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精选7篇)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 篇1
一、中小企业贷款困境
在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 由于银行贷款需要信用高而中小企业信用低, 出现了一个贷款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高, 而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供给低。
(一) 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高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 股票等其他融资方式所占比重依然很小, 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中小企业对贷款需求有“少、高、频、急”的特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数量较少, 且多为流动资金贷款, 贷款需求频率高, 要得急, 使得银行贷款管理成本相对较高;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虽然单个企业单笔贷款少, 但贷款需求高频, 使得单个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高, 再加上中小企业总量基数大, 这使得中小企业整体贷款需求也高。
(二)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
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表现为中小企业群体信用短缺, 二是表现为中小企业单个企业信用等级低。
中小企业整体信用短缺。首先, 中小企业整体逃废银行债务严重, 由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逃废债的社会成本较低, 有些中小企业采用种种方法逃废银行债务, 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整体信用形象。这种群体信用短缺加大了银企交易成本, 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 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
银行贷款给企业, 如果企业到期不能偿还本金和利息, 就会坏账, 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收益受损, 贷款就具有一定风险, 银行出于利益化目标就会采取某种手段来规避这种风险, 如设立一个信用等级, 达到那个等级贷多少款。
因此, 一方面, 对中小企业来说, 需要有外力的作用将大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提升到C0左右, 以便能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 对银行来说, 需要有外力的作用来分担贷款风险 (相应愿意借贷信用等级就会下调) 降低交易成本, 以便从贷款中获利。
二、信用保险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机理
(一) 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险定义
传统银企借贷中蕴含着一定风险, 有风险就有保险公司的商机。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险是保险公司通过保险的方式保证债务人债务的履行及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在保险公司承保的条件下, 商业银行向借款人提供贷款, 若借款人失去清偿能力, 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法确认为损失类后, 由保险公司承担贷款的全部或部分本金和利息。
(二) 贷款信用保险的基本思路
贷款信用保险的基本思路是: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同时, 就此笔贷款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或者以某个时期所发放的贷款本息为标的购买保险, 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信贷风险, 以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保险公司在借款中小企业不能按期偿还本息时负责向放贷银行赔偿, 并有权向借款企业追偿代还贷款。
(三) 贷款信用保险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保险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风险分担的角色, 降低了融资的信用风险, 将应收账款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并提前从银行获得应收账款的收益。此外, 通过信用保险的风险管理和损失补偿机制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小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
2009年在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启动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试点, 试点实践显示, 这种以财政补贴为杠杆、以信用基础为支撑的“保险+信贷”融资新模式, 截至2011年7月末, 该试点已经累计为60家中小企业提供185亿元的信用保险和6亿元的贸易融资贷款, 目前无一例违约行为发生。
三、结论和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 贷款信用保险机制确实能有效地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从而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当然, 保险公司参与贷款信用保险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是太久, 也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建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 提升中小企业整体信用等级
针对中小企业整体信用短缺情况, 建议我国尽快建立中小企业征信制度, 确立守信也是企业发展必备的条件的观点, 降低中小企业的“赖账”行为, 提升中小企业整体信用等级。
2.尽快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和技术创新, 提升中小企业单个企业信用等级
针对中小企业单个企业信用等级低情况, 建议中小企业尽快健全其财务制度, 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 提升其资信水平, 进而创设自主品牌, 扩大经营规模,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提升单个企业信用等级。
3.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规范贷款信用保险实际操作
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将“触角”涉及中小企业融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操作不太规范, 这都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鼓励, 并规范贷款信用保险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与政策路径[J].金融研究, 2001.11:47-53
[2]郭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分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2.7:79-80
