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

2024-07-23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共6篇)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 篇1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国际进出口贸易萎缩, 出口信用风险加大等诸多困难,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保障收汇安全, 提供融资便利的工具无疑给出口企业在这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同时我们也看到银行在出口信用险项下融资中虽然有出口信用险的“保护”但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风险, 需要在解决出口企业资金困难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中寻求平衡。应探索信用保险与银行合作新产品;银行要严格审查出口商的资信评价和合同履行能力, 确保贸易真实性;要控制进口商付款路线;加大对银行基层经办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信用保险,融资,风险管理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是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品种之一, 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由于外贸需求萎缩, 国外买家信用风险加大, 出口企业面临有单不敢接, 有单无力接的局面,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而越发重要, 而其派生的融资便利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随着业务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银行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从而影响这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风险分析

(一)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是银行在贸易融资产品中共性的问题

我们探求贸易融资产品的实用性, 是基于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前提。目前大部分出口企业都具有真实贸易背景, 但关键是企业真实的贸易情况与融资产品的匹配度很低, 另外有一部分代理出口企业, 不拥有出口货物的所有权, 但也通过这项业务来获得融资。还有一部分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制作虚假票据、海关关单等, 主观上欺骗银行来获得融资, 而保险公司并没有在承保上给予更多的可保利益上的判断, 从而使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出现问题。

(二) 出口企业的道德风险

出口企业在与保险公司达成保险协议后, 就应履行保单项下的义务, 本着最大诚信原则, 对出口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最大限度地履行被保险人义务;在办理具体业务时, 应把相关真实贸易单证及保险手续及凭证交付给银行, 同时要把履行保单义务的情况如实地向银行说明。

(三) 出口企业的操作风险

出口企业由于对于保险合同的认知程度的差异, 企业人员的素质, 在保险缴费、申报、报损、理赔等方面风险意识, 都会对融资银行产生不可预测的风险可能。保险公司在各个环节都规定了具体的期限及形式, 以此来保护保险公司自身的权益, 但这也使被保险人应更加注重各个环节义务, 否则会导致保险公司降低赔付比例或都拒赔, 从而使银行在此项业务中风险保障不足。

(四) 银行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保险的认知程度不一, 有些客户经理会把信用保险与担保等同且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也有意混淆两者的概念, 导致银行方在签订合同、主张权利、请求赔付时认识上往往存在瑕疵, 导致索赔不能的情况, 另外保险条款中对除外责任的规定没有引起银行及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值得注意的是, 保险公司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 往往规定了业务的时效性, 这就要求融资银行在操作中对被保险人沟通中保持谨慎原则, 避免由于在理赔环节出现不必要的操作风险。

(五) 中间商欺诈风险

现在一般国际贸易中, 中间商的存在具有普遍现象, 出口方往往与中间商直接签订贸易合同, 或由中间商代表最终买家签订合同。若未严格审查签约人的权利和资格, 会出现合同买方责任虚置的情况。在出现问题时, 保险公司亦很难断定损失是否属承保责任范围, 使得我行向保险公司的索赔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不确定性更多, 增加了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一) 探索信用保险与银行合作新产品

单纯的信用保险业务, 在我国信用保险投保覆盖面较低的情况下, 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较大。但如果与银行相结合, 来做贸易融资业务, 银行在整个融资业务中承担着相对较大的责任。一旦出现保险公司不能正常理赔的情况, 银行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探求一个业务的健康发展, 在保险公司、融资银行、被保险人之间寻求一个风险平衡, 这必然要求保险公司能否承担更多的责任, 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如果保险公司能够谋求从保险到担保, 从保险到保理的产品的创新, 这一业务可能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二) 银行要严格审查出口商的资信评价和合同履行能力, 确保贸易真实性

在具体业务中, 银行要严格审查单据, 各个单据之间要能够相互印证, 另外银行要重点审查出口商资信, 一是严格准入管理, 审慎核定额度;二是认真审查出口商的出口收汇记录;三是认真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四是对交付货物的质量、数量有疑问时通过出口商商检等附属单据予以确认;五、落实有效担保。一般情况下, 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不需要企业提供除保单以外的担保。但出口信用保险是对出口商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抵补措施, 要明确理解信用保险不是担保。办理出口信保融资业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必要时落实足值、有效的担保。

(三) 要控制进口商付款路线

为了防止进口商付款路线修改, 导致无法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的情况发生, 要求出口商商业发票上注明收款路线, 控制相关开户许可。在办理融资时, 如确认存在由中间商代表最终买方签订合同的情况, 要求出口企业提供中间商的书面证明, 证明其代理身份, 以及出口商与最终买家直接确认中间商代理身份, 包括授权范围、授权事项、授权有效期等的书面资料, 明确付款条款, 有必要时和保险公司确认承保的限额买方。

