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决策形式

2024-08-17

地方政府决策形式(精选8篇)

地方政府决策形式 篇1

调查与决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总第317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07期

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工业化的组成部分。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迫切要求创新现代经营组织制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1.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其衡量标准是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确定农业经营方式主要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特点,经营管理水平并考虑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政策法规等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和劳动者智能化,决定了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必须符合集约经营的要求,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2.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农业国际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农业生产正向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和商品化转变,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我省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以及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状况,恰恰是严重制约。因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经营组织形式必须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这要求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必须突破血缘关系、自给性或小商品生产方式及经验式管理的束缚,建立契约性组织结构,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解决传统农业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一体化运作,解决传统农业产业分割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成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多种组织模式,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挥了核心作用。

二、当前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1.农户家庭经营所占比重大,但生产社会化程度低,效益差。我省人均耕地0.67亩,只有全国水平的48%,且地块零星分散,缺乏大规模耕作条件,80%以上的农户采用的是单家独户的传统家庭经营方式,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差,这是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难题。一是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目前仍以传统粗放经营方式为主,2006年全省耕种收机械化率19.4%,比全国水平低17.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支撑乏力,基层农技服务站“网破、线断、人散”,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二是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程度

低。“种粮不如打工,养猪不如卖肉”的农业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现实,极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户生产大多以满足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率只有50%。三是社会分工不细,专业化水平低。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总量近70%,家家种粮、户户养猪,专业化程度相当低,单个农户要承担购种、生产、技术、养护、收割、销售等环节的经营活动,效益低下。

2.专合组织数量不少,但真正具有合作功能的不多,凝聚能力较差。2007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5761个,成员298万户,带动农户89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7.2%。但不少专合组织服务农户、连接企业、联系市场的功能不强。一是自身实力不强。全省平均每个专合组织固定资产净值不到10万元,平均人数不到200人,已经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不到一半,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不到5%,注册了商标的不到10%,市场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条件的专合组织比重小,相当数量为松散型模式,人数不足10人,无资金、无场地、无设施,运作市场和产业化服务能力较差,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协调工作。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有的在对社员分红和返利时,成本核算不科学,分配对象、方式、标准、时间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利益分配未制度化。有的自律能力差,农民与企业、专合组织互不信任。有的带有行政色彩,群众参与意愿不强,名不副实。四是内部运行机制滞后。许多专合组织存在着官办色彩浓、企业参与度较低、缺乏必要调控手段等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决策机制不合理。绝大部分专合组织尚未建立内部资金互助融通机制,难以开展对社员的内部融资服务,不利于合作社及社员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

3.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自身实力不强,带动能力不足。我省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单个企业实力不强、成长缓慢。改革开放30年来本省鲜有希望集团一类超大型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市场拓展能力较差,在全国大宗农产品加工、销售上拥有话语权的不多,与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龙头企业相比,带动农民闯市场的能力相形见绌。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我省龙头企业与山东、河南相比,数量和规模都存在不小差距。如山东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是我省的3倍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是我们的4倍,外向型企业是我们的5倍多。二是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属于初加工,加工率不到3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平均不到发达地区的1/3,同业低层次竞争激烈,隐藏较大市场风险。三是助农增收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大多与农民、专合组织、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关系松散,普遍缺乏二次分配。企业与农民互不信任,不少企业得到政策扶持后,并未把优惠分摊到农民头上,甚至与民争利。此外,一些农民即使与龙头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但只要有出更高价格的买主,也往往毁约,致使不少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名存实亡。四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相当一些企业仍是家族式经营管理,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甚至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生产不规范,组织、管理水平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农产品质量。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存在向农民转嫁风险的利益驱动。

4.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政策支持落实难。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专合组织发展、推进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的政策,但往往不能落实到位。一是对专合组织多头管理弊端明显。工商、科协、民政等部门都有管理权力,处于都在管专合而又都不管的尴尬境地,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二是金融支持落实困难。广大农民收入增量较小,融资机构对农民贷款的条件比较苛刻;多数合作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没有抵押资产。农村土地不能抵押,许多龙头企业流动资金困难,转向房地产等其它行业筹集资金,尝到甜头后,往往只保留部分农业项目以享受政策,部分甚至将主要精力财力用在非农项目上。三是财税支持严重缺位。一些地方缺乏纳入财政预算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金额、方式以及办法也有待加强和完善。一些地方担心影响地方收入,龙头企业减免税优惠落实难,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四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工农业比较效益差距悬殊,近10年来,农村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跳出“农门”,“389961”部队成为农业主力军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状况就是维持传统的精耕细作都困难,更不用说推广农业新技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专合组织骨干成员严重缺乏。现有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与农地不可以抵押、工农业“剪刀差”过大并列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三、因地制宜推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完善创新

1.完善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一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分类扶持”的原则,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选择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品牌响的龙头企业,鼓励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与联营,力争在我省有一定优势的大宗、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尽快组成市场拓展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带动力。二要不断提升专合组织的服务层次。要积极探索,着力于完善功能、增强实力,逐步引导规范。支持有条件的专合组织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延伸。因地制宜发展跨区域的专合组织,鼓励建立省级行业协会,增强凝聚力。三是完善多方合作模式。通过教育增强契约意识,加强法制维护信用秩序,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托管、寄养、二次返利等形式,提倡农民和专合组织采用土地经营权、资金入股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合组织+农户”、“专业批发市场+中间商+农户”等组织形式,密切各方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鼓励进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的探索,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增添路径。一要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社自主经营或流转给专业化生产企业、业主集中经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比如,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发展聚集度高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等。政府应对此类集中的土地进行投入,主要用于田间道路、灌溉渠道等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值率。二要探索民营农场的经营制度。现阶段可采取股份制方式,鼓励城乡各类投资者出资整合农村土地,农民以资金、技术、机械、土地等入股,建立企业、专合、个体等多种形式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经济实体。三要支持村自治组织发展。生产地点与生活社区高度重合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一大特点。当前,在将农民的生产组织与生活社区分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村组织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提取集体土地所有权益、缴纳有关费用增强村自治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四要在养殖业中不断完善和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信贷资金票据化、咨询交易电子化、合作经营一体化模式,力争以“三化”助推“六方合作+保险”机制提质扩面。五是积极推行种养互动新模式。推行“畜牧业建小区、种植业建园区”的做法,探索建立“内循环、零排放”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努力推进农业生态化。

