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精选12篇)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1
在土木工程中,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应该以以施工单位的质量目标为指引, 以业主或总承包方的要求及相关规定为依据, 以施工管理机构为主体并全面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范围而建立, 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1) 施工质量控制目标体系;
(2) 工程质量管理职责;
(3)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流程;
(4) 施工质量预控计划;
(5)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能够使施工现场管理更加程序化、制度化, 并使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更具活力, 它具有互动性、系统性和双重性的特点。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在运行过程中应该以质量计划及目标作为指引, 将施工过程管理作为重点,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纠正, 以确保质量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方针及目标
对于一个施工单位而言, 工程质量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 因此, 在工程建设中应该坚持:质量为本, 信誉第一, 精细施工, 优质管理的质量方针。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 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严格并合理的质量保证制度, 加强质量意识及专业技术培训, 坚持卓越管理, 以铸造精品工程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并合理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先进的施工设备工艺, 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建设人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职责
(1) 项目经理职责。
由于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的组织者, 也是所有施工人员的领导者, 因此, 项目经理应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负全部责任。
(2) 生产副经理职责。
在工程建设中, 项目副经理的职责就是配合、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工作进行组织、实施, 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 技术人员职责。
技术人员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是至关重要的, 其肩负着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的选择、施工方案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制定等责任, 并负责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质量技术规范进行, 在对工长或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时, 要尽量做到详尽周密, 对日常技术问题的处理要及时合理。
(4) 工长及班组长职责。
工长的职责有三点:
①组织班组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对于施工不规范的班组进行管理;
②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及时组织班组进行检查、分析、评定, 并及时进行处理。
③对其负责专业的主要材料使用进行控制, 对于由于材料不合格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负直接责任。
班组长的职责是领导直接操作人员按照相关规范、施工图、技术交底及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由于其在工程中是施工操作的直接领导者, 因此, 对由操作不当引发的质量事故负有直接的责任。
(5) 测量员及试验员的职责。
测量员: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的工程尺寸施放槽底高程、管道中心线和阀室尺寸, 负责对验线手续的办理。
试验员:负责材料进场检测, 对材料准用证、出厂合格证等报告证明进行收集, 汇编成资料。
(6) 质检人员职责。
质检人员的职责分为四点:
①收集各部门、单位对工程质量的原始评定记录, 建立质量台帐;
②将施工图、质量评定、验收规范、工艺标准等相关规范作为依据对工程进行验收评定;
③深入施工现场, 对工程主要部位、主要工序严格监督;
④对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 并参与隐蔽工程的验收、交接工作。
(7) 材料人员职责。
一是根据工程施工的设备、材料要求配合物资采购部门进行物资的采购及保管供应, 并负责材料的合格;二是对现场施工材料进行验证, 并将原材料标识及准用证、出厂合格证等证明转交技术人员。
3 施工质量保证工作流程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 施工质量保证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 对施工计划的保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及施工周期;认真进行质量计划目标的设计;制定合理的质量奖惩制度;及时报填质量检查报表。
(2) 对施工人员素质的保证:确保施工人员持证方可上岗;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建立相对稳定的人员调配制度。
(3) 对施工物资、材料的保证:对施工材料要坚持认真严格原则, 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检验, 要由技术人员、材料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三方进行严格把关。
(4) 对施工技术的保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的会审, 以全面了解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编制施工班组;制定技术交底的质量标准;对测量、计量及试验等技术工作认真实施。
4 施工质量预控
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实施质量预控, 就是在施工质量计划编制时坚持预防为主的质量指导思想, 以此来制定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制度, 从而选择更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 以加强工程施工质量。
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的管理而言, 首先认真落实各项工程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准备工作按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工程施工前的全面准备。从施工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 其工作主要在于施工质量计划的落实, 杜绝计划、承诺与执行过程不相符, 这样极可能造成施工质量预控形式化。
(2) 各承包商、分包商的施工准备。其工作主要在于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材料、设备及施工方法的协调配合, 并对其组合进行优化管理;对施工方案进行选择确定。
(3) 季节性施工准备。全面分析工程建设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温度等环境因素,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周期表。
5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在开工之前,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要进一步完善施工质量保证制度, 以确保按照工程特点和要求严格施工。并对某些施工重点环节制定相符的管理细则。其内容可具体分为:
(1) 在进行施工设计时, 对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选择要坚持先进、合理、成熟的原则, 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确定。
(2)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将图纸会审、测量检验、计量试验环节当成重中之重对待。
(3) 对于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要做到层层负责, 一级保一级。并明确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几何尺寸、定位方法、功能作用以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注意事项等, 确保施工人员在开工之前全面了解施工对象。
(4) 在施工中, 要坚持五不施工的原则, 即在以下情况下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 技术交底未完成, 材料未经检验, 工程资料未经复测检验, 无监理签证。
坚持三不交接的原则, 就是未经专业人员验收不交接,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 施工资料不全面不交接。
对于项目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位不予验工计价。
(5) 严格各道检查工序。坚持三检, 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依次进行, 上道检查工序未完成或不合格, 都不能进行下道检查工序, 以确保施工质量。
(6) 实施测量资料复核措施。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环节, 对于工程中的测量资料, 要经换手复核后上报总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审批, 然后对现场水准点、测量基线及相关标志定期进行复核, 并强化保护措施。
(7) 实施严格的跟踪检测措施。将复检与抽检的方式融合到施工跟踪检测中, 使检测更具准确性、真实性、权威性, 从而保障施工工序的质量。
(9) 制定科学的制度规范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验收。对于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验收要制定严格的制度进行规范, 并规范相关验收人员的验收工作, 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于进场材料的规格、数量、品种要严格检验, 并核对是否符合采购计划;
②检验其出厂合格证、产品准用证及其他相关检验报告是否齐全;
③质检人员进行取样试验, 并将检验结果收集成资料, 如检验不合格, 一律不准进场;
④质检人员要对材料管理制度认真执行, 杜绝走后门等徇私舞弊现象发生。对于经验收合格同意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要设立标志排, 按其用途分批、分类保管, 不得混杂, 并注意做好防潮、防雨工作。
⑤对现场施工使用的材料, 要定期进行抽查, 并出具检查记录。
(10) 制定质量保证奖罚制度。根据施工单位自身情况及企业制度, 抽出一部分资金对工程质量保持好的部门或个别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对于工程质量抓的不好的部门要处以一定程度的惩罚。
6 施工设备及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 施工机械质量保证。
①在开工之前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确保其正常施工的能力完好, 对于符合要求的设备及机械配备足够的消耗易损件, 同意进场。
②对于进场的机械、设备要建立独立的台帐, 并经标识后报项目管理人员审批验收, 通过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③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机械, 制定相关使用细则进行规范, 在每次使用之后保持清洁, 并按照其使用情况进行保养检查, 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可以随时施工。
(2)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①开工之前,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施工技术条款要求, 建立其专业的试验室及现场质量检测机构, 并制定相关制度, 规范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以保证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数据精确、可靠。
②对于工程中使用的测量、试验、计量等仪器的使用, 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及业主要求, 在开工之前送交国家相关权威部门检测鉴定, 合格后出具相关鉴定报告, 经项目工程师审批之后方可使用。注意仪器、设备的使用有效期, 过了有效期之后及时重新鉴定。
7 结语
在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 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工程质量为目标, 在工程质量方针的指导下, 对具体的施工作业进行计划和实施, 并对其过程进行规范、纠正、严格把关, 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预控、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质量验收等环节中建立起全面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才能实现预期的工程目标, 铸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精品工程, 从而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江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 (3) .
