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塑造(精选9篇)
景观塑造 篇1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因素, 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功能合理且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 意味着是高效的, 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 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 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 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一种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所以, 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现代景观设计越来越被设计师们所追崇。
一、建筑、道路、环境有效统一
景观早已从被围墙围起来的世外桃源中走了出来。今天, 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 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大学和公司园区, 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 甚至整个大地都是景观设计师工作的范围。景观不可避免地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它们与城市之间并无明显的界线, 它属于城市, 融于城市之中。那种将景观作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对待城市环境采用“佳者收之、俗者屏之”的思想早已改变, 景观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 将景观融入城市, 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视觉环境。消除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已久的人为的界限, 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技术与自然融合已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筑为人所造, 供人所用。校园既是文化空间亦是使用空间, 其实用性表现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和来客参观、游览、休闲、娱乐、集会等各项活动。校园主要由建筑物构成, 结合校园整体规划性质, 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 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 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整体环境中是十分必要的。校园的人流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内容有两点:主干道的交通组织;广场的交通组织。主干道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车人流的方便性。应采取: (1) 在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 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 (2) 校园交通做到去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 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车行道、步行道、校园内公共车等, 并在线路安排予以充分考虑; (3) 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 设计自行车、汽车停车场等。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 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 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 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 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 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二、自然环境的引入
在进行校园广场的环境设计时, 应大量引人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山水等自然环境, 本文提到的清华校园, 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以大礼堂区为中心共8个环境空间, 每个区的广场空间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 山水花木衬托着各式建筑是风景秀丽的清华园的特色, 形成了优美安静宜人的育人环境。清华园原本是皇家园林, 中国园林的特点是把建筑和山水自然巧妙地结合, 没有环境对建筑的烘托任何建筑都将黯然失色, 也是一条规律。校园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两种形式: (1) 以水造型方式的; (2) 以水与其他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天津大学校园的北洋广场, 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激光音乐喷泉, 柏树、荷花如同由水中生出来, 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广场西面敬业湖大面积水域的衬托使求实亭、北洋碑、太雷像熠熠生辉, 勾画出一幅人杰地灵的文化氛围, 给人以激情和享受。新建成的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为引入优美的洪水自然景观, 中心广场朝西向湖面打开, 以跌落式的人工水体与湖面相连。
三、文化广场聚集效应
雕塑有具像的和抽象的, 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 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 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如纯装饰性的、宗教性的、纯艺术的具像雕塑。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 抽象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觉与联想的对象, 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 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雕塑, 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 这时的雕塑设计中, 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 三个跳舞的少女, 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 谐趣的设计风格, 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 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 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 (1) 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 设计雕塑的形式, 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 (2) 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 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 (3) 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 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 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 说明人的尺度关系, 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 (4) 注重雕塑设计与其他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 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 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 来烘托绿色环境。
四、轴线导视协调
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 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校园的内在联系, 是近几年校园景观设计的新动向。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 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 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 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 沿着人的视线, 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 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 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 根据设计的需要, 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 丰富空间体系。在校园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 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 又可以同主要组团区相关联, 使校园文化广场空间有序,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校园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 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校园的内在联系, 使得校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以时间长轴来衡量校园, 其校园设计中的各元素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积累中, 任何一种场所的设计, 环境的设计, 都是一种“制约中的再创作”。要设计校园整体性环境, 就要具备整体性思维, 就要求设计师能将设计的场所环境纳入校园一定的区段、区域, 乃至整个校园的整体性环境中, 并通过运用轴线组织的方式, 将它们相联系, 并根据此场所与环境在校园整体性环境的重要性, 来决定突出处理还是协调其他环境。