(四) 加强对银行基层经办人员的培训

及时充分向保险人索赔, 产品开发部门应加大对基层行的业务培训, 重点是讲解信用险项下融资的风险点及保险法中关于合同签订、索赔、理赔中的法律知识, 积极引导经办人员履行合法索赔手续, 同时保存证据, 以维护银行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 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业务虽然面临的风险较其他贸易融资品种复杂, 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偱、无方法可解, 只要充分理解目前信用保险功能及作用, 充分掌握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的关键点和风险点, 不断丰富、改进管理方法, 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出口信保融资业务一定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 篇2

一.备货

备货工作是履行合同的基础。货物如属现货,卖方先将货物的出库资料(出库单或提货单)与合同核对,核实应交货物的品质、规格、数量,确定“货同相符”,进行整理、包装和刷制运输标志;需要加工生产的期货,应与供货部门签订购货协议,落实生产,按规定交货。如是法检商品,须缮制“出口货物检验检疫申请书”,办理申报检验检疫手续,以便获得“出境货物通关单”才能报关出运。

二.货、证、船的衔接

在备货的同时,卖方应该抓紧催促买方开证并在收到信用证后仔细审核,如信用证内容与合同条款不符,应尽早提请买方修改信用证条款,并在接受信用证修改后才能办理租船或订舱手续。订舱时应按信用证条款缮制“托运单”(Booking Note, B/N)或“订舱委托书”(Shipping Note),递送船公司或委托货运代理公司预定舱位。

三.缮制商业发票和包装单据

商业发票载有合同的主要交易条款,如货物的货名、规格、数量、重量、单价和总金额等项目,是卖方发货的清单,是缮制其它单据的中心单据。包装单据是商业发票的补充单据。商业发票缮制完成后,根据需要还要申请与本批货物相关的出口许可证或配额许可证以及申领缮制出口收汇核销单等,供出口报关备用。

四.缮制出口货物报关单

卖方必须在货物出运24小时以前(集装箱货物应于货物出运3天前),凭出口货物报关单、合同、商业发票、装箱单、装货单(shipping order,S/O)(即托运单第四联)、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境货物通关单(如需要)及出口许可证(如需要)等单证向海关办理出口申报手续。经海关查验单证和货物,确认单证相符,手续齐全,便在装货单上加盖验讫放行章,然后即可以办理装船。

五.缮制保险凭证

以CIF和CIP条件达成的合同,卖方须在货物集港之前缮制投保单,凭以向保险公司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并取得相应的保险单。保险单由保险公司缮制和签发,在实际业务中,保险单大多数是由卖方按信用证要求缮制好交保险公司签发。

六.缮制提单

在出口货物装船完毕并取得船公司的配舱回单(即场站收据或托运单的第五联)及收货单(Mate’s Receipt, M/R),这种收货单在装船完毕后,由大副审核属实后在收货单上签字,退给托运人。由大副签字的收货单成为“大副收据”。货代或托运人在货物装船后,凭“大副收据”到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处换取正本提单(Bill of Lading, B/L)。

七.缮制装船通知

按照国际贸易惯例或者信用证的要求,货物装船后,卖方应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Shipping Advice),以便买方准备付款赎单、办理运输保险、进口报关和接货等手续。

八.审单与交单兑用

在取得正本提单后,卖方应对所有单证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审核。确认全套单据是否齐全完备,单单之间、单证之间是否相符,单证份数是否满足信用证要求,单证上的签章是否齐全等,在确保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情况下,缮制汇票(如信用证要求),并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期和有效期内向银行交单兑用。

信用证项下进口单证的工作流程

一.申请开立信用证

进口合同签订后,买方缮制开证申请书并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随附购买外汇申请书、进口付汇核销单、合同、可能需要的进口许可证等文件向开证行申请开立信用证。

二.开立信用证和修改信用证

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买方)的申请开出信用证并寄交国外通知行,由通知行将其转交卖方(信用证的受益人)。信用证如需修改,由买方(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缮制信用证修改申请书,向开证行递交改证申请书,办理修改信用证手续。

三.安排运输和办理保险

在收到卖方预计装船日期的通知后,及时办理租船或订舱手续,并将船名、航次及船期通知卖方,以便卖方备货装运。在办理保险业务时,买方可以办理预约保险,即与保险公司事先签订预约保单(Open Policy),对每批进口货物,买方在收到国外装运通知时,即通知保险公司,保险立即生效。当进口货物数量不大时,买方也可以采取逐笔投保的方式,即当收到卖方发货通知后,缮制投保单和保险单据,送交保险公司,经保险公司签章后,即可取得保险单。

四.审单付汇

开证行收到国外议付行寄交的单据和汇票后,按《UCP600》的规定,开证行必须在收到单据次日起5个银行工作日内,对单据进行审核和处理,开证行在审单无误后,就应直接对外办理付款,不必事先征得开证申请人的同意。在我国,通常的做法是开证行审单后送交进口企业,再经进口企业审核认可后,开证行即对外付款。

