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考试试卷(精选6篇)
理论力学考试试卷 篇1
《工程力学》考试卷及答案 试卷部分 专业:
学生证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所示,在刚体上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1、F2、F3,则()。
A、刚体平衡 B、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 C、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偶 D、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MA MB MC A B C l l 2、如图所示轴受3个转矩,则AB段轴内部受扭矩为()A、Ma B、Mb C、Mc D、Ma+Mb 3、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A、只能使物体转动 B、只能使物体移动 C、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F1 F1 F2 A B C 4、如图所示,F1、F2(方向如图,大小为正)分别作用于刚体上A、B两点,且F1、F2与刚体上另一点C点共面,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B、在B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C、在C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D、在系统上加一个适当的力偶可以使系统平衡。
5、如图所示AC、BC杆受力F作用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杆是二力构件,BC杆不是;
B、BC杆是二力构件,AC杆不是;
C、AC杆、BC杆都是二力构件;
D、AC杆、BC杆都不是二力构件。
二、是非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2、成力偶的两个力F=-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3、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4、杆件的基本变形有四种: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挤压和弯曲。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三、填空题(每个空2分,共30分)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 效应和 效应。
2、求杆件受力后的内力所用的方法是 。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合力为 。
4、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和作用于同一平面。
5、工程中把以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6、柔索的约束反力T通过 ,沿柔索而 物体。
7、当杆件受到一对垂直于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力作用时,将产生 。
8、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偶处于 ;
上述两平面力偶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9、工程中把以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梁。
10、工程中把以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11、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 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安全的设计构件。
四、问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1、简述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
答:
2、什么是力偶三要素? 答:
五、绘图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画出下图中球的受力图。
2、如下图所示,作梁AB的受力图。
3、作BC杆、DE杆受力图。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如下图左面所示已知AB杆处于平衡状态,A段以铰链固定于墙上,B端置于光滑地面上,尺寸及角度如图,力F=20N,求地面对杆的约束力Ft。
2、如图所示,等直圆截面轴ABC,承受扭转力偶矩MA、MB和MC作用,已知MA=180 N·m,MB=320 N·m,MC=140 N·m。计算AB段、BC段的扭矩。
MA MB MC A B C l l 答案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所示,在刚体上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1、F2、F3,则(C)。
A、刚体平衡 B、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 C、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偶 D、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MA MB MC A B C l l 2、如图所示轴受3个转矩,则AB段轴内部受扭矩为(A)A、Ma B、Mb C、Mc D、Ma+Mb 3、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A)。
A、只能使物体转动 B、只能使物体移动 C、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F1 F1 F2 A B C 4、如图所示,F1、F2(方向如图,大小为正)分别作用于刚体上A、B两点,且F1、F2与刚体上另一点C点共面,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A、在A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B、在B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C、在C点加一个适当的力可以使系统平衡。
D、在系统上加一个适当的力偶可以使系统平衡。
5、如图所示AC、BC杆受力F作用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C杆是二力构件,BC杆不是;
B、BC杆是二力构件,AC杆不是;
C、AC杆、BC杆都是二力构件;
D、AC杆、BC杆都不是二力构件。
二、是非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错)2、成力偶的两个力F=-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对)3、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对)4、杆件的基本变形有四种: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挤压和弯曲。
(错)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对)三、填空题(每个空2分,共30分)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 内 效应和 外 效应。
2、求杆件受力后的内力所用的方法是 截面法。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合力为 零。
4、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和作用于同一平面。
5、工程中把以 扭转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6、柔索的约束反力T通过 接触点,沿柔索而 背离 物体。
7、当杆件受到一对垂直于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力作用时,将产生 剪切变形。
8、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偶处于 同一平面内 ;
上述两平面力偶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9、工程中把以 弯曲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梁。
10、工程中把以 扭转 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成为轴。
11、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 使用性能 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安全的设计构件。
四、问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1、简述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
答:拉伸与压缩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2、什么是力偶三要素? 答:力偶三要素是指: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五、绘图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画出下图中球的受力图。
2、如下图所示,作梁AB的受力图。
3、作BC杆、DE杆受力图。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如下图左面所示已知AB杆处于平衡状态,A段以铰链固定于墙上,B端置于光滑地面上,尺寸及角度如图,力F=20N,求地面对杆的约束力Ft。
2、如图所示,等直圆截面轴ABC,承受扭转力偶矩MA、MB和MC作用,已知MA=180 N·m,MB=320 N·m,MC=140 N·m。计算AB段、BC段的扭矩。
MA MB MC A B C l l 解:
用截面法,AB段截开,取左端:
BC段截开,取左端:
1、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1 2、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程力学》期末试卷(A)....................................4 3、工程力学复习资料........................9 4、XX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力学试题参考答案............................11 5、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8 6、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工程力学》复习要点填空、选择与判断题参考答案................44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abc)1.工程设计中工程力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分析作用在构件上的力,分清已知力和未知力。
B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建立已知力和未知力的关系。
C应用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确定全部未知力 D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a)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 B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C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D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ab)3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合力偶 D一个力矩(abcd)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A拉伸与压缩 B 剪切 C 扭转 D平面弯曲(ad)5.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提高:
A比例极限 B塑性 C强度极限 D屈服极限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6.工程中遇得到的物体,大部分是非自由体,那些限制或阻碍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称为____约束____。
7.由链条、带、钢丝绳等构成的约束称为柔体约束,这种约束的特点:只能承受___拉力_____不能承受__压力______,约束力的方向沿__柔体约束拉紧______的方向。
8.力矩是使物体产生____转动____效应的度量,其单位__N*M_______,用符号_____m___表示,力矩有正负之分,____逆时针____旋转为正。.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工程力学的要求,对变形固体作了三种假设,其内容是:________连续性假设________、____均匀性假设____________、___各向同性假设_____________。
11.拉压杆的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其轴力的正号规定是:___弹性阶段_______轴力指向截面外部为正______________。
12.塑性材料在拉伸试验的过程中,其—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构件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剪切的作用,其剪切强度条件____ _______.14.扭转是轴的主要变形形式,轴上的扭矩可以用截面法来求得,扭矩的符号规定为:_______.四指指向扭矩的转向,若大拇指指向截面的外部,则扭矩为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力学将两分为两大类:静定梁和超静定梁。根据约束情况的不同静定梁可分为:___.简支梁 外伸梁 悬臂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常见形式。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6.杆件两端受等值、反向、共线的一对外力作用,杆件一定发生地是轴向拉(压)变形。
()17.标准试件扎起常温、静载作用下测定的性能指标,作为材料测定力学性能指标。
()18.当挤压面为圆柱形侧面时,挤压面的计算面积按该圆柱侧面的正投影面积算。
()19.由于空心轴的承载能力大且节省材料,所以工程实际中的传动轴多采用空心截面。
()20.梁的横截面上作用有负值弯矩,其截面中性轴上侧各点受到压应力作用,下侧各点受到拉应力作用。
()四.作图题:(9分)21.如图所示,三铰拱桥又左右两拱铰接而成,在BC作用一主动力。忽略各拱的自重,分别画出拱AC、BC的受力图。
C F A B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2.如图所示钢制拉杆承受载荷F=32kN,若材料的许用应力=120MPa,杆件横截面积为圆形,求横截面的最小半径。
F F 23.如图所示,等直杆AD,左端固定,F1=100KN,F2=80KN,F3=60KN,求各段杆的轴力,做出轴力图。