[3]刘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再思考[J].今日财富 (金融版) , 2008.8:21-22
[4]赵云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8.10:41-43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 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解决我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县政府决定设立彬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了我县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为降低金融风险,确保担保基金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办法》、《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彬县辖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全民创业人员(即农民创家园、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担保中心,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隶属县中小企业促进局,并在省、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备案,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彬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协作银行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与担保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
第四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管理的指导原则是: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信用相结合;重点推进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第五条担保中心依据合同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保证责任。
第二章基金设立及组织管理
第六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由县财政拨付,设立专用账户,实行专账管理。由担保中心按照各协作银行贷款额度为其专用帐户划拨担保基金,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补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担保基金的运行情况接受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为了加强对担保基金的管理,监督规范担保基金的运作行为,成立彬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成员有县中小企业促进局、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担保中心、各协作银行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成员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担保中心,负责日常事务。
第八条 担保中心在彬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小企业促进局领导下开展担保业务工作,其工作职责是:
(一)制定担保基金实施细则,报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二)提出担保中心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风险损失处置方案,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组织制定并执行内部的规章制度;
(四)聘请律师和注册会计师担任法律和财务顾问;
(五)对申请担保的企业进行资格审查;
(六)受理担保申请,按程序审定;
(七)组织执行领导小组决定、决议;
(八)负责开展担保业务;
(九)向市一级同类机构申请再担保;
(十)负责保后跟踪检查以及担保债务的代偿与追偿;
(十一)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县中小企业促进局报告担保业务运行情况及财务收支状况,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第九条 县担保中心主任作为担保中心的法定代表人,行使以下职权:
(一)全面负责担保中心的日常行政和业务工作,(二)负责担保中心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提出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与调整方案,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四)领导小组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三章申请担保程序及种类
第十条申请担保贷款的中小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二)连续经营两年以上,具有较好的财务核算基础,资产负债率在全县中小企业平均水平以下,无不良信用记录及重大民事、经济纠纷;(三)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四)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生产经营活动合法;(五)按规定一次性缴纳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提供反担保措施。
第十一条中小企业申请担保贷款,应当如实向担保中心提交下列材料:(1)企业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和法人代码证;(2)近两年或当期(季?月)经会计(审计)师事务所验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3)申请担保贷款企业的概况、名称?通信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成立时间?经济性质?隶属关系?职工人数?银行基本账户、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简历等;(4)拟提供的反担保措施;(5)贷款证;(6)必要的其他文件?
第十二条申请企业为新建的,除应符合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外,还应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批准性文件。
第十三条 担保和反担保方式:
(一)信用担保;
(二)用担保基金按比例担保;
(三)用担保基金全额担保;
(四)财产担保;
(五)保证人担保;
(六)企业互保;
(七)工资卡担保。
第十四条担保中心开展担保业务中涉及房产、土地、车辆、设备和其他动产、股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抵押物登记和出质登记,凡符合要求的,登记部门要按照《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并提供登记信息查阅。