3.强化科技推广,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科技支撑。一要积极构建农业标准化建设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实行农业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标准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规格化和产品认证标识化的“五化”模式。二要加

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投入保障和人员编制,鼓励支持各类农业科技部门采取技术承包、防疫承包、小分队服务、派驻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推广和运用。三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发展适合不同类区耕作特点的农业机具,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使用农业机械。四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各类信息。

4.着力培育涉农人才,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奠定人才基础。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结合专合组织的多种业务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合作组织骨干队伍,形成核心推动力量。二要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培养大批既懂市场经营管理,又愿意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村社干部。积极探索城市各类人员参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鼓励人才下乡。三要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训基地农户,支持地方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允许在基础教育中相对强化学生的技能技术教育,为农村造就一批现代农业经营者,逐步达到把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的目的。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政策保障。参照国际经验,制定支持农民专合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调整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建议将现有农业补贴合并为基本性农村补贴和生产性农业补贴两个部分,按实际生产规模提供生产性农业补贴,补贴对象包括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业主。省上和有条件的市(州)县,要由财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发展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导向效应和放大效应,激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配套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形式,明晰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住房等资源的财产权利和贷款途径,化解农村因无资产抵押而造成的“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矛盾。积极推进资金互助组织的建设,探索建立合作社信贷互助金制度,成立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村镇银行,把农户闲散资金聚集起来,有偿调剂给需要的农户或业主发展农业生产,建立规模经营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助,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负责人:萧少秋 任丁

成员:左志强 刘军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2-03录入用户:admin-swzys)

地方政府决策形式 篇2

近几年,灾害事故频发,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很多电力企业制定了应急预案来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其中包括如何预防突发事件,如何在突发事件来临之前做好准备,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安全、快速、有效的处置。但是由于应急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合理的决策策略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灾害信息以及科学的判断分析的基础上。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基于应急预案建立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调度员或决策人员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辅助其作出准确的判断。目前,已有学者开始重视该方向的研究[2,3,4,5,6,7,8],主要集中在从知识模型以及工作流程等角度来讨论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难点。

本文在这些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的生成方法,包含以下几个部分:①通过对应急预案的数字化分析,将其转为计算机能理解的形式化语言;②以数字化预案为纽带,抽象出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生成的数学模型;③结合电力应急的特殊性,提出了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生成方法。最后,结合某电力企业的实例,给出了算例研究。

1 应急预案形式化表示

形式化后的应急预案模型首先应具有完整性,能表示文本预案的所有内容;其次应具有严密性,保证推理机制能得出确定的结果;最后,模型尽可能简化,从而方便计算机实现。本文针对应急辅助决策的需要,对应急预案的形式化表示作出以下定义:

按照本体论的形式化方法[1,9],应急预案内容可表示为六元组: EPLAN=〈Type,Organs,Events,Actions,Rules,Restrictions,Resource〉。其中,Type表示预案分类集合,电力应急预案按照其管理粒度一般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Organs是各种应急组织的集合;Events是应急预案中定义的各种事件集合,其中灾害性事件是一类比较重要的事件,如设备故障事件、电网安全事件等,大体上决定了预案的类型和内容信息;Actions是预案中涉及的处置措施集合,具体的处置措施可以表示为动作主体集合(可以是组织、岗位等),措施类型(救援、值班、维修等),操作对象(组织、地域、装置等);Rules是应急预案中的规则集,相当于本体组成元素中的函数,其表示了在应急处置中各主体的行为规范;Restrictions是预案中的约束集合,相当于本体组成元素中的公理;Resource是预案中的资源集合。

定义合适的挖掘主体是获得合理规则的先决条件。应急预案中包含约束集(Restrictions)和规则集(Rules)2个属性。其中,Restrictions是应急处置中必须满足的条件;Rules是应急处置中的决策参考信息,表示在某种条件下适合采用什么方式处置,可以在处置中采用也可以不采用。不同的规则之间可能存在矛盾,这是由于预案编制主要考虑多数情况下的处置规则,难以预见所有情况,需要在应用中完善。电力应急预案中规则可以抽象为事件、条件、动作(event,condition and action,ECA)规则描述,因而通过其可将应急事件、约束(条件)以及处置措施形成一个映射关系,即当发生了某应急事件后,如果符合约束条件,则执行处置措施。根据应急辅助决策的需要,本文确定将应急预案中的规则作为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生成方法的挖掘主题。

2 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的数学模型

在将预案内容形式化后,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的数学模型可以定义如下。

T为一个含有n个事务的规则集。每个事务都标有一个分类y。设IT中所含事务的全部组合,Y为所有分类标识,且有IY=Ø。应急辅助决策规则是指从应急预案(或历史处理经验)中获得如下形式的蕴涵关系:

1)Xy,其中XI,且yY;I包含应急预案中的事件集合E、约束集合C;Y包含处置措施集合A、资源需求集合M

2)ECy,其中yAM

应急辅助决策规则最终是生成完整的满足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限制的频繁项目集,即辅助决策策略。

支持度是指包含该推理规则的事务占总体事务数的百分比,即存在概率;置信度是指在已存在推理规则中,同时包含E,C,A,M的百分比,即条件概率。与一般的关联规则中类似的概念不同,此处有2点需要注意:

1)应急推理机制的后件只有1个项目,而一般的关联规则的后件可以有任意多个项目。

2)应急推理机制的后件y只能够从决策结果集Y中选取,也即yYI中的项目都不能作为后件,Y中的项目也都不能作为前件。相反地,一般的关联规则的前件和后件都可以是任何项目。

3 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生成方法

本文采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生成方法。Apriori算法分2步进行。

1)生成所有频繁项目集:一个频繁项目集是一个支持度高于最小支持度的项目集。

2)从频繁项目集中生成所有可信关联规则:一个可信关联规则是置信度大于最小置信度的规则。

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生成方法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规则集中有衍生关系。应急预案按照其管理粒度可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其中,现场处置预案符合专项预案,专项预案符合综合预案,即现场处置预案中规定的规则集描述得最细,权值最高,由其推导出的决策结果集优先级最高。

2)频繁项目集必须同时包含蕴涵关系的前件和后件;即推导结果产生的集合R必须满足: R∩(EC)≠Ø且R∩(AM)≠Ø。

3)频繁项目集只要在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所有规则集中出现,即可以理解为该项目集是合理的。即最小支持度可以取值为0。

4)频繁项目集项数越多,由其推导出的决策结果集优先级越高。

算法为:

该算法通过遍历T,生成所有项数在2以上的频繁项目集,从中遴选出包含前件(condX),后件(condY)以及超过最小置信度(minconf)的子集(应急辅助决策规则),在生成规则的同时根据预案类型及项数赋予相应的权值。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可根据用户提示或者自行采集的应急事件,从决策集中给出合理的决策意见。

4 算例分析

以某省电网公司为例,该省在2008年共发布了1项综合应急预案以及包括冰冻灾害、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等15项专项预案。本文依据冰冻灾害专项应急预案,从中形成规则集如表1所示。

其中:前件的应急事件属性有事件类型和发生地,约束条件有2个影响因素;后件的处置措施属性有响应程序和应急联系人。即T={{冰冻灾害,{气温低于1 ℃,持续时间15 d以上,有冻雨},影响负荷40%以上,发生地A,Ⅰ级响应程序,A地联系人},{冰冻灾害,{气温低于1 ℃,持续时间7 d~15 d,有冻雨},影响负荷20%~40%,发生地A,Ⅰ级响应程序,A地联系人}},n=2,项数Kmax=6,EC={冰冻灾害,{气温低于1 ℃,持续时间15 d以上,有冻雨},{气温低于1 ℃,持续时间7 d~15 d,有冻雨},影响负荷20%~40%,发生地A}, AM={Ⅰ级响应程序,Ⅱ级响应程序,A地联系人}。

表2列举了通过该算法生成的部分优先级较高的决策候选集,通过这些候选集,系统在启动冰冻灾害专项预案后,可获取与该预案相关的事件类型、影响因素、处置措施以及这几种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

决策候选集表明,随着项数的减少,候选集数呈指数成长,并且候选集因子之间耦合关系有效性也逐渐降低。在应急状态下,系统可以根据已有的辅助决策规则集灵活地提示决策者快速地将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整合起来,从而生成最佳决策规则,辅助其作出科学的判断。按照此思路,可以扩展到更为复杂的电力应急辅助决策规则问题。

5 结语

本文提出的应急辅助决策规则生成方法已在某些省级电网得到实际运用,自2010年6月起已投入运行超过3个月。由该算法驱动的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业务模块通过对已有的应急预案进行分析,定量地生成应急决策候选集,为模拟演练、应急决策以及指挥提供流程依据和数据支撑。在大面积停电演练、台风处置等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电力应急体系中缺乏指挥决策技术手段的现状。

由于电网运行方式和外部条件的千变万化,事先编制好的预案在实际事故发生时可能会有所偏差,调度员需根据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受灾规模和外部条件,对生成的应急辅助决策策略动态地选择和修改。因此,如何结合现实情况、历史处理经验以及预案,生成合理全面的决策规则,同时根据决策规则设计灵活的辅助决策功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栋,陈颖,沈沉,等.电力应急预案数字化方法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21):48-52.LI U Dong,CHEN Ying,SHEN Chen,et al.Study on the digitalization method of emergency plan of power system.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21):48-52.

[2]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

[3]吴文传,张伯明,曹福成,等.电网应急指挥技术支持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5):1-6.WU Wenchuan,ZHANG Boming,CAO Fucheng,et al.Electric power networks emergency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8,32(15):1-6.

[4]MORS A T,VAL K J,ITTEVEEN C.An event-based task framework for disaster planning and decision support//Proceedings of the2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ISCRAM’05),April18-20,2005,Brussels,Belgium:151-153.

[5]IIEMANDEZ Z,SERRANOJ M.Knowledge-based model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1,20:173-186.

[6]IIOONENDOORN M,JONKER C M,POPOVA V,et al.Formal modeling and comparison of disaster plans//Proceedings of the2nd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ISCRAM’05),April18-20,2005,Brussels,Belgium:97-107.

[7]MA K H Y,MALLARD A P,TUNG B,et al.Building online crisis management support using workflow system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9,25(3):209-224.

[8]马骞,杨以涵,郭金智.基于本体的调度决策支持软件系统的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0):57-62.MA Qian,YANG Yihan,GUO Jinzhi.Design of ontology-based decision support software system for grid dispatching.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4,28(20):57-62.

[9]PEREZ A G,BENJAMI NS V R.Overview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use components:ontologies and problem solving methods//Proceedings of the IJCAI’99Workshop on Ontologies and ProblemSolving Methods(KRRS),August2-4,1999,Stockhol m,Sweden:1-15.