参考文献
[1]欧潮海.城市色彩的视觉形象表达[J].生态经济.2011 (01)
景观塑造 篇2
关键词:城市街旁绿地;城市街道;景观特色;功用
一、前言
当下,各地都在兴建大型城市绿色空间,这些“城市绿心”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受到设计与决策者的青睐,但有研究表明:过分集中等因素,使其与城市居民生活的结合度不高,反而减少了市民享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综合效益的可能。城市街旁绿地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触手可及,尺度亲切,服务于民,符合我国城市人多地少,新增绿源不易的国情;然而,对街旁绿地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均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与其在塑造城市街道景观特色与活力、改善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加剧了“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形成。
二、城市街旁绿地塑造街道景观特色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和完善街道功能
调节街道物质功能。当代城市街道因“重车轻人”而变得嘈杂拥挤,要道枢纽尤其堵塞,事故频发。利用人们喜欢穿行绿地的特点,城市街道可发挥街旁绿地组织交通的作用,通过在交通流密集地段设置街道广场绿地、街旁小游园等,为过往行人提供休憩场所,美化改善环境的同时,吸纳、分散人流,缓解交通压力。有一定的面积、安全边距、经过设施改造的街旁绿地,对火灾等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并为居民提供紧急疏散通道和临时居住点,赋予街道防灾避险的功能。此外,街旁绿地能有效调节街道过热的商业氛围:利用优美环境和便利设施吸引人群,带动街道地价增值、商业发展,体现潜在的经济价值;又可通过巧妙的穿插布局,打破或柔化由僵硬呆滞的商业门面堆砌而成的街道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放松。
强化街道社会功能。街旁绿地便利可达,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融合潜力:精心营建的街旁绿地,是人们漫步街头时映入眼帘的美丽风景,也是参与多种城市生活与社会交往的街道休闲公共空间,如休憩、交谈、学习、健身以及不同年龄人群的户外娱乐活动等。这些多样性活动的积极作用不囿于街旁绿地一隅,而是影响并促使一条条城市街道焕发活力,重获新生:从单调的交通通道转变为趣味盎然的公共空间体系,并将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强化了街道成为维系居民情感和保留城市记忆的精神场所。
(二)重塑城市街道美学与特色
城市街道的景观特色与美学价值,在视觉空间上,主要是通过沿街建筑的群体组合、立面风格,街道断面构成,公共艺术与街道设施,绿化及人的活动等要素来实现;街旁绿地是城市街道这一部“凝固乐章”中的美妙音符,伴随建筑的主旋律,起着烘云托月般的美学效果。重塑街道美学与特色,在现有条件下,就是恢复街道的多样性,强化街道与沿街建筑间的交流与联系。芦原义信认为,“把建筑外墙作为面来看时,街道也可能带有“图形。的性格……”而街旁绿地是现代城市街道的“软化剂”与“调味剂”:可利用其多变的空间形态,整合沿街建筑的场所环境,丰富空间的开合序列,辅助完成对临街建筑的疏密节奏与轮廓的控制、引导.进而实现街道空间的多样与趣味性:调节街道环境的软硬质体量,削弱封闭的围墙式空间氛围。街旁绿地包含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街道家具等丰富的设计元素,在面积与形式上的相对稳定,为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合适的空间载体;即使面积再小,亦可通过自成一体的微型世界,愉悦身心,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获得闹中取静的艺术效果。可见,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之长的街旁绿地设计,将使街道美学与特色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微气候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街道景观特色塑造的重要前提。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特别强调小的斑块对于整体景观的生态意义;街旁绿地是城市景观基质中的“绿色斑块”,也可通过一定的规模组织、相邻布局的“踏脚石”形式,形成一条条城市绿色廊道;其他公共绿地类型与街旁绿地体系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增强城市区域内大型生态廊道(河流、森林、山谷等)的景观连接度与完整性,使它们不致因城市扩展而被彻底割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地域风貌特色。(图1)
高大、连续的沿街建筑遮天蔽日,形成“街道峡谷”,加之城市机动车逐年递增,车流密集、交通拥堵带来的尾气、噪音等污染让街道环境不堪重负,也影响了城市的局部气候。街旁绿地毗邻城市街道与建筑,形式自由多样,方便布局等先天优势,成为极佳的环境优化选择:空间形式上,外结合道路绿化,内利用地理位置及内部地形变化,构成复合层次的自然隔污屏障及通风廊道: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固碳制氧、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杀菌减噪的生态效益,使街旁绿地成为城市随处可见的天然氧吧和绿色港湾,借助植物蒸腾吸热、调节空气湿度、缓解城市热岛的功效,形成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吸引市民回归街道。
(四)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城市公共交往空间
市民生活也是街道美学与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城市生活应是街道上人流与人际交往互动和谐共存的图景,而后者具有更积极的社会意义。反观当前城市建设与改造,继街道被机动车占领之后,无论是宣示政绩的“城市形象工程”,还是比重不断增大的商业新贵,无不表现出对庄重气派的“文化广场”与“景观大道”等非人尺度空间的偏好;宜人的小尺度休闲绿地空间稀缺,导致景观格局失衡、层次单一:阔草坪,硬质多,树荫少,形式大同小异而局部气候不佳,冬冷夏热;冷落人性化的交往需求,偏离大众情感,以致乏人问津,间接加剧了人们休闲活动的室内化倾向,不利于城市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为街道景观的重要空间构成与活力源点,街旁绿地以宜人的空間尺度和独特的亲和力,成为隔离城市喧嚣与生活压力的一方净土,渗透着市民生活的本质与特色。相较许多大而不当,华而不实的景观广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驻足与游憩。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而建”的原则:街旁绿地不仅是一种诗情画意而颇具人情味的小尺度空间类型,而且是承担了大量城市休闲与公共交往的社会空间——提供让人面对面交流,看与被看,寄托情感归属的场所;点多面广,布局均衡,全天候服务等特性,真正实现了不同人群对公共绿地便利可达、频繁使用的期愿,尤其是对不宜远行的儿童、老年、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街旁绿地的营建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对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步行者权益的关注并鼓励社会互动与交融,增进平等互信,消弭社会分隔。因此,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以及人们对户外休闲文娱与交往活动的迫切需求,相较于大型城市公园与广场景观,绿化完善、匝心设计的街旁绿地将发挥更高的使用效率,重塑街道活力。
(五)完善城市色彩景观
城市色彩景观由自然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两部分构成。在我国大小城市,人工色彩显然更受重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制度规范,加之商业功利主义盛行等因素,导致沿街建筑色彩争奇斗艳、互不协调,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唯我独尊”、反光刺眼:铺天盖地的广告牌、色彩斑斓的霓虹灯,无序随性的外挂构件,让人眼花缭乱,由此产生“色彩污染”,破坏了城市景观的协调。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更是各地城市色彩景观日趋雷同与平庸的本质。
文章认为,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色彩凋敝,亦是重要祸首。自然环境是城市色彩体系本真之源,尤以象征生命和健康的绿色最让人感觉舒适。街旁绿地是城市绿色构架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以生态美学的色彩取向——表现自然之美、以绿色为主体,成为城市色彩的重要背景色。所谓“一绿遮百丑”,数量庞大的街旁绿地可有效中和、衔接建筑及沿街界面失调的色彩关系;况且在绿地中,人是色彩鲜明的主体不致被现代城市纷繁艳丽的色彩所淹没,从而突出人的美。除了构成城市色彩的绿色基调,街旁绿地丰富多样的有色植被及景观构筑与设施等,也是极具活力的色彩参照与表现要素:特别是色叶乔木及花灌木等,经过精心搭配,利用其时序变化,能营造出四季皆景、富有韵律的动态自然景观色彩,本身就颇具魅力;亦可紧密结合城市传统及规划设计色彩
