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与公民教育(精选8篇)
品格与公民教育 篇1
2008年以来, 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持续升温, 两岸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的互动交流获得了高速发展。今年8月26日, 海峡两岸首届诚信建设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进一步凸显出品格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国家品格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其对于现状的把握和发展的关注, 将影响到两岸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在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背景下, 我们对高校品格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认知和分析, 探讨新时期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 认识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 (Character education) 又称为品德教育或人格教育, 是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品性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它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 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形成核心价值, 形成社会需要的德性品质的过程。这无论是对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稳定, 还是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都是不无裨益的。因此, 世界各国都在对此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希望能够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有效解决途径和方法。这种教育实践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的孔子以及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 侧重培育核心价值观和培养传统美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流派, 更是吸引了众多品格教育者的眼球。
2 我国高校品格教育现状
在移动互联高度发达的今天, 微信、微博、QQ之类的社交网络在手机客户端迅即跳跃着“吸睛之作”。诸如大学生毒杀室友、爆发“地沟油”食品安全大案等“惊天要闻”不断涌现。尽管这并非普遍现象, 但很难不让人产生忧虑。因此, 品格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了解我们所面临的现状。通过与兄弟院校的教育交流, 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品格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现状。
2.1 自我价值定位突出
自我价值指的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 时下90后大学生讲究效率, 追名逐利, 极度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 追求自立、自强与合法权益。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加重了个人考量, 展现出较强的功利性, 极大地忽视了社会价值的存在。尤其是近年来两岸三地合作、受到大批80后90后年轻人热捧的电影《小时代》, 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推到极致, 引发了社会上截然不同的评论。大多数人批判其为赤裸裸的宣传“为了突出自我价值、追逐利益、相互角力, 无视道德底限”的不良示范。然而, 那些以14~22岁学生为主体的年轻影迷们, 包括不少大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乐于接受。
2.2 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当前, 我国高校品格教育目标就是引导全体学生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四有”新人, 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在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利益之间发生矛盾时, 学会自觉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于社会整体需要。
然而, “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室友投毒捅杀案等贴高校标签的重大刑事案件, 时刻都在提醒着大家该反省了。“天之骄子”在接受多年品格教育之后, 还要放纵自己、不计后果, 危害社会。这可怕的一幕昭示着他们社会道德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 漠视生命、藐视法律、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2.3 品格学习意愿不强
在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的新时期, 海峡两岸都面临着高校生源数量骤降的局面。一方面, 各高校为了吸引生源, 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不得不在教学安排上越来越工具化, 有意识地加大专业技能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 鉴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道德底限屡受挑战, 不少人觉得品格学习不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至于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品格学习上, 轻视乃至无视自身品格素养的形成, 完全忽略健全人格的养成。表现为部分大学生不是旷课迟到, 就是休息睡觉。久而久之, 高校品格教育极易变成走过场, 一步步被忽略, 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
2.4 教育实践形式多样
随着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借鉴与研究不断深入, 我们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强调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注意以多样化的品格实践形式, 构建系统有效的品格教育模式。虽说我们从小就一直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也制定了专门的品格课程教材, 但是容易流于形式, 满堂灌, 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实际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为了和品格理论的显性教学相匹配, 教育者动员一切力量, 通过实地参观、情境模拟和言传身教, 想方设法地创设品格教育情境。他们在丰富品格实践形式、挖掘隐性教学魅力的同时, 努力实现学生对品格教育的认知、情感、意志向品格实践行为的转变。诸如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动, 极大地拓展品格实践教育的时空界限等等。
3 推动高校品格教育发展的对策
基于同根同源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峡两岸携手共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不断拓展文化教育交流的渠道, 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这一切使得我们高校品格教育工作者, 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相互交流与学习, 为提升品格教育成效创设良好的平台。
3.1 品格学习生活化
全世界的有识之士, 一致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教育就是品格教育。那么, 高校品格教育的受众是谁?要回答这个问题, 就不能不提到我校校训:“正德厚生”。其语出自《尚书·大禹谟》《中庸》, 突出“尽人之性, 以正人德;正物之性, 以尽物德”, 彰显出我校多年来的办学理念, 即发展个性, 养成健全人格, 正德树人;探索践行, 掌握知识技能, 正德成才;以人为本, 厚爱学生, 使之品学兼优;德能并进, 服务社会, 充裕民生。显然, 大学生是高校品格教育的受众。但如果品格教育受众仅是大学生, 恐怕难以在高校收获预期效果。
