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2024-10-26

适应障碍(精选11篇)

适应障碍 篇1

1.学习方法不适应

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于高中阶段“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专业课教师不坐班的上课方式也完全不同于高中教学, 这使学生无法过多的依赖老师来解决学习问题。面对这些变化, 部分新生感到很不适应, 下课后无所适从, 茫然无绪。很多时候, 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大量的业余时间, 也不清楚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时间花费很多, 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另外, 由于没有掌握大学学习的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 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生活方式不适应

当今社会,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生活基本上全部由家长来料理。虽然部分学生寄宿学校, 但还难以脱离家人的“护翼”, 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步入大学, 大部分学生都远离家人, 因此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个人来安排。这种巨大的反差, 使许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短期内难以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3.人际关系不适应

升入大学后, 由于新生们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 因此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使得他们感到很多不适应。同时, 新生还要自己协调各种性格不同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这给他们人际交往带来了一些困惑, 使得部分刚入大学的新生不能很快地在新环境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 极易产生很强的孤独感, 这对他们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都会带来都较大的负面影响。

4.学校管理方式不适应

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习惯了教师的严格管理。升入大学后, 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自我管理为主, 老师引导为辅。新生的空余时间比较多, 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 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但很多新生一时间无法适应这种转变, 往往感到茫然无措。

5.心理状态不适应

有些新生过去是学习的佼佼者, 但到新环境后, 多数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已不复存在。同时, 他们会觉得很多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业余爱好和才艺都强于自己, 自己只不过是很普通的一员。这种失落, 使得他们心理上无法平衡, 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部分学生入学初期经常想家, 一遇到不顺就会比较消沉, 心生失落感, 经受不起挫折和打击, 时常处于焦虑状态中无法自拔。

1.加强入学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

为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卫生, 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学会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 高校应针对新生特征开展校情、校史教育等有针对性的讲座, 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 产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这对日后的学习是一个持久的推动力。院系领导应将本专业的综合情况包括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课程设置、专业优势、学习方法, 特别是本专业在国内较为知名的成就和优秀毕业生介绍给新生, 从而使他们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要充分开展大学新生系列养成教育, 帮助学生制定学涯规划, 这对加快新生认识大学学习特点, 迅速掌握学习方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引导大学新生进行心理适应问题的调适

首先, 帮助学生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在新生见面会上, 辅导员老师应把本专业情况详细介绍给新生, 同时对新生进行系列入学教育, 使学生了解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校园文化活动情况, 就业及考研情况, 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 改变考入大学便万事大吉的错误认识, 这里只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人生起点,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实现更大的人生目标。

其次, 高校要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和多种手段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做好心理问题预警工作,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3.引导学生尽快掌握自我学习方法

专业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 开展各专业、各年级间的学习经验交流会, 请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代表为新生做学习讲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学生工作者应在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 教育和引导的学生学会理解和包容, 尊重自己也善待他人, 树立团队意识, 学会欣赏别人,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还要组织各项参与性强的文体活动, 如社团节、文化艺术节、寝室文化节等,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大学生活的魅力和集体的温暖。

总之,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新生在适应期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度过彷徨期, 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摘要:对大学新生来说, 大学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入学初期, 大学新生会在心理适应、学习方式适应、独自生活适应、高校学生管理方式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不适应的情况,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 将会影响学生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因此,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对新生适应期的各项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教育引导其尽快走出“迷惘”。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期,适应障碍,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新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2]张泽玲.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

[3]刘琳琳.浅析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7.2.

适应障碍 篇2

王宗庆

(安康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主要体现在心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教育对策一是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心理定位、行为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二是组织开展一些有关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和集体活动,提高新生的生活驾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新生;适应性障碍;分析;教育;对策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分析

1、心理上的不适应

第一,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每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后 ,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需要他们调节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 ,适应新的角色 ,对此 ,一年级大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二,新鲜感与恋旧感的交织刚踏入大学时对一切都陌生,一切都颇感新鲜,兴趣盎然。但同时由于对环境不能很快适应,自己的才能并不一定能被老师同学重视,于是感慨怀才不遇,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怀念父母、怀念昔日的老师和同学,产生恋旧情绪。

第三,轻松感与被动感并存。考上大学是许多中学生明确而具体的人生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许多学生夜以继日 ,挑灯夜战 ,付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深感疲惫。进入大学以后 ,实现目标后的轻松感油然而生 ,感到应该“歇歇脚、喘口气”了。还有部分同学对中学的学习方式一时扭转不过来 ,对大学里教师传授与学生主动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还不能适应 ,仍然被动等待。由于思想上放松了要求 ,导致学习上的被动 ,学习成绩滑坡 ,从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和被动感。

2、生活上的不适应

在中学时代,吃穿有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依赖性很强。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学生自理能力差,自己的寝室不会收拾,甚至自的不知道衣服怎么洗。父母给的生活费不知怎么安排,致使他们在这完全独立的生活而前感到力不从心,举步维艰。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教学内容增多,课程容量加大,再加上名月繁多的选修课,要学的课程达几十门之多,自学能力差的同学就会对浩如烟海的书本产生一种渺茫感和学海无涯的感觉,增加了学习的压力。

4、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从中学到大学,进入一个新的人际环境,面临着不同的人际关系,每位同学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的教育对策

针对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的不适应这一特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1、要抓紧时机教育学生转变两种思想

一种是由“中心人物”向普通一员的转变。要引导学生明白大学新生都是中学生的优等生,都是通过高考的选拔而进入大学之门,自己过去在中学是佼佼者,是尖子人物,到大学后成为普通一员,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大学是人生的驿站,大学生都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的竞争。要想在大学里重新成为尖子人物,首先就必须把自己看作是大学里普通的一员,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二是从“我是人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要引导大学新生懂得,大学生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才,充其量只能算作“准人才”,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过硬,专业技能扎实,体魄健康,还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发展需要和发展变化的能力和素质。只有主动去适应社会,努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模式去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与此同时,自觉实现“角色”的过渡,即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过渡,“从个体角色”向“集体角色”的过渡。

2、引导学生尽快完成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大学生活方式的特点就是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因此行为方式的自立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大学生应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培养自立、自尊、自强、自爱的独立性品格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对新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着重强化大学生行为和心理“四自”意识,变“他律”为“自律”,从而使大学生在“自律”中达到“自塑”。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调适时,关键要帮助新生正确处理好心理上出现的几种不适应,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心理平衡。在学习方法的转变上,要教育学生运用自立性、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取代中学里机械接受性、记忆贮存性的学习方法。如在新生人学初对新生进行所学专业介绍、课程介绍以及大学老师授课方法介绍等,使他们有思想准备,并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

