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实践论文(精选12篇)
品格教育实践论文 篇1
摘要:真正的德育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这需要创造充满爱的学校道德共同体, 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班主任节”借助于学生对一个最熟悉的人——班主任的聚焦, 打造了相互关心、彼此尊重的校园文化, 引导学生在与班主任、同伴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与悦纳, 养成尊重、责任、关怀、感恩等品格;特色运动会利用南京迎接2014年青年奥运会的良机, 交织体育、文化和教育, 培养学生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 开阔服务社会、承担责任的胸襟。
关键词:品格教育,班主任节,特色运动会,创新精神
真正的德育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而良好品格的养成需要创造充满爱的学校道德共同体, 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即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础品格特质:尊重、责任、公平、值得信赖、关怀、公民责任。近几年来, 南京市第一中学围绕“品格教育”, 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1 缘起
1989年, 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当时他暗自吃惊: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 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 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 成就却平平。这个现象引发周武的好奇, 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 经过10年、针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 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 (乃至工作之后) 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 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2000年3月16日, 《青年参考》刊登了美国作家Thomas Stanley对1500名美国大富豪的调查报告, 这些富豪在学生时代的平均成绩, 没有好到足以考上顶尖大学, 而进入大学后, 学业也不出类拔萃;一半以上的大富豪都说, 他们并非才智过人, 也没有聪明到轻而易举就出人头地的程度。他们认为成功的关键是为人诚实、工作勤奋、洁身自爱、平易近人、贤内助支持。
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怎么解释?考试所关注的主要是智力因素, 而成功所需要的一些关键素质如热情、乐观、感恩、平等、关爱、宽容、忍耐、坚毅等品格却在考试中没有涉及。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以为自己样样都应该出类拔萃, 当危难突然降临时, 便不知所措, 因为成长的经历没有教给他应付危难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担任训育的人, ……要树立德育的本真思想, 也就是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 真正的德育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这是学校德育的指南针。”爱因斯坦也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 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他还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还留下来的”那些教育元素中, 爱因斯坦十分看重品格。他说:“大家以为造就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是智慧, 你们都错了。其实, 最重要的是品格。”
2 品格教育
2.1 品格的构成要素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品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性格层次;二是品格层次;三是人格层次。性格是在遗传及环境交互作用下, 由逐渐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 它带有自然生成的意味, 包括个体的性情、气质等方面。人格是个体个性的内在及行为表现, 不含价值判断;而品格着重于个体人格特质的价值判断, 通常必须通过教育或学习的历程来陶冶, 可以说品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部分。品格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 即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知善、向善和行善。构成良好品格的基本要素: (1) 道德认知:道德意识、认知道德价值、设身处地、道德推理、道德决断、自知之明。 (2) 道德体会:良知、自重、同情、崇尚善、自我控制、谦虚。 (3) 道德行为: 愿望、能力、习惯。
2.2 品格教育目标
品格教育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深思熟虑地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道德价值观。”通过对道德和伦理的强调来减少道德混乱, 确立一些基本的价值观, 或者叫做“核心价值观”。这“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品格的六大支柱:尊重、责任、公平、值得信赖、关怀、公民责任, 这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础品格特质。一些基本的品格包括诚实、真诚、正直、勇敢、公正、自律、善良、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坚忍不拔、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完善等。
2.3 品格教育的原则
(1) 品格教育应该积极促进核心道德价值观教学, 以此奠定良好品格的基础。
(2) “品格”必须是包含思维、情感和行为在内的综合性概念。
(3) 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的、积极的和综合的方法, 在学校的各个方面推进核心价值观。
(4) 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的团体。
(5) 要形成良好的品格, 学生就要有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
(6) 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该包括一种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学术课程, 这种课程体现了对所有学习者的尊重并有助于他们的学业成功。
(7) 品格教育应该尽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8) 教职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的、道德的集体, 所有成员都承担着品格教育的责任, 并努力遵守学生教育中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9) 品格教育要求有来自员工和学生的道德领袖。
(10) 学校必须号召家长和社会成员, 全员参与品格建构工作。
(11) 品格教育评价应该把学校的品格、教职员工在品格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在良好品格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
3 品格教育的实践
3.1 创造充满爱的学校共同体, 塑造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
3.1.1 人的品格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格, 学校本身必须具有优良品格。要让学生具有关心和尊重他人、友善、责任感、公平等品质, 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人的集体, 必须朝着追求文明、关心和正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学校道德共同体, 学校关心教师,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种相互关心、帮助的关系, 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善良人。
[案例1]创设“班主任节”-----让班主任体会幸福, 让学生发现感动、传播感动、塑造感动。
3.1.2 活动内容
(1) 班主任风采展板布展。
通过展板展示班主任的风采与班集体的特色, 让班级学生产生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 促进班集体进一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在收集班主任资料的同时也更加懂得了对班主任的理解、感恩、热爱。
展板内容主要有六项。
(1) 班主任工作照或生活照、班级“全家福”、班级活动或成绩展示等照片。
(2) 同学们眼中的班主任 (通过凝练的文字、个性化的语言描绘出同学们眼中最美的班主任) 。
(3) 班主任的贴心举动 (讲述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关怀举动) 。
(4) 班主任的特点 (包括班主任的经典语录和经典动作等) 。
(5) 同学们的心声 (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老师的寄语、祝福、建议等, 抒发对班主任的爱、感谢和关心) 。
(6) 班主任之“最”推荐 (通过了解班主任的个人情况, 推荐班主任评选某项之“最”, 比如:最年长的班主任、最年轻的班主任) 。
(2) 班主任之“最”评选。
在认真、深入了解全体班主任之“最”推荐材料后, 由全校学生投票评选出班主任之“最”名单。
(3) “班主任节”庆祝仪式。
全体班主任上台接受学生献花和学生用心、用情精心设计、制作的心愿卡片与礼物, 把爱用言语、用行动勾兑成了班主任的最美好和难忘的回忆, 带给班主任的是意外、惊喜、感动、 感激、激动、欣慰。
(4) 班主任家属慰问。
班主任工作辛苦, 离不开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因此, 学校也通过班主任节向每位班主任的家属送上感谢信, 表示慰问和感谢。
3.1.3 活动价值
品格教育要求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的团体“。班主任节”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教育的良好氛围, 使得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更加相互理解与帮助, 打造了相互关心、彼此尊重的校园文化。在这样关心的集体中, 借助于学生对一个最熟悉的人——班主任的聚焦, 引导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去发现他人优点的同时, 学会在对照中审视自己的言行, 在与班主任的交往中, 学会理解与悦纳, 从而主动调适自己, 养成尊重、责任、关怀、感恩等品格;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学会沟通与欣赏, 从而主动合作, 提升自己。
3.2 打造体育、文化与教育综合体, 培养学生坚忍勇敢、团结合作的品格和创新精神
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该包括一种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学术课程。近年来, 将运动与文化、教育交织, 打造品格教育综合体来引导学生自主挑战, 培养创新素养;塑造进取的精神, 提升协作意识, 进而成就健全的人格。2011年青奥体育文化节, 用青奥普世的价值理念、青奥的文化, 以体育的方式教育、培养、成就学生。
[案例2]开展特色运动会——感受体育的创新与运动的乐趣, 塑造进取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3.2.1 实施过程
(1) 入场式部分。
入场式环节实施“一班一国”计划, 进行青奥会国家文化展示活动。即在校的五个年级各代表一个大洲, 而每个班代表其中一个国家, 本班的入场队伍行进至主席台前时进行定点表演, 在两分半钟的时间内通过音乐、舞蹈、服饰、肢体语言等形式立体呈现该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
(2) 开幕式部分。
开幕式的表演全程模拟青奥会开幕式, 整个表演共分为五个篇章, 每个篇章的表演既精彩又富有教育意义。
第一篇章:喜迎青奥内容:武术操表演;
第二篇章:活力青奥内容:健美操表演;
第三篇章:服务青奥内容:志愿者表演;
第四篇章:全民健身内容:大型团体操;
第五篇章:追求卓越内容:技巧表演。
(3) 田径竞技项目比赛及群众性、趣味性体育竞技活动。
3.2.2 活动价值
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的、积极的和综合的方法, 在学校的各个方面推进核心价值观。特色运动会将体育、文化、教育交织, 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 开拓了学生多元的文化认识和国际视野, 开阔了服务社会、承担责任的胸襟, 这些都是未来杰出的世界公民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观。
德国教育家施特劳斯说:“教育是使人通过精神交流与灵魂转向的摄取, 获得自我品格的转型, 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 达到灵与肉‘全面唤醒’的高度, 成为多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品格教育, 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锻造学生独立的人格,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参考文献
[1]Lickona, T.Educating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ll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Bantam, 1991.
[2]Lickona, T.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1996 (25) .
品格教育实践论文 篇2
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依托 培养学生优良品格
序 言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铸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国学文化。国学,就是中国学,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支柱,发扬和传承国学文化精髓,使其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地流传,是每个中华儿女的使命。温家宝总理说:“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质量,许多人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宝贵的遗产,这是该民族得以代代相传的载体,也是这个民族始终保持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在于浩瀚的经典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宝库,是中国人修身养性和丰富智慧的深厚资源。中华民族的精魂之所以不可复制,中国人的精神内质之所以独一无二,就是因为国学——这中华文明的根源和灵魂。然而今天,许多国学经典正在越来越远离我们的孩子们。
当我们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看日本漫画、观赏美国大片、听英国唱片长大时,我们不禁要问:一味“偏食”于洋快餐的中国孩子,如果没有了中国文化的滋养,该如何承担起中华文明的传承和繁衍?国学,不只是几部流传千年的学术经典,更是一种民族精神。这精神由我国博大精深的经、史、子、集作为载体,用孔孟之道、老庄之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传承下来。它是我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华夏儿女骨骼的钙质。所以不要忘记,更不应该忘记,我们不能迷失自我,更不能失去民族的记忆。本课题所研究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学经典诵读实践”主要是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来努力。
一、概念解释
(一)什么是国学?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裔耀华教授,教国学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了。他说:“国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名称的形成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在100多年前的清末民初,中国开展了以李鸿章等为代表人物的洋务运动(始自1861年),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随着西学东渐,为了跟西洋、东洋文化相区别,我国的传统文化始称为“国学”。
狭义的“国学”指“小学”(又称经学、诸子学)主要是完成“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教育。广义的“国学”是在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后,因西方文化被称为“西学”、“洋学”、“新学”,国学就相应地被称为“中学”——中国的传统学说。包涵范围很广,有:经、史、子、集等诸多旧学经典。或称“旧学”,又称“国粹”、“国故”。在章太炎的《国学概论》以及胡适的《国学季刊》发表之后,因这两位大家的倡导,“国学”这一名词才被沿用开了,后来清华大学还成立了国学研究院,聘用当时最有名望的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来任教。但是国学的确切含义至今还是有争议的。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具体指向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就是从中华文化经典中选择出来的适合中小学生诵读记忆了解的一些经典篇目或者选段。由深圳前景经典文化研究院策划编纂的《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共12本,包括《蒙学经典》、《周易》、《大学 中庸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选》、《诗经楚辞选》、《古文选(上)》、《古文选(下)》、《古诗选》、《词曲选》、《历代家训选》、《中医经典》。这套丛书共120万字,小学阶段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幼儿园阶段
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二 小 学阶 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二)古典诗词:
《咏鹅》
《草》
《静夜思》
《春晓》
《清明》
《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 《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
《风》
《咏柳》 《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村居》
《悯农》(其二)
《游子吟》
《游园不值》
《枫桥夜泊》
《春日》
《回乡偶书》
《敕勒歌》
《山行》
《梅花》 《江雪》
《长歌行》(汉乐府)
(三)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 《孟子》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
(二)古典诗词:
《江雪》
《忆江南》
《绝句-迟日江山丽》
《小池》
《江南春》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 《夏日绝句》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 《寻隐者不遇》 《题西林壁》《望天门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游原》
《秋浦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七步诗》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送元二使安西》
《题临安邸》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芙蓉楼送辛渐》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鹿柴》
《赠汪伦》
《宿建德江》
《古朗月行》
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尚书》《孝经》
《易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
《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竹枝词》
《泊船瓜洲》
《望湖楼醉书》
《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赠花卿》
《示儿》
《石灰吟》
《竹石》
《过零丁洋》
《黄鹤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天净沙--秋思》
《渔歌子》
《独坐敬亭山》
《春望》
《别董大》 《竹里馆》 《春夜喜雨》 《乌衣巷》
《望岳》(杜甫)
《观书有感》(朱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满江红》
《如梦令》(李清照)
《念奴娇o赤壁怀古》
《关雎》(诗经)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扬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 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记者:习近平主席在考察北师大时,对部分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小学课文中去掉的现象,表示“很不赞成”,并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您怎么看? 裔耀华教授: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是体现人文思想的,我是赞成在小学课本中加入优秀的中国古诗词和散文的。收入课本就确立了“国学”的地位,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是一种很好的举措,可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奠定国学基础。
记者:现代很多人一味崇尚韩日欧美,却抛弃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传承。有人说现代人因为与传统割裂造成了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焦虑与浮躁,您认为呢?