地方政府经济决策机制分析 篇3

关键词:经济决策;地方政府;提升

一、地方政府经济决策的权力来源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从契约的角度阐述了政府的来源,人民将权力委托给统治者。另一位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洛克提出,天赋人权理论,认为个人自然权利是天赋的,是与生俱来的。人民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力,政府的形成基础是人人都同意并订立社会契约,那么政府必然要保护人的这种自由状态。卢梭则从社会契约论推演出人民主权论,从天赋人权的角度得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是建立在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契约之上的,每个人的权力都是由社会契约所给予的,国家、政府都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人。无论从上述哪个理论阐述,都证明了一个真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形成是基于人民权力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前人的智慧,提出了人民主权理论,为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提供了科学证据。

地方政府权力是由人民委托的,是一种公共权力。地方政府权力直接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它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人民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所以政府的权力归根结底源自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赋予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所有的权力。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监督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

二、地方政府经济决策的履行路径

政府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人员,在其管辖范围职责范围内,根据国家所赋予的职权,依法处理行政事务而做出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年度计划以及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重大措施。政府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及政府所发布的行政决议与指示都属于政府的决策范围。政府行政机关是政府决策的主体,行政管理的程序是决策的过程,行政管理职能是其职责,国家公共事务是决策事项。

决策是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并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过程。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来管理当地的公共事务。因此,决策贯穿于地方经济活动管理的全过程,处于核心地位,对地方政府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政府经济决策的约束主体

政府决策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经济决策的约束主体即对政府决策的监督主体,人民群众、媒体、民主党派是除政府自我监督之外的重要监督主体。不同的监督主体对政府经济决策监督的影响是不同的。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各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社会事务的管理。这就决定人民全中有权对政府经济决策进行监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民群众并没有真正发挥对决策的监督作用,政府漠视群众意见也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应该提高人民的决策监督意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其次完善公民的监督制度,如信访制度等,认真对待人民群众提出的批评、建议。

在西方国家,很多学者认为舆论监督与立法,执法,司法同样重要,被当做现代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可见舆论监督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广大人民群众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获取信息,来了解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舆论在监督政府工作和政府决策的制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应该允许新闻媒体对政府决策工作的及时报道,对失误决策曝光,提出与决策相关的批评和建议,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加强自身改革,杜绝新闻腐败,以客观、独立、严谨的态度传播信息,树立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在媒体舆论的压力下,有助于政府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制定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经济决策。

民主党派具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并且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说明民主党派能够对政府经济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提出更加专业、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制定出更科学的决策,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经济决策能力。但是民主党派的监督缺乏法律保护,没有强制力和约束力,容易使民主党派监督流于形式。因此需要从法律上保证民主党派的权力与职能。

四、地方政府经济决策存在的问题

第一、违规、违纪、违法决策。由于地方政府做出的经济决策事关众多经济活动项目,往往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一些政府领导干部无视国家、全局的利益,而是以部门利益或者个人私利为中心,滥用职权,做出明显违反法纪、法规的决策。第二、缺乏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基层民主与公众参与也多流于形式,公众参与更高层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机会还受到各种限制。甚至有些决策者把自己凌驾于公众之上、组织之上, 缺乏民主,独断专行,在决策时一个人拍板说了算。第三、缺乏决策原则﹑程序和监督制约。没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就难以形成科学决策,缺乏有效的决策监督,就容易导致失误决策的出现而无人被追究责任,损害人民的利益。目前决策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规范决策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科学化决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常,王睿,赵懿清.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提高决策水平建设法治政府 篇4

——银川市政府法制办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几点做法

政府决策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银川市政府坚持推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努力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设法治政府。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定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强调政府要“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并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根据这个角色定位,银川市政府法制办通过政府立法、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把关、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对执法机关的监督及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等途径,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对服务和提高我市政府决策水平,建设法治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对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认识

政府决策作为政府管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劣成败。政府决策出现失误,必将严重影响其他职能的履行和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我们

认为,影响政府科学决策的因素主要有:

(一)决策的科学性不够。有的政府决策在很多情况下习惯在传统的决策模式中制定,决策方法上还存在少数决策者凭个人经验拍脑袋、拍胸脯式地随机性决策,缺少宏观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决策意识。在政策制定中,也会受到决策者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对环境判断的不确定性及决策风险观念、个人效用等的制约,导致决策的科学性不够,而未能形成最佳决策。

(二)公民参与决策的程度有限。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参与率是实现民主决策机制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公共决策正确性的重要途径。社会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不足,势必会影响政府决策权充分和自由的发挥,制约决策的速度和决策效益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

(三)决策目标的合理性不够。政府决策很多属于多级目标决策,涉及许多相互关联的目标的实现,必须既要考虑社会总利益的实现,更要考虑社会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以及二者的对比关系和目标的协调效应。否则,会导致政府决策目标存在片面性,甚至出现大的偏差。

(四)决策质量不高。政府既是公共管理主体也是国有资本管理主体,这种双重职能会导致政府成为“全能政府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既要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又要

进行微观决策和控制。因此,必须对每一项决策进行科学、慎密论证。

(五)决策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不够。如果公民参与政府管理、职能部门服务政府决策制度不健全,将会影响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二、银川市优化政府决策机制的措施

(一)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综合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银川市制定《政府常务会议前学法 制度》,全市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主要部门负责人参加,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科学决策、法制决策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决策者科学决策的水平,力争减少决策失误。

2、增强责任意识。银川市通过”道德讲堂"及多种专题讲座,由领导干部和专家主讲,在提高各领域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道德观,切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决策过程中,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事行政决策活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依法进行决策。

3、反面典型警示。通过经常对一些决策失误典型案例通报,并对相关数据和失误原因的判析,增强政府决策风险意识,增加自我约束,减少盲目决策、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使决策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能力。

(二)建立健全政府决策相关机制

银川市先后制定了《银川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价暂行办法》、《银川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银川市行政执法部门与人民法院联系会议制度》、《银川市行政执法部门应诉报告制度》、《诉讼案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银川市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中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损害群众利益行为问责办法》。同时,及时修订市政府工作规则和市政府常委会议议事规则。通过决策机制制度的完善,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三)完善咨询程序,确保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2010年成立的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和银川市政府法律咨询委员会,聘请了20多位法学界权威学者和资深律师。行政复议委员会负责审议市政府受理的重大疑难行政复议案件,研究全市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参与以市政府名义洽谈、签约的对外重大项目的谈判,代拟和审查合同等法律文件;为涉及市政府的各类诉讼事务和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意见及对外咨询,积极预防法律风险,切实提高决策水平,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四)加强对政府决策的监督

