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险产品

2024-10-06

信用保险产品(精选12篇)

信用保险产品 篇1

1 从风险控制角度分析

出口企业无论是要求进口商开立信用证还是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目的都是获得进口商以外第三方的信用支持, 降低风险。但实现的方式和获得支持的性质却不尽相同。

(1) 信用证是开证行开立的以出口商为受益人的付款承诺, 开证行取代进口商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信用保险公司承担的是第二性的付款责任, 即该责任的生效是以出险 (包括进口商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 为前提的。

(2) 相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 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可以规避的风险较窄,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进口商的商业风险。由于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保险, 因其承担的风险大、范围广, 其保险责任实行特殊的最高赔偿限额与绝对免赔额制度, 故而在承保的金额上比信用证略低。但是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证范围却更为宽泛, 除了承保信用证的保证范围内的责任外, 还比信用证多承担了开证行的风险与政治风险。

(3) 信用证下开证行的付款责任是“有条件”的。受益人必须提交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单据。这一特点使信用证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贸易脱节, 因为有可能受益人已经完全履行了合同项下的义务, 但由于提交了有“不符点”的单据而丧失相应的权利。而出口信用保险在出口商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的条件下, 只要出现承保的风险, 信保公司的赔偿责任是“无条件”的。由于信用证项下对开证行付款责任的过分依赖, 导致出口商在发生不符点的情况下缺乏后续风险管理手段。所以无论出现实质性还是非实质性不符点, 相比类似情况下的托收或OA并投保信用保险的交易, 出口商的风险更大。

(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较一般的开证银行要更为坚实、可靠。无论是信用证还是出口信用保险, 能否有效地帮助企业控制风险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开证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资信情况。由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政策性背景, 以及相应的政策安排,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该与中国政府有同样的信用评级。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公司的偿付能力绝不亚于大型的银行集团, 更不要说众多的中小型银行。

2 从作为结算的手段比较分析

信用证是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结算方式。当时是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目的。但一个世纪以来,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 信用证作为一种结算方式已 经落伍了。主要体现在信用证繁琐的手续上。由于信用证项下必须提交合格单据的严格要求, 与托收相比出口企业在制单、议付行和开证行审单三个环节上至少要多花费5-6个工作日, 在需要转开证或限制非所在地银行议付的情况下, 耽搁的时间更长。

目前, 欧美国家的出口贸易仅有20% 使用信用证结算。一方面是当地发达的金融市场中有很多替代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供选择, 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发展面前严重滞后的信用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国际贸易的要求。许多出口商已经注意到, 要求一份提单径寄进口商的信用证越来越多, 尤其是出口韩、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洋贸易中。这是因为银行处理单据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物流的速度, 为使银行繁琐的手续不至于影响到进口商的商业活动而采取的变通做法。相信出口商都清楚提单径寄进口商的风险, 因此出口商敢于接受这种安排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 即出口商对进口商的信用情况有相当的把握。既然如此, 出口商如果仍选择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只能规因于因循传统的惯性。

3 费用比较分析

信用证的相关费用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费用是指与非证结算方式相比需要额外支付的银行费用。隐性的费用是指进口商借用银行信用需要承担的资金成本。其中显性费用包括开证费、通知费、议付费、电报费、保兑费等。其中开证费和议付费一般按比例收取, 合计约为信用证金额的0.5%左右。另外, 银行一般会规定最低议付费标准, 如低于5万美元的小金额发票按5万美元收取议付费。其余的费用按笔收取固定费用, 如通知费每笔200元, 电报费每笔150元 (外资银行的收费标准一般是国内银行的2-3倍) 。保兑费一般为信用证金额的0.3-0.5%或更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虽然经常发生但不为人们熟知的费用。在带不符点出运情况下, 需要支付开证行的不符点费、电报费和单据处理费, 一般一个不符点需花费的整体费用在150-200美元之间。在转让信用证情况下, 转让行要扣收无兑换手续费 (in lieu of exchange charge) , 一般在200-300美元之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从信用证费用结构可以看出, 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对于多笔、小金额的开证或大额信用证项下的多笔、小金额出运是非常不经济的。

隐性费用是进口商不愿意采用信用证的主要原因。因为开证行会要求进口商存放一定金额的保证金或扣减其在该行的信用额度, 从而降低进口商的资金运用能力。 事实上, 在贸易中远期结算的交易方式是出口商向进口商提供了资金支持。出口商一般通过提供宽松的放帐期的方式提高价格或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但远期结算相 应的好处只有在非证结算中才会很好地体现出来。因为通过信用证结算, 由于银行会要求出口商的保证金存款或相应地削减授信额度, 进口商根本无法利用出口商提 供的放帐期增强其运用资金的能力, 唯一的好处是在信用证项下出口商替进口商承担了融资的成本。

与信用证相比, 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在费用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整体费用水平与信用证相仿或更优。以非证统保保单为例, 目前全国的平均费用约为0.8%, 扣除中央财政扶持基金补贴的20%, 出口企业实际承担的费率水平仅为0.6%左右 (如果考虑当地政府另行制定的扶持措施, 真实费率还要更低) 。

(2) 出口信用保险是建立在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的, 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因此, 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率厘定会充分考虑买家过往的付款纪律和保户的履约情况, 对于资信良好、付款及时的买家会通过提高限额和降低费率两种途径给予保户优惠。这是出口信用保险特有的长处。

(3) 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率全面覆盖了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各项服务, 而且还按比例承担了海外追索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费用。投保信用保险不会出现类似信用证项下出现不符点造成费用激增、无法控制的局面。

(4) 在资金负担方面, 不仅因为使用了非证的结算方式提高了进口商资金运用能力, 出口企业同样可以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安排获取融资便利。综合考虑进口商在信用证交易中需要承担的显性和隐性费用, 如果变信用证结算为非证结算, 出口企业可能会争取到更好的价位。

综上所述, 通过改变结算方式、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企业可以在成本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 不仅可以获得类似与信用证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 更能简化手续、降低管理费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收益水平, 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

摘要:信用保险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防范风险的有力保障。与传统的信用证相比较, 信用保险在风险控制、操作程序及成本费用上都具有优势。

关键词:信用证,信用保险产品,优势比较

参考文献

[1]景智.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企业的重要选择[J].中国外汇管理.2004, (12) .

[2]韩宝庆.信用证结算的替代-电汇+出口信用保险[J].对外经贸实务, 2006.

[3]王学龙.国际结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苗永清.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J].经济经纬, 2004 (3) .

信用保险产品 篇2

(2.0版)标准批注

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特定合同保险单》(2.0版)条款(以下简称“条款”)标准化批注如下。凡“条款”规定与批注规定不一致之处,均以批注规定为准。

A1.仅承保开证行风险

一、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变更为:对于被保险人在《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商务合同项下以信用证为支付方式的出口,被保险人按照信用证条款的规定按时提交单据后,由开证行的下列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按本保险单规定承担保险责任:

(一)商业风险

1.开证行破产或无力偿付;

2.在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情况下,开证行拒绝付款或拒绝承兑。

(二)政治风险

1.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政府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或限制开证行以信用证约定的货币或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履行商务合同项下对被保险人的付款义务;

2.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信用证付款须经过的第三国颁布延期付款令;

3.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发生战争、武装冲突或**,致使信用证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

4.保险人认定的属于政治风险的其他事件。

二、除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列明的除外责任,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下列损失同样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因单证不相符、单单不相符,开证行拒绝承兑或者付款引起的损失;

(二)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在递送或者电讯传递过程中迟延或者遗失或者残缺不全或者误邮而引起的损失;

(三)虚假或者无效的信用证造成的损失;

三、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九条

(五)、第十条

(二)中关于买方的规定适用于开证行。

四、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九条

(六)变更为:

在开证行破产时,被保险人应在开证行所在地法院或有关机构登记债权、及时参与破产清算,并向保险人提供开证行破产证明。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二条

(一)变更为:

被保险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保险人规定的格式向保险人提交《可能损失通知书》。

六、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三)变更为:

如信用证项下存有纠纷,除非保险人书面同意,被保险人应先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在被保险人取得已生效的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并申请执行之前,保险人均不予定损核赔。

七、除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六)列明的款项外,保险人

核定的损失金额同样不包括:

1.商务合同项下以非信用证为支付方式的款项; 2.被保险人与开证行在信用证项下存有争议的款项。

八、本保险条款第七章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一)中关于买方的规定适用于开证行。

九、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开证行”指接受买方委托开立信用证的银行。

“单证相符/单证不相符”:单证相符指信用证受益人按国际商会有关惯例及信用证条款和条件于信用证有效期内及提示要求期限内向指定银行提交所需单据,该单据在表面上完全符合信用证条款和条件。反之,为单证不相符。

“单单相符/单单不相符”:单单相符指信用证项下所需的单据相互之间不相互矛盾。反之,为单单不相符。

“开证行拒绝付款”指在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情况下,开证行超过最终付款日仍未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即期信用证的最终付款日为有关信用证适用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的银行审单期限的最后一日,远期信用证的最终付款日为开证行的承兑付款日或通知到期日。

十、第十一章中关于“破产”的定义适用于开证行。

A2.同一商务合同项下非信用证支付方式承保买方风险,信用证支付方式仅承保开证行风险

一、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变更为:

对于被保险人在《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商务合同项下以非信用证为支付方式的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由下列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按本保险单规定承担保险责任:

(一)商业风险

1.买方破产或无力偿付;

2.买方违反商务合同项下对被保险人的付款义务且超过应付款日60天仍未付款;

3.买方违反商务合同或法律的规定,致使商务合同提前终止或无法履行。

(二)政治风险

1.买方所在国或地区政府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或限制买方以商务合同约定的货币或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履行商务合同项下对被保险人的付款义务;

2.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的所在国或地区政府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或限制买方根据商务合同进口货物或服务;

3.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的所在国或地区、付款须经过的第三国颁布延期付款令;

4.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的所在国或地区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撤销已颁发给买方的许可证或者不批准已颁发的进口许可证有效期的展延,致使商务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

行;

5.买方所在国或地区、项目的所在国或地区发生战争、武装冲突或**,致使商务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6.保险人认定的属于政治风险的其他事件。

对于被保险人在《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商务合同项下以信用证为支付方式的出口,被保险人按照信用证条款的规定按时提交单据后,由开证行的下列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按本保险单规定承担保险责任:

(一)商业风险

1.开证行破产或无力偿付;

2.在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情况下,开证行拒绝付款或拒绝承兑。

(二)政治风险

1.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政府颁布法律、法令、命令、条例或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或限制开证行以信用证约定的货币或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履行商务合同项下对被保险人的付款义务;

2.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信用证付款须经过的第三国颁布延期付款令;

3.开证行所在国或地区发生战争、武装冲突或**,致使信用证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4.保险人认定的属于政治风险的其他事件。

二、对于《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商务合同项下以信用证为支

付方式的出口,除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列明的除外责任,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下列损失同样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因单证不相符、单单不相符,开证行拒绝承兑或者付款引起的损失;

(二)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在递送或者电讯传递过程中迟延或者遗失或者残缺不全或者误邮而引起的损失;

(三)虚假或者无效的信用证造成的损失;

三、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九条

(五)、(六)、第十条

(二)中关于买方的规定适用于开证行。

四、对于《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商务合同项下以信用证为支付方式的出口,被保险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开证行风险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保险人规定的格式向保险人提交《可能损失通知书》。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三)增加以下内容: 如信用证项下存有纠纷,除非保险人书面同意,被保险人应先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在被保险人取得已生效的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并申请执行之前,保险人均不予定损核赔。

六、除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六)列明的款项外,保险人核定的损失金额同样不包括被保险人与开证行在信用证项下存有争议的款项。

七、本保险条款第七章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一)中关于买方的规定适用于开证行。

八、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开证行”指接受买方委托开立信用证的银行。

“单证相符/单证不相符”:单证相符指信用证受益人按国际商会有关惯例及信用证条款和条件于信用证有效期内及提示要求期限内向指定银行提交所需单据,该单据在表面上完全符合信用证条款和条件。反之,为单证不相符。

