即实现集群转型升级:一是集群内部一家企业率先创业, 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引起集群内部其他竞争企业进行效仿, 进而产生协同效应, 称这种方式为模仿协同;二是集群内部企业的创业活动彼此之间存在协同, 称这种方式为联合协同。

5 两种协同效应的优劣势

5.1 模仿协同的优劣

根据模仿协同的实现条件, 一般是集群内部一家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从案例中可以看出, 模仿协同的起始阶段只有一家企业进行创业, 所以不存在协调的困难, 便于进行管理。但是其缺点是进行重大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较多的研发资金, 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而且一个企业往往技术实力有限, 进行重大技术的研发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如果该企业在集群内没有足够的影响力, 则很难通过恰当的手段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获得足够的收益来弥补自身的研发支出。最后, 即使集群企业创业成功, 由于其自身的影响力有限, 也不可能将自身的发明创造变为集群内部的整体标准 (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最终反而会对创业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5.2 联合协同的优劣

联合协同的实现条件, 是多家企业的创业行为方向上存在较大的一致性, 往往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引导。多家企业联合创业行为, 便于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而且各家企业的相对研发成本较低, 降低单个企业的风险, 比较适用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但是联合协同的产生多数是需要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 有可能会增加研发的协调沟通成本, 同时也有可能面临着如协同创新一样的知识产权以及利益分配问题。

6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次运用了复杂系统理论来分析集群竞争优势, 并对企业创业到集群升级的宏观过程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案例进行论证。其次, 结合安吉竹工机械集群的深度访谈, 总结出市场型产业集群单个企业带动集群升级的创业行为的三个特征;最后, 创造性的总结了市场型集群取得协同效应的两种方式:模仿协同和联合协同, 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 没有对中卫型集群进行更深层次的案例分析;其次, 考虑到调研对象的可接触性, 选择的主要是浙江地区产业集群, 而没有选择江苏、广东等地的产业集群;最后, 本文多为定性理论和案例分析, 以后的学者可以尝试进行定量分析。

升级机理 篇5

(一)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1.博弈主体

博弈中设计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 (包括高等院校) 三个参与群体, 且都具有有限理性。

2.博弈主体行为策略

企业是产业集群升级最重要的主体之一, 企业的行为策略集S1={I1投入, I2不投入}。政府是推动其地域范围内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力量, 政府的行为策略集S2={R1调控, R2不调控}。科研机构在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将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新规律和新原理等扩散到技术创新中, 从而产生新产品、新工艺, 但科研机构创造的新规律、新原理等研究成果很难立即产生经济效应, 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通常需要政府、企业等其他产业集群主体的补贴以及激励等。因此本研究中设定科研机构的行为策略集为S3={P1参与, P2不参与}。

3.行为策略采取的概率

假设在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三个群体博弈的初始阶段, 企业选择“投入”策略的概率为x, 选择“不投入”策略的比例则为1-x;政府选择“调控”策略的比例为y, 选择“不调控”策略的比例则为1-y;科研机构选择“参与”策略的比例为z, 选择“不参与”策略的比例则为1-z。其中, 0≤x≤1, 0≤y≤1, 0≤z≤1。演化博弈模型中相关参数假设及其含义如表1所示。

(二)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根据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行为策略, 可以得出三者之间的博弈组合一共有八种情形, 分别是 (I1投入, R1调控, P1参与) 、 (I1投入, R1调控, P2不参与) 、 (I1投入, R2不调控, P1参与) 、 (I1投入, R2不调控, P2不参与) 、 (I2不投入, R1调控, P1参与) 、 (I2不投入, R1调控, P2不参与) 、 (I2不投入, R2不调控, P1参与) 、 (I2不投入, R2不调控, P2不参与) 。