F1 F2 F3 A B C D 1m 3m 1.5m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1ABC 2A 3 AB 4ABCD 5AD 二. 填空题6.约束 7.拉力 压力 柔体约束拉紧 8.转动 N·M M 逆时针 9.10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各向同性假设11.轴力指向截面外部为正 12.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阶段13. 14.四指指向扭矩的转向,若大拇指指向截面的外部,则扭矩为正 15.简支梁 外伸梁 悬臂梁 三判断题16 错 17对18对19错20对 四作图题 21.解:(1)选AC拱为研究对象,画分离体,AC杆为二力杆。受力如图(2)选BC拱为研究对象,画出分析体,三力汇交原理。
FNC F C C FNC’ FNA B FNB 五.计算题 22.解:由截面法可知,轴力FN=F=32kN,拉杆的横截面面积A==266.7mm2 即r2266.7 mm2,故r 9.2mm 横截面的最小半径为9.2mm 23.解:(1)求支座反力。
即FN+F1-F2+F3=0 得FN=-F1+F2-F3=-100+80-60=-80kN结果为负号,说明支座反力水平向左。
(2)分段计算轴力。AB段,取左段为隔离体:
即N1-FN=0 N1 =FN=80kN(内力为拉力)BC段,取左段为隔离体:
即N2+F1-FN=0 N2= FN-F1=-20 kN(内力为拉力)CD段,取右段为隔离体:
即-N3+F3=0 N3=F3=60 kN(3)做轴力图。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程力学》期末试卷(A)班级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25分)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2.两物体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这两个力互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3.力偶是由一对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组合而成的 4.常用的约束有柔性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
5.空间力系根据力系各力作用线的分布情况,可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任意力系。
6.平面弯曲梁剪力和弯矩正负判定口诀为:左上右下,剪力为正,左顺右逆,弯矩为正。
7.刚体做平移运动时,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形状相同且彼此平行。
8.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
把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
9.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速度,称为动点的相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速度称为动点的绝对速度。
二、判断(10分)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2.刚体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3.刚体受三个共面但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时,三力必汇交于一点。(√)4.力矩的单位是N·M或者kN·M。(√)5.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通过销钉的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约束的物体,恒为压力。(╳)6.若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个平面内,该力系称为平面力系。(√)7.力学中仅用静力学平衡方程不能求得全部未知力的情况称为静定问题。(╳)8.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9.平面弯曲梁的受力特点是所受外力均在过梁轴线的平面内。(√)10.刚体做平移时,它的质心运动的情况与单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直接用质心代替刚体进行分析。(√)三、选择(20分)1.静力学研究的对象是(D)A、物体 B、流体 C、物质 D、刚体 2.两个大小为3N、4N的力合成一个力时,此合力最大值为(B)A、5N B、7N C、12N D、1N 3.在研究拉伸与压缩应力应变时,我们把杆件单位长度的绝对变形称为(B)A、应力 B、线应变 C、变形 D、正应力 4.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为(D)A、W=FS B、P=MV C、I=FT D、F=ma 5.以下关于截面上内力的大小的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A)A、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B、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 C、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有关 D、与截面的形状有关,但与截面的尺寸无关 6.当作用在质点系上外力系的主矢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为零时,则质点系质心的(D)A.速度一定为零 B.速度在该轴上的投影保持不变 C.加速度在该轴上的投影一定不为零 D.加速度在该轴上的投影保持不变 7.一空间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而且该力系又为平衡力系,则可列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是(A)A.6个 B.5个 C.4个 D.3个 8.已知点的运动方程为x=2t3+4,y=3t3-3,则其轨迹方程为(B)A.3x +4y-36 =0 B.3x-2y-18 =0 C.2x-2y-24 =0 D.2x-4y-36 =0 9.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Z的均质细直杆OA,一端与地面光滑铰接,另一端用绳AB维持在水平平衡位置。若将绳AB突然剪断,则该瞬时,杆OA的角速度ω和角加速度仅分别为(B)A.ω=0, α=0 B.ω=0, α≠0 C.ω=10, α=0 D.ω≠0, α≠0 10.一受扭圆棒如图所示,其m-m截面上的扭矩等于(D)A.Tm-m=M+M=2M B.Tm-m=M-M=0 C.Tm-m=2M-M=M D.Tm-m=-2M+M=-M 四、做图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画出下图中杆AB,轮C,以及整体受力图。
2、拉伸或压缩杆如图所示,试用截面法求杆上各段轴力,并画出各干的轴力图。
五、计算题 图示简易起重机用钢丝吊起重力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摩擦及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答案:-0.414kN-3.15kN(负号表示压力)工程力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__________或作________运动的状态。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____。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____。
3.一物块重600N,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f=0.3,在左侧有一推力150N,物块有向右滑动的趋势。Fmax=__________,所以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而其F=__________。
4.刚体在作平动过程中,其上各点的__________相同,每一瞬时,各点具有__________的速度和加速度。
5.AB杆质量为m,长为L,曲柄O1A、O2B质量不计,且O1A=O2B=R,O1O2=L,当φ=60°时,O1A杆绕O1轴转动,角速度ω为常量,则该瞬时AB杆应加的惯性力大小为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 。
6.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工程上一般把__________作为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
对于脆性材料,则把________作为极限应力。
7.__________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______________。
8.当圆环匀速转动时,环内的动应力只与材料的密度ρ和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无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1.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A.RA
A.0.14kN B.0.265kN C.0.213kN D.0.237kN 3.在无阻共振曲线中,当激振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B趋近于()。
A.零 B.静变形 C.无穷大 D.一个定值 4.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5.梁的截面为T字型,Z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
A.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 B.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D C.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C D.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D 6.圆轴扭转时,表面上任一点处于()应力状态。
A.单向 B.二向 C.三向 D.零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平面图形在什么情况下作瞬时平动?瞬时平动的特征是什么? 2.一质点在铅垂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质点恰好转过一周时,其重力的功为零,对吗?为什么? 3.何谓纯弯曲和平面弯曲? 4.试述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时的主要特点。
四、计算题(共50分)1.三铰拱刚架如图所示,受一力偶作用,其矩M=50kN·m,不计自重,试求A、B处的约束反力。(8分)2.杆AB的A端沿水平线以等速度v运动,运动时杆恒与一半圆周相切,半圆周的半径为R,如图所示。如杆与水平线间夹角为θ,试以角θ表示杆的角速度。
(8分)3.重为P的物块A沿光滑斜面下滑,并通过一绕过光滑滑轮的绳索带动重为Q的物块B运动,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夹角为α,滑轮和绳索质量不计,且绳索不可伸长,求物块B的加速度a(10分)4.如图所示为二杆桁架,1杆为钢杆,许用应力[σ]1=160MPa,横截面面积A1=6cm2;
2杆为木杆,其许用压应力[σ]2=7MPa,横截面面积A2=100cm2。如果载荷P=40kN,试校核结构强度。
(8分)5.试作如图所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8分)5.求图示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8分)XX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一)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215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保持静止 匀速直线 2.该力系的合力为零 自行封闭 3.180N 150N 4.轨迹形状 相同 5.Fgh=mRω2 过质心C平行O1A指向向下 6.屈服点σs 抗拉和抗压强度σb 7.剪应力为零的面 主应力 8.转动线速度v 横截面面积A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C 2.A 3.C 4.C 5.B 6.B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某瞬时,若平面图形的转动角速度等于零(如有两点的速度,而该两点的连线AB不垂直于速度矢时)而该瞬时图形上的速度分布规律与刚体平动时速度分布规律相同,称平面图形在该瞬时作瞬时平动。
瞬时平动的特征是: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角速度为零;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速度相同;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加速度不相同。
2.对的 因为重力的功等于质点的质量与其始末位置的高度差的乘积,当高度差为零时,重力的功为零。
3.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时称纯弯曲;
梁上的外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时,梁的轴线将在平面内弯成一条曲线,这种弯曲称之平面弯曲。
4.(1)工作应力水平较低;
(2)无明显塑性变形;
(3)断面上明显分为光滑区和粗糙区。
四、计算题(共50分) 1.解:AC杆为二力杆受力图如(a)所示。
再画整体受力图,如(b)图所示。
Σm=0 RA·AD=M ∴RA=RB= ==17.7kN 方向如图所示。
2.解:选A点作为基点,则C点的速度有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解得 vCA=vA·sinθ=vsinθ 又vCA=AC·ω ∴ω= 3.解:物块A、B均作平动,设物块B移动S时的速度为v,系统的动能为 T2=TA+TB= T1=0 系统外力作功之和 ΣW12=PS·sinα-QS 由动能定理,得 v2= 对上式两边求导,并注意=v 得a= 4.解:两杆均为二力杆,取结点A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所示。
Σy=0,N1sin30°-P=0 ∴N1=P/sin30°=80kN Σx=0,-N1cos30°+N2=0 ∴N2=N1cos30°=69.3kN 1杆:σ1= =133MPa<[σ]1 2杆:σ2= =6.93MPa<[σ]2 两杆均满足强度。
5.RA=2qa,RB=qa 6.解:求主应力 =± =± =MPa ∴σ1=26MPa,σ2=0,σ3=-96MPa, τmax= =66MPa 工程力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所得的体系()A.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B.一定为几何瞬变体系 C.一定为几何常变体系 D.不能确定 2.图示体系是()A.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3.图示三铰拱,已知三个铰的位置,左半跨受均 布荷载,其合理拱轴的形状为()A.全跨圆弧 B.全跨抛物线 C.AC段为园弧,CB段为直线 D.AC段为抛物线,CB段为直线 4.图示结构A端作用力偶m,则B端转角的值为()A. B.C.D.5.图示桁架C点水平位移的值为()A. B. C. D.0 6.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A.1 B.2 C.3 D.4 7.图示超静定则架,用力法计算时,不能选为基本体系的是图()8.下列弯矩图中正确的是图()9.图示结构中,BA杆B端的力 矩分配系数等于()10.图示结构截面K剪力影响线是图()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在具有一个自由度的体系上加上一个二元体(二杆结点)时,所得新体系的自由度为_____。
