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

2024-07-26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通用7篇)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 篇1

作为我国目前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专业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按照“政策性公司、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方针,经过三年初创期的发展,快速实现了业务“三年翻三番”的增长目标和在全国范围的分支机构布局,在我国金融保险业和外经贸政策促进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明显,公司也进入稳步发展期,并开始“二次创业”。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2006年底将全面开放金融保险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经营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竞争因素逐渐增加,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具有特殊管理体制和特殊业务性质的中国信保如何通过经营管理创新和战略发展,不断提高其市场开拓和内部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培育战略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这对于积极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主动推进公司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创新

中国信保及其分支机构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在客户资源、市场开拓和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风险的“经营者”和“承担者”,需要按照“市场化经营”原则,进一步提高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经营的效率和与之相适应的分支机构的管理水平。

(一)信用保险公司的市场经营创新

与商业保险公司不同,中国信保是按照政府的意图向企业出售一种特殊产品或提供一种有偿的支持性服务,其服务价值依存于政策和市场双重目标。分支机构作为公司市场营销任务的承担者,直接服务于市场和客户,因此要立足本地经济环境,充分把握当地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特别是短期险市场的内在规律,以及行业结构和企业性质所决定的非均衡需求。更要关注市场竞争因素,不断提高认识和创新服务,以更加系统化、集约化的方式提升市场服务效率,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继续加大市场开发和管理的力度。

1.市场理念创新

在政策和市场双重目标下,政府(中央和地方)和有需求的出口企业都是中国信保的客户。政府需求经由中国信保这只有形之手通过具体承载主体(出口企业)需求的满足而得以满足。因此,出口企业也是政策的载体,是公司实现政策和市场双重收益的最终来源,是公司的最终目标客户。但是任何降低与政府(控制关系)间信任关系的行为在长期内都将降低公司的经营效率。

现阶段,在市场开拓方面中国信保可以凭借独家垄断经营地位的优势,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和市场规律的要求,主动开发目标客户的市场需求“,但是它的市场化运作理念具有不同于商业保险公司的内涵,它不是卖保单或以做买卖的原则开发市场,而是要根据特定的双重目标要求和特殊的业务属性,创新市场理念。一是坚持以社会责任为主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使公司体制(政策性、半政策性或商业化)发生了变化,也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自身利益的统一;二是坚持注重长期效益与积极设限的原则。从未来市场竞争、自身资源约束出发积极设限,对企业、行业和国别结构综合平衡,以重点的支持策略代替普遍的展业策略,注重长期效益和风险平衡,精耕细作,有保有压;三是坚持注重长期合作关系而不是追逐单笔交易的价值原则。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特点是嵌入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出口经营战略之中,服务的长效性、整体性和结构性都决定了与客户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交易行为而是一个长期合作、互利双赢的价值链。[!--empirenews.page--] 对中国信保而言,单纯强调短期任务导向的市场化开拓,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经营。在目前长期价值指标约束软、短期保额保费指标约束硬、规模扩张冲动明显的发展诱因下,可能陷入市场化的误区,导致高风险业务的过量累积。

2.产品创新

从国外引进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和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开花结果,本身就是市场创新。中国信保在具体的市场实践中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经验,同时紧紧围绕中国企业的发展实际和需求特点,配合国家各项政策要求,不断开发出了适合市场需求的系列化的新产品和服务配套。一方面是不断开发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定型化、更加成熟的新产品;另一方面是以专业技术为支撑执行更加柔性化的产品设计策略。通过对客户自身发展状况、所在行业、交易合同、交易历史、买家国别、买家信用等交易结构个性化的细致分析,通过组合、交叉和联结各种产品与承保模式,采取目标客户差异化需求与公司宗旨文化和经营战略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更加切实有效的风险解决方案,并体现政策性导向,为客户提供兼有政策含量与技术含量的产品。

3.服务创新

团队服务是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同于商业保险公司及其业务的另一个特点。由于客户需求的差异化、知识经验含量的复杂性、产品设计的个性化,要求客户经理在团队工作方式配合下,有能力代表团队以不排斥个性化的专业智慧向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展业团队只有吃透产品属性、创新功能、提升服务,才能引导企业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在其国际化经营体系中建立起内含出口信用险要素的成本——收益模型,从而帮助出口企业创造新价值。实践证明,由于引入出口信用保险,保户的出口规模出现逐年倍增的业绩,内部经验数字也印证分支机构一般当年业务收入的70%来自老客户的业务增长,这就是相互推动的良性效应。同时应积极引入现代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创新思想、方法和软件技术,实施关系管理以提高客户服务的价值和层次,结合出口信用险的性质和特点主动管理与客户的互动关系,从交易营销转向关系营销,以支持个性化的服务和创造新的市场优势。

4.整体营销创新

分支机构在初期市场开发中存在盲目、分散、随机、肤浅等粗放经营问题,进入发展期,有条件进一步集中力量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迈进,通过深入全面地分析当地市场环境、企业性质,谋篇布局,整合营销资源,创新经营,形成更大的市场格局和系统性开发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在进行产品营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政府是顾客也是渠道,并且是有别于商业保险营销的特殊渠道。政府搭台的营销渠道是一种有独特优势的差别化的创新渠道。政府支持有激励保户出口积极性的效应,充分合理地运用,并转化为保险公司的内在优势可以极大地促进营销效率的提高。通过配合支持地方名、优、特发展战略等需求,营造外部影响力,形成双方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2)积极稳妥地推进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发展。在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推动下要自主地加强对合作本身的管理。与政府合作不同,与银行的合作存在竞争性的一面,要从短期和长期结合的角度考虑产品的替代性和竞争性。[!--empirenews.page--](3)通过整体营销模式的创新,向客户高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整体营销,是指分支机构基于细分市场,对辖区内的目标客户的营销渠道进行整合和全员联合的整体(立体)展业模式。营销渠道的整合是指协同与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各家银行多渠道的政策,适应全局客户视野,保证所有服务渠道的协调性,形成广泛共识和联动。全员联合是指形成分支机构内部从领导到业务人员、从前台到后台多层次的服务团队,形成合力,支持产品组合和业务联结,保证客户内部从决策层到操作人员的全面认识过程。通过营销渠道的整合和全员联合展业形成对市场和目标客户整体营销体系的构建,为发展期的分支机构增添新的市场开发优势。如果把整体营销思想运用于支持从事海外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工程开发等大型项目的有实力的大企业,中国信保为企业所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一般的风险保障。如深圳的华为、中兴这样的大型客户,其海外经营模式中就融人了政府层面、包括中国信保在内的各金融机构多方推动要素,中国信保与其他促进手段一道成为出口企业海外经营体系中的联盟。

(二)信用保险公司的管理转型

中国信保实行的是经营管理集中的总、分两级扁平式管理架构,进入发展期随着分支机构综合经营任务的扩大,业务环境和市场开拓的转变,风险管理的重心下移,队伍的充实,在管理上实际面临着由简单性向复杂性的升级,面临着加快步伐向管理科学、内控严密、充满活力、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金融机构转型,并按照统一的管理理念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上支持公司战略的实施。通过强化一个基础,开发两种能力,突出一个重点,实现分支机构管理和建设的全面进步。

1.组织转型

强化一个基础就是强化一个可以持续改进经营管理工作的组织基础,实现组织的转型。首先,建立和完善一个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的适宜的组织架构和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结构设计应围绕业务发展需要,力求简单、合理、敏捷、有效。其次,建立和完善以控制经营风险为中心的内部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发展期的分支机构要逐步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健全内部业务流程中各环节的制衡,避免一线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引致的系统性风险隐患的发生和内部风险控制失效的发生,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第三,建立和完善与总公司一致的比较透明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系统。发展期的分支机构主要是认真解决管理的规范性和长效性问题,克服管理上的随意性和文化上的异质性。切实按照总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和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形成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共同服务的内部管理制度框架和文化氛围。