对政府决策的有力监督,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避免和减少了决策失误。银川市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市法制办在立法工作中走开门立法之路,充分调动公众积极参与政府立法,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法规草案网上征求意见,并按程序将法规草案提交人大审议并接受其监督。政策制定后,通过报刊微博媒体等手段及时向公开,便于公民了解和监督,确保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对决策的参与和监督制约权。同时,我们及时监督指导基层行政执法活动。一是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对执法机关的处罚、许可案卷进行检查评议,实行重大行政处罚、许可行为备案审查制度,推行行政处罚的集体合议制度,组织开展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规范执法活动。二是严格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开展执法证年检、组织执法人员上岗培训考试,确保持证执法。三是受理行政执法投诉,对群众举报、报告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活动组织查处,通过下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的形式,责成执法机关依法纠正。四是督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通过执法评议考核,推动执法机关组织梳理执法依据和项目,完善行政执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备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综上所述,银川市法制办一方面立足本职,注重原则性,充分发挥执法监督职能、法律顾问职能、化解争议职能,为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把好合法关,确保依法行政的顺利实

改革政府工作考核形式 篇5

工作目标考核是各级政府及部门检查下级单位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推动各项工作预期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抓手。从近几年市对县、县对部门等各级各类工作目标考核实践来看,考核对推动我市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但是,考核产生的资源浪费现象也不容小觑。目前,工作目标考核模式大多是:年初,确定考核目标,并下达各被考核单位;年中,各被考核单位对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报送考核材料;年末,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若干核查组,统一对被考核单位进行实地核查,对各项考核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这一考核模式造成的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造成纸张严重浪费。由于现行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感性轻理性。被考核单位在一年内做了多少工作,在年终考核时只能通过有关材料来体现。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各被考核单位为了证明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方便考核组查阅,往往组织人员对各类文件、图片、报表等与考核项目有关的材料以书面形式进行归类、整理,再装订成册。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考核,都会装订成几本厚厚的证明材料。而一些考核人员看重书面材料不信电子材料,更是加剧这一现象。有些被考核单位则为了给考核组留下好印象,不惜花重金委托广告公司制作装订精美的考核汇编材料,做到考核组成员人手一份,并有攀比之势。而这些精美的证明材料在考核结束之后便失去意义。

二是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由于目标考核是全面考核,其证明资料收集、整理的完整与否,关系到被考核单位一年的工作能否得到上级的肯定,关系到单位的整体形象或领导的政绩。因而,每到年底目标考核时,各被考核单位如同进入一级战备,都会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其中。而核查阶段,各考核组又要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分赴各地各部门全面开展实地核查,费力又费时。

为进一步提高考核实效,减轻基层负担,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建议市委、市政府改革考核形式:

一、探索推行无纸化考核。随着各级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政务的普及应用,探索推行无纸化考核条件已基本成熟。我市应在梳理现有考核内容、模式,及深入各考核相关部门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无纸化考核项目、流程,并开发系统软件。由各被考核单位根据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将各项考核进度证明材料,按岗位职责由相关工作人员录入考核系统,以电子报表、电子文档、多媒体等形式代替纸质材料。年终考核也以电子材料代替纸质材料。这样不仅可节约纸张、人力资源和办公经费,减轻基层负担,也有利于考核单位及时掌握各被考核单位的目标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督促其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各项目标高效完成。

二、变注重结果考核为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现行考核模式注重结果,并不注重过程。要通过推行无纸化考核系统软件,加强对平时阶段性工作的监测、评价,注重平时过程的考核。同时,也可以在平时考核过程中识别干部,并积极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地方政府决策形式 篇6

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制度是市场经济及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提高政府价格决策透明度,促进政府价格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这一制度“推而广之”,增强了价格工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分量,树立了政府价格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据有关部门统计,自 199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价格法》确立了价格决策听证的法律地位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先后围绕自来水、供电、燃气、有线电视、城市供暖、医疗、教育、公共交通、铁路或公路客运等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以及自然垄断经营商品价格的调整,已组织召开了200多次价格听证会,收到明显成效。尤其是去年底广东省举行的关于2002年公路春运调整价格听证会和今年初国家计委举行的关于铁路客运调整价格听证会,中央电视台都进行了现场直播,效果颇佳。为进一步规范政府价格决策行为,国家计委还于去年发布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对听证会的组织、听证范围、听证程序及相关法律责任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随后又制定了《国家计委价格听证目录》,并对地方制定价格听证目录提出了原则要求。可以说,价格听证会制度正在日益深入人心,群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的意识日渐增强,政府价格决策行为将会更民主、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这也是我们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问题在于,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毕竟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出现的新事物、新举措、新制度,毫无疑问,它需要有一个发展、完善、健全、成熟的过程。尽管《价格法》赋予了价格听证的法律地位,国家计委也发布了规范价格听证的暂行办法,但价格听证会的具体实施还是要靠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来组织。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的地方属于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该听证的未进行听证,结果政府价格部门被消费者推上了“被告席”;有的同样召开了价格听证会,但效果反映却大不一样;甚至有的听证会“有名无实”,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等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提高价格决策水平,还需要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精心组织,认真细致地做好价格听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一、听证会组织者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这是提高价格听证会质量的思想保障。各级物价局是各级政府主管物价工作的行政机关,是其管理经济的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毫无疑问,也是价格听证会的具体组织者、主持者。《价格法》第二十三条就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