第十五条我县办理抵押物登记或出质登记的部门: 1.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法定登记机关为动产抵押物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2.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法定登记机关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3.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法定登记机关为核发证书的建设主管部门;4.以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登记质押的,法定登记机关为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5.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出质的,法定登记机关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6.以车辆抵押的,法定登记机关为核发车辆证照的公安车辆管理部门;7.以林木抵押的,法定登记机关为林木所在地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属国有林场的,法定登记机关为其所属的上级主管部门;8.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法定登记机关为证券登记机构;9.以依法可以转让的专利权出质的,法定登记机关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10.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软件等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法定登记机关为依法核发著作权登记证书的登记机构;11.用工资卡抵押的,登记机关为彬县财政局;12.以其他财产抵押的,由抵押财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予以公证。
第四章担保业务
第十六条 担保审批权限:
1、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按比例担保的,由协作银行考察、评估、审核,提出书面意见。贷款总额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下的,由副组长(主管县长)审批;贷款总额101万元以上的由领导小组集体审批。
2、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全额担保贷款的,由担保中心考察、评估、审核,提出书面意见。贷款总额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由副组长(主管县长)审批;贷款总额11万元以上的由领导小组集体审批。
第十七条担保业务程序:
(一)银保签约。担保中心与协作银行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确定担保基金、担保贷款的放大比例、风险责任承担比例、代偿条件及期限等事宜;
(二)担保申请。企业向协作银行申请贷款,协作银行在担保审批表上加注意见后,企业向县担保中心提出担保申请,同时出具其他必要文件;
(三)担保受理。担保中心受理企业担保申请后,在对其贷款资格及资信状况进行确认的基础上,对担保申请予以受理;
(四)担保审核。担保中心受理担保申请后,对于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按比例担保的,由协作银行考察、评估、审核,担保中心配合;对于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全额担保的,由担保中心考察、评估、审核,协作银行配合。具体考察、评估、审核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担保和反担保抵押物的所有权、使用权情况;
(五)担保审批。担保中心根据考察评估结论对担保项目进行审核,填写《担保项目调查报告》后,根据担保审批权限,履行担保审批手续。
(六)签订合同。担保中心依据与企业签订的委托担保合同或反担保合同,在办理完毕反担保抵质押物的评估、保险、公证、登记等相关手续后,担保中心与协作银行签订担保合同,企业与协作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七)发放贷款。担保合同、借款合同签订以后,由协作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企业按贷款合同约定使用贷款。
(八)正式承保。担保中心从放款之日起,按担保合同的约定正式履行担保责任。
第十八条 担保费用:担保中心按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向企业收取担保费,担保费在签定担保合同时一次性收取。担保费率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按比例担保的,担保费按贷款总额的3‰计收;
(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全额担保的,担保费按贷款总额的3%计收。
第五章担保赔付
第十九条担保中心担保的贷款到期时,企业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的,由协作银行组织催收与追偿,或由协作银行进行延期处理。对逾期3个月仍无法收回的贷款,经担保中心调查核实后,依据与协作银行签订的《业务合作协议》和《担保合同》予以代偿,代偿后由担保中心进行追偿。
第二十条 担保中心履行代偿义务后,在法律关系上由担保人变为债权人,依法行使追偿权。追偿期间,发生的逾期贷款利息、滞纳金等都属债权范围。
第二十一条追偿措施:
(一)担保中心要求债务人制定还款计划,尽快清偿协作银行贷款;
(二)要求反担保人履行代偿义务;
(三)依法处理抵押物和质押物;
(四)提起仲裁或诉讼。
第六章风险控制与责任分担
第二十二条担保中心开展担保业务要确保担保基金安全运营。控制减少损失,将当年代偿总额控制在担保基金总额的10%以内,最终呆坏账损失控制在代偿总额的50%,当超过上述控制界限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担保规则。
第二十三条实施反担保措施。企业必须按担保额度以其合法有效的资产抵押、质押提供反担保。
第二十四条实行风险准备金制度? 担保中心按当年担保基金的1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
第二十五条责任分担: 1、金融机构与担保中心的责任分担。按照分散风险的原则,担保中心按照担保合同对银行贷款进行担保,具体为: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按比例担保的,担保中心和协作银行按担保贷款责任比例承担风险责任;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全额担保的,担保中心承担100%的风险责任。
2、担保中心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的责任分担。以担保中心承担主要风险,再担保机构分担部分风险为原则,以确保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稳健运营。具体责任比例由担保中心和再担保机构商议。
3、担保中心与贷款企业的责任分担。以扶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为原则,防止被担保人恶意逃避债务、转嫁风险,担保合同应明确反担保条款,并采取抵押、质押等反担保措施。
第七章财务管理
第二十六条 担保基金允许一部分用于金融机构的贴息贷款抵押或直接发放,允许一部分投资于国债,但不得投资于股票、房地产、企业债券以及直接从事商贸活动。
第二十七条市场前景好,诚信度高,能按期归还担保贷款的企业,可优先享受贷款贴息。
第二十八条对担保基金、费用等科目按照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担保基金所得收益包括担保费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用于以下方面:
(一)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二)提取风险准备金;
(三)支付因仲裁、诉讼发生的费用;
(四)用于担保中心正常经费支出。
第二十九条对担保基金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呆坏账,由担保中心报领导小组确认。审核同意后核销,冲减风险准备金或担保基金。确认呆坏账的条件为:
1、借款人破产或死亡,其破产财产处置收入或遗产收入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
2、经执行法律程序后仍无法收回的。
第三十条当贷款企业确已无力偿还担保贷款,担保中心代偿后,金融机构可对贷款企业抵(质)押物,作价变卖,抵偿贷款和代偿款。
