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2024-05-10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精选9篇)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1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住宅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越显突出。然而,尽管我国工程质量逐年提高,但住宅质量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府关心的热点。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改革我国现行的住宅质量保修制度,努力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1 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住宅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主要规定

我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并明确保修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进一步明确工程质量保修的责任主体、最低期限和法律责任。在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中明确了工程质量的保修是指对在保修期限内的质量缺陷的修复,并定义质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

另外,在《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也有相应的关于质量保修的规定。该条例和办法明确的质量保修的责任主体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保修期从房屋交付之日起计算。商品住宅的保修期限不得低于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出具的质量保修书约定保修期的存续期;存续期少于《规定》(《商品住宅实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中确定的最低保修期限的,保修期不得低于《规定》中确定的最低保修期限。

2 对当前住宅质量保修制度的分析

2.1 业主、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之间关于工程质量保修的关系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相关合同示范文本的约定,业主与开发商是商品房买卖关系开发商对所售出的商品房有保修责任;开发商与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的承发包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施工单位对其所承建的建筑工程对开发商负有保修责任;若房屋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业主向开发商报修,开发商通知施工单位进行维修。

2.2 当前住宅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弊端

1)业主、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问题认定标准不一。

对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来讲,在工程质量验收和评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现行的验收规范和标准。从理论上讲,对于一个合格的单位工程是允许存在不合格点的。况且,在质量验收时还存在将不合格点误判为合格点的概率。对于业主来说,住房往往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大投资,加之售楼人员的美好说辞,业主对未来的住房常常存有很多美好的想象,这个“美好的想象”就是他的验收标准。

2)对质量缺陷缺少公正的第三方的认定。

前文所讲,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中对工程质量缺陷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处理工程质量保修时却缺少公正的第三方认定(除非是涉及到结构安全的质量缺陷)。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的业主不是建筑行家,对住宅工程中的一些真正的质量缺陷不能识别,即使有怀疑也可能被开发商或施工单位蒙骗过去;另一方面,一些不属于质量缺陷的瑕疵却被业主当成质量缺陷加以放大,提出保修甚至赔偿。这样,由于缺少公正的第三方的认定,就可能造成业主的权利受到侵害或过度维权现象。

3)开发商和施工单位承担过大的质量风险。

开发商是工程项目的投资者,自己拥有的真正资源是资金,开发商利用雄厚的资金,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等)实现项目的开发。可以说,住宅工程质量是诸多企业工作质量的集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所以,对开发商来讲,工程质量缺陷风险是客观存在和无法避免的。

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实施者。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水平较低,无论是工程技术,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在这样的一个客观条件下,工程质量要想超越当前的技术水平而大幅度提高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对施工单位来讲,工程质量缺陷风险也是客观存在和无法避免的。

4)企业寿命与保修期限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我国企业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企业的寿命也由过去的“长生不老”转变为短寿型。而我国规定的屋面及有防水要求的房间保修期限最低为5年,结构保修期限为结构寿命期(一般结构寿命为50年~100年)。

5)企业的流动性造成工程质量保修困难。

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的开放,近年来异地开发和异地施工已很普遍,这给工程质量的保修带来了困难。

6)涉外房地产交易的业主更希望对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与国际接轨。

3 国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情况简介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源于法国,名为潜在缺陷保险,简称IDI,又称“建筑物十年期责任保险”。IDI保险有着悠久的历史,1804年拿破仑法典规定,建筑师和设计师必须在建筑完工10年内负有对房屋结构缺陷做修正的严格责任。在10年保证期后,除非能证明建筑师或设计师有欺诈行为,否则建筑所有者本人将对建筑负完全责任。后来法国对原法典进行了修订,开发商、承包商、部件生产商都要对房屋质量问题负连带责任。现在建筑结构工程的保证期是10年,非结构工程的保证期是2年,房屋的建造商必须对其在法典中法定责任投保责任保险。

针对IDI保险,法国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建筑技术评定检查机制,在技术评定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只要建筑商没有按要求整改,技术评定检查机构就有权要求工程停工。技术评定检查机构对建筑工程签发的合格证书是IDI保险生效的前提条件。

继法国创立了住宅质量保证保险以后,英国、新加坡、意大利、芬兰、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逐步借鉴和引入该运行机制。

4 我国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住宅业蓬勃发展,住宅质量缺陷的处理,已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引入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4.1 能真正保护业主的切身利益

房屋存在一定的潜在缺陷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解决不好,将会损害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在目前的机制下,如前所述,由于责任人(即开发商、施工单位)的寿命可能短于保修期,或企业异地经营,造成责任无法落实或很难落实,使业主应该享有的保修权益受到损害。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将使住宅质量的潜在缺陷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业主的权益能得到根本的保证。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与国际接轨,能保护购房者的切身利益。

4.2 能转嫁企业的质量风险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能够消除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因非欺诈行为而引起的潜在质量缺陷风险,减少因此造成的损失。同时由于有一套严格的理赔程序,使质量缺陷的处理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问题客观公正地解决,也使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发展自己的企业。

4.3 能促进社会均衡健康的发展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应该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越健全,就越能减轻和分担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消除由于面临各种风险而引起社会心态的失衡和社会矛盾的加剧,促进社会和谐、均衡、健康地发展。