二、三方演化博弈的均衡点分析

参与主体根据既得利益不断调整策略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改善, 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策略成为演化稳定策略 (ESS) 。在判断演化稳定策略之前首先要求演化博弈的均衡点, 令F (x) =0、F (y) =0和F (z) =0, 即系统策略选择的变化率为零时, 可以得到该系统的10个均衡点, 分别为:D1 (0, 0, 0) , D2 (1, 0, 0) , D3 (0, 1, 0) , D4 (0, 0, 1) , D5 (1, 1, 0) , D6 (1, 0, 1) , D7 (0, 1, 1) , D8 (1, 1, 1) , D9 (- (C3-G1) / (G1+S1) , (C1-E1) / (C2-E2+G1+S1) , 0) , D10 (- (C3-G1) / (E2-E3+G1+S1) , - (C2-C1+E1-E2+G2) / (G1+S1) , 1) 。其中, D1, D2, D3, D4, D5, D6, D7, D8构成了演化博弈的边界, 即{ (x, y, z) |x=0, 1;y=0, 1;x=0, 1}, 由此围成的区域M是三方演化博弈的均衡解域, 即M={ (x, y, z) |0≤x≤1, 1≤y≤1, 0≤z≤1}, 在此解域M内还存在均衡点D9和D10满足条件。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三方组成的复制动态系统中D9和D10是非渐进稳定状态, 因此, 只需要考虑D1 (0, 0, 0) , D2 (1, 0, 0) , D3 (0, 1, 0) , D4 (0, 0, 1) , D5 (1, 1, 0) , D6 (1, 0, 1) , D7 (0, 1, 1) , D8 (1, 1, 1) 的渐进稳定性。显然, 在该系统中每一个均衡点分别对应一个演化博弈均衡。

三、基于数值实验的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性风险演化分析

情形 (1) D1 (0, 0, 0) 下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动态演化:设x0、y0和z0分别表示企业选择“投入”策略、政府选择“调控”策略、科研机构选择“参与”策略的初始比例, 初始时间为0, 演化结束时间为100, 初始状态为 (0.3, 0.4, 0.5) 。参数取值分别为E1=0.3, E2=0.5, E3=0.8, C1=0.8, C2=0.3, C3=0.8, C5=0.45, S1=0.1, S2=0.15, S3=0.1, G1=0.7, G2=0.25。当企业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所付出的成本较高时, 如政府给予的补贴和企业自身获得的收益都不能弥补企业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所付出的成本或者同不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相比, 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所付出的成本还高于企业所遭受的罚款和科研机构不参与产业集群升级使企业所遭受的损失, 此时由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组成的系统将演化至不良状态, 企业无论如何都不会参与推动所在产业集群升级, 政府的调控和科研机构的参与监督将不起作用, 出现了组织失灵的情形。

四、小结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性风险问题, 构建了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 解出了该模型的10个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运用Matlab工具对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交互行为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 分析各参数变动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 探究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

摘要: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 还会带来风险, 而内生性风险是根本性风险。文章在此基础上, 主要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性风险演化机理, 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和数值实验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内生性风险,演化博弈,数值实验

参考文献

[1]郑准, 王炳富, 程志宇.知识守门者行为与产业集群升级——基于“微观异质”与“行为导向”的理论视角[J].科学与研究, 2014 (04) .

[2]朱瑞博.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5) .

升级机理 篇6

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以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崛起的集群经济为代表,蓬勃发展的“块状经济”、“专业镇”日益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产业集群也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但是,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仍然是低成本,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这一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完善产业集群理论,更是我国区域经济中集群发展的需要。

