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2024-08-24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精选12篇)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1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全体国民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当地文化理论的研究、当地文学艺术创作及服务、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地方农村文化建设这几部分。全民参与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 也是体现社会文化, 促进国家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了满足地区公共文化需求, 面向公众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以及相关制度和体系的总称。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是在政府及文化事业单位的引导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非常必要并且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充分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公民参与文化生活, 获得并分享文化成果是公民基本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是构建文明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和理念基础。

(二) 满足人民需求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和满足了人民大众对的精神需求。在构建地区公共文化体系中, 人民群众不仅享受了文化成果还在参与文化活动中, 获得精神的满足, 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公共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公民的参与, 体现了人民的需求进而引导公共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而创建满足人民需要, 被群众认可喜爱的具备公共服务功能的文化服务体系。

(三) 解决行政机制弊端

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 是责任的主体对象, 政府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许多行政上的弊端, 如公共部门垄断, 存在准入壁垒, 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时的公共福利减少。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能有效的弥补政府在地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不足。

(四) 正确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要从各个层次, 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组织人们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正确的引导公民有序的参与社会活动, 激发民众无限的文化创造力。

二、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 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深刻的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对社会、经济和国家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操层面,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公民个体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意识不强

公民作为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 受制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公民个体在公共领域的参与度不强, 参与意识较为欠缺, 绝大多数的公民没有认识到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个体对公共领域参与意识不强同时体现在公民参与的能力与参与要求不符, 导致参与效率较低。具体体现在一些弱势群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较少, 此外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导致一些公共文化项目成为形象工程, 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

(二) 地方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桎梏地区公共文化体系的完善

地区文化服务体系和地方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好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构建出成熟的地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但是, 当下我国虽然在社区形式参与公共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社区文化建设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 严重影响了社区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水平。如许多社区的文化建设都是“面子工程”, 为了得奖而进行的社区文化建设, 所以许多社区的文化建设看着热闹, 并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地方社区内部没有建立起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匹配的运营机制, 相应的服务、功能定位、管理方式、评估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同时, 社区的居民的参与度也不高, 没有形成成熟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形式。

(三) 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要还是依赖政府, 这就使得社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降低。许多地方的非政府组织尤其是一些非盈利的组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识不足, 非盈利组织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 盈利组织 (企业) 对公共文化服务认识不强, 公共文化责任意识淡薄

当下, 我国企业对教育、扶贫、赈灾等领域的扶持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和企业没有关系。此外, 政府也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得企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十分有限。使得地区公共服务事业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

根据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为了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不仅政府要发挥作用, 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创建公平的平台。此外, 还要在地方层面针对不同主体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使得公民能够更好的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 增强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

通过教育, 宣传等形式开展对公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教育培养, 除了理论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对公民的价值观和参与社会, 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利用学校、家庭、单位和社区来对公民进行教育。同时注重大众传媒对群众的正确引导, 提升全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热情, 促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 合理规范运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的基础资源供给体系, 重构地方社区公共服务体制, 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道路, 注重政府机关、企业、非盈利机构与公民各个主体的参与合作, 将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者和资源提供者相分离, 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走上市场化、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注重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以内容多元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和设备现代化为特征, 为居民提供社区文化服务的整套服务场所和设施, 尽最大可能满足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 大力发展协调部门, 协调各方利益

地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难点就是, 如何协调政府、非盈利组织、企业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的沟通协调。发展第三方的协调部门, 使得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能够更好的沟通协调, 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协调各方利益, 为地区文化服务事业创造良性的竞争发展环境, 使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能在多元互补的体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服务包括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服务传播和传承各个方面。我们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现在存在的不足, 想方设法促进公民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

摘要:构建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全民参与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更为我国文化基础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民对公共文化的参与, 不仅是现代民主精神的体现, 更是公民文化权利的最好诠释。公民参与地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 满足人民需求, 对解决行政机制弊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张桂琳.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5) :44-51+158-159.[2]陈觅.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1) :39-42.[3]刘文俭.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行政论坛, 2010 (03) :80-83.[4]王京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6 (03) :4-6+1.[5]嵇亚林, 李娟莉.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对构建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艺术百家, 2006 (07) :121-125.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2

上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的课,收获挺多的。虽然这门课程是一门校选修课,但是我觉得这门课程应该设为校公共课,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其实还是很薄弱的。对于文科生来说,对一些政治概念像民主,平等,自由可能会比较熟悉,但是随着高中时代的过去,我们对政治的关心程度降低了,而对于理科生来说,这些概念自然会比较陌生。所以依据这种现象,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课应该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以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政治方面的知识。

在没有上这堂课之前,其实觉得这堂课应该会比较无聊,但是后来去上课了之后,对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听老师讲了许多的政治概念,也关注了许多的政治事件,回顾了大国崛起之路,了解了更多的历史,也意识到历史和政治其实是紧密联系的。

在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这门课上,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堂讲关于公民权利与公民真实的参与政治程度的课,在这节课上,不仅了解到了公民的一些具体权利,还认真的思考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公民参与程度。公民权利有许许多多,有选举权,肖像权,言论自由权以及其他各种权利,而我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选举权和言论自由权。作为一名大学生,其实也是当过选举人,行使过选举权的,但是我们选举权的运用都是在我们不知道被选举人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是我们的政治参与不够还是我们国家的民主还没有达到那种人民想要的程度呢。而关于言论自由权,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论自由,但是这个言论自由必须是以不干扰他人,不妨碍他人为前提的。确实是这样子,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叫,只要你在我的课上没有影响别人,没有影响到我的教学,那么你做什么都是你的自由。其实这就跟言论自由权是一个道理,其实这句话让我印象挺深刻的,这表明当我们在行使我们的权力时应尊重他人的权力。

创文明城市重在社会与公民的参与 篇3

《条例》拟对十大不文明行为予以重罚,其中包括乱丢垃圾罚200元、随地吐痰罚200元、未清理路边宠物粪便罚500元、禁烟场所抽烟罚500元、损坏或拆除环境卫生设施罚1万元等。《条例》还规定了“执法人员在查处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过程中,违法行为人拒不出示身份证明文件及提供地址、联络电话的,执法人员可以通知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协助”“建立城管、公安等执法部门之间处罚不文明行为的证据、信息共享和执法合作机制”及“公安部门可以设立或指定专门机构或者派出机构,专门负责或者协助城管等执法部门开展执法活动。”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也是文化繁荣的结晶。因此,创建文明城市,一方面是包括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在内的城市硬件建设,但归根结底,有赖于市民文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这些软指标。对市民文明行为规范进行立法,涉及所有市民的切身利益,要使之最终成为促进城市文明的催化剂,有赖于社会与公民自身的参与,而不是单纯依赖政府的行政力量。

曾经,我们习惯了事无巨细都由政府操办——吃饭穿衣找政府,就业住房找政府,夫妻闹矛盾也找政府。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也有20年了,但这并没有治愈我们的“行政依赖症”。

“行政依赖症”的存在,导致改革中,一遇问题,就扩编机构,提升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其结果是加大社会财政负担,产生大量的冗员,增加内耗的频度和协调的难度,扩大行政权力,强化集权倾向,降低人们的独立性、创造性,稀释社会的活力和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在节省行政开支的前提下,从“全能”趋向“有限”。形象地说,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当好“掌舵者”和“监管者”,其他职能大都应“外移”给市场、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活力,这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尤为重要。

深圳文明行为的立法,明文规定市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组织市民积极参与到文明行为的促进活动中,形成长效机制,创建文明城市。确实,只有市民的主动参与,并调动社会的力量,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是创造文明城市的保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本届政府重要课题。去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社会管理”这个议题,在执政者的视野中,这个问题的提出,有两个维度,一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二是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系统谋划治理的改善。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过去,中国的社会管理基本上等同于行政管理,主要由政府唱独角戏。而现代社会的要义是以契约精神为基础,以公民精神或公民性为集中体现的,包括志愿精神、人本精神、法治精神、自治精神的公民文化,而这一切正是文明社会的内核,也应该是文明城市的内核。