2.能力转型

开发两种能力就是开发分支机构的战略执行力和整体营销能力,实现其发展能力转型。要强化统一战略意识,发挥功能作用,提高组织执行力。分支机构应从组织层面开发对于总公司战略的执行力,首先是要不断强化每个员工对于公司核心理念和使命的认同,强化领导亲自带头与全体员工共同自觉服从公司战略的意识和行动;其次,要有效搭建知识经验交流、学习和共享的平台;最后,分支机构通过发挥自身功能的作用,实现员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与总公司战略利益高度一致所带来的内部凝聚力和所激发的组织创造力。[!--empirenews.page--] 全面把握市场环境变化,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整体营销能力。分支机构基于对辖区内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把握,以全局性的客户视野,细分市场。在对现实的或潜在的目标客户实施关系管理的基础上,相应地从内部再造和优化业务流程,动员全员联动形成多层次客户服务能力,从外部开发与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和各家银行的协作能力以及与公司各兄弟部门的配合能力,整合内外两种资源,不断从组织层面开发分支机构在市场规划、产品创新、品牌宣传、客户服务和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整体营销能力,推动分支机构综合发展。

3.人才转型

突出一个重点是把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系统地抓,实现分支机构人才队伍的转型。分支机构人员数量少,基本是知识型员工,业务和产品的协作性质比较强,应积极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核心是提高团队整体展业的竞争力。

首先,建设团队式领导班子,提高团队领导力。分支机构主要领导带头按总公司提出的“四好”标准要求建设团队式领导班子,倡导团队精神和团队理念,促进领导团队核心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一把手的导向和强制作用,提高与任务转型相匹配的团队领导力。其次,培养团队型人才,促进团队发展。发挥团队组合的优势,必须着力培养团队意识强并适应团队工作方式的人才,促进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个性化顾问式的业务性质决定客户经理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理论层次和丰富的经验积累才能胜任,要能够综合运用外贸理论与实务、银行、保险、相关宏观政策、国际政治、法律、市场营销、服务营销、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信用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干一行专一行的行业技术知识,以及在谈判中博弈利益,以最低成本获得最优条件实现双赢的商业技能,通过沟通建立互信关系的基本经验等等。工作团队的组合实际是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互补与组合,也是不断交流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从整体队伍建设而言,通过培养团队型人才实现企业造血机能,其中结构(层次、年龄、性别、背景等)的均衡,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组织环境和激励机制,是留住人才这一第一资源的关键环节。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 篇2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

与国际同业相比,日本NEXI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由734亿美元 (2001年) 扩张至1047亿美元 (2006年) ,历时5年;韩国K-Sure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从555亿美元 (2005年) 增长至1171亿美元 (2009年) ,用了4年时间;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从2008年的406亿美元,到目前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历时还不到两年。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扶持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项将金融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以国家的财力为依托,实现国家产业、外贸、外交等政策的战略性目标的综合性政策业务。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出口和海外投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凸显。国家相关部委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多次提及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问题。并颁布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竞争,支持出口贸易”。

(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的开拓发展

1. 针对各行业、各地区外经贸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

今年以来,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各地区的情况调整和完善承保政策,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出口大省,中国信保针对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适当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投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截至9月14日,江苏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174.2亿美元,增长149.2%,浙江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180.4亿美元,增长132.0%,广东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225.9亿美元,增长107.0%,有力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

2. 扩大了服务对象。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中小企业已经获得直接从事进出口货物交易的权利。在我国出口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潜在的保险业务总规模很大。

2010年1至8月,中小型出口信用保险企业保户10840家,同比增长55.1%,投保规模达177.0亿美元,增长77.1%;支付中小企业赔款4074.2万美元。目前,中小企业已占到中国信保客户总数的75%左右。今年4月,中国信保成功推出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E计划”。该方案风险保障全面、投保成本优惠、操作手续简便,中小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办理投保手续。

3. 强化对国家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支持。

2010年以来,中国信保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利用多种产品服务组合,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出口,帮助中国产品提高全球知名度,提升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联想集团、奇瑞汽车、海尔集团等一大批引领中国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龙头企业,在信用保险的支持下提高了国际化竞争能力,不仅在传统市场地位日益稳固,也在以往难以进入的市场打开了局面。联想集团自年初与中国信保全面合作开拓新兴市场以来,对俄罗斯、土耳其市场的出口规模已超过3亿美元。

4. 强化理赔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不断完善业务管理流程、拓宽资信渠道、加快限额审批、简化理赔程序。今年以来,理赔业务平均结案时间比上年同期缩短了4天。在做好理赔服务的同时,中国信保积极发挥海外追偿渠道优势,切实帮助企业止损、减损,多管齐下帮助出口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今年3月,欧洲某船东因融资不畅在美国申请进入破产程序,拖欠我国船舶出口企业造船尾款2520万美元。这一案件不仅涉及出口企业、船东和抵押权人三方利益,而且涉及四国法律,案情十分复杂。中国信保充分利用国内外追偿渠道,迅速收集买方信息,对项目和减损措施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协助出口企业向船东和抵押权人施加压力。在介入近100天后,成功帮助企业全额追回欠款。

(三)出口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加大

从1999年1月1日到2006年,全国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有3万多家,投保企业不足8%,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从2008年开始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使大批经营不善的国外买家破产倒闭,对于我国广大出口企业来说通过这种有效地途径降低出口风险保障收汇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二、出口信用保险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贸易的促进作用

(一).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提供了安全收汇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弥补了货物运输保险所不能涵盖的买方商业信用风险和国家政治风险的空白,保证了出口商的安全收汇,使其能够避免坏帐,保持良好的账户记录。若出口商是贸易商,安全收汇有利于其周转资金,及时组织货源;若出口商是生产商,则安全收汇有利于其及时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顺利运营。

(二).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出口商采取灵活的贸易支付方式,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传统的L/C(信用证)付款方式已被更灵活的D/P(付款交单)、D/A ((承兑交单)和O/A(赊账)等方式取代。后几种付款方式对进口商有利,却使出口商面临更大的收汇风险。如何有效地减少由此带来的贸易风险、加强收汇安全成为许多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出口信用保险的赔偿职能解决了出口企业的后顾之忧,企业在出口信用保险的庇护下,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具竞争力的付款方式。

(三).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获取银行融资提供便利。在企业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融资往往一起出现,二者相伴相随,特别是信用担保,能为银行信贷提供保障,大大方便了企业的融资。以上海堂福电子有限公司为例,投保信用保险后,中国信保及时引入合作银行,堂福每笔业务投保后都能获得银行80%的资金支持。一年多来,堂福通过中国信保保单融资业务共获得了2386万美元的贷款。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 篇3

随着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散去,我国经济步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为加快外贸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时间和空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市场需求回暖,中国的外贸增加额明显回升,其中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功不可没。在外贸形势发展较好的江苏省,2010年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对江苏省一般贸易出口的支持率达到25%,承保金额达到240.8亿美元,这意味着江苏省每4美元的一般贸易出口中,就有1美元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尽管外贸出口形势转暖,但后危机时代仍然风险重重,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业和财政赤字等问题的影响,世界经济风险和挑战犹存,开放型经济仍然面临严峻考验。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外经贸“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出口信用保险在金融危机当中实现了稳定出口、保障融资的功能,伴随着外向型经济向纵深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必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外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增添巨大动力。

一、外向型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虽然外贸出口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我们绝不可盲目乐观,因为这是恢复性增长、进货补仓以及政策刺激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外向型经济仍面临诸多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全球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预期。一是欧洲债务危机前景不明。如果危机蔓延可能对中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此外,欧债危机影响、欧元贬值、人民币出现被动升值,均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消费能力。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仍然较高。2月份欧元区失业率高达9.9%,环比下降0.1%。美国3月份非农就业人数环比上涨21.6万人,同时失业率仍高达8.8%.

