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缺陷

2024-05-26

工程质量缺陷(共12篇)

工程质量缺陷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桥梁建设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承担跨越江河、沟壑等障碍物的实用性,还需要它具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美观性。桥梁工程的实体内在质量不但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对其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它的内在质量决定了外观效果,外观质量又直观的反映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桥梁工程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1 桥梁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不但制定了桥梁总体外观鉴定标准,还根据桥梁工程分项部位的不同制定了不同部位的外观鉴定标准。

2 桥梁工程外观常见缺陷

要做好桥梁工程外观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先根据以前施工案例中外观质量缺陷,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最后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上述缺陷的再次发生。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将桥梁工程外观质量缺陷分成六大类,它们可能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施工对策如表1所示。

3 桥梁工程外观质量施工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配合比

在强度和材料都能保证的前提下混凝土配合比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保证新拌混凝土粘聚性好,不易离析,水化热低的优点。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必要时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

3.2 混凝土原材料

3.2.1 水泥

为保证整座桥梁的同一部位色泽一致,必须采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同一品牌水泥,最好使用同一批号,并应严格称量,质量误差控制在±1%范围内。

在水泥品种和水泥强度上,尽量选用普通硅酸盐和低标号水泥,可以减小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风险。

在水泥生产设备上,必须选择旋窑生产的水泥,可以保证同一批次的水泥生产质量的同一性。

3.2.2 粗骨料

粗骨料级配必须合理,应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碎石要求同产地、同颜色、同规格,含泥量应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混凝土≥C30为≤1%,混凝土<C30为≤2%)。施工中应严格称量,质量误差控制在±2%范围内。

实际施工中粗料级配和含水量的不稳定可能导致混凝土颜色不一致,应经常检测施工料场级配及含水量,并适时调整施工配比,以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

3.2.3 细骨料

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细度模数2.3以上。砂子要求同产地、同颜色、同细度模数,含泥量应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混凝土≥C30为≤3%,混凝土<C30为≤5%)。施工中应严格称量,质量误差控制在±2%范围内。

砂料的含水量因外界因素变化较大,不确定的水量加入混凝土中对其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施工中必须经常检测施工料场砂料中的含水量,并适时调整施工配比,以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

3.2.4 外加剂

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取样复试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封样”,以后进场的每批来料均与“封样”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色差的不得使用。严格按照设计外加剂掺量和掺入方式使用,质量控制误差在±1%范围内。

3.3 模板工程

3.3.1 模板的设计和制造

模板设计要充分考虑装拆的方便性,支撑的牢固性和简便性,并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安装后的平整度。模板还应有足够的刚度,重复使用不变形,钢板厚度一般在5 mm以上。应选择有经验的加工厂进行精加工制作,模板制作时应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

3.3.2 模板试拼

模板运到工地后,须试拼验收。在拼装场按设计试拼、组合模板,对精度差的地方进行修整,使模板接口咬合密实紧凑,整体平整顺畅。

3.3.3 模板装拆及保养

施工前应除去锈迹和表面防锈漆,使模板表面洁净光滑。要严格控制安装偏差,避免明显错台,模板内板缝用油膏批嵌,外侧用硅胶或发泡剂封闭,以防漏浆。拆除时轻撬轻移,避免变形。拆除后立即清理干净进行保养或及时涂脱模剂使用,以保证下次施工的外观质量。

3.4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1)编制科学、可行的现场施工方案,对相关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严格执行。召开参与施工的各部门参加的施工协调会议,加强现场的施工组织协调性。2)合理调度拌料、送料时间,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入模混凝土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3)根据结构尺寸大小、形状和浇筑状况确定合理的分层厚度,以不超过每层30 cm为宜,保证气泡有充足时间排出。4)振捣方法要规范,不得漏振和过振。振捣棒操作应快插慢拔,以利于混凝土中气体充分排出;插入下层混凝土50 mm~100 mm,以保证混凝土均匀混合;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禁止用振捣棒赶料;振捣时间以混凝土停止沉降,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控制目标。

3.5 混凝土成品养护

养护对保证混凝土成品质量至关重要。养护不及时或不到位不但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还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起皮等缺陷。混凝土成品养护一般规定浇筑完成后应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期为7 d;当气温低于5 ℃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外露面洒水;保证结构物混凝土在7 d以内不受水的冲刷侵袭。

对于桥梁这些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成品的养护还应根据其所处环境、部位、形状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系梁、承台可用撒砂遮蔽,既经济又环保;下部结构应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风吹和日晒失水,引起色差和干裂现象;现浇梁体顶面浆体较多,应多次收浆最后拉毛,尽量减少顶面的收缩裂缝的产生。

3.6 首件认可制度

桥梁工程相同部位大范围进行正式施工前,必须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事先应确定施工方案,编制质量预控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以明确职责,加强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施工过程、任务、目标的认知。

在技术准备完毕后,在现场进行首件工程的施工,以总结经验教训,在持续改进中完成首件工程的认可,最终确定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行之有效的工艺流程并大范围开展。

4 工程实践

北城子大桥长240 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设计为单箱三室,梁高1.9 m,顶宽19.8 m,底宽14.8 m,总设计方量为3 500 m3;下部结构采用肋板式桥台,Y形墩和矩形承台。承台尺寸(长×宽×高)分别为6.6 m×6.6 m×2.2 m和6.6 m×15.6 m×2 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设计方量1 370 m3;墩柱高5 m~10 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设计方量285 m3;桥台高4 m~6 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设计方量110 m3。

该桥是跨越汝河的城市景观桥,对外观提出的要求较高,要求做到内实外光、线形顺滑流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在北城子大桥的施工中通过有效控制手段,外观质量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5 结语

桥梁工程的外观质量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桥梁工程的内实外光,必须加强施工各环节的控制,依据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控措施。通过对北城子大桥的外观质量的有效控制,使得该桥混凝土色泽一致,结构物线条分明,线形顺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结合北城子大桥等工程实践,针对桥梁工程外观质量常见的缺陷,制定相应施工对策加以预控,论述了桥梁工程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要点,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关键词:桥梁外观,缺陷分析,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JG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2]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3]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S].

[4]林树森,杨爱文.浅谈现浇箱梁外观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36(7):206-207.

工程质量缺陷 篇2

院(系)经管学院 专业班级14工程管理2班 姓名 学 号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报告

墙体裂缝

(一)工程缺陷描述

该工程缺陷位于**学院江北校区二号教学楼一楼,2123教室的墙体上。裂缝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度呈正八字形状,裂缝位于层数较低,荷载轻的部分。(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

1、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是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多与设计有关,例如:①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设计不协调或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下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②由于建筑立面的错层,平面的变化引起荷载不均匀,如处理不好,可以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③当房屋纵墙刚度较差时,由土壤的应力扩散作用,房屋两端应力逐渐减小,可以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三)处理措施

工程质量缺陷 篇3

由于近几年来商品房销售的火爆,商品房质量问题不断涌现,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因房屋质量发生的纠纷越来越多,由于商品房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经济地位上相差悬殊,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就显得非常弱势。上述案例集中体现了我国商品房交易中购房人权益的保护问题和商品房质量纠纷问题。

关于购房人权益保护问题的讨论,已不是新鲜话题,许多专家学者也都发表过很多关于商品房购房人合法权益应受到重视并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加以保护的文章,本文仅就上述案例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加以分析,以期给读者关于这方面问题的些许启示。虽然有关商品房立法较多,但是立法的层次较低,大多为一些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并且不同地方法规对商品房质量规定的标准并不相同,各个地方的规定也不成体系,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时,不同的主管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业主也不知道去哪个主管部门反映问题。比如上述案例中楼道的公共区域供暖管道堵塞问题,业主已缴纳物业费,取暖费,公共维修基金,出现室内暖气不热的情况时,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热力公司和装修公司都不负责处理这一问题。所以,房屋质量纠纷问题有时候不是无法可依而是相关法规之间没有明确各个主管部门的责任承担,出现问题后必将相互推诿扯皮。