对于地方产业集群如何进行升级,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外因论与内因论。外因论大多是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展开分析(Gereffi,1999;Humphrey and Schmitz,2002;罗勇,2008;左和平,2010等),其核心观点是地方产业集群要嵌入全球价值链,进而沿着全球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而实现升级。内因论大多是从网络角度所进行的研究(Coe et al.,2004,2008;Mary G.et al,2010;张景华,2009;顾慧君,2007等),其核心观点是通过集群创新网络、社会网络等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还有就是从产业集群中相关行为主体的作用(如政府等)来分析其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作用(Mary et al.,2010;Takahashi MM,2008;魏丽华,2010;岳芳敏,2009等)。两种理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缺点,单独依靠其中的一个理论,会导致产业集群陷入“全球价值链陷阱”或者“网络陷阱”。集群升级不仅取决于网络内部成员间的协调(集群治理),还受到区域性集群组织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战略耦合过程影响(Coe et al.,2004,2008)。区域创新网络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就是通过知识创造与共享,区域内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商业协会等的互动使地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从低成本转向创新能力的过程(Mary et al.,2010)。因此,本文认为,单独依赖嵌入全球价值链或产业集群网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集群的升级机会,将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升级,即产业集群既要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同时也要构建和完善集群网络,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

二、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中链网结合的背景与内涵

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的空间集聚是当代世界经济呈现出的两大典型特征。国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目前全球经济呈现出两种典型的国际分工模式:一种是发达国家间建立起来的产业内水平分工模式,一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建立起来的产业内垂直分工模式,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则与后一种分工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体系出现了垂直分离——片段化,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已经超越国家或地区的范围,从而使得价值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了全球性特征。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Gereffi,1999;Humphrey and Schmitz,2002;U-NIDO,2002)。在这一背景下,由产业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往往就成为了全球价值链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在产业内垂直分工这一模式下,其所完成的价值环节附加值却很低(Lone,2009)。

目前,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就是试图通过嵌入由产业内垂直分工而形成的全球价值链,逐步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跨越。但这一途径往往会形成升级过程中的价值链“陷阱”。也就是说,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方便进入全球市场,但同时也会使得本地产业集群因为缺乏创新等因素而长期锁定于价值链的低端,形成过度依赖低端出口的发展模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失去话语权。以江苏横林强化木地板产业集群为例(1)。2006年,Unilin等三家公司以“地板锁扣”专利发难,启动美国337条款调查,最终判决结果是:横林地板企业不能再向美国出口任何锁扣地板;对已输入美国和库存的产品将依据ITC的禁止令销毁或缴纳保证金;如果要在美国市场销售,必须向Unilin公司“一次性支付10万至12万美元,每销售1平方米另付0.65美元”的“专利费”。因此,要实现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目的,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还要利用本地产业集群的内部优势来实现升级,这一优势则来源于集群的网络化(Henderson et al.,2002)。

对于本地化的产业集群来说,其最初的形成来源于企业的空间集聚。Arndt&Kierzkowski(2001)的研究表明,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片段化导致各个价值环节在全球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格局,但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一般都具有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通过空间集聚,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分工与协作关系,逐渐形成了企业网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地理上的临近性,企业也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学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建立了多种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了具有多重联接的复合分工网络———产业集群(2)。因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与其网络化有着密切关系。Mary(2010)等学者也认为,通过知识创造与共享,区域内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商业协会等的互动使地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从低成本转向创新能力的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嵌入由产业内垂直分工而形成的全球价值链仅仅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可能性,而要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必须同时利用产业集群的内部优势———复合分工网络,以链网结合的方式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具体而言,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我国产业集群要积极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以及价值链所提供的外部优势,通过改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价值活动关系,进而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这一过程可能从最低端的委托组装开始,不断向委托加工,自主设计生产加工和自主品牌生产等层级持续迈进,逐步实现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跨越式发展。

三、链网结合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理

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而言,如果没有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地方产业集群就会缺乏向高价值环节攀升的外部动力;如果不充分利用其网络组织的优势,地方产业集群就会难以摆脱全球产业内垂直分工的附属地位和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要将外因与内因———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网络进行结合,利用两者优势实现集群升级。

本部分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对链网结合与产业集群升级间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一)基本模型

构造如下函数:

U=f(N,G)=NαNβ,其中,U代表产业集群的升级效果,N代表集群网络的推动作用(网络效应),G代表全球价值链的拉动作用(溢出效应),α和β分别代表两者的相对重要性。根据这一函数,可以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1. N≠0,且G≠0,这说明产业集群的升级是链网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在产业集群升级的不同阶段或者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如果α/β>1,说明集群网络的“推动”作用在升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α/β<1,说明全球价值链的“拉动”作用在升级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基本模型的拓展: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中的链网结合度