5 对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设想

5.1 建立严格的合格认证机制

建立有保险公司参加的工程质量检查评定体系,即在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由保险公司参加对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政府退出工程质量的监督,只进行有关建设程序的管理。由于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利益,所以保险公司能对各方责任主体进行很好地监督,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整个工程过程中的腐败和欺诈行为,减轻政府质量监督的负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

5.2 健全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法律法规

建议设立《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法》,对于所有新建住宅要求强制投保,保险期限为10年,对不满10年的二手房交易,保单可随房屋产权的交易而一并交易,保险期限为其续存期。保费由开发商支付,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同时获得保单。废除原先的住宅保修办法,规范建设各方主体在住宅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凡属于任何一方主观故意行为造成质量缺陷的,由该行为人承担责任。除此以外的一切质量缺陷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对于房龄超过十年的,可由房屋所有人自愿投保。

5.3 完善质量缺陷认定和维修体系

建议设立房屋工程质量缺陷法定认定机构,由其出具的工程质量缺陷的认定书作为业主向保险公司理赔的依据。另外,由于房屋维修是一项具有专门维修技术和较强实践经验的工作,建筑公司虽然能新建房屋,但不一定能维修好房屋,建议由社会力量成立经过国家资质认定的专门从事房屋维修的法人企业,为社会提供房屋工程缺陷的维修。

住宅工程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关心的热点,如何适应当前形势,改革目前的住宅保修机制,本文只是笔者较为粗浅的想法,望能引起大家对该问题的关注。

摘要:论述了当前我国关于住宅工程质量保修的制度,分析了其存在的弊端,简要介绍了国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情况,论述了我国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对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住宅质量,保修,质量保证保险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2

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保险合同涉及的当事人不同;

信用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保险人和权利人,权利人既是投保人又是被保险人;而保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为保险人与被保证人、权利人三方,被保证人为投保人,权利人为被保险人。

⑵、保险性质不同;

保证保险属于担保行为,保险人出借的仅是保险公司的信用,而不承担实质性风险;而信用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实质性风险,保险合同规定的是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后,只是获得向被保证人追偿的权利。⑶、保险人承担的风险不同;

在保证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较小,由于保险人采取反担保;而在信用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来自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所不能控制的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保险人承担的是实实在在的风险。

⑷、保险费性质不同。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3

关键词: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意义,对策

近年来,我国有关工程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步健全,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手段作保证,法律责任将难于落实。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秩序之所以无序,主要原因就是市场主体信用差,发生事故或者违约后,往往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只能给予一定的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起到警戒作用,而对受害方的财务稳定毫无帮助。因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必须探索在我国尽快实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在住宅建设过程中引入保险机制,是各国确保住宅质量,保护消费者而采取的普遍措施。中国在性能认定制度中引入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

1 国内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概况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源于法国,类似的保险叫“潜在缺陷保险(Inherent Defects Insurance,简称IDI)”,又称“建筑物十年期责任保险(Liability For Ten years)”,主要承保的是建筑物自竣工验收之日起10年之内,因主体结构存在缺陷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而造成的损失。该保险通过保险人的调查与监控,将工程竣工后隐藏的缺陷降到最低,保障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建筑所有者的利益(尤其是公共工程和民用建筑)。 保险公司出险后,取得代位追偿的权力,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设计、施工单位的责任。这时,如果设计、施工单位已投保设计责任险或施工责任险(维修保险),则可由投保的保险公司代为赔偿,以确保设计、施工单位的财务稳定。

该保险运作机制逐步被英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引入,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实行IDI强制保险,如意大利、芬兰、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瑞典、突尼斯及加拿大。目前,法国IDI保险的年保险费达到7.6亿欧元;英国IDI保险的年保险费达到7 000万欧元;西班牙为1.5亿欧元;澳大利亚为3 750万欧元。

2002年建设部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根据双方协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对通过建设部住宅性能认定的A级住宅,提供期限10年的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该保险的投保费用将由开发商支付,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同时获得保单。当因房屋质量问题而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时,人保将直接向住宅权利人赔偿修理、加固或重新购置住宅所用的费用,最高赔偿金额为住宅的销售价格。2005年建设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建质[2005]133号),加快了住宅质量保险的推广力度,各地、市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

2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意义

2.1 政府监管方面

首先,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处理住宅质量事故的压力。当事故发生时,政府首当其冲要进行解决,但政府出资金为消费者重新盖楼则相当困难。通过引入住宅质量保险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消费者首先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处理住宅质量事故的压力。其次,可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处于市场机制逐步建立过程中,对于住宅质量造成的损失由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和事后处罚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市场规律。通过建立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实现用经济手段完善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督职能,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推动社会进步,增加社会的福利。第三,一些开发商的行为还不规范,政府监管的任务繁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通过认定和保险机制的建立,形成监督制约机制,使相关各方更加注重住宅质量问题。IDI在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IDI制度的建立,引入利益驱动的、专业的第三方,可以监督和规范开发商的建设行为,提高住宅性能品质,保证施工质量。