第八章担保贷款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担保中心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担保评估制度,配备或聘请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采用先进的项目分析评估系统,对项目的可行性,市场前景,发展潜力,经济效益,企业的信誉,偿还能力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严格的评估,特别是对企业法人的资信程度,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可靠的信息,提高担保贷款的评估能力。
第三十二条严格执行科学决策程序,防止盲目决策,建立“审保分离、分级审批、责任追究”等完善的内控制度,切实防止风险。建立健全法律合同关系,将担保中心、协作银行和申请担保贷款企业的行为规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第三十三条贷款企业应严格按《担保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确保贷款专款专用,并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期限还本付息,如企业发生分立、合并、破产及法定代表人变更时,担保中心和协作银行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资金安全。
第三十四条贷款银行应按规定履行贷款管理责任,包括定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及时掌握借款资金使用情况;监督企业及反担保人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对未能履行借款合同规定义务的企业,银行有权依合同约定要求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尚未使用的贷款;监督企业按期还本付息,在贷款将要或已受损失时,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
贷款银行如不履行贷款管理责任时,担保中心有权免除全部或部分保证责任,但需事先向贷款银行书面告知。
第三十五条担保中心应依据合同对担保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担保贷款用于指定用途,要求担保贷款企业或反担保人按合同约定按时报送企业有关报表等资料。如发现担保贷款企业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致使资金流失(损失)或财务状况恶化,影响还款能力的情况,应及时与贷款银行协商采取预防风险的措施。
第三十六条申请担保贷款人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贷款的,担保中心不予受理或不予担保。申请担保贷款人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担保贷款。
申请担保贷款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担保贷款的,担保中心和协作银行应当依法追缴贷款,申请担保贷款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担保贷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担保中心工作人员实行担保贷款考察、评估、审批责任追究制,当担保贷款发生风险时,对担保贷款经办人员停薪停班,负责追偿。
第三十八条担保中心工作人员在担保贷款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由其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担保基金的,予以追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则
第四十条 担保中心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 篇3
关键词:组合赋权;信用评价模型;小企业贷款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9006307
一、引言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显示,2010年1月末,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22.1%。而金融机构小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为5.1%,分别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4.1和2.4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的份额不断增加,而不良贷款率却依然偏高。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1.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一是权威机构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设计的指标体系[1];穆迪(Moodys)设计的指标体系[2];中国建设银行小企业客户的指标体系[3];广东发展银行小企业法人客户的指标体系[4];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的指标体系[5]。这些权威机构的指标体系中出现过的指标如表1所示。
二是学术文献研究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克拉克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6];林汉川和夏敏仁小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7];江其务和周好文对借款小企业信用分析的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指标体系[8]。
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篇4
2011年的流动性持续性紧缩, 导致了以中小规模为主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爆发了中小企业主的“跑路潮”。中小企业及微企业的风险及贷后管理难度不言而喻。但是, 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升收益水平的重要工具, 中小企业贷款及微企业贷款仍是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方向之一。但从2011年至今的中小企业困境来看, 各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l.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合理
贷款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将信贷政策和实施细则, 通过垂直有效的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到位, 确保信贷投向的准确和投放规模的适度, 达到低风险、高收益和流动性的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然而, 由于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基于中小企业客户多、杂、散和融资需求数量少、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而制定的一套完整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运作模式。
2. 内部信用评价体系针对性不强
商业银行对借款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的目的, 一是通过信用等级情况作为筛选授信对象的条件;二是根据客户不同的信用等级, 实施差别化的授信定价和采用不同的信用管理策略。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采用对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类似的信用评价标准。中小企业往往因其规模等特点, 严重影响信用等级的准确性, 进而受到信贷市场准入和后续管理的限制。
3. 贷款风险定价机制不科学