[2]邵明林, 李占斌, 王忠实.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2, (7) .
[3]刘鑫, 匡建超, 黄建国, 李东.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框架构建[J].建筑经济, 2008, (1) .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2
施工调试阶段质量策划:
费用、工期、质量应严格按合同执行,力求少返工、不窝工、按期保质保量完工。
确定和检查必要施工的设备(如校验用仪表、实验台、电焊机、切割机、电锤等)是否齐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严格检查进场物料质量,杜绝三无产品进场。
现场管理人员随时调整工期安排,保证物料供应及人员调配。必要时,更新施工设备、测试设备;替换相关人员,更换施工队伍。利用班前会、班后会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自检,提高施工质量,力求100%优良。
设计阶段,设计部应加强同设计院落的联系与沟通,力争减少因非统一设计带来的各专业间打架,争地盘,配合不默契的问题。施工期间应注意:
线管桥架的接地情况,变频用电设备附近的屏蔽情况。做好隐蔽工程隐蔽前的检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隐蔽记录和验收工作。
隐蔽工程需检查孔者应及时报于装修单位。
机房及设备安装应事先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加门加锁,加强成品保护。
配电间接线,打线应注意双绞线的剥皮长度和绞距。在各分项工程进行的同时做好各系统的接校线检查,为调试做好准备。
调试阶段应注意: 严禁不经检查立即上电。
严格接照图纸、资料检查各分项工程的设备安装、线路敷设是否与图纸相符。
逐个检查各设备、点位的安装情况,接线情况。如有不合格填写质量反馈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各设备、点位检查无误完毕后,对各设备、点位逐个通电实验。通电实验后,进行单体调试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联调。涉及其它施工单位,要事先通知到位,并做好相应记录。
交验阶段:
各系统调试运转达正常后,整理竣工资料,组织交验,交验过程中注意对业主运行人员的培训。
逐步将各分项工程交付业主运行人员,并办理相应的手续。预算人员、财会人员着手做好竣工决算。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工具材料、人员撤场。
1、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系统功能的基本保证,我方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为了保证设备的先进性、抵制水货及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对产品的材料工艺、资格认证、铭牌设备的可置换性作下列承诺,如违反这些承诺,用户有权拒绝付款并按照合同要求赔偿。
1.1厂商资格认证
各系统主要设备均选用本行业先进设备,且经过业主确认。上述设备如为进口,应具备ISO9000系列国际认证,如为欧洲产品还应有EN29001认证。
1.2铭牌
各项设备均应附有铭牌,注明原产地、厂商名称、产品系列号与型号,并附有质量保证书。
1.3材料与工艺
除非在系统技术说明中另有规定,所有材料和设备均为新型编目标准产品,其材料与工艺等级适用于本工程。工程中所有电路板及线缆均不外露,全部设备均有一定的防灰尘、防静电、防雨水、防干扰功能。
1.4可置换性
所有机电设备的组建及其零部件都完全可置换。备用件的材料应与原件一致,且易于装配。
2、进口设备的安全性应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电磁兼容性(EMC):EMC是有关电子设备是否能在一个有放射效应的环境下,不受干扰而正常工作的指标。应符合IS、EIA/TIA相应子标准,符合EN相应级别(至少B级)认证。
电器安全性(Electrical Safety):电器安全性是衡量设备在正常和非正常环境下,是否对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某种损害的指标。美国产品应严格符合ANSI UL 950标准,欧洲产品应符合IEN 950、BS EN 60 950标准。
2.1系统安全性
是外弱电设备应采取防雷措施。保证弱电设备与强电之间严格隔离。保证所有设备可靠接地,接地点唯一。
3.技术资料
我方负责在自工程完工起的二周内提交三套技术文件。所有技术文件都是清晰的打印件,并包括业主操作、维护和管理所有设备所需的足够资料。技术文件包括: 主要设备的原版说明书或影印件; 主要设备的质量保证书;
系统手册:整个系统及其所属设备的系统原理、信号流程图、接线图; 操作及维修手册:系统的全部操作指令说明,包括:所有设备的一般性说明;维修、管理和如何实施维修和操作任务的过程指南;一般故障的检查和排除方法; 各面板按键的位置和作用。其它业主要求的资料。
4.售后服务计划
由于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将根据不同系统的具体特性制定适合于该系统的详细的售后服务计划,并作为合同条款。基本原则和承诺:确定正式验收后一年为缺陷责任期,所有设备免费保修(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除外),缺陷责任期后仍终身维护(见“工程质量保修书”)。
4.1技术培训
在缺陷责任期内,本公司除保持系统的完好性外,还将负责业主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以便工程验交后,确保用户/业主能在使用中能处理系统的全部运行、操作、设备和线路的维修保养以及简单故障的分析和处理。人员技术培训包括工程师培训、技术人员培训和操作人员培训三个层次。工程师培训内容:
智能化大楼的国内外发展;
各子系统硬件原理; 各子系统操作知识。安排:
将在施工进度计划书中安排。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各子系统设备配置及其功能;
功能模块的详细描述;
各子系统的信号流程,操作及管理;
各子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备件置换技术; 系统故障的查找及排除。
安排:建议人数为2到3人,培训地点在南京,为期一周至二周。技术人员培训还包括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的参与,即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过程,以便通过工程实践,使他们进一步掌握系统的运行、操作、维护和保养技术。操作人员培训内容:
各子系统概述,包括系统设备和功能描述;
各子系统的日常操作及熟练训练;
在不正常情况下,暂时处理故障的能力;
常用设备的保养方法。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篇3
摘 要: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推动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需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水利项目建设质量,确保其后期的各项使用性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V5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44-2
0 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这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意义。
1 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保证体系
1.1 建设质量制度体系
①建立设计方质量制度体系。严格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质量设计,然后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设计方质量保证体系在协同学及系统论上来看,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才算完整,即:质量方案设计、质量信息反馈、质量设计策划,以及质量内部评估、质量设计问题研究和质量详细设计,施工监理方与设计方质量回访,质量外部评估及与经济激励,为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各阶段都应有信息、资源、物资的传导,以使所有环节衔接起来。②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制度。要想提高施工质量,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系统,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使工程施工满足设计质量要求,并保持稳定、健康、正常的开展,这叫作受控状态。项目施工在受制状态下,可以确保项目的连续性,从而保证施工的工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各阶段的质量监控。通过评估过程稳定性、过程能力,找出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改善过程参数,进一步提高质量。
1.2 质量保证体系的三方协同
因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实施方即是施工方,所以,为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需加强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业主既是工程建设的投资方,也是工程项目的使用方,因此应该健全工程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监理方应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监督管理和协调工程项目,保护业主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同时还需监督和指导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体系、业主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到标准。所以,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三方协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项目的成功与否。
水利工程质量协同管理体系运作的主要目的是管理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其中包括 工程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以及验收质量等,施工方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整个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施工方、监理方应详细检查其质量目标、自测制度、组织结构,以及工序管理等。监理方适时监控质量保证体系的日常运行,其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点的监测、设计质量控制、工程及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分析等。
2 建设政府监督体系以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2.1 充分发挥政府质量监督体系的作用
严格根据水利监督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由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直接实施监管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与项目建设的相关的所有活动,即水利工程政府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水利工程的政府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是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它属于行政执法的范畴。在我国行政执法体系中,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是水利工程政府质量监督行政执法。
行政激励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在物质或精神方面奖励那些对国家、社会,以及人民有巨大贡献的人,或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人物,并表扬一些先进的人员,同时鼓励一些落后的人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
2.2 充分发挥政府质量监督体系的作用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来充分发挥政府质量监督体系的行政执法,以及行政激励等功能。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肩负着行政监督的责任,因此,政府需依法严格把控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另外,还需监督水利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及责任人的行为,从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使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严格按照国家管理制度,实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最大化发挥政府行政执法监督的重大作用,另外,鼓励社会及公众积极参与监督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行为的工作中.第二,水利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必须遵循科学性、统一性、公正性、权威性的原则,科学性指的是使用先进的检查工具、检测仪器,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科学化监督水利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公正性指的是公正执法、公正仲裁,确保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统一性指的是政府应统一管理,避免出现多家机构同时重复执法的现象;权威性指的是政府实行强制性监督。
3 建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体系
