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辨析(精选12篇)
概念辨析 篇1
一个国家, 一个政党, 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谋民利者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生问题历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把关注民生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成为其坚定的执政理念。近年来, “民生”二字已成为党和国家许多文件中的“关键词”, “民生”二字也成为各级新闻媒体关注的流行语。但“民生”到底是指什么?包含哪些内容?人们对此认识不一。正确理解民生概念, 对于做好民生工作, 解决民生问题, 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民生概念的历史沿革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 这部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著作重点阐述了“民本”思想, 也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创造了“民为邦本”的理念,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出所谓“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意思就是“老百姓生存的关键在于勤劳, 勤劳才能衣食无缺”。阐述了勤与匮的关系, 是最朴素的民生思想。在剥削阶级统治下的国家, 民众永远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统治阶级也永远不会将“反哺民众”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因此, 当时“民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勤劳来改善, 民生就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
1924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民生主义》的演讲中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 明确指出,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 国民的生计, 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 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辞海》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 “民生”的概念在国家发展层面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民众利益被真正放在了国家建设的首位。“民生思想”作为一种理念, 在理论上也逐渐丰富起来:“教育乃民生之基”、“就业乃民生之本”、“分配乃民生之源”、“社保乃民生之依”、“稳定乃民生之盾”。
中共十六大以来, “民生”更是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中共在对待“民生”问题上的鲜明态度, 也是对“民生”一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最为完整、具体并有突破性的当代解读。
总之, 传统观念和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 民生就是指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
二、民生概念的科学理解
对一个概念的科学理解, 不能以一时一地人们的朴素想法为依据, 而是要以世界视野、全局思维、未来眼光来科学把握, 必须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对于民生概念的科学理解同样如此, 民生的概念如果过宽, 可能会使人们将其与民主、民权等概念相混淆, 在实际工作中抓不住要领;民生的概念如果过窄, 也可能会使人们考虑民生问题时过于简单, 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工作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因此, 如何科学、全面、正确理解民生的内涵就显得十分重要。
现在, 在民生内涵问题上有几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民生就是指人民生计与生活;二是认为民生就是针对贫困人口, 主要是关心弱势群体, 似乎富人没有民生问题。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笔者认为, 民生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的生计与生活, 还包括人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包括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在现代社会中, 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那么, 为什么要强调广义上的民生呢?一是说明其理论上的广泛性, 二是说明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政府官员以关注民生为借口, 搞一些民生工程, 忽视民众的政治诉求, 片面认为老百姓只要吃饱肚子, 生活无忧就行了, 对老百姓的民主权利、人格尊严等方面置之不理, 这些官员高高在上, 只对上负责, 而不对下负责, 用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来掩盖人们对民生的追求。因此, 笔者认为, 民生的改善必须以科学地理解民生概念为前提, 民生的改善必须有政治保证, 必须有民主制度作为保障。如果缺乏人民民主, 民生的改善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或大打折扣。广义的民生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追求的目标。
狭义的民生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 也容易把握, 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现行民生政策相吻合。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民生一词大多是从狭义的民生概念上去理解和执行的。
民生的内涵具有时代性, 它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而发展。因此, 我们对于民生内涵的理解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解放前,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主要是广大人民翻身得解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 解决温饱问题, 初步达到小康。但经过近三十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大多数城乡居民已进入了小康生活, 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如何更好地满足新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从狭义的民生来考虑问题, 而是要从广义的民生来考虑和解决问题。
因此, 当前我们关注民生, 解决民生, 必须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首先解决好狭义的民生问题, 但不能忽视广义的民生问题, 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民生问题。
三、民生概念的具体内容
民生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民生概念的内容也有层次之分, 我们把它称之为民生层次理论, 具体包括生存的民生、发展的民生和全面发展的民生三个方面。
生存的民生, 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 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 生老病死等方面, 也就是时下人们常说的劳有所得, 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在生产力落后, 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 民生就是人民、百姓的生计, 也就是穿衣吃饭, 民生的标准就是吃饱穿暖, 这就是那个时代民生的全部内涵。
发展的民生, 主要是指民众享有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当民众最基本生存问题满足之后, 就会考虑自身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等问题, 比如包括需要充分就业, 具有培训晋升机会, 享有平等竞争环境,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基本权益能切实有效得到保护等。
全面发展的民生, 是全方位的、高层次的民生。民生的内涵是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物质需求, 而是开始追求生活质量, 追求生命质量, 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包括各种正当权益受到尊重和保护, 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都应该越来越受到尊重, 如食品安全、环境质量、公共安全、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也被纳入民生范畴。
民生概念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 在低层次民生获得相对满足之后, 才能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民生, 前一个民生是前提和基础, 后一个民生是演进和发展。因此, 在实际操作中, 首先要解决好生存的民生, 然后解决发展的民生, 最后必须解决全面发展的民生, 真正实现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要:正确理解民生概念, 对于做好民生工作, 解决民生问题, 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狭义的民生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广义的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的生计与生活, 还包括人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包括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民生概念的内容包括生存的民生、发展的民生和全面发展的民生。民生概念的三方面内容是一个递进关系。
关键词:民生概念,民生内容,辩析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802-835.
[2]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 (5) :33-35.
[3]张有义.民生词义演变及当代解读[N].法制网——法制日报周末, 2007-10-21.
[4]张鸣雨.什么是民生-[N].铜仁日报, 2008-04-20.
概念辨析 篇2
需要和动机概念辨析
通过对心理学名家关于需要和动机概念基本内容论述的梳理,明确了需要和动机的界定.需要是人对其内外环境条件的反映,动机是唤醒(或发动)、指引和维持行动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并将它们与相近且易混淆的.“内驱力”、“诱因”和“目标”等概念作了区分.最后对需要和动机的种类划分进行了评述,提出需要以“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划分最为科学、有效;动机则以“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为佳.
作 者:徐钟庚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6)分类号:B84关键词:需要 动机 行为 分类
微型课程概念辨析 篇3
关键词 微型课程校本课程微课程
微型课程是现代课程中的一种形态,由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开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对于微型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趋广泛,但梳理有关文献却不难发现,微型课程对于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蕴。换言之,不同人同样使用微型课程这一概念,但所指向的课程实践并不相同。对于微型课程的不同理解将导致不同的课程开发实践,因此,有必要对微型课程这一概念进行辨析,以促进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微型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一、界定微型课程内涵的视角
当前,对于微型课程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学科视角、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不同的视角对微型课程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所指向的课程问题和课程实践也不尽相同。
1.学科视角的微型课程:学科的“课程补丁”
学科视角的微型课程所指的是“将一门教学科目根据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完整的单元群,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门主题”。[1]这种界定最能体现美国早期开发的微型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微型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单元”区别于我国学科教材组织中用于内容分解的“单元”,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逻辑和体系来划分,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也称为专题[2]。如美国中学社会科中的“美国史”就被划分成南北战争,今日合众国,美国西部,殖民地时代,独立战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印第安,少数民族,黑人史等多个专题。
学科微型课程的倡导与开发针对的课程问题主要是长期性的学科课程存在一些弊端(如长期课程开发周期长容易造成知识滞后,长期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最新的文化知识不能及时纳入课程知识体系等),需要予以克服,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科课程在知识传递等方面的功能。学科微型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充当“课程补丁”,弥补学科逻辑脱环或跳环之处,及时吸收最新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反映时代精神,回应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增强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拓展学科内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如一位初三语文教师在教学写作时,发现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他经过观察访谈,了解了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等情况;并通过简化的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开设了以影视评论为写作教学载体的微型课程[3]。
学科微型课程开发的主体往往是学科教师,强调的是在学科教学目标、学科知识框架下开发课程,或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或是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创生。
2.校本课程开发视角的微型课程:“班级本位”的校本课程
国内有研究者立足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对西方微型课程开发的经验重新解读加以借鉴,进而创造性地将“微型课程开发”的性质定位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开发”,将其含义界定为“由教师针对任教班级学生具体学习需要,所进行的短时(从一节课到半天不等)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活动”[4]。
这种微型课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班本微型课程”,这种课程的倡导和开发针对的课程问题是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维度缺失。研究者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当前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定位基本是开发能够在全校范围内铺开的课程,即“全校性”校本课程,班级层面的校本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开发[4]。