大学要讲求品格教育的实效, 还需要通过一些隐性教育手法的有力辅佐, 引导大学生将品德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外显成文明操守, 使大学生品格学习进一步生活化。即要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人人接受品格教育的软硬件环境, 成就“处处是教室、时时在学习”的教育氛围。这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鞭辟入里的品格说教, 又包括学校科学人性的良制规划和富含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 还包括全校师生员工人人自主参与品格教育的校风校貌。毕竟, 环境塑造、榜样示范会为大学生的品格理论实践提供更为自然舒适的土壤。
3.2 品格认知理性化
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深度发掘其蕴含的感性情怀, 以生动翔实的社会案例, 帮助学生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知。一方面, 继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 辅以宣传学校“孝”“宽”“诚”“责”“毅”等五字教育特色, 深耕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习, 以同理心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避免生硬的“上纲上线”, 启发他们理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培养健全人格和形成优良校风服务。
3.3 品格教育人性化
目前, 两岸高校品格教育课堂上都遇到了诸如上课玩手机打瞌睡、不发问不参与讨论、只抄笔记不思考、喜欢标准答案、机械学习无创意之类的校园学习怪现象。诚然, 教育不是万能的, 要完全改变一个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品格教育实施者, 要能促成受教育者一丝一毫的正向改变, 这就是一种成功。
要促成这种转变, 必须要使品格教育人性化。这里所指的“人性化”, 不仅包括教育过程的人性化, 也包括教育结果的人性化。一方面, 虽然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短处, 但是老师一定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长处, 多看学生的优点。要注意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 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因为, 快乐作为一种感觉, 是一种创意与活力的来源, 更是做好事做对事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 教育结果要让学生获益, 这样才能推动他们在做中学, 提高品格教育的成效。实践教学作为一条很好的实施途径, 让学生用自身所学为自己、为社会发展服务, 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并在具体实践后理性总结, 提高对学习的再认识, 实现良性循环。假以时日, 学生必能从中获取理论教学所不能得的丰富营养。
总而言之, 面对活力四射的年轻的90后们, 培养他们乐观进取的心态、打开他们浩瀚宽阔的视域、培育他们与时俱进的战力, 造就一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品格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推进, 品格教育因其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而两岸高校教育文化交流更是为人们认识品格教育、直面大学生“自我价值定位突出、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品格学习意愿不强、品格实践形式多样”等共同现状, 创设了良好的研究平台。为了提升品格教育效果, 必须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使品格学习生活化、品格认知理性化、品格教育人性化, 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新时期,品格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班建武.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6) :33.
[2]贾仕林.当代国外道德转型比较及其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5 (9) .
[3]陈光宪.学习才会赢[M].台湾:台海出版社, 2010.
中职生品格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篇2
关键词:中职生;品格教育;教育方法
步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文化越来越丰富,社会道德品质以及人内心的缺憾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被曝光,例如由扶起摔倒老人被反咬而引起的诚信危机,由地沟油毒馒头而引起的道德危机,这一切都是对传统美好道德的挑战,而对于新时代的中职生,他们必定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事情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在情感方面,他们大多数不能自控,处于叛逆期的他们,或是非常自闭,心里容易受伤,或是太过叛逆,情绪暴躁异常,甚至难以自控;在行为方面,逃课上网、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等事件常有发生。这些不仅体现了中职生的自身缺陷,还有就是中职生品格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也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致命缺陷暴露无遗。德育就是针对中职生品格缺陷的培养而提出的措施,它不仅仅能使个体以健康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还能培养个体的合群能力,使其能在纷杂的社会中融入自己。如果德育在这一方面完全实现,那么一个人就既能好好地把握自己的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积极投身社会,以良好的姿态面对明天,又能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这不正是和谐社会吗?众人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助人为乐,为国家为大家无私奉献。
一、中职生品格教育现状
对于中职生品格培养,是宜早不宜迟的。俗语云:“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间,青春花季,正是塑造良好品行的好时间,具有很好的性格“可塑性”。孔夫子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习惯成自然。”可见,对于中职生的品行培养,不单单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强制上,要从内心潜移默化地改变,养成良好的习惯,自然就改变了坏习惯,塑造了良好品格。另外,部分家长学校只在乎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否到位,从不对学生的品格进行考核或是敷衍了事,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有严重精神缺憾的人才,并不会有大用处。只有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塑造下,中职生才能做到习惯成自然,培养品格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笔者看来,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品格教育要从小抓起,何必等到中学生时才大费周章,进行一系列他们不喜欢的思想品德教育,青春期的中学生不适合太多的品格品质教育,反而,从小就耳濡目染才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从根本上引导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二、中职生品格教育方式方法
1.立足根本,对教材进行必要改变
就现在的品格教育现状来看,主要方式是通过上一系列思想品德教育课来实现品格教育,方式方法一成不变,这就导致了隐患的产生,就小学到大学的课程教材来看,课程上有大量重复,初中进行过的课程,又被应用到高中的教材中,如此繁琐的重复,学生怎么能不厌烦,另外,教材的编写还不够完备,或是缺少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或是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教学过程中跳跃性过大,知识断层严重,学生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体系。最后就是品格教育教材还未形成一种对学生层层引导进步的体系,知识不能衔接。造成一系列或大或小的问题。就笔者看来,教材的编写应该统一进行,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分析,整理出一套可供参考的完整品格教学体系,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更好地进行品格教育改革。