裔耀华教授:中国在“文革”中把知识分子作为打击对象,江青提出:要与传统彻底决裂。“文革”十年大学不招生,造成中国文化断层现象。国人之所以焦虑、浮躁就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之根,这也是十年文革的余毒。改革开放后国门一打开,国人一下看到欧美韩日这么发达就盲目效仿,在精神上失去了依托。
所以现在要弘扬国学,消除“文革”的谬论影响。事实上韩国、日本(包括越南)在历史上都是属于汉文化圈。以前的朝鲜也用汉字,他们的首都叫汉城,他们传统的韩服也是从中国明朝演变而来的。日本受中国的影响更大,现在还在用2000多个汉字,日本文字用的片假名、平假名很多取自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他们的“大化改新”完全是学习中国隋唐的文化。后来中国落后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西化入欧了,但是在伦理道德上,比如:日本社会男尊女卑的旧俗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她说:“在我最困难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哲学史》。”许多西方人士远渡重洋来学习中国文化。一些西方企业家用中国的国学精髓管理企业。
你的提问提醒了我,现在的国人一听说要弘扬国学,就去买汉服,学茶道,行跪拜礼,加上商家一哄而上加入炒作,一时间卖汉服、卖茶、卖花形成一场场闹剧。这些流于形式的行为正是焦虑浮躁的表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是一蹴而就能学成的,要潜下心来,一点一点积累,文化本身是千百年积淀形成的。所以说要从娃娃抓起,自然形成积累,就不会焦虑了。习近平主席说要从小学学习国学,这是抓到根本上了。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您是否这样看?
裔耀华教授:国学里面儒、墨、道、法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有很多在现代化社会中值得提倡,国学的精华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科学地、扬弃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裔耀华教授:这就谈到了对国学的态度,毛泽东曾说过:“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旧时对妇女的压迫,如裹小脚,“未嫁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女子无才便是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糟粕就要抛弃。对西洋文化也不能全盘照收,对待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使国学精神与时代要求相呼应。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近年来,在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公民素养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社会走向和谐的基石。人的优良品格是有继承性的,在有着几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同样灿烂的外国经典文化中,那些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随着文化的普及,随着这么些年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已经成为了公民思维潜意识的土壤。这是最容易成为公民优良品格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
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阶段批孔倒孟等埋葬传统文化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优良的个人品格文化,社会道德文化在部分60岁上下的人群中没有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甚至被涂抹的不见真面貌了;在西化的狂潮中,优良传统文化在部分50岁以下人群心中被淡化到近乎没有形了。导致当今社会出现了大量的道德缺失问题:在家老人无人赡养,跌倒老人反讹扶助好人;为了物质享受可以抛弃肉体和尊严;为了一己私利可以践踏百姓;路遇乞丐不敢帮助,公路红灯有也无,外出旅游随性制造污染。更可怕的是,文化继承的失败导致一大批青少年儿童没有了仁爱互助与独立,刚毅,勇敢与正直。
另外,近年来由于视听文化的兴盛,使多数青少年的朗读和开口表达能力严重下降,已经很难再见到那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阳光少年。究其原因,学校生活之外的生活让孩子们更多的是看和听,开口最多不过是同龄人在玩乐中说一大串方言俗语,登不了大雅之堂。在学校里如果再不能尝试更多的规范的朗读说话练习,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在发音时的“语音错误百出,语感模糊一片”问题,将会成为他们学习更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乐观自信人格、融入主流社会的 “瓶颈”。
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可喜的是得到了很多家长和青少年响应。民间国学传播机构也悄悄兴起;而且,传媒的国学讲坛的火爆,也吸引了许多听众和读者……可以看出,善良和正直的人对金钱追逐和名利竞争的世态中所造成的精神贫乏,已经从厌倦到痛恨,从痛恨到反思。经济的开放也促进了人们对规范化语言表达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想从国学经典中找回中国人曾经珍惜过而现代却缺失了的民族魂。社会普及领域通过各种渠道对优秀文化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这在人们渴求了解自己传统的今天,在这人们渴望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意识与行为指南的今天,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通过社会传媒宣传优秀文化典籍,毕竟是一种补充渠道,而有长远深刻效应的国学经典教育,真正使文化精髓深入人心,使语言规范化得到普及的渠道,还是应当从基础教育着手,通过学校德育手段和基础教育课程来实现。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快乐诵读熏陶感悟为基础,有意识的寻求国学经典与学生良好品格的融合为目标,阶梯式渐进式培养学生优良品格。每一个阶段都有选择性的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在锻炼语言规范、培养语感语态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培养某一种优良品格,最后达到国学经典文化精华具体而清晰的融入到学生的品格成长过程中,使浩繁而目标不清晰的的国学经典诵读变得有实际生活意义和有实际操作意义。
(一)、具体目标
1、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力。使儿童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
2、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优良品格。
(二)、总体目标
研究诵读国学经典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这三次优良品格培养,培植学生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使他们在儿童启蒙的时代、童年时代、青少年时代既可以得到记忆力的长足训练,也使他们的欣赏感悟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使他们记住那些文化品位很高的传统文化的精品,为孩子一生优良品格的发展奠定丰厚的文化基础使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ICI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出的背诵理论。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不管四书五经,或是现代散文,很轻松愉快地背诵,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一辈子都忘不掉。
2.左右脑潜能开发理论。儿童读诵经典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及识理以便于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恰好运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同步。
3.早期识字教育理论。儿童的思考过程与成人相反,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理论研究认为,成人的分析认知犹如照相。在第一阅读时间识字理论、运用“整体输入”的学习方式,使儿童取得最佳识字效果。
4.江绍伦的《教与育的心理学》。加拿大心理学家江绍伦在他所著的《教与育的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事实上,在范围广泛的特点方面人们是不平等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体格、知能、气质、能力倾向、动机、人格以及性别。儿童总是降生到诸如社会经济地位、文化、种族和父母态度构成的社会环境中,儿童成长时,这些因素会影响他的发展”。由此可见,社区经济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社区教育环境、社区自然环境及社区生活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5.马卡连柯的德育理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德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个社会教育相联系。我们应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协同教育,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大德育框架,充分发挥诸因素整体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成都市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杨霖老师主持的《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研究》指出: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受教育规律——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可以把公民优良品格分为阶梯性的四个阶段24种:
第一阶段:专注——有序——友善——感恩——守时——诚实 第二阶段:爱国——责任——坚持——主动——真诚——宽容 第三阶段:勤奋——创意——热情——节俭——守信——勇敢 第四阶段:谨慎——明辨——尊重——怜悯——勤劳——智慧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凑
根据品格培养的阶段性把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在义务教育九年以三年为一个单位分成三段。1-3年级为第一段,4-6年级为第二段,7-9年级为第三段。由于每个阶段都是三年,每学年按照8个诵读月来计划,三年总共24个诵读月。
据此,我们按如下步凑实践课题内容:
在每个阶段的三年里,教师有计划的选择国学经典材料指导孩子诵读,培养儿童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与此同时,每1个月专门培养一种优良品格,三年共24个诵读月完成24中优良品格的一轮培养。九年可进行学生优良品格的三轮培养。
为了使重点突出,给学生深刻印象。我们把每一个诵读月命名为XX品格培养月,例:第一个月如果培养专注的品格,那么这个月就命名为“专注月”。
根据某一个月的诵读品格培养重点,教师一方面选择相应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一方面结合学校“XX品格月”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班级以“培养XX的品格”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各诵读月活动内容,相关材料见附件。
第一诵读月:“专注”月。培养学生专注的品格。第二诵读月:“有序”月。培养学生有序的品格。第三诵读月:“友善”月。培养学生友善的品格。第四诵读月:“感恩”月。培养学生感恩的品格。第五诵读月:“守时”月。培养学生守时的品格。第七诵读月:“爱国”月。培养学生爱国的品格。第八诵读月:“责任”月。培养学生责任的品格。第九诵读月:“坚持”月。培养学生坚持的品格。第十诵读月:“主动”月。培养学生主动的品格。第十一诵读月:“真诚”月。培养学生真诚的品格。第十二诵读月:“宽容”月。培养学生宽容的品格。第十三诵读月:“勤奋”月。培养学生勤奋的品格。第十四诵读月:“创意”月。培养学生创意的品格。第十五诵读月:“热情”月。培养学生热情的品格。第十六诵读月:“节俭”月。培养学生节俭的品格。第十七诵读月:“守信”月。培养学生守信的品格。第十八诵读月:“勇敢”月。培养学生勇敢的品格。第十九诵读月:“谨慎”月。培养学生谨慎的品格。第二十诵读月:“明辨”月。培养学生明辨的品格。第二十一诵读月:“尊重”月。培养学生尊重的品格。第二十二诵读月:“怜悯”月。培养学生怜悯的品格。第二十三诵读月:“勤劳”月。培养学生勤劳的品格。第二十四诵读月:“智慧”月。培养学生智慧的品格。
五、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 教龄 职务 研究专长 研究任务及分工
陈静 30年 副校长 德育教育研究 课题主持人
一、专注
“专注”月:培养学生专注的品格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概览:
(一)、关于“专注”的内涵
(二)、关于“专注”的国学经典材料
(三)、关于“专注”的行为要求
(四)、关于“专注”的活动体验
(一)“专注”的内涵
在学校
1、上课专注学习(1)我会听
眼:注视说话人的眼睛,用眼睛回应“我在听”。耳:仔细听,用心记住别人说话的重点。面: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
口:不要随意打断别人,有不同意见耐心听完再提出。手:自然放好,不乱动无关的东西。脚:脚放平,不抖动
脑:积极思考,乐于提问,回答准确。(2)专注地作听课笔记
耳听老师、同学的发言,眼看老师的板书,记下重难点。(3)专注地书写
看书本不走神,手握笔不乱转,嘴巴闭紧不出声,书写做到“三个一”: 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5)专注地读书
当前内容没读完,眼睛不能离开,思路不能中断,注意力不能分散(6)专注地讨论
眼看发言人,耳听发言声,心想发言话,脑思发言问。如果有意见,轻声去讨论。
2、集合列队专注(1)静息、坐直听口令(2)起立、站直不跛依(3)起身看座物归位(4)出列排队口无声
3、就餐专注 有序排队进食堂
打饭专注:双手握紧就餐盘,耳灵眼快走好路 吃饭专注不打闹,不张望,不捡择
4、劳动要专注
认真地打扫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教室窗明几净,更加舒适。在家里
1、专注地完成家庭作业,并记录下每科作业完成的时间。
2、吃饭时不看电视、食不语、不浪费、不挑食。
3、专注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二)、关于“专注”的国学经典材料 弈秋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假使他教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有天鹅将要到达,想着要拉开弓将它射下,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跟奕秋学习,却比不上人家。难道是他的智慧比不上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教育的品格 篇3
2012年12月,韦广文被评为贵港市港北区第三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之“责任人物”,他荣获这个奖项可谓实至名归。
1987年,韦广文被调到古龙小学古练分校任教。这所学校地处达开水库中游,三面环水,交通极为不便,附近不少学生上学和放学都要靠船。之前,因接送孩子上学而影响了工作,很多家长极度烦恼;有时由于没有时间接送,有些家长只能让孩子自己划小竹排上学、回家。自从古龙村蓝田屯一名学生在上学时落水险些丧生的事故发生后,家长们每天都为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有些家庭由于缺乏人手,实在无人接送孩子,孩子只得被迫辍学。
从小生活在水库孤岛上的韦广文,练就了驾驶小木船的好身手。调到古练分校后,看见这样的情形,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韦广文毅然决定:以后就用自己家的小船来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上学啰!”“开船啰!”每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或太阳西斜的时候,韦广文都会这样快乐地呼唤着他的学生们。随着韦老师一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学生们纷纷从四面赶来,有秩序地坐进船里。韦广文常常在船上领着大家唱歌、朗诵、讲故事。每当此时,孩子们爽朗的歌声、读书声、笑声,与韦老师有节奏的划船声融在一起,在粼粼的水面上飘荡。
韦广文这桨一划就是10几年。后来,韦广文的小船由木浆换成了小柴油机,但变的是船的动力,不变的是他的那份责任与使命。26年来,韦广文驾驶着心爱的小船,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来回4趟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从未间断,也从未发生安全事故,这需要怎样高度的责任心啊!
