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机理

2024-08-23

融资机理(共5篇)

融资机理 篇1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难免会面临着流动资金短缺, 资金链锻炼等问题。其发展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信贷支持, 然而,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发展实力与资金力量等等都十分有限, 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低, 还贷能力差等无法同银行建立借贷关系, 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 威胁其长远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 引入物流企业作为中介, 积极发挥物流供应链融资的功效, 有效改善了企业与银行金融系统之间的关系, 凭借供应链系统, 企业获得了及时的融资信贷支持, 银行开拓了自身业务, 也使物流企业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和收益, 达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 实现了互助合作式发展, 在整个过程中, 提升物流企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使其充分代表银行与中小企业各自的利益, 成为物流供应链融资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

一、物流供应链融资的简单介绍

供应链是一种商业链条结构, 遍布了从上游物资供应商, 到生产企业再到下游销售代理商等各类企业, 供应链融资就是以这条供应链为基础, 所开展的融资活动, 是链条中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彼此支持、贸易协作的关系。在这其中核心企业、银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链条中的各企业与其他主体则发挥协调配合作用。这三方由于经营业务性质不同, 所处地位不同, 以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三方能否积极配合成为供应链融资能否实现的重要决定因素, 根据众多的实践探索得出:物流供应链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二、物流供应链融资的现实基础

1. 物流企业拥有广阔的产业供应链联系

供应链融资的宗旨就是实现链条内部核心实力企业同其他内部中小企业的资金顺畅流动, 借助供应链系统的内部联系来为银行金融系统谋得信贷利润, 同时为企业创造融资空间, 支持企业的持续生存, 打造一个健康、持续的生态经济链条。

然而, 纵观我国供应链发展状况, 就会发现仍然无法同世界水平接轨, 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真正具备良好实力, 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或融资的核心企业少之又少。即使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 虽然形成了众多紧密联系的产业链, 但是真正能够作为核心企业, 具备核心实力的企业却很少, 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轮轴式模式, 这样就为银行金融系统开发融资客户, 开拓信贷业务带来了困难, 由此可见, 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不具有可行性。

近年来, 随着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 它在联系各个企业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正在走进市场大潮, 扮演重要角色, 为众多的生产企业、代理商等提供物流运输、信息加工等服务, 各种各样的原料、物资、商品等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周转、集散,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了一个货物传输媒介, 正是这种媒介作用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建立同多种企业、多类行业之间的关系, 从而能够服务于多条产业链, 也能够同银行等金融系统建立联系, 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将银行信贷系统同链条内企业联系起来,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从目前来看, 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合作对象。

2. 物流企业具有更强的供应链管理意识

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供应链系统, 核心企业基于自身的主导地位与关键作用, 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掌握了大部分主动权, 可能会出现以牺牲链条内其他中小企业的利益而满足自身利益的不道德行为, 例如:为了解除债务负担, 延迟存货, 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模式, 这样供应商由于资金无法及时、有效回收, 利益受到损害, 特别是在复杂、严格的融资环境中, 如果供应链融资成本过高, 则会影响链内企业的融资参与积极性, 会出现自愿放弃参与供应链融资的状况。虽然, 很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已经完善了信用管理体制, 然而他们却缺少团队协作精神, 打消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积极性。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供应链的松动, 内部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 成员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即使在自身资金出现问题向核心企业寻求帮助时, 核心企业也会以维护自身利益为重, 很难向成员企业伸出融资帮助。

与此相对应的外部物流企业则凸显了优势, 因为物流企业是一个管理规范、机制健全的经济组织, 而且由于其经营性质也较为特殊, 能够同供应链内任何成员企业建立密切的关系, 从成员企业中获得经营业务、经济收入, 这其中物流企业与各成员企业之间是平等互利的, 不存在领导、支配或倾轧的关系, 缺少任何一方, 对方的业务就会减少或使经营受限, 其经济利益都会受到影响, 在合作中, 物流企业一方面担负着货物流通任务, 另一方面也发挥着供应链内部企业间的信息沟通、结算交流、促成交易等作用, 基于物流企业的这些地位和作用彰显了优势的融资功效。

3. 物流企业拥有更高的供应链合作利益

同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相比, 物流企业通过同链内企业合作得到了大规模业务量与经济收益, 第一, 通过服务链内成员企业的融资, 能够包揽其物流业务, 全面确保业务量;第二, 为了履行物流任务, 同链内各成员企业之间会有必要的存货、应收账款以及订单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融资的物质保障, 这样不仅有效控制了融资风险, 而且物流企业也从中获得了额外收入, 具体包括:信息咨询收入、配合银行系统所得到的业务收入等等, 是对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等的总体整合, 物流企业在整个过程中获得的是超高收益。总的来说, 物流供应链融资不仅能够为物流企业自身创汇, 也实现了融资的稳定性, 具有两全其美的效果。

三、物流供应链融资的流程的案例分析

甲公司为物流储备企业, 早在多年前就开拓了“物资银行”的运行模式, 从第一单质押监管业务运营至今已经由十多年的历史, 主要通过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状况, 通过与国内几大知名信贷银行合作, 以质押监管的方式来开拓物流金融等业务,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 甲公司扮演着融资中介作用, 负责整合融资企业信息, 提升信用度等任务, 连通贷款企业与银行金融系统的合作, 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协调, 确保了银行、企业、自身三方利益, 实现了三方的合作共赢。

具体的质押监管业务是从以下几步开展的:

(1) 融资企业清楚了质押业务的各项规定后, 向银行提出申请, 作为其质押贷款客户, 之后银行会针对企业的信用度进行核查, 会参照甲物流公司的观点进行决策, 一旦决策通过, 融资企业通过立项开户的方式来成为银行的质押贷款客户, 同时, 银行、融资企业、甲公司共同签字。