如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老北京稳重大气的灰色系、厦门历史建筑鲜明浓郁的红、黄红暖色系等,以调和的辅助色或活跃的、对比效果的点缀色形式,突出建筑为主体的城市主色调。既因循城市传统色彩,又强化了色彩的地域与个性特征,完善城市色彩景观。此外,星罗棋布的街旁绿地,作为各式照明及景观灯饰的载体,在完善街道照明,助力环境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绚丽的城市夜景增色添彩。
结语:城市街旁绿地并非简单的“见缝插绿”,它基于满足市民对街道游憩与交往空间的需求而产生、发展,也是城市不同区域的特色展示窗口,在城市街道景观格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街旁绿地建设正面临着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与条件下,有效有序地规划布局;如何如以其有限的空间载体,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社会各方面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也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生命之水——塑造城市活景观 篇3
一、水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表现
近水, 亲水是人之本能。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 尤其是人类本身因水而生, 因水而居是不争的事实。人类利用水的历史, 正如人类本身历史那样悠久。“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径流之大”, “天下之大, 莫于大海万川归之”等等, 赋予对水的无限崇敬。人们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 以及对水的亲和与关注, 使得水与社会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水景观特性
水景设计不能孤立单纯地考虑, 如果能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水的各种特性, 将会使水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大放异彩, 从而发挥其特有的魅力和吸引力。罗伯特·伍德沃德在《风景设计中的水》中指出:“就水本身而言, 它是一种很柔软的东西。为人类利用的潜力是无限的, 对设计者来说, 它是用于设计风景的最合适的东西。”
三、水借助其他景观载体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环境景观空间中的水体设计, 尤其是在水源丰富的地区, 环境景观更是大量的运用这一元素。然而, 水只有与其他的构成要素相结合, 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高质量需求, 同时水也需要借助其他载体, 才能更好地表现其丰富的形象和特点。在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一般借助像山石、桥、雕塑小品、水生动植物等这样的载体来衬托水的灵动、晶莹、柔美与轻盈。
1. 与山石的结合。
水与石相结合, 刚柔并济、对比鲜明, 便于突出主题。叠石堆山、石阶驳岸、水中汀步、水栈道这些技巧都能够增加水的韵味, 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
2. 与桥的结合。
古桥作为水的伴生物, 其艺术特点在我国大放异彩。桥不仅起到水陆间的纽带作用, 还在古典园林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水流平缓的地区, 潺潺浅溪配以石景或木桥, 能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呈现宁静雅致的氛围, 体现回归自然的生活。
3. 与雕塑小品的结合。
在欧洲城市景观中, 水通常是和雕塑小品、石座等相结合, 共同塑造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 有时水会从雕塑的各个部分流出来, 创造奇异的巴洛克般的效果。雕塑和喷泉结合为一体, 或者是雕塑小品分布在主景周围的水中, 有的立于池岸, 共同衬托主体。
4. 与水生动植物的结合。
无论是静态水景还是动态水景, 都离不开花木来营造意境。我国园林自古水边主张种植垂柳, 创造柔条拂水的效果。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效果的小叶榕等, 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
四、水景的开发和利用
亲水是人类的天性, 水体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 并且也可以通过运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间, 延伸、引导空间, 用设计师的创意理念去丰富景观环境内容, 达到活化空间、创造情意。
1. 空间的拓展:
对于规模较大的面状空间, 在环境空间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间拓展作用。从某一角度来看, 水虚无的形态弱化了空间界限, 延展了空间范围, 从而有助于空间的拓展;另一角度, 水中的倒影, 不止给水面带来光波的动感, 更使水面产生虚空间, 产生开阔、深远之感。
2. 空间的延伸引导:
针对小规模的水面或点式水景, 水景观在环境中起着点景作用, 构成空间的视觉焦点, 起到引导作用, 其布置较为灵活;并且这样的水景与水面大面积不同, 更容易与人直接产生戏水活动, 既增强了对景观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又满足了人们亲水的心理。
3. 空间的层次:
水景作为视觉对象, 具有其丰富的视觉层次。其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 可以组织成各种点、线、面式的水景, 并且通过不同叠合的方式形成三维立体空间;并利用周围的环境, 以及建筑掩映、分割和充实空间, 起到点景、对景、背景的作用, 从而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五、案例分析
不可否认, 水是设计成功景观的神奇宝典, 其特有的灵性、魅力以及蕴藏的文化内涵在很多成功景观作品中释放出耀眼的光芒。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作品往往因地制宜, 将当地的气候、地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设计说明中, 可以清晰地看出以水作为主导景观元素。从整个设计作品来看, 贯穿整个场地的水的设计, 是该作品中最突出的元素, 也是广场最出彩之处。三峡广场的设计被地域场所的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所强化, 在这个巨大尺度的公共开放广场中, 通过各种不同的“户外房屋”和亚空间, 形成各有特色的区域。空间的多样性和作为场地边界的江水的波涛声, 是这个广场所能给人的整体印象。这个设计作品将奔腾的水流、浪涛声和各种设计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水元素被进行多样化运用, 丰富多彩的水景观设计贯穿其中, 包括几何水池、流线型的小溪、石雕水塔、下沉式水广场和各种喷泉, 一起构成一部交响乐。
结语:
“水为万物之源”, 作为地球万物的命脉, 水的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设计作品中最富生气和表现力的元素。水所具有的润泽与提升心灵的作用, 使水的魅力得到深化, 进而更多地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现代景观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人的需要, 从生态、文化、美学和人性化角度出发, 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并发挥水的综合作用, 塑造和谐的水景观, 更好的发挥水元素在景观设计中无可代替的作用和其独特的魅力。总而言之, 水景的设计要注重美学感受的营造, 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 注重水景的开发利用, 尺度节制,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立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 营造诗意、画意、情意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2]龚明.浅析水景在居住环境中的运用[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2 (3) .
[3]徐静.论水的多重文化蕴涵[J].合肥大学学报, 2003 (3) .
[4]徐叶.水与景观的关系[J].城乡建设, 2004 (11) .
生态型景观设计在居住区的塑造 篇4
关键词:生态型;景观设计;居住区;问题;措施
城市小区绿化可以说是城市绿化系统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出现的新型绿地类型[1]。随着我国住宅建设的飞速拓展,市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地当中占据的比例不断上升,并且成为发展城市绿化的重要途径。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景观设计雷同。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的房地产行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贪大求洋的问题。在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忽视我国的当前国情,盲目追求国外景观设计的风格,将外观样式生硬地添加到我国的文化背景当中,完全未能同我国居住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相融合,导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出现标准化以及框架化的发展趋势[2]。很多地区的房产项目没有自身的典型特色,体现不出自己的个性,景观设计千篇一律的问题严重。