1985年,周胜群来到桂平市西山镇碧滩小学坪冲分校任教。当时,这个偏远的教学点只有一间50多平方米的破旧泥巴墙教室和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同样破旧的办公室,教室里只有几条破旧的大板凳作为“书桌”,学生坐的椅子是从家里带来的。后来,周胜群利用节假日,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古乐田林场,讨来了一些木料做了15套全新的课桌椅。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地工作着。
旧教室撑到2000年时,终于摇摇欲坠了。学校只好借用古乐田林场的两间旧房子做教室,但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这个朴素的农村教师心想:“如果向政府申请建楼,审批的时间太长,等不起。”她于是想到了筹资建校的办法。
说干就干,周胜群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始了颇为艰难的“磨嘴皮子”工作——挨家挨户动员村民集资建校。
村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村子里还有很多贫困户。但村民们被周胜群的精神感动,纷纷慷慨解囊。不久,她筹到了一笔建设教学楼的资金。工程动工后,她白天上课,晚上整理建校的账目、备课、批改作业,经常忙到深夜。中午,她还要到工地上帮助工人抬沙石、水泥,清点、记录建筑材料,有时来不及回家吃午饭,便到附近商店买几个饼干充饥,下午还要赶回教室上课。一年多来,她几乎没有午休时间,更没有双休日。由于长期饱一顿、饿一顿,她患上了胃病。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一座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终于建成了。可她并不满足,因为学校的很多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于是她又带头捐款,与丈夫一道购买水泥、搬运沙石,做了近一个月的义务工,修好了校园的排水沟,硬化了校园的地面,建起了升旗台、乒乓球台等。终于,一个像模像样的学校出现在了村民的面前。看着洒满了自己辛勤汗水的校园,周胜群深深地舒了口气。
如今,这个教学点的教室已安装上了电灯、风扇,办公室还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都知道,这一切与周胜群的呕心沥血分不开。28年来,周胜群扎根山村,把青春奉献给了山村的教育。2006年9月,她被评为广州首届助学基金“八桂乡村优秀教师”;2007年,她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出身农村的我,深深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几十年来,我辗转在几个教学点给孩子们上课。即使我的脚被毒蛇咬了,也仍然坚守在基层一线。”说这段话的人,是一位拄着双拐的山村教师。虽然他身有残疾,但他用顽强与坚毅,书写了不一样的教育人生。
他,就是李祖清,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村小学教师。
1981年,李祖清在家访返回途中不幸失去了右腿,但他不愿自己的人生就此荒废,毅然做出了“继续教书”的决定,还要求到最偏远的教学点任教,一干就是20余年。
为学生上课是他最开心的事情。每年开学,他都要把学生的新课本、作业本、学习用具、学习资料分几次背到教学点。他的妻子赵德花说:“我劝过他很多次,叫他不要去学校了,每次头天晚上答应得好好的,但到第二天他又早早拄着拐杖去学校了。”
李祖清说:“我只有看到自己站在讲台上,才感觉到自己活着的价值。”
为了这份“活着的价值”,李祖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由于腿脚不便,他在黑板上板书必须用小凳子垫着残腿;黑板前的地面上,被他的拐杖“拄”出了一个深坑,而教室的地面上,也烙下了拐杖的无数印迹。
“李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保姆。他每天不仅要完成所有教学任务,还要给一些离家较远的学生煮午饭。”李祖清的同事周运生老师说。代门底教学点是野猪殿村最偏远的教学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校舍十分简陋,没有人愿意去教,李祖清便主动“请缨”。这个教学点只有15个学生,分5个年级,是典型的多级复式班,他一个人支撑起全部教学任务。每天早上、中午,他一边生火煮饭,一边批改作业。白天忙完了教学,晚上还要备课到深夜,天天如此。
nlc202309061940
2004年,已年逾五旬的李祖清右腿被查出患了骨髓炎,继而被高位截肢了。后来总算安装了假肢,他也摆脱了“支撑”自己20多年的拐杖。学校领导考虑他年龄较大,希望他好好休养身体,想把他调到山外的学校工作,但被他谢绝了。“我实在离不开野猪殿的那帮孩子。”这就是他的回答。
就这样,李祖清在野猪殿村的教学点一直工作至今。他说:“尽管基层的教学生涯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们走出了大山,看到村里越来越富,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村里人记住了李祖清做出的贡献。村民们说,因为李老师常驻村屯,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失学,孩子学会了知识,走出了大山,可李老师仍然陪在我们身边。
灌阳县洞井瑶族乡中心学校校长刘代洋这样评价李祖清:“他的可贵,贵在坚持,贵在顽强,贵在矢志不渝,贵在爱岗敬业。”
李祖清的精神影响了学生。他的学生肖弢(现为桂林市第十七中学教师)说:“在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坚强,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也正是这些品格在我们幼小的心底植入了无穷的力量,升华成今天前行的动力。”
(更多有关李祖清的事迹,本刊2011年7A已有详细报道)
她叫陆爱芝,河池市东兰县民族中学一名普通的老师,她的故事得从1995年6月那个令人锥心的日子说起。
那年6月29日,她年仅4岁多的儿子发高烧。当时儿子的爸爸在乡下任职,乡下的爷爷奶奶也正值农忙季节,没有时间来照看孩子。陆爱芝担任着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和两个毕业班的课程,眼看7月2日就中考了,她想:儿子或许就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吃点药过几天就好了。于是,她并没有把儿子的发烧认真地放在心上,而是一转念便扑在了中考备考上。
7月4日中考结束,陆爱芝松了一口气。回到家后,她发现儿子的烧还是没有退,而且身子越来越烫,她赶紧把儿子送往医院。到医院一量体温,竟然高烧42度!连医生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救治,但已经于事无补了。孩子由于持续高烧,已经近乎植物人,除了尚有呼吸,眼珠已是一动不动,脸上没有了表情。
陆爱芝哭肿了双眼,一手抚摸着儿子的身体,一手拿着冰袋盖在儿子的额头上给他降温。这时很多学生来看望她们母子。她擦干眼泪,询问学生考场发挥得怎样,个人估分如何,还叮嘱学生:“你们要好好配合学校填志愿,我不能跟你们填志愿了,这孩子……”她终于忍不住,眼泪哗哗地流下来。
7月5日晚上,儿子忽然休克,身体逐渐变冷,手脚渐渐变硬,医生也无奈地摇头。陆爱芝早已哭成泪人,孩子的爸爸和爷爷奶奶在床边痛哭,亲朋好友和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也赶到了医院,悲伤地抹着眼泪,叹惜着说:“这个孩子太可惜了。”“这孩子很聪明,每次都把从幼儿园学到的儿歌唱给我们听。小小年纪,还能用英语跟我们对话,简直就是神童,可惜……”或许是孩子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舍不得离开亲人。隔了一段时间,孩子又开始平稳呼吸了,但依旧昏迷不醒,全身瘫痪,完全变成了植物人。
从此,陆爱芝便和提前离职的丈夫一起,精心护理着儿子。每天从学校下班回家,陆爱芝都要给儿子按摩、擦身、喂食(只能通过鼻腔喂流食和输液),还要与儿子“说”一会话,有时把报刊上的故事念给儿子听,有时还会唱一首歌,因为医生说过,植物人虽然没有意识,但对听觉有反应……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18年过去了。2013年春天,陆爱芝忽然发现儿子的眼珠动了一下,似乎有了意识。她把这个情况告诉家人,全家人欣喜万分。于是,她对孩子的护理更加细致,与孩子的“交流”更加“深入”。渐渐地,儿子终于能喊爸爸、妈妈,会自己吃饭,还能拄着拐杖走一小段路了。
陆爱芝用母爱唤醒了儿子!
陆爱芝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差点失去孩子,但她依旧热爱工作。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她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教师,2009年,她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并被记个人二等功。
覃金兰是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第一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95年,她的丈夫不幸病逝,由于前夫是家中独子,家庭收入较低,加上多年来因为治病欠下了不少债务,为了摆脱家庭困境,把孩子扶养成人,覃金兰冲破世俗,带着女儿和前夫的父母改嫁他人,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
再婚后不久,前夫的父亲患上了高血压、风湿骨痛、关节炎等病,因多次复发成了慢性病,动了几次手术,仍常年卧床。覃金兰每天都在床边为老人端屎倒尿,给老人喂饭、擦身、洗衣,还给予老人精神上的鼓励。有人劝她说:“你已另嫁他人,还对前夫的双亲如此好,这值得吗?”覃金兰说:“我不照顾谁照顾呀,难道就眼看着他们受苦吗?”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生活舒坦了许多。
2010年2月,覃金兰的亲生母亲因二次中风引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祸不单行,不到一个星期,她的亲生父亲也由于胸膜积水住进了医院。父母双双住院,照料和护理的重担落在覃金兰的肩上。父母一个住在一楼病房,一个住在四楼病房,她就一楼、四楼来回跑。父亲刚住院的那几个晚上,不断地咳嗽、气喘,加上天气寒冷,脚冻得像冰一样,无法入眠。她便把父亲的脚抱在怀里,为他取暖。父亲的咳嗽略停了一点,不久就慢慢地睡着了。但覃金兰第二天却累得差点站不起身来。
覃金兰对现任丈夫的奶奶和父母也特别孝顺。前几年,她的家婆患了脑梗塞,大小便不能自理,每次都是覃金兰帮家婆清理粪便。有一次,她丈夫觉得实在难为情,就过来阻止她,她却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母亲都病成这样子了,我们难道置之不理?”当时,她的家婆感动得直流眼泪。
如今,她照顾的7位老人中有两位(她的亲生父亲和现任丈夫的奶奶)已经去世了,另外5位老人在覃金兰的精心照顾下,正在安享晚年。覃金兰的孝心感动了身边的许多人,2012年10月,她荣获贵港市“和为贵,百孝之子”称号,同年12月,她又荣获广西第二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称号。
覃玉娴曾在河池宜州市龙头乡德惠村小学和高峰小学担任过6年的代课老师。6年间,她走遍了该乡的36个自然村屯,走访了386户人家,帮助困难学生购买笔墨纸张等学习用品达186件,动员已失学重新返校就读的学生有153人,深受群众好评。后来她调到拉浪小学任教,至今已工作26年了。
nlc202309061940
覃玉娴所任教的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她自己所教的班是学校留守儿童最多的班级。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2007年,覃玉娴在班上成立了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开展“献爱心、手拉手帮扶活动”。她把班上的留守儿童分成4个小组,让班上其他同学与每一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习上互相帮助。覃玉娴经常把留守儿童带回家,给他们梳头、洗澡、洗衣服,还给他们做好吃的饭 菜。学生韦艳妮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与弟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覃玉娴经常买一些东西去看望韦艳妮和她的弟弟,还给他们辅导功课。
其实,不单是留守儿童,许多“问题家庭”的孩子,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对于这样的孩子,覃玉娴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
1998年,学生吴小秋的父亲突然病故,母亲再婚,年纪很小的吴小秋只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小秋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覃玉娴就主动为她垫交学费,还时常给她购买笔和作业本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秋冬季节还给小秋增添些衣服,使小秋顺利完成了学业。2000年,学生蓝谷的母亲患了癌症,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变卖了家里一切值钱的东西,欠下了2万元的债,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至此,蓝谷面临失学的困境。了解到蓝谷的情况后,覃玉娴号召班上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她与科任教师也都给蓝谷捐了钱,并组织班干部一起去看望蓝谷。覃玉娴还跟学校领导商量,免去了蓝谷几年的学杂费。蓝谷又能回到同学们的身边了,他的爷爷奶奶感动得直流眼泪,不停地说:“你们老师真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覃玉娴用她的博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有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在作文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也许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真想叫您一声——妈妈!”每到节假日,覃玉娴所教的已经毕业的学生纷纷给她送上节日的祝福。一声问候、一束鲜花、一个笔筒……都表达了学生的感恩之心。看到孩子们的懂事与天真,覃玉娴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她说:“作为一名乡村老师,还有什么比育人成功更高兴的事呢?”
潘庆凤任教于桂林市融安县沙子乡初级中学。说起她,学校里的师生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个智慧的班主任,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潘庆凤在2001年走上讲台,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副校长和党支部书记,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她都坚持做班主任。她认为,班主任工作能真正体现一名教师的核心价值,能让教师体验到无限的幸福与快乐。
潘庆凤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她所教的班上有一名叫罗庆欣的学生,因受到村里环境的影响,产生了退学外出打工的念头。潘庆凤与其家长一起,多次做该生的思想工作都未果。潘庆凤心想,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劝说罗庆欣返校。于是,她发动全班学生录制了一段半个多小时的视频,让每一个同学都在视频里对罗庆欣说一段话,劝他返回学校,继续学习。那天,潘庆凤还特地买了一个崭新的篮球(她知道罗庆欣爱打篮球),来到了罗庆欣的家。当罗庆欣接过潘老师手里的篮球,看到视频里同学们一声声“罗庆欣,我们想你了,快点回来”的真诚话语时,大颗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答应老师马上返回学校。看到自己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的儿子,在潘老师和同学们的劝说下答应重返校园,罗庆欣的父亲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感动地说:“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爱护学生的老师,我们把娃崽交给她,算放心了!”