(2) 甲公司对融资企业的质押物全面检查、评价, 在获得银行的批准后, 融资企业会把质押物运送到甲公司的储存库内, 同时甲公司对送来的货物加以验收, 同时开出入库证明。

(3) 甲公司负责为银行奉上融资企业所提供的质押物详实清单, 其中包括:货物种类、数量、型号等等。

(4) 融资企业接收贷款。银行获得由甲公司提供的质押物材料后会核查, 待一切都详实后, 为融资企业提供质押物总体价值的50%-70%的贷款, 一般会在三个月内把资金打入到融资企业之前开始的融资账户中。

(5) 银行结算。融资企业获得贷款, 用来支付进货贷款, 在这期间, 银行要求融资企业卖出质押物的货款直接进入看管账户, 再由银行来进行结算。这其中不仅要向甲公司开出贷款到账证明, 同时也要将除本息、物流费用以及各种业务费之外的余额返还到融资企业的账户上。这一过程实现了三方利益的共赢, 融资企业获得了贷款融资、银行拓展了信贷业务, 甲物流公司也获得了自身的收益。经过实践证明, 任何企业, 例如:物料供应企业、生产制造企业、销售代理商等都可以采取这种融资方式。

四、企业物流供应链融资模式的运行机理

1. 中小企业无法直接同银行建立信贷合作关系, 这是因为银行通常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以及融资风险等无把握, 所以并非情愿向其提供融资贷款服务, 从委托代理关系来看, 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在信息掌握程度方面并不公平, 会出现信贷企业为了获得贷款融资千方百计地隐瞒后歪曲关键信息的情况, 这样银行在毫无防备和保障的情况下就发放贷款无疑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在一般的信贷过程中, 银行通常会要求信贷企业提供真实的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规模大小以及经营状况等等, 也需要信贷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等等, 然而一般的信贷企业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多数很难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 这就导致了直接贷款的困难, 需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 来建立信贷关系。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接入, 就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因为此时形成了集融资企业、物流企业、银行三方的两层委托代理关系。

因为物流企业已经同融资企业经历了长时间的业务往来与合作, 对于融资企业的经营规律、发展情况以及信用度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 同时对其各项采购与销售过程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和了解, 对融资企业的总体信息基本有了了解, 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维护银行所掌握信息的真实度,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这样在物流企业这条纽带的联系作用下, 就建立了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 基于物流企业的供应链融资, 物流企业发挥了对融资企业的信贷监督作用, 银行则着重关注质押回执单以及贷款的回收,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因为直接掌管着融资企业的质押货物, 对这些货物有着直接支配权, 这样就减少了监督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也无需过多的信贷业务查询, 只要凭借物流企业提供的单据就能够放心底发放信贷业务, 对于融资企业来说也获得了有效的贷款支持。

3. 这种物流供应链融资方式之所以能够流通畅行,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维护了三方利益, 是多赢的业务活动。企业作为经济组织, 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一切业务往来与合作都要扩大利润, 同时, 与其合作的多方也要获得一定的利益, 这样才能促成业务合作的顺利开展。物流供应链融资就综合全面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1) 融资企业方面解除了由于供应链赊账或者信用评价低廉所造成融资无门而经营停滞, 在银行提供的贷款资金的有力支持下, 企业得以正常持续运营, 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压力, 同时利用大规模贷款资金能够享受到规模采购的折扣优惠,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2) 在银行方面, 解除了银行在拓展信贷业务过程中, 面对众多的中小企业进退两难的危机, 以往没有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监督, 通常会造成贷款有去无回, 形成很多呆死账, 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引入物流企业参与融资, 有效降低了风险, 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发展营造了巨大空间。

(3) 物流企业方面。在物流企业日趋繁多, 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 物流企业要想长久生存与发展就要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项目, 缓解传统的物流运输业务微薄收入的压力, 凭借物流供应链融资模式, 能够增加物流企业的外包业务, 扩大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 从而增加了其业务往来收入。

总的来说, 由于物流企业纽带作用的发挥,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供应链各企业的融资压力, 为成员企业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全面确保了供应链的价值效应。

总之, 物流供应链融资模式的运行机理体现在:物流企业参与到银行和融资企业的信贷活动中, 发挥监督与纽带作用, 在确保各方利益的前提下, 来实现银行的放心放贷, 融资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 从而自身也获得了业务联系与合作的额外收益, 达到三方的合作共赢。不过, 这种融资方式融资作用发挥的前提是, 所参与的物流企业要具备一定的实力, 具备提供供应链融资增值服务的能力, 这样才能切实减少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12) .

[2]景兴宇, 张海云, 潘慧峰.供应链金融:争夺优质物流渠道[J].新财富, 2010.

[3]曾亮.物流供应链协同运作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 (4) .

