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各章小结

2024-07-26

理论力学各章小结(共6篇)

理论力学各章小结 篇1

《理论力学》内容小结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运动的描述方法

1.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参考的另一物体叫参考系。

2.运动与静止——相对于参照坐标系而言,运动质点的坐标是时间t的函数,如质点坐标为常数,则为静止。3.运动学方程

(a)矢量形式rr(t)

(b)坐标形式

Ⅰ直角坐标xf1(t),yf2(t),zf3(t)

Ⅱ平面极坐标rr(t),(t)

4.轨道——运动质点在空间一连串所占据的点形成的连续曲线,其方程可由上述运动学方程消去t而得。

二、速度与加速度 dvd2rdr1.矢量形式v,a2

dtdtdt2.分量形式(平面)

;加速度 ,,yⅠ直角坐标

速度xyx,横向加速度r2r ;径向加速度,横向速度rⅡ平面极坐标

径向速度rrr2v2dvdv,法向速度0;切向加速度Ⅲ自然坐标

切向速度s,法向加速度 s,或vdtds

三、平动参考系

1.匀速直线运动参考系

vv0v(绝对速度=牵连速度+相对速度)

aa(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2.加速直线运动参考系

vv0v

aa0a(绝对加速度=牵连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一、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1. 自由质点 ,t)(a)矢量形式

mrF(r,r(b)分量形式

Fy,mFx,mFz yxzⅠ直角坐标

m2r)F )F,m(rrrⅡ平面极坐标

m(r2v2dvⅢ自然坐标 mFn,0Fb F,mdt2. 非自由质点——取消约束,代以约束范作用力,就可把非自由质点视为自由质点,再和约束方程联立求解。3. 理想线约束

v2dvFnRn mF,mdt

二、功与能 1. 功 WBABFdrFxdxFydyFzdz是一个线积分,一般随路径而异

A2. 能——物体作功的本领,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3. 动能Ek4. 势能 1mv2,m是质点的质量,v是质点的速度 2如FV,则力所作的功与路径无关,只与两端点的位置有关,这种力叫保守力,在保守力场中,函数V(x,y,z)就是质点在(x,y,z)点上相对于某一规定零点的势能。

三、质点动力学的几个基本定理与守恒定律 1.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pmv dpd(mv)动量定理F

dtdtC2,zC1,yC3 动量守恒定律F0,p恒矢量,或x2. 角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对一点的角动量Jrp 力矩MrF d)yFzzFyzym(yzdtdJdxz)zFxxFz 角动量定理 M

或 m(zxdtdtdm(xyyx)xFyyFxdt角动量守恒定律M0,J恒矢量,或 yxC6 xzC4,zxC5,xyzyyz3.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12动能定理 dEkd(mv)Fdr

2机械能守恒定律——对保守力成立,EkVE

第三章 质点系动力学

一、质点系

1. 质点系是由许多相互间存在作用的质点所组成的系统。2. 内力和外力

质点系中质点间相互作用的力叫内力; 其他物体对质点系内质点的作用力叫外力;

质点系中任何两个质点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满足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故对整个质点系而言,内力的总和为零,即

n(i)(i)

FFij0

i1j1ji对任意参考点,内力矩之和也为零,即

n(i)(i)MrijFij0

i1j1ji3. 质心——质点系的全部质量可认为集中在某一点上,这点叫质点系的质心(刚体也是这样)。其直角坐标为

xCmxii1nnimi1,yCmyii1nniimi1,zCmzi1nnii

iimi1对质量连续分布的系统而言,上式中的求和应改为积分。

二、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1. 质点系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诸外力的矢量和,这关系叫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即

dpdnn(e)miviFi

dtdti1i12. 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系质心的运动,就好像一个质点的运动一样,此质点的质量等于质点系的质量,而作用在此质点上的力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所有诸外力的矢量和,即

n(e)r

m CFii13. 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不受外力作用而运动或虽受外力作用,但外力矢量和等于零,n(e)则它的动量为一恒矢量。即Fi0,则pmvCmivi恒矢量。

ni1i

1三、质点系角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1. 质点系对惯性系中任一固定点O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质点系所有外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矢量和,这关系叫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即

n(e)dJdnrimiviriFiM

dtdti1i1对质心来讲,角动量定理的表达式与对固定点相同。

2. 角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如不受外力作用,或虽受外力作用,但对某固定点的力矩的矢量和为零,则对此固定点而言,角动量为一恒矢量,即如M0,则J恒矢量。质点系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质点系动能的微分等于诸外力及诸内力所作元功之和,这关系叫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即

nnn12(e)dEkdmiviFidriFi(i)dri

i1i12i12. 柯尼希定理——质点系中各质点的动能为质点系全部质量集中在质心并随质心平动的动能及各质点对质心运动时动能之和,即

n1122EkmvCmivi

2i123. 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内力及外力都是保守力,则质点系的机械能守恒,即EkVE。

四、变质量物体的运动

1.变质量物体的运动方程

dvdma.m(vu)F

dtdtdb.如u0,则(mv)F

dtdvc.如uv,则mF

dt

五、质心坐标系与实验室坐标系

1. 质心坐标系——以质心为原点的坐标系,在此坐标系中可观测散射(碰撞)之类问题,常为理论工作者所采用。

2. 实验室坐标系——以实验室作为参考系的坐标系,常为实验工作者所采用。第四章 有心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