“单单相符/单单不相符”:单单相符指信用证项下所需的单据相互之间不相互矛盾。反之,为单单不相符。

“开证行拒绝付款”指在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情况下,开证行超过最终付款日仍未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即期信用证的最终付款日为有关信用证适用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的银行审单期限的最后一日,远期信用证的最终付款日为开证行的承兑付款日或通知到期日。

九、第十一章中关于“破产”的定义适用于开证行。

A3.附加成本损失风险

一、本保险单除对《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商务合同项下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的直接损失承担保险责任外,对被保险人在履行商务合同过程中,因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被保险人的实际投入成本损失同样承担保险责任。

二、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五)变更为:

对于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核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为:

1.在损失发生时,按商务合同约定尚未确立债权部分的损失,即被保险人的实际投入成本;

2.在损失发生时,按商务合同约定已确立债权的金额。

三、除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六)列明的款项外,保险人核定的损失金额同样应扣除由于被保险人未完成合同或由于其它原因未发生的费用。

四、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实际投入成本”指在货物或工程交付前,被保险人在商务合同项下按照投入进度而实际投入的工程设备、原材料成本、人力工时成本和财务费用,不含承包商提供的承包商的所有设备、临时工程和材料、本保险单项下保险费。如有争议,以保险人指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认定的金额为准。其中,“工程设备”指已构成或将要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机械、仪器以及类似设备;“承包商的设备”指在工程实施、完成及其缺陷修补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装置和任何性质的物品(临时工程除外),但不包括已构成或将要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设备、材料或其他物品;“临时工程”指在工程实施、完成和修补其任何缺陷时需要或有关的所有各种临时工程(承包商的设备除外)。

A4.仅承保政治风险

一、本保险单对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中的商业风险引起的被

保险人的直接损失不承担保险责任。

B1.担保(适用于非融资类业务)

一、本保险单适用于有付款担保的出口项目。

二、除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列明的除外责任,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擅自同意的担保合同项下减少的金额同样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七条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中增加以下内容:

1.商务合同的付款担保真实合法有效;

2.未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不对担保合同做任何实质性的变更或修改。

四、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九条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中增加以下内容:

1.在获悉担保方、担保物或其他与付款担保有关的权益发生重大变化时,被保险人按照第九条

(五)的规定履行相应的通知和减损义务;

2.被保险人应落实商务合同的担保条件。

五、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十条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中增加以下内容:

被保险人应及时向保险人书面通报如下情况:

1.任何影响被保险人在担保合同项下权益实现的事件已经或可能发生;

2.在本保险单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取得与《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同一担保方出具的任何新的担保合同。

六、对于有付款担保的商务合同,除非保险人书面同意,在担保方按担保合同付款以前,或者被保险人对担保方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获得已生效的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并申请执行之前,保险人均不予定损核赔。

七、本保险条款第七章第十九条中关于买方的规定适用于担保方。

八、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担保方”指为买方在商务合同项下的付款提供担保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

“担保合同”指为买方在商务合同项下的付款提供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保函、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

九、第十一章中关于“破产”的定义适用于担保方。

B2.担保(适用于融资类业务)

一、本保险单适用于有付款担保的出口项目。

二、除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列明的除外责任,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擅自同意的担保合同项下减少的金额同样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七条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中增加以下内容:

1.商务合同的付款担保真实合法有效;

2.未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不对担保合同做任何实质性的变更或修改。

四、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九条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中增加以下内容:

1.在获悉担保方、担保物或其他与付款担保有关的权益发生重大变化时,被保险人按照第九条

(五)的规定履行相应的通知和减损义务;

2.被保险人应落实商务合同的担保条件。

五、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十条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中增加以下内容:

被保险人应及时向保险人书面通报如下情况:

1.任何影响被保险人在担保合同项下权益实现的事件已经或可能发生;

2.在本保险单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取得与《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同一担保方出具的任何新的担保合同。

六、本保险条款第七章第十九条中关于买方的规定适用于担保方。

七、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担保方”指为买方在商务合同项下的付款提供担保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

“担保合同”指为买方在商务合同项下的付款提供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保函、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

八、第十一章中关于“破产”的定义适用于担保方。

C1.通过境外关联公司出口

一、被保险人及其境外关联公司向保险人提交的《被保险人申请》、《授权委托书》、《商务流程说明》、《关联关系证明》及《承诺书》是本保险单的有效组成部分。

二、本保险条款第一章第一条变更为:

本保险单适用于被保险人通过其境外关联公司与买方所签订的商务合同项下的出口。

三、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及批注除外责任中关于被保险人的规定适用于境外关联公司。

四、本保险条款第五章第十条规定的被保险人义务中增加以下内容:

如境外关联公司名称、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或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联关系发生变化,被保险人必须在出现该等情况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立即停止对与该境外关联公司有关的商务合同的承保。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四条

(二)增加以下内容:“境外关联公司应以自己的名义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保险人要求的所有单证),否则保险人有权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六、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一)增加以下内容:“保险人支付赔款以被保险人为对象,保险人也可以按照被保险人的指示,将

赔款支付给境外关联公司。”

七、本保险条款第七章中关于被保险人的规定适用于境外关联公司。

八、本保险条款第九章第二十三条

(一)关于被保险人的规定适用于境外关联公司。

九、境外关联公司应履行本保险单项下被保险人的相应义务以保证保险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十、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境外关联公司”指《保险单明细表》第5.9项列明的公司,被保险人与其境外关联公司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控股关系或同时受同一法人或自然人控制。

C2.一般代理出口批注

一、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交的《被保险人申请》、《授权委托书》、《商务流程说明》、《承诺书》及被保险人与代理人的代理协议为本保险单的有效组成部分。

二、本保险条款第一章第一条变更为:

本保险单适用于被保险人委托其代理出口公司与买方所签订的商务合同项下的出口。代理出口公司必须以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方式向买方披露:被保险人是委托人,代理出口公司是代理人。

三、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及批注除外责任中关于被保险人的规定适用于代理人。

四、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四条

(二)增加以下内容:“代理人应以自己的名义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否则保险人有权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

(一)增加以下内容: “保险人支付赔款以被保险人为对象,保险人也可以按照被保险人的指示,将赔款支付给代理人。”

六、本保险条款第七章关于被保险人的规定适用于代理人。

七、本保险条款第九章第二十三条

(一)关于被保险人的规定适用于代理人。

八、代理人应履行本保险单项下被保险人的相应义务以保证保险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九、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代理人”指《保险单明细表》第5.10项列明的被保险人委托签订商务合同的代理人。

C3.共同卖方批注

一、被保险人的共同卖方向保险人提交的《授权委托书》为本保险单的有效组成部分。

二、本保险条款第一章第一条变更为:

本保险单适用于被保险人及其共同卖方所签订的商务合同项下的出口。

三、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及批注除外责任中关于被保险人的规定适用于共同卖方。

四、在保险人赔付后,商务合同的共同卖方应将其与赔款相应的权益以书面形式转让给保险人。

五、商务合同的共同卖方中的任何一方收到商务合同项下的款项,视为已收汇。

六、共同卖方应履行本保险单项下被保险人的相应义务以保证保险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七、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共同卖方”指《保险单明细表》第5.11项列明的商务合同的共同卖方。

D1.仅承保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工程承包适用)

一、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

商务合同中要求对买方出具的履约保函或其他保函(不包括预付款保函)项下发生的损失。

二、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增加如下内容: 如由于买方未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未能就预付款问题达成协议而导致保险人无法定损核赔,保险人应将属于本保险单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先行赔付给被保险人,赔偿金额为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与本保单约定的赔偿比例的乘积。

在买方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就预付款问题达成协议

后,被保险人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将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在六个月内将定损核赔结果书面通知被保险人。

三、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五)款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后,由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核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为:在损失发生时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

四、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六)款第1点修改为: 被保险人已收到的商务合同项下的任何款项(含预付款)与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之差。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增加如下内容: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小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被保险人应在收到保险人退款要求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退还保险人。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大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保险人应在书面通知定损核赔结果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赔付给被保险人。

六、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第十一条“确立债权”的定义修改为: “确立债权”指被保险人按《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商务合同约定,履行了合同义务并获得了买方或工程监理(以商务合同约定为准)签字确认;“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支付的款项,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

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支付但并未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

七、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买方索回的预付款”指买方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通过预付款保函等方式已从被保险人处实际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不包括由于被保险人违反商务合同约定而被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D2.仅承保实际投入成本(工程承包适用)

一、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第一段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在履行《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商务合同过程中,由下列风险引起的商务合同项下被保险人的实际投入成本损失,保险人按本保险单规定承担保险责任。

二、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

商务合同中要求对买方出具的履约保函或其他保函(不包括预付款保函)项下发生的损失。

三、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五)款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后,由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核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为:在损失发生时被保险人的实际投入成本。

四、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六)款第1点修改为: 被保险人已收到的商务合同项下的任何款项(含预付款)与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之差。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增加以下内容:

保险人赔付后,如买方索回预付款,被保险人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保险人并在12个月内就该损失向保险人提交索赔申请,否则,视为被保险人放弃其在该损失项下的索赔权。

六、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实际投入成本”指在货物或工程交付前,被保险人在商务合同项下按照投入进度而实际投入的工程设备、原材料成本、人力工时成本和财务费用,不含承包商提供的承包商的所有设备、临时工程和材料、本保险单项下保险费。如有争议,以保险人指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认定的金额为准。其中,“工程设备”指已构成或将要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机械、仪器以及类似设备;“承包商的设备”指在工程实施、完成及其缺陷修补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装置和任何性质的物品(临时工程除外),但不包括已构成或将要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设备、材料或其他物品;“临时工程”指在工程实施、完成和修补其任何缺陷时需要或有关的所有各种临时工程(承包商的设备除外)。

“买方索回的预付款”指买方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通过预付款保函等方式已从被保险人处实际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不包括由于被保险人违反商务合同约定而被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

D3.承保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未确立债权的工程量及尚未形成工程量所对应的实际成本投入(工程承包适用)

一、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第一段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在履行《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商务合同过程中,由下列风险引起的被保险人在商务合同项下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损失、未确立债权的工程量及尚未形成工程量所对应的实际成本投入损失,保险人按本保险单规定承担保险责任。

二、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

商务合同中要求对买方出具的履约保函或其他保函(不包括预付款保函)项下发生的损失。

三、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增加如下内容: 如由于买方未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未能就预付款问题达成协议而导致保险人无法定损核赔,保险人仅应将属于本保险单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先行赔付给被保险人,赔偿金额为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与本保单约定的赔偿比例的乘积。

在买方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就预付款问题达成协议后,被保险人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将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在六个月内将定损核赔结果书面通知被保险人。

四、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五)款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后,由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核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为:

1.在损失发生时按商务合同约定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金额; 2.在损失发生时未确立债权的工程量及尚未形成工程量所对应的实际成本投入。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六)款第1点修改为: 被保险人已收到的商务合同项下的任何款项(含预付款)与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之差。

六、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增加以下内容: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小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被保险人应在收到保险人退款要求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退还保险人。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大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保险人应在书面通知定损核赔结果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赔付给被保险人。

七、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第十一条“确立债权”的定义修改为: “确立债权”指被保险人按《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商务合同约定,履行了合同义务并获得了买方或工程监理(以商务合同约定为准)签字确认;“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的款项,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支付但并未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

八、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实际投入成本”指在货物或工程交付前,被保险人在商务合同项下按照投入进度而实际投入的工程设备、原材料成本、人力工时成本和财务费用,不含承包商提供的承包商的所有设备、临时工程和材

料、本保险单项下保险费。如有争议,以保险人指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认定的金额为准。其中,“工程设备”指已构成或将要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机械、仪器以及类似设备;“承包商的设备”指在工程实施、完成及其缺陷修补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装置和任何性质的物品(临时工程除外),但不包括已构成或将要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设备、材料或其他物品;“临时工程”指在工程实施、完成和修补其任何缺陷时需要或有关的所有各种临时工程(承包商的设备除外)。

“买方索回的预付款”指买方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通过预付款保函等方式已从被保险人处实际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不包括由于被保险人违反商务合同约定而被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

D4.仅承保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成套设备适用)