3.1 水利项目质量信用制度
质量信用是指“取得并保持对其质量信任的能力”,这种能力由企业在遵守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标准以及兑现质量承诺的基础上,提供产品在生命周期内满足顾客的需求或期望来实现。质量信用的本质是企业在各种质量契约中守约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标准、兑现质量承诺的能力和程度。具体到水利工程建设各主体,质量信用就是指主体在兑现工程契约的基础上(包括遵守工程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标准、兑现质量承诺、履行合同和相关合理预期等)完成的工程满足相关单位需求和期望。
3.2 对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质量信用进行评价
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协同管理体系中,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该体系评价方法应尽量简单实用,以提高在实际运用的可操作性。所以,需根据层次分析法,赋予该信用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并以转化为百分制的各指标权重为依据,来评价建设主体的信用性。
现在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来收集与处理建设主体的质量信用数据,第一,通过独立的征信机构或中介机构等,对资信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第二,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统一收集与整理规划许可信息、招投标信息、建设主体的资格资质、竣工备案、质量监察信息等信息,另外,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收集建设单位的财务信用等相关信息。
3.3 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信用管理
3.3.1 建立建设单位质量信用管理体制
第一,收集并处理信息数据,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利用网络、传媒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整理建设主体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信息、基本信息等其他相关资信,并存储到信息库中,然后定期在信用信息公告平台中发布;第二,通过行业协会建立的信息平台或者政府主导的相关信用信息公告平台,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发布满足相应需求的信用报告;第三,通过公布信用信息,能使信誉高、实力雄厚的建设主体声誉越来越好,同时,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以此确保市场秩序。
3.3.2 建立主体质量信用管理制度
①健全信用征信制度。真实可靠的信用信息是水利工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收集与整理建设单位的信用记录,从而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原来的水利项目建设的信用信息比较封闭和分散,为了使其透明化,需不断健全信用征信制度,并建立信用数据库,以便于评价组织单位通过分析信用记录,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从而提供可靠的信息。虽然我国现在一些信用中介机构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数据库,但未涉及水利项目方面的信息,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而言没有什么意义。②加强建设信用中介机构。在美国等一些国外信用市场中,已建立了很多专门的服务机构,其中包括:信用评级和管理机构、征信机构等,这些机构主要是提供咨询服务,基本上只有这一种业务。中介机构在信用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在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有效控制水利工程质量,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并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可供同行业参考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4-17.
[2] 郭振华,金磊铭.中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质量控制激励效应研究[J].建筑经济,2007(12):23-27.
工程项目监理质量保证体系探究 篇4
某花园1-4#楼及地下车库工程,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1-4#楼为剪力墙结构, 地下2层, 地上27层。其建筑面积分别为:1#楼:24 302.32 m2;2#楼:24 549.89 m2;3#楼:19 645.79 m2;4#楼:21 209.40 m2。1-4#楼地下车库: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16 628.66 m2。
室内外高差为0.45m, 建筑高度为81m。地下一层为储藏间, 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储藏间及设备用房, 1-27层为住宅。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外墙及底板抗渗等级:P6;防水卷材:一层3厚+一层4厚聚酯胎SBS;剪力墙抗震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基础采用CFG桩筏板基础。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独基、地梁及筏板C40;剪力墙14.900m以下为C40, 14.900m-53.900m为C30;53.900m以上为C25, 地下室梁板柱为C40, 其余均与同层剪力墙等级相同, 均选用P6抗渗砼。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及挡土墙外侧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地下室水池部分墙柱迎水面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砌体:地坪下外防水和挡土的保护墙采用蒸压粉煤灰砖M10, 其余所有围护墙及女儿墙均采用A3.5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地坪下外防水和挡土的保护墙处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
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楼地面工程均为水泥砂浆楼地面, 内墙面除卫生间、厨房为水泥墙面, 其余均为混合砂浆墙面;入户门为防盗门外, 窗框为88系列塑钢窗, 双色为外深灰内白色。
本次验收部位为:×××花园1-4#基础、主体结构工程。
2 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有: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土建监理工程师, 安装监理工程师, 监理员, 资料员, 见证员。
3 监理依据
3.1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河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规定和文件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要求等。
3.2 监理依据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现行建筑施工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标准图集、设计变更等。
3.3 验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本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图集、规范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工程项目监理范围
根据委托监理合同中约定, 监理部对本工程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中工程计量及工程变更、工程量增减签证。
5 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目标
根据监理合同, 监理公司对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为主, 依据业主和承包方的施工合同规定, 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格。
6 监理单位的质保体系
1) 建立健全各监控环节体系;
2) 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受某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 签定委托监理合同后, 第一时间进入施工现场, 成立了以某同志为总监的项目监理组织机构, 配备了土建、水电等各专业监理工程师, 专业人员配套齐全, 满足该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要求的工作需要。根据该工程的特点编制了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程序要求, 对确保质量起到了保障有力的作用。施工现场还配备了规范、标准、图集等。
7 施工阶段监理情况
1) 监理的总任务是做好“四控”、“两管”、“一协调”, 即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始终围绕监理程序开展监理工作;
2) 首先是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 对该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总工、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特种工种的上岗证进行了检查;
3) 对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对进场材料进行了严格把关;
4) 对施工方法的控制: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 监理审批合同后方可施工;
5) 对施工机械进行控制:机械要保证正常运转, 实行定机、定人、定岗责任的三定制度,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造作规程, 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6)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只要有施工就有监理在, 从材料进场到砼配制, 到施工工艺, 监理严格按设计和规范监督施工。
(1) 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现场巡视检查, 及时发现违章操作和不按设计要求、不按施工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施工的现象,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指令其进行改正, 对重点工程的部位加强巡检, 对砼浇筑进行旁站监督。
(2) 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复核性检验
首先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要求承包商在自检的基础上, 对覆盖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在隐蔽前经过监理人员检查、验收, 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允许隐蔽, 其次是对供需的交接检查验收, 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 再者是对工程施工预检, 通常是对各项工程的位置、轴线、标高、预留洞的位置、尺寸、管线的坡度进行预检、复核, 预检不合格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 进度控制。根据合同工期的要求, 监理部要求施工方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 月进度计划和周进度计划, 经监理部审查同意后付诸实施。
8) 投资控制
1) 协助甲方做好工程质量的审核工作, 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增减和签证工作;
2) 根据施工合同、总投资目标、工期和形象进度, 按监理程序阶段性地给施工方拨付工程款, 工程款按时按量支付。
9) 本工程实行每周举行例会的制度。如有需要, 监理及时召开监理专题会, 对施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以研究、解决, 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监理及时召集施工人员开现场会, 纠正施工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由此, 工程质量实施了主动控制。
10) 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 项目监理部共计下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56份;安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30份;工作联系单15份;工作联系函2份;召开了工地监理例会52次;专题例会4次;审批了工程款支付证书9次;监理日记记录真实完整, 编制了监理月报9份, 监理资料完整齐全。
8 结论
综上所述, 监理工程师要对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不定期的巡查, 并依照相关文件标准实施工程监理任务。只有监理部的日常工作正常进行, 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受控之中。
参考文献
[1]丰建国.监理单位应为业主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J].安徽建筑, 1998 (5) .
