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格(共12篇)
学生品格 篇1
法律品格现状是提升教育有效性的客观依据。长期以来,关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以法制观念理论研究为主,少有从品格角度的实证分析。笔者尝试从品格角度、用实证方法予以分析。
1 研究设计
法律品格是个体所具备的有关法律现象和本质的精神构成,是个体深层的支配法律行为的动力之源[1]。它是由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行为四部分构成。基于此,笔者在设计《大学生法律品格现状调查表》时,内容主要以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行为四部分为主。法律认知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法律制度掌握的全面性、准确性;法律情感考察对法律的认同或否定、喜欢或厌恶等情绪体验强弱;法律意志考察在法律的理性权衡作用下,用法解决问题的张力强与弱;法律行为考察在法律认知、情感和意志支配下,个体动机的外部表现。
笔者选取了11所高校,其中1所部属高校———武汉理工大学,7所省属高校———河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安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泰山学院,2所市属地方高校———郑州师范学院、中州大学,以及1所民办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调查涵盖了我国各层次的高校,高校选取具有均衡性。在学生方面,调查文科类学生352人,占34.6%;理工科类664人,占65.4%,理工科类学生占到了绝大部分,基本符合了我国高校在校学生的专业分布情况。在年级方面,调查问卷发放涉及大学本科、专科各年级,大一年级的有253人,占总数的24.9%;大二年级的有260人,占总数的25.6%;大三年级的有255人,占总数的25.1%;大四年级的有248人,占总数的24.4%。调查对象覆盖了大学各年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具有一定法律知识,但是法律认知缺乏系统性
法律理论知识是法律素养的形成基础。对于“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地位”问题调查,有效问卷1 011份(以下未特别说明的,有效问卷数均为1 016),有115人选择刑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占11.4%;有830人选择宪法,占82.1%;有35人选择民法,占3.5%;31人选择国际法,占3.1%。回答正确率为82.1%,可见有超过八成多知道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也有少部分人对我国法律层级了解不准确。关于“合同订立”问题,430人认为洗头剪发是合同行为,占42.3%;382人认为不构成合同,占37.6%;204人不知道,占20.1%。回答正确率为42.3%,反映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合同法掌握不够,不能将合同法基本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对于“刑事责任的年龄”问题调查,有效问卷1 006份,有57人认为最低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14周岁,占5.7%;281人认为是16周岁,占27.9%;661人认为是18周岁,占65.7%;还有7人认为是20周岁,占0.7%。回答正确率5.7%,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基本问题,正确率很低,反映出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把握不够。对于“法律体系掌握情况”问题的调查,有效问卷1 004份,有201人对我国整体法律体系了解很少,占20.0%;有722人掌握一些,占71.9%;有81人掌握很全面,占8.1%。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掌握全面,超过六成的人掌握一些,但不全面,还有将近两成的人对法律的掌握很少。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掌握的内容不够全面,法律认知缺乏系统性;同时,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对婚姻、就业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感兴趣,对其他方面兴趣不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与教育目标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2.2 认同法律价值,但法律情感不强
对于“法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问题调查,有29人认为法律很少有价值,占2.9%;有188人认为有一些价值,占18.5%;有799人认非常有价值,占78.6%。可见,有近八成的人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但还有超过两成人并不认同。关于“法律是否应该成为信仰”的问题,有639人反对将法律作为信仰的对象,占62.9%;有377人认为应当信仰法律,占37.1%。超过六成的人不赞同法律成为信仰,而赞同者少数;多数人认同法律价值,但是并不赞同法律成为信仰,反映出大学生法律情感观念不强,对法律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不能将认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没有达到至高无上的地步,出现价值认识与情感错位的异化现象。
2.3 有是非观,但法律意志力不强
对于“若坚持法律会造成利益受损”问题调查,有效问卷1 012份,即使自己利益遭受损失,有400人坚持法律,占39.5%;有195人不会坚持,占19.3%;有417人视情况而定,占41.2%。调查反映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近四成大学生愿意用法律指导自己的行为;超过四成的人持观望的态度,有近两成的人选择了利益而非法律。对于“借款给亲朋好友是否办理法律手续”问题调查,有效问卷1 013份,有195人在办理大额借款时办理借款手续,占19.2%;有400人不办理,占39.5%;有418人视情况而定,占41.3%。可见,近两成大学生能依法来处理与亲戚朋友间的利益关系;近四成的人不能严格依法处理,超过四成的人持观望的态度。
综合分析,碍于亲情和友情,超过八成的人在执行法律方面不够坚定。可见,当大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多数人难以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言行,选择了视情况依法办事,出现了“知而不愿行”“知而不敢行”的情况,似乎“法律与自己无关”“守法是别人的事情”等现象,导致“知”与“行”脱节,出现法律意志力不强的现象。
2.4 能用法律处理个别问题,但是行为缺乏法律思维
对于“如何解决劳资纠纷”问题调查,有效问卷1 006份,有81人在发生劳资纠纷时无所适从,占8.1%;有818人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占81.3%;有87人需要找亲友帮忙,占8.6%;有20人采用报复性解决措施,占2.0%。可见,超八成的人倾向于依靠法律解决;不知解决办法和依赖别人的数量大体相等;有极少数人有采取报复措施的意念,这是发生校园事故的隐患,也需要法制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对于“能否用法律原则等指导行为”问题调查,有33人不能运用法律逻辑、原则、精神来指导行为,占3.2%;有889人偶尔采用,占87.5%;有94人能熟练运用,占9.3%。具有法律思维的人不到一成,比例很小,偶尔具有的占绝大多数。可见大学生在遇到劳资纠纷等常见问题时,能够依靠法律解决问题,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能用法律逻辑、原则和精神来指导日常行为,缺乏法律思维方式。
3 结论与对策
从调查分析可见,大学生在法律的知、情、意、行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呈现个体知识差异化、知识选择化和素养理论化现象,反映出大学生法律素养不均衡、素质化不强的特点。德育理论认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形成的。知、情、意、行构成了法律品格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作为德育组成部分的法制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过程中,应当遵循德育规律,均衡化、素质化是其重要指导思想。
3.1 均衡化构建思想
1)将个体间法律素养差异化向均衡化发展。均衡的本质是平衡,消除差异化。这里教育均衡化是指针对个体间的品格差异,通过政策制定与教育资源配置,使特定受教育者达到或接近高品格群体的水平,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并确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思维。法制教育不是法学教育,其目的是普遍提升大学生法律品格,而不是提升个别群体,在此意义上,大学生法律品格差异化与法制教育的本质和使命是背离的。当前,大学生知识掌握有多有少、法治观念有清晰有模糊、法律情感有强有弱、法律意志有坚定有不坚定,个体法律品格差异化非常明显。因此,应当正视这种差距,厘清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法制教育均衡化是一种教育理想,是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必然要求。如何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关键是做好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倾斜,它是一个扶持弱者赶追强者的过程。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发挥其对法制教育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对法制教育师资、课程安排、学时分配、图书资料、实训场馆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重点照顾法律品格不完备群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通过这种“开小灶”的方式,引导、督促弱者,以达到整体高素质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均衡化,不是以牺牲高品格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而是在保持其品格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均衡。
2)将个体知识的局部化向均衡化发展。知识不仅是理论水平的体现,也是形成素质的基础。没有系统的法律知识,个人法律素质提高无异于空中楼阁。有学者主张“不能将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育”,试图弱化对知识内容的把握,似乎法制教育可以脱离具体法律制度[2]。但是知识影响思想,思想生产观念,没有知识,自然不能形成正确认知;没有正确、系统的法律认知,怎么会对法律产生信任之感;没有信任的情感动力,又怎能去践行和维护法律的权威,正如贝卡利亚所说:“了解和掌握神圣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因为对刑罚的捉摸不定,无疑会帮助欲望强词夺理。”因此,要警惕放弃法律理论传授的现象。当前,大学生个体内部,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均衡现象,根据兴趣有选择地掌握痕迹明显,有用的就学习、没有用的就不学习。用实用主义思想指导法律学习,往往具有误导性,因为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各部分间联系紧密,条块化、片段式的掌握,不但对知识掌握的不完整,甚至会造成误解。因此,应当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部化,向系统化、均衡化发展。