第二,盲目追求创新。现代居住区在景观设计方面往往忽视布置合理与否,忽视项目成本,片面追求景观设计的丰富新颖,景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当中没有综合考虑居住区地理条件以及附近生态环境,景观设计没有地域特点以及文化特色[3]。很多居住区片面追求形式的塑造,同附近的自然环境不够协调。比如很多小区忽视地区自然条件允许与否,就进行水景设计,加大了日常修理维护的难度与成本。
第三,过度追求豪华。随着人们生活追求的提升,人们更追求高享受以及高情感的生活,高档居住区的数量越来越多[4]。很多开发商抓住人们对贵族生活的向往,在景观设计的时候迎合人们追求洋气的心态,过度强调装饰而忽视内容,导致园林景观的设计缺乏实质意义。
第四,片面强调绿化率。当前人们日益重视居住区绿化,开发商顺应潮流掀起居住区绿化热。部分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盲目追求绿化设计的趋势。比如很多居住区把已有的土生土长的植物砍掉,然后移入其它有着更高观赏性但是加个昂贵的景观植物,带来严重的浪费[5]。
二、居住区塑造生态型景观设计的措施
第一,合理搭配园林植物。所谓合理利用以及搭配园林植物就是需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貌地形,减少土方施工量。这样一方面能够显著降低建设资金的投入,并且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显得自然真切并且朴实无华。自然起伏的地形要比整齐平整的地形更容易令人感到温馨、自在以及浪漫,更加富有诗情画意[6]。园林植物选择的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选择使用乡土植物,在此基础上适当选用部分观赏价格高、适应性强的园林植物,从而改善居住区植物的种植结构。施工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模拟自然环境进行布置,合理搭配乔木、花草以及灌木,从而创造出理想的四季景观。
第二,重视人性化绿化设计。人性化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格外重视人性化。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动、休闲以及交友,所以园林绿化营造的环境氛围需要充满生活气息,达到景为人用的效果,富于人情味。人们可以在树荫下聊天、乘凉或者是散步。所以在住宅入口以及分户入口,都需要进行绿化,确保人们尽可能多地接触绿色并且欣赏园林景观,能够在居住区当中随时享受新鲜空气以及鸟语花香。
第三,提高园林绿化标准。高质量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对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关注居住区的质量成为生态型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人们对生态新园林绿化的要求不局限于草地或者是花坛,而是力求同附近环境的有机协调。在合理使用植物、园路、园林小品以及铺装的基础上,尤其需要重视园林景观同文化以及生活只见的密切联系,在空间的组织方面实现一步一景以及景随步移。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需要同时兼备实用性以及观赏性,在绿地系统当中构筑开放性的格局,并布置娱乐文化设施,将运动、休闲以及交流等方面的设施有机融合到园林景观当中,营造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的园林空间。
第四,发挥园林生态效益。要想发挥园林的绿化生态效益,需要通过花草以及树木的种植来实现。所以以绿为主是居住区生态型景观设计的核心。当前部分园林设计过度重视标志性的建筑,占用过多空间构建园林小品,影响到绿化面积的合理使用。事实上乔木下有灌木,而灌木下有花草的种植结构,能够真正体现以绿为主的生态型设计,也是增加绿量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植物景观通常是园林小品甚至是坐凳、铺装的独特背景,借助于质感以及色彩等方面的对比来发挥点缀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其他含义是居住区的园林绿化一方面要平面化,另一方面要立体化。铜鼓哦使用墙壁来种植攀缘植物,能够弱化居住区建筑的几何线条,提高这部分空间的美化效果与彩化效果,改进居住区的生态效益。
第五,强调塑造整体感。设计人员应当从整体层面塑造居住区生态型景观设计的特色,这种特色需要根据地区的环境、气候、自然条件、文化以及历史等因素而具体确定。所以设计之前需要根据已有的表象挖掘居住区的外部特征以及内部特征。这些不能随意进行联想,而是需要综合分析居住区的生活功能以及设计规律,系统研究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来科学把握现代园林设计技术,提炼升华得到同居住活动水乳交融的园林景观设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系统安排居住区的景观层次结构,合理的结构层次是塑造环境整体效果的重要前提。就园林环境来说,主要结构层次包括居住区公园绿地、宅旁绿地以及组团绿地等,构建成一个互相联系并且层次清晰的园林系统,设计人员的贡献就是把这部分层次系统完善地形成整体网络。简言之,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确保同居住区的景观定位相一致,园林空间层次需要进行系统安排,从而决定景观特色,有效保证景观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体现出不同时期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特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设计人员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设计人员用不断探索研究,通过生态型景观设计,来构建居住区的绿色空间环境,改善居住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让居民得到重返自然的享受。这也是当前背景下实现城市居住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吕静,赵苇.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5,10(1):31-35.
[2]张耐红.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安徽建筑,2014,6(5):22-23.
[3]张存乐.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与发展新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5,30(23):48-51.
[4]许甘芸.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2014,8(3):63.
[5]程永华,赖丁红.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4,12(10):159-161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浅析 篇5
这里探索的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是在当地所具有的独特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来寻求一种与这种条件相适宜的植物景观。对于一个综合性大学来说,其校园应该具有完善的校园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交流、举办各种与师生有关的活动、体现校园文化和习俗的场地、空间。一个合理的规划对一个校园来说无疑是有效的和必要的,而作为校园植物空间的塑造,根据大学校园内用地的不同,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例如图书馆周边与主楼区肯定不同,宿舍与教学楼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风格模式适用于所有校园及其任何地方。根据大学校园里用地性质的不同,分类探讨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
1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
1.1 历史性空间植物景观塑造——以清华大学为例
1.1.1 清华大学校园历史根基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7]。清华建校初期,美国建筑师墨菲由(Henry.K.Murphy)为清华做了校园规划。后来根据学校的建筑布局及发展,杨廷宝先生于1930年、汪国瑜于1954年、建校规划组于1960年、基建处、设计院于1979年、高冀生于1988年、苗日新于1994年又分别进行了六次规划,特别是1914年、1930年和1954年这三次的规划奠定了清华大学老校区建筑发展的基本布局。
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分别是: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它们是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墨菲、丹纳1916年设计建造,1921年前完成的。在建筑布局上以二校门、大礼堂、图书馆为南北轴线,以清华学堂、科学馆为东西两翼,构成了以大礼堂前草坪广场为中心的主教学区庭园空间。
1.1.2 国内外植物景观的对比处理
由于清华大学的特殊历史背景,国内外不同建筑师都对此做过规划,不同部分的风格也就必然会有些不同,有些就直接形成对比。东部教学区的西洋建筑与其临近的“水木清华”古典园林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西洋建筑周围的植物景观布置是以一大草坪为主配,以疏朗的高大乔木散乱种植,形成林下较为开敞的休憩空间,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在草坪上休息、看书等。空间视线比较开敞,形成一个很理想的学习交流的室外空间。清华大学校园有数量、面积可观的疏林草地空间,不仅维护了校园的生态安全格局,而且提供放松、自由的绿色活动场所,减轻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压力,促进校园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
而在“水木清华”古典园林区,则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之处,建筑风格、水系处理、假山堆石、空间布局等艺术处理手法都堪称极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在这里体现的非常完美,再结合清华大学的创新精神,融入一些现代的景观元素,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为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师生创造了一片非常有价值的景观空间。