2.国家政策调整对外贸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一是人民币汇率走势宽幅波动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自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这将增加外贸企业经营风险,给出口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去年国家取消了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在当前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国家近期将有可能进一步出台相应的调控政策,外贸出口将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导致部分外贸企业调整内外销比例。受惠于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国内市场需求增加,部分外贸企业调整了内外销比例,增加了内销,减少了出口。

3.成本上涨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振荡走高加大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国内资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给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同时,2010年以来,以东部地区企业加薪和中西部地区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为标志,劳动力成本上升。此外,资金成本和运输成本也在大幅上涨。成本上升将制约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难以为继。

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近日,美国和欧盟接连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制裁措施,频率之高令人吃惊。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国内经济的目的,也开始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种种贸易限制,并且这种现象还有加剧的势头。

二、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调控的重要工具

出口信用保险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作为被保险人的出口商之间订立的一种特殊保险。根据该协议,被保险人缴纳保险费,保险人将赔偿出口商因进口商不能按合同规定支付到期的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经济损失。它是政府支持本国货物、服务和资本输出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目的是推动本国产品的输出,提升国际经贸水平。

1.出口信用保险是投入产出性价比较高的政策工具。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具有显著的政策倍增效应。以2010年为例,国家财政投入补亏资金28亿元人民币,中国信保实际亏损不到10亿元人民币,而实际带动的出口达到987亿美元,财政投入的杠杆率超过1∶240。以江苏省为例,省市二级财政共为投保企业提供的保费扶持资金约2亿元人民币,而带动的出口达130亿美元,财政投入的杠杆率达到1∶447,而且政策效果十分迅速,没有明显滞后性。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每出口1亿美元可以保障1.5万人就业来推算,江苏省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的出口量可带动194万个就业岗位,可实现178亿元的利润(按承保出口量的2%保守测算),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扶持明显。因此,在外贸出口促进政策体系中,出口信用保险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工具之一,也是财政投入少、产出快、拉动作用大的出口促进手段。

2.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调控出口的有力工具。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在促进我国外贸“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做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就使政府手中多了一件利器,能够发挥其有力作用,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实现。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是各国争夺国际市场和战略资源的竞争工具;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中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对于政府经济战略需要、事关国计民生、国别风险高、投资回报存有不确定性、新兴市场、新兴行业、商业性金融不愿参与的业务,就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国家利益、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利用“看得见的手”来矫正市场失灵。形象地说,出口信用保险在我省开放型经济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杠杆作用。

3.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出口信用保险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外经贸发展的初级阶段,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外经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和贡献度;在外经贸发展的中高级阶段,出口信用保险通过其鲜明的产业导向性,可以有效地体现政府战略意图,落实产业振兴规划,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当前,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战略部署,在实现外经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也将是商务部门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三、出口信用保险是企业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贸易中,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全的重要手段,为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国别风险动向和业务风险防范,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于企业而言,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纽带作用和国家信用是企业在发展中可以利用的两个稀缺资源。具体表现在:

1.抢抓贸易机会,助推企业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的锐利武器,可以帮助企业通过采取富有竞争力的灵活结算方式,创造贸易机会,提高抢抓订单能力,开发新市场,争取新订单,巩固老客户,扩大交易额。区别于其他财产保险事后补偿的单一功能,出口信用保险具有创造贸易机会、扩大出口成交的独特功能。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花小钱、挣大钱”,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业务规模,赚取更大的利润,获得赔款并不是根本目的。

2.防范收汇风险,弥补货款损失。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海外买家拒收货物,拖延支付货款甚至赖账的风险加大,银行信用不同程度出现下降,部分国家和地区政治风险明显升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实践证明,金融危机情况下,原先很多出口企业认为的欧美发达国家、大客户、老客户、信用证出口业务基本没有什么风险或风险很小的传统观念,如今已不适用。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以“花小钱、保大钱”,增强风险抗御能力,解决企业出口的后顾之忧,为抢抓订单壮胆,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实现稳健经营,持续发展。

3.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风险预警。由于对国外客户信息了解的不对称,导致企业无法对客户的真实资信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企业一方面可能会高估风险,交易过于保守,丧失贸易机会;另一方面可能会低估风险,特别是出于对大客户、老客户的过分信赖,忽视了潜在风险,进而蒙受巨大损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资信业务可以帮助企业随时了解详细的买家资信状况,以科学的手段甄别客户信用,为企业贸易成交提供决策依据,避免盲目成交、上当受骗而蒙受损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可以协助企业建立买家信息库,筛选出优质买家,逐步淘汰劣质买家,培育优质客户群。同时,出口企业投保信用险,犹如加入了全国出口企业的俱乐部,扭转了单个企业身单力薄的谈判地位,提高了追收应收账款的成功率和可能性,专业的信用保险公司能够通过其追偿能力实现企业无法实现的追偿效果。

4.提升信用等级,提供融资便利。海外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出口收汇风险的不断加大,使得银行的授信政策日趋严格。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提高企业的海外债权信用等级,帮助企业在信用保险项下便捷地办理贸易融资,解决企业可能面临的资金占压难题,加速资金周转,从而抓住市场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银行针对已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出口信用险的企业可以提供融资授信额度、并在额度内办理押汇和人民币贷款等业务。在该融资业务项下,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适当货币来避免汇率风险。在汇率波动预期较大时,企业则可以通过这种融资方式提前拿到货款,避免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

当前国际市场中,信用交易已经逐步成为发展潮流和贸易惯例。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的金融资源,企业就能够掌握和运用贸易融资、项目融资、结构融资等金融工具,大幅提升外贸出口、项目竞标的竞争力和灵活度;企业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使国外买方的政治和商业信用转变为中国的国家信用,从而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空间。

四、推进出口信用保险,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

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符合国际惯例的出口促进工具,是体现政策意图、落实产业规划、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是商务部门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受到各级政府、广大出口企业的欢迎和肯定。进一步加强信贸协作,加快推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为外经贸企业提供金融创新服务,实现外经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1.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覆盖面。面对新的形势,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该始终牢记自身的政策性使命,进一步提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水平。商务部门要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加大政策宣传与引导,继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市场覆盖面,积极探索适合平台投保、网络营销和中小企业集群投保的承保模式,进一步简化流程、降低费率、提升服务,迅速扩充客户数量,扩大支持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我国外经贸发展的能力。

2.明确重点,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为落实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明确光伏、船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农产品等为重点支持的行业,优先倾斜承保资源,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大承保资源向优势产业倾斜,大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保力度;进一步支持我国企业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活动;进一步创新承保模式,优化限额审批、理赔等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加强风险管控和风险预警服务,努力为实现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服务地方,进一步助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因地制宜,结合各地产业特点,积极调整和完善承保政策,大力促进外经贸快速发展。如何寻找适合地方特点的出口信用保险方式,实现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并需持续努力的现实课题。

4.落实“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助推企业进军海外市场。以船舶、轨道交通、光伏和海外工程承包等行业为支持重点,进一步加大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专项安排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变项目运作理念,提高“走出去”投融资能力。充分利用中长期出口信贷保险和海外投资租赁保险工具,扩大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提高海外承包工程项目规模,增强“走出去”带动出口的努力,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围绕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利用多种产品服务组合,着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国家工程承保项目,努力加快出口企业“走出去”步伐,提升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5.创新服务,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国际竞争力弱等特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研究和推出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承保措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该与商务部门、商协会合作,在国内商务系统、工商联、贸促会、进出口商会网站上开通中小企业网上投保平台,以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更加优惠的投保成本、更加简便的操作手续,加大对全省中小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更好地运用以“基本保障、简易承保、标准维护”为主要特点的“中小企业简易承保模式”,作为“信用保险E计划”的补充产品,更好地贴近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6.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出口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国内商务部门要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紧密合作,创新思路,积极推进完善出口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一是着力打造出口风险预警和客户征信平台,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出口增长。二是着力打造出口融资服务平台,加强商务、信保、银行的资源整合和联手合作,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三是着力打造海外追账平台,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稳定经营。四是着力打造中小出口企业网络统保平台,充分利用商务系统和商协会的职能优势,加大对中小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创新服务和优惠服务,增强中小企业发展能力。

[1]黄娟.中国出口鼓励贸易政策的经济效率问题[J].财贸经济,2006,(10).