融资机理 篇2

创业企业的发展伴随着巨大的资金需求量, 但由于新创企业缺乏必要的物资抵押、经营记录等, 融资渠道异常狭窄, 因此融资就成为创业企业成败的关键, 创业的成功直接依赖于融资战略的有效实施。创业企业从起业、建业、守业、传业及再创业过程中, 面临的诸多难题之一是启动资金的获取以及后续资金链的衔接问题, 创业企业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创业融资效率低下与效益欠佳。随着社会网络型创业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形态之一, 依托社会网络持续、有效、持合理地开展创业活动得到越来越多创业企业的认同和选择。在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企业融资机理研究方面, 国内外诸多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影响最大且观点最具说服力的是以契约设计为主线的理论。依据G ranovetter (1985) 的观点, 经济行动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 研究创业企业融资必须考察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观点肯定了社会网络在创业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创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 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如何发挥社会网络在创业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并没有给予明确合理的解释与验证。本文试图对于社会网络与创业企业融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微观机理进行论述, 以期有效指导创业企业依托社会网络开展创业活动。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国外学者M oshe Sharir、M iri Lerner (2006) 曾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创业企业创业融资的影响因素测度上, 包括社会网络、初期资金基础、创业风险接受能力等方面, 其中社会网络属于创业融资最大的推动因素。Jianwen Liao和H arold W elsch (2003) 通过以技术为基础的新创企业与以非技术为开端的创业企业的创业融资对比研究, 认为创业企业的融资战略是与其社会网络与创业发展轨迹密切相关的。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网络与创业企业融资的关系问题, 肯定了社会网络对于创业企业融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 obert A Baron和G ideon D M arkm an (2003) 通过对化妆品与高科技两个不同产业的创业企业比较研究发现, 创业企业融资的成败由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所承担的角色和具备的能力决定, 并且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考虑到投入资金数额及行业进入门槛的限制, 多倾向于借助社会网络实现突破。Tim othy Bates (1997) 通过研究中国与韩国的外来创业企业融资案例, 发现创业企业融资的成败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网络的位置与利用效率决定的。以上观点主要是从社会网络帮助创业企业克服困难、打破瓶颈、脱离束缚等方面肯定社会网络对创业融资的积极影响, 提出的关于创业企业合理利用社会网络进行创业融资的建议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另一类观点在于, 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嵌入性对于创业企业依托社会网络进行融资具有积极的作用。嵌入性与创业网络的关联性加大了创业企业对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和调配力度 (U zzi, 1997) , 这一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融资的作用机制, 实现了创业管理学与社会学的融合。

(二) 国内文献

社会网络是行为者 (人或组织) 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信息交流与交换的关系网, 由结点和联系两大部分构成, 结点是网络中的人或机构, 联系则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 (王平, 2006) 。信息是否对称与社会网络在创业企业融资中能否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具有显著的联系, 学者们普遍认同社会网络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性, 并以此为前提来推进创业企业融资活动的有效开展。借助于社会网络系统的各个节点, 创业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有着资金、信息、关系等各方面的联系, 其对于创业融资亦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昂贵的交易费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创业计划未来的不确定性构成了创业融资的三大障碍 (林剑, 2007) , 尽管导致创业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信息内容覆盖范围的局限性、信息获取渠道的单一性、信息分析加工的非科学性使得创业企业无法与社会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建立或维持有效的联系, 致使创业融资活动受到限制和阻碍。

三社会网络影响创业企业融资的作用机理

(一) 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融资与信息共享

知识与信息是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 这就决定了信息时效及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亦肯定了信息不对称对创业企业融资的危害。D ossani R (2003) 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网络体系与创业融资环境, 信息传递速度及质量直接影响到创业融资的效果。依照Burt (1992) 提出的“结构洞”理论, 占据“结构洞”位置的行为者在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面会有明显优势, 降低信息失真率对保持创业企业的融资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创业企业在依托其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开展融资活动时, 迫切需要打破“结构洞”来消除融资合作各方之间的信息壁垒, 亦可发挥“结构洞”的信息枢纽作用, 实现与“结构洞”以外社会网络个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密或私有信息的免费交换是强化创业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基础, 其信息共享的开放性决定了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在融资活动中承担相关义务的能力 (W illiam son, 1985) 。事实上, 创业企业依托社会网络增强自身的被信任程度、获取更多的投资方信息、传达自身的能力和前景信号等, 亦即社会网络可帮助创业企业传递、获取或识别有用的信息, 从而可促进创业融资条件和环境的优化。Carla Sofia Pereira、A ntónio Lucas Soares (2007) 通过分析创业企业的社会网络关系, 指出提高创业企业投资方与融资方的信息管理效率对改善创业融资质量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国内外诸多学者一致肯定了信息共享对于创业企业融资的正向效应, 实现信息在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内部的有效传递, 才可以提高创业企业融资的水平与质量。每一个创业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节点上且拥有特定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是社会网络以外的经济个体所无法理解或利用的。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融资信息具有隐蔽性, 无法通过文字或图表传递, 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创企业会有意识地阻碍私有信息的外泄, 而这些信息可能是社会网络中融合各方均较为看重的信息。依托社会网络的信息共享, 创业企业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现象, 建立融资活动中合作各方的信任机制, 将信息壁垒转换为信息通道和融资优势。

(二) 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融资与信任机制

信任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 一旦产信任危机, 创业融资便无从谈起, 创业企业的发展亦会遭受损失。Colem an (1992) 认为创业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结成社会网络, 只有在交易双方之间培育出信任关系, 才可以实现社会网络的互利性, 且易产生第三方信任, 形成信任的扩散效应。信任的扩散效应对创业企业的融资效果具有积极、长远的影响, 只有实现社会网络中融资各方的信任共识, 才有利于创业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韦雪艳和段锦云 (2011) 使用文献研究与访谈研究的方法, 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和大量的数据, 得出创业者的个人主动性在获取社会支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现为创业企业对信任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在实际创业活动中的表现。于桂玲 (2008) 指出创业者的关系网络可帮助新创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融资渠道, 而这种关系网络的核心就是交换双方的信任。如创业企业之间可以合作担保以提高信誉向银行贷款融资, 双方的合作加深了创业企业相互之间的了解与认识, 亦可以提升创业企业社会影响力, 提高创业融资效益。周冬梅、鲁若愚 (2010) 认为创业网络中成员的信任是整个社会网络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 创业经济内部的互相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 减少了创业计划的未来不确定性。大多数学者将创业融资三大障碍的根源归结为信任机制是否存在以及信任机制存在的条件和程度。邓靖松、刘小平 (2010) 通过研究发现, 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的成功离不开信任, 信任作用于社会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和每一条传输渠道, 其贯穿于创业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Christian Felzensztein、Eli G im m on、Sara Carter (2010) 三位学者以海鲜产业为案例, 指出社会网络、合作意愿等对创业企业融资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应尽量发挥社会网络系统的良性作用以及创业融资合作的优势, 为创业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以上观点从不同的方面解释了建立创业企业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处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创业企业融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动创业企业融资合作伙伴信任关系的网络化, 对于降低融资成本、稳固融资渠道、拓展融资网络等具有积极作用。以信任机制为前提, 创业企业的融资活动才具有可持续性, 在融资的多阶段动态博弈过程中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三) 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融资与利他动机

