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词辨析

2024-06-30

语词辨析(共10篇)

语词辨析 篇1

结束词

(一)结束词的概念和种类

结束词是一些大型会议结束时由有关领导人或德高望重者向会议所作的讲话.具有总结性、评估性和号召性.

结束词与开幕词一样,具有简明性和口语化两个共同特点,其种类与开幕词相同.

(二)结束词的写作方法

由标题、称呼和正文三部分组成,标题与称呼的写法与开幕词基本相同.在标题和称谓之后,另起一段首先说明会议已经完成预定任务,现在就要结束了;然后概述会议的进行情况,恰当地评价会议的收获、意义及影响.核心部分要写明:会议通过的主要事项和基本精神;会议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向与会人员提出贯彻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等等.一般说来,这几方面内容都不能少,而且顺序是基本不变的.写作时要掌握会议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会议内容予以阐述和肯定;同时可以对会议未能展开都已认识到的重要问题作出适当强调或补充;行文要热情洋溢,文章要简洁有力,起到激发斗志,增强信念的作用.结尾部分一般先以坚定语气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表示祝愿等;最后郑重宣布会议结束.

结束词出现在会议终了,因此,要写得与开幕词前后呼应、首尾衔接,显示大会开得很圆满、很成功。

语词辨析 篇2

《东皇太一》全文如下:

吉日兮辰良, 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 趚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調, 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 奠桂酒兮椒浆。扬粃兮拊鼓, 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 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 君欣欣兮乐康。

一、趚, 琳琅

出自《东皇太一》第四句“趚锵鸣兮琳琅”。

古人对于“趚”和“琳琅”二词的解释, 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

1.“趚”和“琳琅”皆为玉石;

2.“趚”和“琳琅”皆为玉石之声;

3.“趚”为玉石, “琳琅”为玉石之声;

4.“趚”为玉石之声, “琳琅”为玉石。

第一说可见于王逸《楚辞章句》, 洪兴祖补注引《尔雅》证其说;第二说其实应当无持者, 只有王夫之《楚辞通释》注二词本义如此, 但又将其都引申为玉石, 则与第一说同;第三说同见于《楚辞章句》, 今人汤炳正等注《楚辞今注》等亦持此说;第四说持者颇多, 朱熹《楚辞集注》已降, 明人黄文焕《楚辞听直》、陆时雍《楚辞疏》、清人屈复《楚辞新集注》、戴震《屈原赋注》、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皆持此说, 今人亦多持此说。可见自明清以来, “‘趚’为玉石之声, ‘琳琅’为玉石”的说法渐成主流。

“趚”字, 《说文解字》列为“球”字的异体字;“球”, 《说文》释作“玉声”, 为“趚”为玉石之声的来源。另外, 《史记·孔子世家》“环佩玉声趚然”, 亦为所持者多引用证此说。然而, 无论“趚”字还是“球”字, 与“琳琅”连用皆可见于古文献:《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尔雅》、《淮南子》等皆有类似句子, 其下解释、注解皆将它们解释为似珠玉的美石, 而这也是《说文》对“琳”、“琅”二字的注解, 成为持第一说者之证。以上四说之中, 第二说无人持且亦无证, 可排除;持第一说者, 多据《尚书》、《尔雅》等言, 以确有其句与此类似之故;第三说中在第一说基础上, “琳琅”可理解为引申之意, 不可轻易否定;持第四说者, 当为据《说文》, 取其字本义之故。这三说似乎都有道理, 确实难以取舍。

联系原句分析句意, “趚锵鸣兮琳琅”中“锵鸣”意思不难解释, 当理解为玉石撞击发出的声响。很明显, 这里要么是“趚”训为玉石作主语, “琳琅”则为玉石“锵鸣”的拟声词;要么是“琳琅”训为玉石作主语, “趚”与“锵”均训为玉声, 即意义为“琳琅鸣趚锵”。这样一来, 如果按第一说将“趚”和“琳琅”都释作玉石, 就解释不通顺了, 可以排除掉了。

再从句式结构看。如从多数人所持的第四说, 这句的意思当为“琳琅鸣趚锵”, 原句“趚锵鸣兮琳琅”就成了一个主语后置句 (还包含状语前置) , 古汉语中本就有主语后置现象, 用以强调, 如“甚矣, 汝之不惠”, 但这种用法很少见。纵观《九歌》甚至整部《楚辞》, 笔者并没有发现其他疑似的句子。主语后置这种用以强调突出的倒装用法可能用于对话、辩论更合适, 用于辞赋恐怕不太妥当。如按第三说则可使语序更合理, 于语义亦可通。且《礼记·玉藻》:“进则揖之, 退则扬之, 然后玉锵鸣也。”“玉锵鸣”与“趚锵鸣”结构相同, “趚”释为玉石, 则“趚锵鸣”与“玉锵鸣”相同, 当无误。

可问题来了:按照《说文解字》, “趚”意为“玉声“, 而“琳”、“琅”的意义都为玉石, 且都与“玉声”无关。从原意角度来说, 第四说胜第三说远矣。第三说若正确则二词都为引申义, 与第四说相比, 岂非徒然绕了个大圈, 又显得十分牵强?

但其实“趚”解释为玉的声音, 这本身就存在争议。前面提到《尔雅》解释“趚”就将其解释为“石之次玉者”, 而《尚书》等书的“球琳琅玕”或“趚琳琅玕”中的“趚”明显与声音无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球”字的考证如下:“玉也。铉本玉罄也, 非。《尔雅·释器》曰:‘趚, 美玉也。’《禹贡》、《礼器》郑注同。《商颂》:‘小球大球’传曰:‘球, 玉也。’按磬以球为之, 故名球, 非球之本训为玉磬。”可以看出, 徐铉本《说文解字》作“球, 玉罄也”, 这与《集韵》对“球”的解释相同, 而“玉声”的“声”可能是“罄”的讹误 (上半部相同) 。这样“球”本义为玉, 讹为“玉罄”, 再讹作“玉声”, 那么就可以解释得通了。“趚”应为玉。

至于“琳琅”, 是有作为玉石声音的意思的。晋挚虞《思游赋》:“要华电之煜飊兮, 珮玉衡之琳琅。”明高濂《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眘。”都是证明。“琳琅”又泛指清脆美妙的声音, 如《云笈七》卷十六:“仰诵洞章, 啸盳琳琅。”宋沈辽《宴集》诗:“尤爱砃间竹, 风来响琳眘。”清汪懋麟《祭诰封光禄大夫陈太公文》:“众宾杂睞, 笑语琳眘。”所以, “琳琅”作声音解释是没有问题的。

值得一提的是, “琳琅”作为一个词使用, 可能就始于这篇《东皇太一》。在先秦两汉各种典籍中, “琅”一向与“玕”连用, “琅玕”一词除了见于《尔雅》、《尚书》、《山海经》外, 还见于《穆天子传》、《素问》、《淮南子》等书, 而《说文》中二字毗邻且相互解释, 可谓“焦不离孟, 孟不离焦”。《东皇太一》可能就是出于声音这个意义而首创了“琳琅”一词, 而在之后漫长的用词演变中, “琳琅”逐渐取代“琅玕”成为常用词, 在吸收“琅玕”原意的基础上不断被赋予不同意义, 如借指美好的事物, 尤指优美诗文、珍贵书籍, 如“天禄琳琅”中的“琳琅”。

综上, “趚锵鸣兮琳琅”中, “趚”当训为玉石, “琳琅”当训为玉石之声。

二、瑶席

出自《东皇太一》五句:“瑶席兮玉調”。

首先可以直接排除“瑶席”为玉石所作之席的说法。因为从出土的战国玉器中, 似乎并没有发现用玉石雕成的席子, 现在倒是有“玉席”, 不过那是用以治疗的, 与祭祀无关。且词句“瑶席兮玉調”, 将“調”释作“镇”没有异议, 《湘夫人》中亦有“白玉兮为镇”可证。试问倘若席为玉石所制, 分量自是不轻, 又何须镇?