2.品格教育应该由各方面密切配合进行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自古以来便有曾子杀猪等的故事传为佳话,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孩子会有意识地去学习父母的所作所为,他们没有是非辨别能力,如果父母能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自己诚实友爱,那么孩子也会被潜移默化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并不考虑孩子,一味地给孩子留下坏的印象,那么,孩子也会跟随。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第一环节,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也会辅助决定孩子将来的发展道路。
学校教育则是人生品格教育中第二个必备的阶段,这势必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学校是一个小集体,孩子从进入学校起,就要不断地和各类人打交道,不断地成长。交一个好的朋友是人生的幸事,学校在此过程中就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教会学生如何辨别是非,如何审视一件事,学生的品格将在不断锻炼和知识丰富的过程中继续塑造。
社会教育就是一种考验,当中职生跨出校门之后,就要和各色各类的人群打交道,这就考验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多少,是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然后在不断地或是碰壁或是在成功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品格,以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
就此看来,这三种教育只是一系列完善的体系,但其实不仅如此,这三种教育缺一不可,互相独立却也密不可分,在學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上,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二者也相辅相成,只有学校同学生父母联系起来,了解好中职生情况,才能制订完好的培养计划,已达到为社会培养全面人才的目的。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上,学校要定期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社会的酸甜,锻炼学生的品质品格,定期组织交流经验、总结经验,为学生将来的良好发展铺平道路。在中职生的品格教育中,只有以上三者相互辅助,才能更好地完成中职生德育,进行更好的品格教育。
参考文献:
[1]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品格与公民教育 篇3
关键词:公民教育课程化,学校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 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即将成为公民的一个群体, 是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构建者, 关注青少年公民教育, 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的公民教育的主战场, 学校必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公民教育任务。
一、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从世界各国推行公民教育的经验来看, 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 对中小学生进行学校公民教育最为重要。虽然在公民教育的目的与内容上因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特点各异, 但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校公民教育一直为各国共瞩。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通过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继而逐步提高整体公民的素质, 是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所在, 可以说学校公民教育在整个公民塑造的过程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学校为基地, 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青少年掌握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及培养公民能力的教育过程。从广义上说,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 这种现代精神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二是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三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 核心则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从狭义上说,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 政治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等具体方面。
在《教育大词典》中, 学校公民教育被解释为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 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 它主要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均把学校公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由学校来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 既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必然选择, 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正如托马斯·雅诺斯基在《公民与文明社会》一书中指出的“权利和义务起始于家庭, 青少年时期逐渐变得自觉。青少年在学校听公民课, 以及参加邻里和社区活动, 会学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许多内容。”
二、公民教育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方式
随着公民教育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各种课程形式来推行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课程化成为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必然潮流。
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 可以使公民知识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具有针对性, 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公民教育内涵丰富, 要求复杂, 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 面对这样的任务, 学校必然会选择课程这一学校教育最核心的途径加以承担。
公民教育课程化是指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 并将其作为独立学科纳入考试考核体系,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总体安排和统筹规划。公民教育课程化形式主要有三种, 即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课程、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以及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 是指以专门的一门学科系统地传授公民知识, 进行公民教育;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 是指以公民教育来统整纷杂的课程内容, 通过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社会学科来传递公民教育内涵, 一般适用于小学和初中阶段;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则是指将公民教育广泛渗透到各个课程和所有学科以及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实施, 主要通过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及校风建设等环节来实施。三种课程化形式各有利弊, 而较为理想的公民教育推行模式则是将渗透式和独立科学或综合学科结合起来, 相互取长补短, 既能保证学生获得相对集中的公民教育, 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整体教育资源。