这种微型课程的界定明确把微型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中,班本微型课程开发的主体可以是学科教师,也可以是班主任,强调的是课程决策的主要依据是特定班级学生的兴趣、学习需求,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课程应用的层面和范围是特定班级而不是全校性铺开。
3.信息技术视角的微型课程:小容量的教学单元
信息技术视角的微型课程指的是“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ICT)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5]。这种类型的微型课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信息化微型课程”。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信息化微型课程最早源于新加坡。1997年,新加坡教育部发起了教育IT主体计划(Masterplan for IT in Education),此计划既是一个在教育中进行信息技术整合的蓝图,同时也是一个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新加坡教育部共投资了20亿新加坡元进行学校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新加坡唯一一所教师培训社会机构的NIE(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于1998年开始进行微型课程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使之可以建构微型课程[5]。
信息化微型课程的倡导和开发针对的课程问题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整合。新加坡微型课程开发源于这样的事实:教师需要大量基于信息技术的、适合学校课程要求的课程资源,而商业化的资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自己的资源,并按照学科领域进行分类[6]。这种课程一般容量很小,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要一两个学时;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广,可以涉及不同领域和学科,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早期新加坡开发的微型课程更重视与学科教学的联系和知识的传递。经过发展后开发的微型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支架的设计、学习资源的提供以及信息技术对学习的支持。课程目标重视高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课程实施方式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协作学习等。新加坡教育部网站[7]上提供的“保护海洋蓝藻的使命”、“宠物还是麻烦”等案例体现了信息化微型课程的特点。
二、明确微型课程的外延
准确理解微型课程不仅需要了解其内涵,还要明确它的外延。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对微型课程的特点、课程主体、校本微型课程与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分析,来更好地了解微型课程的外延。
1.微型课程的特点
对比长期课程,微型课程体现出“短”、“小”、“精”、“活”的特点。
一是时间短。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这种课程持续时间通常少于一学期,往往是少则一、两个课时,甚至是10多分钟,长则一两个月。如福建福安师范附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发了微型课程,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学校利用15分钟的时间,通过校园的“小星星广播电视台”为学生送上一份新鲜、精美的精神点心[8]。
二是规模小。微型课程也称作单题课程、组件课程。微型课程往往主题单一、集中,目标少、具体清晰,内容容量小。
三是内容精炼。由于微型课程实施时间通常较短,因此微型课程需要选择经典的、最能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在所选用的课程素材资源与课程时间发生冲突时,需要对所选择的课程资源作深加工,以便让课程内容更加精致、凝练。
四是实施灵活。语文、数学等长期课程在内容编排上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前后内容呈“串联”关系,即后面知识的学习需要以前面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因此在课程实施的顺序、进度等方面显得灵活性不够;而微型课程以主题来组织内容,不同主题内容之间呈“并联”关系,因此在内容组织,课程实施时间、进度等方面所受到的限制都较少,显得更加灵活。
五是内容鲜活。微型课程不受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限制,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选择课程主题,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微型课程可以及时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使得内容更富有时代感;微型课程也可以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班级生活、学生思想观念出现的新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经验。
2.微型课程的主体
课程主体包括课程决策主体和课程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是明确的,但微型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到底是谁?是学校还是教师?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部分研究者,特别是把微型课程视作班级层面的校本课程的研究者更多认为微型课程应该归属“班级课程”,课程决策和开发主体是教师小组或教师个体,以此区别于以往面向全校的校本课程。我们认为,微型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可以是学校(通常由学校设立的课程开发小组具体执行),也可以是教师小组(如学科组、年级组)或教师个体。学校作为课程决策主体所开发的微型课程可以称为“学校微型课程”,应用范围通常超越特定班级,在更大范围应用。福建福安师范附小所开设的微型课程便属于此类,所开设的微型课程在全校范围实施。教师小组或个体作为课程决策主体所开发的微型课程可以称为“班级微型课程”,应用范围通常是特定班级。上述初三语文教师开发的影视评论写作课程便属于此类。如果把微型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只定位为教师,由此产生的微型课程开发实践可能会跟把校本课程定位为全校性校本课程一样,导致课程开发维度的缺失,只是现在造成的是微型课程开发维度的缺失。
3.“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
目前不少研究者在使用微型课程这一概念时,会在前面加上限定词,以进一步明确微型课程的类型,如高校微型课程、高中语文微型课程、高职英语微型课程等。其中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这两个概念使用较为频繁,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理清。从上文所述可知,学科微型课程的所指是比较清晰的,主要是指在特定学科教学目标、知识框架下开发的微型课程,如语文微型课程、英语微型课程、地理微型课程等。但微型校本课程的所指则不太明确,主要是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微型校本课程开发框架是不同的。有微型校本课程的使用者认为:“依据管理的主体不同,我国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微型课程可以是这三种课程里的任何一种,不一定非要是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也可在实施中采用微型课程的策略”[9]。也就是说,微型校本课程可以作为国家、地方课程的学科课程为框架进行开发,也可以在学科课程框架外,根据学校实际自主选择主题进行开发。根据这种理解,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两者是包含关系,学科微型课程属于微型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但也有微型校本课程概念使用者把学科课程排除在微型课程开发框架外,根据这种理解,微型校本课程与学科微型课程是并列关系,两者构成了完整的微型课程体系。我们更倾向于把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定位为并列关系,因为这样可以让不同概念的层次关系、外延更为清晰。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起这样的微型课程概念系统:微型课程包含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微型校本课程包括基于学生兴趣的微型课程(恐龙的故事、军舰家族等)、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微型课程(情绪ABC、站在人生新起跑线上等)、基于班级生活的微型课程(公审垃圾桶、我是班级小主人等)、基于社会热点的微型课程(“范跑跑”现象、钓鱼岛的前世与今生、十面“霾”伏等),等等;学科微型课程包括各学科微型课程,如语文微型课程、数学微型课程……
三、厘清微型课程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全面、准确把握微型课程还需要厘清微型课程与微课程、微格教学、校本课程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微型课程与微课程
在“微型课程”和“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文献中,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混作一谈,但我们认为,事实上,这是两个异远大于同的概念。
“微型课程”英文为Minicourse或Microlesson,由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开创,这一概念20世纪70年代已出现在美国教育文献中。在国内被广泛引用的是田秋华在《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一文中对微型课程的界定,她将其界定为:微型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10]。
而“微课程”英文为Microlecture,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因为他设计的微课程时间极短,一般约60秒,戴维·彭罗斯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在国内,“微课程”因教育技术学者关中客2011年9月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表了博客文章《微课程》而开始引起关注。这篇文章指出: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1]。被誉为国内微课程领航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李玉平老师对微课程的理解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没有解说。文字在300字左右,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音乐根据内容,以轻音乐为主,画面干净简洁。学习时,大家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引发思考[12]。
从这些对微课程的解释中可见,微课程指的是一些时间很短,适合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而微型课程则是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完整课程要素的、与长期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态。
2.微型课程与微格教学
如果说微型课程与微课程是一对异大于同的概念,两者还有一定相关的话,那微型课程和微格教学可谓是一对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但因为百度百科对微型课程的界定,给一些研究者特别是实践工作者造成了误导,引起了理解上的混乱。百度百科对微型课程是这样界定的:“微型课程是类似于微格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教学系统。微型课程是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微型课程将帮助教师加强、改进教学技能和方法,减少失误,并使师范生尽快地建立信心。它不能在一个晚上改变教师或师范生的个人素质和习惯,它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它不一定能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天才的完美无缺的教师,但可以把他变成一个好一点的教师。”[13]
以上这种对微型课程的界定,把微型课程和微格教学几乎完全等同起来。但事实上,在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体系中,微格教学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而不是一种课程形态。微格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教育界,主要应用于师范教育领域。1986年秋,北京教育学院首先在化学系和中文系的教学法课中挤出了20课时对学员介绍了利用微格教学进行技能培训的内容,并按照基本步骤进行了实践,受到了学员的欢迎。自1987年以后,微格教学正式应用于我国师范教育、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14]。
3.微型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这一概念跟微型课程概念提出的年代接近,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菲吕马克(Furumark, A.M.)和麦克米伦(Me Mullen,L.)两位学者首先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实际对所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称作校本的课程开发或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称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概念体系来看,校本课程是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概念,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主体;而和微型课程对应的概念是长期课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课程实施的时间和内容容量。在课程归属上,目前众多研究者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微型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应该属于校本课程。我们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应该把微型课程归属于校本课程,在微型课程开发中坚持校本性,在微型课程管理中强化学校的课程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型课程固有的特点和应有的功能,也更有利于微型课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梅,常新.当今一些发达国家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特点的比较.外国教育研究,1994(6).
[2]刘素芹.学校课程体系的新元素——微型课程.教育技术导刊,2007(1).
[3] 郑洁.微型化校本课程与教师课程能力提升.中国教育学刊,2013(1).
[4] 曾文婕.微型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之路.教育发展研究,2009(4).
[5] 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6] 孙卫华.新加坡微型课程计划述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5).
[7] http://eduweb.nie.edu.sg/microlessons/samples.htm
[8] 叶德栋.福建福安师范附小:让雏鹰在“微型课程”中展翅飞翔.小学德育,2008(8).
[9] 李静.微型校本课程:教育问题的长效干预机制.基础教育参考,2010(12).
[10] 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9(5).
[11] 关中客.微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12]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13] 微型课程[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Y_8SA0pIX
8aSLoy3-7c2W3fJIW-k1vffmDgidEs6mhO8p5gG4vyPwy_wd9/0t2sCj
EnyI6BvwbhQstJDgKFh2a.