五.进口通关

货物抵港后,进口企业凭提单与到货通知向船公司或代理换取提货单,办理进口货物申报手续即通关手续。如是法检商品,由进口企业缮制入境货物报检单,随附商业发票、包装单据、提货单、合同等文件申报进口货物检验检疫手续,检验检疫机构在提货单上盖放行章,发放入境货物通关单。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风险管理 篇3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过多年的探索, 在保证企业安全收汇、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增长35.8%, 支持出口2936.5亿美元, 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4.3%, 大幅高于10% 的国际平均水平; 占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9.7%;全年支持企业获得融资4251亿元, 增长62.0%;帮助企业追回欠款4.0亿美元;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1.8亿美元。

二、出口信用保险对企业的价值体现

1. 保收汇——借助风险转嫁, 确保收汇安全

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 在收汇风险发生时, 可以将收汇风险转嫁给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及时有效地弥补出口企业可能遭遇到的财务损失, 为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保驾护航。2009年已决赔款1.9亿美元;2010年已决赔款2.4亿美元;2011年已决赔款3.3亿美元, 同比增长37.5%;2012年已决赔款11.8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种保障在防范企业收汇风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抢订单——把握贸易机会, 扩大业务规模

借助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 出口企业在应对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时, 可以辅以灵活的结算方式, 谈判能力更强, 更有助于抢抓优质订单;对于老客户, 可以给予支付方式的便利, 稳定客源、争取更多的订单, 同时巩固双方合作关系;当新产品上市, 客户往往比较谨慎, 不愿意提前预付购买产品, 出口企业可利用赊销的方式, 让客户先试用, 达到客户的较高满意度。从这些方面讲,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增强企业的价格优势,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营业额, 使出口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有效防范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风险。

3. 利融资——提升信用等级, 便利银行融资

与传统方式下的融资相比, 信保融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授信额度获得放大。由于源自海外进口商的风险分担给了中国信用保险公司, 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相应给出口企业提高授信额度或增加直接融资;二是降低融资成本。企业无需提供抵押、质押或担保, 从而节约了融资成本;三是规避汇率风险。在该融资业务项下, 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适当货币还避免汇率风险;四是支持多种付款方式下的融资。包括D/P、D/A、O/A或L/C等为结算方式, 付款期限通常不超过180天的出口业务。

4. 助发展——强化信用管理, 实现持续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利用其特有的资信评估、机构网络和专业能力, 将出口信用保险各项服务有机嵌入企业出口所需的市场评估、客户调查、合同签订、收汇跟踪、商账追收等各个环节, 有效的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 争取优质客户。同时, 通过便利的融资来减少财务部门的呆坏账, 增加现金流量。客户资信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 双管齐下, 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图1清晰表明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 (见右侧图1)

三、出口信用保险项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起步较晚, 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上, 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1.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窄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窄, 一些高风险、政府管制多的地区不在承保范围内, 如针对石油机械产品出口的古巴、伊朗、伊拉克、苏丹、叙利亚等国不在承保范围内, 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国, 虽然承保但限额批复难度大、数额低。而这些国家是世界产油大国, 是出口企业力争的客户来源国, 出口信用保险不能发挥其保障功能。

2. 出口信用保险费率过高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基本上在0.8%-1.0%之间, 对东欧、南美、非洲等风险较大的国家和地区, 平均费率高达2%[1]。过高的保费, 超过了中小出口企业的承保能力。

3.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方式单一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采用了“统保”的方式。从承保人的角度来看, 这一规定使承保面扩大, 有利于分散风险。但从出口商的角度来看, 尤其是中小企业, 过高的保额和费率, 抑制了企业投保的积极性。

4. 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

出口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普遍存在着重视和运用程度不够的问题。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和适应范围、投保程序、费用水平、追偿程序等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不能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防范机制。

四、出口信用保险项下风险管理的对策

1. 积极承保, 进一步拓宽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领域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承保政策, 同时充实出口信用保险市场风险基金, 以此来提高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高风险国家和买家的承保能力。充实风险基金有效方式有:每年从出口信用保险创汇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在当前外汇储备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取出一部分资金予以支持;引入国内外商业保险公司, 与中外银行合作, 经营一些具备商业化条件的险种[2]。

2. 引入竞争机制, 适度降低投保费用

借鉴英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私有化和法国出口信用保险“双轨制”等国际先进经验, 考虑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率先实行商业化, 打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目前独家非商业化经营模式, 变垄断价格为市场主导价格, 适度降低投保费用, 使出口企业有更多的选择。

3. 积极促进险种创新, 提高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灵活性

中国信保公司应积极进行险种创新, 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新险种, 改变单一“统保”的承保模式。在出口信用保险中引入商业化市场竞争, 是促进险种创新的有力途径。

4. 与当地政府结合, 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

与当地政府结合, 通过演讲会、推荐会等形式, 把出口信用保险理念、风险防范机制、操作流程及政府给予投保企业的财政补贴政策送达到企业,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促使我国外贸的稳健增长。

