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2024-09-07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通用10篇)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1

在整车利润逐渐降低的今天, 汽车金融服务业已逐渐成为汽车利润的主要来源。国外汽车产业发展已明确表明:汽车消费的增长, 核心在于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汽车的购买可以分为全额付款, 分期付款, 和融资租赁三种方式, 第一种属于销售行业, 后两种也被称为汽车金融属于金融行业。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国外的汽车销售中, 三种不同的付款方式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30%, 54.6%, 15.4%, 融资租赁已经成为国外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主要渠道之一。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中刚刚起步, 存在多种风险, 而信用体系不完善, 使得信用风险成为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监测的重点和难点。

一、汽车融资租赁概念与特征

(一) 汽车融资租赁概念

汽车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与承租人签订的汽车融资租赁合同, 向承租人指定的汽车供应方购买合同规定的车辆并交付承租人使用 (或者汽车制造商或其分支机构直接向承租人提供车辆) , 并以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 在合同结束的时候将该车辆的物权转让给承租人的租赁方式。与其他融资租赁相比, 汽车融资租赁的销售特征更为明显。

(二) 汽车融资租赁特征

具体如下:

(1) 条件界定。汽车融资租赁是一种买卖与租赁相结合的汽车融资方式, 汽车融资租赁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消费者需向销售商支付相应的租金 (汽车使用补偿费) ;如果消费者支付的费用 (包括租金及相应税款) 已经相当于或者超过汽车本身的价值, 依照汽车租赁合同, 消费者有权获得该车的所有权;如果消费者 (承租人) 在租期届满时所付租金总额尚未超过汽车价值, 消费者 (承租人) 此时享有选择权, 对租期届满后的汽车可以以下列任何一种方式处理:一是在补足租赁合同中事先约定的相应余额后成为汽车的所有权人;二是如果汽车现值高于约定的余额, 消费者可以出卖所租汽车, 向零售商偿还该余额, 保留差价从中获利;三是将该汽车返还给出租人。

(2) 汽车融资租赁的特征。汽车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独立的交易类型, 与传统汽车租赁相比, 具有明显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一是双重性。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现代交易形式, 本身既具有融资性质, 又具有融物性质;二是多边性。融资租赁涉及至少两个合同, 三方当事人, 构成三方或多方交易;三是权利分离性。出租人拥有法律上的所有权, 承租人按约定获得租赁物的使用权,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四是标的物特定性。融资租赁的标的是由承租人选定的, 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特定要求和供货人的选择, 购买后出租给承租人;五是租赁物处理多样性。融资租赁一般租期较长。租赁期满后, 承租人可以按约定选择续租、退租或留购等。

(3) 汽车融资租赁与汽车贷款的特征比较。具体有:一是汽车所有权归属不同, 汽车融资租赁属于出租人, 而汽车贷款方式属于借款人的;二是所付利率高低不同, 融资租赁一般高于贷款利率;三是合同期满后汽车归属不同, 融资租赁可以有选择, 而汽车贷款方式选择是唯一的, 归属借款人的;四是申请手续的烦琐程度不一样, 融资租赁简单, 贷款烦琐;五是抗风险能力。融资租赁高于贷款付款方式。

二、汽车融资租赁风险类型分析

(一) 汽车融资租赁风险类型

汽车金融是一项风险较高的行业, 汽车融资租赁面临的风险种类主要分为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 操作风险, 流动性风险等。

一是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汽车融资租赁承租人违约, 没有按时或者没有足额向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租金而给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带来的风险。

二是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变化给融资租赁收益和融资租赁资产价值带来的不确定性, 主要有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市场利率上升, 汽车融资租赁资产的内在价值就会降低, 因而给承租人带来潜在的损失;汇率风险同样威胁着汽车融资租赁企业。由于汽车融资租赁项目出租的汽车多为价格较高的进口汽车,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选择用汇率支付的方式支付货款, 所以汇率风险是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关注的重点。

三是操作风险。是指在融资租赁业务中, 由于内部控制或信息系统失灵而引起损失的风险, 引起操作风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评估体系不健全或对操作人员管理不严造成的。

四是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产品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动性风险。由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大部分资产来自于商业银行, 存在着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情况, “短借长用”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信用风险是目前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这是因为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具有其他物品的融资租赁业务所不具备的特殊性。汽车的折旧速度快, 进口汽车的价格受利率汇率影响较大, 承租人容易做出违约的选择。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汽车资产本身损失带来的风险, 如出现承租人不能合理使用, 维修, 保养所租汽车资产, 出现不科学使用的道德风险;承租人由于现金流量短缺等问题, 没法按时支付租金而造成的信用风险;承租人故意拖欠租金。

我国汽车融资租赁租赁期限相对较长, 信用体系不完善, 使得信用风险成为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监测的重点。汽车融资租赁项目的长期性使得承租人承担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在风险管理上除了增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外, 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国外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控制信用风险的主要方法, 也是我国企业应用现代风险管理的新趋势。

(三) 汽车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研究方法

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分为信息收集定性分析和风险管理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目前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

(1) 定性分析方法。基本思路是:获得承租人的准确信息。分析信息, 确认其还款能力。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在租赁前对承租人信息的收集, 资格审核;

二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详尽的分析。主要是对承租人的财务状况 (收入和负债) 进行分析, 了解承租人是否有支付租金的能力。企业主要通过对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个人是通过收入、支出、房产、有价证券、个人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三是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开展后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设定一套定期检查体系对所有业务进行监控。其中, 内部评级系统是定期检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分析。对于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的模型, 其中大部分是借鉴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模型。在国外市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多变量计量模型和KMV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于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 由于此行业为新兴行业, 目前只是应用了定性的信用评估方法, 在融资租赁业务高速发展的将来, 势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把研究结果用于信用风险的预警, 提高融资租赁公司的管理水平。

多元线性判别模型。是一个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它克服了单变量模型的缺点, 判别准确性大大提高。存在问题是:它仍为一个线性模型,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 是否违约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两者不可能存在着完美的线性关系;其次, 该模型采用了财务比率, 因此存在着对承租人评价的时效性的问题。多元非线性模型是国际上最有效, 也是被学术界视为主流的方法, 但也存在着对承租人信用评价的时效滞后性的缺陷。

KMV模型。在信用风险评价方面有良好的效果。首先, 它以股票市场数据为基础, 不是单纯依赖会计数据, 所以指标不仅反映了公司历史和当前的发展状况, 而且还反映了市场中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综合预期, 具有前瞻性和高度敏感性;其次, 他不依赖外部评级机构, 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再次, KMV模型适用于公开上市的公司, 公司的相关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但是KMV模型也存在着自己的缺点:首先, 它的应用限于上市公司, 对于非上市公司, 应用KMV模型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 此模型对于新兴的不成熟的证券市场, 其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Credit Metric和Credit Risk+模型。在西方市场有广泛的应用。该模型充分利用了市场风险计量的研究成果, 成功地把信用风险计量与信用等级的转移, 违约率等相关因素结合起来。模型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 使用的产品更加广泛。其主要缺点是对同一等级的债务人采用了相同的等级转移概率和违约概率, 实际转移概率和违约概率是历史上多个信贷周期的平均值, 因而不能够反映特定承租人当前的信用质量变化情况。而且, 对于我国应用此种方法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 在较短的时间内应用Credit Metric模型评价信用风险还不太现实。Credit Risk+模型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用:伯松过程使得计算非常有效, 承租人的边际风险分布可以轻易取得, 模型集中于违约风险, 需要估计的变量很少。缺点是忽略了信用等级的变化, 使得每个承租人的风险相同, 也不能处理非线性金融产品。

RAROC (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模型。由信孚银行最先引入。根据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RAROC模型被看作是一种经过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模型。此模型是在欧美市场被广泛应用的一类基于金融市场信息的模型, 其主导思想是计算单位贷款风险的收益率并与基准相比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款定价。其计算表达式:RAROC=贷款收益/贷款风险。贷款收益反映了某项贷款在规定期限内的预期收益, 其中包括利差收益, 手续费等扣除预期损失及营运成本。贷款风险是对不可预期损失或风险资本的计量, 其确定方法主要有通过计算融资租赁资产在一年的市场价格的不利方向的变化来计量不可预期的损失, 和通过历史违约数据的试验模型来计算贷款风险。得到RAROC值后, 与临界风险收益率进行比较, 大于则开展此业务, 否则拒绝。

总之, 通过对每种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 每种模型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尤其对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 每种模型也存在着不同的应用难度。部分模型虽然目前应用到我国市场不够现实, 但是却为我们打开了视野, 为我国在融资租赁信用风险计量与管理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三、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中刚刚起步, 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经销商的经营目标与金融机构利益之间的冲突。经销商的经营目标是考虑自身经济利益, 追求的目标是销售量最大化;而融资机构在融资期限内着重从风险角度考虑是否能降低汽车融资风险。二是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难于准确测算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信用环境下, 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信用消费决策不谨慎, 过高估计自己的消费能力, 申请的融资金额往往高于还款能力;一部分人根本不具备汽车消费能力, 也贸然借钱买车;还有一些购车者缺乏信用道德观念, 不按时还款, 甚至诈骗。三是融资机构对融资服务对象成本高。金融机构要比较全面、真实地掌握承租者的资信状况, 如果不能借助公共的信息平台, 就要投入不少人力和物力对他们进行个人信用调查和审核。一旦出现违约, 特别是对违约车辆的处置和变现都很困难时, 金融机构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大大增加了服务成本。

(二)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具体有:

(1) 借用商业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为了控制承租人的信用风险, 应尽快建设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信用风险与历史信用状况有着密切关系, 历史违约数据可以较为合理地反映出承租个人的信用状况。目前,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估系统只要在银行有贷款或者信用卡的个人, 就会自动拥有个人信用报告。征信系统, 可以真实地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根据信用等级,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可以进行前期、过程中审查, 加强风险控制。所以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借鉴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估系统, 对承租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并增加对个人信用系统的考核纬度。