从国外公民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来看, 各国都开设正式的公民教育课程, 并且都把公民教育看做学校正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进行公民教育, 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时的安排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为了拓展公民教育范围, 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到学校公民教育中来, 美国学校和社区之间积极合作, 开展“服务性学习”活动, 而日本、新加坡还相继开发出了社区参与计划。
三、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现状
回顾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发展历史, 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 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定位含糊不清。
课程内容明显狭窄, 政治科和思想品德科作为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 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养成特定的意识形态、认同特定的政治群体和政治权威, 并且向学生灌输特定的伦理要求。课程改革以后, 虽然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关注身心健康的内容, 但都略嫌空泛, 重点不清。
2. 课程体系有待完备。
新课程改革以后, 在小学低年级、高年级与初中阶段分别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历史与社会”等综合社会科课程, 注重突显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提升公民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各门课程衔接不足, 且内容重复, 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同时弱化了各科公民教育的责任。
3. 课程目标尚未厘清。
由于不同时期对于公民教育目标的界定模糊, 诸如“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四有公民”的具体内容有待厘清, 具体课程目标的解释仍存在盲区。例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参与现代社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以及“参与现代社会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却缺乏具体的阐释与深入的设计、分析及陈述, 从而直接影响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4. 课程内容层次不清。
新课程改革以来, 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 但是内容广度和深度之间缺乏适当的平衡。从过去单一强调意识形态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无法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到现在的内容面面俱到、琐碎杂乱, 只强调具体事例和低层次技能, 但忽略认知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间的平衡尚待解决。
目前, 各国均越来越重视公民教育的课程改革。这是因为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 既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又要考虑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 学校公民教育还必须重视实践性,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应紧密关联。
四、大力推进公民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 公民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络, 公民教育课程应该拓展视野, 将生态、和谐、可持续作为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课程设置的具体环节中凸显未来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总体来说, 在公民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切记时代特征, 着眼未来发展;同时立足本国国情, 选择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以此为原则指导具体的实践。具体建议如下:
1. 课程设置上,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从学校教育的全局出发对政治科和社会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调节。
具体来说, 小学和初中阶段宜采用“社会”作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统一的社会科名称, 设定完整的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 将历史作为时间线索, 把地理作为空间支架, 全面整合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具备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 潜移默化地养成基本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识。高中阶段则采用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 提炼公民资格的核心内容, 帮助学生深化对公民地位、权责以及实践的认识与理解, 形成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政治态度与技能, 培养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这样既可以避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层次不清, 使各门课程目标明确、协调发展, 又能照顾学生的认知发展特性, 突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公民教育重点。
2. 在课程内容上, 合理组织要素。
深化公民教育主题, 丰富课程内容, 对知识体系加以合理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不同的课程要求和重点, 提炼公民教育的关键概念, 以争议性问题为中心要素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 帮助学生辨别或澄清有关争议所涉及的各种价值取向, 并在解决问题争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在决策时所涉及的组织和程序,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高水平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能力。将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3. 在课程目标上, 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的新型公民”为教育目的, 以此为前提, 制定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具体目标, 进一步细化公民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面对全球化机遇和挑战, 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而如何顺应这一时代大潮, 对于身处复杂转型期背景下的中国公民教育来说, 显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公民素质是民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当前中国整体公民意识薄弱、公民道德低下、公民素质亟须提高的社会现状下, 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 必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统德育课程向现代公民教育课程转型的重任, 继而全面提高整体公民素质, 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 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36.
