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信力

2024-10-04

地方政府公信力(精选12篇)

地方政府公信力 篇1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政权合法性和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政府公信力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影响。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 政府公信力从国际范围看都有所降低。近些年, 由于社会转型的加速, 我国社会矛盾凸显, 一些地方社会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体现了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 体现出了政府责任弱化、政府效率低下等状态, 更导致了民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降低。因此, 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当前的迫切使命, 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前提是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探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公信力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要素, 即:亲民力、服务力、执行力、解释力。

一、政府的亲民力

政府公信力应当以亲民力为基础。所谓政府的“亲民力”是指地方政府在施政理念上要注重以民为本, 在行政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要切实体察民情民意。

(一) 克服官本位思想

在我国, 提升政府的亲民力最主要的是要克服官本位思想。几千年来, 传统“官本位”理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官僚主义盛行。理念是一种向导, 正确的理念自然引导恰当的行为;而错误的理念则会引发错误的行为。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理念决定了它在管理中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成效。我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是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刻思想根源。官本位与官僚主义两者是紧密相连。“官本位”的存在使官员习惯了当“父母”、当“老爷”, 对待百姓奉行着“愚民”、“牧民”思想, “民不可使知之”, 在这种观念下, 假话、套话、不守信诺、偏私舞弊、以言代法等不良行为就会日益增多。

(二) 增强公众“知情权”, 建设透明政府

提升政府公信力, 必须给予公民以知情权。公民知情权的提出是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公民民主意识增强形势下对政府提出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与满足的程度, 是衡量该国的人权宪政水平与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既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前提, 又是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要义, 是法治政府与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国要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就必须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通过制度化的设计, 建立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以保障公民获得知情权, 有效参与政府决策。

二、政府的服务力

所谓政府的“服务力”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制定公共政策, 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在目前阶段, 提升地方政府的服务力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加强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目前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缺点主要体现为:盲目性和非持续性。因此, 必须在政策制定之初加大调研的力度,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 公共政策的制定, 既要着眼当前效益, 又要考虑长远利益, 要有明确的可预见性。不少地方为了招商引资, 发展地方经济, 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不顾客观条件凭空许诺, 结果难以兑现的种种承诺全成了泡影, “空头支票”甚至由“筑巢引凤”变成了“关门打狗”。有的不能兑现退税优惠, 有的不愿按预先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给付奖金。为追求任内的政绩, 不少政府领导急功近利、随意多变, 追求立竿见影的项目。还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官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变动频繁, 新官不理旧事, 一届政府一朝政策。所有这些状况, 都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获取。

(二) 加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加强政府的“服务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以及考虑社会公平、公正等问题, 导致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存在着失灵现象。因此, 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服务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否充足。当前, 我国在很多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都体现出了薄弱的现象。以教育经费为例,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世界平均水平4.9%, 发达国家5.1%, 欠发达国家4.1%, 而我国至今仍未达到4%的标准, 其余像医疗、交通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均有不足, 这就给政府公信力的获得带来障碍。

(三)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应当将服务视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 政府应将自身定位于服务者的位置, 把为社会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应有之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由于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沉积, 政府部门中存在着行政效率低下, 服务水平低的情况, 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意味着政府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政策不能因人而异, 要公平和公正地对待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公民, 自觉高效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在根本性质上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做主”的观念, 按照宪法所要求的“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法律规范, 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做主”的新理念。

三、政府的执行力

政府执行力, 所指的是政府的绩效水平, 是指政府在履行行政职责的过程中, 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基础上, 能够积极回应公众要求, 追求公众满意, 以相同或更少的资源获得公共产出的最大化。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力强的地方政府在公众中拥有威信和凝聚力。提升政府的执行力,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继续进行机构改革, 降低组织运行成本

机构改革应坚持精简、效能的原则,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 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借鉴中央大部制改革, 有序整合行政资源;机构设置实行“定编、定岗、定人”, 避免机构臃肿, 权责不明晰, 办事互相推诿的现象;统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机构设置, 减少领导职数;坚持勤俭行政, 节约开支, 公开“三公”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政府的绩效。

(二) 以提高经济绩效为中心, 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经济绩效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生动体现, 是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绩效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最为重要的方面, 但仅有经济绩效是不够的, 在社会转型充满矛盾状况下, 政府还必须提高整体效益, 推动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发展, 科学化解各种矛盾。政府应更加注重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更加注重回应和责任, 把公平放在重要位置, 用创造的高绩效惠及百姓, 共享成果, 才能获得公众持久的支持和信任。

(三) 培养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领导、普通公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政府执行力提高的关键。公务员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 按照公务员制度选人、用人, 培养德才兼备的健康人才, 促进公务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才能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 从而赢得公众赞同和信任。

四、政府的解释力

提高政府解释力, 是媒体时代对政府公信力提高提出的新要求。在对政府公信力的解释中, 有这样一个公式常被人们提及:“政府公信力=政府诚信×公民信任度”。在网络发达的社会中, 提升政府公信力, 只依靠政府自身诚信守法远远不够, 还必须与公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加强对公众的解释力。在对公众的解释力方面, 应遵循以下的“三度”原则。

(一) 速度

所谓“速度”, 是指在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中, 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出现时, 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消息。要遵循“黄金24小时”准则, 要与媒体和谣言进行赛跑, 掌握舆论的主动权。之所以要遵循速度原则, 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 一方面, 传统媒体已经成为独立的商业实体。搜索消息, 尤其是爆炸性的小道消息已经成为了媒体的最为重要的任务, 因此, 政府必须将正确的真实的消息提供给媒体, 否则媒体就有可能从非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另一方面,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自上而下传播, 演变为自下而上传播, 并且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提升, 因此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公布真实的消息, 以防网络谣言传播, 难以控制。

(二) 态度

所谓“态度”, 是指政府在与媒体和公众沟通时, 必须秉承真实的宗旨。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就要求政府向公众提供的消息必须真实可靠, 政府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和原因都不应该说谎。之所以要秉承态度上的真实, 是因为一方面, 在新闻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即:“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即政府提供的信息越模糊, 流言的流通量反而会越大;另一方面, 在危机事件面前, 受危害最深的往往就是普通公众, 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有关于他们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真实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