(2) 建立健全汽车金融消费法律体系。汽车融资租赁是一个信用消费特征比较明显的行业, 由于目前国内个人征信体系与企业信用体系处于初创阶段, 缺乏信用等级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对于失信者进行惩罚的措施还很不到位, 造成租赁车辆被盗, 被诈骗, 被典当抵押的情况时有发生, 且国内尚无相关汽车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汽车租赁经营企业一旦遇到此类问题, 很难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 使合法经营的汽车融资租赁企业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 租赁企业投入大, 风险大。

(3)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系统。社会征信体制的缺失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之一, 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迫在眉睫。完整的社会信用征信系统一方面可以为各类金融公司提供完整全面的消费者的历史数据, 为金融公司做出授信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另一方面, 完整的社会征信系统对于消费者的信贷消费行为也将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拥有了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 汽车融资租赁经营公司可以选取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范围将更加广泛, 可以运用较高技术含量的模型, 更加准确地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控制与管理。这将对汽车融资租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促进此行业的良性发展。

(4) 共同承担风险。银行、经销商、中介、保险公司、汽车制造企业共同承担风险。一般来说, 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对少数几种资产的不确定性, 它是公司自身能够控制和回避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单个承租企业的内部实行融资租赁资产分散化策略或组合投资策略, 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投资组合内各种资产风险实现自然对冲, 克服融资租赁投资的集中性和单一性, 提高融资租赁投资的安全性, 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5) 设立专门的汽车金融公司。我国由于现在还没有权威的全国性信用机构来收集和提供完善, 丰富, 全面的信用信息, 也不存在合理的收集、汇总、加工和使用机制, 缺乏对于信用评分系统应用的良好外部环境, 所以, 加紧建立个人以及企业社会信用征信体系成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应用信用风险评分模型的当务之急, 完善的征信体系可以为融资租赁公司的授信决策提供坚实准确的数据基础, 使得融资租赁公司在追逐巨额利润的同时, 有效规避坏账产生而带来的风险。

总之,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具有普通的汽车信贷业务无法比拟的优势,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开辟出了一条销售汽车的新途径, 使得汽车销售渠道更加通畅。与此同时, 也要更加关注汽车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 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汽车金融消费法律体系, 担保法律制度等完善的法律制度, 从而保证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稳健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洁:《企业融资租赁筹资成本核算探讨》, 《财会通讯》2012年第11期。[1]洪洁:《企业融资租赁筹资成本核算探讨》, 《财会通讯》2012年第11期。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2

二、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十大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 汽车融资租赁,是指融资租赁公司根据承租人对租赁车辆与供应商的选择,与供应商签订《车辆买卖合同》购买相应车辆并根据其与承租人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分期向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期满,租金付讫后,出租人将租赁车辆以象征性的价格无条件过户给承租人的交易行为。上述属于典型的直接融资租赁模式,而承租人将自身已经拥有的车辆出卖给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并租回使用,分期支付租金,从而达到融资目的的模式,即售后回租模式。在这两种基本模式下,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能力、伪造汽车销售发票及机动车登记证、承租人与汽车供应商恶意串通不提供或者提供与正常价值严重不符的车辆、在回租模式下将车辆重复进行租赁融资等,骗取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签订相关合同并非法占有所融资金,甚至将所租用车辆用于倒卖或者抵押牟利。

应对措施:1、对承租人及担保财产、担保人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分析及核实,除常规的资料信息外,主要关注点还应包括:承租人及担保人的工作单位及工作稳定性、薪酬、单位职务及社会职务、家庭成员情况及其财力、购买的车辆是否与本人实际情况匹配、承租人及担保人的征信情况、涉诉情况、被行政处罚情况等。2、在相关合同条文中明确约定或者单独出具声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将在发现合同诈骗情形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其所提交的所有材料将作为证据使用,这一点对于惯犯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震慑作用;3、保留好相应尽职调查原始资料,在发现合同诈骗时,尽快整理报案材料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报案的环节上,根据实务经验,除了准备详尽资料外,最好能通过较短的篇幅或者图形可视化的模式向公安机关描述整个合同诈骗的过程,以降低公安机关对事实的认定不清而将案件归为民事经济纠纷而拒绝立案的风险。

(二)租金拖欠的风险

租金拖欠风险是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主要是指承租人到期不能按时或者足额向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交纳租金的行为。

应对措施:发生租金拖欠,承租人给出的理由往往真真假假,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不能以承租人所描述的理由作为其后续应对措施的依据,建议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以拖欠时间为依据,将拖欠租金行为的对应措施划分三类:1、关注,此时公司业务人员应对承租人进行催收并调查拖欠原因;2、严重关注,由公司法务部门或者律师起草相关函件以公司名义向承租人发出,并告知其法律后果;3、司法措施,提起诉讼或者仲裁。

除此之外,为避免进一步的损失,承租人在收到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发出的函件后仍拖欠租金的,建议承租人在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组织力量实施自力救济,或者在承租人签署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融资租赁合同并进行公证的前提下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达到良好自力救济或者执行效果,在车辆上装有一部或者多部GPS系统必不可少,同时根据实务经验,执行时机最好是选择在汽车的行驶途中,这主要是避开承租人的势力控制范围,避免无谓及非理智的纠缠。

(三)保证金、违约金认定的风险

融资租赁保证金是指为了担保或保证承租人全面及时履行支付租金等应付款项的义务而由出租人向承租人收取的金钱。保证金并不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担保方式,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85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金钱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形式特定化后,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以该金钱优先受偿”的规定,当承租人将金钱以保证金的形式特定化后交由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占有并作为其债权的担保时,该保证金即成了动产质押金,受到法律保护,而根据双方协议约定,保证金在还有余额的情况下还可转化为预付租金

用作最后几期租金的结算。保证金的性质和作用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不同而不同,因此为避免歧义及产生纠纷,在订立保证金条款时应就保证金的作用、金额、支付方式、是否计息、保存及处置方式等各方面进行明确约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保证金可以与违约金或者定金共存,在汽车融资租赁合同中不能将保证金、违约金或者定金进行混淆,以免不能全面保护出租人利益。

应对措施:1、在汽车融资租赁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保证金的保证范围应包含车辆修理费、过路费、运管费和车辆罚单款、年检、车船税、逾期未付的租金、保险费等应由承租人向第三方支付的其他应付费用,同时约定保证金一旦动用,乙方应于具体确定的日期内补足保证金金额,逾期未补足的即视为乙方根本违约;

2、在实务中,由于违约金金额受到造成的损失30%的上限限制,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而有些时候损失难以认定,因此约定违约定金以及保证金必不可少。违约定金可以约定为不超过融资租赁合同标的额的20%,在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中,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义务相对较轻,定金罚则基本上没有施展余地,而当承租人不能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履约时,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没收违约定金,当然是否能全部没收还要视违约的程度而定,这就需要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属于根本违约的情形。而且违约定金由承租人交纳给出租人,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具有主动权,该部分保证金亦可约定无息使用,冲抵最后几期租金,如此可以提高汽车融资租赁公司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违约定金的约定对汽车融资租赁公司防范风险与提高资金使用率不失为一剂良药。3、虽然违约定金与违约金只能择一而主张,但是并不是代表在实务中不可以同时约定违约定金与违约金。因此在约定违约定金的同时,还可在诸如车辆保养、年检配合等方面约定单

次的违约金,发生纠纷时可选择适用,而且如此约定必然会对承租人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合同的全面履行。

(四)车辆被无权处分的风险

在直租模式下,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根据承租人的选择购买车辆后,将车辆登记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名下,车辆被无权处分的风险较小,但在售后回租模式下以及即便是基于直租模式,考虑到操作的便利性、税收成本以及后续车辆使用过程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等因素,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和承租方往往并不办理车辆过户手续,或者在购买车辆时将车辆直接登记在承租人名下,甚至有些承租人要求将购车发票直接以其名义开具,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机动车登记管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车辆登记证并不是车辆的所有权的证明,但这在实际生活中却大大增加了车辆被承租人以出售、抵押、出质等方式进行无权处分给第三人的风险。

应对措施:1、避免将车辆权证如机动登记证、行驶证、机动车发票等登记于承租人名下;2、无法避免时,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授权承租人将车辆抵押给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并在登记机关依法办理抵押权登记;3、在车辆的显著位置作出标识,足以让第三人在与承租人交易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车辆为租赁车辆;4、证明第三人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规定,证明第三人属于负有交易时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行业或者地区主管部门的规定在相应机构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查询的义务主体。

(五)车辆被查封、扣留的风险

租赁车辆涉及刑事案件,被作为犯罪工具、赃物、证据等被公安机关扣留,或者涉及第三方民事经济纠纷,租赁车辆作为承租人的财产被法院查封、扣押,上述情况也屡有发生。虽然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依据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在拍摄或者制作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后返还车辆,但实务操作中难度不小。同样,在租赁车辆涉及承租人与第三方的民事纠纷中被法院保全、查封的情况下,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无法取回车辆的风险依然存在。

应对措施:1、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应积极争取公安机关及法院对车辆所有权的认可,包括递交购买合同、发票、融资租赁合同、机动车登记证等一系列证明材料;

2、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在上述情形下,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承租人提前支付全部剩余租金及违约金,及时向承租人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并要求承担相应责任。

(六)车辆被盗抢、毁损及灭失风险

在汽车融资租赁中,汽车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虽然汽车的维修、保养、安全性责任均由承租人承担,车辆被盗、毁损及灭失风险亦由承租人承担,但是所有权属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为充分保障自身权益并从有效控制维权成本的角度考量,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必须充分重视车辆的被盗抢、毁损及灭失风险。

应对措施:1、要求承租人购买保险,一般实务中,第一年的车辆保险由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收取费用,代替承租人购买保险,受益人是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但第

二年开始的保险是由承租人上完保险后,将保险单寄给汽车融资租赁公司,这就需要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与承租人做好沟通及时续保,同时与有关保险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在续保时有任何异常给予提醒。此外,融资租赁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若承租人怠于购买保险,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有权从保证金中扣除相关费用代为购买。至于保险的种类,除了常规的交强险、车辆损失险外,盗抢险等险种必不可少。2、目前的.GPS及GMS防盗系统功能也足够强大,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应该在安装及维护、更换等环节予以充分的关注,通过定期的检查,保证上述防盗系统正常运行。