[3]王文岚, 黄甫全.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研究, 2008, (12) .
[4]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教育探讨, 2005, (6) .
[5]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 2002, (3) .
品格与公民教育 篇4
关键词: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公民意识,公民教育
一.个体公民意识的丢失
荀子曾说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在这里是指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作为独立存在的公民,每个人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伪与装的结合却成了每位公民都具有的一种本性。一个“装”字里面,蕴含了太多的无奈和可悲。从“装睡的人”到“装装文明人”,从“实话实说”还是“是话就说”,我们的社会走进了一个个“伪装”的现实圈。不可否认,有时善意的伪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是,当有一天,你发现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戴上了“伪装”的高帽,我们也就进入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时代。浸泡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大环境里,想慢慢梳理、冒出头来寻求新活法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欲与时代争锋、与大环境抗战、与社会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代价便是消失于大时代。而尝试与社会和谐接轨的唯一方式便是隐藏心中的理想、抹除崇高的信仰,把真实的价值取向彻彻底底地掩饰住。在糟糕的大环境里求生、求稳,无视道德的呼唤,过着看似正常的生活。“关着门,闭着眼”,不看不听不说地去伪装生活,与现实言和,这便是所谓的做个“好人”、“良民”。
在《装装文明人》的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某日,我在牛津街头溜达,看见马路对面跌倒一个老太太,想也没想就跑过去扶她起来,让我大为惭愧的是,好事做到一半时脑海里竟然冒出一个念头:她会不会讹诈我呢?幸亏我反应得快:这是在番邦不是在天朝……”[1]这件事情让作者陷入了沉思,从古至今,助人为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不停地被传承和宣扬。然而,到了今天,帮助他人却成为了人人退而避之的事情。我们是否该开始反省自身,反观社会?可是,在今天的中国,这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公交车上因为年轻人不让座位,老人大打出手;出境旅游的“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洗脚池”事件等等,一系列的行为举动,让作者发出“在今天的中国,犬儒主义装孙子,民族主义愤青装大爷,而在我看来,与其肆无忌惮地发泄心底里的戾气,不如抑制住对伪善的厌恶先装一装文明人”[2]的宣言。这些宣言既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更是对人性进行抨击的铿锵之声。文明本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可是当很多人遭遇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时,他们总将责任归咎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当我们一次次把制度和政策的责任无限放大时,其实,不难发现,这就是个体在不断推脱社会改善中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可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制度、政策、社会下的一份子。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如周濂所说:“我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去去行使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在常态生活中以良民心态逆来顺受,在情绪失控的瞬间又以臆想中的暴民面目骂娘。在良民和暴民之间,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做一个真正的公民。”[3]选择往往具有太大的变异性,可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一次文明的行为,一点观念的改变,都是这个社会开始改变的前提。改变是漫长而难以控制的过程,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考斯嘉曾说:“什么叫做客观的善?就是你做的这件事在此时此地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每个公民都不要妄图一劳永逸地改变制度,你甚至也不可能完全改变你自己,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自己的哪怕一个很微小的言行,可以让此时此地的世界变好一点点,那你就做了一个客观的善行为,总有一天,这种“蝴蝶效应”会让我们更多公民发乎本心的与社会为善。
二.公民教育的作用性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教授,教书育人是周濂的职责所在。因此,他非常关注公民教育,国家体制也许可以一朝改变之,但是人心的改变却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4]尽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民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通过大众传媒、同辈团体、家庭、社会等多种途径进行,但树立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有效、最系统、最正式的途径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学校教育。当今中国,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翁,更应该是被关注和培养的对象。