一、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

商务合同中要求对买方出具的履约保函或其他保函(不包括预付款保函)项下发生的损失。

二、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增加如下内容: 如由于买方未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未能就预付款问题达成协议而导致保险人无法定损核赔,保险人应将属于本保险单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先行赔付给被保险人,赔偿金额为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与本保单约定的赔偿比例的乘积。

在买方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就预付款问题达成协议

后,被保险人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将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在六个月内将定损核赔结果书面通知被保险人。

三、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五)款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后,由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核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为:在损失发生时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

四、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六)款第1点修改为: 被保险人已收到的商务合同项下的任何款项(含预付款)与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之差。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增加如下内容: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小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被保险人应在收到保险人退款要求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退还保险人。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大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保险人应在书面通知定损核赔结果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赔付给被保险人。

六、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支付的款项,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

“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支付但并未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

“买方索回的预付款”指买方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通过预付款保函等方式已从被保险人处实际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不包括由于被保险人违反商务合同约定而被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

D5.仅承保实际投入成本(成套设备适用)

一、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第一段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在履行《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商务合同过程中,由下列风险引起的商务合同项下被保险人的实际投入成本损失,保险人按本保险单规定承担保险责任。

二、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

商务合同中要求对买方出具的履约保函或其他保函(不包括预付款保函)项下发生的损失。

三、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五)款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后,由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核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为:在损失发生时被保险人的实际投入成本。

四、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六)款第1点修改为: 被保险人已收到的商务合同项下的任何款项(含预付款)与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之差。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增加以下内容:

保险人赔付后,如买方索回预付款,被保险人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保险人并在12个月内就该损失向保险人提交索赔申请,否则,视为被保险人放弃其在该损失项下的索赔权。

六、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实际投入成本”指在货物交付前,被保险人在商务合同项下按照投入进度而实际投入的原材料成本、人力工时成本和财务费用,不含本保险单项下保险费。如有争议,以保险人指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认定的金额为准。

“买方索回的预付款”指买方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通过预付款保函等方式已从被保险人处实际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不包括由于被保险人违反商务合同约定而被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

D6.承保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未确立债权部分对应的实际成本投入(成套设备适用)

一、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第一段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在履行《保险单明细表》列明的商务合同过程中,由下列风险引起的被保险人在商务合同项下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损失及尚未确立债权部分对应的实际成本投入损失,保险人按本保险单规定承担保险责任。

二、本保险条款第三章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

商务合同中要求对买方出具的履约保函或其他保函(不包括预付款保函)项下发生的损失。

三、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增加如下内容: 如由于买方未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未能就预付款问题

达成协议而导致保险人无法定损核赔,保险人仅应将属于本保险单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先行赔付给被保险人,赔偿金额为买方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与本保单约定的赔偿比例的乘积。

在买方索回预付款或被保险人与买方就预付款问题达成协议后,被保险人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将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在六个月内将定损核赔结果书面通知被保险人。

四、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五)款修改为: 对于被保险人按商务合同的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后,由本保险条款第二章第二条列明的风险引起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核定损失金额的基础为:

1.在损失发生时按商务合同约定已确立债权的应付款金额; 2.在损失发生时未确立债权部分对应的实际成本投入。

五、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六)款第1点修改为: 被保险人已收到的商务合同项下的任何款项(含预付款)与买方索回的预付款金额之差。

六、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增加以下内容: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小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被保险人应在收到保险人退款要求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退还保险人。

如保险人核定的本保险单项下的赔偿金额大于本保险条款第六章第十五条第(一)款中的先行赔付金额,保险人应在书面通知定损

核赔结果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差额部分赔付给被保险人。

七、本保险条款第十一章增加以下内容:

“确立债权的应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的款项,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

“确立债权的应付未付款”指确立债权后,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买方应向被保险人支付但并未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拟用预付款进行抵扣的款项。

“实际投入成本”指在货物交付前,被保险人在商务合同项下按照投入进度而实际投入的原材料成本、人力工时成本和财务费用,不含本保险单项下保险费。如有争议,以保险人指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认定的金额为准。

出口信用保险强力拉动出口 篇3

发挥政策性作用

报告显示,我国官方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增长和就业等方面。2013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信保)通过履行政策性职能全年拉动出口金额超过520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3.9%;通过支持出口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同期我国固定投资资产总额的比重为3.8%;通过支持出口间接拉动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1.7%;信用保险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7%;当年出口信用保险拉动就业超过1400万人。这些评估数据反映了“中国信保”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支持国家外交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扶持小微企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政策性作用。

小微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以来,中国信保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的有关要求,将支持农产品、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小微出口企业,以及支持小微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作为重点工作,实施了六项具体举措。一是推出“小微企业信保易”升级版,进一步简化企业投保操作环节,缩短理赔期限。二是与各级政府、银行、商会、协会等共同搭建了90个小微出口企业投保平台,为小微出口企业提供批量化、集约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三是提供融资支持,撬动商业资金共同服务小微企业,缓解相关企业的资金压力。四是通过简化单证要求、引入“先行赔付”机制、推出网上索赔系统等方式为小微出口企业提供高效理赔服务。五是通过集中召开业务宣讲会、定期回访客户、讲解风险案例等方式对小微出口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风险管理培训。六是开通“网络投保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在线投保、在线索赔、风险信息查询等全天候在线服务。

助力中小企业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12月23日,“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突破3300亿美元,达到3371亿美元,比上年全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增长9%,风险保障覆盖了我国企业向222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在“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的近5万家客户中,小微企业占67.3%,达到3.3万家,占全国小微出口企业数量的15.5%。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已经有不少小微企业迅速成长,打开国际市场,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

湖南一家研发与生产天然植物提取物和膳食补充剂的小型制药企业,2007年的出口额为44万美元。2008年以来,在“中国信保”的资信调查及保障服务的支持下,其与美国单一买家的交易规模从2008年的15万美元扩大到400万美元,并在美国成立了子公司,海外市场也从美国扩展至阿联酋、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摩尔多瓦、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预计全年出口额超过1300万美元。

南通某服装出口企业在成立之初仅只有五六个客户,并且每个客户每年的合作量也不到100万美元。自2010年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以来,该企业没有盲目地抢抓新单,而是借助“中国信保”的资信服务,对于“中国信保”认可的客户适当给予优惠价格和账期,巩固了这些优质客户。截至2014年,该企业已经建成了自己的核心客户群体,其与核心客户的年贸易额也从合作之初的每年几十万美元上升到如今的三四百万美元。投保4年以来,该企业的业务市场已经从当年的6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如今的26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遍及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

除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见到成效之外,“中国信保”2014年各项业务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不断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承保;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工程承包、大型成套设备及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承保长账期高风险业务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政策性作用;预计全年承保规模将达到4300亿美元;为我国巩固出口市场份额、优化出口结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信用保险产品 篇4

一、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

近年来, 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农产品的传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 国际同类产品竞争加剧, 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 国际贸易风险增加;而国内通货膨胀, 各项原料、人工成本增加, 银行信贷规模紧张, 贷款审批趋于严格, 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形势。这些情况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更加困难。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具体表现在:

(一) 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全球经济环境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困难

近年来,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海外市场需求减少, 销售困难加大。加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摩擦加剧。这些情况导致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风险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云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 农产品出口企业资产实力有限, 较难通过抵押担保获得银行贷款

农产品出口企业底子薄, 资产实力有限, 许多企业因为融资所需的抵押、质押物或担保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 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尤其是包括云南在内的西部地区,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出口企业发展尚不充分, 存在的融资问题较为突出。

(三) 国内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 近年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人工、原料等各方面成本日益上涨, 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升高, 这对企业的资金流转带来巨大挑战, 尤其是对于自有资金不足的农产品出口企业。

(四) 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季节性影响, 资金使用相对集中, 融资压力加大

尤其是在每年新产季到来之时, 出口企业因为集中采购新货的需要, 必须提前准备大量资金, 切实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

二、运用出口信用保险, 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针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具体融资问题, 笔者认为, 应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功能, 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一) 依托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 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保障收汇安全, 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获得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一方面, 通过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帮助企业保障收汇安全、减少企业坏账损失,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出口信用保险可承接出口贸易项下的收汇风险, 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 上述风险将得以有效规避。通过“出口信用保险+银行融资”模式, 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 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 提高其投资价值。

另一方面, 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采用赊销等灵活的结算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出口竞争力。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风险高、期限长、企业在没有风险保障下不敢承接的业务, 将直接推动出口增长。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利用国内融资相对容易的优势, 将资金的优势转变为给予国外买方融资的支持, 延期付款即对付款方的融资支持, 达到提高农产品出口价格、增加利润的目的。以云南茂源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通海县的一家农产品出口企业, 主营干鲜蔬菜、水果出口业务。茂源公司于2011年1月签订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 后来了解到东南亚买家的融资成本较高的情况后, 在出口信用保险承担风险的前提下, 主动给予买方90天账期的赊销支持, 将国内融资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当国外买家出现付款困难时, 出口信用保险及时赔付, 有效化解风险。

(二) 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功能, 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银行贷款

出口企业通过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在无担保、无质押、不占用企业在银行原有授信额度的情况下, 通过与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签署三方《赔款转让协议》, 在企业报关出口后, 凭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具的《承保情况通知书》, 企业贸易债权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即可在银行获得融资的支持, 具体形式包括短期出口险押汇融资、配合银行办理信用证打包放款等。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信保-银行-企业”三方新的合作模式下, 通过保单融资改变了银行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 为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办法;二是可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根据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变动情况, 灵活选择融资币种, 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得到降低;三是可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规避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

前述茂源公司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支持下, 获得了银行无抵押、无担保、不占用企业原有授信额度的融资金额超过9 000万元, 促进了干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出口。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 茂源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年 (即2011年) 就实现了出口业务的“开门红”, 出口规模达到2 940万美元, 在2012年出口突破5 000万美元, 2013年出口达7 151万美元, 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三) 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通过“订单融资”获得出口前融资, 减轻生产经营环节集中用款带来的资金压力

对于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 在货物出口前的生产、采购环节的资金需求最大, 由于企业自身实力有限, 又没有足够的资产通过抵押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 往往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营压力。对此, 可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出运前保险”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订单融资”, 帮助企业在出运前获得融资, 支持企业备货生产, 加速资金流转, 从而扩大业务规模。“出运前保险”可保障企业按销售合同规定的条件进行货物生产或采购的过程中, 因买方或开证行丧失支付能力或其出现可预见性的违约风险时, 以及买方或开证行所在国发生可能导致买方或开证行违约的政治风险时, 对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而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支持银行在企业出口以前, 向企业一次性发放贷款, 帮助企业缓解前期生产、采购的资金压力。

以云南信威食品有限公司和云南万力贸易有限公司为例。这两家公司分别是云南省干果类、芸豆类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2013年, 上述两家公司依托出口信用保险的“订单融资”支持, 获得出口前融资款5 400万元, 有效减轻了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

(四) 通过海外投资保险, 帮助农业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实现“走出去”发展

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可以改善项目融资信用结构, 促进项目融资及项目实施。有效控制风险和获得银行融资是企业实施境外投资项目的难点。由于项目在境外, 国内银行比较担心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政治风险和国外业主的违约风险, 企业获取项目融资难度很大。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风险责任后, 使境外项目的潜在风险有了保障, 使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得到有力的保障, 从而改善了项目的融资结构, 有利于促成银行融资。

例如, 普洱市众和橡胶有限公司在老挝投资了天然橡胶替代罂粟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涉及9万亩橡胶种植及两座橡胶加工厂建设, 项目总投资额2 555万美元。2013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帮助该公司承接了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 包括战争及政治暴乱、征收、汇兑限制, 并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 帮助该公司从中国农业银行获得了10年期贷款8 500万元, 保证了项目的资金需求。

(五) 以出口信用保险“银行保单”丰富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方式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还可以银行为被保险人, 通过“保理保单”和“福费廷”保单, 支持银行以保理或福费廷产品买断农产品出口企业以非信用证或信用证方式的出口应收账款, 在保障银行经营风险的同时丰富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方式, 使企业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低成本出口融资。该模式改变了传统上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模式, 相对传统模式来说, 业务操作手续更简便, 可实现产品功能丰富的银保一站式金融服务。