在创业融资特别是在家族式创业的融资中, 大多数外部投资者都是创业者的亲属或朋友, 这种现象表明, 在创业企业的融资交易过程中, 可能存在着非经济理性的利他动机决策理念。Steier (2003) 分析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家庭融资的新创企业, 指出创业融资不总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其核心是社会网络系统中的互相信任与利他主义。这种观点遭到了众多学者尤其是经济学家的批判, 认为其否认了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 但是从创业企业融资的角度出发, 考虑到家庭融资的广泛存在性, 这种观点合理解释了社会网络的社会性和经济性。赵文红、陈丽 (2007) 从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与转轨时期的经济制度出发, 指出创业融资、社会网络与创业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创业企业的出发点及创业动机往往决定了创业活动的高度及创业精神。可见, 创业企业融资依托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 创业动机对创业企业融资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其作用于创业企业融资网络的各个节点与联系, 从而对创业融资效果构成一种非线性的作用机制。D e Bettignies JE (2008) 指出创业融资以债务及产权为基础, 作为社会网络延伸体系的外部投资者对新创企业的投入出于利己动机, 这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这种观点迎合了经济学家的观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 出于利己动机的创业企业融资可能诱发众多危害社会网络良性运转的市场行为, 如互相攻击、恶意竞争、不顾社会福祉等。Jarunee W onglim piyarat (2009) 发现新创企业的融资战略建立在对创业社会网络系统及外界投资者所持的价值观念之上, 其利己及利他的创业动机直接影响到创业融资效果。Shaker A.Zahra等 (2009) 认为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是创业动机、探索过程与社会伦理挑战的综合体, 其中动机是首要因素, 它决定着后两者作用的发挥。W illiam M ichael Brown与Chris M oore (2000) 认为当创业融资网络中的利他主义者形成互相支持的社会网络时, 作为一种进化的稳定策略, 非亲属型利他主义可以为创业企业的融资拓宽渠道。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动机对创业融资的影响, 其共同点是均利他动机的创业行为是有利于创业融资的。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企业利他动机的扩散会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从而促进创业企业融资之路的畅通无阻。

四、结语

融资机理 篇3

由于我国软件产业起步相对较晚, 和美国、日本、印度等发达的信息产业国相比, 软件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 加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导致软件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不高, 中国要实现从软件大国到软件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最终要依靠众多软件企业的技术转型、升级来实现。然而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软件中小企业技术转型的瓶颈。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升级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支持, 由此产生的研发费用是形成专利、版权、非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等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前提条件。软件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技术含量高、成果非实体性、需要搭载硬件平台、运行程序易复制、技术转化率高、规模效应显著、边际成本低等特点决定了软件企业初创期对技术和资金的渴望。

软件中小企业既有技术的生命周期遵从“摩尔定律”, 如果不能及时获取资金用于新技术研发或购买, 就无法保证软件产品升级换代, 这会使原有用户群体流失, 替代性产品的选择将加速软件中小企业技术淘汰。

2 制约软件中小企业技术融资的原因

软件中小企业技术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2.1 信用等级较低

初创期的软件企业有形资产少、研发风险高、技术成熟度低, 如果无论在研发环节还是技术转换阶段都存在资金供给不足而产生的周转问题, 这也是使软件技术融资在金融机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因资信度差:信贷成功率低、融资额度有限等情况。

2.2 技术价值测度方法多样

软件技术价值测度的方法有三种: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等, 每种方法测度的价值都存在差异, 评估机构对方法的主观选择最终也会影响到标的物的融资水平。因此, 在技术质押实践中, 银行或担保机构往往会指定评估机构进行价值鉴定。

2.3 技术融资风险识别困难

一方面新兴技术存在因技术不成熟导致从技术到投产的转化成功率难以估测;另一方面, 即使技术达到了投产的要求, 市场对于凝集新技术的新产品的接受程度有待考证, 此外, 软件技术的市场空间和推广周期也不易确定。这些都给软件中小企业的技术融资能力带来甄别的不确定性。

3 软件技术融资平台运作机理

3.1 软件技术融资平台的搭

本文根据金融衍生品的设计机理和技术质押融资的实践经验, 尝试设计一个由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联手打造的技术融资平台, 运作机理如图1所示:

从图1 中不难发现, 成立软件技术融资基金的业务路线图体现了增信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有机结合, 针对软件中小企业资信度低的状况, 有必要借助政策性融资平台对该类企业的技术融资活动担保和增信, 而担保额度和责任范围的界定, 又需要立足于软件技术权威机构的技术鉴定、资产评估机构的价值核算以及知识产权部门对已确权技术, 例如:专利、版权的法律认证。地方政府、软件行业协会以及金融机构联手打造软件中小企业技术融资基金以技术质押担保的形式为实现企业技术转型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3.2 融资平台风险分担与转移

