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与管理概念辨析

2024-10-26

经营与管理概念辨析(精选7篇)

经营与管理概念辨析 篇1

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起源于工业化的大生产时代,主要研究在生产企业内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则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研究如何将商品高效率的送到客户手中。目前,在物流研究领域出现两个概念混淆的情况。为了深化对物流学科本质的认识,以下就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两个概念进行辨析。

1 基本概念辨析

概念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概念又是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通过概念可以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清楚和准确地了解。只有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1.1 物流和物料概念

要搞清“物流管理”和“物料管理”的概念,有必要先搞清两个概念的主体———物流和物料。

1.1.1 物流概念

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广义的“物”是指物体、物品、实物,“流”是指一种运动状态。按照字面的解释,物流是“物”的“流”动。但是,在经济领域,物流的原本含义是指“物的流通”,这里的“物”有其特定的限制条件,即商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物流已经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名词出现。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之前还没有出现过“物流”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在《经济大词典》中正式出现“物流”,其解释为“合理组织物资流通,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合理包装、合理仓储、合理保管以及合理用户服务等。”此后,开始见诸不同的学术刊物。1985年我国出版的《经济与管理大词典》对物流的解释是“物资在卖方和买方之间实体形态上的物资流动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45———2001)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的结合。”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物流中的“物”主要指物品,尤其指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

1.1.2 物料概念

物料通常指材料,即指维持产品制造所需的原料、用料、零配件等。依据美国生产及存量管制学会(APICS)的定义,“物料”是指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时所需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物品投入。这个定义将物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的物品投入———直接物料,主要包括原料、零部件、组件、成品、半成品等;另一类是间接的物品投入———间接物料,主要包括机器设备及其零件、手工具、办公用品、保养维修用品、建筑消防用品、医药用品,以及包装用料、废料、不良品、下脚料等。

1.1.3 物流概念的拓展

随着物流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近些年一些学者将物流研究的范围从原有的流通环节扩大到“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四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当物流研究范围扩大到生产领域时,物流研究对象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已经超出商品的范围,扩大到生产资料范畴。由此产生出许多种新的“物流”定义,例如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定义物流为:“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库存)以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有效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日本综合研究所在《物流手册》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资资料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实体性)流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等等。这样,“物”的概念就延伸为物质资料,也把“物料”包含在其中。随之而来出现更多新的物流概念和定义,例如“企业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等。“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完整活动[1]。”“生产物流主要是研究生产流程设计、产品定位策略、生产和存货的功能总体规划问题和产能规划等方面的问题[2]。”由此可见,物流中的“物”已经扩大到包括“物料”在内的研究范围。

1.2 物流管理和物料管理的概念

搞清“物流管理”和“物料管理”的基本概念,是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

1.2.1 物流管理的定义

目前,关于物流管理的著作很多,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例如,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流管理概论》中定义:“物流管理是通过对物流管理组织,对整个物流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流学》中定义:“物流管理是通过物流管理组织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调节工作的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定义:“物流管理是指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流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流管理基础》等教材都采用了这个的定义[4,5]。

1.2.2 物料管理的定义

物料管理的定义:规划、组织、用人、领导、控制五项管理功能渗入企业产销过程,以经济合理的方法获取组织机构所需物料的管理方法。其中,经济合理的方法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价格、适当的品质、获取适当数量的物料。物料管理的内容包括:物料编号、物料计划和存量管制,请购和采购管理,发领料、退料、催料管理,物料搬运、盘点和账目管理,物料人员管理和绩效评估,物料计算机作业管理等[6]。

物料管理方面的学术著作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台湾高校某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把物料当作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工厂内部如何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来提高物资资料的使用效率,以提高生产率。物料管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企业内部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2.3 物流管理研究范围的拓展

随着“物流”概念外延的扩大,物流管理概念的外延也随之扩大。美国学者鲍沃索克斯在《物流管理》一书中,将“物流管理”定义为:“以卖主为起点,将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在各个企业间有策略的加以流转,最终达到用户,期间所有一切活动的管理过程”。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配送、储备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即供应链管理。

2 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的异同点

概念辨析就是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分析其本质性差异。

2.1 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的相同点

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具有以下相同点:

(1)两者的管理对象都是“物”。无论“商品”,还是“生产原料”,都属于“实物”的范畴,“物”不具有自主性,不能够自行移动。

(2)两者管理的本质相同。都是通过计划、组织、决策、调控职能来对商品或原料的流动过程进行管理,使之产生最大效益。

(3)两者研究的对象相同。都是对“流程”进行研究。

(4)两者管理要素相同。都涉及人、财、物、设备、设施和信息六大要素。

(5)两者管理目标相近。都是追求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精确性。

2.2 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的不同点

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增值机理三个方面。

2.2.1 管理主体不同

管理主体即管理者。物料的管理主体在生产企业内部,通常在企业内部设置材料室、储存和采购部门等,统一对物料进行管理;也有一些企业设有厂长助理,对物料的采购、品质、生产、制造等环节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在物料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部门、销售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物料管理工作。而物流的管理主体通常在物品生产企业之外,因此,物流的管理者总是从更宏观的角度,介于企业之间进行物流运筹和组织。例如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者,即不属于生产方,也不属于消费方,而是从第三方角度为供求双方提供服务,寻求利益平衡点,达到共赢的目的。第三方物流的组织体系一般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在物流企业内部,所有的部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物流管理活动之中。

2.2.2 管理客体不同

从物流的原义角度看,物流的管理客体是商品的流通,物料的管理客体是生产资料的流动,虽然二者都是物的流动,但是,两者存在许多不同点。

(1)“物”不同。对于物料管理来讲,管理的“物”主要指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物料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只能在生产企业内部体现,在物料管理的过程中,“物”的所有权不会发生变化;而对于物流管理来说,管理的“物”则主要指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在管理的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通过物流活动的时、空转移来实现,在时、空转移过程中物的所有权会发生改变。

(2)流向不同。在物料管理中,“物”的流向是依据生产工艺过程而确定,当生产工艺确定之后,物料的流向就被确定,并且物料的流动总是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而在物流管理中,“物”的流向总是由供应方指向需求方,由于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物流的流向也具有不确定性。

(3)可靠性不同。在物流管理中,商品从供应方向需求方流动往往受到交通条件、人为因素、天气条件等影响,尽管事先对物流的流程进行精心策划,但是,完成物流的实际时间、速度、费用、流量、质量等都会面临不确定性,难以做到十分精确。而在物料管理中,现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完全可以保证物料精确流动,除非机械故障等特殊原因,很少出现意外情况。

2.2.3 管理的范围不同

对于物料管理,管理者的管理范围仅限于工厂或者公司内部;而对于物流管理来讲,管理范围远大于物料管理,管理要素更加复杂多变,几乎涉及到从原料、生产、包装、储存、装卸搬运、运输、配送、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地理范围上比物料管理更加广阔。

2.3 物流与物料流的动力机制差异

在商业领域,价值形成机理直接影响管理方式。物流与物料的价值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

2.3.1 价值形成不同

在物流管理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商品的时间、空间、所有权转移来实现,物流管理的客体已经具备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衡量物流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商品在流动过程中是否发生损坏,物流管理者的责任是尽最大可能将商品完好无损地送达客户手中。物料管理是通过生产工艺过程改变物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实现增值,在物料管理中,物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物料管理的重心是促进物料物理或化学转化效率,使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增值最大化。

2.3.2 增值加工不同

在商品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物流管理者有时需要根据用户要求对商品进行流通加工,这种流通加工与物料管理中的生产加工具有本质性差别。在流通加工之前,产品已经具备了商品的属性,流通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销售,保护产品,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流通加工一般只是简单加工;而生产加工是从非商品向商品转化的深度加工,其加工的复杂程度和增值方式都不同于流通加工。