参考文献

[1]赵雪燕.我国中小企业利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问题研究[J].学术要论, 2012;3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 篇4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进出口贸易,促进企业安全发展而推出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我国的出口保险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包。出口保险有效缓解了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压力,具体表现在进出口的买方市场中,出口商在付款条件上处于劣势,托收、放账是主要的收账方式,放账交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一些出口商担心安全收汇的问题,出口商货物运送出去后,在约定的付款时间是否能够全额收到款项。一旦收款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企业资金被大量占用,资金周转发生严重困难。出口信用保险则能有效缓解这一困境,出口商投出口保险,将赔款权益托付给融资银行,这样一来,财务信用风险和进口方风险将转移到保险公司,大大增强了企业进出口的安全性。

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为出口商在对外贸易中,因为进口商而承担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后的一种信用保险,其服务对象一般是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以及出口后的应收款项,出口商在出口贸易中购买信用风险后,保险人承担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因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提升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而采取的措施,以保障企业在贸易中的收汇安全。出口信用保险以国家为后盾,为企业贸易提供政策性支持,保证企业的稳定性发展,进而促进企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使我国企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2 出口信用保险在贸易融资中的重要意义

出口信用保险对于贸易融资有着重要意义,但就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来看,其在20 世纪80 代末发展起来,直到2001 年我国才正式成立了专门的国家信用保险机构,虽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经过20 年的发展获得了较大进步,承包金额有了较大增长,但相对于我国总的出口贸易来讲,还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有的企业不知道信用保险的存在。归根究底在于很多企业不清楚出口信用保险对于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贸易融资方面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2.1 贸易融资更加安全

在国际贸易中,风险最大的为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能很好地保障融资银行贸易融资的安全性。首先要明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信用保险需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即出口方的商务、信用风险和进口方国家的政策风险。对于进口商来讲,破产后无力偿还债务、汇款拖欠、货物拒收等风险会让出口方货款的按时回收受到风险。其次是进口国家的外汇及货币流通延阻、进口许可证被取消、货物被禁止出口、债务偿还延迟等政治因素带来的融资风险以及因为天灾、战争带来的风险。而在出口风险保险的业务流程中,保险方可以首先通过对对方的信用、资信等进行调查,在交易开始前降低交易的风险程度。在贸易完成后,由保险公司对交易金额较大的买方进行实时追踪,并及时回馈买房的财务状况、信用变化情况,提醒出口方及时调整交易计划,通过各种方式有效降低风险。一旦风险发生,保险公司可通过自己在法律和经验上的积累对情况应对的各个方面提供建议,并利用自己的优势渠道对债务进行及时追讨。总的来讲,出口风险保险作为第三方加入到出口贸易中,变成了主要的风险承担主体,对于融资银行来讲能够有效克服买卖方之间信息不全面、不对称的境况,对信用方面造成的风险有很好的防范作用,从而降低出口贸易的成本,增强贸易融资的安全性。

2.2 促进融资银行的发展

对于融资银行来讲,出口信用保险为融资银行带来了新的效益增长活力,就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外贸交易额逐年持续上升,这给中国的贸易融资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潜力。然而对于银行来讲,其在贸易融资中承担的巨大风险足以让很多银行望而却步,因此选择国内一些比较稳定的企业进行投资。出口信用保险普遍开展,加之当今企业逐渐认识到风险保险的重要性,投保企业数量逐渐上升,让很多银行敢于融资,而银行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则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竞争力,扩大贸易融资范围。尤其是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的贸易融资业务更是让银行可以将贸易融资延伸到贸易之前。总得来讲,能很好地促进融资银行的发展。

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占据了我国企业的一大部分,在对外贸易中是主力军,而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融资难问题,加之没有担保能力,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位于不利地位。中小型企业的资产大部分都体现在应收账款上,而应收账款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面临的风险很高,因此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评定时一般不将应收账款列入企业资产中,而出口信用保险则能有效降低出口商的信用风险和其面临的政治风险,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为应收账款的回归提供保障,这样融资银行就可以为一些信用良好、稳定的企业提供较高的信用额度,为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提供更大助力。可以这么说,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与银行之间搭建了桥梁,能让更多没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实现快速融资,从而在整体上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3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融资银行面临的风险及改进措施

虽然出口信用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融资银行的融资安全性,但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本身来讲,无论其发展的速度还是承保范围以及应对风险的经验都还不足,具体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保险的除外责任风险及措施