这之前,潘庆凤运用集体的力量,已经劝返了覃吉彦、吴泽洪等多名想要退学的学生。
潘庆凤还别出心裁地让病痛的学生重拾信心。学生宋小芳突然患病,被送到了远在柳州的医院医治。被病痛缠身的宋小芳意志消沉,还带着悲观的情绪。为了让宋小芳重新振作起来,潘庆凤组织全班学生每人给她录制了一段励志视频,鼓励她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回到同学们中间;还与学校领导一起,发动全校师生为宋小芳捐款近5000元。当宋小芳拿着全校师生为她献上的“爱心”,听到同学们一声声“小芳,要坚强面对病魔,快点好起来啊”的话语,以及大家为她合唱的歌曲《隐形的翅膀》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让老师转告大家:自己一定会坚强起来,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回到同学们中间。
……
潘庆凤常说,在这桂北偏远的乡镇学校里,看着学生一个不少地在校园里健康成长,感受着集体的温暖,这就是做班主任的幸福。多年来,她用自己的智慧与热忱,创造了一个老师所带4个班级连续11年没有一个学生辍学的奇迹,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由衷敬重,以及同事的高度赞誉。
韦乃儒是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造华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家住白山镇内学村固学屯。屯里有一位叫韦昌煌的老人,今年已接近70岁,老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膝下无儿无女,现在老了瘫痪在床,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韦乃儒与老人同村、同姓,按宗谱细论,老人是韦乃儒的远房叔叔。在法律上讲,韦乃儒没有照顾老人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当他看到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因病而弄得满床污秽时,他“实在看不过去”,便主动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
韦乃儒的家距离韦昌煌老人的家有5公里远。每天,他就骑着一辆28寸自行车,奔波在老人的家与自己的家之间。他每天都要为老人擦身子、洗衣服,清理生活污秽,还要做好饭菜,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吃。除了照料生活起居,韦乃儒还会带上几张报纸或一本书,给老人念书、读报,有时还会讲几个笑话逗老人开心。韦昌煌老人已经瘫痪在床近5年了,但在韦乃儒的精心照料下,老人从来没有生过褥疮,而且满面红光,精神状态良好。
韦乃儒的善举起初也曾遭到村民的误解,甚至有人认为他这么做是另有所图,但仔细一想,又实在找不出韦乃儒帮助老人能得到什么好处——老人的那点房子和地,在这偏僻的山村里根本值不了几个钱。大家慢慢地被韦乃儒的善举感动,有的村民在空闲时,也会主动来帮老人扫扫地,陪老人说说话。
韦乃儒的家人也曾反对他这么做。2009年春节前夕,他的大儿子韦振民从部队回家探亲,见到父亲照顾韦昌煌老人劳累的样子,心疼地劝父亲不要这么辛苦。但韦乃儒却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讲了一番道理:“昌煌叔没有亲人,我是同村近邻,又是老师、党员,我不照顾谁照顾?我不帮谁帮?帮人就要帮到底。”他的大儿子也被感动了,对父亲说:“爸,我支持你!但你要多注意休息!”
nlc202309061940
韦乃儒风里来雨里去照顾老人,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样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老师,对待工作同样也是认真负责的,学校中的同事都说,韦乃儒老师做事极有原则,对学生严中有爱,所教的班级纪律严明,成绩良好,而且他的学生也大都乐于助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无疑得益于韦乃儒的言传身教。每天,韦乃儒都是最早到学校的人,他知道,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首先要做到。同时,他也是最热心肠的人,学校里几乎所有破损的课桌椅和门窗,都是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无偿修补好的。
韦乃儒的善举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他在为韦昌煌老人点亮生命的同时,也为全校师生立起了一座道德丰碑。2012年,韦乃儒被评为马山县道德模范教师,并获南宁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苏朝玲从事的是特殊教育,当年15岁初中毕业报考桂林民族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时,她还是一个懵懂而青涩的少女,对特殊教育一无所知。但经过了学习和训练后,她爱上了这个专业。1999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钦州市金光特殊教育学校。当时亲戚朋友纷纷劝她说:“一个年轻姑娘干这个名声不好。”她只是微微一笑。怀着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她一干就是十四年。
2002—2003年,学校决定扩大招生,苏朝玲便与同事一起,利用暑假时间,跑遍了钦南钦北各个乡镇村落,耐心细致地作残障儿童家长的动员工作。她告诉村民,残障孩子同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样可以学到技术和本领。2003年暑假,在一次走访聋儿家庭返校途中,她搭乘的摩托车因山路崎岖掉进了旁边的水田里,她的小腿被摩托车灼热的排气管烫伤了,马上起了好几个大水泡。但她一声不吭,休息几天后又与同事一起去招生了,她想尽可能多动员一些残障儿童的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
有不少人说:“那些聋哑和智障孩子,当老师的只要看好就行了,学多少东西无所谓。”听到这样的话,苏朝玲很“不服气”:大家就是这样看待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的吗?这些学生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们同样有一颗纯洁活泼、渴望求知的心灵啊!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让学生成为能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体现特殊教育的价值!
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特殊教育也不例外。对于这些残障的孩子,除了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还要运用更好的教育方法。多年来,苏朝玲凭着执着的干劲,潜心于教学,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育方法,多方面搜集教学资源,努力走进残障学生的心灵。她善于掌控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力争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进步。在教高年级聋生时,她经常以书信的形式与他们交流谈心,使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树立起责任意识,找到奋斗目标,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在语言训练课上,为了帮助学生发音,她总是把自己的嘴唇贴在学生的手背上,让学生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以及气流大小的差异;她还常常把学生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子旁、脖子上,让他们感受声音的震动,找准发音的部位。这样卖力地教学是要付出“代价”的:一节课下来,她常常感到口干舌燥,喉咙沙哑,由于用嗓过度,她患上了咽喉炎。但工作十几年来,她从来没有漏过一次课、迟上过一堂课,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
付出总有回报。多年来,苏朝玲教过的很多学生都学到了本领。有的学生心灵手巧,掌握了一门刺绣手艺;有的学生具有绘画天赋,已经创作了多幅作品……这些例子有力地回应了“残障儿童无用处”的错误观念。
就这样,苏朝玲用她的执着耕耘在这片特别的土地上,收获了不一样的芬芳。
(责编 欧金昌)
(“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活动广西人物还有阮文凭、周凤兰等老师。其中:阮文凭的事迹,本刊A版2010年第11期已有报道;周凤兰的事迹,本刊2012年第9期已有报道。)
品格教育实践论文 篇4
关键词:生活,幼儿,品格教育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 一切都要学习, 可塑性强, 自控能力较差, 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 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品格习惯, 便会错失良机, 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我国幼儿目前存在着依赖性强, 独立性差, 意志力薄弱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日常生活活动, 以坚持性原则、主动性原则、自制力原则、适应性原则为指导的实践探索, 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独立性, 养成不怕困难、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 为适应未来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注重身心发展,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幼儿生活能力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儿童的安全感和面对事情的乐观程度也在不断地完善, 儿童的身心发展也在这一阶段不断地走向成熟。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 (自理能力) 是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 这也是幼儿走向独立生活必备的条件。
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的, 因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反应的灵敏程度有异, 因此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根据他们的自身发展情况,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幼儿的不断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 幼儿的自尊心也会因赞美而得到满足。对一些能力薄弱的幼儿, 教师可以指导其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等的正确方法, 也可以尝试一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尝试着自己做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我现在所在的班级大班, 幼儿的自理能力基本是没问题的, 但是也不乏特殊者, 我们班有一个幼儿在穿衣、吃饭方面和其他幼儿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 像吃饭时, 大部分幼儿都能按时按点吃完, 他就会边吃边玩, 到最后看见大家都送碗了自己心里才开始着急, 狼吞虎咽地吃几口最后就把剩下的饭倒掉, 我反复观察了几次并最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得知, 孩子在家里吃饭、穿衣都是姥姥帮忙, 自主意识非常差, 造成这种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 幼儿的身心发展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幼儿的不断积累, 更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与引导, 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 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因此在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上, 独立、自主最为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自主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是进行各种能力不断培养的基本条件, 所以园方要不断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自主做事、独立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资源, 营造良好氛围,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 可以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 帮助幼儿寻找伙伴, 鼓励幼儿多结交朋友。如在上厕所排队时, 让幼儿自己找好朋友手拉手排队;在食物分享活动时, 让幼儿自由交流:“你吃的是什么?”“你尝尝我的!”“哇, 真好吃!”同伴间的交往在自然而然中建立。在主题活动“玩具总动员”中, 我发动幼儿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 开展“我的玩具大家玩”的活动, 利用玩具给幼儿创造交往的平台, 并在活动中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的幼儿, 促进幼儿间建立起平等友爱的关系, 培养幼儿人际关系的积极情感。还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和同伴合作玩?”“你拿了同伴的玩具时应该怎样说?”等话题,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体验交往的乐趣。
此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社区生活作为教育资源,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 在主题活动《安全小卫士》中, 鼓励幼儿主动与警察叔叔交流、沟通, 观看图片展, 和警察叔叔一起指挥交通, 看消防员叔叔们的消防表演等, 通过这些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的活动, 幼儿不仅了解了许多安全防卫的常识, 同时提高了交往能力,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还拓宽了幼儿的视野, 引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探索欲望。
三、引导幼儿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 尝试发现事物间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 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更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孩子们不知道的问题, 幼儿阶段是好奇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他们可能一遇到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就会问“为什么”, 虽然这三个字看上去普通平凡, 但是里面却蕴藏着幼儿求知的欲望和满足好奇心的意愿, 教师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给予回答, 告诉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并怎样去做, 如果遇到教师不理解的问题可查阅有关资料并弄明白, 再给幼儿一个准确的回答, 而不能含糊其辞、理直气壮, 从而打消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在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很重要, 它是幼儿获得问题并理解答案的主要途径。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考观察和饲养活动, 感知生物的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 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观察、探索的过程, 只有在不断的积累经验和丰富的认识中, 才能进一步揭晓答案。在科学领域的发展上, 教师要在幼儿知识能力的水平之中引导幼儿在探索中思考、在积累中尝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幼儿园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的结果, 所以, 各个园所、各个教师都应将科学探究纳入一个全新的高度, 并且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品格教育感悟 篇5
——品格教育初探
东升小学二年级四班
杨霞
什么是品格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管子,在牧民篇中,就提到: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他推广“礼义廉耻”是品格教育。孔子周游列国,一部《论语》,讲的是“仁”字,孟子讲“义”,墨子兼“爱”,说“非攻”,他们所谈的都是品格教育。
这学期我们学校品格教育的主题是:专注与井然有序,我根据这两个主题和我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方面的训练。
一、专注:倾听习惯的培养
倾听是无声的细雨,他专注他深情,倾听是快乐的清风,他温柔他细腻,倾听是前进的基石,他坎坷而光明,倾听是沟通的桥梁,他关注着你我。
倾听不但能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帮助孩子们很好的与人沟通增进情感。
在教学中,除了要强化孩子倾听的意识之外,还需要细化训练,注重交给学生一些听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倾听、学会倾听。
我的方法是让孩子做到“四心”。
(一)是耐心,当听到同学的发言有错误时,一定要耐心的等他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
(二)是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仔细听、听完整。
(三)是要用心,课堂上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听取其他同学意见时不盲从,要用心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做到有选择的接受。
(四)是虚心,当同学提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能虚心的接受,一边听,一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还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的去提醒、督促、训练,使学生在每堂课、每个活动中坚持不懈。
二、井然有序:从小处着手,家校合作促发展。
在学校,我开展的一系列与品格教育有关的活动都是从小处着手,例如孩子们中午的进餐习惯、排队的要求、上下楼梯的要求等.我们都知道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品格教育不仅仅应该在学校开展,更重要的是应该走进每个家庭,每周一我会把本周的训练点告知家长,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训练点,并做好记录。
浅谈幼儿园品格教育 篇6
关键词:幼儿园;品格教育;重要性;实施;开展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要提高社会道德素质,必须从幼儿做起。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品格习惯,不仅是幼儿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品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儿园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1.为什么要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品格教育
从古至今留下一句谚语:“3岁看大,7岁看老”,也就是所谓的幼儿行为养成的最佳期是3岁~6岁,这个阶段养成的品格会跟随人一生。如果错过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品格习惯就很难形成。例如,《狼孩》的故事,狼孩刚被人们发现时,她们要手脚并用走路,跑的时候手脚要同时着地,害怕火和光,喜欢吃生肉,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凌晨三点左右,就像狼似地嚎叫。正是因为她们在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期与狼生活在一起,因而形成了狼的生活习惯。
后来人们用了很长的时间帮她们适应人类生活,而她用了两年时间才学会站立,用了六年时间才学会走路,跑时还得四肢并用,直到死也没有学会说话。狼孩的事实说明了,如果错过了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之后再进行改变就很困难。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幼儿园品格教育的内容
在多年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以及遇到人们品格教育方面的实际问题,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等,也是幼儿园要进行品格教育的直接原因。通常都是一家人围绕着一个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娇惯、溺爱、顺从,幼儿不懂得谦让、分享、感恩,使得孩子的品格意识越来越弱。经常看到孩子对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不尊重,或者是在活动中缺少专注、耐心,不会感恩、分享和宽容等。那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身上折射出来的品格问题,我们应对幼儿进行这些品格的培养,如,“耐心、诚实、勇敢、专注、感恩、爱心、自信、慷慨、守时、责任、尊重、宽容、分享、节约”等。
二、幼儿园品格教育的实施
1.创造品格教育环境,推动幼儿品格成长
环境创设是促进幼儿能力、水平发展的有效条件,是实施品格教育的有效基础。环境创设以无声的环境教育人,让环境会“说话”,例如,我们在做“诚实”主题活动的时候,让幼儿通过主题墙上图片与提示语图文并茂的结合,通过幼儿大胆的猜测、教师的引导、幼幼探讨,去了解诚实的代表动物是狮子,虽然狮子很凶猛但它不偷吃同伴的食物;诚实就是准确地报道过去的事实来换取未来的信任。在图书区我们还投放了故事书《皇帝的新装》《狮子爸爸的头发》《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狼来了》等去通过区域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还在班级设置“品格宝宝宣传栏”“每日品格小明星”等激发幼儿建立良好的品格。因此,环境对幼儿园品格教育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提高教师品格素质,塑造幼儿品格意识
我们经常在幼儿园听到这样一句话:“怎样的老师会带出怎样的孩子,”幼儿园都是3~6岁的幼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不能真正的区分是非。
他们就像一个接收器一样,不经过滤地去吸收外界各种新事物。记得有一次新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注意自己形象和礼仪细节的新老师,她的每一个姿态都那么的舒服、优雅。一个多月过去了,我在孩子们的身上发现她的影子了。因此,我觉得要塑造幼儿的品格意识,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品格素质,这样才能让幼儿良好的品格通过模仿、形成最终内化。