(三) 尺度

所谓“尺度”是指为提升政府公信力, 政府在与公众的沟通中, 应当遵循一定的尺度。实话实说但不必要全说, 尤其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 在事件发生的原因还没有查清之前, 可以有所保留, 这既可以给自己留有余地, 同时又是对公众负责的表现。

总之,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 地方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多重要素的共同集成。只有同时获取亲民力、服务力、执行力以及拥有良好的与公众进行沟通的解释力, 政府公信力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摘要:政府公信力包括亲民力、服务力、执行力、解释力。政府公信力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和迫切使命。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社会信用体系

地方政府公信力 篇2

“躲猫猫”“欺实马”“钓鱼执法”的再调查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三起事件中,无一例外出现了政府部门推翻初步结论的“再调查”环节。在信息公开已成为政府法定责任的今天,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躲猫猫”不啻鸵鸟政策,既不合法也不高明。政府不能够保证不犯错,但一定要保证诚实。要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的形象,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努力;而要破坏这种公信力,一件错事足矣。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没有真正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事情,是瞒,遮避消息,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但是,到了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封锁消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封锁和遮避的结果,是真相难以大白,流言却不胫而走。结果,受损害最大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损害积累多了,政府想改辙,但再说什么,也就没人信了。

“钓鱼式执法”,是以违法的方式执法,对法律和道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既腐蚀着道德,伤害人们的善良之心,又损害着执法者的形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打击人们对于法律权威的信心,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纠正这种“钓鱼执法”行为。一是要加强干部教育,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意识;二是加强纠正处理和队伍整顿,对违法执法的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起到举一反

地方政府公信力 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地方政府;公信力;重塑

一、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地方政府以及其附属机构,通过行政权利的形式履行其管理责任的活动,在面对突发事件或者自然灾害时为公众提供必要的人生保障、财产保证等。危机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方政府在危机的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政府的公信力是指地方政府在承担责任时所培养起来的公众信任程度,公信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公信力的获得需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示政府的活动内容与真实目的。同时公信力也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体现,是政府行政能力的最客观结果。

公共危机管理与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彼此依存的关系。首先,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理念对其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如果公共危机管理的理念较为先进,那么必然会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使危机发生之时,民众始终都站在政府一方,同时公共危机的管理中的预防与善后工作则会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是政府公信力的最根本保证,只有通过制度,才能将危机管理工作纳入到正常的轨道中去,使得危机管理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是个形式,对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公危机管理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危机管理的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任何工作中思想观念是决定着整个工作的方向性的关键因素,缺乏合理的思想观念必然会对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造成严重的制约。当前阶段,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对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同时在危机发生时也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因此在危机管理中显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从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不断降低。

其次,导致当前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政府职能不够清晰。在社会中政府部门的作用是通过公共权利的行使,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政府不仅要保障不同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还需要保证整个社会的安定。但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当中, 由于市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边界在许多地方还不够清晰,从而导致政府部门在能获得利益的地方过度的关注,而对于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不够,在危机管理方面动力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最后,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危机管理中,稳定合理的制度是保证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在危机管理体制中需要有危机预警机制、决策机制、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善后管理和评估机制以及新闻发布机制等各种配套机制。我国在危机管理制度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风险评估机制,同时又由于没有危机管理指挥机构,在危机发生后,整个危机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没有统一指挥的状态当中,异常混乱。同时由于法律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行政追责制度,因此,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及时在危机发生之时存在着一定的不恰当行为,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导致危机管理意识不断淡化,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三、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策略分析

首先,我们要转变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理念,政府危机管理的行政理念对危机管理的效果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虽然公共危机对普通民众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是如果地方政府能处理好,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损失,还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地方政府转变危机管理理念首先要本着以民为本的理念,积极为普通民众提供各种服务,在危机发生之时要尽全力保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不断提升政府政务的透明度,让这个管理活动处于民众的监督之下。最后政府部门要建立行政信用平台,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如上文中所述,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政府部门在面对公共危机时,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性保障。当前阶段在进行政府部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中,我们需要从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出发,根据薄弱地点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分析,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制。现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要进行风险评估机制与危机管理指挥机构的建设,使危机管理工作分层次有重点的开展,同时也保障了在危机发生之时无人管理的局面。同时相应的法律制度建设也要跟的上。

四、结语

公共危机管理状态下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对政府履行其社会职责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在本文当中,笔者论述了政府部门提升其公信力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对政府的危机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杨羽萱.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诚信政府 篇4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在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都强调要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 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创新政府管理和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其体现

(一) 什么是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 是指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 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公信力的强弱, 取决于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 取决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公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 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诚信程度, 政府的服务水平, 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 政府民主化的程度等方面。

(二) 为什么要提升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 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 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 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 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 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首先, 政府信用的范围广、内容复杂, 影响很大。政府信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具广泛性、深远性, 一旦信用流失, 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 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大得多。其次, 政府信用是其他信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总之, 在社会体系中, 政府作为行政权力组织, 其行为和形象都具有非常广泛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 这就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在现代公共生活和社会信用体系中, 也必然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 对社会系统信任以及社会生活的良序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政府是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政府信用对市场经济起着标杆的作用。第一, 在政府信用的影响下, 各类行政管理和指导监督机构才能够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第二, 政府是经济活动规则执行情况的仲裁者。经济运行过程犹如体育比赛, 政府不但制定赛程、比赛规则, 而且它还是裁判, 监督比赛的进行。政府的裁判地位, 要求它自身必须守信、公正、严格, 具有权威。政府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 没有政府信用的建立, 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可能自行运转的。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评价

从总体上看, 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比较强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政府推动下取得的。但是, 毋庸讳言, 目前政府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 近年来一些公共性事件中的舆论反应和一些舆情机构的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如下: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 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与民众意愿相违背;一些地方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被忽视或有意模糊, 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 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现象;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价值取向、评估的真实性受到公众质疑等。如2007年山西洪洞县惨绝人寰的黑砖窑虐工事件, 2008年震惊中外的毒奶粉事件, 人们在震惊和谴责之余, 种种疑问使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诚信度大打折扣。