正如深圳的文明行为立法所言,创建文明城市,应该是一个长效机制,而非为评比,更不是官员的面子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民众还担心现实中的城管综合执法制度有再度扩权的趋势,这是基于《条例》中“建立城管、公安等执法部门之间处罚不文明行为的证据、信息共享和执法合作机制”。

其实,城管与警察常态公务协助机制并非此次深圳首创,这个制度已经在全国约200个城市建立。城管与警察的职责,其实有两个方面,就是做好并落实预防城管执法时,发生暴力冲突的预案,既保护公民不受暴力执法侵害,也保护城管不受暴力抗法侵害。但最为根本的是,政府应该改变执政思路,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支持社区自治、商贩自治,培育社会组织,让我们的社会有自我修复的功能。

以治理小商贩为例。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中多靠商贩自治,而在中国,主要是以行政的力量来对其进行干预和管制。2007年两会期间,北京市崇文区革新西里小区在小区内的一栋楼前的人行道上画出了一条白线——在线内,小摊贩可以卖各种蔬菜。居委会和小摊贩约法三章:要求摊贩们成立自治会自我约束;自治会条例中明确要求摊贩负责周围卫生、不许缺斤少两等;摊贩如有违约,摆摊资格将可能被取消。那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正激烈地讨论是否应当适当解除路边摆摊禁令。革新西里的举动受到关注,被称为“社区管小摊贩”的一个大胆尝试。遗憾的是,这一尝试因为得不到街道办事处和城管的支持与认同而被叫停。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4

一、加强对公民的教育, 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除了学校的教育外, 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 加强对公民知识技能和文化价值观的培养, 以提高他们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社区、家庭等社会化工具来加强对公民的教育, 尤其要重视大众传媒在公民教育和影响中的作用发挥, 从而让公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端正自己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 进而提高自身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意识。

此外, 相关部门还要鼓励和组织公民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实践, 让他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增强参与自信, 提高参与能力。在引导公民参与实践活动时, 要保证参与的民主性, 注意让公民从与公众利益相关的、小范围的公共事务做起, 如鼓励公民参与一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等, 让他们站在广大公众的利益角度来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提高他们参与各项公共文化事务的能力和民主素养。

二、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保证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作的规范性

公民的各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进行的, 而且公民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消费也大都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因此, 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要加大社区文化管理, 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以增强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进而提高他们参与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如在平时的生活中, 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社区群众的需求大力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彰显社区的文明风尚,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群众力求做文明市民的愿望, 还可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公众参与程度, 从而扭转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

社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民参与的主体形式, 在其文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还要建立相关的服务资源供给体系, 加强社区内部公平服务体制的创新, 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来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如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政府部门、社团组织、企业单位以及文化机构要依据各自的优势和职责来加强合作, 通过相关协议的签署来确保社区公共服务管理者和提供者的分离, 从而促使社区内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积极发展第三部门, 鼓励企业等组织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去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之一在于缺乏市场化的公共服务竞争主体, 而第三部门的发展可以使得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 从而促使多元互补、良性竞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随着当前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 第三部门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一般来说, 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不仅能弥补政府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不足,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并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公共道德的良好建设, 从而转变政府职能, 促使公共文化提供由单一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 还要积极鼓励企业等营利性社会组织对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参与。由于企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拥有的资金和整体实力都高于事业单位。因此,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企业对公共活动的参与, 增强他们对公共事业的赞助, 从而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以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不仅是要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 还要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的参与来为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 从而更好地满足公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部门向公民提供的各种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行为, 其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普通民众。因此,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 只有不断加强公民的参与和良性互动, 才能更好地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满足他们的公共文化需求, 从而提高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对策

参考文献

[1]陈觅.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 (11) .

[2]刘文俭.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行政论坛.2010 (5) .

[3]姜亦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4) .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5

这里强调“有序”,是为了“防乱”。这有利于解除党政干部怕“一放就乱”,怕群众参与政治会“犯上作乱”的顾虑;也可防止群众无法无天地重演文革中的“大民主”。所谓“有序”,最主要的是建立和遵守法治秩序,亦即使“民主法制化”。这就要求抓紧落实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立法和其他有利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立法。诸如新闻法、出版法、社团法、舆论监督法、人大监督法、政务公开法、公民举报法、请愿法(使公民的上访和对政府的批评、建议纳入法治轨道)、申诉法等等。

上述立法的宗旨,主要是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正当行使,同时也要对这些自由有适当的限制。但限制的目的还在于保障自由,即防止公民滥用自由权利来侵犯他人的自由。在立法精神上,应当贯彻公民权利与自由神圣不可侵犯、以公民的权利为本、以权利制衡权力和维护国家与社会稳定等原则。

总之,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解决日益复杂和紧张的各种社会矛盾,当务之急应是从制定公民政治权利的法律入手,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使权利落实,自由有序,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凝聚力,释放其政治与经济活力,推进政治与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犹豫不前是不可取的和有害的。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6

网上爆料源于缺乏对反腐机构的信任

《小康》:您曾做过《中国转型期的腐败和反腐败》的课题研究,若放在十八大之后高调反腐的大背景之下,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何增科: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转型过程中,腐败的机会大大增加, 腐败的动机趋于强烈, 腐败现象呈现出多发高发的态势。

不可否认,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较为清廉曾一度跌入腐败的低谷,但党和政府依靠在腐败惩治上保持高压态势,并通过改革创新减少腐败产生的机会,而走出了低谷, 这说明中国反腐败的既有路径富有成效。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纪委进一步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保持了严打高压的态势,有腐必惩,同时中国政府加大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力度,这些都有力遏制了腐败的动机和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中国腐败的程度有望进一步降低。

《小康》:网络实名举报热度大增,而中央纪委监察部在这个背景之下开通网站,在您看来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何增科: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反腐败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实现反腐败的力量倍增。

事实上公众已经自发地利用网络在反腐败和监督政府官员方面发力,但在中纪委未参与时期,公众网络反腐呈现出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官方回应的权威性不够,同时人们对反腐败机构了解不够,也缺乏足够的信任,所以宁愿选择网上爆料。

网站开通增强反腐机构的信息收集能力

《小康》:中纪委在反腐败中的信息收集工作能力是否需要进一步提升?

何增科:中纪委将五网合一开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实现了中国权威反腐败机构的信息公开,增进了人们对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情况、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了解,公开透明有助于人们建立对反腐败机构的信任。

同时这个网站专门提供了网络举报平台与查询举报进展和结果的功能,提高了公民网络反腐的成功概率,有效地保护了举报人,避免了网络爆料引发报复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案件线索的可查性,将公民反腐引入了合法有序的轨道,使纪检监察机关提高了发现腐败的概率,增强了信息收集的能力。

《小康》:也有评论认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开通标志着反腐败又一新战场的落成,您如何看待这种观念?

何增科:网络反腐是反腐败的一个新的战场。在这个战场同样要实现专业反腐机构与公民参与的有机结合,否则可能出现专业反腐机构有权力无信息、公民有信息无权力的困境。

新网站的开通在网络反腐败的新战场上实现了专业反腐机构与公民参与的有机结合,长期制约反腐败成效的权力和信息不对程的瓶颈有望得到缓解,惩治腐败的有效性将进一步增强。

“有举报必回应”才是长久之计

《小康》:怎样保证网络反腐这一参与互动机制的长久性与科学性,避免出现举报方或是受理方唱独角戏的现象?