在同等风险等级下, 商业银行更愿意向大企业提供信贷, 中小企业群体, 受到了不能得到或不能完全得到其所要求资金的差别性待遇。事实上, 商业银行应当对所有企业实行风险定价, 根据风险程度确定相应利率, 以足够利差来弥补企业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应采用有弹性的贷款利率和风险定价机制, 在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 遵循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市场原则, 考虑中小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水平、管理成本等要素, 在达成贷款风险管理目标的同时, 形成科学的定价机制和适时灵活调整的利率机制。
4. 风险预警和信息反馈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业务拓展等多方面的压力, 客户经理在执行贷后检查工作中普遍流于形式。客户经理对企业所处宏、中、微观层面的重大变化或不利动向反应不及时, 贷款用途和流向监管不到位, 忽视对抵押资产的监测, 贷后检查报告多期雷同, “重贷轻管”现象严重。
二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从加强中小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 商业银行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
1. 完善中小企业贷前尽职调查, 全面加强中小企业风险识别
贷前调查首先要通过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的信用程度, 然后分行业采取不同的调查办法, 除现场考察现有的固定资产、存货、现金银行帐等外, 另外要按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制定特色的考察流程来把握风险和预测风险, 过去考察企业主要以企业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为主, 建议将现金流量的分析作为考察企业的重点。
2. 调整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评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原评级体系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设置, 以企业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基础, 但中小企业报表多数未经审计, 原体系不能准确反映其风险。应依据中小企业特点设计更为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在评级环节中, 调查人员需要对经营范围、经营资质、主要产品及产能、原材料供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作为评级的基础考察。在考察基础情况后, 利用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3. 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式
中小企业贷款定价不仅要考虑目前市场竞争情况, 更要加强对未来利率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分析, 通过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担保方式、不同信用等级的差别化定价政策, 做到审慎合理发放、及时有效管理中小企业贷款。
考虑到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业务关系的现状, 目前中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式可选择一下两种形式。一是采用价格领导模式。对于业务量小、尚未与银行建立稳定业务关系的中小企业, 可采用价格领导模式。将信誉良好的大客户的优惠利率作为基准利率, 通过考察中小企业的风险因素确定其风险溢价率, 得出最终的贷款利率。二是采用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模式。对于已与银行建立了稳定业务关系的中小企业, 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从银企的全部往来业务关系中寻找最优的贷款价格, 同时使该价格富有竞争力。
4. 加强中小企业贷款贷后管理,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客户经理在中小企业贷后日常管理中要重点针对企业贷款用途、贷款到期前还款能力、到期还款收息和销售收入归行进行跟踪检查。包括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约定, 有无挪作他用;企业生产经营及资产负债变化情况;企业的产品市场的变化情况;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法人和管理层人员情况等等, 并将以上因素在定期资产质量分类评估中予以反映。
5. 加强团队人员的配备和管理水平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 篇5
论文提纲(标题列到三级内容)
1.引言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综述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2.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基本理论
2.1 小企业的界定
2.2 小企业贷款特点
2.3 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含义和类型
3.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3.1组织架构管理
3.2授信流程管理
3.3风险控制管理
3.4信贷支持管理
4.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4.1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现状
4.1.1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情况
4.1.2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主要特点
5.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1 信息不对称
5.1.1 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
5.1.2 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
5.2小企业担保体系不健全和缺乏产品创新
5.3小企业信贷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6.商业银行其他对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改善银行内部管理体系
6.1.1成立小企业事业部
6.1.2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6.1.3构建适合小企业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6.2构建专门针对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6.3创新担保方式
6.4政府财政措施
6.5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
7.结论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 篇6