1.1.3 古树名木保护
由于原清华园在未作校址之前已荒芜多年,所剩古树名木为数不多,据史料记载当时园中只有花木15种,169棵。从建校伊始至今经过几十年广大师生的辛勤劳动,园内现已有各种花木133种,近8万棵,草地264 hm2,形成14个绿化小区计700余亩。校园中常年有绿色,四季有花开。尤其是从二校门西行的银杏树,每到深秋,铺天盖地一片金黄,成为校园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景[7]。
由于校园内建筑的增加,原来的古树有时就得让道,这样随着校园的逐步更新,建筑的不断增加,校园内古树就会越来越少,这对校园景观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到底是把建筑放在第一位还是把景观放在第一位,这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1.2 二级空间植物景观空间塑造——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北京林业大学综合教学楼的室外环境主要解决学生下课大量疏散以及跟建筑本身的协调问题[4]。该教学楼外围比较复杂,前面老图书馆用的是红墙表面,跟教学楼风格不是很协调,植物空间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这两栋楼之间形成过渡空间,并且不影响教学楼的大量疏散要求。设计师在教学楼前设计了一个中心视点,种了一些竹子,在竹子树池沿做成仿木的,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也很好的分割了教学楼主入口的空间,非常自然的引导了进出教学楼的学生往两个方向疏散与汇聚。
与老图书馆结合方面,设计师又采用密植的方式将这两个不协调的空间分隔开来。由于采用密植的方式,空间就比较安静,还做了一个非常现代的玻璃廊架,这样就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看书、交流的室外空间。
1.3 三级空间植物景观空间塑造
一般来说,休息亭廊、大面积的绿地、路边的座椅都可以称作三级空间。在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三级空间周围布置些座位,再布置一些乔、灌木作为遮挡,提高了校园景观的档次,既实用又有魅力。这样美好的景观以及人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无疑会给同学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校园环境绿化是在学校的建筑群中展开的。这就形成了校园既是整体又被相应分割的情形,每幢教学楼与其周围的空间构成了绿化环境的小单元,这样绿化设计也就有了相对的灵活性,使小布局的设计可以有与教学楼风格相适应的特色。形成一楼一景的风格布局,而从整体上观赏又不失和谐。
1.4 专类空间植物景观空间塑造
1.4.1 主题花园
北京林业大学主楼前的花园,以自然的地形、草坪、树丛为主,是因其作为林业大学的主入口和形象代表,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要求。从目前的效果看,无论从校园外向里看,还是从主楼上向下看或从草坪中间往四周看,应该说都得到了比较一致的好评。主楼建筑高度与前面那块石头的体量大小适中,中间植物疏朗,以草坪为主,周边配以花灌木,两边布置了两个尺度适宜的小山丘,上面种植大量的乔木形成密林景观,更好地衬托了主楼建筑。
1.4.2 树木园
树木园以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和藤本)为主,它的传统作用在校园里得以延伸,校园里的树木园中增加了一些其他的植物,而且树木园将作为校园的科学、教学和文化资源而存在。典型的学院和大学树木园的主要功能包括栽种、考察和展示当地最好的职务,介绍新的品种,为科学和研究服务、传播知识,鼓励发展各种植物类经济,以及提供户外娱乐场所。这些活动和收集品可以分散在校园的各处,也可以将它们设计在校园里或靠近校园的地方,或设计一座足够大的树木园成为一个专用的校区。
树木园(作为实习基地)不仅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树木异地保存的基因库。应体现植物种类和景观多样性,树木园分系统进化区,珍稀植物区和防火树木区兼具科学的内容,艺术的外貌和独特的园林景观等特点[2]。
2 结语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循序渐进、推陈出新的过程,永远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是某个设计师一拍脑袋即成的“灵感”爆发,而是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积淀才能形成其独特的植物景观空间,才能体现这个校园的地域文化特色,才能反映出它独具特色的内涵。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是要结合它独特的环境,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校园景观,做尽可能完备的现场分析,从而发现需要保留的景观和有待发展的景观,才能做出实用而又美丽的校园景观。只有这样的校园景观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质和气质,才会有其独特的魅力。
摘要:探讨了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的方法与原则,阐述了一些景观空间塑造的设计理念,通过分析各种类型校园植物景观空间,试图寻求一种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塑造的规划思想。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陈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余树勋.园中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曹娟,梁伊任,宋希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记一个性化的生态校园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03(2):25-28.
[4]张凯莉,周曦.大学校园环境设计问题的探讨[J].风景园林,2006(3):23-24.
[5]苏雪痕,李雷,苏晓黎.城镇园林植物规划的方法及应用(Ⅰ)——植物材料的调查与规划[J].中国园林,2004(6):61-65.
[6]王淑范,周晓梅,倪福太.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96-97.
[7]苗日新.清华校园规划的原则及体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1-87.
利用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 篇6
关键词:城市文脉,城市景观特色,逻辑联系,方法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忽视了城市文脉并走向极端,给城市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脱离城市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套用国外流行的模式化方法,一味强调所谓的城市景观现代化的国际潮流,而忽视了对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创造,致使很多城市景观设计雷同,千城一面[1]。要塑造景观设计的特色就必须重视城市文脉,基于城市文脉进行景观设计特色塑造。本文通过研究城市文脉与城市景观特色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基于城市文脉的塑造景观设计特色的方法,以期对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有所裨益。
1 城市景观特色
景观特色是某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景观设计的个性特征。景观设计的特色是由其物质环境特色和非物质环境特色所组成的有机体,是景观设计本质和内在的属性,代表景观设计个性特征。景观设计特色主要由内涵及其外在表现两方面构成,其内涵是指景观设计的性质,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外在表现主要有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是构成景观设计特色最内在、最持久的本质要素,是景观设计特色形成的基石[2]。
2 城市文脉
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与内在联系,指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推广到城市设计领域,城市文脉就是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3]。城市文脉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不断推陈出新。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背景,是与城市内在本质相关联、相影响的那些背景,即城市特色的背景。城市文脉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包括人、地、物三者。隐性形态是指对城市的形势和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文化背景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
3 基于文脉的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的方法
3.1 注重城市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结构和特征的呼应
