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金融监管

2024-07-26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通用8篇)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 篇1

金融危机和政府监管

朱苏力

目前中国面临着经济危机,并主要是由于国际因素引发,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所以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华尔街的失败,是资本主义贪婪的失败,是美国政府金融监管不力的失败,从而证明了中国政府加强监管是必要的。这当然是有道理的,需要我们加强政府监管。但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固然存在着资本主义贪婪的原因,但贪婪也是资本主义创新的动力之一。事实上,从这个角度看,这也是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创新的产物。正因为创新,政府根本无法有效监管,其制度、法律和规制都落后。因此在社会的创新和监管之间存在一种风险,即创新带来的风险。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金融海啸或金融创新是资本主义贪婪所引起的产物,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活力。正因此,我们中国政府特别是上海市政府利用了金融海啸这个机会,到美国华尔街大批的收揽人才,高薪把他们下岗的员工招聘过来,到中国再就业,从而想把上海打造成中国的、乃至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我们国内的制度创新不够,我们国内的人才培养不够,我们需要搞新的金融创新,使中国的金融业将来能够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中国的金融业之所以受到的影响没有美国和欧洲那么大,并不表明我们国家的金融监管特别有力,其实表明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还在转轨中。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体制还没有完全转轨,创新程度不那么高,旧有的体制保护了我们。

中国的经济危机不完全是金融海啸的结果,外来影响很重要,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周期的问题。1997 年、1998 年中国出现过经济危机,按照经济周期来说,十年以后,中国实际上也面临着自然经济的衰退。因此,不能够认为法治或者监管能把一切风险都消除,使经济完全平稳的运行而不出现经济危机或衰退的现象。但另一方面,去年或前年开始的经济衰退问题实际上是法治的问题。我们看到我们法治中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合同法,不管有多少人替劳动合同法辩护,事实上它大大加大了许多企业的生产成本,许多外资企业撤资,许多国内小的企业破产,失业的大量增加及随后老百姓的不敢消费,因此造成了市场的销售量等的衰退。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些因素,我们把经济危机都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结果,都是美国陷害的结果,那么可能使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要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而看不到在我们制度优越性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弱点,还需要对我们的经济法治加强改革、发展和完善的问题,从而低估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经济危机对政府监管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最简单最直接地来说,政府一定要加强监管。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的相互补充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防范金融危机,这当然是对的。细想一下,还有更深刻的危机,一个主要的问题———改革问题。改革是什么,改革就是创新,但要防止过度改革,过度的创新,因为创新总是有风险的,而过度创新可能造成的风险太大,预期的高度不确定。所谓创新就是超出现有制度的理解和把握,超出了我们现有的手段控制,因此容易导致监管不力。我们为何要讲法治,就是遵循先例,依据先有的或现有的法律办事,不能够朝三暮四,随机应变。因此,中央提出来的不折腾其实是很重要的,不折腾不是不改革不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断追求新东西的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和天性的鼓动下,肯定会出现创新。在创新的情况下,应该要求政府的有效监管,要求工作人员和政府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扩展我们对问题的理解,特别要注意法治不仅仅是依靠法条来治国,必须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的知识纳入到政府官员、包括政府监管人员的视野中。学习是为了消除那些与中国的经济改革、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监管和立法。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之中,我们要注意转换视角,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要防止加强监管背后又回到计划经济的影子。事实上,我们有很多的措施都是加强了计划经济,我们要防止在监管或法制名义下恢复某些计划经济的做法。政府监管不能简单的说加强,应该是适度监管,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该监管的加强监管,该放松监管的要放松监管、减少监管。我们追求的是监管制度的效果,而不是追求形式化的监管制度。

转载自雅典园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 篇2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地方政府

1 区域金融风险

区域金融风险(Regional Financial Risk)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于部分金融机构或某些金融活动而形成的可能引起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其所涉及的范围介于个体金融风险和系统金融风险之间,区域金融风险若处理不当会对系统金融风险直接构成威胁[1]。

经过多年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到2003年成立银监会为止,我国已形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五大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管局。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区域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适应区域金融监管的要求,不能有效地防范及化解区域金融风险。而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机构的监管在职责和权利上又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即地方政府承担了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的极大责任,但它被赋予的对金融事务的权利及可动用的金融手段却极为有限。

区域性的金融机构为了扩展经营而盲目争取客户,而区域内原有金融机构为留住客户也被迫采取各种优惠措施,这些行为的发生,都加大了区域金融风险。区域金融的发展要受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所定经济政策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区域金融风险变得复杂化。例如,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将银行视为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摊派行为时有发生,对银行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极少考虑,这些行为都大大加大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积累。区域金融风险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风险处理不当,就会波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会诱发金融危机,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更应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及监管现状