(二) 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因素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工业化, 信息化和时代的发展,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膨胀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 环境恶化问题, 失业问题, 健康问题, 犯罪问题, 交通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旧的问题尚未解决, 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

1) 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 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增加。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 消极, 被动, 无效率, 都会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

2) 社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 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 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 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信用是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 表现为合同欺诈、偷税漏税、地方保护、等等。失信行为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 方方面面。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 政府信用也必然受其影响大打折扣。

2. 政府因素

1) 政府工作运行不够透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尚不平衡, 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二是信息公开应付检查的情况存在严重;三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 事后公开多, 事前、事中公开少;四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五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 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或避重就轻。

2) 问责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仍然存在。责任追究机制的缺乏, 使政府官员就可能免受行政责任, 使其缺乏行政责任感。行政责任追究包括对政府及其人员的责任追究两个方面, 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 在对行政人员的责任追究上, 往往只追究其主观过错, 而对其客观过错则较少追究或不予追究。法律的惩罚力度太小, 失信成本过小。

3) 政府极少数工作人员的腐败、渎职行为。权钱交易, 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损坏政府形象, 使民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本身信任程度降低。“李刚事件”和“浙江乐清村长之死”可以说是前年最受关注的事件, 这些事件给了社会舆论一个宣泄的窗口。网民利用这些事件进行了情绪上的宣泄。“李刚事件”, 对整体“官二代”的形象、官员形象都有负面作用。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应对突发事件, 信息透明、公开, 不能以维稳的目的去遮蔽, 去拖延。网络是社会情绪的宣泄窗口, 用传统的维稳观去应对微博背景下的媒体环境, 会构成很大的矛盾。“李刚”已经变成了不良官员的代称。

3. 公众因素

从公众因素来说,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期望过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文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人民在自身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 也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生活环境质量、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多方面的追求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多方面的期望。当政府作为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 便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隔阂, 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下降, 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力。

2) 认识不全面。部分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程度有限, 社会公众往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满足的程度, 所以当面对社会危机和社会事件的时候, 如果政府不能迅速地应对, 一部分社会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对政府行为做出负面评价, 而忽略了政府的正面行为。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和措施

(一) 建立法治政府, 以公正立公信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法治下的政府是政府获得公信力的基本前提。依法行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 限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权力, 避免文件和领导讲话大于法的现象, 减少行政行为的任意性, 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 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 让政府的行为完全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 有助于增加政府规范性, 合法性和公开性, 打造诚信政府。

(二) 建立阳光政府, 以公开促公信

信息公开, 确保公众知情权。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 种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只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依据在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信息公开要求政府权力行使的主体、依据、程序公开, 政府权力运作的过程公开。2010年岁末,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最受关注的一句话是“中国互联网进入全民围观时代”, 这意味着信息分享的背后挺立着4.2亿中国网民大军, 他们在虚拟平台上观点交锋、意见发布。与此同时, 一方面是社会参与意识的提高, 另一方面, 政府的话语体系与网民的期望尚有距离, 这是“围观”平台上, 影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 建立服务政府, 以服务促公信

各级政府应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意识, 把人民的需要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 确立“服务至上”的思想, 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要把服务理念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政府工作人员要转变过去“官本位”的思想, 必须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这也是解决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根本方法。

(四)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设责任政府, 廉洁政府

建设一支高素质, 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因为公务员队伍是各项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具体实施者。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 组织和作风建设。同时,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 问责机制, 建设责任政府。使人民感受到政府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政府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加大对公务员的反腐倡廉培训, 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 建设廉洁政府。

总之, 提高政府公信力, 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各种原因造成的政府公信力流失比较严重。同时, 政府公信力又为公共权力提供合法性基础、为新型治理提供联结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其功能, 这就要从理念、行动和制度三个层次来着手构建政府公信体系, 打造政府公信平台。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增强我国政府公信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建构起一个公众更加信赖的政府。

摘要:在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增强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 巩固政府合法性, 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_政府公信力标准 篇5

提高政府公信力,就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材料1】 华南虎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法律界人士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的质疑。网友举报虎照原型系年画。11月26日,网上公布了全套华南虎的数码照片。12月2日晚,来自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认定照片中的老虎是假老虎。2008年6月29日,周正龙承认虎照是假,13名官员被处理。在华南虎事件中,部分官员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材料2】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 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材料3】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政府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的诚信程度。信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品格,也是公务人员的政治品格和行政品格。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

政府的服务程度。政府的宗旨是执政为民,为公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

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的行为不能违法,政府不能滥用权力,这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政府应当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做到依法行政,依据宪法和法律为人民服务,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执法“外包”损害政府公信力 篇6

政府服务与执法的区别

出于缓解政府在资金、人力和时间等方面成本的缘故,政府部门可以将相关服务外包给企业,比如环卫、教育培训、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服务和执法管理权完全是两个概念,处理违停车辆是执法管理而非服务的范畴。

而且,将执法权“外包”给企业,本身就违反了行政法中“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规定,但是在政府推进购买公共服务的大背景下,此举容易让公众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厘清行政执法是否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之内。一般而言,行政执法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即以法律为保障,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约束,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公共服务则以合作为基础,发展各项公共事业、提高国民福利,强调政府的服务性。政府服务外包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要指后者。因此,行政执法并不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内。

然而现实中,将执法权打着公共服务的名义“外包”,马龙县并非孤例。由于很多地方对政府服务“外包”范围缺少制度上的规范和厘清,导致执法权“外包”作为“先进经验”“创新之举”在多地得到复制。近年来,郑州、深圳等地也曾将城管执法工作“外包”给一些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但此举造成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双重缺失,引起公众不满。后来,郑州市叫停城管执法“外包”。深圳市也在遭遇城管“外包”涉黑案后,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协管员不具有行政管理权、执法权”。

执法“外包”存在的问题

以“城管外包”为例,它的直接后果,恐怕是以极低的成本,突破了行政体系对人数规模的限制。城管需求量大,只因职权臃肿:他们要保障市容整洁、秩序分明,在“市容本位”的逻辑下,暴力执法频现。因为执法内容的扩充,城管也需要足够多的人力,去维持强力型管理。相反的,提升市民的公共意识等,却被习惯性地遗忘。城市治理的着眼点,也便从“增强市民的自律他律”转移到“城管外包”上。

此外,城管的外包,必然带来“执法权”的转移:一群未经充分筛选、严格训练、考核上岗的“社会人士”,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罚没、罚款、报批等权力。现实情况下,一方面“外包人员”只能从职能部门领取极微的薪酬;另一方面,他们却手握着能量十足的权力。那么,便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城管外包是否会异化成“外租执法权,并默许其人用以谋利,从而换取他们甘愿的廉价服务”?