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可见,依法组织价格听证会是各级政府物价部门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职责。诚然,相对于过去“一对一的你报我批”的政府定价管理模式,价格决策听证要复杂得多。如,一要确立价格调整项目,二要申请单位提供有关材料,三要组织中介机构审定成本,四要组织召开听证会,五要整理听证会纪要,六要拿出审定意见报政府批准,最后才能发文公布、执行,等等。仅价格听证会的组织,就很麻烦,要安排时间,联系场地,选定代表,征求意见,甚至安排代表住宿,等等。有鉴于价格决策听证会工作的复杂性,一些地方政府物价部门对待这项工作报有消极情绪。一是有的物价部门“怕麻烦”,价格调整项目该举行听证会的不举行,往往以小型座谈会、征求意见的形式“取而代之”。二是有的领导同志“怕丢面子”,担心听证会上代表们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难以回答的问题,形成尴尬场面,弄得自己下不来台,影响自己的威信。三是还有的同志产生“失落感”,认为价格听证公开、透明,社会舆论,群众参与,物价部门说话的分量轻了,自己的权威性没了。这些片面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价格决策听证工作则很难搞好。因此,要提高价格听证会质量,为政府进行价格决策当好“高参”,就必须首先统一物价系统内部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应看到计划经济时期那种“你报我批”、“高度保密”、“暗箱操作”的定价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现在,制定、调整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公开是为了公平、公正,听证是为了价格决策的科学、合理,说到底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包括企业)的根本利益。市场经济及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依法举行价格听证,既是规范政府价格行为的一项重要制度,亦是法律赋予政府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转变观念,尽职尽责;加强学习,增强素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艰辛的努力,扎实的工作,保证价格决策听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第二、听证会代表要有广泛性、代表性,这是提高价格听证会质量的组织保障。《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规定:“听证会代表应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一般由经营者、消费者代表、政府有关部门代表以及相关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听证内容,合理安排听证会代表的人数和构成。”据此规定,一是要注意选定那些社会责任感强,具有一定的物价基本知识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的人当代表,使之切实成为消费者的代言人。二是代表的组织结构要有合理的比例,能够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以形成多方制约,保证听证会的公正性。听证会上“一个调子”、“一个声音”的现象不一定是正常的。应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力求在分析、争论中取得共识。三是价格调整方案应提前告知代表,让其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的搞好调查研究,切实能反映人们的真实意愿,为听证会提

供可靠参考意见。不能让代表在听证会上“只听不讲”,没有发言机会。听证会上要讲实话,听真言。否则,也就失去了举行听证会的意义。选定代表并非易事,一定要细致周全。如,2002年1月12日国家计委在京第一次举行了调整我国铁路客运票价听证会,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在代表人员的选定问题上,尚有美中不足之处。媒体反映,参加听证会的有来自各方面的33名正式代表,看起来是代表了不同的力量,但人们一直提出疑问:为什么2001年曾起诉铁道部不举行听证就擅自涨价的石家庄律师乔占祥与“打假”英雄王海未被选中?为什么没有学生代表?并且,由于组织者简化了听证程序,调价方案在听证会举行的当天公布,这33名代表并不能事先就调价方案广泛征求意见,而只能当场就方案谈方案,这样是否能够代表公正?人们心存疑问,不能说没有道理。它至少提醒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选定听证会代表以及组织听证会之前要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一些。

第三、价格调整申请方的成本材料要有真实性、可靠性,这是提高价格听证会质量的基础保障。成本、税金、利润是价格的三大构成要素,而成本则是制定、调整价格的基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价格的高低。价格听证会上,价格调整申请方所提供的成本材料是否真实可信、详实易懂,则关系到听证会的成败。计划价格时期,有时政府价格决策的失误,往往缘于一些企业成本材料的虚报。当今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虽公开举行价格听证,但由于受利益机制的驱动,有的企业(价格调整申请方)所提供的成本材料却带有较大的“水分”,不真实,不可靠,甚至弄虚作假,谎报高成本,误导听证会。南方某大城市的自来水公司,为了达到提高水价的目的,为价格听证会提供了一份成本、利润资料。资料显示,上一全系统利润为8000多万元,下一利润却成了负数,在没有大的政策及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这一利润的“雪崩”能让人信服?价格听证会围绕这种没有法律效力的成本及利润资料“听”来“证”去又能“听证”出什么效果?即便是请来专家,因其对企业生产成本、经营状况毫不知情,又能提出什么样的建设性意见?这样的价格听证会能不流于形式?因此,申请方能否事实求是地提供真实、可信的成本、利润资料,是价格听证会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要保证价格调整申请方所提供成本资料的真实性,必须严把“三关”:一是严格按照《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规定的“申请人应当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的要求,强调企业必须求真务实,不得弄虚作假,“低本高报”,否则,“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并建议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二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按照自己的职责权限,发挥价格调控、价格研究等所属有关机构的作用,“开展价格、成本调查”,对听证申请方近三年的生产经营成本、利润

等情况查清核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握价格听证的主动权。三是还可以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事先将申请方提交的成本资料提交给具有合法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审,由其对成本资料出具真实性的评审报告。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成本资料的真实性,也才能保证价格听证会开出高水平、高质量。