2.1 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资源的过度干预增大了区域金融风险

区域金融资源的垄断性导致地方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政府色彩明显更使市场的运作机制弱化。无论是银行业还是证券业,其金融资源的垄断性都超过了其他行业,金融市场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适当的政府干预能够降低区域金融风险,但不当的干预或干预过多则加剧了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将自己置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地位,干预银行信贷等资金的流向,缺乏对金融资源安全性、流动性的认识,加大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积累。

2.2 区域性金融机构经营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内控制度低效,道德风险严重

大多数的区域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有的资产规模仅有几百万,很难抵御金融风险。区域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如地方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是由存款转化而来的,不少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含有水分等。区域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缺乏规范的管理,违规操作屡见不鲜。如国有商业银行的“三查分离”制度,三查都由同一个部门甚至同一个人去做,决策权也基本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没有明确的贷款责任制度。监管环境的不健全更是加重了区域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金融创新的发展使金融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机制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建立科学、严格的内控制度,才能规范金融机构的运作,防止和减少因内控低效而造成的金融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区域性金融机构缺乏良好的内控机制,内控效率不高,给区域金融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区域金融风险隐患。

2.3 区域金融监管不到位间接为区域金融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我国已形成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发展态势,但目前金融监管仍存在重计划性、行政性的特点,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金融创新的需要,金融监管不到位。以银行业为例,总行、分行监管机构增加,地(市)中心支行和支行监管机构设置少,基层行难以应付上级行安排的监管工作。地(市)中心支行一般为两个监管部门,需要对口分行8个监管部门和监管办5个监管部门,县支行上面有分行、监管办和中心支行15个监管部门。总分行监管部门实行多头监管和检查,时间紧,任务重,基层行工作处于应付状态,致使许多现场检查流于形式,同时也影响了中心支行集中精力加强对辖区内注册金融机构的监管。并且,“一行三会”所实行的金融监管偏重于监管机构审批,稽核监督也仅限于合规性检查,区域金融监管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2.4 地方政府协调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区域金融风险的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是主要的博弈双方,它们在监管工作中形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地方政府是不请自来的第三方,它更多的扮演一个仲裁、调和者的角色。在监管工作中,监管者、被监管者和地方政府都权衡自己的利益成本,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博弈策略。地方政府在监管博弈中可以说是不请自来的第三者,它无需付出成本,不论结果怎样都会赢得各种方式的收益。如果把情讲得下来,金融机构自然会感恩戴德,在支持地方上项目融资中尽最大地努力,政府的威望在金融机构中会直线上升,以后工作中金融机构如不配合,再遇到麻烦政府就不会再予以协调;如果情讲不下来,反正我已尽了最大地力量,心已尽到了。因此在监管的博弈中,地方政府总是站在金融机构的一边又打又压乐此不疲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协调,扮演一个仲裁者的角色。

2.5 缺乏区域金融风险监管信息系统

行政管理与风险监管没有分开,没有突出法人监管原则,没有建立内部充分共享的监管信息系统。“依法监管”理念不强,监管人员不足,专业水平较低。没有统一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多头向监管对象要报表。在混业经营的条件下,各监管机构根据各自需要,分别向监管对象直接提取数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次提取和重复提取的问题,各金融机构对此反应强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一些监管人员没能力分析统计部门提供的监管报表以及不能从报表中生成所要的数据;(2)统计部门提供的非现场监管数据时间滞后;(3)没有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监管信息系统。

3 地方政府的有效职能分析

3.1 公共财政体系下地方政府介入角度的转变与职能的转化

地方政府追求金融业等非税资金来源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承担的事项和支出大幅度增加,以致正常的税收收入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需要。而地方政府支出增长过快的根源则在于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政府承担了一些不该承担的事项,进行了一些不该从事的活动,对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由此导致机构膨胀,行政开支增长过快,投资支出比重过大。随着放权让利渐进式改革的推进,中央对金融机构的直接干预减少,但本该下放给金融机构的权力有相当部分被地方政府截留,在追求经济发展和政绩动机的驱使下,地方政府往往倾向于过度干预经济生活。行政干预金融的不良影响往往滞后反映,其初期一般表现为泡沫经济的虚假繁荣,这又助长了政府的短期行为,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正确界定政府参与经济、金融的范围,按照“一级事权”给予相应的“一级财权”,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系,才能消减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干预金融企业而筹集资金的冲动[2]。