必须厘清“城管外包”难以成功的尝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公职机构的单维度管理,早已不适合千头万绪的现实。将更多“政府职能”剥离,甚至转给社会力量接盘,对促进就业、压缩成本、提升效率都助益良多。权力下放、收缩,是构筑现代型政府的基本趋势。可问题是,执法权不是可随意转让的商品,它应遵从基本的治理原则—由专业的公职人员来行使,用公信力来兜底,以避免执法“走火”。

用制度和法来约束执法“外包”

如何防止某些部门以服务“外包”之名,行权力寻租之实?首先对政府服务外包要有明确的界限,厘清可以买什么、不能买什么。这一点,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没有统一规定,各地都在探索实践之中。比如长沙曾出台过暂行办法,规定“应当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不得购买”。宁波出台暂行办法规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收费、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征用、行政强制执行等政务行为,不得实行服务外包”。

显然,执法行为属于政府行政机关的核心、关键业务,不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本意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但在现实中却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不但没有提高服务水平,滥用的“外包”还隐藏着腐败。以此为鉴,要把好事真正做好,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规范引导必不可少。借鉴政府推出权力、责任两张清单的做法,也可以列出一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清单”,规范“外包”范围。当务之急,是要让这张清单更具体、更明确、更公开,让公众看个明白、能够监督。

而且,行政执法必须有严格的主体限定,并不是《行政强制法》出台了才应该有。对于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既然法律没有明确把行政执法权授权给公司等主体,那么,行政执法就不应该出现“执法人员”以外的主体。目前一些地方的执法机关之所以把执法权随意给予公司等主体,表面上看是执法者人力不够,其实却是为了省掉最麻烦最辛苦的一线工作,而且一旦出了事,还可以把责任推给公司等主体。

地方政府公信力 篇7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 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由于现在政府的贪污腐败、仗势欺人等现象, 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政府的相信力。以往有事找政府, 政府为人们当家作主的美好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有事人们第一想到的不再是政府为自己主持公道。在这个信息时代, 当发生集体事件时, 政府的很多做法都引起了人们的公愤和质疑。最近几年, 很多贪污腐败的事件越来越严重, 影响越来越大。一句“我爸是李刚”暴露出了多少政府的丑恶内幕[1]。很多不良现象的发生多数与广大基层的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 如:国家给地方播的基础建设公款, 有些地方政府就用一小部分钱买些劣质的施工用品, 敷衍了事;还有一些政府直接就不向人们提及有此一事, 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国家给拨款修路这件事。原因是那些黑心的地方政府官员将那些该花在百姓身上的钱中饱私囊。还有政府私自克扣百姓的养老保险、土地补偿金等等。

二、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一) 腐败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反腐倡廉运动, 涉及政治经济各个方面, 不管多大官, 一经被发现就严肃处置。但是腐败的风气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已经渗透到祖国大地的每一个细胞, 腐败的方式让人防不胜防。当权利的拥有者利用权利进行腐败时, 是不可能让人们信服的。腐败现象之所以如此猖狂, 主要原因是:1.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低下;2.社会监督工作不到位。

(二) 造假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政治很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很多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自己的声誉, 出现了很多的造假现象。如: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 造假对外称自己的就业率接近100%[2], 其实有很多学生的工作不理想, 学校为了高就业率, 随便给学生安排一个单位, 完全不适合学生的长远发展;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晋升, 谎报自己的工作业绩;政府年底谎报自己的财政支出等等。长期这样下去, 政府是在拿自己的权威做赌注。

(三) 政府办事效率低

政府与群众之间没有合理、及时的沟通方式, 一旦地方发生突发事件, 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有效的制止, 使小事演变成了大事, 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要不然就是基本上事情已经平息, 不再起争端了, 政府工作人员才姗姗来迟的赶到现场, 直接将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一下就完事了。办事效率如此低下的政府必定降低人们对他的信任。

三、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方法措施

我国目前的地方政府公信力遭到严重威胁, 长期下去, 将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程, 因此,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 提高我国政府的公信力, 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 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 完善政府电子办公体系

改变传统的公众态度, 将人民大众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群体, 端正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 做真正的人民公仆, 真正为人们服务的好领导。地方政府要做到信息公开化, 与民众相关的内容要公开透明, 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使更多的人们参与政府的活动, 开通便民热线, 有不法行为虚心接受广大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建立政府办公的电子化,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二) 划分政府的工作权限, 完善政府的工作机制

严格控制政府的工作权限, 不能出现一手遮天的集权制度, 其余的权力空缺由其他职能部门进行补充。实现专事专办的工作方式, 以提高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 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3], 因此政府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 以便对于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妥善的处理和反馈。

(三) 提高政府的务实精神和服务精神

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政府的各项采购活动尽量做到货比三家, 降低财政支出, 政府应该参与到整个大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来, 从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通过为人民做实事, 赢得人民的信任感。

四、结语

目前, 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公信力有所下降, 但是在一些错综复杂的环境下, 政府与群众之间发生一些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 政府虽然有做错的地方, 但是不可否认, 他们也为人民做了很多的贡献。相信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认真的做出改正, 很快会改变这样的不利局面, 重新拾得人民对政府的信心。

摘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时期, 导致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有所下降。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与政府在日常工作中的服务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由此可见, 要想扭转目前的这种不利局面, 应该从根本上改善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并改善对公众的服务行为和服务态度, 改善人们对政府的认知态度。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原因,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黄静.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现象及其治理[D].湖北工业大学, 2012.

[2]高斯路.现阶段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2.