出口信用保险下的融资业务实际上是银行信贷的一种,在其融资过程中面临很多风险,在出口商对融资银行发出融资申请、货物进口、进口商付汇等环节中,银行承担着重大的融资风险。尤其是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条款规定,银行承担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被保险人因为违约或者其他类似于出口商在知道进口商无法承担货款而继续发货时,出口风险保险公司如果有除外责任书时,银行就失去了第一还款来源,很可能承受全部损失。其二是买卖双方因为第三方,如货物运输等破产、欺诈等行为引起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已经将赔款转让给融资银行,融资银行必须考虑到这样的损失。其三是在发生进口方因为行为过失而产生损失时导致货物迟滞、遣返等,保险公司的免责声明会让融资银行受到损失。为此,作为融资银行必须在融资之前就向保险公司明确本次交易的货物是否在保险范围内,出口商是否对保险公司进行申报、保费上交是否完全等,尽可能地排除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理由。

3.2 保单赔偿比对赔偿责任管控的风险及措施

在融资业务的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融资银行在对出口商进行信用和财务调查时,因忽略某些细节而导致在融资中做出错误决策。又如在审核出口商提供的保单时,因为对贸易交易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可能会出现贸易融资资金失控现象。融资银行如果不能及时将款项交付给出口商,也会导致资金失控,进口商拒付款项而不能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会导致自身收汇变得更加困难。由此可见,对赔偿责任的管控十分必要,作为融资银行,要认真审核单据,尽可能地发现容易引发商业纠纷的因素,对于除外责任中的第三方责任和非信用责任带来的风险,选择相应的投保内容防范风险。

3.3 被保险人的风险及措施

3.3.1 出口商的履约风险

保险公司主要承保的就是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由于国外买方的商业风险以及买方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政治风险而造成的收汇风险,但由于出口商的原因所造成的融资款无法得到收回的风险就需要由银行来承担。出口商必须完全履行销售合同以及保险合同项下的义务,保险公司才会对出口商进行赔付。

3.3.2 贸易真实性的风险

在《赔款转让协议》中规定了出口商要保证出口贸易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所以说贸易的真实性是保险公司赔付的前提。但保险公司在进行承保时只会去调查被保险人的资信以及财务状况,并不会去审查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及合法性,只有收到被保险人的可损报告后才会介入调查交易的真实情况。故而在实践中存在着出口商、进口商以及中间商一方或是几方共同出于诈骗及骗贷等目的,虚构贸易背景的风险,这会降低融资银行获得理赔的可能性。再者,则是中间商的风险。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都会有中间商的参与,这给出口信用保险风险控制等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银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风险。若出口贸易中通过中间商进行,则国内的出口商就与国外的最终买家并无直接联系,不会直接去签订销售合同。而是会与中间商直接签订贸易合同,或通过中间商代替最终买家签订贸易合同。货物运输单据的收货人都为最终买方,一般不同于合同的签署方。由于出口商与最终买家之间并没有直接沟通,最终买家就可能对出口商与中间商之间的贸易知之不深,若中间商在未完全取得授权的情形下私自以买方名义与出口商签订合同,就会出现合同买方责任虚置的状况。一旦卖方的货物被拒收,最终买家若以合同不是其自身签署为由,不承认贸易关系,或称自己只是一个收货人,货款应当去由中间商进行支付;而中间商则会称自己不是合同的相对方,没有需要付款的义务;这样一来,相关的各方都不愿提供有利证据,保险公司也就很难断定该损失是否在承保责任的范围内,使得银行向保险公司的索赔变得困难重重。若其间涉及中间商的商业诈骗,则融资银行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就更加无望。

3.3.3 汇路的改变风险

贸易融资自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偿性,即以该笔贸易项下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首要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但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的出口信用保险项融资下进行的交易都会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融资银行就无法决定性地控制其汇款路线,一旦出口商与融资银行之间发生经济纠纷,进出口商容易私自协商,擅自改变汇路,这样一来就无法满足融资自偿性的基本要求。保险公司所保的是出口商是否能如期足额收回货款的风险,国外买家将应付给出口商的货款按期足额支付到出口商的任何一个账户上,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就会终止。因此对于融资银行来讲,在贸易融资之前一定要认真、系统地调查融资企业,明确其财务是否正常、产品是否以出口为主、生产状况是否良好等。对于承担能力过低的企业不予以融资。

4 结语

随着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融资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融资银行作为主要的融资机构,必须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背景下,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风险所在,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伟,罗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下贸易融资风险识别及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9).

[2]徐蓓蓓.出口保险中融资银行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3.

[3]贾广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4]曹波.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单融资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 篇5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进出口贸易促进企业安全发展而推出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也就是在出口商进行出口业务时因为对方面临的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后的一种信用保险。我国的出口保险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包。出口保险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压力,具体表现在进出口的买方市场中,出口商在付款条件上处于劣势,托收、放账是主要的收账方式,放账交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让一些出口商担心安全收汇的问题。出口商在货物运送出去后,不一定能在约定的付款时间内收到全额款项,一旦收款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被大量的占用,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出口信用保险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困难,出口商投出口保险,将赔款权益托付给融资银行,这样一来,财务信用风险和进口方风险将转移到保险公司,大大增加了企业进出口的安全性。