2.2 业主方面

首先,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最大受益者是消费者。保险的受益人是消费者,使消费者的权益可以得到长期的保证。即使发生住宅倒塌等不幸的事件,消费者用50万元购买的住宅,还可以得到保险公司50万元的赔付。其次,解除消费者购房的后顾之忧。目前住宅质量纠纷不断,据统计,2008年商品房质量纠纷问题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十大投诉之一,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影响了住宅作为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的政策的实现。房地产项目公司的存在,使消费者不能确定当数年以后住宅出现问题时,是否还可以找到当初的开发商,对开发商的信誉没有把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引入保证保险机制,可以使消费者放心购房,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可以首先找保险公司赔付,补偿损失。

2.3 房地产开发商方面

首先,开发商转移风险。住宅作为完整的产品是由开发商提供给消费者的,购房的契约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签订的,开发商是住宅产品的提供者,购房者就质量问题能够直接追究的责任人只有开发商。购房者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材料供应单位、住宅产品供应单位等,并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也就不能去追究其他单位的责任。开发商只有首先承担责任后,才能去通过专家会审、技术鉴定等方式,确定到底是哪一个单位的责任。所以,开发商作为住宅最终产品的提供者,对消费者负有责任。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当列明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核验的质量等级、保修范围、保修期和保修单位等内容。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商品房保修责任。保修期内,因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商品房进行维修,致使房屋原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增加开发商诚信度。一些开发商的行为,已经危及到对整个开发行业的信任危机,影响了购房者的消费信心。在性能认定项目中引入保证保险机制,使开发商开发的项目加入了专业化认定的信用和保险公司的信用,使开发的住宅信用升级,可以增加开发商的诚信度。

3 对策

目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依托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A级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只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质量监督与检验。这是一项旨在提高住宅质量的长期性制度,按照建设部《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住宅在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五个方面由低至高被分为1A,2A,3A三个性能级别,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量化指标,经由专业的质量检查机构按照规定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分别给出相应的性能级别。

专业质量检查机构必须要独立于工程建设主体各方,是独立的法人。当检查机构与某机构有隶属关系时,必须要有文件规定和说明检查机构的业务与所隶属的机构无关,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的公正地位。我们的专业检查机构一般由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监理公司、工程检测机构、工程图纸审查机构、A类住宅评定委员会及公估机构担任。由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对住宅的使用、安全、美观性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

通过住宅性能评审,可以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住宅综合质量。政府可以做的工作是制定“住宅性能保证制度”和“住宅性能评价制度”。制定“住宅性能评价制度”的目的是防止产生用户只依靠住宅外观进行选择以及用户难于获得“价格/性能对比”的信息而造成错误选择。“住宅性能保证制度”是对“潜在缺陷”的经济补偿制度,比较多的国家只把对潜在缺陷的质量保证作为制度的对象,而不把“不履行制度的风险”纳入制度。

4 结语

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商自身素质的提高,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中国要与国际接轨,就要强制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弱化政府行为,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增加社会负担,带动房地产产业的良性发展和防止不正当恶性竞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曲晶.积极发展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J].辽宁经济,2007(2):4-5.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4

中国律师网2009-08-20 11:14:05师安宁

【核心观点】

保证保险是一种由第三人提供有偿担保的形式。因此,保证保险是一种担保手段,但保证保险合同仍然只是保险合同的一种而不是保证合同,故保证保险法律关系具有独立性,其并不同于普通的保证担保。由于保证保险合同并不属于主合同的从合同,故保证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应当承担独立理赔责任,而不得以主合同、从合同等存在效力瑕疵进行抗辩,亦不得以债权人存在其他优先受偿途径而拒绝理赔。

【精品案例】

2004年3月16日,陕西固泰工程建筑有限公司(下称固泰公司)因购买一批工程施工机械而向某银行借款800万元,约定每月偿还本金40万元,共计20个月的借款期。应银行方面的要求,固泰公司向某财产保险公司(下称财保公司)投保了一份保证保险,保险金额为900万元,并指定被保险人为某银行。保证保险合同约定:当投保人固泰公司发生连续三个月或超过三个月拖欠应还贷款本息的,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财保公司负责偿付借款人固泰公司尚欠的借款本息,但最高不超过本保险的保险金额。

同时,固泰公司又以其所购工程机械车向建行提供了抵押担保,但由于交通管理部门对该类工程机械车不开办车籍登记业务,故固泰公司向银行方面的车辆抵押未办理抵押登记。

固泰公司对借款合同履行至第9个月时发生了财务困难,导致连续三个月未能清偿借款本息。银行方面根据保证保险合同的约定要求财保公司承担继续还款的“赔偿”义务,但遭到财保公司的拒绝,遂将财保公司诉诸法院。经财保公司申请,又将固泰公司追加为本案第三人。

诉讼中,财保公司拒绝理赔的抗辩理由有三点。第一,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本案中,保险标的是银行债权的安全性,而投保人固泰公司对该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故该保险合同无效。第二,保险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本案中,投保人固泰公司不清偿债务是一种受其主观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并不是具有或然性的“保险事故”,该保险事故显然是固泰公司“故意”制造出来的,故财保公司可以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保证保险实系一种保证担保,在债务人固泰公司提供抵押担保的情形下,应当按照担保法关于“物保优于人保”的原则先由该抵押财产清偿债务,据此亦不应当由保险人进行赔偿。

【法义精研】

保证保险中牵涉的法律关系相对复杂。包括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和投保人(借款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贷款人)之间的保证保险合同法律关系。