地方政府公信力 篇8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流程再造

引言:2011年10月1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了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依法行政, 推进政务公开, 提高决策透明度,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不断提升公信力。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 群众的公民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政府, 关注“公仆”。与此同时,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人们的这一愿望提供了很好的实现途径。“在当代西方, 一系列的民意调查显示, 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趋势”。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同样也只是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鉴于此, 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弱化这个问题作了不懈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将从政府流程再造这个角度入手, 探讨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一、政府公信力及其弱化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 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在现当代, 政府的作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公信力低的危害非常大。不仅严重降低了政府的价值, 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声誉和政府的形象, 还严重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尽管政府公信力对于政府的意义重大, 但是, 我国政府公信力近年来仍呈现出连续走低的态势。学者张旭霞就政府公信力问题在网络上进行了跟踪调查, 得到的数据显示: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的约占20%, 持“不信任”态度的约占80%。另由中国《小康》杂志组织的对我国“信用小康”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近几年的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2008年、2009年政府公信力得分分别是61.5分, 62.2分。再者, 唐云峰副教授针对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专门作了调查, 他根据政府公信力的来源将问卷分为地方政府合法性、行政过程中的信用和行政绩效的信用三个部分, 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缺失的情况。各级地方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高低更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 提高政府公信力, 已是刻不容缓。

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可以看出, 影响政府公信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行政能力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而最终归结起来, 还是政府的行政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是受政府行政能力影响的。一个公信力高的政府, 必然是一个行政能力强、高绩效的政府, 而传统的行政理念与行政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政府的要求, 因此政府流程再造是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必然选择。

二、政府流程再造及其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意义

政府流程再造, 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 以“公众需求”为核心, 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 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动, 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 谋求组织绩效的提高, 使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获取更高的社会认可与满意。政府流程再造不是简单的操作程序改造问题, 它涉及行政理念的更新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政府流程再造的含义, 我们可以得出:政府流程再造以公众需求为核心, 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样必将带来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好评, 政府公信力会随之提升;政府流程再造的目的是谋求组织的高绩效, 以使公共产品和服务更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满意, 以高绩效组织、高社会认可度与满意度为导向的政府流程再造必然会带动政府公信力的大幅提高。

以成都市工商部门的流程再造为例。它改变了原来的串联式的登记注册程序, 变为并联式的。先由工商部门受理, 再由工商部门抄告给其他部门办理相关的前置行政审批, 最后再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实践证明, 这样一个简单的流程再造, 为群众节省了很多时间, 避免了群众多次往返于各政府部门, 同时, 也提高了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因此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据调查显示, 成都市实现政府流程再造的部门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其中82.5%的公众认为部门工作作风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很大的转变, 71.5%的公众认为政府部门的公平服务较好, 87.3%的公众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程度较高。

党的十七大指出,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 “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政府流程再造不单单是操作流程的重新组合, 更是行政理念的创新。用一种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行政理念指导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必然会获得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拥戴。

三、做好政府流程再造的建议

政府流程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再造的失败。在笔者看来, 在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 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流程再造团队。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对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并且需要很强的责任心, 同时需要引进学术界的流程再造的新理论, 不断创新流程再造的新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者, 做好指导与协调工作。

第二, 不管是一级政府的流程再造还是某一部门内的流程再造, 都需要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份详细周密的计划就是对未来再造过程的一个预计, 有了这样一个计划, 即便再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都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另外, 政府流程再造计划的具体执行, 最好由制定计划的人也就是流程再造团队来操作, 因为他们最清楚他们的计划,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流程再造的成功。

第二, 做好流程再造的沟通与宣传工作。美国日裔学者威廉.达内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指出, 坦诚布公地沟通是获得管理绩效的最佳方式。任何组织的改革都会遇到阻力, 这就需要做好对内对外的沟通与宣传工作。对内需要不断地与工作人员沟通流程再造的计划与愿景, 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到流程再造的队伍中来, 减少内部阻力。对外需要持续的做好宣传, 努力塑造好流程再造的外部舆论环境, 提高公众对政府流程再造的认可度。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关系到政府执政的合法性, 关系到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 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我国各级政府无法回避的责任。政府流程再造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是新时期我国建设高公信力政府的一个有益选择。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3) [1]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3)

[2]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行政学研究, 2006 (7) [2]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行政学研究, 2006 (7)

[3]信用最差和最好的时代[R].小康, 2009 (8) [3]信用最差和最好的时代[R].小康, 2009 (8)

[4]唐云峰, 宋国庆.基于社会调查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4]唐云峰, 宋国庆.基于社会调查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5]姜晓萍.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5) [5]姜晓萍.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5)

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篇9

信任是公信力的核心。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由于信任主体无法完全控制信任客体的行为以及信任客体行为的不确定性, 因此, 信任不仅需要信任客体对信任主体作出承诺, 还需要信任主体对信任客体有良好的期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是政府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时的行为和制定的相关政策在公众群里中的影响力以及被民众所支持、认可、信任的能力, 它是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的客观真实反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有利于工作的积极顺利展开。有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工作起来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热情和效率, 也可以增强工作时的创新意识。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的时候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是赢得民众信任, 提升公信力的关键。政府要向民众作出承诺, 这是赢得民众支持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要切实兑现承诺, 满足群众的合理利益需求, 满足了群众的利益需求, 也自然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面临的挑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经济也正处在转型与快速发展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艰苦的计划经济阶段迈进了新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新中国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和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综合实力和地位日益提升, 科技不断进步, 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各项综合实力都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 信任缺失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人们的道德意识与人们的经济地位, 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信任还是不信任, 都与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相关。孔子有言民无信不立, 说的是人一旦没有了诚实和信用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国家也同样需要有民众的支持和信任来支撑。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 纵然一个人再聪敏过人, 也还是应该诚信待人, 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这句俗语把国家比作是船, 把老百姓比作是水, 说的是水能让船在水面上平静地前行, 同时水也可以掀翻漂浮在水面上的船。而一个国家如果在老百姓面前丧失了诚信和老百姓对国家的信任, 一样是寸步难行的。以往的信任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守信, 而如今的社会信任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 而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各种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等都密切相关的全面性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 这些堆积的问题将会变得愈来愈难以处理。

