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品格(共11篇)
精神品格 篇1
作为电视传媒中不可或缺的节目形态,电视文艺晚会是一项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歌、舞、戏等)、多种艺术行当(表演、摄影、美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的系统工程。电视文艺晚会凭借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系列化的综合性,以及构成元素的多样性和视觉表现手段的丰富性等,备受观众喜爱。但仅仅如此只是表面精彩,如果电视文艺晚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有所缺失,对电视文艺晚会的精髓和价值会有所损害。
中国的电视文艺晚会已经成长了三十年。这三十年,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建立、全球化传播浪潮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受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倡导新生活、新面貌、新观念的新型电视文艺晚会逐渐取代了以往脸谱化、概念化、单调乏味的晚会形态。业界的快速繁荣和发展,迎合受众生活压力大导致的追求简单娱乐化的心理,使得电视文艺晚会越来越雷同。明星大腕一箩筐,节目结构简单粗糙,内容重复少有新意。不少电视文艺晚会陷入一个怪圈:感官容易满足,意味难以深长。电视文艺晚会的场景越来越宏大奢华,数字技术的运用使舞美设计越来越炫彩夺目,“财大气粗”的晚会给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但是,盛宴过后,观众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快感,没有汲取精神上的养分。
2013年8月1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该通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简朴大方、反对豪华奢侈,提倡因地制宜、反对大操大办,晚会要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杜绝拼明星、比阔气、讲排场,杜绝奢华之风和铺张浪费。这无疑是一针清醒剂,给电视文艺晚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就是要加强对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突出艺术本体,切实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未来的电视文艺晚会将越来越重内质轻表象,从央视龙年、蛇年和马年春晚的对比中就可看出端倪。龙年春晚的舞台充满科技现代感,地面、天棚、舞台正面以及两侧,全部设置为全息LED屏幕。主持人从LED屏排列组合升起的“天梯”中缓缓走出,席琳·迪翁在LED屏幕组成的升降水幕中深情演唱。而蛇年春晚在LED舞台基础上又加入了现实技术,《剪花花》中,红线绳和窗花栩栩如生。据一位多年承办舞台设计的专业人士粗略估算,根据央视1号演播厅的规模以及如此绚丽的LED效果,保守估计花费高达1.5亿元左右。2014年,春晚总导演冯小刚返璞归真,本着节俭办春晚的原则,LED屏幕的运用在马年有所缩减,合家欢的中国元素有所放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结等都运用到舞美中。2014年春晚舞美总设计师陈岩表示:“设备都是去年前年用过的,主要是通过电视技术手段,可以展现出很漂亮的场景。”从成本角度看,2014年春晚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电视文艺晚会成本的降低并不会削弱其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2010年,我参与执导了《美丽的田野——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演员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采。晚会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品格:首先,体现在晚会演员和节目皆来自农民这一特色上。新疆的麦盖提刀郎木卡姆组合原生态演唱《巴西巴雅宛》,将观众带到了南疆的塔里木河边;北京、广州、山东、泰州的农民合唱团演唱的《中国结》、《田野欢歌》,热烈欢快地展现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新农村的歌颂和赞美;国家级“非遗”海安花鼓的优美韵律敲出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养牛大户和果树大王刘仁喜演唱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一亮嗓便技惊四座……其次,体现在“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的主题上。晚会以“民俗风、乡土韵、世博情”三大元素,展示了农村的发展和变化、农民的美丽和幸福。晚会富有内涵,因为明确了主题,不再是节目汇演式的演出,而是有了情感元素的融入、人物故事的支撑、地方人文的渲染,是视觉盛宴,也是文化荟萃,更是心灵鸡汤。
精神品格 篇2
近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莫振高先进事迹报告团赴京,先后走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作宣讲报告并和师生代表座谈,深入弘扬莫振高的大爱精神和高尚品格。
莫振高生前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都安高中)校长。他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矢志于“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把一所国定贫困县高中建设成“全国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中华成功教育样板学校”;他爱生如子,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和多方筹措来的3 000多万元善款,资助了近2万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被学生们称为“校长爸爸”。今年3月9日,莫振高因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去世,众多海内外学子自发赶回吊唁,送别队伍绵延数里。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自治区党委追授莫振高同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今年教师节期间,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15“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揭晓,莫振高等10名教师获得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要求:“加大宣传,弘扬其大爱之心和奉献务实的品格。”
此次赴京的报告团由莫振高生前的同事、学生、亲戚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报告会紧扣“坚守”这一主题,通过讲述、访谈、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生动再现了莫振高生前的感人事迹,深刻诠释了莫振高的崇高精神。报告会穿插播放《大爱校长莫振高》《爱是教育的灵魂》《让爱传承》《长亮的明灯》等视频短片和专为莫振高创作的歌曲《筑梦人》;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刘春雨,都安高中语文教师梁淑艳,河池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卢青苗,都安高中毕业生、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卢贵飞,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深情讲述;报告会主持人与都安高中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老师、都安公安局民警黄清(莫振高外甥)进行了现场访谈。
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现场,大家静静聆听,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通过报告会,广大师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莫振高的“美”,感受到了莫振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和坚定信念、甘于奉献的教育品格以及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传播大爱 弘扬精神 彰显品格 篇3
莫振高生前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都安高中)校长。他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矢志于“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把一所国定贫困县高中建设成“全国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中华成功教育样板学校”;他爱生如子,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和多方筹措来的3 000多万元善款,资助了近2万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被学生们称为“校长爸爸”。今年3月9日,莫振高因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去世,众多海内外学子自发赶回吊唁,送别队伍绵延数里。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自治区党委追授莫振高同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今年教师节期间,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15“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揭晓,莫振高等10名教师获得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要求:“加大宣传,弘扬其大爱之心和奉献务实的品格。”
此次赴京的报告团由莫振高生前的同事、学生、亲戚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报告会紧扣“坚守”这一主题,通过讲述、访谈、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生动再现了莫振高生前的感人事迹,深刻诠释了莫振高的崇高精神。报告会穿插播放《大爱校长莫振高》《爱是教育的灵魂》《让爱传承》《长亮的明灯》等视频短片和专为莫振高创作的歌曲《筑梦人》;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刘春雨,都安高中语文教师梁淑艳,河池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卢青苗,都安高中毕业生、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卢贵飞,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深情讲述;报告会主持人与都安高中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老师、都安公安局民警黄清(莫振高外甥)进行了现场访谈。
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现场,大家静静聆听,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通过报告会,广大师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莫振高的“美”,感受到了莫振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和坚定信念、甘于奉献的教育品格以及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精神品格 篇4
第一, 教育是爱的教育,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德行修养。教师职业的选择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 对待教育事业有着高度责任感。教师要具有奉献精神, 不计得失, 不逐名利;具有乐业精神, 秉承热爱教育的信念;具有敬业精神, 奉行严谨执教的态度;具有进取精神, 终身学习, 与时俱进。“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 提升人的人格境界”, 教师要发展自己道德智慧的感染力, 真正做到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才能爱一行, 干好一行。同时, 教师要热爱学生。小学生的心理细微变化十分敏感, 会因为教师对其的喜欢而回报以教师自己的爱, 且因为爱教师, 从而对教师讲授的课程感兴趣, 以饱满的热情学好它。教师点滴的爱, 都会使学生的心灵漾起愉快幸福的涟漪。因而教师何不以宽广的胸怀, 去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在爱的涟漪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第二, 教育是健全人格的教育, 教师要自觉养成“独立人格”。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善于模仿, 他们的眼睛能够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能正其身, 如何正人?”在几十双甚至成百上千双眼睛的监督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经得起推敲, 谨言慎行, 严于律己, 构筑起师德灵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不畏世俗权威, 心如止水, 有着事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第三, 教育是智慧的教育, 教师要始终尊重人的价值, 珍视人的完整性。小学生首先是“人”, 是独立的个体, 有着自己的思想个性, 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去评价,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潜质。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 尊重学生的人格, 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不给学生贴标签, 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以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鼓励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地诲人不倦, 把爱真正播撒给每一个孩子。面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 善于去挖掘潜能, 激发起创造力和能动性, 发挥其个性优势, 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 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成为快乐成长的陪伴者。