保证保险是债务人(投保人)应债权人(被保险人)的要求就其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债务届期不能得到清偿时,债权人(被保险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直接主张“赔偿”的一种保险险种。保证保险具有特殊的原理,其本质上属于第三人(保险公司)的有偿担保,只是担保责任的承担方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代为清偿,而是适用保险“赔偿”机制。因此,保证保险虽然是一种担保手段,但不是保证合同,债务人对债的“不履行”的客观状态就是“保险事故”。保险人在接受投保时对债务人可能发生的各类信用风险,包括主观故意违约以及各类客观上的履行不能是明知的和接受的,其收取保费就是对这类风险认可的对价。显然,保证保险合同与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或普通保证合同之间在法律关系上有牵连性,但其合同效力独立于后三项合同,前者有效或无效不受后三者合同效力的限制或影响。这是保证保险的基本原理。

如何理解保证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

本案例中,财保公司认为债务人固泰公司对该保证保险合同中的保险标的“债权的安全性”不具有保险利益,故该保险合同无效。在法律上,财保公司的这一抗辩观点不能成立。

笔者认为,财保公司实际上对保证保险合同中之保险标的及保险利益发生了误读,其抗辩的立论基础是债务人对借款合同的履行只对债权人有利,而对债务人不利,故投保人自己对保险标的并不具有保险利益。可见,财保公司把“保险利益”的理解限制在是否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有利”的范围内,从而得出如果投保行为对债务人“不利”,则该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错误结论。

事实上,根据通行的保险原理及保险法对保险利益的规定,无论投保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对保险标的具有“利益”或“不利益”,均有可能存在保险利益。保险法规定,保险利益是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显然,“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指的是一种利害关系。其既有“利”的情形,也有“害”的可能,并非“只利不害”的纯利益才能构成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包括现有利益、期待利益、偶然利益等积极利益,也包括责任利益、损失利益等消极利益。“利益”的范围不仅限于经济上的利益还包括其他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如忠诚、信用等情形。如前所述,保证保险的保险标的是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相对于债权人而言即是债权的安全性。债务人投保时,其与该保险标的具有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毫无疑问,债务人固泰公司作为投保人对该保险标的具有当然的保险利益。因此,本保证保险案例中的投保人固泰公司并不存在与保险法第十二条相违背的情形。

保证保险合同的保险事故与道德风险的关系

本案例中,财保公司认为“保险事故”必须是客观的、不可预见的、偶然发生的危险。即其是否发生不应受保险合同当事人主观方面的影响,其认为固泰公司不清偿债务的行为是“故意”的,故不应给予理赔。显然,财保公司的这一观点亦不能成立。

笔者认为,保险法对保险事故的构成实行“约定优先”的原则,该法第十七条规定,“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可见保险事故的发生和界别在于保险合同如何约定。保证保险中债务人(投保人)的违约情形有的属客观的和不确定的偶然因素所致,有的属投保人的故意违约甚至有保险欺诈或保险诈骗犯罪等道德风险存在的可能,这种由投保人主观故意支配而发生的信用风险并未超出债权人对保险合同在订立时的合理预期。由于保证保险的保险标的本身就是一种信用风险,债务人投保及保险人承保并收取保费之对价后,债务不能按约履行的风险已合法的转嫁于保险人,包括对债务人可能“故意违约”的这一情形在订立保证保险合同时对保险人而言是完全明知的。如果对此不是明知或者假设债务人(投保人)个个都守信履约,那么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投保此险又有何价值?因此,保证保险中含各类道德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事故是一种意思自治的产物,是保险人完全明知和接受的一种正常商事风险,其完全符合保险事故和m的法律特征。

但是,财保公司的利益风险并不是不受保护,其应当通过向债务人固泰公司的“追偿”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能用拒绝理赔的方式来规避责任。

保险责任与抵押责任的顺位制度

本案例中,财保公司认为固泰公司本身设定有抵押担保,故应先由该抵押财产承担清偿责任。事实上,这一抗辩理由没有法律依据,且与保证保险合同的目的存在根本冲突。

笔者认为,担保法第二十八条曾确立了两项原则,一是“物保优于人保”的原则;第二是保证人享有的弃权免责抗辩权原则,但这两项责任原则均不适用于保证保险。因为相对于债权人而言,当保证保险索赔权和抵押权并存时,债权人可以任意选择其认为方便执行的清偿主体来主张债权。据此,保证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清偿地位与抵押人是平等的,不存在先执行物保后执行人保的问题。财保公司要求固泰公司先承担抵押责任的主张是不能成立的。

此外,保证保险的保险人亦不享有针对债权人的“弃权免责抗辩权”。由于保证保险合同的独立性,保险人虽在事实上具有保证人的功能,但其仍属独立的保险合同当事人,因为保证保险合同不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当债权人作出放弃某项物保时,并不对保险法律关系产生影响,保险人的责任属性并未改变。而且,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并不享有向其他担保人追偿的权利,其只享有对投保人(主债务人)的追偿权。可见,保证保险中的保险人不同于担保法中的保证人,因为后者所从事的保证活动是无偿的,故其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其他担保人追偿其多余承担的份额,法律如此设定责任制度自有其公平性考虑。但保险人的担保行为则不同,其从事的是收取保费的有偿商事担保活动,其对投保人的信誉风险承担约定的理赔责任,如果此时再允许其享有对其他担保人的追偿权及弃权免责抗辩权,则等于让其转嫁或免除自身合同责任,这显然是不公正的,其合理性让人难以信服。