人们思想意识的理想化和世俗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减少了, 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利益。快餐文化使人们更多地为自己考虑, 一些人为了利益做出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道德的滑坡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我国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信任不断减少, 这种社会信任危机随时都可能转变成更加深刻的社会危机。

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凸显。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摸着石头过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新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有利于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发展, 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在经济腾飞发展的同时, 社会分化, 贫富差距扩大, 一些人未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喜悦和经济成果。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尽管我国政府始终非常注重廉政建设, 但是目前相关的反腐倡廉制度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累积下来的问题也会日益凸显, 解决这些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政府作为行政主体, 在执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行政工作中是否依法行政, 在事后是否及时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都是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健全, 往往在行政工作中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互相推诿, 行为不检点, 信息不够公开明确等, 这些都会使政府的公信力遭到公众的质疑并使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三、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政府职能的界定不明确, 监督机制的不够健全, 监管的不利, 在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时失职越位的现象一直无法杜绝。一是法制不健全造成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公共职权的时候行为不当, 大大降低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公职人员缺乏对公众的服务意识, 渎职失职, 权钱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不够透明公开, 一些官员公权私用, 严重影响了人民公仆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对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也是极为不利的。

公共信仰的缺失造成了民众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理性的思考, 误解甚至曲解政府的意愿。快餐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追逐削减了部分民众心中的政治信仰。对物质和利益的追逐让人情渐渐变得冷漠。政治信仰的缺失, 导致政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大大减弱。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迎来了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 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一些民众的盲目信任会使有些不利的信息增加人们心中的疑虑, 减弱了对政府的信任。

四、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途径

政府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的客观反映, 同时它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升政府公信力对提高我国在世界的综合实力水平,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在公共行政时的行为,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各级政府机关在行政工作中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 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文明执法, 公正执法。政府在公共行政期间要保障民众平等自由的权利以及人格、尊严的平等。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过程中要保证民众享有均等的机会竞争公共职务, 保证民众能够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和公共产品, 保证让全体公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发展以来的成果和喜悦。

(二) 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树立民本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

政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合理利益。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是我国建设新型政府的基石。政府的管理观念在行政执法时起着导向标的作用。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政府的各级部门以及公职人员都应树立并增强民本思想, 树立亲民意识, 加强责任观念, 注重道德建设, 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 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 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论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 篇10

1 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责任感淡薄

从广义上来解释, 凡是涉及到资源和权力分配的领域都属于政治领域。然而在政治领域, 政府在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政府的责任意识则关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一旦政府权力实施不当, 忽视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的权力既来源于人民, 也服务于人民。具备强有力的“权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责任意识既体现出现代文明政府的特色, 同时也是新时代对政府的要求。那么如何认真执行政府职责, 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政府行为体现了一个国家政治面貌。不当的政府行为造成的后果将是失去民心。目前, 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玩忽职守, 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不作为事件屡见不鲜;某些基层行政单位对于公众的诉求不闻不问, 甚至暴力行政, 在其位不谋其政, 同级别单位之间责任不明, 相互推诿扯皮, 出了问题无人管, 使人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今年三月, 农民彭公林因购买假水稻种子损失惨重, 尽管拿到了政府的鉴定结果, 却迟迟得不到应有的培训而最终上吊自杀, 审视这起因假种子酿成的悲剧, 更多的是对推诿扯皮机关作风的无声指控, 以上行为造成民众对官员的素质不信任, 严重影响政府整体的公信力。

1.2 工作作风轻浮

伴随着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 相互交往日益频繁, 政府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民众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对政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认真贯彻“八荣八耻”, 以人民利益为首, 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府才会赢得民心, 并得到政权的巩固。政绩不是数字, 不是高楼和形象工程, 只有让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和民主才是政府的政绩。

“人无信不立, 政无信不固”。《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 山东省临沭县政府因涉及一宗租赁合同纠纷, 该县公安局、国资局、财政局、经委等部门竟然集体为县政府出具伪证。这将严重威胁到政府的公信力。也有某些政府单位片面追求“政绩”和经济绩效, 虚报浮夸, 弄虚作假;不顾民力和财力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绩效, 将政府的注意力和资源全部投注于对经济绩效的追求, 而弃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不顾;“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被代表”等“被”话语的日渐流行正是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质疑,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说:“每一个‘被’故事的发生, 无不与利益紧密挂钩”, “经济利益, 江苏发生的“被小康”事件, 则是当地领导干部为获得晋升的机会而赋予公众“富裕”。如此等等, 得了一己私利却损了公众心目中政府的形象, 长此以往, 政府公信力将无从谈起。

1.3 行政政策随意

行政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存在, 一些行政单位满足于自身“居庙堂之高”的权威感, 随意制定修改变更行政政策, 致使政策缺乏稳定性、统一性、连贯性, 尤其表现在后任政府不对前任政府制定的政策、决策负责。为了争取到更好的投资环境, 某些政府凭空许下“妙语连珠”的承诺, 比如承诺给土地使用权补偿、给三年免税待遇等等, 把投资环境描绘得天花乱坠, 但是投资商来了以后政府就自圆其说, 根本无法兑现诺言。引资中介人状告政府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早有发生。在政策制定方面, 以“人制”代替“法制”, 行政依据、决策程度、行政结果透明化、公开化不够, 对于政策的制定缺少统一的制度规定, 导致一些政策“人走茶凉”, 在执行上出现间断, 政策执行的后果无人评估, 使公众无法对政府的政策作出正确稳定的预期, 使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削弱。

1.4 行政人员腐败现象存在

行政人员作为政府行政政策的执行主体, 其一言一行在公众眼里即代表着政府的意愿, 直接影响政府的外在形象, 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市场的开放性、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一些政府行政人员利用权力在制定政策和决策中“设租”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让行政命令更容易代替行政政策。“行政裁量权”的不恰当设定, 使得“寻求政府官员干预来解决问题”仍是某些社会主体 (企业或个人) 取得竞争优势和满足利益的主要手段, 从而也为“设租”提供了可能性, 为“寻租”提供了市场空间。“权力设租”的结果是“权力寻租”, 这将直接破坏政府公信力。一些行政人员以政府工作人员自居, 自认为身份高人一等, 不把公众放在眼里, “老子天下第一”的“土皇帝”心理严重, 近日, 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件典型案件, 平均每个案件涉及金额550多万, 涉及地 (厅) 级官员57人。如此数据, 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已大打折扣。