[2]谢利人,唐淑娥.出口信用保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保险研究,2007,(1).

[3]谷祖莎.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分析及发展思考[J].商业研究,2005,(15).

[4]侯伟鹏.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

[5]陈卫.完善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12).

[6]【美】汤姆森·斯迪克兰迪.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段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李峰.发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8,(11).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 篇4

第一节 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一、出□信用保险的含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出口信用保险定义为: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是指授信的官方机构直接提供的或担保的,为本国产品或劳务出口提供的融资贷款或信用。

理解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需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出口信用保险的出现和发展以支持商品出口为宗旨;二是出口信用保险与其他险种的显著区别在于不承保某一具体事件,它承保的是被保险人向国外买方提供信用后,由于国外买方或相关方违约而给被保险人造成的损失。

二、出□信用保险的种类

1、根据卖方向买方提供信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

2、根据保险责任的起止时间,可分为出运前出口信用保险和出运后出口信用保险

3、根据承保方式的差异,分为综合保险、特别保险和选择保险。

4、根据贸易活动项下使用银行融资方式的差异,可分为买方信贷保险和卖方信贷保险。

5、根据保障风险的不同,可分为只保商业风险、只保政治风险、既保商业风险又保政治风险的出口信用保险和汇率风险保险。

三、出□信用保险的特点

相比于其他的商业险种,出口信用保险先天即带有较强的政策性,从其运作目标和操作模式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非营利性

2、高风险性

3、政府支持

四、出□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1、20世纪80年代末,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在我国发展起来。2、198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开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3、1994年,我国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共同办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4、2001年,在中国加人WTO的大背景下,国务院批准成立专门的国家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第二节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内容及经营模式

一、出□信用保险的业务内容(一)承保的风险

1、政治风险

2、商业风险(二)承保的时间(三)承保的额度

(四)承保的费率保险费率一般由以下诸因素决定

1、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和进口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2、保险险别

二、出□信用保险的经营模式

1、政府直接设立模式

2、政府委托私人机构办理模式

3、进出口银行模式

三、出□信用保险与国际保理的比较(―)两者的不同

1、两者概念不同

2、两者性质不同

3、两者功能不同

4、两者操作方式不同(二)两者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1、两者的竞争性

2、两者的竞争性主要集中在出口商短期出口融资需求上。

3、两者的互补性

4、出口信用保险能填补保理业务的薄弱环节。

第三节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一、出□信用保险的作用

1、帮助出口商开拓新的国际市

2、为出口商提供安全的贸易支付

3、通过政策导向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实施

二、出□信用保险的风险防范

1、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

2、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增加风险承担的主体,从而降低投保企业的信用风险。

第十四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简介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及实施原因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RMBCrossBorderTradeSettlement)是指境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结算模式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收支。(二)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原因

(1)使用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地位紧密相关。特别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广受欢迎。(2)使用人民币结算有利于国内企业出口。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1、试点企业的选择与银行分类的规定

2、对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的规定

3、对兑换和融资的规定

4、对贸易真实性审核和反洗钱要求的规定

5、对贸易真实性审核和反洗钱要求的规定

6、对出口货物退(免)税和不纳入外汇核销管理的规定

7、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和外债登记管理的规定

8、对信息监测和监督管理的规定

第二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模式

一、清算行模式与境内代理银行模式下的人民币结算流程(一)出口收入人民币结算流程——清算行模式

(1)流出人境内的人民币渠道单一化,即人民币跨境收支只能通过港澳清算行进行过渡。(二)进口支付人民币结算流程——清算行模式(三)出口收入人民币结算流程一_境内代理银行模式(四)进口支付人民币结算流程——境内代理银行模式

二、清算行模式与境内代理银行模式的比较

1、在相似点方面

(1)两种模式均通过境外中资或境内银行作为人民币跨境收支通道。

(2)境外参加银行均需在港澳清算银行或境内代理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并利用该账户实现人民币收支。

2、在不同点方面

(1)清算行模式实质上是“境外代理银行”模式,因为港澳清算行均位于港澳地区,均受港澳货币当局的监管。

(2)管理风险不同。境内代理银行模式的管理风险明显高于清算行模式,这是因为境内代理银行数量远高于港澳清算行数量,对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要求较高。(3)结算路径长短存在差异。

三、结算模式的发展方向

(1)CIPS(—期)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处理客户存款和金融机构汇款业务。(2)各直接参与者一点接入,集中清算业务,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3)采用国际支付保文标准,便于参与者跨境业务的直接处理。(4)运行时间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大亚洲等人民币业务主要时区。(5)为境内直接参与者提供境内专线接入方式。

第三节主要结算方式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的应用

一、汇付(电汇)

(一)出口流程

在采用电汇作为结算方式时,港澳进口企业应根据合同条款向试点企业支付人民币款项具体包括以下六步。

1、港澳进口企业向港澳银行(即境外参加银行)提交汇款指令及相关资料,指令中的收款银行是试点企业开有人民币账户的境内结算银行。非港澳进口企业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在港澳银行开户等方式实现人民币支付。

2、港澳银行经审核处理后,通过业务系统向港澳清算行提交汇款指令。

3、港澳清算行收到汇款指令后,经检查无误并借记港澳银行人民币账户,将汇款指令提交至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4、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港澳清算行发来的汇款指令进行合规性检查,并贷记境内结算银行人民币账户,随后将汇款指令发送境内结算银行。

5、境内结算银行收到系统发来的汇款指令,经审核无误后为试点企业办理人账手续。

6、试点企业收妥贸易款项后,按照要求做好国际收支申报等手续。

(二)进口流程

试点企业利用电汇向港澳出口企业支付人民币款项时,具体流程类似于出口。

1、试点企业向境内结算银行提交汇款指令及相关贸易背景资料,背景资料主要是为了证明贸易支付的真实性。

2、境内结算银行对试点企业提交的指令及资料进行审核后,通过业务系统提交汇款指令,同时借记试点企业人民币账户。

3、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境内结算银行提交的汇款指令进行审查,并借记境内结算银行人民币账户,随后将汇款指令发送港澳清算行」

4、港澳清算行收到支付系统发来的汇款指令后,通过业务系统将汇款指令转发港

5、澳银行并贷记港澳银行人民币账户,6、港澳银行收妥款项,审核后为港澳出口企业办理人账手续。

7、试点企业付妥款项后,按照要求做好国际收支申报等手续。

二、光票托收(支票)(一)出口流程

采用光票托收(支票)结算方式,试点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十三步实现收取相关人民币款项。

1、试点企业按照合同发货并收到港澳企业开出的支票后,委托境内结算银行将支票向港澳银行提示付款。港澳银行是该支票的付款银行。

2、境内结算银行接受委托后,委托广州票据交换所向港澳银行转交支票。

3、广州票据交换所将支票提交至港澳清算行。

4、港澳清算行将支票提交至港澳银行同业结算公司。

5、港澳银行同业结算公司清分支票后将其提交至港澳银行。

6、港澳银行经审核无误后,借记港澳企业人民币账户。

7、港澳清算行将港澳银行无退票信息发送至广州票据交换所。

8、港澳清算行借记港澳银行人民币账户。

9、广州票据交换所根据无退票信息,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提交票据交换系统清算差。

10、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根据广州票据交换所提供的信息借记港澳清算行人民币账户。

11、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同时贷记境内结算银行人民币账户。

12、境内结算银行按规定为试点企业办理人账手续。

13、试点企业收妥款项后,按照要求做好国际收支申报等手续。(二)进口流程

采用光票托收(支票)结算方式,试点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十二步支付相关人民币款项。