本案例中,财保公司的抗辩观点涉及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中较为典型的争议内容,对此进行严谨的辨析对正确处理此类纠纷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5

假冒伪劣、有毒有害、效能低下和虚假宣传等恶劣现象是我国当前极为突出的社会顽疾, 尤其是事关重大公共卫生的食品药品等特殊消费品领域频繁发生的系列恶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更是深刻揭示了我国现行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严重危机。深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而国外成熟的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正好为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事实上, 早在1987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尝试推出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 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层面也对该项保险制度极为重视, 早在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要构建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实行新型的质量保证和监督机制, [1]但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却始终未能真正有效运行起来, 在全国诸多地区至今尚无承保案例。

研究分析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深入探索全面推行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基本策略, 对于推动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而有效缓解当前严峻的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相关参与主体及外部宏观环境方面来看, 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企业普遍缺乏利用保险机制管控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动力

广大生产流通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是决定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市场需求的关键。然而, 受传统的文化、风险观念及我国保险业本身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广大生产流通企业普遍缺乏利用现代保险机制管理和控制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习惯, 实际上这也正是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长期需求疲软的根本所在。

此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不够彻底, 企业竞争尚未完全转移到质量和信誉竞争层次, 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增强企业信誉进而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功能尚难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 由于相关法制尚不健全尤其是严厉的惩戒机制缺失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企业产品质量违约违法的成本还相对低廉,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侥幸心理和道德风险, 进一步弱化了企业积极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内在动力。

(二) 保险公司普遍缺乏完善的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决定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水平, 而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又是在实践上决定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市场供给水平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实际承保的投保企业的产品质量违约责任, 其风险主要源于投保企业的信用与道德风险, 这与通常承保各类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的普通商业财产保险存在显著差异, 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经营中必须构建一套特殊的风险控制体系以有效管控业务风险。

具体说来,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中的特殊风险控制体系主要涵盖三个基本层面:一是在承保评估阶段通过严格的资信审核将客观上不具备履约能力和主观上道德品质不佳的投保申请人拒之门外。具体审核指标包括企业的实际履约能力和诚信的品质等诸多方面, 其主要目的是筛选出“合格”的投保人;二是在保险期内要对投保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积极防范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三是在理赔后要果断启动追偿程序要求投保企业自身承担其产品质量违约的经济后果。保险人有权就其代偿损失向投保人进行追偿是保证保险区别于普通商业保险的一个基本特征。[2]如果将资信审核与检查监督视为产品质量违约行为的事前防范机制的话, 那么理赔后的严格追偿则属典型的事后“惩罚”。保险人通过这种特殊的惩戒方式, 将投保企业质量违约的损失后果严格移转给投保企业自身, 从而彻底遏制其任何主观违约企图, 更全面的巩固投保企业的产品质量承诺。

由于起步较晚和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保险公司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经营中还普遍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 承保时普遍忽视了对企业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核, 保险期内未全面落实质量检查和监督机制, 理赔阶段更未严格实施直接针对投保企业本身的责任追偿机制。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直接导致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经营风险剧增进而削弱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 实际上这正是我国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对于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采取消极经营态度的主要根源。

(三) 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健全的法制是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 保证保险在我国法制上长期以来就是“一片空白”, 作为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经营的首要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直至2009年的修订版中才首次提到保证保险这个基本概念, 况且对其特殊的性质及经营规则等都未明确说明。[3]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保证保险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 所以保证保险在本质上到底是保险还是担保以及有关保证保险的纠纷案件到底应适用保险法还是担保法这个问题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于保证保险的本质属性及法律适用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保监会等也一直采取“折衷主义”的解释原则, 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折衷主义”的解释综合考虑了保证保险的二元特征, 为解决相关纠纷案件提供了指导方向, 但却容易导致业务实践上的混乱和司法上的模糊地带。因为对于同一保证保险纠纷案件, 有时无法同时适用保险法和担保法。[4]

三、全面推行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基本对策

综上所述, 当前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既有来自生产流通企业和保险公司方面的原因, 也有相关法制建设滞后等方面的因素。所以, 要全面推行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 积极培育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

当前严峻的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表明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市场具有极大的需求潜力, 而充分挖潜这一市场的基本前提就是要积极培育广大生产流通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因此, 当前应加大对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让广大生产流通企业充分领悟积极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现实意义, 并积极鼓励企业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纳入其日常产品质量风险管控体系, 逐步形成充分利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管控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习惯。同时, 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促使企业竞争真正转移到质量和信誉竞争上来, 并通过加大惩治力度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违约违法成本等多种途径消除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侥幸心理, 遏制其道德风险, 从而强化广大生产流通企业积极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内在动力。

(二) 完善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完善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而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是从微观上彻底扭转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供给不足的关键。为此, 在承保评估阶段, 保险公司必须高度关注并严格审核申请投保企业的资信状况,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产品质量保证保险风险识别与资信审核指标体系, 这是保险人在业务实践上有效控制产品质量违约风险的首要环节;在保险期内, 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思维, 彻底纠正当前普遍存在的“重保费、轻管理”的粗放型经营模式, 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工作, 全面落实承保产品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具体可通过现场调研和定期查阅质量监测报告等多种方式核实投保企业各项质量控制制度的落实和运行情况, 并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等保持密切联系, 构建协作机制, 共同做好投保产品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此外, 一旦产品质量事故发生, 保险公司在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后必须果断启动追偿程序, 将投保企业失信违约的责任后果严格移转给企业本身, 这无疑是彻底遏制投保企业任何违约企图、全面巩固其质量承诺的最有效的手段。