三、幼儿园品格活动开展
1.将品格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巧妙结合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推动着人们的成功,而良好的习惯更是学习成功的翅膀。它是通过长时间反复的说,反复的提醒、练习而形成的。在幼儿园里实施品格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将品格教育渗透到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语言行为的熏陶,如在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时刻用品格用语去表扬、鼓励、引导幼儿,如,“表扬某某小朋友你听故事的时候很专注、某某小朋友你很尊重同伴的想法等等”,从而促使幼儿理解品格行为的形成、内化。
2.开展丰富多彩的品格活动
我们还可以通过贴近幼儿生活,促使幼儿建立良好品格,例如,“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教师带领让幼儿走进社区,关爱老人,为老人说一句贴心的话、送一张自制贺卡、给一个拥抱,请自己的爷爷、奶奶来幼儿园为长辈端茶、按摩、捶背”等。还可以在秋季开展“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让幼儿帮助清洁工捡落叶美化环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体验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快乐,了解不同岗位工作的辛苦,培养幼儿尊重不同岗位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在每年的儿童节、元旦可策划专场演出,如“品格大舞台,有我更精彩”,在演出活动中通过不同的节目形式,让幼儿及家长感受品格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3.家园共铸良好品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家长的言行举止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我们只有家园一致,将幼儿园的品格教育延续到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行为当中去,才能真正起到内化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定期召开“品格家长学校”。介绍每个品格主题元素的家庭配合方法、要求。如,进行尊重主题活动开展的时候,我们要让家长了解尊重的重要性、尊重的行为体现等,只有家长了解清楚的情况下才能起到有效的配合作用,因为品格的成长需要坚持和练习。只有家园共同努力、配合才能真正地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
总之,幼儿园品格教育的开展,对孩子品格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教育的需求,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社会道德素质的提高,让我们所有的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梁志燊.幼儿人格培养:幼儿好行为养成教育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品格 篇7
一、政治性的认知理念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既是一种关于新闻与传播活动的认知观念、思想体系,更是一种充满政治意识和解放情怀的实践行动。在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中,政治、经济、文化范畴常常与通过反抗和抵制的斗争精神和批判意识联系在一起,就像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新闻生产及其传播体制,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这种意识形态性,既同实际生活过程联系在一起,又受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整个社会交往关系的制约。在早期反对封建主义进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出版技术的优势和便利,用自由民主人权观念,不断解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和权威,并在启蒙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建立起符合新兴阶层利益的社会理想。但当他们形成一整套有形无形的制度、思想设施或观念形态之后,又成为多数人的精神牢笼和桎梏。
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通过认真观察和精深研究,从一开始就发现这一规律,并且毫无避讳地宣扬自己作为某一群体代表的立场。他们在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的梳理、对社会意识和物质生产二元性逻辑的分析,直接构成了新闻与传播理论的哲学基石,同时也规划了新闻传播学相比艺术或其他学科知识而言更加政治化的本体性征。在马克思看来,报刊不止是舆论阵地,用于普通的政治宣传,以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因为报刊媒介的存在,“把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使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把需要、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智和形式的斗争;所以,报刊才成为文化和人民的精神教育的极其强大的杠杆”[1]。能推动大众的斗争从物质层面转转入精神层面,从感性诉求走向理性自觉,昭示媒介的政治宣传功能大大强化了,它是与争取经济利益的狭义政治行动一样重要甚至更加具有渗透性的社会实践。
新闻媒介的政治性,意味着它和社会理念、制度结构及传播对象的直接关联;每个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因特殊的社会语境、精神传统甚至文化习俗,规制着媒体的整体导向和风格。就像马克思说的,每个时代的思想都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即便是在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社会,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功能和理想化愿景,依然深陷于政治化的权力和金钱编织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之中。班尼特就认为,美国的民主政治体系与有着广泛支持率的政党和具有公民意识的民众没有什么关系,“目前这一体系更多地被认为是有钱的政客的一种游戏,是他们请了一帮传媒人士玩弄政治阴谋”[2]。这意味着,新闻媒介不止在历史上而且在今日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亲政治”的倾向,并弥散于社会现实的各种互动关系和信息传播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中,新闻传播的政治性最核心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同人民的关系。马克思曾强调指出,“真正的报刊即人民报刊”[3],只有具有人民性的报刊,并同普通民众建立起紧密联系,才能传达人民的精神、要求,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和认可。尤其在政党政治之后,党的出版物及其写作者有着鲜明而特殊的身份和使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得至关重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眼里,报纸是进行政治斗争、政治宣传的载体、工具,同时也是执政者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这种“桥梁”从当下媒介学视野看,媒体自身也是媒介,以独特的渠道和优势进行着一般信息的有效传达,另一方面报刊、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媒介还是联结、传递和塑造公众心理、行为的手段,依凭媒体的广泛传播,某些特殊价值观才能获得通俗化、明晰化、大众化。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开始,就非常重视新闻传播、舆论宣传的路径和方式。譬如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报刊斗争需遵循行业特殊规律问题。但总体来看,过往对新闻传媒政治性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都偏于狭窄。这既与前贤所处的具体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有关,也与传播技术水平的初级化、地域化相勾连;对于新闻传媒的理解上,新闻、宣传、传播、政治等具有交叉性甚至同一性趋向。在世界性交往越来越频繁、全球政治格局逐渐走向村落化、一体化的语境下,新闻实践的政治性或者政治化的传播,不仅并未消弭也未曾减弱,只不过传播的艺术性日益成为从政府到个人都不得不重视的课题。习近平提到的“看不见的宣传”,正是在社会观念急剧变革、本土话语体系面临重构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西方国家传媒业的透辟考察和认知综括出来的隐性规律,也是对当代中国新闻传媒工作策略的创造性阐发。从政治宣传到传播艺术的这种转换,不仅是理论认知问题,更是多维实践问题。
二、历史性的演进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强调通过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至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平等、公正与和谐。不过,这种“理念”绝不是一成不变、固化僵硬的教条,而是开放、动态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扬弃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4]。“新闻观”作为独特领域的理性原则和实践逻辑,只是宏大社会发展构想的组成部分,并且由不同历史阶段、时期的具体任务、目标、行动体现出来。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理论的直接引申和合理应用。它首先表现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动力,来自社会运动、社会发展等诸多科学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在资本主义学术之外重新解释新闻与宣传、媒介与传播的演化、规律和方向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概念范畴、知识系统;同时在思想观念、话语体系的推进中,与新闻实践、媒介实际联系起来,根据某一时期的“问题”,予以总结、阐明。
恩格斯在一封私人书信里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这从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新闻理论、话语实践的演进中,也得到印证。他们的新闻观念是在参与指导革命运动及积极从事报刊实践中形成的,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蓬勃崛起和强劲发展时期。一方面封建主义残余势力还在左右着社会的权力结构,需要更进一步地予以打击、摧毁;另一方面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随着机器大工业和科技进步,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力求利用大众媒介完成新观念和新制度的构建。因之,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一开始成为社会主义者和资产者们共同的目标,即便在有社会主义政党、社团之后,囿于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欠缺,为了不落于“沙漠里的呐喊”,还经常打着“民主派旗帜”进行鼓动、宣传。当党的组织逐步完善、无产阶级身份意识加强,尤其是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思潮的推动下风起云涌时,关于新闻媒体与党的关系、党报的原则问题,才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思想、观念的这种流动性质和变化轨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内涵丰富、方向明确的性征。
怀有深邃的历史意识,扎根于对“变化”的适应之中,在列宁的新闻思想和报刊实践中体现得极为充分。在他经历的建党时期、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都有着明确的办报目标和任务。《火星报》阶段,列宁从现实的斗争需要出发,提出报纸的作用不能局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同盟者,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6]。他甚至将报纸的这种组织作用类比为“脚手架”,有了它才能合理分配和有效安排社会改造工程中的其他政治事务。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特殊历史阶段,列宁强调党的出版物应坚持“党性原则”,写作事业应成为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并与其他广泛、自由的政治讨论活动一起,“形成党的真正舆论的途径”。而在苏维埃制度建立之后,出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列宁主张“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通过红榜、黑榜等典型报道方式,激发广大人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新闻的认知主要源自苏俄,特别是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新闻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当然,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导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引介、兴起之日起,借助强烈的本土现实“问题域”,不仅形成自己的独特理念、原则,在新闻本质、新闻规律、新闻实务诸方面还有着许多独到的观点和策略。像陈独秀的新闻自由论、李大钊的反文化侵略论等,都是近现代社会变革的特殊语境下有着极强针对性的新闻观。他们通过对具体事件乃至政治问题的分析、揭示和干预,奠定了区别于西方商业化生产模式的新闻传播与现实政治的天然联系。
作为现代中国新闻思想集大成和奠基者,毛泽东在各类文件、信札、论文、谈话里,更是全面阐述了中国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和策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7]。虽然理论表述来自特殊的革命战争环境下,话语修辞烙上时代印痕,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却直接开启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工作原则。其中,像政治家办报、党报理论、文风论等,亦已成为今日“新闻观”发展的思想源泉。重要的是,这些思想都非一时臆想,而是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新闻实践工作,概括、总结出来。其后历代领导人如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样根据政治环境、社会结构及历史情境的变化,进一步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性维度,彰显了一种“辩证的整体观”以及时空多元性的社会文化运行定律。意味着在认识论层面,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著作,全面、深入、系统研究每个原理、概念、范畴的缘起和涵义,不断汲取和吸收其中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思想营养,坚持主导性原则;同时,还要用辩证的思维与发展的眼光,进一步审视和借鉴不同时期提供不同新闻传播核心命题的策略基础和方法论。只有从传媒环境和实际工作出发,把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多数人信息权益的目标与主线,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三、创新性的发展策略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生产力水平、制度结构等变量因素有可能存在曲线式的图景。过去历史的种种迹象和变换轨迹,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受既有制度设计、社会心理图式的影响,呈现的又是更为多元复杂的模式。如同马克思说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8]。在每个民族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之中,都有着强大的延续性的力量制约着现代人的生活和行为。这使得不同国家、地区接受某一具体思想时,也会有着巨大差异;更何况,生活实践乃至政治实践涉及到整个社会共同体,往往需要在权力的拉扯间甚或斗争中得以确立、稳固。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观看待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有汲取有扬弃,为我所用,这就需要理论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甚至制度的创新。
从共产党创建之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在这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学术史分流的新闻传播思想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贴近实际、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历史。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的“战略转变”,新闻传播事业工作的重点也开始转移,即“从以报道、宣传政治活动为主,转到以报道、宣传经济建设为主”[9],不再以狭隘、片面的政治观念和文化独断论理解、规制新闻传播实践,相反通过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重新掌握新闻话语的主导权。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0]。只有把握好时度效,创新新闻和信息传播机制与模式,才能提升媒体的国际、国内传播能力,真正构建新闻传播的新局面。
新闻媒体的发展在今天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奠基的新媒介环境下,人类的传播方式、传播行为和传播效应完全被科学技术所改写,传统媒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利用新媒介技术,进行观念创新和业务创新(如媒体融合);另一方面,为应对新闻业日益步入随市场规律运行的信息产业,以及引发的媒介文化商业化、娱乐化的复杂格局,如何保证主流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并继续对社会大众起到引领、教育、涵化作用,必然是新闻观研究和教育的必有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被实践检验的真理性知识话语,是开放性的理论,也有多种思想派别,整体上拥有严谨的方法论体系;它能够通过自身的创新、发展,继续获得生命力,同时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有效的解释力。
为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时俱进,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新闻理念及传播体制的创新。从油印报刊到正式出版物、从宣传册到电子媒介,在媒介形态不断演化过程中,调整、完善着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这在当前表现得更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既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又紧抓时代脉搏,强化媒体融合的探索和网络安全的有效治理。这对我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品格,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审视当下繁复驳杂的媒介现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具有指导性作用。所谓“中国特色”,首先得以宽广的胸怀迎接花样繁多、多元庞杂的西方理论,又要以批判的精神揭示其空泛、偏狭的一面。因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的传媒实践有着自身独特的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长久以来有效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世纪中国的崛起,普通民众话语权的增强,加之对外形象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媒体行业不能仅仅囿于传统的新闻采写话语和方式,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所突破,这是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重要路径。从内容上看,过去政治宣导式甚至批判式的传播话语,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形势发展的要求,依凭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接受心理,加强人性化报道和规范媒体的伦理道德,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大众所认同;从形式上看,承续和发展过去通俗化、明晰化的传达方式,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修辞风格进行有效传播,才会吸引人、影响人、教育人。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取经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和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坚持并逐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总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过去到现在,都有一根鲜明的逻辑线索,那就是实践;在实践中科学地解释世界,进而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种“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和话语体系的来源,也是其继续存在和变革的动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不断地创新、发展,并有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科学。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2]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M].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2.