“瑶席”当为用麻花做的华贵祭席, 至于是否以玉装饰, 不得而知。

三、盍将把兮琼芳

见于《东皇太一》第六句“盍将把兮琼芳”。

此处“盍”字解释大致分为三种:

一、解释为“何不”, 为“盍”最常见的解释, 王逸、洪兴祖、朱熹等皆作如此注。

二、解释为“何”, 陆时雍、王引之《经传释词》等持此观点。

三、解释为“合”, 清人多作此注, 戴震、蒋骥、屈复等皆持此说, 今人马茂元、黄灵庚、汤炳正等亦皆赞同。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四:“王注曰:盍, 何也;言灵巫何持乎, 乃复把玉枝以为香也。今本作‘盍, 何不也。’‘不’字乃后人所加。注言灵巫何持, 则训盍为何, 明矣……盖后人但知盍为何不, 而不知其又训为何, 故纷纷妄改耳。”王引之引王逸注中“言己修饰清洁, 以瑶玉为席, 美玉为調。灵巫何持乎?”的观点, 加以考证, 得出释作“何不”乃后人在“何”后妄加了“不”字的结论, 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 释作“何”, 则词句为疑问句, 释作“何不”, 则词句为反问句, 联系上下文, 无论理解成二者中的哪一种, 都会使句意显得颇为突兀。

再考虑到此句的主语, 则问题愈大。注作“何不”及注作“何”的注者都将其锁定为“灵巫”, 即词句理解为“灵巫何持乎?琼芳”或“灵巫何不持琼芳?”但正如前文所言十分突兀, 且“灵巫”为主语值得商榷。从《东皇太一》全文看, 到此应该是描写意思之前的准备工作, 直到下两句“蕙肴蒸兮兰藉, 奠桂酒兮椒浆”才刚上祭品, 接下来三句描写演奏祭祀乐曲的前奏, 然后“灵偃蹇兮姣服”, 灵巫在这时才应出现, 与此说矛盾。《东皇太一》完整地记述了祭祀活动由衣饰准备到场所布置到上祭品到演奏祭乐前奏到灵巫舞蹈请神到祭祀高潮的顺序, 是清晰严密的一体, 而把灵巫安排在布置会场时出现显然不合理。

将“盍”解释为“合”, 这一观点大为清人和今人推崇。此说依据《尔雅·释诂》:“盍, 合也。”郭注曰:“谓对合也。盍者, 众合也。”此外, 《周易·豫卦》:“勿疑, 朋盍簪。”王弼注:“盍, 合也;簪, 疾也。”孔颖达疏:“?朋合聚而疾来也。”亦是“盍”作“合”意之证。《说文》中“盍”字释作“覆也”, 段注:“皿中有血而上覆之。”器皿上加上盖子, 由此可以引申为“合”, 与《尔雅》中解释的“对合”相符合, 可见“合”当是“盍”的本义。又“盍”与“阖”字古同, 如《庄子·天地》“夫子阖行邪?”中“阖”与“盍”通, “阖”即有“合”之意, 如词语有“阖家欢乐”等。这些都是“盍”解释为“合”的明证。持此说者皆将此处解为“集合”, 指在神座前供设许多美丽的鲜花, 这样此句与前句的主语就能一致, 与前面说法相比, 应当是更好的解释。

四、肴蒸

第七句“蕙肴蒸兮兰藉”。

“肴蒸”即“肴烝”。王逸注:“蒸, 一作烝。”“烝”, 《说文》段注:“火气上行也。此烝之本义。引申之则烝, 进也。”亦作“肴烝”、“?烝”、“?罥”。《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 皆?罥。”《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 定王享之, 原襄公相礼, ?烝。”《国语·周语》:“?郊之事, 则有全烝;王公立饫, 则有房烝;亲戚宴飨, 则有肴烝。”其下皆解释“肴”为“骨体”、解释“蒸”为升、进的意思, “肴蒸”, 即指将煮熟牲体节解, 连肉带骨放在俎上, 以享宾客。

《左传》与《国语》关于“肴烝”的记载来源于同一个事件, 大致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 (即范武子) 出使周王室, 周定王大夫原襄公主持礼仪, 用的是肴烝, 士会不解, 认为自己应享用房烝, 《春秋》中定王解释:“王享有体荐, 晏有折俎, 公当享, 卿当宴, 王室之礼也。”《国语》中定王解释大致为晋非异民族戎、狄而是兄弟之邦, 其卿大夫应用肴烝之礼。总之, 肴烝应是宴请卿大夫的饮食礼仪, 是一种宴会酬宾的饮食规格。再看《国语·周语》“?郊之事, 则有全烝;王公立饫, 则有房烝;亲戚宴飨, 则有肴烝”。“肴烝”明显次于“全烝”、“房烝”, 是相对较低级的。作为祭祀最高天神东皇太一, 作为“穆将愉兮上皇”的祭祀, 用“全烝”还差不多, 怎么会用“肴烝”这种带有宴乐色彩的饮食礼仪呢?此外, “肴”, 《说文》段注:“凡非?而食曰肴, 见郑笺。皆可啖者也。”可知“肴”是可以吃的, 而《据周礼·春官》中记载, 祭祀昊天上帝的?祀, 据郑玄注是一种将祭肉堆在木柴上熏烤以其熏香祭祀上帝的祭祀活动, 明显是不能吃的, 这就产生了矛盾。

《九歌》的作者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是主持宗庙祭祀, 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职官。以屈原之才、三闾大夫之职, 是不可能搞错礼仪规格的。那么或许是楚国祭礼与中原诸国不同, 或许是春秋的祭祀饮食礼仪经过演变在战国时已被简化, 又或是楚地祭祀与宴饮本是一体, 以文献不足, 我们不得而知, 留下这个疑问以待商榷。

五、倡

来自第十一句“陈竽瑟兮浩倡”。

大致分两种解释:

1.大倡作乐, 王逸等人持此观点。

2.通“唱”, 《通释》、《楚辞选》、《楚辞今注》等作此注。

这里更倾向于后者。“唱”、“倡”古通。《说文》段注:“经传皆用为唱字。”如《周礼·春官·乐师》:“凡军大献, 教凯歌, 遂倡之。”又如《礼记》:“一倡而三叹。”说明先秦“倡”字往往作“唱”字理解。《礼记》这句“一倡而三叹”, 郑玄注曰:“倡, 发歌句也。三叹, 三人从叹之耳。”“发歌句”的解释恰好与这句演奏祭祀音乐前奏的句意相合。

网络流行语词2022 篇3

2) 都说嫁人要嫁灰太狼,但你考虑过你是否适合做红太郎呢?

3) 当你用手指指责别人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三个手指指着自己

4) 按猪的审美观,你基本算得上是个帅哥。

5) 其实你并不是内向,只是不擅长对不亲密的人开朗

6) 你是什么座(做)的,我是肉做的。

7) 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8) 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

9) 生于幻想,活于苟且,止于无奈,醒于现实!

10) 有时候,我发现:女人的虚荣比男人的面子更可怕!

11)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其实青春就是华丽的旅行!