[2]郑伟.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业主、监理、承包商的行为规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4) .
[3]王晓峰.浅析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技术与市场, 2010 (10) .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5
质量保证体系
XXXXX
二OO八年三月
一.质量管理机构成员及主要职责
1.机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各成员职责
组长、项目分责任:是本工程质量、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负领导责任;执行国家质量方针、政策、法令,贯彻落实总公司、项目部质量方针、目标,组织领导本工程各职能部门及施工班组严格执行质量体系的程序文件;负责审定本工程质量保证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组织领导开展质量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质量思想意识及本工程小组的活动;建立健全本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根据工程规模及复杂程度,合理进行所需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正确处理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组织所属各职能部门、施工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和规程、规范进行施工,贯彻执行质量“三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发生的质量事故组织开展内部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并制定防范措施;按照水利水电验收规程或合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理竣工图纸资料,为竣工验收做好基础工作。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制定质量方针、目标并组织实施;领导本工程的技术和质量工作,对工程的技术管理和技术保障直接负责,对本工程的重大技术、质量问题做出决策,保证分管范围内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组织编制并审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负责督促检查和落实;负责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及应用,定期召开技术质量研讨会,解决和攻克技术难题,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服务;负责重大不合格品处理的审批,负责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协调工作。
副组长、质检员: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本标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及质量检查工作,业务上受业主、监理的监督、检查、指导;贯彻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和项目部质量方针、目标及业主单位有关规定,积极开展质量教育活动,提高本工程全体职工质量意识;贯彻执行“三检”制度,指导班组“初检”、“复检”,并负责“终检”。控制不合格品的转序或交付,直至缺陷或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得到纠正,并做好各
项施工检查记录,保证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并对事故的处理结果提出报告;负责检查、收集、整理、汇编、保管各施工工程的各种记录;与设计、监理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按规定要求做好有关质量统计报表,向监理单位、业主有关部门上报;
各组员:负责本班组施工质量控制任务,对本班组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本班组的施工质量负责;发生质量事故应立即上报,并组织班组人员认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二.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前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等有关人员一起,认真核对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实施前上报总公司工程技术部、质量部审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内部各级审批并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报送监理人审批,经监理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2.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交底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当项目经理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充分考虑学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加强对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熟练掌握本人的“应知应会”技术和操作规程等。
3.三检制
实行三级质量管理网络,项目经理部配有1名专职质检员,施工队各设1名质检员、班组各设1个质检小组。配置人员应能满足工程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形成一个直接受项目经理领导的独立体系,具有随时监督检查、随机抽样、强制返工、强制停工、驱逐不良施工人员、不予计量支付等权力。
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各操作人员应及时对自己的工序进行认真的质量自检,发现问题立即返修。各施工段应对工序进行内部互检,互检时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由原操作人员进行返修。发现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报项目部进行处理。未能及时返修而影响施工进度的损失,由各施工队负责。
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施工队进行工程质量评定,施工队质检员填写好质量评定表,交项目经理部确认。最终质量评定由专职质检工程师核定。
在三检合格的情况下,由专职质检员将质量评定记录呈交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里,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经联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在质量评定记录上签字,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
不经验收合格并签证的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擅自作业的,施工费用不予支付。屡教不改的,可调整人员直至终止有关合同。
4.测量及放样复核工作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交基准点给项目经理部(以书面形式)后,项目经理部应立即复核认可,确认无误后,项目经理部同样以书面形式交给各施工段,各施工段应再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不得擅自改动,控制桩应严加保护,发现损坏或有移动迹象应提请上级单位及时恢复或另行补设,在未恢复或补设之前不得使用该控制桩。
成立一支测放迅速准确、计算精确、全心全意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专业测量组,严格执行测量放样复核制度,做到有放必复,经复核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各工序测量放样完成后由各施工段填好放样复核单提请项目测量员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进行复核并予签证。
5.现场质量验收制度
凡分部工程的施工结果被下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必须通知监理到场进行检查,通知内容包括检查地点、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并附有自检记录和必要的检查资料。
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覆盖。
工程施工质量实行工序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对主要工序实行技术员事先技术交底,现场质量跟踪控制,质量员对工序质量过程检查。做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6.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类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项目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水泥、钢筋、钢材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有关人员应及时取样完成有关试验并及时将试验报告单送交项目质量员。
水泥到场后,应具备符合要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项目试验员及时完成安定性等试验,及时将试验结果通知项目质量员和项目施工员。
项目试验员应按规定及时对石料进行压碎指标、立方体强度、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等试验,对砂必须进行细度模数、含泥量等试验,试验报告必须及时送交项目质量员检查备案。
原材料的运输与保存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7.试验管理制度
各种试件应由项目试验员及监理共同取样,送往监理认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各施工队应积极配合监理进行抽查工作。
项目试验员负责收集试验报告并交项目质量员检查审核后交内业资料员整理归档。混凝土,必须事先根据设计要求由进行试配,以求得最佳级配。最佳级配必须通过项目质量员和监理认可,若需变动必须经得监理、项目总工、项目质量员、项目试验员的同意后,经重新试配才可变动。实际施工中的试块强度原则上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1.05倍。
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项目经理部内各有关人员应做好配合工作,并由项目试验员做好详细操作记录,交内业资料员整理归档。
8.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凡施工队、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项目经理部可对其进行奖励,总公司对项目经理部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实施奖罚时,以平时检查、抽查、大检查为依据。
三.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应确保所放点、线的准确性,及时提出书面成果。测量队接到复测通知后2小时内应开始复测,并5小时内出具复测成果。
2.所放点线避免发生错误,避免造成工程损失、返工等现象。
3.测量队提供资料必须准确无误,避免造成工程的施工错误。
4.其它未说明部分,参照相关规范执行。
2.基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搅拌桩按设计桩位间距测量放样,定出桩位,钉上小木桩,施工时悬吊钻杆定位,启动电机下沉。
2.钻孔灌注桩砼保护层厚50mm。
3.灌注桩身砼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筑时间按砼的初凝时间控制。
4.灌注桩砼浇筑充盈系数为1.15,桩砼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砼塌落度为160~220mm。
5..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与设计联系,并进行调整。
6.钻孔灌注桩按有关规范和规定检测验收后方可浇筑底板砼。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6
关键词:建筑监理体系;问题;建设;质量;措施
建筑监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建筑企业建立完善的建筑监理体系,需要做好多项工作,比如确定正确的监理人员,改进监理措施,加强对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等等。提高建筑监理的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形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加强建筑监理体系的建设,不但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还可以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下面笔者分析了我国建筑监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以供参考。
一、我国建筑监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强
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比较混乱,这会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对建筑市场的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但是,在我国一些地区中,政府部门并没有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使得建筑市场在监管的过程中,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使得安全监管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大大降低了监理的效果。还可以一项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素质比较差,使得监理部门形同虚设,还有的监理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违规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加大的降低了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
2、监理部门的约束能力有限
很多建筑企业对监理工作并不重视,而且对监理部门下达的命令并不执行,也有的建筑单位,管理人员会直接干预监理工作,极大的削弱了监理部门的约束能力。监理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其对施工现场有着重要的管理职权,但是由于个别建筑企业管理者素质不强,使得监理部门的约束与管理能力无法发挥。
3、监理体系存在很大漏洞
监理部门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构成,为了使监理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理体系以及监管制度,但是我国一些建筑企业中,对安全问题并不重视,监理部门也没有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加了建筑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概率。
4、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快,而且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加强建筑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而且对监理队伍的建设也没有进行优化,使得监理人员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提升。另外,由于监理工程师的薪资待遇并不高,所以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很多监理部门只是挂着名号,缺乏实际意义,监理队伍的素质也越来越低。
二、监理完善建筑建立体系的重要性
1、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在施工之前,监理部门首先要评审施工计划,如果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提高了施工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监理人员还要时刻检查建筑所用材料和设备,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要求,这就会大大减少了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还能及时发现运转不良的机械设备,将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2、建筑监理工作可以保证施工安全
监理部门可以客观监督和审核建筑工程的施工计划,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这就可以提醒施工单位改用更为安全的施工方法或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这就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三、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筑的措施
1、明确监理目标
当施工单位开工之前,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验收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明确的监理目标。建筑监理的目标要能反映施工现场的情况和特点,还要结合业主提出的要求来制定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方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措施来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保证建筑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责任制度要更加完善
监理建筑监理体系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总结以前的工程质量问题,很多实例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责任制度去约束施工人员,懒散怠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就是监理部门工作不到位,导致很多不符合规范操作不能被及时制止,这就为以后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关于建筑监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必须要加以完善,做到责任实名制,谁出现问题谁负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监理质量。
3、加强对建筑用材的监管
建筑用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只有使用高质量的建材才能建造高质量的工程,众所周知,一个工程所用的材料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有很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的行为所导致的,因此质量监理部门要时刻严把材料质量关,另外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防止材料的过度积压在施工现场,更不能使得缺少材料而导致工程进度减慢的现象发生。
4、加强技术指导力度