1、试点企业按照合同收货并签发支票给港澳企业,港澳企业委托港澳银行收款。境内结算银行是付款银行。

2、港澳银行接受委托后,委托港澳同业结算公司向境内结算银行转交支票。

3、港澳同业结算公司将支票提交至广州票据交换所。

4、广州票据交换所将支票提交至境内结算银行。

5、境内结算银行经审核无误后,借记试点企业人民币账户。

6、广州票据交换所将境内结算银行无退票信息发送至港澳银行同业结算公司,同时港澳银行同业结算公司则将该无退票信息发送至港澳清算行。

7、广州票据交换所将票据交换清算差提交至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8、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借记境内结算银行人民币账户。

9、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贷记港澳清算行人民币账户。

三、跟单托收(汇票)(―)出口流程

将跟单托收(汇票)作为结算方式时,境外进口企业将根据惯例向试点企业支付人民币款项。

1、试点企业按照合同发货并开立汇票后,委托境内结算银行(托收行)将汇票及相关单据向境外进口企业提示付款。

2、境内结算银行接受委托后,委托港澳银行(代收行)向港澳企业转交汇票及单据。

3、港澳银行接受委托后,将汇票及单据提示港澳企业。

4、港澳企业向港澳银行提交付款指令及相关贸易背景材料。

5、港澳银行收到汇款指令并审核相关贸易背景材料后,借记港澳企业人民币账户并通过业务系统向港澳清算行提交汇款指令。3

6、港澳清算行经审核并借记港澳银行人民币账户后,向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提交汇款指令。

7、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港澳清算行发来的汇款指令核对无误后,向境内结算银行发送收款指令,并贷记境内结算银行人民币账户。

8、境内结算银行收到收款指令经审核后,为试点企业办理人账手续。

9、试点企业收妥款项后,按照要求做好国际收支申报等手续。(二)进口流程

试点企业在向港澳企业支付人民币款项时,具体流程类似于出口,主要包括以下九步

1、港澳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发货并开立汇票后,连同其他单据委托港澳银行(托收行)向试点企业收款。

2、港澳银行接受委托后,委托境内结算银行(代收行)向试点企业提示汇票及单据。

3、境内结算银行接受委托后,将汇票及单据提示试点企业。

4、试点企业向境内结算银行提交汇款指令及相关贸易背景材料。

5、境内结算银行收到汇款指令并核对后,通过业务系统向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提交汇款指令,并借记试点企业人民币账户。

6、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境内结算银行发来的报文核对无误后,向港澳清算行转发收款指令,并借记境内结算银行人民币账户。

7、港澳清算行审核并贷记港澳银行人民币账户后,通过业务系统向港澳银行发送收款指令。

8、港澳银行收到收款指令经审核后,为港澳企业办理人账手续。

9、试点企业付妥款项后,按照要求做好国际收支申报等手续。

四、信用证(―)出口流程

在采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时,港澳企业将根据信用证惯例向试点企业支付人民币款项(1)港澳企业向为其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港澳银行提交开立信用证申请

(2)港澳银行开立信用证后,要求境内结算银行(通知行/议付行)通知试点企业信用证已开立。

(3)境内结算银行通知试点企业信用证已开立。

(4)试点企业随后备货,在发出货物取得运输单据并备齐信用证要求的其他单据后,将单据交给境内结算银行。

(5)境内结算银行审核信用证及相关单据后买人单据,垫付贸易款。(6)境内结算银行支付货款后将单据及信用证立即寄给港澳银行索偿。

(7)港澳银行审核单据认为符合信用证要求后,通过业务系统向港澳清算行提交付款指令。(8)港澳清算行收到付款指令并检查无误后,借记港澳银行人民币账户,向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提交付款指令。

(9)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港澳清算行发来的付款指令进行检查处理后,将付款指令发送境内结算银行,并贷记境内结算银行人民币账户。(10)试点企业按要求做好国际收支申报等手续。(11)港澳银行通知港澳企业付款赎单。(12)港澳企业付款赎单。(二)进口流程

主试点企业利用信用证向港澳企业支付人民币货款时,具体流程类似于出口,主要包括以下十二步。

试点企业向境内结算银行提交开立信用证申请。

(2)境内结算银行开立信用证后,通知港澳银行(通知行/议付行)。(3)港澳银行通知港澳企业信用证已开立。

(4)港澳企业收到信用证后备货,在发出货物并取得运输单据后,将单据连同信用证提交港澳银行。

(5)港澳银行审核相关单据及信用证后,向港澳企业买入相关单据,垫付贸易款。(6)港澳银行将所买人的单据立即寄给境内结算银行索偿。

(7)境内结算银行审核单据并认为符合信用证要求后,通过业务系统将付款指令提交至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8)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境内结算银行提交的付款指令进行检查后,将付款指令发送港澳清算行,并贷记港澳清算行人民币账户

(9)港澳清算行收到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来账后,通过业务系统将付款指令发送至港澳银行并贷记其人民币账户。

(10)境内结算银行通知试点企业付款赎单。

(11)试点企业向境内结算银行付款,并获得单据以提取货物。(12)试点企业按照要求做好国际收支申报等手续。

第四节协议融资在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中的应用

一、人民币协议融资基本概念及特点

人民币协议融资是指在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基础上,境内进(出)口商通过与境外银行签署融资协议,调用境外银行人民币资金为境内进(出)口商提供贸易项下资金融通的行为。人民币协议融资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融资协议是由境内进(出)口商与境外银行签订,境内结算银行提供融资担保一旦未来融资出现损失,境内结算银行需要代境内进(出)口商向境外银行偿还融资。因此,在这种融资中,境内结算银行往往选择自己的海外分行作为境外银行。

(2)境内结算银行需要帮助境外银行审核进(出)口商资信、经营资格和交易背景,并以此获得相应的费用收人。此外,境内结算银行还承担结算中转站功能,代为划转融资项下的人民币资金。

(3)协议融资不占用境内结算银行的信贷额度和外债指标,境外银行也可以通过这种融资方式,建立向境内企业提供贷款的可行性通道。

(4)目前,境外人民币融资利率普遍低于境内,通过协议融资方式,境内企业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二、出□贸易人民币协议融资

(1)境内出口商向境内结算银行提出协议融资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由境内结算银行代为联系确定一家境外银行(或者预先已经由境内出口商确定的境外银行),由境外银行向该企业提供出口贸易人民币协议融资,且境内结算银行提供融资担保。

(2)境内结算银行联系境外银行询价并提供境内出口商及出口贸易的相关材料,等待境外银行审批。

(3)境外银行审核材料后决定批准向境内出口商提供融资。(4)境内结算银行代表境外银行与境内出口商签订融资协议。(5)境外银行针对出口贸易需求向境内结算银行提供人民币融资款。

(6)境内结算银行将境外银行提供的人民币融资款,划至境内出口商人民币账户。(7)境外进口商收到货物后,将人民币货款支付给境内出口商。

(8)境内出口商到期偿还人民币融资,将人民币本息支付给境内结算银行。(9)境内结算银行代境内出口商将人民币融资偿还给境外银行。

三、进□贸易人民币协议融资

进口贸易人民币协议融资具体分为如下七步。1)申请协议融资

2)境内结算银行联系境外银行询价并提供境内进口商提供融资。3)境外银行审核材料后决定批准向境内进口商提供融资。4)境内结算银行代表境外银行与境内进口商签订融资协议。5)境外银行向境外出口商支付货款。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流程 篇5

(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险投保流程: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流程详见下图:

(二)投保

1.出口业务分析

当出口企业有意向投保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会向出口企业积极推介业务,同时调查了解出口企业的出口历史、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和国别地区分布、与主要海外买方的交易历史以及出口信用保险需求等信息,帮助出口企业分析其出口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2.产品选择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根据出口企业的出口结构和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向出口企业提出风险规避建议,并帮助出口企业选择最合适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承保方案。