商品房质量问题是商品房买卖中的核心问题,商品房开发商应当有保证商品质量的义务,要是主体不合格或者存在其他严重质量问题,购房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商品房质量,是指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对商品房特性的基本要求及满足程度,具体包括房屋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能、周边环境保护等方面,近年来,在有关商品房的质量问题投诉方面,反映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地基下沉,漏渗水,墙体裂缝,偷工减料,材质低劣,管线铺设等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商品房质量问题大体包括两大类:房屋主体结构质量和房屋质量。其中房屋质量问题包括屋面防水工程;其他土建工程,一般包括地面、楼面工程,门窗工程等;电器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工程,包括暖气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等安装工程。对交付的房屋出现质量问题的处理意见如下:1、因房屋质量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买受人可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加固补强的方式来完成对工程质量缺陷的修复;2、房屋交付后,出现质量问题的,在未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情况下,出卖人应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其他损失的,则应由出卖人承担,这是《建筑法》第60条、《合同法》第111条、《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31条、《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33条等所明确规定的义务。所以,根据以上规定业主聘请专业人员检查室内暖气管道并撬开室内地砖并修复的费用、业主为此事的误工费、由于暖气片不热室内温度过低致使业主家孩子重度感冒引起肺炎的医疗费用都应有责任方开发商承担。

上述案例中开发商在收房通知中明确如果业主没有在指定的时间验收房屋接受钥匙,视作房屋已交付给业主,而按照《××市房屋质量保证书》中规定房屋的交付是业主验房完毕并收到房屋钥匙为房屋质量保修期的起算点的。而在问题出现后,物业服务公司代替开发商辩称房屋质量保修期从开发商规定的2012年10月18日起算而不是从业主收到房屋钥匙的2013年9月3日起算,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 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 为5年;( 三) 供热与供冷系统, 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 为2年。”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所售商品房承担质量保修责任。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就保修范围、保修期限、保修责任等内容做出约定。保修期从交付之日起计算。在保修期内发生的属于保修范围的质量问题,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履行保修义务, 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案例中业主房屋并没有超过保修期。案例中的业主已经缴纳了公共维修基金,公共区域暖气管道堵塞应该动用公共维修基金修复,不存在公共区域管道设施的产权归属业主个人也适用房屋保修期限的规定之说。物业公司是为业主服务的,业主是物业小区的主人,物业公司的职责是接受业主的委托对小区进行管理,其管理权源于业主的授权,因此,物业公司没有凌驾于业主之上的任何特权,但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又存在平等的合同关系,双方应按物业服务合同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但大多数物业公司或业主对上述问题认识不清,上述案例中物业公司不但没有把业主视为小区的主人,反而替开发商和自身推卸责任,误导业主,而业主由于没有认清与物业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让物业公司逃避责任延长了维修时间。开发商与购房人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开发商交付的房屋是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检验合格的房屋,是各个部位都符合居住条件的房屋,并在合同中承诺业主室内暖气是经过专业检测且在2012年采暖季的检查中没有任何问题。由此,开发商已经构成违约,不但应当返还业主2012年度采暖季缴纳的采暖费而且应当向业主支付违约金。

业主的房屋聘请了专业的装修公司装修,室内的水电改造已完成,暖气管道的位置没有改动,但是物业公司对业已装修过的房屋不管管道有没有改动都不再承担保修责任,并且拒不承认业主室外的公共区域地下铺设的管道有堵塞嫌疑,业主在聘请专业的暖气管道疏通人员排除室内有堵塞问题后,检查出是由于室外原施工方在铺设管道的时候堵塞,完全是由于施工方的过错造成的,但是开发商拒绝赔偿业主聘请专业人员检查室内管道所支出的费用,由于检查埋在地下的管道是否堵塞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所需要的费用也相对较高。根据过错规则原则,如果是室内管道堵塞是装修公司的责任,业主自然要求装修公司赔偿。商品房不同于其他商品,它的结构复杂,质量问题往往是在业主入住之后才能发现。可业主一般在买房后先进行装修,如果装修完成后,发现房屋有质量问题,只能通过破坏房屋的装修才能维修,被破坏的装修以及重新恢复装修的费用应该由谁承担,本文认为由于开发商单方造成的质量问题,如果让毫无过错的业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显然有失公平,所以有出卖人承担才公平合理,这样也可以对开发商起到警示作用,增加其对房屋质量问题的重视,房屋由于施工原因出现质量问题后,应该积极配合业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拖延时间。

本文认为开发商赔偿业主因房屋质量问题而支出的费用应当包括:因房屋质量缺陷造成房屋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和第三人人身伤害的,应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赔偿;因房屋质量缺陷造成房屋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和第三人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实际损失的财产数额赔偿,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适用双倍赔偿的规定。这里涉及到房屋买受人是否可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保护的问题。首先,确定商品房买受人是否受《消法》的保护,应当确定商品房是不是商品,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说明建设工程不属于产品,因此商品房也不是产品,进而房屋买受人不适用《消法》,在《产品质量法》中把建设工程排除在外是合理的,商品和建设工程在法律的定性上实际是两个概念,商品房是对房屋购买人和开发商房屋买卖关系而言的,是买卖合同的标的,当然是商品。而建设工程的开发商和承包商之间关于承包合同而言的,是承包合同的标的,此标的没有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如果此时出现质量问题,开发商找承包商索赔,就不适用《消法》,这时的开发商或承包商都不是消费者,但是一旦房屋卖于购房者,就成为商品房,商品房进入流通领域就成为商品。既然商品房属于商品,那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消费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寻求救济,由于商品房有其自身的属性,消费者在举证商品房质量问题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是证据获取成本过高影响其权利的行使,因此江平教授提出依照《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比照医疗事故的举证,也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的建议。

既然商品房的消费者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那么其应当明确知悉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包括安全权,即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应当符合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标准,出现质量问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包括维修,更换,退房等。总之,商品房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标准;消费者知情权方面,房屋买受人应当知悉与其购买的房屋相关的信息,不光包括房屋产权、面积、开发商资质等写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的条款,还应包括房屋隐蔽工程的情况,电路的位置和走向,水管的位置和走向,暖气管线的铺设和位置以及如果这些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时的责任承担问题,确保买受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修复的部门;买卖商品房过程中的公平交易权方面,商品房消费者有权获得与开发商宣传相符的房屋,开发商在房屋预售过程中的任何不实夸大宣传都应受到相应的制裁,避免欺诈消费者,消费者有权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时间交付房屋并保证交付的房屋没有质量和权利上的瑕疵。

上述案例中开发商以收房通知中“视为业主已经收房”的条款作为房屋质量保修期的起算时间点,涉及到房屋买卖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当事人协商的条款。其优点体现在简化交易流程,缩短了交易时间,相对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一定的交易成本,故被房地产开发商大量运用,但是因为未与对方协商,故往往可能存在陷阱,误导购房者从而侵犯其合法权益,因此,从维护交易公平、保护弱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格式条款进行限制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限制包括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有说明提示的义务,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重点说明;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显然无效。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另外,提供格式合同的开发商应当有提醒消费者注意的义务,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可见,我国法律对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在责任承担方面是倾向于保护接受格式条款一方的。

工程质量缺陷 篇4

关键词:缺陷责任期,质量保修期,质量保证金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示范文本) 》( 以下简称1999版施工合同) 对质量保修条款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对于质量保修金的返还时间却并未明确。因此在工程实施中,将保修年限与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直接挂钩的情形较为常见,同时质量保修期时间较长,通常为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这就导致了质量保修金迟迟无法返还。因此,区分质量保修期和缺陷责任就变得非常必要。