第四, 教育是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教育, 教师要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 语文课程也处在不断地更新之中, 这促使教师精益求精, 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其素养高低, 关乎所引导出来的课堂效果。要让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维持对学习的热情, 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带给学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而新一代的小学生, 无论在知识面、个人胆识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经迥异于从前, 教师素养不足, 必然影响其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成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 一个具有人文精神感染力的教师, 才能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教学, 将教学知识体系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 深入浅出, 才能通过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 以更广阔的视角引导学生, 和学生一同走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从教书匠成长为名师。因此教师应在专业精深的道路上狠下工夫, 在博览群书中积累沉淀, 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中不断更新思想, 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活水”。
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 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会发展的强劲内力
——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工会的建设与发展。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任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遵照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了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时代特点。
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工会组织的健康良好发展能够有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工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群、工人阶级主力军力量。
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能够鼓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拓创新、建功立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揭示了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并明确指出正是广大劳模的高尚作为和突出贡献,铸就了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 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柱,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不断前进。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是广大产业工人和劳动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和劳动创造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的,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时代发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
劳模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劳模精神是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劳模精神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劳模精神是一种起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劳模精神是一种滴水石穿的坚韧精神。劳模精神是一种热爱献身、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能够让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让人爱岗敬业,不断追求一流,感触一流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认真领会劳模精神的实质,并用于生活实践中,始终坚持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凝结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都铭刻着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既要靠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物质财富的创造,也要靠先进思想的引领,崇高精神的激励,伟大品格的感召。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在十二五开始之年,要凝聚广大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写实画派作品精神品格的探索 篇6
关键词:中国写实画派 人文精神 艺术品格
油画在中国发展了近百年,自从它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民族风貌便融入其中,赋予它以民族特色,从而才有了格调较高的艺术作品。写实油画作为油画的一种创造方法与创作观念,在中国特殊环境的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深入社会、洞察生活,创作出了一批批精彩绝伦的作品。2005年成立的中国写实画派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民族风貌融入作品中,其“精神品格”的内质紧扣着中国文化脉络与民族精神内涵,使得中国社会现状与写实油画的“精神品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中国文化脉络对西方传统油画做出了本土化的“诠释”。
“精神品格”有多重含义。邵大箴曾说过:写实油画作品中的“精神品格”就是在题材内容和视觉语言中,感觉其精神指向,文化内涵的深度和艺术趣味以及格调的高低等等。概括来说,写实主义油画作品的精神品格就是作品凸显出来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格”。
人文精神
当今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人对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同时它还表现为自省、批判、超越的意识,反省人生缺陷进而追求理想的人生,反思社会的缺失进而追求理想的社会,关注时代的精神进而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所以“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中国古代儒、道文化在各种文化中体现的“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的观念。
从写实油画的角度来说,“人文精神”就更为重要了。它要求艺术家对现实给予证实,对社会现实的矛盾和不平等进行解释和描绘,同时要具备良知和社会应有的责任感,以及对人命运觉醒上的人文关怀。因此,写实油画在题材与内容上总是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发掘,艺术家总是带着“人性”的思考用写实的语言来提出问题。
艺术品格
艺术品格属于艺术接受、评论、美学的范畴,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品位、格调。在油画范畴内,写实油画要比其他的绘画风格更需要艺术的品格与格调。从作品的精神性来说,这是衡量一幅优秀作品的标准。陈燮君认为:“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从艺术方法论的高度,阐述写实油画并不排斥“精神品格”,更不能没有“艺术格调”。一幅作品的格调直接映射了艺术家艺术的修养与内涵,因此,写实艺术家在探索绘画造型语言与技法语言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修养,丰富人生的阅历,才可能提高作品的“艺术品格”。
中国写实画派人文精神的探索
中国写实画派崇尚写实,尊重现实,他们认为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不应该是对现实社会的否定,而应该是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内省与思考,它可以通过很多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王沂东的作品多数描绘的是沂蒙山地区的风土人情。他以刚结婚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以中国传统的颜色红色、黑色、白色为画面主色,通过对女性细腻柔美的刻画,表现艺术家对中国传统女性单纯、宁静的形象的向往与赞美。
李贵君的人文精神则以都市生活作为切入点。他的作品《迷》、《无声》均以都市白领女性为主,其形象纤细、羸弱,白皙的面颊与温和的色调处处体现了年轻女性处于都市中的那种独有的知性美,同时也暗示了都市丽人被欲望控制又被欲望消费的私密的精神状态。
郭润文的作品虽然来自于现实,却不对现实做直率、逼真的表现,而是采取象征、隐喻的手法对现实进行描述。他的作品《永远的记忆》刻画了一台旧式缝纫机,它好似正在被人操作中。这种存在于现实中但又有着虚构成分的事物让观者停留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并对事物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它暗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都是从稚拙走向精良,再由精良走向衰落。
从上述对中国写实画派一些作品的分析来看,中国写实画派对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探索是多渠道多角度的,笔者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民俗风貌、都市人文和象征观念。
艺术品格的多元化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都在进行着各种适应性的调整,与此同时,中国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也开始增多,各种各样的外国文化蜂拥而来,中国本土在当代成了外来文化大举实验的土壤,各种新兴事物、文化充盈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由于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大众的艺术欣赏结构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同时,由单一性转向了多元化,而艺术品格也由之前的单一性的主旋律变为了多元化的理想追求。
对写实油画而言,它不再是一味地讴歌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有的艺术家将艺术视点切入到了社会现象中,开始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反思社会中的矛盾现象;还有些艺术家避开当下敏感的话题,将视点投注于静物或风景中,用写实油画最纯粹的语言来表述个人的情感与观点。此时的写实画派虽然仍然坚持以反映社会现实、深思社会矛盾、挖掘人文精神为出发点,但其艺术品格也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艺术家对品格追求有的崇高,有的磅礴,有的敏锐等,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品格才造就了当代中国写实画派丰富的视觉语言,让他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与矛盾。
詹建俊这样说过:“写实油画”作为油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所有艺术一样,其根本艺术价值应在于它所体现出的“精神品格”。中国写实画派作为一个以写实为观念、为语言的油画艺术派系,它作品的“精神品格”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表述了当下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以人性为焦点,配合不同的格调,完美地演绎了社会与写实油画之间的关系。
注释:
[1] 易经·贲卦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
参考文献:
[1] 中国油画学会.中国油画学会文献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2] 庞茂琨.油画语言[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3] 郭润文.价值的链接[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4] 殷双喜.人文精神的价值[N].文艺报,2004(10-11)
[5] 刘淳.中國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作者信息:
精神品格 篇7
1 我国《土地管理法》精神品格的考察
1.1 我国《土地管理法》的立法目的及评析
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1]。法律的创制必须基于应有的目的, 立法目的是指导整部法律制定的宏观指南。自然资源法范畴的法律立法目的应当是通过调整各种经济与社会关系, 调整人与人之间对资源分配的利益关系,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结果。因此, 在这样一个整体自然资源法立法目的框架下, 土地法的立法目的就应当定义为保护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 保障土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土地管理, 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保护、开发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这一条文包含了3层意思:第一, 加强土地管理, 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此法的基础和直接目的;第二, 保护、开发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是土地法应当实现的目标之一;第三,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自然资源法所导向的最终目的。当今世界范围内存在2种立法目的分歧:一是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 即在土地私有制模式下的倾向于对土地权益人的保护;二是我国所实行的, 即在土地国有条件下的倾向于行政部门对土地的管理。