3、组织新生开展一些有关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驾驭生活的能力

根据每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个人兴趣,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身的课外活动,如寝室文明建设、财物预算等,加强生活白理能力的训练。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是一种活跃校园生活的手段,而且是同学们扩大知识面,巩固和发展课内知识和技能,增长才干,培养多方面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和增强体质的重要渠道。

4、经常性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给新生创造交际的机会,使同学之间加深了解、相互熟悉,并开设公共关系、社交礼仪、心理卫生等方面的讲座,引导学生跨跃孤独、白卑、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

总之,一年级是大学生活的起点,应该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帮助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帮助他们迈好大学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陈磊,肖静.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性思考与多元化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 2005,(3).[2]陈玉琨,沈玉顺.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J].江苏高教,1996,(2).[3]李志仁.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高教探索,2001,(2).[4]熊志翔.中国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3,(1).[5]叶民,谢桂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

【作者简介】

大学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适应障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1

前言:大学生的生理上虽然几乎发育成熟,但心理上还没有发育完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初步进入陌生环境在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上都需要有所改变,难免产生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轻则影响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重则干扰人际交往,甚至对大学生日后工作有深远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讨论分析大学生心理适应障碍和解决方法。

1.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1.1学习障碍

不同于高中的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往往会不适应,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导致不能很好的学习专业知识。与高中时代相比,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在高中的长期严格学习计划的规划下,大学忽然的放松会让部分同学没有学习目标,失去学习动力;高中满满充斥的都是学习压力、高考负担,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学习的意志也在逐渐消磨。大学教学也不同于高中的独立班级授课,很多课程都是不同班级、不同专业很多学生一同上课,上课学生多,查看出勤率有难度,这就成了一些同学逃课的契机;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代都是佼佼者,到了大学,大家几乎都是同一水平线出发,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因此造成心理负担;高考是一种筛选,但有的人选择的专业自己并不喜欢,不喜欢的专业便没有学习兴趣,这导致学生从根本上学习目的性不强、动力不足,产生学习障碍。

1.2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的人际交往与高中大不相同,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身,是一个小社会,人际交往也偏社会化。人类根深蒂固的传统就是人是群居动物,同样的,大学生都渴望群体交往,在群体交往中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从而肯定自己。现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突然离开家,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中,有时任性妄为就会使这部分学生逐渐脱离整体,从而产生相处的心理障碍。在高中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部分同学只懂得死读书,不太懂得于他人相处,这些弊端在高中没有明显表现,但是在大学这个大环境日益凸显,逐渐导致这些同学被疏远。

1.3生活环境障碍

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活都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同学还因为大学离家甚远,大学所在地区与原有生活习惯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气候差异、饮食习惯可能都需要做很大的调整。在家时处处有父母照顾打理,很多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在大学是个一切都要依赖自己的环境,有些同学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产生焦虑感,甚至影响学习与人际交往。大学几乎不是以班级为单位,而是以寝室为单位,有些同学不适应集体生活。寝室人多,大家作息时间、生活习性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都需要调整适应。

2.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制定对策

2.1开展心理辅导课程

心理輔导具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消除大学生适应障碍双重作用。特别是针对初步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适当的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刚入学的适应心理障碍。在校设置有心理辅导中心,由专业心理学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适时为同学们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对同学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针对个别焦虑严重的同学可以单独辅导,通过心理测试等方法打开同学内心,通过交流方法解决同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在线咨询的方法对有适应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疏导。现如今网络逐渐普及,成为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平台更能增加心理辅导课程的影响力,帮助更多同学。开展心理辅导课程的同时要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大学生学习目标不坚定,致使在大学没有学习好专业知识,影响以后步入社会寻找工作。帮助同学疏导心理障碍有助于这部分同学更好的学习与日后的工作。

2.2组织团队活动

不少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和大学同学友好相处,通过学校组织团队活动有利于培养团队感情,使大家在活动中增加默契程度,逐步促进同学间的友情。组织团队活动的同时还要辅以适当的心理辅导,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习惯一个人独处,不适应人际交往,但人类天生的属性就注定是群居动物,需要集体的肯定。即使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内心深处也渴望能融入集体。针对这部分同学,除了鼓励他们参加团体活动,更要打开他们的内心,突破他们人际交往上的心理障碍。团队活动对寝室和谐相处也有一定帮助,初入大学,寝室众人往往因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性格差异等有很大的摩擦,而且一般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不习惯多人一起生活。适当的团队活动可以增加室友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彼此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摩擦,和谐共处。寝室和谐是班级和谐的基础,处理好寝室间最亲近人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处理与他人的人际交往。

2.3完善校园建设

校园建设是一个学校的基础,不止有物质建设、文化建设还有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程度是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多层次、多维度发展校园文化能促进大学生的良好适应。完善高校物质建设能直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学习环境的改善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生活条件的提高能使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物质建设是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完善校园物质建设能为文化建设、精神建设提供良好基础。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软实力,在大学这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自主性不强会导致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成绩下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大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精神建设是高校的灵魂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能使大学生尽快摆脱初入大学的心理适应障碍,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完善校园建设还能帮助学生通过自我调节以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结语:初入大学的学生面临诸多问题,对心理上发育尚不完全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排除这些障碍会对大学生心理发育造成影响,甚至使有适应障碍的大学生将来无法面临毕业就业的转折。学校、家长及个人应使用适当手段,及时疏导心理障碍,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丽.入学适应障碍心理咨询一例[J]. 校园心理,2010,8(6):213一214

适应障碍 篇4

一、大学新生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1、生活环境适应问题

生活问题无小事, 对于初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新生来说, 衣食住行等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 都可能成为阻碍新生迅速适应新生活的突出障碍, 因此生活问题不容小觑。

上大学以前, 特别是高考准备阶段, 大部分新生的衣食住行, 由家人代劳, 不必自己打理, 因而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进入大学之后, 需要自己重新分配和投入精力去处理日常起居, 以往形成的生活习惯被打破, 所以部分新生产生不适感。具体表现为作息时间不固定, 生物钟紊乱, 导致身体不适;还有的新生理财能力较差, 对于生活支出缺乏规划, 频现“月末经济危机”;有的新生盲目参加大学校园内名目繁多的社团活动, 导致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大量分散, 从而影响专业的学习。

2、心理落差问题

其实, 绝大部分大学新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问题。现实中的大学, 与新生向往中的大学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进入学前, 受到各种影视、文艺作品影响, 新生心目中的大学应该是历史悠久, 处处充满欢声笑语、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 自己可以在校园里大展才华, 独领风骚。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学校没有想象中那美丽, 自己也不再是高中阶段的佼佼者, 周围高手林立, 才子佳人众多。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自身素质都没有期望中那样美好, 这样的落差足以让人难以接受, 从而产生迷茫和无助的感觉!