(三) 切实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保证保险是一类具有明显的担保特征的非常特殊的财产保险制度, 而现行保险法在制定之初并未充分考虑到保证保险的特殊性质和经营要求, 显然难以对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起到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为切实解决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尚“无法可依”等现实问题, 有效改善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运行的盲目和无序状态, 切实加强对保险法和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完善工作进而将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全面纳入法律和制度规范是当务之急。

摘要: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对于切实缓解我国严峻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企业普遍缺乏充分利用保险机制管控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动力、保险公司缺乏完善的业务风险控制体系以及相关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发展。所以, 全面推行中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需要积极培育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 完善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并切实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关键词: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质量振兴纲要” (国发[1996]51号) , 国务院1996年12月24日颁布.

[2]何绍慰.中国保证保险制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G].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6

据悉, “众乐宝”是一款保证保险类产品, 主要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信用风险。众安保险总经理尹海表示, “众安保险会与电商平台合作研究电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用保险的形式来解决。比如商家销售过程存在的风险性问题。”

所谓的信用保证保险, 是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它实际上是由保险人 (保证人) 为信用关系中的义务人 (被保证人) 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 可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7

(一) 合同相对性简要介绍

在引出本文的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合同相对性, 合同相对性作为合同法下的一项帝王原则, 可以说在任何类型的合同当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合同相对性的重要内容在于:合同的义务和责任应由当事人承担, 除法律和合同另有规定外, 第三人不对合同当事人承担合同上的义务与责任。合同乃是双方之间有关权利义务安排的一致协议, 合同约束的对象即缔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 合同下的约定内容也仅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 他人不能基于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向违约方提出合同上的请求。

(二)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合同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合同是保证保险合同的一种, 保证保险是《保险法》中明确规定的一个险种, 属于财产保险范畴 (1) 。有关保证保险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复函 (2) 中有明确定义:“保证保险是由保险人为投保人向被保险人 (即债权人) 提供担保的保险, 当投保人不能履行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给被保险人造成经济损失时, 由保险人按照其对投保人的承诺向被保险人承担代为补偿的责任”。

(三) 合作协议

在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中, 保险公司首先是与银行就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有关理赔、保险事故等事项均是保险合同与合作协议下重点约定的内容, 保险合同与合作协议中当事人的利益差异会导致就同一事项做出差异的安排, 这种差异的安排固定在合同中哪些属于是有效的约定, 哪些又是属于无效的约定是需要经过斟酌的, 无效的约定写在合同里当然是没有必要的, 也会给当事人行使纸面上的权利带来障碍, 成为“镜中花, 水中月”, 当事人以为已经就相关事项做出具体的约定或变更, 其实已经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而不具备法律上的生效条件, 下文就具体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讨论合作协议与保险合同条款下相同事项冲突约定的效力鉴别。

二、合作协议有关约定与保险合同条款存在冲突的具体情形

(一) 关于保险人保险合同解除

在银行、保险公司及投保人之间的利益博弈中, 银行显然是不希望保险合同解除情况的发生, 因为保险合同一旦解除, 银行的贷款就失去了一层保障, 只能向债务人追偿债务, 债务人的履约能力总是在发生变化的, 银行当然希望是一个有还款能力的主体来承担贷款债务, 保险公司自然的还款能力应该是有保障的, 故而银行作为保险合同下的被保险人是无论如何不希望保险合同解除的;另一方面, 合同的解除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 故而,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存在有关合同解除的约定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 在实践中, 银行总是试图在合作协议中限制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的解除权, 表面上看, 合作协议中有关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不得与客户解除保险合同的约定是突破了合同相对性的原则, 因为银行不是保险合同当事人, 不能就保险合同的解除事宜与任一方作出约定而对其他方有约束力。笔者认为, 在合作协议中, 银行与保险人之间有关保险合同解除的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保险合同下解除权是一种权利, 可以由当事人处分, 保险人对解除权有自由处分的权利, 保险公司放弃保险合同下的合同解除权是合作协议下的一项义务, 且放弃保险合同解除权没有加重投保人义务, 对保险合同相对人的权利没有影响, 故而合作协议中有关保险合同解除的内容合法有效。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做一些理解, 有一种合同叫做附条件合同, 附条件生效或者附条件终止的合同, 以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合同生效或终止的要件。那么在这样一种合同中, 所附条件就很有可能指向其他合同, 并且对附条件合同的当事人施加相应的义务, 合作协议中如果明确约定保险人放弃保险合同解除权, 否则合作协议终止的话, 可以直接认定合作协议为附终止条件的合同, 这样, 附条件的合同显然没有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 因而也是有约束力的。