虽然《土地管理法》立法目的的表达层级分明, 逻辑顺序合理, 并且在多年的实践当中已经展示了它的实用价值, 然而它依旧存在着2个问题。
首先, 是其立法的价值选择偏差。其中“为了加强土地管理, 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法条规定中最能够说明。我国《土地管理法》中的国家本位主义浓厚, 行政管理法本位代替了自然资源法的本位[2]。与制定《土地管理法》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比, 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因而在资源配置中也应由市场要素代替行政管理要素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 发挥法制建设的时代性和动态性优势, 使法制建设紧随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革, 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3]。
其次, 是对土地资源保护的缺失。我国土地立法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尤显薄弱[4]。虽然对耕地的切实保护具有详细的规定, 然而土地资源除了耕地还包括林地等许多其他种类。在《土地管理法》当中应当更多地体现环境与资源、环境与人口以及环境与社会的关系, 而非仅仅涉及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这样的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范畴。同时,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度, 如果在立法目的上不能够确定从严保护土地资源的指导思想, 那么实践中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将是十分可怕的。
1.2 我国《土地管理法》的指导思想及评析
纵观《土地管理法》的内容, 第三条中“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以及第三十一条中“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 按照‘占多少, 垦多少’的原则, 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的规定体现了2个方面内容:其一, 国家可以依据定义含糊的公共利益对土地进行随意的征收与征用;其二, 经济利益优于生态价值的考虑而采取的“占多少, 垦多少”的占地补救措施。从这2个方面内容, 可以得出, 在整个《土地管理法》当中, 行政意志和经济利益横空架构于一部自然资源法范畴的法律条文之上, 故而在如此的法律指导思想之下想要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首先, 应当明确公共利益, 控制土地的征收征用范围[5]。应当由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做出详细的司法解释, 即确定这种利益是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福祉的利益。否则, 便会出现个人行为假借行政意志进行土地的征收与征用, 从而导致无形中公共利益一次所规定范围扩大的结果, 以及由此结果所造成的对土地资源的滥用、破坏和浪费等严重后果的出现。
其次, 应当考虑土地整体系统的生态价值。“占多少, 垦多少”看似是对耕地的一种有效保护, 然而并非如此。究其根本, 我国有众多的生态系统种类, 当耕地被占用, 那么势必要开垦新的土地来作为耕地使用。从另一角度来看, 这就破坏了我国现有的整体生态系统, 无论是草原、荒漠、湿地等都是特有的生态系统种类, 因而也就有其固然的生态价值。如果在规划不利的情况下, 对耕地进行征用之后又开垦其他的土地来补充耕地, 那么原有的生态体系将会遭到破坏, 从而导致连锁反应, 致使生物栖息地减少, 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因此, 要从基础做起, 即在土地利用规划上进行立法,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定土地用途[6], 防止违背整体规划的土地征用, 从而保障整个生态系统, 进而更加完善地实现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
1.3 我国《土地管理法》的价值理念及评析
由于《土地管理法》行政法规的本质属性, 也就造成了其侧重于行政管理,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不动产的民事私法内容的结果出现[7]。无权利就无救济, 这句话非常恰当地印证在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进行征收和征用土地的过程中, 并没有完善地保护所涉及土地中人员的利益, 也就是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国有和集体所有的特有的所有权模式, 真正受到征收和征用影响的人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 在价值理念上看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缺失。
因此, 《土地管理法》应当从价值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基石。即首先要切实保障厉害关系人的合法的经济利益, 在征收和征用土地时要给予利害关系人以合适的经济补偿或者是适当的生活安置;此外, 要恰当把握科学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的概念, 在征用和征收土地之时, 要在顾及人类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 对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进行充分考虑, 从而给予无论是在经济利益上还是在生态价值上完善的人文关怀。
2《土地管理法》应有的精神内涵
2.1 正义
这里的正义主要是指土地利益分配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正义性内容。土地的资产属性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能够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带来长期的经济收益[8]。然而我国当今的《土地管理法》中, 由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土地2种所有权的共同存在, 因而使“谁所有, 谁受益”这样一种理所应当的收益模式不能实现, 进而导致了在土地利益分配时的正义缺失。分析造成这一正义缺失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是已经将土地这样一种具有资源性属性的物品改变成了交易性属性的物品。然而由于国家对土地的行政管理, 使政府在土地的征用与征收中抢占了大量的利益, 而真正需要给予补偿的与土地最为密切相关的当事人则只能够分到少许的安慰性利益。政府的土地财政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测算显示, 征地收入分配的比例大致为农民5%~10%, 集体25%~30%, 各级政府及其机构60%~70%。
因此, 土地利益分配正义便成为了土地法所应具有、首当其冲的精神品格。分配正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从根源上看就是政府通过其行政权力对公民土地利益受益权利的一种排挤和打压。这同时也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最为舒适的暖床。因此, 在土地的征收与征用的过程中, 逐渐地减少并消除行政权力的作用, 通过市场机制来对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进行合理调解, 从而使权利与义务真正地实现一体化, 进而实现土地相关权利移转中所涉及到的利益分配问题。
2.2 自由
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下的土地权利所有者行使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流转的自由。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以正式制度安排的形式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确立了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乡 (镇) 集体经济组织“三级所有”的模式。但是正是这样一种看似产权明晰的权属模式, 其实是最终导致土地的真正所有权得不到落实、处于缺失地位的原因。这种土地集体所有权属的模式, 其实是置广大村民的土地利益于不顾, 而仅仅有几个拥有相对行政权力的领导来代为实施这种权利, 从而导致了集体产权性质的农村土地在现实中, 尤其是征地过程中被当作公共品对待局面的出现[8]。
目前的土地制度仍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严重阻碍, 土地所有权所关联的是土地财产权, 而土地财产权所关联的又恰恰是农民的生存权。因此, 要想保障农民能够真正地成为土地权利的享有者, 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土地权利的非身份化、稳定化和自由化, 使土地真正成为财产, 而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 已经是势所必然[9]。改变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乡 (镇) 集体经济组织“三级所有”的模式中少数领导独占土地权利的行使资格, 以及杜绝土地权利流转中的黑金交易, 使农民真正地成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享有者, 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国家的行政强制意志来改变自己的土地用途或者是流转自己的土地权利, 才是《土地管理法》所应当具有的精神品格。
2.3 人权
这里所说之人权问题是指在《土地管理法》当中所有的、大多是行政机关进行管理的条文, 而独独缺乏在土地资源方面如何实现土地权利相关人的权利条文规定。温家宝总理指出, 当今的政府已经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那么立法的导向也应当依照此趋势有所改善, 但是在《土地管理法》当中, 依旧是过多的义务、极少的权利。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到人权包括最为基本的2项内容, 即生存权和发展权, 如果在土地上加以过多的行政管制, 那么势必会限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 进而也就引发了由土地所导致的人权问题。
因此, 人权也成为了《土地管理法》所必不可缺的精神品格, 人权问题不解决, 缺乏人权保障的法律便会逐渐被认为是恶法。笔者认为, 当今所要做的便是改变我国土地征收与人权保障问题的现实面貌, 以更注重保护权利的服务性规定来代替更注重义务的行政管理性标准, 从而真正地做到科学发展观当中的以人为本。
3 我国《土地管理法》精神品格的修缮意见
从《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到现在, 正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这么多年的实践意味着《土地管理法》无论是在其条文规定方面, 还是在其精神品格方面都有着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发挥了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功能。然而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口日渐增多、资源日益缺乏的当今条件下, 同时更是在我国缺乏土地法基本法的现实状况下, 仅仅依靠这样的一部《土地管理法》是绝对不能够实现土地基本法所应当实现的功能的。故而,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有关《土地管理法》精神品格的修缮意见。
3.1 更名
《土地管理法》更名为土地法, 扫除法条先前所给人们深刻的行政法性质法律印象, 同样也能够更为充分地反应其作为自然资源法属性法条的本来面目。
3.2 修改立法目的
删除加强土地管理的相关意思表达, 同时依照《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 加入加强对土地权利人土地权益保护的思想。针对立法目的的修改便是最为关键的修改, 这样在以后对土地法的具体修改中, 便会以此为指导, 更为注重对所有权人的服务, 而不是当今加以严格的行政性义务。
3.3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问题
目前, 当今集体土地真正所有权者的规定缺失已经导致了农村土地被侵占, 以及土地相关利益人不能够分配到足够的土地征用或征收补偿问题的出现。因此, 提高土地利用程度, 明晰土地权属,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土地利益的分配正义、土地权利流转的自由实施以及土地征收问题的以人为本, 也就是更为有效地让土地法所应具有的精神品格得到落实。
3.4 加入环境保护与生态维系的价值理念
众所周知, 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 是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理应对其给予应有的保护。尤其是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更需要在这样一部《土地法》中体现出对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保护。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立法的最终目的, 是全人类的理想。保障人类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权利, 是环境立法的中介目的[10]。自然资源法作为环境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故而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立法最终目的和中介目的。
4 结语
如果法律强调其精神品格, 那么就有了一种丰富的资源, 以及可用于批判具体规则的权威[11]。因而一部法律所具有的精神品格便可以决定这部法律的创制成功与否、善恶与否。一部恶法无论实行的如何成功, 从其根本来说都不能称之为法律。若想实现一部法律所应实现的价值和效能, 那么便完完全全地取决于这部法律的精神品格。因此,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应当从修缮其精神品格方面迈出第一步, 再以此进行完善。
摘要:考察我国《土地管理法》精神品格, 分析《土地管理法》应有的精神内涵, 并提出我国《土地管理法》精神品格的修缮意见, 以为健全我国《土地管理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法,精神品格,精神内涵,修缮意见,中国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2]忻梅.重构我国土地立法的价值体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 (5) :82-85.