城市的自然环境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特征,因为所有城市都位于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由天地中的自然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人类存在的基础与重要内容,人们是在自然环境中选择居住地点并建造城市,自然环境不仅为城市提供物质条件,而且自然环境本身的结构和特征与城市气氛和特色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同的自然环境都有各自特定的结构与形式,并由于本身的特性而与城市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所以自然环境的特色决定着城市景观的特色。研究自然环境的特色需要从自然环境的现象、结构、精神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城市所在的自然环境现象特有的结构和特征及其环境精神,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决定着城市景观的特色。自然环境成为建立城市景观特色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出发点。建立城市景观的特色。在这方面,大连市有着很成功的尝试,近几年,在城市的扩张与发展中,大连市一方面关注新城与老城、新景观与旧景观的有机对接,在空间上保证了新老城特色和品格的有序过渡。对原有的历史风貌,特别是突显城市特色的主要自然人文景观,则以划定保护区的方式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以确保保护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景观都能够作为遗产得以延续。
3.2 注重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建筑环境相融合
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更多的体现在建筑环境中,建筑环境与人们在世界中的居住有着更为密切而直接的关系,所以研究城市景观特色不仅对自然环境进行研究,还要对建筑环境进行研究。研究建筑环境的特色同样需要从建筑环境的现象、结构、精神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建筑环境是具有结构与意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反映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2)体现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认识。建筑环境是特定自然环境和具体生活状态相互结合的产物。其次,建筑环境的结构是对自然环境结构的模仿与发展。建筑环境聚集了不同的建筑空间和元素,它们的形式与特征产生了环境的意义与结构,定下了环境总体气氛的基调。建筑环境总体气氛就是建筑环境的精神,建筑现象学以浪漫、统一和古典概括了三种不同气氛的建筑环境。浪漫建筑环境富于神奇与动态;统一建筑环境追求静止与刻板;古典建筑环境以理性和逻辑的方式体现明晰易懂的秩序,同时又以拟人和移情的手法表现人类的感情和需要。另外,城市景观设计中注重不同文化融合。注重当地文化和传统应是设计师设计的基本源泉,在当今各种事物急剧相互混合的社会中,地方特征相互排斥,但同时获得个性,正是通过这不同文化间的排斥,才出现了不同文化的共存。发扬各地区文化的差异,其价值在于启示,重点不在造型上的特征,而在于不可见的哲学形态,这种价值应与国际文化和谐共存,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国际式的国际文化主义。各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会因相互传播而发生接触,出现冲突与融合。通过融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变种,激发出新的活力,在整体上加速文化体系的发展。因此,在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上必须把发展城市的地域文化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探究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点,开掘城市的文化主题,重视重要文化街区和标志性文化工程的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等等,都是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任务。
3.3 注重城市景观设计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21世纪的技术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中心,这些技术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市景观设计更应该体现技术与人融合。城市景观设计中注重技术与人融合,因为历史具有不可逆性,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文明的基础,当今文明不可能为失去技术保证的文明,技术作为人的扩展,正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技术并不处于相互对立的两极,而是技术是人的延续的关系。科学中的技术、材料,乃至新思想应与地方文化融合起来,这样可以创造新文化,并不排斥技术。城市景观设计强调新的先进的技术必须融化在地方文化之中,表现新的风格,但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并不等于一定出现统一格式的建筑,这与不同文化的融合并不矛盾。
4 结语
在城市竞争日趋加剧的今天为了改善城市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是必要的。但城市特色的根植性决定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因此,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要着眼于长远的地方历史文脉延续的利益,不能仅看到眼前的利益。要规避政府在城市景观特色塑造中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必须基于城市文脉进行城市景观特色塑造,只有建立在城市文脉基础上的城市景观特色才具有外在美的价值。城市文脉发展是“根”,城市景观特色塑造是“果”,基于城市文脉的城市景观特色塑造才可能实现、才能使我国城市建设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邢海峰.我国城市景观规划建设的进展、问题及反思[J].城市问题,2005(1):29-32.
[2]张凤琦.城市化与城市文脉的延续[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3):99-101.
[3]佟玉权.城市旅游特色内涵及塑造原则[J].城市问题,2006(5):36-39.
[4]苗阳.我国传统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评判及传承方法框架的建立[J].城市规划学刊,2005(4):40-44.
景观塑造 篇7
重庆是一座山体城市, 由于城市错落有致且面江, 地形的独特造就了建筑呈现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注入点点星光使得整个城市的夜景变得丰富具有层次的美感, 与江面上的灯光遥相呼应。
照明有着无穷的魅力, 它为城市的夜间活动带来的生机使得夜间的城市更加动人, 使得整个城市呈现出与白天完全不一样的景观形态。但当照明开始追求复杂多变, 竞相通过夜景创造独特的天际轮廓线, 照明就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污染, 对人、植物、动物都有危害。
2 山城不夜城的发展与扩大 (城市照明的未来发展方向)
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口号的提出, 夜间景观照明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进入新世纪之际随着照明科技和灯光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照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链条。景观照明以将光、景、城整合, 开创其共生魅力, 将可持续发展、人性化设计、生态绿色照明确定为21世纪城市照明的目标。
这座城市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显示了不一样的城市之美,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万家灯火也随着建筑的层叠变得有层次感, 重庆的夜景少了平面的辉煌却在立面有了更富有变化的视觉感受。人工光给人带来愉悦、麻痹、迷醉的作用, 在这种氛围下, 没有人意识到未来潜在的危险性, 灯光会将夜晚的美丽毁于一旦。
2.1着重以外观为导向的环境营造
由于这几年来城市的不断发展, 在需求的引导下, 许多功能性的照明设施在未加考虑的情况下就先应急地设置了, 除了造成光环境的破坏之外, 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照明工程上, 加上设计师缺乏经验造成了城市中夜间景观照明部分直接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3 夜的丢失与潜在的问题 (处理手法上的问题)
以常见的问题举例:
(1) 灯具的安装的不合理、眩光、以及太多的杂光让人感觉混乱与困惑。
街道中失能眩光的出现, 司机与行人的是看能力都会下降, 一座城市的夜晚, 有倾向性的光环境设计, 会有效地过滤视觉上不必要的干扰。
(2) 动态照明的出现, 通过照度水平和光色的变化, 增加了对环境的刺激能力。
夜景灯光在使城市变美的同时也, 也给都市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在缤纷多彩的环境中呆久了, 人们或多或少会在情绪上受到影响, 人工白昼使人难以入睡, 扰乱人体正常生物钟, 导致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
3.1照明对动、植物的影响
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光谱成分, ②光强, ③日照时间。动物的许多活动都与光有关。不同的动物对光有不同的反应, 表现出一定的趋光性, 可分为喜光性动物和避光性动物, 光的生物作用是非常复杂的, 有些光对植物、动物、人类的作用是积极地, 有些光则产生负面影响, 甚至起破坏作用。例如鸟类的觉醒与鸣叫都与光强有直接关系, 城市化进程促进了鸟类的迁徙, 候鸟时常会应为城市灯光的吸引导致迷路而客死异乡。
夜间强烈的灯光还会导致一些短日照植物难以开花结果, 扰乱他们的“生物钟”。人工白昼的强光会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减少昆虫数量, 许多依靠昆虫授粉的植物也将受到影响。例如萤火虫的消失, 他们的生活真正的受到了威胁, 便不再出现。
3.2有哪些不合理的照明方式和装饰方式 (总结最常见的几种破坏较大的)
①缠绕式 ②悬挂式③地铺式 ④全照明式
3.3基本面的问题
(1) 未能掌握光源在环境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这会影响到整体环境的质量。
(2) 实施执行的照明设计师缺乏相对的经验。