(二) 关于保险合同生效时间

保险合同生效及保险期间只能够由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 银行与保险人之间合作协议有关保险合同生效的约定对投保人来说没有意义。保险合同在保险人与投保人就保险事宜达成一致时即告成立, 而保险合同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属于成立即生效的合同, 如果合作协议中有关保险合同自签发保单之日起生效的约定有效, 那么保险合同自保单签发之日起生效, 保单签发之日通畅在保险人与投保人就保险事宜达成约定之后, 意味着保险合同生效时间被合作协议做了调整, 这样一来对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投保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投保人与银行之间仅具有借贷法律关系, 银行不能够通过合作协议来调整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

三、问题分类

(一) 合作协议中对仅涉及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权利义务的变更

上述具体问题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即是合作协议对仅涉及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权利义务的变更, 且约定了在合作协议与保险合同就同一事项约定不一致时以合作协议为准的, 对于这类约定, 原则上应属于有效约定, 出现纠纷时, 保险人的权利义务以合作协议为准。

也就是, 在合作协议中, 有关权利义务的安排还是仅仅在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做出, 即使涉及投保人的权利义务, 也只能够在不加重投保人义务的前提下, 合作协议中的有关约定才为有效。

最后, 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保证保险合同合作协议的性质不因保险合同而局限, 在最高法院对有关案件的回复中, 最高院认为保证保险实质上就是保险公司对银行贷款的担保, 是保证 (3) , 合作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协议。因此, 保证协议中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之间的约定与保证人与借款人之间的约定即借款人与被保证人之间的约定均是独立的, 尽管各协议之间有所牵连, 但这并不影响在各自独立的合同下, 合同当事人就各自权利义务所做的对各自的具体安排。

(二) 合作协议中涉及变更投保人权利义务的约定

这种情形就很好考虑了, 合作协议是由银行与保险人就保证保险合作所做的约定, 投保人没有参与合作协议的谈判与缔结, 即投保人没有涉及银行与保险人之间合作协议的任何意思表示, 故而合作协议不能扩及对投保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安排。

例如, 在合作协议中可以约定保险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但合作协议中如果约定投保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或者对保险合同的生效、保险合同的期间等作出约定就是没有意义的。

本文所探讨的保证保险合作协议的法律问题, 其实也就是在探讨合同相对性的问题, 在具体的合同中, 合同相对性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但合同相对性的实质永远都是不变的。当然, 合同相对性并不是绝对的, 在特定条件下, 合同以外的当事人也能够介入到合同关系当中来, 最典型的就是债的保全 (4) 。所以, 问题不是绝对的, 但, 变更的前提是要对现有法律制度要有深刻理解, 不能因为对现有法律制度的理解不到位而错误地认为现有法律制度已经跟不上发展的社会生活。故而, “徒法不足以自行”, 作为法律人必须要不断学习, 正确理解并运用法律才能够实现法律人的价值, 才能够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摘要:保险通常是基于保险合同在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所做的权利义务安排, 在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中, 保险人与受益人即商业银行之间往往会在保险人开展特定保证保险业务前, 首先就保证保险合作做出相应的安排, 这种安排会涉及对保险合同有关条款的变更, 显然就突破了合同相对性的原则, 本文通过对保险人与受益人之间合作协议法律问题的研究以期望能够将有关疑问阐述明晰。

关键词:合同相对性,保证保险,合作协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论合同的相对性[J].中国法学, 1996 (4) :69.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8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对于企业的类型都会划分为大、中、小, 确定标准建立在企业所在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我国现行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具体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 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数、销售额度、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划分。

2 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

信用保证保险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由保险人 (保证人) 为信用关系中义务人 (被保证人) 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由于业务习惯, 投保人在信用关系中身份的不同将其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

3 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

3.1 企业所处的行业风险

3.1.1 行业成本结构。

企业的产品由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不同的行业对应不同的成本结构。高经营杠杆行业是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相对高的行业, 平均的成本会跟着生产规模扩大会有显著下降, 盈利水平随着产品销量的增高而上升。反之, 低杠杆行业是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相对高的行业, 生产规模扩大对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不明显。

3.1.2 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分为新兴、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因其所经营的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 有着不一样的风险和机遇。新兴阶段的行业的销售以每年20%至100%的成长速度增长。新兴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更新快, 但是也会因为行业的相关经验不足, 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这一行业, 会导致企业的淘汰率增高, 还贷来源的稳定性受到一些影响, 风险会稍微高一些。成熟阶段行业的销售额增长速度是0~20%/年。产品技术与行业标准基本成熟, 竞争焦点在价格和售后。这种行业申请贷款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暂时短缺和厂房建造、设备更新。生产经营稳定, 还贷来源相对容易控制, 贷款风险程度小于新兴行业。衰退行业销售额为降低趋势, 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维持生存, 已经开始进行资源转移和市场收缩, 行业风险最大。

3.1.3 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周期, 一些行业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经济周期是一致的, 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繁荣、萧条而萧条。例如珠宝首饰行业、房地产行业等耐用消费品或奢侈品行业。一些行业反周期特征明显, 经济衰退期会比经济繁荣期的经营状况更好, 如维修业。也有部分行业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属于非周期性的行业, 如食品工业、教育产业等。

周期性行业的经营状况受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影响较大。分析借款人经济周期规律是, 需要注重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时间差。行业周期可能滞后、同步或者超前于经济周期。