一、有心力

1. 力心——作用力恒通过的某一固定点叫力心。2. 一般性质

a.有心力F(r)是保守力。

2h常数,如为直角坐标系,则mh,即r2b.有心力的角动量守恒,mryxh。xyc.质点受有心力作用,必在一平面上运动,这时用极坐标较方便。3.轨道微分方程(比耐公式)

d2uF1u

hu,ud2mr224.平方反比引力——行星的运动

a.轨道方程——圆锥曲线,且原点在力心上。

rh2k2112hEkmcos(0)24

故偏心率e12Ehk2m2,以此与圆锥曲线的标准式相比较,知E0,e1,轨道为椭圆;E0,e1,轨道为抛物线;E0,e1,轨道为双曲线。5.开普勒定律

a.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b.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联线(矢径),在相等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c.行星运行时,周期的平方和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6.万有引力定律——可由牛顿定律和开普勒三定律推出。

7.宇宙速度

a.第一宇宙速度v1

b.第二宇宙速度v2gr7.9km/s,绕地球转。

2gr11.2km/s,脱离地球的最小速度。

c.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脱离太阳系的最小速度。

二、两体问题

1. 两物体相互在引力作用下运动时,每一物体绕两者的质心作圆锥曲线运动,而此质心则作惯性运动。

2. 把物体看作不动,而把另一物体看成绕它作圆锥曲线运动时,可在利用动力学方程时视后者的质量减小到,且

111,叫折合质量。mM3a13a2Mm13.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修正 2/2

12Mm2第五章 刚体力学

一、刚体各种可能的运动

1.平动——刚体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相同,但不一定是直线运动,平动有3个独立变量,与质点同。

2.定轴运动——转动轴上诸点不动,其它各点都绕轴线上某点作圆周运动。定轴转动只有1个独立变量。3.平行于一平面的运动——各点均始终在平行于某固定平面的平面内运动。可分解为平动及定轴转动的组合,故有3个独立变量。4.定点转动——在运动中,刚体内只有一点始终保持不动,也有3个独立变量。5.一般运动——可视为平动与定点转动的组合,有6个独立变量。

二、角速度矢量

1.有限转动——两个不同时的有限转动,不遵守矢量加法的交换律(或称对易律),故有限角位移不是矢量。

2.无限小转动——两个不同时的无限小转动,遵守矢量加法的交换律,故无限小角位移是矢量,即

d1d2d2d1

d3.角速度相加遵守矢量加法的交换律,故角速度是矢量,。

dt4.线速度与角速度间的关系vr。

三、刚体运动微分方程与平衡方程

1.力系的简化——空间的任意力系总可化为通过某一点(简化中心)的一个力F及力偶

矩为M的一个力偶。

2.刚体运动的微分方程

n(e)

a.质心运动定理

mrFiF

i1dLb.角动量定理

M(对定点或对质心)

dt(e)c.动能定理dTFidri

ni13.刚体平衡方程

 F0,M0

四、转动惯量

1.刚体绕一直线的转动惯量

式中ri为质点mi到转动轴线的垂直距离,Imiri或Ir2dm或Imk2,k为2i0n回转半径。也可写为

IIxx2Iyy2Izz22Iyz2Izx2Ixy

22式中 Ixx(yz)dm,Iyy(zx)dm,Izz(xy)dm为刚体对x轴、y2222轴和z轴的转动惯量,而

IyzIzyyzdm,IzxIxzzxdm,IxyIyxxydm为惯量积,、、为转动轴线的方向余弦。2.惯性椭球与惯量主轴 a.惯性椭球方程

IxxxIyyyIzzz2Iyzyz2Izxzx2Ixyxy1

b.选取惯量椭球主轴为坐标轴,惯量积全部等于零,这些轴叫惯量主轴。3.均匀刚体的对称轴就是惯量主轴。

五、刚体的角动量及转动动能——以定点O或质心C上的惯量主轴为坐标轴时

角动量:LLxiLyjLzkI1xiI2yjI3zk

动能:T

六、定轴转动

1.运动学

a.刚体内一点的线速度viri,ri是刚体内某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222122(I1xI2yI3z2)2vi2iriri,ainri2 b.刚体内一点的加速度aivri2.动力学

Izz a.角动量定理

MzIzzb.机械能守恒定律

1Izz2VE

2七、平面平行运动 1.运动学

a.这时刚体可用一截面来代表,且可把运动分解为随基点A的平动加上绕通过A且垂直于固定平面的轴线的定轴转动。

b.刚体平面运动时任一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r(r)vvAr,aaAc.转动瞬心——在任一瞬时,截面上速度v为零的那一点。它在截面上的轨迹叫本体轨迹,在固定平面上的轨迹叫空间轨迹。2.动力学

CFy CFx,myxa.质心运动定理

mIzzMz

b.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

Izzc.机械能守恒定律

112mvCIzz2VE 2

2八、定点转动

1.运动学 a.转动瞬轴

定点转动时,角速度矢量虽通过定点O,但它在空间的取向,却随时间而改变,故称这种转动轴为转动瞬轴。b.刚体内一点的速度和角速度

r(r)

vr,ac.定点转动的角动量

LxIxxLyIyxLIzzxIxyIyyIzyIxzxIyzy,或LI

IzzzI为对定点O的惯量张量。

d.转动能

1122TL(IxxxIyyyIzzz22Iyzyz2Izxzx2Ixyxy)