在《大学生的“德性”》一文里,作为人民教师的作者,目睹了大学生因为工作实习耽搁上课考试的时间而向老师求情,因为出国需要的学绩分数而向老师讨要论文高分,为了不劳而获地得到理想分数而在考试中频频作弊。面对学生一次次缺乏公平精神的表现,作者意识到了这类事件的扩大与发展和学生的人品关系不大,而实在与大学以及整个社会风气关系极深。大学生将会拥有什么样的德性,归根结底就要看大学以及社会的现实逻辑在鼓励什么样的德性。而我们每天所接触的社会,所接受的教育,正在不断地缺失关于平等,公平正义及反思精神的培养,有德性的人多是被造就出来的,没有德性的人多数是被纵容出来的。社会的纵容、教育的纵容、个人的纵容,会让大学生的“德性”越陷越深,最终,事情的对与错,政策公平与否等都将成为装睡人的沉默。正如周光礼教授所强调的“我们既应高度重视公民认知的影响,充分发挥大学在提高大学生公民认知上的重要作用,又要充分认识民主参与行为对于促进大学生民主参与倾向、政治效能感、国家与民族认同感及公民现象认知度提高的影响,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地有效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5]而在周濂的随笔中,他呼吁每所大学都应该给大学生补上一门“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要让每位大学生拥有重新审视自己、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和有意义的辩驳。这才是启发人们重视美好德性的第一步,重新审视颇具价值的人文品格,必要时要敢于捍卫这些尊严和价值。
三.国家制度的根本保障
当然,公民意识的提高与加强,不仅仅只依靠个人与教育,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媒介那就是国家。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6]国家给予每位公民庇护与权利的同时也赋予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而后者保证的前提就是国家的制度和法律等是否保障了公民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在周濂的随笔集中处处可见他对于公民最基本的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权利的思考。
自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主要的权利之一,不论是人身自由,还是政治自由,在受到束缚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感受到幸福。正如一种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一种无从选择的生活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而只是“被幸福”。而在今天,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是否保障了公民最基本的正义与公平?是否让人民感受到幸福?我相信在这个被“关系”包裹的中国市场、在“物欲横流”的金钱时代,漫天横飞的赤裸裸的现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那么,正如在《革命的窄门》里作者指出的,“如果各种犬儒主义和政治冷漠恰恰是这个制度所造就的结果,那么不改变制度,就不可能真正激发和培育人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德性。”[7]作为我们庇护所的国家,面对公民意识不断淡薄的事实,是否也应该思考民主的意义和改革的重要性。在民主不断发扬的时代,打造一个有别于现存制度的新秩序。这个新秩序就如温家宝总理在接受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专访时所提出的四点政治愿望———“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8]我想,在这样一个新秩序的国度里,每位公民都会自发行使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结语
作为最被看好的新生代学者之一周濂的作品之所以在当今社会能被人们所追捧,就是因为书中所展现的一股力量,一股坚持的力量。就像一株顽强的荨麻草,在风雨飘零中瑟缩着,却抬头仰望天空,展现着他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对人性改善的相信和呼吁。在他的书中,他把灵魂和情感扎根于现实这块广袤的大地,将人性和价值竖立在道德和制度的完善中,形成了诚挚自然、蕴涵深厚、富有启迪的个性化语言,显现出了当代学者的睿智和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不管是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反思还是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叹惋,无论是对社会黑暗的深刻揭露还是对国家制度的批判,都道出了周濂对国家民族的忧患,对社会公民的热忱。这个时代,需要这种文学的存在,需要让每位读者受到精神的洗礼,醒着或者睡着?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每个人都有百分之五十的选择机率。而我殷切地期盼通过阅读周濂的随笔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每位读者选择“醒着”的概率能不断地增大,我想这就是周濂希望传递给我们的改变与觉醒的力量。
注释
1[1]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0.
2[2]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3.
3[3]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2.
4[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
5[5]周光礼.吕催芳.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8.
6[6]季羡林.讲真话人生箴言录[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7.
7[7]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97.