该融资模式目前在云南省尚未得到运用, 但在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已有效推广运用。截止2012年10月, 仅中国银行就利用银行保单为广东省内近百家中小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过5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基础上, 进一步升级了银行保单模式, 创建出“融信通”产品, 该产品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传统的保单融资支持, 又可以通过占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授信额度, 由银行买断应收账款并由银行进行投保, 为企业提供买断性的融资服务, 实现提前收汇。笔者认为,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与银行密切合作, 在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创新推出适合云南出口企业, 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银行保单业务, 为促进融资开辟新途径。

三、政策建议

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方面已取得了实效。但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需要政府部门、银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发挥各方优势, 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对此, 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政府部门应更加重视出口信用保险, 充分发挥其促进融资等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应充分了解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搭建平台, 促使企业更好地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获得融资支持。政府部门可出台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 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用好政策。

(二) 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加大力度运用出口信用保险, 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有效获得融资

农产品出口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 以提升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 用战略眼光选择并运用合适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服务。将出口信用保险嵌入至企业的实际业务中, 提升管理水平, 抓住市场机遇, 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多角度、多层次资金融通, 形成良性循环。

(三) 银行应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合作, 大力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在银行与出口信用保险传统合作的基础上, 一方面, 进一步扩大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企业低成本融资的服务范围, 对于有潜力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 应结合国际市场的变化和金融环境的发展, 创新出更加符合农产品出口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同时, 也可以在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 找到新的合作模式, 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更好地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

(四)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 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区域内农户就业和致富。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进一步发挥融资纽带作用, 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搭建金融桥梁。同时,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进一步深入农产品出口企业, 全面细致了解企业在拓展业务、优化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风险保障和融资服务方案。

注释

出口信用保险 篇5

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为了分担中国出口企业从事对外贸易的风险,让其开拓国际市场、在贸易领域中更具竞争力。

出口信用保险分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指贸易合同中规定的放帐期不超过180天的出口信用保险。经保险公司同意,放帐期可延长到360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适用于信用期在180天至5年或8年之间的资本性或半资本性货物的出口项目。

出口信用保险的对象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对象是出口企业的应收帐款,承保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商业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买方因破产而无力支付债务、买方收货后超过付款期限四个月以上仍未支付货款、买方因自身原因而拒绝收货及付款。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因买方所在国禁止或限制汇兑、实施进口管制、撤销进口许可证、发生战争、叛乱等卖方、买方均无法控制的情况,导致买方无法支付货款。而以上这些风险,是无法预计、难以计算发生概率的,因此也是商业保险无法承受的。

国际贸易中商业性保险承保的对象一般是出口商品,承保的风险主要是因自然原因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造成的对商品数量、质量的损害。有的商业保险也承保人为原因造成的风险,但也仅限于对商品本身的损害。而这些风险可以计算发生概率,根据概率制定保费以确保盈利。

出口信用保险有什么作用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确保收汇的安全性,扩大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面(如L/C外还可采用T/T、DP、DA等),从而增加出口成交机会。同时,投保后可提高出口企业信用等级,有利于获得银行打包贷款、托收押汇、保理等金融支持,加快资金周转。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可为企业提供客户信用调查、帐款追讨等其它业务。

--买方利用国际贸易进行欺诈,侵吞货款;

--买方因自身财务问题而拖欠货款,甚至破产倒闭而无力偿还债务;

--买方因市场问题,以各种理由中止合同、拒收货物,或拒付货款、要求降价等;

--因买方国家市场制度不健全,有关单证与货物。

同时,发生贸易纠纷时解决争议的成本也较高。一旦发生无法收汇的情况,会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通过支付相对有限、固定的保险费,企业将不可预计的风险锁定为企业固定的税前财务成本支出,从而可以做到稳定经营。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最大诚信原则:投保人必须如实提供项目情况,不得隐瞒和虚报。

风险共担原则:赔偿比率大多低于百分之百。

事先投保原则:保险必须在实际风险有可能发生之前办妥。

哪些出口贸易合同不适用于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以下出口贸易合同不适用于投保出口信用险:

1、发货前或在劳务提供前,价款全部预付的出口合同;

2、金额和付款期限不确定的出口合同;

3、不以货币结算的贸易合同;

4、违反我国或进口国法律的贸易合同;

5、投保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合同不能办理商业风险的保险,但可办理政治风险保险。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有哪些好处?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以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包括:

1、出口贸易收汇有安全保障。出口信用保险使企业出口贸易损失发生时给予经济补偿,维护出口企业和银行权益,避免呆坏账发生,保证出口企业和银行业务稳健运行。

2、有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出口商可以放心地采用更灵活的结算方式,开拓新市场,扩大业务量,从而使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更强,开拓国际贸易市场更大胆。

3、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企业获得出口信贷融资提供便利。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企业共同的难题,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收汇风险显著降低,融资银行才愿意提供资金融通。

4、得到更多的买家信息,获得买方资信调查和其他相关服务。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出口商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事先避免和防范损失发生。

5、有助于企业自身信用评级和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

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提供收汇风险保障的范围

1、海外买家的商业风险:

1)进口商无力偿还债务或破产、倒闭;

2)国外进口商无理、故意拖欠货款;

3)国外进口商拒收货物及拒付货款或以拒收货物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的压价。

2、买方国家的政治风险:

1)、进口商所在国禁止或限制外汇汇出;

2)、进口商所在国进口管制,限制进口;

3)、进口商所在国或货款须经过的第三国颁布延期付款令;

4)、进口商所在国发生战争、**和革命等;

5)、出口商和进口商都无法控制的其它非常事件。出口信用保险理赔指南

如您获悉下列情况,请在十天内向保险公司填报《可能损失通知书》:

1.买方已破产或无力偿付债务

2.买方已提出拒绝收货及付款

3.买方逾期三个月未付或未付清货款

4.发生保险公司承保的政治风险项下的事件

为什么要及时填报《可能损失通知书》

这会有利于保险公司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控制风险、避免损失的扩大。对您的延迟填报,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应怎样办理索赔

您首先要填写《索赔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1、贸易合同

2、提单

3、出口报关单

4、发票

5、装箱单

6、汇票

7、买卖双方往来函电

8、买方信用限额审批单》

9、出口申报表

10、报销公司要求的其他资料

遇有贸易纠纷时,应怎样处理

您应首先提请仲裁或诉讼,在得到判决后保险公司才能定损核赔。

可以获得多少赔偿

损失金额不超过信用限额时

最高赔偿金额=损失金额×赔偿百分比

损失金额超过信用限额时

最高赔偿金额=信用限额×赔偿百分比

获得赔偿后,应做些什么

您应填写《赔款收据及权益转让书》,将赔偿部分的权益转让给保险公司,并与保险公司通力合作、努力向买方追讨欠款,减少国家损失。如果您收到买方的还款,要及时通知理赔公司,并将应退还给理赔公司的款项及时退还理赔公司。在追讨过程中如发现您有欺诈行为,理赔公司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将全部赔款收回。如何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险是国家为了鼓励并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为众多出口企业承担由于进口国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外汇管制、进口管制和颁发延期付款等)和进口商商业风险(包括破产、拖欠和拒收)而引起的收汇损失的政策性险种。

对投保出口信用险的外贸公司来说,在具体操作时应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一、申请限额时应注意:

1、合同一旦签订,应立即向保险公司申请限额。因为调查资信需要一段时间,包括内部周转时间、委托国外资信机构进行调查时间,有时长达1个月之久。

2、在限额未审批之前,如果合同有变更,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

3、如果合同方式是L/C或D/P或D/A支付方式,但出运选用空运方式或提单自寄,这样的风险已等同O/A风险,应申请O/A方式的限额。

4、由于保险公司只承担批复的买方信用限额条件内的出口的收汇风险,如果出口与保险公司批复的买方信用限额条件不一致,如出运日期早于限额生效日期、合同支付条件与限额支付条件不一致,保险公司将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办理出口申报应注意:

1、出口货物在装运时应及时填制《出口信用保险申报单》,向保险公司申报,并交纳保险费。

2、根据出口信用险条款第十八条规定,不得漏报和虚报。

三、如何办理索赔:

填写规定格式的《索赔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1、详细陈述案件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的书面报。

2、证明保险标的材料,包括贸易合同、提单、出口报关单(正本)、发票、装箱单、汇票、D/P或D/A方式的托收委托书以及D/A方式下的承兑文件(该文件是我国对出口企业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对外的一件自我保护依据,也是对外追讨的法律依据)。

四、证明损失原因及金额的材料,包括:

1、买方破产或丧失还款能力的证明材料。

2、由银行或有关机构提供的不承兑或不付款的证明。

3、买卖双方往来函电。

4、证明索赔涉及的出口已有保险公司承保的材料,包括保单(明细表、费率表)、《信用限额审批单》、出口申报表。

五、被保险人有义务如实提供其他有关资料。

六、办理索赔应注意:

1、发现买方有信誉问题,在应付日后15日内未付,应及时向保险公司上报《可能损失通知书》,并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减少损失。

2、对于买方无力偿还债务造成的损失,不得晚于买方被宣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后的1个月知保险公司。

3、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损失,不得晚于保单规定的赔款等待期满后2个月内提出索赔,否则保险公司视同出口商放弃权益,有权拒赔。总之向保险公司索赔一定要作到单证齐全,否则影响出口商的经济利益,也使国家利益蒙受损失 出口信用保险办理程序

一、申请投保

您需填写《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险投保单》一式三份,把本出口企业的名称、地址、投保范围、出口情况、适保范围内的买方清单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填写清楚后,企业法人签章,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二、申请限额

您在接到保险公司承保并签发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险保险单》后,您应就本保单适用范围出口的每一家尽早向保险公司书面申请信用限额,并填写《短期出口信用综合险买方信用限额申请表》一式三联,按表内的要求,把买家的情况,双方贸易条件以及本企业所需的限额如实填写清楚,为本企业在适保范围内的全部海外新旧买家申请信用限额。

三、申报出口

保险公司通过《短期出口信用综合险买方信用限额审批单》批复限额,您每批出货后,十五天内(或每月十号前)逐批填写《短期出口信用综合险出口申报单》(或《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险出口月申报表及保费计算书》)一式三份,按表中之要求,把出口的情况如实清楚填写,供保险公司计收保险费。对于您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的出口,保险公司有权要求您补报。但若补报的出口已经发生损失或可能引起损失的事件已经发生,保险公司有权拒绝接受补报。如您有故意不报或严重漏报或误报情况,保险公司对您已申报出口所发生的损失,有权拒绝承担责任。

四、缴纳保险费

您在收到保险公司发出的“保险费发票”及有关托收单据的日期起十日内您应缴付保险费。如未在规定期限内交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您申报的有关出口,不负赔偿责任;如您超过规定期限二个月仍未交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有权终止保单,已收的保险费概不退还。保险公司每个月按您的申报和报单薄明细表列明的费率,计算应交的保险费。保险费率如需调整,保险公司将书面通知您,通知发出后第二个月出口的货物,保险费按新费率计算。

五、填报可能损失通知书

您出货后,买方己破产或无力偿付债务、买方己提出拒绝收货及付款、买方逾期三个月未付或末付清货款或者发生保险公司承保的政治风险项下的事件,应在十天内向保险公司填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可能损失通知书》。要清楚简述案情,并在赔偿等待期间,努力催收货款,密切与保险公司联系,及时知道追讨或处理的进程和结果。

六、索赔损失

您收不到货款且追讨无效,保险条款规定的赔偿等待期届满,应尽快以书面的形式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并填写《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索赔申请书》,同时,齐全、真实地提供《申请书》列明的所需单证(包括贸易合同、提单、出口报关单、发票、装箱单、汇票、买卖双方往来函电、《信用限额审批单》、出口申报表和保险公司要求的其他资料)。对您因买方无力偿付债务所致损失的索赔,保险公司在证实买方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后尽快赔付;对其它原因所致损失的索赔,保险公司在规定的赔偿等待期满后,尽快赔付。对买方无力偿付债务引起的损失,如您未在买方被宣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后一个月内提出索赔,对其它原因引起的损失,未在赔偿等待期满后两个月内提出索赔,又未提出充分理由,保险公司对您的索赔有权拒绝受理。保险公司对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分别按保单明细表所列商业信用保险和政治风险所致损失的赔偿百分比赔偿。但赔偿以不超过保险公司批准买方信用限额或被保险人自行掌握信用限额的上述百分比为限。