[3]严金明.土地规划立法的导向选择与法律框架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1) :4-9.
[4]钟京涛.试论我国土地立法的指导思想[J].国土经济, 2003 (6) :17-19.
[5]张成立.回顾与反思—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变迁及立法完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 (6) :17-19.
[6]严金明.土地规划立法的导向选择与法律框架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1) :4-9.
[7]张志坡.土地权利体系构建之指导思想和原则[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9 (3) :88-90.
[8]宋敏.城镇化与土地收益分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7) :1471-1474.
[9]李凤章, 张秀全.土地所有权立法之反思:透过历史的映照[J].北方法学, 2009 (2) :47-64.
[10]王曦, 陈维春.浅论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4, 36 (5) :28-34.
精神品格 篇8
为什么我们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北京精神的表述语, 怎样才能更好地宣传、践行北京精神?
01
北京精神表述语的四个统一
第一, 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统一;第二, 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统一;第三, 城市特质与市民气质的统一;第四, 历史底蕴与未来愿景的统一。
北京精神的表述语在总体上体现了“四个统一”的特点。
第一, 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统一。2011年11月2日, 北京市委向全社会发布了北京精神的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很多人就问, 为何把“爱国”这样很普通、很常见的字眼作为北京精神的表述语呢?谁不爱国, 哪个城市不爱国?我认为, 北京作为首都其命运会更直接、更深刻的与祖国联系在一起。因此北京的每一项举措, 每一次发展, 每一种诉求都必须更深刻、完整地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北京的词条说, 北京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京的每一座建筑几乎都拥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和民族价值。这当然是从城市形态来看的。而从城市的特性内涵来分析, 北京是首都, 是首善之区。早在《史记》、《汉书》等历代文献中就有关于首善之区的记录。如“故教化之行也, 建首善自京师始”。树榜样立标杆要从首都开始, “京师乃首善之地, 忠义之士藉藉”, 什么都要做得最好, 能垂范天下。因此,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褒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贯穿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第二, 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统一。什么是城市共性, 什么是城市个性?也许根本不存在一个排他的唯一的城市个性。所谓城市个性, 乃是城市共性某几个元素在这个城市表现得更加充分, 更加典型, 更加完整而已。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其个性恰恰在于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城市的共性。在2012年11月2日的发布式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把北京精神表述语的四个词做了定位和分工:爱国是核心, 创新是精髓, 包容是特征, 厚德是品质。北京精神发布之后, 其他一些城市精神中也出现了“包容”, 有的学者认为, 相对而言, “包容”与北京精神是最契合的。北京《法制晚报》的记者对全国的地区精神、城市精神表述语进行了梳理, 发现“创新”的使用频率最高, 因为这是时代使然。除了这一点, 其实北京对于“创新”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北京具有悠久的创新历史, 从周口店猿人用火, 到元大都规划建设, 再到近现代的“五四”运动, 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思想上, 北京都充满着创新的佳话。同时, 北京最具创新动机。北京是首都, 是首善之区, 它必须以创新垂范天下。如果北京没有创新理念, 事事落后于人, 就不能完成首善之区的伟大使命。北京聚集了无与伦比的创新资源。中国的两院院士一半以上生活工作在北京;北京的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的重点工程实验室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关村是中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全国高新技术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 无论全国各地对“创新”的使用频率多么高, 北京也依然要把“创新”写进北京精神。
第三, 城市特质与市民气质的统一。北京精神表述语发布会之后,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管理广播请我与市民朋友们谈谈北京精神。有位老大爷打进电话说, 你讲得很好, 但是我听来听去这些不像北京精神, 而是北京人的精神。我对这位老大爷讲, 您说得非常对, 在精神文化层面, 城市跟人是统一的, 是融为一体的。一个城市无论多么辉煌、多么伟大, 本质上都是一代代市民的精神世界的外在反映, 城市的形态反映了市民的心态。总体来看, 这些年北京的建设规划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空间开阔、稳健端庄、整体和谐。这三个特点恰恰是北京市民豁达大气、宽厚包容、文明有礼的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风貌, 是从元明清古城一脉传承下来的。元代想要建设世界上最伟大的都城, 忽必烈请的建筑师、规划师都是汉人, 所以他们的建筑哲学都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北京城的中轴线, 有节奏地矗立着故宫、景山、钟鼓楼、天坛等高大建筑, 东西两边是大片的低矮四合院, 中轴对称, 规则严整, 错落有致, 这在世界上是具有唯一性的。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在评价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都城建设时说:“中国古代的都城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慕、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 形成了任何文化都不能超越的有机图案。”李约瑟一句话道破了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都城建设的特质, 是城市与人的融合, 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而北京精神既是北京的特质, 也是北京市民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 两者是统一的。
第四, 历史底蕴与未来愿景的统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既是对北京优秀文化传统的概括与传承, 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所秉持的价值理想, 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在北京精神表述语发布后, 我对记者说, 北京精神是对我们这座城市文化传统的总结、概括和传承。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 800多年的建都史。作为北京人, 我们有能力创造辉煌的历史, 更有信心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北京精神把对历史的继承和对未来的期许完整地统一起来了。北京精神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不是今天才有的, 许多元素都是几千年一脉传承下来的。比如“包容”, 北京不是今天才变得“包容”的, 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民族文化融合大多发生在山西、河北、北京地区, 北京既是历史上人口汇集和民族矛盾焦点的所在地, 也是人口来往和民族融合的凝聚交汇点。北京因其漫长的历史和独特的地位而得以与来自世界各地以及中国内部的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融, 从而也造就了其思想耐受性和强大的文化吸附力。我曾经在西城区当过宣传部长, 西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主要办公地, 人才众多, 资源丰富, 这里的人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在一次会议上我说, 西城由于它特殊的功能, 决定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户籍所在地, 祖籍多少代都在西城的人少有。从1271年元大都规划建设开始, 这里原来的居民就被疏散了, 仅有蒙古人。到了明代永乐19年, 朝廷从南京迁到北京, 这里的蒙古人就都被迁到河南去了, 又从浙江、江苏移民50万居住在什刹海一带。清军入关后, 内城里住的都是满族人, 汉人住在外城。新中国成立以后, 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仁人志士来到西城, 怀着理想和激情在这里工作和奋斗, 他们也就成为了西城人、北京人。如今, 北京人口已从建国初期的两百万, 发展到目前的近两千万, 其中有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但是更多的是显示了首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气度和博大胸怀。
02
北京精神内涵的三个基本特性
一是包容性;二是人民性;三是导向性。
我简单总结一下北京精神内涵的三个基本特性。