何增科: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举报人和证人保护法》, 对于泄露举报人身份的行为和打击报复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同时在举报人和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时提供安全保护。

同时要及时向实名举报人通报立案和查处进展,如果不予立案或不予查处也要向实名举报人提供令人信服的正当理由。从举报人角度来看, 有责任保证举报的真实性, 同时与专业反腐机构保持联系,必要的时候能够协助调查。只有建立起公民与官方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实名举报必有积极回应,才能保证这一机制的长久性和科学性。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7

一、大众传媒时代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一个普世课题, 它以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为宗旨, 既涵盖了道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道德文明教育等精髓, 也涵盖了政治教育中的权利义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核心内容, 还涉及人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 合格的现代公民不会自然“成型”, 需要教育的“有心为之”以及社会氛围的整体教化。所谓合格的现代公民应该具有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责意识, 并且能够为构建公平、开放、自由、民主的社会提供恰当的行动支援。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对公民教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其在享受大众媒介传播所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接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

就公民教育的组织开展来说, 与学校正规、系统、分层级的教育模式不同, 公民教育的教育目标多元、教育对象庞杂、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随时性和生成性, 很难单独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其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大众传媒凭借其传播范围广、知识更新快、受众层次多等优势, 已经成为实施公民教育这项社会性活动的主要渠道。除了通过文化传递和政治倡导等传播行为发挥其教育功能外, 大众传媒还能够发挥其议程设置功能, 为公民教育提供教育主题和舆论支持。

就公民教育的内容而言, 爱国主义教育、民主观念和法治精神教育、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教育、公民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培育等方面都应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众传媒丰富多彩的传播内容与公民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十分契合, 能够适应不同人群,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是公民教育的优质资源平台。

就公民教育的目标来看, 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路径及传播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民的参与意识、行为技能、思维习惯的形成, 对于培养具有高度主体意识的公民十分有利。

然而, 大众传媒的不当使用也会对其公民教育功能有所制约, 比如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会削弱其教育功能, 影响公民教育的效果;各种消极、错误的文化信息会消解大众传媒传递主流文化信息进行公民教育的作用, 等等。

二、全新的媒介文化范式——参与式文化 (participatory culture)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不断改变着当今的媒介生态: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议程设置功能也一改往日被传统媒体独断的专权, 开始为广大网民所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 还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生产者、消费者阵营在逐渐趋同、靠近。不难发现, 我们可以是欣赏电视剧的“沙发土豆”, 也可以心血来潮参与一把“大家一起写结局”的互动投票, 瞬间变身决定剧情发展的编剧;我们可以是坐在家里认真阅读报纸、杂志的忠实读者, 也可以是用手机拍摄下新闻现场直接将其在微博上直播的“记者”;我们可以是热点事件的围观者, 也可能会因为围观行为而左右热点事件的发展走向, 甚至会因为围观行为本身而成为新的热点事件的缔造者……在“一对多”传播时代作为单纯受众的我们很难想象上述情况的发生, 但Web2.0技术强大的交互性能直接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多对多”的传播时代。

早在1998年,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就已在其年会上正式宣布: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后的新媒介。除了被习惯性地称为新媒介、新媒体、第四媒介之外, 互联网还是一种“参与式媒介”。参与式媒介的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消费媒介, 而是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批判性地理解信息甚至创造性地传播信息, 他们在参与式媒介上“通过某种身份认同 (正式或非正式的会员身份) , 以信息表达 (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 、传播媒介内容 (通过播客、博客等形式) 、网络交流 (论坛发帖、QQ交流) 等主要形式创造出了一种以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媒介文化形态, 即参与式文化”。大众传媒日益强大的交互技术使其参与式文化特征不断凸显, 并逐渐成为了媒介文化的主流景观。

2011年7月19日,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 截至2011年6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4.85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6.2%, 稳居世界第一位。此外, 使用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的网民规模达到3.90亿人, 手机网民达3.18亿。同时, CNNIC还宣布, 截至2011年6月底, 我国域名总数为786万个, 中国的网站数, 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 (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 为183万个。CNNIC指出, 上述三大突破初步显示出我国互联网的大国规模。可见, 以网络为代表的参与式媒介正在迅速占领中国的传播阵地, 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形态。

三、参与式文化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参与式媒介迎来了一个“参与式”的新纪元:我们的参与能够影响“明星”光环的归属, 能够影响现实事务的走向, 甚至能够直接影响决策层的判断。这场发源于网络, 表现为媒介议程设置权力下移的革命还将不断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深刻改变中国的舆论格局, 对公民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将我们带入“参与式”的公民社会文化中。

(一)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 解决公民意识错位的问题

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自己的身份、政治角色及相应权利、义务的认知和价值取向, 具体表现为一种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权责意识。当前最为严重的公民意识错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势群体把自己作为特殊公民的错位;二是弱势群体自身缺乏公民意识的错位, 即未把自己当作国家公民和社会主人, 而以臣民自居”。因此, 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应是公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媒介时代, 媒介参与真正做到了使用者身份地位上的“零门槛”, 媒介使用者无论怎样位卑权低, 都拥有与所谓的达官显贵同样的参与权、发言权与选择权。上到中央领导, 下至普通公民, 都是可以发表意见的网民, 都可以对特定议题发表个人意见, 意见也都有可能影响事件的决策方向。而且随着微博的兴起, 这样的平等沟通正日益走向“常态化”。国家重要领导人、相关部门官员、重要政务部门等都纷纷织起了“围脖”, 倾听民意、接受监督的姿态和行动令人倍感欣慰。可见, 参与式文化不断向每一位参与者强化着“在公民身份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它所彰显的平等主义本质与公民教育的理念相一致, 能有效纠正公民意识的错位, 奠定树立正确公民意识的基础。

2.有利于提升公民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推进公民身份教育

因为信息发布门槛低、传播具有即时性和双向互动性, 参与式媒介大大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提高了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且也有助于参与者主体意识的提升。当旭日阳刚得以在8万人面前放歌, 证明“我的未来不是梦”时, 当西单女孩走出昏暗的地下道, 有机会进驻录音棚让更多人听到她的动听歌声时, 我们一方面感动于梦想改变命运的力量,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注意到参与式媒介时代议程设置权力的一种转向。在参与式媒介时代, 还出现了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介传播互设议程的局面。以往我们获知的所有内容都是由传统媒体集中报道的, 我们透过传统媒体这扇“窗”去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看到的“真实”只是媒体想让我们看到的, 媒体的报道角度、呈现立场等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所谓的“真相”的认知和判断。但在参与式媒介时代,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 由新媒体发掘、关注从而引发传统媒体对相关内容的跟进报道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内容传播路径, 而且媒介内容哪怕是先由传统媒体报道, 之后往往也会引发网络二次传播, 使其的现实进程不断受到影响、发生改变。这样一来, 网络影响力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 参与式互动使议程设置专权走下“神坛”, 走向民间, 使“草根”得以崛起, 使梦想能够照进现实。于是, 媒介参与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被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出来。公民社会政治地位的定位问题是公民教育的基本问题。参与式媒介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公众提供了自由、宽松、便捷的交流平台, 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所需要的热情、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如出一辙的, 因而有助于推进公民对自我“主人翁”身份的认识, 能有效推进公民身份教育的进程。

3.有利于提升公民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动自觉, 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

公民教育不仅包括公民知识、意识、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内容, 还包括公民行为能力的培养。当参与者在交互式地媒介互动中分享信息、表达观点甚至不同程度地涉入集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 他们实际上也一遍遍地演练了参与公共事务所需的各项技能。比如, 选择有效的宣传渠道 (如选择在最火的论坛上发贴) 、精确地表述立场 (如跟帖和评论) 以及发起行动号召 (如偶像论坛中的成员集资为偶像录制原创歌曲) 等。纵览近年来的网络热门事件, 无论是“躲猫猫”、“欺实马”、“贾群鹏”、“范跑跑”、“楼脆脆”等网络流行语和文化符号的诞生与盛行;还是邓玉娇案、跨省追捕“王二宝”、BT关停等事件受到的热议和关注;无论是网络红人制造还是“被成名”的催成, 无论是雷人雷事的走红还是人肉搜索的风生水起……这些撑起了网络景观“半边天”的网络大热门都是集群行为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记录了参与式文化孕育出的社会新气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公众利益的多元表达, 社会力量的积极整合, 志愿精神的内在迸发, 以及社会秩序的自我生成, 这些参与式“景观”与公民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高度一致。