[6]列宁全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7]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9]刘家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05.
历史教学中的品格教育渗透 篇8
一、挖掘教材内容,塑造优良品格
1. 精选历史素材,培养高尚品格
传统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品格的塑造,培养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品格缺陷。良好品格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大量的品格素材蕴藏在历史教材中,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教师要巧妙地处理,利用这些素材有效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品格,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通过学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培养学生的革命英雄气概;通过了解哥伦布、郑和等探险家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怕艰难、敢于探索的高贵品质;通过诵读名言名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屈辱史,让学生明白“落后就意味着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巧用乡土教材,深化品格教育
乡土资源具有直观性强、可信度高、说服力大、可操作性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育,深化学生品格。教学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课程资源也不能局限于国家规定的教材,应主动开发校本教材,尤其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乡土资源,这是品格教育最好的素材。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可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学生融入社会,在学习中成长,在体验中成长,从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名人故居,也可通过实地调研、寻访名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家乡,了解家乡。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历史更具亲切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高尚品格。
二、创新教学方法,养成良好品行
1. 尊重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权利与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理解能力及心理特征来设计教案,组织教学,开展活动;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在自学、提问等环节要因人制宜,甚至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考核中都应从层次出发,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顺应课改需求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模式,多采用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的高效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课堂教学永远保持活跃热烈的气氛。
2. 关注学生个性,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放松。只有这样,思维火花才会在尊重中燃放,学生智慧才会在平等中启迪,创新思想才会在民主中激扬。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教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得到充分表现。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会心情舒畅,才能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为其形成良好的品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课前预习、课内拓展、课后强化都要不断创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与探究。教材内容有变化,学习方法就要不拘一格。如对历史人物评价,可采用比较法、功过法、综合法等方法来学习。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史料文献,利用网络学习与鉴别有用历史知识,培养其独立提取信息与发表主张的能力,使学生能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有主见的评价,树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品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拓展历史视野,形塑卓越品德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主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结果。人的行动是由思想决定的,而各种想法又无不取决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生观有多种多样,有要“光宗耀祖”的,有要“荣华富贵”的,有“精忠报国”的,有“为人民服务”的,等等。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要向社会索取,一类是愿为社会奉献。不同的人生观必然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前者认为从社会取得愈多愈有价值,后者认为对社会奉献愈多愈有价值。而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为社会乐于奉献的人。要塑造这样的品格,完全靠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1. 搜集素材,拓宽学生视野
关注时事热点,学会以历史角度看待热点,拓宽视野,贯通古今。如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的朝鲜问题,就可给学生介绍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及战争情况,中国与朝鲜的地缘关系及历史渊源等,让学生掌握朝鲜半岛的现状与历史,懂得作为现代人应该承认现实,但也不能歪曲历史,让学生理解中国反对朝鲜进行核试验的缘由,同时又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问题的道理。这样既尊重历史又承认现实,加强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
2. 列举观点,鼓励学生争辩
现代人研究历史是用现代思维和自身的价值观去判断、审视历史,因研究方法和思维角度不同,形成的观点和得出的结论也会迥然不同。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各家争论的观点。例如,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有人视曾国藩为刽子手,叫他“曾剃头”,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国家捍卫者,是洋务运动先驱,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极力赞美过他。又如,对孔子的评价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肯定孔子在思想、学术上的绝对地位,尊为“圣人”;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是落后腐朽的代表,因为孔子想恢复旧礼,恢复旧秩序。这些观点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分析角度不同所致。教师可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做出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完善学生品格。
3. 关注热点,延伸思想维度
作为生力军,学生也应该向社会热点问题进军。历史研究的一大功能就是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支持与借鉴。因此,要鼓励学生从历史角度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未来感。如改革开放问题、社会环境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反思、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品格教育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优化历史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把品格教育真正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让师生的思想境界在教学互动中升华。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品格教育实践论文 篇9
一、对法院文化的理性思考
法院文化是法院在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先进的法院文化体现法的精神本质, 是立志献身人类正义事业的司法工作者优秀品格的积淀。法院文化来源于实践, 运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它是法院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的结果, 同时又指导法院群体的审判和实践活动。全国法院正在开展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就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和基本价值目标。审判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院文化作用于整个诉讼进程的过程。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有利于正确引导法院群体尤其是法官的品格与追求, 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法院管理水平, 确保法院建设顺利发展;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 改善法院形象。
从法院文化的构成来看, 法院文化以复杂的综合体系呈现于外界, 总体结构依照文化学科理论由物质要素、行为要素和心理要素组成, 结合法院文化的独特性, 通常将三要素分解为四个层次, 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是以有形的实物形态存在的, 能为外界直观感受, 并全面反映法院审判和管理活动特点的一切物质环境的总和。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审判与办公场所、物质装备、生活娱乐设施等, 是法院文化构成中的最表层部分;行为文化, 是法官及其辅助工作人员在审判活动、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行为是心理意识的外在表现, 受到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群体意识和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支配;规范文化, 也称制度文化, 指法院在从事审判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与司法精神和价值理念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 是指法院在审判、管理、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意识和观念。它包括理想信念、司法精神、价值和管理理念等, 反映了法院群体的共同认识和追求, 是法院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精神文化决定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 支配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 影响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法院文化对于法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制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示范作用和影响力。法院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 对于建设现代司法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特别是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浓厚的文化氛围、先进的文化方向, 对于法院队伍法律知识结构的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和法官职业自豪感的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 法院文化又有利于法官队伍形成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 增强法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大局。
2. 法院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与其他文化必然会产生互动并相互影响, 进而对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起到辐射和促进作用。法院的审判、执行等工作, 时时处处与广大的社会公众利益产生直接的联系, 法院文化通过具体的审判、执行等工作得以体现出来, 从而使社会公众都能感受和了解法院文化, 扩大法院文化的影响。
3. 优秀的法院文化能激励法官的干劲和工作热情,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并从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 促进个人发展。这是法院文化的一种激励功能。法官群体是一个相对文化结构较高的社会群体, 法官职业对于他们来说, 决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段, 更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 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法院文化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公平与正义、效率与公平、清正廉洁、秉公办案、司法文明等理念, 使法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强烈的热情和信心, 从而调动起法官爱岗敬业、谨慎裁判的积极性, 实现审判工作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法院文化建设的要点
1. 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法院共同的价值观。法院文化的核心是法院群体共同的价值观, 法院群体价值观决定着法官精神文化的基本格调和精神面貌, 为法院审判与管理实践规定了方向, 同时决定着法院文化的内容。法院群体是否具有崇高的价值观, 关系到法院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将司法公正视为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这应当成为法院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让这一价值观始终占据法院群体的精神世界, 成为法院群体精神世界的最高理念, 把一切与之相抵触的价值观念从法院群体精神世界中清除一空。同时要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法院群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使其一切言行都严格约束在这一价值观所要求的规范之中。要通过法院文化建设, 引导和激发法官的自觉公正行为, 充分调动法院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2. 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法院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规则”, 存在于法院群体的意识中, 法院文化离开了法院群体根本无法独立存在, “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法院文化的基础。在法院文化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培养人, 通过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激励尊重、心理沟通等, 养成法院群体的职业尊荣,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 培养其命运共同感、工作责任心, 培育其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 促使每位法官充分释放其潜能, 施展其才华, 实现其理想。
3. 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人文特色的法院精神。法院精神是法院群体共同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管理哲学、司法理念的集中体现, 是法院文化的灵魂, 是激发法院群体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内在动力。它是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的有机结合, 主要包括:公平公正精神、崇尚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在法院文化建设中, 法院应当结合法院群体思想实际和法院发展目标, 注重形成自身独特的法院精神, 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院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 使之得到广泛认同, 以此作为一种精神支柱, 一种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行为准则, 使法院群体紧紧围绕设置的共同远景, 在法院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推动下, 思想上高度统一, 行动上高度一致, 朝着既定目标奋力拼搏。
四、北京法院文化建设的有益实践
近年来, 北京法院围绕首都工作大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三个至上”的工作指导思想, 紧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整合法院资源, 浓厚文化氛围, 努力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 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为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1. 着力抓好思想文化建设。
近年来, 北京法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这一主线,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 始终保持干警思想稳定。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法官为人民”“听呼声、走百家、送温暖”以及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 切实统一干警的思想认识;倡导全市各级法院结合干警思想实际和法院发展目标, 认真总结和提炼“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创先争优”的首都法院精神。海淀法院提出了“无私奉献、自觉创新、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海法精神;朝阳法院提出了“精神状态一流、团结协作一流、规范司法一流、工作业绩一流”的法院目标等, 把缓解干警工作压力、保证干警心理健康, 作为法院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谈心活动、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网上论坛、举办心理卫生专题讲座等形式, 了解干警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 关注他们的家庭、婚姻、爱好、兴趣、取向, 帮助干警解疑释惑, 理顺情绪, 平衡心理,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着力抓好精神文化建设。