应当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认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者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形成了“最近发展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教学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并且备足“发展区”。同样,法制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法律知识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还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最近发展区”理论以个体现状为基础,以个体潜力为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全面化具有重要意义。
3.2 素质化构建思想
理论教育是手段,素质提升是归宿。素质化教育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诸多方面素质为目标,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培育良好的品格是其核心。当前,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仅重视法的“知”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意”“行”的发展,法律品格并没有按照应有的顺序发展,而是被迫中断,因此疏通、完备法律品格的培养过程显得尤为必要。在继续做好“知”的素质培育基础上,发展其他素质显得尤为迫切。
1)培育积极的法律情感。法律情感是个体对法律价值的信任与法治生活的信仰[3]。根据个体与法律情感的程度,对法律的感情可分为信任法律和信仰法律两个阶段,前者是初级阶段,后者是高级阶段,也是法制教育的情感归宿。伯尔曼认为,若剥夺了法律的情感力量,则法律将不能幸存于世。国内学者也提出真正的反抗也许不是某种对抗,而是某种规避或者沉默[4]。冷漠、消极对待法律的情绪是法制教育的无形阻力,积极法律情绪体验非常必要。当今大学生法律信仰严重缺乏,反映出法律情感的复杂性,大学生的法律情感亟待引导。
法律情感不仅是感性的体验,也是一种理性化的认识。如果对法律认识错误或存有偏见,则将形成消极的法律情感。积极法律情感的培育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法律工具主义观认为法律只是实现一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没有公平、正义、平等价值理念,这种思想损害了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认同,认为法律仅仅是惩罚的工具,是片面的。事实上,法律既有惩罚违反和犯罪的一面,也有保护利益和秩序的一面,具有双重属性。二是增强积极的法律价值体验。虽然社会上存在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冤假错案等使法律蒙羞的现象,但是法律整体运行有序化在不断增强,并且法律在保护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法律运行的主流,构成了法制教育的积极资源。法制教育要发挥出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法律的信任和信仰。
2)构建坚定的法律意志。在心理学中,意志力是个人自觉地,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品质。单纯的意志是抽象的,意志只有与具体形态结合才具有实在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意志表现形式,法律意志是个体在法律动机冲突中的张力,这种张力直接影响个体法律行为的选择意向。它是人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们通过意志,实现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的转化,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法律意志通常表体现为四个方面,即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和坚韧性。“自制”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心理,“果断”是对事物快速处理的心理,“坚韧”是持之以恒的心理,“自觉”是法律意志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包含了主动、果断和坚韧的元素。法律具有强制性,当主体能够自觉践行法的强制性时,个体的法律意志也就开始构建。法律意志的培养既靠个体的自觉意识,也需要法律规则的强制力威慑,只有将个体的自觉性和外在的强制性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合力,法律意志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培养起来。
3)养成符合法律思维的行为习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指社会主体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5]。其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是:运用法律依据(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形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决定。现实中,不少大学生面对矛盾纠纷,选择“忍受”沉默,使正当权益不能实现;还有极少数人,丧失理智,用非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复旦投毒案”可谓体现明显:上海某名校研究生林某某仅仅因为日常生活琐事,就用剧毒化学物毒死了室友黄某。这是“以暴制暴”“以恶制恶”来处理、解决问题的模式,是落伍于时代的旧思维。悲剧看似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个体偶然发生,但它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学生之间既有真挚的同窗之情,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纠纷,既然矛盾不可避免,只要没有形成正确的处理问题模式,不用法律思维处理矛盾,谁也不能保证悲剧不会再上演。法制教育所传授的“法律”至少应该具有知识结构和法律思维两方面的内容。而较强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必然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设计和选择,因此以法律思维为向度,加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是其必然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品格并不是有关法律知、情、意、行的简单叠加,而是这些要素的交融与渗透形成的个体法律素养。因此,培养法律品格必须将这些要素整体考虑进去,而不是分散进行。
摘要:实证分析是揭示法律品格现状的重要方式。调查表明高校法制教育在普及法律知识、扩大法律认同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法律认知不系统、法律情感不强、法律意志不强和法律行为缺乏等问题,大学生的法律品格并没有按照应有的顺序发展。完备法律品格是法制教育的本质要求,均衡化和素质化是两个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法律品格,实证分析,均衡化,素质化,德育规律
参考文献
[1]申来津、龚可澜.法律品格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42.
[2]张孟东.试论学校法制教育体系构建[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2):76-79.
[3]董杰,魏纪林.论法律情感的培植[J].理论导刊,2009(8):75-77.
[4]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姜明安.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辩证关系及运用规则[J].人民论坛,2012(5中):6-9.
学生品格 篇2
导语:每个人所执着的,所在乎的都不一样,散发出的气质不同,品格自然也不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品格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中学生品格演讲稿
《品格的力量》这本书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虽然成书于一个多世纪之前,但那些伟大人物的展现,那些不枯燥,不单调的娓娓道来,丝毫没让人感觉到过时,相反,对现代的我们仍有诸多启迪。
在前言中作者说:“书中我极力刻画描写杰出的人物,将他们优秀、高贵的品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且还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力求给他们心灵的震撼,塑造高贵的品格,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
伟人的生平事迹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让人获益无穷。回顾他们的行为,我们能明白以后该何去何从。尽管他们的生命已达到了人生的终点站,但是仍保有青春的活力和朝气,指引着下一代人。侧重于优秀人物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塑造具体的形象。从而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他们,树立具体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
是啊,在人的品格形成过程中,榜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教育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生活的重心由家庭走入社会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就开始慢慢减弱了。而学校以及社会中更多的人为的教育和同学、朋友间的伙伴关系,开始通过榜样的影响对品格的形成发生作用。
首先,伟大的人物是人们争相模仿的重要途径,他们不仅对个人,甚至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崇高精神且精力充沛的人,不仅会为自己开辟道路,还会引导别人。他的每一行动都有着深远影响,表现了生机、独立和自信,而且,在无意中赢得了尊重、崇拜和威望。正如书中谈到的:具有这种正直品格的典型人物有路德、克伦威尔、华盛顿、皮特和威灵顿,他们都是人类的杰出领袖。伟大的领导者总会引起和他具有类似性格的人的注意,并把他们吸引到自己周围。他们的每一个积极努力的举动都会成为一个榜样,在人群中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勇敢的人对怯懦者是一种鼓励,会迫使怯懦者采取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和伟大的人总会被人追随。在他们影响所及的范围内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鼓舞和振奋。如果让精力充沛、品格正直的人处于受人信赖的权威位置,那么,他手下的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权力的增大。从美国历史来看,当华盛顿答应担任总司令时,人们仿佛一下子感到美国的力量猛增一倍。从我国历史上看,雷锋是我们家喻户晓的精神榜样,学雷锋,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国早有传统,在整个社会引领了良好风气。此外,不管是谁,言行或多或少都会受朝夕相处的伙伴影响。如果你非常欣赏一个人并把他当作真心朋友,他就会变成你的偶像,他的言行举止都会不经意间反射到你的身上,而你的性格就逐渐变得和他有几分相似了。所以,交友对人生至关重要。请善交益友!