第四、要有社会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正确引导,这是提高价格听证会质量的舆论保障。《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规定:“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客观的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除涉及国家秘密外,听证会一律公开举行。”“听证过程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听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透明度高,公开性强,可让广大人民群众“人人皆知,个个清楚”。听证,既是让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过程,也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过程。一般来讲,凡是举行价格听证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都要邀请当地新闻单位派员参加,一则接受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二则加强对听证会内容的宣传。应该说,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价格法律法规以及价格方针、政策的宣传,通过对群众提出问题的解难答疑,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价格调整现实意义的理解,有力地保证了政府价格调整方案的顺利出台。但是,也有的新闻单位对价格听证会的宣传报道在内容上有所片面,在观点上有所偏颇,导致人们的误解,造成对政府价格决策行为的不满情绪,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譬如,在如何对待消费者代表意见问题上,有的提出质疑:“听证会听谁的”?在其看来,好象完全“听”消费者代表的意见,让消费者代表“说了算”,听证会才是成功的。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价格听证,是价格决策程序的一个环节,主要任务是论证价格变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不能把“环节”当“结果”。价格听证会更不是当场“定价拍板会”,听证意见只是政府进行价格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可见,听证是过程,是手段,是民主,是监督,而价格的制定或调整公平、合理、正确,才是根本目的。再说,价格是调节利益分配的杠杆,制定或调整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必须立足全局,通盘考虑:一要符合国家的价格方针、政策,二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三要考虑市场的供求需要,四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一句话,要兼顾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者的利益,而不能顾此失彼,无视大局。诚然,如果价格听证会对价格拟调整方案的反对意见高度一致,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就应“协商申请方调整方案”,使之价格调整方案反映民意,体现对消费者代表意见的尊重,不让群众意见“说了白说”。对价格听证会的新闻宣传只有客观、公正,既报道国家价格制定、调整的方针、原则、政策,也报道群众(消费者)代表意见,还要报道申请方的调价理由、依据,才能坚持正

确的舆论导向,保证价格决策听证会的顺利进行。

对政府决策现状的思考 篇7

建国以来, 党和国家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战略和策略, 使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胜利, 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决策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国家不断地探索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 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主要表现在:

1.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政府公共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消除了以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公共决策指导思想。同时, 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采用“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 创立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以“三个有利于”、“生产力标准”作为检验政策的标准,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决策的指南和归宿, 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公共决策体制不断完善。从决策体制上解决党政决策职责不分, 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提出克服决策过程中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个人独断专行的作风与行为;提倡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及方法, 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和利益。改革和完善公共决策体制, 初步建立了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决策监控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四位一体的现代决策机制。同时, 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权力下放, 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权;过去由党委包揽大量的行政事务, 实行“一元化领导”, 现在则由政府决策, 还政于政;以前政府对企业管制过死, 现在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积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进行专家咨询, 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3.建立健全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从中央到县各级党政机关设立了专门的政策研究室, 作为党政机关的决策研究、咨询和参谋的机构, 对决策提供信息搜集、咨询建议、调查研究及方案论证以辅助决策。同时, 鼓励和扶持作为体制外或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 充分利用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各种学术团体的政策研究力量, 各种各样的智囊团和咨询公司应运而生。

4.逐步采用现代化的决策方法、程序和技术。对许多重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改革, 进行了现代化决策的尝试, 即采取有组织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多种方案的比较择优、多方面的可行性论证的现代决策程序及方法, 保证这些政策取得好的或较好的效果, 避免失误。例如,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老三论”) 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新三论”) 等科学方法论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及分析手段;绝大部分市、县及发达地区的乡镇已经联网, 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模型分析已越来越多地在决策中被采用, 决策过程中宏观、系统、定量分析内容逐渐增多, 研究、评估、论证的成分明显增大。不经过深刻的调查研究不做决策、不经过系统的咨询论证不做决策、不经过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不做决策“三不”原则成为越来越多的决策者的自觉意识。

目前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决策系统及机构方面存在缺陷。按照现代决策理论及政策科学的观点, 现代化的公共决策系统是信息、参谋 (咨询) 、决断和监督等子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有机系统。尽管我国现代化的公共决策系统已开始发育, 但还很不成熟。我国现有的公共决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决策体制及决策模式并未彻底消除, 现代化的决策体制并未最终确立起来。

二是决策的公众参与度不够。基层民主选举作为民意表达的主渠道依然停留在村民自治的层面上;公众参与更高层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机会还受到各种限制。甚至有些决策者把自己凌驾于公众之上、组织之上, 在决策时“一言堂”, 个人说了算。

三是决策缺乏原则﹑程序和监督制约。目前决策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政府决策缺乏法律的控制, 缺乏程序的规范, 缺乏监督制约, 导致无责任追究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使决策存在着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现象。

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原因, 笔者分析主要是:

(1) 政府有些决策者的素质不高

有的民主作风不强;有的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有的不按规定程序决策;内部集体讨论成了形式, 造成独断性与封闭性的并存, 随意性与片面性的并存, 导致决策不能反映事物本质, 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2)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面临障碍

公民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足, 参与政府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同时, 受自身素质的限制, 公民参与的能力与参与要求不相适应, 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更重要的是政府决策的参与途径单一, 无法选择, 缺乏灵活性, 影响公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 决策咨询机构和“智囊团”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

(3) 法制不健全,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决策领导体制不健全,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缺乏决策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决策程序不规范, 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公民参与缺乏保障, 民主监督、执行情况考核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二、完善政府决策的思考

实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对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极为重要。对此, 笔者认为:

1.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素质

面对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政府的决策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这是决策正确与否的决定因素。决策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多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 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和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品格, 要有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 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倾听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决策者应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学者做讲座, 学习决策理论、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 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努力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决策者还应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决策能力, 创造开拓性业绩。

2.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决策能否更合理、更科学、更高效, 经得起历史检验, 这是个关键。政府要积极开展对公民的教育和培训, 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越普遍、越自觉, 参与的行为越广泛、越深入, 民主政治就越发展、政治文明就越进步。同时, 要加大对公共决策相关知识和内容的宣传力度, 使公民对决策过程有清楚的了解, 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政府应开拓公民参与决策的有效渠道, 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更多地让公民参政议政, 并立足于国情, 积极而审慎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增加民间社会团体的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功能, 逐步提高其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影响度。在对于一些与社会公众利害攸关的事项进行决策时, 必须举行社会公示和听证会, 广泛征求意见, 按社会主义民主原则进行表决。还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为政策辩论舞台、形成社会舆论、全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功能作用。