3.填写《投保单》 出口企业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初步达成投保意向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会指导出口企业填写《投保单》。

(三)制订保险方案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收到出口企业提交的《投保单》后,根据《投保单》所载投保条件,即为投保企业制订承保方案,承保方案的具体条件体现在《保险单明细表》中。

《保险单明细表》的主要内容包括:适保范围、赔偿比例、最高赔偿限额、保险费率、申报方式、保单批注和争议解决方式等等。

1.适保范围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通常强调统保原则,即拟投保的出口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须将其适保范围内的所有出口全部投保。投保企业不得选择某一部门业务投保或某一买方投保,也不得仅挑选风险高的业务投保。参加统保可以帮助投保企业用可控的保险成本规避全部不确定的收汇风险,确保企业整体经营得到有效保障;而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来说,统保的保险责任可以自然分散风险,平衡保险公司的业务损益,提高保险偿付能力。良好的业务平衡直接作用于保险成本的降低,最终收益者仍是参加保险的企业。

2.赔偿比例

目前,各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承保风险所致损失均采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共担风险的方式,即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担绝大部分损失责任,被保险人自担少部分损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责任部分统称为赔偿比例,背包现任自担的损失为免赔额。制定一定比例的赔偿原则的目的在于增强被保险人的风险意识,促进被保险人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实施免赔的部分通常在企业的利润限度之内,即便发生,企业也不至于损失过重,而防范成功,企业将获有应得利润。

3.保单最高赔偿限额

“保单最高赔偿限额”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每一保险单期限内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累计限额,亦称“保单限额”。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一般按出口企业当年预计适保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与出口企业约定“保单最高赔偿限额”。

4.费率厘定

在制定承保方案过程中,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费率厘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一般由基础费率和浮动费率两部分构成。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基础费率采用矩阵费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综合考虑国家(地区)风险类别、支付方式、信用期限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基础费率表,费率水平随着买方/银行所在国家(地区)风险和结算方式风险的增大而有所提高。此外,信用期限越长,费率水平也会越高。

在基础费率基础上,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根据投保人历史出口经验和承保记录,结合买方资信等因素,对不同保单、不同投保条件、相同国家风险类别的不同买方的适用费率进行浮动调整,对不同保单实施差别费率。

5.出口申报 “出口申报”是被保险人的具体出口业务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获得保险保障的重要环节。被保险人需逐笔将适保范围内的出口业务向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申报,保险公司则依据被保险人的申报承担保险责任。出口申报方式有:月申报、周申报和即时申报等几种。

6.保单批注等其他内容

保单批注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保险方案所作的特殊规定,如扩大或缩小保险适用范围等,也可以是保险人要求对保单条款的修正和补充,被保险人需格外注意。

(四)出具保险单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出口企业所投保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为每一投保企业厘定费率并制定保险方案之后,即可签发保险单。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单后,会将《保单明细表》、《费率表》、《国家(地区)分类表》、《买方信用限额申请表》、《信用限额审批单》和《出口申报单》等单证提供给投保的出口企业。

(五)保单续转和保单终止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险单有效期一般为一年,保险单有效期届满时可自动续转。在保险单有效期到期前一个月,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会对保险单有效期内的保单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从被保险人的履约率、投保率、风险集中度、限额批复率、限额使用率、可能损失率、未了责任金额、赔付率等多个角度对保单承保情况进行回顾,并按照续转保险单的费率测算模型,重新测算续转保险单的适用费率,调整承保条件。

如果被保险人对调整结果无异议,保险单在本期届满时将依新的承保条件续转,有效期为一年。

在保险单有效期到期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或被保险人任一方有意终止保险单,均应提前通知对方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单终止并不影响终止日前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单条款规定已承担的保险责任。

被保险人在保险单有效期内有权单方面解除保险单。被保险人严重拖欠保费或在履行其规定义务方面有严重过错甚至有欺诈行为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权解除或撤销保险单。如果保险单由于被保险人的原因解除,并不影响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按保险单条款规定承担保险责任,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收保险费不予退还;但保险单因被保险人欺诈被撤销或解除,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该保险单项下的所有保险责任亦全部终止,已收保险费也不予退还。

(六)申请信用限额

1.信用限额涵义

“信用限额”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向某一买方/银行以特定付款方式出口项下的信用风险承担赔偿责任的最高限额。信用限额包含支付条件、金额和生效时间三个基本要素,有时还需规定特别限制条件,如赔偿比例、有效期等。

与其他商业保险不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所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并不是实际出口金额,而是以信用限额为最高赔偿责任额。当实际损失金额小于有效信用限额时,保险赔偿责任=损失金额×保险单规定的赔偿比例;当实际损失金额大于或等于有效信用限额时,保险赔偿责任=有效信用限额×保险单规定的赔偿比例。

信用限额需要逐笔审批。审批信用限额是出口信用保险承保工作的核心环节,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依据被保险人的限额申请,对与此相关的风险因素做专业风险评估,最终将可接受的风险程度折换成可赋予具体买家或银行的信用上限,即信用限额,并以批准该信用限额为标志,承担相应风险责任。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对信用限额的科学审批,确立承保责任、控制和平衡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所批准的信用限额一般为可循环使用限额。

2.信用限额的循环应用

对某一买方/银行的信用限额一经批准,被保险人对该信用限额生效日后的出口便获得持续的保险保障。所批准的信用限额将在保险单有效期限内持续有效并可循环使用,直至保险人书面变更此限额时为止。

信用限额是个额度受限、可调配、周期性使用、动态的余额概念。它可以理解为被保险人在任何时间可以对某一买方保持应收账款的最高额度。

3.申请限额

信用限额是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保障的依据,也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诺保险责任的证明。因此,出口企业在接到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发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保险单》后,应在执行出口合同前,就保险单适保范围内出口的每一买方及其银行在向保险公司书面申请信用限额,并填写《买方信用限额申请表》。在填写《买方信用限额申请表》时,出口企业应按表上要求,将买方的情况,双方贸易条件以及所需的限额填写清楚。

(七)限额审批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收到被保险人提交的信用限额申请后,将对买方/银行所在国家(地区)政治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在资信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买方/银行商业风险做出评估,如符合条件,将在总限额余额范围内审批买方信用限额。

1.国别风险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分析买方/银行所在国家(地区)政治风险时,会对该国(地区)政治、经济、法制环境、特殊贸易限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并着重注意买方/银行所在国家(地区)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政府的外汇管制措施以及与他国的关系等宏观因素,以便对该国(地区)国别风险做出综合评判。

2.买方资信调查

对买方进行资信采集主要有三个渠道:

一是通过官方注册机构、商业登记机构了解买方基本注册信息,并通过资信调查渠道获取买方的资信资料。资信调查渠道可以根据出口商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委托,对进口商的历史背景、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并出具书面资信报告。常见的资信报告包括有买方注册信息、经营地址、公司性质和经营范围、隶属关系、业务规模、财务信息、主营业务、管理层信息、股权结构、历史沿革、关联公司、银行融资、法律诉讼、抵押及追账记录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出口商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全面、及时了解进口商的资信情况,快速、准确地做出商业决策,有效规避和转移风险。

二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可通过融资银行、行业协会、信用评级机构、商业公司数据库、驻外使领馆、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再保险人、商会等多个渠道获取买方所处行业以及买方相关公共信息。必要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会与买方直接联系,指派专业机构对买方进行现场拜访,直接从买方处获得第一手信息。

三是通过被保险人获取买方最新财务报表、银行授信额度证明、以及同买方的交易历史和收汇记录等。

3.买方/银行商业风险分析与评估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对买方进行商业风险评估时,除了关注其所在国家风险外,还要对收集来的买方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其最新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发展趋势,预测潜在的信用风险。

4.买方总限额评定

买方或银行总限额是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特定的买方或银行,根据其总体资信状况,通过风险评估核定的累计最高可授信额度。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多方收集来的基础信息和数据进行甄别、更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对买方、银行进行信用等级评估。