首先监理人员要具备审阅施工图纸的专业知识,因为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等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如果监理人员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就难以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问题。监理人员有责任对施工图纸进行问题纠正,配合设计人员修改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减少和杜绝因为图纸的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然后就是监理人员要注重施工人员的素质,因为所有工程项目,人为因素始终都不可忽视,比如使用同样的材料和工具,素质较高工人的施工质量肯定要比素质较低工人的施工质量要高。
5、做好工程的验收工作
在建筑工程完成之后,为了确保建筑在投入使用之后不会出现重大问题,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进行检测、评审和验收。验收工作小组成员一般来自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设企业等部门,这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工作,各部门的人员绝对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认真负责的逐项检查,如果发现问题,绝对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只做简单处理,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待整改完工后,各部门确认无误后,监理部门的负责人制作质量评估报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监理体系建设,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其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可以降低建筑施工出现安全施工以及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施工单位一定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出有效的监理措施,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以越来越快。
参考文献:
[1]李宇志.工程质量监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26~128.
[2]李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的思考[J].现代工程技术.2004(5):65~68.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7
关键词: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标准体系,关系
工程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涉及公共利益、影响国计民生的事业。建设工程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不仅需要行政管理,而且需要技术控制,有赖于工程质量法律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共同支撑。实践证明,健全和完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对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对保证工程质量,对工程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都起着极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 健全和完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
1.1 我国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概况
法律体系通常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1]。工程建设领域调整工程质量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有机统一就构成了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有力地推动了建设领域法制化的进程。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级明确,包括《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工程质量法律体系的建立为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为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建设活动规定了权利和义务,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建设领域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日益完善。
1.2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一些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影响和制约了科学发展。从源头上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必须从完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的制度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应按照《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规定的立法原则、程序、权限,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制度上的漏洞,把实际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法律制度,及时对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各项制度管得住、行得通、有实效。
1.3 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在我国工程质量法律体系规章以下,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规范性文件。它们是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操作规程”,是对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规章的细化与补充。行政机关大量行政行为都是直接根据行政规范性文件作出的,因而其在我国行政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相互抵触、缺乏依据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含有加重企业负担、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要予以修改或废止,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 健全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2.1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概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3],建设工程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要经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等各个阶段和环节,其专业性、技术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国家必须颁布标准对勘察、设计、监理、检测、施工质量验收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定。按照《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形成了强制性与推荐性相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这就从技术控制的角度为建设市场提供了一整套运行规则,为引导和规范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
在加入WTO后,为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建设领域在原有验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了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政府监督工程质量实现了由过去的“微观”检查的核验制向“宏观”监督的备案制的转变。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由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统领,主要由15项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组成,涵盖了单位工程的10个分部工程,在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起“基准”标准的作用。通过“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对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规范,实现了对施工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2.3 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对工程质量的技术控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将涉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就形成了技术法规。但在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按照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制管理还需要有一个法律的准备过程。2000年建设部颁布了《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以部门规章的法律形式对加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组织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落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提高到贯彻工程建设技术法规的高度来加以严格执行,不执行技术法规就是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关系
3.1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区别
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是由工程质量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整体。工程质量法律规范不仅调整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而且还调整建设工程参建各方之间的质量关系,规范其质量责任行为,具有社会规范的属性,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违反法律规定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它在法律规定的质量秩序和质量关系框架下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更重要的是规范工程参建各方的技术行为,规范施工一线人员尊重建设规律,是对建设领域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调整着人与物的关系,本质上是技术规范。
3.2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统一
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侧重于从宏观上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规范工程参建单位的市场行为和工程质量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工程质量管理秩序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侧重于从微观上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规范工程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与技术行为,从技术控制的层面维护工程质量秩序,引导参建责任单位和人员尊重建设规律,严格施工管理和执行施工工艺标准,确保工程实体质量达到国家合格等级的要求。在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内,国家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具有技术法规的性质特点,不执行技术法规就是违法,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所以,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将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维护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3加强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互动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不仅需要行政管理,而且需要技术控制,不仅要有工程质量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还必须有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执行工程质量法律规范的过程,同时也是执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过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大体系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共同构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应加强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互动机制的建设,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4结语
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构建中国特色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工程建设法律和标准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为建设领域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8.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法律政策指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篇8
1 立项阶段质量指标体系
立项阶段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 决定项目质量直接的决策水平和项目功能的定位及目标的实现, 对项目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发挥产生直接影响。目前的立项阶段常见的主要问题是:决策程序不规范;指标不全面;技术经济考虑不合理;对环境的影响考虑不够深入等。因此, 确定立项阶段质量指标均需要考虑上述问题。
2 勘察设计阶段质量指标体系
工程勘察是项目建立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对地形、地貌以及桥涵水文等要素进行的测量、测绘、测试、勘查及综合评定, 提供可行性评价和设计、施工等后续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资料。勘察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 实地测绘与调查; (2) 选址勘察; (3) 定位测量; (4) 设计勘察; (5) 施工勘察; (6) 室内测试; (7) 勘察成果整理、分析与评价; (8) 现场检验与检测[99]。根据建设部工程质量检查情况, 以及等等分析, 勘察阶段常见的主要问题有: (1) 在实地测绘勘察过程中, 勘察点数量不足, 深度不够: (2) 测试取样不符规范要求; (3) 勘察的成果分析、结论过于简单或不符合实际, 分析统计不完整等。
3 施工阶段质量指标体系
施工阶段是根据合同和设计文件及图纸, 将业主要求和设计意图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 是最终形成工程项目质量和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 因此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然而, 质量检验部门发现一些工程在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防护工程施工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公路工程部分) 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质量管理检验监督部门对施工阶段进行评价和监督的重点在于贯彻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此本文设定施工阶段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表1中二级指标“施工期工程质量”的评定对应于《标准》中对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的检验评定, 即公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评定。由于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最终会映射到工程实体的质量, 因此这一部分甚为重要, 但考虑到本文的重点是建立面向公路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质量评价之表体系, 这一部分指标就不深入论述, 详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 营运服务阶段质量指标体系
早在60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己初步建立了评价道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如前苏联通过建立道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并对道路的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核, 将道路分A, B, C, D四个等级;美国通过建立并利用道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对道路的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核, 将道路分为A, B, C, D, E, F六个等级;日本通过建立道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用于评价道路的服务质量并将道路的服务质量分为1, 2, 3三个级别, 并可作为道路规划的依据。
我国公路建设较晚, 并且还存在‘重建轻管’的思想, 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公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 加强公路服务质量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是公路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而建立和完善公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又是加强公路服务质量的基础工作。为此, 根据建设部的文件和要求, 本文构建的营运服务阶段质量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李宇峙.工程质量监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3) :1~30.