要更加深刻的理解链网结合,必须从“度”上把握其与产业集群升级效率间的关系。为了更清楚的说明问题,下面通过一个模型对“链网结合度”的含义进行阐释。

为了便于分析,特作出如下假设:

(1)以产业集群的网络边界为基础存在两类获取集群升级“知识”的方式,一类是集群网络内各行为主体通过与全球价值链的其他环节互动获取,也就是溢出效应;另一类是各行为主体在集群网络内获取,也就是本地化效应。(2)X为产业集群网络内各行为主体通过与全球价值链的其他环节互动获取的“知识”量,Y为各行为主体在集群网络内获取的“知识”量,而且X与Y之间可以相互替代。(3)m和n为产业集群升级的效率水平,它们所代表的效率高低存在差异,且m<n。(4)CX为集群网络内企业通过与全球价值链的其他价值环节互动获取“知识”时的单位成本,CY为企业在集群网络内获取“知识”时的单位成本,C为既定的总支出,则有CXX+CYY=C(用等支出线FG来表示)。(5)在维持产业集群升级效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单位X的“知识”获取可以相应减少Y的“知识”获取,用公式表示即为

从图1可以看出,在支出一定的条件下,等支出线FG与曲线m在C、D两点相交,与曲线n在E点相切。如果两种升级方式的链网结合度由交点C或D所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改变X或Y的数量,从而使链网结合度沿直线FG向均衡点E移动。也就是说,可以考虑更多利用全球价值链优势或集群网络优势以提高产业集群升级的效率水平,从而由m到达n。如果X和Y的链网结合度已经在切点E,在该点则满足在这种情况下,由切点E所决定的X为OB,Y为OA,此时链网结合度实现了最优。也就是说,在同等支出成本的情况下达到了更高的产业集群升级效率水平。

另一方面,对链网结合下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升级而言,最优X与Y的选择也存在着差异。

在图2中,直线MN和PQ表示链网结合下不同类型产业集群获取集群内外“知识”时的等支出线。曲线c为产业集群升级效率的可能性边界,与等支出线MN和PQ分别相切于J点和K点。

在J点,等支出线MN与曲线c相切,J点就为A类型集群在同等支出下升级时的效率最高点,也就是X与Y链网结合度的最优点;在K点,等支出线PQ与曲线c相切,K点就为B类型集群在同等支出下升级时的效率最高点,也就是X与Y链网结合度的最优点。从J点和K点来看,X与Y的数量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链网结合下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升级来说,需要恰当选择对集群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的利用程度,以提高产业集群的升级效率。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为例,对于前者而言,由于其基本上是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因此其在升级过程中要相对更加注重从全球价值链其他环节获取“知识”,而对于后者而言,由于其形成大都与外商投资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其升级过程中要相对更加注重集群网络的形成,以便从内因上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三)模型含义的总结

产业集群是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条件下,其升级是集群网络与价值链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具体升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链网结合度的问题,为此本文在模型扩展中着重分析了这一问题。对于特定的产业集群而言,在其升级过程中如何把握“链”的作用和“网”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过于关注“链”,产业集群自身的网络资本难以形成;过于重视“网”,则产业集群就会成为一封闭网络而难以实现升级。对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模型进行了阐释。

总之,就链网结合与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而言,“链”与“网”无疑是产业集群实现升级的重要工具,而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特别是“链”对于“网”的作用。因此,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我国产业集群要想实现顺利升级,第一要做的是采用链网结合的方式,第二要做的是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结合度。

四、链网结合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实现路径

(一)隐性升级与显性升级

根据升级特点的差异,可以将集群的升级分为隐性升级和显性升级两种类型(王凤荣等,2007)。一般来说,隐性升级指的是产业集群没有沿着全球价值链进行攀升,而是基于原有价值链环节以网络优势为基础所实现的集群竞争力提升;显性升级指的是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移动,也就是成功沿着全球价值链向高端环节实现了攀升。