[14]孟宪凯.对微格教学10年发展的几点反思.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
失效专利概念辨析 篇4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失效专利”为检索词,通过“主题”的检索途径,采用“精确”的检索方式,自1998年起到2012年共检索到288篇文献,剔除重复及无学术信息的文章,大约有170篇是失效专利的学术论文。要研究失效专利,首当要明确它的概念和涵义。笔者在浏览上述文章中发现,人们对“失效专利”概念的界定大多有一定的随意性。学界目前对失效专利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学术交流,也无益于对失效专利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本文在对现有定义进行归纳、比较的基础上,对影响定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剖析,以期对失效专利的概念和涵义给以明确的界定。
1 对失效专利现有定义的探讨
关于失效专利概念的定义有许多,归纳起来有代表性的可分为如下三种。
1.1 “失去专利权说”
这种定义的代表性表述为:“所谓失效专利泛指因法律规定的各种原因而失去专利权、不再受专利法律保护的专利”[3]。定义中的“法律规定的各种原因”大都和专利权的期限相关。该定义的基本思路是将“失效”看作是“有效”的反义词,而任何有效专利都有一个有效的期限,过了这个期限,有效专利就会成为失效专利。按实际有效期间的不同,失效专利又可分为期限届满后的失效和期限届满前的失效两种。
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是有期限的。这既是一种平衡专利权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手段,也是对任何技术必然会被新技术所替代的技术发展规律的适应性要求。专利权的有效期应按照鼓励发明创造和促进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时间而定,应按发明人的投入和其应得的产出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指我国现行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是10年。到期专利权即终止,专利就从有效转化为失效。不过,大多数专利实际终止的时间都短于期满的期限。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有8.2%维持时间在10年以上”[4]也就是说,超过90%的发明专利距离期限届满的时间还不到一半就不再享有专利权了。
为什么专利还没到期权利就失去了呢?这是因为专利权人有缴纳年费的义务,如果专利技术没有实际的经济价值或这种价值一时难以实现,专利权人可能就不愿意为其支付资金来维持专利的存在。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专利权就会终止。专利法还规定,专利权人也可以书面形式放弃专利权。在专利法第五章“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中对这些内容有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对比专利法第五章的这些规定,此种定义内涵了“专利权的期限” 和“专利权的终止”等法律术语,其自身的法律含义比较确切。
从专利法第五章的标题来看,除专利权的期限和专利权的终止外,还有一个与失效专利密切相关的概念是“专利权的无效”。仔细斟酌,“有效”的反义词不应是“失效”,而是“无效”。单就词义而言,专利法中与失效专利最接近的概念也应该是“专利权的无效”。专利权的无效是专利审批程序中规范性很强的法律术语。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在已授权的专利中存在不应授权的专利申请是可能的,这不仅给予了权利人不应得的利益,最终还可能阻碍产业的发展。可见,无效程序的设立是为了对授权中的错误进行纠正,无效专利的法律含义就是对这一纠错结果的称谓。
不过,从对失效专利的研究现状看,无效专利并没有被人们当作有效专利的反义词,而只是被当作失效专利的一部分,这是符合实际状况的。即便这样,也会产生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专利法明文规定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既然无效专利在法律上没有“有效”过,那又何谈失效呢?一种解释是,由于无效专利在其被宣告无效之前曾以有效专利的形式存在过,将其囊括于失效专利的范围也不无道理。但这种解释显得不是特别有说服力。本文认为,无效专利之所以属于失效专利的一种,不在于这一专利是否曾经有效过,而是因为这种视为自始即不存在的专利和其它失去专利权的专利有着共同之处,即“被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不再享有独占权”。这正是本文特别提及和格外关注之处。
1.2 “失去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说”
“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专利权及专利申请权的专利为失效专利”[5]。这一定义被较多研究失效专利的文章所认同。与“失去专利权说”相比,该定义的主要观点是失效专利不仅包括失去专利权的专利还包括失去了专利申请权的专利。要理解这一定义关键是要理解和认识专利申请权。
有人望文生义地将专利申请权解释为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申请专利的权利。这种理解其实是有问题的。专利申请权和申请专利的权利是专利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利。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却往往把两者视为同一种权利[6]。专利申请权是指从专利申请日至专利授权日期间的权利;申请专利的权利是指从发明创造完成日至专利申请日期间的权利。有无专利的申请号是区分两者最为明显的外在标志。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申请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利状态。在拥有申请专利的权利阶段,发明创造的完成人对其发明创造拥有技术秘密权,一般也会将其发明创造作为一种技术秘密加以保护,该项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表现为使用权和转让权。这是债权性质的权利,只发生在特定的法律主体之间,对不特定主体没有约束力。而在专利申请权阶段,专利申请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能,专利申请权人依法对其享有转让权、在先申请权、要求优先权和临时保护权等多项权能。
专利申请人可能由于以下三种原因而失去专利申请权:
第一种是申请人主动撤回。为使公众可以及早自由阅读和索取有关文献,有利于公众对专利申请审批进行监督和协助,也有利于最新技术的迅速传播和利用,我国对发明专利实行的是“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专利审批制度。国家专利局对受理的发明专利进行初步审查后,除予以驳回的外,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公布后的专利申请一般才有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可能。“失去申请权的专利”与专利申请程序中的公开关系密切相关。按照发明专利申请和审批的程序,专利申请人提交申请后在被授予专利权之前可随时撤回其专利申请。但是,撤回专利申请的声明如果在专利局作好公布专利申请文件的印刷准备工作后提出的,申请文件仍予公布。只要是申请文件被公布但又得不到专利授权就等于申请人无偿向社会奉献了一份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所处的权利状态和前述失去专利权的技术权利状态一样,这才是将其称为“失效专利”的缘由。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在没有被授权前不会被公开,因而,基于专利审批的公开程序而存在的失去申请权的专利不会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二种是申请人的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发明专利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专利局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的,该申请视为撤回。据估计,一项发明创造如果从申请之日起两年内还未付诸商业上的实施,那么它今后在商业上应用的机会就只有5%[7]。所以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那些没有价值的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申请人提出申请后若发现了该申请无市场价值,也就可以通过不请求实质审查的做法放弃申请从而免缴审查或相关的费用。此外,发明专利申请人请求实质审查的时候,应当向专利局提交有关的参考资料或相关材料而未提交的;申请人对专利局陈述意见或者进行修改的要求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答复的也属于视为撤回的情形。尽管视为撤回的理由不尽相同,但其结局和主动撤回都一样,那就是申请文件被公开了,但权利并没有得到。
第三种是申请人的专利申请被专利局驳回。如果专利申请在初步审查时被驳回了,虽然这对申请人来讲失去了专利申请权,但并不存在前面提到的申请文件被公开了但权利并没有得到的后果发生。因为通常情况下,申请人自己不会主动公开申请。只要专利申请文件仍处于社会公众从公开渠道无法知悉的状态,其专利申请就不应落入该定义所指的失效专利的范围。如果专利申请是在实质审查阶段被驳回的,专利申请人不仅失去了专利申请权,而且此时的专利申请也是处于公开的状态,这就使其进入失效专利的范围。显然,这也只是对发明专利而言。
1.3 “包括国外专利说”
不少文章在定义失效专利时都会表示,失效专利是在国内失效专利的基础上还包括国外的失效专利[8]。较前两种定义而言,该定义对失效专利的地域范围加以扩展,使得外延更为宽泛。对于国外的失效专利,也存在着含义不尽相同的理解。大致有这样一些表述:其一是未向我国提出专利申请但在外国享有专利权的专利;其二是未向我国提出专利申请且在外国已经成为失效专利的专利;其三是外国人在我国提出的专利申请但已处于失效状态的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
如何厘清上述不同的国外失效专利的关系呢?前两种情况可视为专利权效力范围的“属地原则”的体现。地域性是专利权具有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于一项发明创造不管在国外是否享有专利权抑或已成为失效专利,只要未向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就不能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这两种情况所提及的专利虽然在国外所处的法律状态完全不同,但在我国是差别的。而第三种情况则体现的是“属人原则”。它是将在我国享有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的主体按国籍为标准划分为我国专利和外国专利。应该指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在我国专利管理机关得到的专利授权都属于中国专利,其受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与申请人的国籍是没有关系的。不可否认,在进行专利数据的统计时,将专利信息进行“国内”、“国外”的划分有时是必要的,但在理解失效专利问题时,不应将外国人在我国专利局申请、取得的专利权称为“外国专利”,至少不应将外国人在我国申请、取得的专利等同于其在外国申请或取得的专利。对于失效专利而言,我们所应关注的不是专利主体的国籍,而是专利技术本身在我国所处的法律状态。从这个角度看,这三种所谓的“国外的失效专利”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专利文献在我国处于公开的状态,但其技术并不享有我国的专利权。
2 失效专利的语义分析