说完这些,我们都在谈论他者对我们的影响,而我们最终还是要认识到,决定性因素仍是自身的修养——个人的源源不断的创造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后者才是根本动力,能够给人类带来独立的无尽的力量。伊丽莎白时期的诗人丹尼尔说:“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人们才能具有超常的生命力。否则,人生为何存在!”只有以高尚的品格作为坚实的后盾,生活才会充实丰富,像流淌不息的小溪做着有意义的工作,像厂里机器维持正常的运转。反之,则犹如一潭没有生命的死水,显得枯燥乏味。
由此,自我修养,自我品格的塑造被提到一个至高的位置。自立自知,内心坦诚,性情温和,高雅有风度,心中有爱,经得起苦难才能锻炼出高尚的品格。
最后,愿我们都能塑造一个独有魅力的品格!
中学生品格演讲稿
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伸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就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不能以怨报德。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所谓“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走近人物,提升学生精神品格教学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走近人物 精神品格 提升策略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人物乃至作品之作家,都是学生精神成长品格形成的偶像,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不少精神营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学生在阅读中,如果不真正走近这些人物,学生就不可能完全获取精神营养,形成完美品格。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就必须思考学生通过阅读真正走近人物的相关问题。
一、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走近人物需让学生借助文本语言
语文教材中的篇篇目目,可以是一座座美甲胜天的富矿,里面蕴涵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学生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获取丰富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和真正意义上的启迪。这丰富的人文精神就蕴涵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学生阅读,我们完全有必要让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挖掘如此丰富的精神意义上的矿藏。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老山界》,这是一篇表现红军长征之不朽革命精神的作品,对于初二年级学生,学习文本就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接受长征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初步认识社会主义国家是革命先烈之不朽的革命精神换来的。学习文本,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红军的革命传统,应当让学生走近一个个红军将士,让学生抓住教材的文本语言感受,这才算得上是真实意义上走近红军。如让学生寻觅红军从天黑以后到黎明之前的表现,学生便从在“之”字拐的路上行军,山腰的露宿中发现红军长征的艰难。他们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总结出红军在长征中的“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由此,更生发出对红军将士的崇敬之情,由此生发出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先烈意志,促进自身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决心。
二、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走近人物需让学生借助文本情节
应当做出这样的肯定,能够表现人物之精神品格的文本,大都是一些叙事性的作品,都是由具体的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物的精神品格就是通过一个个实例或具体或概括地表现出来的,就是通过具体实例从发生到发展到高潮直至结局的完整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对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思考,走近人物的提升学生精神品格需要借助教材文本的情节,尤其是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这就需要学生不但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局,更明了事情发生的过程,尤其是事情发生的高潮部分,就是人物精神品格最突出表现的部分。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感悟中,为了促进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坚持多让学生清楚并清晰文本的故事情节,尤其让学生感悟文本中故事情节的高潮处,学生便由此获取更崇高的人物精神品格的熏陶感染。当然我们必须看到,在一些写人的文本里,往往是以多件事情表达的,我们可以在让学生罗列作者所写的多件事情中,让学生从一件相当具体的事情中走近作品中的人物。如作家魏巍之《我的老师》,文本共叙述了蔡云芝老师爱护作者的七件事,最主要的是写着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和我梦里寻师这样的两件事情,教学时让学生掌握了前面的5件面上的事情后,就再让学生比较重点地阅读感悟后的两件事情,学生便由面到点地加深了对蔡云芝老师的印象。
三、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走近人物需让学生借助相关资源
入选于初中语文教材之作品,好似璀璨之群星。纵横数万里,上下几千年。对于初中学生,真正走近人物之精神品格的提升,有着一定或者就是较大的困难。因为初中学生哪有那么丰富的生活和社会阅历,初中学生怎能是古今中外全部精通者呢?文本中所提及的一些就是距离现在几千年的相关人物,其品格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我们不能那样搭胡桥,而是应当设法让学生产生真实意义上的感悟,而且都是颇具正确人生观和理想价值观意义上的感悟。怎样达到如此目的,需要学生利用相关资源,如作品所出炉时的时代背景,这是至关重要的。不让学生知晓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完全有可能在走近人物时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误解,而达不成理想意义上学生精神人格的提升。以学生学习陆定一的《老山界》为例,这是描写红军长征时期的,距现在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这是描写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画面的作品,即使是初中学生,在没有较为丰富的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革命历史方面的诸多知识,学生肯定不会悟出红军那充满革命英雄气概的革命精神的。在教学《老山界》时,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画面,呈现出红军长征中那坚苦卓绝的画面。学生在手上有了一手资料,在脑海有了具体的形象,对红军们在老山界的行为有了正确的感悟,对红军长征产生了无比崇敬之情。学生们敬仰红军,愿意弘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
走近人物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阅读教学,还需要做多方面的思考,只有多思考其应对策略,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具体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学生良好品格在每日积累中实现 篇4
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想想以前自己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决定改进并思索,于是班级的积累本派上了用场。根据孩子们应该具备的品格内容,我把积累本的内容规定为:
一、清晨寄语
每天放学学生走后,我会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黑板上,如:“你们知道吗?老师发现这两天早自习的效果比以前好多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啊,看来老师没看错你们,你们真的是越来越棒,好样的!”
“教室里的你,安静学习;走廊里的你,脚步轻轻;操场上的你,身姿轻盈。我喜欢这样的你们!你们愿意做我永远喜欢的学生吗?”
“你追我赶中,我们体会到了快乐;互帮互助中,我们品尝到了甜蜜;宽以待人中,我们收获了幸福!还有什么我们做不到的呢?”
时间久了,我还变换形式,让学生轮流写清晨寄语的内容,如:王雯这样写:“新的一天,新的希望,新的期待,新的目标,新的收获。我知道,今天的大家心情各不相同,但是我们爱老师、爱同学的情感是一样的,让我们携手,为班级更进一步,努力加油吧!”赵亚楠这样写:“周末了,让我们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让我们用爱的双手互相帮助,让我们在温馨的教室里专心听讲,让我们描绘出今日的精彩,小伙伴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二、每日积累
每天,孩子们会把读书过程中收集的好词、好句、好段写下来,自从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我还增加了好诗的积累活动,诗的内容是我前一天写在黑板上的,每天早晨学生到校抄写下来,利用每节课课前和空闲的时间背诵。我进行了调查,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将每天一首好诗完全背诵下来,当然孩子是有差异的,我觉得只要有一个孩子能背下来,这项积累就是值得的。
三、心心相印
在这里,他们会把每天的心情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我在批阅的时候,就很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并写上批语,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例如李爽这样写:今天我和刘伟发生矛盾了,原因是我想跳绳,她不愿意和我一起跳,我很生气,就不理她了。
我这样回复:万事“和”为贵,大家能够相聚在一个班集体,就是一种缘分,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要学会商量、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更要懂得“让一让”的珍贵,那样,不仅自己开心,还会把快乐带给别人,你说呢?
记得那次学校要各班选一些好的积累本在全校展示,我要求全员参加。其中张鹏飞却说:“我的字写得不好,拿出去太丢人了。”我就抓住时机,对他说:“平时老师让你们好好写字,可是你们总不在意,这回知道不好好写字的后果了吧?没关系,知错就改并坚持不懈,一切都会成功!”谁知,从那以后,他的字真的写得漂亮了,工工整整,我一直很纳闷,怎么他的字说写好就能写好呢?同学们也很吃惊。于是,我就问他,你的字怎么突然间就写好了呢?他很认真地跟我说:“上次积累本展示,我看到其他同学写得很好,再加上您的鼓励,我就下定决心一定改正并天天坚持。”说完,他从课桌里拿出最近坚持写的工工整整的小楷,羞怯地低下了头。我马上对全班同学说:“听见了吗,让我们为他的努力鼓鼓掌吧!”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又说:“希望像这样知错就改并不懈努力的人越来越多。”从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他们的决心。我想: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在张鹏飞的积累本里,我这样写道:可爱的小帅哥,知道吗,你今天真的好帅,你的决心与恒心震撼了我,让我认识了一个努力的你,奋进的你,自强不息的你,这些是我以前所不曾领略的啊,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这样优秀的你,相信你的一直努力,会开创一个了不起的未来!