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对象一般是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以及出口后的应收款项。出口商在出口贸易中购买信用风险后,保险人承担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国家为了能够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所以推出了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企业在贸易中的收汇安全。出口信用保险以国家为后盾,为企业的贸易提供政策性支持,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进而促进企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2 出口信用保险在贸易融资中的意义

出口信用保险对于贸易融资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直到2001 年我国才正式成立了专门的国家信用保险机构。虽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经过20 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承保金额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相对于我国总的出口贸易来讲,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甚至有的企业不知道信用保险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很多企业不清楚出口信用保险在对外贸易中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贸易融资中的意义,因此,笔者总结以下几点,帮助企业了解出口信用保险在贸易融资中的意义。

2.1 使贸易融资更加安全

在国际贸易中,风险最大的是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则能很好地保障融资银行贸易融资的安全性。首先,在出口贸易中,要明白出口信用保险需要承担的风险,即出口方的商务、信用风险以及进口方的国家政策风险。对于进口商来讲,破产后的无力偿还债务、汇款拖欠、货物拒收等风险会让出口方的货款按时回收面临风险,其次,进口国家的外汇及货币流通延阻、进口许可证被取消、货物被禁止出口、债务偿还延迟等政治因素带来的融资风险以及因为天灾、战争带来的风险。在出口风险保险的业务流程中,保险方可以先通过对对方的信用、资信等情况进行调查,在交易开始之前降低交易的风险程度。在进行贸易后,由保险公司对交易金额较大的买方进行实时追踪,对买房的财务状况、信用变化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并及时提醒出口方对交易计划进行及时调整,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降低风险。风险发生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自己在法律和经验上的积累对出口方提供一些建议,并利用自己的优势渠道对债务进行及时的追讨。

2.2 促进了融资银行的发展

对于融资银行来讲,出口信用保险为融资银行带来了新的效益增长活力。就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外贸交易额逐年持续上升,这给中国的贸易融资带来的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对于银行来讲,其在贸易融资中承担的巨大风险足以让很多银行望而却步,从而选择国内一些比较稳定的企业进行投资。随着出口信用保险的普及,当前很多企业已认识到风险保险的重要性,投保的企业数量逐渐上升,已经让很多银行敢于去融资,而银行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自己贸易融资的范围。尤其是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的贸易融资业务更是让银行可以将贸易融资延伸到贸易之前。总得来讲,出口信用保险促进了融资银行的发展。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外贸易中是主力军。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融资难问题,加之没有担保能力,让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中小型企业的资产大部分都体现在应收账款上,而应收账款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面临的风险很高,因此,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评定时一般不将应收账款列入企业资产中。而出口信用保险则能有效地降低出口商的信用风险和面临的政治风险,从而保证了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为应收账款的回归提供了保障,这样融资银行就可以为一些信用良好、发展稳定的企业提供较高的信用额度,为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提供更大的助力。可以说,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与银行之间搭建了桥梁,能让更多没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实现快速融资,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3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融资银行面临的风险及改进措施

虽然出口信用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融资银行的融资安全性,但出口信用保险,不管是发展的速度、承保范围还是应对风险的经验都还不足,具体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风险及措施

出口信用保险下的融资业务实际上是银行信贷的一种,在其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风险,在出口商对融资银行发出融资申请、货物进口、进口商付汇等环节中,银行承担着重大的融资风险。尤其是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条款规定,银行承担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被保险人因为违约或者其他类似于出口商在知道进口商无法承担货款而继续发货时,出口风险保险公司如果有除外责任书时,银行就有可能失去了第一还款来源,很可能会承受全部的损失;第二,买卖双方因为第三方的行为引起的损失时,保险公司也已经将需要赔偿的赔款转让给融资银行,在这种情况下,融资银行也要考虑到由这种情况引发的损失;第三,在发生进口方因为行为过失导致货物迟滞、遣返时,保险公司的免责声明则会让融资银行受到损失。

3.2 操作风险及措施

在融资业务的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操作失误带来损失,例如:融资银行在对出口商进行信用和财务调查时,忽略某些细节而导致在融资中作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导致贷款额度出现问题等。又比如:在对出口商提供的保单进行审核时,如果对贸易交易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可能会出现贸易融资资金失控现象。融资银行在收到还款时,如果不能及时将款项交付给出口商,也会导致资金失控。融资银行在进口商拒付款项时,不及时向保险公司通知,会导致自身收汇变得更加困难,由此可见融资银行对赔偿责任的管控是十分必要的。融资银行需要认真对单据进行审核,尽可能地发现容易引发商业纠纷的因素,了解除外责任中的第三方责任和非信用责任带来的风险,选择相应的投保内容防范风险。

3.3 被保险人的风险及措施

首先,就是出口商的履约风险。出口商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就是由于国外买方的商业风险或者是国外买方所在地区的政治风险而造成的收汇风险,这也是保险公司所要承保的主要方面。但是在出口商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由于出口商的原因造成的货款没有办法收回的情况就是要由银行来承担。如果想要保险公司对于出口商进行赔款,就要出口商完完全全履行销售合同及保险合同的所有条例。