失效专利虽然不是我国《专利法》中的法律概念,但“失效”的本义针对的是法律的有效保护,应该有其相对确切的法学含义。那么,从法律的视角审视前述三种定义哪个更为规范和严谨呢?要回答清楚这一问题有必要进一步从语义学上揭示产生上述不同定义的原因。
2.1 失效专利的英文表达
在英文中,并不存在失效专利这样一个单词或专有词汇。人们对失效专利的英文翻译都是在patent前加上各种相关限定词构成。如:invalid patent、disabled patent、expired paten[9]等。但是,invalid、disabled、expired等词汇,只是一般情境下使用的普通语词,并不具有法律上的独特含义,如invalid、disabled两词的主要内涵均侧重“没有效用”,其与patent构成词组,是一种单纯的直译组合,没有体现失效专利独特的法律内涵;expired则仅具有过期的意思,而失效专利的产生原因并不限于过期一种,故用expired patent指称失效专利,只能涵盖失效专利的某些内容,属于以偏概全,亦是不准确的。此外,笔者从英国知识产权局建立的NIF数据库(patents not in force database)的名称中发现,这一涉及失效专利的数据库对失效专利的称谓是Not in force patent[10],not in force短语的含义是“不生效”,这样的专利也就失去了法律的保护。但是,失效专利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失去专利权的专利,而失去专利权的专利,说明其曾经依法生效,只是后来由于法律规定的原因而失去效力。从法律语词的精确度来看,这样的失效专利显然不是“不生效的专利”,而是已经生效,后来又失去效力的专利,故用Not in force patent指称失效专利也不是无懈可击的。笔者认为,失效专利的准确表达应当是ineffective patent。由于effective一词表达的是具有法律效力,故其反义词ineffective就可以表达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亦即这样的专利不受法律保护,而不受法律保护的原因,既可能是因为已经生效的专利后来失去效力,也可能是因为失去申请权而无法得到专利从而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是因为在国外已经失效故而在我国也不受保护等,所以,ineffective patent的表述摆脱了因限定词的不准确而引发的多种质疑,其可以全面涵盖失效专利的各种产生原因,是更为恰当的表达。
2.2 专利的不同含义给定义失效专利带来的差异
不仅失效专利有着多种不同的译法,其实,专利这一词汇本身就有不同的用法。专利的最基本含义是指法律授予的专利权,但在有关的著述以及实务中,人们有时还会赋予专利一词以其它的含义。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组织编写的《专利法教程》提到:专利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独占实施权;其二是指取得了独占实施权的发明创造或技术方案本身[11];吴汉东教授主编的《知识产权法》教材归纳出专利的三种含义:其一是指独占实施权;其二是指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专利文献;其三是指取得了独占实施权的发明创造或技术方案本身,即通称的专利技术[12]。比较而言,前者与后者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是前者所举的第二种含义是后者第二种含义和第三种含义的合并。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使用专利一词时也有类似的情形出现,如:“我有一项专利”,针对的是专利权;“我去查查专利”,说的是专利文献;而“我们开发了一项专利”,所指的是专利技术。可见,专利一词有 “专利权(即独占实施权)”、“专利文献”与“专利技术”这三种不同的含义。如此一来,人们就可能基于这三种不同的含义来解读失效专利。
“失去专利权说”显然是在独占实施权的意义上使用失效专利这个概念,该定义直接指向的是权利。没有获得过专利权的对象也就不会在此概念的外延范围。这种解释从法律的规范性角度看是较为严谨和明确的。
“失去专利申请权的专利”的表述在逻辑上似乎是有障碍的。这种所谓的“专利”从未以专利的形式存在过,因而称其为失效专利有名实不符之嫌。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个从未成为专利保护“对象”的申请会被称为“失效专利”呢?前文已述,专利申请权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的权利,这恰似著作权中的相关权(即著作邻接权),专利申请权也可认为是专利领域的相关权,只不过著作邻接权在著作权之后产生,而专利申请权在专利权之前存在。两相比较,仿效著作权理论将专利申请权纳入广义的专利权也未尝不可。但此种提法需要权威的解释才有被认同的可能,这远远超出本文的能力范围。不过从专利文献或专利技术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就不存在所谓的逻辑障碍。无论是失去专利申请权还是专利权,其共同之处是记载于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处于相同的状态,即“公开且不受保护”,由于专利文献也可被称为专利,失去专利申请权的专利属于失效专利自然言之有据。
至于“包括国外专利说”,就是在“失去专利权说”或“失去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说”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外”的因素。前文已经论及,在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的如果是外国人,其专利申请或取得的专利权就是中国的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没有另当别论的必要。如果是未向我国提出专利申请,无论其在外国享有专利权还是已成为失效专利,它们在我国与我国的失效专利都处于同样的法律地位。虽然这种“专利”在我国不能专有其利,但记载这一技术的文献在我国同样是处于公开的状态,这是将其归入失效专利的缘由。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能够从专利文献的视角审视所有的“国外专利”,就不难把握它与失效专利的关系。技术公开是专利制度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在定义失效专利时也颇有作用,但被哪个国家以何种文字公开并不反映被定义项的本质。这意味着只要我们的定义,不为非本质的因素所干扰,自然会化解“包括国外专利说”给定义失效专利时带来的诸多不便。当然,“所有的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的各方面联系” [13],其实所谓的国外专利只有在产品出口时,才有对其考虑的必要。我们在定义失效专利时,完全用不着在所谓的国外失效专利的问题上“做文章”。
3 本文对失效专利的定义
如何定义失效专利更为科学呢?由于专利这一概念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取其不同含义分别给失效专利下定义得到的结果自然会存有差异。这也使得对不同定义的评价显得有些困难。但这个比较和梳理的过程不仅让我们得以一览失效专利的表象,而且透过现象其本质也逐渐清晰。专利技术(发明创造)是专利权的保护客体,也是专利文献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专利权或专利文献最终的指向都是专利技术。有时,人们在讨论和处理涉及专利的问题时出于专业习惯和简约表达的需要,会将专利技术与专利权或专利文献不加区分的使用。不过,在特定的语境下混用这些词语并不会在交流者之间产生歧义(本文行文过程中就有类似的表达)。研究失效专利的最终目的在于无偿利用,而利用的对象是专利技术,所要参照的是已经公开的专利文献。基于此,本文给出失效专利的定义:失效专利是指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属于不享有或不再享有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上述定义包含了正确理解失效专利这一概念的几个要点:
首先,该定义揭示了失效专利的特有属性,那就是只要是专利文献上所公开的技术,在不享有我国专利权的情况下都属于失效专利的范畴,这是解读失效专利的一把钥匙。其次,该定义包容了以往不同定义所述失效专利的主要内容。前述失去专利申请权的专利以及国外的失效专利被“不享有”所覆盖;失去专利权的专利属于“不再享有”的情形。这不仅有助于巩固人们对失效专利已有的认识成果,而且也不会纠缠于对“专利申请权”、“国外专利”等概念的争执;即不用甄别专利文献提供者的国别,也不用验证申请专利的技术是否得到过授权。
再次,该定义暗含了失效专利与专利文献、专利技术(发明创造)以及专利权三者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人们发现失效专利有着不同释义的主要原因,还有利于对失效专利的开发利用。失效专利的技术信息要通过公开的专利文献才可获得,要开发利用专利文献上记载的专利技术,前提是要确认该技术是否正享有着专利权,从而避免侵权风险。最后,该定义体现出专利制度的本质特征。本文论述过程通篇没有离开对“技术是否公开”和“权利是否存在”这两个设问的解答,该定义对此也予以了明确回答。“公开”和“垄断”是概括专利制度的本质时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词。专利制度实际上是发明人与社会间订立的一种契约。按照这种契约。发明人以公开其发明创造作为对价,来换取社会对其专利权的承认。公开是受保护的前提,没有公开的技术是不可能受到专利法保护的。专利制度的本质属性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以法律的手段实现对技术实施的垄断;二是以书面的方式实现对技术信息的公开[14]。任何一项专利终究都会成为失效专利,失效就是对“以法律的手段实现对技术实施的垄断”的失去,但这又不会改变“以书面的方式实现对技术信息的公开”的既有事实。
4 结语
概念辨析 篇5
“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概念辨析
【摘要】目前,“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属于生态环境领域的热点概念,但在理解与应用上也出现了多元化。在学术研究方面出现多元化有利于加深相关认知,但如果在政策法规方面出现多元化则会带来一些混乱。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避免各地政策法规制定中出现争议,更加科学地推动生态文明的进程。【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红线 生态底线【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两个概念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缺乏相对明确的界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有研究者认为,“虽然生态红线这一概念在政界及媒体均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其实质意涵仍不清晰,生态红线成了一团乱麻”①,也有研究者形容为“生态红线:概念未落地,部门争画线。在具体内涵上,各有解读”②。这给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亟待加强相关研究。在国内,研究生态红线的文献有一些,但主要是讨论如何划定生态红线区、如何用法治守护生态红线等方面的内容,而有针对性研究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概念的文献则很少,并且,这些数量很少的文献也主要是对生态红线概念的研究与分析。如,文献“生态红线概念辨析及其划定策略研究”③、“耕地红线与生态红线概念比较”④、“城市生态红线的内涵及划定方法研究”⑤等。在底线研究方面,研究环境底线的文献有一些,但专门研究生态底线概念及内涵的文献则极少,主要是结合“底线意识”进行研究分析。在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两个概念关系的研究方面,主要是讨论如何“严守底线,不碰红线”,如何“划定红线,守住底线”等,专门研究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两个概念辩证关系的文献则几乎没有。在国外,由于没有“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两个概念,因此,也缺乏相关研究文献。