四、每日目标
每天,我让孩子们自己确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并且要在放学回家后对自己一天的目标完成情况加以自我总结评价。在校期间的目标与完成我来评价;在家的时间家长做孩子的评价。这样通过自评、师评、家长评,孩子的习惯养成就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时间久了,孩子们就养成了制订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目标的好习惯。
五、感恩的心
每天,他们自己决定用什么方式去感恩。有的给妈妈捶背,有的帮妈妈洗碗,有的给爸爸妈妈洗小物件,有的给妈妈送去一个吻……他们真的在用行动、用自己的一双小手,每天给家人送去温暖,当父母的哪个会不欣慰,会不支持我的工作呢?欣慰与支持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感恩!
刘莉莉家长这样留言:老师,谢谢你能让学生建立一个这么好的小本子,让我的女儿有了较大的转变。以前,她做事总是不认真,马马虎虎的,自从有了这个本子,她每天都给自己制定小小的目标,每天都干她以前不干的活,还每天哄我开心,逗我笑。每次当我看这个本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她在学校的表现,在您的评语里,我感受到了你们之间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真心地谢谢您!
每个月,我都会让学生适时地增加一些内容。如:家长反馈、写给爸爸妈妈的话、写给老师的话、写给爷爷奶奶的话、老师写给我的话、老师写给家长的话、爸爸妈妈写给我的话……有的同学妈妈不在身边,这时,我就会以家长的身份给他们留言,记得我给父母离异的褚梦欣这样写道:很荣幸也很高兴,能以这样的身份来跟你交流,当我看见你听我说给你写这次留言绽放的笑脸时,我的心里酸酸的,多好的孩子啊!记住,老师希望永远看见你灿烂的笑脸,大人的事情我们左右不了,但是你可以左右自己,你可以让自己快乐,因为你还有我,还有全班同学啊,你不孤单,只要你愿意,可以随时跟老师说你的悄悄话,老师随时准备倾听。知道吗?老师发现你变了,变得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让我们伴着你,快乐地成长吧!
孩子看见了我的留言,在旁边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我知道,在她的心底里,更多的是温暖,是感动,我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呢?
每天,孩子们最期待的也最享受的,就是品读我的评语了,我会根据他们的内容来写评语,并及时地发现问题,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建立自信,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后来,我打破常规,让孩子自己设计项目,除了每天固定的清晨寄语、每日积累、心心相印、每日目标、感恩的心,其他的项目自己确定,我会根据他们积累的内容进行星级评比,这样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他们积累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出乎我的意料,个个你追我赶,不亦乐乎。
每到假期,我也要求孩子们写积累本。每天,我会通过校讯通的方式给孩子们留言,告诉他们假期里应该怎样去做。例如:“放假第一天:你们开心吗?对这个假期是否做好了合理的安排?如果没有,现在开始吧,每天写几页作业,看多少课外书,锻炼多长时间的身体,帮家长做多少力所能及的事,人生需要规划,坚持下去,成功就属于你。”“放假第二天:我来了,每天的这个时候,是我的心最平和的时刻,谢谢可爱的你们,给了我这样的好心情,知道今天老师做什么了吗?买了一支钢笔,一瓶钢笔水,从今天开始,老师要练习钢笔字了,因为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啊。然后老师就有了一个想法,从现在开始,你们要用钢笔写字,开学我们要进行书法比赛,所以希望你们马上行动起来,谁做在别人的前面,谁就离成功越近!”
时至今日,他们已经离不开写积累本了。
学生品格 篇5
各位晚上好。开篇立论,概念先行。大学生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人才。品格修养指,积极向上的品质性格,和在有关道德的行为方面上,养成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今天的辩题是“大学生就业,专业技能和品格修养何者更重要”,衡量标准是,“何者能够使就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得以提高,以及有利于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我方认为,大学生就业,品格修养比专业技能重要。理由有三,陈述如下:
第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品格修养逐渐成为开启工作大门的钥匙。要提高就业成功率和稳定性,就要有正确的择业观,而它的形成需要正视自我价值,不急功近利,诚实守信等品格。有正确的择业观,才能平衡一味追求高职高薪的虚荣心理,才能更好地端正自我的定位。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参差不齐的,我们更要以良好的品格修养作为支撑,才能使大学生就业成功率和稳定性得以提高,避免出现大学生就业扎堆现象,缓解就业岗位和就业人数供不应求的现状。作为一位合格的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等品质。而今,大学生就业呈现出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将不这么严峻。国家大力的培养我们,我们就有义务报效祖国。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提高品格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二,对于企业而言,人文品质比专业技能更具优先地位,这是全球人才学家和企业决策者的共识。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某间企业在面试完所有的应征者后,根据大门摄像头所录制的影像,最后录取了在大门附近,捡起事先放倒的扫把的应征者,而不是专业技能最好的那位。企业希望招到的是,能够俯下身子,踏实工作,有团队意识的人才,如:宝洁公司把诚实正直放在招聘条件的第一位;惠普的第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信任和尊重。不少企业认为,目前大学生所欠缺的并非专业技能,而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待人处事等方面的“软实力”。故,我们更应该努力地提高品格修养,去迎合企业的要求。
第三,对于社会而言,具有良好品格修养的人更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大学生是国家栋梁,这一群体品格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他们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品格修养,此时我们应当在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比较。首先,我方不否认专业技能在经济与科技领域作出的贡献。但在道德处于滑坡状态的今天,三聚氰胺,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些专业技能的高科技体现,反映的不正是当今社会品格修养的缺失吗?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就更应该提高品格修养,在就业过程中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献上自己的每一份力,让社会更稳定,祖国更繁荣,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做到真正的就业好,好就业!