12.位移互等定理的表达式是________。
13.图示对称结构,截面K弯矩的绝对值为________。
14.图示结构,作用荷载P,不计轴向变形时, 支座A的反力矩MA等于________。
15.已知图示连续梁(a)的弯矩图(b),则 A端剪力等于________kN。
1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时,算至放松结点C分配传递后,当前结点B的结点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等于________kN.m 17.力P在梁ABC上移动过程中,截面K中产生的变矩(绝对值)的最大值为________kN·m 18.图中给出了截面K弯矩MK影响线的形状,该影响线在截面K下面的纵标等于________。
三、计算题(19~22小题,每小题7分,23~2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4分)19.计算图示桁架指定杆件1、2、3的内力。
20.计算图示刚架A、C两截面的相对转角AC。
21.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各杆EI=常数。
2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EI=常数 23.计算图示结构,绘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24.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弯矩图。(EI=常数)25.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结构力学(一)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D 3.B 4.A 5.A 6.B 7.B 8.B 9.D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1 12.δij=δij或δ12=δ21 13.Pa/2 14.0 15.13.62 16.21.4 17.20 18.l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19~22小题,每小题7分,23~2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4分)19.N1=20kN, N2=-10kN,N3=30kN 20.(1)绘Mp图(2)作虚拟状态绘图(3)计算AC 21.r11Z1+R1p=0 r11=8i Rip=-pl Z1= M= 24.(1)基本未知量(2)力法典型方程 图(3)(4)X1,X2值(5)M图(2)建立方程r11Z1+R1p=0(3)计算系数与自由项 令i r11=(4)解方程:x1=(5)绘M图.XX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二)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1.在分析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互相作用时,要注意________力与________力的关系。
2.作用于平面内A点的力F=10kN,如图示,向距A点为100cm的O点平移后,得到主矢量的大小为________和主矩大小为________。
3.设有一个力F,当力F与________轴________但________时有力F在X轴上的投影FX=0,力F对x轴之矩mx(F)≠0。
4.由平面假设所得到的轴向变形时,截面上的计算公式σ=N/A中的σ是________,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________变形,而且也适用于________变形。
5.已知主动轮A输入功率为80马力,从动轮B和C输出功率为30马力和50马力,传动轴的转速n=1400转/分,那么,各轮上的外力偶矩的大小分别为mA=____ ,mB=______, mC=______。
6.图示结构中固定端A的反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示各结构是静定还是静不定,及其静不定次数。图(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8.力的可传原理只适用于________体,而不适用于________体,因此不适用于研究力对物体的________效应。
9.若截面对于y轴和z轴的惯性积Iyz=0,则此对轴称为________轴,若此对轴又通过形心,则称此对轴为________轴。对称图形中含有对称轴的一对坐标轴必为________轴。
10.图示是梁的左段,A点力2P为反力,B点作用力P,C点作用力偶Pa,此时截面C的剪力QC=________,弯矩MC=________。
11.矩形截面弯曲剪应力公式为τ=,其中S*z是所求剪应力的点,画平行于中性轴的横线________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因此S*z是________量,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发生在________。
12.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变形时,以A为原点写出AB梁的微分方程________及边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注:B点为弹簧支撑,已知弹簧的位移λ=,P为作用在弹簧上的力,C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13.单元体是由三对________的面组成,由于单元体极其微小,可以认为它的每个面上的应力是________分布的,而且在________的面上。
14.图示折杆ABCD,在自由端A作用水平力P1及铅垂力P2,请分别写出各段的变形,AB段为________变形,BC段为变形,CD段为________变形。
15.压杆稳定的欧拉公式适用于________范围内,用柔度λ来表示则λ≥________。
16.动荷载、动应力是指荷载随________不断地变化,或构件在荷载作用下随________不断运动。但只要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________定律仍适用于动应力、动应变的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1.图示中四个力F1、F2、F3、F4对B点之矩是()A.mB(F1)=0 B.mB(F2)=F2l C.mB(F3)=F3lcos45° D.mB(F4)=F4l 2.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封闭的是()A.图(a)B.图(b)C.图(c)D.图(d)3.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4.图示ABC杆,固定端A的反力是()A.XA=P, YA=0 B.YA=P,mA=Pa C.XA=P, YA=0 D.XA=P, YA=0,mA=Pa 5.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平衡时,可以利用()A.平衡条件求出所有未知力 B.平衡条件求出某些未知力 C.力系的简化求未知力 D.力系的合成或分解求未知力 6.图示传动轴中各轮的外力偶矩分别为mA=20kN·m,mB=5kN·m,mC=10kN·m,mD=5kN·m,那么四个轮子布局中最合理的是()A.图(a)B.图(b)C.图(c)D.图(d)7.关于轴力()A.是杆件轴线上的荷载 B.是杆件截面上的内力 C.与杆件的截面面积有关 D.与杆件的材料有关 8.由AB和CD两杆组成,现有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可供选择,正确的选择是()A.AB杆为铸铁,CD杆为铸铁 B.AB杆为铸铁,CD杆为低碳钢 C.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铸铁 D.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低碳钢 9.图示截面,在圆截面中挖去一正方形,已知圆截面的直径为D,正方形的边长为a,其惯性矩IZ=()A.B.C.D.10.弯曲梁,当某截面的剪力Q=0时,()A.此截面上弯矩有突变 B.此截面上弯矩有极值 C.此截面上弯矩一定为该梁的最大值 D.此截面上的弯矩一定为零 11.为了合理的利用钢材,在梁的弯曲问题中,在同样面积情况下,以下四种截面形状钢 梁,使用哪种较为合理()A.(a)B.(b)C.(c)D.(d)12.图示悬臂梁,其梁截面转角关系为()A.θA=θB=0 B.θA=0,θB=θmax C.从A到B各截面的转角均相等 D.θA=θB= 13.图示应力圆,其主应力及用第三强度理论求得相当应力σr3(),题中应力单位均为MPa。
A.σ1=70,σ2=70,σ3=0,σr3=35 B.σ1=0,σ2=0,σ3=-70,σr3=70 C.σ1=0,σ2=0,σ3=-70,σr3=-70 E.σ1=-70,σ2=-70,σ3=0,σr3=70 14.竖立的折杆ABC,C端固定,A端作用一垂直于AB的水平力P=500N,BC杆为空心圆杆,外径D=80mm,内径d=70mm,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σr4为()A.64MPa B.25.45MPa C.101.8MPa D.50.9Mpa 15.压杆稳定的欧拉公式适用的范围,以下四种情况哪种是错误的()A.细长杆 B.λ≥λ1 C.弹性范围内 D.屈服极限范围内 16.(a),(b)二根简支梁,E、I、W均同,同样的重物Q从h高度自由落下冲击梁,两根梁 的动应力σd与动荷系数Kd的比较应为()A.σad>σbd,Kad>Kbd B.σad<σbd,Kadσbd,KadKbd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图示三铰拱,G=2kN,l=1.15m,h=0.173m,试求A、B处的反力。
2.两块钢板各厚t1=8mm,t2=10mm,用5个直径相同的铆钉搭接,受拉力P=200kN的作用,如图所示。设铆钉的许用应力分别为〔τ〕=140MPa,〔σbs〕=320MPa,试求铆钉的直径d。
3.一正方形的混凝土短柱,受轴向压力P的作用,如图示,柱高为l,截面边长为a=400mm,柱内埋有直径d=30mm的钢筋四根。已知柱受压后混凝土内的应力σ混=6MPa,试求P值,设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之比为E钢∶E混=15。
4.图示桁架。G1=G2=20kN,W1=W2=10kN,试求A、B的反力和杆①、杆②的内力。
5.悬臂梁AB上作用集中力P及集中力偶Pa,试作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并在图中注明各特征点值。
6.圆截面简支梁中间处,梁的下边缘,用标距S=20mm的应变仪测得纵向伸长△S=0.01mm,梁长l =2m,梁截面直径D=80mm,弹性模量E=2.0×105MPa,试求均布荷载q的大小。
7.梁AB,A端为固定端,B端为动铰支座,AC段作用均布荷载q,已知抗弯刚度EI,求B点的支座反力RB。
8.已知平面应力状态中的σx=50MPa,σy=30MPa,τxy=40MPa,试求其单元体的主应力及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r3。
XX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二)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239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1.作用 反作用 2.主矢 F′=F=10kN 主矩m0(F)=5kN·m 3.x 垂直 不相交 4.常量 拉伸 压缩 5.mA=7024×=401.4N·m mB=150.5N·m mC=250.86N·m 6.xA=0 YA=0 mA=Pa 7.图(a)为一次静不定 图(b)为静定 图(c)为静定 8.刚体 变形体 内效应 9.主轴 形心主轴 主轴 10.QC=P MC=2Pa 11.以外部分 变量 中性轴 12.EIy″=-RAx+12qx2 yA=0 yB=λ= 13.互相垂直 均匀 互相平行 14.弯曲变形 压、弯、扭变形 拉、弯、扭变形 15.弹性 λ1 16.时间 时间 胡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A 2.B 3.D 4.D 5.B 6.B 7.B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D 16.A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YA=G/2=1kN YB=1kN xB=3.32kN xA=3.32kN 2.θ=P/5=40kN Pbs=P/5=40kN d≥=19.1mm σbs=≤〔σbs〕=320 d≥15.63mm 取d=20mm 3.N1=15.1 N2=0.79P N2=P/19.1 P=1214.3kN σ钢=90MPa 4.RBX=0 RBy=35kN RA=25kN S1=-30kN S2=25.98kN≈26kN 5.6.ε=5×10-4 σ=εE=5×10-4×2×105×106=100MPa 100×106 q= =10.05KN/m 7.fBq= fBRB= fBq+fBRB=0 RB=qa 8.σ=MPa σ1=81.23MPa, σ2=0, σ3=-1.23MPa σr3=82.46MPa 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
2.构件抵抗 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 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
5.偏心压缩为 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 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 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 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为 。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 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 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 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 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 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z=60125000mm4,y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r=2KN,F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
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6.图所示结构,载荷P=50KkN,AB杆的直径d=40mm,长度l=1000mm,两端铰支。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2.0,[σ]=140MPa。试校核AB杆是否安全。
7.铸铁梁如图5,单位为mm,已知Iz=10180cm4,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8.图所示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力F=700kN与力偶M=6kN·m的作用。已知M=200GPa,μ=0.3,[σ]=140MPa。试求:①作图示圆轴表面点的应力状态图。②求圆轴表面点图示方向的正应变。③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圆轴强度。
9.图所示结构中,q=20kN/m,柱的截面为圆形d=8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3.0,[σ]=140MPa。试校核柱BC是否安全。