七、权益转让

您获悉保险公司的赔偿通知后,须出具《赔款收据及权益转让书》(中英文各一份)和中英文的《追讨委托书》。如果买方逾期三个月未 付或未付清货款,您在报“可能损失通知书”时同意委托保险公司先追讨,需提供该案的合同、提单、发票、贸易双方往来函电及中英文《追讨委托书》。出口信用保险的投保手续

1)、出口企业填写《投保单》,列出拟投保的买家及交易情况,由保险公司对买家进行资信调查,以备将来对其进行评估。

2)、出口企业尽早对适保范围内的每一买家申请信用限额,填写《信用限额申请表》,保险公司签发《买方信用限额审批单》。

3)、出口企业按时将所有适保范围内的“出口发票”及“提单正本复印件”递交保险公司,以便保险公司编制“出口月申报表及保费计算书”收取保费,完善投保手续。出口信用保险的投保手续

1)、出口企业填写《投保单》,列出拟投保的买家及交易情况,由保险公司对买家进行资信调查,以备将来对其进行评估。

2)、出口企业尽早对适保范围内的每一买家申请信用限额,填写《信用限额申请表》,保险公司签发《买方信用限额审批单》。

3)、出口企业按时将所有适保范围内的“出口发票”及“提单正本复印件”递交保险公司,以便保险公司编制“出口月申报表及保费计算书”收取保费,完善投保手续。

出口信用保险的赔偿比例

1、政治风险----90%;

2、破产、拖欠---90%;

3、拒收-----80%;

可能损失通知

被保险人在遇“买方拒绝收货、买方破产或无力偿付货款”时,应在10日内,向保险公司填写《可能损失通知书》,并可同时委托保险公司开始追讨工作,以保障自身权益。

损失赔偿

索赔单证: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时,应提供“贸易合同、提单、发票、报关单、催收货款的书面往来函电、银行证明及其他必要的损失证明和有关保险单证”。

出口信用保险有哪些责任免除情况

通常为以下几种:

1、汇率变更引起的损失,如出货时美元结汇价8.2645,收汇时人民币升值了,结汇价8.2600,这种损失不能获得赔偿;

2、被保险人(出口商,下同)或其代理人违约、欺诈以及其他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损失,或者被保险人的代理人破产引起的损失;

3、被保险人发货前买家的信用限额已被撤销、失效,或未经保险公司批复信用限额、并且不适用被保险人自行掌握信用限额的买方出口所发生的损失;

4、保险责任以外的其他损失。

具体而言

一、非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发生的下列损失:

1、通常可以由货物运输保险或者其他保险承保的损失;

2、买方的代理人破产、违约、欺诈或其他违反法律的行为引起的损失;

3、银行擅自放单、运输代理人或者承运人擅自放货造成的损失;

4、被保险人向其关联公司出口,由于商业风险引起的损失;

5、由于被保险人或者买方未能及时获得各种所需许可证、批准书或者授权,致使销售合同无法履行引起的损失;

6、在货物出口前,被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风险已经发生,或者由于买方根本违反销售合同或者预期违反销售合同,被保险人仍继续发货而造成的损失;

7、在货物出口前发生的一切损失。

二、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发生的下列损失:

1、因单证不符、单单不符,开证行拒绝承兑或者拒绝付款所造成的损失;

2、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在递送或者电讯传递过程中迟延或者遗失或者残缺不全或者误邮而引起的损失;

3、虚假或者无效的信用证造成的损失;

4、在被保险人提交信用证所要求的单据前发生的一切损失。

出口信用保险案例—单笔赔付68.7万美元

单笔出口保险赔付了 68.7万美元,记者昨天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温州办事处获悉,该公司已决定向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支付出口信用保险赔款68.7万美元。这是温州地区迄今为止出口信用保险赔付金额最大的一起赔案。

日前,冠盛公司向美国一家汽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出口了一批价值70多万美元的货物,结果该美国公司被另一家公司兼并,买方趁机赖账,冠盛公司无法得到货款。由于该公司办理了出口信用保险,得到了巨额赔付,避免了贸易风险。

近来,美国、欧盟频繁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采取特殊保障措施,同时一些国家也纷纷对我国出口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使得我国企业相关出口产品不能清关的可能性增大。针对此类风险,中国信保积极采取了特殊承保措施,支持相关受限产品的出口,鼓励出口企业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正常经营并扩大出口。今年3月份以来,我市荣光集团、查理鞋业、霸力集团都与中国信保签订了保险协议,为自己的出口货物上了信用保险。

据中国信保温州办事处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主要帮助出口企业事前了解国外买家信用状况,把风险防范设在出口之前,而且通过采用信用的支付方式扩大交易量,增加贸易量和提高利润空间。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出口信用保险还能给企业的融资带来便利,在信用保险下的融资,银行一般不要求企业提供额外的担保或抵押。目前,该公司在我市的业务以短期险为主,主要保障由于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导致出口企业应收账款不能正常收回的风险。

去年,我国新实施的《外贸法》已将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并列为三大支持出口的政策工具。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今年前10个月,中国信保承保温州地区的出口金额达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24%,同时已有5家温企获赔105万美元的出口损失货款,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开始认识到善用出口信用保险的益处。

出口信用保险案例—受损企业获赔巨款

吉林长春一家大型禽肉类加工出口企业刚刚获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提前支付的21万美元理赔款。

1月28日,中国信保接到这家企业报案,称其在日本政府对中国禽类产品实施封关之前出运的一批禽肉制品可能遭受损失。中国信保大连营业管理部业务人员立即前往现场,经审核,属公司承保责任范围。2月5日,这家受损企业正式提出索赔申请,索赔金额为78万美元。鉴于目前货物的最终损失尚未确定,中国信保启动了预赔付机制,简化理赔程序和手续,向其预付赔款21万美元。

记者从中国信保了解到,全国有70多家农产品或禽类产品出口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险,到目前为止,公司保户已报告可能损失150多万美元。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纪安表示,作为惟一一家从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将积极指导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受损企业利益。

中国禽流感疫情公布后,中国信保即成立了由短期业务承保部、短期业务理赔追偿部、风险管理部组成的“禽流感应急工作小组”。从1月30日起,公司设立专人密切跟踪国外对中国禽类产品实施封关和产品限制的动态,每天通报公司保户,确保他们能及时了解有关情况,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周纪安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中国禽类产品每年出口创汇五六亿美元,中国信保承保的出口额约为8000多万美元,所占比重还很低。目前,在中国禽类产品出口企业中,投保出口信用险的比例还不到10%。

出口信用保险—‘走出去’的坚强后盾

“出口信用保险是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坚强后盾,是解决出口企业融资需求的有力保障,是国外收汇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梁志东今天在此间举办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外经贸企业座谈会上表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加快,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更多地参与竞争,必将由过去仅承担国内的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而出口信用保险是克服和减少涉外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风险的最佳手段之一。这种手段是WTO规则所允许的、支持企业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之一。

据了解,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行之有效的促进出口、投资的政策性风险保障工具。

梁志东表示,二○○四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共对外支付赔款近一亿美元,通过风险控制手段减少和避免了数十倍于这个数字的可能损失,保障了一大批企业运营安全和稳定。

出口信用保险日渐凸显效果

2005年,出口信用保险共支持了212亿美元的出口及海外投资,同比增幅达60%。其中,短期险业务实现保险金额170亿美元,同比增长60%,在业务规模和支持面不断扩大的同时,短期险的限额管理、费率厘定、资信调查等业务环节更加稳定成熟,适应不同交易方式的承保模式不断丰富,对出口企业的服务深度不断加深;中长期业务承保45个项目,实现保险金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36%,在继续重点支持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承保行业、承保国别,创新融资、担保模式,承保了刚果(布)英布鲁电站项 目、五矿出口巴西高炉项目等一批有影响的项目;投资保险承保了9个项目,实现保险金额5.2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加强了重点投资对象国市场调查、积极创新产品、开拓融资渠道、完善咨询服务,业务拓展步伐逐步加快;担保业务与出口信用保险的联动发展得到加强,对出口融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新增担保金额8亿美元,同比增长66%;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开始起步,国际商账追收业务也有了新的起色。

尤为可贵的是,在我国外贸出口连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的支持率也逐年跃升,从2002年的2%、2003年的3.1%和2004年的5.5%,到2005年的6.4%,其对外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中国信保公司总经理唐若昕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四年来,累计支持的出口和投资额已经超过430亿美元,是公司成立以前13年累计支持总和的2.6倍;出口信用保险直接拉动出口增量超过100亿美元。

作为国家外经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信用保险以支持外经贸为目的,并已成为我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开发境外资源、保障收益和收汇安全的得力工具。唐若昕介绍说,2005年,中国信保进一步加强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功能建设,以充分发挥对外经贸的支持服务作用。

中国信保加强与政府部门联动,参与外贸促进机制建设,如与商务部联合出台了支持自主民族品牌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出口办法,还配合国家发改委建立了海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外经贸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机电设备、通讯设备等优势产品的出口,为60项大型对外贸易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深度支持国家外贸和产业政策,四年来累计支持高科技产品出口金额210多亿美元,占公司总承保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超过出口额中科技产品的比重20个百分点以上,促进了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共承保近2亿美元的禽类农产品出口,向农产品出口企业支付赔款400万美元,有效保障了高风险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益;通过完善风险保障,引导出口企业利用灵活多样的结算方式,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目前,在公司业务中,新兴市场业务已超过50%,促进了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加强对出口企业服务和风险保障,如开发了中小企业综合保障保险产品,加大“外派劳务保险”的试点推广力度;与国内30余家银行开展了融资合作,使出口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获得融资1166亿元人民币;代出口企业追回拖欠账款2亿美元,向出口企业支付赔款约3亿美元。为社会提供专业风险信息服务,出版发布了《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为出口企业提供国家风险预警和出口贸易及投资的指南。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唐若昕表示,将在继续保持出口信用保险一定的增长水平基础上,科学整合信用险资源,合理调整业务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外经贸快速发展的形势。

信用保险产品 篇6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中国信保2012-2014年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拉动的年出口规模约占我国年出口总额的25%,促进和保障的就业岗位达1400多万个。这意味着,中国信保至少对我国1/4的出口规模具备强劲的拉动力。

然而,我国当前的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过程中,对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促融资”的需求明显上升。

“与实际需求相比,我们的服务惠及面还应进一步扩大。”王毅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机构“够不够多”,而在于服务“够不够用”,配套政策是否能跟上。

他建议,国家能够补充资本金,适当调整或放宽中长期项目承保政策,允许在境外增设必要的分支机构,使中国信保提高承保能力和风险平衡能力,更有力、更有效地发挥政策性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开放型经济发展。

力保“一带一路”

《财经国家周刊》:“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你如何看待企业“走出去”的新风险?中国信保将如何帮助企业应对?

王毅:企业“走出去”,在政治、经济、运营环境等方面均存在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处亚非欧地缘政治敏感区和风险集中带,不同文明、宗教及其他力量交汇,一些国家政局不稳,部分区域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突出,一些国家法律不健全、政策不完善,商贸环境也存在较大不稳定性。

从中国信保承保情况看,这些地区对我国企业存在五方面风险:

其一,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部分资源类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货币贬值明显;

其二,部分国家受地缘政治影响,政局动荡进而影响实体经济,造成海外买方偿付能力下降,破产风险明显上升;

其三,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间短,辨别和防范风险能力不足,风险化解手段还有待提升;

其四,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之下,“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需求下降,海外项目数量萎缩,中资企业之间竞争加剧,资金压力大幅提升;

其五,“走出去”企业面临更加苛刻的商务条件,例如更少的预付款比例、更长的付款期限、更多的当地币支付等,高风险业务明显增加。

我们的职责,就是多策并举地为企业保驾护航。

一是采取针对性、差异化承保政策,满足企业的风险控制及融资需求。二是尽量为出险企业降低损失。三是降低费率水平、下调基础费率,且对于小微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出口业务,给予更大程度的费率优惠。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信保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项目总额达到多少?今年有什么具体规划?