3.2 监管职能:实现监管竞争,体现最优监管规则,避免金融缺位

斯蒂格勒提出最优监管规则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监管不能过度,过度了,就把市场扼杀了,没有竞争了。但是又不能不监管。什么情况维持着一种最优监管状态,很难确定。书中证明,使我们大吃一惊:他说美国的证监会在头20多年监管中没有有效制止内部交易。意思是说,有了证监会,证券市场实际上跟原来一样。而且,监管者竞争理论认为,监管者之间也应有竞争。在这点上中国与美国的做法不一样。中国认为一个部门一个监管者,这是最优的。我们把证券监管、保险监管、银行监管分开了。银行业由银监会监管,证券业归证监会监管,保险业归保监会监管。美国一个部门必须有两个以上监管者。银行有三四个监管部门,证券有两个监管部门。不仅有中央监管部门、还有地方监管部门。为什么?它认为监管者也得竞争。如果一个部门只有一个监管人,那么这个监管人肯定腐败,肯定低效率。各国监管模式很不一样,有英国模式、美国模式。但这些模式都体现了重要的一点:监管者要有竞争。现在大家比较赞同英国模式。英国模式是证券、银行、保险全部一家监管,然后跟中央银行分开。这个国家有两个部门:中央银行,监管货币政策,负责支付清算;金融监管,大一统监管,既管银行也管证券、保险部门。我们去英国考察了两年,探索英国模式。现在韩国、日本都学英国模式。我国已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也必须实现监管部门之间的竞争。

地方政府的金融缺位容易导致区域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公职人员由于缺少金融知识和相关金融政策信息,而导致在日常工作中经济行为和政策决策脱离金融的现象,使宏观金融监管政策在基层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进而造成区域金融风险。

3.3 监督职能:监督指导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及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及区域金融机构的改革有一个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范围内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应由地方政府根据全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精神和方向来负责。包括以政府和所有者双重身份,负责地方政府全资或部分出资的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方面的重大决策,负责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及新的区域性金融机构的组建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这种作用主要应发挥在金融机构改制转轨期间,解决方向性问题,而非介入机构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在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地方政府的位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要发挥地方政府宏观管理和服务职能,又要避免政府不恰当的干预[3]。

3.4 帮助职能:帮助区域金融机构实施市场救助

从各国的实际情况看,面临风险及其破产的金融机构和银行的重组或退出都需财政予以支持。如: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国会拨款1 300亿美元给重组信托公司(RIC),解决了800多家储蓄贷款机构在破产关闭后的债务偿还问题。我国地方政府过去几年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或重组方面采取的财政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注资(再资本化)。(2)地方政府为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担保,向中央政府贷款,作为金融机构重整或清盘的资金补充。(3)在地方金融机构关闭后由地方财政偿还债务,一般仅支付自然人存款债务,还有的支付信托投资公司的部分外债。(4)税收减免。(5)以在被关闭金融机构的单位存款、财政性存款的“打折”甚至豁免等等优惠条件,换取其他金融机构收购被关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从而保证个人存款的兑付[2]。

3.5 协调职能:地方金融办应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

目前,许多省市区都建立了金融服务办公室,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推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办配合中央金融监管机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提出工作意见并组织实施;协助中央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整顿与规范金融秩序,协调与处理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推动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负责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联系,做好配合协调和信息交流。地方金融办在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济南金融办合同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研究拟订全市金融业的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规划及政策措施,配合协助金融监管部门规范化解风险,协调解决金融业发展中应由地方政府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等。

[编辑:郝志敏]

参考文献

[1]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9):17-20.

[2]劳海燕.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管理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03(12):39-43.

审计在地方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探索 篇3

目前我国地方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地方或区域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公募及私募基金、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构成,同时也包含如同影子银行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以及个别未挂牌的隐性金融机构。

现阶段,我国对地方金融监管形成了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为主体的分业监管模式,再加之地方政府金融办、国资委等部门的补充监管,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职能边界不清晰,直接导致了地方金融管理的真空与重叠并存

地方政府中部分负有监管职责的如金融办、工商局、国资委并非专业的监管机构,监管能力与“一行三会”相比较差,加之地方金融机构基本都是由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股或控股,实际上是地方国资委监管的二级企业,入股的国有企业代表的是政府授权或代表政府进行出资,对地方金融企业的权责利并不关心,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多头监管,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在一些地方暴露出的非法融资事件显露出地方金融监管缺失所带来的风险。一些地方的金融监管部门控制地方金融机构的人事任免,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施加影响,对贷款及资金投放量支持当地经济等指标进行考核,行政干预的影响也较大,削弱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