(七)被交通行政处罚及被第三人索赔的风险

对于融资租赁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的风险,同车辆涉及刑事、民事案件而被查封、扣押的风险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由于对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不甚了解,致使司法及执法机关在实务中惯性地将涉事车辆当做承租人所有车辆进行扣押,特别是在一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中,相关登记并未登记在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名下时。不同之处在于若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在操作融资租赁业务时对承租人的认定存在过错,如承租人为自然人时其并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而当承租人为物流企业时,该企业并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资质或者资质已过有效期等情形下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仍然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应对措施:1、在操作融资租赁业务时,对承租人做全面的适格承租调查;2、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承租人符合使用租赁车辆并开展相关业务的一切资质条件,并承诺由于该原因导致的一切损失及索赔均由其承担,若汽车融资租赁

公司承担责任的,事后可向其进行追偿;3、积极与交通执法机关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其对车辆所有权的认可进而做出合理处置措施;4、与交警指挥中心或者车辆管理所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出现公司所有车辆号码的违规、过户等事项时能及时通知到公司。

(八)车辆质量瑕疵风险

在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中,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是基于承租人对车辆及供应商的而选择而购买车辆交由承租人使用,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仅收取租金,供应商直接向承租人进行交付并由承租人进行验收确认,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并不对车辆的质量承担任何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其对承租人选择车辆或供应商进行了干扰,这在一些厂商系的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发生的概率更高。

应对措施:1、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并未干涉承租人对租赁物及供应商的选择,车辆质量瑕疵与其无关,承租人不得以此为借口拒绝履行交纳租金的义务。2、在实务中,一些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为规避风险也为操作的便利性,会采用委托购买的方式,委托承租人购买车辆,根据委托代理原理,代理人的代理效果最终归于被代理人即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但是购买过程中的行为却是由承租人做出,其作为受托方充分行使其对车辆和供应商的选择权和确定权,依据自己的技能独立自主选定向供应商购买车辆。通过上述操作,能有效防范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出现因干扰承租人的选择权而带来的相应责任。

(九)“营改增”带来的税收风险

根据财税[]37号《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简称“37号文”)的规定(已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2月9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简称“106号文”替代),从1月1日在上海开始试点的交通运输业及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已经在208月1日扩展到全国范围。汽车融资租赁作为有形动产租赁,属于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营改增”后,汽车融资租赁中直租模式业务的税率实际从5%提高到17%,但是购买汽车环节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税负并未随着税率大幅提升。然而在回租模式中,由于承租人出售车辆的行为不征收增值税也不征收营业税导致承租人不一定愿意开具发票,对于承租人为自然人的更不可能开具,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也就无法进行进项税的抵扣。

应对措施:1、加强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对税收政策以及当地税务机关的操作口径作充分了解和沟通,此外,财务部门必须根据“106号文”的规定扣除承租人收取的车辆本金价款后以及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计算销售额;2、直租模式中要求供应商开具积极要求回租模式业务中的承租人(亦为供应商)开具发票,因为根据“106号文”的规定,虽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以开具普通发票,这有利于确定车辆本金价款金额,即使不开具发票也应要求其开具相应收据。

(十)资金来源单一的风险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特别是内资试点的公司开展业务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由于银行贷款的收紧以及利率原因,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为实现机构的全国

网络化布局以及进一步拓展业务市场,如何解决好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成为了亟待突破的瓶颈。

汽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篇3

一、从汽车贷款的特点看其信用风险防范的难点

任何贷款都会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都需要进行信用风险的防范,汽车贷款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汽车贷款相比其它种类的贷款又有很多的独特之处,而这些独特之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贷款信用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特点,因此,本文首先就结合汽车贷款的特点来分析一下汽车贷款的信用风险防范的难点。

首先,汽车贷款作为个人消费信贷的一种,它相比法人贷款的风险防范具有更大的难度。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是因为我国银行更为熟悉的是向法人进行贷款,特别是向企业法人进行贷款,而对个人消费信贷的评估相对陌生。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企业法人,公司金融服务在银行业务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银行在公司信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个人消费信贷领域,银行积累的经验就相对少得多。另外,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的信息来源相对缺乏,因为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个人信用的衡量相对困难;而虽然企业征信系统也同样并未建立,但如果是给公司贷款,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数据,并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相对充分的掌握公司的信息。

其次,汽车贷款通常是一种以汽车为抵押的贷款,它相比不动产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具有更大的难度。就不同种类的消费信贷来比较,汽车贷款相比住房贷款也具有更大的风险。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房地产的保值性很强,再加上很多银行所规定的20%的首付和以后各期缴纳的供楼款已经把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降低了相对较低的程度。然而,汽车的保值性就很难讲,这一方面是因为汽车这种商品本身相比不动产损耗更容易、折旧速度更快;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汽车的价格更容易随着我国入世的影响而下跌,相比之下,房地产作为非贸易的商品则可能受到较小的冲击。此外,二手汽车的处理相比二手楼的处理也更为困难,这也使得用汽车做抵押的风险系数大大增加。最极端的情况则是贷款人连车带人一起跑掉,使得银行连二手汽车也得不到。综合上述因素,用汽车做抵押的风险实际上是不小的。

最后,汽车贷款的期限一般最长可达五年,它相比短期贷款的风险防范具有更大的难度。尽管汽车贷款的偿还期限与住房贷款相比要短的多,但是这种贷款通常也不是一年内偿还的短期贷款。就银行的经营风险来看,期限越长,风险也就越大。我们这里暂时不探讨利率风险、经营风险等因素,仅就信用风险来看,在汽车贷款的偿还期内,贷款人的财务状况和其它诸多方面很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一问题虽然目前在汽车贷款的风险管理中还不是很突出,但是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分析也是不能完全忽略时间跨度的因素。

二、我国汽车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的现状与问题

针对汽车贷款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很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都采取了一些风险防范的方法。应当说,这些风险防范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汽车贷款的信用风险,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地说来,实务中所采取的防范信用风险的方法有抵押、风险转移和信用评估等。

1、抵押。就汽车贷款的运作模式来看,抵押是最常见的一种模式,这是因为,汽车贷款往往都以汽车本身作为抵押,这是最可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前面所分析的汽车作为抵押物所存在的种种缺陷,以汽车为抵押实际上仍然存有很大的风险。为此,一些金融机构往往允许贷款人以住房进行抵押,并且给与那些用住房抵押来买车的人以更大的贷款额度。这样做得好处是,通过住房抵押降低了一部分汽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因为房地产的保值性更强;然而,这样做的弊端就是,这种在汽车和住房之间选择自由恰恰使得那些偿还能力较弱的贷款人依然选择汽车做抵押,从而没有真正的解决以汽车作为抵押品所存在的风险。

2、风险转移。到目前为止,风险转移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汽车贷款风险防范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把本来应该由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经销商等机构。这样做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用风险的问题,而只是将风险转移给了它人。保险公司为了市场份额往往忍受着这种高的风险,但其结果却可能是损失巨大。这种风险转移的方式实际上对于汽车贷款市场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银行由于风险的转移而缺少了审查贷款质量的内在动力,从而容易在贷款审查上把关不严,最终容易积累大量汽车贷款的风险,因此,以风险转移为主导的风险防范模式必须得到转变。

3、信用评估。当前,很多汽车贷款机构都要对贷款人的信用进行评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然而,根据笔者的有关调查发现,很多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过程流于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金融机构认为风险已经转嫁给了保险公司、经销商或购车人所提供的保证人,而自身并不比承担主要的信用风险。因此,评估工作在一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得汽车贷款的风险在源头上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这就给汽车贷款的风险防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完善我国汽车贷款信用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

既然我国汽车贷款在信用风险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漏洞,那么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降低汽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具体地说,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建立、完善并充分利用个人征信系统。尽管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个人征信系统是控制个人信用风险的最有效的一个途径。目前,上海等地已经建立了这套系统,其它很多地方也在着手建立这一系统,尽管这套系统在近一段时期内由于数据的不充分还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我们相信,个人征信系统发挥作用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一时间尽可能的提前,然后利用个人征信系统来进行信用的评估和风险的控制。也许有人会担心,很多金融机构可能不愿把好的客户资源拿出来共享,但事实上,只要这些机构愿意公开信用较差的客户信息,让不守信用的客户在其它地方也借不到钱,那么对于银行的信用评估就已经很有意义,而且也促使客户不敢轻易赖帐。此外,如果考虑到社会性的征信系统的建立尚需一定的时间,那么汽车贷款的提供方则可以暂时利用内部的信用系统来进行评估,等到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初具规模后再取而代之。

2、重视贷款过程中信用评估并完善评估的方法。金融部门在授予客户汽车贷款之前,应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估,金融部门应该重视信用评估的工作,这是降低汽车信用贷款风险的关键。尽管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目前还未完全建立,信用评估的工作相对比较难,但是只要有科学的评级体系和评估人员的专业判断,信用评估仍然可以在贷款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信用评估可以采用信用许可模型及行为计分模型两大类。信用许可模型用来决定是否要授出该信用;行为计分模型则用来决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及不同的得收帐方法。表1列举了美国某汽车金融公司的信用许可判断系统;表2则列举了信用计分模型常见的一些变量: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4

投融资模式的含义指以项目建设或相应组织结构背景和名义, 其形式多样, 比较灵活, 以预期收益为动力, 其各种形式均要保证低风险运行, 在建设特定项目目标时, 可以通过投融资模式获取大量资金用于项目生产运营。本论文以我国高速公路运输设备的融资租赁方式为例, 建立相应模型进行分析, 运营的主体是融资租赁企业, 采取多方参与的方式, 如商业银行, 生产制造商、高速公路运输公司等, 资本的运营方针策略是对高速公路运输设备进行投资, 这样可以使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资本增加。