政府同时要加大各种咨询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公共决策过程的参与力度, 并保持这些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在现代信息社会, 单靠决策者个人或少数人已无力收集和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大量信息, 需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因此, 政府应尽量利用各种研究咨询机构和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 充分听取意见, 完善专家论证机制, 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 设计各种可行性方案, 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和精确的定量分析, 这对于有效地保证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法制化是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的保障。首先要依法确立决策权力的合理结构, 实行合理分权, 建立多方位, 多层次的决策权力体系, 不能使决策者的权力过分集中。同时要依法确立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 对决策程序和机制进行规范, 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建立调查研究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民主集中制, 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制定议事规则、表决规则、工作规则等, 规范决策行为, 使其有法可依。

特别是, 要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质和有序运行。要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 明确决策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加强民众的监督力度和新闻监督作用, 树立政府民主决策的典型, 揭露决策者违法或不科学决策的行为, 明确政府决策建设的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政府公共决策必将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与国际接轨, 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法制建设方面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成福, 孙柏英.行政决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贺善侃, 黄德良.现代行政决策[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

[3]薛澜, 彭忠超, 张强.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 2002, (2) .

[4]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第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地方政府决策形式 篇8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制度化治理;公民参与;法治思维;民主协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的社会治理是党委、政府、企业、社会和公民之间通过相互协同、民主协商、凝聚共识,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的动态过程。在主体层面,社会治理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它是党委、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依赖和合作的过程;在权力运行层面,社会治理是各主体之间的网络化、多向度的互动过程。在治理方式层面,社会治理更注重运用法治、透明和责任等方式来协调社会关系,维护公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本文将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转变社会治理方式中面临的挑战,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内在缺陷和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一、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方式转变面临的挑战

1.社会结构紧张的挑战。“社会结构紧张”(Social Structure Strain)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首先提出的,它是指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们渴望成功的期望值与社会结构所能提供的获得成功的手段之间产生的一种严重失衡状态。计划经济下,国家通过人事和户籍制度对社会进行严密的控制,整个社会处于高度的同质化状态,人们享受着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和铁饭碗,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位置相对稳定,没有竞争压力和紧张感,社会活力也因此丧失。

2.社会矛盾高发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产生了剧烈的结构性摩擦,社会矛盾此起彼伏。各地高发的动拆迁矛盾、征地纠纷、劳资纠纷、环境冲突、企业改制矛盾、执法冲突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牵制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量精力。当前,我国社会矛盾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公众所提出的诉求目标主要指向的是经济利益。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形势日趋复杂,群体诉求心态更加复杂多变,公众的诉求也更加多元化。部分群体除表达物质利益诉求外,一些权利方面的诉求也被激活,呈现出物质利益诉求与权利诉求相互交织的态势。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利益受损群体追求基本的民生保障、征地补偿款、动拆迁补偿款、拖欠工资以及各种赔偿款等要求。权利诉求是指公众在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例如选举权、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等。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反复重演的民众反对地方政府的PX项目事件,其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就是民众高涨的参与热情与地方政府决策封闭化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地方政府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重刚性稳定,轻动态调节。刚性稳定是指地方政府以追求绝对稳定为目标,在社会矛盾化解中受静态稳定思维的影响,片面注重突发事件的处置速度和力度,甚至为维护稳定不惜代价。刚性稳定以垄断政治权力为目标,以僵硬稳定为表象,以国家暴力为基础,以控制社会意识和社会组织为手段。动态调节则要求把社会矛盾看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和前瞻思考,通过厘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对法律、政策和制度进行动态调整,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2.重单向决策,轻民主协商。单向决策是指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主要依赖“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而排斥“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和利益表达过程。在我国地方政府决策过程中一般采取如下程序:决策动议——分管领导负责——部门牵头——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形成初步报告——部门审议——政府常务会议或常委会决定——社会公开。

3.重行政管制,轻法治手段。受计划时代传统社会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还习惯于以行政思维来管人、管事、管物。一些地方干部认为社会管理就是管理者依靠权力或威慑力,通过行政措施来约束、限制被管理者。现代社会治理则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社会秩序。当前,我国的地方干部主要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治理的能力仍然十分薄弱。

三、地方政府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的对策建议

1.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理念。社会治理涉及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等,各个方面都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展开的,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的地位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确立“包容性治理”的理念。包容性治理是指各种利益相关者能参与、影响治理主体结构和决策过程,公平分享政策结果、治理收益和社会资源,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能得到尊重和保障的公共治理。它包括治理结构、治理程序、结果和收益的包容性。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协同体系。社会治理的协同体系是指为达成某个目标,政府内部职能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和社会之间进行联动、协调、合作和协商的过程。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革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概念风起云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转变和社会治理的变革。地方政府在转变社会治理方式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云技术,整合各部门分立的信息系统,为上下级之间的垂直指挥和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形成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社会治理协同体系。

3以透明化为着力点,强化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地方政府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是对其自身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的客体。一般而言,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的动力来自外部社会需求的推动、社会矛盾的倒逼、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地方政府内部领导层的自觉。但是要持续发挥这些动力机制的作用,只有将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放在开放透明的环境下,置于公众的监督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政府内部体制和利益因素的制约,从而破解地方政府“为自己动手术”的困境。一是公共服务透明化。地方政府要把提供公共服务的依据、标准、流程、时限和结果通过公开栏、服务卡、办事指南、服务热线、网站平台、媒体、微博和微信公共账户等方式及时公开并进行动态沟通。二是权力运行透明化。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运作的自由裁量权空间就会缩小,就难以有更多的机会搞权力谋私。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加快社会治理变革,改变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治理质量,密切党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治理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探索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挑战和挫折。只要各级地方政府把握大局,因地制宜,坚定不移,不断探索,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朱力.弹性社会期待新型整合机制[J].人民论坛,2009,(10).

[2]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N].人民日报,2014-01-17(12).

上一篇:机关个人述职报告开头下一篇:毕业生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