12) 女友以前挺自卑的,于是我不遗余力的开导她,结果现在她自信了,看不上

13) 我了……

14) 吵架时堵住一个女人嘴巴的最好办法就是吻她。

六语词语积累练习题一 篇4

33分钟

100分 难度系数 7.5

一、AABB根据意思在()里填写AABB式成语。6分

文章篇幅长(洋

洒)规模气势大(浩

荡)草木长得好(郁

葱)光明而正大(堂堂)

行动不正当(偷偷)说话不流利(结结

二、成语填空:7分

()服()服

()德()德

(以)讹(传)讹

()牙()牙

(倚)老(卖)老

()计()计 神(乎)(其)神

精()()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将(门)(有)将

日()()日

微()()微

三、按要求写成语(至少4个)18分

1、描写人物仪表的:衣冠楚楚

2、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

3、反映技艺高超的:炉火纯青

4、反映朋友间情宜深厚:

5、反映景色优美的:

四、按词语的概念从大到小排列下列词语。16分

1.公共汽车 车 交通工具 汽车

2.双色圆珠笔 圆珠笔 文具 笔)

3.苹果树 果树 植物 树

4.昆虫 动物 蚊子 生物

5.小钢刀 小刀 刀 旧小钢刀

6.字典 工具书 《新华字典》 中文字典

7.男人 男孩子 小学二年级男生 人

8.小学语文课本 书 语文书 书籍

五、找出下面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在下面划上横线。12分

1.骨科

儿科

内科

外科

财务科

2.手枪

步枪

冲锋枪 机关枪 玩具枪

3.屋子

桌子

椅子

柜子

4.工人

青年

农民

教师

解放军

5.法语

外语

英语

日语

俄语

6.汽油

柴油

机油

煤油

菜油

六、在下面每组词语中,用横线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12分

(1)录音机 电视机 录像机 电话机

(2)西红柿 西瓜 梨 桃子

(3)大学 中学 小学 学生

(4)崇高 狼狈 理想 矫健

(5)球类 乒乓球 足球 排球

(6)萝卜 青菜 蔬菜 包心菜

七、用_____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10分

1、梅花 兰花 菊花 雪花 荷花

2、麻雀 鹌鹑 蹁蝠 喜鹊 翠鸟

3、《少年文艺》 《少年科学》 《我们爱科学》 《少年报》 《小学生作文》

4、矮 懒 高 胖 瘦

5、米饭 稻子 面条 包子 大饼

八、填写带言语的词语 6分

(三)言(两)语

(只)言(片)语

(花)言(巧)语

(胡)言(乱)语

(流)言(蜚)语

(豪)言(壮)语

(甜)言(蜜)语

(污)言(秽)语

(风)言(风)语

()言()语

()言()语

()言()语

()言()语

()言()语

()言()语

九、反义词构成的词语:7分

动静

胜()

()失

是()

言()黑()进()生()上下

左右

凹凸

异同

优劣

远近

轻重

哭笑

十、近义词构成的成语:6分

进入

清()

()白

()悟

连通视野下的二语词汇习得 篇5

连通视野下的二语词汇习得

连通理论是用计算机模拟认知过程的一种独特的理论,是模拟神经系统的产物,是以大脑而不是数学计算作为模拟对象.本文展示了连通论的`发展过程并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现代连通论的四大模式.并系统阐述了该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独特的解释作用

作 者:陈发长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开封,475000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640关键词:连通理论 词汇习得 语义场

语词辨析 篇6

一、从语词的色彩上看

文本前半部分主要呈现了“我”因身患残疾却无法接受现实而产生的暴怒心理,以及基于此种情景之下母亲的小心翼翼。

且看关于“我”的系列文字:

第一组:突然、猛地、狠命

第二组:砸碎、摔、捶打

第三组:望着望着、听着听着

其中,作为副词的第一组词语是冷、暗色调的,带给读者的直接感受是骤然、短促、有力,作为动词的第二组词语是尖锐的。这两组词语如文中那般组合,就产生了一种瞬间爆发的情感宣泄力,即文中所提及的脾气的“暴怒无常”的具体表现,那是“我”在面对眼前的现实时愤怒、无助的直接宣泄。

再看第三组的叠词,从色彩上看,它们是中和的中间色,带给读者的感受无论是在力度还是频率上都趋于渐缓状态。但是,这种渐缓状态的呈现与前两组词语色彩的冷、暗形成了碰撞,成为之后情感爆发的短暂蓄势,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我”内心因无法面对现实而产生的复杂矛盾心理。在此刻,“我”就如一只找不到出口的满身是刺的困兽,怒得热血沸腾,也无助得胡乱挣扎。

且看关于“母亲”的系列文字:

第一组: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

第二组:躲、听、进、看

第三组:扑、抓、忍

其中,作为形容词的第一组词语从色彩上看,它们是克制、隐忍的。母亲极想帮助自己的孩子摆脱生命的困境却爱莫能助,无法用言语宽慰,她唯一能做的,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我”挣扎,看着我暴怒,默默地陪“我”伤心,小心翼翼地伺机而动。第二组词语亦是母亲内心的小心翼翼的直接动作展现,呈现的是一股隐隐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暖色调。那也是母亲在极力克制着自己,将对儿子的关心放在心底,因为她清楚地明白,再多的劝解都是徒劳,反而增添儿子内心的烦躁与手足无措。她心底最为期待的是,儿子能够“好好儿活”,所以,当“我”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并且喊出“我可活什么劲”的时候,这位默默守候在儿子身旁的母亲短暂失去克制和隐忍的心性,出现了“扑”“抓”等强烈肢体冲突和感情倾向的动作。不过,这位伟大的母亲马上又回归到了自己的本心,那是隐忍,那是隐忍克制背后的伟大的母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每一个存在个体之于生命的态度。

在描述“我”的暴怒无常的举措和“母亲”的隐忍克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主要采用了偏冷色调的语词展现“我”内心的狂躁和不安,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内心的冷寂;采用了隐忍、克制之下的暖色调的语词展现“母亲”内心的隐忍和关怀,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母亲”对于儿女的质朴的爱。

二、从语词的气势上看

在母亲与儿子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母子之间的情感传达时运用的语词的气势是变化的。

当母亲提议推“我”出去走走看看北海的花儿时,“我”的回答是:“不,我不去!”一个“不”字,气势强而有力,将母亲的善意拒之千里,传达的是“我”在无意中对母亲的强势回避,更是对命运的粗暴反抗。对于母亲而言,那更是儿子内心无助的反抗,它在母亲心中平添了更多的怜爱与自责。当无数次的拒绝之后,母亲仍然坚持着希望通过“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一句平缓、温暖的话语来推动“我”走出房间,走出困境,走向那个充满阳光与花香的天地之间。如此宽和而又坚韧的母爱,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敲开了“我”紧闭的心房,以至于当“我”看到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时终于心有所动,说出了几句令母亲喜出望外的话语:“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这些看似没有温度却在语词气势上较为平和的答复,实质上已经打破了原先对现实世界的回避,转而开始走向一条与世界握手言和的道路。

因此,虽然后来母亲絮絮叨叨的一番回忆性话语结束之后,史铁生并没有提及自己的感受,但是,读者已经明白,史铁生已经从原来的拒绝的姿态转而开始原谅命运的不公,对母亲絮絮叨叨的无言,更是为下文母亲的猝然离世引发我对生命与生活的思索的蓄势。最后,史铁生对花儿有这样的描绘:“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颜色各异的花儿散发出生命的姿态,潇洒地尽显生存的魅力。花儿就这样在静默中等待,在岁月中升腾。花如此,人亦然。在北海盛开的花儿面前,“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懂得”二字气势平和从容,它彻底打通了“我”与母亲的情感交流的阻隔,也打通了“我”与生命的对话之路。

由此看来,语词的气势角度也是探寻文本语言背后跳动的情感脉搏的角度之一。“我”在与母亲的对话中由原先的强而有力,转而渐趋平和,最终显得平和而从容,可以说,从语词的气势上来看,“我”的内心冲突从强而有力逐渐趋于平和,从而达到内心平衡统一,继而产生对生存的考量与生命的思索。