1质量缺陷期和质量保修期的渊源

2004年,为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规定了“建设单位要按规定合理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 随后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将 “质量保修金”修改为 “质量保证金”,并且引入了缺陷责任期,形成了质量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并存的体系。2013版施工合同中对 “缺陷责任期” 和 “质量保修期” 概念进行了区别, 同时将两者进行衔接,从而形成了缺陷责任期与工程保修期部分重叠和并存的情形。

2司法实践中的困惑

司法实践对质量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经常混淆,将质量保修期届满作为返还质量保证金的期限,导致质量保证金迟迟无法返还,欠薪情况时有发生。

在宁波新文三维股份有限公司等诉宁波帮博物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中,一审法院、二审法院虽然认定返还质量保证金不超过2年,但是混淆了质量保证期和缺陷责任期的概念。法律规定了质量保修期为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确定为2年难以保障发包人的利益。

同时发承包双方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很多也是将质量保修期等同于缺陷责任期,将质量保修期的届满作为返还质量保证金的时间。在正太集团有限公司诉遵化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双方约定 “发包人在质量保修期满后14天内,将剩余保修金和利息返还承包人。”由此可知,在发承包双方看来,质量保修期届满是返还质量保证金的前提。

3学界观点

学界认为质量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是不同的,对于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存在不同的认识。

李洁认为两者的相同点为: 首先承包人承担责任的范围和内容相同; 其次两者的起算时间相同; 最后都由责任方承担修复费用和损失。不同点为: 首先两者的期限不同; 其次质量保修责任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缺陷责任的范围和期限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无强制性; 再次质量保修责任和保修期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约束的,而缺陷责任期是通过质量保证金的形式来约束的; 最后质量保修期和质量保证金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质量保证金和缺陷责任期相关。

范殷伟,沈杰认为两者的不同点为: 在质量保修期内, 承包人对保修范围内发生的质量问题承担保修义务。在缺陷责任期内,承包人的主要责任是修补缺陷和现场清理。相同点为两者的起算时间相同,但是终点时间不同。

苑芳圻,王维泉认为两者的不同点为: 第一,概念来源不同,期限不同,是否单独出具书面保修承诺不同———保修期内,发承包双方应该出具书面承诺,而在缺陷责任期内, 发承包双方不需要出具书面承诺。第二,缺陷责任期内因承包人原因导致的缺陷,承包人负责维修,并承担费用否则发包人扣除保证金。在质保期内承包人维修,并承担费用否则发包人通过总裁或诉讼的方式处理。第三,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可以延长,但是工程质量保修期未经双方协商一致,不得延长。第四,超过质量保修期,承包人无义务继续实施保修,而在超过缺陷责任期未超过保修期的这段时间内,如果出现了工程质量缺陷,承包人还应该负责修复工程的质量缺陷。

由此可知,各位学者对于两者相同点一致的看法是两者的起算时间相同,修复费用的承担方相同。对于不同点的看法相同的地方为两者期限不同,两者的保证方式不同。在相同点和不同点上,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 在两个期限内,承包人履行义务的范围和内容是否一致。李洁认为在两个期限内,承包人承担缺陷责任和保修责任的内容相同而范殷伟、沈杰认为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还应承担清理现场的义务。

4质量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的相同之处

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对两者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 1) 质量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的起始时间相同。根据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可知两者都是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 2) 修复费用都由造成缺陷的责任方承担。根据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3版建设施工合同规定,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内责任方承担修复费用。

5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修期的不同之处

5.1期限不同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都规定了缺陷责任期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而由于质量保修期是保护承包人的利益,因此法律规定了质量保修期的最短时间,其最短时间为: 1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3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4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5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 设备安装、装修工程为2年。

5.2承包方有无强制性修复义务不同

在缺陷责任期内,无论缺陷是谁造成的,承包人承担义务的修复任务。而保修期内如果缺陷是因为发包人使用不当造成的,那么发包人可以委托承包人修复。言下之意是说, 承包人无须再承担强制维修义务。有些作者认为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期内都承担强制性的维修义务是有失偏颇的。

5.3处理缺陷的程序不同

由于质量保修期内缺陷处理的程序必然要求双方先确认责任,然后才对缺陷进行处理。而缺陷责任期内,承包方承担强制性修复义务,因此承包方在该期限内出现的缺陷先进行处理,然后再确认责任,明确费用。

5.4承包方义务内容不同

根据FIDIC合同范本,缺陷责任期内,承包人的义务内容包括完成扫尾工作和修补缺陷。质保期内承包人义务的内容为修复义务,而不包括完成扫尾的工作内容。

5.5期满后的效力不同

根据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质量保修期期满,保修义务消灭。但是缺陷责任期期满,承包人的缺陷修复义务不必然消灭。

5.6保修期、缺陷责任期是否可以延长不同

工程质量缺陷 篇5

有质量缺陷工程的调查与处理

对工程施工中存在质量缺陷,需要部分或全部返工的分项、分部工程,监理组将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查分析,分清质量缺陷的性质、责任,及时妥善地进行处理,

质量缺陷的处理原则:

监理工程师具有质量否决权;

质量缺陷处理须事先进行调查,分清质量缺陷的性质、责任,以明确处理费用的承担者;

施工中,上道工序有质量缺陷,未经监理组认可,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单位必须执行监理工程师对质量缺陷的处理意见;

施工单位对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和措施,必须经监理组认可;

工程质量缺陷 篇6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防治措施

现场浇筑混凝土的管理工作在整个工程管理中,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分项工程,但是它关系到单位工程的整体质量。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施工现场从事现场浇筑混凝土的管理工作,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缺陷、成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模板工程的质量缺陷

模板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其本身虽然不是结构的一部分,但是在混凝土结构上留下的“痕迹”处处可见,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来讲,不论是从结构性能,还是外观质量都有很大影响。所有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首先要把好模板关。常见模板缺陷如下:

(1)模板安装的刚度、稳定性达不到规定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发生变形、位移、有时甚至塌陷。

(2)模板接缝不严,加固方法不当,造成混凝土尺寸偏差超薄,外觀蜂窝麻面,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

(3)模板内遗留杂物或杂物清理不干净,会造成混凝土夹渣等缺陷。

(4)隔离剂涂刷不均,隔离剂涂刷时污染钢筋,造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受到破坏。

2.造成模板产生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

2.1在施工前,没有进行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

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设计应能保证模板及其支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使其能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荷载,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混凝土成型质量。

2.2没有进行技术交底或交底内容不完整,不具有针对性

合格的技术交底至少要做到这样的两点:一是要符合标准。二是要具有针对性。在工作中,一些交底的技术人员连起码的相应标准都不熟悉,说明至少未认真查阅或学习过。所谓交底,都是从技术员之间搬来的范文抄来抄去,内容原理了施工实际与操作规程。同时,单位技术科室所谓的审核,也只是签个名字,并没有认真阅读、研究其内容,适当技术交底就成了一种形式,缺少可操作性,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检查的一纸空文。另外,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在目标施工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共性,但每一项工程的施工都有其个性,对其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理论联系实际,交底才能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3质检员放松质检

模板施工质量的检查,在一些人看来,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模板工程具有质量、安全双重性,如果质检员检查不到位,存在的质量隐患就没法排出,就会造成混凝土夹渣、蜂窝、麻面、甚至造成模板塌陷。因此,混凝土验收规范模板工程单独列为一个分项工程,规定必须认真执行。