3、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适应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学之前的学习目标似乎都是为了上大学而做的准备, 而进入大学后达到了高中三年甚至更久就已树立的目标。新的目标尚未明确, 对所学专业不甚了了, 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观望阶段, 难免要出现前途茫然的感觉。

二是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转变。大学除去集中授课, 对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了相应的监督。相对于高中阶段, 集中上课时间明显减少, 学习方式更加自由。部分大学新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对大学自主式学习和开放式教学无所适从。

4、人际关系困惑

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的交际圈一般较小且相对固定。进入大学后, 新生需要面对更广泛、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方面, 原有人际关系的逐渐减弱;另一方面, 新的人际关系带来冲击。如何更好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同时兼顾旧的人际关系, 平衡二者, 都是新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应对策略探讨

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是新生适应教育的开端, 新生报到后入学教育环节是否到位, 关系到学生对学校和所在院系、所学专业以及老师、同学的看法, 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崭新大学生活的正确理解和新的奋斗目标的确立。因此, 学校在有限的时间里, 应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环节作科学、周全的安排, 引导学生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要针对专业特点, 安排有关人员介绍培养方案、就业情况,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初步了解、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方法, 使之能够有效学习, 顺利完成学业。

2、加强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活动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对新生早日适应大学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通过建立学生基础信息库, 通过基础信息库, 对新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走访寝室, 深入食堂、课堂去掌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 需要尽快建立高效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

3、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大学新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 因此, 新生适应教育, 不仅仅要依靠学校, 更离不开家庭的关心。同时, 大学作为学生逐步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其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愈发加深, 所以, 社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也负有很大责任。

家长不应以物理距离的加大和孩子成年为由对子女的关注有所松懈, 相反更应加强, 要继续给予子女心理上的关心与支持。社会应当积极考虑大学生发展的要求, 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与家庭一道参与到大学新生成长的工作中来。

摘要:进入大学后, 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环境变化、学习任务转变、新的人际关系建立等诸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学生会表现出适应困难的现象。研究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找到针对大学新生适应障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促进大学新生尽快成长, 学生工作者责无旁贷。

关键词:适应,新生,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青娥、郭珍梅:《浅谈农科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2]吴颖梅:《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3 (3) 。

[3]应国勇、卢美芬:《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反思》,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5) 。

[4]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建设》, 《高等教育研究》, 1999, (1) 。

适应障碍 篇5

【摘 要】如何做好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适应期并实现个人角色的转换,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家庭某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典型个案研究,分析了导致个案适应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挫折教育、养成教育这两大辅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角色转换适应障碍挫折教育养成教育

一、问题的成因剖析

1.理想和现实的适应障碍

人有两个“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对于将来的“我”的认识。“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认识。周某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在步入大学殿堂前一直是校园里的宠儿,学生中的尖子。因此脑海中设计的“理想自我”是完美的。对于他来说考入重点大学,再次成为宠儿就是他的理想和目标。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导致他滋生了强烈的失落、沮丧、消沉等情绪,从而一蹶不振。

2.生活环境的适应障碍

周某从小家庭教养的方式为“专制型”。父母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在家里家长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孩子有不同见解。从小学到高中十多年间父母和他之间除了谈论学习没有其他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父母给周某规划好理想甚至选好了大学的专业。在孩子的生活方面可谓细致入微,事事包办造成了他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进入大学身处全新的环境,他顿时感到无所适从,人渐渐消沉,靠沉迷于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同时,由于父母一些观点的偏执,造成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取向的狭隘。这容易造成孩子的认识偏差,在其今后的人生中,只要不如意,便怀疑自我,甚至容易丧失自我。

3.人际关系的适应障碍

周某进入大学,离开了高中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离开了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置身于新的人际环境。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由于中学时“一心只读应试书”,交往面比较狭窄,几乎与社会没有接触。进入大学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而性格各异的同学便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相处,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也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更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和智慧。导致大一新生人际关系紧张,宿舍关系僵硬。

4.学习环境的适应障碍

(1)学习目标的迷失

由于教学目标的差异,大学教育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课程安排、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方式上均不同于周某已熟悉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学,他的目标很明确――学好老师教的知识,按部就班,考上父母期望中的重点大学。并且过惯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书为高考的相对单一的生活。而到了大学后,学习的目标就不明确了,毕竟大学没有了往日如同高考这样的里程碑,也没有了“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这样所谓的人生目标。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感到眼花缭乱、难以选择,迷失了自我本应有的目标。

(2)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缺乏

在高中学校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安排好,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模式“教主宰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形成了比较封闭的思维习惯。同时,家长盼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的目标锁定在“考入重点大学”,他们的思维是完全定势的。这就形成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家长;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封闭性管理模式。然而,大学比较强调的是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且老师授课进程较快,不像中学反复讲解。所以学生要学好大学的课程,就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周某正是由于缺乏这些能力,导致了他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二、辅导策略

1.挫折教育

(1)积极和家长沟通,发挥好家庭在大学生挫折教育当中的积极作用

帮助周某分析原因,尽快让他走出阴影适应现在的大学生活才是关键。其次、建议家长要学会自我剖析,不断地审视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合理,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第三、希望家长要注意与其相处的内在质量,建立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这样才能增强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第四、启发家长学会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心里话,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平时多注意与孩子交流感情、交流思想、交流观点和看法,塑造孩子比较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个性。第五、恳请家长保持和孩子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自我抱负水平

一个人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越接近本人的实际情况,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如果过低评价自己或过高评价自己,就会产生自闭或自傲,使人感到焦虑不安或忘乎所以,有可能造成行为的偏激,导致心理问题。高考失利对于周某的打击之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和家庭赋予的期望值过高而引起的。让周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自我抱负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为他分析高考失利原因,和他交流谈心,让他真正地从心理上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其次、要求他坦然面对现实、从头起步。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了三本学校,这已经是事实,就应该从心底来接受它。无论自己在中学时代多么的优秀,那只能代表过去。优秀是对一个人过去的总结和评价,并不代表他的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第三、要欣赏自己的优点、比如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篮球打的很出色等。