然而增信只是技术融资第一步, 软件设计研发、技术推广和产品上市等一系列过程中也一定会存在技术融资风险。因此, 风险分担机制此时很重要, 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担保合同为基础的质押融资阶段。政策导向型的技术融资基金提供的担保合同已经为后续融资环节分担了第一次融资风险。二是以技术价值甄别和风险评级为基础的理财产品生产阶段。金融机构获取担保合约后将多种技术质押标的物的融资风险与预期收益进行配置打包成理财产品, 承诺融资期间的风险报酬并销售给大众投资者。三是众多风险偏好水平不一的社会大众购买金融衍生品阶段。由于软件中小企业用于融资质押的技术标的呈现多样性, 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化水平各不相同, 这意味着投资者所需承担的融资风险也存在差异。

因此, 在设计金融产品时需要对一揽子不同风险等级的标的进行分类包装, 同时按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分级管理, 最后依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将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群体进行配对和销售。

4 结论

通过对技术融资平台的设计机理分析, 我们发现:三个风险的转移、分担阶段也伴随着融资链条的增加和融资成本的提升, 因此, 政策性的技术融资平台既要做到分散风险, 又不能增加软件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就会更多考虑社会福利和政策服务效果。

在第一个阶段, 融资平台并不只以盈利为目的, 其向企业收取的担保费率就应控制在贷款市场平均利率附近甚至以下;在第二个阶段, 融资平台充当了信用担保方, 降低了技术融资风险, 因此, 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只能获取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利息收入, 风险的降低意味着融资回报率的下降, 从软件中小企业的角度看融资的成本也相应降低;在第三个阶段, 金融机构希望社会投资大众分担风险, 并愿意分割、让渡一部分融资收益, 于是将技术标的和担保合约打包成理财产品进行销售。

摘要:技术融资实践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 以软件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初创企业亟须资金支持研发创新并实现技术转型, 本文设计软件技术融资平台并阐述其运作机理, 尝试探索技术融资新路径, 服务于高科技中小企业孵化成长。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融资平台,运作机理

参考文献

[1]Ronald J Mann, Do Patents Facilitate Financing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J].Texas Law Review, Mar 2005 (4) :961.

融资机理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产权融资,金融风险,脆弱性

一、引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农业文明,农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我国加快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得制造业和服务业迅速扩张。据资料显示,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从1952年的51%逐渐降低到2014年的9.17%,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从1952年的20.8%和28.2%提高到2014年的42.74%和48.09%。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既难以有效阻止农业资源要素外流,也难以有效吸引外部非农优秀资源要素持续投入。虽然农民的收入和储蓄日益提高,却未能将其转化为对农业生产的再投资,农业资本外流速度加快,只会进一步加深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在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能够起到优化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双赢”目标。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自2006年以来,我国在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建设中创建了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这些金融机构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活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服务创新、产品供给以及风险控制等环节问题凸显,并且服务“三农”的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并未实现有效配合,既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所以,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加快金融资本流入,需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特点防范和控制农村金融机构潜在风险,因地制宜地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

“金融脆弱性”一词最早源于马克思对货币天生脆弱的解释,马克思认为货币与金融方面的问题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内在不稳定的诱因之一。Fisher最早开始对金融脆弱性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强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债务清偿的关系最为密切,银行高负债引起通货紧缩,进而产生金融脆弱性,且还会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2]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对金融脆弱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逐渐形成了金融脆弱性理论。

从银行角度分析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借用“安全边界”这个概念。安全边界是指借贷双方根据预期现金收入和计划投资项目承诺来确定的双方所能承受的阈值,通常可以用利息承诺的收益保障来衡量。在经济持续稳定时期,出于对经济形势的乐观态度,贷款人十分乐意将贷款发放给安全边界较低的项目,使得安全边界逐渐降低,而投资项目也由原来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转变为前期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但总体的现金流入会大于现金流出,使得安全边界进一步降低至仅要求通过借到的款项弥补实际现金流入与预期之间差额的水平。最终,银行对那些在任何时期现金流入小于预期的项目都提供贷款。从金融自由化角度探讨金融脆弱性。Barth等人指出,超过130个国家在过去的20年(截至1998年)中经历过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损失,且这些国家大都实行了金融自由化。[3]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金融自由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利率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产生的。赫尔曼等人提出了银行“特许权价值”概念,认为金融不稳定性源于金融自由化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侵蚀。[4]此外,信息不对称也会引致金融脆弱性。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致使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来自最积极寻找贷款的人,即那些最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风险投资者反而容易获得贷款。此外,借款者向高风险项目投资的动机是实现个人投资收益,而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由银行承担,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5]加剧了金融市场资金供给和投资不足、资产错配等不合理问题,容易引发金融脆弱性。

上述原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和经验依据。由于金融体系自身具有脆弱性,加上目前我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还处于探索推进阶段,特别是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交易流程、信用担保、资产处置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不健全之处。基于此,深入剖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产权抵押融资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并揭示其生成机理,以消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产权抵押融资的后顾之忧,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产权抵押融资业务,为有效控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释放农村经济活力、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约束、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分析