王毅:为履行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职责,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信保迅速建立了专门工作体系,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7个专项规划的制定,对外发布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承担了能源国际合作风险研究等课题任务。

这其中,我们参与建设了国家重大项目储备库,报送重点项目588个,总金额2700多亿美元。

今年,我们将推动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参与政府牵头的跨部门工作机制;二是深度参与国家规划编制,发挥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三是创新国家重大项目推动机制,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财经国家周刊》:银保合作“走出去”始终未有大的突破。近来,中国信保与部分银行签订了“一带一路”专项合作协议,与工行的合作已逾大半年,进展如何?

王毅:我们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签署了专项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创新银保综合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过去,金融机构“走出去”常单打独斗,在信息共享、沟通效率、产品服务衔接等方面常有不足,需要“升级版”合作。

银保一起开发国别区域市场,从源头获取市场项目信息,做好投资规划、融资条件和担保结构设计,由此来突破各自产品叠加的传统模式,有利于双方融合银保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项目特点和企业需求,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一体化的服务。

与工行签约以来,合作效果显著,迄今已在10余个大型项目上开展合作,合计保险金额超过60亿美元。双方在总部、国内分支、驻外机构等不同层面均建立了紧密的工作联系,在重点海外市场成功进行了多次联合营销,并探索了PPP项目融资、当地币出口信贷、信保项下债券融资等诸多创新领域。

凭借专业、团队、渠道等优势。中国信保近年来业务发展迅速。

配套待跟上,束缚待解除

《财经国家周刊》:如你所说,中国信保责任重大,那么当前的主要压力何在?资本金规模能否持续支撑“一带一路”等战略重任?

王毅:中国信保自2009年以来,数次响应国务院号召,努力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帮助企业解决“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难题。这几年,每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对出口信用保险提出要求,让我既受鼓舞,又倍感压力。

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信保在全球的官方信用机构中总体业务规模排名第一。我们的出口信用保险保险渗透率(对每100美元货物出口的承保金额)达到16.9%,是国际平均水平的1.7倍左右。

虽然中国信保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未形成系统性风险,各领域业务均合理合规地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但由于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新兴市场和高风险业务的占比相对较高,因此中国信保在控制风险方面承担了很大压力。

按照中国信保的公司章程,资本金放大倍数最高为20倍,即1元资本金最多能够放大20倍,但眼下已达到34倍,资本金亟待充实。与此同时,国家和企业都希望我们不断降低费率水平、扩大承保范围,对一些领域做到应保尽保,但相关配套政策还较为滞后,要继续完成好国家交给的任务,挑战不小。

《财经国家周刊》:你反复提到“应保尽保”。目前做到“应保尽保”是否存在难处?需如何解决?

王毅:国家要求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确实存在难题。多年以来,我们承保了大量中长期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项目,近两年接近200个项目。此外,我们还长期支持电力、铁路、电信、船舶等企业,并根据国家“去产能”要求,支持钢铁、水泥等企业“走出去”,以及支持能源、矿产等企业的海外投资。

但问题在于,国内外的配套体系并不完善,一些政策在执行层面的细节规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政策大方向的要求。

我们建议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的要求,完善中长期险管理政策。一是在实际业务中,在政策层面对国别风险的判断标准、对非主权项目的担保要求等有关政策尚不明确,最终会造成一批项目的流失。二是研究降低中长期险本国成分的承保要求,扩大可承保的业务范围。

《财经国家周刊》:近年来,我国海外利益迅速扩大。对目前在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中国信保是否有能力切实保障他们的利益?

王毅:2014年末,我国海外资产总量已达6.4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8826.4亿美元,在境外设立企业约3万家,这些企业在当地的销售、对外出口和投资,与国内企业一样面临着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需要出口信用保险提供保障。但这些企业很多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以及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当地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不健全,难以获得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中国信保主要支持中国出口、中国制造,受制于政策限制和缺乏境外机构,对境外中资企业的销售、出口和投资无法直接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对此,我们希望国家支持政策性保险公司在中国利益集中的“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点地区设立境外机构,为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提供服务,允许我们在境外增设必要的分支机构,延伸服务网络和触角,以便更有力、更有效地发挥政策性作用。

“不怕竞争”

《财经国家周刊》:我国短期险市场开放之后,中国信保迎来了新的竞争,目前市场情况如何?

王毅:短期险的经营风险较一般财产保险特殊,承担的是遍布全球的买方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风险高且难控制,在风险识别、评估、管理以及理赔追偿等方面要求较高,专业性非常强。因此,在全球短期险市场中,专业信用保险机构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很小。

我国短期险市场于2013年年底获准开放,先后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财险公司试点经营短期险业务。其目的,在于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网络和人员优势,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市场的开放,应以促进更多的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的有效出口为目的,在这一方面,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三年来的实际经营看,无论是承保金额,还是服务支持中小微出口企业的数量,中国信保在我国短期险市场都处于主渠道地位,市场份额占约94%,这也符合国际信用保险行业的发展规律。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信保的核心竞争力何在?究竟能否支撑行业、市场的发展,且符合我国国情?

王毅:我们早已积累了过硬的服务能力和优势:

一是专业优势,建立了管理高效、运作规范的管理和组织架构,组织的运转、资源的投入全部围绕信用保险业务展开,在买家资信调查、承保方案定制、理赔追偿、增值服务等各项业务流程环节,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一揽子产品和服务,专业技术上优势独特。

二是团队优势,拥有强大的后台支持服务团队,包括经验丰富的专业承保人队伍、专业理赔追偿人员队伍以及资信评估和风险研究团队,在风险评估和判断能力、承保技术水平、理赔追偿经验方面,水准毋庸置疑。

三是信息渠道优势,成立了专门的国别研究中心和资信中心,每年发布全球国别风险报告和行业风险研究报告,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买方信息和风险数据库。

四是产品优势,专业定位在信用保险领域,是唯一能够提供中长期险和海外投资保险产品的公司,还拥有进口保险、内贸险、资信业务、担保业务等多种专业产品,并能为客户提供国别分析、行业分析、风险管理培训、电子商务、贸易融资、商账追收等服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十多年的发展尤其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让我们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承保能力大幅提升。未来几年,我们还将坚持走专业化道路,持续提高资信、承保、理赔、信息等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国家外贸的能力和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有评价称,中国信保拥有国内最强大的海外风险资信网络。在你看来,“强大”表现在何处?

王毅:中国信保共拥有海内外资信信息渠道109个,资信调查业务囊括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覆盖企业、行业、银行、国别等维度风险主体的资信信息与风险评估体系。

2015年,我们累计为中国企业提供海内外企业资信报告33.76万份;提供涉及30个行业的分析报告184份,推出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行业、非洲“三网一化”建设等专题系列研究报告,发布了新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同时,共对16万家海外买方与近3000家全球主要银行总行开展了信用评级,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类商业风险主体开展风险跟踪。去年10月,我们还首次对外发布了2015版《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已累计对60多万家海外买方、1.9万个买方集团及近2万家全球银行的风险信息实现了动态监控。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信保的国别风险研究有何特别之处?

王毅:我们日渐提高自己的智库功能,期待未来能更深地参与国家规划编制,发挥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

具体到国家风险研究,这是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我们高度重视。

接下来,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国家风险领域的基础研究,力争实现对中国外经贸领域目标国的全覆盖;另一方面,要开发多层次的信息产品,满足政府机构和企业客户的风险信息需求。

信用保险产品 篇7

据悉, “众乐宝”是一款保证保险类产品, 主要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信用风险。众安保险总经理尹海表示, “众安保险会与电商平台合作研究电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用保险的形式来解决。比如商家销售过程存在的风险性问题。”

所谓的信用保证保险, 是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它实际上是由保险人 (保证人) 为信用关系中的义务人 (被保证人) 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 可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

信用保险产品 篇8

关键词: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中小企业融资

一、信用担保发展现状

客观上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通常情况下可利用信用担保机制, 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担保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有政府参与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政府还为信用担保体系给予财税方面的优惠待遇。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约有50%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日本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最早的国家, 其目的是恢复二战对经济的创伤。日本也因此成为担保体系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由民间机构参与, 地方与中央共担风险、担保与再担保相结合的完整的信用担保体系, 在缓解日本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及金融危机期间金融环境恶化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1992年才开始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到2009年底, 我国信用担保机构有5547家, 累计担保企业112多万户, 但对于为数众多、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的问题仍没有解决。信用担保有风险, 因此也有条件限制, 一般仅对通过正常渠道难以获得融资, 且信用好、认真经营、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总体来说, 现阶段我国信用担保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过大。信用担保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如果没有良好的担保运作宏观市场环境, 没有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担保机构自身难以生存和持续发展, 也就谈不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

(一) 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风险

在日常经营中, 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实行家族式管理, 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 没有长期发展规划, 更谈不上具有竞争力, 存在较大的管理风险;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 产品的替代性强, 价格弹性大, 一旦价格稍有降低, 企业的利润就大幅下降, 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中小企业非常缺乏科技人员, 不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也不重视研发, 技术优势一片空白, 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在信贷市场上, 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之间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方面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之后, 中小企业的还贷压力和还贷的努力程度都在降低。甚至, 为了获得更多的贷款和信用担保, 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贷款与担保。取得贷款之后, 改变贷款用途从事高风险的投资, 进而担保风险增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其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变动不确定, 使得担保机构承担了大部分甚至全部贷款的连带清偿责任。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 不讲信用等情况仍存在, 信用风险很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因无法完全消除其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再加上中小企业缺乏可抵押财产, 担保机构很难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 最终成为信用风险的承担者。

(二) 来自贷款银行的风险

从我国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引入担保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 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并没有分散, 只是承担主体由贷款银行转移到了担保机构。

首先, 贷款银行通常要求担保机构承担全额还款责任, 等于让担保机构承担全部的信用风险。由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缺少明确的担保贷款风险分散的制度规定, 在损失分担比例上银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担保机构常被迫承担90%甚至全部的信贷风险, 远高于国际担保机构通行的70%~80%。同时, 担保机构自身缺乏风险分散机制, 只是采取反担保来分散风险或者是提高担保收费转移风险, 并没有实现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真正分散。

其次, 贷款银行要求担保机构采取连带责任保证方式, 使得担保机构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 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这样, 在主债务人违约时, 债权人就会要求担保机构承担连带责任, 担保机构则必须按照规定承担还贷责任, 使得担保机构处于不利地位。

最后, 贷款银行放松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核, 使中小企业违约率提高。在存在信用担保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在很少甚至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平均收益, 该收益等于甚至大于无风险的投资收益, 其结果导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缺乏谨慎和责任心, 可能造成中小企业还贷率下降, 加大了担保机构的风险。风险承担的不对称性造成担保机构责任与能力的不对等, 最终加大了整个担保业的风险, 严重地制约了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这既违背了设置信用担保机构的目的, 也难以长期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三) 来自担保法律制度不完善的风险

信用担保制度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现行的《担保法》侧重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对担保人的担保机构权利保护不够, 这在客观上也加大了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

保证的目的旨在保护债权人利益, 但保护债权人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当事人利益为代价。保证人的抗辩权, 就是在债的保证制度中, 起到平衡不同民事主体利益作用。我国现阶段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没有相应的抗辩权, 在主债务人违约或破产无法偿还债务时保证人无条件地承担债务, 代主债务人清偿债务。虽然法律规定保证人享有追偿权, 但一旦主债务人破产, 只能作为一般债权申报债权, 能够追偿到的数额难以确定, 甚至为零。抗辩权是保证制度的一部分, 而我国的保证制度因历史原因, 虽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努力, 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 表现在: (1) 我国的担保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2) 担保法律制度建设的架构极不合理, 不论保证或者物的担保等, 均笼统地以《担保法》来调整, 显然不具有科学性, 物的担保所产生的是物权效力, 应当在物权法中予以调整。因此, 无论是保证人的追偿权还是抗辩权, 我国的担保法律制度都不完善, 担保机构承担担保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法律风险。