有少量提到以上两个概念的外文文献也主要是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海洋空间规划方法比较: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⑥。而且,这些数量极其有限的外文研究文献几乎没有涉及两个概念的界定与分析。显然,在专门研究分析“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两个概念方面,国外文献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深入研究辨析“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两个概念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保障国内相关政策科学性的需要,也是推动公众深刻认知与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红线”与“底线”认知的多元化在生态环境与资源领域,对“红线”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红线看作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环境保护部印发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二是把红线看作一种警戒数值概念。这种观点认为红线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数值,突破红线的数值,就要受到政策法律的惩罚,类似可耕地数量红线。三是把红线看作笼统的政策约束力。对于一些政策法规禁止的行为,人们一般也泛称“政策法规红线”,既包括具体的空间与数值概念,也包含一些制约人们行为的规定。在“底线”的理解方面,主要观点也有三种:一是把底线看作是一种相对模糊的目标诉求。二是把底线看作是一种数值概念,不同生态指标都有着明确的底线阈值。三是把底线作为空间概念来理解。其中,武汉市法制办发布的《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条例(征求意见稿)》具有典型性。根据该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分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这里的“生态底线”就接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所界定的“生态红线”概念。在生态环境与资源领域,对于“红线”与“底线”关系的认知,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把红线等同于底线。目前,社会各界持“底线就是红线”观点的人较多,如,有观点认为,“红线亦即底线,通常具有约束性含义,表示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控制线或具有低限含义的数字”⑦。一些政策文件也基于此观点提出了政策规定。要求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这种并列提法实际上就是把底线等同于红线,只是应用领域的不同。从字面上理解,由于一个地区的环境最大容量可以通过客观地计算得出,因此,环境质量一般同“底线”概念相连。同样,一个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也可以计算出来,最大承载力就是“上限”。而生态保护则是通过划定不可逾越的保护范围(“红线”)来实现相关部门人为确定的保护范围及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红线不同于底线。这种观点认为红线是受法律保障的空间概念或数值,而底线是经过科学计算得到的数值,或者是一些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目标诉求,属于学术概念。二者的区别在于,突破红线属于违法,突破底线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有观点就认为,“守住生态底线要靠法律红线”⑧,显然,该观点就认为底线不具备天然的法律约束力,需要另外的法规(“红线”)来保障。
导数中易混概念辨析 篇6
1. 在某点处的切线与过某点的切线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相应点处切线的斜率,由此可以求切线的方程. 在处理求曲线的切线方程这类问题时,应先看该点是否在曲线上,即区分是“在某点处的切线”还是“过某点的切线”. 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是指过该点且以该点为切点的切线,从而该点也必须是曲线上的点;过某点的切线则不一定要以该点为切点,该点也不一定在曲线上,因此所求切线可能不止一条. 若该点不是切点,则应另设切点,利用切点既在切线上又在曲线上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
例1 已知曲线[y=13x3]上一点[P2,83],求:
(1)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
(2)过点[P]的切线方程.
解 (1)由于[f ′x=x2],所以[f ′2=4],所以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为[l1:y-83=4x-2],即[12x-3y-16][=0].
(2)当点[P]不是切点时,如下图,设切点坐标为[Mx0,y0],则[y0=13x03,y0-83x0-2=x02,]
解得[x0=-1,y0=-13].
此时,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l2:y-83=x-2,]即[3x-3y+2=0.]
当点[P]是切点时,切线为[l1].
综上,过点[P]的切线方程有[l1:12x-3y-16=0]和[l2:3x-3y+2=0]两条.
2.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取值符号
若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满足[f ′x>0](或[f ′x<0)],则函数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若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恒满足[f ′x=0,]则函数为常数函数. 若函数[y=fx]在某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则函数[y=fx]在该区间上满足[f ′x≥0(或f ′x≤0)]. 函数的导数在该区间内有限个点处取到零,函数的单调性保持不变,因此导数值大于零(或小于零)是该函数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2 已知函数[fx=2x-ax2+2(x∈R)]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值所组成的集合[A].
解 [f ′x=-2x2-ax-2x2+22],由函数[fx=][2x-ax2+2][(x∈R)]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知[f ′x≥0]对一切[x∈-1,1]恒成立,即不等式[x2-ax-2≤0]对一切[x∈-1,1]恒成立.
记[gx=x2-ax-2],由以上分析,结合[gx]的图象得到[g1=1-a-2≤0,g-1=1+a-2≤0.]解得[-1≤a≤1].
验证:当[a=-1]时,只有[x=1]满足[f ′x=0];当[a=1]时,只有[x=-1]满足[f ′x=0]. 所以[A=a|-1≤a≤1.]
3. [x0]为极值点与[f ′x0=0]的等价关系
在函数可导的条件下,[f ′x0=0]是[y=fx]在[x=x0]处有极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只有当[f ′x]在[x=x0]左、右两侧的值为异号时,[x0]才能成为极值点;反过来,当[y=fx]在[x=x0]处有极值时,只有在该函数可导的条件下才有[f ′x0=0],值得注意的是,也会有函数在[x=x0]处不可导,即[f ′x0]的值不存在的情况. 例如函数[y=x3]在[x=0]处导数等于零,但结合其图象知[x=0]不是极值点,其原因是左右导数都大于零(不异号). 当函数不可导时则应另当别论,例如函数[y=x]在[x=0]处取最小值,但[f ′0]不存在.
例3 已知函数[fx=x3+ax2+bx+a2]在[x=1]处取极值10,求[fx].
解 依题意知,[f ′x=3x2+2ax+b],所以有[f ′1=3+2a+b=0,f1=1+a+b+a2=10.]解得[a=4,b=-11与a=-3,b=3.]
验证:当[a=-3,b=3]时,[f ′x=3x2-6x+3][=3x-12≥0],故[fx]在R上为增函数,所以[fx]在[x=1]处没有极值,应舍去.
综上可知[fx=x3+4x2-11x+16].
4.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函数[y=fx]在[x=x0]处取得极大值(极小值)的条件是:该函数在[x=x0]处及其附近有定义,且对[x=x0]附近的所有[x]都有[fx
5. 函数的图象与其导函数的图象
解题过程中要分清函数的图象和导函数的图象,还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导数的正负号决定函数的单调性,导数的大小决定函数值增减的快慢,与函数值本身的大小无关;导数等于零的点可能成为极值点.
例4 下图是函数[y=fx]的导函数[y=f ′x]的图象,给出下列判断:
(1)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有[x1,x3,x5,b];
(2)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有[x2,x4,x6,x7,x8,b];
(3)函数[y=fx]在[x=x4,x=x7]处取到极小值;
(4)函数[y=fx]只在[x=x3]处取到极大值;
(5)函数[y=fx]在[x=a]处取得最小值[fa],在[x=x6]处取得最大值[fx6];
(6)函数[y=fx]在[x=x6]处有最快的增长率,即函数在该点处的切线斜率最大.
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解 判断正确的为(1)(4)(6). 若将该图象看作是原函数的图象,很容易得出(2)(3)(5)也正确的错误结论.
6. 函数在区间[a,b]上具有单调性与函数的单调区间为[a,b]
函数在区间[a,b]上具有单调性表示区间[a,b]是该函数的单调区间的一个子集,在[y=fx]可导的条件下,该函数的导函数在区间[a,b]上的导数值[f ′x≥0(或f ′x≤0)]恒成立;而函数的单调区间为[a,b]表示[f ′x≥0(或f ′x≤0)]的解集为[a,b],并且[x=a,x=b]是方程[f ′x=0]的两个根.
例5 (1)已知函数[y=x3-ax+2]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1,+∞],求[a]的值;
(2)已知函数[y=x3-ax+2]在[1,+∞]上是增函数,求[a]的值.
解 [f ′x=3x2-a.]
(1)由该函数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1,+∞]可知,区间[1,+∞]是不等式[f ′x=3x2-a>0]的解集,且[x=1]是方程[3x2-a=0]的一个根,代入解得[a=3].
(2)由该函数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得,不等式[f ′x=3x2-a≥0]在[x∈1,+∞]上恒成立,进而解得[a≤3].
【练习】
1. 已知[a]为实数,若函数[f(x)=(x2+1)(x+a)]的图象有与[x]轴平行的切线,则[a]的取值范围为 .
2. 设[a∈R,]若函数[y=eax+3x][(x∈R)]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
A. [a>-3] B. [a<-3]
C. [a>-13] D. [a<-13]
3. 若函数[f(x)=lnx-12ax2-2x]存在单调递减区间,则[a]的取值范围是 .
4. 设函数[fx=ax3-3x+1x∈R],若对于任意的[x∈-1,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a]的值为 .
5. 已知函数[fx=-x3+3x2+9x+m],[gx=][x3-3a2x-2a],函数[f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20.