三、从语词的节奏上看

史铁生在他的诸多散文中擅长选择缓慢而微澜式的语词节奏来传达情感,《秋天的怀念》也不例外。

且看关于母亲的文字:

第一组: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

第二组:“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一组词语属于“的(地)”字短语,在一定程度上使语词的节奏趋缓。况且,每个短语的其中一部分均缀着叠词,这使得语词的节奏更加趋于缓慢。这种无意间趋缓的语词节奏实质上完全符合史铁生写作此文时对母亲那种深沉而又绵长的怀念,若换用节奏明快的语词的话就韵味尽失。这种缓慢的语词节奏在无形中牵引着整个文本的情感传达的节奏与速度。

第二组文字来自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前两句语言的后半部分尤其相似,但是第二句结尾部分多了个“吧”。感叹词“吧”在这里表示些微询问与提议。从节奏上看,相较第一句,第二句的语词节奏拉长了。语词节奏的拉长传达出的是母亲对自己向“我”提出的这条建议能否被采纳深觉不自信,这种不确定性更增添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因此,拉长的语词节奏背后传递的是母亲对“我”内心的关注与期待,对自我禁锢的“我”的小心探寻,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的隐形呈现。第三句的“好好儿活”反复出现两次,并且后面还有省略号,呈现出一种有如回声般从外在的躯体走进渺远的内心的表达效果,在儿子的心中久久回响,使得儿子最终领悟。那是一位仁慈而宽和的母亲对身处绝境的儿子的忠告与期许,更成为了诀别之语。

这种缓慢而微澜式的语词节奏恰到好处地传递着母与子的情谊,传递着人世间最质朴无华却又至高无上的爱。

语词辨析 篇7

曾于无意间看到池田大作的一句话:“每一句话里都有一颗心灵。”我很喜欢这句话,恰好也共鸣了我在语文教学上的诸多困惑。当上了语文教师,免不了咬文嚼字,免不了微言大义的深究,免不了对作者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秘。愈是如此强求自己,也就愈多逼迫和煎熬。积多年的习气,渐渐地,也就有了一些兴味,也就多了意外的情趣,更是别有波光艳影的摇荡。

《荷塘月色》一文,不知有多少老师讲过,甚至一些上了年岁的教师上得有些“疲软”和“空乏”了。就我而言,还曾专门就“颇不宁静”作过更为深层的心灵探微和精神分析。可是,直到有次教完了《再别康桥》后,才发现自己一直都忽略了两个语词,开篇首段的“悄悄”和末段结句的“轻轻”。更有意思的则是,《再别康桥》也用了这样的两个词语,却分别是在开头和结尾的颠倒。

《再别康桥》开篇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结尾一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何以“轻轻”开头而“悄悄”结尾,这正与他当时的心境密切相关,根本的问题是:他来康桥干什么?诗歌本身已经给予了回答,那就是“寻梦”,青春的梦,记忆的梦,生命的梦。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便也协奏了徐志摩一生“万种风情无地着”的生命弦歌。不论是“轻轻”还是“悄悄”,在徐志摩的内心里,都是美好的情思流淌,都是记忆的温馨徜徉。本来是一首纯粹唯美的爱情诗作,非得要硬塞和添加什么“欧美资本主义理想”等,实在破坏徐志摩一生的生命追求,那就是“爱与美”。爱的真挚,爱的纯洁,爱的热烈,爱的沉淀,爱的超越,爱的梦幻,这一切,在《再别康桥》里,都很精致而精美地得以呈现。只要我们知道一些徐志摩爱的曲折和爱的迷失乃至爱的纯净,甚至还能够知道一些他写作《再别康桥》时所发生的“生命事件”,也就更能够清楚明了徐志摩的可爱和可亲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在天生情种徐志摩那里并不就是彻彻底底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吗?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反而倍添温柔,虽然也蕴藉了无尽的感伤,成为一种“甜蜜的忧愁”,但也升华了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当事实降临,徐志摩也只有面对和正视,也只有“轻轻”于飘然遐思的记忆和回忆,也只有“悄悄”于一己思念的波光潋滟。这“轻轻”和“悄悄”,交融了“波光里的艳影”以及“彩虹似的梦”乃至“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因此也就有了“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纵情挥洒。当这一切明明白白地成为过往云烟,唯一的选择便是--不再“轻轻”,只能“悄悄”,因为“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因为“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来了!走了!该来的时候,来了;该走的时候,走了。这来来往往的生命行旅,能有这般美好的记忆存留,能有如此温柔的情思荡漾,所谓的“天长地久”,比之于“曾经拥有”,不亦就“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吗?徐志摩的诗歌不仅现代,而且爱情思想也是这么的“超现代”。非真性情者不可为之,非赤子之心者不可为之,为爱为美而求之一生的徐志摩,在“轻轻”和“悄悄”的徘徊里,自有别样的文采风流和人文高标,留步人间,任人评说。

怎么朱自清《荷塘月色》而徐志摩《再别康桥》了?事实上,《再别康桥》之于《荷塘月色》,在“轻轻”“悄悄”的拿捏及各自的情思流淌上,自有一种相互求证的效果,甚至还见出同一时代不同知识分子的“生命事件”的情采和志趣上的差异。

据说,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同样也面临着抉择的艰难,但比之于徐志摩在“事实存在”的铁颜和“无力回天”的无奈上,朱自清更多“徘徊容与”的尴尬和焦愁,因此而“颇不宁静”,因此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纠缠和萦绕于《荷塘月色》的情感和情思,无不是起落跌宕的百折千回。苍茫的月色,更见苍茫;无边的荷香,更见隐约;遥远的怀想,更见恍惚。“酣眠”不得,“小睡”也难,辗转往返,只因为“颇不宁静”,只因为“心有纠结”。

这也实在是朱自清人生的“十字路口”啊。“有妻子者,其命定矣!”朱自清不是也曾深刻浩叹吗?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朱自清的那个夜晚,确实也别有了一番滋味。“悄悄”出门,虽说不上偷偷摸摸,那内心的隐秘,那内心的缱绻,却也是真实地存在着。一路走来一路想,心海波浪总惝恍,眼前有景悉心看,纠缠依旧复还往,遥忆江南采莲事,无福消受空劳肠,夜籁深深妻儿睡,轻轻推门为愧惭。真是这样吗?也许吧,何以“悄悄”而“轻轻”?何以反复纠缠?何以感觉落寞?何以惆怅感慨?那内心的“结”,是一种潜在的私密,那“颇不宁静”的起落跌宕,实在是起坐彷徨、坐卧不安的迷乱……

徐志摩的“轻轻”和“悄悄”,是梦幻的,是沉醉的,是潇洒的,把自己的伤感和忧愁过滤和稀释,乃至“轻轻”地勾画,“悄悄”地隐藏;而朱自清的“悄悄”和“轻轻”,则是现实的,是沉重的,是煎熬的,经过苍茫月色的笼罩,经过薄薄青雾的遮掩,经过无边荷香的浸润,经过采莲旧事的涤荡,经过前思后想的梳理,朱自清无可奈何却也脚步沉缓地“回家了”,朱自清终究是朱自清,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

徐志摩呢?那表面的潇洒和自得自乐的情怀,依旧浮浪在情海翻卷的波涛,为他的“爱与美”继续行走路上。

言说,从来关乎心灵。言语的拿捏,便也是心灵的掂量。

语词辨析 篇8

“五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淮河中游,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4′~33°21′与东经117°26′~118°04′之间”[1],按《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的分区,五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信蚌片。五河方言中存在较多的方言古语词,以下就通过对五河方言中“搦”和“搋”这两个古语词进行分析,梳理它们的发展过程和使用情况,为五河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及例证,也为古代汉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提供一种借鉴,如有挂一漏万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五河方言古语词界定