其次,则是中间商的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中间商的参与越来越多,这样不仅增加了银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风险,也对出口信用保险风险控制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如果在国际贸易中有中间商的参与,那么出口商与国外的最终买家不能够直接进行交易,更不能直接签订销售合同,一般都是由中间商来进行签订。两方不能进行直接的沟通,这样出口商对于最终买方的贸易了解不深,若是在没有确定双方完全授权的情况下私自签订合同,合同就会出现合同买方责任虚置的情况。更加严重的是,如果买方拒收货物,买家以合同并不是自身签署作为理由,推脱自己付款的责任,各个方面都不愿意出具有利证据,这样一来就会给保险公司的断定带来影响,银行向保险公司索赔也会很困难。如果在贸易的过程中中间商出现了商业诈骗的现象,那么融资银行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的希望也会变得非常渺小。

再词,就是贸易真实性的风险。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款的前提就是贸易的真实性,在我国关于赔款方面的协议中就对出口商要保证贸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介绍。但是现在普遍出现的情况是,保险公司一般在进行承保时只会对于被保险人的财产情况和个人的信用进行调查,一般不会对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就行调查,即使保险公司对出口贸易的真实合法性进行调查也会是在收到被保险人的可损报告之后。所以说,这样的现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在实践中,出口商、中间商及进口商或者是更多的几方出于诈骗、骗贷等目的,虚构贸易背景,这就会使融资银行获得保险理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最后,就是汇路改变风险。贸易融资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偿性。自偿性就是将该笔贸易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金融业务。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说,有很大一部分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下进行的交易采用的结算方式都是赊销的方式,那么这样一来,融资银行就无法决定性地控制汇款的路线。如果融资银行与出口商之间发生某种纠纷,出口商可能比较容易出现擅自改变汇路的行为,这样就不能够满足融资自偿性这一基本特征。在国外的买家将应付账款按期的足额支付到出口商的账户中之后,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即告终止。

因此,对于融资银行来讲,在贸易融资之前一定要认真地对融资企业进行系统的调查,检查企业的财务是否正常、产品是否以出口为主、生产状况是否良好等。对于承担能力过低的企业不能予于融资。

4 结语

随着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于融资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而融资银行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必须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背景下,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风险所在,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伟,罗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下贸易融资风险识别及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9).

[2]徐蓓蓓.出口保险中融资银行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3.

[3]贾广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4]曹波.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单融资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 篇6

一、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

近年来, 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农产品的传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 国际同类产品竞争加剧, 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 国际贸易风险增加;而国内通货膨胀, 各项原料、人工成本增加, 银行信贷规模紧张, 贷款审批趋于严格, 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形势。这些情况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更加困难。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具体表现在:

(一) 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全球经济环境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困难

近年来,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海外市场需求减少, 销售困难加大。加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摩擦加剧。这些情况导致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风险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云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 农产品出口企业资产实力有限, 较难通过抵押担保获得银行贷款

农产品出口企业底子薄, 资产实力有限, 许多企业因为融资所需的抵押、质押物或担保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 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尤其是包括云南在内的西部地区,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出口企业发展尚不充分, 存在的融资问题较为突出。

(三) 国内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 近年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人工、原料等各方面成本日益上涨, 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升高, 这对企业的资金流转带来巨大挑战, 尤其是对于自有资金不足的农产品出口企业。

(四) 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季节性影响, 资金使用相对集中, 融资压力加大

尤其是在每年新产季到来之时, 出口企业因为集中采购新货的需要, 必须提前准备大量资金, 切实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

二、运用出口信用保险, 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针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具体融资问题, 笔者认为, 应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功能, 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一) 依托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 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保障收汇安全, 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获得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一方面, 通过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帮助企业保障收汇安全、减少企业坏账损失,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出口信用保险可承接出口贸易项下的收汇风险, 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后, 上述风险将得以有效规避。通过“出口信用保险+银行融资”模式, 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 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 提高其投资价值。

另一方面, 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采用赊销等灵活的结算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出口竞争力。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风险高、期限长、企业在没有风险保障下不敢承接的业务, 将直接推动出口增长。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利用国内融资相对容易的优势, 将资金的优势转变为给予国外买方融资的支持, 延期付款即对付款方的融资支持, 达到提高农产品出口价格、增加利润的目的。以云南茂源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通海县的一家农产品出口企业, 主营干鲜蔬菜、水果出口业务。茂源公司于2011年1月签订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 后来了解到东南亚买家的融资成本较高的情况后, 在出口信用保险承担风险的前提下, 主动给予买方90天账期的赊销支持, 将国内融资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当国外买家出现付款困难时, 出口信用保险及时赔付, 有效化解风险。

(二) 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功能, 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银行贷款