2.4模板的过早拆除

过早拆模,容易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构件沉降变形或缺棱掉角、开裂等。对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在施工中通常用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来判断,而在施工实践中,由于要赶进度,常以“经验”来判断,有些工地更是常以模板周转为由,提前拆模,这对混凝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的危害是极大的,必须进行严格管理。

2.5模板涂刷隔离剂

在涂刷时候,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同时应选取适宜的隔离剂品种,注意不要使用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油性隔离剂。同时,由于隔离剂污染钢筋和混凝土结合处,可能对混凝土结构受力性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在涂刷隔离剂时,应避免污染钢筋。

3.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缺陷

混凝土分项工程师从水泥、砂、石、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称量、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拆模、试件制作直至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在施工过程中,其工艺流程均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在施工中任何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

3.1外观质量缺陷

外观质量主要表现在蜂窝、麻面、孔洞、缺棱掉角、分层、裂纹、色差不一致等缺陷,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还与混凝土水灰比、骨料的级配、振捣有关。

3.2强度缺陷

造成混凝土强度缺陷主要因素有:水泥标号、砂、石、水等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灰比、原材料计量、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外加剂、掺合料以及冬季施工管理不善、养护不到位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4.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的防治措施

4.1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时应根据结构设计所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施工地区常用的配合比或经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并且要考虑到所采用的配合比中是否考虑了现场备用砂、石实际含水率的情况。若未考虑,就应视具体材料的含水率大小,对元配合比进行调整。为方便施工,一般换算成以2袋水泥为下料单位的施工配合比。

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掌握调整后的施工配合比,并且根据所进砂、石材料的实际情况或遇雨天含水率显著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不根据砂、石实际含水率换算配合比和不按配合比要求准确地称量材料用量,往往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4.2加强对水灰比、原材料计量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虽然说搅拌台旁写着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机前也设置了磅秤,但操作人员却不认真控制用水量,砂、石不严格按照规定过秤。众所周知,混凝土加水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但是很多施工现场,负责混凝土搅拌的人员和工长、质检员或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甚至是监理工程师都很少去测试加水量的准确性,对混凝土各种组分的计量也多流于形式,视而不见,只有当检查人员到现场时,才装样子的应付检查。

产生这种现象,均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对各种组分材料进行每盘过秤,同时仍需要对每一个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开盘鉴定,并至少留置一组28d标准养护试件,以验证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4.3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工作的管理

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组分之一,水泥进场要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标准要求,同时还要对水泥的强度、安全性等重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对进场的砂、石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其检测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检验批量和检验方法应遵照标准的规定执行。

4.4加强对混凝土的搅拌、振捣与养护的管理工作

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鼓筒尺寸、骨料的品种及混凝土的塌落度等有关情况来确定。

混凝土的振捣首先要根据设计混凝土的厚度来选择振捣器,一般平面面积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应选择平板振捣器。对振捣面积尺寸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构件或厚度大的大结构混凝土应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时间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同时不再互相欺骗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时为准。插入点应均匀交错排列,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只有遵守了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逐渐凝固硬化,这个过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而水化作用必需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保证混凝土有适当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需进行养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原材料、配合比、浇筑部位和季节等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养护。

5.结论

工程质量缺陷 篇7

近年来,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特别是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 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筑工程结构质量缺陷的种类比较多, 轻微的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外观形象, 严重的则会给建筑工程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建筑结构的工程质量, 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1. 基础工程质量缺陷分析

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的根基, 是建筑工程与管理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由于受到工程地质条件等影响, 基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较多, 可归纳为两大类:破坏性质量问题和常见质量缺陷。破坏性质量问题主要指那些因为地基或基础出现问题而导致房屋倒塌或产生过度裂缝、倾斜、变形而停止使用的问题。这类质量问题应查清原因, 吸取以往的教训, 严格加以杜绝。这类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 设计方面:设计失误或出现错误。2) 施工方面:不按要求复查 (勘) 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的承载力, 基下空洞等异常情况未发现未处理, 基础施工质量太差。3) 使用方面:严重的超载使用, 大量的地表水浸入地基。常见质量缺陷主要指的是地基基础工程中主控项目完全符合要求, 但一般项目个别方面出现了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质量问题。当然也会出现由于地基基础的不均匀下沉而导致上部结构或装修工程开裂的质量问题, 这类质量问题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就会趋于稳定, 通常这样的裂缝不会影响使用。对此类问题应及时处理予以补救。常见的处理途径是:1) 进行地基基础加固或基础拆换;2) 对上部结构进行相应加固;3) 改变房屋的用途或减轻使用的载荷。

2. 主体结构质量缺陷分析

竖向结构的质量缺陷主要是墙柱的质量问题。引起墙、柱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设计计算的方法不对, 安全系数偏小, 构造不合理、不可靠;施工质量差, 达不到设计要求。墙柱的质量缺陷严重的倒塌, 轻的墙、柱开裂。对于后者只有通过加固的办法按程序进行:增加墙、柱的断面, 并进行适当的横向联结。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此类问题必须返工或采取适当的加固补救措施。水平结构的质量缺陷, 常见的主要有:钢屋架破坏, 混凝土大梁破坏, 大面积现浇板破坏, 悬挑结构 (阳台、雨篷等) 破坏, 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而、孔洞、裂缝、梁中部下沉、柱断而扭曲、板根部上面裂缝、楼梯板根部上而裂缝。

钢屋架破坏的主要问题是:制作质量未保证, 特别是主要节点的焊接质量出现了大的质量缺陷;未按设计要求, 任意加大屋面荷载, 在屋架的下弦任意增加负荷;设计忽视了支撑造成屋架局部或整体失稳;年久失修未做防腐处理和保护, 使金属锈蚀而引发破坏。

混凝土大梁破坏的主要问题是:设计的断面太小, 钢的配置不够, 设计符合要求但往往会出现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任意抽减钢筋和缩小断面, 随意进行钢筋代换, 混凝土强度等级显著降低, 梁端构造和支承不合理等。大面积现浇混凝土平板 (负荷面积在10m2以上) 破坏的主要问题是:板厚不够, 主负筋位置颠倒, 混凝土强度等级低, 支承强度不够。悬挑结构破坏的主要问题是:钢筋的位置放错或不够或施工中将上部钢筋踩下造成钢筋不就位;上部或设计抗倾体不够 (可能是设计上的问题, 也可能是施工中过早拆模, 上部抗倾体未形成) ;悬挑构件根部断面太小, 板的厚度不够;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值。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蜂窝、麻而、孔洞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符合要求, 运距过远导致离析;混凝土振捣不够或漏振;模板拼缝不严出现漏浆, 钢筋过密使骨料和浆体分隔。

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裂缝 (早期的收缩缝) 的主要原因是:拆模过早、养护不足或未加养护, 水灰比太大、水泥安定性差、石子、砂子中含泥量过高。此类表面质量缺陷应按照相应工艺进行及时补救和处理。首先、先要引起施工单位等参建主体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这样的小问题照样会因为处理不当或未加处理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其次, 必须查明它们的范围 (特别是对梁、板、柱等受力构件) 、深度、构造情况, 严禁不预先观察和不打开检查随便用砂浆一抹或用细石混凝土一填即可, 这样的处理既掩盖了它的内部情况, 又容易使人认为已处理完毕, 往往会出现问题。第三, 在施工中或施工管理中, 对此类质量缺陷必须采取告知、记录、会商、监督补救等更加严格的施工程序。大梁中部下沉的主要原因是:未起拱, 立柱根部未加垫板, 地基未夯实, 用砖或类似易碎材料进行衬垫, 主要是模板系统中竖向支撑系统中的质量缺陷所致。柱断而扭曲主要是支模不正和振动不合理造成的。现浇混凝土平板 (梯板) 根部上表而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根部负筋未放或施工中踩下,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预防办法是在施工中设专人负责钢筋的就位并加强钢筋的隐检和施工过程中的位置检查。