(3)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要合理地给自己定位。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应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达成。只有这样,才既可以增强自信,又可以提高自我的满意度,维护心理的平衡。没有奋斗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为了帮助周某找到真正的自我,重燃他曾经的热情,激发其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与其谈心,使他意识到,没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只有走好每一步,以后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我们协助他定好近期目标(比如落下的科目将如何补上,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和远期的目标(比如大学五年的目标是什么,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如何规划等)。在这个时期只有让他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才有可能从阴影中走出来,并找到为目标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我们针对他的情况对他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第一、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包括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介绍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书籍给他阅读。第二、心理咨询。①我们定期深入周某的课堂和宿舍,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②将他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对其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和引领。③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

2.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信、行”等素质,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大学生虽然已经进入青年阶段,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塑造人文精神。鼓励周某多选修人文课程,在课堂学习中积累丰富多彩的人文科学知识。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他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以学生宿舍为依托,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宿舍作为学生相对固定的场所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它既是学生栖身的场所,又是多种思想交流、碰撞、冲突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宿舍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如何使周某在这个“小社会”中健康成长、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培养起独立自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他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学生宿舍管理办法来规范其行为,让他意识到“宿舍是我家”让他习惯在集体宿舍准时起床、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参与公共劳动、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等等。使他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文明标语征集大赛”等,以这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与人相处,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

周某大学以前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对封闭的。要使其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是首要任务。首先、建议对自己以前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原先封闭的原因。其次、学会用一种宽容与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再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苛求别人。第三、正确看待同学中出现的一些小摩擦,懂得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要想达到一致,就需要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宽容,不能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将自己封闭起来。第四、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能一味满足自我,而忽视他人;也不能为了友谊而单方面服从,失去自我。第五、学习交往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不断增长人际智慧。

(4)调整学习方法,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首先,引导周某尽快的从应试教育的惯性中摆脱出来,了解和把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网络等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其次、聘请专业导师对他的专业学习给予指导,帮助她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及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他取得一定成绩时,及时给予于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同时,引导他养成自我反省,不断进取的习惯。

三、个案总结

适应障碍 篇6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融合 被标签化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我国三十多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城镇化历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特殊群体即失地农民。据国家统计局估算,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就需占用耕地约12.7万公顷,征收每公顷耕地,就会有22.5个农民失去土地。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未来必将面临向城镇市民的转变,其市民化问题也必将成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政府、专家、学者、甚至农民自己都认为失去土地,变成城镇市民这是一条顺利的通向幸福之路。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预言,这一被迫进入城镇的失地农民群体的市民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由于征地补偿金的替代效用,使得这一问题并不明显,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他们发现征地补偿金并不具备土地一样的保障功能。这一场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运动,在现代性条件下带来了大量未预期后果,它虽然改善了农民原有的居住环境,但却无法还原他们既有的生活结构。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由于征地安置带来的生活成本的增加、邻里交往的阻隔、社会网络的中断、社区认同的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使得失地农民市民化正走向“问题化”。他们在城镇生活中面临新的贫困和生计风险,甚至出现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低、福利及社会保障待遇非市民化、居住环境不佳、自我认同感缺失等现象,使得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和融入城镇生活。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也是社会重构的契机,需要整个社会协调解决和管理。如果对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重视不足或解决不力,则会给社会分裂或社会断裂带来新的社会动力性因素,埋下社会动荡的种子。作为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的庞大群体,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及转型是否成功,生产生活方式是否适应,不仅仅是事关他们自己命运的问题,更是攸关和谐社会建设事业是否成功这一战略全局的社会性问题。有学者提出失地农民市民化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身份转为市民,并且能够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能够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并逐渐形成与城市市民接近的生活方式;再次,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城市市民文化的接触,使他能够形成与城市市民相同的价值观和城市归属感,进而产生自我新身份的认同iii。因而,很多研究比较关注失地农民的身份、社会保障和自我认同感对其市民化的影响,比较倾向于失地后的研究,少有研究关注现有征地制度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本文认为现有的征地制度设计和安排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市民化。

二、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城镇适应与融合障碍分析

(一)居住空间:集中住房安置模式阻碍了失地农民的城镇适应与融合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居住空间的改变最为突出。有研究显示,失地前80%以上农民的住房都是自建的平房,少数是自建楼房,散居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征地过后,失地农民一般住进集中住房安置小区。这种模式从表面上看好像改变了失地农民的居住环境,但现实操作过程中却是阻碍失地农民城镇适应与融合的重要因素。因为考虑到城镇用地的成本问题,一般失地农民的安置房都建在较远的郊区,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曾经发现需要打“摩的”才能到达失地农民的安置小区。横亘在城镇居民居住区与安置小区之间的是大片大片被征用而荒废的土地,隔离了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联系,导致他们缺乏市民化的动力。他们身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无规则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和个人修养意识淡漠,有些人把小区内的道路和花坛、绿地等公共场所当作自家的晾晒场和后院,在上面晾晒衣物,堆放杂物,处理垃圾,甚至拔掉绿树和绿草搭建自家菜园种植蔬菜,在公共场所搭设洗衣台等等,这些不科学、不文明、不卫生的农村陈规陋习随处可见。长此以往,集中安置区有可能逐渐凋敝和破败,现实意义上的“新贫民区”正在形成。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就发现十多年前建的失地农民安置区和如今的商品房已形成格格不入的景象,甚至有的安置房面临再次被拆迁的可能。因而,本意上想改变失地农民居住环境的集中住房安置模式却成为了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加速其与主流城镇的分离。

(二)文化心理:“被标签化”制约失地农民城镇适应与融合

失地农民告别传统农耕社会融入现代城镇社会的适应性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适应性。显然,物质条件现代化的失地农民并没有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失地农民的文化心理状况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和谐的音符。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否成为真正的市民,取决于这些失地农民的文化心理。然而,“失地农民”一词就预示着他们的“被标签化”,同时,集中住房安置模式更是强化了这一“标签”。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失地农民集中居住的安置小区,无非又是乡村社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虽然其小区居住环境也很优雅,但是那个地方集中居住着过去的“乡下人”;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言行举止好像都与他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居住在安置区当中本应向“城镇居民”角色转化的失地农民,却面临着一种尴尬境地。在空间标签的影响下,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社区的成员,不得不维持原有的失地农民的标签,以求在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空间中得到庇护,转而中断向“城镇居民”的角色转换,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