(3) 城市中市民缺乏对照明的正确理解。
(4) 设计与安装时间短, 缺少回访与调研。
(5) 设计师未能与设计中的光环境涵盖的使用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4 合理的夜间照明方式的意义
合理的夜间照明应当始终考虑到自然环境, 应当符合生态学。因为在所有的生物的生活状况中, 光线是最具影响力的方面。城市的照明也应当重视其对生态的作用, 做到不破坏环境, 同时还要注意对地球资源的有效利用。
5 结语
重庆飞速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大量的资金的投入使得许多照明建设快速成长, 不仅对城市中生态环境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并且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因素。照明中旧概念仍存在, 但我们仍努力推广以营造环保的光环境为方向的环境设计手法, 提升照明方式的变更和照明时间的控制, 增强市民对城市居住中光环境的认识, 使得他们形成生态照明环境的意识, 提供一个宁静的夜空一个柔和舒适的光环境给城市, 同时提供给市民一个和谐的城市户外环境, 既然我们的生物钟还不能摆脱自然而存在, 照明设计就应该借鉴自然光随时间变化的光照。让重庆的夜景呈现出自然生态又不失美誉的面貌, 及时保护好已伤的环境, 别让仰望天空欣赏夜空成为奢望。
参考文献
[1]徐云, 刘付平, 张凯洪, 贾平, 节能照明系统工程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罗杰.易.国际灯光经典设计:建筑照明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李鑫, 张潍, 潘慧锦.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景观塑造 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文化与日俱增的需求和专注, 城市文化精神的挖掘与表达已成为设计师当下关注的命题。城市景观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体现的, 在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一些细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而景观小品虽体量不大, 却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 活跃了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 更能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物质承载, 有助于在城市空间内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 表达城市的文化精神, 满足公众对城市文化生活的需求, 进而带动地方发展。
我国城市景观文化现状的浅析
当前, 在我国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中, 不乏优秀的景观小品, 为现代城市空间增添了魅力, 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了人文艺术的精神熏陶。然而同时期难免也存在一些问题景观、与周边文化不协调, 而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及发扬其现有的优势是做现状分析的价值所在。
在城市景观文化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不能明晰表达当地的文化精神, 盲目堆砌文化景点、模糊文化地域特色的现象, 而这一问题的源头则在于对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度不够。一般来说, 城市历史越悠久, 文化积淀越深厚, 文化的本质就越不能用寥寥几个词描述。正如繁多的修饰语只能让主语本身变得单薄, 同样, 面面俱到呈现某一文化的种种特质, 只会让其变得失去特色俯首可拾。要避免取材过多和题材间无明显关系, 杂乱无章给人以混乱感、堆砌感。成功的设计往往胜在具有鲜明的亮点, 只用一种元素呈现一种文化, 便可达到直观有力、个性鲜明的视觉效果。
另一类景观设计的常见问题则是地域文化的缺失, 或让现代化、欧式化阻碍了对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如在一些地区的传统老街大兴西方咖啡厅、洋快餐店, 布置异域景观小品。试想一下让麦当劳的山姆大叔雕塑树立于具有浓浓中国民俗风情的传统建筑中, 势必显得格格不入, 不利于特定文化氛围的营造, 应尽量避免。当然, 忽视时代精神一味追求历史感, 而与当代大背景环境脱节, 也会造成荒谬。时间能筛选出文化之经典, 要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 而不是一味的照抄原样, 才能真正将传统文明之精髓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一直延续下去。
典型城市景观小品的文化内涵
1. 国内传统的城市景观小品
中国传统的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表达含蓄, 往往在事物表层的背后隐藏着才是事物要表达的本意, 此之谓“文化的本意”, 亦称“精神”、“象征”。中国传统的景观小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是一部非文字的历史书。以下例举运用历史已久的中国传统的城市景观小品, 并且由于其极具特色, 已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沿用至今, 仍有实际运用的价值。即使是只常见于宫殿内、与现在人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的小品, 但这番以活泼轻松的形式表现严肃庄重内容的成功经验, 依旧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龙图案装饰:龙是一种象征, 帝王鼓吹自己与龙的关系, 实质是把君权神化, 用于驾驭子民。
石狮子:可用于镇宅驱邪。雄狮蹋球, 象征权力、一统寰宇;雌狮扶小狮, 象征子嗣昌盛。
吉祥缸:象征压火, 保持蓄水状态也有实际的扑火作用。
铜龟铜鹤:龟鹤长寿, 象征国运迹象, 江山永固
太平有象:大象象征社会安定政权稳固, 象身袱宝瓶, 盛有五谷吉祥之物, 象征五谷丰登
鼎:权力和等级的象征物, 传说禹收天下之金铸成九鼎, 九鼎为传国之宝, 立国的重器
桥梁:在精神世界, 桥意味着向美好的方向转折, 在宗教世界, 象征由此世界进入彼世界[1]
2.国外优秀的城市景观小品
中国的景观小品雕塑, 如石龟、铜牛、铜鹤等, 大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而在西方, 古典园林、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 乃至城市的步行街、购物中心, 更是无处不有雕塑, 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情调, 还表达能一定的主题、反映特定文化。并且相对于中国传统景观小品, 西方的景观小品的立意更直白鲜明, 学习国外城市景观小品文化精神的表现形式, 可以为今后城市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灵感。
西方城市典型的景观小品, 如老年公寓入口前“两个相互扶持的人”, 喻义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和现实情况:子女成年后独立生活而不与父母同住, 老年人选择住进老年公寓, 依靠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生活;荷兰库肯霍夫花园的雕塑小品:草坪上的鸟、水中的天鹅、花丛中的观花人等, 无一不在宣传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经典的雕塑“母与子”, 表现了永恒的主题——母爱;德国西部施维茨辛根园中的阿波罗神庙是光明的象征[2]……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设计原则与新思路
1.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设计原则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 除了要遵循一般小品设计的原则外, 为了突出表达一定的文化精神、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有所益, 还可格外注重以下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原则:
(1) 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为了能迎合广泛的社会文化需求, 优秀的城市景观小品应有较为丰富的内涵, 能反映时代、地域、民族的文化特征, 协助营造独特的、引人神注的意境, 使观者产生美好的联想, 成为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个情感节点。
(2) 满足环境的整体要求
城市景观小品属于城市景观环境中的艺术, 与外部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因此, 充分考虑景观小品与环境的融合, 协调景观小品的空间尺度、形象、文化等因素与周围环境想的关系, 有助于景观小品文化精神的表达。
(3) 具有一定的个性和识别度
艺术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 这不仅体现设计师的个性, 更应有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反映。地域的个性美是由景观小品参与的整体的人文景观体现的, 人们无论是游历五光十色的好莱坞, 还是历史悠悠的西安古城, 朝气澎湃的上海浦东等, 都能感受到这些地区独有的文化内涵。
2.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新思路
景观小品的构成要素分为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两方面。外在形式是实质性的物质元素, 指所运用的艺术语言和结构, 包括造型、色彩、材料、比例、空间以及构成形式等;内在内容是抽象性的美学理念, 包括所选取的题材、表达的主题和内在价值等。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景观小品外在的艺术设计语言、形式构成和内在的艺术创作内容的多样化, 是当代景观小品发展的趋势[3]。
(1) 设计内容多样化