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概念界定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较高自主决策权、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标,具有业务专业化水平高、经营规模小、运营成本低、产权主体以民营资本为主,或国有与民营资本兼有、信息优势明显的农村金融组织。因为其产权和治理模式显著区别于传统的以国有产权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所以称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开展新型农业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民信用合作社、农业保险和担保公司六种类型。村镇银行一般由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或至少有一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作为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由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能够规范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并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有效解决风险发生时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小额贷款公司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并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由乡(镇)、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贷款和货币结算等业务且具有互助特征的金融机构。农民信用合作社主要依照互助合作制原则,由农民自发组建的社区性金融组织。农民信用社由农民自主发起成立,实行自主管理、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原则,完全体现互助合作的宗旨,因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组织。此外,为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健全农业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融资难度和风险,在我国农村地区相继成立了一批小型的农业保险和融资担保公司,这些金融机构积极介入农村经济领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风险,而且优化了信贷支农的信用环境,降低了新型农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本,间接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约束。

2. 风险类型与生成机理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疑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农业生产要素难以获得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近年来,为有效盘活农村产权资产,解决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金融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措施,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进行试点和探索,这为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供给不足和商业市场利益驱动的诱导下,大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产权抵押融资业务。目前,江苏、福建、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都在不同程度地探索和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但是,由于金融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外部市场条件的不可预知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避免一系列安全和风险隐患,尤其是针对农村土地产权所开展的融资业务使得风险更为突出。鉴于当前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点地区中开展的农村产权抵押业务大多以农村土地产权为主,因此本文探讨的产权主要是指农村土地“三权”抵押融资,据此本文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归纳总结为:

第一,信息不对称下的信用风险。首先,处于信息优势的借款人易出现两种道德风险。一是贷前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所以借款人只向金融机构披露部分私人信息而隐匿关键私人信息,因为披露全部私人信息达不到金融机构信贷条件无法获得贷款。但是获得的贷款又是在全部私人信息作用下使用的,因而无法达到偿还贷款条件的经济效益,于是贷款最终违约概率被提高;二是借款人在获得资金使用权之后,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来使用信贷资金,为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借款人不惜违背信贷合约,将信贷资金投放至具有更高收益和风险的项目或滥用贷款,使资金安全性降低,从而增加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农村金融机构承担借款人贷后道德风险的原因是资金具有内在流动性,难以有效区分放贷资金的使用方式,无法全面掌握信贷资金的使用状况,最终使得信贷资金的使用偏离农村金融机构的预先估计,并使其预期风险估算失真,进而导致信贷风险失控。[6]对于贷后道德风险,农村金融机构通常会采取限定借款人信贷额度的方式加以约束,然而农业作为非强势产业,其运营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较高,导致其信贷风险水平的不确定性扩大,在特定风险因素作用下的贷款额度将会轻易突破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扩大借款人贷后道德风险的概率。其次,农村金融机构易出现逆向选择风险。农村土地产权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信号显示,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土地产权还未能作为有效抵押担保物的前提下,显然会增加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息的甄别难度。为了排除劣质借款人,金融机构只能采取各种办法尽可能多地收集借款人的各类信息,由于其信贷支持对象以农户和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居多,这些经营主体业务繁杂、财务账目及报表不规范,使得信息甄别成本增高。虽然金融机构信贷交易成本的增加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覆盖,但是利率的大幅度提高会使农村金融机构产生逆向选择,淘汰低风险借款人,因为业绩优良的借款人信贷约束较弱,而业绩低劣的借款人信贷约束较强,所以后者的信贷需求更为旺盛,其信息隐匿动机与其信贷风险正相关,由此诱发的逆向选择风险也更高。

第二,现行国家法律制度与政策之间相互冲突所引发的运营风险。农地流转交易是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环节,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经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经历了从禁止到逐步认可再到正式确立流转的政策制度变迁过程,结合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已有的试点经验,当前我国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制度还存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的可能。一方面,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还存在着法律与制度供给滞后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土地产权资产抵押、交易、处置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制度中,还存在着诸多制度约束,农户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产权主体,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边界模糊,限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户无法根据自身条件来合理地选择与配置土地资源。例如,国务院于2015年1月22日发布了《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农村产权交易主要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为主,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而《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代表同意方能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上述规定在客观上增加了资产抵押物处置变现难度,限制了大部分农村土地产权抵押,一旦出现违约,金融机构就会缺乏法律政策层面的支持,极大地遏制了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

第三,资产处置变现难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现阶段,为了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约束,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建立了农业担保公司。农业担保公司作为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的中介机构,为商业银行承担了大部分风险,目前试点地区所开展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突出表现为对农村产权抵押物的价值缺乏专业评估,仅由交易双方进行内部定价,缺乏合理与科学的评估标准,当合约履行期满、债务人无法清偿债务时,债权人虽有权就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受偿,但目前仍缺乏相应的资产处置管理服务机构,由此导致抵押物资产无法在短时间内变现,资产处置困难对金融担保机构造成资金威胁,诱发流动性风险。

第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新常态”加深了外部环境风险。农村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状态必须是建立在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基础之上。[7]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整体金融发展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由此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而农村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又会对农村金融深化产生抑制,农村金融抑制主要源于较低的农村经济增长水平,由于“二元经济”体制带来的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制约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组织外部环境风险的生成。农村金融机构也由于农村经济的欠发达而无法形成健康的发展环境,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只能通过降低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降低支农贷款利率,提高贷款审批额度,盲目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规模,导致外部风险不断集聚和转嫁,最终形成系统性的风险循环。此外,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变化深刻影响着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环境正面临着深刻变化,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维持在7%左右,与此前长达10年8%以上经济增速相比,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新常态”,伴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形势已经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若不及时加快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容易出现“水土不服”,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动荡。上述风险生成和传导机理见图1。

四、政策建议

发展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也应重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防范和控制金融体系由于自身脆弱性所形成的风险,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目前,试点地区开展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仍存在着法律制度供给滞后、相应配套制度缺失等现实问题,多数试点地区主要根据中央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开展产权抵押融资业务,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分割性极大地削弱了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无法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为了真正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落地,需要国家从法律制度层面重新进行规划设计。