浅谈教师良好品格对学生的影响 篇6
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教师良好的品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品格是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品格;师生关系;影响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教师良好的性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怎样培养教师良好的品格,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师要把自己无私的爱融入工作中、融入师生关系中。当教师把自己的爱融入和学生的关系中时,就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教师要克服权威心理,要学会与学生沟通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受教育者个体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说既要了解共性,还要熟知个性,掌握沟通的主动权;要把握沟通时机,注意方式,特别是要加强课外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感情,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工夫。
二、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
宽容是指教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所持有的一种宽厚的态度和方法。如果教师始终能以一颗爱心、善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就能够做到宽容学生。陶行知就主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并说“当学生的不应该强人从己,也不应该舍己从人”。他还常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来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己见。他一贯反对体罚和讽刺学生,例如,他在“糊涂先生”一诗中写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教师对学生的冷漠、蔑视、厌恶、斥责、讽刺等,都是教师无能的表现。这将会堵塞通往学生心灵的道路,会导致各种不良后果,并可能在学生心中滋生抗拒倾向。
三、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把自身的情绪带进课堂,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位教育家说过:“当教师一跨入校门,他就应该把个人的所有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因为在学校里他整个人都是属于教育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语言、教态和行为,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要让学生“健康、愉快”,教师首先必须“健康、愉快”,因为一个“健康、愉快”的老师的感染力能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正如我国教育家徐特立所说:“师生的相互关系,首先要谈的是人格,个人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在生理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们常说教师必须“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且我们总把“身正为范”放在首位。教师的水平体现在学历、能力和师德三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师德。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给学生一种人格上的魅力,如果没有,他就不算是一位真正的人民教师。华东师大的教师李芝章认为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篮球运动的开展对学生品格的提升 篇7
1 培养体育风尚, 增强公平意识
学生喜欢篮球运动, 并且参加篮球运动与篮球比赛完全出于自愿, 具有锻炼的自主性, 篮球运动集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 并且可以根据场地和人数的不同来自主选择3V3、4V4、5V5等不同方式, 这样自由度高的运动可以吸引很多学生参加。篮球运动需要手脚协调并用, 需要临场的机智与良好的运动习惯, 同时作为休闲娱乐运动的一种, 篮球可以缓解人的压抑低落等不良情绪, 产生轻松、愉悦等健康情绪,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心态, 形成良好的体育风尚。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激烈的运动, 要求在运动过程中遵守基本的篮球规则, 服从裁判判决, 不做有违体育精神的事情。在篮球运动中有卡位、拦截、盖帽等技术动作, 这些动作都有肢体碰撞, 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双方矛盾, 在篮球场上常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的情形, 这在职业联赛中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在篮球运动中需要教导学生规范动作, 在一些身体激烈碰撞的动作中需要坚持体育精神, 不恶意冲撞对方, 不脚下使绊, 任何动作都要以不伤害对方为前提, 如果有犯规的情况也要对对方做一些保护动作, 保证对方安全停止运动。这些运动习惯有利于学生养成公平竞赛的意识, 同时这样的健康心态也有利于养成正直的人格。
2 增强合作意识, 融洽同学关系
在篮球运动中, 我们常常听到教练说“篮球是5个人的运动, 一个人是没办法击败一支球队的”。中锋球员作为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 身后便是篮筐, 他们承担着门神的作用, 非意志坚强者不能担当;锋卫线是球队的主要协防手, 通常情况下也是一支队伍中身体条件最好的人, 他们帮助后卫防守对方速度快的人, 帮助中锋补位, 他们需要敏锐地观察对手的走位以及队友的站位, 依靠自己敏锐的运动神经去捕捉对手那一次次跃起的投篮。后卫线是球队的第一道防线, 他们需要时刻跟住对方的控球手以及主要得分手, 绕过一次次挡拆, 是他们一次次努力跟防减轻了队友压力, 如果有一名后卫靠“眼神”防守对方, 那么对于整个球队防线来说将是灾难。篮球运动中的防守是5个人的事情, 需要互相间的合作才能完成, 对于挡拆地换防, 对于防守体系的理解, 对于篮球传球的应用, 都考验学生之间团队配合能力, 因此篮球运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形成团队观念。
如果说团队篮球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 那么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则是这一基础的前提。在篮球运动中, 精妙地配合通常是不看人传球, 假动作晃开对手这样技惊四座的动作, 但是这些动作都需要队友之间的默契来完成, 试想假动作后的传球如果不仅晃开对手, 连队友也被晃开了是多么尴尬, 或者不看人传球队友没反应, 那么就是一次失败的配合。篮球运动需要通过一次眼神的交流便读懂对方的意思, 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同学关系积累, 在场下是朋友, 在场上便是战友, 这便是篮球运动对学生关系的促进作用。
3 培养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篮球运动作为竞技比赛的一种, 其激烈程度是人们所喜爱的看点, 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NBA) 在中国各个年龄段都有着庞大的球迷, 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CBA) 也在最近几年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青睐, 而这些职业球员的职业精神也时刻激励着我们的学生。我们在职业联赛中看到太多次神奇的逆转, 甚至在总决赛的赛场上也出现过二十四大逆转的比赛, 这正是篮球的拼搏精神, 也是篮球的魅力所在, 就像传奇名帅汤姆贾诺维奇说过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 在NBA赛场上有着35秒13分与8秒8分这样让人膜拜的经典, 这都是明星球员不放弃比赛的拼搏成果。篮球场上双方比拼的是个人能力与团队配合, 是一次又一次地拼抢和不知疲惫地跑动, 其中有着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 有学生对心中明星效仿的驱动力, 而正是这些铸成了学生的拼搏精神与不服输的向上精神。
篮球运动不仅需要体能与团队战术, 更需要积极的拼搏进取精神作为基础, 对胜利的渴望以及青少年不服输的精神让他们不畏强者, 勇于挑战, 在篮球运动中即使是犯规离场, 但只要符合运动精神, 其拼搏的精神还是会得到好评, 这是其他同学对这名队员的认同, 如果将这种精神带入人生之中, 便是人生的财富。在日常的篮球运动之中, 小个子后卫面对大个中锋的防守不畏困难, 直面防守后仰跳投;大个在自己队友投篮失手后, 在人群之中高高跃起抢到篮板, 奋不顾身地抢断与飞身扑救等拼抢动作也常常出现在篮球场上, 正是这样一次次拼搏的细节锻炼着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让学生亲身感受爱拼才会赢的理念。
4 体验运动快乐,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观看篮球是快乐的, 因为有自己喜欢的明星球员表演, 很多学生喜欢篮球都是从看篮球比赛开始的, 包括风靡世界NBA联赛以及本土的CBA联赛, 一次次精彩绝伦的上篮, 一次次精彩的防守, 一次次反败为胜的喜悦, 一次次举起奖杯的荣光, 学生对于篮球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比赛本身上, 还包括比赛新闻、交易报道、球星花边等等, 很多喜欢篮球的学生都有看NBA直播与新闻的习惯, 这种行为本身便是一种愉悦自身的体现。当学生看的篮球内容多了, 自然便想亲身参加篮球运动, 当然学校中篮球运动的展开需要教师恰当地引导。
篮球运动的开展需要学校在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之上,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快乐向上为主的篮球理念, 为学生组织更多的校际篮球比赛与社会篮球比赛, 让学生在激烈对抗中体验到团队篮球的魅力与奋勇拼搏的精神, 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进而提高自己对篮球理论知识与篮球技能的应用能力。通过篮球运动, 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挥洒汗水的乐趣, 同时通过学校系统的篮球教育, 培养学生运动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回到教室中这样的积极心态有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 从而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篮球运动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中的很多人特别是男生, 在学校开展校园篮球前便是铁杆篮球迷, 因此学校开展校园篮球运动他们必然有着广泛的兴趣与参与主动性, 而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 享受惯了安逸生活的小公主、小王子们, 在篮球运动中能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顽强拼搏的意义, 这也是校园篮球活动对学生来说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孟凡强.体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30-46.
[2]曲小锋.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 (2) :81-83.