2.3.3 驱动力不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使商品产生流动的原因是经济规律作用,当商品在需求地的价格与在供应地的价位差大于物流成本时,就会产生物流流动的驱动力,驱使物流企业主动将产品从供应商处送到需求者手中。供需价位差越大、物流成本越低,物流的驱动力就越大。而对于物料来说,物料在企业内部流动主要取决于生产者的主观意志,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决定着物料流的流量和流速,物料流动的流速和流量不会因为增值量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商品需求者对物料流的影响只是隐形的。

3 正确处理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二者关系的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物流管理和物料管理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学术领域出现两种观点:一是根据共性,把物料管理归类为物流管理,把物料流作为物流进行研究;二是根据差异性,严格区分物料管理与物流管理,把物料管理与物流管理作为两个研究领域分别研究。笔者认为:随着物流概念的外延,物流可以区分为商品物流和非商品物流,物料流属于非商品物流中的企业内部物流。商品物流与非商品物流无论在物资属性、管理主体、管理目标,还是物流形成的动力机制方面,都存在差异。在非商品物流中,企业内部物流———物料流又是一种特殊物流,它属于工业生产工艺领域的研究范畴,与商品物流和其他非商品的社会物流还存在差异。这将要求物流研究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要严格区分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明确界定研究范围,切忌笼统地用此物流理论研究彼物流问题,盲目套用物流概念。物料流和物流都是物的流动,必然存在某些共性的理论,因此,当研究“物”流的特性等共性问题时,可以把物料流归为物流问题统一研究;但是,当面对具体管理主体,研究具体“物”的流程时,应当根据管理主体区分物流和物料流,不宜混淆。

在我国物流学科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所谓的“物流公司”遍地开花,物流概念外延到“一切物的流动”,等等,都是对物流概念理解的偏离,这将不利于学科发展和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一个运动的过程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理学中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电子学中的电子运动、化学中的原子运动、天文学中的星球运动、流体力学中的液体流动等,都涉及到“物的位移”,但是,我们不宜把它们纳入物流学的研究范畴。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信息量爆炸式增长的今天,虽然各个科学领域都在不断地拓展、交叉、融合,但是,无论如何,每个学科都应当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失去特色的学科也终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切忌盲目地把物流学科的研究范围扩大化和概念泛化,这将会导致学科研究重点不突出,培养对象不明确,对学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科学具有共性,现代物流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在哲学上得到合理解释,其他类“物”的“流”现象和规律同样可以在哲学上找到答案,但是,我们更应当关注其特殊性,因为学科和研究方向正是根据特殊性而区分的。现代物流是应用领域的一个新学科,尽管其基础理论可以向更宽的范围拓展,但是,其应用理论所面对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服务主体不应发生改变,要突出商品在流通过程的研究,突出从系统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方面研究问题的特点,从宏观层面寻求企业或部门之间物资流通的协同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缩短商品的流程和库存时间,提高效率,达到掘取“第三利润源”的目的。

摘要:文章通过对“物流”与“物料”、“物流管理”与“物料管理”两组概念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二者在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范围、增值过程、加工深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我们不宜把物流管理和物料管理两个相近的概念混淆使用。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物流学科的本质属性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物料,物料管理

参考文献

[1]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远昌.生产物流和采购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潘洪伟.物流管理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4]张余华.现代物流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晓青.物流管理学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傅和彦.现代物料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价值链管理的内涵概念辨析 篇2

一、传统价值链的含义

传统价值链定义下,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又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 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即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概念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其缺陷是无法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之中, 如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产品开发等。这些活动有机联系, 从而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见图1) 。

在价值链中, 每一个能创造价值的活动都被称为价值活动。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及其开展的各项价值活动, 反映了它的历史、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方法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经济效果。虽然同一产业的企业具有相似的价值链, 但为了保持各自的竞争优势, 各企业之间的价值链又存在细微差别。任何一种竞争战略的实施都是为了创造出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而竞争企业的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制定竞争战略的依据。

价值链是识别竞争优势并采取措施以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一项基本工具。价值链分析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确认获得成本优势的机会;二是可以为企业寻求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实践中, 企业通常以较低的成本或为用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使用价值, 来开展价值链的部分或全部活动,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 偏重于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可能联系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最初借鉴制造业的经验, 迈克尔·波特视价值链为一系列连续完成的活动, 是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并不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笔者认为, 正是价值链把企业经营活动分解为战略上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价值活动, 人们才得以通过分析各项价值活动来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理论分析的重点在于价值活动分析, 价值活动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每个企业都在从事不同的价值活动, 因此确认那些对企业竞争地位有重要影响的价值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关注重要价值活动并对其进行更多投入, 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由于价值活动存在于价值链中, 企业只需同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所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密切关注自身的资源状态, 优化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以获得核心竞争力, 从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因此, 企业应着眼于对离散的创造价值的活动进行识别与整合, 以此实现企业的增值与价值最大化。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活动及其联系、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阐述了企业获取、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 为企业深层次地挖掘竞争优势提供了具体办法。

二、广义价值链的含义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 学者们认识到企业价值链不是孤立的, 而是处于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 (见图2) 。这既涉及企业价值链的内部联系, 又涉及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的纵向联系。例如, 很多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到达顾客手中, 企业的产品则是顾客价值链的一部分。

事实上, 大多数企业很少能够独自承担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给顾客的全部价值活动, 通常要进行分工合作。因此,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价值系统中的一部分。价值系统是由企业内外经济活动组成的系统, 而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简单组合。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里, 在内部, 企业的基本活动、辅助活动组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价值增值、价值创造系统;在外部, 企业又与它的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和顾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并相互协同组成更庞大的价值系统。

供应商不仅提供产品, 而且会以其他方式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许多产品在其运转过程中就把渠道价值传递给了顾客, 一个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顾客价值链的一部分。企业及其产品在顾客价值链中的作用取决于顾客的需求。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不仅要深入分析企业价值链, 而且应对整个价值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因此, Peter Hines (1993) 把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 这是另一种有关价值链的定义。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相比, 其主要差异是:首先, Peter Hines的价值链与传统价值链作用的方向相反, Peter Hines所定义的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 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 而迈克尔·波特所定义的价值链则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其次, Peter Hines把材料和顾客纳入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只包含那些与生产行为直接相关或直接影响生产行为的因素;再次, Peter Hines认为基本活动具有交叉功能 (如:在技术开发、生产作业和市场销售等之间) , 这些价值活动沿着价值链的流程比较合理地开展, 而不是仅存在于生产作业中;最后, Peter Hines所定义的辅助活动包含信息技术运用, 与这部分相关的利润也被看做有效完成这一活动的副产品。

随后, 产业价值链 (Kaplinsky, 2000) 、虚拟价值链 (Jefferey F.Rayport, 1995) 、价值星系 (Richard Normann, 1993) 和价值网 (Slymotzky.A.J., 2000) 等概念被陆续提出, 这些概念对迈克尔·波特的传统价值链的范围进行了拓展, 使价值系统的内容不断丰富。价值系统不仅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 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等。

以上这些价值链观点把价值链看成是一些群体共同工作的工艺过程, 它以某一方式不断地创新并为顾客创造价值。新的价值链观点认为, 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 更多的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价值系统中, 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 (供应商、企业合作者和顾客) 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 而价值流动已不再受限于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

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工业化社会正在逐步向信息化社会过渡, 知识与信息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笔者认为需要对传统价值链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笔者认为:价值链是指从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 经过核心企业、渠道商, 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的纵向过程, 以及与竞争厂商、互补厂商价值联系的横向过程共同构成的网链结构模式 (图3) 。在这个定义中, 价值的寻找、合成就是价值创造过程, 而数据、信息、知识的传递过程就是价值的流动过程。

广义价值链是由自主或半自主的企业实体构成的网络, 这些实体包括产品制造商、外部供应商、运输公司、零售商和顾客等。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 终止于终端顾客。广义价值链中存在着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见图4) 。