(1)求实数[m]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对于任意的[x1∈-2,2],总存在[x0∈0,1],满足[gx0=fx1]?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a∈-∞,-3⋃3,+∞]
2. B
3. [a∈-1,+∞]
4. [a=4]
“版权”相关概念辨析 篇7
当今社会, 提到“著作权”与“版权”, 人们似乎直接在它们之间划上等号, 这源于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94条、1990年的《著作权法》第51条、2001年的《著作权法》第56条对于“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实质上看法是一致的, 即将“著作权”与“版权”作同义处理, 直接将二者视为相同事物。
然而, 日常生活中, 在各类书籍上都能见到“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等字样。这里的“版权所有”, 权利主体是谁?如果用“著作权”替代, 则是“著作权所有”, 那么谁拥有这里所称的著作权?“所有”的版权内容为何?若该处“版权所有”意味着“版权归出版社所有”, 那么版权与出版者权到底有何区别?若该处“版权所有”意味着“版权归作者所有”, 那么这里为何与“翻版必究”并列而强调?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就“版权”及相关的概念作进一步的辨析和考量。
二、“版权”及相关概念之理解
(一) “版权”与“著作权”用语之争
在第一部著作权法起草、讨论和制定过程中, 就法的名称用“著作权”还是“版权”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最终的《著作权法》出台之前, 原稿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 一直使用“版权法”的名称。
然而不管是“版权”的用语还是“著作权”的用语, 都不源自中国。“版权”是英美法系的概念, 其用copyright一词表示。英国的安娜法令是第一部承认作者享有版权并将其作为个人权利和产权权利的法律。但是整部安娜法令都是以经济权利为中心的, 把翻印之权作为一项最根本的权利, 而没有强调对作者精神权利的保护。英美法系的版权概念更多地关注财产权利。“著作权”最初是日本对大陆法系“作者权”的翻译。大陆法系基于一种人文主义的哲学立场, 以个人观念看待著作权的问题。德国的康德即认为:“作品是人格的反映。”大陆法系的作者权概念更多地关注作者的精神权利。
但到了近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来往的增多, 英美法系的国家愈来愈重视作者的精神权利, 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也开始注重经济权利, 两大法系在版权立法方面出现了融合的趋向, 无论是立法目的还是立法手段都逐步趋于统一。到现在为止, 著作权和版权的概念都既包括精神权利, 又包括财产权利, 二者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差别。故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权”与“版权”视为同义语并无不妥。
(二) 版权、出版权与出版者权
1. 版权与出版权、专有出版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了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其中“复制权”是财产权的重要内容。出版不过是复制的一种方式, 出版权应当包括在复制权之中。既然版权与著作权系同义语, 那么复制权应是版权的下属概念, 进而言之, 出版权也是版权的下属概念。尽管出版权是从复制权的概念中衍生出来, 但是许多国家在“复制权”之外, 单列“出版权”以示其重要性。此外, 出版权往往还暗示着人身权利部分的发表权。总之, 出版权意味着作者有权禁止他人不经许可出版自己的作品, 有权选择以某种形式 (图书、磁带或缩微胶片等等) 、通过某种方式 (以图书形式而言, 可通过铅印、胶印或照排等方式) 出版该作品, 并从中得到经济报酬。
《著作权法》第31条涉及到专有出版权的问题。《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8条将专有出版权定义为图书出版者享有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和合同约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同种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出版图书的专有权利。也即是说, 图书出版者可以与作者在出版合同中约定是否享有专有出版权, 如约定享有, 则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这是依据著作权人与出版者所签订的出版合同而获得的权利, 并不是图书出版者依法自然享有的权利。专有出版权是出版权中具有排他性和专断性的约定权利, 是出版权的形式之一。
2. 版权与出版者权
《著作权法》不仅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著作权与邻接权的严格区分, 而且在体例编排上也贯彻这一思想———将邻接权于第四章单列。邻接权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 亦称为“作品传播者权”, 是作品传播者所拥有的专有权。其中, 出版者权便是邻接权中的一种, 其是指出版者对其再出版作品的过程中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出版者权在我国仅仅包括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 它与作品本身的表达无关, 虽然有一定资金和智力的投入, 但未达到作品的独创性要求。总而言之, 出版者权是以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为内容的邻接权, 其是与版权严格区分的独立概念。
三、正确认识现实中的“版权”概念
现实生活中常可见到“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等说明, 因常见于书籍的出版信息内页, 应当认为是由出版者所作的说明。据此, 似乎“版权所有”应理解为“版权归出版者所有”之宣告。另一方面, 就该说明具体的字义而言, 将“版权所有”与“翻版必究”并列, 意在强调翻印之权, 强调其以原版、修订版出版图书之专有权利。于此, 该说明应意在强调复制权中的出版权, 尤其是出版权中的专有出版权。
通过上述概念的厘清, 本文认为, 现实中“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等说明, 其真实含义在于作者通过与出版者的合同约定, 将版权里复制权中的专有出版权转让给出版者, 出版者因此享有排除他人出版的专有权利。由此, 该“版权”非完整意义的版权概念, 其更多地是强调版权概念中财产权利项下的出版权利。
摘要:我国《著作权法》第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于此可看出我国将“版权”与“著作权”作同义处理。然而在日常可见的“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的说明中, “版权”所指的真实含义为何?其归属主体和具体内容为何?这些都仍然存在令人困惑之处。本文拟就“版权”与相关的概念进行适当的辨析, 以求厘清概念之间的界限以及解答有关疑惑。
刑事搜查概念辨析 篇8
搜查属于一种侦查行为, 各国对于搜查的定义不甚相同。在英美法系国家, 很难找到有关搜查概念的抽象定义。对搜查的解释, 往往是对搜查的目的、对象、行为等方面的具体描述。如在美国, 搜查 (search) 被解释为, 侦查机关为了发现可能指控犯罪的证据, 而对公民住住宅或是公民的身体所实施的探测或检查。在这里, 搜查的对象不限于被搜查人的居住场所、办公场所、建筑物或其他封闭地方;更确切地说, 侦查人员可以对任何有隐私权合理期待的地方进行搜查, 即使该地方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场所。[1]因此, 如果从广义上理解美国法意义上的搜查行为, 就可以得做出如下定义:搜查是指警侦查人员对特定人的人身、物品、住所、甚至交通工具等进行搜索的行为, 其目的是发现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并将其扣押, 以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使用。[2]
由于法律文化和传统的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习惯对某一法律概念做出抽象定义, 再从定义出发, 研究、阐述该理论的相关内容。在德国, “搜查”的对应词是“durchsuchung”。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 对于案件嫌疑人、涉嫌窝藏、包庇的人或者涉嫌赃物犯罪的人以及在认为通过搜查可能收集到证据材料的时候, 侦查人员可以搜查该人的人身、物品和住所。基于该法的规定, 德国学者将搜查解释为:如果一个物品被作为证据扣押或者没收、充公之可能标的物的物品没有置放在明显的地方或者没有被自愿交出, 则应当对可能隐藏、存在相关证据的人身、住所以及私人财产进行搜查。[3]日本《刑事诉讼法》218条规定, 为了侦查犯罪的需要, 侦查人员可以根据法官签发的令状, 实施搜查、查封或勘验。日本学者田口守一因此认为, 搜查就是为了发现特定的人或物, 而对身体、物品或场所实施强制措施的行为。[4]
二、我国学者对搜查的定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9条对搜查做出了如下规定:一、搜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二、搜查的主体是负责案件的侦查人员;三、搜查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身体、物品、住宅和其他有关的地方。据此有学者认为, 搜查是指侦查人员针对与案件有关的人的人身、物品、住宅或是其他场所, 依照法律进行搜寻、检查的强制侦查措施, 其目的在于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5]樊崇义教授认为, 搜查是侦查人员实施的搜索、检查行为, 其行为对象为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可能隐藏罪犯或者可作为证据的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6]
三、搜查概念之辨析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搜查的概念主要分为三个类型:
(一) “行为兼目的型”定义
该类定义试图从搜查的目的和行为本身对搜查做出理解, 如在美国, 强调搜查是一种“为了发现证据”而进行的“探测或检查”。在德国, 搜查被认为是为了抓获犯罪嫌疑人而实施的搜寻查找行为。
(二) “性质兼目的型”定义
有些学者则倾向于通过搜查的行为和性质对搜查做出定义, 如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搜查是为了“发现特定人或物”而实施的“强制措施”, 就是通过强调搜查的强制性特点和目的来做出定义的。
(三) “集合型”定义
即通过集合搜查的目的、性质和行为表现来对搜查的概念做出界定。此类型定义既强调搜查的目的是为了抓获犯罪嫌疑人、获取证物, 又强调搜查的强制性特点, 同时兼顾其搜索、检查的外在行为表现, 将搜查的本质内涵做了全面的概括。我国学者大多持此观点。
笔者认为, “行为兼目的型”定义没有注意到搜查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特点, 而“行为兼性质型”定义则忽略了实施搜查的最终目的, 二者都不能科学的反映刑事搜查的本质。综合考虑, 唯“集合型”定义较为科学。首先, 搜查的目的是为了抓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获取证物。搜查是一项极容易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强制侦查措施, 只有目的合乎法律, 才能使搜查行为具有正当性。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及国外的立法经验, 搜查的目的只能是抓获罪犯或是取得控诉犯罪所需要的证据。如果为了侦查犯罪之外的目的, 那么搜查人员很可能会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搜查具有强制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搜查一经批准, 侦查人员便可实施且无须征得被搜查人同意。尽管有国家对于有证搜查要求, 搜查必须敲门经同意方得入内, 但此时被搜查人的拒绝并不能导致搜查的终结。同时, 被搜查人应当配合侦查人员进行搜查, 如果被搜查人试图阻止搜查行为, 则侦查人员可以为保全较大的执法利益而实施其他强制行为。此外, 搜查通常和拘留、逮捕、扣押等其他强制性侦查行为相关联, 可以说, 强制性是搜查最本质的属性。
再次, 搜查是一种搜索、检查的行为。搜, 有聚集、搜索、寻求、检查之意;查, 是指寻找、检查、审查。也就是说, 搜查就是对与犯罪有关的人、物品、住宅或其他场所进行搜索、检查, 以抓获相关人员或取得犯罪证据的行为。考虑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应当将虚拟空间也列入搜查的范围, 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刑事侦查的需要。
据此, 可将搜查的概念定义为:搜查是指在刑事侦查过程中, 以收集犯罪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为目的, 由侦查人员针对犯罪嫌疑人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人的人身、物品、场所和虚拟空间进行搜索、检查的一种强制侦查行为。
参考文献
①参见:张鸿巍等译.《美国刑事诉讼——法律和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版:第232页.