[2]陈烈.公路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12.
[3]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5.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9
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进行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四年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和科研的能力,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水平。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 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发挥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指导毕业设计的几个阶段
通常指导毕业设计需经历五个阶段。
1. 拟定设计课题。
要想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首先要有水平较高的设计课题。这几年来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调查搜集了大量省内建筑项目的设计资料, 将其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 使其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实际意义。
2.了解生产实际。
结合设计课题要求同学进入相关的工地进行调研和实习, 并尽可能邀请主持设计或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做专题学术报告, 使学生对所承担的设计任务有一个综合、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3.组织科学论证。
综合论证是毕业设计的重要一环, 是确定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可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学生在学查找熟悉资料的过程中进行讨论, 引导他们提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方案, 完成思路明确的开题报告, 并进行开题答辩。
4.正确指导实施。
学生确定最后设计方案后, 指导学生将设计方案转化成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说明书。
5.组织实施答辩。
。通过答辩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使学生达到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用工程语言说清工程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质量保证体系
1.突出能力培养
毕业设计过程应突出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不仅是在校期间所学各门课程的综合运用,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明确设计任务后, 如何指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⑴通过毕业实习的调研活动, 既使学生熟悉了现场工作, 又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⑵通过带着问题进行实习和设计,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设计方案论证的大讨论, 使学生熟悉技术论证的内容和方法, 培养学生科研论证的能力, 并提高严谨的科研素质。
⑷通过计算机的运用,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数值分析、制图、文字输入及多媒体制作的能力。
⑸通过多媒体进行毕业设计预答辩及正式答辩, 锻炼学生的演讲及口头表达能力。
⑹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及科研能力。
2. 实行导师遴选制度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有力保证, 所有指导教师均需由教学水平较高, 并有一定实际经验的讲师 (工程师) 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初级职称的教师帮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辅导一组学生, 不作为主要指导教师。有意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根据毕业设计选题原则拟定毕业设计题目, 进行申报, 毕业设计选题可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际两个方面选择, 题目数量是学生数量的1.3倍, 题目不得与前届题目重复, 要求每名教师所指导学生的人数不超过12人, 以保证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教师资格与设计题目由毕业设计指导委员进行审查确定。学生根据从业方向和兴趣自主选择, 一人一题。
3. 强化开题答辩过程
学生选定设计题目之后, 通过资料的收集, 了解设计工作的背景、现状, 整理工作思路, 提出设计 (论文) 方案的初步设想, 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在报告中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多长时间”, 要求开题报告尽量详细, 越详细, 越可从中发现问题。指导教师对学生开题报告和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并组织本设计小组进行集中的开题答辩。院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和毕业设计领导小组针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核, 检查学生在设计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恰当、充足, 并审视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及思路是否正确。
4. 加强日常指导机制
指导教师应确定指导方案, 明确任务分工, 通过设计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结合、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的结合, 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每年不同的题目, 提出不同的要求, 责任明确到人,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 明确指导时间, 保证现场指导, 使学生的疑问能够当场解决, 保证设计任务的完成。在日常设计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工作, 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师生互相监督表, 督促指导教师按时完成答疑工作, 也敦促学生在设计期间遵守校规,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同时在进入毕业设计的第七周前后, 集中组织所有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前半学期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由指导教师审核, 再组织各毕业设计小组开展中期答辩, 由中期答辩小组确定是否能继续进行后续的设计工作。
5. 完善毕业设计评价机制
为保证公平、公正的对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进行评价, 我们采取了三个步骤进行:设计 (论文) 的评阅、毕业答辩、二次答辩。
首先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采用了交叉评阅的方式,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分表》, 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的论文首先进行评阅, 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成绩, 再由评阅教师进行评阅。对论文的评阅完成后, 指导教师再根据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综合平时和指导及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确定所指导学生是否具备答辩资格。在毕业答辩阶段, 成立毕业设计答辩领导小组并根据各专业成立相应的答辩组, 答辩组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任组长, 每组参与答辩的教师不少于3人。每个学生公开答辩的时间一般为45分钟, 学生介绍本人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所做的主要工作, 取得的主要成绩, 并且由答辩小组教师围绕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内容和思路进行以及几年来学生所学过的相关课程提问, 学生回答完成所有问题。最后根据答辩评分标准, 写出答辩小组意见, 评定学生答辩成绩。整个答辩过程由答辩领导小组循环, 审核答辩过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确保每一个通过答辩的毕业设计质量。最后, 为了避免优秀毕业设计审定的疏漏和不合格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蒙混通过, 我们还对毕业设计成绩优秀的学生和综合成绩末尾10%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组织由有关专家组成的二次答辩小组, 通过对上述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严格二次审核和答辩, 确保优秀毕业设计的质量并促使在一次答辩中存在问题而未通过学生, 在限期内对其毕业设计进行修改, 保证所有通过答辩的毕业设计均有较高的质量。
实践效果及问题
通过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标准, 使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质量、指导质量、撰写质量、答辩质量等不断提高, 较好地保证了我们毕业设计目标管理的实现。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成果显著, 质量不断提高, 尤其在2006年, 我院首次报送两份毕业设计参加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 获得二等奖、优秀奖各一份, 取得了零的突破以后, 每年的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均有奖项获得。
尽管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仍然发现了不少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正。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学生所作毕业设计格式大体相同, 所以学生在进行电子文档录入时, 虽能保证计算部分独立完成, 但对于某些公共部分存在互相拷贝现象, 有时出现低级错误。鉴于设计院对于计算书仍采用手工书写, 因此要求毕业设计计算书采用手工书写 (科研论文性质除外) , 而对于学生文字录入能力的培养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进行。
2.从这几届毕业设计制图中, 笔者发现学生过于依赖计算机绘图而忽视手工绘图, 在制图过程中经常出现比例失调及布图混乱, 而实际上手工制图是根本, 计算机不过是电子的笔和图纸, 在毕业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因此要求大量采用手工绘图, 而适当采用计算机绘图, 以达到对学生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双重培养的目的。
3.从学生毕业设计中还发现, 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差, 在书写的外文摘要中, 语法及格式错误较多, 更有甚者外文摘要仅是单词的垒砌, 中文的语法。笔者认为应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 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应设专门课时讲解外文摘要的写法, 使学生能写出较为规范的外文摘要, 经过几年的积累, 为以后的双语答辩作准备。
总结
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课程, 它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毕业设计的质量好坏, 不仅反映在图纸上,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培养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实现毕业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 是达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杰, 谢群丹.浅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设置[J].中国建设教育, 2006 (10) :45~47.[1]何杰, 谢群丹.浅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设置[J].中国建设教育, 2006 (10) :45~47.