222.动力学(略)

第六章 非惯性系中质点的运动

一、加速平动参考系中的力学 1.惯性力(虚拟力)

F惯=ma0,a0为非惯性系S相对于惯性系S的加速度。

2.非惯性系S中的运动方程

maFF惯

二、转动参考系中质点的运动 1.平面转动参照系

质点运动绝对速度 vvr(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r(r)2ωv(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牵连绝对加速度aaω加速度+科里奥利加速度)平面问题中角速度恒沿k方向,k

2.空间转动参考系

质点运动绝对速度 vvr(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

r(r)2ωv(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牵连绝对加速度aaω加速度+科里奥利加速度)空间问题中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改变。3.转动参考系动力学 rm(r)2mωv

运动方程 maFmω 4.质点相对于地球的运动方程 Fx2mysinmxFy2m(xsinzcos)ymcosmzFzmg2my第七章 虚功原理与达朗伯原理

一、约束的类别与广义坐标 1.约束的类别

a.定常约束与非定常约束——由几何约束方程中是否显含时间t而定。不含t的为定常约束,含t的则为非定常约束。

b.可解约束与不可解约束——由约束方程能否用等式就足以表示而定。除等式外还需要用不等式来表示的是可解约束,用等式就足以表示的是不可解约束。

c.几何约束与微分约束——由约束方程中是否含有速度投影而定。凡只含有坐标和时间的是几何约束,而同时含有坐标、时间和速度投影的是微分约束,又叫运动约束。

d.凡只受几何约束的力学系统叫完整系,凡同时受有几何约束与微分约束的力学系统或受有可解约束的力学系统叫不完整系。2.广义坐标与自由度 对完整系而言,力学系统由于约束的存在而使独立坐标减少。这些独立坐标的数目叫力学系统的自由度。用来表示这些独立变量的参数则叫广义坐标,通常用q表示,它不一定是长度。

二、虚功原理

1.实位移与虚位移

a.实位移——质点由于运动实际上发生的位移(由于时间t发生变化所致)。

b.虚位移——想象中可能发生的位移,决定于质点所在的位置及加于其上的约束(δt=0)。由约束方程能否用等式就足以表示而定。除等式外还需要用不等式来表示的是可解约束,用等式就足以表示的是不可解约束。

2.理想约束——诸约束力在任意虚位移上所作的虚功之和为零时的约束为理想约束(Firi0)。光滑面、光滑曲线、光滑铰链、刚性杆、不可伸长的绳等都是理想约束。Ni13.虚功原理

a.力学系统如受N个外力作用而平衡,则对理想、不可解约束来讲,此N个外力所作的虚功之和等于零,即

WFiri0

Ni1

b.利用虚功原理不能求约束反作用力,但用未定乘子法可求。

4.达朗伯原理

a.达朗伯原理——将动力学问题化为静力学问题

r

FiFimi,2,N)i0,(i1

b.达朗伯——拉格朗日方程

在理想约束的条件下,有

(Fmr)riiii0 Ni1

理论力学各章小结 篇2

关键词:理性力学,理论力学,名著

1. Appell Paul(1855~1930)法国数学家、力学家,法兰西学院成员,巴黎大学学区长(Recteur).他是非完整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得到的分析力学普遍方程被称为Appell方程.他的5卷巨著《理性力学论著》是一部力学名著[1].这部巨著的第1卷和第2卷被译成俄文后称之为理论力学[2].

2.《理性力学论著》(Traitéde Mécanique Rationnelle)于1896年出第1版,1898年出第2版,1953年出第6版.这部论著的前两卷1911年和1960年两次被译成俄文,被称为理论力学(Ⅰ)和理论力学(Ⅱ).1960年的译本由苏联著名力学家翻译.这本理论力学包括27章,列举如下:

(1)矢量论

(2)运动学

(3)力学基本定律·质量和力

(4)功·力函数

(5)点的平衡·系统的平衡

(6)刚体的平衡

(7)可变系统

(8)可能速度原理

(9)摩擦概念

(10)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11)有心力·行星椭圆轨道

(12)点沿不动或动曲线上的运动

(13)点沿不动或动曲面上的运动

(14)自由质点的拉格朗日方程

(15)达朗贝尔原理·最小作用原理

(16)正则方程·雅可比定理·应用

(17)惯性矩

(18)系统运动普遍定理·七个万有运动方程

(19)刚体动力学·平行于平面的运动

(20)刚体绕定点运动

(21)自由刚体

(22)相对运动

(23)达朗贝尔原理

(24)分析力学普遍方程

(25)正则方程·雅可比和泊松定理

(26)打击

(27)机器概念·相似性

第1章至第16章为第1卷:静力学·点的动力学;第17章至第27章为第2卷:系统动力学·分析力学.

3. 书的封面写有理学院力学教程(Cours de Mécanique de la Facultédes Sciences).因此,在静力学和运动学中几乎没有工程应用的例题.1981年本文作者去法国培养工程师的大学校ENSM(国立机械工程学校)进修时,导师Pironneau Y(1923~1983)教授开设的一般力学(Mécanique Generale),相当于我国理科专业的理论力学,把静力学当做动力学的特例来讲授.