一、贷款保证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保证保险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始于美国,随后西欧、日本陆续开办,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保证保险业务最初是以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形式出现,自上世纪末开办,随后的几年经历了快速发展又快速退出的过程。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公司开办之初对险种的风险估计不足、盲目发展、管理松弛、前期资信调查与后续监督不到位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以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为例,1998年,随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不同品种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为适应银行资产业务风险转移的需求,汽车贷款保证保险开始出现,并在最初几年得到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国内金融机构的个人汽车贷款余额达到435亿元,广州地区的汽车贷款99%采取保证保险方式。但该险种由于涉及环节多,风险技术含量高,又无成熟经验可遵循,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诸如逾期贷款严重、管理成本高、诉讼案件多、追偿难度大等,保险公司赔付率一度超过100%。为此,2003年6月开始,多家保险公司迫于风险控制的压力开始停办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尤其是2004年1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截至2004年3月31日现行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条款费率一律废止,该业务基本进入全面停办阶段。2004年4月,重新获保监会批准的新版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产品再次入市,市场反映开始趋于平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对资金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市场旺盛的资金需求为保险公司涉足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创造了条件,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应运而生,并因无抵押、时效快等特点在一些地区得到市场的逐步认可。
从长远来看,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险公司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融资,也可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小微企业提供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保险延伸服务,还可以贷款保证保险为契机,将业务扩展到人身、车、财产等方方面面,从而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但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办的地区和保险公司较少,业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对贷款保证保险的影响
1. 信用等级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虽然目前银行业也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但贷款普遍投向AA级以上且具备有效抵押或担保的企业,其他信用等级低的企业便成了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潜在客户群。保险公司承保时不但需要对小微企业本身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还要兼顾其信用情况。但由于小微企业往往组织结构变化快,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经营的稳定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不具备完整财务核算体系和持续经营记录,在资信调查中往往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逆选择风险。
2. 保费的承担能力差。小微企业往往经营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较高,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再加上原材料、运输费及人工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企业经营负担过重,盈利能力弱。保险产品的定价是与承保风险相匹配的,该业务预期高风险损失就必然决定了保险人需要得到足够的相应利益作为补偿,而高费率势必加重小微企业的负担。另外,对每一个有保险需求的客户,保险机构前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信调研,因此需要收取较高的保险费以支撑其运营成本,再加上贷款银行实行利率上浮,通过此渠道融资的总成本将达到20%以上,阻碍了小微企业投保的积极性。
(二)制约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发展的因素
1. 险种本身特点容易导致道德风险。保证保险是最能体现保险金融性质的产品,同时也是经营风险最高的险种。贷款保证保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还款的信用,风险为被保险人不守契约的行为,国内目前的贷款保证保险补偿是无条件的,由于被保险人投保后将还款风险全部转嫁给保险人,而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保险人即小微企业在投保后,可能会降低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因此就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2. 经营环节不够完善加大经营风险。一是资信调查环节。保证保险承保的是信用风险,作为保险人需要一种识别和确定风险的手段,但资信调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具备有风险判断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但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现有人才储备明显不足。二是承保核保环节。目前,开办保证保险的公司基本采用总部集中核保的管理模式,核保人更多依靠信息、资料的传递来判断承保条件,核定承担的贷款保证风险。小微企业数据资料失真这一普遍的现象,势必增加核保风险控制的难度。三是催收和理赔追偿环节。投保人产生逾期交费情况后,保险公司便会依条款进行赔付,并随后启动催收程序。目前催收的方式以电话频繁呼出为主,更有甚者把催收欠款等工作交由催债公司操作,极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或引发客户投诉风险。
(三)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完善
保证保险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依托,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比传统的财产保险,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对承保前的资信调查工作要求更为严格。在国外,订立保证保险合同前,保险人对投保人资信调查投入的费用极高,只有经过充分的调查,发现投保人资信相当可靠,保险人才予以承保。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缺乏稳固的诚信基础,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作用难以发挥,失信成本低,投保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有关资信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保险公司丰富产品体系并大力推进的积极性。
(四)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欠缺