(三)失地时间:不同失地时间会影响失地农民城镇适应与融合

现有研究认为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群体差异较大,而对失地农民失地时间对其市民化的影响很少给予关注。事实上,失地时间对失地农民的城镇适应与融合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比如失地时间长短问题,一般而言失地时间越长,其市民化程度应该越高。但是,失地时间越长,其市民化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就像失业保险的状况一样,失业时间越长越难就业,失地时间越长就越难市民化。同时,由于我们的城镇化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同阶段的征地补偿政策又不尽相同,较早被征地的农民会面临征地补偿被物价上涨替代,从而影响其城镇适应与融合。进一步分析,失地较早的失地农民由于心理接受程度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比较欠缺,面对物质丰富、五光十色的城镇生活,感到十分的迷惘、空虚和孤独,加之受到城镇原有居民的排挤和歧视、收入损失、失去工作动机和自信心等,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现代城镇文明和生活中,普遍有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并逐步地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工作失去积极性、对社会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因此,失地农民对城镇的生活存在适应性危机。这些不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促成了失地农民不合理地使用补偿费用,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补偿费用于建房,有些还债,少数人甚至还染上赌博恶习,增大其市民化难度,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城镇适应与融合的对策分析

(一)反思征地制度,探寻合理的失地农民居住空间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被迫“卷入”成为失地农民,一切由政府主导。其居住空间本应和失地农民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但由于其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失地农民在这一制度建设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制度设计基本依赖当地政府。但我们发现政府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楚,在制度设计时往往更多考虑自身利益,因而导致失地农民的居住空间阻碍了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因此,政府作为制度设计主体,在设计过程中应反思现有的征地制度,应充分考虑制度遵循者即失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即未来需求,同时确保满足这些需求而必备的制度安排的资源支持,探寻合理的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如有的学者就提出了一种“大混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即在城市的某一居住用地内,不同阶层的人群混合居住,但是在其内部有不同阶层的人群的聚居区。简言之就是:“邻里同质、社区混合”。我们在将来的征地制度中应充分重视此类学术成果的应用,考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合适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社会文化心理

文化已经作为一种“软实力”被提上政治舞台,文化心理直接影响人类行为。为了使失地农民能在短时间内更快适应和融入城镇生活,真正具备城镇性,我们要充分重视文化建设的作用,培育合適其市民化的社会文化心理。首先,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对一些具有标签化词语的使用,应逐渐让“失地农民”一类的词语淡出历史舞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直接使用城镇居民,从语言环境角度提供利于其市民化的文化;其次,可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如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讲座等,帮助失地农民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城镇生活的习惯和观念,增强对新身份的认同感,缓解城镇居民对失地农民的偏见与歧视,促使他们和谐共处,加快失地农民适应和融入城镇生活,实现角色转换。再次,可树立一些市民化程度较高的失地农民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失地农民更快市民化。总之,需要整个社会提供更为合适的社会文化心理来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加快其城镇适应与融合的步伐。

(三)关注失地时间,重视其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失地农民市民化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虽说我国的城镇化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但和西方社会市民化一两百年的进程相比还是非常短暂的,对我国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一方面要看到它还需要较长时间来调整,是循序渐进的;另一面我们也要转变观念,对失地时间应充分重视,不能认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只是一个时间长短过程。同时也要加大宏观政策的调整,改革其不利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措施,加速其市民化的进程,尤其要加强对失地之后出现问题的失地农民进行引导、教育、培训,使他们顺利踏上市民化之路。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适应与融合: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11YJC840073”

参考文献:

[1]陈占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2]文军.“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适应障碍 篇7

周某,男,1987年生,江苏盐城人,南通某高校本三学生。

周某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亲经营小本生意,母亲为传统的农村妇女。周某是家中的独生子,全家对他寄予很大希望。父亲给他灌输的思想就是考上重点大学才是这辈子唯一的出路。因此,从小到大父亲管教严格。周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较为优秀。但父亲望子成龙,对他的要求极高。取得好成绩时父亲从不给予表扬,总是严厉地指出他的不足。当成绩稍有下滑,父亲就会对他拳脚相加。父母几乎从来不和他进行沟通、交流。母亲在家全面负责周某的饮食起居,为他考重点大学做好后勤保障,家务活从不让他沾手。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周某高考发挥失常,最终只考入了一所本三院校。入校后厌学,孤僻,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呈现明显的适应不良状态。

二、个案问题的成因剖析

1. 理想和现实的适应障碍

从心理学上讲,人有两个“自我”,即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对于将来的“我”的认识。“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认识。周某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在步入大学殿堂前一直是校园里的宠儿、学生中的尖子,因此脑海中设计的“理想自我”是完美的。对于他来说考入重点大学,再次成为宠儿就是他的理想和目标。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导致他滋生了强烈的失落、沮丧、消沉等情绪,从而一蹶不振。

2. 生活环境的适应障碍

周某从小家庭教养的方式为“专制型”。父母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在家里家长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孩子有不同见解。从小学到高中十多年间父母和他之间除了谈论学习外没有其他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父母给周某规划好理想甚至选好了大学的专业,在孩子的生活方面可谓细致入微、事事包办,造成了他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进入大学身处全新的环境,他顿时感到无所适从,人渐渐消沉,靠沉迷于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

3. 人际关系的适应障碍

周某进入大学,离开了高中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离开了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置身于新的人际环境,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由于中学时“一心只读圣贤书”,交往面比较狭窄,几乎与社会没有接触。周某进入大学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且性格各异的同学便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相处,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也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更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和智慧,导致大一时人际关系紧张,宿舍关系僵硬。

4. 学习环境的适应障碍

(1)学习目标的迷失。由于教学目标的差异,大学教育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课程安排、教学要求及教学方式上均不同于周某已熟悉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学,他的目标很明确———学好老师教的知识,按部就班,考上父母期望中的重点大学,并且过惯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书为高考的相对单一的生活。而到了大学后,学习的目标就不明确了,毕竟大学没有了往日如同高考这样的里程碑,同学们也没有了“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这样所谓的人生目标。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他感到眼花缭乱、难以选择,因此迷失了自我本应有的目标。

(2)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缺乏。在高中,学校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安排,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模式———“教主宰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形成了比较封闭的思维习惯。同时,家长盼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将目标锁定在“考入重点大学”,他们的思维是完全定势的。这就形成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家长、从观念到行为的全方位、多层面的封闭性管理模式。然而,大学比较强调的是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且老师授课进程较快,不像中学时那样反复讲解。所以学生要学好大学的课程,就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周某正是由于缺乏这些能力,导致了他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三、个案干预的辅导策略