近3年来, 北京法院先后有8个法院分别获得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17个法院获得北京市先进法院称号, 11个集体荣立一等功。荣获英模天平奖章、先进法官、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各类荣誉的有590余人次。2010年度, 北京法院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4人, 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7人;运用多媒体、大屏幕等手段, 开展了首都“十佳法官”评选宣传活动, 并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十佳法官”颁奖晚会;协助拍摄了《法官妈妈》和《真水无香》两部分别以尚秀云、宋鱼水为原型的电影。近两年来, 多次举办以案析理报告会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报告会, 弘扬典型的先进事迹;与《北京日报》合办了《法制专刊》, 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党报与政法机关合办的周刊, 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办了《城际特快·经济法眼》节目, 与北京新闻广播联合创办了《庭审实录》, 电台主持人与法官空中连线, 让法官报道法院新闻, 建立了北京法院互联网, 日平均点击量20万余次, 居于全国法院网站第一名。
3. 着力抓好规范文化建设。
北京高院党组始终把法院文化建设当作重要工作, 利用党组会、中心组学习, 民主座谈会等形式, 研究制定构建法院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年初的全市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要求, 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 要求全市各级法院把法院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法院发展总体规划, 在领导精力、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加强对文化工作的指导, 确保法院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
4. 着力抓好行为文化建设。
注重整合全市法院的文化资源, 成立了“首都法官艺术团”, 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法院文化工作的开展。艺术团成立近6年来, 组织开展了“歌声献给党”大合唱比赛、“情铸天平”颁奖晚会、“人文奥运、礼仪北京”职业礼仪活动、“迎奥运、强素质、树形象”文艺汇演等8场文化活动。另外, 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 运用多种文化载体, 注重发挥党团工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 开展多种经常性、群众性的文体活动, 不断营造浓厚的法院文化氛围。主动创新发现培养文艺人才的工作机制, 开发制定了《北京法院各类专长人才信息采集管理办法》, 加大对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力度。
5. 着力抓好物质文化建设。
近年来, 北京法院在硬件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心血、财力和精力。一座座精心设计施工的审判办公大楼巍峨庄严, 智能化程度较高, 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高效的理念, 成为传播司法文明的窗口和阵地。在注重法院文化外在形式的同时, 更注重法院文化的内涵建设。一个个具有法院特色的艺术雕塑、摄影绘画等作品被精心设计在法院的每一角落。海淀法院把宪法条文刻成浮雕, 制成“宪法墙”;东城法院的艺术浮雕——“法律之光”, 象征司法的阳光将会传播到每一位当事人;石景山法院的雕塑——“神圣的使命”, 寓意着作为一名法律的捍卫者, 将始终铭记自身对国家、对人民的职责。
在狠抓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认真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开展了人性化的关爱活动, 建立“爱心互助基金”;在规范工资后物质激励手段不足的情况下, 北京高院党组充分挖掘现有条件下的各种机会资源, 形成了以出国考察、外出疗养、参加培训等为主要方式的机会分配体系, 将机会分配与现实表现、工作业绩、日常考核等紧密挂钩, 激发了广大干警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热情。
品格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10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品格征服学生
英语教师应该以一口流利纯正的口语、渊博的知识、健康的形象、优雅的举止, 征服学生。学生喜爱你、仰慕你, 才会喜爱你的课, “亲其师, 信其道, 从其学, 乐其行”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良好的品格修养与专业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教学信息和知识既要靠教师有声语言传递, 又要通过教态和体态等非语言渠道传递给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整体表象。例如在日常的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 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往往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 甚至一个眼神可以表达赞许、批评、同意、不满等不同看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意义, 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可以增强知识的讲解效果, 感染学生的情绪, 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等。
二、从品格教育角度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情感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离开了品格教育, 一切教育将无从谈起。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应重视品格教育, 尊重学生的人格及个体差异, 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关爱中快乐地学习。目前, 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活动方式有同桌活动和小组活动。就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采用自由组合小组的方式, 可以是生生活动, 也可以是师生活动。这样, 学生更轻松地进行交流, 营造友好交流的气氛。对于学生在课堂交际动中犯的语言错误, 只要不影响交际, 就应该宽容,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进行纠错, 而应该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再给予正确指导。学生回答不出或者回答不准确时, 可适当给予提示与鼓励, 如:It’s Ok./Never mind./Take it easy./Have a try.等。尤其对于学习后进生, 更要格外尊重与信任, 从品格教育的角度尽力寻找他们身上的发光点, 找到切入点, 激发他们健康积极的情感,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成绩。
三、从品格教育角度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乐学, 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不能仅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教师在每次进入教室开始上课前, 若能精神饱满地与学生聊天交流, 则必然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进入英语课堂。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 today?It’s a nice day today.Be happy in my class!It’s a new beginning, isn’t it?Cheer up, boys and girls!Today, are you Ok?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Do you long for it?”聊聊学生感兴趣的国内外最近发生的事情, 比如伦敦奥运、中国好声音、钓鱼岛事件, 等等, 让学生参与互动, 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 为进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课堂上采取板书、录音、灯片、录像、PPT等多种形式与内容的输入, 利用英语的广泛性与国际性的优势, 让学生对英语课充满新鲜感, 产生兴趣。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 我们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只是因为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会变被动消极的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学习, 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另外, 课外活动的延伸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打造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巩固的作用, 比如开展英美散文的朗诵、课本剧的表演、英文歌曲的演绎等活动, 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后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 已成为人类生活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一方面, 英语学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欧美文化发展, 另一方面, 要努力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与鉴别能力, 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发挥品格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如在牛津版教材中, 在M1U1中通过对“School Life”板块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关爱、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品格;在“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板块中, 让学生自己了解盲目减肥的恶果与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M3U3中“Lost Civilization”板块中, 让学生领略到古代文明的灿烂与保文化遗产的重要;在M4U4“Sports Events”板块中, 学生了解了奥运的历史与现状, 教师可以联系2008北京奥运上中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勇夺金牌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拼搏精神;对“World and Environ鄄ment”板块的学习, 让学生明白美化家园, 拯救地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等等。利用英语课堂开展品格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 促进学生发展, 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中职生品格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中职生;品格教育;教育方法
步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文化越来越丰富,社会道德品质以及人内心的缺憾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被曝光,例如由扶起摔倒老人被反咬而引起的诚信危机,由地沟油毒馒头而引起的道德危机,这一切都是对传统美好道德的挑战,而对于新时代的中职生,他们必定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事情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在情感方面,他们大多数不能自控,处于叛逆期的他们,或是非常自闭,心里容易受伤,或是太过叛逆,情绪暴躁异常,甚至难以自控;在行为方面,逃课上网、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等事件常有发生。这些不仅体现了中职生的自身缺陷,还有就是中职生品格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也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致命缺陷暴露无遗。德育就是针对中职生品格缺陷的培养而提出的措施,它不仅仅能使个体以健康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还能培养个体的合群能力,使其能在纷杂的社会中融入自己。如果德育在这一方面完全实现,那么一个人就既能好好地把握自己的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积极投身社会,以良好的姿态面对明天,又能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这不正是和谐社会吗?众人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助人为乐,为国家为大家无私奉献。
一、中职生品格教育现状
对于中职生品格培养,是宜早不宜迟的。俗语云:“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间,青春花季,正是塑造良好品行的好时间,具有很好的性格“可塑性”。孔夫子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习惯成自然。”可见,对于中职生的品行培养,不单单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强制上,要从内心潜移默化地改变,养成良好的习惯,自然就改变了坏习惯,塑造了良好品格。另外,部分家长学校只在乎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否到位,从不对学生的品格进行考核或是敷衍了事,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有严重精神缺憾的人才,并不会有大用处。只有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塑造下,中职生才能做到习惯成自然,培养品格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笔者看来,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品格教育要从小抓起,何必等到中学生时才大费周章,进行一系列他们不喜欢的思想品德教育,青春期的中学生不适合太多的品格品质教育,反而,从小就耳濡目染才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从根本上引导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二、中职生品格教育方式方法
1.立足根本,对教材进行必要改变
就现在的品格教育现状来看,主要方式是通过上一系列思想品德教育课来实现品格教育,方式方法一成不变,这就导致了隐患的产生,就小学到大学的课程教材来看,课程上有大量重复,初中进行过的课程,又被应用到高中的教材中,如此繁琐的重复,学生怎么能不厌烦,另外,教材的编写还不够完备,或是缺少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或是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教学过程中跳跃性过大,知识断层严重,学生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体系。最后就是品格教育教材还未形成一种对学生层层引导进步的体系,知识不能衔接。造成一系列或大或小的问题。就笔者看来,教材的编写应该统一进行,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分析,整理出一套可供参考的完整品格教学体系,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更好地进行品格教育改革。
2.品格教育应该由各方面密切配合进行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自古以来便有曾子杀猪等的故事传为佳话,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孩子会有意识地去学习父母的所作所为,他们没有是非辨别能力,如果父母能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自己诚实友爱,那么孩子也会被潜移默化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并不考虑孩子,一味地给孩子留下坏的印象,那么,孩子也会跟随。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第一环节,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也会辅助决定孩子将来的发展道路。
学校教育则是人生品格教育中第二个必备的阶段,这势必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学校是一个小集体,孩子从进入学校起,就要不断地和各类人打交道,不断地成长。交一个好的朋友是人生的幸事,学校在此过程中就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教会学生如何辨别是非,如何审视一件事,学生的品格将在不断锻炼和知识丰富的过程中继续塑造。
社会教育就是一种考验,当中职生跨出校门之后,就要和各色各类的人群打交道,这就考验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多少,是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然后在不断地或是碰壁或是在成功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品格,以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
就此看来,这三种教育只是一系列完善的体系,但其实不仅如此,这三种教育缺一不可,互相独立却也密不可分,在學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上,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二者也相辅相成,只有学校同学生父母联系起来,了解好中职生情况,才能制订完好的培养计划,已达到为社会培养全面人才的目的。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上,学校要定期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社会的酸甜,锻炼学生的品质品格,定期组织交流经验、总结经验,为学生将来的良好发展铺平道路。在中职生的品格教育中,只有以上三者相互辅助,才能更好地完成中职生德育,进行更好的品格教育。
参考文献:
[1]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试论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理论的局限 篇12
一、“品格”解释的局限
品格教育理论的局限,首先出在对“品格”的解释上。虽然品格教育学者承认美国的品格教育应该建立在有说服力的道德原则之上,如此便可以为学校中的品格教育制订一个有力度的方案。但是由于品格教育学者对“品格”的解释五花八门,没有办法分清哪一种才是品格教育真正需要的,因此不仅削弱了品格教育的力度,而且导致品格教育无法在理论上准确地回答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理论研究中也不能准确而合理地使用这一概念。
美国品格教育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AICE)将“品格”解释成:“勇气、信念、慷慨、仁慈、乐于助人、诚实、荣誉、正义、忍耐、正确的使用时间和才智,选择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好公民、作为个人的权利以及机会均等。”[1]