第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治理能力,完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机制。通过明晰金融机构内部责权义务,构筑内部风险管控责权制度,落实从业人员风险管理职责,保障贷款监督制度有效实施。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应注重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加强同银监会和地方政府等外部监管部门积极协作,改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对其日常业务中不规范、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及时纠正,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及潜在风险。

第三,加快建设农村产权资产价值评估体系、不良资产收处管理变现体系。重构农村产权资产价值评估、收处管理与交易变现体系,利用市场运行机制调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过程中产权资产价值评估难、收处变现难等问题,从而有效化解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流动性风险。对此可建立专门的农村产权资产价值评估公司,并对其专业性进行资格授权和能力认证,或引入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对农村产权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力争实现农村产权资产价值评估的公允性,以维护农村产权资产抵押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挖掘农村产权资产的金融价值。

第四,为了便利金融机构处理信贷违约中的农村产权资产,增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通过成立农村不良产权资产收处管理机构,按市场化模式运作,专门负责从农村金融机构收购农村不良产权资产,并集中在有关农村产权资产交易市场进行售卖变现,其亏损部分由财政成立的农村抵押信贷风险基金进行补偿,最大程度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02).

[2]Fisher I.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J].Econometric,1933,(04).

[3]Barth J R,Caprio G,Levine R.Banking Systems Around the Globe:Do Regulation and Ownership Affect the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R].Research Working Papers,2000.

[4]托玛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导刊,1997,(05).

[5]Stiglitz J,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06).

[6]冀婧.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建构研究[J].农业经济,2013,(12).

融资机理 篇5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传统融资方式的延伸,也是当今和未来金融学的研究热点。然而,不同于有形的实物资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存在着特殊的限制或约束,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特征,因此,研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必要基于融资约束、融资偏好、信贷供给等理论,根据资金流转关系揭示其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方兴未艾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

1 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Engel等[1]立足法律经济学探讨利用知识产权为高技术企业融资,知识产权融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关于知识产权融资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主要有价值评估、风险控制、运作模式、体制机制以及政策配置等方面,现有文献大多采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进行研究。如:Iwan Davies[2]指出利用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筹集债务融资存在法律结构的不确定性;Verma S K[3]强调发展中国家较少利用知识产权融资,原因在于创新不足并缺乏实施机制;张礼国[4]基于融资约束、融资偏好和信贷配给理论,对知识产权债务融资困境进行了解释;周丽[5]基于法律社会学比较分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的模式;何慧芳等[6]运用模糊分析法研究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预警问题;张文春[7]把知识产权分为作价入股、质押贷款、信托、证券化等几种不同的介质,探寻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融资的机理;黄光辉[8]从证券化交易结构出发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产生的机理,并结合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质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殊风险进了简析。

本文认为,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无论是价值评估、风险研究、政策配置,都要基于对其内在机理的揭示。事实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涉及资金短缺方、资金供给方、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多个主体,包含众多相互影响并产生反馈的变量,可以看成是一个动力学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描述它的方程是高阶、非线性、时变的,利用常规的数学手段很难求解方程从中获得完整的信息。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教授[9]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种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动力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任务在于揭示这些系统的信息反馈特征,以显示组织结构、放大作用和延迟效应等影响系统行为模式的机制[10,11]。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工具建模,系统动力学可以让管理决策者在其中尝试各种构想、策略、情境变化,通过观察及分析仿真结果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通过重新建构或改变系统结构,使系统从潜在危险方向离开或情况得到改善,这就好比现实世界的“实验室”。因其自身独特的系统思考方式,系统动力学的应用领域已从最初的工业动力学扩展到城市动力学、世界动力学、生态动力学、能源动力学、金融动力学[12,13,14]等。鉴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15],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 PLE软件,从结构-行为视角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进行SD建模,旨在从系统整体角度揭示融资过程中各个因素间的反馈关系和内在机理,模拟分析其动态行为模式。

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SD模型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整体逻辑是:融资需求源于技术革新、销售增长等过程中的资金缺口;企业以合法享有的且可以转让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向贷款人出质,取得贷款人一定金额的信贷资金;将实现的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以及相关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增加知识产权或者扩大生产规模;企业按期向贷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根据以上因果及反馈关系,具体分3个模块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SD模型。

2.1 知识产权研发子系统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础是企业拥有合法的且可以转让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资产,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知识产权”是一个存量(Level)概念,由“研发”和“淘汰”两个速率(Rate)决定。研究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活动将增加知识产权存量,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已到法定有效期(或保护期)的知识产权被淘汰使知识产权存量减少,为了维持持续的创新能力,淘汰的知识产权需要进行“重置研发投资”。知识产权代表了一种创造能力,单位时间研发、淘汰的知识产权数量在知识产权中的比重将影响其先进性,以“先进性因子”表示科技进步水平,它不仅影响了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也是提高效率增加产出的技术进步因子。知识产权研发子系统的SD流图如图1所示。

2.2 质押融资子系统

根据知识产权所处的融资状态,模型中包括3个互为关系并相互转化的状态变量:未融资知识产权、融资中知识产权、已融资知识产权,三者共同构成企业的知识产权总值。其中,未融资知识产权通过评估质押转化为融资中知识产权。质押率通常由贷款人依据出质知识产权价值、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等因素确定。银行根据自身审批流程和审查标准决定是否与企业建立授信关系,审批通过的知识产权作为新增贷款形成银行授信贷款,并向企业放款至贷款到帐。融资中知识产权通过融资实现转化为已融资知识产权,代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最终形态,融资实现是实际贷款到帐的信贷资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子系统的SD流图如图2所示。