学术界关于方言古语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言古语词考释方面。研究方言古语词,首先会涉及方言古语词的界定问题。关于方言古词语的界定,李荣先生说:“语言是历史的产物,父子相传,总保留很多古代的成分。有些字虽然古已有之,却没有人认为是古语。‘人、马’等字最古了,甲骨文里就有了,我们不说它是古语,那是因为这些字古今普遍使用的缘故。有些不普遍使用的古语,只限于某些方言,这才说某方言保留古语。”[2]也就是说,方言古语词是方言中所使用的古汉语词,这并不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还在使用的古汉语词汇。但是,对于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所使用的古语词是否纳入方言古语词范围,目前学界的看法基本一致。如董绍克在“古代汉语千词表”收词原则中指出:“古语词中,普通话还在使用的词,如‘山’‘水’‘风’‘鱼’之类,一律不收。普通话还在使用的标志,权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为参照,凡该词典己收录的(词后标有<方><书><古>字样者除外),都认作还在使用。”[3]

参照以上论述和做法,本文将五河方言古词语界定为:见于古代文献的在五河方言中仍然使用,而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己不使用的词语。此外,文中五河方言的音系代表点以新集镇为主,即本文所据声韵调的方言点。

二、方言古语词考释

(一)释“搦”

1.“搦”的词义发展

《说文解字》、《洪武正韵》皆释“搦”为“按也”,《齐民要术·杂说》:“河东染御黄法,碓捣地黄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四:“用生枸杞子五升,好酒二斗,研搦匀碎,浸七日,漉去滓,饮之。”其中,“搦”皆释为“按压”。

《文选·班固<答宾戏>》:“当此之时,搦朽磨钝,鈆刀皆能一断。”李善注引韦昭曰:“搦,摩也。”至此“搦”的词义已由“按”引申为“摩”。“搦”作“摩”义使用。除此之外,在《神仙传》卷一、《养性延命録》卷下皆有“摩搦身体,舐唇咽唾”一句。

《经籍籑诂》卷九十二入声:“搦,捉也。”《说文解字注》卷十二上:“玄应书曰:搦,犹捉也,此今义非古义也”。《集韵》卷九:“搦,昵角切,持也或从攴。”又曰:“捏,搦也”。“搦”的词义已由“按”引申为“捉”、“握”。如《文心雕龙辑注》卷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郭璞《江赋》卷十二:“舟子于是搦棹,涉人于是榜。”

《古今通韵》卷十一入声:“捉,侧角切,搦也,捕也。”卷十二又曰:“搦,昵格切,捉搦。”《北齐书》卷十五:“士文闻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者弥甚。”“搦”的词义由“捉”、“握”引申为“逮”、“捕”。此外,还有《禁断女乐敕》:“仍令御史金吾,严加捉搦”,《通典》卷一百五十七兵十:“司仓及佐,捉搦兵士粮食,封署点检,勿令广费”。

元代《小尉迟》第一折:“我如今着孩儿刘无敌,领十万雄兵,下将战书去,单搦尉迟敬德出马。”“搦”释为“挑”“惹”。此外,还有《三战吕布》:“他不搦元帅,单搦他第三个爷爷哩。”《渑池会》:“今差使命下将战书去,单搦蔺相如出马。”

南北朝《十诵律》卷六十一:“若食当出道取一搦不受得食。”张鷟《游仙窟》卷四:“一搦腰支”,注:“搦,提也,按也。言其腰支小,容我一手握耳也。夫蒙云兩手搦物,言其小也。人之腰身例一尺圍,今言搦者,其形愈小也。”“搦”的词义由“握”引申为量词,一搦,相当于一把,一握。此外,周邦彦《详注片玉集》卷六:“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注:“一把,俗云一搦也,李百药诗‘一搦掌中腰’”,亦可为证。此外,还有《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勾一搦。”《牡丹亭·诘病》:“他一搦身形,瘦的庞儿没了四星。”由于“一搦”常用来比作女子细腰,因此“搦”又引申出纤细、轻盈的意思。

从秦汉至清代的辞书训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搦”的发展源流。“搦”的词义由“按压”引申为“摩”和“捉握”,又由“捉握”引申为“逮”、“捕”,又由“握”引申为量词,又由量词引申出“纤细”、“轻盈”的意思。由“逮”、“捕”之义引申出“挑”“惹”的意思。

2. 五河方言中的“搦”

“搦”在《广韵》中为入声娘母字,入声消失之后,次浊归去声,故而在普通话中读[nuo51],而在五河方言中,入声“搦”字却归入了阴平,读[nuo31],作动词,主要充当动语,有“(用手)挤压”、“握”、“(用手)搓洗”三种意思。

(1)你把菜馅搦一下,脱脱水。

(2)他手里搦一只小鸡。

(3)你把衣裳在水里搦一搦。

以上三个例子中,例(1)中的“搦”用于表示“挤压”的意思时,只限于表示事物在手掌内受到挤压。例(2)中的“搦”表示“握”的意思,在五河方言中表示“握”义的词还有“撮”和“攥”。虽然这三个词都有“握”的意思,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当这三个词用于表示“握”义时,“搦”强调“挤压”义;“撮”强调“抓住”;“攥”则强调“紧握”。例(3)中的“搦”表示“搓洗”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这只限于用手搓洗,而不适用于借助搓板等工具搓洗。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五河方言中“搦”主要保留了古语词“搦”的“握”、“挤压”这两种意义,由“挤压”义引申出了“搓洗”这个义项。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古语词意义的那两个义项,在五河方言中的适用范围是有所限定的,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五河方言中,“搦”用来表示“握”、“挤压”这两种意思时,必须限定动作在手掌或手心内进行或完成。

(二)释“搋”

1.“搋”的词义发展

唐代《一切经音义》(释慧琳)卷三十六“相扠”条下:“《考声》云:扠谓以拳撃人也。《字统》:搰也,或从虒作搋”,又卷五十二“拳搋”条下:“下又作扠,同。勅佳反,犹手挃也”,又卷五十六“築搋”条下:“搋,以拳手挃曰搋也”。《淮南鸿烈解》卷第十五注:“挃,捣也。”《淮南鸿烈闲诂》卷下注:“挃,搏也。”

由此可看出,“搋”与“挃”义近,强调“以拳捣搏”,但受事对象则出现了两类,如《广韵》、《集韵》释“搋”为“以拳加物”,《重修玉篇》、《俗书刊误》释“搋”为“以拳加人”。

马致远《青衫泪》中:“俺娘吃不的荤腥教酒肉搋藏”释“搋”为“藏”,至明代《韵略易通》又释“搋”为“怀搋物也”,如《警示通言》中“把那见钱怀中便搋”。由此可看出,“搋”由“藏”发展出“揣藏于怀”之义。

宋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三:“搋,同上,拆也,拽也”,宋代《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上声第三:“搋,拆也。”明代《洪武正韵》卷七上声:“搋,同上,拆也,拽也。”清代《古今通韵》卷七上声:“搋,拆也,又拽也。”由此,“搋”又有“拽、拆”之义,此义在江西赣州客家话中还有保留。

以上为古代辞书中关于“搋”的主要解释,可以看出,古代关于“搋”主要有四种义项:以拳加物或人;藏;怀揣;拆拽。

2. 五河方言中的“搋”

在五河方言中,搋”读[]作动词,保留了古义,有“以拳加物”、“以拳加人”和“怀揣”的意思。此外,由“以拳加物”引申出了“用拳压挤事物时掺入某些东西”,有“掺着”的意思。