一是包容性。一个城市精神的包容度有多大, 这个城市就能够走多远。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我曾在绿色家园媒体村工作过一段时间, 作为奥运村团队, 我们曾提出“为了奥运会不怕苦和累”的口号。但这个口号在奥运村和奥组委之外没有人响应。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不仅仅是奥组委的事情, 也不仅仅是奥运村的事情, 它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共襄盛举, 后来北京奥组委提出来一个口号“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口号虽然在全国的号召力非常强, 但是感染力还是不够强。奥运会从名称到内容, 都是国际奥委会规定的, 如果你跟国际奥委会没有良好的沟通, 跟204个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组委没有良好的沟通, 奥运会照样办不好。所以, 我们最后提出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我们走在一起, 无论你是什么民族, 什么文化, 在奥林匹克旗帜下, 会更高、更快、更强, 会团结、友谊、进步。罗格评价北京奥运会是无与伦比的,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这个口号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北京精神的包容性, 表现在它不仅考虑了城市, 而且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不仅考虑自己的发展, 而且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进步、世界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考虑城市的今天, 而且不断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是人民性。北京精神从本质上讲, 是一代又一代北京人创造、实践、传承的价值理想, 是北京发展中不断积累深化的文化内核和思想动力。我曾经把北京精神比喻成北京市民精神世界的同心圆。1961.4万北京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都有自己的独特兴趣, 这无可厚非, 但是把这些人生价值、个人兴趣叠加在一起, 最厚重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相似、相同的部分是什么呢?就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所以, 北京精神是北京这座城市的集体人格, 是全体市民的共同价值理想。北京精神的人民性还可以从北京精神的诞生过程看。18个月的提炼过程, 经过前期酝酿, 专家研讨, 各个部门各个区县征求意见, 最后由全体市民投票选举。短短10天的时间, 收到了选票2929709张, 应该说参与面是非常广的, 其中有175万张票投给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占了总票数的59.7%。“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反映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特征、首善特质, 反映了首都人民高尚的精神追求。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都对北京精神表示赞同。李长春同志作出批示:“北京精神提炼过程很好, 结果也非常好。”我认为, 这一批示不仅代表党中央的声音, 也代表了1961.4万北京人的声音。
三是导向性。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 北京也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然而全球化进程是充满风险的, 外国的专家学者也曾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把自己的做法上升为“国际惯例”, 把自己的想法上升为“普世价值”, 什么事它都要插手, 都想说了算。我们有些人竟然天真地认为美国人是为咱们好。其实, 美国在文化上是维护中心、控制边缘的格局, 美欧是文化中心, 第三世界是文化边缘。在经济和贸易上面, 美国维护的是垂直分工体系。全球的分工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水平分工体系, 即你能做鼠标, 我也能做鼠标。而你做鼠标我只能生产水泥, 这个就是垂直分工。美国通过这种文化输出, 通过战争, 维持垂直分工体系。第三世界国家永远都在做那些粗加工产品, 永远被固定在鞋帽、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赚取的是低端财富。而美国在做资本市场, 搞奢侈品设计和销售, 搞高新技术的研发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赚取的是高端财富。可见, 意识形态不仅仅是政治问题, 还是经济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 我们在吸引、凝聚全球关注目光方面非常出色。中国举办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 既展示了中华文明和改革开放成果, 也展示了中国人文明开放的新形象。但是我们在凝聚自己人的注意力方面, 特别是在凝聚年轻人的注意力方面,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中国不凝聚自己国人的注意力, 美国人就要跟你抢夺这个注意力资源。美国从1951年开始研究对华《十条戒令》,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最终定稿, 核心意思就是要以物质引诱中国年轻一代, 让他们放弃共产主义信条, 让他们沉湎于色情、游戏、电影、犯罪上。美国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也知道宣传要入心入脑, 让大家感觉到亲切才能有宣传效果, 所以他们在对华广播中既讲普通话, 也讲闽南语、粤语, 尽量让你听着亲切。我们每年在扫黄打非中要取缔500多个色情网站, 这些网站追根溯源80%是西方网站。美国靠垄断话语权、抢夺注意力来灌输对他们有利的价值观, 从而实现美国的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 在全球化进程中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代化的事情, 它更需要一种精神坐标, 一种价值导向, 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就给我们这座城市提供了一个价值导向, 让我们在纷纭复杂的交流交融过程中能够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多元趣味, 以先进文化来应对文化的多样多元。
03
让北京精神不断深入人心
第一, 文化推动;第二, 典型引领;第三, 实践深化。
怎样才能更好地宣传、推动、践行北京精神, 让它深入人心, 真正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性格, 成为流动在市民血脉中的一种品格和基因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 文化推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 全国各地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北京也在推动首都文化的发展繁荣。现在, 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各种各样, 有人认为电脑是文化, 有人认为建筑物是文化, 有人认为诗歌、舞蹈是文化, 有人认为吃喝玩乐是文化, 而学者们对文化概念的表述也有370多种。我认为, 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价值情感。文学艺术被称为文化, 是因为它们用文字、线条、色彩、造型摹写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共同追求;哲学、宗教被称为文化, 是因为它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的生命价值和终极归宿;制度、风俗被称为文化, 是因为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物质、器物被称为文化, 是因为它们本身或多或少反映了人想要表达的价值意义。如果把从山上随便滚下的一块石头也称之为文物, 称之为文化, 就一定不能让人理解。美妙的音乐从二胡、小提琴、钢琴中流淌出来, 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乐器称为音乐, 它们是演奏、承载、表达音乐的器物。由此, 我们就能够得到几点启示:
一是价值必须靠载体去表达。价值是内在的意义, 必须靠一定的物质载体、行为方式来表达。美国之所以形成了文化霸权, 凭借的就是它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 而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劣势, 表达我们文化价值的载体还不够强大。因此,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就一定要创造文化产品, 还要使之广泛流通。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 发展繁荣就是一句空话。
二是载体必须承载价值, 才能被称为文化产品。现在有关的统计非常宽泛, 把一些不直接表达文化价值意义的机器生产也纳入到文化产业里, 这种统计不能作为判断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数据。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一句话, 很伤中国人的心。她说, 永远不要害怕中国, 中国只能生产、出口电视机, 而不能生产、出口电视机里播放的内容。她所说的内容, 就是电视节目, 那才是表达文化价值意义、塑造人的情感心灵、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不能创造这些东西, 我们生产电视机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就要坚持内容至上, 要创造内容, 要表达价值, 要弘扬中华文明,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是价值和载体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想象力对艺术对象做出不同的解读。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诗歌专论《毛诗序》里边有一段话我觉得非常经典:“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必须不断创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古往今来有无数优秀作品, 但它们的主题只有一个, 就是真善美, 因为按照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追求, 不可能让假丑恶的东西大行其道。北京精神作为北京文化的价值内核, 是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逻辑起点。北京优秀的文化作品都应该表达“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个共同主题, 首都的文化载体都应该具有“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样一个内在灵魂。大家可以通过文艺创作表演, 通过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等组织文化的建设来推动北京精神的践行。要更加重视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是一个居住共同体、生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 但是现在这个共同体的内涵还没有培育起来, 还不够丰满。零点公司曾对100个年轻人做问卷调查, 第一个问题是“你有没有邻居?”98.7%的人回答“有”;第二个问题是“邻居是不是你的朋友?”回答“是”的只有1.2%。这说明在年轻人心目中, 邻居仅仅是离自己比较近的一扇门、一个房间, 而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角度上的邻居已经渐行渐远, 甚至根本不存在。社区文化追求的是守望相助、同气相求、彼此关怀的氛围, 这些都需要去逐步培育, 逐步弘扬。比如, 社区举办合唱、书画、舞蹈、下棋、打牌等活动, 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 把美的元素融入到生活中, 并不断发现更多的美;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彼此相识, 传递笑容, 传递感情, 传递共同价值观, 这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是践行北京精神所需要的基本方式。去年, 广东佛山一个小女孩被两辆汽车碾压, 许多路人视而不见, 无一施以援手。而拾荒阿婆陈贤妹见到后, 立即把小女孩抱到路边, 并急忙寻找到孩子的妈妈。一时间, 陈贤妹成为了广受赞颂的道德人物, 网友们把她誉为“最美婆婆”。陈贤妹为什么这样做, 而那么多人为什么如此冷漠?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除了要传播理论、传授知识, 很重要的还要激发人们的良知, 培育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让真善美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要把美丽的人性光辉释放出来。