4. Appell的理论力学将质点动力学与质点系动力学分开来论述,因此篇幅较长,两卷俄译本有1002页.

5. Appell的理论力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牛顿力学,提出了7个万有运动方程,并给出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和非完整力学的初步知识.Appell将他于1899年得到的方程,即Appell方程,称为分析动力学的普遍方程.

6.Appell书中给出的Bertrand问题成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动力学逆问题”中的经典问题.

7.1895年芬兰著名数学家Lindelf在研究有回转面的对称刚体在固定水平面上纯滚动问题时,将动能中不独立广义速度借助非完整约束用独立广义速度表示出,而后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组成问题的微分方程.自然,这样的方程很简单并且可求出积分.Lindelf表面精美但不正确的解令Appell如此高兴,以致他作为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应用的例子写进他的巨著第1版(1896)中,在第2版(1898)中他写道:“...Lindelf的结果是错误的,我在1898年指出了Lindelf的这个错误,并在下一版我的Traité中做了改正[3].”改正的结果就是著名的Appell方程.可见,科学错误的改正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8. 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赵进义(1902~1972)和胡助(1894~1977)两位教授20世纪20年代留学法国,作为Appell的学生,于60年代在全国一般力学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非完整系统的Appell定义和Gauss原理》,宣传并发展了Appell的思想.

9. 本文作者在北大上大学时,吴林襄先生、朱照宣先生和卢绮龄先生为我们讲授3个学期的理论力学,3位先生的授课都十分精彩并各具特色.当时,理论力学的参考书主要有两本,其中之一是的《理论力学基本教程》,俄文本于1939年修订第2版,中文本由钱尚武、钱敏两位先生译出[4].该书下册共8章,除第3章外,每章都以Appell的书的前两章作为重要参考文献.李俊峰译的Map-的《理论力学》也以Appell的书为重要参考文献[5].等著的《经典力学与天体力学中的数学问题》在讨论非完整系统时也以Appell的书为参考文献[6].

1 0. Appell的理论力学经过多次修改而成为一部经典名著,它在理论力学课程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对于学习理论力学和教授理论力学的人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11.对本科学生的理论力学教材,应在Appell著作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除加强静力学和运动学在自然和工程中的应用外,还要在动力学上花些功夫.正如的书第1版序中所写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人员和工程师们除了需要具备重新学习的能力以外,还必须获得基础科学领域的良好培训”.“作为基础课,理论力学不仅是深入理解自然所需知识的一门课程,而且也是未来专家对自然和工程过程创造性地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并获得科学结论的有力工具[5]”.的书中以及俄罗斯近年来的其他教材,都包含了变分原理、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方程、运动稳定性,甚至非线性振动等内容.这些较深的知识不仅对理科、而且对工科专业学生都有必要传授.

除以上这些专门问题外,还有如理论力学中的概率问题[7]、动力学逆问题、哈密顿力学的Birkhoff推广等,都应该是理论力学的延伸,或者说,就是理论力学本身.理论力学教材不能总停留在简单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上,应该不停地向前发展.

谨以此文怀念故去的赵进义教授、胡助教授和Pironneau教授.

参考文献

[1] Appell P.Traite de Mecanique Rationnelle,T.1,T.2, Sixieme Edition.Paris:Gauthier -Villars,1953

[2] #12

[3]杰格日达CA,索尔塔哈诺夫ШХ,尤士科夫MII.非完整系统的运动方程和力学的变分原理.新一类控制问题.梅凤翔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蒲赫哥尔茨HH.理论力学基本教程(上册,下册).钱尚武,钱敏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5]马尔契夫АП.理论力学.李俊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 Arnold VI,Kozlov VV,Neishtadt AI.Mathematical Aspects of Classical and Celestial Mechanics,Third Edition. Berlin:Springer-Verlag,2006

理论力学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理论力学 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 教学质量

一、引言

理工类本科生,通常都学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课程中的一门或者几门。很多学生反映在这些力学课程中,理论力学较为难学。学生往往能够听懂,但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而平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启发引导学生会用已学知识,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去分析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而螺旋式地上升。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学课程较多,平均每学期有十几门课。学生想要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需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和考前复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思路要清晰,重要的概念和方法要突出,注意课堂纪律的管理,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要求学生下课之后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节后,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学生平时学习虽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考试前的一周还必须进行考前复习,将平时学过的内容、做过的练习加以复习,将整本教材读“薄”,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要点和提纲,总结出重点和难点。例如理论力学由三部分组成: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平面任意力系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运动学的重点与难点是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重点与难点是三大定理综合应用以及看似相对独立其实又有关联的达朗贝尔原理和虚位移原理。静力学是动力学的一种特殊情况——刚体不运动,运动学是研究刚体运动的几何特性,动力学是研究刚体为什么运动的原因,理清这种关系就能把课程整个串起来了。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道具、投影、课件、动画、实物等直观教具和演示实验等,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深入细致地观察,学会提炼出主要矛盾,建立理论力学模型,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启发学生勤于思考,了解所学理论力学知识在解决工程及生活实际问题时的用途,并能够初步解决这些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巧妙的设疑,启发学生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概念、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应用能力。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要善于对比、类比思考。例如,在教学“虚位移原理”这一章节过程中,对虚位移和实位移这两个概念的表达可以列表格进行对比,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虚位移原理这一重点和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使这一难点从此不再是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内涵。