三、以信用保险化解信用担保的风险

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高度集中, 客观上要求分散风险, 即将由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部分转移给其他主体。信用担保本身就是风险分散的产物, 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外部分散机制, 所以在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高度集中时, 同样应采取措施分散部分风险, 信用保险机构恰为最好的选择。信用保险是以债权人为被保险人, 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承保债务人破产、违约不履行债务的信用风险的保险。被保险人 (债权人) 因承保事故发生而遭受损失时, 可要求保险人赔偿。因此应建立信用担保与信用保险相配合的制度, 分散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 共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 建立担保机构信用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信用保险机构的出现为担保机构分散风险开辟了道路, 当然会吸引信用担保机构投保。从另一方面说信用保险承保的这种信用风险是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直接表现。此外,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已经启动, 自1998年实施中小企业担保制度以来, 担保机构已经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 跟踪记录受保企业信用状况, 推动了信用在中小企业的普及, 降低了信用担保风险发生的概率, 使信用担保风险成为一种可保风险。

(二) 建立担保机构信用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1.模式选择。

采取商业化运作和政府扶持监管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政府主导型有利于政策目的的实现, 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而且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市场主导型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但是信用保险以分散风险为目的, 限制了保险公司盈利目的的实现, 难以调动其经营积极性。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为终极目标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应该采取商业化运作和政府扶持监管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既按照商业原则运营, 又得到政策支持, 才能保证在风险合理分担机制下各利益主体的健康发展。

2.盈利目标的选择。

非盈利或微盈利。信用保险以信用担保风险为保险标的, 这种风险的发生受人为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很难预料, 一旦发生, 损失较大, 如果以盈利为目标, 保险费率必然很高, 这会加重担保机构的负担, 打击担保机构投保的积极性, 显然这与信用保险分散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方面, 信用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与信用担保制度相配合,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而不是创立一个盈利性经济实体。但是, 由于信用保险采取商业化运作方式, 对于经营者来讲, 必然要有利可图, 否则没有经营动力, 可以采取税收政策、保费补贴等措施来推动商业经营。

3.控制投保比例。

信用担保机构并不是将其承担的全部担保责任都投保, 而只是投保其中的一定比例。因为信用保险机构的设立是为了分散而不是转移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 否则信用保险机构也会如同信用保险机构, 因承担过大的风险而无法健康地开展业务和持续运营, 最终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无法得到有效化解。根据国外经验, 担保机构一般将其承担的每笔贷款担保责任的60%~80%投保, 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投保比例。

4.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担机制。

在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中, 参与的各方主体既可获取一定的利益, 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作为为中小企业融资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若只收取融资收益, 不承担融资风险是不合理的。所有, 要最终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 应尽快建立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风险共担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 以保证彻底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参考文献

[1]顾海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风险的微观生成机理研究—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 (3) .

[2]吴钒, 杨旸.日本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验与启示[J].商业经济, 2010 (1) .

[3]杨腾, 罗能生, 谢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财政支持及其效果初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 (1)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 篇9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

与国际同业相比,日本NEXI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由734亿美元 (2001年) 扩张至1047亿美元 (2006年) ,历时5年;韩国K-Sure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从555亿美元 (2005年) 增长至1171亿美元 (2009年) ,用了4年时间;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从2008年的406亿美元,到目前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历时还不到两年。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扶持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项将金融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以国家的财力为依托,实现国家产业、外贸、外交等政策的战略性目标的综合性政策业务。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出口和海外投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凸显。国家相关部委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多次提及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问题。并颁布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竞争,支持出口贸易”。

(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的开拓发展

1. 针对各行业、各地区外经贸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

今年以来,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各地区的情况调整和完善承保政策,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出口大省,中国信保针对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适当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投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截至9月14日,江苏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174.2亿美元,增长149.2%,浙江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180.4亿美元,增长132.0%,广东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225.9亿美元,增长107.0%,有力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

2. 扩大了服务对象。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中小企业已经获得直接从事进出口货物交易的权利。在我国出口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潜在的保险业务总规模很大。

2010年1至8月,中小型出口信用保险企业保户10840家,同比增长55.1%,投保规模达177.0亿美元,增长77.1%;支付中小企业赔款4074.2万美元。目前,中小企业已占到中国信保客户总数的75%左右。今年4月,中国信保成功推出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E计划”。该方案风险保障全面、投保成本优惠、操作手续简便,中小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办理投保手续。

3. 强化对国家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支持。

2010年以来,中国信保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利用多种产品服务组合,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出口,帮助中国产品提高全球知名度,提升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联想集团、奇瑞汽车、海尔集团等一大批引领中国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龙头企业,在信用保险的支持下提高了国际化竞争能力,不仅在传统市场地位日益稳固,也在以往难以进入的市场打开了局面。联想集团自年初与中国信保全面合作开拓新兴市场以来,对俄罗斯、土耳其市场的出口规模已超过3亿美元。

4. 强化理赔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不断完善业务管理流程、拓宽资信渠道、加快限额审批、简化理赔程序。今年以来,理赔业务平均结案时间比上年同期缩短了4天。在做好理赔服务的同时,中国信保积极发挥海外追偿渠道优势,切实帮助企业止损、减损,多管齐下帮助出口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今年3月,欧洲某船东因融资不畅在美国申请进入破产程序,拖欠我国船舶出口企业造船尾款2520万美元。这一案件不仅涉及出口企业、船东和抵押权人三方利益,而且涉及四国法律,案情十分复杂。中国信保充分利用国内外追偿渠道,迅速收集买方信息,对项目和减损措施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协助出口企业向船东和抵押权人施加压力。在介入近100天后,成功帮助企业全额追回欠款。

(三)出口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加大

从1999年1月1日到2006年,全国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有3万多家,投保企业不足8%,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从2008年开始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使大批经营不善的国外买家破产倒闭,对于我国广大出口企业来说通过这种有效地途径降低出口风险保障收汇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二、出口信用保险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贸易的促进作用

(一).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提供了安全收汇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弥补了货物运输保险所不能涵盖的买方商业信用风险和国家政治风险的空白,保证了出口商的安全收汇,使其能够避免坏帐,保持良好的账户记录。若出口商是贸易商,安全收汇有利于其周转资金,及时组织货源;若出口商是生产商,则安全收汇有利于其及时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顺利运营。

(二).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出口商采取灵活的贸易支付方式,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传统的L/C(信用证)付款方式已被更灵活的D/P(付款交单)、D/A ((承兑交单)和O/A(赊账)等方式取代。后几种付款方式对进口商有利,却使出口商面临更大的收汇风险。如何有效地减少由此带来的贸易风险、加强收汇安全成为许多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出口信用保险的赔偿职能解决了出口企业的后顾之忧,企业在出口信用保险的庇护下,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具竞争力的付款方式。

(三).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获取银行融资提供便利。在企业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融资往往一起出现,二者相伴相随,特别是信用担保,能为银行信贷提供保障,大大方便了企业的融资。以上海堂福电子有限公司为例,投保信用保险后,中国信保及时引入合作银行,堂福每笔业务投保后都能获得银行80%的资金支持。一年多来,堂福通过中国信保保单融资业务共获得了2386万美元的贷款。

提升信用保险服务水平刍议 篇10

1 政策性是信用保险发展的基石

同寿险产品以及其他财产险产品相比, 信用保险在我国起步晚、抗风险能力有限。同时, 作为新兴的保险产品, 又在对不同国别风险甄别上、在对不同贸易主体风险的把控上存在较高难度。因此, 信用保险, 尤其是占据主体的出口信用保险, 在主流国家里一般以政府信用为担保,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职能。更重要的是, 通过信用保险, 可以有效支持国家“走出去”以及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外贸方式转变, 在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和促进企业融资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实现常态化、支持小微企业信用保险专项政策出台等, 不断深化发展了信用保险政策性职能。作为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针对特定行业、特定企业都有相应的信用保险补助措施,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政策性功能。因此, 政策性是信用保险发展的基石。

2 市场性是信用保险发展的方向

纵观国内外信用保险的发展, 在发展初期均是以单一的或特定的某种政策性职能为主, 但随着发展的深入以及形势的变化, 不可避免地在职能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新兴的保险产品, 作为应对国际贸易复杂局面的风险保障产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 目前已经在企业认知度上、覆盖面上、产品开发上、承保理赔经验以及再保险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 国家已经开始试点逐步放开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险种自成立初期就已充分进行市场竞争。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 加强竞争就一定能够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市场的开放, 参与主体的增多, 会带来影响面的进一步扩大, 提升服务质量和市场响应程度, 也会促进产品多元化的发展。因此, 市场性才是信用保险企业的发展方向。

3 服务性是信用保险发展的灵魂

信用保险由于发展时间较短, 参与的市场主体较少, 因而面对的市场竞争也就没有那么激烈, 服务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但信用保险作为服务行业, 依托于经济社会发展, 就必须体现其服务性的特点。

随着国家对信用保险的愈发重视, 企业对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功能的认识加深, 以及开展信用保险业务的公司不断增加,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深化信用保险发展的首要问题, 服务性是信用保险发展的灵魂。

第一, 要不断提升信用保险营销水平。面对信用保险产品认知度较低、客户对信用保险的作用认识不足等, 必须在提升营销水平上下功夫。要针对目标客户进行全方位宣传, 联动相关部门及商会等社会组织, 有的放矢地在专业财经媒体上投放广告、积极参与经济团体组织的会议进行宣讲, 打造品牌形象, 打造保险业的“阳春白雪”。要详尽的向客户说明承保的风险所在并帮助其分析判断, 仔细向客户阐述信用保险的功能以获得更多认可。

第二, 要注重加强信用保险前中后期的服务。一线的展业人员应切实增强市场竞争意识, 转变服务作风和营销理念。承保人队伍更应提升自身素质, 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和灵活度。理赔追偿队伍应完善理赔追偿制度, 提高理赔速度和追偿效率。在产品开发上, 应提供更多的精细化产品, 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在系统建设上, 应简化投保业务操作程序, 以满足市场需求。资信渠道上除了加强自身建设外, 也应加强国际合作, 做大做强资信品牌, 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由于信用保险产品的独特性, 它并不能象大多数保险品种一样, 在承保后“一劳永逸”, 而需要在承保过程中不断沟通, 不断对各个买方的限额需求进行交流, 以满足被保险人对信用额度的需求。

第三, 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性决定着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营销队伍在补充外贸知识、信用保险知识、国家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外, 应开发多种营销手段, 研究如保费返还政策、银行返点等利益分成政策。同时, 打造专业化的承保人和理赔追偿队伍也刻不容缓。保单承保和限额承保的各个环节中, 在加强专业知识和对风险的判断把控的基础上, 应灵活运用各种政策, 参照多重因素、适度提升和下降费率水平, 在合理范围内提升限额批复水平, 加深对不同行业、不同贸易方式的理解等。同时, 要拓宽追偿渠道, 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提高理赔追偿效率以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成本竞争只是竞争的一个方面, 专业性竞争才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四, 要建立健全客户满意度管理制度。有的放矢, 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采用不同的人性化服务方式。由于信用保险发展时间不长, 客户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 应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化数据库。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投保需求、不同的国别、不同的贸易背景等等各个方面进行筛选, 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分类数据库。同时, 对客户的投诉、理赔案件等进行分类汇总, 找到纠纷发生的原因所在。通过大量的客户资源, 以及信用保险公司的企业信息库征信资源, 在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的同时不断挖掘大量的潜在需求, 从而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 提高客户保有率。

第五, 应对客户进行有效分类管理。在服务各式各样的企业客户过程中, 应认识到不同企业的投保需求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其对信用保险的风险管理需求更为明显, 将信用保险镶嵌至其内部风控的要求更为强烈。因为, 对于此类型客户, 应着重发挥风险控制的专业性特点, 以较好的风控数据为依据开展服务。而对于对融资功能需求强烈的大量中小企业来说, 应加强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 畅通融资渠道, 提高通过信用保险所提升的应收账款在银行的信用等级, 帮助企业更好的获得资金。对于部分上市企业, 针对其美化财务报表的需求, 应加强同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机构的合作, 合理优化应收账款。对于部分亟需拓展市场的企业, 应着重突出信用保险的保驾护航功能, 提供所在地区、所在行业的系统信息帮助其判断, 在信用保险的庇护下增大信用销售额、新增新的买家等。只有有的放矢、分类管理, 才能使不同的企业都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保险产品的营销特性分析[J].保险研究, 2001 (06) .