10.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在铰链H处作用了一个20kN的水平力,在铰链D处作用了一个60kN的垂直力。求A、E处的约束力和FH杆的内力。
11.图所示圆截面杆件d=80mm,长度l=1000mm,承受轴向力F1=30kN,横向力F2=1.2kN,外力偶M=700N·m的作用,材料的许用应力[σ]=40MPa,试求:①作杆件内力图。②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杆的强度。
12.图所示三角桁架由Q235钢制成,已知AB、AC、BC为1m,杆直径均为d=20mm,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3.0。试由BC杆的稳定性求这个三角架所能承受的外载F。
13.槽形截面梁尺寸及受力图如图所示,AB=3m,BC=1m,z轴为截面形心轴,Iz=1.73×108mm4,q=15kN/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8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14.图所示平面直角刚架ABC在水平面xz内,AB段为直径d=20mm的圆截面杆。在垂直平面内F1=0.4kN,在水平面内沿z轴方向F2=0.5kN,材料的[σ]=140MPa。试求:①作AB段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②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刚架AB段强度。
15.图所示由5根圆钢组成正方形结构,载荷P=50KkN,l=1000mm,杆的直径d=40mm,联结处均为铰链。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st=2.5,[σ]=140MPa。试校核1杆是否安全。(15分)16.图所示为一连续梁,已知q、a及θ,不计梁的自重,求A、B、C三处的约束力。
17.图所示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力如图示,试求:①作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②用第三强度理论导出此轴危险点相当应力的表达式。
18.如图所示,AB=800mm,AC=600mm,BC=1000mm,杆件均为等直圆杆,直径d=2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压杆的稳定安全系数nst=3,试由CB杆的稳定性求这个三角架所能承受的外载F。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刚体 2.破坏 3.正 4.二次抛物线 5.轴向压缩与弯曲 6.柔索轴线 7.原有平衡状态 8.力与轴相交或平行 9.中性轴 10.100MPa 11.变形效应(内效应)与运动效应(外效应)12.弹性变形 13.相等 14.5F/2A 15.突变 16.接触面的公法线 17.塑性变形 18.不共线 19.C 20.2τx≤[σ] 22.平衡 22.应力 23.突变 24.25.大柔度(细长)26.二力构件 27.等值、反向、共线 28.力、力偶、平衡 29.7Fa/2EA 30.斜直线 二、计算题:
1.解:以CB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以AC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2.解:①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解得: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B截面 C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B截面)所以梁的强度满足要求 3.解:①以整个系统为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3分)②求支座约束力,作内力图 由题可得:
③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C处 4.解:①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解得: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C截面 D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D截面)所以梁载荷 5.解:① ② 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A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6.解:以CD杆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AB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AB属于大柔度杆 工作安全因数 所以AB杆安全 7.解:①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A截面 C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A截面)所以梁载荷 8.解:①点在横截面上正应力、切应力 点的应力状态图如下图:
②由应力状态图可知σx=89.1MPa,σy=0,τx=30.6MPa 由广义胡克定律 ③强度校核 所以圆轴强度满足要求 9.解:以梁AD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BC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BC属于大柔度杆 工作安全因数 所以柱BC安全 10.解: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过杆FH、FC、BC作截面,取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11.解:① ②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固定端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所以杆的强度满足要求 12.解:以节点C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求 BC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BC属于大柔度杆 解得:
13.解:①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解得:
②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D截面 B截面 压应力强度校核(经分析最大压应力在D截面)所以梁的强度满足要求 14.解:① ②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A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所以刚架AB段的强度满足要求 15.解:以节点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求 1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AB属于大柔度杆 工作安全因数 所以1杆安全 16.解:以BC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以AB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解得:
17.解:① ② 由内力图可判断危险截面在固定端处,该截面危险点在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为 18.解:以节点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求 BC杆柔度 由于,所以压杆AB属于大柔度杆 解得: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工程力学》复习要点 填空、选择与判断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基本计量单位是牛顿(N)或千牛顿(kN)。
3.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作用线)三要素。
4.若力对某刚体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力都是的分力。
5.平衡力系是合力(主矢和主矩)为零的力系,物体在平衡力系作用下,总是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6.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常用带有箭头的线段画出。
7.刚体是理想化的力学模型,指受力后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8.若刚体受二力作用而平衡,此二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
9.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10.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约束所能限制运动的方向相反。
11.受力物体上的外力一般可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两大类。
12.柔性约束限制物体绳索伸长方向的运动,而背离被约束物体,恒为拉力。
13.光滑接触面对物体的约束力,通过接触点,沿接触面公法线方向,指向被约束 的物体,恒为压力。
14.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垂直于支座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其指向待定。
15.将单独表示物体简单轮廓并在其上画有全部外力的图形称为物体的受力图。在受力图上只画受力,不画施力;
在画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受力图时,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16.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各分力在 同一轴 上投影的 代数 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若有一平面汇交力系已求得和,则合力大小=________。
17.画力多边形时,各分力矢量 首尾 相接,而合力矢量是从第一个分力矢量的 起点 指向最后一个分力矢量的 终点。
18.如果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在该力系作用下一定处于平衡 状态。
1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垂直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20.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等类型。
21.力矩是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它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其常用单位为或。
22.力矩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长度两个方面。
23.力矩等于零的条件是力的大小为零或者力臂为零(即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24.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力偶向任何坐标轴投影的结果均为零。
25.力偶对其作用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26.同平面内几个力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27.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它只对物体产生 转动 效果,不产生 移动 效果。
28.力偶没有 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矩是转动效应的唯一度量;
29.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作用面三个要素。
30.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称为原力系的主矢,它作用在简化中心,且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
这个力偶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31.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何一点的主矩分别等于零;
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最多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
32.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空间平行力系与y轴平行,在,,,六个方程中,三个方程恒等于零的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点,它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形心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所确定的几何中心,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无关;
质心是质点系的质量中心;
对于均质物体,重心与形心重合,在重力场中,任何物体的重心与质心重合。
35.作用于直杆上的外力(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时,杆只产生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变形,这种变形形式称为轴向拉伸或压缩。
36.轴力的大小等于截面 一侧所有轴向外力 的代数和;
轴力得正值时,轴力的方向与截面外法线方向 相同,杆件受 拉伸。
37.杆件受到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作用面与轴线垂直的外力偶作用时,杆件任意两相邻横截面产生绕杆轴相对转动,这种变形称为 扭转。
38.若传动轴所传递的功率为P千瓦,转速为n转/分,则外力偶矩的计算公式为。
39.截面上的扭矩等于该截面一侧(左或右)轴上所有 外力偶矩 的代数和;
扭矩的正负,按 右手螺旋 法则确定。
40.强度是指构件抵抗_破坏_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抵抗_弹性变形_的能力,稳定性是指受压杆件要保持_原有直线平衡状态 的能力。
41.杆件轴向拉压可以作出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由此可知,横截面上的内力是均匀分布的。
42.低碳钢拉伸可以分成: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阶段。b σ ε o a c 43.用三种不同材料制成尺寸相同的试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 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右图所示。比较三种材 料的曲线,可知 拉伸强度最高、弹性模量最大、塑性最好。
44.EA称为 抗拉压刚度,反映了杆件抵抗 拉伸或压缩 变形的能力。
45.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46.低碳钢的曲线如右图,则:
材料的弹性模量 GPa 材料的屈服应力= MPa 材料的抗拉强度= MPa 47.如果安全系数取得过大,许用应力就偏小;
需用的材料就偏多而造成浪费;
反之,安全系数取得太小,构件的强度就可能不够。
48.延伸率和面积收缩率是衡量材料塑性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工程上通常把延伸率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延伸率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49.在国际单位制中,应力的单位是帕,1帕=1牛/米,工程上常以Pa、MPa、GPa为应力的单位。
50.轴向拉伸和压缩强度条件的表达式是:,用该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类强度问题是:校核强度、设计截面、确定许用载荷。
51.拉压虎克定律在≤的条件下才能适用,其表达式为或,其中E称为 拉压弹性模量,EA称为杆件的 拉压刚度。
52.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_剪切比例极限_时,切应力与_切应变_成正比。这一结论称为 剪切虎克定律。
5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方向与半径垂直,在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各点的切应力大小相等,同一半径上各点的切应力按线性规律分布,轴线上的切应力为零,外圆周上各点切应力最大。
54.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指出:扭转变形后,横截面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相邻截面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各截面在变形前后都保持为平面,只是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因此推出:横截面上只存在切应力,而不存在正应力。
55.扭转绝对变形的大小是用两个截面间绕轴线的相对旋转角度来度量的,称为 扭转角,单位是 弧度或度。
56.在没有分布载荷作用(q=0)的一段梁内,剪力图为水平直线;
弯矩图为斜直线。
57.在有均布载荷作用(q=常数)的一段梁内,剪力图为斜直线;
弯矩图为抛物线,在剪力Fs=0处,弯矩取极值。
58.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
弯矩图发生转折。
59.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不受影响,弯矩图发生突变。
60.梁在弯曲变形时,梁内有一层纵向纤维长度保持不变,叫做中性层,它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61.一般情况下,直梁平面弯曲时,对于整个梁来说中性层上的正应力为零;
对于梁的任意截面来说中性轴上的正应力为零。
62.提高梁强度和刚度的主要措施有:
合理安排梁的支承、合理地布置载荷、选择梁的合理截面。
二、选择题 1.约束力的方向必与(B)的方向相反。
A.主动力;
B.物体被限制运动;
C.重力;
D.内力。
2.柔性约束的约束力方向总是(C)受约束物体。
A.铅垂指向;
B.沿绳索指向;
C.沿绳索背离;
D.水平指向。
3.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力总对受力物体形成(A)作用。
A.压力;
B.拉力;
C.牵引力;
D.摩擦力。
4.凡能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称为(A)。
A.主动力;
B.约束力;
C.内力;
D.外力。
5.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6.作用有汇交于一点,互不平行三力的刚体(D)状态。
A.一定处于平衡;
B.处于不平衡;
C.运动状态;
D.可能处于平衡。
7.物体的受力效果取决于力的(D)。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
8.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A),这种作用使物体的(C)或(D)发生改变。
A.机械作用;
B.摩擦;
C.运动状态;
D.形状。
9.静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D)。
A.受力物体;
B.施力物体;
C.运动物体;
D.平衡物体。
10.改变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力对物体作用效果(D)。
A.保持不变;
B.不一定改变;
C.有一定改变;
D.随之改变。
11.“二力平衡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适于(D)。
A.任何物体;
B.固体;
C.弹性体;
D.刚体。
12.根据三力平衡汇交条件,只要知道平衡刚体上作用线不平行的两个力,即可确定第三个力的(C)。
A.大小;
B.方向;
C.大小和方向;
D.作用点。
13.某刚体连续加上(或减去)若干个平衡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应(A)。
A.不变;
B.不一定改变;
C.改变;
D.可能改变。
14.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用(A)来度量。
A.力矩;
B.力偶矩;
C.力的大小和方向;
D.力对轴之矩。
15.(C)是一种自身不平衡,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的特殊力系。
A.重力;
B.共点二力;
C.力偶;
D.力矩。
16.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一对等大、反向、作用线平行的力构成(C)。
A.一对平衡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一个力偶;
D.力矩。
17.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封闭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18.力偶向某坐标轴投影为(B);
对坐标轴上任意点取矩等于(A)。
A.力偶矩;
B.零;
C.变化值;
D.不确定。
19.图示多轴钻床同时加工某工件上的四个孔。
钻孔时每个钻头的主切削力组成一个力偶矩为,mm,那么加工时两个固定螺钉A和B所受的力是()。
A.FA=FB=150N;
B.FA=FB =300N;
C.FA=FB =200N;
D.FA=FB =250N。
20.平面汇交力系最多可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数为()A.2个 B.3个 C.4个 D.6个 21.同一刚体上,一力向新作用点平移后,新作用点上有(D)。
A.一个力;
B.一个力偶;
C.力矩;
D.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22.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作用点上的附加力偶一定(A)。
A.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
B.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
C.不存在;
D.等于零。
2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
A.合力为零;
B.合力矩为零;
C.各分力对某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D.主矢与主矩均为零。
24.若平面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后主矩为零,则其合力(D)。
A.一定为零;
B.一定不为零;
C.与主矩相等;
D.不一定为零。
25.若某刚体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平衡,则此力系各分力对刚体(C)之矩的代数和必为零。
A.特定点;
B.重心;
C.任意点;
D.坐标原点。
26.图示ABC杆,固定端A的约束力是()。
A.FAx=F,FAy=0,MA=0;
B.FAx=F,FAy=0,MA=Fa;
C.FAx=F,FAy=0,MA=Fl;
D.FAx=0,FAy= F,MA=Fa。
27.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A.轴向拉伸或压缩;
B.扭转;
C.弯曲;
D.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8.经过抛光的低碳钢试件,在拉伸过程中表面会出现滑移线的阶段是(B)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
29.两个拉杆轴力相等、截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不同,杆件材料不同,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C)。
A.变形相同,应力相同;
B.变形相同,应力不同;
C.变形不同,应力相同;
D.变形不同,应力不同。
30.由①和②两杆组成的支架,从材料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现有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可供选择,合理的选择是()。
A、①杆为铸铁,②杆为铸铁;
B、①杆为铸铁,②杆为低碳钢;
C、①杆为低碳钢,②杆为铸铁;
D、①杆为低碳钢,②杆为低碳钢。
31.在弹性范围内,杆件的变形与(A、B、C、D)有关;
杆件的刚度与(A、B)有关;
杆件的应力与(B、D)有关。
A.弹性模量;
B.截面面积;
C.杆长;
D.轴力。
32.A B C D F 图示阶梯形杆,段为钢,段为铝,在外力F作用下 A、AB段轴力最大;
B、BC段轴力最大 C、CD段轴力最大 D、三段轴力一样大 33.如图所示,拉杆的材料为钢,在拉杆与木材之间放 一金属垫圈,该垫圈的作用是D。
A.同时增加挤压面积和剪切面积;
B.增加杆的抗拉强度;
C.增加剪切面积;
D.增加挤压面积。
34.直径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等长实心轴,在相同扭矩 作用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相同;
B.相同;
C.相同;
D.相同。
35.外径为D、内径为的空心圆轴,其扭转截面系数为(C)。
A.;
B.;
C.;
D.。
36.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扭转切应力分布图是(a)、(d)。
37.以下关于图示AC杆的结论中,正确的是(B)。
A.BC段有变形,没有位移;
B.BC段没有变形,有位移;
C.BC段没有变形,没有位移;
D.BC段有变形,有位移。
38.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和所受转矩均相同的两根轴,一根为实心轴,一根为空心轴,和分别表示实心轴和空心轴的扭转角,则(B)。
A.=;
B.>;
C.<;
D.与无法比较。
39.梁的合理截面形状依次是(D、A、C、B)。
A.矩形;
B.圆形;
C.圆环形;
D.工字形。
40.梁弯曲时横截面的中性轴,就是梁的(B)与(C)的交线。
A.纵向对称面;
B.横截面;
C.中性层;
D.上表面。
三、判断题 1、材料力学是专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2、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汇交,并不一定平衡;
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不汇交,并不一定不平衡。()3、力偶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4、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平行移动的等效条件是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矩等于原来力对新作用点之矩。()5、力偶系的主矢为零。()6、若一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某点简化后主矩为零,主矢也为零,则该力系为平衡力系。()7、从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低碳钢拉伸试验大致可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断裂阶段。()8、材料力学中,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仍然适用。()9、简支梁受均布荷载发生平面弯曲,跨中截面中性轴上正应力最大,切应力为零。()10、内外直径分别为d和D的空心圆轴,则横截面的扭转截面系数为。
()
理论力学考试试卷 篇2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
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
C.推断统计D.应用统计
2.下列选项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服务满意度B.员工人数
C.籍贯D.利润
3.在抽样调查中,样本量是指()。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
C.抽样框的大小
D.样本的可能数目
4.在抽样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调查方式是
()。
A.整理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
5.在某一特定类别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均值B.众数
C.标准差D.频数
6.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接受正确原假设
B.拒绝正确原假设
C.接受错误原假设
D.假设设立不正确
7.当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量为40,此时进行均值检验,应采用()统计量进行检验。
A.卡方B.t
C.FD.Z
8.下列四个相关系数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数值是
()。
A.0.6B.0.91
C.-0.8D.-0.95
9.度量了因变量与k个自变量的总体相关程度的指标为()。
A.相关系数B.多重相关系数
C.多重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
10.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 ()。
A.逐期增长量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D.增长速度
11.某企业2008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是2004年的3倍,比2007年增长20%,那么,2007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4年增长()。
A.250%B.300%
C.150%D.60%
12.时间序列中在一年之内的周期性波动为()。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产量指数B.价格指数
C.员工人数指数D.销售量指数
14.用基期作为权数的指数为()。
A.拉氏指数B.派氏指数
C.综合指数D.平均指数
1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为()。
A.贫困B.温饱
C.小康D.富裕
16.国民总收入(GNI)的计算公式为()。
A.GNI=GDP