学生品格 篇8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强调高职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采取了许多培养高职校学生的措施, 所取得的实效性值得肯定。在我国沿海地区以及高职校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 大部分高职校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备较好的品格素养,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就目前我国高职校学生品格现状来看, 我国高职校学生的道德品格的主流是好的, 但仍不可避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尤其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带来现代性危机通过社会、学校、家庭, 对正处在心理发展期的高职校学生的思想品格产生了很强的冲击, 现代人对自然、社会、自我的疏离也体现到了孩子身上, 具体表现为:
1. 高职校学生价值观念的错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很多陈旧的观念得以更新。但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 人们的道德意识出现了混乱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还尚在构建完善之高职校, 其所需要的公平诚信等文化理念尚未形成, 消费行为极大地刺激了大众的物质欲望, 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严重冲击。成年人的一些夸张的消费行为和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强烈地感染着、催生着未成年人和学生滋生了类似的观念, 表现为对名牌服饰、手机、书包等爱攀比, 乱花钱的现象。同时, 社会滋生的腐败, 享乐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高职校学生, 让一切向“钱”看, 重享乐等价值观念成为主流。
2. 高职校学生社会责任品格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意识是要求对人民、对社会要有一种强烈的感情。正如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提及的:“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只有当高职校学生对公众的感情越深, 对他自己的正当利益的关心, 也会随之融化到对公众利益的关怀中去。当代高职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乏, 部分学生不具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 甚至有些同学表现出对正在发生的坏人坏事的冷漠, 如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缄默。另外, 一直以来, 社会责任方面的品格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受到重视, 很多学生甚至家长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频繁的社会问题, 映射出当今社会存在的社会漠视现象已经不是个案, 青少年亟需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品格培养。
3. 高职校学生荣辱观的错位
“人不知荣辱, 乃不能成人。”人只有知荣而为之, 知辱而不为, 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只有树立是非分明的荣辱观, 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眼下, 在各种社会浪潮、网络媒体等环境影响之下, 出现了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以耻为荣的荣辱观错位现象。主要体现有: (1) 是非不分、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部分高职校学生把艰苦朴素的人讥讽为“寒酸”“老土”; (2) 善恶不分, 部分高职校学生做了坏事不觉得羞耻, 为恶不耻。如校园高职校的考试作弊行为屡屡发生, 抄袭者对教师同学的揭发和批评却不以为然, 耻辱感的丧失; (3) 美丑颠倒, 对于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有些分辨不清, 甚至把丑恶的东西当作美来欣赏、来追求, 如所谓的“90后”非主流文化, 类似缺乏审美观的现象在高职校学生群体高职校普遍存在。有些学生还把不修边幅视为个性潮流, 把奢侈浪费视为豪爽等, 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4. 高职校学生行为习惯失范
高职校学生失范问题行为在目前学校生活高职校屡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打架斗殴、脏话连篇、教室图书馆里大声喧哗等, 这些不文明行为和现象背后, 是我们青少年品格教育的缺失, 这与他们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冲动性以及不成熟性有关。这些失范的问题行为在当下的高职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日益显现并日趋严重, 并非单纯因为我们品德教育的实效不高, 而是在新的经济文化环境背景下, 我们的传统道德教育显现出了相对的滞后性、视域的狭窄性, 并且高职校学生的很多问题行为不能简单界定为高职校学生道德问题,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职校学生成长过程中发育不良所反映出的问题。若是继续放任其自由发展, 极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我国高职校学生品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校学生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积淀, 又是外在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因此, 高职校学生品格问题是由多方原因共同引起的, 其中既有主观因素的原因, 也有客观因素的原因。
( 一) 社会因素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存在着多重矛盾, 一方面, 旧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 新的社会结构出现, 两者交织在一起, 发生着剧烈的碰撞;另一方面, 旧的结构虽然在开始解体, 但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在许多领域还在发生作用, 新体制还不完善、不健全, 未能全面取代旧结构而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此外, 社会结构分化程度较高, 无论是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 还是阶层结构、组织结构都出现了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转化。在这样新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之下, 必然导致了新旧道德品格观念的同时存在, 并相互发生着剧烈的碰撞。伴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 许多因素对高职校学生道德教育、品格塑造都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
1. 多元化价值取向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各个国家之间交往频繁, 带来各国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化。然而,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的危险是虚假的价值宽容或相对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的结果往往是价值虚无主义。而道德价值观确定性的丧失, 极易造成高职校学生在精神上陷入一种无可所依归的状态, 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高职校, 各种价值观纠缠在一起, 不免会出现交叉、碰撞和冲突, 这个时候, 在面对做与不做, 应该与不应该、能与不能的选择, 学生们每一次的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都要受到伦理道德支配, 每一次选择都不可回避地需要做出道德价值判断, 而学生们在学校里所接受的照本宣科式的道德教育, 无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高职校面对纷繁复杂的道德困惑。
2. 不良文化渗透大众传媒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视、网络等传媒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当代高职校学生的生存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等的推进, 与以往有了巨大的差别。大众传媒以及网络的普及, 使得高职校学生的生活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与社区。同时大众传媒、网络文化具有很强的侵蚀性, 有意无意地形塑着高职校学生的趣味喜好、欣赏习惯、文化生活乃至心理文化结构的功能。然而, 当大众传媒不断根据市场需要播出千篇一律娱乐性和大众性的节目, 一再强化某种价值意识, 高职校学生这个群体因为他们心智心理的不成熟, 极易受这些外在影响的干扰。尤其当金钱意识、暴力影片、不良网络游戏在大众媒体上聚焦, 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诱导下, 高职校学生容易被这些新、奇、特的内容所吸引, 在不动脑筋的笑与乐中, 不知不觉地“被洗脑”。这样的经历是以前的高职校学生高职校不曾拥有过的, 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关照到的。
3. 传统文化出现断层
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建构 -解构 -再建构, 绵延不绝, 生生不息, 慢慢沉淀而成, 是千百年来国人对文化的希望, 是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但是, 现在伴随网络信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0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不是《青花瓷》《东风破》能表达的? 从20世纪初开始, 西方教育思想中重知识、重技能倾向的现代社会的功利价值, 开始逐步取代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成人”教育的历程。1922年新学制颁行, 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知识体系的主干几乎被斩绝, 语文课中保留的些许文史诗词篇章, 也只是作为读书写作的工具训练而存在。一个与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完全不同的, 以驾驭自然力为归旨的充分外向的西方近代知识体系, 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中, 完全占了主干地位。”从20世纪初开始, 不但西方的学制代替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 西方的知识体系代替了中国的古典知识系统, 就连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也入主中国的教育园地, 取主人地位而代之。当前学校德育, 首先在观念层面上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 体现出比较淡漠的文化情趣。学校、教师认为传统的文化距离现实太过遥远, 很难在当下社会高职校发挥作用, 而青少年无法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而整个教育的畸形化和功利化又使得青少年不得不埋头于教科书之中, 为了应付考试而放弃经典传统文化的熏陶。总之,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之下,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我国思想品德教育阵地的“失陷”, 我国在借鉴西方先进教育制度与方式的同时却忽视了西方国家宗教信仰色彩较为浓重, 宗教在其品德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他们的学生在精神上、心理上有所依托, 在现实生活高职校的判断与选择标准以多教条为依据, 在我国却不具备这样的国情的。因此, 一味舍本逐末地学习西方教育制度, 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我们的“根文化”, 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 二) 学校因素
传统教育影响。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体制内的德育教育主要采取以教师、教材、课堂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时代发展一日千里, 社会环境变化瞬息万变, 眼下我国德育教育一味延续单一的教育方式, 忽视当代少年活泼个性, 极其不利于我们青少年品格的形成完善, 其弊端日益显露:
其一, 德育概念的泛化;其二,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其三, 教育内容认知化、课程化倾向突出;其四, 社会转型期, 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 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敌与友、好与坏错综复杂, 甚至交织在一起, 很难有明确的分界, 传统学校德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而依旧一味要求学生, 培养道德的奴才。同时, 大部分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又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受害者, 他们更多把政治教育理解为宣传和灌输, 很少注意受教育者的心理实际想法, 更谈不上对不同受教育者的心理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因此, 为了高职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教育者必须改变过时的观念, 不再墨守成规, 以新时代的新环境为出发点对传统的德育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突破和完善。
( 三)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指家庭环境教育影响。家庭, 是一种建立在婚姻基础之上的、由婚姻关系产生血缘关系的社会亲缘群体, 是社会的细胞和核心群体。家庭具有生产、消费、抚养和赡养、教育以及精神生活五项主要功能。这五项功能的缺失或者失衡都不利于高职校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以及品格的养成。