买方总限额评定主要参考因素有:买方所在国家(地区)的风险等级、买方企业性质、经营规模、买方所处行业和买方经营风险综合评估结果等。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常都会通过设定买方风险评估模型,对买方风险给予评级并据此给予总限额。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评定买方总限额时,对正面或有利信息较多的企业可提高授信,对负面或不利信息较多的企业降低授信甚至不予授信。

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由于开证行或保兑行承担第一付款义务,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也是信用证贸易项下开证行或保兑行的付款风险,因此,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核定银行总限额时,主要分析的是开证行或付款行的信用状况,而弱视买方的履约能力。

在审核开证行(或保兑行)的信用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主要考虑如下几点:银行的排名情况、开证行或保兑行的资产规模、开证行或保兑行的自有资本充足率、开证行或保兑行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历史记录。

5.批复有效信用限额

信用限额是有限资源,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填写的《信用限额申请表》、《信用限额申请附表》以及提供的其他信息进行认真研究,根据买方风险评估结果和保险数据库中的承保记录,结合被保险人合同金额、出运时间和频率、最高单批金额、放帐期、运输方式以及在途时间等,审慎判断被保险人在一个信用周期内所需要的放帐额度,依据有效控制风险的原则,在总限额可授信余额范围内合理审批有效信用限额,以最小的金额和最好的支付条件恰如其分地满足被保险人的信用限额需求。

6.信用限额跟踪管理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审批信用限额后,买方/银行所在国家(地区)政治风险可能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而买方的偿付能力和付款意愿也会随着买方所处商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此,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必要建立一整套日常风险监控体系,对已批复信用限额的国家风险、买方所处行业风险以及买方自身经营风险进行跟踪管理。如果风险发生变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于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需要,会对信用限额进行及时调整。当有不利事件发生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会与相关被保险人联系,及时调整特定买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信用限额,并协助被保险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避免损失扩大。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降低或撤销信用限额不影响信用限额被降低或撤销前已承担的保险责任。当信用限额被调整或撤销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将信用限额调整或撤销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并要取得被保险人的确认回执。

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建立大限额买方风险跟踪和防范机制,对单笔非证有效信用限额金额较大买方或某一买方项下累计有效信用限额较大买方进行专门跟踪和管理。对于大限额买方,在信用限额申请阶段,要调取更多的资信报告和财务信息,由专门的风险评议机构进行审议。在信用限额审批后,还会从多个渠道搜集买方资料,随时关注买方风险信息并及时进行分析。如果发现买方出现风险异动信号,公司会与被保险人及时进行沟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由于信用限额是稀缺有限资源,在审批限额的同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会密切关注被保险人已获批准信用限额的使用情况,对于经核实确为空置或使用不足的信用限额,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权书面撤销或降低该信用限额,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信用限额的空置和浪费。

(八)出运申报与保费缴纳

1.出运申报

(1)意义

出口申报是保险公司在保单适保范围内对被保险人的每一笔出口承担保险责任并计收保险费的依据,也是被保险人应尽的义务之一。被保险人在出口申报时应尽量做到完整(单据要素填写完整)、真实(有实际出运,与各相关出运单据相符)和及时。

(2)申报方式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月申报,周申报,即时申报。申报方式定明于《保单明细表》中。被保险人应注意各申报方式的时间限制,根据《保单明细表》的约定进行申报,以免没有按时申报影响索赔权益。

(3)出口申报单

被保险人应按照《保单明细表》规定的时限要求填写《出口申报单》,向保险公司进行出运申报。《出口申报单》一般包括被保险人名称、保险单号、买方代码、合同付款条件、运输方式、出运日期、应付款日、商品名称(中文)、商品类别代码(海关)、发票号码、货币名称和发票总值等内容。

2.保费计算与缴纳

(1)意义

按照保单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保费,是被保险人的应尽义务之一,也是其获得相应风险保障的基本前提。

(2)保费计算

保险公司按发票金额剔除预付款(申报时需说明)和《保单明细表》列明的费率,计算保险费。

(3)时限要求

保险公司一般每月集中寄送被保险人上月出口申报的缴费通知书。收到《保险费通知》后,被保险人应按照保单规定的时限足额缴纳保险费。如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保险费,将影响到被保险人申报的相关出口项下的索赔权益;如拖欠保费超过规定一定期限,保险公司将停止接受申报;更甚者,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单。

(九)收汇确认及信用限额跟踪管理

1.意义

为了及时了解出运项下应收货款的风险状况,一些保险公司定时与被保险人核对收汇状况,进行收汇确认。收汇确认的主要目的在于:

(1)可对应收账款进行即时风险控制

定期的收汇确认可帮助被保险人及时发现可能风险,尽早进行货款催收,以降低损失。(2)确定限额使用情况,及时申请追加限额

及时的收汇确认可帮助被保险人摸清实际的限额占用量,避免盲目出运,造成超限额,丧失风险保障。

(3)发现逾期后及时提报可能损失以保障索赔权益

及时的收汇确认可帮助被保险人及时发现逾期货款,以保证按照保单规定的时限向保险公司提交《可能损失通知书》,保障索赔权益。

2.收汇跟踪单

保险公司一般以《收汇跟踪单》形式向被保险人征询收汇。

收汇确认所需信息,被保险人应及时填写并反馈。在开通电子商务平台的情况下,被保险人也可通过网络进行收汇确认工作。

3.限额追加

收汇确认完成后,如发现剩余限额已不足安排继续出运,被保险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信用限额追加申请。

追加信用限额的申请视同申请新限额,被保险人需要重新填写买方信用限额申请表,并提供该买家的收汇记录和其他有利于提升买家资信的相关材料。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 篇6

在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特别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开始,全球金融系统被卷入了异常前所未有的风暴中,部分国外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个别国家或地区进口商恶意逃债或违反合同的现象明显增多,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临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出口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避免收汇风险,降低出口风险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需要了。

一、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来自哪几方面

1、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在一定程度上由政府控制的事件或社会事件引起的给国外债权人(出口商、银行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是指受国际间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出口贸易信用风险。

相对于商业风险,国家风险的显著特点是其产生于跨国金融贸易活动中,与国家主权有密切关系,是由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并且具有强制性,非合同或契约条款所能改变或免除,因此带有巨大危害性。

2、国外客户风险。国外客户风险又称商业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意欺诈。有的企业一开始就没有还款意愿,以种种借口恶意拖欠出口方货款,逃避债务。这种人为欺诈所导致的出口贸易信用风险行为危害最大,欺诈的目标可能是定金、预付货款、货款、货物、保险金等等。

(2)技术贸易壁垒。花样翻新的技术贸易壁垒(TBT)是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遭遇退运的罪魁祸首。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结构,纷纷制定严格苛刻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安全防护标准、卫生标准、包装认识标准等,限制、阻挡他国产品的进入。

(3)合同纰漏。由于我方合同履行不严谨,外方找借口不付或少付款;或由于质量不符、单证不符,遭对方拒付货款。

(4)客户企业的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货款。此类客户往往处于破产的边缘,负债多,产品积压滞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没有能力还款。二、四、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1、风险保障功能。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承保国家风险和商业风险,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外部风险保障,为出口企业的稳定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也为国家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出口促进功能。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渠道,因此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率地选择贸易伙伴,更加大胆地开拓新兴市场,以更加灵活的结算方式、交易手段提升竞争力,从而扩大交易机会,创造出口增量。

3、融资支持功能。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提升企业的信用条件,构建多种方式的融资渠道,使企业在国际、国内资金市场上获得融资便利和资金支持,满足其出口和对外投资的资金需求,发挥政府信用拉动商业资金的作用。

4、政策导向功能。出口信用保险通过倾向性的保险政策和灵活的费率调节手段,有针对性地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配合国家外经贸和产业政策的实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鲜明地体现了国家政策导向的特征。