本文将融资租赁模式应用于分析我国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运营上, 融资租赁模式, 其主要原因是结合融资租赁模式的研究和我国高速公路运输行业面临风险的研究,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债务融资方式。在整个高速公路运输行业服务中, 高速公路运输商在其项目建设中, 对其而言风险是能否获得需要的资金购买某设备, 其出租人、租赁公司能否使其在低成本下融资、投资与收益是否能平衡。对总体融资租赁模式进行相关分析可得出, 融资租赁模式所有参与者的风险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对融资租赁模式中各个相关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及其面临的各种相关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于使所有高速公路运输行业参与者合理预测和回避风险有着较强的实际意义。

►►二、高速公路融资租赁信用风险评估

估计风险是指在对风险事件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事件和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概率及导致损失做出定量的估算的过程, 定量的测量风险事件。例如, 美国的一种估计风险的方法—骆驼评级法码主要研究的就是风险事件的大小问题”。在对研究项目进行风险估计和分类后, 可以运用骆驼评级法码计算风险事件的大小。相关的使用人员可以通过风险事件资料分析和估算加强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及问题环境的了解, 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条理估计, 从中可以获得实现目标较好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项目可性。因此, 要合理预测各个计划措施的后果, 以便建立风险估计模型, 通过模型的建立可以列出一切设想结果和各种计划方案。风险估计是按照行动的这一机理建立的, 它有条不紊地把可能的都罗来作为行动方案。因此无论任何情况都可以用风险估计模型进行评价, 要分析和研究上述问题后, 将建立起来的众多风险估计模型组合在一起进行工作, 才能计算出各每个风险估计模型所能预测的相应风险事件组合起来的整体效果和模式主体能接受的风险事件的整体效果。评价选择测试模型研究的是事件各个过程中的的总风险及其之间的作用, 另外就是事件的总体影响。事件总体风险是指在把单位风险事件量化处理, 利用科学理论的方法, 在计算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计算来得出时间的整体综合风险值。

►►三、高速公路融资租赁信用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一般来说, 对于高速公路融资租赁模式经济可行性分析和评价, 有以下三种方式, 其分别为:

(1) 简单的成本比较方法。

简单的成本比较方法是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讲相对比较简单, 它不会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 直接比较购买成本和租赁成本, 因此该方法主要适合于周期相对较短的经营性租赁。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的是融资性租赁, 该租赁方式的租赁期限比较长, 不适合采用该方式进行比较。

(2) 成本现值比较法。

该方法就是把其他任何时期产生的成本折算为现有的价值进行比较。企业在进行方案分析时, 如果遇到两个或更多的项目的经济效益相近时, 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通常来讲, 经营性租赁可以采用成本现值比较法, 但是针对融资租赁来讲, 成本现值比较方法和净现值比较法都能够采用。

(3) 净现值比较法。

净现值就是指项目远期的资金流入量的现有价值与租赁项目远期的资金流入量的现有价值之间的差额, 也称S2。

►►四、高速公路融资租赁信用模式

净现值比较法是西方某经济学者“经济人”作为前提, 提出基本假设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也是本论文构建融资租赁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经济人假设内容是:人们目标是以自己利益最大, 并且完全了解自己所处在环境和环境中各项信息和知识, 对信息和知识的认知程度十分丰富并且及其透彻清晰。在交易中人们会逐笔地评价其风险和收益,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以便对自己更加有利, 作为个人, 无论其地位如何, 本质是一样的—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 满足个人需要, 经济人假设的融资租赁模式运行过程及其分析为:第一, 对于承租人 (高速公路运营商) 来讲, 申请贷款的方式是, 凭借承租人预期的盈利做为担保的条件和代价来进行, 通过银行对其生产特性和信用级别的评价, 使其在相应的条件下风险降到最低, 使租赁人愿意投资和贷款, 以便其获得最大的资产使用权限。第二, 对投资的银行来讲, 在保证未来收益稳定的前提下, 在较低风险下获得较高的收益;第三, 在银行的贷款利息小于投资人预期收益率 (r < R) 时, 在高收益的引诱下, 将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参与到融资租赁模式中去, 以便获的更多收益;第四, 对生产商来讲, 其加入融资租赁模的模式是扩大其销售, 以此获得更大利润;第五, 对融资租赁公司来讲, 其获得更大利润的方式是有效地运作其资金、合理管理融资租赁业务。综上所述, 本论文讨论的融资租赁模式是高速公路而言是项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用的模型。

►►五、结论

本文通过高速公路融资租赁风险的评估和模式的分析, 提出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判断, 不仅对于高速公路行业, 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评估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峰, 李汶华.小样本数据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1 (1) :28-32

[2]马超群, 李红权, 周恩, 杨小光.风险价值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 2001 (5) :16-23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担保;风险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形势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其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技术的发展,形成技术产业化和企业规模化;另一方面,要从企业融资方面着手,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不断增加的局面。可是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多数并不能提供具有足够资产和资格的中间担保人,也正因如此,很多时候中小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经营风险增大难以评估。

1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圈产生风险的原因

这里谈及的中小企业的担保圈可以按照其形态划分为不同的担保形式,常见的我们将其划分为简单担保、连环担保和交叉担保,以及“家族式”担保和“倒金字塔”式担保等。无论是怎么划分,也无论是哪种担保形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担保圈产生风险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1中小企业担保圈同质化以及泡沫化 担保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同质化和泡沫化使得担保圈自身风险更具有隐蔽性,同时也具有突发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属性决定了其风险的放到效应,一旦担保圈发生风险,就会快速蔓延扩张。中小企业在整个商业金融担保体系中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信用资源先天不足,这是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周转快、经营收入波动大且固定资产少等原因决定改的。而这些中小企业彼此形成担保圈之后由于个别企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整个担保圈一旦发生风险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应先相关的担保企业和被担保企业都出现风险甚至是危机。

1.2 中小企业担保圈内过度担保现象普遍 中小企业进行过度担保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自己企业的担保能力没有明确的知悉,二是知道企业自身的担保能力却恶意透支担保能力,甚至存在骗贷骗保的动机。这就会加大企业运营风险,同时增加了担保圈的风险,形成分先积累,最终在圈内形成泡沫。如果任由风险和泡沫积聚和蔓延,就会为担保圈风险集中爆发埋下了隐患。

2 防范融资担保圈风险的措施

2.1 做好对问题担保圈内企业的管控 认真做好各家中小企业的风险管控是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圈风险的第一步。融资机构首先要对于一些经营不规范实体的实体经济或是企业法人有不良道德记录的企业做好考察,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其次,要分辨中小企业的偿还贷款以及担保贷款的能力,分理出靠那些经营和投资收益不足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的经营利润并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往往只能通过借新账还旧账来维持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最后,应该对中小企业加强现金流分析,对于高利贷、高成本的融资项目避而远之,同时制定出与企业自身的资金用途相匹配的融资期限等内容,避免资金挪用、短贷长投。另一方面对担保人的管控也至关重要,为了降低融资风险,需要做好契约、合同等相关的法律保障,对于担保责任和债务债权关系要始终明确。作为担保人的企业,要确立谨慎的担保原则,在贷款中尽量避免与担保额度较大或者贷款额度较大的企业发生直接的担保或者债权债务关系。

2.2 实行“大圈化小”,防范担保风险 对于这些中小企业形成的担保圈,商业银行首先应该知悉每一个担保圈的组成成员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是担保圈与担保圈之间的联系,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绘制出关系示意图,并能够做好必要的链条切割,保证担保圈的正常秩序,避免关系错综复杂的担保圈形成。其次,资金链条的断裂使得整个系统性风险增加。商业银行难以迅速以及有效地识别圈内企业偿债能力变化、资信状况变化和担保能力变化,对这部分信贷资产较难以管理。中小企业的企业贷款风险将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扩散为系统性、区域性贷款风险,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信誉。

2.3 对于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价要建立完善的制度 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企业法人代表资信评级制度和企业总体资信评级制度,强化企业信用观念,以信用等级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实施优惠贷款条件,甚至可以给予无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对于信用差的企业,不予贷款或提高贷款条件,或必须有反担保措施。

2.4 做好系统性担保圈风险的化解 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的化解需要在商业银行担保过程中的“前、中、后”进行担保圈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形成系统性的控制以及防范化解风险的机制。担保圈内业务的“前、中、后”密切配合,进而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才能有效降低担保圈风险的发生。

①这里所谓的“前”是指前台业务部门,在营销环节前台业务部门责任重大,在调查时对于企业提供的担保信息要认真核查,确保其可信度,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营及负债情况。同时还应该了解企业在其他金融企业之间的融资担保情况,分析客户所在担保圈的总体风险状况。②中台审批部门就是上文中所说的“中”,在审查审批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加强授信审查,对于中小企业的授信情况施行动态审查和管理。同时全面分析借款人所具备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和贷款担保人的担保能力,也就是代偿还能力,并对其授信额度以及相应的限定使用条件进行细部审核。对与有历史违约记录或是不具有资格的借贷企业和担保企业不提供融资服务。③最后一点就是这里要谈的后台信贷管理部门,该部门在商业银行整个管理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要做好这最后一关的把控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起实时有效的日常监控和预警机制,通过贷后持续监测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金融情况,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复杂的担保圈,如果有风险发生的迹象便可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资产保全工作。二是要对担保圈贷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三是要建立防范担保圈贷款风险的长效机制,做好总体安排部署准确进行担保圈风险识别和分类。摸清担保圈风险底数并制定化解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堂保,刘蓉.对担保圈贷款风险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2(1).