二、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的防治策略

1. 设计方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到了建筑施工工程的设计阶段, 要评估设计单位送达的建筑最终设计方案是否能满足建设单位对施工的各种要求, 它的设计方案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施工要求, 还要注重它的设计理念方面的问题, 要求结构要安全可靠, 经济实惠, 在投资造价和施工技术上要可行, 这个方面的质量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完成之后能否在建筑质量配套功能以及人文体现等各个方面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2. 施工方面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就一般建筑整体而言, 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是整个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进度方面协调显得格为重要, 土建"装修"安装作为一项建筑工程的最基本的项目, 这三者之间肯定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但是它们又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系统来对待和研究。技术方面, 应从施工图纸工艺标准和施工要求等书面材料入手, 对于本专业相关的并且交叉密集的工种施工对象进行研究, 绘制出综合施工布置图纸, 必要时要做可行性研究, 进行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考虑, 将图纸中出错的地方在施工现场进行改正和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建设单位经常遇到施工方对设计要求有疑问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 有时是施工单位的具体要求, 有些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的问题, 还有些是施工工艺与设计方案不一致引发的,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与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保持沟通及时进行调整, 在把设计方案变成建筑实体的过程中人员是一项工程中一个很大的因素, 施工方要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使工人在实际建筑过程中熟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施工单位挑选建筑的专业人员对工人进行培训, 使他们掌握新的施工工艺, 成为施工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这样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向其他施工人员传授最新的技术经验, 所以, 这方面, 施工方面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3. 混凝土构件缺陷的解决措施

混凝土在进行配制时要严格的控制好水灰比, 在进行搅拌时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将混凝土倒入模具,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振捣作业, 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要注意模板表面的清洁, 混凝土上面的水泥浮灰要清除干净, 钢模板要涂满隔离剂, 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要保证其充分的湿润, 模板拼接必须严密, 有效地控制裂缝是当前建筑工程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出现裂纹的原因大多是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到位, 工程的所使用的水泥稳定性不够, 并且水和灰的比例不正确导致水泥稳定性不够, 所以要采取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介绍了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主要几种类型, 包括程度轻微的缺陷"投入使用的缺陷"影响到承载力的缺陷等等, 并对这些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摘要:建筑结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不断严格, 需要不断的完善结构质量, 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成因, 并提出解决措施。

工程质量缺陷 篇8

1 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技术在地基基础的施工中的应用, 地基基础的施工水平已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仍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1 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问题

地基基础的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质量问题就是地基的塌方问题, 地基基础的塌方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施工过程中的塌方, 一种是施工完结后的塌方,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 施工过程中的塌方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一旦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基础出现塌方, 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也会造成工程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巨大损失。即使是地基基础的施工完结阶段的塌方, 也是危害非常大的, 这不仅会影响后续的建筑施工的进行, 也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实践中我们发现, 造成地基塌方的最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措施的不力, 以及建筑材料的不合格导致的。

1.2 地基保护措施不当

施工中的地基基础存在的另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 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和维护的工作不够充足。地基作为一个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作用非常大的重要的施工环节, 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实时的具体防护, 尤其是对于恶劣天气下的地基保护工作。因为地基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建材, 所以, 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期的地基防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混凝土材料在未完全定型前受到雨水的冲刷和其他外来物的撞击, 就会严重影响地基基础的质量。另外, 在地基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基坑中的积水引流的工作, 一旦引流不当, 造成地下水的堆积, 也会严重影响地基基础的质量。

1.3 地基建设中的管理失职

在地基的建筑过程中, 工程的建筑方和承包方的管理机制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地基质量的因素。这主要基于管理人员和负责人员的观念问题, 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地基工程的管理, 才能防止由于管理疏忽和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各类地基质量缺陷。

2 地基缺陷的控制

既然我们从地基施工的各个方面分析了地基缺陷的形成原因, 有关部门就应该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 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加强对地基工程缺陷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改进桩基的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 地基的施工技术也由原来的单一化走向了多样化。尤其是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桩基技术来看, 最常见的桩基技术有三个:即浇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三种。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 我们知道以上三种桩基技术中, 灌浇注桩技术的应用范围是最广的,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尽量小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种特点正吻合了现代的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 尤其是一些多项工程项目同时施工的情况。

2.2 改进地基的加固技术

传统的地基加固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地基施工的需要了, 必须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调整。下面就具体的几种新型的加固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是压密固结的加固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应用在南方土地松软的地区,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现有的土质和土层的反复挤压的方法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其次就是对地基的加筋体复合处理, 这种方法存在普遍性, 适合各种地质的地基加固, 基于该方法的普遍适用的特点, 因而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具体的操作是通过沙桩水泥粉灰碎石等搅拌方法来实现的。最后是填垫层法, 就是通过在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在地基与地下土层间铺设沙石垫层来实现对于地基基础的加固。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操作简单, 并且造价低廉, 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 即使用的范围比较小, 不适合在大规模的地基建设中推广和使用。综上, 对地基的加筋体复合处理的方法是实用性最强且效果最好的新型桩基技术, 已经被各种地基工程广泛的采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3 改进深基础的施工技术

深基础施工又叫深基坑施工, 就是通过地基的侧向支撑即桩墙和内撑组成的综合的桩撑体系, 这种深基坑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 加固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所以预防地基的质量缺陷, 改进深基坑技术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通过科研人员和专家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4 地基材料的质量控制

地基的材料控制也关乎地基的缺陷问题, 因为地基材料是组成地基基础的最基本物质形式, 它同地基施工技术共同构成了地基的两大施工要素, 所以如果工程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规定, 那么工程的质量不会符合要求, 因此, 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中, 一定要保证材料的质量。目前, 针对于地基的建筑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有两种, 一是强夯法的质量控制。做到这个强夯法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测量定位, 这是关系到整个强夯处理的关键环节,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要由施工单位按试夯图来逐一测放夯点, 随后要进行推土及预压几遍, 待场地平整后再测量场地的高程。在每一遍夯击之后, 都要用新土将夯击坑填平, 再继续进行下一遍的夯击。另一种方法就是注浆法质量控制。首先, 现场的施工人员要安排专人记录钻孔情况, 确保硅化的加固土层上有至少一米厚的不加固层, 防止浆液上冒, 必要是要记住夯填灰土层, 要确保灌注浆液的压力始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值内。对于土层的再次加固程序, 要从上而下的进行, 但是当土层的渗透系数增大时, 要保证从下而上的进行对土层的加固, 及时观察各个过程的压力值是否与记录上一致。最后要密切注意地面附近的建筑物的情况, 一旦周围的建筑物出现严重的变形情况, 应立刻停止地基的灌注, 调整注浆的参数, 确保地基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 地基的基础建设是建造工程中的主要部分, 任何建造工程都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地基, 地基的基础建设与工程相互依存, 不合理的基础工程质量和地基缺陷都是造成工程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工程建设中, 要充分重视地基的基础施工, 加强和改进地基的基础施工问题和质量有很重大的意义。虽然在地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仍有一些人力无法解决和无法控制的地基缺陷问题存在, 并严重影响着地基工程的质量, 但我们仍要坚持不断完善地基的基础建设工程,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对地基的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摘要: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施工环节, 地基工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地基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 就我国目前的地基施工现状来看, 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亟待改进, 笔者在下文中将对其改进措施进行浅析。

关键词:地基缺陷,工程质量,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海宏.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工作分析的研究进展[J].宁德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04) .

[2]陈仲颐, 叶书麟主编.基础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3]王学伟, 陈丽萍.试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1) .

[4]丁光亚, 秦卫生, 罗云滚, 熊楚明.控制爆破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础开挖中的应用[J].煤矿爆破, 2006 (2) .