(1)搋面的时候,要使劲搋。

(2)他用拳头搋我。

(3)他把钱搋在怀里。

(4)和面的时候,碱不能搋多。

在五河方言中,需要注意的是:搋面用拳,揉面用掌。此外,“搋”用于表示“以拳加人”时,多数会涉及出拳的方位问题,一般多指拳从上方击下,个别情况下也可表示拳头平直出击。

三、方言中古语词考释的意义

通过以上对五河方言中“搦”、“搋”的考释,可以窥见方言古语词的保留和发展状况。方言古语词既有直接保留的,如“搦”有“挤压”和“握”两种意思,“搋”有“以拳加物或人”和“怀揣”的意思;又有意义和用法有所变化。出现引申的如“搦”发展出“搓洗”义,“搋”引申出“用拳压挤事物时掺入某些东西”。“汉语方言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方言保留古汉语的痕迹有多有少,方言古语词的研究可以为这些远近关系提供线索”[4]。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究古今汉语的演变情况,为方言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此外,考释方言中古语词,对于古代汉语词汇教与学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可以利用方言识记一些古语词,通过联系自己最熟悉的方言学习。在课堂教学和田野调查时,也可以将书本内容与地方方言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进一步拉近古代汉语学习与现代语言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弱学习古代汉语的时空感,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617.

[2]李荣.语文论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

[3]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48-149.

语词辨析 篇9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目前收词最多、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大词典》难免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本文拟通过对《鼓掌绝尘》的语词考释,指出《大词典》在收录词条、解释词义、列举书证等方面存在的瑕疵,希望可以为辞书编纂与修订提供一定的补充材料。

一、词条未收

【净房】:“李老师看了,老大称羡,后来便指引孩儿,连看了几间书房,见孩儿心下都不遂意,所以就肯欣然把净房相让,实非强要他的。”(第2回)按:《大词典》未收录“净房”一词。《全元曲》:“自从得了那个神獒,便有了害赵盾之计,将神獒锁在净房中,三五日不与饮食,于后……着神獒饱餐一顿,依旧锁入净房中。”《水浒全传》第51回:“只得安排些酒食管待,教小牢子打扫一间净房,安顿了雷横。”《警世通言》第27卷:“魏公大惊,一面教妈妈收拾净房,伏侍儿子养病,一面出门访问个妖的法师。”此外,《大词典》对“净室”的释义为“清静干净的房间,多指寺庙中供歇息的房间”。《大词典》应当收录“净房”,释义为“干净的房间”。

【节届】:“那汴京原有一个规例,每年到端阳节届,那凤坡湖里大作龙舟胜会。”(第15回)按:《大词典》未收录“节届”一词。《全元曲》:“则是有父母在堂,等我问了时,你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届,前来我家,招你为婿。”《今古奇观》第18卷:“时遇清明节届,刘元普分付王文用整备了牲救酒醴,往坟茔祭扫。”《唐史演义》第39回:“过了十余日,便是上元节届,都城内外,庆贺元宵,当然有一番热闹。”“节届”一般与具体的节日名称连用,释义为“节日”。《大词典》应当收录。

【朋情】:“江顺道:‘小可自那年别后,就到延安府去做些生意,久不在家,朋情俱已疏失。’”(第15回)按:《大词典》未收录“朋情”一词。《全唐诗》:“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绿野仙踪》第47回:“一会儿又想到萧、苗二人,言言语语都是暗中替何公子用力,将素日的朋情付之流水。”《民国演义》第46回:“况此次来做国务卿,也是朋情难却,勉强担任,若拥戴老袁,改革国体,非但对不住国民,更且对不隆裕后、宣统帝。”“朋情”义同“友情”,释义为“朋友之间的感情”。《大词典》应当收录。

【奉谢】:“陈亥、江顺道:‘贵冗可以先往,我二人见了天师,完了正事,少不得要来奉谢。’”(第16回)按:《大词典》未收录“奉谢”一词。《二刻拍案惊奇》第34卷:“俊卿道:‘又是小娘子美情,小生如何消受?有一诗奉谢,烦妈妈与我带去。’”《西游记》第95回:“国王见他们拜佛心重,苦留不住,遂取金银二百锭,宝贝各一盘奉谢,师徒们一毫不受。”《施公案》第375回:“天霸听罢,即谢道:‘多承指教,事成之日,当再奉谢。’”参考《大词典》对“奉拜”的释义“敬辞,拜见,对对方而言”,《大词典》应当收录“奉谢”,释义为“敬辞,表达对对方的感谢”。

【斥辱】:“娄总兵自以青年武将,功高当世,宠冠廷臣,若不知机引退,难免斥辱。”(第20回)按:《大词典》未收录“斥辱”一词。《夏商野史》第13回:“这忠厚老人家屡受斥辱,并无一毫怨忿君上之心。”《寄园寄所寄》第14卷:“太监谷大用迎驾承天,所至暴横,官员接见,多遭斥辱,必先问曰:‘你纱帽那里来的?’”《两晋演义》第77回:“惟张贵人得宠以来,从没有经过这般责罚,此次忽遭斥辱,哪里禁受得起,凤目中坠了无数泪珠儿。”“斥辱”释义为“斥责侮辱”。《大词典》应当收录。

除上述语词外,《鼓掌绝尘》中出现的轻觑、趋往、同寓、同窗、至厚、清曲、揖谢、这些些、娇声细语、速去速来、大相悬绝等语词也应当被《大词典》收录。

以上列举的语词都是词典中未收录的,还有一部分语词虽然《大词典》未收录,但是像《现代汉语词典》等其他词典收录了,例如:

【间壁】:“陈进听见婆子发恼,便走到间壁铺子里坐下。”(第34回)按:《大词典》未收录“间壁”一词,但《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释义为“1.隔壁。2.(方)把房间隔开的简易墙壁”。《大词典》应当收录。

《鼓掌绝尘》中出现的满面、历尽、险些、过劳、褒奖、船舱等语词,《现代汉语词典》均收录了,《大词典》也应当收录。

【奇事】:“文员外道:‘贤侄,果然有这样奇事,我愚叔替你喜之无尽。’”(第29回)按:《大词典》未收录“奇事”一词,但《重修国语辞典》收录了,释义为“不可思议或罕见的怪事”。《大词典》应当收录。

《鼓掌绝尘》中出现的福薄、揭开、悉知、衣袖、暗想、泊船、售主、回子、重酬、薄礼、渴欲、藏私、懵懵懂懂等语词《重修国语辞典》均收录了,《大词典》也应当收录。

【次日】:“金知县自知撞着对头,却难回避,次日备下一副厚礼,写了一个晚生帖子,送到陈府判衙里。”(第37回)按:《大词典》未收录“次日”一词,但《现代汉语词典》和《重修国语辞典》均收录了,释义为“第二天”。

《鼓掌绝尘》中出现的清泉、得利、歹心、重用等语词,《现代汉语词典》和《重修国语辞典》均收录了,《大词典》也应当收录。

二、义项不全

【谢金】:“杜萼道:‘老师既肯见纳,足感盛情,谢金依数奉上。’”(第1回)按:《大词典》只有一个释义“谢绝礼金”,而且是动词性的。而《大词典》对“谢仪”的释义为“谢礼,酬金”。应补入“酬谢的礼金”义,名词性的。《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先生起身作别,不受谢金,飘然去了。”《西游记》第9回:“若果如他言,送他谢金五十两。”《聊斋志异·申氏》:“积数月女柴瘠颇殆,每语人:‘有能驱遣者,谢金三百。’”