第二, 典型引领。要弘扬践行北京精神, 必须把最能体现北京精神的人物、故事挖掘整理出来, 让它发扬光大, 使人们都能够见贤思齐、传递爱心。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道德建设, 学雷锋活动写进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 这就是一种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现在很多年轻人羡慕西方的道德教育, 以为他们的道德水平比我们高。《泰坦尼克号》这个大片制作精美, 场面壮观, 催人泪下。就在船身倾斜的那一刻, 音乐家们依然面不改色地演奏圆舞曲, 船长船员把妇女儿童送到救生艇上以后依然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感人的是男主人公杰克, 他把唯一能够用来救生的浮木留给了女友罗斯。“答应我, 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这句话不知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有的网友产生了联想, 发帖子说, 假如泰坦尼克号上都是中国人, 一定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场面。我认为, 他说的不对。中国人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众志成城的事例举不胜举。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 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这时, 在唐山开滦吕家坨煤矿的井下深处, 有一千多人正在作业, 领头的叫贾邦友, 是矿党委常委, 一名退伍军人。地震袭来时, 井下剧烈地晃动, 断电、停风, 一片漆黑。贾邦友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把这一千多个兄弟们都救出去。他带领众人艰难步行了十多里长的巷道, 最后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口, 这里十分狭窄, 每次只能通过一个人, 万一出现混乱, 就会发生伤亡事故。他立即召集大家开了一个紧急会, 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指挥部, 由他担任支部书记和总指挥。指挥部当即决定, 撤离一定要有秩序, 首先撤的是外单位来矿帮助工作的人员, 因为他们是客人;其次是到井下支援生产的地面工人, 因为他们缺乏井下救生的技能;再次是井下生产岗位工人, 因为他们平时最辛苦;最后是机关干部, 因为他们应当为职工做出表率。指挥部还要求, 各单位都要按照先群众、后党员的顺序撤出, 并要照顾好女同志和体弱的同志。等到大家全部撤出了, 指挥部的同志才出井, 而走在最后的就是贾邦友。这时已是清晨8点30分。在这极其危险的五个小时里, 老贾以及同他患难与共的一千多人, 表现出了非常的理智、冷静、文明和人性, 这就是我们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无数事实可能证明, “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今天, 我们践行北京精神, 弘扬核心价值观, 一定要把体现我们民族精神的人物事迹梳理出来, 传播开来, 用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使之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第三, 实践深化。现在, 北京精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而要让每一个市民对北京精神都能够科学理解, 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在实践层面上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让北京精神蕴含的价值观在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层面得以完整表达。任何一种重要思想, 如果不能够落实到制度层面, 那么它对实际工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我的观点是, 不要认为政府的规章条例只是用来完成政府事务的, 实际上它也在表达价值观, 也在影响着公众的思想和情绪。通常人们以为城市规划就是规划, 仅仅是对空间的一个分割。其实, 空间分割就是利益分割, 利益分割背后是受价值观主导的。比如拆迁, 拆哪里不拆哪里, 建什么不建什么, 补助谁不补助谁, 就是由价值观驱使的一种执政行为。如果规章制度不修改不完善, 北京精神怎么能够得到准确表达?如果我们的规章制度都是排外的, 怎么彰显“包容”?如果规章制度都是守旧的, 怎么彰显“创新”?
二是要通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引领北京精神的践行。城市的设施、公共服务能力都是北京精神的直接表达, 在北京生活工作方便不方便、安全不安全, 是关系到百姓幸福感的直接因素。几年前, 北京西单北大街人车混行, 拥挤不堪。虽然过街天桥建得很大, 可就是没人去走, 因为台阶较多, 不如横穿马路方便。于是, 西城区投资, 在每个过街天桥上安一个自动滚梯, 交通秩序立刻就变好了, 人们也从中看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所以, 践行北京精神不能光喊口号、贴标语, 还要进一步改善公共设施条件,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党和政府是在实实在在倡导并践行北京精神。
三是每一个窗口行业都应该成为践行北京精神的表率, 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公务员都要争当践行北京精神的模范。我曾经给卫生局的同志们讲人文北京, 我说医乃仁术, 仁者爱人, 在医患和谐关系建设中, 医生和医院处于主导地位, 要付出更多。会后有人问我, 为什么要爱人?我说, 病人在医生眼中不能是患病的躯体, 而是个鲜活的生命。你对病人什么态度, 可以折射出你对生命的态度, 对人的态度, 对人类的态度, 也包括对你自己的态度。如果你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甚至发生医疗事故, 那么你不仅是在践踏道德和法律, 而且是在践踏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人格。他愣了一下说, 有道理, 看来特殊职业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道德约定。我认为他概括得很准确。每一个职业都有一种道德约定, 各个行政部门也是如此。有些事你确实解决不了, 但应该给人家讲清楚, 要相信群众是通情达理的, 最起码应在态度上让人感觉是温暖的。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地, 老百姓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执政之基, 关怀老百姓就是维护党的事业。践行北京精神, 需要行政部门、窗口行业的先进分子发挥出更大的表率作用。
精神品格 篇9
其实“文以载道”的思想,最早在战国时已露端倪。“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战国时候就已在流传的古训。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在中国文艺史上,关于文道关系的讨论也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梁代著名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中就已经明确提及:“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唐朝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云:“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为能也。”也提出类似的说法“文以明道”。后来唐代文学家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序》中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古人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即现在我们说的“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道”,究竟是什么?
大体说来,“文”是手段,是形式,“道”才是目的,“文”都是为其“道”服务的。这种文道理解被表述为“文以载道”或者是“文以贯道”,不但成为历史散文的共同准则,而且成为中国整个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为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才能使读者并不觉得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王之涣的诗歌时说:“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说的也是同一个意思。有意思的是,这两句话同样适用于建筑领域。建筑若与道、景物、情事融合在一起,在精神思想上达到高超的境界,对事对物透彻深远,意境宏大,传递出一种永恒,才是高超的艺术。
新世纪的艺术发展史带给艺术家的不仅是无垠宽阔的、无限创造的自由,而且还包括无比强大的解构能力,于是一切事物在解构的手术刀面前纷纷瓦解,经典文化体系也“难逃厄运”,被质疑、否定和改造。在这一点上,解构主义的先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构模式:将爱情解构为性欲,将花朵解构为种子和泥土,将本来源自“超我”的艺术努力,归之于“本我”的升华,即性欲化为文字图景后的变体。一句话,无非就是,把人解构为动物,把人性解构为物性。于是,人性轰然倒塌成一片废墟。到了20世纪末,解构浪潮逐渐蔓延到了人类创造的几乎所有原先引以为豪的领域,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很快地,艺术通史变成了艺术断代史,道德通史也变成了道德断代史。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沉溺于自由创造的幻觉之中,对一切的经典进行肆意的个人阅读和解构。“艺术就是自由”成了纯粹自明性的真理,一切思想、精神和道德都被消减,艺术回归到了赤子的无邪状态,没有任何的禁区,精神领域成为快感和冲动奔驰的充满游戏精神的地方。按说,既然是思想高度解放的时代,文化当更为繁荣,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冲动受到了审美规律的惩罚,一切借艺术名义而获得的价值感荡然无存。