物流一般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资金流从下游向上游流动;信息流的流动方向是双向的:需求信息流自下游向上游流动, 供应信息流自上游向下游流动。如订单是从顾客向供应商移动, 而货运通知和发票则是以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运行机制来看, 价值链是一个从收到顾客订单, 经过原材料供应、存储、产品生产等环节, 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物品移动过程。价值链中包含5个要素 (时间、地点、数量、物料、交易对象) , 它们既存在于制造行业也存在于服务行业。

如图4所示, 供应信息流沿着“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终端顾客”的方向运动, 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需求信息流沿着相反的方向从下游向上游运动, 向生产者传递信息, 保证企业的产销平衡。物流沿着加工的工艺流程运动, 使得生产在不同的环节顺利进行, 以保证产品的交货期并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资金流一方面伴随着物流从上游向下游运动, 另一方面随着各个阶段销售的实现由下游向上游运动。

在广义价值链中, 存在上游价值链和下游价值链, 上游价值链的资金运动和下游价值链的资金运动情况都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链系统。基于企业战略的价值链管理, 就是在资金流的双向流动中, 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分解和整合企业的价值链系统, 以优化企业价值链。

三、价值链管理的内涵

通过以上论述, 笔者认为价值链管理有三层含义:第一, 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 如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有密切联系;第二, 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的或无形的价值, 如对于顾客价值链, 如果密切注意顾客的需求或做好售后服务, 就可以提高企业信誉, 从而带来无形价值;第三, 价值链活动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 而且包括企业外部活动, 如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顾客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传统价值链和广义价值链概念的系统分析, 笔者认为价值链管理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

1. 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 而不是成本。

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是企业开展一切活动的核心, 企业不仅谋求总收入最大与总成本最低, 而且追求利润最大化。价值链管理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综合管理, 同时, 价值链分析把着眼点放在了企业的外部, 而不是企业的内部,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

2. 价值链管理是把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去管理, 或者说是对企业增值链进行管理。

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 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 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各项价值增值活动, 不同企业的价值活动的划分与构成不同, 其价值链也不同, 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创造多少价值产生影响。

3. 价值链不是孤立的, 而是贯穿于价值系统中, 包括:

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的价值链 (上游价值) ;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 (渠道价值) 到达顾客手中, 企业产品最终成为顾客价值链的一部分。这样, 企业的自身活动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供需联系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这个链条决定着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大小以及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因此, 企业要想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 不仅要深入理解企业价值链, 而且要深入理解广义价值链。

4. 在同一产业中,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

虽处于同一产业, 但不同的企业价值链不同, 这反映了它们在各自的历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方法等方面的不同, 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活动的有效组合, 来自于价值链的优化, 也是企业不同于或者优于其他企业的特质。可见, 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价值链。对同一个企业而言,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这一方面表明企业的价值链具有动态发展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会不断变化的。

摘要:价值链管理是一种现代价值管理方法。价值链管理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并加以发展的, 但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 不同学者对价值链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不同的认识, 并提出了不同的价值链管理观点。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在新经济环境下价值链管理的内涵。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内涵,辨析

参考文献

[1]. (美) 大卫.波维特, 约瑟夫.玛撒, R.柯克.克雷默等著.仲伟俊, 钟德强, 胡汉辉译.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2]. (美)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3]. (美) 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著.凌晓东译.发现利润区.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0

[4].迟晓英, 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1

[5].杜义飞, 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科学学研究, 2004;5

[6].罗珉.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中国工业经济, 2006;1

知识管理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 篇3

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将知识主体各自拥有的特定知识进行共享、整合、创造和管理, 最终转化为具有特定创新能力的团队知识能力, 实现组织知识优势。近年来, 围绕什么是知识管理、如何加强知识管理,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索, 先后提出了知识共享 (knowledge sharing) 、知识交流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知识扩散 (knowledge diffusion) 、知识转移 (knowledge transfer) 、知识传播 (knowledge) 等概念。目前, 知识管理在战略联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团队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

二、知识管理相关概念的辨析

目前, 在很多文献中知识管理的有关概念经常交叉使用, 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相关研究的理解偏误。对知识管理不同概念本身加以明晰, 有利于深入探究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 知识共享。

关于知识共享, 不同的学者从知识学习、知识交易、知识系统等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所谓知识共享是指拥有不同知识主体通过个体之间、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相互联系, 利用各种手段将个人或群体所拥有的知识与其他个人或群体相互分享, 从而达到共同掌握和拥有知识的过程。从认识角度看, 知识共享包括知识外化和内化两个过程。知识拥有者是否愿意以及多大程度上愿意、知识接收者是否愿意以及多大程度上学习吸收是能够实现真正知识共享的关键。

(二) 知识交流。

知识交流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对话与沟通等主动性行为, 将自身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其他个体或群体分享从而达到知识共享的过程。个体间基于情报关系、工作流关系、情感关系是发生知识交流的基础, 涉及到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知识交流方式。一般认为, 知识交流效果与双方的交流频率、交流方式、交流意愿以及交流容量等因素有关。与此同时, 众多学者也指出双方间知识交流也是能否实现知识共享、转移的前提和基础。

(三) 知识扩散。

知识扩散是指知识通过一定渠道的传播, 使知识从发源地向外进行空间传播、转移, 实现其初始拥有者向外部不断复制运动的社会过程。知识扩散主要发生在时空传播上, 即某知识在更大地域领域和空间范围得到应用推广。知识扩散本身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 而是建立在个体信任的基础上, 经过相互接触或交流, 实现知识重构和组合的复杂过程。从知识扩散方式上看, 主要包括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和内嵌转移三种类型。尤其是随着个体间联系的逐步紧密, 成员间给予相互信任的人际沟通影响知识扩散的范围和广度。

(四)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通常被定义为知识从提供者通过一定传输途径传递到接收者, 并且由接收者采取学习方式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一般认为, 知识转移主要是从知识势差较高的主体向知识势差较低的主体的移动, 主要反映为知识提供者的外化和知识接收者的内化两个过程。当然, 知识是否能够在主体间转移, 与知识提供者、知识接收者、知识转移内容有关。只有当被转移的知识保留下来, 才是有效的知识转移。

(五) 知识传播。

关于知识传播, 以往的定义大多是从图书情报专业的角度给出的。一般认为, 知识传播是指知识主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将科技知识、技能、技巧、信息、新思想等信息通过特定知识传递媒介向另一部分知识主体传播的社会活动过程。知识传播包括两类主体:一是知识传播活动的主动者, 即知识传播者;二是知识传播活动的受动者, 即所传播的知识内容的接受者。知识传播的结果是知识能够在个体或群体间实现共享, 因此知识传播更强调个体或群体间相互接触和交流, 其中面对面直接接触是知识传播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知识管理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一) 从知识流动范围的角度看。

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扩散、知识传播起源于个体层面, 通过知识在不同主体间流动和交换得以实现;知识转移分个体、群体 (团队) 、组织和组织间四个层次, 主要在较大的实体 (如部门) 间进行。

(二) 从知识流动方向的角度看。

知识交流是知识的双向流动, 体现为知识主体间观点、想法的碰撞和反馈, 缺少必要反馈环节的知识交流一般很难长时间进行下去;知识转移、知识扩散与知识传播是知识的单向流动, 即知识提供者向知识接收者的流动;知识共享可以是单向流动, 也可以是双向流动。

(三) 从知识流动行为的角度看。

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扩散、知识传播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意识的知识流动, 受个体间联系意愿、参与程度、吸收能力等因素影响;知识转移一定程度上是个体或群体出于各自需求动机, 通过一定渠道消化和吸收从而实现知识增长的行为结果。

(四) 从知识流动的转化过程看。

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主要都包括传递、吸收和应用三个阶段, 知识共享是知识转移的前提和基础。知识交流是多个知识活动的累加, 并不要求知识接收者完全吸纳;知识扩散和知识传播是知识活动的外化过程之一, 反映为知识在时空上的流动, 主要与知识提供者本身的个体特质以及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有关。