(二) 消极影响

参与式文化在促进民主政治和舆论监督的同时, 也在解构精英文化, 分散话语权力。在传统媒介中, 引导舆论是其重要的职能。现在, 参与式媒介大大增加了受众接近和使用媒介的机会, 使之不仅可以更快获取信息, 而且还能便捷地在“信宿”和“信源”间跳转, 自成信息源, 使得“人人都可能是记者”的参与式时代全面降临。这有效地改善了信息集权控制的局面, 给公民以公开表达自己观点、意愿和思考的机会, 能促进言论自由、政务公开和社会平等的发展。然而, 各种草根性文本的涌现一方面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丰富多元, 另一方面也留下了由于缺乏把关人而导致负面、低俗信息肆意传播的隐忧。“全民大讨论”的互动方式使主流文化群体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并存, 各种信息横飞, 其中自然也混杂着错误和片面的信息,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国家作为主体握有绝对信息权威时形塑社会主流价值观、推进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 加大了公民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教育任务的难度, 严重时甚至会瓦解和颠覆主流价值观, 削减社会凝聚力, 成为公民道德教育与文明教育的阻碍。

四、结语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同样可以描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大众传媒时代, 因为它也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滚滚向前。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 参与式文化对公民教育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甚至会直接取代传统方式来实施公民教育。如何把握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 深入分析全新媒介文化范式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厘清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做到趋利避害, 是传媒研究者与公民教育研究者的共同课题, 也是时代的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德刚, 何玉.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12) :39.

公民权利与政治参与 篇8

1.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16) 2011年1月, 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 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 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1)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2) 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3) 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4) 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的意义进行“论证和探究”。该市采取这样的措施, 使外来人员可以和本市市民享受到同等的权益, 从一个侧面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也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因为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的居多。但这一举措不会消除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也不会减少城市管理支出。故答案为B。

2. (2012·北京文综卷·29)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牲畜毁坏他人农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解析:本题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背景, 考查民主管理中村规民约的相关知识。A强调公民不能放弃选举权是错误的, 故排除;B说法是违反法律的, 舍去;D中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的内容不合理。故选C。

3.[2012·安徽文综卷·38 (1) ]2011年, 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 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 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合下图中信息, 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解析:注意设问的指向是《政治生活》知识。第一步, 解读图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 城镇化率正不断提高;人口文盲率不断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不断调整, 2012年, 农村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与城市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第二步, 将上述信息进行综合, 思考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第三步, 思考信息后面的本质, 得出结论: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我国正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也说明我国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

参考答案: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 人口文盲率的下降, 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不断调整, 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更好地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011·天津文综卷·14 (1) ]2011年1月, 《人民日报》以“社区好与坏, 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2010年河西区178个社区居委会接受了9 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二是建立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 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138户居民家暖气不热, 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 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 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三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 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200多辆车, 而车位仅130多个。为解决争抢车位的问题, 居委会邀请各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 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 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

解析:解答本题, 考生首先要明确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方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次, 要提取和解读信息, 看材料中体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哪几个方面;最后, 有针对性地阐述其政治意义。在回答“意义类”试题时一般使用“有利于”等词汇。

参考答案: (1) 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 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3) 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4) 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考情分析】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普遍提高, 因此, 也是高考的重要关注点。在备考中, 要注意我国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角度理解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考点精讲】

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2)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3)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 基本原则。

(2) 主要内容:第一, 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第二,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第三, 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1)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 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 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 间接参与民主决策:通过民主选举, 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 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 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注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 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3)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首先,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 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 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注意: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基层政权组织。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4)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1)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包括:批评, 建议, 申诉或诉讼, 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

注意:控告, 指向公安机关控告某人涉嫌刑事犯罪。申诉, 一般是指对法院的判决不服, 但经过上诉也没有改判或者是超过上诉期限, 提起申诉, 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检举和揭发一般都是指向纪委或监察部门反映某人的情况。一般揭发是指正被查处的人主动反映他人问题。检举是指未被查处的普通公民或公职人员反映他人问题。

(2)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3)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 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 必须采取合法方式,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新题速递】

1.伴随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在公民政治生活中, 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是

A.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B.行使政治权利

C.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行使监督权

2.为加强对博客的管理,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对于实行博客实名制, 不少网民表示反对, 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绝对自由的地方, 不应受任何干涉。这种观点

A.捍卫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B.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承认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3.2012年6月8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纠风办下发了《2012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实施意见》, 明确了评议的行业和部门、评议的内容、评议的方式。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依据是

(1) 对政府部门进行民主评议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 (2) 对政府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3) 社会评议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4) 对政府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A. (1) (3) B. (2) (3) C. (2) (4) D. (1) (4)

4.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加快, 城市基层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正式启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的相关工作。从多年的民主实践经验来看, 修订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的有

(1) 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投票选举产生 (2) 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 (3) 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4)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 提请居委会讨论决定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5.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2年6月18日公布《铁路安全条例 (征求意见稿) 》,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6.2012年7月5日,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5名学者和9名社会人士联名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上书呼吁松绑二胎政策, 要求在尊重公民生育权的前提下, 让公民自由负责地生育。他们呼吁的另一理由是, 老龄化程度加深, 劳动力总量将下降, 迫使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调整。联名建议

(1) 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行使民主监督权 (2) 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 表明其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4) 表明其履行义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A. (1) (3) B. (2) (3) C. (2) (4) D. (1) (4)

7.W省发展改革委决定于2012年7月16日召开听证会, 对本省居民阶梯电价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此次实施的阶梯电价方案, 采纳多数听证会参加人的意见, 提高阶梯电价第一档电量, 加大惠民力度。

(1) 假如你是W省发展改革委的负责人, 请你组织这场价格听证会, 你应邀请哪些方面 (至少3个方面) 的人员参加听证会?分别说明理由。

(2)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 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步骤。

8.2012年7月30日, 江苏省启东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通告, 孙某某因散布“南通警察踩死人”等不实谣言, 被行政拘留10天。经启东市公安机关查证:孙某某于2012年7月28日晚在互联网上散布“南通警察踩死了一个9岁小姑娘, 下午打死了一个18岁大学生”等不实谣言, 孙某某对此行为已如实作出陈述。

启东警方的通告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 公安机关决定给予孙某某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结合材料, 运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知识分析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参考答案:

1.C本题为基础训练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D通过博客发表言论是公民权利的体现, 但是公民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 更应该履行遵守国家法律, 维护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材料中的观点, 割裂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故答案为D。

3.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体现, 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1) (4) 符合题意。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可以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 更好地履行职责, 但政府职能的转变要靠政府自身改革。因此 (2) 不正确。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属于民主制度, 不是基本制度, (3) 错误。

4.A (4) 错误,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 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5.A题干材料讲述的是国务院法制办就《铁路安全条例 (征求意见稿) 》征求群众意见, 从根本上看, 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故A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B表述不符合国务院法制办这一主体, 排除;材料体现的不是公民行使监督权, 而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C表述不符合题意;D不是根本原因, 政治生活中找根本原因一般从国家性质入手。

6.B联名上书全国人大相关部门是我国公民在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也体现了作为公民的专家们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故选B;专家咨询制度属于民主决策而非民主监督, 排除 (1) ;这是我国公民在行使权利而非履行义务, (4) 表述明显错误。