在我国, 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 权利制约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 民主意识相对淡薄, 腐败现象犹存, 信用体系缺失等原因使得政府公信力日渐下降, 提升政府公信力, 对于强化政府的合法性, 提升政府的凝聚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维护社会体系,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升政府公信力我们应提出新对策, 拓展新思路。

2 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的几点思考

2.1 优化决策信息沟通渠道, 增强民众的参与

政府的公信力来源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如果要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那么, 政府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言而有信, 政策要相对稳定并切实落实到位, 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 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 并使政府行政行为过程公开透明。增加民众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比率, 不仅体现民主思想, 更能体现出民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需要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才能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从而避免了政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优化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渠道, 扩大民众参与力度和监督力度是完善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单方面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了, 只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这样的政治才稳定巩固。让民众充分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满足民众最迫切的社会需要, 增加政府政策的优势, 才能扩大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只有民众对政府政策、行为结果的高度满意和认可, 才是政府最大的政绩。

2.2 加强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建设, 保持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科学性是政策的生命, 也是能够维持其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决策科学化, 才能保持这些政策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才能减少阻力, 为其顺利实行提供必要的基础, 为其保持稳定性提供必要的条件。政策多变必然失信于民, 而政策之所以多变,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本身不科学。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和加强科学决策的制度化建设, 如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 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 还应充分考虑到增加公共政策的稳定性, 降低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 特别是要加强不同方面政策的相互照应与新旧政策之间的合理衔接, 使得整个政策系统保持较好的协同性完整性, 这样公众才能形成合理的预期, 从而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度。

2.3 加强行政人员诚信教育, 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行政人员是政府的构成个体, 每一个个体信用缺失的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 政府应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诚信教育,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才”, 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对公务人员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宣传。

强化教育政府官员的信用与责任意识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就是政府官员缺乏责任和诚信意识, 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理念, 因而, 提升政府公信力首要的是加强政府官员的诚信教育, 提高政府整体人员的诚信理念, 从思想上纠正问题。积极倡导和加强政府官员的信用教育与宣传, 培养政府官员的信用观念、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这不仅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 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现民众和政府的和谐发展。完善政府失信的惩戒机制, 由于对政府信用缺失者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相应的惩罚措施及手段, 造成了政府官员信用意识的普遍淡薄。因此, 建立刚性的政府失信惩戒机制, 如把政府官员的失信行为作为其政绩评价、官职升迁的重要依据。

2.4 完善政策监督问责体制, 依法行政

保持政府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优化政府决策的监督系统是确保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方法。公正、严谨、有力的监督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政府政策有效实施, 同时也保证了民众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对危机决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从根本上消除了民众对政策落实的疑虑和担忧。

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问责机制, 建设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中心环节。政府向民众负责受民众监督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 这就需要政府及时疏通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的反应渠道, 建立起健全的社会监督网络, 完善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制度, 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督制约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 及时追究责任。既保证政府权力受到限制, 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 又保证政府行为的结果受到问责机制的制约。

青海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赵启中指出, 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政府在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时, 执行的好, 就能赢得民心, 政策执行的不到位, 就会削弱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政府的凝聚力就会减弱, 在丧失诚信的同时也会失去民心。政府诚信体系建设要把依法行政作为重中之重, 依法行政, 按制度办事, 抓好绩效管理, 强化效能监察, 提高行政效率, 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以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摘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 同时对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才能具备一定的信用能力, 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持相应程度的信任。立足于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际问题, 对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 作风轻浮、政策随意及腐败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 并从公众参与监督、政策制定体制化、官员诚信教育及监督问责机制等对策方面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的不二法宝 篇11

一、政府统计公信力频遭质疑 ,统计体制改革事在必行

经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促生了人们对经济数据的强烈需求,统计数据走进百姓生活的速度前所未有,与此同时,公众和媒体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之声也是前所未有。政府统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统计体制改革事在必行。

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与公众真实感觉相差甚远,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该结果“严重失实”,认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不太可信。

2、各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大大高于全国GDP,公众和媒体多次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统计数据?哪些数据更靠谱?政府又是如何判断经济形势?”

3、2009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引发了网民“收入被增长”的议论。

二、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现状分析

管理模式不科学,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从纵向上看,政府各级统计部门之间既非垂直,又非独立;上级对下级只安排任务,不给配套经费;下级只有向上级报表的义务,而得不到上级给创造的良好环境。这种状况不但制约了地方统计、基层统计部门的发展空间,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而且为层层汇总式的全面报表统计方法的大量存在提供了土壤,同时还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干扰统计数据。从横向上看,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是平行运行的双轨制,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太密切。这种条块分割的分级管理体制,在业务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日益弱化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统计工作质量受地方和部门利益的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弱,不能很好地保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能很好地协调统计信息采集的客观性、统计信息运行高效率与满足多层次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且运转不灵活;信息流通速度慢,加上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不力等,导致数出多门、信息失实、重统、漏统现象时有发生。

三、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方向

统计体制改革是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统计服务的方向、统计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

首先,要坚持集中统一。中央集权制的政治体制客观上要求统计工作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保持全国统计制度的高度一致,为中央制定统一的法规政策提供依据。统计指标、统计标准、统计口径只有统一,才能用于地区之间的比较。统计工作只有集中统一,才能做到资源共享,避免数出多门和重复遗漏。

其次,对省级统计局实行双重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统计机构实行集中统一、垂直领导的管理模式,乡镇以下的统计机构,作为上级统计局的派出单位。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有利于调动中央与省两级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统计在宏观调控和分层次决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比较容易发生行政干扰的地市以下各级统计机构的独立性,提高统计监督力度。统计体制的改革要明确职责,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要对统计的职能进行科学分解,分级分类管理,在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企业统计和民间统计之间进行明确而平衡的分工,各负其责,有针对性地在自身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统计工作。