1. 挫折教育

(1)积极和家长沟通。针对周某的情况,我们积极地和他家长进行沟通,首先,希望家长要注意和孩子相处的内在质量,建立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这样才能增强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其次,启发家长学会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心里话,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平时多注意与孩子交流感情、交流思想、交流观点和看法,塑造孩子比较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个性。最后,恳请家长保持和孩子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自我抱负水平。首先,我们帮他分析高考失利原因和他交流谈心,让他真正地从心理上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其次,要求他坦然面对现实,从头起步。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了三本学校,这已经是事实,就应该从心底来接受它。无论自己在中学时代多么的优秀,那只能代表过去。优秀是对一个人过去的总结和评价,并不代表他的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最后,要欣赏自己的优点,比如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篮球打得很出色等。

(3)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为了帮助周某找到真正的自我,重燃曾经的热情,激发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与他谈心,使他意识到,没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只有走好每一步,以后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在这个时期只有他树立新的奋斗目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才有可能从阴影中走出来,并找到为目标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2. 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信、行”等素质。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大学生虽然已经进入青年阶段,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塑造人文精神。我们鼓励周某多选修人文课程,在课堂学习中积累丰富多彩的人文科学知识。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他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以学生宿舍为依托,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相对固定的场所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它既是学生栖身的场所,又是多种思想交流、碰撞、冲突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使周某在这个“小社会”中健康成长,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培养起独立自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他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学生宿舍管理办法来规范其行为,让其意识到“宿舍是我家”,让其习惯在集体宿舍准时起床、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参与公共劳动、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等,使其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另一方面,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文明标语征集大赛”等,以这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与人相处,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周某大学以前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对封闭的。要使其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是首要任务。首先,建议他对自己以前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原先封闭的原因。第二,学会用一种宽容与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再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苛求别人。第三,正确看待同学中出现的一些小摩擦,懂得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要想达到一致,就需要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宽容,不能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将自己封闭起来。第四,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能一味地满足自我,而忽视他人;也不能为了友谊而单方面服从,失去自我。第五,学习交往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不断增长人生智慧。

四、个案干预的效果及展望

通过近两年的干预、辅导,目前周某的家长能定期给孩子打电话交流生活情况,并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及时地给予鼓励。周某也对大学学业重新树立了信心。每学期都能制定学习计划,并对自己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周某孤僻的性格也有所改善,和宿舍同学相处融洽,并发挥自身特长参加了学院的篮球队。对周某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爱心、信心、耐心和决心,而且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当然,对于周某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持续给予关心、关注,防止出现反复。

摘要:如何做好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适应期并实现个人角色的转换,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某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典型个案研究,分析了导致个案适应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挫折教育、养成教育这两大辅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角色转换,适应障碍

参考文献

[1]张明霞.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6).

[2]刘少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教育与职业,2008,(32).

[3]姜东菲,冯琳.挫折教育:大学生的必修课[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4]曹华清.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原因透视及对策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适应障碍 篇8

1.智力障碍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智力障碍儿童作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与普通儿童一样有生存发展的需要, 接受教育的需要, 获得职业的需要, 服务社会的需要, 爱与被爱的需要, 学习、工作和完善个体生活的需要, 受到理解、尊重、平等参与的需要。智力障碍儿童更需要提供个体全面发展的机会。

2.家庭对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强烈需求

相关调查研究以及和智力障碍儿童家长的沟通都表明, 智力障碍儿童家人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需求。许多家长因为各方面压力, 不愿意把孩子带出家门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他们寄希望于学校和机构, 很愿意配合训练。学校只要从不同的发展水平出发, 着眼于智障教育, 使用合乎人性的训练方法, 是能够将智力障碍儿童培养成遵守社会规范, 生活自理的“人”, 从而满足家庭对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强烈需求。

3.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需要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高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 智力障碍儿童能否正常融入社会, 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就成为衡量智障教育的重要指标。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本质就是将正常儿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和掌握而智力障碍儿童无法习得的教育内容移到课堂上, 课堂也就成为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 通过一些专门的方法建立和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人性, 逐步完成他的社会化, 使之能进入社会。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法

1.情境体验法

情境体验法指的是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真实的场景给智力障碍学生制造真实体验, 从而使教学目标达成的方法。通过情景体验的方法, 可以使智力障碍儿童产生足够的生理需求, 从而提高主动表达需求的能力, 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选择此种干预方法主要是基于智障儿童普遍缺少真实体验刺激的特点, 由于个体间差异很大, 因此在适应此方法时教师要制订不同的干预侧重点, 并在训练同一内容时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家居生活训练法

家居生活训练法指的是教学中根据一日生活节律安排合理的学生家居生活作息, 在家居活动中进行相应的生活自理及生活化体能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并在其中对相应的能力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教师可通过家居训练法, 使学生在家居生活的各活动段进行相应活动的学习训练, 如三餐中进行用餐的训练, 起床时进行穿衣训练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基本身体活动能力, 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适应障碍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殊教育日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 特殊教育的规模与特殊教育类型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特殊教育对象不断增加, 其中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逐渐由中、轻度单一障碍学生, 发展到中、重度障碍学生, 目前更有越来越多的多重障碍学生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

广州市聋人学校长期以来主要承担听力障碍学生的教育任务。近年来, 因多种原因学校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到2013年9月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已经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4%。教育对象的变化, 为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提出新的挑战, 尤其是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更显著。

因此, 针对听力智力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展开深入的科学研究, 了解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趋势, 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数据参考, 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 就显得尤为迫切。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 共125人, 其中听力障碍被试和听力智力双重障碍的被试来自广州市聋人学校, 智力障碍被试来自广州市某启智学校。

在被试的选择中, 首先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SPM) 对全体被试进行智力筛查, 保证听力障碍组被试的智力发展都是正常的, 对智力障碍组和听力智力双重障碍组的被试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 进行智力测量, 同时请听力检测人员对被试的听力状况进行检测, 确定智力障碍组被试的听力状况均为正常。测查结果见表1。

我们将通过前面两项测查的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听力智力双重障碍的三类学生按照年龄阶段各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组, 其中, 7~9岁是小年龄组, 10~12岁是中年龄组, 13~15岁是大年龄组。被试年龄分组情况见表2。小中大n月龄n月龄n月龄男女M s男女M s男女M s智力障碍9 6103.5 4.35 8 7 130.4 3.33 7 8 165.6 4.23范围MS范围MS智力障碍28~5946.716.9听力障碍82~120102.0214.59双重障碍38~6553.229.3578~118103.69 10.61