(二)地方金融监管缺位,监管难以全面有效

首先,外部监管系统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由于机构、人员有限难以对量大面广的地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保监、证监部门只在省级设有机构。其次,对新出现的金融主体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及融资租赁公司等监管缺位,这些机构大多由地方政府金融办颁发牌照,金融监管不到位。第三,被监管的地方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产权制度不明晰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给地方金融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第四,由于地方金融面对的客户经营行为不透明性、财务核算及内部管理不规范,导致地方金融机构经营过程隐含较大的信用风险。

(三)地方金融监管目标不明确,外部监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集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等职能于一身,监管部门在对地方金融机构监管的时候,由于复杂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的影响,监管权力与责任不对称,给地方金融监管带来了难度;再加上地方金融机构所处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管理水平不同、业务创新程度不同、资金投向不同等诸多因素都使得地方金融机构表现为多样化,路径和目标诉求均有所不同。

(四)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高效的协作机制难以形成

随着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融合和创新,各类金融控股公司不断出现,以分业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有些捉襟见肘。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人民银行与其他监管机构信息难以共享,监管的政策措施相互重叠或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存在权力划分的模糊性问题,无法迅速、高效地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其次,由于监管链条过长,导致监管效率损耗严重,也易出现监管盲区,加之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地方金融机构和机构负责人的“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为地方金融机构提供了监管套利的可能性。

二、审计在地方金融监管中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免疫系统。在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下,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各自分别对银行、信托、保险、证券业进行机构、法人及风险的监管。而近些年金融业发展已经越过分业经营的界限,特别是非银行机构的快速崛起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更是加大了金融业务的交叉。加之监管部门的监管缺陷和分业监管的困境,使审计在地方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金融审计具有专业性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独立性,与金融机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是一种独立的监督活动,能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监督职权,独立提出审计建议,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全行业、全业务范畴的专门经济监督,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运行效率,能够从全面、系统和联系的角度去监督、发现、预警风险,关注信贷等资金投向的合规性及执行国家宏观信贷政策情况,对地方金融机构业务合规性进行审计监督,关注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架构,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地方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三、有效发挥审计在地方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一)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进行再监督,体现审计高层次监督的地位

审计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定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最高层次的监督。通过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直接审计,对“一行三会”等部门的监管情况进行再监督,弥补这些监管机构的监管空白或盲区,通过审计向监管部门提出进一步完善监管机构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建议,做到守土有责,更好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同时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履行金融监管职责和监管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或调查,揭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陷,引导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树立科学合理的金融发展及服务观,将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争取资金投入转为协调和服务,以市场化的金融资源配置为主导,不干涉资金在地区间的正常流动,不干预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操作,以提高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保护地方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为目标,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地方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为地方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建立审计监督的长效机制

地方金融审计需要将金融发展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问题等有机联系起来,对影响金融的外部风险进行调查,直接揭露和及时预警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外部风险因素,积极防范地方区域金融风险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根据我国金融混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业务创新程度,积极拓展金融审计对象,消除审计盲点,将审计监督区域涵盖到各类地方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完善的金融审计体系,对近年出现的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控股集团及大型企业集团涉及金融业务的也要覆盖到。在审计中,要充分发挥审计综合性监督的优势,针对性地选择地方金融机构的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业务、重点资金进行重点跟踪和审计,持续监督被审计单位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架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全覆盖的审计监督长效机制。

(三)增强金融审计风险意识,注重金融案件线索的查处

紧紧围绕“风险、管理、效益”的目标,从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的高度开展审计,切实把审计重点放在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风险上。审计中,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揭露地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重大经营风险方面的问题,揭示地方金融机构运行过程中潜伏的重大风险隐患、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缺陷,并对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实时监测其经营运行情况,关注地方金融股权变更过程中是否存在的资产流失、贱卖资产等问题。强化查处大案要案线索意识,通过数据分析查询、延伸调查等方式查处案件线索,强化审计的威慑力,发挥审计在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建立合作机制,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

加大与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金融办等监管部门的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及各监管部门的相关检查资料,建立地方金融审计监督动态信息库,确保审计能及时获取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运转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金融监管政策走向,发现和监督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和主要环节,组织实施有效的监管,形成各层面审计监督合力。