(五) 从知识流动的效果评估看。

知识共享、知识交流涉及到知识主体间的相关联系和反馈, 主要是参与双方或第三方的认可, 并且与知识的创造和利用紧密联系;知识转移主要是转移双方的认可;知识扩散、知识传播一般表现为知识接收者的认可, 知识接收者不能有效吸收、消化相应知识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和转移。

四、结语

目前知识管理出现了从定性的知识活动描述向基于实证的假设检验以及模拟仿真方向发展的趋势。基于不同概念的内涵分析, 运用数理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手段, 开展不同情景、阶段、类型组织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探究知识活动本身与个体意识、组织环境、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 了解不同知识活动的过程、影响因素和效果, 进而提炼影响知识活动的前置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和约束变量, 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管理本身一般规律的理解, 为采取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Alavim L.Review: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sManagement Systems: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J].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 2001, 25:107~132

[2]Kaj U, Pekka P, Hannu V.Tacit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Sharing in a Project Work Contex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s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281~290

[3]戴俊, 朱小梅.基于团队知识交流的组织知识转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 2005, 26 (3) :121~128

[4]Buckley P, Carter M.Managing Cross-border Complementary Knowledge[J].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2000, 29 (1) :80~104

[5]Inkpen A C, Tsang E W.Social Capital, Networks, andsKnowledge Transf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5, 30 (1) :146~165

[6]谢荷锋.企业员工知识分享中的信任问题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7]宝贡敏, 徐碧祥.国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 2007, 13 (2) :43~49

绿色IT概念与内涵辨析 篇4

一、绿色IT概念

1. 国外研究

在美国, 有关绿色IT的最早的起源之一是作为能源之星的非官方标记系统, 它是由美国环保署在1992年提出的以促进各种硬件能源的有效利用, 这个能源之星很常见, 尤其常见于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这种系统在欧洲和亚洲也被广泛使用。自从能源之星被提出后, 绿色IT的概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提出和实践。

在国外研究绿色IT相关网站中, 对绿色IT的定义有很多种, 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1) 绿色IT又叫绿色计算, 它描述的是计算机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使用并在描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绿色IT起源于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的厂商, 它鼓励IT部门做出诸如进行实质上的有力的管理、培养正确的重复利用的习惯等对环境更友好的考虑, 建议政府颁布使用被确定是绿色数据中心的规定并制定新的使用标准:使用低热量、低放射的建筑材料, 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使用替代能源技术和其他的绿色技术等。

(2) 绿色IT是指对计算机和其他相关的资源进行合乎环境的可靠的使用。包括CPU、服务器、外围设备的高效实用, 精简要消耗的资源以及对电子垃圾进行正确的处理。

(3) 传统的绿色IT概念主要关注如何减少IT设备和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系统的能源消耗。日本的绿色IT概念关注节省IT能耗和IT带来的高效利用能源的社会效益。主要通过研发节省能源技术和推动使用有效利用能源的产品, 来减少IT使用所带来的能源消耗, 通过提高IT产品的高效性和生产由IT驱动的以节省能源方式运行的设备, 来增加IT对于能源有效利用的贡献。

(4) IBM认为要想达到绿色IT的目标, 应该对系统、电源、设备、服务构架、工作量和人员使用等方面进行设计, 以此来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重构绿色组织, 加强绿色管理来改善IT的应用。IBM重在倡导使用绿色数据中心来实现能源绿色利用, 来增加企业价值。

(5) 绿色IT是用来设计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当涉及产品和服务的能源消耗和碳足迹的减少时, 绿色IT一词会被经常使用。它也被用于促进软件和诸如替代一种产品或减少旅行的必要性这样的服务 (即非物质化和数字化会议) 中。对于我们在计算总成本时, 绿色IT不仅仅是指能够促使能源高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绿色IT包括了如台式机或笔记本这样的独立的产品, 还有引导改善环境的高性能的汽车和房子等。对于绿色IT的讨论更多的应该是从工业、科学和用户领域进行, 目的是影响、定义并作为催化剂来绿化IT产业和促使IT在全球的正确使用。从总成本计算角度看, 绿色IT的概念包括3个方面:环境的定义, 应该包括哪类的环境定义;IT产品和服务的定义, 如何合适地定义它们;效能的定义, 绿色IT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效能如何规范。

2. 国内研究

国内对于绿色IT的研究很多,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层次对其进行了界定。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观点:

(1) IDC将绿色IT定义为以对环境负责的态度设计、管理、部署及处理IT产品和相关材料。

(2) 谢少常、凡妮、黄光伟认为绿色IT包含下面几个含义:无害化制造、节能型设计、绿色的应用和持续性可回收。

(3) 王坤认为, 所谓绿色IT, 是指能够达到国际、国内相应标准 (尤其是节能、环保标准) 并能进一步推进高性能标准的信息产品、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其核心理念是:绿色IT产品必须具备节能、安全、低污染、低辐射、有利于分解和回收以及符合人体工程学等多方面特征。

(4) 钟星认为, 绿色IT是对IT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是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各方面的“绿色”, 其主要目的包括:降低运用危险性的材料, 扩大产品使用周期内的能源使用效率, 提倡对淘汰的产品和工业废物进行回收或生物降解。并且认为绿色数据中心在提高IT资源使用效率的过程中举足轻重。

3. 本文的观点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国外对于绿色IT的研究比较多, 但还没有达成一个具体的定义。本文认为随着IT应用的广泛, 对于绿色IT的研究应该分为狭义上的和广义上的。目前关于绿色IT的研究基本都是在强调IT产品的节能及IT使用材料的环保, 属于狭义的绿色IT。本文认为广义的绿色IT定义应包括绿色的软件、绿色的硬件和绿色的服务。具体来说绿色IT的内涵是绿色IT产品、绿色IT技术、绿色IT服务和绿色IT应用 (如图1所示) 。

二、绿色IT内涵

1. 绿色IT产品

绿色IT产品包括绿色组件、绿色服务器、绿色存储系统及绿色数据中心等。

(1) 组件包括CPU、内存、风扇、电源模块、硬盘等这些组成PC机、服务器、小型机和存储系统等整机的部件。要实行绿色IT就需求提供绿色组件, 使用低耗能、低成本的组件。

(2) 绿色服务器指采用节能型组件并配置相应的管理控制软件的服务器。像IBM、惠普、浪潮、SUN等公司都采取了特殊的设计或是采用了专利的技术, 使服务器产品实现能源消耗更低, 控温更加合理。对于服务器的设计, 各大厂家都在研究, 并使用了不同的技术, 如:惠普采用节能技术, 实现动态智能制冷, 在使用相同电力的情况下, 计算效率提升30%;SUN研发出一种移动的数据中心, 只要接通电源、水源和网络后, 就可以工作, 实现了灵活部署。虚拟化可以检测到多台服务器的总耗电量, 合理分配电力, 限定单一服务器的用电量, 在不降低工作性能的前提下, 降低能耗。刀片服务器的应用可以简化IT基础构架, 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3) 绿色存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资源来存储更多的数据的系统。目前应用较多的存储节能系统有分级存储系统、自动精简配置方案和存储器虚拟化。IT的信息中高达70%的数据属于静态数据, 适合用低功耗磁盘来存放。采用的分级存储系统是通过跟踪数据使用情况, 按照预定规则, 自动在不同类型的磁盘间迁移数据, 将访问频繁的数据放在快速存储上, 而将少用的数据放在慢速、经济的存储上, 这样能大大降低整个磁盘系统的功耗, 而且对系统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自动精简配置方案的初衷是用户购买磁盘阵列系统的时候, 只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需要来购买容量, 并且只需要进行一次性设置即可管理整个系统, 一旦使用率超过了用户设定的限度, 这个软件就可以自动向管理员发出需要购买存储容量的提示。这样, 不仅节省整个系统的采购成本, 而且优化容量, 提高了磁盘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任务。存储虚拟化功能有支持容量集中、简化管理、自动性能负载平衡、动态配置及重新配置等特性, 通过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 优化可用的硬盘空间, 避免提供过量存储空间, 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并且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4) 绿色数据中心是指从整个机房的角度提供散热方案, 降低散热成本, 降低功耗。当前, 数据中心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 的统计, 数据中心的能源支出将以每5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增长。美国制热、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预测技术密集度在未来的10年内将增长20倍。由于数据中心约60%的资产支出和50%的运营成本都与能源有关, 因此设计、建造并启用高能效的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绿化后的数据中心能节省60%的能源成本, 虚拟化和整合的绿色途径能有效降低服务器的能源消耗, 使用智能散热, 可降低15%~40%的散热成本。