【差人】:“但为昨日韩相国差人特地到清霞观中,投下请书礼帖,欲令孩儿明日到他府中题咏几幅寿意。”(第4回)按:《大词典》释义为“1.奇异的人。2.旧称官署的隶役”,而且是名词性的。应补入“差遣某人”义,动词性的。《敦煌变文集新书》第6卷:“力士便差人堀地道成,内打五百面鼓。”《太平广记》第172卷:“即差人追及,械于圉室,拷掠备至,具实吐之。”《三国演义》第95回:“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

【官营】:“猛可的响一声,只道是相府知风捉获;悄地里听一下,却原来官营呐喊大操兵。”(第7回)按:《大词典》只有一个释义“官府经营”。应补入“军营”义。《七剑十三侠》第115回:“于志超、吕英俊所领一千人马,也是迅速驰往,衔枚疾走,到了官营,大喊一声,奋勇争先,抢杀进去。”《七剑十三侠》第146回:“官营与贼寨不过五里之遥,将近四更以后,便到寨内。”

【易姓】:“况且你如今又做了这件事,在这里正该易姓更名。”(第8回)按:《大词典》只有一个释义“古代帝王把国家视为一姓之家业,故称改朝换代为易姓”。应补入“改变姓氏”义。《风俗通义》第6卷:“荆轲入秦,事败而死,渐离变名易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通典》第60卷:“古人数易姓,姓异不足明非亲,故婚姻必原其姓之所出。”《太平广记》第371卷:“其后适野,遇仇家击断,遂易姓甲氏,且逃其患。”

【不允】:“就是娄公子不允的时节,有陈先生在那边撺掇,料来也却不得面情,自然要借一借。”(第17回)按:《大词典》释义为“1.不被敬信。2.不为人所信服;不孚”。应补入“不答应”义。《靖康传信录》第34卷:“余固辞,上不允,俾出东华门至右掖门一带,安抚军民。”《五灯会元》第12卷:“师即奏疏举琏自代,禁林待问,秘殿谭禅,乞归庐山。帝览表不允。”《明季三朝野史》第4卷:“使者三四至,式耜固辞;乞骸骨,不允。”

三、书证滞后

【缔结】:“既而两情期许,缔结私盟,不只倩了多少蝶使蜂媒,捱了几个黄昏白昼。”(第1回)按:《大词典》释义为“2.订立”。首引瞿秋白《饿乡纪程》:“对于中国,竭诚希望缔结密切的友谊的条约。”例晚。

【进城】:“不免将计就计,明日午后进城去,做五分银子不着,弄下一副大头和尚。”(第3回)按:《大词典》释义为“到城里去”。首引《老残游记》第10回:“乡里人进城,样样不识得,被人家笑话。”例晚。

【叙礼】:“引至大厅上,叙礼已毕,连忙拂椅分宾主而坐。”(第4回)按:《大词典》释义为“谓以礼相见”。首引《儿女英雄传》第8回:“你看,这两位老人家可是一介平民,你可是个贵家公子,他们就不应同你一处坐,何况叫你同他叙礼!”例晚。

【倏而】:“小道正欲慢慢求教一二,倏尔又整行装,令人虔留莫及。”(第5回)按:《大词典》释义为“迅疾貌。指短暂的时间”。首引《聊斋志异·种梨》:“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例晚。

【倦意】:“两个又把闲言闲语说了一会,只是韩相国初病起来,坐谈了这些时候,身子有些倦意,便起身别了杜开先,慢慢走来,推门进去。”(第6回)按:《大词典》释义为“困乏疲倦的意态”。首引郭沫若《女神·春之胎动》:楼下一只白雄鸡,戴着鲜红的柔冠,长长的声音叫得已有几分倦意了。例晚。

【装模作样】:“兀自装模作样,强如在那灶头吹灰煨火过这日子。”(第7回)按:《大词典》释义为“故意做样子给人看”。首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5回:“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休的了。”例晚。

【安健】:“如今又不知他的身子安健否”(第8回)按:《大词典》释义为“平安健康”。首引叶圣陶《未厌集·苦辛》:“我便问:‘近来身体还安健吧?’”例晚。

【不慌不忙】:“你看他,终久是官家儿女,性格从容,不慌不忙,自自在在的,走到魁星阁门首。”(第11回)按:《大词典》释义为“从容不迫”。首引《花月痕》第48回:“采秋将如意付给红豆,把弓接过,不慌不忙扣上狼牙箭。”例晚。

【名利场】:“夏方道:‘孩儿,我想人生在世,役役于名利场中,究竟皆空。’”(第13回)按:《大词典》释义为“争名逐利的场所”。首引清孙枝蔚《房衍公与予见后朝夕不离感赠》诗之三:“澹然名利场,议论无枝叶。”例晚。

【砂罐】:“说这夏方,得蒙娄公子收留进京,虽然不如向年骑马去寻郑玲珑时阔绰,比着前番土地庙中煨砂罐的行径,又济楚了几分。”(第19回)按:《大词典》释义为“陶质器皿”。首引张岱《陶庵梦忆·砂罐锡注》:“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则是其品地也。”张岱虽也是明代人,《陶庵梦忆》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而《鼓掌绝尘》1631刊行,要比《陶庵梦忆》早。所以,《大词典》例晚。

【冰窖】:“及至冬天,取了一杯冰窖的酒,把这只石蟹放将下去,霎时间又火热了。”(第20回)按:《大词典》释义为“藏冰的地窖”。首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冰》:“按《事物原会》:‘周成王命凌人掌冰,岁十二月,敕令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例晚。

【口过】:“这沈七一向原在王二家走动,因有些口过,两人见面便有些不和。”(第33回)按:《大词典》释义为“指争吵的话”。首引李渔《比目鱼·征利》:“小妇人的女儿投水是实,原为母子之间有几句口过,所以自寻短计。”例晚。

除上述语词外,《鼓掌绝尘》中出现的坐等、好意、背人、笔下生花、过谦(义项2)、应声(义项2)、饰词(义项3)、回报(义项2)、收敛(义项5)、衣饰(义项1)、银包、空身(义项2)、原价、因缘(义项11)、献功(义项1)、作陪、仓促、完结(义项2)等书证也滞后。

四、书证缺失

【不尴不尬】:“那是就有些不尴不尬的光景,原不是一日的情由。”(第7回)按:《大词典》释义为“1.犹言不明不白”。无例证,应补充。

【皮鞭】:“你看这夏方心中却是欢喜,那里降得他下,连忙把一条皮鞭,递与娄公子。”(第11回)按:《大词典》释义为“皮革制的鞭子”。无例证,应补充。

【漆皮】:“回头一看,只见桌上有一个小小金漆皮拜匣,半开半锁。”(第31回)按:《大词典》释义为“器具表面涂漆的一层”。无例证,应补充。

【县试】:“先生道:‘府试不比县试,甚是严厉,怎么去得?’”(第35回)按:《大词典》释义为“清代由县官主持的考试”。无例证,应补充。

【院试】:“果然府试、院试,都是亲身进去,两次卷子单单只写得一行题目。”(第35回)按:《大词典》释义为“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无例证,应补充。

参考文献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1986-1994《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2010《汉语大词典订补》,上海辞书出版社。

胡晓华2004《〈尔雅〉郭璞注语词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古汉语研究》第4期。

王雪涛2013《〈汉语大词典〉收录〈鼓掌绝尘〉词语研究》,河北大学。

熊焰2015《唐五代四史词语考释与〈汉语大词典〉修订》,《汉语学报》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10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认知语言学,范畴化,原型,图式,隐喻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 在国内外都处于语言研究领域的前沿, 主要集中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上, 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 在词汇、句法、语义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成熟, 其研究成果不断地被应用到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中去, 以解释和解决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时的心理状态。而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 是最基本的成分, 学习者应该把最基本的词汇习得做好才能为以后的习得做铺垫。该文主要对词汇习得的学习策略和词汇习得的深度与广度为目标, 把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应用到二语词汇习得中, 希望能够使二语词汇习得效率大增。该文主要研究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包括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图式理论和隐喻分别对二语词汇习得有什么作用呢?下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和二语词汇习得的现状, 然后重点综述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图式理论和隐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作用, 最后总结全文。