[2]高珊.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3]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4]崔芳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篇6

关键词:贸易融资,信用风险,表现特点,管控路径

在国际贸易融资的系列风险中,信用风险是最关键的风险因素之一。对此,作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生涯,论述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特点和危害,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据此分析管控信用风险的有效模型和路径,点明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及应该起到的作用。

在当今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日益全球化和普遍化的背景下,保理、福费廷、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基于应收账款转让的新型贸易融资产品迅速崛起,国际贸易融资风险也日渐复杂化,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信用风险。

一、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表现和特点

所谓的信用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各种因素而不能及时、适当、充分地履行承诺的可能性。过去,在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有两种内涵,就法律视角而言, 是债权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违约风险;在赊销过程中是指买方到期不付款 (还款) 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造成货款拖欠或无法收回的可能。无论哪种角度,都通常被定义为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风险。

如今,从组合投资的角度关照信用风险,已不仅仅是单方面损失的问题,投资者 (银行) 的投资组合不仅会因为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而发生损失,而且交易对手履约可能性的变化也会给组合带来损失。一方面,一些如信用等级被降低、投资失败、盈利下降、融资渠道枯竭影响交易对手信用水平的事件一旦发生,公司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另一方面,现代资产估价和风险衡量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贷款等流动性差的金融产品的价值能得到更恰当和及时的衡量,其发生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可以及时地在资产估价中得到反映。故此可以说,现代银行在贸易融资服务中的信用风险应该包括交易对方的直接违约和其违约可能性变化而对银行产生的风险。

作为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关键风险,信用风险具有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一方面信用风险多数情况下取决于用款方向、借款人经营管理能力、借款人财务状况甚至借款人还款意愿等与借款人明确相联系的非系统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系统风险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贸易融资等信用产品的流动性差,缺乏二级市场,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不易获取。这两大特点的存在提升了管控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力度。

二、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探源

国际贸易融资本身涉及的领域、范畴、事务、层级繁多,其信用风险背后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从整体来看主要由如下四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就国内环境而言,国人信用意识淡薄,企业信用制度不够完善

传统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缺乏信用意识酝酿的基础,有的只是朴素江湖义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普通的信用观念和意识依旧比较淡薄。特别是国有、集体企业在资本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带着实用理性的思维向银行贷款,对如何还贷考虑不足,甚至没有认真正视这个问题。微观领域的忽视影响了宏观体制的构建,目前国内企业信用制度漏洞百出,问题贷款和资金比比皆是。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截至2000年末,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商业银行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犯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虽然,近年的数据有所下降,但问题依旧相当严重。

(二)从国际环境方面来看,海外企业单位鱼龙混杂,信用情况也比较复杂

虽说以欧美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在金融信用方面的制度、法律支撑和信用意识等方面比较到位,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用问题,尤其是在其强势经济的地位造成的制度霸权的情况下,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融资实际上存在着违背合理公平信用问题的因子,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弱势经济区域企业组织的刻意恶意不守信用的动机。另外,欧美之外的亚、非、拉等其他区域,基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不同,在信用方面也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问题,是滋生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温泉。

(三)就法律规程方面而言,担保法和票据法的冲突和缺陷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社会和世界是法律社会,法律是规范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武器,也是管控信用风险的重要依据。不过,信用风险也容易从法律的漏洞中产生,其中对此影响最大的当属担保法和票据法的冲突和缺陷。对于担保法,我国担保法第7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对保证人的义务及应有行为能力及义务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实际上是“担”而不“保”。对于票据法,由于各国票据法差异很大,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由于票据适用所产生的冲突不可避免,信用风险由此有了猖獗的空间和可能。

(四)就微观事件而言,应收账款债权的转让是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产生的直接因素

应收账款债权作为新型国际贸易融资的核心和法律基础,如果其转让中存在隐患,也就是说债权在转让的合法性和可转让性上存在问题,势必影响作为新型国际贸易融资的顺利进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违约风险与债权的合法性和可转让性直接相关,如果债权的转让人即出让方的债权不合法抑或债权不可转让,而转让人却转让了债权,那么信用风险就应运而生了。

三、管控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的路径分析

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追求利润的企业或金融单位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系列途径、方法和模式,其中切实有效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最保底的原始对策

信用风险衡量标准。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问题是信用风险评估,在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具实践操作价值和公正意义的衡量标准的存在与否及适合与否,所以构建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对此,特定个体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应该根据自身所涉及的国际贸易融资的具体情况,开发、完善、持续改进判断“违约与否”形成信用风险的分类评估模式的模型与方法,进而确立更为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衡量标准。

(二)最舒心的管控模式

企业信用评级管理。由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复杂性,信用风险衡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始终具有滞后性及有限性等特点,一个更有效且贴现的管控模式是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强化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动态管理,不但在交易发生时进行信用评级,在交易发生后也定期考察该贸易的进展及借款企业营业情况和财务状况,随时评价其信用等级。国际风险管理协会、全球风险协会、国际内部控制协会等全球性的专业协会及各国内审、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机构组织应该注意关照各个企业组织参与国际贸易融资的表现,以权威第三方的角度进行信用评级,并定期公开评定情况,为相关组织涉入国际贸易融资作参考。对于我国,应该积极培育相应的信用评估机构,以便强化提升评定企业信用的话语权,为国内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事务保驾护航。

(三)最得力的辅助手段

各种信用衍生工具。信用衍生产品是指以贷款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为基础资产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违约互换、收益率全额互换和信用相关票据。信用衍生产品可增强银行调节和管理信用风险的灵活性,可使银行资产的纯粹信用风险可以上市交易,进而使得对信用风险管理有了直接的数据来源和市场参考。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将信用风险剥离出来,可避免将投资撤出或转卖对客户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管控管控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最得力的辅助工具。

(四)最直接的有效举措

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无论哪种方法和模式,在管控管控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有限性,融资主体很难避免剩余风险的存在。对此,如果不想主动接受,可以求助于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借助于信用保险损失补偿机制,出口商收汇有安全保障,银行愿意提供资金融通,便于企业获得出口融资;通过投保信用险,出口商可以了解买家信用情况,加强应收款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五)最彻底的根本路径

探索深入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国化道路。对于国际贸易融资而言,曾经封闭了几十年的国内企业还是一个摸索路子的新兵。入世以来,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深度越来越深,但相关配套体制却没有及时跟上和对接,是系列风险容易滋生的根本因素。对此,应该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实践过程中,借鉴海外担保法、票据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结合国内企业国际融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扬弃目前的制度、法规和法律,形成与世界接轨同时又尽量争取国际市场话语权的体系,持续探索深入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国化道路。

(六)最关键的角色定位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7

一、信用风险与内部控制的整合:理论基础

合同签订准备、签订、履行、履行后评估的流程构成了信贷合同的业务循环,而且各个流程环节相互影响。通过对各流程环节的过程控制,可控制汽车信贷合同的风险。马颖(2011)构建了过程控制导向合同内部控制系统基本框架,将各类合同相关制度作为过程控制的载体;对合同四个主流程进行解构,并将各子流程环节与公司各部门进行整合。谢旭 (2000) 曾提出全程信用管理模式,指出应该在信用管理各参与部门的协调下,对信用交易管理的全过程以及每一个关键的业务环节和部门进行综合性的风险控制。程新生(2010)认为最为常见的信用风险信息报告关系是财务导向型和销售导向型,即信用风险控制分别由财务系统和销售系统负责。基于资源有限性假设,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也会有选择性地进行“风险导向型”设计。合同前期流程中薄弱的风险管理将会增大后期流程中信用风险、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反之亦然。

另外,信用风险的性质还与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一定的联系。张夕勇(2006)指出处在初创阶段的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知名度较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预测,并能够组织资源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而其成本费用的控制就可能宽松些。这是因为为了提高市场份额,销售系统多采用市场渗透战略:降低信用风险管理门槛以寻求更多的客户基础,这加大合同后期流程中风险控制的难度,比如应收账款的低回收率,进而导致了坏账准备等相关费用的增加。初创阶段企业的信用风险多为销售导向型;待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其内部控制目标的侧重点会变化,与维持市场份额与质量、严格的成本费用控制的发展战略相符,企业已拥有一定客户基础,与初创阶段相比,其销售阶段的信用风险控制更为严格。前期合同流程中严格的信用风险控制会降低后期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如坏账损失等相关费用。

二、上汽财务汽车金融服务信用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

(一)上汽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公司在开展买方信贷业务前引进准入风险控制和过程风险控制,同时稽核审计部门制定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稽核操作规程。2008年上汽财务编制了《财务公司内控手册(2008年版)》,并对汽车金融业务进行了专项审计,促进了汽车金融服务开展的规范性。2009年,上汽财务对业务岗位的职责和流程进行了重编,从制度上进行了风险控制改进。

(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司内部环境,影响着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程晓陵等(2008)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时得出,董事会实际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上汽财务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东航财务公司的组织架构较为全面,与上汽财务相比,东航财务还设有战略发展委员会、预算与审计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能规范战略计划制定、决策程序,可以从公司战略层面上规避有关风险。而预算与审计委员会注重以预算这一手段控制风险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并进行监督。

2. 部门设置方面

目前上汽财务分设了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部和经销商信贷业务部,各自成立了相互独立的风险审批小组控制信贷风险。各部门为了完成各自指标,往往造成企业次优化。此外,公司存在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业务人员常常对审批部门意见不满,影响其业绩;而审批人员认为业务人员提供的信用信息不完善。信用风险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人员,这不利于风险控制管理。

3. 受企业发展阶段影响的控制侧重点

上汽财务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其他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等。其中商业银行是其最强的竞争对手,是我国汽车信贷消费市场的放贷主体,2009年其放贷总额占信贷余额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二(王俊峰,2011)。

上汽财务2007才推出汽车金融服务并着力培养,业务处在初创期。企业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就会有不同的管理侧重点。初创期的管理目标以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预测为重,并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前期合同准备工作将侧重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对风险控制略为薄弱。

三、上汽财务信用风险管理改进对策

(一)加强内部环境建设

上汽财务可学习通用金融服务公司的风险控制经验。在业务部门,审批部门设置风险管理中心,并由专人负责;在客户信用调查、信息分析、汇报,审批各环节都明确规定各风险中心的责任。

(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完善

关于个人汽车信贷业务,对客户信用调查表的指标进行调整,增加导致信用风险的因素,如借款人工作的稳定性和风险偏好等。

关于经销商买方信贷业务,还应将管理层面纳入考虑范围内,评价客户内部管理环境对信用风险的影响。这不仅包括客户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的资产规模、信息披露质量,还包括管理层人员的能力、管理层结构的稳定性和董事会决策能力等。