[2]楼盛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5) :309~312.[2]楼盛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5) :309~312.
[3]张国芳.土建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 2007 (8) :86~88.[3]张国芳.土建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 2007 (8) :86~88.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10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学院党委的战略决策
武器装备的科研管理作为军械工程学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质量代表学院科研生产管理水平, 是评价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此, 学院党委作出决策:依据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构建学院的质量体系。这是学院的一项重大的、决定全局的战略性决策, 涉及学院多个部门和单位, 涉及学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管理的所有过程, 对于提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质量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ISO 9001标准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是世界上最权威和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GB/T19001是我国等同采用ISO 9001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在等同采用GB/T19001的基础上加上军工产品的特殊要求而形成的, 遵循现代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和十二项基础。依据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组织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可以为组织提供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 可以显著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大幅提升管理水平。
军械工程学院2005年启动质量体系建设, 2009年通过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认证。质量体系建设的实践, 证实了学院建立质量体系不仅能大力促进科研工作发展, 提升学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质量水平, 而且还能促使学院领导层、学院各机关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机关与单位之间协调一致, 使学院的整个管理工作更加和谐顺畅。
建立质量体系必须符合学院特点
军械工程学院以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基础, 依据国家、军队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结合学院有关科研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学院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编制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规定了质量管理的程序、方法和过程。充分体现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该做的必须规定, 规定的必须实施, 实施的必须有效, 有效的必须坚持, 坚持的必须控制, 控制的必须记录, 记录的必须分析, 分析的必须改进”。体系文件参照学院各部门、各单位在教学体系中的职责和权限, 明确了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使学院各部门、各单位在质管体系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械工程学院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质量管理, 主要依靠学院领导层、科研部、质量与合同管理办公室和各单位相关人员组成质量管理骨干队伍, 通过质量管理骨干队伍来实现质量程序把关和质量环节监控。由于受学院编制体制的限制, 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多数只能由兼职参谋和教员组成, 因此学院在质量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 本着“来自基层, 服务基层”的思想, 从每个系选拔训练参谋和精通业务、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员, 经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组成学院质量管理的骨干队伍。这支队伍在质量与合同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 开展学院的内部审核 (内审员) 、产品质量检验 (检验员) 和标准化审查 (标准化审核员) 等工作。作为学院一级质量管理的延伸, 在系一级都成立了由系领导参加的质量管理小组, 系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以学院的质量检验人员为主。另外, 在各项目课题组都设有质量管理员, 专门负责项目课题的质量管理和与上一级质量管理机构进行沟通。这样, 学院的质量管理骨干队伍形成了:学院领导层——管理机关——系——项目课题组四级管理层次, 为学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形成了全院范围齐抓共管科研质量的大好局面。
系一级单位是军械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组织和执行单位, 也是教员队伍的直接管理者, 同时也承担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因此, 如果不将系一级单位纳入质量体系, 要推行质量管理和实施全员参与是不可能的, 质量体系也不可能有效运行。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系一级单位的组织协调作用。因此学院在建立质量体系之初, 也就是在体系策划过程中, 依据学院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实际特点, 构建了学院质量体系的基本框架:学院领导层——管理机关——系——项目课题组为主线的质量管理模式, 并对系一级的职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使之成为学院质量体系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在这种构架下, 加大了质量管理的力度, 充分发挥了系一级的作用, 让他们认真按质量体系文件办事, 在学院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和认证审核期间, 学院进行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等活动, 都是以系为基本单位展开的。在各级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 也是以系为单位组织各课题组进行整改的, 整改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走以领导层和管理机关为核心, 项目课题组为基础, 系一级为纽带的质量体系模式, 是使学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工作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建立质量体系带给学院的效益
军械工程学院的人员、基础设施、设备和环境都是教学和科研共用, 科研人员既做科学研究, 又从事教学工作;所用的科研、生产场所和实验室既是科研场所, 也是学生的实验、实习场所;部分资源的管理既有学校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 同时也有系一级的管理。学院依据G J B 9 0 0 1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后, 帮助学院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管理中的定位, 加强了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完善了科研资源的保障体系;明确了各级领导和质量体系中的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 同时也帮助项目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更好地履行其所承担的武器装备科研工作, 并将由此带来的日常行政工作负担降到最低,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学术专长。
军械工程学院科研生产主要承担军队武器装备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相关武器装备的生产任务, 其顾客主要为军队。现代武器装备科研中, 因其投资大、系统复杂、研究周期长、涉及人员多, 如果不能严把每个环节的质量关, 就会降低武器装备的可靠性, 增加部队使用的风险性, 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一场战争的成败。因此, 学院建立质量体系, 发挥领导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产品开发, 进行全过程控制, 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不断追求顾客满意, 持续提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质量。使得学院的顾客增强了对学院科研产品的信心, 对于交给学院的任务更加放心, 这为学院赢得更多的科研生产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器装备科研过程管理和记录的完整保存, 对于保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持续、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对于保证武器装备的质量和可追溯性尤为重要。在学院建立质量体系之前, 学院的一些项目科研生产过程记录内容不完整, 实验记录既不注明实验人和记录人, 又不注明实验日期, 也没有实验所用设备和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号, 更没有监视测量设备的定期检定和校准工作, 有的万用表已用了几十年, 甚至没有实验方案和过程设计, 只有一堆数据。还有的项目组科研生产记录残缺不全、字迹模糊、潦草应付, 有的图纸更改特别混乱等, 这为后期的保存和查阅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学院建立质量体系以后, 规范了科研生产过程的记录要求, 使这一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纳入质量体系的科研生产项目都能按照质量体系要求, 完整的保留产品实现的各种记录。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11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教学质量;高校;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5-0028-03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1]。相对于文科专业而言,工科专业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学生动手能力较强[2]。前期调研显示,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多缺乏实际应用性,导致学生缺乏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如果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在实际应用中,将不能完整而切实地反映教学质量。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现有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专业教学影响因素,但尚不能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3]。笔者认为,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影响作用[4],基于此,笔者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5-6]。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二)意见采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排序
咨询组为11人,对各因素重要性在矩阵表中做出标度(过程略)。本文选择用几何平均值法计算相对重要性系数WBi,具体参见表1所示。
由表1计算结果可知,教师授课因素(B3)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A)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学生学习因素(B4),再次是管理制度因素(B1)和舆论环境因素(B2),从而为评价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用同样方法计算B-Ci四个判断矩阵,过程略。
评价指标的层次总排序如表2所示。
表2 层次总排序计算详表
由上表可知,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师生互动的体现(C11)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风引导(C4),以下依次是学识水平(C9)、表达能力(C10)、校方舆论导向(C3)、制度的服务性体现(C5)、制度的人文性体现(C6)、自学能力(C12)、实践应用能力(C16)、与学生沟通能力(C8)、学习态度(C15)、社会舆论导向(C1)、学生的舆论关注程度(C2)、自律能力(C13)、制度的贯彻性(C7)、上进心(C14)。
二、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定义指标集
一级指标集为:
A=(B1,B2,B3,B4)
二级指标集为:
B1=(C1,C2,C3,C4)
B2=(C4,C5,C6,C7,C11)
B3=(C3,C8,C9,C10,C11)
B4=(C11,C12,C13,C14,C15,C16)
B1=舆论环境因素;B2=管理制度因素;B3=教师授课因素;B4=学生学习因素。
(二)定义权重集
根据前文,B对A的权重集为:
W=(0,1787,0,1787,0,4074,0,2352)
C对应B的权重集为:
W1=(0,1667,0,1667,0,1667,0,4999)
W2=(0,0887,0,3316,0,3316,0,1376,0,1105)
W3=(0,1496,0,0965,0,2323,0,2323,0,2893)
W4=(0,2243,0,2243,0,1078,0,0898,0,1295,0,2243)
(三)定义评价集
评语是对评价对象的定性描述,本方法将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由强至弱分为四阶段:高效阶段、中高效阶段、中低效阶段、低效阶段。即:
评价集V=(V1,V2,V3,V4)
=(高效阶段、中高效阶段、中低效阶段、低效阶段)
V1∈[0.75,1],V2∈[0.5,0.75],V3∈[0.25,0.5],V4∈[0,0.25]
(四)隶属度的确定
本指标体系在评价标准的确定上,将每一指标(Ci)依具体形式分为低水平、一般水平、高水平三个层次;评价值为0—0.5属于低水平区间,评价值为0.5—1属于一般水平区间,评价值大于1属于高水平区间。采取专家打分法评价该项指标位于哪一区间。在确定指标取值区间的基础上,给出各指标的原始评分值。位于低水平区间的指标给分为-1,位于一般水平区间的指标给分为0,位于高水平区间的指标给分为+1。
(五)矩阵确定
计算出隶属度的具体值,矩阵如下:
1.一级综合评价。确定评价集合Si。
Si=Wi°Ri
记:R={S1,S2,… Sn}T
已知Wi(i=1,2,3,4)权重,通过对Ri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和归一化处理,可以求出第三层次对第二层次的隶属向量Si:
S1=(R11,R12,R13,R14)
S2=(R21,R22,R23,R24)
S3=(R31,R32,R33,R34)
S4=(R41,R42,R43,R44)
2.二级综合评价。确定评价集合S,得到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S=W°R
已知W权重,依据计算结果,可知:
对(SA,SB,SC,SD)做归一化处理,可得到
S=(Sa,Sb,Sc,Sd)
将(Sa,Sb,Sc,Sd)与(V1,V2,V3,V4)对应,根据模糊识别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就可以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做出评价。