工程质量缺陷 篇9

1裂缝

1.1墙面裂缝

在框架结构的建筑中, 经常出现墙面裂缝, 这些裂缝一般都不会影响结构安全, 往往就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贪图方便, 盲目追求进度引起的。

主要表现及预防措施如下: (1) 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梁底之间的裂缝。填充墙往往是施工人员容易忽略的地方, 在工程人员的意识中, 填充墙不承重, 不影响结构安全, 因此也就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砌筑时不按照规范要求砌筑, 一砌到底或在抹灰时没有增加钢丝网。在《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 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砌筑完应至少隔7天后, 方可将其补砌挤紧。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d再进行抹灰。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 应采用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 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2) 在墙体中暗埋各种管线出现的裂缝。建筑三要素:经济、实用、美观。现在的建筑为了美观基本都采用管线暗敷的方式。在填充墙中暗埋各种管线, 减少了墙体的横截面面积, 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 加上施工工人在抹灰时才用砂浆进行补砌, 砂浆收缩即产生裂缝; (3) 大窗户窗台底端出现斜裂缝。《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第4.2.4条规定:建筑外窗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当窗墙面积比小于0.40时,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 (包括透明幕墙) 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建筑采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房间的长高比较大, 经常在窗台部位出现水平裂缝或对角斜裂缝。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 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窗口, 在窗洞口处加设水平钢筋, 提高砖砌体抗剪强度。填充墙与混凝土柱之间未设拉结筋、留置的脚手眼未按规定做法填补是最普遍的引起墙面裂缝的原因。在施工过程中, 在不同基体之间, 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裂缝;填充墙不应留设脚手眼, 脚手眼补砌时, 灰缝应填满砂浆, 不得用干砖填塞。

1.2楼地面裂缝

通常所见的楼地面裂缝主要是混凝土裂缝, 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过早拆除模板或过早在结构上施加荷载, 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在工程建设中, 项目质量和进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盲目追求进度, 赶工期, 势必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目前很多工程中,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而加快进度, 加快进度而不注重质量, 因此出现了质量缺陷。楼面混凝土在浇筑后为了赶工期, 提早拆模或施加荷载,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现浇梁板浇筑后, 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14d。现浇板养护期间,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 不得进行后序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 不得直接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2) 楼板施工缝或后浇缝带未经接缝处理就继续浇筑混凝土造成的裂缝。目前在建工程中后浇带与施工缝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施工现场建设各方应高度重视, 加强质量控制, 消除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缝的位置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 宽度为700~1000mm。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要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后浇缝表面, 必须将接缝处的锯屑、木块、泥土, 砖块等杂物彻底清除干净。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宜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 浇筑时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3) 夏季浇筑混凝土没有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或对混凝土的养护不重视导致出现的裂缝。夏天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气温高, 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浇筑完混凝土后, 经太阳暴晒, 混凝土楼板面容易出现裂缝。在砼浇筑过程中, 应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 如在结构内埋设冷却水管 (蛇形管) 通人循环水进行冷却等措施降低砼内部的最高浇筑温度。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压光, 同时加强养护, 在压光作业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 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 连续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龄期内, 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的湿润状态。导致裂缝的原因还有很多, 如:未按图纸施工, 把洞口附加筋、板角放射钢筋等钢筋错放、漏放等造成构件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置钢筋, 杜绝少放、漏放、错放等施工错误。

2外墙渗漏

近年来, 建筑工程出现外墙渗水现象较严重, 根据在施工现场的体会, 主要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1) 外墙砌筑材料破损及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渗漏。随着抗震设防等级的提高, 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明确分工。非承重系统中的墙往往是采用空心砖砌筑, 空心砖具有自重轻, 空心率大的特点, 在运输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缺棱掉角, 出现破损, 若在外墙施工时使用了破损空心砖, 则易引起外墙渗漏。而由于空心砖自身的特点, 若在已砌好的外墙上暗装线路管道而随意横向开槽或打孔, 也容易造成外墙砖砌体破损而出现渗漏。因此, 在施工中采用空心砖砌筑外墙时必须选用完整的无破损的砖, 模数部分须用实心砖或素混凝进行补充调整;不应在已砌好的外墙上开槽, 若确需开槽, 开槽的深度及宽度不宜大于95mm×95mm, 并应在安装完毕后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0的细石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填塞。 (2) 外墙窗框四周的渗漏。外窗作为联系建筑物内部与外界的窗口, 主要起着采光和通风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筑风格的变化, 外窗趋向于大洞口、低窗台、大固定、小开启。这样的外窗设计固然对建筑的采光、观景有利, 但却往往因渗漏而造成室内装饰发霉变黑, 甚至脱落。造成外窗渗漏的主要原因有:窗口与墙连接密封不严, 密封胶封堵不严或在打胶之前槽口表面灰尘未清理干净;安装玻璃的橡胶密封条或阻水毛刷条不到位, 出现脱落;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构件在施工中未找坡度;腰线、窗洞及阳台的滴水线处理不当等, 在施工时窗框四周要采用矿棉条、玻璃丝毡条、泡沫塑料条或泡沫聚氨酯条进行分层密实封填;镶玻璃所用的橡胶密封条应有20mm的伸缩余量, 并在四角斜面断开, 断开处必须用密封胶粘牢;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 (3) 外墙面砖空鼓、脱落。近年来, 常出现外墙面砖脱落、爆裂砸伤行人的事故。外墙面砖空鼓、脱落与其自身的特性和施工工艺有关, 在施工过程中, 粘贴砂浆不饱满, 面砖勾缝不严, 冬期施工不注意防寒抗冻, 粘贴的面砖过干或过湿, 基层处理及铺贴方法不妥都可能造成外墙面砖脱落, 甚至连同基层一起坠落。为防止外墙面砖的脱落, 施工时必须在基层处理和铺贴方法上狠下功夫, 预防坠落事故的发生。基层墙面必须清除干净, 不应留有垃圾、油质。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应采取措施或凿毛处理, 抹基层砂浆前应浇水湿润。面砖使用前应用水浸泡到无气泡为止, 出水晾干 (外干内湿) 才能使用。粘贴砂浆必须饱满, 勾缝密实。

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 随着《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出台, 质量责任追究更加明确, 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监理单位, 都要提高质量责任意识, 加强质量管理, 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 坚持自检、互检、抽检相结合;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进入下一道工序, 特别是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进行专职跟踪施工,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存玺, 高校基本建设施工管理之我见[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1994 (01) .

工程质量缺陷 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缺陷,病害,预防

1 公路缺陷和病害的主要成因及其表现特征

所谓“公路缺陷”是指在公路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理论上应有而在实际中没有得到完善或被取消的结构或步骤;而“公路病害”则指公路实体由于内因或外因作用, 造成破损的一种具体表现。鉴于以往公路多种病害为缺陷引起, 且经常是相互并存, 故将缺陷和病害同时考虑, 一并研究。

1.1 公路等级低, 线形不规范, 各种结构物缺乏

主要表现为公路等级很低, 走向基本上顺从山势, 坡陡弯急, 坡长过短, 不成比例, 视距不良, 平纵线形组合不当, 并且在地形复杂或工程量艰巨路段宽度不足;危险地段路侧无安全防护设施;汇流区域或路基傍山一侧无排水设施;小桥涵泄洪能力较差, 堵塞现象屡见, 结构尺寸不合理, 抗压、抗剪、抗冲击或抗水毁能力严重不足;山区隧道岩体多为裸露, 经常出现洞顶落石或洞内大面积渗水、漏水现象;路面结构单一化, 结构层薄, 不能满足较大的荷载作用或抗冻要求, 交通工程设施数量几乎为零。