7. (1) (1) 市民代表, 电价会影响其生活。 (2) 经营者, 阶梯电价将影响其经济效益。 (3) 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代表了市民和公众的利益。 (4) 第三方代表:媒体记者, 报道会情, 增加透明度;专家学者, 对技术性问题进行质疑;法律工作者, 就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质疑。

(2) 活动步骤: (1) 确定听证会主题; (2) 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扮演不同的角色; (3) 各小组分别准备材料; (4) 模拟听证会程序, 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5) 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8. (1)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2) 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 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有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 也有依法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3) 孙某某散布谣言, 损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被行政拘留, 表明公民行使自由时应注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 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4) 孙某某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表明, 在我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公民应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篇9

一、基本内涵

(一)协商民主的含义

要搞清楚协商民主的内涵,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下民主的概念。“民主”是我们常用的词语,但是其内涵和意义却容易产生混乱和歧义。从字面上来看,民主是指“人民主权”或者说“权力在民”,但这仅仅是将希腊文翻译成人们知道的语言。民主不但要求字面上的描述性的定义,还要求规定性的定义。理想中的民主与现实中的民主是不同的,两者不能互相定义。民主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形成的。在漫长的发展的过程中,民主吸收了各种含义。今天我们使用的民主概念与希腊时期的民主概念并不相同。这里就有必要对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进行区分。古代民主与城邦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它指的是全体平民参与集会,共同讨论城邦事务。可以说,古代民主是最有可能接近直接民主的制度。而现代民主则与民族国家的崛起相联系,在现代民主制度下代议制是民主制度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投票选举出代表来代替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处理与讨论。作为一种间接民主,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但是在代议制民主下,由于被选出来代表民意的代表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代表每个人的想法,从而使得决策的结果不能符合所有人的想法,最终实施的过程也有所受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民主政治中协商民主应运而生。然而由于西方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特性,协商民主的发展很多时候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发展比较缓慢。直到协商民主被引入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就共同关心或利益相关的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以适当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协商,形成参与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做出决策或决定,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1]。协商民主实质上就是给每个公民平等的权利参与决策影响决策,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决定的过程。通过协商的过程是参与的每个公民都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对某一举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协商讨论的手段,将决策的结果集中化具体化,达到大家共同满意的程度。

协商民主的过程是一个民主惠及到每一个参与个体的过程,是一个民主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每一个个体都有权利,有选择地参与到事务政策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参与决策的讨论,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参与处理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在民主的氛围中协商,在协商的过程中实现民主。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质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高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绩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等而进行的各种有序的政治活动。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具有多样的形式,从大的方面来说大致分为四个方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又分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民主决策分为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管理分为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民主监督分为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活动等等。其中公民政治参与最常见、最普及的方式应该是民主管理中的基层民主自治的方式。

公民参与政治的过程也是民主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公民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如民主恳谈会、社会听证会等形式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对与切身利益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实事进行参与、讨论、或者监督。但是只参与还不够,要做到有序,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二,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第三,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有序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活动中去。

二、协商民主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契合性表现

民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2]。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内在契合性。

(一)合法性

协商民主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都具有明显的合法性。

协商民主的进程其实就是一个追求公共决策合法化的过程。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同民族,民族、社区集体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的偏好不同,利益趋向也在分化,因此在进行公共决策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时候,为了解决社会团体的分歧,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协商民主的政治运作机制应运而生。正如瓦拉德兹所说:协商过程的政治合法性不仅仅出于多数的意愿,而且还基于集体的理性反思结果,这种反思是通过在政治上平等参与尊重所有公民道德和实践关怀的政策确定活动而完成的[3]。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公共决策的合法化。公民通过合法渠道对公共事务和政府决策进行意愿表达和建言献策,使政府决策更“接地气”,维护公共利益,从而促进公共决策的合法化。

(二)合理性

协商民主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都具有理性。

协商民主是理性的,因为参与各方在提出、反对或支持其观点时都需要陈述他们的理由。他们在给出理由的同时,希望那些理由(而不是权力)将决定其观点的命运[4],协商民主之所以说是理性的,是因为在协商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还要给出相应的理由建议,而不是凭一己喜好强加给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还有机会聆听和接受他人的观点,通过妥协和协商达成一致。在这一点上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一致的。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也是理性的,集中表现为政治理性。公民政治理性主要涵盖了三层意思:其一,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有一定的政治知识,能够独立地进行价值判断而不受他人影响或依附于他人。其二,公民对公共决策结果的理解。即使最终决策结果未能反映自己的愿望,也能以宽容的心态接受结果也是民主理性的要求。其三,参与采用的方式是非暴力的,这需要公民通过陈述自己的正当理由,并学会与他人沟通、谈判来促进问题的解决[5]。

(三)程序性

协商民主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都具有一定的程序性。

协商民主需要社会的多元参与者来共同参与,但是它并不是无序的个人参与,它更强调参与的有序性和公开性。合理的多元主义会导致程序民主概念。按照这种定义,源于合法性的民主谱系只能通过集体决策的程序以及与公平过程相关的价值来体现,如公开性,提出替代性选择的平等机会,以及对这些替代进行全面公正的审视[6]。

同样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也有严格的程序性。政治参与本身即是程序民主的基本内涵,从权力运行的角度看,程序民主包括自上而下的公共权力运行和自下而上的公民权利行使,而后者更具有基础意义。因为,从民主的本意上讲,公共权力是公民部分权利让渡的结果。因此,公民政治参与是衡量程序民主的主要标准[7]。要使得公民决策的结果最终合法化、制度化,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过程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或者规章制度,正是契合了一句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三、协商民主有利于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从政治参与主体的角度看,协商民主有利于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精英化的代议制民主中,由于利益博弈的原因,决策的结果往往更倾向于体现强势群体,即所谓精英群体的利益,弱势群体的利益很容易被忽视牺牲掉。而协商民主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以及各个界别成员,作为公民,他们都可以平等地发表意见和建议。

(一)有利于兼顾少数人的利益

代议制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按照这种多数原则,表面上似乎是公正的,实际上只是简单地聚合多数人的利益倾向,无法真正从结果上满足公共利益。并且,所谓的“多数”本身就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更加深了这种不确定性。多数标准如果错误地变成了绝对的多数统治,这一变化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就是人民的一部分变成了非人民,变成了被排除的一部分人[8]。这样的结果就会一方面造成我们想要扩大民主的范围,使更多人能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被剥夺。

托克维尔说:“我曾寻思,在我们这个时代,用什么办法能使人们养成权利观念,并使这种办法能被人们所牢记。结果发现,这只有让所有的人都和平地行使一定的权利。”[9]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在民主制度下,广泛的政治参与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诉求政治要求,参与利益博弈和分配的人越是多,“游戏规则”就越公正,矛盾和冲突就越容易化解。协商民主的主体是公民,意即所有公民都能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参与协商,这就杜绝了代议制民主的“被代表”的弊端。协商民主的过程是沟通国家、公民和社会的过程,从中获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发挥社会各阶层主体的作用,使参与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对国家政策社会问题建言献策,从而使决策的结果更加符合公共利益,获得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二)有利于培育公民精神

协商民主的发展使得公民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民主决策的过程中,使人们从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参与管理公共事务中来。协商民主有利于培养公民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协商民主有利于培养公民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公民性格。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做出让步和妥协。在参与过程中,不免会遭遇困难和矛盾,这个时候协商民主就发挥了其巨大的优越性,每个人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见的人提出自己意见的理由,大家互相尊重,参与讨论,取长补短,最终达成一致。