B.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C.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D.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17.在一个经济体中,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是()。
A.可支配收入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D.节俭程度
18.记消费为C,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G,税收为T,政府转移支付为Tr,则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
A.Y=C+IB.Y=C+I+G+T+Tr
C.Y=C+I+GD.Y=C+I+G-T+Tr
19.利率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杠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的提高会使国民收入()。
A.降低B.提高
C.不变D.不确定
20.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缺口之间存在一种()变动的关系。
A.正向B.反向
C.不相关D.不确定
21.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主要目标,平衡国际收支目标与其他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A.一致的B.矛盾的
C.既有一致又有矛盾D.不相关的
22.下列各种财政政策工具中,不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是
()。
A.累进税收制度B.转移支付
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D.政府投资支出
23.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A.公债与政府贷款B.法定准备金率
C.再贴现率D.公开市场业务
2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是()。
A.货物和服务贸易B.收益分配
C.经常转移D.专利权交易
25.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拥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资源,则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会使当期贸易收支()。
A.改善B.恶化
C.不变D.不确定
26.下列各项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中不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的是()。
A.货币供应量增加
B.需求拉动
C.成本推动
D.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
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是()。
A.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C.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D.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
28.经济波动的最直接原因是()。
A.经济体制存在某种缺陷
B.经济结构的变动
C.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D.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
29.以下会计假设中,对会计工作空间范围进行限定的是()。
A.持续经营B.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30.企业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A.可比性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D.谨慎性
31.按照经济内容分类,以下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是
()。
A.应收账款B.存货
C.银行存款D.主营业务收入
32.会计账户有四个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3.“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其中“借贷必相等”的含义是()。
A.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B.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C.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数量和记入贷方账户的数量必须相等
D.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和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34.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3 400元,发生运费1 000元,则计入固定资产的金额为()元。
A.23 400B.22 400
C.24 400D.21 000
35.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收进业务的记账凭证。
A.现金和金融资产
B.现金和银行存款
C.银行存款和金融资产
D.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
36.以下方法中不属于更正错账的方法有()。
A.直接涂改法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37.某公司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材料盘亏1 800元,经查明,一般经营损失1 000元,能理赔的洪水灾害损失500元,不能理赔的洪水灾害损失300元,则最终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是()元。
A.1 800B.300
C.500D.1 000
38.以下属于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的是()。
A.货币资金
B.固定资产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D.未分配利润
39.利润表是依据()这一平衡公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的。
A.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B.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
C.利润=收入-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D.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40.以下财务指标中,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是()。
A.总资产报酬率B.净资产收益率
C.流动比率D.销售净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有()。
A.统计调查
B.文献检索
C.实验
D.调查机构发布的调查结果
E.图书中数据
42.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统计表是组织数据的一种有效形式
B.表头放在统计表的上方
C.行标题放在统计表的第二行
D.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
E.统计表可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观点
43.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为()。
A.一致性B.无偏性
C.显著性D.有效性
E.综合性
44.相关关系按其变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
A.完全相关B.负相关
C.非线性相关D.不完全相关
E.正相关
45.下面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指数可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B.该指数能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C.该指数可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D.该指数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
E.该指数大于100,说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综合物价水平下降
46.一般来说,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D.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E.相关商品的价格
47.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政府干预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性D.垄断
E.公共物品
48.从收入法来测量,GDP包括()。
A.劳动报酬B.营业盈余
C.生产税净额D.固定资产折旧
E.净出口
49.下列各项中没有被计入中国GDP的是()。
A.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破坏
B.海尔公司当前生产但未能销售出去的空调
C.某房地产公司购买一块土地
D.某饭店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E.中石油设在外国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
50.货币有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M1的有()。
A.纸币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D.货币市场存款
E.法定准备金
51.《会计法》规定的会计基本职能是()。
A.会计控制B.会计检查
C.会计核算D.会计监督
E.参与决策
52.以下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B.固定资产
C.银行存款D.累计折旧
E.预收账款
53.某企业购入原材料200 000元,收到了销售方开出的发票账单,企业已经开出转账支票200 000元支付料款,材料尚未到达企业。记录以上业务需要使用的账户是()。
A.原材料B.在途物资
C.应收票据D.现金
E.银行存款
54.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账证核对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D.过账与结账核对
E.账表核对
55.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时,可能使用的表单是()。
A.往来账款清查表B.盘存单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D.实存账存对比表
E.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属于抽样调查的范畴,是非全面调查。
57.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
5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显著性水平有关。
59.假设检验的结果能证明原假设成立。
60.相关系数的大小与数据的计量尺度无关。
61.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62.若时间序列存在自然周期,在对其移动平均时,应根据周期确定移动步长。
63.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64.负外部性使得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正外部性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6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最核心的指标。在GDP核算中,净出口应该计入当年的GDP总量。
66.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这一比值以经济体中全部的商品作为计算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67.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
68.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69.汇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其中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对应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反比。
70.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71.企业应该统一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不允许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设置会计科目。
72.在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的增减性质是固定的,不随账户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73.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74.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如果发现现金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将短款或溢余记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待查明原因后处理。
75.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金额,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一)2008~2009年间某超市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以2009为报告期,以2008年为基期。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76.经过计算2008年三种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A.11.4元/千克B.19.2元/千克
C.15.8元/千克D.16.8元/千克
77.2009年的销售额指数为()。
A.87.66%B.125.83%
C.97.85%D.135.94%
78.经过计算2009年的派氏价格指数是()。
A.95.25%B.105.68%
C.116.8%D.120.46%
79.经过计算三种商品的拉氏物量指数为116.4%,其含义为()。