②参见:陈瑞华著.《比较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第270页.
③[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2003年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11页.
④[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 2000年2月第2版:第62页.
⑤参见郭立新主编.《检察机关侦查实务——侦查对策·侦查措施·假账查证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年:第73页.
新社会组织概念辨析 篇9
社会组织是指在政府与企业之外, 向社会某个领域提供社会服务, 并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点的组织机构。应该说, “社会组织”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逐渐规范起来, 之前的一段时间, “社会组织”更多地被称之为“新社会组织”, 并与新经济组织合成“两新组织”。
在理论界, 人们从社会学、管理学等不同的视角, 对“组织”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按照比较公认的观点, “组织”一般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 将人们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团体。也可以认为, “组织”就是被正式组织起来的群体。在西方国家, “组织”基本上被分成三大类, 即党政类的政治行政机构、企业类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类的民间组织。在我国, 一般把“组织”分为四类, 即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从归属上来看, 新经济组织大致归属于企业类的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大致归属于社会团体类的民间组织 (或称广义上的社会团体) 。
应该说, 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领域中, “经济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都是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但“两新”组织则鲜被提及。在很大程度上, 它们是作为党建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名词而使用的。
1994年9月, 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第一次提出“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 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党的组织, 开展党的活动”, 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这两个特定概念开始出现。之后上海等地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 逐渐把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立的经济组织简称为“新经济组织”, 把新建立的社会组织简称为“新社会组织”,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新”组织及其党建的提法。
“两新”组织的提法中, 新经济组织的提法出现得比较早。1994年4月上海市委组织部、团市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推优”, 进一步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沪委组 (94) 字第11号], 使用了新经济组织这一术语;1995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 也使用了新经济组织的说法。相比较而言, 新社会组织的提法出现得相对晚一些。
1996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意见》仍然使用社会团体的提法, 而不是“新社会组织”的提法。1999年上海市委分别召开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和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议时, 也还是沿用社会团体的说法。1999年底2000年初, 上海市组织系统内部开始交替使用社会团体和新社会组织的术语, 市委组织部有关工作计划也出现了“两新”组织的提法。2000年上海市党建研究会论文评选中, 《浦东新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课题报告》获一等奖。此后, “两新”组织作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 逐渐得到了推广使用。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并没有“新经济组织”的概念, “新经济组织”领域的党建问题, 十六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 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团结凝聚职工群众, 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社会组织及其党建问题则是用“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来表述的。十六大党章对“新经济组织”领域的党建问题的规范表述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 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团结凝聚职工群众, 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但没有涉及社会组织党建 (十六大党章的关于“两新”组织的表述一种沿用到十八大党章, 没有发生变化) 。
2006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正式使用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概念, 指出要“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并7次使用了“社会组织”的概念。可见, 社会组织这一特定概念, 是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才开始有所规范的。
2007年,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没有使用“新经济组织”的概念, “新经济组织”领域的党建在报告中也没有涉及, 但增加了社会组织领域的党建问题。报告是这样表述的:“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报告中还三次提到“社会组织”的概念。
2009年,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关于“两新”组织的表述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并先后4次使用了“新社会组织”的概念, 强调要“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 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两新”组织的规范表述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 并先后3次使用了“社会组织”的概念, 强调“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
从上述“两新”组织概念的由来中, 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两新”组织本身处在发展过程中, 因此它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 其边界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十八大后, 随着社会各界对这两个概念认识的成熟, 现在其规范的表述应该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 “两新”组织的概念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词汇。
二、为什么称之为“新社会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 “新社会组织”组织的“新”既体现在时间上, 又表现在形式上。
在时间上, 新社会组织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涌现出来的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 包括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各类群众团队等社会组织。除了包含根据法规合法允许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以外, 还包含目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还不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自发性的非政府组织和准民间组织。这对于党和国家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研究、指导和管理, 具有重要意义, 新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
在形式上, “新”社会组织与以往“老”的社会组织在产权归属、组织目标、内部结构、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独立性、自主性更强。新社会组织是与传统的纳入我国政治体制结构内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科联、工商联、文联、侨联等八大群众团体相对而言的社会组织, 它是指八大群众团体外, 为了追求和实现一定的社会性宗旨或目标, 在法律规定或许可的范围内, 以公民或团体身份自愿结成的并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不从事经营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性组织, 主要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及主要活跃在社区的、松散的群众自发性活动群体等。
三、社会组织概念的广泛应用
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重大决议》中, 第一次全面、系统而完整阐述了社会组织的相关思想, 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组织, 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 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后来, “社会组织”的概念在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再一次被系统确认。目前, 这一概念已经逐渐取代其他一些相关概念, 并在我国的有关政策及理论研究层面得到广泛应用。
“走进图形世界”概念辨析 篇10
(1)认识概念
△棱柱与棱锥:请参考下图.
△圆柱和圆锥.圆柱是由一个矩形绕它的一条边旋转得到的.矩形ABCD绕直线AB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是一个圆柱.旋转轴AB叫圆柱的轴.圆锥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如图,把Rt△ABC绕直线AC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是圆锥.
旋转轴AC叫作圆锥的轴,A点叫圆锥的顶点,线段BC旋转所形成的面叫作圆柱的底面,线段BC叫作圆柱底面的半径.
(2)棱柱、棱锥的异同点
相同点:棱柱、棱锥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
不同点: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
(3)棱柱与圆柱的异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分别有2个形状、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底面;
不同点:(1)棱柱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柱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底面是圆面.
(4)棱锥与圆锥的异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只有1个底面且都是平面图形;
不同点:(1)棱锥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锥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圆锥的底面是圆面.
二、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1)认识概念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说明:所有的视图指的是视线水平或者与地面垂直地看过去得到的平面图,斜视看到的图形不是这里所指的三视图.
(2)画三视图的注意点
△主视图反映原图的长和高;△左视图反映原图的高和宽;△俯视图反映原图的长和宽.
说明:在观察物体的主视图时,可以把物体想象成为没有宽度,只观察它的长和高;观察物体的左视图时,可以把物体想象成为没有长度,只观察它的宽和高;观察物体的俯视图时,可以把物体想象成为没有高度,只观察它的长和宽.
说明:画图的时候需要注意,左视图是从左侧看到的图形,这时物体的前面在右侧,后面在左侧.
三、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6个相连的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经折叠能否围成正方体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常考题型.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知识时常感到无从下手,现将确定正方体展开图的方法以口诀的方式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正方体盒巧展开,六个面儿七刀裁.十四条边布周围,十一类图记分明:
四方成线两相卫,六种图形巧组合;跃马失蹄四分开;两两错开一阶梯.
对面相隔不相连,识图巧排“7”“凹”“田”.
现将口诀的内涵解释如下:将一个正方体盒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需剪7刀,故平面展开图中周围有14条边长,共有十一种展开图:
(1)四方成线两相卫,六种图形巧组合
(2)跃马失蹄四分开
(3)两两错开一阶梯
(4)对面相隔不相连
这是确定展开图的一种方法,也是确定展开图中的对面的一种方法.如果出现三个相连,则1号面与3号面是对面,中间隔了一个2号面,并且是对面的一定不相连.
(5)识图巧排“7”“凹”“田”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排除法.如果图中出现像图(1)中的“7”形结构的图形不可能是正方体展开图,因为图中1号面与3号面是对面,3号面又与5号面是对面,出现矛盾.
如果图中出现像图(2)中的“田”形结构的图形不可能是正方体展开图,因为同一顶点处不可能出现四个面.