2. 绿色IT技术

绿色IT技术有模块化技术、Saa S (软件即服务) 、虚拟化、云计算等。

(1) 模块化技术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工具和模板来建造模块化的数据中心, 首先可以大大降低设计和建造周期, 其次全部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 大大方便了数据中心的安装、维护和扩展工作。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 它更适合于高密度设计的IT设备, 具有更高效节能的功能。

(2) 虚拟化技术有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等。虚拟化是通过在多种环境下共享单台计算机的资源, 让一台计算机去做多台计算机的工作。虚拟化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为客户提供绿色服务, 使客户获得绿色收益。首先, 虚拟化将服务器进行整合, 实现了系统的简化, 大大减少物理设备的数量, 并且高效率地利用了硬件资源, 这样不仅显著地降低整体能耗, 而且降低了资金投入。其次, 虚拟化通过动态负载配置实现了IT资源的灵活部署, 使得用户在本地和远程拥有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不受物理和地理的限制。在不采用虚拟化的情况下, 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无法摆脱固定配置, 而且还可能致使散热供应设备增多;通过利用虚拟化, 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就能够灵活配置存储机架, 不仅不会引起应用中断, 还能充分利用散热配置。更有利的是, 在建立了一套虚拟基础设施后, 资源的可用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桌面管理更优化, 安全度得以增强, 并且提高了容灾能力, 灾难恢复进程加快。另外, 虚拟化的采用可以有助于碳管理。

(3)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 作为应用软件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已经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用户不需要购买软件而是通过租赁软件的方式首先对软件进行在线体验, 然后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定制所需要的功能模块, 收费模式是按照用户的需要和使用功能进行, 用户使用软件不需要考虑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问题, 这些工作都是由SaaS提供商来完成, 在B/S结构下, 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使用在线软件管理公司的销售数据、财务数据、采购数据等, 在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可以集中精力完成本公司的核心业务, 提高效率。

(4) 云计算是一种由多种产品和服务集成起来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云计算借助于多种技术, 如虚拟化、自动化、Web 2.0等, 将这些技术集成到一系列方案中来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 又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在云计算环境中, 所有的服务、应用、数据及IT资源都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而且这些资源能够动态地从硬件基础构架上产生出来, 再加以调整来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云计算并不是意味着要去舍弃企业原有的设备资源, 相反它能促使企业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起到监督和管理企业设备资源的作用。IDC的分析表明, 云可以帮助节约大约80%的使用面积, 60%的电源和制冷消耗, 使设施利用率提高2倍, 使得现有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3. 绿色IT服务

在线服务源于服务外包的思想, 是一种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在线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分支, 是一种非物质生产的产业, 它依托电子信息技术 (主要是互联网技术) 的发展, 通过将线上的网上商城、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电子金融等业务与线下的现代物流、呼叫中心等业务相结合来开展业务活动。在线服务可以节省成本, 促进企业的发展, 增强容灾能力。

4. 绿色IT应用

目前IT设备的应用率很低, 仅为20%~30%。调查表明, 虽然家庭用户使用网络越来越多, 但网络设备的真实利用率几乎不会超过20%, 多数都在15%以下, 多数家庭用户的网络设备很多时候虽然开启着, 但并没有做任何应用, 由于家庭网络设备并不像电脑有“睡眠”模式 (电脑在不用时即进入低能耗模式, 可以将能源使用量降低到1/3以下) , 所以其长时间使用时的功耗的虚耗是惊人的。对于企业, 一般来说服务器仅能达到15%~30%的系统处理能力, 绝大部分的服务器负载都低于40%, 服务器最大能源的60%常常被闲置浪费。也就是说, 大部分的服务器处理能力并没有得到利用, IT投资回报率偏低。另外, 对于数据中心利用率的调查显示, 一般数据中心的利用率不超过15%~50%。而且根据Unisys对西欧市场进行的一项服务器利用率调查显示, 大部分机构的服务器利用率非常低, 一般只有容量的5%~10%。另外人们对于IT软件的使用效率也很低, 以Office中的Excel为例, 其实大家并没有了解其实际功能, 仅把它当成表格处理的软件, 很多人在真正了解Excel的功能后感叹自己对Excel的利用率还不到10%。

鉴于目前IT设备的利用率很低, 绿色IT的实施就显得更加重要, 更加迫切。虽然如此, 但绿色IT作为企业信息化实施的一部分, 其相关产品和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信息化发展阶段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 不能急于求成, 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在我们对于绿色IT的研究发展中, 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 不能盲目追新, 或是跳跃某一个阶段, 对于绿色IT的投资必须谨慎, 要充分认识企业的发展进程并适时地结合绿色IT的发展阶段, 使企业的发展更绿色。

今后,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将成为国家监控的重点, 对中国企业来说, “环保节能”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种趋势下, 企业实施“绿色IT”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减少成本, 同时也帮助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目标, 提升企业形象。对于绿色IT的概念辨析有利于绿色IT的应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 绿色IT是一个热门课题,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研究者对于绿色IT的研究层面是不同的。在大家讨论的过程中, 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内容, 就是绿色IT的概念与内涵。对绿色IT概念和内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却大谈IT的绿色性是本末倒置的。本文围绕着绿色IT的主题, 在目前一些关于绿色IT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尝试重新界定绿色IT的概念, 并深入分析绿色IT的内涵。

关键词:信息技术,绿色IT,产品,服务,技术,诺兰阶段模型

参考文献

[1]谢少常, 凡妮, 黄光伟.Green IT绿色机遇[N].电脑商报, 2007-12-03.

[2]王坤.奏响绿色IT主旋律[N].中国财经报, 2007-12-05.

[3]钟星.IT变绿[J].中国中小企业, 2009 (2) .

经营与管理概念辨析 篇5

投资后管理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首次提出,针对风险投资的过程开展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保证其预期效益。风险投资过程涉及筹资和投资两个基本过程,投资后管理活动的开展通常是投资者与被投资风险企业之间的管理活动,因此在研究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概念时,应当分别从投资者和被投资的风险企业两个角度出发。

从投资者的角度对风险投资后管理概念的研究,指的是风险投资协议签订以后,从风险资金拨给风险企业开始,直到风险资金退出风险企业的这一段时间内,风险投资者需要参与到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对风险企业的行为进行全程监控,并且给予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从而达到投资效益的增值。从这个角度来说,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除了风险企业的管理行为以外,应当包括从签订协议生效起,一切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活动。广义上的风险投资后管理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现金以外的其他管理活动都可以纳入其中,通过投资者的风险投资后管理,可以为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提供更多帮助,帮助风险企业更有效地抵御风险。

从被投资的风险企业的角度对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研究,是狭义上的投资后管理,指的是风险投资者针对风险企业提供了各种管理活动的支持,如管理人员的培训、为风险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等,意在帮助风险企业快速成长,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风险投资后管理是风险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投资后管理可以向风险企业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资本支持,对风险企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效益的提升。

2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特点

2.1投资后管理的主体是风险投资者

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开展,主要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对风险企业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因此其管理的主体是风险投资者,这与普通企业风险管理以企业管理者为主体的形式有所不同,这也是风险投资后管理区别于其他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

2.2管理的核心在于战略和策略

在投资后管理活动中,风险投资者会参与到风险企业的董事会中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风险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制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风险投资者的参与,可以给予风险企业在市场、产品等方面更多的帮助, 促进风险企业的健康发展。通常情况下,风险投资者不会参与到风险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