A.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三种商品的销售额综合提高了116.4%
B.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提高了16.4%
C.以基期价格为准,该超市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多收入
14 380元
D.以报告期价格为准,该超市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多收入
14 380元
80.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区别在于()。
A.两者计算时采取的基期不同
B.在编制长期连续性指数数列时用派氏指数较方便
C.拉氏物量指数的解释更符合现实意义
D.派氏物量指数的解释更符合现实意义
(二)为预测我国居民家庭对电力的需求量,建立了我国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单位:千瓦小时)与可支配收入(X1,单位:百元)、居住面积(X2,单位:平方米)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Y=124.3086+0.5464X1+0.2562X2
请根据上述结果,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81.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下假设中正确的有()。
A.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B.随机误差项的均值为1
C.随机误差项之间是不独立的
D.随机误差项的方差是常数
82.回归系数2=0.2562的经济意义为()。
A.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B.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C.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减少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D.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减少0.2562千瓦小时
83.根据计算上述回归方程式的多重判定系数为0.9235,其正确的含义是()。
A.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1和X2解释
B.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1解释
C.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2解释
D.在Y的变化中,有92.35%是由解释变量X1和X2决定的
84.根据样本观测值和估计值计算回归系数 2的 t 统计量,其值为 t=8.925,根据显著性水平(α=0.05)与自由度,由 t 分布表查得 t 分布的右侧临界值为2.431,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接受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
B.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C.在95%的置信水平下,2是由2=0这样的总体产生的
D.在95%的置信水平下,居住面积对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85.检验回归方程是否显著,正确的假设是()。
A. H0 ∶1=2=0; H1 ∶1≠2≠0
B. H0 ∶1=2≠0; H1 ∶1≠2=0
C. H0 ∶1≠2≠0; H1 ∶1=2≠0
D. H0 ∶1=2=0; H1 ∶i 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三)某企业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如下(单位:元):
该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4 000 000元,利润总额400 000元,应交所得税100 000元,利息支出15 000元。本年1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企业销售A产品10吨,账面单位成本600元/吨,单位售价800元/吨,企业开出发票账单,货已发出,销售货款尚未收到。
(2)向希望小学捐款5 850元。
(3)购入不需安装的新机器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及其他费用125 000元。
(4)结算本月应付工资总额86 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52 5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 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4 500元。
86.发生经济事项(1)时,企业在销售实现和结转成本时需要编制会计分录有()。
A.借记“应收账款”8 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 000元
B.借记“主营业务成本”6 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 000元
C.借记“银行存款”8 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 000元
D.借记“其他业务成本”6 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 000元
87.上述经济事项(4)发生后,影响利润报表项目()。
A.“主营业务成本”增加52 500元
B.“主营业务成本”增加61 500元
C.“管理费用”增加24 500元
D.“主营业务成本”增加86 000元
88.上述经济事项(2)发生后,会对利润表()项目产生影响。
A.主营业务支出B.其他业务支出
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支出
89.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发生上述经济事项(3)后,与年初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同比率比较,则本年()。
A.流动比率下降B.速动比率下降
C.资产负债率下降D.负债与权益比率下降
90.运用上年有关资料计算上年期末的以下比率,其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率=43.33%
B.总资产报酬率=12.31%
C.销售利润率=7.5%
D.净资产收益率=15.79%
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标准答案(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C2.C3.B 4.B 5.D6.C
7.D8.D9.B10.C 11.C 12.B
13.B14.A15.C 16.B 17.A 18.C
19.A20.B 21.C22.D 23.A 24.D
25.D26.A27.B28.D29.B30.D
31.D32.D33.D34.C35.B36.A
37.D38.B39.D40.C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AC42.ABDE 43.ABD 44.BE45.ABCD
46.ABDE47.BCDE 48.ABCD49.CDE50.AB
51.CD52.ABCD 53.BE 54.ABCE55.BD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57.√58.√59.×60.√ 61.√62.√
63.×64.×65.√66.√67.× 68.×69.√
70.√71.×72.×73.√74.× 75.√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76.B77.D78.C79.BC80.AD81.AD82.B
83.A84.BD85.D86.AB87.BC88.D89.AB
高级车工理论知识考试试卷 篇3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凸轮机构主要由、和
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2、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分主要有
凸轮、凸轮和
凸轮。
3、齿轮啮合的三要素是:
相等,相等,相同。
4、液压泵是一种将
能转换成能量的动力装置。
5、液压泵的型号CB-B25,CB表示,B表示
25表示。
6、液压控制阀用于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中油液的、与。
7、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所能起的作用是
、和。
8、机床用交流接触器的主要任务是在 情况下能自动接通或开断主电路。
9、机床电器中,按钮是
的电器。
10、交流异步电动机由于转子感应电势很大,因此产生很大的 电流。
11、曲轴的加工原理类似
的加工。车削中除保证各曲柄轴颈对主轴颈的尺寸和
位置精度外,还要保证曲柄轴承间的。
12、曲轴是一个形状复杂、刚度差的零件。在车削加工时,为了减小曲轴的弯曲和扭转
变形,可采用
传动或
传动方式进行加工,并尽量采用有前后刀架的
机床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互相抵消。
13、在卧式车床上车削多线螺纹,可用的分线方法:
的方法和利用交
换齿轮的的方法。
14、车削细长轴时,为了保证其加工质量,主要应抓住
的使用和防止工件的
的合理选择车刀的三项关键技术。
15、定位误差由
误差和
误差组成。
16、主轴轴向窜动量超差,精车端面时会产生端面的 超差或端面
超差。
17、车床床身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和导轨之间的平行度误差将造成被加工工件的误差。
18、在一定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条件下,合理规定生产一件合格的产品(零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19、制订产品时间定额是企业正确地组织、合理地
、保证生产均衡与协调地进行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
20、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在缩短
时间的同时缩短
时间才能获得显著效果。
得 分
考评员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一对相互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其螺旋角应()。
A、齿数
B、相反
2、蜗杆与蜗轮的轴线在空间呈()交错状态。
A、任意
B、垂直
3、()决定了凸轮从动杆预定的运动规律。
A、凸轮转速
B、凸轮轮廓曲线
C、凸轮外形
4、齿轮常用的齿廓曲线是()。
A、抛物线
B、渐开线
C、摆线
D、圆弧曲线
5、液压油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
A、较小
B、无影响
C、较大
6、液压系统中,滤油器的作用是()。
A、散热
B、连接液压管路
C、保护液压元件
7、当液压油入混入空气,将引起执行元件在低速下()。
A、产生“爬行”
B、产生振动和噪声
C、无承载能力
8、机床照明灯应选()V或()V电压供电。
A、220
B、110
C、36
D、24
9、将一个输入信号变为一个或多个输出信号时用()继电器。
A、中间
B、热
10、熔断器是防止电路短路及过载的元件。它在电路中应()。
A、并联
B、串联
11、若遇人触电,必须以最快的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其方法是()。
A、用手拉开触电者
B、立即切断电源开关
12、车床上加工螺纹时,主轴径向圆跳动对工件螺纹产生()误差。
A、内螺距
B、单个螺距
C、螺距累积
13、在花盘上加工工件时,花盘平面只允许(),一般在()mm以内。
A、凸
B、凹
C、0.002
D、0.02
E、0.2
14、车床由主轴到传动丝杆的内传动链中,若某一个传动齿轮有制造和安装误差,则不仅
影响加工加工螺纹的螺距精度还要影响()的精度。
A、中径
B、牙形半角
15、精车后,工件端面圆跳动超差的原因是()。
A、主轴轴向窜动超差
B、主轴轴颈的圆度超差
16、我国标准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和()。
A、齿数
B、齿距
C、模数
D、压力角
17、对普通蜗杆传动,主要应当计算()内的几何尺寸。
A、主平面
B、法面
C、端面
18、在要求()的凸轮机构中,宜用滚子式从动件。
A、传力较大
B、传动准确、灵敏
C、转速较高
19、在要求运动平稳、流量均匀、压力脉动小的中、低压液压系统中,应选用(A、CB型齿轮泵
B、YB型叶片泵
C、轴向柱塞泵
20、液压系统中的油缸属于()。
A、动力部分
B、执行部分
C、控制部分
D、辅助部分
得 分
考评员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蜗杆分度圆直径与模数之比,称为蜗杆直径系数。
(2、传动链传递动力效率高(可达0.97),但速度一般不大于25m/s。
(。)))
3、链连接主要用于实现周向固定而传递转矩,是属于不可拆连接。
()
4、液压传递原理是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
5、液压千斤顶实际上是利用油液作为工作介质的能量转换装置。
()
6、熟悉和掌握液压基本回路工作原理是分析、处理故障的主要基础。
()
7、密封容器里的液体,当一处受到压力作用时,这个压力将通过液体传递到容器的各处,并且压力值各处相等。
()
8、中、大功率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也能采用直接启动。
()
9、机床电器控制线路中,电压一般采用交流220V或380V。
()
10、为保护电动机而选用熔断器,其熔断丝的额定电流应根据电动机启动方式来决定大小。
()
11、蜗杆传动的制造精度,由传动的精度等级和侧隙的组合形式来决定。
()
12、车细长轴时,三爪跟刀架比两爪跟刀架的使用效果好。
()
13、应尽量选择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
14、对所有表面需要加工的零件,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大的表面作粗基准。
()
15、机床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导向误差、内传动链的误差及主轴、导轨等的位置误差所组成。()
16、机床的制造、安装误差以及长期使用后的磨损是造成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
()
17、车削中,若提高切削速度1倍就能大大降低时间定额。
()
18、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应当进行技术革新以缩短辅助时间与准备结束时间。
()
19、企业的时间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
()
20、在工艺途径上,通过合理利用高生产率的机床和工艺装备及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来缩短各工序的单位时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
得 分
考评员
四、问题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什么是轴向直廊蜗杆?为什么又称阿基米德蜗杆?
2、什么是凸轮工作曲线?
3、为什么蜗杆传动中对中心距的公差要求较高?
4、什么叫轮系?
5、简述液压油污染原因及防止方法。
得 分
考评员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在车床上加工米制蜗杆,在径d=80mm,模数ms=6mm,线数n=2,问螺距、中径、导程和螺旋升角是多少?