出口企业通过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在无担保、无质押、不占用企业在银行原有授信额度的情况下, 通过与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签署三方《赔款转让协议》, 在企业报关出口后, 凭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具的《承保情况通知书》, 企业贸易债权得到保障进而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即可在银行获得融资的支持, 具体形式包括短期出口险押汇融资、配合银行办理信用证打包放款等。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信保-银行-企业”三方新的合作模式下, 通过保单融资改变了银行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 为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办法;二是可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根据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变动情况, 灵活选择融资币种, 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得到降低;三是可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规避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

前述茂源公司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支持下, 获得了银行无抵押、无担保、不占用企业原有授信额度的融资金额超过9 000万元, 促进了干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出口。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 茂源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年 (即2011年) 就实现了出口业务的“开门红”, 出口规模达到2 940万美元, 在2012年出口突破5 000万美元, 2013年出口达7 151万美元, 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三) 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通过“订单融资”获得出口前融资, 减轻生产经营环节集中用款带来的资金压力

对于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 在货物出口前的生产、采购环节的资金需求最大, 由于企业自身实力有限, 又没有足够的资产通过抵押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 往往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营压力。对此, 可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出运前保险”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订单融资”, 帮助企业在出运前获得融资, 支持企业备货生产, 加速资金流转, 从而扩大业务规模。“出运前保险”可保障企业按销售合同规定的条件进行货物生产或采购的过程中, 因买方或开证行丧失支付能力或其出现可预见性的违约风险时, 以及买方或开证行所在国发生可能导致买方或开证行违约的政治风险时, 对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而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支持银行在企业出口以前, 向企业一次性发放贷款, 帮助企业缓解前期生产、采购的资金压力。

以云南信威食品有限公司和云南万力贸易有限公司为例。这两家公司分别是云南省干果类、芸豆类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2013年, 上述两家公司依托出口信用保险的“订单融资”支持, 获得出口前融资款5 400万元, 有效减轻了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

(四) 通过海外投资保险, 帮助农业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实现“走出去”发展

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可以改善项目融资信用结构, 促进项目融资及项目实施。有效控制风险和获得银行融资是企业实施境外投资项目的难点。由于项目在境外, 国内银行比较担心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政治风险和国外业主的违约风险, 企业获取项目融资难度很大。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风险责任后, 使境外项目的潜在风险有了保障, 使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得到有力的保障, 从而改善了项目的融资结构, 有利于促成银行融资。

例如, 普洱市众和橡胶有限公司在老挝投资了天然橡胶替代罂粟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涉及9万亩橡胶种植及两座橡胶加工厂建设, 项目总投资额2 555万美元。2013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帮助该公司承接了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 包括战争及政治暴乱、征收、汇兑限制, 并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 帮助该公司从中国农业银行获得了10年期贷款8 500万元, 保证了项目的资金需求。

(五) 以出口信用保险“银行保单”丰富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方式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还可以银行为被保险人, 通过“保理保单”和“福费廷”保单, 支持银行以保理或福费廷产品买断农产品出口企业以非信用证或信用证方式的出口应收账款, 在保障银行经营风险的同时丰富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方式, 使企业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低成本出口融资。该模式改变了传统上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模式, 相对传统模式来说, 业务操作手续更简便, 可实现产品功能丰富的银保一站式金融服务。

该融资模式目前在云南省尚未得到运用, 但在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已有效推广运用。截止2012年10月, 仅中国银行就利用银行保单为广东省内近百家中小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过5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基础上, 进一步升级了银行保单模式, 创建出“融信通”产品, 该产品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传统的保单融资支持, 又可以通过占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授信额度, 由银行买断应收账款并由银行进行投保, 为企业提供买断性的融资服务, 实现提前收汇。笔者认为,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与银行密切合作, 在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创新推出适合云南出口企业, 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银行保单业务, 为促进融资开辟新途径。

三、政策建议

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方面已取得了实效。但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需要政府部门、银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发挥各方优势, 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对此, 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政府部门应更加重视出口信用保险, 充分发挥其促进融资等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应充分了解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搭建平台, 促使企业更好地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获得融资支持。政府部门可出台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 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用好政策。

(二) 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加大力度运用出口信用保险, 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有效获得融资

农产品出口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 以提升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 用战略眼光选择并运用合适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服务。将出口信用保险嵌入至企业的实际业务中, 提升管理水平, 抓住市场机遇, 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多角度、多层次资金融通, 形成良性循环。

(三) 银行应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合作, 大力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

在银行与出口信用保险传统合作的基础上, 一方面, 进一步扩大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企业低成本融资的服务范围, 对于有潜力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 应结合国际市场的变化和金融环境的发展, 创新出更加符合农产品出口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同时, 也可以在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 找到新的合作模式, 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更好地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

(四)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 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区域内农户就业和致富。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进一步发挥融资纽带作用, 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搭建金融桥梁。同时,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进一步深入农产品出口企业, 全面细致了解企业在拓展业务、优化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风险保障和融资服务方案。

注释

上一篇:关怀管理下一篇:差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