(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记忆,如图表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可从理解透彻、语言简练、反复强化这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记忆。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如“虚位移”“实位移”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更易发生混乱。理解透彻了才能记得牢。教师可将一些重要知识进行提炼,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静力学常见的约束和约束反力的画法,根据约束力的直观相似度,提炼成“四类九个约束”,这样就能把教材中看似混乱和庞杂的常见约束按类按个记得清。对有些知识,需反复强化记忆,如“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空间力系的简化”,对比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加以记忆。再如运动学中,“点的运动”和“刚体的运动”也可用这种方法,反复强化才能记得准。

教师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解题时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力学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结论

听讲、复习、观察、思维、记忆、练习、总结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理论力学教学质量。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学习态度和责任,理论力学教学才具有它真正的意义,才能实现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目标,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强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保罗·伯顿, 戴维·伯德.有效的教学方法[M].盛群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洪嘉振,杨长俊.工科理论力学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1999(6):55-57.

成本会计学各章小结 篇4

总论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成本的经济实质所在,它构成了商品的理论成本。商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是具有一定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1)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是国家在考虑了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有关法规制度加以界定的;(2)理论成本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是将其全部对象化,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还是将其部分对象化,部分期间化,则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的规定;(3)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的,实际工作中所涉及和应用的成本概念已经超出了商品产品成本的范围。

对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从不同层面上加以概括。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一般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对成本信息的多方面需要,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成本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2)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3)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企业内部各级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基本方式。

第2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贯彻和实现以下要求:

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5.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恰当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进行分类是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重要前提。费用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2.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它又可以分为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形成产品成本项目;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4.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成本核算的一般过程可以归纳为: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正确确定其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3)正确地进行生产费用的横向分配和归集。

(4)正确地进行生产费用的纵向分配和归集。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

第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与第四章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共同构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它们是成本核算中最基本的内容。

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为各项具体要素费用及其他

费用的分配打下了基础,因为它们的分配原理是相同的。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包括:(1)分配标准的选择,它必须与分配对象密切联系,分配标准一般有成果类、消耗类和定额类;(2)分配费用的各种基本计算公式;(3)基本核算程序,即计算分配过程、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及会计分录,以及登记有关的总账和明细账。原材料分配是重点,以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为标准进行分配,列示了计算公式、计算分配过程并配有实例。其他各项要素费用分配原理与此基本相同。

2.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对于受益期和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采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办法处理,以划清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确定一项费用是否作为待摊费用或者预提费用,应该以该项费用受益期限的长短为依据,而不是以费用是否较大或者很大为依据。本章讲述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性质、特点、内容和核算,特别是待摊费用支出和摊销的核算,预提费用预提和实际支出的核算。

3.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一种是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归集;另一种是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归集。两种归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单独设置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然后转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还是不单独设置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种类不同,费用转出、分配的程序也不相同。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不同的分配方法,它们的特点、适用范围、计算分配程序、账务处理方法及优缺点也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和相同的地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除了直接分配法外,其他各种分配方法的“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都大于原有的待分配费用合计,这是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而相互转账导致的。

上述各种分配方法不适用于生产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等经过仓库收发的辅助生产产品成本的结转,这些产品应在完工入库时按其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分别转入“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科目的借方。

4.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应计

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在“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这些费用先要在“制造费用”科目中进行归集,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给相应的受益对象。“制造费用”科目,按照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或专行。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生产费用,但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费用。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它是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则是间接计入费用,间接(分配后)计入该车间的各种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各种分配方法有不同的特点、适用范围、计算分配程序和优缺点。前三种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结果,“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这是因为“制造费用”科目借方是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数额,而贷方则是按计划分配率计算分配转出的数额,二者不一致。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下,“制造费用”科目如果年末有余额,一般应在年末调整计入12月份产品成本。

5.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为了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在会计科目中应分别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相应增设“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项目。不可修复废品与可修复废品的核算程序不同。由于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与合格品的成本是归集在一起同时发生的,因而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予以确定,即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的方法或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的方法予以确定。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核算程序不尽相同。停工损失按主管部门的规定确定计算停工损失的时间界限,发生停工损失的原因很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6.期间费用的核算。期间费用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发生的各项期间费用,应分别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进行归集,月末从有关期间费用科目的贷方直接结转“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第4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本章在在产品数量核算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各种

费用分配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正确组织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是正确进行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正确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基础。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很多,本章讲述了七种,这些分配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某种产品采用哪种分配方法,是根据具体条件确定的,这些具体条件是:(1)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2)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3)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4)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这七种分配方法通常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公式,先确定月末在产品费用,再计算出完工产品费用;另一类是根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公式,将前两项之和在后两项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即完工程度为100%的约当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在产品完工程度(完工率)的测定是否正确。在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中,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完工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即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一律按50%计算;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也就是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各工序的完工率,再分别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至于直接材料的分配中的在产品的投料绿的确定,则应视原材料的方式而定。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费用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的各项费用,按各该费用定额成本计算,即月末在产品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某种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的产品,其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直接材料费用按照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直接人工费用等加工费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别选用公式

1、公式2或公式3计算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该种分配方法的实际应用较为广泛。

学到这里,回头再把第二章所列产品成本明细账(或基本生产明细账)的格式和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基本程序图,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横向分配),以及与本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纵向分配)联系起来,就能够对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原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了。