虽然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减免部分行政性收费项目等措施,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却很难取得明显成效。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是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合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有助于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成本,在银行对风险的考虑和小微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但该项业务尚属于新生事物,企业无论对保险产品的认知,还是通过保险手段解决融资问题的认识都不到位,单纯依靠保险公司的宣传推动影响有限,需要政府的正面引导和政策支持,形成推动合力。
三、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政策支持是根本
1. 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推动业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可以通过试点建立与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的损失共担机制,适当缓解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或对保险公司实行单险种营业税减免,降低其经营成本,并将减少的成本部分降低保险费,以最终达到减轻小微企业资金成本负担的目的。
2. 采取政策性和商业性并行的发展模式,重点行业重点扶持,给予适当财政补贴。除对小微企业的减免税费优惠外,还可以根据经济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有针对性选择部分环保、高科技等需重点扶持的行业,加大支持力度,对通过保险方式取得贷款支持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将该项业务作为一项政策性保险业务来操作,先行试点,逐步扩大,稳步推进。
3. 搭建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产品认知度。地方政府应加大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产品推动和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商务局推动开展推介活动,使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手段。目前,已有多地保险机构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开办此类业务,并在服务和推动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二)银保合作是基础
1. 要平衡保险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共同控制风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商业银行是贷款保证保险的受益人,通过保险的方式化解银行风险,需要相互之间加强合作,明晰商业银行和保险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有效分散贷款坏账风险并进而实现市场公平。
2. 整合信用评级资源,完善社会信用环境。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需要强有力的征信系统支持,目前我国信用体系欠缺,社会信用评级资源分散,担保、小额贷款、银行及保险等机构信用评级信息无法共享。对于信用评级资源匮乏的保险业而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等因素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来说影响是巨大的。现阶段我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尚未对保险机构开放,保险机构只能依靠自身业务发展中累积起来的有限资源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无法对借款申请人进行完整、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造成经营风险增加。
(三)防范风险是关键
1. 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从业资格进行限制。由于贷款保证保险经营风险远大于一般的保险产品,因而即使是在西方成熟的保险市场,对该业务也采取谨慎的态度,一般由监管部门特别批准的保险公司或专门经营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办理,禁止一般保险公司从事此项业务。
2. 保险公司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一是寻求再保险支持。从国际保险业的实践来看,再保险不仅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提升信用放大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分散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压力,增强保险公司整体经营能力和抗御巨大风险的能力,为险种发展铸就坚实后盾。二是做好开办前的准备工作。应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做好从产品设计、审核流程、核保政策、人员培训、后续追偿等环节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三是要不断完善保险条款内容和业务操作规程。对实践中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在条款中做出明确的约定,在承保和理赔工作中加强和细化风险控制环节,重点包括资信调查、承保资料审查、股东资产确认等。四是防范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把好核保关,设定绝对免赔率,对被保险人的经营情况进行监控,要求其定期将公司运作情况进行书面报告,并适时对其经营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信用环境尚未完善之前,建立保险公司自己的风险评估系统和信息数据库,还可以借助地方建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信用评级信息来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六是加强队伍建设。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背景、专业知识、从业经历有特定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产品培训和操作培训,提高对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防范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 篇7
小微出口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受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影响,江苏省外贸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底子薄,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例如,常州一家小型外贸企业接到德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发来的询盘,预计一年的贸易量要达到300万美元。但由于欧债危机影响,买家要求把赊账期限拉长到60天至3个月不等。该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客户纷纷延长赊账期,出口风险非常高,再加上融资不易,成本攀升,小公司实在承担不起跑单的风险,接这么大的单子,真是非常害怕。”