如果可以将全球价值链进行无限细分的话,则价值链曲线上每一个点对应着无限细分的不同价值环节,显性升级则表现为价值点位置沿左右两边向上移动,而隐性升级则表现为价值点的位置虽不发生变化,但其竞争力却在提升。就两者关系而言,隐性升级是显性升级的基础。也就是说,通过隐性升级提升了我国产业集群生产制造环节的竞争力,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其向高端价值环节的攀升———实现显性升级(图3)。

(二)实现路径

根据上述分类,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其升级路径根据不同情况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隐性升级与显性升级。就最终目标而言,无疑要选择显性升级,但显性升级的基础是隐性升级,如果集群自身缺乏竞争力,没有实现隐性升级,则最终的显性升级也难以实现。因此,产业集群升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先通过链网结合实现隐性升级,再通过价值链的攀升实现显性升级(图4)。

具体而言,在图4中,通过全球价值链与集群网络的结合,以隐性升级与显性升级的互动实现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升级。具体而言,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大都“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要实现显性升级面临着很大困难,而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是以链网结合为基础首先实现隐性升级,然后沿着全球价值链进行攀升实现显性升级,这是阶段Ⅰ;从动态的角度来说,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新的价值点又会面临升级的压力,再一次发挥链网结合的优势实现隐性升级,以此为基础沿着全球价值链攀升而再一次实现显性升级,这是阶段Ⅱ,由此循环往复实现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不断升级。

(三)对于实现路径的进一步讨论

对于产业集群升级,Humphrey&Schmitz(2000,2002)和Kaplinsky&Morris(2001)提出了四种形式:即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跨产业),这就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各类产业集群的具体发展轨迹。具体内容见表1:

资料来源:Humphrey&Schmitz(2000,2002)和Kaplinsky&Morris(2001)。

前文曾指出,在链网结合的作用下,以隐性升级与显性升级的交替作用实现了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从表1中的四种升级方式可以看出,工艺流程升级与产品升级对应着隐性升级,而功能升级与价值链升级则对应着显性升级。因此,对于我国的产业集群升级而言,由于其在价值链中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对于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隐性升级)要更加重视,做到这一点,无论对于顺利实现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显性升级),还是在基于原有价值环节提升竞争力,都是必要的。

五、结论及启示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令人瞩目的经济现象,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一些著名产业集群的衰落也日益引起理论与实践界的关注(3)。特别是对于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而言,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现象使得上述问题更容易出现。因此,上述集群发展的现实更需要对集群升级问题进行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考虑其一则有失偏颇。基于这一前提,本文着重分析了基于链网结合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与路径。产业内垂直分工形成了全球价值链,产业集群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其升级必然会受到集群网络与价值链的双重影响,就升级机理而言,产业集群升级要重点关注的是链网结合度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升级路径来说,产业集群升级可分为隐性与显性两种升级模式,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隐性升级的实现是链网结合作用的结果,而显性升级的实现是价值链攀升的结果。

再以前面提到的江苏横林地板产业集群为例,自2005年开始,横林镇加大力度进行创新平台与创新网络的建设,与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全面长期合作关系,先后在示范区内组建了江苏省地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木制品工程研发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常州博士后工作站等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推进产学研和自主创新活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相继开发出了“V形槽”、“手抓纹”、“真木纹”以及静音地板、防水地板、地热地板、秸秆地板等诸多新技术、新产品,先后参与起草修订了8个国家标准和4个行业标准,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真正实现了由隐性升级向显性升级的过度(4)。

【升级机理】推荐阅读:

发生机理10-17

运作机理10-20

变形机理05-10

腐蚀机理05-11

污染机理05-15

自燃机理05-20

驱动机理06-02

水化机理06-07

生长机理06-09

聚合机理06-09

上一篇:质疑能力与物理教学下一篇:被动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