事实上,每一代人的文化自信必须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文化继承带来的充盈感;二是文化创造带来的满足感。但后者必须仰懒于前者,创造必须仰赖于继承。经典文化携带着某些重要的文化信息,是人类智慧的见证,从中可以寻索到创造的道路,不应被后人摒弃。
同样道理,中国古人文化传统的精髓——“文以载道”、“理势骨高”理应在当代被继承并得到弘扬。在当代建筑艺术这个有着独特的美学品格和精神价值的领域里,建筑也绝不能仅仅停留于空间这个本体,也不能仅仅是形式的舞蹈。如果仅仅以形式和空间作为全部价值所在的话,将失去发展的余地。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在城市环境中,只有做到“以文载道,理势骨高”,才能从现有的文化思想中成功突围,才能寻求到新的艺术创作道路。
北京银泰中心有着两个恒定不变的基本主题和元素,即山水和灯笼,传递着“道”的信息。东方山水和绿化,是整个项目自然主题的元素。在中央商务区喧嚣繁忙的商业社会生活中,山水和绿化提供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活情趣和节奏。在银泰中心项目所有的公共活动区域和视觉区域,从室内到室外,从地面到屋面,东方意蕴的山水和绿化的主题,不断地以各种形态和方式重复和再现。人们在对立、冲突、恍惚之中追寻和体验自然的、思想的空灵。
照耀中国的灯笼作为文化主题,这一取意于中国传统宫灯造型的文化符号,反映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本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其已成为北京中央商务区核心地带独特的建筑和文化标志之一。灯笼以三种颜色:黄、蓝、红,分别在午夜前、午夜后、中国节日呈现,寄寓暮鼓晨钟、祥瑞吉庆,为北京这一富有历史传统的城市,再添一笔悠悠古意。灯笼图案在整个项目中多次出现,最终设计成为一个优雅,独特、鲜明的标志,整个建筑从形式到细部装饰等多方面以现代方式抽象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这不仅是中国本土历史文化的象征,同时又是展望北京光明未来的灯塔。
云南香格里拉迪庆喜来登酒店则隐含着“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隐皆大雅,大雅当大隐,何论朝市山?”的“道”。建筑空间表达自然、时尚、空间和空中花园的结合体,与西方高端时尚奢侈品追求自然特征为发展方向一脉相承,创作了一种藏式文化活动场所:宽敞、优雅、纯净、安逸、私密、自然环境、非常愉快的感受。用建筑语言体现心历过程的活动形态与特征,将人文、科技与经济社会形态与建筑形态和谐统一起来,求得内在精神、特征与外在形式的高度协调。以印象派艺术原理,提取传统与技术的抽象特征,将传统的藏式景观建筑特征,抽象并演化为一种意念,体验传统与现代、人文与技术、时尚与空间、浪漫与理性、自然与人为的矛盾对立美,制造交流话题,激发想象力与行为欲望。
光为多晶硅产业园设计主体产品是多晶硅,我们试图给一个极其枯燥乏味的工厂带来令人回味无穷的内涵和形象——让建筑讲述“硅”的故事。本着这个追求,我们着意于从矿石直到成为产品的科技化演化历程,在这一演化历程中表现“硅”多种不同的形态、质地与肌理。斑驳流离、晶莹剔透、若隐若现,极具科技工业性和艺术表现力。建筑珍视这一历程和物质形态,将其抽象提取为建筑门窗、墙体、屋面造型的构成要素,描述建筑及其工艺生产之间所蕴含的深刻理念与精神,既满足实用功能,又使得这组工业建筑具有脱胎换骨的视觉冲击力,引导企业工人和管理者产生共通的精神与文化共鸣——“道”。
太原国际开发区中心区源于“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的太原黄河流域文化地理与历史精神,项目的概念与精神理念取意于“基石”。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投资商和开发区行政管理人员,我们是社会和彼此前进的基石。设计以山西地理特征——“石感”为出发点,以“基石”形象强调有机统一,形成强烈的城市区域特征和场所感。“洞”空间取意于山西石窟,浑实厚重的建筑结合功能设置了一组组的洞空间。“洞”空间以城市尺度出现,给区域提供了另外一种深度和心理维度。“洞”空间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所,将人的感觉与城市生活联系起来,创造出饶有情趣、别有洞天的人文场景,构筑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城市画面。
哈尔滨汽车交易市场,打破汽车交易市场千篇一律的建筑形象的科技感,以汽车的流畅性、空间感、个性,作为建筑的基本表意。以兴安岭的森林形态,表达具有自然、哲学意味的建筑理念,连绵起伏的脉络将组群建筑群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建筑组群以其独特的地理形象,形成与众不同的城市肌理,与周边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进气格栅”式的主立面,独特鲜明的表明建筑的身份和特征。建筑造型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与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历史具有共性。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矩形墙面的切割变化,形成韵律的凹凸关系和光影变化,形成建筑的生态木质感。朴素的建筑形象具有强烈的质地感、光影感,垂直挺拔生长的动势与横向流畅的运动趋势和谐统一起来。
阿玛尼旗舰店取意于中国的窗花和剪纸艺术,将玻璃和木质窗花墙混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轻盈和沉稳、光滑和粗糙、简约和复杂、现代和传统,充满矛盾关系的效果独特的墙体结构,和谐地表达了同为裁剪艺术的著名时尚品牌的选料、裁减、设计原则和风格。在被沉重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包围的密不透风的建筑环境中,犹如芭蕾舞艺术家轻盈优雅地传递着艺术文化信息。
以文载道,理势骨高。艺术一旦以“文”指向了科学无法到达的“超现实”的“道”,就在艺术内部形成了一个空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理维度空间,这是一个能够源源不断地涌出意义的空间,一个见性成佛的空间。在“文”抵达“道”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文”的速度和力量,它们与形式、时间等一同构成了美学上的秘密。
精神品格 篇10
1、明确知识分子责任, 完成应尽义务
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俄罗斯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品质。“地下室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表现得非常强烈。1864年初,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新创刊的《当代》杂志上发表了其最有争议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主人公是一个“意识感”过于强烈的人, 他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平等的对话, 总觉得自己的高明见解优于其他人, 但又嫉妒他人的确定感。后成为没人搭理又自我迷惘的怪人走入地下室。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地下室人”形象对19世纪伴随着俄国启蒙运动而盛行的理性主义进行了解构。“地下室人”通过被人称为病态的自我分析和自省对理性主义进行了颠覆。他在自己“重新评价价值”时, 将原本占主要地位的理性与次要地位意志彻底颠倒过来, 拒绝向理性哲学低头, 得出人类是非理性造物的结论。
《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主人公彼得罗维奇在面对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时, 表现得也尤为坚定。为了捍卫自我尊严, 保持精神自由与思想独立, 在勉强糊口的生存危机中不向斯大林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献媚。主人公彼得洛维奇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 对于旧秩序的高压与虚伪, 彼得罗维奇是持批判态度的;而对于新秩序的无序与混乱, 彼得洛维奇也并不看好。因为这一切社会规约都与他个性自由有强烈冲突, 前一种秩序用集权压抑他的自由, 后一种秩序用物质意识压抑他的自由, 在对现代规约“合法性”的对抗中, 拥有强烈个性的他选择坚持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 保留知识分子的傲骨。
2、具有怀疑精神, 抗拒盲从主流
从“地下室人”生存的环境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显然不可能是主流人士。第一位“地下室人”——《地下室手记》中的主人公被看做是行为怪诞和思想复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以一种病态的、癫狂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表达的哲理完全是违背科学和道德的学说。他表达这一切是出于自身体验的自觉行为, 在“科学已达到非常和谐一致的地球上, 寻找着混乱和恣意妄为。因为一致与和谐在压迫着他们, 他们在自然性和规律性的气氛中窒息。”[2]这一形象曾遭到诸多争议, 很多人试图用当时的传统文学将其扶正, 证明他偏离了当时的社会伦理准则。可这一尝试并不成功, 因为这一人物创作的目的就是与主流理性思维定势论战。20世纪, 马卡宁的《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的出现, 不但丰富了俄罗斯文学中“地下室人”的形象, 也给这一形象赋予了新意。严格来讲, 马卡宁的“地下室人”是隐性的“地下室人”, 即意识形态处于“地下”状态, 并非生活在地下。这一人物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一样都是具有怀疑精神和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形象。
3、强烈的内在意识与严酷的现实的抗争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 人的精神是其专注的对象。按着巴赫金的理解《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室人”与其说是一个人物形象, 不如说他是个意识活动体更准确。在《地下室手记》中, “地下室人”对人的本性做出很多的发现。他对人类理性提出质疑, 对人性进行了探索, 得出人的本性是对立的、矛盾的和非理性的结论。可很多时候, 人们往往不计得失, 对于非理性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地下室人”曾用牙痛的呻吟使别人遭罪, 从而让自己在理性的边界享受“越界”的刺激。“地下室人”甚至认为:其实, 比起创造, 人类更喜欢破坏。这一理论瓦解了人类理性活动的整个系统, 随时可以推翻完美理性的代表——水晶宫。拒绝成为理性的奴隶, 拒绝“水晶宫”的主人公对社会和哲学的思考是强有力的。“地下室人”通过内心独白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对意志和情感秩序进行了颠覆, 却没有找到对应社会行之有效的手段。作品第二章中, 在台球厅中与人冲突, “地下室人”希望别人把他扔出去以证明他的存在, 可军官只把他推到一边。他为此耿耿于怀, 只是在数年后, 他才在街上获得了得不偿失的胜利。然而他既不相信自己的报复是理直气壮的, 也不相信会真的获得成功, 而且他事先还知道这一报复给自己造成的痛苦其实比受到报复的人要大百倍。强烈的意志力导致他不明智的行为。别林斯基指出“个人的那部分作为世界机器的不协调的销钉, 整体部分、实现宇宙和谐这一目的的手段的感觉, 会导致疯狂”。[3]现实是严酷的, 非理性的“地下室人”不愿同理性的生活体制和解, 导致了“地下室人”现实生活的悲剧。