对“流通体制”概念的辨析 篇11
在现代汉语中,“体制”一词的含义,一是指组织制度,二是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工作部署的制度,如国家体制、企业体制。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体制和体系这两个概念的一般规定性都是指相互联系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人们有时把它们作为同一语来使用,有时又区别开来使用。区别使用时,体系一般指客体要素,如商品、价格等,体制则是指主体要素的集合,如经济体制、价格体制等。因此,体制一词有制度、体系、组织等含义。
有关“体制”的概念,还涉及到与“制度”概念的关系,韦森在《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一书中,对“制度、体制与制序”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认为三个概念分别对应的英文单词是regime ,system和institution,三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西方比较经济学界,regime和system这两个词是通用的,即制度与体制是通用的。
System对应的日语词汇是“システム”,日文原义是“方法、体系、组织”。如果把“システム”译成中文,有很多词汇的含义和它接近,如组织,制度;体系,系统;方式,方法。这说明,“システム”一词有着多重含义。
英文中的institution,在新制度经济学中译为“制度”。但是,中文里的“制度”与英文单词institution含义并不是完全重合的,Institution一词的基本涵义是制度,另外一种含义则是组织机构。韦森认为,可以用“制序”一词对应institution。
二、流通体制
与对“体制”这一概念的含义的不同理解相关联,理论界对“流通体制”的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在日本,“流通システム”一词早已通用,一般来说,“流通システム”是把流通机构作为系统把握而产生的概念,是许多流通机构组成的商品流通系统。战后至今,很多学者是以这个视点来研究流通的,成果也相当显著。如岩泽考雄认为,商品流通的运行是通过流通系统(システム)来完成的,流通系统的基本成员是流通机构。流通系统的构成状态通过流通构造和流通渠道的状况来体现。现实中,流通系统即交易流通系统,是由厂商、批发业者、零售业者等流通机构构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流通系统应该分为交易流通系统和物流系统,通常所研究的是商流系统。又如田岛义博认为,流通システム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社会性构造,其构成要素有流通构造、流通行动、流通制度等。他将流通システム并不看成是单纯的流通机构的集合体,而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流通构造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流通机构间的各种关系的总体。包括分工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协作关系三种。日本流通システム的大变化,流通机构“关系的变化”是具体的内容之一,必须分析环境的变化引发的流通机构的关系变化。流通构造也可分为规模构造、业种构造、地域构造、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分工关系的垂直构造。流通行动分为流通活动以及功能方面和商业惯例方面的活动。流通制度是由与流通有关的法律和行政制度构成的制度结构。流通制度是流通体制的组成部分,在流通体制内部,也是流通构造和流通行动的决定、影响因素。流通体制处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之中。
在我国,“流通システム”的中译词主要有“流通系统”、“流通体系”、“流通体制”。关于流通体制的含义和范畴,还处在探索中,并无共识性的界定。笔者所见观点如下:
第一,将流通部门称为“流通体制”。生野重夫认为,从产业界的观点看,流通部门是一种产业,但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各行各业或各个产业都只是一种社会体制,所以应该将流通部门称为“流通体制”。流通体制分为商业和物流两大部门。
第二,把流通体制称为流通系统。孙明贵在《九十年代西方流通体制的新变化》一文中指出,1994年以后,ECR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新型流通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ECR系统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利益,从提高商品供应的效率入手,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流通体制。
第三,商品流通体制指社会商品流通体系、结构、制度等的总和。商品流通体制主要包括商业经营体制和商业管理体制两大类。商业经营体制包括商品流通渠道体系、所有制结构、购销形式、经营形式和经营方法等。商业管理体制是国家在商业经济领域组织、领导和调节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经济关系的管理制度及其与此相对应的管理形式。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阐述对流通体制的研究范畴作如下理解和表述:流通体制包括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个方面,微观层面的内容包括商品流通组织结构、商品流通渠道体系、交易惯例等,微观层面的主体是流通机构;宏观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流通管理体制,包括流通管理机构体系和流通管理制度,其中,最主要是流通管理制度,宏观层面的主体是政府流通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韦森:《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4页
[2]《国语大辞典》.小学館1991年版,第2236页
[3]史群:《新编日语外来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8页
[4](日)岩泽考雄:《取引流通システムと争政策》.白桃書房1998年版
[5](日)田島義博:《変革期の流通——新時代への戦略的課題》.日本経済新聞社1991年版
[6](日)生野重夫:《日本市场经济与流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7]孙明贵:《九十年代西方流通体制的新变化》.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第11期
[8]王时杰葛局成:《经济师知识手册》.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第381页
“精神贫困”的概念辨析 篇12
关键词:精神贫困,定义,综述
引言
目前,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成为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缘于对精神贫困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学者将精神贫困等同于物质贫困或心理健康问题,因而并没能正确、全面的认识精神贫困的致因及其表征,其提出的解决精神贫困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和使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由于缺乏对精神贫困的精确定义,也没有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指标可供借鉴,对精神贫困的定量测度及其应用研究陷于停滞。
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决定了对精神贫困致因和表征的理解及解决精神贫困问题的各种对策选择,同时也是定量测度精神贫困并将其应用于精神扶贫实践的理论基础,因此,对精神贫困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对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相关研究对“精神贫困”概念的认识
显然,目前各学者对精神贫困及其相关概念内涵的认识和界定还不够明晰。主要体现在:(1)没有对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作严格区分,对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的辩证关系尚存在比较大的分歧。目前,学术界对于“精神贫困”一词的使用,主要是在同物质生活相联系的层面上展开的,即精神贫困要么是物质贫困直接引发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要么是一种“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1]。虽然物质贫困有可能引发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也可能影响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但是,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状况也可能引发同样的,甚至更加严重的精神贫困,而这种精神贫困有可能不一定会影响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及其获取能力[2]。实际上,物质和精神是反映人的基本特征的两个不同维度,物质反映人的物质消耗等有形生活状况,精神反映人的思维等无形生活状况。物质和精神是反映人的存在和思维的,具有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两个基本特征,因而,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是反映不同特征的两个具体的表现形态;(2)没有对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作严格区分。部分研究将引致精神贫困原因归于能力贫困,能力贫困一般是指人获取收入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常表现为就业能力低下,教育水平不高,社会关系网络少等[3]。一般来说,能力贫困将导致一种持续的物质贫困状态,因而是物质贫困的一种形式或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将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加以严格区分;(3)没有对精神贫困与心理健康问题作严格区分。部分精神贫困问题的实证研究证据来自在心理学的心理测量量表调查数据,实际上是将精神贫困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问题。虽然精神贫困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但心理问题也可能由于经历痛苦、挫折,或因为身体缺乏某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等其他原因产生[4]。实际上,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而精神贫困是一个哲学或社会学上的概念,因而,两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精神贫困”概念界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各学者未能对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准确界定的原因,是对精神贫困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所致。要对精神贫困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需要对物质与精神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进行准确的把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物质和精神是人的世界的两个相互区别但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物质体现了一种客观实在,精神反映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物质和精神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刻画了人的存在或生存状态。
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对于不同的社会(下转332页)(上接292页)组织结构、群体或不同的个体而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看法,是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主观意志的具体表现。作为与物质相对立统一的精神,其差异性比同一性显得更为突出。物质的同一性,使得物质贫困的界定和测度变得相对简单。一般来说,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物质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因而可以进行统一的度量,如果一个社会、群体或个人拥有的物质水平,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则称其处于物质贫困状态,基本生活所需求的物质数量,自然成为物质贫困界定的标准,在实践上,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可以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指标进行度量,比如收入、消费、财富等实物量或价值量指标。
精神贫困的同一性不足以提供精神贫困界定和测度的标准。虽然不同社会都需要精神支撑其价值体系的存在,但这种价值体系在不同的社会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价值体系之下,不同的群体和个人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念,某一社会的价值体系仅仅是其主流的意识形态表现,这一主流意识形态虽然得到大多数社会人的认可,但是,并不存在统一的,得到所有社会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因而,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在实践上,也没有可以统一的指标进行度量,因此,每种精神和精神贫困的定义都是局部的、阶段的、具体的,或个性的概念。
对照物质和物质贫困,可将精神界定为某种个性或特性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水准等精神生活需求或对其价值观念的认同程度,精神贫困是指某个群体或个人对这种个性的精神生活需求或认同程度显著低于群体中其他多数个人的需求和认同程度。例如,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大多数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但是,并不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具用相同的认同程度,有的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有的人对此半信半疑,甚至还有的人具有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可以作为度量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定量界定指标,否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者,将被界定为处于马克思主义精神贫困状态。
将精神贫困界定为社会、群体或个人对某种个性的或特性的价值观念的认同程度低于某一水平,有助于将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具体化,区分不同的精神贫困类型。在现实当中,一般关注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念,将这种主流价值观念水平的缺乏当做精神贫困,因而其研究提出的精神贫困致因、表征和对策,仅限于分析和解决社会主流精神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韦国善.当今农村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的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5-167.
[2]李强.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60-61.
[3]李若衡,杨艳.关于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探索,2010,(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