2.2研究方法

采用陶德清编制的《学龄儿童社会适应技能测查量表》[1]。评定对象为7岁到15岁的学龄儿童, 一岁一个年龄组, 共分为九个年龄组。此量表共有三个分量表, 分别用来评估概念、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78种行为。

先请被试的班主任老师, 对四名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验, 要求他们熟悉《学龄儿童社会适应技能测查量表》的评价内容, 明确评价要求, 掌握评价方法, 保证正式测查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然后, 将《学龄儿童社会适应技能测查量表》发放给经预测培训的班主任老师, 请他们按要求对确定被试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评定。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 对测评的数据资料做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概念分量表上测查情况比较

对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的概念分量表的等级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3。

经卡方检验, χ2=60.440, 显著性概率为sig.=0.000, 小于0.001,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概念分量表的等级水平的差异极其显著。

3.2 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行为分量表上测查情况比较

对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的行为分量表的等级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4。

经卡方检验, χ2=33.705, 显著性概率为sig.=0.000, 小于0.001, 因而我们可以认为, 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行为分量表上的等级水平差异极其显著。

3.3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实践分量表上测查情况比较

对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的实践分量表的等级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5。

经卡方检验, χ2=78.412, 显著性概率为sig.=0.000, 小于0.001, 因而我们可以认为, 三类学生社会适应技能实践分量表上的等级水平差异极其显著。

3.4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总量表上测查情况比较

对三类学生在社会适应技能总量表的等级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6。

经卡方检验, χ2=76.240, 显著性概率为sig.=0.000, 小于0.001, 因而我们可以认为, 三类学生社会适应技能总量表得分等级水平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4. 讨论

4.1 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概念的发展

社会适应概念性技能的内涵包括语言 (接受性和表达性语言) 、阅读和写作、金钱概念[2]。

从听力智力双重学生社会适应概念的发展情况看, 在所有的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中, 在社会适应技能的概念分量表的得分等级上没有正常的, 27.5%基本正常, 50.0%轻度低常, 22.5%中度低常, 没有重度低常。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社会适应概念达到基本正常水平的比率不断提高, 而在轻度低常水平、中度低常水平的学生比率则不断减少。因此可以认为, 这类学生的社会适应概念水平有显著差异, 都未达正常水平。

4.2 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

社会适应行为技能的内涵包括人际、负责任、自尊、被欺骗或受操纵的可能性、对社交规范的了解情形、遵循规则。以往对智力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表明, 与同年龄阶段正常学生相比, 智力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起点低、发展迟缓, 但其社会适应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提高, 到十四五岁时, 智力障碍学生的一些社会适应技能已经与正常学生的水平相近。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其社会适应技能行为分量表中得分的等级水平有显著差异。从其发展情况看, 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 达到社会适应行正常水平和基本正常水平的比率不断提高, 轻度低常水平的比率不断降低。

4.3 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实践的发展

社会适应实践性技能的内涵包括一般日常生活活动 (饮食、穿衣、如厕、行走) 、工具性日常活动 (准备餐点、打扫房间、交通、吃药、金钱管理、使用电话) 、职业技能、维持环境安全等。

因为存在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学生和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从小就受到家长的更多呵护, 甚至是溺爱、迁就, 家长常常越俎代庖, 如此造成听力障碍儿童依赖性强, 自主性差,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3]。

从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实践的发展情况看, 这类学生社会适应的实践水平都没有达到正常水平, 也没有中度低常和重度低常。其中到达基本正常水平的比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轻度低常水平的比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我们可以认为, 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实践水平虽然没有达到正常水平, 但是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实践水平发展没有显著差异。

5. 建议

通过研究, 我们看到学校教育对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培养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因此建议特殊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在以下方面加以关注。

5.1 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应重点进行社会适应的概念和行为两个方面的技能。本次研究发现, 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在社会适应行为的低常主要集中在概念技能和行为技能上。因此我们在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课程中, 要重点进行这两个方面技能的教育, 其中在概念技能上应重点加强对学生沟通技能的培训, 提高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接受语言和表达需要的能力, 在行为技能上要重点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了解与遵循。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标准, 学校应根据其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制定适合的培养目标和制定相应的课程。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课堂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 注重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应行为的特点, 充分开发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潜能, 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享受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学校要加强对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任课教师的教育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业务技能, 使相关教育措施落到实处。

5.3 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培训。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而在对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教育, 各方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家长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 促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对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效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适应障碍 篇10

关键词:五年高职,新生,适应性,障碍

五年高职是以招收初中毕业生, 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高度融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正是这种特殊的办学模式, 使得五年高职新生既摆脱了初中高压的学习环境, 又没有了高中学生高考的学习压力, 同时还脱离了父母的直接监管。只有十六、七岁的他们面对这样一个自由、独立、新鲜的环境,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要使他们快速稳定地适应高职生活, 避免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与普通高职学生一起完成角色的转变, 入学时的适应性问题十分重要。

一、五年高职新生适应性影响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人际交往障碍造成的孤独感。陶沙提出:新生入学后, “在转折期中环境因素也经历着改变的过程, 且这种改变体现了旧的社会关系状态打破、新的社会关系逐渐建立的趋势”。其实很多五年高职新生非常向往结交朋友, 希望可以找到可以诉说心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但是由于他们是初中毕业生, 在与高中毕业生一起进入大学, 而又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原来的同学朋友, 因此人际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自己与普通高职学生相比在人际交往方面显得有所欠缺, 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中感到非常吃力, 造成严重的孤独感。

2.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成失落感。几乎每一个五年高职学生都是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高职校园, 他们初中毕业就直接进入高职。许多学生想象自己已经开始了美好的大学生活, 但其实当他们入读以后才发现在管理模式、方法上还是有区别于真正高中毕业的大学生, 存留着较重的中专痕迹,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根本不了解, 甚至有些学生专业都是父母选的, 自己根本没有兴趣, 学不进去。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使得一些学生感觉困惑失望, 情绪低落, 前途渺茫, 因而形成深深的失落感。

3.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性障碍。五年高职新生大多在初中学习成绩都是很一般的学生,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上高中、考大学。因此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方面都相对较差。进入高职院校后, 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专业技能, 在这种与初中完全不同的启发式教学中表现的难以适从, 因此出现较强的学习性障碍。