高校形势政策教育与公民教育初探 篇5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 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 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 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 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 因此, 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 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 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 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 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 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 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 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 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 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 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 学生参与性不强, 积极性不高。此外, 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 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 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 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 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 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 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 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 互相渗透, 才能“润物细无声”, 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 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 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 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 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 提升道德品质, 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 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 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 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 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 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 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 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 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 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 重走长征路, 体验国家发展等, 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 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 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 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 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 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 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 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 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 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 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 总结经验, 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 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1]孙静.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
品格与公民教育 篇6
一、现代学校“公民教育”与政治生活的 互动
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进步密切相关。由于“公民教育”的思想、内容、形式与载体等关键要素受制于政治, 所以政治生活的开放与包容能促进学校开展生动、活泼的“公民教育”。同时, 学校的“公民教育”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它通过树立人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社会意识和群体意识等, 对政治生活发生反作用。
我国的“公民教育”从无到有, 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私有财产受到更大的保护, 人们的民主权利也获得更多的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 “公民教育”蓬勃发展, 既有效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 又对建设公民社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当下, “公民教育”理应有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学校的“公民教育”应努力帮助学生确立主人翁的地位, 使他们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学校“公民教育”与国家意识重建
学校“公民教育”应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意识。因为, 学生生活在国家之中。而国家通过意识形态、行政机构和公共场所等与公民的生活发生联系。国家需要人民献身, 这既是人民对国家的义务, 又是学校“公民教育”强调的内容。但随着现代政治科学的兴起与传播, 国家逐渐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这就需要公民对国家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并具有反思与批判的意识。同时, 学校“公民教育”一定要强调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与责任。
三、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重建
当下, 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 社会生活决定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例如, 政府官员、富豪人士等优势阶层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具有一定影响, 对学校“公民教育”具有一定冲击。因此, 学校应做到两点:一是正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并如实呈现给学生, 以形成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二是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生活的警戒心理, 以便在不利的环境中坚守公民的道德素养。
四、学校“公民教育”与道德生活重建
历史教育与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 篇7
一、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的人。回顾历史,人类因道德的落失而造成的灾难比比皆是。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伴随而来的并非是人类道德水平的提升,相反,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类的功利欲望增强,价值理性失落,特别到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逐和对人类道德的蔑视,终于演变为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反法西斯一方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人类长期积累的文明成果却已损失惨重。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又迎来了精神家园的百花齐放,但同时呈现出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建国初已销声匿迹的赌博、吸毒等丑恶现象死灰复燃。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也反映在历史教育上:一方面,历史和历史教育受轻视,在社会文化事业和教育体系中被置于边缘地位。经济利益的考虑左右着人们对知识的选择。另一方面,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被扭曲和异化,技术性功能替代了德育功能。在学科设置上重理轻文的同时,还把所有的学科都纳入了专业人才的培育轨道,历史学科同样赋于明确的专业特征,淡化了历史学科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历史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载体
首先,从历史教育的内容看,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伟大进程,历史学记载着人类的功业,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人类历史源远厚重,载物、载人、载德。在远古蛮荒时代,人类赤膊与自然抗争,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虽然那时没有文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自强不息的精神灵光的照耀下如何前行,但我们仍然能通过那旧色的半坡陶钵、山顶洞人隐约可见的灰堆感受到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奴隶社会虽然结束了大同时代的团结与和睦,但却迎来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明荣辱,知羞耻,披上了人类的第一套礼服,德行缓慢地被提上了人类生活的日程。封建时代的到来虽然脚步蹒跚,但在封建时代的黎明就有人呼喊:仁者,爱人。治天下,德为先。彰行仁政。墨子素行三千,为民请命。治者也力倡仁政,厚德载物。
其次,历史学习的方法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交流,强调在理解、体验的基础上来实现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历史教学以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解释和分析形成历史知识,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磨练学习主体的精神品质。