(五)创新审计方法,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

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各类金融创新业务层出不穷,金融机构业务和财务系统日益庞大,面对海量数据进行审计,要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手段,初步形成以数据分析为中心的完整的计算机审计流程,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资金流为导向”的数据分析理念,完善“集中分析、分散核查”审计模式,创新审计方法,通过延伸审计核查等多方落实查证,获取更大的成果。同时加大金融审计理论研究,积极掌握金融审计新动态,加强对金融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的了解,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关注我国金融行业和所监管的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新动向,随时调整审计思路和方向,突出审计监督重点。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4

金融创新一词在学术界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许多经济学家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金融创新极大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1.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金融创新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发展,为广阔的金融世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1)增强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利率、有价证券价格的频繁波动,给广大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但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新的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能使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有效地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

(2)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金融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积极地引进或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运作效率,金融竞争或以推动新的金融创新。

2.金融创新的消极作用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1)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一体化和资本流动国际化,任何一个国家在金融运行中出现问题都将迅速波及其他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金融业,从而影响到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此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漫延欧洲、最后波及全球。

(2)金融创新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金融创新工具多以表外业务进行,并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且由于衍生品交易的即时性和复杂性,这就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很难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控,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二、金融监管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

金融监管是金融主管部门依法利用其行政权利,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管制和约束,以控制金融业整体风险,限制金融业过度竞争,促进金融业依法健康稳定运行。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金融监管尤为必要。

1.保持货币制度和经济秩序的稳定离不开金融监管

金融业经营活动的失败会导致全社会资金供应者和资金运用者的失败,破坏整个社会的信用链条,甚至会动摇货币制度,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

只有加强金融监管,才能保持货币制度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2.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离不开金融监管

真实、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是研究制定货币政策的前提条件,而金融监管是保证金融信息的有力手段。

如果没有金融监管或监管不力,就不能保证这一前提条件的实现。

健全的金融微观运行机制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

不建立健全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在内的金融监管制度,就不能建立健全金融微观运行机制。

3.金融监管可以防止金融风险的传播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监管不力,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没其健全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作保证,即使是制定了正确的货币政策,也不可能将其有效地实施,甚至还有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及社会的安定。

因而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充分发挥防范风险化解危机的作用。

4.金融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

金融机构为了求得自身的自由发展,总是千方百计绕开金融监管,在这个过程中就创造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

这些新的金融工具极大地促进了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5

《我国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1403 学号:1 姓名:1 老师:1 电话:1

时间:2017年6月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摘要: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银行同业市场、理财业务、资产等业务领域创新较多,交叉式金融产品存在层层嵌套,参与机构存在业务行为等不规范,由此,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频发。为了促使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使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在博弈中发挥作用。本文就以商业银行金融乱象,重点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乱象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深远。各市场主体不断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从某种程度来说,金融创新诱发了金融乱象的出现,因此需要金融监管。中国银监会在多个场合都提及要坚决治理金融乱象,2017年4月7日,银监会就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经济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大力集中整治银行业存在的金融乱象,对于违规行为,银监会也加大处罚力度。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有什么问题就排查什么问题,排查出来什么问题就去整治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以此可以看出银监会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整治金融乱象。银行业市场乱象的表现形式涵盖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和非法金融等十大方面。这十大金融乱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利的影响。随着郭树清就任银监会主席,金融监管由喊话式转向行动实战,金融市场整治正式拉开帷幕。郭树清执掌银监会以来4月份就出台了至少7份监管文件,如《关于开展银行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体现了“强监管、强问责”的理念。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仅在3月29日,银监会便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处罚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从后来银监会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披露的25项处罚信息来看,信贷资产及相关分公司和相关人员共涉及13项行政处罚,包括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等,机构处罚资金共计360万元。在银监会的处罚中,也不乏“巨额罚单”。比如,平安银行因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销售对公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回购承诺、承诺保本,为同业投资业务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等被罚款1670万元。恒丰银行则因腾挪表内风险资产,将代客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本行自营业务,减少加权风险资产计提,以及变更持有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未按规定报银监会审批等被罚款800万元。华夏银行也因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总额占上一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比例超过监管要求等,收到1190万元罚单。由此可见,银监会是下定决心来整治金融乱象,一场金融监管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2017年6月20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2017年陆家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的含义有三层含义:第一,中国金融业已经高度开放,已经全面融入世界发展之中;第二,中国金融稳定和世界金融稳定已经高度相关,特别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国几大商业银行已经被列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第三,必须在大的背景、格局、视野之下要有更宽广的思维,来思考改革发展,加强中国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有几层深意:首先,经济兴衰决定金融兴衰,没有经济的健康基础,金融就难以繁荣和发达。金融的繁荣如果离开经济健康的发展基础,最后只能是泡沫。泡沫最后必然会导致全面的金融危机。其次,一切金融改革创新都是为了服务经济健康发展,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我国的金融改革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创新。”第三,金融的安全稳定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须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稳中求进。当前中国金融仍然是稳定的,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很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在13%以上,流动性也处于稳定状况。不过也应该看到金融业有很强的顺周期性,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必须高度警惕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因此,我国不能因为金融乱象而减少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对于金融创新,我们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金融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影响。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也有监管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3)金融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促进金融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