第5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本章综合阐述了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形成,以及区分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1.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志:(1)是否与生产类型特点有直接联系;(2)是否涉及和解决成本计算对象问题;(3)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看,是否是必不可少。

2.区分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标志:各种基本方法既然是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为标志建立起来的,是为了计算各种不同对象的成本而产生的,因而成本计算对象应该是区分各种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3.区分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标志:既然辅助方法或是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或是为了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定额管理而采用的,因而为达到这些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技术方法,就是区分各种辅助方法的标志。

在工业企业中,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正确提供成本核算资料以加强成本管理。但是,不论什么类型企业,不论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成本。因此,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的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中最基本方法。

第6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本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计算程序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并配以完整的举例,内容多、复杂、篇幅大。

1.品种法,有的教材称之为简单法或单一法。之所以这样称谓,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受苏联教材影响,认为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简单生产(即本教材中所说的单步骤生产),这种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月末一般无在产品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少,因而生产费用都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不必进行分配,成本计算工作简单。其实单步骤生产企业的产品品种并不都是单一的,即使品种单一,并不等于成本计算工作简单。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将简单法改名品种法,其适用范围也不限于“简单”生产。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体现着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因而说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

2.分批法也叫订单法。本教材定名为分批法是从其所涉及的成本计算对象的角度考虑的。简化分批法是在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且月末未完工的批数也较多的情况下,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学习简化分批法一定要弄清其“简化”所在以及适用情况、特点和应用条件。

3.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按

照是否计算和结转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可以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

逐步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半成品的结转可以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结转;可以综合结转,也可以分项结转。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如果各步骤的半成品的成本结转采用综合结转法进行,且管理上需要了解产成品的原始成本构成情况,则还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不同的半成品成本的结转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不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的一种分步法。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广义在成品以及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必须搞清楚。

学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逐步结转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和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理解各种成本结转方法以及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各自的优缺点。

4.为了阐述三种基本方法的原理,在本章中我们分别单独介绍了这三种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方法在一个企业、一个车间或一种产品的成本计算中常常是同时应用或结合应用的。

5.产品成本计算实际上是会计核算中成本费用科目的明细核算。借助举例,将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与账务处理程序结合起来学习,可以加深对产品成本计算一般程序,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以及产品成本计算与会计核算关系的理解。

第7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分类法的特点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确定。其计算程序是:(1)根据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按照产品类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成本;(2)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在每类产品的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计算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分类法与生产类型无直接关系。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企业或车间,均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分类法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但其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假定性。因此,在分类法下,恰当地进行产品分类,合理地选定类内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标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对副产品,可以不单独计算成本,而采用与分类法相类似的方法计算成本。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1)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2)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3)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其计算程序是:(1)事先制定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和各种费用的计划单位,并据以计算确定产品的各项费用定额和单位定额成本;(2)在生产费用发生时,进行脱离定额的差异的核算;(3)计算并分配材料成本差异;(4)在定额变动的月份,对月初在产品进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5)在月末,以上述几项数据为依据,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定额法作为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它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便于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并能够较为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但其核算工作量较大。

应用定额法需要具备的条件是:(1)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的基础较好;(2)产品的生产已经定型,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以及分类法与定额法是几种典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在一个企业或车间中,有可能同时应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就一种产品来说,也有可能将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第8章

其他行业成本核算

本章系统阐述了农业企业、物流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

1.本章讲述的农业是狭义的农业,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栽培等生产。

在农产品收获之前,其附着于生物资产上;从农产品收获时开始,就离开了生物资产这一母体。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又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类。

农业企业生产主要以每种作物为成本计算对象,次要作物可以每类作物为成本计算对象。农业企业一般一年计算一次成本。

农作物的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农作物收获的具体情况不同,其成本的费用终止点的确定也不相同。

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农作物,其成本归集和分配会存在差异。

农产品成本的计算分为当年生大田作物的农产品成本计算、多年生作物的农产品成本计算以及蔬菜的成本计算。其中,多年生作物的农产品成本计算又分为一次性收获的多年生作物的农产品成本计算和多次收获的多年生作物的农产品成本计算,蔬菜的成本计算又分为露地栽培的蔬菜成本计算和保护地栽培的蔬菜成本计算。

2.物流企业具有与工业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运输业务是物流行业的核心,包装业务、仓储业务、装卸业务、配送业务也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的核算。

运输成本核算首先要了解运输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单位和计算期。运输成本核算包括:(1)燃料费用和轮胎费用这两种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折旧费等其他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营运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在上述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础上,还可以计算出单位运输成本。

包装成本包括包装材料费用、包装机械费用、包装技术费用、包装人工费用和其他辅助费用。依据企业的包装收入是否单独核算,包装费用的核算方式有所不同。

仓储成本包括堆存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仓储成本核算需要了解仓储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单位和计 算期。仓储成本核算包括堆存直接费用的归集以及堆存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装卸成本核算需要了解装卸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单位和计算期。装卸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配送成本核算需要了解配送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单位和计算期。配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包括配送直接费用的归集以及营运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工程成本的计算对象既可以根据企业施工组织的特点、所承包工程实际情况和工程价款结算办法来确定,也可以根据与施工图预算相适应的原则来确定。