本文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使得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能从总体层面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测度。但建立完善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其过程相对复杂,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都需要严密的论证工作,因此本方法的提出可以作为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参考方法,以期从定量角度完善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还有崔成贤,常江)
参考文献:
[1]赵国柱,李志茹,金一.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
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
[2]门玉琢,王华,高金刚.基于互动模式的机械工程项目管
理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2,(4).
[3]吴翠花,李慧.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
[4]吴卫东,许晓琴,袁健,王正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
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5]刘坚,曹冰玉,颜李朝.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高校课堂教
学质量评价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3).
[6]谢冬慧,和秀星.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调查与
思考——基于南京审计学院学生评价的视角[J].南京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篇12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法律思考
一、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有关工程质量监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相继完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工程项目, 质量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然而, 2007年6月15日广东江门的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同年8月13日湖南湘西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的二级公路堤溪段300多米长的沱江4跨石拱桥坍塌事件再次说明:建设工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 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难度越来越高, 人们对工程质量已从单纯注重安全性上升到舒适性、建筑节能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等全方位的需求。工程建设的现状给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二、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及其弊端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的法律依据最早可以追溯至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国发[1984]123号) 文件。20多年来, 围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 并增补、修订了大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其中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法》和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规范市场行为, 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更为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目前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纵向管理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 它具体由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授权机构实施;横向管理是指工程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所建工程的管理。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 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有待完善。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立法工作也一直为工程建设法规的立法重点。现行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其中第六章即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建筑法》的配套法规之一, 它对建设行为主体的有关责任和义务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此外,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发了建设行政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规定》 (1985年) 、《关于确保工程质量的几项措施》 (1986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1990年) 、《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规定》 (1992年) 、《关于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1995年)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2002年) 等。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 工程质量监管的实践仍面临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 尤其是缺乏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性规定。这种立法现状致使监管者的监管行为缺乏外在制约, 被监管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 极易发生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现象, 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监督管理机构权责不明确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运动员与裁判员角色经常混淆不清, 工效不高和分割管理, 封闭管理, 政出多门的状况;首长 (政府) 工程, 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 不按科学规律和技术标准, 盲目组织施工, 经常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抢工期赶进度, 造成了许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全国各地的各类开发区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大多存在较严重的各自为政, 封闭管理, 自行管理, 管理不严, 存在隐患等问题。
3、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如前所述, 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一方面,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多部门多专业管理, 政出多门, 相互间职能划分不清, 看上去层层把关, 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掣肘, 而且也给立法和监督执法造成了困难, 还加重地方及企业负担。另一方面, 统一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均由当地管理, 人员配备不尽合理, 各地发展不均衡, 导致对其有效监控明显不足。没有自上而下对其统一的管理机构,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现有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 长期以来, 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 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素质参差不齐, 与“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 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甚远, 级别较低的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次表现在设备上, 技术装备落后, 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 监督方法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 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亟待改进和完善。
三、对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改革政府质量监督工作,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方法, 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几点法律思考。
1、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一些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实际, 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国务院2007年立法工作的意见已把《建筑法》列入“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的133件之一。作为建筑法律体系母法的《建筑法》及与之配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对其逐步完善过程中, 应对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岗位资格等人员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 把一些相关质量责任主体依法纳入管理范畴, 对工程合理使用期满后的质量确认以及使用中遇到意外损害后的质量确认建立相应法律制度, 尽快构筑质量监管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迫在眉睫。
2、转变角色, 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对政府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 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通过角色转变使政府监督机构恢复执法地位, 承担监督责任, 依法对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公正、威慑的执法监督, 使各建设主体依法承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的有效落实, 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大执法力度, 整顿规范建设市场
监督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建立统一的执法实体。主要包括:一是对招标、投标弄虚作假, 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 挂靠和欺诈等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依法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 实现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和职能分离;三是在贯彻落实《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 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和建筑工程竣工备案制度。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备案应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 委托国家认可的非官方机构 (如协会或学会) 进行;四是实行强制性的以承包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 如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均应向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 而保险公司则要求各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委托机构接受委托后, 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投标开始, 直到工程竣工, 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 并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中债务拖欠、责任不清等问题。
4、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严格依法行政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的知识型管理工作。《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政府的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举足重轻的作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规定要求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 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 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2]刘应宗、郭汉丁、孟俊娜:我国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转变[J].建筑经济, 2002 (2) .
[3]黄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的构建[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4]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M].法律出版社, 2001.
[5]葛志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中国建筑, 2003 (4) .
[6]冯淑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建筑工程研究, 2003 (11) .
[7]韩志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使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8]李永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及应对策略[J].工程研究, 2003 (2) .
[9]张绍生: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功能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5) .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推荐阅读:
工程质量控制体系09-02
养护工程质量管理体系06-23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06-16
工程资料与工程质量08-27
保证工程质量论文08-17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07-26
公共工程施工工程质量08-26
工程质量下电气工程09-30
工程质量缺陷05-26
水库工程质量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