第三,中学历史教育面对的是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和人格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决定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道德和精神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情感特征出发,让历史教学浸润在人类精神力量的氛围之中,带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磨砺和馈赠,以取得知识、思想、能力和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三、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方略
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学科知识和能力进行,纵向从古到今,横向从中国到世界,史学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他们成年后更容易领悟历史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依据,我们应向学生展示学习历史的魅力,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智的起点就是人的思想和品德,历史教育的本意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行厚远,并惠泽它人,实现美好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内化。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客观公正的品质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道德评判能力的发展;学生精神品格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环节。
第一,创设教育情境,使教育情景与学生的经验相吻合。一方面,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前人创造的文化得到后人的认同和继承;另一方面,教育总是激励后人,乃至超越传统,使人类的精神境界达到新的高度。
第二,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要地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品格德行大都肇端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道德品质的发展将为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因此须将德育目标置于历史教育的首要地位。例如我在讲授《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这一节内容时,其首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共产党的伟大,树立为国谋利、为民着想的精神,承载中华几千年天下为公的传统美德。
第三,展示思维过程,演示道德人物实例。如“我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想的”,“想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让学生去体味、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身的人格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王继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会编.教学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
[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5]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特殊教育与公民精神培养研究 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公民精神,培养,独立人格,公共理性
培养公民精神是特殊教育的重要使命, 也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文所讲的公民精神主要是针对特殊教育对象而言的, 重点是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公共理性的建立。
一、公民精神的内涵
1独立人格的形成。中国正逐渐进入以民主生活为主要方式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既要具有公共性, 也要具有独立性, 二者缺一不可。独立人格是公民最基本的特征, 也是公民社会中的权利主体, 需要明确其主体性, 体现在自我选择、独立思考、自强自立、价值判断等方面。我们都知道, 特殊人群具有一定程度的身心缺陷, 但却具有较强的主体精神, 只有超常的心智力量才能有效支撑他们的独立人格。所以, 特殊教育要强化这种认识。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言语等方面障碍的人, 所以特殊教育要让特殊人群实现特殊发展, 让他们和而不同地融入到社会当中, 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 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使特殊教育与一般教育有机结合, 使特殊人群真正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2.公共理性的建立。公共理性是公民社会处理一切关系的依据, 公共理性遵循正义和社会公平, 主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相互适应、互利合作, 提倡通过交流、协商、讨论等方式达成共识。公共性也是公民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品质, 是公民适应性生存的条件。但是, 一味关爱弱势群体和同情弱者, 就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双向互动, 当然也就不能达到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 不会形成具有公共理性的生活方式, 特殊人群会慢慢在怜悯和同情中逐渐被弱化, 这样在走入社会后, 还会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 被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利于特殊人群的未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特殊人群公共理性的成长和发展出发, 对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让他们在学会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 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真正理解公平与正义的真正意义。
二、特殊教育培养特殊人群公民精神的策略
1.创造利于特殊人群公民人格形成的生境。生境不同于一般的生存环境, 而是指赞许、肯定、鼓励、认同公民理念的特殊生活情景, 在这个生活情景中, 民主生活经验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 并不断地被丰富和强化, 进而实现较强的自我更新生命力, 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公民人格形成的生境。可以说, 公民人格形成不仅仅需要特殊教育, 更需要对特殊人群生活的社会生态进行重点改造, 实现良性循环, 这样才能使特殊人群逐渐养成公民意识。这就要求努力使接受特殊教育的特殊人群都成为公民, 然后对所有人进行公民教育, 使所有受教育者都具有公民意识, 以及民主平等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这样接受特殊教育的公民素质就能逐步得到提高。公民要从内心认识到特殊人群的特殊性, 找出和特殊人群相处的有效途径。而特殊人群也要学会与所有人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往。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使不同层次、不同价值的文化信息, 在不同个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这也是特殊人群公民人格形成所需要的生境。
2.在特殊教育中恰当地融入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区别于一般的普通教育, 但是特殊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需要恰当地融入普通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很多教育者都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严格地区分开来, 根本原因就是特殊人群不适应按照普通人群的统一标准设置的教育课程和教育情境, 特别是普通教育一直都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但如果将特殊人群进行隔离实施特殊教育, 就必然会使他们脱离具体的社会生活, 缩小他们的交往范围和交往对象, 不利于他们开展多样化和丰富的生活, 对他们的人际交往、生存、发展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限制, 加上, 一直以来人们对特殊教育都存在着慈善和福利的印象, 所以造成特殊人群认为自己与他人存在着严重不平等的心理倾向, 严重影响公民人格的形成。所以, 在特殊教育中恰当地融入普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合理和科学的。如何恰当地融入, 就需要教育者不断进行探索, 找出切合实际的方法和途径。
3.善于发现每一个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要求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个教育对象身上特殊的发展潜力, 并引导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这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技能之一。培养这种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工作, 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人道主义精神和智慧, 善于剥去假象和浅表特征, 并积极主动地和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
总之, 特殊教育要根据特殊人群的发展需要, 重视培养他们的公民精神, 特别是促进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公共理性的建构。同时, 特殊教育者还应善于发现特殊特体的特殊发展潜能, 为特殊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开辟通道。
参考文献
[1]倪胜利.特殊教育与公民精神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13.
[2]何君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精神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
【品格与公民教育】推荐阅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汇报: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05-26
幼儿品格教育10-07
文化品格与定位11-05
品格教育实践论文11-05
品格教育故事竞赛10-23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06-18
品格教育经典小故事07-10
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总结10-28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11-22
“高考移民”与公民受教育权平等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