2.3间接的管理方式

风险投资者在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活动时,往往只参加高层的管理活动,参与到风险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的管理中,只是通过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为风险企业提供间接的管理建议,却不直接参与到风险企业的基层管理活动中。

2.4投资后管理的直接目的在于实现效益增值

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之后,二者之间便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所以风险投资者往往都会积极地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活中,帮助风险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道路,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资本效益增值。

3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

3.1帮助风险企业寻找重要的高层管理人员

通常情况下,风险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的选拔和培养需要风险投资者的参与,他们不会直接参与到人员的挑选过程中,但是会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期帮助风险企业找到合适的管理者。

3.2参与风险企业经营战略和计划的制订

为了有效地促进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效益,需要提高风险企业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所以风险投资者自身的优势会影响风险企业的行业选择和市场定位,而且对风险企业经营战略和计划的制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风险企业的发展状况提出建议或者思路,帮助风险企业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3.3帮助风险企业筹集后续资金

风险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往往已经具有一定的筹资能力,可以为风险企业后续资金的筹集提供更多的帮助。为了实现有效地组合投资,风险投资家会利用其本身在投资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风险投资者进行联合投资, 或者是在风险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为其获取更多后续资金的筹集机会,以此促进风险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风险投资者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大多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为风险企业发行债券或者上市提供更多有利的帮助,可以使风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实现风险企业的资金源源不断地加入。

3.4帮助风险企业拓宽供应商渠道

风险投资者不仅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挑选合适的高层管理者,打开市场,而且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更多供应商的发展渠道,可以为风险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更多的帮助。在风险企业发展的初期,往往会遇到供应商紧缺的现象,而导致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而风险投资者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更多应当怎样与供应商合作、怎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等信息,并且可以依靠自身在相关领域的地位,打消供应商的顾虑,从而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

4风险投资后管理分类模式及其构建

4.1管理参与型

管理参与型投资后管理指的是风险投资者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和活动中,对风险企业的管理经营方式进行必要的监管,有利于促进风险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风险投资者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目的在于降低风险, 帮助风险企业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而管理参与的内容包括了影响风险企业管理效益的全部内容。管理参与型投资后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实现增值的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者作为投资后管理的主体,其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风险投资者的形成,大多具有多年金融机构的从业经验,并且具有较强的金融投资的能力,对于金融、创业等行业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接受过全面的管理培训和学习,因此他们可以参与到风险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并且为风险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建议,帮助风险企业认识到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管理参与型投资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风险投资者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为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科学的建议,并且提供知识和经验的协助,帮助风险企业提高其自身的运营水平,满足风险企业运行的后续筹资需求等。

4.2风险控制型

风险控制型投资后管理指的是风险投资者为了降低道德风险而对风险企业的运作情况进行必要的监控,以此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道德风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利益目标发生不一致, 而且二者之间在信息的公开程度方面存在不对等,所以需要通过必要的风险控制对其进行治理。风险投资者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等的程度以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获取风险企业的管理信息、发布关于风险投资能力的通过及数据、对风险企业的投资进行全程监控等,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企业的代理成本。 风险控制型投资后管理的控制内容,主要是风险企业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在风险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风险投资者拥有的控制权利可以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的出现概率,并且可以实现对风险企业的全面监控,包括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决策、重大人事变动、财务状况、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营销方案等。另外,风险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协议条款、分阶段监控、派驻董事等形式对风险企业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在必要的情况下,风险投资者可以对风险企业的领导层进行任命和解聘,解决风险企业绩效下降和风险增加的问题。

4.3网络运作型

网络运作型投资后管理主要有三种运作形式,即价值链网络运作型、风险企业组合网络运作型和风险投资者网络运作型。价值链网络运作型指的是借助社会的力量,将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吸引到风险企业的投资中,一方面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投资者的队伍壮大,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风险企业寻求更合适的供应商和客户,可以在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之间建立起价值链的关系。对于风险企业来说,获得风险投资者提供的社会资源,对其稳定的运营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风险企业发展的早期,这些社会资源可以帮助风险企业增强实力,稳定市场地位。风险企业组合网络运作型指的是风险投资者会选择一个时间段,同时选择多个风险企业进行投资,而这些风险企业通常是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是相近的行业,可以形成较高的关联性,有利于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风险投资者网络运作型主要是针对某些投资金额巨大、投资风险较高的风险企业,需要由多个风险投资者进行联合,或者是风险投资者与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可以形成更有力的风险控制体系。风险投资者网络运作的模式需要投入更多的风险控制费用,同时也可以为风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5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概念、 特点、内容,以及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分类模式,通过本文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关于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关于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概念,通常需要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辨析,才能对投资后管理有更全面的认知。随着风险投资后管理概念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以期形成科学的风险投资后管理体系,为风险投资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摘要:风险投资与贷款、融资等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最重要的标志就在于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有效实施。投资后管理是风险管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保证预期收益的重要手段。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科学的风险投资后管理理论体系,并且为现代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对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概念以及分类模式的研究,是风险投资后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经营与管理概念辨析 篇6

品牌 (brand) 是与企业战略层面 (包括市场营销) 相关的无形资产, 包括 (但不限于) 用于区分产品、服务和/或实体的名字、用语、符号、标识、设计或其组合。 能够体现品牌主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利益相关者意识中形成独特形象和联想, 从而产生经济利益/价值。 与品牌相关的概念有品牌资产 (brand asset) 、 品牌权益 (brand equity) 、 品牌价值 (brand value) , 品牌资产概念的诞生主要是为了便于企业更好地理解企业品牌的价值和更好地管理品牌。 当前国内不少研究人员将“brand equity”译为“品牌资产”, 包括我国2012 年12 月10 日刚刚发布的品牌价值评估标准GB/T 29187-2012 也采用了这一译法, 笔者认为这种译法不够准确。 本文试图从会计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与阐释品牌资产相关概念, 并探讨在当前的条件下企业如何采用合适的会计核算工具与会计管理工具进行品牌管理。

二、品牌资产与品牌权益:会计学角度的阐释

资产 (asset) 与权益 (equity) 是会计学的专业术语, 会计学上的权益分为两种:一种是债权人权益 (creditors’ equity) 即负债 (liability) , 另一种是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 。 这些资源表现为现金、房屋、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各种形式。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 企业的资产与权益在货币价值上是相等的 (资产=权益) , 也就是说, 静态地看, 企业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源与这些资源的资金来源在货币价值上是相等的。

我们可以借用会计专业术语“资产”与“权益”的内涵和本质, 对 “品牌资产”与“品牌权益”的概念进行辨析, 品牌资产是企业拥有的一种资源, 而品牌权益则反映了品牌资产这种资源的来源 (投入的或累积的经营成果) , 是品牌所有者对品牌资产的要求权, 品牌资产强调的是企业拥有的资源, 反映了静态的状态, 品牌权益强调的是品牌资产的来源, 反映了动态的过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品牌有正面效应, 品牌会增加品牌所有者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品牌所有者的品牌权益为正数, 在数量上等于品牌资产。 但是, 在当品牌有负面效应时, 使用该品牌将会减少品牌所有者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时候, 因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品牌所有者的品牌权益为负数, 其绝对值在数量上等于品牌负债。

在ISO10668:2010 《Brand valuation-Requirements for monetary brand valuation》 ( 品牌价值货币化评估标准) 1中, 对“brand equity”下的定义是:与品牌、品牌名称或标志相联系, 包括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及其他专有权益。 通过上面借用会计专业术语“资产”与“权益”的内涵和本质的分析, 就不难理解该定义中的“减少”与“负债”的含义。 因此, 我国等同采用ISO10668:2010 的GB/T 29187-2012 中, 应将该定义的名称“brand equity”译为 “品牌权益” 而非 “ 品牌资产”, 这样, 该定义名称与其定义内容才能匹配, 该定义中的“减少”与“负债”才易于被理解。 如果错误地将“brand equity”译为 “品牌资产”, 则该定义中的 “ 减少” 与 “ 负债”是不可理解的。