3.1.4 行业盈利水平。

盈利是整个行业和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若行业平均利润率长期低于社会水平, 甚至企业整体亏损, 该类行业企业的借贷人, 未来经营状况和还贷能力是值得关注。考虑行业盈利水平时, 还要注意现金流研究, 尤其在竞争激烈、大量采取赊销的行业, 通常应收账款拖欠严重, 而企业虽有盈利, 但现金流不佳。行业的盈利水平与行业周期也是密切相关的。

3.1.5 行业产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的产品指其他行业的产品有相似或相同功能或能满足相同需求的产品。行业的产品是否存在可能被代替的风险, 与替代品的多寡和顾客使用替代产品的转换成本的高低有关。行业产品的替代性高其风险也会相应大一些, 因为我们不会知道该企业的产品是被替代的还是替代其他产品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因此也要从多方面考虑。

3.1.6 行业法律、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法律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的发展,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借贷时的法律环境会影响借贷人的还贷风险。在借贷人提出借贷时要评估这个行业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法律环境, 这样的法律环境对该行业经营与发展的重大影响。

3.2 经营管理风险

3.2.1 经营循环时间。

经营循环指企业收到顾客定单到向顾客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保证其经营环节的顺利进行, 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资产的转换, 才能保证贷款的及时偿还。

3.2.2 产品特征。

企业的产品特征体现在其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产品自身的性能价格比, 如果产品的性能先进、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那么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 也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能为企业赢得一定的市场利润。当企业的产品定价出现问题或者质量有不稳定状况时, 经营问题随之产生。

3.2.3 市场状况。

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是衡量其经营风险重要因素。评价企业的市场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份额、企业客户的分散程度、企业对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控制能力、企业保持和发展目标客户能力、企业声誉等。

3.2.4 企业管理风险。

企业拥有完善管理机制与管理思想, 企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是衡量企业管理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良好的体制与思想, 要将思想与体制更好地落实下去也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层。因此企业的管理风险也是企业的借贷风险的重要因素。

3.2.5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品、技术、管理在市场优劣程度的综合体现, 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三个基本特征是:顾客价值———提供基本利益或效用;独特性———独树一帜, 区别与同行业;延伸性———在以后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获取更大的利润。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取得同行业的服务领先地位, 带动企业发展, 成为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指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越就会减小企业还贷的风险。

4 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分析

4.1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审查风险

银行对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的授信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审查的严密、认真、准确性, 确定其材料的真实可信性对中小企业的还贷风险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中小企业的授信信息的虚假程度足以影响其公司的贷款情况, 那么便属于银行的重大过失, 银行和保险都会受到影响。

分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审核系统是否完善严谨, 能否保证客户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银行提供给保险公司的中小企业的证件信息, 中小企业的既往逾期状况的真实性对保险公司对中小企业的保险损失的评价的影响是显著的。

4.2 银行信贷管理风险

银行的贷款能否按时、足额的收回取决于银行信贷管理的强度。银行的信贷管理的有效性表现在银行是否准贷了违法、违规的贷款, 或者准贷了不符合银行信贷政策与管理制度的贷款, 或是即使贷款文件不够完备就批准了贷款。银行拥有有效的贷款监管机制对不良贷款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4.3 对逾期客户的管理风险

银行对于有逾期历史的不良客户应该有一定的管理机制, 一个有逾期先例的企业发生再次逾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同时, 逾期时间的长短也可以判断企业的信誉问题。

5 保险公司内部风险分析

5.1 保险公司对银行信贷的管理风险

保险公司拥有完善的体制制度, 可以有效地评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的合理、有效、全面性。那么保险公司便可以直接应用银行调查的关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 避免工作的重复性, 提高工作效率。保险公司研究并制定评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对中小企业借贷逾期有重要的影响。

5.2 保险公司人员管理风险

保险公司制定了健全的评价体制与管理体制, 在运行中少不了企业员工的配合。保险公司的员工对工作的懈怠程度和差错率也会影响到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概率。因此, 保险公司对其员工的管理、评价价值与奖惩制度的合理性影响着员工对工作的认真度, 对自身员工的合理管理可以减小风险。

参考文献

[1]唐金成.发达经济体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J].东南亚纵横, 2012 (01) .

[2]王建丽.保险公司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利弊与对策[J].南方金融, 2012 (08) .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篇9

作为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一个重要增信手段,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能让小微企业、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等贷款户可在无需提供抵押和担保的条件下, 以合理的融资成本获得贷款。目前, 通过自愿申报方式, 确定了18家参与试点的银行机构, 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 确定了4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 一旦发生贷款本金损失风险, 银行与保险公司将分别按3:7的比例承担风险。省财政的风险补偿资金将对赔付率超过120%的超额部分给予80%的补偿。

在试点中, 银行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档期基准利率的30%, 共保体的保险年费率不得高于贷款本金的2.7%, 如果企业自愿提供抵质押和担保, 应执行较低的贷款利率和保费费率。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的贷款, 单户累计不得超过300万元贷款额, 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单户累计不超过50万元贷款额度。一旦赔付率达到120%, 或者是贷款逾期率达到10%时, 相关金融机构应暂停业务。

目前, 云南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旅发委、省工商联正分别确定科技、商贸、旅游服务、工商等类别小微企业的推荐标准, 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确定农业种植大户、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的推荐标准, 第一批推荐名单将在10月底前完成。

上一篇:核心灵魂下一篇:输电线路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