其实,这家公司面对的难题,正是江苏省许多小微出口企业共有的遭遇。当前,大量小微出口企业因为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下降,处于盈亏的边缘,有单无力接、有单不敢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发展的困难明显加剧。小微出口企业发展信心和接单能力不足,经营发展步履维艰。
据统计,2011年江苏省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出口企业有2.7万家,占全省有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些企业虽然规模小,但他们面广量大,不仅是当前江苏省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促进江苏省外贸发展的生力军。其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江苏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信保易”助力小微出口企业
2012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当前发展的困难,专门推出“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简易承保方案”(简称“信保易”),旨在为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出口企业拓市场、接订单、防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信保易”是中国信保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紧贴小微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弱、融资难度大、抗风险能力弱、经营发展困难”等难题,专门研究开发的创新产品方案。与传统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相比,取消了限额申请、出口申报等环节的投保手续,一切操作均在网上完成,广大小微出口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全部投保手续,投保零门槛、零限制,一次交费即可保障全年。而且,“信保易”全面覆盖了企业出口收汇面临的风险,包括买方破产、无力偿付债务、拖欠、拒收等商业风险,以及战争、内乱、叛乱、革命或暴动、外汇管制、进口管制、撤销已颁发的进口许可证等政治风险。同时,“信保易”还大大简化了索赔材料和手续,缩短了理赔时间,小微企业发生索赔时仅需提供《索赔申请书》及保单约定的基本贸易单证,在定损核赔后15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得赔款。
“信保易”特点鲜明、非常实用,符合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需要,对加快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培育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很有帮助。对小微出口企业而言,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相关产品起码有三个好处:一是能够很好地解决企业不敢接单的问题,化解企业对收汇风险的恐惧,促使企业抓住机遇主动抢单接单;二是能够很好地解决企业无力融资的问题,为小微企业和银行之间搭建一个安全的融资桥梁;三是能够很好地提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心,提升做大做强的能力。
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支持外贸出口和“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性金融工具,金融危机以来在支持江苏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方面,对于稳定外贸增长、促进结构转型、缓解出口融资难题、提升出口企业海外发展能力,发挥了显著的作用。2010年和2011年,江苏信保支持全省外贸出口达到245亿美元和309亿美元,分别是2009年的1.9倍和2.4倍,两年累计承保的出口额占到江苏信保前9年承保总量的66%,始终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
然而,很多小微出口企业对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抢抓订单、防范风险和促进融资的功能了解不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情况还不理想。
为让更多的小微出口企业方便地使用“信保易”,体验和感受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企业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2012年以来,江苏信保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密集的合作,酝酿出台了很多支持企业投保的措施,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外贸增长的联合促进工作机制,并面向无锡、常州等地区的部分小微出口企业开展了新产品试点。力争到2012年底,使小微出口企业的投保覆盖面超过15%,到2013年力争提高到20%以上,让江苏省更多的小微出口企业得到“信保易”的帮助。
“信保易”推向市场普受好评
“信保易”在试点的小微企业中同样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在帮助小微企业有效缓解出口收汇风险,顺利承接海外订单等方面,开始凸显出“信保易”这一新产品的市场生命力。小微企业普遍反映,有信用保险的支持,接单的胆子更大了。例如,常州某小型外贸企业,在获得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后,克服了对跑单风险的恐惧,果断接下德国买家的单子,并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了交易规模。据预估,今年该企业向德国买家的出货量有望超过500万美元。
中国信保相关产品的融资功能也深受小微企业的欢迎。无锡一家电动车生产企业的买家坚持要求货到后5个月付款。企业在测算后发现,接下此单至少需要200多万美元的先期垫付资金,企业资金周转不过来,根本无力接单。该企业在办理投保手续后,短时间内就凭保单从相关银行获得了200万美元的贷款,顺利拿下了大订单,并且与这个国外买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据了解,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很多小微企业改善了经营的保守做派,做大做强的信心有了普遍的提升。南京一家经营箱包出口业务的小型外贸公司从2011年开始在网上投保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该企业负责人透露,他们公司目前箱包出口业务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几年欧洲经济波动比较大,大多数买家都要求长账期的赊销,风险非常大。这位负责人说,不接单可能不赚,或者只是少赔,多接单一旦发生风险可能就是大赔,如果没有信用保险的支持,没有勇气接单,放着机遇也不敢做大。她高兴地说,在江苏信保的支持下,公司年出口额接近300万美元,2012年预计能够突破千万美元,即将实现由小微出口企业向中型出口企业的华丽转身。
【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推荐阅读:
信用企业贷款09-13
小微企业小额信用贷款09-12
中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11-09
银行业开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11-20
西安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贷款担保补贴07-27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实施细则12-29
信用社个人贷款管理办法11-09
开业贷款担保申请告知书(企业贷款)12-25
企业怎么申请贷款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