由于金融创新既有积极的金融创新,又有消极的金融创新,当金融监管面对积极金融创新,则是保护作用。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乱象,分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

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反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

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如下: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总之,随着金融的日益深化,特别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适时调整金融监管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成为金融监管的迫切任务。金融监管机构应时时掌握创新动态,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金融监管体系探索 篇6

金融监管体系探索

李莉

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初步实现了管理与经营的分离。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对金融业实施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结算及人民银行批准的其它业务。这一金融模式的运行,为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币值,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违规吸收存款、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保持金融的长期稳定,针对这一现状,应加强稽核监督,既要监督经营状况,又要监督管理效果,形成管理、经营、监督三位一体具有我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实施金融稽核监督工作的分离和强化,应体现以下要求:

一、确立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合法地位。一是用法律的形式,把金融稽核的职能、地位、作用、性质确定下来。明确中央银行稽核监督是国家金融系统执法检查的唯一部门,是综合性的、高层次的执法监督,超脱于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检查与监督;二是建立在人民银行总行领导下的与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同级的金融稽核监督机构,依法独立行使稽核监督权。三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立中央银行稽核监督的权威性。在金融系统凡经中央银行稽核部门检查认可的问题、做出的结论发挥法律效用,社会审计的检查监督部门也应予以认可,不再进行重复检查,另下结论。被稽核检查单位,应无条件接受稽核检查,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结论,除对有争议的问题申请上级稽核部门复议外,均应不折不扣地按结论予以纠正和改善。

二、确立中央银行稽核职能履行的自主权。金融稽核部门对金融机构实施稽核检查时,应按照金融法规、制度、规定以及中央银行各个时期围绕中心工作制定的`货币政策,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查什么、怎么查,对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纠正或处罚,均由稽核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和具体情况决定。一切从金融卫士的角度出发,维护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一切从金融“医士”的角度出发,为被稽核单位纠错防弊,端正经营方向,找问题,医病源;一切从“谋士”的角度出发,为被查单位想办法,提建议,促其管好用活资金,提高自身效益。

三、央行稽核干部人事隶属关系实行派员制。稽核干部实行派员制或派驻制较现行体制有三大益处:一是可超脱于人民银行对辖内金融机构的领导协调关系;二是可超脱于地方行为的束缚;三是可超脱于人情关系网的约束,从法制观念、制度观念出发,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派员制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属派员制,二是分级派员制。

四、稽核操作程序实现法制化。制定《中央银行稽核监督法》,明确稽核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操作程序有法可依。要明确稽核检查就是执法检查,是金融法制法规的检查;要求稽核检查必须严格按稽核程序进行操作,讲问题要有事实,定性要有法规依据,处罚要客观公正讲求实际;明确被稽核金融单位的义务、权利和法律责任,必须无条件接受金融稽核检查;主动配合稽核人员查明问题,提供资料、介绍情况要实事求是、全面及时,对稽核做出结论和对某些问题的定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 篇7

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银行信誉

一、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

如果将2007年的经济情况与1994年的高通胀的经济情况作一比较, 就会发现本轮通胀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1994年的通胀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长期这一特定背景下不可避免的结果,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旺盛, 带动了整个经济的高速运转。由菲利普斯曲线可知, 经济增长往往与较高的通胀水平相伴而来, 因此便引发了1994年的一轮高速膨胀。2007年的通货膨胀环境则显得复杂得多。首先, 美国次贷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 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外热钱大量涌入追逐投机利润;其次, 对外开放二十年来, 我国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这使得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也进一步增加。再次, 全球的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 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对粮食价格的管制, 以及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相对过高, 也使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通胀压力。

在此情况下, 我国适时改变了政策取向, 将从紧的货币政策首次提到公众面前。这无疑将对市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 银行业必将紧缩其信贷规模, 从而影响派生存款的创造, 进而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 这也势必导致一些新的问题产生。金融监管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