2.3 投资再生产子系统

以知识产权向贷款人出质取得的信贷资金主要有以下用途:技术研发,作品创作,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周转等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投资于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知识产权开发的资金将进一步增加知识产权存量;另一方面,投资企业再生产的资金将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形态(购入原材料等)、生产资金形态(原材料等投入生产)、成品资金形态(加工生产完毕成为产品),最后又回复到货币资金形态(产品销售变成货币)。在这一过程中,“生产”使“存货资产”增加,“销售”使“存货资产”减少,企业从中赚取利润,构成了企业再生产过程的资金循环。已实现的融资资金到账后形成了企业负债———知识产权负债,企业根据贷款期限需要进行本金偿还,按照贷款额度和利率,企业以生产经营所得进行利息支付。偿债能力主要由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决定。一方面,企业得到资金注入增加了企业资金存量,扩大了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企业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向贷款人偿还利息,资金流出存量减少。投资再生产子系统的SD流图如图3所示。

3 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3.1 参数与初始值

(1)时间参数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期限通常较短,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办理展期。因此,本模型设定模拟期间为36个月,时间间隔为1个月。

(2)常数和初始值

参照一般规定,发明专利权、驰名商标权的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出质知识产权价值的45%,著名商标权的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出质知识产权价值的40%,其他知识产权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出质知识产权价值的35%。本模型设定正常质押率为40%。

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一般控制在1 000万元以内。本模型假设某科技型企业拥有初始未融资知识产权1 000万元。

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率,通常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档次当期贷款利率执行,并按市场需求依据规定上下浮动,在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可以上浮20%~30%。本模型采用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0%的利率即8%,月贷款利率为6.7‰。

为解决贷款人对形成不良贷款的担心,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补偿、专项补贴等政策。通常,补贴比例根据实际质押贷款额按基准利率计息的30%~70%确定,本模型设定为30%。

根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资金的用途,本模型假设用于研发比例和用于生产比例分别为50%。

其他参数值按照现行正常水平设定,如所得税税率为0.25。具体见表1所示。

3.2 模型主要方程

(1)状态方程

L知识产权=INTEG(+研发-淘汰,知识产权总值)

L无形资产=INTEG(+入账-减值-摊销,知识产权总值)

L未融资知识产权=INTEG(-评估质押,“<初始未融资知识产权>”)

L融资中知识产权=INTEG(评估质押-融资实现,银行授信贷款/单位知识产权融资)

L已融资知识产权=INTEG(融资实现,“<初始已融资知识产权>”)

L银行授信贷款=INTEG(+新增贷款-贷款到帐,新增贷款*放贷延迟)

L知识产权负债=INTEG(+债务融资-本金偿还,100)

L存货资产=INTEG(生产-销售,0)

(2)速率方程

R研发=重置研发投资+新增研发投资

R淘汰=知识产权/平均有效期

R评估质押=潜在融资*质押率

R融资实现=贷款到帐

R新增贷款=评估质押

R贷款到帐=银行授信贷款/放贷延迟

R生产=(新增生产投资+重置生产投资)*(1+先进性因子)

R销售=平均销售

R本金偿还=知识产权负债/贷款期限

R入账=研发支出*资本化率

R摊销=MAX(0,无形资产/摊销期限)

R减值=IF THEN ELSE(市场估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市场估价,0)

(3)辅助方程

A知识产权总值=ACTIVE INITIAL(未融资知识产权+融资中知识产权+已融资知识产权,未融资知识产权)

A单位知识产权融资=银行授信贷款/知识产权总值

A净利润=利润总额-应纳税额

A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支付

A利息支付=知识产权负债*贷款利率*(1-贴息比例)

A EBIT=净利润+利息支付+应纳税额

A市场估价=INTEG(无形资产*先进性因子,无形资产)

A融资实现率=已融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总值

A先进性因子=(研发-淘汰)/知识产权

A应纳税额=IF THEN ELSE(利润总额>0,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0)

3.3 模拟结果分析

3.3.1 知识产权增长

通过研发活动,科技型企业需要保持其知识产权的价值及先进性。本模型中,知识产权价值主要由研发和淘汰决定。改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金用于研发比例、用于生产比例,分别设定用于研发比例为10%、50%、90%,观察知识产权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显然,较高的研发投资比例有利于保持企业知识产权的持续增长,从而降低知识产权自身价值的风险。

3.3.2 质押融资实现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企业追求最大效率地实现融资,并将资金用于资填补缺口实现供需平衡。质押率是影响融资实现的关键因素,改变质押率,分别取值0.4、0.2、0.6,观察已实现融资的知识产权,如图5所示。

可见,质押率影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的规模和速度。随着质押率的提高,知识产权将更快速地实现融资,随着模拟时间的推移,实现的融资逐渐减少接近于知识产权的最终融资。

3.3.3 银行贷款回款

银行贷款回款风险本质上来源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将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资金用于再生产以赚取利润,按要求向银行支付利息、偿还本金。在一定的投资规模下,假设企业经营成果取决于销售水平,改变销售额分别取值27.5万元和30、35万元,观察利息保障倍数的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模拟结果显示,当企业平均销售水平降低到27.5万元以下时,第12~16个月的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突显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还贷付息风险。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由此也给银行带来贷款回款风险。

4 结束语

【融资机理】推荐阅读:

发生机理10-17

运作机理10-20

变形机理05-10

腐蚀机理05-11

污染机理05-15

自燃机理05-20

驱动机理06-02

水化机理06-07

生长机理06-09

聚合机理06-09

上一篇:知识网络能力下一篇:中国的主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