至于品牌资产与品牌权益在数量上的关系, 我们仍然可以借用会计专业术语“资产”与“权益”的内涵和本质来理解, 如果品牌所有者拥有的品牌为正面效应, 存在品牌资产时, 静态地看,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 品牌资产与品牌权益在货币价值上是相等的。

三、对品牌价值及其评估的解释

品牌价值是以可转让的货币单位表示的品牌经济价值, 品牌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集合, 其内在价值体现在品牌产品 (和/或服务) 为其所有者带来未来稳定收益的能力。 品牌价值分为产品品牌价值与企业品牌价值, 产品品牌价值主要涉及制造业, 而企业品牌价值范围广, 涉及各行各业。 产品品牌价值只针对某一产品, 一个企业可能有多个产品, 企业品牌价值针对整个企业。 在数额上, 企业品牌价值大于品牌价值。 企业品牌价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 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商誉绝大部分是企业品牌价值。 哈佛商学院的约翰·奎克教授认为, “最高境界的品牌, 很可能是那些与企业本身的名称重合的品牌。 ”

品牌价值的形成过程包括品牌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与维护三个阶段。 品牌价值实体创造中, 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创新是基础, 品牌价值传递要靠各种的推广渠道和方式完成市场化, 其中关键的一环是广告, 广告是联结产品的客观实在与消费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桥梁。

品牌价值评估是特定动机下按照规定程序对被评估品牌在评估基准日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按评估动机不同, 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交易动机, 包括并购、合资、许可证谈判、监管及会计合规等, 第二种是应对诉讼动机, 包括损害费/损失的计算、侵权、许可证与特许权费用赔偿等, 第三种是企业营销/内部管理动机, 包括品牌管理战略, 营销投资绩效/营销投资额分配等。

品牌价值评估包括品牌资产的价值评估、品牌权益的价值评价, 但两者仍有区别。 从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 品牌资产与品牌权益在货币价值上是相等的, 但由于品牌资产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品牌权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品牌资产价值评估反映的是某一个时点上企业拥有品牌资源的货币价值, 而品牌权益价值评价需要反映企业拥有品牌资源的来源和某段时间的变化情况, 该来源主要是品牌所有者进行品牌经营形成的各种累积成果的货币价值表现, 体现着品牌所有者对品牌资产的要求权。 因此, 品牌资产价值评估可以是一次性的, 一般用于满足第一种动机 (交易动机) 和第二种动机 (应对诉讼动机) 的需要, 评估结果是交易相关方、 诉讼相关方谈判协商的基础, 资产评估公司开展的品牌价值评估往往属于这种类型。 但是, 品牌权益价值评价应该是持续的, 并能反映其形成及其变化的原因, 一般用于满足第三种动机 (企业营销/内部管理动机) 的需要, 咨询公司、学术机构的品牌价值评估往往属于这种类型。

品牌价值评价国际标准ISO10668:2010 指出,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开展的品牌价值创建、测算、实现及维护等活动, 同时也适用于第三方组织开展的品牌价值评价活动。 因此, ISO10668:2010 既适用于动态的品牌权益价值评价, 也适用于静态的品牌资产价值评估。

四、对品牌资产会计核算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1、关于品牌资产的会计核算工具

企业品牌管理与决策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对于企业自创的品牌无形资产而言, 虽然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并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 但因为其成本不能可靠计量, 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核算。

笔者建议, 在当前的条件下, 企业可以考虑使用辅助核算的会计核算工具来完成自创品牌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与维护全过程中能够计量的那部分信息采集、加工、存储、报告。 能够计量的信息包括品牌的名称选定费用、 形象设计费用注册费用、广告费用、法律保护费用、品牌营销渠道建设费用、品牌供应链建设费用、品牌投资入股的投资收益、品牌特许权的其他业务收入等等, 在这些费用和收入发生时, 一方面要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类账户, 把这些经济业务的数据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方式采集到会计核算体系中, 同时设立品牌辅助账, 根据品牌管理的需要设置品牌辅助核算的具体对象, 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除了编制记账凭证之外, 同时记入品牌辅助账。如果企业的账务处理是使用会计软件完成的, 则这一过程能够很容易地实现, 只需在总账系统的会计科目设置时, 将相关成本费用账户和相关收入及收益的会计科目设置为辅助核算科目 (项目辅助核算) , 将品牌对象设置为项目 (项目可以分级分类定义) , 在输入记账凭证时, 如果有设置为辅助核算科目的会计科目, 系统会要求选择品牌项目, 实现品牌辅助账核算, 完成企业自创品牌能够计量那部分费用与收入的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与报告。 该辅助账输出的信息可以用于企业的品牌管理与决策。

2、关于品牌资产的会计管理工具

企业如果依靠定期地持续进行品牌权益评价活动实现对品牌管理绩效的评价, 只是事后评价而且成本较高。 笔者建议, 企业内部可以考虑在品牌管理中使用平衡记分卡的会计管理工具。 在平衡记分卡提出之初, 人们往往只把它用来充实单纯的财务指标。 在其使用过程中, 平衡记分卡对战略管理的独到贡献被逐步理解和认识到。

平衡记分卡与企业目标及品牌战略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企业在品牌管理中可以使用平衡记分卡, 将平衡记分卡的各方面指标与品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将这些指标层层向下分解, 最终能使平衡记分卡成为把品牌战略落到实处的有力工具。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 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是建立品牌核心价值的关键要素, 平衡记分卡的精神在于事前引导、过程控制, 而不是事后的评价。 将平衡记分卡应用于品牌管理, 将有利于把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的实现建立在企业各层次员工日常的具体操作活动的基础之上。

五、结论

从静态上看, 品牌资产与品牌权益在货币价值上是相等的, 但品牌资产强调的是企业拥有的资源, 反映了静态的状态, 品牌权益强调的是品牌资产的来源 (投入的或经营累积的) , 体现了品牌所有者对品牌资产的要求权, 反映了动态的过程。品牌资产价值评估反映的是某一个时点上企业拥有品牌资源的货币价值, 而品牌权益价值评价需要反映企业拥有品牌资源的来源。品牌资产价值评估可以是一次性的, 一般用于满足交易动机和应对诉讼动机。品牌权益价值评价应该是持续的, 并能反映其形成及其变化的原因, 一般用于满足企业营销/内部管理动机。在当前的条件下, 企业可以考虑使用辅助核算的会计核算工具来加强品牌管理与决策。平衡记分卡可以成为把品牌战略落到实处的有力工具。

摘要:为了便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品牌的价值和更好地管理品牌, 笔者从会计学的角度对品牌资产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与阐释, 认为品牌资产强调的是企业拥有的资源, 反映了静态的状态, 品牌权益强调的是品牌资产的来源, 体现了品牌所有者对品牌资产的要求权, 反映了动态的过程。品牌资产价值评估反映的是某一个时点上企业拥有品牌资源的货币价值, 而品牌权益价值评价需要反映企业拥有品牌资源的来源和变化原因。并提出在当前的条件下, 企业可以使用辅助核算的会计核算工具来加强品牌管理与决策, 提出了平衡记分卡可以成为企业把品牌战略落到实处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品牌资产,品牌权益,品牌价值,辅助核算,平衡记分卡

参考文献

[1]ISO.Brand valuation-Requirements for monetary brand valuation[S].ISO10668-2010, 2010, 9.

[2]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S].GB/T29187, 2012, 12.

[3]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品牌价值-要素[S].GB/T29186, 2012, 12.

[4]于春玲, 赵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中的概念解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03, (1) .

[5]范秀成.品牌权益及其测评体系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00, (1) .

[6]李玉菊, 张秋生, 谢纪刚.商誉会计的困惑、思考与展望[J].会计研究, 2010, (8) .