第三,必须加强对全社会统计工作的管理和协调, 形成上下通畅、左右贯通的统计网络。统计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客观上要求必须对各部门、各地区实施强有力的横向和纵向的管理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矛盾和重复。

第四,必须按统计工作的流程对各级各类统计机构的内部进行系统优化。应建立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灵敏、快速、精干的调查机构,提高效率,使之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有利于更广泛地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从体制上切断统计数据与不法利益的联系,彻底排除干扰。

四、统计体制改革的具体操作

统计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撤销乡镇级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二是实行省级统计部门对县级统计机构的垂直管理,包括县级统计经费、人员编制等均划归省级统计部门管理;三是地级市所辖区(不包括所辖县)的统计机构划归省级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四是县级统计部门设立精干的内部统计调查专门机构,甚至实行统计专员制,由统计专员划片负责对所辖乡镇和企业的经常性统计调查。另一方面是改革政府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价制度,变政府统计数据由各级政府行政官员审核为专家审核评价。

它的优点在于:一是削减了统计数据的汇总层级,由目前的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汇总变为国家、省、县(地级市的区)三级汇总,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成为“三垂一统”;二是直接避开了对统计数据干预程度比较严重的乡镇政府和地级市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预;三是间接避开了县级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预。因为县级统计机构实行由省级统计机构垂直管理的体制,使得县级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预变为不可能;同时,省级政府对同级和下级统计数据的干预还是极其个别的现象,在完善我国统计法律法规和相关法规的前提下,省级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预程度是微乎其微和能够完全避免的;四是不再由各级政府的行政官员对统计数据进行审核评价,而是由专家进行评价,这为保证各级政府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无疑又加了一道保险。

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研究 篇12

一、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公众广泛接受和使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与2013年相比,半年新增网民共计1 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较2013年底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如图1)[1]。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群体规模庞大,网络已经深入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预示着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顺应趋势,从20世纪80年开始进行电子政务改革,在1999年正式进入“政府上网”阶段,如今我国的政府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与网民积极互动。2005年《小康》杂志发布了我国第一个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显示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为60.2,政府公信力为60.5,只是一个刚刚及格的水平,公众对于社会信用状况的担忧也主要集中在政府公信力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13年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上升到了70.5,政府公信力指数为74.1,近十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政府公信力基本上一直在缓慢上升。2009年以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政府信用,同时网络对政府诚信监督的巨大影响日渐显现[2]。但是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在网络时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政府网络问政意识不足,与网络的普及速度以及公民网络问政的参与程度不相适应。政府对网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的回应性相对较低,网络问政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各个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疏于维护,并不能与公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政府信息不透明、不公开。政府部门对政务公开重视不足,同时政府单方面对信息进行垄断,信息的不对称损害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再次,缺乏应对公共危机、控制局势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对信息的封锁在网络时代已然寸步难行,负面消息的被迫公开反而加剧公众的不安,无法及时把握和疏导舆论必将导致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例如,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一句“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的解释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3]。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行政道德失范问题严重。随着公民的监督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和腐败案件频频曝光,这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7.2万件,结案17.3万件,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5.1万人[4]。庞大的数字显示了反腐的急迫性。

二、网络时代政府重塑公信力的途径

( 一)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方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腐败问题成为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要问题,因此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就必须从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开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摒弃原有的“官本位”思想,树立起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平台的能力,关注社情民意,充分回应公众诉求,坚持深化制度改革,继续强化公示制度、举报制度、问责制度等,把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另一方面,加强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改变政府观念开始,树立政府的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促进政府工作内容由强制监管向 提供社会 公共服务 转变 ,优化政府 结构 ,合理分权、授权。

( 二) 加强网络监管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问政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在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网络秩序和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必须加强网络管制立法,严格执法,防治网络犯罪,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健康发展,使公民在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时有一个充分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其次,政府需积极监督和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环境。网络舆论是当今公民在网络上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网络舆论揭发曝光并引起注意。政府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在使网络舆论的渠道更加畅通,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舆论的消极影响,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舆论引导合理舆论,避免群体极化现象,打击造谣传谣,引导公民约束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正确客观地看待公共事件,发表言论要理性公正,实事求是,避免偏激和夸大其词。对于谣言、故意诽谤政府的虚假言论也要依法严厉打击,公正处理,树立政府权威,净化网络环境,防止政府形象受到损害。

( 三) 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在网络时代,政府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平台促进政务公开,综合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了解民情,与民互动。各种网络平台包括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论坛等等。截至2013年12月,民政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共接收推送数据2.88亿条,与民政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215.84万条。各新闻网站对新闻进行报道和转发的数量,成为了衡量民政工作媒体报道热度的最重要指标。网络媒体对政府工作的关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如图2)[5]。

图表来源:人民网《 2013 年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

政府的网络平台要真正做到有效,还须设立专职部门或 配置专职 人员 ,迅速、合理 、有效地回 应网民的 问题、质疑和诉求,以政府的官方性第一时间粉碎谣言,安抚群众。政府还要重视对网络沟通平台的科技投入,依靠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维护网络安全 , 对网络犯罪 和有害信 息的传播 实行高科 技立体防 控。与此 同时,要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政府要对网络树立全新的 认识 ,主动运用 网络信息 和网络技 术 ,不能再封 锁消息和坚 持“一言堂 ”,对于网络 舆论要正 确疏导 ,而非盲目封 堵 ;主动同网 络媒体合 作 ,形成政府 、网络、公民 之间的良好 沟通 ;建立健全 网络发言 人制度 ,在危机发 生后的第一 时间 ,依法通过 各种渠道 取证调查 ,把最真实 、准确、客观的消息传达给公众,并充分征求意见,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总结

网络时代的到来把网络的影响带入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在网络深入公民生活的环境下,政府不得不重视网络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促进政府转型,提高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网络发展的重大挑战。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论的力量,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同时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网络渠道,与公民良性互动沟通,通过网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自身公信力。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开辟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新渠道。网络自有的特性一方面促进了公民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各种信息的传播也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压力和挑战。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网络对政府公信力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以及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网络时代政府重塑公信力的一些途径。

上一篇:四小民族下一篇:钢结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