二、五年高职新生顺利适应校园生活的对策

1.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活大多都是需要集体共同完成的, 大家都应该主动地关心集体, 这样才能产生共同话题, 彼此之间才可以畅快地沟通交流。在彼此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的同学交往中, 要多考虑对方的感受, 多一些沟通、谅解, 少一些埋怨、猜疑。要懂得相互尊重, 看到别人的长处, 真诚地对待他人。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的改变, 积极与他人交往, 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 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才能获得集体和他人的认同,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才能以最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中。

2.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辅导员应当在入学教育过程中, 多引导学生在适应性方面的问题, 把五年高职新生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障碍提出来, 让他们可以正确看待适应过程。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 直接与学生沟通联系, 是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学校应该有针对地就“学生入学适应性”的问题对辅导员进行专门培训, 提高辅导员对五年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见性, 及时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3.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改变学习方法。培养五年高职新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是帮助他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重要的一步。他们需要把“要我学”主动改为“我要学”, 养成自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定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主动找辅导员老师征求意见, 主动向老师题问题, 主动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方面的书籍,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 还要正确对待专业课和公共课。在基础课方面, 要明确目标, 努力克服学习困难, 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在专业课方面, 要认识到实用的价值, 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开设学习策略课程、举办学习技术活动、“以老带新”等形式, 帮助五年高职新生摆脱学习困境,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高职学习。

三、结语

笔者认为, 五年高职新生在入学之初有这种不适应甚至“迷惘”都是正常的。但是, 如果他们一直是处于这种“迷惘”的状态, 就会妨碍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成长成才。所以,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者, 必须高度重视五年高职新生适应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教育引导他们尽快走出不适应的障碍, 迈好独立人生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陶沙.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与变化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 .

适应障碍 篇1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2月景德镇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适应性障碍的青少年40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CCMD-4)中适应性障碍的诊断标准[10]。其中男生22例,女生18例,年龄范围12~17岁,平均(14.62±1.85)岁。另随机抽取某高级中学正常青少年40名作为对照组,男生21名,女生19名,年龄范围12~17岁,平均(14.47±1.64)岁。本研究入组对象一般情况良好,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重度焦虑、抑郁和强迫症患者,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等。被试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两组青少年的年龄、身高、体重及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可进行进一步对照研究。

1.2 方法

人格评价采用王登峰等[11]编制的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该量表包含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7个维度,分为19个二级因素,共215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分,要求被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得分越高,表示该维度或二级因素人格更佳。

以人格量表得分情况为依据,给予研究组青少年为期1年的针对性体育锻炼治疗。如对外向性维度得分偏低的青少年,让其尽可能多的参加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需要团体协作的项目;对于行事风格得分偏低的青少年,慢跑、参加游泳、长距离步行等运动可以通过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力;对于处世态度得分偏低的学生,可以给予俯卧撑、跳绳、广播操等锻炼形式,增强自信心;对于才干得分偏低的青少年,让其参加羽毛球、乒乓球、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有助于养成果断的性格。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多维度得分均较低的研究组青少年,可以将不同效果的运动方式穿插使用。1年后,再次通过QZPS-Q对研究组青少年进行人格评定,并与体育锻炼之前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

1.3 统计分析

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不同维度得分差异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体育锻炼前后研究组各维度得分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育锻炼前2组青少年QZPS-Q得分比较

研究组青少年外向性维度总体得分及该维度下二级因素“合群”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才干维度总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沉稳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人际关系维度总体得分及其二级因素得分、情绪性维度总体得分及其各二级因素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2组处世态度维度总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自信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青少年善良维度、行事风格维度及其各二级因素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体育锻炼前后研究组QZPS-Q得分比较

对体育锻炼前2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体育锻炼后研究组各维度得分均较体育锻炼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锻炼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人格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3.1 适应性障碍青少年人格特点分析

适应性障碍是由于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如转校、严重躯体疾病等,导致患者出现的情绪失调,并处于持续的烦恼状态,从而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一系列的影响[12]。有报道称,青少年适应性障碍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地纠正,容易演变为严重的精神障碍[13]。本研究借助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对适应性障碍青少年的人格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发现,青少年在外向性、人际关系、情绪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与聂衍刚等[14]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进一步细化了人格分类,发现在外向性维度下,适应性障碍的青少年表现的更为不“合群”,“活跃”和“诙谐”因素与正常青少年区别不大。另外,在才干方面,适应性障碍青少年的“沉稳”不如正常青少年,在处世态度方面也缺乏“自信”,但善良和行事风格上较为正常。提示适应障碍青少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波动大,较为敏感,容易急躁和悲观,遇到问题缺乏自信,容易慌张不够沉稳,且人际关系较差,加之不合群,很难找到倾诉的对象。如果不能针对这些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将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3.2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适应障碍的人格影响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愈发关注,体育锻炼缓解心理障碍的研究也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人格的锻炼具有不同的效果,如足球、篮球等可以提高合作意识,游泳、单双杠等可助于客服害羞、胆怯等心理[15]。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特殊的功效。本研究通过结合QZPS-Q量表分析结果,对每一位青少年给出为期1年的针对性体育锻炼项目,结果发现,之前存在异常的人格维度及二级因素得到了有效地纠正,且与正常青少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之前众多学者关于体育锻炼促进人格转变的研究结果一致[16]。综上所述,青少年适应性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从人格角度分析主要问题所在,结合正确的引导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能够使适应性障碍得到有效转归,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适应性障碍的人格特点以及合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适应性障碍的影响,为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2月景德镇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适应障碍的青少年40名作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某高级中学正常青少年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对全部对象进行评价,对2组对象各维度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对适应障碍的青少年实施为期1年体育锻炼,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体育锻炼前,研究组青少年外向性维度总体得分及该维度下二级因素“合群”得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581,11.932,P值均<0.01);才干维度总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1,P>0.05),但沉稳得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5.816,P<0.01);研究组人际关系维度总体得分及其二级因素“温和”“谨慎”“委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39,8.858,7.736,8.706,P值均<0.01);研究组情绪性维度总体得分及其二级因素“敏感”“急躁”“悲观”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342,18.840,32.865,15.926,P值均<0.01);2组处世态度维度总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5,P>0.05),但自信得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2.315,P<0.05)。对体育锻炼前2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体育锻炼后,研究组各维度得分均较体育锻炼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且锻炼后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人格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以人格角度分析青少年适应障碍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能够实现适应性障碍的有效转归,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上一篇:业务层面控制下一篇:经营与管理概念辨析