(三)推出多样化融资产品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8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方式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贸易金额增大,市场瞬息万变,汇率利率风险增大,买卖双方可能远隔重洋,互相不够了解,更缺乏信任感。于是,信用证结算这种高效率低风险的支付方式颇受青睐。信用证的使用解决了国际贸易中预付和迟付的矛盾。信用证业务是商业银行集结算方式和融资品种于一体,对资产和负债业务起到直接拉动作用的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信用证业务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独立性,它独立于国际贸易的其他单据,只要单单相符,银行就可以付款,更可以因此免于进出口商之间的贸易纠纷。但是在信用证融资业务兴起的近百年来,却发生了很多纠纷和案件。各家银行在这一业务领域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放松、过度融资,导致自身陷入资金危机。更严重的是国内外很多不法商人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行为,而银行审查不力,造成银行大量的垫款。这些都是银行应该预见并且努力避免的风险。那么,在面对可以盈利却又要面临风险的信用证融资业务,各商业银行更应该深入去分析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内涵,风险成因和风险类型,从而把握信用证融资业务的操作重点,完善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对融资风险进行全方位防范。

二、信用证融资业务产生

(一)信用证融资业务产生基础

进出口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关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资金成本。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对资金都有很大的需求。进口商的资金需求一般表现在两个阶段:一是在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到组织货物出口的时候,出口商可能会因为临时的资金周转比较困难而没有足够现金备货。二是在货物出运到收到货款这一阶段,出口商交货和货款的收回时间可能不一致,会造成出口商大量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进口商对资金的需求也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一是在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到收到货物的这段时间,进口商可能会向出口商预先付了货款或者因为申请信用证而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作为担保,这部分资金就被占用了;二是从进口商收到货物到货物为进口商实现盈利前的这段时间,因为进口商进口货物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转售货物或者加工为成品后再卖出以获取利润,所以在货物利润还未实现之前,资金是被占用的。因为进出口商有融资需求,信用证融资业务应运而生。

(二)信用证融资业务产生依据

信用证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不一样,信用证融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抽象独立性”和“单单一致、单证相符”的原则。作为开证行的付款保证,信用证独立于进出口商之间签订的基础贸易合同,独立于开证行和进口商之间的开证合同,所以融资银行不受信用证以外的合同约束。信用证使融资银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关系当事人,其权利和义务都有非从属性,避免了被卷入进出口商之间的民事纠纷。信用证制度中的单证严格相符确保了出口商仅凭合格的单据就可以获得开证行确定的付款承诺,这一点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单据标准,只要持有合格的单据,就一定能收回贷款,大大地提高了融资银行的业务办理效率,降低了资产业务成本。

三、信用证融资业务方法分析

(一)出口方融资业务类型

具体如图1所示。

(1)打包放款(Packing Loan)。打包放款,又称打包贷款,指的是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出口银行以出口商提供的信用证正本作抵押向其发放贷款的装船前融资行为。目的是为了提供货物出运前的周转资金来缓解出口商的资金短缺问题。包括预支信用证提供的打包放款和以其他信用证为抵押的贷款。

打包放款的业务流程:出口商将信用证正本交给银行,经银行审核信用证后办理打包放款业务,然后在出口商收到货款后归还打包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操作流程如图2。

打包放款的业务分析:在打包放款业务中,出口商用作抵押物的是信用证。信用证仅仅是一个有条件的银行信用保证,它是一种特别的权利质押,“其特殊之处在于信用证所担保的还款来源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信用证本身虽然代表一种权利,但并非一种现实的权利,而是未来可能完全实现也可能难以实现的权利”。所以,银行是否能够收回贷款完全取决于出口商在规定时间能否按期履约发货,以及发货后能够提供与信用证相符的单据。若出口商没有满足信用证的全部条件和要求,那么这张信用证就如同废纸一样,根本不能保证还款来源。所以,单纯依靠信用证的抵押所做的打包放款业务,实质上等同于无抵押的信用贷款,银行还是要面临较大的风险。

(2)出口信用证押汇(Negotiation under Documentary Credit)。出口信用证押汇指的是出口信用证项下,卖方(受益人)以出口单据作抵押,要求出口地银行在收到国外支付的贷款之前,向其融通资金的业务。出口信用证押汇业务流程:信用证的出口方根据信用证制单、交给出口地银行审单。出口地银行审核通过后为其办理押汇,并且扣除费用利息后入账。待银行收到贷记报单后自动扣划已归还企业的押汇款。

出口信用证押汇业务分析:出口押汇的融资业务是在出口商发货装运后办理的。所以商业银行基本上不存在由于出口商不能履行信用证条款而造成的风险。这一种融资方式相比打包放款来说风险相对较小。但是风险小不代表不存在风险。出口押汇是凭信用证项下出口商的单据做的融资业务,若受益人本身的资信有问题,或者受益人是故意欺骗诈骗,那么银行还是要面对一系列风险。

(二)进口方融资业务类型

如图4所示。

(1)进口信用证押汇(Inward Bill Receivables)。进口押汇是指开证行收到议付行或交单行寄送的单据后,为开证申请人垫付货款的一种贸易融资。进口信用证押汇业务流程:当单据送到开证行后,开证申请人向开证行提出进口押汇申请并签订有关协议。开证行则为其办理进口押汇并对外付款。开证申请人取得进口单据后待押汇到期归还押汇款并支付押汇利息。进口信用证押汇操作流程如图5 所示。

进口信用证押汇业务分析:进口商利用信用证进口押汇获得了进一步的融资。进口商在申请信用证时可能仅需要缴纳部分保证金,所以在开证行对合格单据付款或者承兑后进口商必须履行信用证法律关系下的付款赎单义务的时候,开证行支付了大部分款项,而进口商并没有为货物支付全部款项。这样当进口商没有足够的资金付款赎单的时候,开证行通过进口押汇将有关的单据以信托收据的方式交予进口商,让其代替开证行报关、仓储并出售货物。进口商再将出售货物所得款项的一部分用来归还开证行的垫款。因此,进口商利用进口押汇的方式,使用很少的自有资金却可让交易顺利进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2)提货担保(Shipping Guarantee)。提货担保是货物限于单据到达目的地后,银行应进口商的申请向船运公司开立的一种提货保函即银行对船运公司出具书面担保,保证在船运公司向进口商先行放货后能及时向其补交正本提单,并换回原提货担保保函。提货担保业务流程: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先向银行(开证行)提出办理提货担保的申请,然后银行审核其近期的经营状况以及提交的单据,审核结束后向承运人出具提货担保书。在进口商提货后收到所需的单据,应立即凭正本提单换回银行的担保书,退还给银行。提货担保操作流程如图6 所示。

提货担保业务分析:在实务贸易中,单据和货物并不一定能达到“一手交货,一手交单”。有时候,出口商在发货后将所要的单据交给银行,当银行收到信用证和单据后还需要审核确认,这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完成审单后还需要时间将单据寄给开证行,所以很有可能出现货物比单据先到的情况。为了避免货物寄放在港口或者仓库受损,或者错过出售货物的好时机,进口商需要银行为其进行提货担保。这样降低了进口商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也为进口商创造了尽快筹集资金归还开证行垫款的机会。

但是这种融资方法使开证行实际上放弃了对不合格的单据拒付的权利。因为开证行如果发现单据不合格而拒绝付款,那么出口商会向船运公司追货,但是进口商已经提前将货物取走,那么船运公司只能凭提货担保的单据向开证行要求偿付。全部的赔偿责任将由开证行承担。而开证行的赔偿或许会因为货物的实际价值的上涨而大大超过信用证开证金额。

四、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类型

(一)国家风险

信用证的产生本是用于国际贸易中解决贸易双方信任问题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信用证融资业务也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贸易关系和债务关系。当贸易双方所在的国家有出现政局不稳定、战乱、外汇管制等因素,都有可能阻碍贸易的顺利进行,使双方的合同难易履行,提供融资业务的商业银行必须承受进出口企业因为这些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风险和损失。例如进口商所在的国家出现政治动荡的现象,会使商业银行面临打包贷款业务的还款来源失去保障。

(二)信用风险

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中,不得不面对借款人的资信不佳而造成的损失。所以在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同时,也要关注借款人的资信情况。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银行不可能完全知晓借款人的全部经营情况和他的资信情况,也不可能很详细地了解借款人如何使用借到的资金以及他履行合同的情况。所以这种不对称使银行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比如银行为出口商办理了打包贷款的业务,但是出口商却没有将贷款用于组织商品采购或者生产,而是将贷款用于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风险很大的投资活动中去。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货物不符信用证的要求而使交易失败,并且很可能在大风险投资中失败损失惨重,无法归还银行的垫款。更有甚者,为了快速筹集资金,制造假的信用证向银行进行融资诈骗,根本不打算归还贷款。虽然银行可以使用法律武器来追偿,但是实际上能收回贷款的可能性很小。银行将承受巨大的资金损失。

(三)操作风险

信用证业务中,内部人员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操作流程等导致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1)银行人员未落实足够的保证金或者未科学、严格地审查申请人的资信而同意为其办理信用证融资业务,导致损失发生。(2)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违规经营,与企业勾结,在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者无担保或者单证不齐全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信用证融资业务而导致风险发生。(3)银行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业务流程不熟悉,导致在为企业办理信用证融资业务时发生疏漏,为商业银行的信用证融资业务埋下潜在风险。

五、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机制层面

信用证融资的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导致银行对受益人提交的单据的审查工作形同虚设。信用证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具有“抽象独立性”和“单单一致、单证相符”,一方面可以使银行不容易被拉入进出口商之间的贸易纠纷,另一方面以使贸易结算双方都有比较可靠的保障。但是这样的特点,也是信用证融资业务诈骗行为暴发的根源。根据UCP600 的规定,在受益人交付单据时,银行的权限只是审查单据而不是验货。所以无论企图利用信用证犯罪的人提供的单据是否正确,只要单据和信用证相符,那么开证行就必须履行付款义务,这无疑将使银行陷入很大的风险当中。

(二)企业层面

谈到企业融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会将银行作为融资的首选渠道。但是银行在面对申请融资的企业时就不能掉以轻心。在当前的商业环境和信用体系下,有些企业为了快速求得资金,往往无视银行的融资要求,掩盖自身的经营缺陷,通过各种手段欺骗银行,申请融资。虽然银行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融资前会详细地审核其提交的单据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银行毕竟处于一个消息不对称的境地,不可能完全掌控企业的经营变化。在企业利用信用证方式取得融资后,若企业能合理利用资金,进出口顺利,按时付款赎单归还银行的垫付资金,那么这是很好的;若企业故意利用资金做很大风险的投资,或者不幸在贸易中产生纠纷,经营不善,造成很大的亏损,无法归还银行垫款,那么将会给银行带来重大的损失。