其次,协商民主有利于培养公民的集体责任感。当一位公民出席听证会并发言,知道整个会议都在听取自己的意见,感觉到自己被当作与议员地位平等的人士,你如何来衡量他或她的感受呢[10]?这种直接参与协商民主的方式,培养了公民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并且使人们认识到政治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话都对决策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将个人福祉与集体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后,协商民主有利于增加社会信任。在决策的过程中,公民之间相互对话和讨论,也是一种合作的过程,过程中的每一个个体通过合作加深沟通和互相理解和信任。决策的过程每个个体都有参与,决策的结果也是大家达成一致的结果,因此这种合作的过程可以增加大家对互相的信任和对决策结果的认同度,推动的决策的实施以及进一步进展[11]。

协商民主的本质是给予每个公民平等的权利,通过公正公开的程序,使各种意见相互沟通和碰撞,从而使决策的结果是大家商议的结果,来自于人们“真诚的同意”。这种模式能够增加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有序性和有效性。对于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可以通过协商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对最终决策方案的抵触心理大大降低。正如边沁所说:“当民众满意时,他们自觉自愿地协助法律的实施,而当他们不满时他们自然不予协助;倘若他们不积极阻碍法律的实施,那就算好的了。”[12]协商民主能够做到支持者响应执行,异见者不阻碍执行,这就是从最大程度上获得了公共认同,这就是为公共决策的实施助力。

摘要:协商民主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表现为合法性、合理性和程序性。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兼顾少数人的利益需求,培养公民精神,推进公共决策的实施。

关键词:协商民主,公民政治参与,有序

参考文献

[1]肖立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制度体系及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7).

[2]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2.

[3]瓦拉德兹.协商民主[J].何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

[4]詹姆斯·博曼.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3.

[5]魏星河.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特点及价值[J].政治学研究,2007,(2).

[6]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3).

[7]韩强.程序民主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46.

[8]乔治·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36.

[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国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72.

[10]亚历山大·隆德留司.德国的立法听证的效果[J].人大研究,2004,(7).

[11]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26.

大众传媒与公民参与权的实现 篇10

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

无论是基于康德的“市民社会”理论, 还是基于汉娜·阿伦特以及哈贝马斯对于“公共领域”的论述, 在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之外存在着一个公民之间相互交流的空间, 这个空间既不属于传统的公民个体生活的领域, 也不是国家权力直接行使的领域。“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 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 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 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 (1) 这个领域是能够形成公众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 汇聚了社会共同体中的利益相关人, 他们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广泛的讨论。与早期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不同, 现代的公共领域强调“公共性”这一本质属性, 随着社会维度的不断延伸, 聚焦点由艺术、文学转向政治, 把社会的公共需求通过大众传媒等方式传达给国家。 (2) 公共领域强调不同的利益群体相互包容, 并通过理性的论争求得共识, 是公共理性的精神源头, 也是民主信仰和积极参与的制度平台。

大众传媒的出现缩短了公民之间的距离, 让公民间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 也让公民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大众传媒的开放性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和意见的平台。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传媒的市场化使得传媒越来越关注民众的需求, 民众需要什么, 传媒就提供什么;民众关心什么, 传媒就讨论什么, 传媒成为表达民众需求的重要平台, 也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故此, 大众传媒形成了一个公民交流的公共领域, 满足了公民行使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需要, 也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障碍

逐步推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障碍。

自由表达空间的缺失。自由的表达、充分的发表意见, 既是公民参与的必要途径, 也是其重要内容。但是, 由于部分公共管理者缺乏公仆意识、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 经常祭起“诽谤罪”的大旗压制公民的批评, 如安徽“五河短信案”、重庆“彭水诗案”、山东“高唐网案”、山西“稷山文案”、陕西“志丹短信案”、辽宁西丰县“进京抓记者案”、河南灵宝“跨省追捕”以及新近的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记者仇子明案”。自由表达空间的缺失使得公民行使“表达自由”时动辄得咎, 有序政治参与成为一句空话。

民众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无论是听证、座谈, 还是其他的参与形式, 民众都需要了解足够的信息, 这是有效参与行政管理的前提。虽然立法确立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 也确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但在实践中信息披露却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 许多关键的信息往往被人为地控制, 导致参与者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 这样一来, 行政参与就缺乏讨论的基础, 参与者根本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 行政参与也就流于形式。例如, 在我国当前社会中, 民众一提到听证, 就会哑然失笑。

潜在参与人群中的“搭便车者”。在任何大规模的社会中, 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决策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是根本不可能的。社会成员通常有三种类型:1.“搭便车者”, 这些人免费享受公共物品而让其他人履行公民职责;2.“积极分子”, 他们热爱公共生活并积极参与有利于社区公共利益发展的活动项目;3.“看门人”,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他们只参加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主要社会事务, 而对别人的利益毫不关心。 (3) 在这三种类型的公民中, “搭便车者”和“看门人”占据了绝对的多数, 这部分人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 基于不同理由拒绝参与, 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政治参与的广度和质量。

大众传媒与公民参与权的实现

无论是作为公民利益表达的重要机制、公民民主协商的公共空间、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还是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重要平台, 大众传媒都以其独特的地位有力地促进了公民参与权的实现。

作为公民利益表达的重要机制。自由的表达空间是民主参与的重要前提。政府决策需要一个与民众充分沟通的过程, 这就要求民众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向政府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 充分阐述对公共事务的看法以影响政府决策。公民是公共政策的感知者和最终的承受者, 也是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人, 如果政府的决策不是建立在公民需求的基础之上, 就很难作出真正有效的、科学的合理决策。在当前,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 “有困难, 找媒体”成为公民的生活常识。大众传媒作为公民利益表达的机制并不是对政府的不信任, 而是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和政府职权的精细化分工使得公民往往无法找到真正的职能部门, 民众戏称最难找的部门就是“有关部门”。于是公民遇到困难, 无论大事小情, 首先找的部门就是大众传媒, 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引起政府的关注并由主管的职能部门出面解决公民的需求。

大众传媒作为公民利益表达的机制往往是非常奏效的, 无论是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还是部分公民遇到的生活问题, 都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决定和执行并让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前者如民众普遍关注的“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 经过媒体的报道, 党和政府及时调整政策, 并出台了诸多惠民措施, 如义务教育费用的减免、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医保方案、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等。后者如某社区居民遇到了难题, 通过媒体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 并及时解决问题。例如, 2010年10月28日, 《大河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郑州20多座立交桥均没有安装隔音板, 居民不堪其扰》的报道, 描述了郑州市居住在立交桥附近的居民饱受汽车驶过的巨大噪音污染, 并指出根据1997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 建设经过居民小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 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 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4) 经记者关注后, 郑州市环保局立即派人进行了监测, 并决定对在建的立交桥安装隔音设施, 还上报市政府筹划对已经投入使用的立交桥加装隔音设施。

作为公民民主协商的公共空间。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就是倾听、发表意见、相互的辩论, 大众传媒为公民的参与提供了对公共事务民主协商的公共空间。在英语中, “交流”与“传播”是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但日常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对话性的、私下的, 即便是所交流的内容具有公共性也不会直接产生积极的效果。而通过大众传媒的交流是背靠背的、公开的, 往往可以打破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边界, 将个体的私人事件转化为公共事件, 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并上升为对某项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全面反思。例如, 2003年4月25日, 《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 客观、公正地报道了湖北青年孙志刚因为没有暂住证在广州被收容致死的黑幕, 该事件引发民众的广泛讨论, 并最终促使国务院在6月20日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并将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予以废止。2009年上海市的“钓鱼执法案”引发民众对行政执法动机和方式的讨论, 并促使上海市在2010年6月9日出台《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 明文禁止行政执法人员“钓鱼”执法行为, 强调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取证时, 应当全面、客观、公正;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收集证据。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民众不了解政府决策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以及相关的信息, 就很难对政府的相应决策进行评价, 提出自己的批评、建议。因此, 政府必须在作出决策之前向社会充分披露客观真实的各种信息, 既包括有利于决策通过的信息, 也包括不利于决策形成的信息, 以供民众讨论、权衡利弊。在现代社会,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因为政府信息的公开与发布不可能仅仅置备于机关大厅或橱窗中, 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为公众所知晓。2003年非典之后, 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并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大众传媒通报政府的有关工作如政策制定情况、实施情况, 重大事件的处理情况, 并接受大众传媒的提问, 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机关都加强了门户网站的建设, 通过互联网这一崭新的传播途径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有关法律、政策。大众传媒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 通过事件报道、政策宣传满足了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确保公民了解足够的信息, 为积极的公民政治参与创造了条件。