工程成本核算主要涉及“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几个会计科目。

工程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包括直接材料的归集和分配、直接人工的归集和分配、机械使用费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其他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上述各项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础上,月末还应将这些费用在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出未完工程成本和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第9章

成本会计前沿

本章阐述了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这三个成本会计中的前沿问题。

1.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量为成本分配基础,以作业为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旨在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为相关、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费用的分配与归集,是基于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这一认识的。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制造费用分配上。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的核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将制造费用计入作业基础成本库;第二步,得出和使用一系列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将作业基础成本库归集的费用一一分配给各种产品。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是:(1)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2)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费用;(3)将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上,计算得出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包括:(1)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2)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3)作业成本信息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战略决策;(4)提供了便于不断改进的业绩评价体系;(5)便于调动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6)有利于企业杜绝浪费,提高经济效益。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在成本动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观性;(2)实施作业成本计算的费用较高;(3)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会降低(或失去)成本信息的纵向和横向可比性。

2.质量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以及出现了低质量产品而导致的成本。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

质量成本核算有两种常见的形式:(1)非独立核算形式就是将质量成本核算纳入现有的会计核算账户体系的一种核算形式;(2)独立核算形式就是把质量成本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单独组织质量成本核算,形成质量成本核算的独立体系。

质量成本分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显性质量成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记录中得知数额。隐性质量成本常见的估计方法有乘数法、市场调查法和塔古奇损失函数法。

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是控制质量成本的关键。可接受质量观点认为控制成本与失败成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当任何额外的预防或鉴定成本的增加都会大于失败成本的相应减少时,这个点就代表最优的全面质量水平,这个可容许的缺陷率水平就是可接受的质量水平。零缺陷观点则认为,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到零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是零缺陷。

3.环境成本是指为了防止恶劣环境的出现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恶劣的环境而导致的成本。环境成本包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内部失败成本和环境外部失败成本。

环境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两种形式:(1)非独立核算形式就是把环境成本核算与正常会计核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核算形式;(2)独立核算形式就是把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正常会计核算截然分开,单独设置环境成本的账外记录,由各环境成本控制网点进行核算的一种核算形式。

将环境成本分配到产品可以产生有价值的管理信息。职能基础的环境成本分配在产品相似时非常有效,在产品种类繁多、对环境影响的差异较大时容易造成成本扭曲。作业基础的环境成本分配依据因果关系来分配环境成本,分配结果更加准确。

生命周期评价是改进产品环境效应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明确了一种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环境后果,然后寻找可以获得环境方面改进的机会。生命周期评价由存货分析、效应分析和改进分析三个阶段组成。

第10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成本报表的设计、编制和分析利用是成本会计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成本会计任务、发挥成本会计作用的重要手段。

设计和编制哪些成本报表,一定要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按照会计原则的要求,及时、正确地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成本会计信息,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算为管用”的职能作

用。成本报表可以分为产品成本报表和费用报表两大类。产品成本方面的报表按产品类别反映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和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全部产品生产出报表以及主要产品定位成报表。费用报表主要由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成本报表中的实际成本、费用,应根据有关的产品成本或费用明细账的实际发生填列;表中的计划数,应根据有关的计划填列;表中的其他资料和补充资料,应按报表编制规定填列。

对成本报表必须分析利用。分析成本报表,首先要对成本报表的真实性、正确性进行核查;分析应从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总评价开始,然后根据总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逐步深入、具体地进行分析。

分析成本报表要充分利用报表提供的各种数据,相互联系地看问题,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成本指标的分解与综合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目的就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工作,挖掘和动员一切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潜力。

成本不分析的报表的数量放行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等。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全部商品成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分析等。

理论力学各章小结 篇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小结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在总结人类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也在不断汲取思想精华中发展。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开放中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也是其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具有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离不开人的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是统一的。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具有飞跃性、永恒性、过程性,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分别阐明了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辩证思维的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内部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要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现实基础 ;作为具有知识和智慧,富于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造福人类作贡献。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论中历来都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这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能动的反映论。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实现了认识论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 1 可能,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即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逻辑证明在人们探索和论证真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真理与价值是统一的。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的关系。价值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具体的主体性和多维性等特点。价值认识是主体对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必须以相关真理为前提,实践是检验价值认识的根本标准。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两者相统一的原则。真理具有价值。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正确认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具有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离不开人的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是统一的。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具有飞跃性、永恒性、过程性,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分别阐明了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辩证思维的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内部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要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现实基础 ;作为具有知识和智慧,富于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造福人类作贡献。2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包括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原始积累两个方面。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掠夺货币财富来进行。商品具有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该基本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始终,决定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的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阶段。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必然导致垄断。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其直接掌握的国有垄断资本和国家经济机构,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运动,调节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履行国家组织经济的职能。垄断资本通过资本输出争夺世界市场,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国际经济联盟并通过国际经济协调机构调节国际经济活动,最终目的是维护垄断资本自身的利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当代资本主义在所有制、分配、阶级关系、经济调节机制等诸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但是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并没有动摇。资本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决定了它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但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和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性飞跃。3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但是在实践中,至今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和陆续取得胜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能够首先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的新理论,即“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和改善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总结“直接过渡”的经验教训和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开辟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列宁逝世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继续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继续深化和发展。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社会主义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将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走向新的辉煌。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理想集中体现了数千年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一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见上坚持了科学的立场和方法。他们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立足于指出未来社会的方向和原则,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反对把对未来的预见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描绘了共产主义宏伟蓝图。他们认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消费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阶级、国家消亡,“三大差别”消失;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解放最终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西方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从发展到没落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与工人阶级的结合,4 使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达到了空前广泛而自觉的高度。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当代中国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在理想的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价值。5