二、金融监管面临的压力

(一) 银行业监管的压力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之后, 由于银根紧缩, 商业银行首先面临的是流动性风险。因此, 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上的资金融通将会得到强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流通的手段不外乎同业拆借和再贴现等几种, 由于融资渠道较少, 商业银行在银根紧缩之后,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也向银行业的监管提出了全新的问题。海南发展银行在1998年曾经因为高息揽存而遭受倒闭的命运, 究其原因, 本质上逃避不了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危机影响。而在十年之后, 银行对于一些客户开出的诸如代客理财优惠条件, 以吸引客户存款的方式, 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从紧货币政策推行之后, 银行业面临着流动性问题情况下, 金融监管如何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 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此外, 近两年来, 房地产市场的大热, 使得银行积累了关于房地产方面的贷款, 包括房地产开发的贷款和住房贷款。进入2008年以来, 住房的销售价格增长幅度趋缓, 而住房销售面积在不少城市出现了下降。武汉市的住房销售更是创十年最大跌幅:今年一季度全市商品住房销售1 0 7 0 1套, 比上季度减少13488套, 降幅达56%。在这样情况下, 房产开发商已经开始逐步退出房地产的炒作, 购房者也转向了观望态度。这对于银行已经投入的贷款资金回收, 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些资金中, 存在着一部分质差贷款, 本可通过贷款的风险分散来收回, 但从紧政策下的违约率提高, 可能会造成银行的部分贷款质量恶化, 美国次贷危机就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房贷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有关部门如何掌控对银行业贷款的监管力度, 值得探讨。

(二) 证券业监管的压力

2005年以来, 我国进入了一轮全新的牛市。在此轮牛市之中出现了上投摩根老鼠仓事件, 给证券业的监管敲响了警钟。2008年以来, 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的低潮期。在股市下挫, 低迷不振的态势下, 投机力量的反复活跃成为了市场表现的唯一力量, 这无疑带给了证券业监管巨大的压力。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面对着业绩表现的需求, 可能出现逐步退出的局面, 在此情况下对于内幕交易, 股市操控的监管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我国的证券业的信息披露, 一直以来遭受诟病。在全新的政策下, 对于信息披露的完善关系到股民对于股市的信心, 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良好发展。因此, 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信息披露的监管,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保险业的监管的压力

保险业监管的基本内容包括:审批制度、资本金和保证要求、组织形式、停业清算、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经营范围监管、核定保险费率、核定保险单的内容、偿付能力监管、承保限额监管、保险中介人监管、业务竞争监管、各种准备金监管、对资产及责任准备金运用的监管、财务核算管理。保险业的营运, 其投资对范围、限额等有着较高的限制。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保险业监管面临的压力相对小于银行业和证券业。其监管压力主要来自于对于保险业投资环境的关注, 以及其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三、协调金融监管配合从紧政策的手段

(一) 完善有关法律, 加强审慎性监管

我国目前对于金融监管配有相关的法律, 但在实际操作性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 金融监管若想收到效果, 完善法律是基础。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带来的诸多风险, 关键在于加强审慎性监管。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加强央行的监管, 防范金融业风险。对于央行的审慎性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八方面的内容:资本充足率, 呆账准备金, 贷款集中度, 流动性, 外汇风险, 国家风险,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在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贷款集中度的监管和流动性的监管。在我国,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及其关联企业的贷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 5%, 对股东等关系人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0%。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 加强对贷款集中度的关注有助于防范贷款风险。流动性监管上则应该合理考察银行以合理成本举债或将其资产按其实际价值变现的能力, 防止商业银行的倒闭现象。

第二, 加强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部门的协作监管。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来维系的。而对于金融监管的实施, 从根本上来说, 可以通过控制资金的流向得以实现。因此加强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三部门的协作, 将有效落实金融监管, 使得从紧货币政策下的金融监管更加富有约束力。

第三, 加强法律、新闻各部门的配合, 完善信息披露。这一方面将使得金融行业的监管得到补充。

(二) 建立合理的内控机制

法律方面的监管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可以归纳为外控。除去外控的手段, 金融监管还需要行业内部的控制来加以协调解决。从目前来看, 在以金融资产的创新, 作为应对从紧货币政策带来流动性问题的法宝时, 金融行业也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才能使得金融创新的风险最小化。在加强金融行业的内控方面, 不可把内控与外控割裂来看。强化内控与外控机制的配合, 将使得金融监管事半功倍。