比如, 残缺家庭、感情不和睦家庭、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等因素, 都会严重制约孩子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 中国家庭教育广泛存在一种急功近利心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遍期望, 驱使许多家长愿意倾其全部财富和精力为孩子的升学艰苦奋斗, 却普遍忽视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在其成长过程高职校的决定性作用, 众多父母不愿意、也不善于以德教子。这使得我们高职校学生在德育教育高职校缺少家庭教育的支撑。
其次, 随着高职校学生独立意识日益觉醒, 在日常与父母的相互交往过程中, 带有叛逆心理。而我国父母又是典型的“望子成龙”的心态, 这使得父母对子女具有较强的控制欲, 总是希望强加给孩子某些控制意图, 干预甚至操纵子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极大地阻碍子女心理、情绪与品格的健康发展。当子女意识到其父母把他们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要求等强加给自己, 并且对此类行为极度排斥, 摩擦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父母若处理不当还往往造成问题的升级。
最后, 就父母本身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一些经常性的无意识行为和言语摧毁孩子的自尊, 将孩子贬到一无是处。更令人忧心的是多数父母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 并反复强化自身行为, 其具体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常拿优秀同学作比较。
2.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 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3. 与子女说话口气不和蔼, 从没想过商量的口吻, 都是命令式的口吻, 摆出权威的姿态。
4. 迁怒的现象。
5. 当众出孩子的丑。
6. 拿孩子当出气筒, 动辄动粗, 此类情况不胜枚举。
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教观下成长起来的高职校学生, 很难形成积极良好的品格, 并且要求自身品格发展不够健全的父母又去教养出品格健全的子女, 这本身也是一种矛盾。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深入和国家减免职校学生相关费用等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实, 进入职校的学生越来越多, 同时品行不良的学生也增多, 教师们普遍感到职校学生越来越难管理。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学生品格方面, 分析当前学生品格发展的现状以及原因, 为学校教育提供重要基础。
学生品格 篇9
一、“真爱德育”课程由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明确指出了未来十年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放小学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特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树立了“‘依靠人、为了人、成就人’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创办具有‘爱的教育’特色优质学校,培养具有‘九爱’品质学生”的办学目标。为了有效达成办学目标,学校开发并实施了“真爱德育”校本课程、“化心育爱”校本课程、“以爱育爱”校本课程。
二、“真爱德育”课程性质
“真爱德育”校本课程是在“爱的教育”校本课程总体框架下实施的德育课程,是着重进行“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求知、爱健美、爱劳动、爱科学、爱探究、爱合作”的思想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类———明理课程、体验课程、拓展课程,通过三大课程的实施,不断丰富学生的道德智慧,深化道德体验,形成道德能力。
三、“真爱德育”课程实施
1.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实施“真爱德育”课程,使学生具备“九爱”品质。
课程具体目标:
明理课程: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真爱德育”明理课程,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爱、为什么要爱、应该爱什么、怎么培养爱,使学生“爱”的知识能够得到不断增长,“爱”的智慧能够得到不断丰富。
体验课程: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专题式“爱”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分享爱,体会“爱”的魅力,满足自己情感和心灵的需要,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向往爱、编织爱、传播爱的情感和态度。
拓展课程:通过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学军、学农、学工、学雷锋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实践爱、拓展爱、深化爱,不断提升“爱”的意识和水平,使学生逐渐形成稳定的“爱”的行为,并具备“爱”的能力。
课程阶段目标:
2.编制课程内容。
明理课程——以故事情境为载体;体验课程———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拓展课程———以社会实践为载体。
3.设计教学方式。
明理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实施,安排在每周二、四中午。每周二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析与讲解;每周四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课程思想的梳理、内化、总结。
体验课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一月:爱求知———读书;二月:爱自己———自理自立;三月:爱他人———感恩他人;四月:爱他人———缅怀先烈;五月:爱劳动———劳动光荣;六月:爱合作———心手相连;七月:爱集体———励志兴邦;八月:爱他人———拥军拥属;九月:爱他人———我爱我师;十月:爱健美———健体审美;十一月:爱科学———科技之光;十二月:爱探究———研究实践。
拓展课程———分年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四年级每年4、10月份到气象台和福利院开展实践活动,每年各年级开展四次活动;五六年级每年5、11月份到学军学农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工基地开展活动,每年各年级开展四次活动;每年寒暑假要以班级为单位,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社区实践活动。
四、“真爱德育”课程评价
学生“九爱”习惯养成评价:学校制定了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求知、爱健美、爱劳动、爱科学、爱探究、爱合作的年段评价标准;每学期初学生依据《九爱评价标准》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每月初学生根据学期目标制定月发展目标,月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践行《九爱标准》,月末以班级为单位评选班级和校级“九爱标兵”,并统一进行表奖;学期末要推选出学期“九爱标兵”,学校统一颁发证书和奖品。
教师“真爱德育”过程评价: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明理课程》教学拉练,听课教师和领导依据《明理课程评价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学校把每月开展的主题活动过程进行量化,评价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之中,作为优秀班级评价的依据;学校每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将找出优点和不足,进行全校性的总结和反馈,激励和导向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品格 篇10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记得我班孩子刚入园时, 大部分孩子的吃饭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因为他们在家里时,从不自己用勺子吃饭,都是爷爷奶奶哄着、抱着、追着、跑着才吃完的。到了放学的时候,我与家长开了一个班级会议,告诉家长不能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不是帮他们,而是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鞋袜,自己铺床叠被子,自己刷牙、洗脸、吃饭、洗手,自己清洗简单的毛巾、袜子等。在学习中,让他们学会自己整理小书包,知道什么东西应该放进去,而什么东西则是不需要的,并把东西整理好才能吃饭。这样,他们才能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分享行为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我们教师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老师,他抢我的……”由此可见,在这些幼儿当中,是极度缺乏分享行为的。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大多是由6个长辈(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护着,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长此以往,难免会养成自私霸道、蛮横无理的个性。因此,这种不良的个性一定要予以改善。
1. 树立榜样
在家庭中成人要为幼儿树立分享榜样,先长者、先他人、后自己应成为家庭中相处关系的行为信条, 并不时伴随语言向幼儿述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同时,还可以引用故事中的分享榜样,给幼儿提供楷模。
2. 创造分享机会
在榜样的影响下,给幼儿创造众多的分享机会,使幼儿得以模仿和练习。如在玩玩具时,可以让幼儿做分发者,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做活动的心理,一方面给幼儿分享的实践机会。同时,我们要及时表扬幼儿的分享行为。
3. 培养分享动机
当然,除了给幼儿创造分享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幼儿有发自内心的分享愿望和动机, 这种动机又来源于幼儿与别人分享过程及分享后所体验的愉快感。成人的责任在于使幼儿在分享过程中充分体验分享的乐趣, 而这种乐趣又来自分享对方的愉快,幼儿通过情感换位,体验到他人的高兴与快乐,从而自己也获得了快乐和满足。
4. 掌握分享规则
幼儿长大后要和更多的人接触,如不懂分享规则,便会常与人发生冲突。分享规则有等待、轮流、先来后到、合作与联合等,在生活中使幼儿逐渐知晓,并在活动中按规则去做,学会多重分享的规则,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分享的愿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同情心
例如,当幼儿摔倒了,应让他体验摔疼了很难受,接着再过来给他揉揉,安慰他一会儿就好了。当遇到别的小朋友摔跤了,不要冷漠,而要引导孩子想想这个小朋友也一定很疼了,他哭了,难受了,我们去看看他,把他扶起来,问他疼不疼。这些平常的做法,都有利于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例如,在家庭游戏中,让幼儿当“小家长”,让家长当“大孩子”,“大孩子”故意做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如随地乱扔垃圾、自己玩的玩具自己不整理等,让“小家长”发现这些行为,并引发不满,从而批评这些行为。让“小家长”给“大孩子”讲道理、立规矩,实则是让幼儿自己教育自己。
五、注重培养幼儿的协商与合作意识
要使幼儿养成协商与合作意识,首先得给他们提供机会。实验表明,如果能从协商与合作行为中获益,则以后这些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相应增加。如果我们尽量多的给幼儿创造一些相互协商与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相互交往中体验到被接受、被拒绝的感受,学会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相互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就能使尝到“甜头”的幼儿以后会再次使用这一“法宝”。
学生品格 篇11
一、有胆识
有胆识,这是富于创新的人最起码应有的品格。要创新,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见识,这浅而易见无须赘述。至于胆量,就有必要多说几句。实际上,古今中外的改革家都是胆量过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是举世公认的具有非凡胆识的人,谭嗣同为了维新运动而冒死抗争……这些人都是有力的例证。试想,一个人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胆小如鼠,还能打破旧框框吗?也许连按常规去做还不敢。所以说,胆识是创新的前提。由此可知,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必须先培养学生的胆识,特别是胆量。学生的胆量,除了与生性有点关系外,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培养,培养主要靠锻炼。因此,学校和家庭要多提供学生锻炼胆量的机会。在让学生锻炼胆量的过程中,有关方面要尽力创造以下氛围:一是民主氛围。对学生要平等相处,容许学生各抒己见,自行探索,不要以权威方式管理压制。二是鼓励氛围。即使是学生出现好事办砸、理解偏差、回答不当等事与愿违的情况,也不能训斥、讽刺、挖苦,而应从肯定学生主动积极,大胆敢为的精神方面去安慰、鼓励。这样,学生就会一次比一次大胆地参与学习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才智。
二、会洞察
所谓会洞察,就是能够细致入微地发现事物的错误、局限性,或者能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或者能正确预测事物变化的规律等。洞察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创新灵性和创新意识的强调、创新意义的大小。历史上政治、经济、技术的改革,多数是改革者清楚地看到了旧制度、旧技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从事革新。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会洞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洞察事物的能力的形式,灵活多样。如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复杂图形观察,对比阅读、写观察日记、文章评析、时事评论,或者从指错纠正、标准化选择、调查研究等途径培养学生学会洞察事物。
三、善思维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学生善于思维的品格,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创新的开端。培养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的方式很多,譬如运用遐想(或设想)进行读写、扩写、补写、看图作文、运用博喻或拟人等描绘某一事物,进行艺术(含文学)创作,解(证)题训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未知领域或发展变化规律的推断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