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重要平台。公民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 在公民参与的层面上, 公民指的是一种品格, 是一种为自己同时也是为“他者”权益孜孜追求的精神, 也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彼此包容的胸怀, 没有积极的公民精神就不会有有效的公民参与。大众传媒作为一个沟通公民世界和公共权力的桥梁, 能够拉近公民和国家的距离, 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 消除公民对政治的冷漠感。“大众传媒像一双巨大的看不见的手, 时时刻刻暗示着、拨弄着或者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精神和物质双重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大众传媒通过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直观表达方式, 向公民展示公民参与的理念与方式, 并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从而对公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传媒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制度平台, 有助于培育公民自由、平等、宽容的民主精神, 有助于公民形成积极参与的习惯和民主作风, 有助于公民形成超越个体利益的公共关怀意识, 并最终形成民主的生活方式。也正是这种积极的公民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大众传媒作为一个沟通公民世界和公共权力的桥梁, 能够拉近公民和国家的距离, 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 消除公民对政治的冷漠感。大众传媒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制度平台, 有助于培育公民自由、平等、宽容的民主精神, 有助于公民形成积极参与的习惯和民主作风, 有助于公民形成超越个体利益的公共关怀意识, 并最终形成民主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民参与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 《社会学研究》, 1999 (3) 。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第33~35页。

[3]王巍:《西方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经验审思与理论进展》, 《公共行政评论》, 2010 (2) 。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11

关键词: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教育;途径

收稿日期:2010-03-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11544001)。

作者简介:付晓东(1967-),女,黑龙江望奎人,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石,鼓励和激发公民更多的政治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已被认为是当代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重要课题。尽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整个社会文明不断提升,但整个公民意识还不强。目前在我国社会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公民要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有待提高,缺乏应有的公共关怀、法治意识比较淡漠。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社会有序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公民教育。

一、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一般来说,1913年上海群益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美国公民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公民读本。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曾长期开设公民教育课程。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曾多次提出恢复中小学的公民教育的话题,但终究没有付诸实践。虽然我国《宪法》第33条中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仅仅具备这一公民资格还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的公民意识还不强,面对着新形势,我国正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公民社会,对公民教育的要求就尤其显得十分迫切。

(一)对公民教育的误解

对公民教育的误解。认为强化公民意识就意味着伸张权利,会对国家机关、政府机关的公权力构成“威胁”。殊不知,保障公民的权利,并不是一个“威胁”政府权力的过程。因为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全能政府,必定也要承担无限的责任。与政府权力相对应的是公民权利,民主国家制定宪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政府的权力,在民主社会的国家里,只有使政府回归到“有限权力政府”和“有限责任政府”的本位,同时保障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对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有序参与,形成公民、社会和政府共同治理的局面,非但不会对政府构成“威胁”,反而是在为政府减压、分忧,从而真正实现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双赢”。

(二)公民政治参与热情不高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封闭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追求一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去做官,同时也是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传统官本位思想束缚人民参与的热情,许多人认为政治参与是为官者的专利,个人参与没什么紧要,因此主动放弃这个权利。同时,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思想。同样制约着公民的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事实上也掌握在党政一把手手里,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形态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顺从型政治文化在我国特定领域内占据主要地位,这与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分不开的。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我国民众的心理上积淀了“权威崇拜”、“清官思想”等复杂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使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丧失了独立个性和政治自主意识,处于附庸的地位,表现出普遍的非参与现象。而人们对清官越是向往和依赖,其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也就越发萎缩。[1](P.216)此外,公民的教育素质也影响着公民的参与热情。我国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差距很大,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公民的参与。政治需要一定的知识成本作为奠基,所以文盲往往是“政盲”,“政盲”无所谓参与意识,也无所谓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自离于政治生活之外的。”[2](P.233)

(三)公民教育上的缺欠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重视美德教育的民族,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一直都很注重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勤劳、节俭、忍耐、忠诚、诚实、守信等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教育,但在道德意识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治参与意识是道德意识内涵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公民道德教育方法的欠缺表现在以强制性、服从式为特征。在意识灌输上一味地强调主题的权威与绝对主动性,填鸭式地向教育客体进行灌输,而忽视了教育客体主体性地位的突显,从而导致公民参与政治多体现为被动性。

二、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公民教育的内容非常博大,“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凸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而且还应是一个倡导公民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社会。”[3](P.327)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国民具有健全的公民意识,知晓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最终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因此,笔者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

首先,公民知识教育。具有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合格公民。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传授公民知识。公民知识是指中国公民应该知道的主要知识和以公民身份活动时应具有的知识。公民为了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包括政治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参与的渠道、参与的程序等。因为只有公民具备了这些知识,才可以产生理性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切实行使公民权利。

其次,公民参与技能教育:传统的教育理念重知识,轻技能。公民教育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公民的技能训练上。没有良好的技能,公民的参与还是不能够落实。因此,公民教育里的民主参与技能教育包括获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得、建立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全面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技能都是公民参与民主程序所必需的,从基本技能到复杂技能的训练和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花费大力气。

第三,公民情感教育。公民的参与行动除来自于认识上的动力,即公民要具备了参与公共事物的知识和相关信息之外,更多的还是要来自于情感方面的动力。这种情感不是基于个人利益的计算,而是来自于对国家的忠诚和自豪感,对群体的归属感。因而,公民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一个人的情感能力越得到发展,越能体会到他人的情感需要,就越会做出亲社会的行为,越能培养他的道德判断力。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说:“一个人懂得国家的幸福对他自己的幸福的影响,他意识到是那些法律允许他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同时他辛勤劳动以促进其繁荣,首先,因为这对他有利;其次,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自己的工作。”[4](P.245)西方国家的公民情感教育大都通过事例研究、讲述和电视等手段进行,鼓励学生进入他人的世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

三、公民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教师要自觉承担公民教育的责任

在实施公民教育的各种途径中,学校教育是一条重要而基础性的途径。公民教育中,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重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需要渗透到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最直接的教学形式。高校教师除了向大学生传授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技能知识外,应将社会公民意识的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中,灌输公民理念,传授公民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体现人文关怀,重点在对公民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方面下大力气。如美国,就非常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人文教育中涉及的内容涉及至少包括博爱、人道、同情、诚实、正义、勇敢、爱国、宽容、奉献、求知、创新、合作、奋斗、成功、是非、善恶、美丑等十几个方面。此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创办各种自助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训练自己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等。让同学们走出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社会公民的角色意识,增强公民意识。为此,教师就要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榜样。现代政治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不同权力地位的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亲疏远近、喜爱厌恶的态度,会引起学生自豪、惭愧、抵抗、自卑等情绪,促进他们进入自己的政治角色;教师的教学教育作风是民主的、专制的,还是放任的,也无形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种子,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政治态度和权力愿望。教师在工作中要树立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公德意识、法制意识。而具备这五种意识,也正是作为合格公民应该必备的素质。也才能教育出合格的公民。