设计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当下某些社会现象, 让设计作品的主题紧跟时代, 展现当下的文化风采, 张扬时代特征;也可以选择性得还原传统文化, 使其更具地域特色, 体现历史感。前者如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旁的公共艺术品——“缺腿的椅子”, 以社会问题为主题, 寓意着世界需要和平;后者如北京街头铸铜雕塑的“剃头匠人”, “拉洋车”, “吹糖人”, “大碗茶”, 其设计意境极富民族特性, 富有时代气息, 引发人们的怀旧情怀。成功的城市景观小品设计还能成为当地文化的标志, 如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的铸铜“骆驼祥子”。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为城市景观小品内容的创新提供新的方式。如用波普艺术的形式调侃时事或者生活的方式, 用景观小品这样亲民的艺术形式和人们探讨社会问题, 让人们与艺术对话, 提升文化涵养;对于相对宽阔的有地形地质特色的区域, 还可大胆借鉴大地艺术的创作方式, 让作品与环境结合, 加强人们与自然的沟通;超现实主义艺术由绘画作品转变为景观小品, 不是仅仅在形象上改变, 而是从超现实艺术作品中提炼出的元素符号, 把超现实主义的内在精神涵义更简明、更深刻的表现, 是艺术的升华, 也使艺术作品更贴近生活[5]。景观小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景观小品艺术一般采用接近人的尺度, 与人在空间上处于同一水平, 可观赏、亦可触摸, 增强人的参与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景观小品是人与艺术对话的媒介。
(2) 设计形式多样化
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可通过材质、色彩、体量等表现。
如何运用物体的材质塑造精神文化, 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新话题。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看, 铜制雕塑、仿青铜雕塑的景观小品可显历史感, 而采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材料, 如玻璃钢、仿金属等材质, 还能给人们新鲜的时代气息。
中国人对色彩的把握独具特色, 中国人习惯将自己民族的习俗、宗教和传统给颜色赋予情感, 使色彩成为一种象征:黄色象征皇权, 黄色的景观小品给人以高贵、神圣之感;白色在中国古代建筑里主要用在须弥座上, 表示佛性的洁净无瑕;红色象征天子统治, 象征生命力;黑色崇拜则源于鸟图腾名族把自己的祖先看作玄鸟, 崇拜黑色的燕子[1]……中国人喜爱色彩的背后往往也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
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形式上还可通过“体量”的特征展现文化特色。如体量上采用组群的布置, 形成空间复杂形象多变的结构, 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普遍规律, 传达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适应, 体现和谐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4]。而西方的城市景观小品更倾向于用鲜明突出的个体标志物传达精神, 这或许也于西方人追求独立和个性的有关。
结语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而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利用城市景观小品塑造城市精神文化,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成功的城市景观小品应该是该城市的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 既能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物质表现, 本身又是城市巨大的精神财富, 它们分散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景观小品张起了文化氛围的巨网, 对地方文化的营造起着积极的作用。
景观塑造 篇9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空间,优化,可持续发展
1 利用绿地规划办法, 对城市景观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
通过解析系统原理, 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和城市总体规划间相辅相成, 目标一致的关系, 不光追求社会与经济效益, 更是从与生态环境结合的整体利益出发, 综合统筹规划城市景观空间。在绿地规划中, 对绿地系统显现出的类别和特点, 要进行正确的区分和把握, 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给予有效修复, 而对城市原有的自然资料, 如山川、河流、树木等, 进行有效利用与组合, 创建优良的城市生态景观, 给人类提供优良的生存居住空间。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稳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受到子系统的影响的同时, 也受到各生态要素的制约, 因此, 只有各子系统进行均衡发展同时, 各生态要素间亦均衡发展, 方能构建满足人们需求的城市景观空间。通过对城市绿地的充分有效利用, 统筹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环境, 达到城市生态平衡, 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目的。
2 通过构建带状结构, 建设连续性景观
城市绿地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往往被包围在城市建筑之间, 受到城市建筑的影响非常巨大, 其景观亦被切割的四分五裂, 在城市中一个个独立存在, 很难成为完整的城市生态景观。作为独立的城市绿地, 难以发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目的, 为了改善存在的这种状况, 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空间, 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通过布置绿色走廊, 建立带状公园等方法, 根据城市建设具体需要, 合理安排植物品种, 有效增强独立绿地间的联系, 形成完整连贯的城市空间绿化带, 促进连续性景观的有效产生, 从而提高城市绿地系统化程度。城市绿化景观的连续性, 可使城市各生态要素相互影响制约, 良性循环发展。
3 模拟自然植被, 丰富城市景观生物多样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城市的产生, 人类与自然逐渐的区分, 人类失去了森林与大树, 小溪与清泉, 人类与自然长期隔离, 迫使人类对自然越来越渴望。城市园林绿化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求, 在保持并提升城市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对自然植被的模拟, 绿地景观格局的合理分布, 多个植物品种的有序规划, 对其进行再创造, 合理扩大园林植被, 丰富园林生物景观多样性, 在人类居住区域重现自然景观, 返璞归真。
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不同, 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与人文环境分析, 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 运用绿化系统原理, 通过人为手段对自然植被群落进行模拟, 进而合理安排城市景观空间布局。
4 规划生态远景目标, 塑造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在制定短期的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 同样不能忽略了对其长期的发展规划。城市生态景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是一个需要长期参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需针对城市长远发展规模与水平, 制定远期发展目标。城市的扩张, 不只是城市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扩张, 更要符合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整体要求, 留出足够的绿地面积,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空间。同时, 对于个别环境质量差的绿地问题进行重点解决, 改善其城市总体环境质量, 合理利用多种有效资源, 因地制宜, 变劣势为优势, 积极实施生态工程, 通过人为调控, 结合城市景观的多个组成要素, 如城市建筑、城市水系等, 从实际出发, 积极强化未来城市生态景观良性发展。
5 增强园林建设管护, 实现生态综合效益
城市景观空间一般都兼顾多种目标, 是城市有机、无机各种形态景观的结合, 根据其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及思想观念的不同, 其组合亦是多种形态, 作用也不尽相同。如绿道体系, 在其具备生物廊道的作用时, 还具备教育、观光等多种作用。因此, 在园林建设中, 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不能独立存在, 其共同作用实现综合生态效益, 即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分配土地, 使土地利用呈现出最满足人们需求的最高效益, 结合城市自然状况与地域特点, 共同塑造有序和谐的城市景观。
6 结语
城市景观空间作为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 人们对其要求不在只是单一的居住, 优美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多的为人们做追求。园林绿化是塑造城市景观空间、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 只有有效利用园林绿化手段, 统筹规划城市景观设计, 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祥.城市景观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2]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