要培养学生善于思维的品格,还必须培养学生的两种专向思维能力:其一为聚敛思维,指遵循求知法则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答案的思维方式;其二为扩散思维,指不局限于唯一求知法则解决问题,而随机应变,从不同角度考虑的思维方式。
四、较好奇
较好奇,即有明显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导火线,创新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好奇心。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学生在求知方面的好奇心理,不能压制,而应该加以鼓励培植。但在教学中,时常会出现学生提出了与学习有关的奇怪问题,而教师一时解答不出来,为了不失面子,对此横加指责的现象,教师的这种错误行为,应该杜绝。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告诫我们:学生提出奇特问题时,要赞许其好奇求知;即使教师不能回答,也要欣赏其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知识。因为生活、社会、自然和知识的海洋中,无奇不有。事实上,也只有熱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知识的人,才有志趣、有信心去搞创新,真正为人类造福。另外,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指出一些有趣的现象,让学生探求。
五、勤实践
勤实践,即勤于动脑和动手进行创造性活动。实践出真知。不动脑子,哪有创见?有了创见而不想发表或不着手研究、试验,哪有创新成果?由此可知,勤实践是创新型学生必不可少的品格。我认为,不要把创新看得那么神秘莫测,那么高不可攀,也不要要求学生的创新活动一步登天,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做起,关键是要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
六、有恒心
学生品格 篇12
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要求,该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心智和情感态度发展要求以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青年一代。美国教育家凯文?瑞安博士提出的“5个E”理论,即榜样(Example)、解释 (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体验 (Experience)更是为如何培养学生品格指明了方向。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利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更新和丰富自己的英语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既更富有个性又更富有灵活性、包容性和选择性,真正做到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那么在多元式、开放式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如何根据教学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呢?
一、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品格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不仅包含了较多的西方传统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 也全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译林牛津版教材中涉及学生品格培养的话题和素材显著增多,这为英语教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渗透品格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英语谚语、名言警句,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中值得学习之处,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如译林牛津版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话题为Amazing people,教材的设计从单元导入到阅读文章,再到Project的文本信息,都将一个个鲜活而有思想、取得非凡成就的伟大人物呈现在高中生面前,如Mother Teresa、比尔盖茨、贝多芬、郑和、杨利伟等。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伟人的性格特征、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他们获得心理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再如选修模块九第四单元话题是英文习语,“Feet of clay(不为人知的缺点)”“You reap what you sow(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层次理解此类谚语习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查询更多有利于思想品德发展的英文谚语、习语,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也具有很大意义。
二、合理利用美文素材健全学生品格
高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要求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是他们将来在社会中核心价值的体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实现健全的品格发展。英语教学中有很多传递美好、善良、勇敢、坚强、执著、励志、积极向上的美文素材,这些素材或富含人生哲理,或体现社会友爱与温暖的一面,对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格极富意义。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上适当地选择这样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品读文章所阐明的道理,就会有利于触动学生心灵,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名人演讲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例如,可以利用学生对于乔布斯个人魅力的崇拜,引用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片段“Your time is limited,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时间宝贵,不要虚掷光阴过着他人的生活。不要让周遭的聒噪言论蒙蔽你内心的声音。)“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keep looking.Don't settle.”(成大事的唯一途径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若你还没找到,那就继续追寻吧,不要停下来。),让学生能够在对时间和成功的看法上与乔布斯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帮助他们铸就坚强品格。也可以使用心灵鸡汤的文章,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如有一篇英语美文讲诉的是一个孩子,小学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关于自己梦想的作业,他画了一幅200英亩的牧场的设计图,老师认为他不能实现而给他的作业评定很低的等级,但是这个孩子(罗伯茨)坚持自己的梦想,最后在许多年后美梦成真。“Don't let anyone steal your dreams.Follow your heart,no matter what.”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知道梦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鼓励他们为梦想而努力。
三、巧妙利用跨文化知识优化学生品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了解和掌握的过程。英语国家的文化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许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教学素材向学生展示跨文化知识,并从中攫取有利于培养学生品格的内容,加以引导,吸收其他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师也应在日常教学行为中,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完善自我。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要求学生在跨文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传统的东方文化以谦虚和内敛为美德,西方文化体现的则是开放、自由和平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外节日等文化现象,鼓励学生去思考其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思维上升到社会价值取向的层面,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如中西方学生在课堂上不同的表现,中国学生普遍习惯认真听讲,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而西方学生则勇于在课上展现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自信心的体现。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现象的讲解,培养学生开放、勇敢的性格,以此帮助学生收获信心。教师也可利用教材里面或文学作品中的词汇或对白来促进学生对文化意识的了解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优化品格,使他们具有国际化的合作精神,能积极适应并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四、灵活利用合作竞争以展现学生品格
高中阶段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竞争的过程,英语语言学习尤其如此。小组合作竞争模式是当今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合作和竞争,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更有助于培养互相帮助,自主探究、责任同负的品格,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增进友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去展示通过合作和竞争而实现的教学生成,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是让学生真正深刻理解集体主义,正确处理好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一个大好时机,对于培养具有广阔的胸怀和较高的道德水准、在德育方面都有较高的素质青年一代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可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就写作题目进行小组讨论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讨论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合作,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观点,然后再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在完成小组目标后,教师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合理点评,小组合作竞争,有胜有负,既让学生获得了团队合作的体验,也会进一步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是对学生勇于进取的竞争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勇于展现自我的自信心的良好培养方法,在合作竞争机制下,进一步展现学生的优良品格。
五、充分利用教师魅力感染学生品格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业追求,是教师有目的、有意义而又有情感的活动。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说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王蔷在《英语教学法教程》中指出,A good English teacher should have ethic devotion,certain desirable personal style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要做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必须有道德的奉献,合适的个人风格和专业知识。) 我们都知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教育家凯文?瑞安博士就学生品格培养提出的“5个E”理论的第一条即为榜样(Example),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得提高自我,使自己具备优秀品格, 才能让学生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升。时代赋予了英语教学特殊的意义,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备双重的责任,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也要担负起培养21世纪学生健全品格的历史使命。广大英语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力争以优良的人生观、性格、审美情趣、知识结构等感染学生,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
摘要:本文从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的重要性,提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利用教材资源、美文素材、跨文化知识、小组合作竞争、英语教师自身人格等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并对相关内容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及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