1.2 非专业队伍施工, 质量不达标

由于公路数量巨大, 凭专业化队伍建设数量有限, 因此其建设往往依靠政府行为, 发动群众投资投工投劳, 突击性建设, 一轰而上, 施工方式落后, 施工工艺简单, 压实设备不足, 质监措施不力引起各种缺陷和病害。

这种原因导致的病害和缺陷特征主要表现为填土路基因压实度不足产生开裂、下陷或翻浆, 填石路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内力重组而变形;路面结构因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出现早期不规则裂缝或成片网裂、龟裂和断板, 甚至导致出现大面积坑槽, 结构物工艺粗糙, 抗变形能力不达要求, 养护不及时到位, 形成了拱圈变形, 腹拱或拱波等多处开裂现象。

1.3 地基缺陷

因对沿线地质结构和地基情况了解和评价不足或判定水平有限而导致的缺陷和病害。主要表现为不良地基情况下的“突然”下沉, 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填料路堤的遇水压缩变形, 填挖方接头、填方路基内天然地坎、新旧路基接茬、加宽施工边沟底部或边坡顶部等未能施压的松软部分以及台背或抢背填土的不均匀下沉等, 严重者造成路基、路面崩裂或塌陷。

2 影响公路建设的几方面因素

引起公路缺陷和病害的原因不外乎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几个方面, 而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诸多因素又是导致公路出现缺陷和病害的关键所在, 为此, 要彻底根治缺陷, 减轻病害, 就必须改变设计理念, 提高认识, 采取措施, 提前预防。

2.1 认清目标、更新观念

公路建设, 不能单纯地追求技术等级好标准, 以及修建里程的多少, 修路只是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畅通的前提下, 实现舒适、快捷的服务, 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车辆和人。为此, 公路规划、设计和施工必须通过提高公路服务质量和采取相应环保措施这一技术工作手段, 力求使车辆和人达到安全、通达、通畅、快捷和舒适。认清了公路建设的宗旨, 就不难促使人们在规划设计时不断地提升理念, 也了解了改变山区公路中常见的线形很差、坡陡弯急、视线不良, 以及无防护、无标志或穿村、进村现象过多等不良缺陷和病害的重要性。

2.2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

过去公路建设中对沿线地域内的地形、地貌人为破坏现象严重, 经常造成山体塌方、农田淤积或冲毁, 水土大量流失。单纯地为通路而修路的年代已成为过去, 当今的公路建设, 应该首先以不破坏周围自然为保护环境的第一宗旨, 维护周围原有环境特征, 减轻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对结构物的危害, 根治因建设引起的人为水土流失, 确保山、水、林、田、路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2.3 对不稳定路基的判定

调查发现, 目前因路基不稳定导致路面损坏占到公路病害的80%以上, 尤其在公路通车的早期更为明显。引起路基不稳定的因素很多, 若在设计中或施工前不能够进行准确地判断, 分清原因, 对症治理, 则在事后将会造成较坏的后果。因此, 对不稳定路基进行判定时, 必须要去了解原路建设的背景和历史数据, 结合现场检测数据, 利用科学理论和经验做出正确地判断。

2.4 路面结构类型的选择

目前, 公路路面结构主要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两种路面结构各有特点, 各具优越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对路基不均匀的略微沉陷敏感性较低, 便于大面积施工, 铺筑进度快, 对路基顶部饱和的地下水则反映灵敏, 其造价便宜, 耐久性差, 维修简单, 便于养护, 行车条件较好;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对路基变形较为敏感, 施工简单, 便于民建, 造价较高, 耐久性好, 若一旦破损, 则维修困难, 不便养护, 行车条件较差。运用时, 要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特点, 因地制宜, 择优选用。

3 公路缺陷和病害的预防思路与要点

3.1 建设投资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前提, 每年应合理地制定公路的建设计划和建设规模, 也可分项、分期、分段跨年份实施, 保证有限资金集中使用, 减轻以往“集中计划, 突击建设, 全面开花”方式导致的诸多不利后果。

3.2 路线

3.2.1 新建的公路设计行车速度和公路等

级应根据其在区域公路网中的作用和地位、交通量和交通量增长因素以及车流分配比例来合理确定。3.2.2尽量按确定后的设计速度和公路等级标准进行新建或改建公路设计;若因地形和特殊地貌受限, 易引起不良地质灾害或确需增大较多工程量时, 可适当降低一档标准进行设计, 但必须保证线形顺适, 视距良好, 宽度满足, 组合得当。3.2.3交通量较大的公路应绕离村庄, 做到近村而不进村。3.2.4新建公路规划和设计时, 应对沿线地质灾害、环境与景观 (尤其指旅游线路) 、水土流失、占用农田等因素进行评价, 尽量做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顺应自然、维持原貌、少占耕地, 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沿线地域的人为水土流失。

3.3 路基、路面

3.3.1 公路改造时应尽可能地以“少占农

汽车自燃车主诉质量缺陷索赔难 篇11

这是7月2日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接收到的一则投诉,而对于这样的投诉,在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投诉平台上,屡见不鲜。在跟每一个投诉人的沟通交流中,都能听到消费者不同的维权经历和对维权之艰难的述说,也有生产厂商的无奈,还有部分厂商的推诿和扯皮。

汽车自燃事件随着汽车使用保有量的增加而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车主行车安全和财产损失不可忽视的因素。

同时,汽车自燃后的索赔纠纷也困扰着每一位不幸的车主,《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梳理近400条关于汽车自燃的投诉,看看到底车主遇到了哪些困扰。

新车也会自燃

大多数车主认为,车辆自燃源于汽车老旧,货电路老化或润滑油燃油泄漏高温,导致燃烧。而据投诉案例显示,自燃车辆并不仅仅局限于老旧车,相反投诉案例中,自燃车辆都不能算作旧车行列。

湖南常德市宋先生2015年5月21日19:00外出吃过晚饭刚好到家,车还未挺稳发现车头右前方冒烟,几秒后出现明火。下车查看,发现火势非常迅猛,一下子烧起来了,马上从家里抽出院子里浇水的水管浇灭。 自燃车辆为2014年5月27日购买的探险者,车龄未满一年的。

贵州罗先生,时风汽车买了一年多,在2015年5月10号早上发生自燃,经过119消防队坚定是电路短路引发火灾。

北京通州陈先生汽车刚买半年,并无改装等行为,自燃。

吉林省松原市闫先生,购买比亚迪F3出厂日期2012年11月14日,油气两用车,在2015年3月5日晚19点08分,停放在楼下的车辆突然自燃,车辆烧毁。

陕西延安霍先生,2014年10月30日买的新车,2015年1月18日中午1点预热中自燃。

投诉中自燃车辆车龄最长的不到4年。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大量事实证明,即使是新车,也会自燃。

自燃车辆不分级别

投诉案例显示,在无故自燃的汽车当中,不仅仅是低级别车,一些高级车业频频出现,从几万元钱的面包车到几十万元的奔驰,车型涉及广泛。

湖南娄底市梁先生开的是一辆奔驰ML350,2014年6月23日上午11点16分,车停在开发区停车场,12点10分下班后来取车,发现该车引擎盖板内冒烟,车子自燃,破窗灭火损失严重。后经过省级专家鉴定为质量事故。但是,奔驰厂房对此置之不理,相互推诿,把车当废铁放在修理厂至今。

江西省上饶市的朱先生的奔驰于2014年6月7号在泉州迎宾大道中升之星奔驰4S店购买,是一辆新款奔驰E260L,开票价为448200。朱先生满怀高兴的心情接车回来。但是让人想都不敢想都事情发生了。