马里兰州价值教育委员会(Maryland Value E-ducation Commission)将“个人的正直和诚实根植于对真理的尊重、智力训练和爱的学习之中;对自我、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责任意识;自我尊重根植于自我认识的可能性之中;任何人不论种族、宗教、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都享有被尊重的权利;表达不同观点的权利,以及在冲突的意见中做出判断能力的认知;正义、公正、公平竞争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具备理解、同情、关怀和怜悯的倾向;遵守工作的纪律并为工作而感到自豪,尊重他人的成功;尊重他人财产及公共财产;表达自己信念的勇气”[2]作为品格教育的目标。
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William Bennett)认为品格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强大理性、个性、独立、道德高尚、体贴、忠诚、仁慈、勤勉、诚实、公平、自我批评、遵守法律,按确定的标准去做事,而不是依据自己的偏爱”[3]的人。
詹姆斯(James D.Wallace)认为:品格仅指两种东西:“仁慈、慷慨、同情,以及所有品格中最为重要的怜悯构成的善举;诚实、真诚,以及社会伦理中站美德中心地位的公平,我们称其为正义。”[4]
大卫·卡尔(David Carr)等人认为品格教育应“培养一个富于自制、诚实、节制、勇敢、公正和仁慈品格的好人,而不是坏人”。[4]
爱德华·韦恩(Edwar Wynne)倡导如下价值作为品格的基础:机智、诚实、遵从法律的权威、坚韧、幽默、忠诚。[2]
由于品格教育学者对“品格”的定义五花八门,便产生这样的问题:品格教育学者各自表述的“品格”的基本要素是否能为其他提倡者赞同?对“品格”的要求是否具有相同的标准?比如:韦恩的“品格”细目表中包含幽默,幽默本身不是一种道德价值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将幽默作为道德价值是很难让人接受的。然而,品格教育却又必须建立在道德原则之上,这就让人疑惑韦恩提出“幽默”时是基于怎样一种考虑。品格教育学者对于正义和公平这两种价值非常青睐,但是他们或将其看成是两种东西,如马里兰州价值教育委员会;或将其看成是一种东西,如詹姆斯;或两者只谈其一,如贝内特,这就不免让人感到困惑。而且将正义作为“品格”的特质也是很有问题的,因为正义作为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讨论的问题至今依然争论不休。也就是说品格教育所提倡的正义究竟是“作为公平的正义”,还是“善优先于正当的正义”。且不谈这种混乱,即使品格教育学者同时强调一种价值,他们彼此之间能否协调一致也值得商榷。品格教育协会提出的“仁慈”与贝内特和卡尔提出的“仁慈”在英文表述上各不相同(kindness与charity),那么,它们的本质相同吗?不仅如此,诸如遵从法律的权威、承担责任、好公民、忠诚这些价值的概念本身就是含混的,而且很容易成为无端指责别人和盲目服从的借口。
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品格教育学者没有对他们提出的价值详加解释,而是将解释的权利下放给校长和教师,这可能导致一定范围的对价值解释的混乱或专断。而且,品格教育的提倡者所提倡的核心价值参杂了生活态度,动摇了以道德原则为基础的品格教育的根基,增加了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品格教育的力度,使理论研究面临概念澄清的困难。
二、哲学假设的局限
品格教育以这样一种哲学假设为前提:即不论种族、文化、宗教和社会组织形式如何不同,人类社会都存在一种普遍的、可被广泛共享的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作核心价值(core values)。基于这一假设,品格教育提出了诸如:关心、诚实、忠诚、责任以及自尊和尊重他人等价值,并将这些价值称作“核心价值”。品格教育学者之所以提出核心价值,是希望通过一种广泛共享的价值将各文化群体连接到一起,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包容,从而使多元文化的社会得到整合。然而,这种整合是十分复杂的,它必须建立在一整套可被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各文化群体广泛理解的价值体系之上,而不是理解起来具有极大随意性的“核心价值”之上。因为,任何价值一旦脱离了它所在的那一价值体系,仅凭自身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因此,品格教育提倡的价值虽然号称核心,却依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理解的随意性,并可能由此产生歧义与误解。
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随着新移民的增加,这种趋势将变得越来越明显。“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认为当代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都不能忽视美国‘多元主义的事实’……并且就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来说,需要的不是道德的广泛和多样,那会使社会扭曲并分裂成许多个小块。罗尔斯认为当代的道德和政治哲学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可被这一社会之中各文化群体广泛理解的道德体系”,[7]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才能使多元文化的社会得到整合。品格教育提倡核心价值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社会道德价值的回应,但是品格教育所提出的这些价值都是单个的价值词汇,没有道德体系作为依托,因此是孤立的、片面的、空洞的,不能实现培养良好品格并整合社会的目的。因为,任何一种有意义的价值的存在都需要与一定的价值体系相联系,存在于这种体系之中并成为构成这一体系的要素。同时,一个合理的、正当的、系统的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对体系之内所有价值解释的基础之上的,唯有如此方能建立起价值与价值、概念与概念之间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关系,才能使道德体系完整且真实。一种价值一旦脱离了一定的价值体系就不能够被准确理解。
品格教育学者没有对核心价值详加解释,也没有将这些价值建立在一整套可被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理解的价值体系之上,更没有说明这些价值应在什么层面被理解,如何被理解。由于“单个的价值不仅无法反抗文化宗派力量的影响,相反它很容易被文化宗派吸收消化”,因此多元文化社会需要的是一整套可被各文化群体理解的、完整的、严密的“核心价值体系”,而不仅仅是“核心价值”。[7]核心价值由于没有一整套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被证明是合理的、正当的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依托,无法防止不同文化群体在理解这些价值时产生分歧。
三、人性假设的局限
品格教育假定人性是阴暗的,带有一定的宗教倾向性。韦恩认为其全部工作都建立在对“人的自然倾向的悲观主义观点”之上,这是一种传统的已经流行了2000余年的观点。[9]品格教育运动的领导人、品格教育课程的制定者之一、波士顿大学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thics and Character)主任凯文·赖安(Kevin Ryan)同意韦恩的观点,同时他强调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古里德曼(Louis Goldman)认为:人天生缺乏合作的本能。波士顿洛克斯波里拉丁学校校长贾维斯(F.Washiongton Jarvis)补充说:我们天生就是利己主义的,这是冲突的根源,必然导致一个人反对另外一个人。[10]
品格教育追寻一种历史主义的途径,站在社群主义的立场上批评了现代形式道德教育。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Alasdair Maclntyre)以一种尼采式的语气大胆地宣告:“自洛克、亚当·斯密以来到罗尔斯的整个现代启蒙运动的现代性思想谋划已经彻底破产,而寄生在这一谋划中的‘现代性伦理’——即沉迷于为现代社会制定道德规则与道德秩序的规范伦理也随之失败了。”[11]他认为,当代道德危机的根源就在于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抛弃了具有2000多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因此西方道德困境的出路就在于回归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传统。据此,品格教育突出强调传统美德,并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看成是这种传统的基础。然而今天的美国人,特别是具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人不可能完全客观地、中立地看待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被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全盘继承下来——亚里士多德哲学、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神学一起被概括入《神学大全》——并吸收进天主教道德神学之中。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历经2000多年与西方基督教神学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强调传统美德的品格教育提倡的“品格”,难免不受到天主教道德价值体系的影响。难怪科恩(Alfie Kohn)批评品格教育着力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其人性假设简直就是原罪说的重述。原因有三:“第一,我们不仅与他人宣战也同自己宣战,我们的理性(或社会规范)和我们的欲望相割裂。第二,人的欲望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私的、带有攻击性的或令人讨厌的。第三,这些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如果不加控制,我们就会时刻面临他们的威胁和控制。总之,这三点更像是在描述宗教的教义,而不是科学。”[10]
品格教育在人性假设上与基督教原罪说极为相似,这种对人性初起的认识很可能导致将“品格”放置于宗教的结构(frame work)之中来理解,不免会产生类似宗教信仰的独断论。这种具有宗教倾向性的人性假设,不仅否定了近代思想家们为提升人性所做的不懈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违背了“品格”教育自身确立的讲授核心价值(超越种族、文化和宗教束缚),以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的教育目的。所以,品格教育人性阴暗的假定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无法把握这种神学尺度——既能使学生在与宗教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养成“传统美德”,又不破坏文艺复兴以来为人性提升所做的一切努力;同时,它对人性初起的认识与自身确立的教育目的相矛盾——从一个带有宗教倾向的出发点出发,不可能到达一个超脱的目的地。
四、教育方法的局限
品格教育人性阴暗的假设,导致在教育方法上采取了灌输和教导的方法。贾维斯认为:“人天生小气、龌龊、粗暴、自私而且极具残酷、卑鄙之能事。因此我们应该在儿童的面前树立起一面镜子,时刻提醒他们哪些是他们应该做的,而哪些是必须停手的。”[10]这种道德教育的方法源自亚里士多德对道德的这样一种认识:道德是理性的结果。冯·莱特(G.H.von Wright)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认识,认为“美德是品格的组成部分,与选择有关,这种选择是基于理性原则而作的决定”。[10]因此,韦恩认为品格教育的培养过程就是灌输和教导的过程,这是柏拉图以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实,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儿童良好品格的养成。
(一)灌输和教导忽视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品格教育灌输和教导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造成了对他人信仰的不尊重。“教导就意味着对他人自身信仰的不尊重,意味着否定他人具有选择哪些价值可被自己接受而哪些价值必须拒绝的能力。然而尊重这一概念是经常被放在品格的中心地位来关注的,因此对教导的指责对于品格教育来说是非常严肃的”[15]由于品格教育提倡的核心价值脱离了必要的道德价值体系,因此,品格教育的实施者在将这些价值灌输给学生的时候,极有可能将某种特定的道德价值体系灌输给学生,从而剥夺了学生自由选择道德价值体系的权利。
品格教育的提倡者把品格的养成视为一种强迫性和说教性的东西,目的是让学生努力地在行为上表现得符合品格教育者认同的道德原则,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忽视了儿童的自由和理性,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容器,否定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是非常保守的。灌输和教导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培养过程中的学生的无选择和模型化,这不仅是对美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人的自由权利的侵犯,也是对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的能力的否定。
(二)灌输和教导无法协调价值之间的冲突
灌输和教导的方法等于让学生将品格教育所提倡的价值如同背单词一样背下来并遵照执行。品格教育所列举的价值由于缺乏明确的解释,导致每种价值过分抽象,且彼此孤立,很难协调一致。灌输和教导的方法不能让学生建构起一整套道德价值体系,并保证这一体系合理而正当,一旦遇到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面对价值冲突的情况时将使学生无所适从。
比如,诚实与关怀这对价值,在许多道德价值体系中它们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冲突。但是,品格教育在没有解释这两种价值、没有阐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何者优先的情况之下,就将他们灌输给学生,这就很难避免实际生活中道德选择的困难。比如,当母亲买了一顶在“我”看来使其形象大打折扣的帽子,而母亲认为她因这帽子而显得年轻美丽并叫“我”评论一番时,“我”该如何回答?是秉承诚实的原则直言不讳说帽子难看?还是秉承关怀原则告诉母亲她因这顶帽子而美丽非凡呢?由于品格教育没有确立核心价值之间的词典式排列关系,在教育方法上又提倡灌输和教导,导致没有办法协调价值之间的冲突,无法分清价值之间的主次。
(三)灌输与教导在构建完善品格方面缺乏说服力
灌输和教导的方法与自控美德(self-control virtue)直接相关,自控美德用以区分人的品性。比如,勇敢作为一种自控美德是与自我相关(self-regarding)的。它指的并不是人在危险面前毫无惧色,而是指人在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将本能的恐惧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15]品格教育对理性和自控美德的认识,导致其相信灌输和教导的方法能够奏效。但是品格教育除了提出与自控美德相联系的价值以外,还提出了自豪、同情、慷慨等与情感相联系的价值,且人在选择这些价值时不需要对价值本身有明确的理解和保持神志清醒的状态——它是理性难以控制的,这部分价值属于情感美德(emotion and feeling virtue)。现代心理学认为,道德情感与道德动机相联系,道德动机的主要来源是移情。移情是一种情感反应,他不一定和另一个人的情感完全相同,“更重要的是对另一个人的境遇而不是对自己境遇的反应”。[17]移情在情感美德中居于核心地位,与他人相关(other-regarding),用于区分自我和他人。所以,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是兼具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的人。
品格教育以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为基础,希望通过对儿童长期的行为训练培养出做正确事情的渴望、判断对错的能力和牢固的品格,这并不能在现代心理学中得到确凿的证明。因为灌输和教导的方法只能对道德理性发挥作用。习惯性地遵从道德规范只能认定其行为是道德的,并不意味着动机和情感一样符合道德的标准,因此很难说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是被教导或训练出来的。品格教育的灌输和教导的教育方法在重视了道德理性的同时忽视了道德情感,因此,这种方法在培养完善品格方面是不完善的。
五、结语
品格教育虽然是当下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但是在理论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品格教育对“品格”的解释比较混乱,导致品格教育不能在理论上明确地回答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理论研究中也不能准确而合理地使用品格教育这一概念。其次,虽然品格教育者针对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提出“核心价值”的哲学假设,但是他们没有将这些价值建立在一个可被多元文化社会各群体广泛接受的价值体系的基础之上,不仅使这些价值显得过于抽象,而且增加了理解这些价值的随意性,容易引起歧义。再次,品格教育假定人性是阴暗的,这种假设近似于基督教原罪说,与品格教育的教育目的相矛盾。最后,品格教育灌输和教导的方法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选择道德价值的权利,无法解决价值之间的冲突,而且在建立完善的品格方面缺乏说服力。因此,品格教育理论仍然存在诸多的局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摘要:品格教育是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它的兴起建立在对形式道德教育批判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对“品格”解释的含混、哲学假设论证的不足、人性假设的保守以及灌输与教导方法的粗糙陈旧,导致品格教育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局限。
关键词:美国,品格教育理论,局限
参考文献
[1]Goble,Frank,and B.David Brooks.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Ottawa:Green Hill Press,1983.46.
[2][6]Ivor Pritchard.Character Education:Research Prospects and Problems.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88,96 (4):469-495.
[3]William Bennett.Moral Literacy and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In:Manhattan Institute(ed.).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Harvard Club of New York,New York,1986.(a).
[4][5]David Carr and Jan Steutel.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Taylor & Francis Group, 1999.83,245.
[7][8]Gerald M.Mara,Virtue & Pluralism:The Problem of the One & the Many.Polity,1989,22(1 ):25-48.
[9]Edwar Wynne,Transmitting Traditional Values in Contemporary Schools.In:Larry P.Nucci(ed.).Mor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 Education:A Dialogue.Berkeley, Calif.:McCutchan Press,1989.25.
[10][12][13][14]Alfie Kohn.How Not to Teach Values:A Critical Look at Character Education.The Phi Delta Kappan, 1997,78(6):428-439.
[11][美]麦金太尔[M].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5.
[15][16]David Carr.Two Kinds of Virtue.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New Series,1984.85(1984-1985). 47-61.
【品格教育实践论文】推荐阅读:
幼儿品格教育10-07
品格与公民教育08-03
品格教育故事竞赛10-23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06-18
品格教育经典小故事07-10
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总结10-28
实践品格07-29
东峡镇中心学校根基儿童品格教育工作总结06-04
精神品格08-30
品格证据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