1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

认知语言学是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 目前正在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学习过程是认知的过程, 是反对生成语法流派而建立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隐喻和意象图示理论等, 其中范畴化是核心。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是语言的形成、运用和习得都是以使用为基础的。

二语习得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其实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而词汇习得也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虑, 因为认知语言学是探索背后的背后。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功能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目前国内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其实词汇才是一门语言的根基, 只有把根基打牢, 才能把二语学好。因此二语词汇习得一定要充分重视, 要把词汇习得的策略和深度和广度研究好, 来增加词汇习得的效率。

2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2.1 范畴化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提出给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范畴化理论是一个动态的理论, 是认知中的一种过程, 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科的核心和基础。“它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 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 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 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 (张敏1998:50) 。也就是说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在潜意识里把事情分类, 而这种分出来的类就是一个范畴, 人们的这种分类归类的能力就是范畴化能力。例如人们会把床、衣柜、书架等归为家具。因此, 范畴是认知主体在对外界事物体验的基础上对事物在它们本身思维上的所作的概念反映。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这两种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有很大帮助。基本层次理论体现在与范畴形成的同步过程中词汇范畴也产生了, 同时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顺寻也出现了。基本层次范畴词汇包括上位范畴词汇和下属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在从基本等级词汇向上和向下属等级词汇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范畴的等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等级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基本等级范畴是人们进行范畴化的有力武器, 是认识事物最直接的方面。在词汇上基本等级范畴主要是单音节的常用词, 易于搭配和构词, 而且基本意义可以扩展。然而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就不可以, 因为他们是寄生范畴。

范畴等级结构理论在二语习得的词汇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在二语词汇习得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依据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理论, 把一些在意义、特征、性质、类别方面相近的英语单词放在一起, 使它们的意义聚合, 推测外延要超过上义词, 从而建立词汇网络的教学方法, 要把词汇进行分类, 以最底层的词汇为基础构建一个等级分明的词汇网络。如果词汇以网络的形式相互联系存在大脑当中, 学生记单词时就非常容易了, 并且词的形式、意义和功能都能容易地记住不容易遗忘。

2.2 原型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原型是在一个范畴里的典型成员, 能反映该范畴的最典型的特征。该范畴中的其他成员和原型有可以被感知到的相似性而成为该范畴的成员。范畴是围绕原型为核心, 按照典型程度向外扩展而形成范畴。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等, 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和典型成员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 典型成员就是原型。原型就是在某一范畴特点的最完美、最佳成员, 是人类的判断决定的。原型的典型性是指原型在范畴中出现或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或概念。

原型在语义范畴里最具有代表性, 总是被人们先知道认识。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中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就应该从原型理论着手。教师可以以多义词的熟悉的典型意义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学会其他意思, 让学生记住这些意思之间的联系, 这样就很容易记住所有的意思, 并且不容易忘记。认知科学认为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感知是从最典型事物即原型开始的, 因此, 学习者应该先学习原型词汇或者词语的原型意义。

另外, 原型理论对于归类事件的解释力很强。原型范畴是由原型和边缘组成的, 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性成员, 而边缘则是非典型性成员。人们往往先认识的是原型词汇或词汇的原型意义, 在此基础上根据家族相似性理论, 可以认识边缘词汇。因此, 在二语词汇习得的教学中, 学习者先学习原型词汇, 教师也应该先教原型词汇。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出原型词汇意思的抽象意义, 让学习者学会更多词汇和意义。

2.3 图式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图式用来表示人类一般知识的一种心理结构。图式理论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时首先形成意象图式, 先是空间经验, 是人类经验结构的产物, 同时也是结构化了的意象。在语言层面, 图式理论是背景知识在理解语言时的作用, 也就是运用图式知识进行语言层面和篇章的理解。

图式理论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作用在于推理。学生在遇到不会的词汇时, 可以在记住的图式中选择适合篇章情景的来理解内容, 从上下文或语境中推断出生词的意思。根据潜在的知识、经验和语境建立一个图式, 这样就能推理出生词的意思了, 从而就能理解篇章的内容了。词汇的认知不仅是意思、发音、拼写词性和搭配, 还有语法知识、语内关系和语用知识等。因此, 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在联系, 比传统的词汇习得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通俗地讲, 图式就是各种词的语境。要想理解并记住词汇就需要不同的语境所提供的图式去推理该语境所需的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记住那些立刻识别的词汇, 这些词往往是高频词汇, 先把根基稳固, 这样阅读能力会有提升。在简单的高频的词汇上构建图式, 从而不断地拓展、联想来习得大量的词汇, 以链状形式形成图式, 这样就会记住更多的单词并且更不容易忘记。图式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 减轻记忆负担, 从而提高认知效率, 这对词汇教学起很大作用。

2.4 隐喻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在认知语言学里,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可以通过隐喻产生新的语言意义。有时候两种事物看起来不能相提并论却被联系在一起, 这是因为人们用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过程。隐喻的本质是两种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 因此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中, 才能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隐喻的过程就是根据两事物的相似性, 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建立联系。隐喻过程中通常用在经验中关系我们较近的、熟悉的和具体的事物作为源域, 来表达经验中关系我们较远的、不具体的和不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说爱情是一段旅程, 同样也可以说生活是一段旅程, 这些对等关系有的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也有的是对外界事物通过经验创造出来的。隐喻就是通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中, 根据相似性逐渐地用自己已知的事物去认知其他事物, 从而丰富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无处不在, 在人类的说话过程中都有隐喻, 其中大部分隐喻我们已经觉察不到, 成了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隐喻在人们认识事物和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而词汇是语言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这两个方面都和词汇有关。一般的词汇都有很一个原始意义还有多个引申意思, 这是因为隐喻的映射使词义扩展。例如bachelor一词是从生活的源域投射到学业的目标域中, 这样其他的意思也就产生了。词汇的隐喻过程就是这样有了第二种或者更多的意思。其实大多数的词都有通过隐喻来增加意思的, 隐喻和词汇的关系很密切。人们通常是把熟悉的源域映射到不熟悉的目标域中去, 可以很好地学习目标域的词汇的理解、使用、多义水平和词义扩展的逻辑性想象能力。对于词汇习得, 隐喻可以使学生理解到位、记忆深刻和形成网状结构不容易忘记。

3 结束语

二语词汇习得是学好第二语言的基础, 它的作用毋庸置疑。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二语词汇习得做了剖析, 探索的是背后的背后, 也就是本质。范畴等级结构理论把词汇归类, 使单词容易记住。原型理论根据家族相似性原理可以使一词多义的多种意思更明朗。图式理论可以根据上下文或语境构成意向图式进行推理词汇, 使词汇形成图式, 不易忘记。隐喻可以让词汇多个意思全方位被理解, 很好地掌握词汇的理解和使用。该文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二语词汇的习得, 没有结合其他理论和知识, 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但是这是以一个最本质的视角来分析二语词汇的习得, 希望能够使二语词汇的习得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5) .

[2]谷小娟.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J].天津外语学院学报, 2002 (2) .

[3]蒋苏琴.隐喻思维和二语习得[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6 (1) .

[4]李丽瑶.‘认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J].学术交流, 2009 (8) .

[5]孙娟.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枣庄学院学报, 2006 (7) .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劳教所五一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下一篇:刘表小学形象提升年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