(三)银行层面

信用证融资业务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业务,商业银行从事这项业务的经验不足,从银行的角度来讲,银行自身在这项业务上的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体系,融资的理论研究也未深入,相关规章制度不算完善。银行的从业人员的从业经验和素质也不是很高,信息掌握不全面,对风险的敏感度不强,都是引发融资风险的重要原因。

六、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操作风险控制方法探索

(一)操作风险定义与特点

根据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的定义为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损失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风险的内生性。除了自然灾害等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外,操作风险大多出现在银行内部的风险,即内生风险。在信用证融资业务中,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主要是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业务不熟练或者与客户串通进行欺骗行为等。

(2)风险与收益无必然联系。对于一般的市场风险来说,风险越高,所对应的收益一般也越高;而风险越低,所得收益一般也越低。但是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不一样。商业银行不能长期持续承担操作风险,还能获得高收益,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操作风险与收益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在信用证融资业务中,操作风险不会为银行带来增值,带来盈利,是确实无法完全消除的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更关注操作风险,更有效地监控操作风险。

(3)风险来源和种类的多样性、分散性和复杂性。一般的市场风险,来源主要是市场价格的变动。而不同于一般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来源甚广,主要来源于银行内部程序、人员、系统和外部事件,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所有方面的程序。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也是较为复杂,如人员的流动、违规操作、新技术的运用等。在信用证融资业务中,操作风险涉及到商业银行内部参与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的员工、银行对信用证融资业务的程序、银行的操作系统等等。所以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是非常重要及有意义的。

(二) 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探究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信用证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进行监控和防御,应该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其结构如图7。

(1)操作风险管理内部环境。操作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文化,包括银行全体员工对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的认知和观念,以及对风险管理的控制体系。

(2)信用证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和流程体系。对信用证业务,商业银行应该在信用证结算部门或者国际业务部门建立单独的组织来负责对信用证业务的风险管理,出台相关的政策、标准业务程序和步骤,用以管理在信用证业务特别是信用证融资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其流程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如图8。

风险识别主要是由信用证操作部门对信用证融资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分析,监测在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的操作风险。风险识别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损失事件数据库法,是对历年发生的信用证融资业务操作风险事件收集记录在数据库中,以后发生的同类事件可进行对照识别;情景分析法,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信用证融资业务进行假设分析,判断事件中潜在的操作风险;流程图法,将信用证融资业务每一步的操作流程勾画成流程图,然后对每个操作环节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提炼,并有针对性地采用历史事件估计法、抽样调查发等方法进行评估。

对于信用证融资业务操作风险损失的评估计量,根据前人的研究,可采用以下的方法:直接认定法。即根据操作风险事件的暴露特征,直观且清晰地确定“暴露的金额”和“预计损失金额”;比率认定法。对可以直观认定“暴露的金额”却难以确定“预计损失金额”的事件,可以根据历史的经验数据对风险进行定性的评估并测算预计损失比率,再根据公式“预计损失额=风险暴露金额×预计损失比率”进行计算;模拟认定法。如果“暴露的金额”和“预计损失金额”难以确定,可以选择符合具体环境和条件的方法模拟操作风险事件。模拟风险可能威胁到的交易账户,交易金额以及信用证金额等,再根据历史的经验数据或者专家评估来预计损失比率,估算出“预计损失额”。

对于信用证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的计量,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最低资本要求提供了三种计算方法:基本指标法(The Basic Indicator Approach)、标准法(The Standardized Approach)和高级计量法(Advanced Measurement Approach)。基本指标法和标准化法都具有简单易执行的特点,但是计量的结果并不精确;高级计量法中的内部衡量法的计量结果准确性很好,但是对数据的质和量要求都比较高。由于本文研究条件有限,本文只能简单试着用类似标准法的方法来计量商业银行的信用证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在为企业办理信用证融资业务时都会去审核该企业的资信。据调查,国内的银行内部会对企业进行评级,将企业划分为AAA,AAA-,BBB等等级,然后根据其资信等级来要求企业缴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一般在银行有大额存款或者资信非常好的企业,银行会免掉其保证金。对于资信一般的企业,银行会要求其缴纳30%左右的保证金。对于资信不好的企业,银行则要求其缴纳100%的保证金。于是,可以将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客户分为三类:0%保证金率的企业,30%保证金率企业和100%保证金率企业。计算为各类客户提供信用证融资业务的风险资本的方法是用各类客户融资业务的总收入乘以该类客户使用的系数(用 β 表示)。β 值代表该类客户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损失的经验值和该类客户融资业务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总的资本要求是各类客户融资业务监管资本的加总,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是用标准法计算的资本要求,GI1-3 是商业银行为三类信用证融资业务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在过去几年的年均总收入,β1-3 是银行根据历史经验和专家测算出来的固定百分数。由于研究条件有限,无法得到具体的数据,只能假设各类客户和 β系数之间的关系如表1。在实务操作中,若银行内部可得到的数据充分,可以尽可能更为准确地进行操作风险计量,更好地防御信用证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3)信用证融资业务操作风险保障体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对风险分析后的风险报告,风险价值的考评和提出的应急方案。保障体系与风险管理流程体系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关系。结合这两个体系,管理者可以及时地对信用证融资风险做出反应,传递管理信息,确保可以有效地处理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还可以优化管理组织结构,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七、商业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事前评估

在为进出口企业办理融资业务前,应及时地分析客户的资信水平,掌控借款当事人的风险。银行应完善客户资信的调查机构,为自己的客户建立档案,及时分析客户的资信情况,调查和评估客户的经营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如果发现客户的经营情况发生变化,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及时追踪,对经营情况发生恶化的企业应及时制定防御措施。

(二)认真审核信用证

对作为抵押物的信用证进行仔细阅读和审核。若出现已经超过最迟的装船期限、超过有效期或者使用已经没有足够余额的信用证的企业,应严格审核,原则上不可以为其办理业务。还要仔细辨别信用证是否存在软条款或者不利条款,减少遇到信用证诈骗的可能性。

(三)了解当地环境

对进出口企业所在的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也要做好了解工作,若遇到政局不稳定或者经济大幅动荡的国家的进出口企业,必须谨慎办理信用证融资业务,或者降低融资金额比例。

(四)加强贷后管理

贷款后的管理工作要严格。在贷款的期间,银行应与贷款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银行要注意了解企业执行合同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表现,以及企业是否按规定使用打包放款所得资金。银行还需要主动去督促企业执行信用证的条款要求,协助企业完全满足信用证的要求。在企业收回货款后,银行要督促企业及时归还打包放款的资金和利息。

(五)提高管理水平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9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进出口贸易,促进企业安全发展而推出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我国的出口保险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包。出口保险有效缓解了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压力,具体表现在进出口的买方市场中,出口商在付款条件上处于劣势,托收、放账是主要的收账方式,放账交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一些出口商担心安全收汇的问题,出口商货物运送出去后,在约定的付款时间是否能够全额收到款项。一旦收款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企业资金被大量占用,资金周转发生严重困难。出口信用保险则能有效缓解这一困境,出口商投出口保险,将赔款权益托付给融资银行,这样一来,财务信用风险和进口方风险将转移到保险公司,大大增强了企业进出口的安全性。

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为出口商在对外贸易中,因为进口商而承担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后的一种信用保险,其服务对象一般是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以及出口后的应收款项,出口商在出口贸易中购买信用风险后,保险人承担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因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提升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而采取的措施,以保障企业在贸易中的收汇安全。出口信用保险以国家为后盾,为企业贸易提供政策性支持,保证企业的稳定性发展,进而促进企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使我国企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2 出口信用保险在贸易融资中的重要意义

出口信用保险对于贸易融资有着重要意义,但就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来看,其在20 世纪80 代末发展起来,直到2001 年我国才正式成立了专门的国家信用保险机构,虽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经过20 年的发展获得了较大进步,承包金额有了较大增长,但相对于我国总的出口贸易来讲,还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有的企业不知道信用保险的存在。归根究底在于很多企业不清楚出口信用保险对于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贸易融资方面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2.1 贸易融资更加安全

在国际贸易中,风险最大的为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能很好地保障融资银行贸易融资的安全性。首先要明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信用保险需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即出口方的商务、信用风险和进口方国家的政策风险。对于进口商来讲,破产后无力偿还债务、汇款拖欠、货物拒收等风险会让出口方货款的按时回收受到风险。其次是进口国家的外汇及货币流通延阻、进口许可证被取消、货物被禁止出口、债务偿还延迟等政治因素带来的融资风险以及因为天灾、战争带来的风险。而在出口风险保险的业务流程中,保险方可以首先通过对对方的信用、资信等进行调查,在交易开始前降低交易的风险程度。在贸易完成后,由保险公司对交易金额较大的买方进行实时追踪,并及时回馈买房的财务状况、信用变化情况,提醒出口方及时调整交易计划,通过各种方式有效降低风险。一旦风险发生,保险公司可通过自己在法律和经验上的积累对情况应对的各个方面提供建议,并利用自己的优势渠道对债务进行及时追讨。总的来讲,出口风险保险作为第三方加入到出口贸易中,变成了主要的风险承担主体,对于融资银行来讲能够有效克服买卖方之间信息不全面、不对称的境况,对信用方面造成的风险有很好的防范作用,从而降低出口贸易的成本,增强贸易融资的安全性。

2.2 促进融资银行的发展

对于融资银行来讲,出口信用保险为融资银行带来了新的效益增长活力,就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外贸交易额逐年持续上升,这给中国的贸易融资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潜力。然而对于银行来讲,其在贸易融资中承担的巨大风险足以让很多银行望而却步,因此选择国内一些比较稳定的企业进行投资。出口信用保险普遍开展,加之当今企业逐渐认识到风险保险的重要性,投保企业数量逐渐上升,让很多银行敢于融资,而银行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则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竞争力,扩大贸易融资范围。尤其是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的贸易融资业务更是让银行可以将贸易融资延伸到贸易之前。总得来讲,能很好地促进融资银行的发展。