(二)加快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政治社会化对公民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政治社会化是指公民通过学习而获得对政治世界的认识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具有一定政治意识和为特定社会发展起作用的社会成员。一是家庭培养良好的民主习惯。事实上,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中的父母具有怎样的党派信仰或参与态度,对儿女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因为父母将个人的政治取向模式和行为规范,以代际相传的方式,使政治文化得以持续相传。因此,家庭的长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事民主,要求子女参与家庭决策,实现公民的自我教育,成为晚辈效仿的对象和榜样。二是通过教育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教育是促进个人参与的有效途径。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一书中的资料显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更具有主动的自我参与意识,更能积极地作出政治倾向”。学校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随着公民接受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治行为的因果关系,产生参与政治过程和改造政治环境的主体意识,并逐渐建立起政治参与行为模式。三是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的政治规范、社会价值观对公民的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公民意识到个体的政治参与对政府的影响力十分微弱,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的挫伤。社会若能塑造良好的的参与环境,如建立公平、平等的选举制度,拓宽公民的政治影响力等,必将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5](P.314)

(三)培养公民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不良欲望一下子爆发,非理性的政治参与时有发生。消除这一不良影响的重要途径就是构建良好的公民精神。除包含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社会公德领域的公民精神外,还应包括政治领域的公民精神。体现为:一是公民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具备自治精神和怀疑态度。要认识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同时享有国家各种权利和承担国家各项义务的社会成员,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公民。民主社会要求公民在享受自主的权利时,也要承担政治参与的责任。公民拥有自治精神意味着公民主观上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也认为自己有这样的需要。怀疑态度是指不迷信权威,能促使公民对国家、政府的一定程度的不信任,而恰恰这种不信任,才能使权力受到制约,绝对的权力必然绝对腐败。二是公民要具备以法律为核心的民主法治意识,法治与道德是现代社会赖以维持秩序的两大基石,社会的无序状态则体现了这一国家公民精神的缺失。如果没有民主法治精神,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公民精神就不是现代化的公民精神。公民精神的法治意识体现于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服从,公民以法律价值观判断和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将民主法治内化为一种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使之升格到民主法治文化的高度,而不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这一公民精神无疑是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佳途径。三是公民具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品性,要具备对国家的忠诚观念和政治信任的态度。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往往表现为对法律的承认与尊重。政治信任是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与他人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开放、合作和容忍的态度。不同性质的国家都需要社会成员对它忠诚。现代民主国家由于最大限度地提供公民政治参与的保障,因此,更能促进公民对于国家真诚的、合乎理性的忠诚。政治信任是决定民主政治成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政治信任能促进民主的发展,缺乏信任则势必会导致利益集团的意见分歧、权力斗争及冲突。公民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政治品性,才能是基于理性的主动参与。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处于形式主义的被动参与状态。只有公民的积极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合理的展现,公民精神的最高层次,即公共层次才能得以表现。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赵海月.政治冷漠现象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5,(6).

[3]蔡德麟,景海峰.全球化时代的儒家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朱永新.政治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7]唐克军,蔡迎旗.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的模式[J].未来与发展,2009,(1).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 篇12

“参与被视为一个国家民主的标尺, 民主决定于参与”。目前, 就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整体而言, 尚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 政治参与的形式也不够成熟。

1. 公民政治参与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 首先体现为广大农民与城市市民政治参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 使广大农民和城市市民在政治资源的占有上不平衡。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过于单一, 甚至有些农民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而城市市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更多, 无论是政治参与的广度还是深度, 都要优于农民。其次, 不平衡体现在不同地域和社会阶层之间政治参与水平的失衡。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差距都还很大。尽管我国政府有意识地给予政策的倾斜, 这种差距也可能会越来越小,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差距在短期内改变不了。最后, 不平衡还体现在不同行业和领域政治参与发展的不平衡。从事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 往往具有不同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一般而言, 经济状况较好的行业和社会地位较高的领域, 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机会要明显高于经济状况较差的行业和社会地位较低的领域。

2. 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

我国建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信访制度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政治参与机制。但是, 这些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 在实际运行中并不能切实保障每个参与渠道都畅通, 甚至还会阻碍参与渠道的进一步拓展。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尽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体系机制, 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相当突出, 特别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使广大民众的想法和意见不能有效通过人民代表反馈出来。而过窄的参与渠道和参与渠道的不畅通,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民政治参与范围的扩大。

3. 政治参与规则的失衡性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 导致农民所拥有的可利用资源与城市市民相比, 极其匮乏, 城乡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无法避免。尽管我宪法规定, 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也是平等的, 凡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的选举比例和名额设定是有很大差别的, 城市的选举比例要明显高于农村。

4. 政治参与组织载体不理想

理想化的公民政治参与组织载体应该具有非行政性、非营利性和非竞争性。而我国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载体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状态。以农村的村委会为例, 村委会在法律意义上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 事实上的多数村委会成为行政机关的一个分支, 缺乏自主性, 只是代表不同政府部门来对村民进行职能管理, 从而完全丧失了村民自治的根本属性, 严重影响了村委会的自主性和合法性, 也极大降低了村民对村委会的认同感, 降低了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5. 存在非法政治参与

非法政治参与, 包括对现存政治体系有影响的非法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游行示威活动。由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不够完善, 渠道不够畅通, 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使一些非法政治参与得以存在。尽管从事非法政治参与的群体中有一些反社会主义的极端分子和组织, 但大多数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不能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去表达利益诉求或合法参与路径被阻断, 他们才以一种非正常化的方式来博取社会大众的同情或政府部门的关注。“在我国13亿人口中, 暴力性或抗争性的参与是农民非制度化参与中的主要方式。”当然, 除了农民, 很多公民也都存在这种非法政治参与, 他们的出发点并非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义务, 而是利益倾向。这种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很容易被误导而走向非法的政治参与。

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困境的应对策略

1. 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

邓小平曾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而完整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 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和听证制度等, 为公民广泛参与政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但是, 由于这些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漏洞, 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还比较较窄, 原有的政治体制无法真正满足政治发展的迫切要求, 公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和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觉醒急需进行政治体制的相应改革, 这样才能适应公民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需求。

2.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

政务公开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大势所趋, 也是公民政治参与实践的客观要求。然而, 现在很多的政务公开还流于形式, 根本无法满足公民正常的政治参与诉求, 使公民无法真正充分地行使选举权、监督权和投票权, 公民政治参与活动也就流于形式。而缺乏有效的公民政治参与, 政府行为就会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束缚, 容易带来行政职权的滥用和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当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新契机, 各级政府通过积极建设网络信息公开平台和网络交流互动平台, 充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也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切实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3. 不断推进立法建设和完善立法体系

为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推进, 必须加快立法建构和完善立法体系。此外, 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现有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价值观念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公民参与政治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进步, 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越来越自觉地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 国家也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软环境和基础条件, 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 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

4. 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制度

舆论监督是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要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制度, 就要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来积极引导公民政治参与有序地进行。大众传播媒体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载体, 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直接参与、开放性程度高等优势, 能够迅速地传播信息、反映事实、引导大众舆论, 从而为公民实际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条更加快捷、方便、公平、开放的渠道。当然, 在当前的环境下, 大众传播媒体功能的发挥还受到一定的限制, 大众传播媒体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 需要不断强化大众传播媒体的监督作用, 深化大众传播媒体的引导教育作用, 完善网络参与政治的体系和机制, 从而为公民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进行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一个比较稳定、公平的环境。

5. 充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政府对于公共权力的行使, 一定要以民情、民意、民心为根本原则, 切实关注广大民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认真倾听人们的意见和利益诉求。以此为原则, 就要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拓展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 切实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生活, 才能充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使广大公民真正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主体地位。从现实层面来看, 仍然需要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 使法治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尤其要不断加大对公民政治参与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强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 提升公民的民主素质, 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主动参与到国家的实际政治生活当中, 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摘要: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的困境, 主要是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的不平衡;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政治参与规则的失衡性;政治参与组织载体不理想和存在非法政治参与。针对面临困境的对策, 要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不断推进立法建设和完善立法体系;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制度和充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才能推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健康、高效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2]程同顺.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一个政治学的分析[J].江海学刊, 1995 (15)

上一篇:传统密码下一篇:充分发挥评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