2016年力学室工作小结 篇6

回首2016年力学室所经历的路程,确实感慨万千。细心回顾认真总结这一年的工作,对于落实并做好明年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一年的回顾

努力完成中心下达的2016年业务增长幅度突破20%的工作目标,是力学室2016年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全室上下必须齐心协力,紧紧围绕并服务于这一工作大局。锐于进取,努力工作,以确保增收指标的顺利实现。这是年初力学室全体向中心领导立下的工作誓言。

要使力学检测业务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必须寻找并培育新的增长点来拓展业务及结合国家或境外大型基建投资项目去承接业务量大的工程检测项目。这是所、中心领导对我们检测实验室面向市场并寻求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不断努力必须要去做的事情。结合工作实际,我们以为最近几年来我室在钢结构检测方面优势在削弱,业务收入最低潮时仅有3万多元,且几年徘徊。用所、中心领导的话来说就是“钢结构检测业务收入与我们材料所的地位很不相称”。面临这一困境,我室借助年初承接环球金融中心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为有利时机,并以此带动并开拓整个钢结构检测业务,力求今年钢结构检测业务增长要有新突破。年初许下的承诺,必须不折不扣地去努力实现。

一年来在所、中心领导的亲切关心帮助下,经过全室同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运作效果,从而实现了2016年业务增长幅度突破20%及钢结构检测业务增长新突破两项诺言。截至2016年12底,力学室全年业务收入达 275万元(还不含综合委托收入)。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主要体会有: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原以为力学室检测业务收入要实现重大突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总流露出对此信心不太足。今年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虽隐藏着某些偶然因素,但从中使我认知了这种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潜在力。工作的实践使我认识到: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检测市场服务主体,其市场竞争最终表现手段为规模扩张竞争。开拓市场,抢占份额,不断增强竞争活力。这对于提升我检测中心的地位及为中心发展积累后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帮客户所需,增强服务意识;今年力学检测业务特点是,大批量集中试验增多,一般试验量均在150套以上。宝钢、环球金融中心、川崎及零星委托加急有时集中在某一时间段限时完成。我们均未任意拖延周期。相反工作再忙,有时若有大客户需要我们还做到上门取样。帮客户所需,我们宁愿把麻烦留给自己,客户委托无损检测、试样加工及理化检验等综合检测业务均由我们出面帮助协调,提供一揽子服务,方便客户,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3.迎合市场需求,加强检测能力建设;检测能力及检测水平,服务市场,就要紧跟并不断满足市场及形势发展要求。年初在承接环球金融中心80㎜以上大截面十字接头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不仅对于我所就是对我国也是一个试验新课题,除本身试验外,还需自己设计制作大型弯曲试验装置。且当时时间要求紧,限时一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全室齐心协力,努力拼搏。除圆满完成了弯曲试验装置制作,还使初次试验获得了成功,收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二.成绩面前的思索

1.力学室今年创收275万元,对于力学室全体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今年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也存在着某些偶然因素,275万元可能也存在偶然性,因为在275万元中作出主要贡献的稳定大客户毕竟不多,而对他们情况了解也不多,2017年能否继续或有新的大客户大量涌入我中心等等?这些我们都没底,就这点而言,我们驾驭市场能力很弱。从某种意义上讲2017年要保住275万元要比2016年创收275万元更为艰辛。

2.从试验室能力而言,今年在原有试验条件下,主要靠合理的试验安排及检测人员检测速度去拼抢完成的。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工作量大大增加,毕竟是100多万元相当于5年前一年的工作量。承接大批量业务对力学室来说,在试验设备仪器方面还显能力不足,对一个检测试验室来说,要降低试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益,一靠检测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及工作能力加快检测速度,真正做到一人顶两。更主要的是靠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检测设备,好的试验设备做活,做的既快又好而且人又省力。快、好、省力是我们工作的追求目标。试样加工快,试验快,“快”这也是客户的期望。市场作用,对试验仪器的需求和依赖也变得更现实,更切合实际。就是产出最大效益。

3.营造行业群体氛围,增强与同行及业内人员间的交往与沟通,信息沟通,沟通中寻求默契。要保持工作中密切联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中心要面向市场,真正走出去,在实战中去锻炼和造就挖掘试验业务潜力的开发能力。

工作打算 1. 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当前形势,力学检测业务不仅是试验量的增加,其试验内容也相应在扩充,试验门类越来越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更加努力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以适合形势发展要求。2.做好试验室改造及试验室环境的整治工作,以优美整洁的试验室环境迎接所庆60周年。

3.加强室务管理,真正把规章制度落实在实处,力学室2016年由于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上,放松了室管理工作,有要做的事也没做成。这是不够的,尤其在保证试验质量上,任务再重工作再忙,试验质量唯上及质量意识只能增强,切不可削弱。

2016年已经过去,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2017年到来之时,我们重新又回到一新的起跑线上,将重新面对又一新的高度。我们将继续努力。

力学室

上一篇: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管理创新与战略发展下一篇:初中一年级学生鉴定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