(三) 加速资产证券化脚步, 强化行业间的合作与交叉监管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 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银行倒闭的困境,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功不可没。它起到了规避风险, 转嫁风险的作用。而在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 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投资银行可以为资产证券化提供顾问和融资帮助;商业银行可以为资产池的组合提供相应的增信担保服务, 保险业则可以对资产证券化提供一定的保险服务。这便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要求各监管部门在配合监管之时, 相应地进行跨行业的渗透监管, 交叉监管。这样才能更完善地发挥监管的功能。在从紧货币政策实行的前提下, 资产证券化因为具有规避风险, 加强流动性的功能, 再次成为许多人口中的一个法宝。对此, 我国不仅要发展资产证券化, 也应该在资产证券化的开发过程中配以相应的渗透性监管, 让风险进一步降低。

结语

金融监管是控制金融行业风险的有效手段, 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独一无二的功效, 有助于金融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 金融业面临全新的挑战, 此时加强金融监管有着其深刻的意义。我国应通过各手段加强完善监管体制。在金融监管外, 我们还应该加强金融行业整体发展的规划与风险防范, 这样才能让金融行业的发展有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广谦.中央银行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2版

[2]、韩汉君, 王振富, 丁忠明.金融监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完善金融监管 维护金融稳定 篇8

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

我国的金融监管起步于金融行政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恢复和建立了各种金融机构。随着经济货币化加快,为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应运而生,金融市场十分活跃。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开始关注处于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的变化。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金融管理司”,承担金融监管职责。金融监管的初期,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进行监管,实际上属于金融行政管理。但随着在市场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体现出其弊端:监管不规范,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行为缺少独立性,监管者往往带有主观性、非公平性等缺陷,造成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效果不强。这种行政性监管理念,严重扼制了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了金融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与一般行政性监管存在的问题相比,运用法制手段依法监管则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中央银行从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入手,实现从一般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立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继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金融业基本法律,这些法律作为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完善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体系,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和保障。1995年以来,在金融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条例和制度,基本形成了金融法律体系框架,金融监管基本达到了有法可依。实现了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使金融监管更具有强制性、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转变

实行什么样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由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金融业的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金融市场发展初期,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要求,金融监管体制开始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转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证、保”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1997年提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后,到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终确立了中国金融业由银行、证券、保险和央行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银行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和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银监会行使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的职权,包括对银行、金融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银监会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我国实际并总结以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四条监管理念、四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通过加强银行监管的基础工作,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评估,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框架,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证券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1992年10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也在逐步的发展完善。一是逐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证券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逐步完善证券期货监管体制。如实行按行政区域设立监管局,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查审分离”制度,形成调查与处罚权利的相互制约,以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三是加强监管和防范市场风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监管体制。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后,开始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建立保险业风险监管体系。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保监会在深化体制改革、探索保险业股份制改革和保险业内分业经营,推动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分离,提高保险监管透明度,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加强保险业监管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和保险经营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和依法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转变的影响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较大冲击,金融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加大了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银行收益风险加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相当多的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许多证券机构弄虚作假,挪用客户保证金。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安全。金融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997年3月,为了保护投资者合利益,中国证监会加强对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管理,清理整顿证券经营机构和市场外的非法交易,促进建立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的规范市场秩序。2000年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努力减亏增盈,提高经营效益。2001年2月15日开始施行《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增资扩股、债转股、托管、收购兼并、合并、关闭、破产等多种方法,及时、坚决、稳妥地化解了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例如,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撤并1700多家城市信用社、撤销100多家高风险信托机构等,这些有力的措施,消除了当时的金融风险隐患,维护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nlc202309040715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在金融监管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转变的过程中,适合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的各项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使监管有法可依。如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次监督各类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例,并提出把不良贷款比例从当时的20%左右下降到17%;1995年7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审慎经营的要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比率等四类十三项指标,涵盖了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主要方面;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在各类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和贷款质量。

实行分业监管制度以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针对三个行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健全和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如银监会为了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8年、2009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了三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指引,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和10.5%;2011年4月,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办法》,确立了我国银行业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的总体框架;证监会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监管的需要,先后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了证券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监会在加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先后颁布实施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中介业务非法行为处罚办法》、《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依法经营。

在未来的改革中,金融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一是不断更新监管理念。面对世界金融不断向全球化、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金融监管机构要适应金融业市场经营的转变趋势,及时更新监管理念。二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从注重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使金融监管能起到防患于未然、随时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运用市场原则进行监管,加强金融信息披露,使金融监管做到公开、公正、有效。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为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在继续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各自业务领域独立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重视发挥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对金融监管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探讨,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上一篇:药品养护记录整改报告下一篇:案例分析之宅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