2、用三针测量Tr30×6梯形螺纹,测得百分尺的读数M=30.80mm,求被测得中径d2等于多少?(提示钢针直径d0=0.518P)
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
高级车工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凸轮;从动杆;固定机架
2、盘形;圆柱;移动
3、齿形角α;模数;齿形
曲线
4、机械;液压
5、齿轮泵;低压级(25×105Pa);流量(4.15×104m3/s)
6、流动方面;压力大小;流量大小
7、溢流;安全;定压
8、外界输入信号
9、发号命令
10、启动
11、偏心轴;角度要求
12、两端;中间;切削力
13、沿螺纹轴线移动车刀;圆周分线
14、跟刀架;热变形伸长;几何形状
15、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移
16、平面度;圆跳动
17、圆柱度
18、时间定额(或单位时间)
19、配备劳动力
20、基本;辅助
二、选择题:
1、B
2、B
3、B
4、B
5、C
6、C
7、A
8、C;D
9、A
10、B
11、B
12、B
13、B;D
14、B
15、A
16、C;D
17、A
18、A
19、B
20、B;D;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问答题:
1、答:在轴向截面内,牙形两侧是直线所以称为同向直廊蜗杆。在垂直于轴心线的截面(即截面切后形成的端面)内,它的齿形是阿基米德螺线,所以这种螺杆又称阿基米德蜗杆。
2、凸轮与从动杆直接接触的那打曲线叫工作曲线。
3、蜗轮是用与蜗杆参数相同的蜗轮滚刀在标准的中心距下加工出来的。只有传动箱箱体中心距与加工时的中心距相等,蜗轮才能正确啮合。故安装蜗杆螺轮传动时,应保证较准确的中心距。
4、为了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和变换转速并且主动轮、从动轮的距离较远时,通常需要采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将主、从动轮连接起来,这种传动系统称为轮系。
5、液压油的质量对流压系统工作性能影响甚大,很多故障的根源来源于它。污染原因:
(1)油液中侵入空气,使油液容易变质。主要是由于管接头、液压泵、控制元件等密封不好,及油箱中有气泡,油的质量差所引起的。防止办法:更换不良的密封元件,选择好的工作油液,及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2)油液中混入水分,使油液变成乳白色,如果变质就不能使用。主要是因为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空气滤清器进入油箱,及从油箱上盖进入冷却液。防止办法:防止从油箱上盖进入冷却液。
(3)固体杂质的混入(如焊渣、砂土、锈片及泵、阀磨损的金属粉末等),这会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防止办法:定期清洁油箱,同时给没箱加滤油网。
五、计算题:
1、解:求出螺距P、中径d2、导程L和螺旋升角τ
P=πms=3.14×6=18.84mm
L=nP=2×18.84=37.68mm
d2=d-2ms=80-2×6=68mm
tanτ=L/πd2=37.68/(3.14×68)=0.1765,τ=10.01°
2、解:M的计算公式:
M=d2+4.864d0-1.866P
整理后得:
d2=M-4.864d0+1.866P=30.80-4.864×0.518×6+1.866×6=26.879mm
篮球专项课理论考试期末试卷 篇4
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20分)
1.篮球运动是
2.篮球比赛中,时间上的违例有
3.标准篮球场的规格是:长
4.正规的篮球比赛每个代表对必须有10—12名队员组成,比赛时每队出场名队员,当一队长上队员少于名队员时不能开始,比赛过程中一队少于名队员时不能继续比赛告负。
5.转身包括
二、选择(10分)
1.篮球裁判手势中,单拳上举,另一手指指向队员是()的手势
A 违例B 犯规C 停表D 警告
2.中国男子篮球队参加历届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中最好的成绩是第()名
A 9;B 10;C 8;D 12
3.标准的篮圈的高度是()米。A 3.10B 3.00C 3.05D 3.15
4.判断带球跑(走步)的关键是()A 看那一只脚先落地; B 确定中枢脚; C 看球在手中是否停留; D 双脚是平行站立还是前后站立
5.进攻队在后场控制球后必须在()秒内使球进入前场。A 3;B 5;C 8;D 10
三、判断(20分)
1.国际篮球规定正是国际比赛中,参赛队的队员号码应是1—12号,且同队不得重复使用号码。()
2.甲队6号队员投篮,被乙队4号从身后将球盖帽,虽然两人身体未接触,但裁判员仍应判乙队4号犯规。()
3.甲队6号队员跳起投篮,被乙队4号将球盖帽,甲6号球未离手,随后双脚落地,裁判判甲6号走步违例。()
4.一队员接队友传球时不,球落地上,他又捡起球仍可继续运球而不违例。()
5.甲队6号队员于三分线外跳投,球出手后(身体在空中),被乙队4号打手,球未进,裁判员判乙4号犯规,甲6号罚球三次。()
6.甲队控制进球时,同队队员不得在本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3秒,否则违例。()
7.我国的篮球联赛简称CBA,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WCBA。()
8.我国篮球男子运动员首先入选NBA的球员是姚明,并且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9.一节比赛中,甲队全队犯规已达4次,当甲队队员再次犯规时,裁判员应判乙队掷界外球。()
10.甲队掷界外球,球被场内乙队队员打回又碰到场外甲队掷界外球队员身上,应判乙队违例,甲队发界外球。()
四、论述(40分)
一年级: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邓小平理论 ]考试卷A 篇5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
D.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10.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11.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中的主题是()
A.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处理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同坚持()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B.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D.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关系 1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是()
A.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C.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15.()是党执政兴国的
甚至会走向反面。”这说明()A.个人品质和制度有关 B.制度决定人的好坏
C.个人不应当为因制度因素导致的错误负责任 D.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2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
2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23.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A.政权问题
B.导弹防御体系问题 C.西藏问题
D.台湾问题
24.李登辉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的实质是()A.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B.破坏两岸三通
C.破坏汪道涵的访台
D.破坏两岸关系出现的缓和气氛 25.台湾问题的核心是()
A.祖国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国两府
D.“三通”
26.20世纪末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A.确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格局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D.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单极化发展
27.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冷战思维的实质是()
A.恢复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
B.瓦解对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争夺世界政治控制权 C.把民族利益放在
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决定的 30.党的领导的实质是()
A.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B.由党领导,人民监督
C.党通过党员具体管理国家
D.党领导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以下各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31.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三个规律”是()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改革开放的规律 32.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B.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C.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D.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E.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3.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A.公有制占主体
B.按劳分配 C.共同富裕
D.市场经济 3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手段 E.改革是目的
3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A.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逐步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B.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性,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
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D.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E.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文化发展水平36.我国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要()
A.抓好大型企业
B.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C.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D.着眼于搞好每个国有企业 E.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
3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A.他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他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C.他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
D.他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E.他们承担的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38.以下不属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是()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以文明礼貌为荣,以野蛮粗鲁为耻 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D.以诚信友爱为荣,以欺诈霸道为耻 39.中国政府提出,我们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A.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 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D.不放弃使用武力有利于促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40.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
A.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综合B.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C.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三、判断分析题(每题5分,共3题,共15分)41.邓小平理论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
正确。
1、邓小平理论起始于党的
2、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总之,三个代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也体现了历史的规律性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也体现了历史的规律性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统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45.个体、私营经济有哪些作用?
分析:(1)它们生产了大量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满足人们各方面需要;(2)增加了社会资本,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税金;(3)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4)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了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篇6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理论力学课程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具有较强理论分析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石油工程、土木工程、建筑专业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通过研究以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为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多且集中,知识密集且复杂,理论分析较强导致学生结合实践分析能力较弱。由此,对其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基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以及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会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内容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高、自信心不足[1],对理论知识不屑一顾,另外理论力学只研究刚体,不考虑材料变形,理论性很强,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于机械专业来说,应多加强实例分析,导致学习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些教材编排章节,内容不够精炼,并且大多数教材内容中实例过少,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对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出入。因此,为了能够反映学校培养人才的眼球,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对该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本课程教学内容可为3个部分:
1.静力学部分
包括静力学的公理、物体受力分析、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受力分析以及在非光滑表面接触时的受力分析应用举例。这部分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掌握理论、应用为重点,对平衡物体的力学分析,重点讲述其受力后的平衡,而后展开学习和课堂讨论实例,这样可以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增加一些抽象实例的题型,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和学习对物体平衡的分析,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思路比较清晰,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知识。
2.运动学部分
包括点的描述、点的合成、刚体的运动等等。在教学期间,要达到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及创新能力,可以实际抽象的实例进行模拟化然后进行运动分析,让学生明白,任何运动都可以简化看成点或者刚体的运动形式,因此,其主要内容集中在学生要掌握运动学中点的运动和刚体的运动,从而为后面动力学打好基础。
3.动力学部分
包括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三部分内容。该部分主要是静力学和运动学的结合,是运动体,即就是分析运动物体的力学性能,以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如何才能平稳,达到能量充分的利用。
二、教学研究方法
理论力学的研究途径可分为建立理论体系和理论的工程应用两个方面。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科学试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力学的最基本规律。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做了许多次试验,从而推翻了统治多年的错误观点,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在对事物观察和试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建立概念和力学模型,以公理为基础,经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
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许多课程已开始尝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管多媒体课件(PPT)讲述比较清晰,如若将板书教学与课件合理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样更能够体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价值,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
板书教学往往会受到书写效果和座位位置、光线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到教师所要传达的信[3],而且,教师在书写过程中也会影响讲解的充分发挥。这时,多媒体就是对这种局限性的一个很好的弥补。它既可以保证每个同学都看得清楚,又可以让教师通过语言和眼神与学生充分交流。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绪论内容主要使同学们了解机械、交通、航空、航天、桥梁、土建等方面都有着力学体系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力学研究,在实现过程中力学分析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了解到理论力学是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结构力学等等一系列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运用理论力学的基础知识结合其它课程,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课程的绪论了解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系统的运动和平衡,经过抽象化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基本规律建立理论力系,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让学生对实例大胆分析,从而实现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实际工程中的工程问题进行力学分析。
三、实践教学
独立院校应该多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人人动手动脑 ,生动活泼,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内外互动,如在小论文、创新实践中师生互动等。为此,本课程可适当增加互动式、研究型和创新实践型等教学方式。比如:点的合成运动中关于加速度的合成方法,拉格朗日方程的建立、保守系统下的形式等,都有较多数学、力学的分析研究内容,同学也很感兴趣。另外,在汲取一些其它院校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实施再创造,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力学创新思维实验室。该实验室除了满足基本教学实验外,更加重要的是满足学生创新实践的需求。
四、结束语
通过在独立学院的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本人将作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丰富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飞.浅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J].教育管理,2011,(9):186.
[2]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朱桥,周利斌.理论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陕西:科技创新导报,2012(18)
[4]刘云庭,王俊英.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力学与实践, 2003,25(3)
作者简介:
【理论力学考试试卷】推荐阅读: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06-27
理论力学考试试题答案11-29
江南大学2018《理论力学》考试大纲03-30
理论力学07-10
经典力学理论07-17
理论力学教材06-20
理论力学各章小结07-26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03-17
理论力学论文5000字04-02
理论力学基本概念知识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