突发公共事件概念辨析与应对举措 篇7

(一) 突发事件与危机crisis

1. 联系。

都是负面事件, 都给社会、组织或个人带来损失或负面影响;都需紧急处理, 否则损失更大, 影响更恶劣;都具有不确定性, 即造成的损失、持续的时间、发展态势不确定。

2. 区别。

前者时间外延较窄, 危机的形成往往会有一个过程;前者负面影响是显性的;危机影响既可是显性, 也可是隐性, 人们可能一时还没感觉到;前者往往是危机的先兆, 逻辑上危机必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未必形成危机。当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失去控制, 便形成危机并开始扩大。这时突发事件等同危机。处理得得当, 就不会变为危机。

(二) 突发事件与风险事件risk

1. 联系。

风险包含许多可能的结果, 风险事件只指包含有消极结果部分的事件, 即风险事件一定是会带来损失的事件。如买股票, 肯定存在风险;亏了就是风险事件。从遭受损失来看, 风险事件和突发事件有些相似, 都具有不确定性。

2. 区别。

两者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当风险变为现实造成事实上的损害时, 风险事件便在向突发事件靠拢。风险事件可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分解甚至化解为零。如果风险事件量的积累达不到突发事件发生所需的质的转化时, 相对于突发事件而言, 风险事件为零。人们的反应不同。听到突发事件会做出强烈的反应;风险事件人们不以为然。风险事件更多的是与人或社会的因素相关联;突发事件包括社会性事件, 也包括由纯自然原因引起的事件。

(三) 突发事件与事故accident

1. 联系。都是负面事件, 人们都不希望发生。从表面上看具有偶然性, 但在背后都具有必然性, 都难以避免。

2. 区别。

常见事故有交通、医疗、工伤、生产事故等, 可见事故一般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联系;突发事件除了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事故一般是由确定的现象转化而来的, 如由于管理不善、工作粗心等人为因素而诱发的原来不该发生的事情;突发事件更多的是源于某些在世界范围内还未曾发生或甚少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遵守有关规范、规章, 有预见、预防性。比如交通事故的发生大都是因交通违章造成的。突发事件的原因较复杂, 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自然和人为交互性因素, 决定了预见、预防的难度。

(四) 突发事件与冲突conflict

1. 联系。

两者都具有两面性。冲突的破坏性显而易见, 同时冲突也起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推动社会制度的不断演变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冲突还有利于促进联合、增强群体内部的内聚力。突发事件也有积极作用, 如非典曾经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公信力;两者都不可避免。

2. 区别。

冲突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的行为。突发事件除了人为因素还有非人为因素。冲突不一定是事件。有些冲突是彼此之间关系出现的紧张状态, 比如文化冲突表现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想的对抗, 不是事件 (事件是动态的) , 可以被化解, 会消失。如不好好处理, 可酿成突发事件, 冲突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导火索。

(五) 突发事件与紧急事件emergency

紧急事件是需立即行动、不容拖延的事件;所有突发事件都是紧急事件, 因为所有的突发事件都需要立即处理, 但并非所有紧急事件都是突发事件。紧急事件只是在处理的时间上紧急, 但不一定是负面事件。紧急事件发生, 不一定已造成损失;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好, 会造成损失;处理及时、到位, 不会酿成突发事件。

二、特征类型

(一) 特征

按照2006年1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特征如下: (1) 突发性。突发事件是否发生, 什么时间、地点、以何种方式爆发及爆发程度等情况, 具有突发性, 人们难以准确把握。 (2) 公共性。首先体现在涉及公共利益, 突发公共事件对公共财产、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范围体现公共性;其次体现在调动和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信息等公共资源, 应对主体、力量具有公共性;最后体现在公共权力介入。比如社会中最大的组织政府、各级党委, 他们负责处置突发事件, 这些都是公共权力, 对事件处置负责。 (3) 危害性。直接损害体现在人员的伤亡、组织、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 显性, 一目了然;间接损害体现在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 进而渗透社会生活各层面, 损害具有长期性和不稳定性。 (4) 变化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后, 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及事件影响深度、广度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 难以预测。 (5) 处置紧迫性。突发事件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安危, 需紧急采取措施有效处理。否则延误时机, 会造成更大伤害, 影响也更恶劣。 (6) 广泛影响性。突发事件发生后, 人们除了关注伤亡人数, 还密切关注事故发生原因、发生时间、地点等情况,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使社会避免重蹈覆辙。

(二) 类型

(1) 自然灾害。水灾如洪水;旱灾如2010年春节前的云南省旱灾;地震如汶川地震;风灾如沿海台风, 新疆列车倾覆事件;雪灾;森林火灾等。 (2) 事故灾难。矿山事故如煤矿坍塌、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如开县井喷事故案;建筑施工、人防工程、交通、桥梁塌陷、船舶翻沉事故等。 (3) 公共卫生。非典, 手足口病, 甲型流感。 (4) 安全事件。“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 新疆“7·5”事件。

三、危害、管理价值与应对举措

(一) 危害

无论是自然性突发事件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都会伤害人员和财产;都能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引起政治动荡;引起心理恐慌、改变社会文化等。

(二) 管理价值

1. 经济价值:

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了, 就要启动应急预案, 紧急疏散人群, 抢救财物, 可使人财物停止损失;同时社会组织隐性成本、信息失真与权威失灵成本都将大大降低。

2. 政治价值:

有效的突发事件应对, 除了上述经济价值得以体现, 还能铸就无形资产, 如锤炼民族精神;推进政治发展;增强民主、公共意识;促进宪政制度的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如“5·12”大地震发生时, 离我们百年圆梦的体育盛事奥运会的开幕不远, 但事实证明地震没有震垮英雄的中国人民, 反而更让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锤炼了民族精神。而非典前后期中国政府截然不同的处置方式就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3. 文化价值:

缓解公众紧张抵触情绪;增强防灾的民族意识;唤起人文关怀、感受人性之美。

(三) 应对举措

1. 建立预警机制。

预警的功能在于通过信息情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端倪, 发布预警信号, 为及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奠定基础, 避免仓促应战、盲目应战等不良现象发生。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 “我们必须从反应的文化转化为预防的文化……预防不但比救助更人道, 而且成本也小得多。”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指出, 突发事件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 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

2. 紧急处理机制。

紧急处理是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核心环节, 直接关系着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要树立危机意识, 高度重视事前预防、预警的作用;同时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就要启动快速反应机制,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可见事件发生中分秒的价值所在。

3. 反馈机制和善后协调机制。

反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对突发事件处置主体、过程及结果进行反馈, 扬长避短, 把从本次事件中总结的有效做法发扬广大, 失误从反面加以反思, “前车之鉴, 后世之师。”本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功经验可再加以研究, 加以反思, 因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在中国还是较新的实践, 还有许多空白、盲点需要我们填补、破解, 我们更应从反思实践、回味过程中完善我们的各种机制, 或补充、或变通、或假设、或演练。使好的“好上加好”, 差的、次的、坏的从反面成为我们的宝贵经验。

善后协调机制是指突发事件高潮期过后, 为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弥补耽误的日常工作, 适时运用的机制。适时、恰当、灵活地运用善后协调机制, 使各方面工作尽快恢复到事发前状态。主体构成: (1) 信息系统:继续追踪和掌握事态发展的信息, 注意观察有无反复迹象。 (2) 指挥系统:统率相关系统开展扫尾工作。 (3) 执行系统:负责善后具体落实与执行。 (4) 监控系统:有关领导、新闻舆论、相关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密切关注并监督有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客体构成: (1) 协调善后协调人员:大部分临时调集人员撤出后, 确定少数负责善后的人员。 (2) 调配相关资源:为彻底解决问题而调用的有关资源。 (3) 协议执行:按处置中已达成的有关协议, 进行落实。 (4) 责任追究:追究有关组织和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9.

[2]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Z], 2006.

[3]IDNDR, Early Warning Programme Action P lan for the Future (1998—1999) .Geneva,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Secretariat, 1999.

[4][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周敦仁,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205.

[5]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时的讲话[Z].

上一篇:适应障碍下一篇:机电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