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占据了我国企业的一大部分,在对外贸易中是主力军,而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融资难问题,加之没有担保能力,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位于不利地位。中小型企业的资产大部分都体现在应收账款上,而应收账款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面临的风险很高,因此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评定时一般不将应收账款列入企业资产中,而出口信用保险则能有效降低出口商的信用风险和其面临的政治风险,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为应收账款的回归提供保障,这样融资银行就可以为一些信用良好、稳定的企业提供较高的信用额度,为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提供更大助力。可以这么说,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与银行之间搭建了桥梁,能让更多没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实现快速融资,从而在整体上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3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融资银行面临的风险及改进措施

虽然出口信用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融资银行的融资安全性,但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本身来讲,无论其发展的速度还是承保范围以及应对风险的经验都还不足,具体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保险的除外责任风险及措施

出口信用保险下的融资业务实际上是银行信贷的一种,在其融资过程中面临很多风险,在出口商对融资银行发出融资申请、货物进口、进口商付汇等环节中,银行承担着重大的融资风险。尤其是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条款规定,银行承担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被保险人因为违约或者其他类似于出口商在知道进口商无法承担货款而继续发货时,出口风险保险公司如果有除外责任书时,银行就失去了第一还款来源,很可能承受全部损失。其二是买卖双方因为第三方,如货物运输等破产、欺诈等行为引起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已经将赔款转让给融资银行,融资银行必须考虑到这样的损失。其三是在发生进口方因为行为过失而产生损失时导致货物迟滞、遣返等,保险公司的免责声明会让融资银行受到损失。为此,作为融资银行必须在融资之前就向保险公司明确本次交易的货物是否在保险范围内,出口商是否对保险公司进行申报、保费上交是否完全等,尽可能地排除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理由。

3.2 保单赔偿比对赔偿责任管控的风险及措施

在融资业务的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融资银行在对出口商进行信用和财务调查时,因忽略某些细节而导致在融资中做出错误决策。又如在审核出口商提供的保单时,因为对贸易交易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可能会出现贸易融资资金失控现象。融资银行如果不能及时将款项交付给出口商,也会导致资金失控,进口商拒付款项而不能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会导致自身收汇变得更加困难。由此可见,对赔偿责任的管控十分必要,作为融资银行,要认真审核单据,尽可能地发现容易引发商业纠纷的因素,对于除外责任中的第三方责任和非信用责任带来的风险,选择相应的投保内容防范风险。

3.3 被保险人的风险及措施

3.3.1 出口商的履约风险

保险公司主要承保的就是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由于国外买方的商业风险以及买方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政治风险而造成的收汇风险,但由于出口商的原因所造成的融资款无法得到收回的风险就需要由银行来承担。出口商必须完全履行销售合同以及保险合同项下的义务,保险公司才会对出口商进行赔付。

3.3.2 贸易真实性的风险

在《赔款转让协议》中规定了出口商要保证出口贸易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所以说贸易的真实性是保险公司赔付的前提。但保险公司在进行承保时只会去调查被保险人的资信以及财务状况,并不会去审查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及合法性,只有收到被保险人的可损报告后才会介入调查交易的真实情况。故而在实践中存在着出口商、进口商以及中间商一方或是几方共同出于诈骗及骗贷等目的,虚构贸易背景的风险,这会降低融资银行获得理赔的可能性。再者,则是中间商的风险。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都会有中间商的参与,这给出口信用保险风险控制等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银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风险。若出口贸易中通过中间商进行,则国内的出口商就与国外的最终买家并无直接联系,不会直接去签订销售合同。而是会与中间商直接签订贸易合同,或通过中间商代替最终买家签订贸易合同。货物运输单据的收货人都为最终买方,一般不同于合同的签署方。由于出口商与最终买家之间并没有直接沟通,最终买家就可能对出口商与中间商之间的贸易知之不深,若中间商在未完全取得授权的情形下私自以买方名义与出口商签订合同,就会出现合同买方责任虚置的状况。一旦卖方的货物被拒收,最终买家若以合同不是其自身签署为由,不承认贸易关系,或称自己只是一个收货人,货款应当去由中间商进行支付;而中间商则会称自己不是合同的相对方,没有需要付款的义务;这样一来,相关的各方都不愿提供有利证据,保险公司也就很难断定该损失是否在承保责任的范围内,使得银行向保险公司的索赔变得困难重重。若其间涉及中间商的商业诈骗,则融资银行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就更加无望。

3.3.3 汇路的改变风险

贸易融资自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偿性,即以该笔贸易项下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首要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但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的出口信用保险项融资下进行的交易都会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融资银行就无法决定性地控制其汇款路线,一旦出口商与融资银行之间发生经济纠纷,进出口商容易私自协商,擅自改变汇路,这样一来就无法满足融资自偿性的基本要求。保险公司所保的是出口商是否能如期足额收回货款的风险,国外买家将应付给出口商的货款按期足额支付到出口商的任何一个账户上,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就会终止。因此对于融资银行来讲,在贸易融资之前一定要认真、系统地调查融资企业,明确其财务是否正常、产品是否以出口为主、生产状况是否良好等。对于承担能力过低的企业不予以融资。

4 结语

随着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融资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融资银行作为主要的融资机构,必须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背景下,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风险所在,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伟,罗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下贸易融资风险识别及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9).

[2]徐蓓蓓.出口保险中融资银行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3.

[3]贾广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4]曹波.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单融资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汽车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篇10

关键词:信用保险,融资,风险管理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是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品种之一, 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由于外贸需求萎缩, 国外买家信用风险加大, 出口企业面临有单不敢接, 有单无力接的局面,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而越发重要, 而其派生的融资便利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随着业务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银行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从而影响这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风险分析

(一)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是银行在贸易融资产品中共性的问题

我们探求贸易融资产品的实用性, 是基于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前提。目前大部分出口企业都具有真实贸易背景, 但关键是企业真实的贸易情况与融资产品的匹配度很低, 另外有一部分代理出口企业, 不拥有出口货物的所有权, 但也通过这项业务来获得融资。还有一部分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制作虚假票据、海关关单等, 主观上欺骗银行来获得融资, 而保险公司并没有在承保上给予更多的可保利益上的判断, 从而使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出现问题。

(二) 出口企业的道德风险

出口企业在与保险公司达成保险协议后, 就应履行保单项下的义务, 本着最大诚信原则, 对出口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最大限度地履行被保险人义务;在办理具体业务时, 应把相关真实贸易单证及保险手续及凭证交付给银行, 同时要把履行保单义务的情况如实地向银行说明。

(三) 出口企业的操作风险

出口企业由于对于保险合同的认知程度的差异, 企业人员的素质, 在保险缴费、申报、报损、理赔等方面风险意识, 都会对融资银行产生不可预测的风险可能。保险公司在各个环节都规定了具体的期限及形式, 以此来保护保险公司自身的权益, 但这也使被保险人应更加注重各个环节义务, 否则会导致保险公司降低赔付比例或都拒赔, 从而使银行在此项业务中风险保障不足。

(四) 银行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保险的认知程度不一, 有些客户经理会把信用保险与担保等同且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也有意混淆两者的概念, 导致银行方在签订合同、主张权利、请求赔付时认识上往往存在瑕疵, 导致索赔不能的情况, 另外保险条款中对除外责任的规定没有引起银行及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值得注意的是, 保险公司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 往往规定了业务的时效性, 这就要求融资银行在操作中对被保险人沟通中保持谨慎原则, 避免由于在理赔环节出现不必要的操作风险。

(五) 中间商欺诈风险

现在一般国际贸易中, 中间商的存在具有普遍现象, 出口方往往与中间商直接签订贸易合同, 或由中间商代表最终买家签订合同。若未严格审查签约人的权利和资格, 会出现合同买方责任虚置的情况。在出现问题时, 保险公司亦很难断定损失是否属承保责任范围, 使得我行向保险公司的索赔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不确定性更多, 增加了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一) 探索信用保险与银行合作新产品

单纯的信用保险业务, 在我国信用保险投保覆盖面较低的情况下, 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较大。但如果与银行相结合, 来做贸易融资业务, 银行在整个融资业务中承担着相对较大的责任。一旦出现保险公司不能正常理赔的情况, 银行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探求一个业务的健康发展, 在保险公司、融资银行、被保险人之间寻求一个风险平衡, 这必然要求保险公司能否承担更多的责任, 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如果保险公司能够谋求从保险到担保, 从保险到保理的产品的创新, 这一业务可能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二) 银行要严格审查出口商的资信评价和合同履行能力, 确保贸易真实性

在具体业务中, 银行要严格审查单据, 各个单据之间要能够相互印证, 另外银行要重点审查出口商资信, 一是严格准入管理, 审慎核定额度;二是认真审查出口商的出口收汇记录;三是认真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四是对交付货物的质量、数量有疑问时通过出口商商检等附属单据予以确认;五、落实有效担保。一般情况下, 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不需要企业提供除保单以外的担保。但出口信用保险是对出口商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抵补措施, 要明确理解信用保险不是担保。办理出口信保融资业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必要时落实足值、有效的担保。

(三) 要控制进口商付款路线

为了防止进口商付款路线修改, 导致无法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的情况发生, 要求出口商商业发票上注明收款路线, 控制相关开户许可。在办理融资时, 如确认存在由中间商代表最终买方签订合同的情况, 要求出口企业提供中间商的书面证明, 证明其代理身份, 以及出口商与最终买家直接确认中间商代理身份, 包括授权范围、授权事项、授权有效期等的书面资料, 明确付款条款, 有必要时和保险公司确认承保的限额买方。

(四) 加强对银行基层经办人员的培训

及时充分向保险人索赔, 产品开发部门应加大对基层行的业务培训, 重点是讲解信用险项下融资的风险点及保险法中关于合同签订、索赔、理赔中的法律知识, 积极引导经办人员履行合法索赔手续, 同时保存证据, 以维护银行合法权益。

上一篇:烟气脱硫装置下一篇: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