[2]田吉生, 金伟飞.论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服务创新[J].保险研究, 2003 (02) .

借信用保险增强出口竞争力 篇11

推灵活承保措施

针对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的顾虑,6月和7月,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同比增长16.2亿美元和29.9亿美元。1-7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额占承保总额的41.8%。出口企业通过市场多元化战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进口商纷纷要求延长付款期限的动向,中国信保积极承保出口企业的长账期赊账业务,2009年1-7月。承保收汇期在90天以上的长账期业务增长约九成。针对非信用证结算增加、出口收汇风险升高的形势,中国信保积极发挥政策性信用保险职能,1-7月支持企业以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出口占同期支持出口总额的76.6%。我国一家出口名牌企业,金融危机前,该企业所有出口业务几乎都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占比约95%。自金融危机爆发后,其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多数海外买家提出采用非信用证方式结算,否则,订单将转移至其他地区。为适应市场变化,该企业于2009年3月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企业通过改变结算方式,大大提高了竞争力,成功保住并抢抓订单,出口业务量稳步增长。

扩大保障范围

中国信保加大了对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有力支持了我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2009年1~7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机电产品出口162.8亿美元,增长62.6%1承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4.0亿美元,增长151.1%,承保轻工产品出口27.7亿美元,增长86.8%;承保纺织服装产品出口42.7亿美元,增长75.3%;承保医药产品出口15.5亿美元,增长36.4%;支持农产品出口14.4亿美元,增长36.9%。

光伏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行业,针对国际光伏行业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剧变,中国信保根据企业需求,认真分析国别、行业和买方风险,全力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抢抓订单提供解决方案,为很多光伏企业解了燃眉之急。2009年1~7月,中国信保承保我国光伏行业出口12.5亿美元,是2008年全年的6.2倍。上半年,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光伏行业一般贸易出口的渗透率达到了46.3%。

中国信保对出口企业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1~7月累计新增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客户2400多家,同比增长2.1倍,6、7月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新增客户同比分别增长3.2倍和2.5倍,客户总数达到6200多家,比2008年全年增长44.8%。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中小企业,截至2009年7月末,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占保户总数约82%。

及时补偿企业收汇损失

6月和7月,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付赔款分别为1633.0万美元和1719.2万美元。1~7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付赔款8661.5万美元,为460多家企业共600多宗风险损失案件支付了赔款。上半年出险案件平均结案时间较上年同期缩短约16天,理赔效率大大提高,及时为出口企业补偿了风险损失。

我国一家著名医药生产企业,面向巴西大量出口药材,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巴西当地货币大幅贬值。中国信保通过对该药企巴西买方的信用限额调整多次进行风险提示,并提醒其严密关注买方回款。该药企据此停止对买家的后续供货,并关注全部巴西客户的回款情况。不出预料,到了应付款日,巴西一家公司以本币贬值为由要求延长付款期限,且多次不履行付款承诺,买方拖欠形成事实。中国信保第一时间受理了可损报案,及时介入案件追偿,并对损失部分进行赔付,及时补偿了企业的收汇损失。缓解出口企业融资难

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信保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力度,1~7月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便利约518亿元人民币。广大中小企业是贸易融资的最大受益者,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宁波、义乌、苏州、东莞等地,中国信保营业机构有的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银行签订三方协议,有的与多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便利,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某番茄出口龙头企业,多年来通过中国信保的合作,累计从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渤海银行获得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达12亿人民币,在“信保融资”的保障下,该公司的资金链从未发生断裂,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该公司仍可在银行获得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额度,在“承接海外订单”方面占据了有利位置。

全方位的收汇保障

中国信保将出口信用保险各项服务有机地嵌入到企业出口所需的资信调查、签订合同、生产管理、出口申报、收汇跟踪、商账追收等各个环节。7个月来,为出口企业提供买家资信报告61624份,同比增长64.7%;发布《出口风险预警信息》35期,编发《金融危机跟踪专报》74期。中国信保充分发挥作为国际信用与投资保险人协会(伯尔尼协会)会员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追迫偿、商账追收业务,1~7月,共追回海外欠款4396.5万美元,减少了国家和企业的损失。

我国一家知名大型石油套管生产企业,通过中国信保的全方位支持保障,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大胆使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稳定欧美等传统市场,逐步开拓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2009年4月上旬,中国信保获悉某国发起对我国出口钢管产品的“调查”后,第一时间与该公司沟通,并将其出口货物全部纳入承保范围,有效规避了收汇风险。在中国信保支持下,该企业目前经营稳健,迄今未发生一笔收汇损失。

链接

中国信保新举措

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外贸出口核心区域以及几十个重点城市为依托,不断拓宽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领域。

推出特色承保措施

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的“绿色通道服务”,为出口企业“抢抓订单”开辟了快速承保服务通道;广东分公司的“集约承保模式”,通过与政府、商会,协会,银行建立合作平台,组织企业集体打包集中投保,提高了信用保险的服务效率:宁波分公司的“小企业承保模式”,为宁波市大量小企业提供零门槛,费率优惠,操作简便的保险服务。

优化业务流程

为方便出口企业投保,针对大型生产型企业出口,推出筒约承保模式;针对中小型生产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推出代理业务承保模式;针对企业的特殊需求,推出特定风险承保模式。

加大扶檀重点行业和产品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策略研究 篇12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出口贸易

1 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及作用

(1) 定义。

出口信用保险是指信用机构对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机制。它以出口贸易中国外买方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保险人承保国内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中因进口商方面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方面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

由于出口信用保险符合WTO有关规则, 是《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中允许采用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性手段, 因而普遍为各国所采用。我国2004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五十三条, 明确将出口信用保险同出口信贷和出口退税作为支持外贸出口的三大政策。

(2) 出口信用保险在当代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任务是积极配合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和金融等政策, 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 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 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 支持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 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 并在出口融资、信息咨询和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出口信用保险之所以能被各国政府所重视并被世界贸易组织所接受主要是由于它即能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又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买方市场普遍形成, 传统的支付方式受到挑战, 出口企业面临贸易领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降低收汇风险:实施出口信用保险的目的就是通过承担国际贸易中的收汇风险鼓励企业出口创汇, 出口信用保险使企业在出口贸易损失发生时获得经济补偿, 维护出口企业权益, 避免呆坏账发生, 保证出口企业稳健运行。②利于出口企业采取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 开拓多元化市场:有出口信用保险保障, 出口商可以放心地采用更加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 开拓新市场, 扩大出口, 从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③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资源的短缺使出口企业在贸易交往中处于被动局面, 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出口商获得买方资信调查和其他相关服务,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事先避免和防范损失发生。④便于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相结合, 是出口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出口商获得信贷资金的条件之一。

2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1988年起我国开始试办出口信用保险, 于1989年正式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设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 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共同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这一阶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速度缓慢, 规模有限, 出口信用保险金额一直占同期出口比重的1%左右, 出口信用保险并没有成为大多数出口企业规避收汇风险的主要工具。2001年我国为进一步适应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 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该公司成立以后我国的信用保险业务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2002年该公司信用保险金额约2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2%;2003年承保金额为57.1亿美元, 同比增长107.6%, 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3%。2004年的承保额为133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9%。2005年承保金额为212.1亿美元, 同比增长59.5%, 占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的6.7%。2006年承保金额为295.7亿美元, 同比增长39.4%, 占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的7%。2007年承保金额为396.29亿美元, 同比增长34%。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有了较大发展, 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与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还不相匹配, 其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同其他一些贸易大国相比, 差距很大。

(1) 出口信用保险缺乏法律保障。

虽然我国在外贸法中规定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内容, 但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出口信用保险作专门的规范, 这远远不能满足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需要。

(2) 承保方式单一。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以前, 出口货物短期险品种主要是“统保”。随后为改变这一局面,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设计出十余个品种来适应市场的需求。但与其他贸易大国相比, 我国的承保方式过于单一, 它使得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拓展缓慢, 无法与对外贸易同步推进。

(3) 保险基金相对不足。

随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成立, 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有所增强。保险基金由原来的1亿美元增加到5亿美元。但随着出口信用保险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对信用保险基金的需要也将不断增大,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将制约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长足发展。

(4) 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史, 而且早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占绝大比例。随着近年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量激增, 缺乏拥有操作经验的专业保险人才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5) 数据匮乏。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成立较晚, 对于国外进口商的资料缺乏。一方面无法为出口商提供信息咨询, 另一方面在制定投保费率时产生困难。

(6) 国内企业缺乏投保意识和风险意识。

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出口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较晚, 缺乏对国际市场和贸易风险的认识, 因此我国出口企业普遍面临较高的海外坏账率, 这一数字高达5%, 远远超过国际水平。从1999年1月1日起, 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资格开始放宽, 到目前为止, 全国有外贸经营权的新增企业有5万多家, 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企业不足4%, 可见出口企业的风险意识之差。

3 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策

(1) 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法规。我国应借鉴已经建立起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法规国家的立法经验, 把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纳入法制化轨道。采用立法明确规定各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约束和规范参与机关的行为, 保证业务操作的规范化, 为出口信用保险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1)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功能。①加强对海外投资业务的信用保险支持。海外投资业务具有显著的政策性与高风险性, 具有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防御的国家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可以以海外投资保险、融资担保等形式提供保险支持企业从事海外投资业务。②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当提高审批效率。我国新修订的外贸法扩大了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范围。这意味着我国今后从事外贸的企业和个人的数量将会有质的飞跃, 这就使我国相关行政部门的工作面临新的考验。信用保险机构应通过适当下放限额、理赔等权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满足出口商的需求。③加强业务品种的创新。世界经济形势千变万化, 竞争越来越激烈,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强业务品种的创新, 满足出口企业的多种需要。

(2) 加大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由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开展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甚至是外交政策密切相关,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促进出口发展、进行产业调整、实现外交策略、发展国民经济的有利工具和手段, 因此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

几乎是世界各国普遍公认的规则。要想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经济、贸易、外交方面的促进作用, 政府主要从增加对经营机构的资金支持来加大扶持力度。

(3) 培养和吸收高素质专业人才。随着保险领域业务不断创新,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培训和引进相结合的方法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此同时, 也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为他们提供各种深造和发展的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和留住人才以适应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事业的发展。

(4) 建立全球资信调查服务体系和外贸风险控制体系。由于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服务, 其过程涉及相关的许多部门, 因此, 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和风险控制体系需要多部门参与、配合和合理分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驻外经商处、海外贸易中心、商会、协会的作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性合作组织, 与国外同行交换业务信息, 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 签订互惠约定, 共享信息, 以便在发生贸易纠纷时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对待, 为我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保障的交易平台。

随着数据的逐步积累,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评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努力创新, 设计新的险种, 完善保险条款, 提供更全面快捷的理赔服务。在投保企业增加、投保历史数据逐渐丰富了以后, 公司则应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 细分市场和客户, 针对投保的具体情况以及交易双方的资信情况制定合理的费率, 降低出口企业的投保费用。

(5) 强化出口企业风险意识和投保意识。积极、科学地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化解出口企业贸易风险的有效方法, 出口企业应该加强投保意识, 认识到出口信用保险在化解企业收汇风险、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 积极地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时, 应根据企业在出口贸易中所面临的风险种类、贸易结算方式、买家资信状况等信息科学地投保, 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的安全保障, 从而达到促进出口业务发展、减少风险损失的效果。

4 结语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和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出口信用保险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进出口商会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密切联系, 加强协调与沟通, 进一步搞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 使越来越多的出口商切实享受到信用保险的实惠,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 提高出口企业竞争能力[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40) .

[2]王晨.浅谈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J].中国对外贸易, 2006, (11) .

[3]缐艳红.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出口保驾护航[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6, (02) .

[4]徐海燕.出口信用保险的“中国式”困局[J].中外企业家, 2006, (02) .

[5]王晨.出口信用保险“一箭三雕”[J].WTO经济导刊, 2006, (11) .

[6]孙志方.关于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的思考[J].浙江金融, 1993, (03) .

[7]傅自应.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发展[J].对外经贸财会, 1999, (03) .

上一篇:人因失误下一篇:产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