2014年6月18日下午2014年6月18日下午朱先生开着爱车去办事都时候,突然车前冒起了黑烟,出于本能反应减速靠边,但是刹车这时候根本不起作用。由于开都比较慢,当时旁边没太多人,朱先生用钥匙关闭发动机后车子靠边缓缓地停了下来,这时候车子前面已经冒出了明火。后面消防大队和交警都陆续赶来,消防用了近一个小时都时间把火最终扑灭。 朱先生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看着自己用毕生的心血买来都爱车就这样被烧的面部全非,心里在滴血啊”。

吉林长春刘先生2012年12月20日在长春奥迪昌融4S店购买了一辆奥迪A4L,车辆自在4S店提走后未做过任何改动,所有保养及维护均在指定4S店进行,至2014年1月10日车辆行驶了15000公里。1月10日在行驶途中,车辆副驾驶处出风口突然冒出浓烟,窜出火苗,车辆自燃。

事实再次证明,并没有因为车辆级别高而不存在自燃现象,还是应该用车时多注意检查,避免自燃事故,防患于未然。

不保自燃险

车主购买自燃险的比例少之又少,占比达不到一成。根据调查,大部分车主认为,购买自燃险没有必要,白浪费钱;有一部分车主不知道自燃险需要单独购买,认为日常所说的保“全险”即包含车辆自燃险,车辆自燃损失属于车损范围;只有少部分车主因为贷款购车,属于被迫购买。

自燃险即车辆附加自燃损失险,在保险期间内,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本车电路、线路、油路、供油系统、货物自身发生问题、机动车运转摩擦起火引起火灾,造成保险车辆的损失,以及被保险人在发生本保险事故时,为减少保险车辆损失所支出的必要合理的施救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

如果因人工供油、高温烘烤等违反车辆安全操作规则造成的损失不在保障范围内,如果在车辆内放置打火机、清新剂等易燃物受热膨胀发生爆炸,不是车辆自身系统原因,也不属自燃险的承保范围,保险公司是不会对车主进行理赔的。

由于车主没有为车辆加保自燃险,车辆自燃后给车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也加剧了车主与车辆生产销售商纠纷的难度。

厂家推诿拒担责

新车发生自然后,车主一般都会怀疑汽车由于质量缺陷引起自燃,可是厂家却不会这么认为。即使有出现场的消防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也不会被厂家认可。

车主要求厂家承担责任,多数时候4S店会要求车主委托厂家进行问题鉴定,到目前为止,观察汽车自燃的投诉案例,还没有一例厂家承认自燃是由于车辆本身存在质量缺陷造成。但有不少车主经过不断维权,会得到一部分损失赔偿。

工程质量缺陷 篇12

1 路堤与桥梁连接处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1.1 预压法。

先采用与路堤相同的总荷载对桥台地基进行预压, 待地基沉降稳定后再卸去桥台处预压荷载, 修筑桥台。也可在预压法的基础上, 采用桩柱式桥台, 在预压完成后的压重路堤上钻孔置桩, 修筑桥台, 则可不必挖除桥台部分路基。

此法一般与竖向排水井、石灰桩等发并用。也常结合超载预压法、铺砂垫层法、朔料排水板法、袋装砂井法、挤密砂桩法等一起使用, 可加快地基沉降, 缩短预压时间和增强预压效果。

1.2 减轻桥台背后填土荷载。

采用轻质材料 (如粉煤灰) 填筑台背路堤也可以在台背增设涵洞以减少台背路堤荷载, 用此方法可以减轻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差。

1.3 桥头搭板和过渡式路面。

采用长的搭板可以缓和桥头错台, 能缓解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但不能消除不均匀沉降。过渡式路面即待路堤下沉稳定后, 加铺面层修整高差。此法施工简单但会形成永久性病害, 需不断养护。

2 路堤与通道、涵洞连接处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2.1 预压法。

先填筑路堤, 利用路堤荷载对通道、涵洞处软土地基进行预压, 使地基发生固结沉降。待沉降稳定后, 在开挖路堤修筑通道或涵洞。此法也可称为反开槽法。

2.2 先修筑通道或涵洞, 再填筑路基。

同时在修好的通道或涵洞内填满土方使其得到预压, 待沉降稳定后挖除通道或涵洞内的填土。此法起到预压效果, 可以消除不均匀沉降, 但不能减小通道或涵洞的地基沉降。所以此法适用与地基沉降量不大于通道或涵洞的允许沉降量, 否则会导致通道或涵洞结构的破坏。

2.3 支承桩法。

当工期紧, 预压法又难以实施时并且地基沉降量又大, 超过了通道或涵洞允许沉降范围, 应采用支承桩法来处理。

3 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3.1 主要现象: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边坡滑塌。

3.2 主要原因:

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原地面比较软弱 (如泥沼地段等) 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 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工程地形条件复杂, 当路堤穿过沟谷时, 沟谷中心填土最大, 向两端逐渐减低, 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水文气候等因素, 降雨量过大、洪水、冰冻、积雪或温差过大, 都可能使高填路堤产生不均匀下沉;路堤填料, 若填料中混入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质土, 或土中含有未经打碎的大块土或冻土等, 填石路石料规格不一, 性质不匀, 乱石中空隙很大, 在一定期限 (例如雨季) 可能产生局部明显下沉。

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 自检控制不到位。施工中, 填筑顺序不当, 未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 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 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水稳定性差, 原路边坡没有去除植被、树根, 未做台阶处理;不同性质的填料混填, 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差异, 形成不均匀沉降, 路基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 又无大型整平和碾压设备, 使压实度达不到要求;雨季施工时未注意排水导致路基积水严重, 不能自行排水, 使积水浸入路基内部, 形成水囊, 晴天施工时也不排积水就继续填筑等。

3.3 预防处治措施

3.3.1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施工

工序, 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 对高填方段优先安排施工, 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的施工方案为引导,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合理调配人员、设备, 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

3.3.2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开工前要

认真审阅设计文件, 详细了解各段的填、挖情况, 地质情况, 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 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 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 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及时上报业主, 妥善处理。

3.3.3 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 加强地

基压实处理, 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 (盐渍土, 膨胀土等) 必须予以清除, 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 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3.3.4 填筑路基前, 首先, 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 避免路基受水浸泡。

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 在干燥状态下 (最佳含水量) 结构比较强, 有较强承载能力, 一旦受水浸泡, 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 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 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其次, 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 需进行土质分析、CBR值、标准击实等试验, 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 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 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 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 确保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 路基坡角范围内, 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 并进行整形碾压, 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旧路加宽、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6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3.3.5 填石路基与鸡爪形地段路基施工,

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 或将土工隔栅 (土布) 水平分层布置在填石路堤内, 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3.3.6 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 分层碾压,

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 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 构造物两侧 (桥涵头处理) 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 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 (两层) 。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 一次到位, 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 要控制好含水量, 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 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压实度检测每层2000m2 (不足2000m2按2000m2计) 不少于4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 选择好压实设备, 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 效果较好。

3.3.7 路堑施工要保证排水畅通, 对上坡

施工时, 应注意确保坡体的稳定性, 避免欠挖或超挖现象发生。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 光面爆破的方法, 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 坡体失稳, 机械开挖时, 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或人工修整。路床顶面如有超挖, 应清除松方并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 并认真碾压, 压实度按路床项目标准进行控制。

3.3.8 路基施工中, 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

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 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 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3.3.9 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工后, 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和养生。

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施工。防护工程的砂浆、混凝土, 应采用机械拌和, 随拌随用, 并注重做好养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影响路基工程施工的不均匀沉降因素很多, 由于本人施工经验与水平有限, 文章只对主要路基工程施工中容易发生的不均匀沉降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志, 道路与桥梁复习与习题[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8.[1]王志, 道路与桥梁复习与习题[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8.

上一篇:高三语文备考复习下一篇:重组乙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