彼得罗维奇的悲剧, 同样源于此。在现实生活中, 他失去了亲人 (没有父母, 唯一的弟弟进了精神病院) , 没有固定收入, 作品得不到重视, 生活困苦。这一切没有阻止他保持个性的自由。彼得罗维奇在地下生活中还杀了两个人, 第一次杀害高加索人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尊严;第二次则是一半为了保护自己, 一半为了替同类人复仇。强烈的内在意识要他保持住个性的自由, 哪怕违背道德的准则。当然这种强烈的“意识感”给了“地下室人”坚强的意志, 可也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悲剧的命运, 或许这就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历史宿命。
摘要:“地下室人”是俄罗斯文学中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知识分子, 他们领略过西方的“理性”启蒙, 更看重俄罗斯传统的心智“信仰”。由于具备先验超拔的意识, 并因此无人能够理解。尽管看起来隐于“地下”的他们有些气急败坏, 但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们试图穿越迷雾看清事物的真相, 并顽强地以人的自由意志与外部的“理性”秩序相抗衡。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知识分子,“地下室人”
参考文献
[1]以赛亚·柏林, 俄国思想家, 彭淮栋译, 译林出版社, 2003年2月第二版
[2]M·巴赫金, 巴赫金文论选, 佟景韩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精神品格 篇11
【关键词】《论语》 乡土教材 中学生 精神品格 濡养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针对我校教学实际,笔者及部分同仁试图开发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论语》乡土教材。实践中,我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诸多方面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欲就教于方家。
一、以《论语》智慧濡养中学生精神品格,文化寻根中积淀文化基因——开发论语乡土教材的背景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生存智慧,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作为中国哲学巅峰之作的《论语》,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广泛适应性和强大凝聚力。随着日、韩及西方国家对《论语》等儒家文化研究的勃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更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当代中学生文化寻根,从《论语》中汲取生存智慧,以《论语》智慧濡养当代中学生的精神品格,并将孔子的智慧传承下去,力图使中学生继承并传扬传统文化基因,践行“文化爱国”思想,重建道德标杆。近年,语文专家提出三重境界的语文教育观,即语文教育应包括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我们开发中学生《论语》读本,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并以“人生语文”理念将学生引向对生命之美的追寻。
二、《论语》教学内容的解构与建构——中学进行《论语》教学的核心问题
实施新课改以来,尽管有些课程出现了《论语》章句,但中心停留在人技教育的层面,关注开发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论语》乡土教材却没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人生教育的目的,有意识的解构《论语》原著的体例,建构适用于濡养中学生精神品格的教学体系。《论语》原著,书成于众手,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条语录就是一章,若干章合为一篇,“学而第一”到“尧曰第二十”,篇章之间联系较松散。笔者依据如下原则进行解构:一是思想性,所选章节承载一定的思想性,而这一思想性对濡养中学生的精神品格极有裨益;二是一定的周知性,有一定的知名度,可能积淀为文化基因,必须传承下去;三是时代性,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现实意义,或者可与当代哲学思想对接,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把所选的《论语》章句归类建构。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建构的原则:学生思想品格的各个层面。
第一篇:感恩篇。感恩意识的淡薄恐怕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通病,他们承受父母之爱、老师之情、社会之恩而心安理得,认为理所当然。本篇多编选孔子关于“孝”的言论。第二篇:仁爱篇。当代中学生人文思想匮乏,自私自利,缺少尊重生命本体的意识。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仁爱思想。“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篇里重点培养学生的仁爱思想。第三篇:君子篇。编选论语中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如诚信、谦虚、礼让、乐观、正义等。第四篇:交友篇。编选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朋友数,斯疏矣”,夫子交友智慧今天仍有价值。第五篇:理想篇。选编夫子对大道的追求和坚守。如“荷蓧丈人”“楚狂接舆歌”等篇章。第六篇:教育篇。编选“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有教无类”等与教育有关的篇章,使学生既获得方法又滋养心灵。
体例上,《论语》原文、注释、译文(杨伯峻为主,兼及其他)、读解、课后思考、知识链接为每一篇的布局。当然,这仍然是粗线条的整合,有待进一步的解构建构,优化组合。
三、教学方式——文本阅读教学对接“百家讲坛”式教学方式
笔者在教学中,既重视传统文言文文本阅读教学,落实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又重视运用央视“百家讲坛”式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处在现代语境,长时期与传统文化隔离,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能力急速下滑,而百家讲坛将传统文化通俗化与大众传播平台结合,产生惊人的效应。文化布道者于丹,以其富于磁性的魅力语言,解读《论语》,刮起了一阵于丹旋风。这个东风要借。在教学中,在注释、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了读解。解读时,将《论语》智慧融注到当代人的智慧生活当中,借鉴于丹风格,增加趣味故事,解决学生听课动力性问题。
学生可以合作探究,为此,班里建立图书角,购置关于《论语》研究的相关书籍。学生也可上网查阅相关材料。此外,开设《论语》“学生讲堂”,学生由台下到台上,个性化解读。并且可以就不同解读展开论辩,新课改理念在这里充分得到实践。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动态评价方式
以濡养学生精神品格为目标,在评价时难以量化考核。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多元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学生知识能力掌握,评价学生品格精神素养,评价学生现实人生能力。评价者的多元化,不在是语文老师的一评定终身,学生、家长、社会等为评价参与评价中来。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问卷、访谈、谈话、测验等等。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不只是注重横向比较,更关注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这样更能看到学生的进步。评价“作业”也是多元的,既有诵读作业,也有论文类作业,不乏行动类作业。比如,在进行完感恩篇教学后,布置学生感恩作业:为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刷刷碗,写一张贺卡,写一封亲情信。将论语教学与班级管理嫁接,评选班级道德模范、文明标兵等等,于是学生由口诵到心惟到躬行,渐渐将《论语》智慧内化为一种品格,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论语教学的几重收获——引领学生求真、向善、为美,踏上探寻人生大美之路
笔者在进行《论语》教学实践的几年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觉解意识,使学生明白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引领学生觉解《论语》学习可以有多重收获。有了觉解意识,学生知道自己在文化寻根,肩负文化基因传承大任。笔者又清醒认识到学生的拼高考的功利思想,所以笔者在教学中有意将人技教育与人文人生教育对接,求真向善为美的目标也契合高考作文的要求。第一重收获:文言知识的积累,作文素材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第二重收获: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第三重收获:在《论语》智慧的滋养下,快乐生活,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作为实践者,班主任,在班级营造了一个“文化场”,班级文化竞争力提升,进而软实力提升,软实力推动硬实力,在08高考中,笔者所带高三(一)班级语文成绩均分名列全校之首,一本达线50人,并包揽蚌埠市理科总分冠亚军,创造一中高考的辉煌。
在中学生中进行《论语》教育,不是做秀,这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是一场既“化外”(外在精神风貌变化)更“化内”(内在精神品格的濡养)的运动。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整合,不断建构中。尽管只是尝试,但这种传承文化的拳拳之心,真挚而热烈。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裂,薪火必须传承,这是语文老师也是其他教育者的大义和责任。
【精神品格】推荐阅读:
精神品格08-30
学马兰精神 树烟草人新品格06-20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09-26
品格证据07-17
人物品格10-15
品格修养06-01
学生品格06-30
品格评价07-07
品格培养07-29
实践品格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