5、损失补偿功能。出口信用保险对企业的风险保障作用,最终体现在对企业的赔款上。无论是政策性风险还是商业性风险,一旦发生都将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赔偿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损失,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当企业出现客户拖欠货款时,报损后可以先得到赔款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后续委托中国信保海外追偿机构追讨货款,节省自己追讨的精力和成本,同时进一步减少损失。

由于以上的功能特性,出口信用保险对促进各国的出口和对外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

三、我县出口企业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

目前,我县的出口信用保险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外贸的大幅增长不相符合。在我县出口总额中,大概只有1.1%左右投保了出口信用险,还有相当于我国出口总额98%左右的出口贸易并没有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我国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仅占我国出口企业的3%左右,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的存在。我县外贸出口企业共415家,只有9家企业在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占比只为2%。2008年投保金额为99万美元仅占全县出口额的0.3%,2013年投保金额为8710万美元,占全县出口额的14%。

四、我县外贸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

1、我县出口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投保意识差

企业对出口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出口收汇风险还抱有侥幸心理,或者仍然习惯采用比较保守的贸易结算方式,有的简单的用“放弃订单”的小计方法来回避风险。

2、企业对于出口信保认识不足。

我县很多企业认为出口信保投保费用昂贵,大部分工艺品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小,利润低,认为投保费用会缩减一部分利润空间,不值得投保,另有企业认为目前的风险还不需要使用出口信保来保驾护航。企业对出口信保的认识也非常粗浅,认为只是事后赔付而已,其实出口信保在事前客户、市场风险分析防范,资金融资等各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我县外贸出口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

1、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地区性或全球性经济动荡。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欧盟经济急剧下滑,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更会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另外反恐战争、局部地区金融、政治危机、印巴局势、中东形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我县国际贸易风险显著上升,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可有效帮助企业防范和控制出口贸易风险。

2、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实施市场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开拓新兴市场、接洽新客户,国家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收汇风险问题,实现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

3、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一些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制定相应的技术和卫生标准,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风险加大。出口信用保险依据国家外交、外贸、财政、金融等政策,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弥补了商业保险业务的不足和缺陷,有益于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

仙琚制药是第一批运用出口信保的企业,六年来投保金额已达2.5亿美元,受益匪浅。仙药分别于2013年9月18日、2013年12月23日分别申报巴基斯坦两个客户损失,金额分别为13500美元和43500美元,2014年01月20日申报一个巴基斯坦的客户损失,金额15500美元,出口信保公司介入后也已全额回款。2013年12月17日报损720000美元,已赔付金额648,000.00 美元,赔后委托我司海外追偿渠道追讨,于2014年12月成功追回第一笔追偿款563,498.10美元,按照权益比例,仙药再拿回追回款的10%,为进一步减少企业损失,后续渠道仍在跟进追讨,因此企业目前已接近零损失。

六、如何更好的让出口信保为企业所用

1、我县出口企业应进一步主动了解和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保证企业降低贸易风险。一是出口企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外贸企业必须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体系,全面管理外贸企业出口信用的各环节。很多外贸企业负责人认为,信用管理就是追收账款,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追账只占信用管理很小一部分。当货物出口时,应对出口的货物和国外买家时时监控,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国外买家得到满意的服务,争取早日收回货款。信用管理部门还应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市场销售部门,了解国外买家的资信优劣,为做好以后的出口提供决策依据,从业务流程上控制风险的发生。结合采用出口信用保险来逐步建立外贸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达到控制外贸风险的目的。二是熟悉出口信用保险条款,积极配合保险公司。不能认为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就万事大吉,外贸企业就没有了风险,企业在明知国外买家在交易中未支付预付款,也未在申请限额时说明,存在故意隐瞒不良交易记录和知险后出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信保公司对其未来收汇风险的评估和判断,极大地损害了信保公司的权益。信保公司也会以出口企业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存在重大瑕疵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并不退还保费。由此可见,购买信用保险,不等于就没有风险。因此,了解出口信用保险条款,积极配合保险公司,才能最有效控制风险。三是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小企业在从事外贸业务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资金,二是在目前汇率风险。目前,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支持外贸企业融资和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赔款权益转让方式和出口票据保险方式,外贸企业应积极利用这两种方式。

2、政府部门加大对企业运用出口信保的补助力度。近年省政府部门出台利用政策性出口信保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文件,为更好的落实省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和优化结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优势,将其确定为支持外贸发展的重点,在政策上也加大补助力度。我们也要积极响应该号召,加大企业对在出口信保实际支付保费给予重点扶持,特别是年出口2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 篇7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加深和蔓延,在对外贸易领域,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造成“订单减少”,另一方面信用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收汇风险加大,导致部分出口企业有订单不敢接,交易严重下滑,中国对外贸易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符合世贸组织(WTO)规则的贸易促进措施,是保障中国企业收汇安全、促进出口成交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时,明确要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2009年5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作为稳定外需的6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一,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安排。即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降低保险费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

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作为当前中国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措施首先安排,这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的突出体现。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市场严重萎缩,经济景气与信心指数迅速走低,国际经济特别是贸易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国际贸易量也大幅度下降,一些国家。行业和企业流动性不足,经营困难,企业破产、倒闭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着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安全。与此同时,世界大多数商业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调低了主要贸易国的主权评级。提高信用风险级别,收紧信用交易额度,提高保险费率,压缩了国际贸易的信用空间,而各国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纷纷加大了对本国出口贸易的支持力度。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作为中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要求,为保障中国企业的出口收汇安全,保持和扩大企业出口能力,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应对能力。果断作出了“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的决定,迅速调整了业务策略,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了对国际贸易市场的监测、跟踪和评估,定期为中国企业发布风险预警,强化对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服务,并向社会郑重承诺。实行积极的承保政策,不收缩信用限额,不缩小保险责任范围,不提高保险基础费率,加快承保与理赔的响应速度。这都充分体现了政策性保险机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与专业化服务能力。

国务院关于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措施出台后,中国信保高度重视,要求全系统紧急行动起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担责任,不辱使命,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作用。目前,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任务已经全部分解落实到公司各地营业机构,配套出台了有关承保、理赔、追偿、资信服务、风险控制、业务流程优化等一系列业务支持方案,在组织领导、考核激励,人力资源配置和营销宣传等方面也已经采取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6月3日,中国信保与商务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6月5日,专门召开了全体员工动员誓师大会。中国信保总经理王毅表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责任重于泰山,中国信保将全力以赴,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担责任,不辱使命,竭尽全力完成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的目标任务,为“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贯彻国务院会议精神,中国信保打破常规,创新举措,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方面:一是加大承保力度。创新承保模式,进一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承保效率。依照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满足机电、农产品、汽车、轻工、纺织和服装、化工医药和高新技术等行业的投保需求。二是进一步下调费率。短期险费率在2008年基础上进一步下调,从而进一步降低投保企业直接成本,引导企业积极投保,促进企业扩大出口。三是提供更加全面的保前、保后服务。提高资信调查、定损核赔等业务环节的工作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商账追收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出口收汇风险,减少损失。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发布重点行业、重大买家的风险预警信息,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指引,合理规避风险。四是创新产品,改善服务,积极研发银行保单产品,完善中小企业保单,推行集约承保模式,便利广大中小企业获得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五是加大与银行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功能,便利出口企业贸易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六是统筹调配资源。加大资源向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倾斜力度,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实施有效的考核激励政策,加强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与促进企业出口的统筹协调,提高决策与执行能力,提高市场反应能力,迅速调整了人力资源配置,充实了承保、理赔、追偿和基层展业团队力量,提升了专业服务水平。七是加强与各级商务部门的沟通协作。主动与各级商务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究支持各地外经贸发展的措施。八是扩大营销宣传。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中介机构、核心媒体的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培训、推广。

上一篇:妇女节六年级日记400字下一篇:理论力学各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